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教师身心健康发展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教师身心健康发展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教师身心健康发展教书育人是教师神圣的职责。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在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与时俱进。爱校、爱岗、爱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铸就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提升教师优秀的心理品质,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健康发展。下面就怎样培养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谈谈个人的粗浅看法。

一、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特征的多元化,在不断的冲击着我们的生活、思想和价值观;社会的发展,知识的更新,人们的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越来越大;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所面临的各种压力在不断的提升,诸多因素影响着教师的身心健康。据调查表明,教师的心理障碍发生率高达50%以上,绝大多数教师或多或少的还存在着一些身体疾病,影响着学校的教育,影响着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教师身心素质的培养。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正视它,面对它,不要拒怕,正确的对待,主动检测自己的身心健康,注意自我调节和医治,认真学习和掌握身心健康的相关知识,不断提高应对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各因素的能力,牢固树立起正确的心理健康观。

二、教师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

有人说,健康的心理来自于健康的体魄,和谐的环境,正确的疏导和科学的诊治。

第一,健康的体魄,良好的生活习惯,愉悦的心情,畅快的工作,

和睦的家庭等因素,是营造教师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保证。

健康的身体是我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础,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关键,是心理健康素质形成的首要因素。美国心理学家弗罗姆说过,尊重生命,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是生命进程中的伴随物,也是心理健康的一个条件。因此,在生活中,要有计划、有目的锻炼身体,保持健康的体魄。保证早、中、晚三顿用餐,注重营养需求,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珍惜生命,关爱身体,定期体检,发现病情及时诊治;要了解一些健康知识,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劳逸结合,急缓有致,科学用脑,身体好了,心情才能好;心情好,家庭才能好;家庭好了,工作才能干好,才能有效的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

第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不断补充教师心理健康素质营养。

著名心理学家艾里克森曾指出:不良的师生关系会导致学生的心理疾病,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治病,如果遇到一位好教师,学生由于家境等造成的不健康心理可以得到改变。

教师要加强人际交往,积极参加一些校外的活动,能够在活动中学会与人相处,与自然相融,开阔视野,调节心情,冶情操,培养兴趣。能够在与人的相互沟通思想感情交流中锻炼交往、倾听、表达能力,扩大知识面,传递正能量。教师要志存高远,能正确认识自我,对同事,对家长要主动的交往,热情的服务,处事大方、豁达开朗,光明磊落,心胸宽宏大度,有海纳百川的胸襟。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孩子们求学的欲望是由教师激发出来的,假如他们是温和的,是循循善诱的,不用粗鲁的办法去使学生疏远他们,而用仁慈的

感情与言语去吸引他们;假如他们和善地对待他们的学生,他们就容易得到学生的好感,学生就宁愿进学校而不愿停留在家里了。”教师要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每时每刻都要给学生一个灿烂的笑脸,让学生的身心感到愉快,智能得到发展。要尊重学生,对学生态度要和蔼可亲,与学生交谈要坦诚相待,能够走进学生的心世界,关爱学生,视学生为血缘之亲,真情相处。鼓舞学生,永远给学生一个美好的愿景。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强大动力,是促进教师身心素质提升的润滑剂和催化剂。因此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保证。

第三,学会调适消极情绪,不断提升教师心理健康素质水平。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任何人在生活中都避免不了产生一些消极的情绪,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为此要学会对消极情绪的调适,从而达到心理平衡。九十年代中期以来,职业倦怠已经成为世界围教育领域的突出问题,对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发展造成了直接的负面影响。体验到职业倦怠的教师,容易对学生失去耐心和爱心,降低对课程准备的充分性,对工作的控制感和成就感下降,不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产生消极情绪,影响教育效果。那么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一是学会转移。转移心中的烦恼、忧虑,放松心情,加强体育锻炼,聆听音乐,唱你最喜欢的歌。多想一些有趣的事,美好的事。有时还可以调换环境,休假、旅游等化解消极情绪。二是学会自我安慰。当心理失衡时,要自我解脱,自我安慰,多想自己好的一面,不要过分的去追求完美,知足者常乐。三是合理宣泄。选择恰当的时间、适合的地

点、做一些合适的事,排泄自己消极情绪,但不要把消极情绪迁移到他人。四是学会幽默。马克?吐温说:“幽默本身的秘密源泉是欢乐,而不是悲伤。天上是没有幽默的。五是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看心理医生。如此来排解职业倦怠,缓解教师心理压力,调适消极情绪,提高身心健康水平,愉快的工作。

第四,正确对待挫折,乐观对待现实生活,不断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素质的发展。

教师要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和远大的理想;要不断的面对和锤炼各种能力(提高接受抗打击力能力、学会承受挫折和压力能力、能够忍受失败的痛苦能力、把握住享受成功喜悦的尺度能力等);要正确面对人生,人的一生有许多不如意的事都要经历和面对,要相信这些是暂时的,一切都会过去的。对待生活和工作要有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不惧困难,勇于担当。健康的心灵,是幸福的源泉。如此辩证的面对挫折,锤炼教师的心理素质,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学校要高度重视师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工作

有人说,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目前,许多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由于教师水平不同,加之工作繁忙,所以心理健康教育一般流于形式,得不到实施。办一所人民满意的学校,首先应该重视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强调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心理健康教育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和学生是一个整体,教师的身心健康直接影响着学

生的身心健康。反之,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影响着教师,两者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因此,学校要高度重视师生心理健康的工作,上好心理健康课,引导教师积极地参加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加强班主任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指导,进一步完善心理教育个案研究。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工作。并通过组织心理健康知识专题培训、辅导讲座、心理咨询师资格的学习等多种形式培养一批具有心理健康辅导能力的教师。有效地提高教师对心理问题的预防意识和教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的教育意识。努力为教师创造宽松的育人环境,避免师源性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卓有成效的保证学校各项工作全面健康的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岗位职责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岗位职责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用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职、兼职)是位于最前沿的骨干队伍。学校心理健康教师的工作开展和考核由学校德育处管理。其主要职责为: 一、结合学校的管理目标、德育工作计划制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及年度工作小结 1、工作计划的制定 开学前一周完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得工作计划,交由学校德育处修改通过。 2、工作计划的实施 按照计划负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环节实施,并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调整、完善。 3、工作小结 每学期结束前一周完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结,交由学校德育处审阅存档。 二、帮助全校学生完善发展心理素质,纠正个性发展中出现的偏差,解决人际交往、学业、情感等方面的困惑,有条理地开展学校心理健康常规教育

1、每学年第一个月内利用班会课对新生进行心理评估和测试,完成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及时发现需要特殊帮助的学生。在不违反保密原则的前提下,两个月内完成针对这些特殊学生的教学建议,并向德育处、班主任、学科教师沟通。 2、承担和开设学校的心理辅导活动课,备有详细的专题活动教案,参与教导处的阶段性教案常规检查和随堂听课。 3、主持和开展学校心理辅导室的各项心理服务工作。 (1)、每天中午定时开放心理辅导室半小时,指导学生放松、音乐欣赏、图书阅览等心理自助活动。 (2)、通过预约制度,在每天放学后接待来自学生、家长和教师的个别辅导。每次辅导控制在半小时内。 (3)、对于同质性心理问题的学生,比如学习困难、情绪焦虑等,组织心理社团,每月一次利用同伴间心理互助的形式开展专题训练。 (4)、严谨完成各项原始资料的记录,做好心理辅导室业务资料的整理和归档工作。为各级相关检查提供档案资料。每学期结束前一周由教导处检查。 4、能鉴别和筛选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比如神经症、精神病,对于学校心理辅导教师没有能力解决的个案,要按规定及时转介到高一级心理咨询或治疗部门。

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

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 2000年4月,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用同样的量表对 辽宁省14个地市168所城乡中小学2292名教师的检测结果是:有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构成“心 理疾病”。其中不少被检测教师自卑心态严重,嫉妒情绪、焦虑水 平偏高,“语言暴力”重。福建省心理学会对全省中小学教师展开 了心理健康的进行抽样调查。发现29.4%的教师有轻度心理障碍, 9.7%的教师有中度心理障碍,3.5%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 上海市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研究,运用国际通用量表,对 3055名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试调查,结果发现心理健康问 题检出率为48%;其中12%有明显心理症状,2%较为严重,其余有轻 度的心理症状。 近年来,天津等地同行们也得出了十分接近的数据。这些严肃的科学研究充分表明: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 问题的严峻性是毋庸置疑的。 我们再从最近刊登在教育报刊上,教师心理障碍的一些典型个案中也可加深这一印象:#2000年6月25日,湖南省邵阳市某校“优 秀教师”张志红因不满领导对他班主任工作的调动,竟然将校长的 两个儿子和一位班上最优秀的学生惨无人道地杀死,最后自焚身亡; 北京一位语文教师与学生发生纠纷,失去理智,一气之下将学生的右耳咬下; 某厂子弟小学的一位临近退休的女教师,因失落难耐,着超短裙。细高跟鞋,剃寸头、化浓妆,举止娇嗔夸张,目的是以此接近学生,结果适得其反…… 据有关专家调查统计,教师中患神经症的占10%以上,而在其它 职业人群中平均仅为2%左右。由于心理健康知识在大众中尚未普及,

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形象 尹俊恒 内容摘要:随着21世纪的到来,教师的健康人格对学生健康的培养的影响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作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在当今社会尚且不易,况且做一名心理健康的教师来正确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人格,以使其对世界有个正确的态度,能充满信地迎接生活的挑战是多么的不易,但是作为"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的教师必须要尽其所能做到。塑造健全人格、提倡仁慈,施以宽容、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的心理适应,最重要的是人际关系的适应。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视师生关系,重视师生交往中的情感因素。教师在学生中应是一个人际关系和谐的人。师生关系好,学生认为老师欣赏他,信任他,于是学生就有信心,愿意主动地参与学习,敢于大胆地想象,发表自己的意见,这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起来起着重要作用。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类所面临的各种挑战也越来越严峻。其中既有高科技的挑战,又有生态危机,人口问题,道德危机等一系列全球性重大问题的挑战。进入九十年代以来,高科技飞速发展,尤其是"多媒体"和"信息高速公路"两大技术,成为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变的两个重要标志,它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思维,交往和生活方式。给以阅读、写作、计算为三大基石的传统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在迎接挑战的各种对策中,最有效又最有紧迫的对策是:在教育系统中确立和传播新世纪的文化价值观念。改革教育模式,在新一代人身上塑造未来社会的必需的品格,能力,思维和行为方式。跨世纪教育最突出的特征是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面临的挑战呼唤高素质的教师来完成国民素质的改造工程。其中教师的健康人格对学生健康的培养的影响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 二、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1、心理健康的概念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心理健康的界定是:"人们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一种安宁平静的稳定状态。"从很多心理学家的定义中,我们可以分析出:心理健康的内容应该包含有两个最基本的要素:一个是情感要素;一个是思维或智力要素,而且两种要素体现在人际交往的情境之中。情绪健康是指个体的自我感觉和状态方面的健康。美国心理学家迪思·夏皮罗将情绪健康特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l)、追求健康的决心和努力;2)、对不同环境的机动性和适应性;3)、感到生活有意义和值得肯定;4)、懂得自我不是宇宙的中心5)、同情他人; 6)、在为别人服务时能够做到元和;7)、有对身心的控制感觉,自己能够做出促进健康的选择和决定。思维健康是指人们根据现实情况去认识世界,并能对现实世界发生的情况做出及时的反应,对生活的处理具有理性判断的能力。其基本特征是:1)具有面对现实与接纳现实的能力。2)、承担责任的能力。3)、组织与建构人际关系的能力。4)、合理运用组织策略的能力。孔具有理性的,批判性的

教师招聘考试《心理素质测评》真题和答题技巧

教师招聘考试《心理素质测评》真题 本测评共有200道题,都是有关个人的兴趣和态度等问题,每题只选择一个答案,每个人对这些问题是会有不同看法的,回答也是不同的,因而对问题如何回答,并没有“对”与“不对”之分,只是表明你对这些问题的态度,请你要尽量表达个人的意见,不要有顾虑,有些题目你可能从未思考过,或者管道不太容易回答。对于这样的题目,同样要求你做出一种倾向性的选择。 1、在旅游之前,我会事先小心地计划。 A. 是的 B. 不一定 C. 不是的 2、我心情紧张时胃就不舒服。 A. 是的 B. 不一定 C. 不是的 3、在有些场合,我会担心别人看不起我。 A. 是的 B. 不一定 C. 不会的 4、在公共场合吃东西会让我感到不自在。 A. 是的 B. 不一定 C. 不是的 5、知道别人在看我和议论我时,我会感觉不自在。 A. 经常如此 B. 偶尔如此 C. 从未如此 6、假如把每次考试的试卷拿到一个安静,无人监考的房间去做,我的成绩会更好一些。 A. 是的 B. 介于A,C之间 C. 不是的 7、我常常想到将来要做的事。 A. 是的 B. 不确定 C. 不是的 8、 找出以上图形中与众不同的一个。 A. a B. c C. d 9、在专心工作时被打扰,你会生气吗?

A. 会 B. 不确定 C. 不会 10、我不喜欢依赖别人和求人做事 A. 是的 B. 视情况而定 C. 不是的 11、你是否常常觉得书本比人更有趣 A. 是的 B. 不一定 C. 不是的 12、有太多的琐碎小事需要去做,以至于有时候我却忽略了它们。 A. 是的 B. 不一定 C. 不对 13、如果所有的甲都是乙,有些乙是丙,那么,“一定有些甲是丙”这句话是。 A. 对的 B. 不一定 C. 不是的 14、同别人争论时,我常常感觉语塞,事后才想起该怎样反驳对方,可惜自己太逊了。 A. 是的 B. 不一定 C. 不是的 15、我常常喜欢找人聊天以减轻烦恼。 A. 是的 B. 不一定 C. 不是的 16、我努力完成我的目标。 A. 是的 B. 偶尔如此 C. 不是的 17、一说起“竹篮打水”,便马上会接“一场空”。 A. 是的 B. 偶尔如此 C. 不是的 18、无论什么事情我都会根据自己的判断决定。 A. 是的 B. 偶尔如此 C. 不是的 19、我喜欢很多人在我周围。 A. 是的 B. 偶尔如此 C. 不是的 20、不论到什么地方,我都能清楚的辨别方向, A. 是的 B. 不一定 C. 不是的 21、我有时不能做到我应有的可靠或可信。 A. 是的 B. 不一定 C. 不是的 22、我觉得我所做的很多事情都是不该做的。 A. 经常如此 B. 偶尔如此 C. 从未如此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健康教育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做好康教 育工作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工作计划,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 的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一】一、指导思想: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实施,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问题也显得更加突出,本学年,我们要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 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根本目的,在全校学生中开展 好心理健康教育。逐步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 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 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二、教育目标: 帮助学生认识自已,悦纳自已;学会调控自我,能够克服心理困扰,提高承受挫折、知应环境的能力;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 使用权他们尽快摆脱障碍,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三、开展健康教育的原则: 1、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有针对 性地实施教育。 2、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开展教育活动,使用权学生对 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用权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 3、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

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的心理健康水平。 4、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 把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科学辅导与学生对心理健康教 育的主动参与有机的结合起来。 四.实施途径和方法: 1、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 学校成立心理健康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规划、组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定期研究并解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定期开展检查和督促,从人员、资金及时间上保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积极、有效地进行。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广大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是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正常、有效开展的重要条件。学校将有计划地逐步建立一支以班主任为骨干的全体教师共同参与 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学校将为教师学习、培训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供必要的条件,定期开展知识讲座、案例分析等,把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列入学校师资培训计划。 3、优化环境 学校要在开展心理辅导活动的同时,要充分地利用心理信箱、心理小报、络、小广播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相关教育,向师生宣传心理健康知识,针对出现的热点问题进行及时地

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自查表

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自查表 这是一张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自查表,我们可以通过它来诊断一下自己目前的情况,这张表只发给大家,不再收上来,所以大家只要在符合自己情况的答案上打“√”就可以了,当然不是高分不好,也不是低分就好,只要它是你现在的真实情况,我们就可以进行自查。答题及记分方法:在符合自己的情况的答案上打“√”,答“是”的记1分,答“否”的不计分。 1、每当考试或被提问时,是否会紧张得出汗?是□否□ 2、看见不熟悉的人是否会手足无措?是□否□ 3、看见不熟悉的人是否会使工作不能进行下去?是□否□ 4、紧张时,头脑是否会不清醒?是□否□ 5、心里紧张时是否会出差错?是□否□ 6、是否经常把别人交办的事搞错?是□否□ 7、是否会无缘无故地挂念不熟悉的人?是□否□ 8、没有熟人在身边是否会感到恐惧?是□否□ 9、是否经常犹豫不决,下不了决心?是□否□ 10、是否总希望有人和自己闲谈?是□否□ 11、是否被人认为不机灵?是□否□ 12、在别人家里吃饭,是否会感到别扭和不愉快?是□否□ 13、和别人见面,是否会有孤独感?是□否□ 14、是否会因不愉快的事缠身,一直忧忧郁郁解脱不开?是□否□ 15、是否经常哭泣?是□否□ 16、是否因处境地艰难而沮丧气馁?是□否□ 17、是否感到厌世?是□否□ 18、是否有生不如死之感?是□否□ 19、是否总是愁眉不展的人?是□否□ 20、家庭中是否有愁眉不展的人?是□否□ 20、遇事是否会无所适从?是□否□ 22、别人是否认为你神经质?是□否□ 23、是否有神经官能症?是□否□ 24、家庭成员中是否有精神病患者?是□否□ 25、是否进过精神病院?是□否□ 26、家庭成员中是否有人进过精神病院?是□否□ 27、是否神经过敏?是□否□ 28、家庭成员中有无神经过敏的人?是□否□ 29、感情是否容易冲动?是□否□ 30、一旦受到别人批评,是否就会心慌意乱?是□否□ 31、是否被人认为是个好挑剔的人?是□否□ 32、是否总是会被人误解?是□否□

如何有效提高教师心理素质

如何有效提高教师心理素质 今天下午学校开运动会,上午唯一的一节课被班主任要去训练班上的方块队,呵呵,我乐得逍遥。 随意翻看案边的书籍,找出了一本《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好像是参加新教师培训的时候发的,可是一直都没看,今天拿来翻翻。因为最近一直在思考教师职业懈怠和教师心理的一些问题,恰好书中有一个专题讲“提高心理素质”就细读了,其中的一段数据,让我颇为吃惊。 “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偏低。正常人群心理障碍的比率一般在20%,而我国若干省市的多项研究显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捡出率或接近50%,或略超出50%。”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如下几种。 1、社会适应不良。 2、人际关系紧张。 3、情绪不稳定。 4、心理失衡。 5、不良的个性特征等。 如何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呢?我们需要掌握心理调适的一些方法,特摘抄下来与大家分享。

1、增强心理保健意识。教师要认识到心理健康归根结蒂要靠自己维护,一切外部的帮助都是间接的。因此,教师应钟爱自己,善待自己,帮助自己,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 2、形成正确地自我认知。教师要正确地认识自我,并接纳自己,不宜自我期望值过大,过于追求“完美”。否则,一旦过高的目标不能实现,就会产生很强的挫折感。 3、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圈子。人类的心理适应本质上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教师要具有广泛地良好人际关系,将自己和谐地融入学生之中,融入教师群体之中,融入社会之中,保持健康的心理。 4、调解情绪,保持心理平衡。教师应学会运用积极地心理防御机制与科学的调试方法,逐步做到从容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不良刺激,以预防心理障碍乃至心理疾病的产生。如转换思维方式,多角度的思考,及时消极情绪;及时转移、暂离引起不良情绪的环境,以利于尽快地从消极情绪中解脱出来;采用“精神自慰法”来自我安慰、自我解嘲及通过体育锻炼、听音乐等方式适度宣泄。 5、强身健体,为心理健康提供物质条件。教师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增强体质,振作精神,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

最新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记录表

学校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记录

当今社会里,价值取向多元化,家长、学生及社会各界对教师的期望也日渐分歧,因而无形增加了教师的工作压力。有权威机构调查表明:90%的教师感 到“当教师越来越不容易,压力很大”。(2)期望与现实的差距。教师一般都有较高的成就动机,他们追求个人成功的价值,渴望在工作中得到应有的反馈。但由于教师职业的工作过程复杂、周期长,不易立即显出功效,因此缺乏及时的成就认可。(3)职业的低创造性。创造性是教师职业的重要特点,而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有许多原因限制了这种创造性的发挥,多是重复性劳动,长时间单调的工作导致身心的疲惫状态。 2.工作环境因素。(1)教学环境。纪律问题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效率有很大影响,因此教师必须花费加倍的时间与精力来处理学生的问题,管理学生的困难已成为教师压力及倦怠的主要原因。此外,还有比如对教师工作评价的不合理、竞争的手段与方法的不科学、奖励与批评机制的不健全、人际关系氛围的不和谐等因素。(2)组织气氛。教师常抱怨学校管理者缺乏同情心、官僚、无效能等,缺乏欣赏与支持性反馈乃是教师产生工作压力和倦怠的重要因素。 3.个人因素。个性特征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个体的行为方式。比如 A 型性格的人,由于具有极端的挑战性、争强好胜、时间观念强、急躁等特征,比较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4.社会因素。(1)价值取向多元化。社会的巨变,使人们的价值观念趋向多元化,给人以更多的自由去选择自己的人生,于是在选择中伴随着各种各样的焦虑与痛苦,加上生活条件的不理想,使教师容易产生较大的心理波动。(2)社会支持系统的薄弱。在遇到困难时,能得到各种帮助,就能减轻工作倦怠感。但是,目前我们国家教师职业的社会支持系统是薄弱的,教师无法从多种支持形式上得到支持。 三、教师职业倦怠调节对策 教师本人首先要学会正确认识和驾驭压力,化压力为动力。要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看作生活之必然存在,把出现的各种问题作为自己能力锻炼的绝佳机会。我们日常工作要做到有松有驰,不能凭一时的工作热情,在一次任务中就耗尽心理、生理上的能源,以致对以后的工作产生倦怠,丧失激情。 教师首先应学会认识、接纳自己,关心自己,爱自己。其实,谁关心自己也不如自己爱自己,应付压力最好的办法就是关爱自己,保持身心健康。 怎样关爱自己?总体来说,教师心里要有一张“时间表”,该工作的时候工作,到了休息的时间,要让紧张的神经细胞得以休息,疲惫的身体予以恢复,这既是对教师本人负责,同时又是对学生负责。在这里我不想多谈一些大道理,只想给大家提供一点我们力所能及可以做到的办法,让大家能够努力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保持健康愉快的状态工作。 1.提升自我效能。一方面要有正确的自我认识,要全面客观地分析自己的实际,要悦纳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和优势,努力克服自己的缺陷、不足。另一方面,对教师职业要有一个合理的认知,在看到教师职业的复杂性的同

小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培养开题报告汇编

《小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培养的实践性研究》 开题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 我校《小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培养的实践性研究》课题,是经教科所于2011年6月批准的县级科研课题。经过有关领导专家的悉心指导和课题组的精心筹备,今天开题,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汇报如下: 一、课题的提出背景及现状分析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未来人才素质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意识方面可能会遇到各种心理问题,有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的话将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心理障碍或人格缺陷。 关于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国内外有丰富而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取得了不少的成果,有的已形成了一定的理论。但在我们学校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因此我们很有必要研究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通过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矫正学生的心理问题,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要增强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就要根据小学生成长发育的规律、特点和需要,采取各种形式和方法,提高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促使其人格即个性心理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也提出:通过各种方式对不同的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 一、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 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深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普遍重视,然而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却长时间被人们忽视。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十分令人担忧。重庆市北碚区的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发现,44%的中小学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其中,轻度占33.88%,中度占8.36%,重度占1.76%。主要表现为强迫症、躯体化、人际敏感、忧郁、焦虑、敌对、偏执等。其中,农村教师的心理问题比城区教师严重,小学教师比中学教师严重,男教师比女教师严重。尽管各地的调查结果不尽相同,但均已说明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形势十分严峻,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教师自身心理不健康,人格有偏移,个性有缺陷都会毫无保留地投射到学生的心灵上,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造成巨大的影响。无数事实证明,情绪不稳定、暴躁易怒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也往往喜怒无常。所以,我们在高度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同时,对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应当给予高度重视。 二、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欠佳的主要原因 (一)工作压力过大 心理学研究表明,长期处于紧张应激状态,可能摧毁人的整个免疫功能系统.从而导致人的心理和生理失衡和失调。目前,我们的许多中小学教师依然承受着很大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家长对学生的高期望,社会对教师的高要求,教学质量和升学率的激烈竞争,连续的人学高峰导致的班级人数增加,教师严重缺编等多种因素造成了中小学教师超负荷工作。许多教师除了白天紧张繁忙的工作以外,晚上还要加班加点备课、改作业、出考题……旧复一日,年复一年,在这种超负荷的工作压力之下,极易产生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致使不少教师身心状况每况愈下,甚至积劳成疾。 (二)经济收入较低 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不断好转,教师待遇有了明显提高,但横向比较,中小学教师的待遇仍然较低,很多教师与当年同时分配到国家机关或其他部门或下海经商的同学相比,其经济收人相差甚远,于是导致他们心态失去平衡,产生了自卑感。有的教师为了避免这种因囊中羞涩而造成的尴尬场面,尽量减少与同学、朋友聚会和各种社交活动。长此以往,造成一些教师性格孤僻.难以与人沟通,甚至产生人际交往障碍。一些中老年教师由于受经济收人的限制,无钱买房子,无钱送子女上重点学校,产生了对家庭、对亲人的内疚感、负罪感。一些青年教师尤其是小学男教师因经济收人低,生活和工作条件差等,连找对象也困难,因而产生了焦虑、忧郁、自卑等心理问题。 (三)学校内部精神环境紧张

教师应该具备的心理素质

教师应该具备的心理素质 心得体会 中国有句俗话叫“名师出高徒。”今天的西方也流行着这样一句话:“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学生。”由此可见,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所起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特别是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一名优秀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文化素养,精通所教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而且更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那么,一个优秀的教师应具备怎样心理素质呢? 一、爱心,是力量的源泉 孔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就是说,教师一定要热爱自己的学生,成为学生的朋友和学习表率;二要忠于自己的职业,即热爱教育事业,把自己的青春和心血全部奉献给教育事业。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的爱是学生奋进的力量源泉,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是师生彼此沟通的桥梁。 热爱学生这一师德,应该体现在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细微之处,教师的爱应该公平地洒向每一个求学的孩子。无论是聪明的或是“愚钝”的学生,总有其个性品质中的某个弱点或优点,要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智力、情感和性格特征参与到教学中来,并适时地用爱心来引导感化他们,教师绝对不能疏远、孤立学生,而是想 办法接近他们、关心他们,考虑他们的经历,并努力激发他们每个人的自尊心,使他们相信老师的良好愿望。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来,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亲其师,信其道”。爱是相互的,只有以一颗诚挚的爱心去关心爱护学生,学生才能亲近和信任教师。随意的批评、肆意的挖苦、动辄打骂、撵出课堂、向家长告状等,都是错误的教育方法,这样做带来的是师生的对立,不仅逼出了学困生,而且

还“制造”了心理不健康的学生。严厉的训斥和蛮横的打骂只能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却不能让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或疏漏之处,有时甚至会造成破罐子破摔,消极厌学的不良后果。陶行知先生曾这样告诫人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如果我们用爱心去代替教鞭、冷眼和讥笑,那么,通过这种点滴入心,润物无声的感化,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机智感,是课堂教学的救生剂 有人把教师比喻成一名出色的演员,其实一点也不过分。而且教师所演的角色是多元化的,他不仅是家长的代理人,知识的传播者和纪律的执行者,同时还是学生的朋友和知己。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由于他们的知识基础、心理素质、个性的不同,从而导致了在教学过程中随时都会有意外情况的发生。演员在演出中救场如救火,而作为一名出色的演员的教师,也应该灵活地应付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这就需要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机智 感。一旦情况发生,如果教师束手无策,观望不前,那么就会使学生产生令人泄气的不良后果。如果教师能够随机应变,机智灵活地处理好意外情况,就会重新激起学生继续学下去的兴趣。 教师要想具备高度的教育机智感,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要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有目的的积极努力,才能获得的。教师要精心创设民主、自由、宽松的教学氛围,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把学生视为求知道路上探索前进的朋友和同志,用博大的胸怀与学生交流感情,用赤诚的心去感受学生的喜怒哀乐,了解学生的心态和需要,虚心倾听学生的意见,与学生同志式的探索真理,鼓励学生与老师展开争鸣,鼓励学生批评自己教学中的错误,尊重学生的心灵自由与选择自由,正视学生的差异,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为此,教师应该在平日的教学活动中,多去接触、研究、了解学生,只有了解他们的知识状况,生活经验,思想情况,思维能力和思维方法,在备课上、教学设计上多下功夫,把教材处理成学生易于接受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自我分析及申请理由.doc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自我分析及申请理由 本人性格开朗、自信,独立性强、喜欢挑战,好学上进、自觉进取,对自我的认识客观理性,与人交往、待人处事能够为他人着想,交游广泛、朋友众多,家庭和睦,与同事关系融洽。 对教育教学工作充满热情并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工作中能够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才智特长,对人对事处理问题能够客观公正,能够做到用理智控制情感,心情舒畅地开展工作,不过分强求。 参加工作以来,我利用各种培训学习的机会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同时,经常还要面对的是学生对于理想与现实矛盾的困惑、对学习的焦虑以及来自家庭和同学之间的情感等问题,深刻体会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同时认识到自己在心理健康辅导的知识和技能上的不足,急需进一步的学习。 希望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理由: 1、更好地从事本职工作。 本人从事的小学教师工作,不仅需要依靠教育教学的理论的支持,更需要心理学理论的支持。只有全面了解学生不同成长阶段的心理特征和不同学生的心理差异,提高心理分析技能,才能设计出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内容和过程。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教育教学过程的优化与效率的提升。 2、更好地认清自我,提高自我控制和心理调节能力。 “人无完人”,完善自我是一个人成长永恒的话题。只有学习运用心理学的理论科学地分析、认识自我,才能科学地运用心理的方法进行自我控制与调节,从而使自身的心理更加健康以达到优化自我、超越自我的目的。 3、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家庭。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加大、不良文化侵袭以及各种天灾人祸事件的影响,很多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对社会的影响非常巨大。通过学习获得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的理论和实践技能来服务社会,能够帮助身边的人解决一些实际的心理问题,也是本人积极参加心理健康教师培训的重要原因。 有鉴于此,结合本人的个性优点、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及希望成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一员的愿望,特申请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知识改变命运 1 / 1

教师心理素质自我提高的途径

教师心理素质自我提高的途径 摘要:教师素质的高低是影响教育质量最直接的因素,其中教师的心理素质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尤为重要。教师心理健康素质是教师综合素质的核心要素,是教师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与保障。教师通过自我学习、自我心理调节塑造健康心理品质,是承担教师角色、提高自身素质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教师素质心理素质自我提高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世界教师组织联合会指出:“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素质,有赖于其教师的素质”。新的世纪,对人的要求更高,更全面,没有良好的素质,难以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更谈不上在改造社会和创造社会中有所作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既要教好书又要育好人,肩负着培养新世纪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学生的素质,是影响教育质量最直接的因素,是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在当前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要实施创新教育,其关键是提高教师的素质。现代社会和教育的发展,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一、教师素质的概念及构成 关于教师素质的定义描述较多,如: (1)“教师素质是教师稳固的职业品质,它是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通过科学教育和自我提高而形成的具有一定时代特点的思想、知识、能力等方面的身心特征和职业修养。” (2)“教师素质是指教师履行职责,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所必备的各种素养的质的要求及将各种素养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能力。” 有关教师素质的结构有许多不同的提法,如: (1)“教师素质结构应包括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外在素质七项因素”。 (2)“教师素质主要包括知识、智能、个性三方面的静态素质和协同性、系统性、事业性三方面的动态素质”。 (3)“教师的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生理素质等”。 教师劳动的知识性、专业性、艺术性、复杂性、长期性、示范性与创造性的特点决定了教师素质构成的特殊性。经过大量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我们认为教师素质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培养人所必须具有的身心的相对稳定的潜在的基本品质。其本质特点是指教师自身的质量,即教师身心发展的总水平。其构成要素主要是教师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知识能力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其中教师的心理素质对教育教学地影响尤为重要。“教师是什么样的人要比他教授什么更为重要。”(Karl Menniger) 二、教师的心理素质 教师的心理素质是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是指表现在教师身上那些经常的、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意志品质、情感过程、职业兴趣、智力与能力、人格特征和教育信念等。 教师的智力是从事教育工作应具备的基本心理素质,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心理基础。从能力方面看,教师的基本能力表现为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记忆力、丰富的想象力、优良的注意分配能力和敏捷的思维力等。这些能力是从事教育事业必备的基本心理素质。此外,教师的特殊能力还表现在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决策、教学监控等多方面,如有创造性的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反思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等。 教师的智力和能力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带学生走进了知识的殿堂,而教师对教育事业、对学生、对所教学科的热爱,坚韧不拔的意志,健全的人格不但影响其自身教育教学活动的

当前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对策

当前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对策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迅猛发展,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严格,而家长又把培养人的希望和重担都寄托在教师身上。因此,中小学教师在工作中都承受着来自家庭、社会、学校等各个方面和不同程度的压力,而容易诱发心理问题。 一、、当前中小学教师心理问题的产生及原因 第一,教师职业特殊性诱发的心理问题。我国正进行着全面的、如火如荼的教育体制改革,如实行年薪制、职称评定、教师聘任、末位淘汰、按绩取酬等,这一切使教师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铁饭碗”已不复存在。教师必须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参与竞争、奋力拼搏、有所作为,才能保住自己的“饭碗”。因此,教师既要担负着繁琐的教育教学工作,又要进行紧张的学习充电。进修、培训不但要教师支付较多的费用,而且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经济的拮据,精神的紧张,容易使教师产生心理疾病。在残酷的竞争中,没有人能够成为永远的胜利者,有竞争就会有失败,挫折在所难免。过分地强调竞争,势必带来人际关系紧张。现在多数学校仍以升学和教学成绩评价教师。学校为了提高教学成绩,努力建立学校内部教师之间的竞争体系,按教师的教学成绩排队,让老师们之间展开教学竞争。竞争导致教师们认为每一个同行都是竞争对手,每位同事都是潜在的“敌人”,教师之间私藏资料、封闭信息的现象普遍存在。教学成绩的竞争,实质上已演化为教师内部的生存竞争。有的教师为了成绩自动地开始加班加点,而这样的举动对别的老师又是一个警告,于是,新一轮竞争的恶性循环开始了。日常的值日、晚修、备课、作业批改、辅导、听课、评课、监考、评卷、业务学习,再加上教师的学历进修,各种继续教育培训、各项的达标检查评比,这使教师疲惫的身心更是雪上加霜。过分的竞争使学校失去了整体优势和集体智慧,导致同事之间剑拔弩张。由于职业的不安全和激烈的竞争导致教师出现焦虑、恐慌的情绪,如不及时疏导和调控势必形成心理疾病。 第二,环境压力造成教师心理失衡。环境包括多方面的因素,主要表现为过高的职业道德要求与不相称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之间的强烈反差。一是道德压力。在“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等光环的笼罩下,社会对教师提出了极高的道德要求和期望,似乎教师就应该是智慧与品德完美结合的人。人无完人,谁能无过?这无形之中迫使教师背上了沉重的道德包袱,向着“完人”的方向努力。同时,社会对绝大多数教师大爱真情的宣传明显乏力,对个别教师恶行劣迹的批判和声讨却闹得沸沸扬扬。在这种情形下,教师不像是一个崇高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倒像是一个随时随地被监视的“过失者”,教师必须对自己的言行谨小慎微。二是地位变化。过去师道尊严,教师对学生可进行适当的打骂和责罚。但《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九年义务教育法》出台以后,教师对个别调皮捣蛋的学生无所适从,不知如何是好。有个别逆反心理强的学生,更是和老师对着干,打不行、骂不行,罚更使不得,学生动辄打110报警,家长更会把你告上法庭。面对学生的无知,家长的不理解。看着自己学生那幼稚的行径和不良的表现,而自己无可奈何,无从下手,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心里甭提多难过了。学生的权益是受到保护了,谁来保护老师呢?教师传

教师的心理素质

教师的心理素质 【一】教师的心理素质 一、教师的素质结构 (一)素质人的素质是在先天生理基础上,通过环境、教育与主体交互作用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基本的身心特质。素质具有基础性、相对稳定性、结构整合性和发展潜在性的特点。教师素质是以人的一般素质为基础,通过人与职业的相互作用形成和发展并通过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表现出来的,是与教师职业有关的基本品质的总和。 (二)素质结构教师素质结构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三个基本维度。1.生理素质教师的生理素质主要由人的先天遗传因素决定,表现为有机体的某些解剖、生理上的特征,如感觉器官、神经系统的特点,主要是人脑的特点,在教师的素质结构中起基础作用。2.科学文化素质(1)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教师科学文化素质中活的灵魂,是教师献身教育事业的根本动力。(2)文化科学素养是教师素质的重要内容。3.心理素质教师的心理素质是由先天生理因素与后天环境因素交互作用决定的,表现为心理品质,处于教师素质结构的核心层次,起中介和核心作用。教师心理素质又可分为一般心理素质和职业心理素质。 二、教师的一般心理素质教师一般心理素质是指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的心理品质。教师的一般心理素质可以归纳为认知品质、个性品质和适应能力三个维度。(一)认知品质认知品质是个体在认知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直接影响个体认知活动的机制和水平的人格特征因素,是教师心理素质结构的最基本的成分。1.敏锐的观察力;2.准确的记忆力;3.丰富的想象力;4.优良的思维品质;5.善于分配注意力。(二)个性品质个性品质是指人在对客观事物的对待活动中的个性心理特征。它虽不直接参与对客观事物认知的具体操作,但是具有动力和调节机能,居于心理素质的核心地位。1.成熟的自我意识:(1)健全的自我认知;(2)积极的自我体验;(3)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2.教师的情感特征:(1)以师爱为核心的积极情感;(2)教师应有的情操;(3)教师的责任感。3.教师的意志特征:(1)明确的目的性和实现目的的坚定意向;(2)处理问题的果断性和坚定性;(3)解决矛盾时的沉着、自制、耐心和坚持性;(4)充沛的精力和顽强的毅力。4.教师的动力特征:(1)成就动机;(2)求知欲。(三)适应能力适应能力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改变自身或环境,使自身与环境和谐协调的能力,是心理素质结构中最具衍生功能的因素。它是认知因素和个性因素在各种社会环境中的综合反映,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心理素质之一。1.自我定向适应性:(2)生理适应;(1)生活适应;(4)学习适应。(3)职业适应;2.社会定向适应性:(2)人际环境适应;(1)社会环境适应;(4)职业角色适应。(3)应激情境适应;三、教师的职业心理素质(一)教师职业心理素质概述1.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的含义教师职业心理素质可以界定为与教师的职业有关的心理素质的总和。2.教师职业心理素质与教师的一般心理素质的关系从总体上看,教师的一般心理素质是基础,教师职业心理素质是教师的一般心理素质和特定职业结合的产物。(二)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的结构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结构包括职业意识、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包括特定的神经、生理方面的需求)和教育能力。1.职业意识:(1)教师的职业需要;(2)教师的职业价值观;(3)教师的职业道德;(4)教师的职业气质。2.职业知识和技能:(1)教师的知识结构;(2)教师的技能结构。3.教育能力:(2)组织管理能力;(1)教学能力;(4)教育科研能力。(3)自我发展能力;(三)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的特征及其培训1.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的特征:(1)稳定性;(3)综合性;(2)基础性;(4)发展性。2.教师职业心理素质的培训:(2)职业心理素质培训的途径。(1)职业心理素质培训的内容;3.职业心理素质培训的模式:(1)校本培训模式:①技能型培训②实践型培训③评价型培训④理论型培训⑤研究型培训;(2)专业发展学校培训模式PDS;(3)入职教育模式。 【二】教师的自我意识

教师心理素质测验 试题汇总方案

教师心理素质测验总分:100分 学员:方微答题情况:共(50题)对(43题)错(7题)得分:86 分 第 1 题 (2分) 建立良好的同事关系需要把握一些必要的原则,你认为下面几方面中哪些是必须的 A 关心同事,主动交往 B 真诚相待,互惠互利 C 相互尊重,彼此信任 D 保持适当的人际距离 答题正确 第 2 题 (2分) 生涯发展规划师富勒根据教师的发展规律,按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划分为适应期、成长期、成熟和超越期。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按照他的职业划分一般处于哪个阶段? A 适应期 B 成长期 C 成熟期 D 高原期 答题正确 第 3 题 (2分) 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A 学科能力 B 心理辅导能力 C 课堂管理能力 D 研究能力 答题错误正确答案是:A,B,C,D

第 4 题 (2分) 教师的专业能力中有一项重要的能力就是通用能力。下面这些哪些属于教师应具有的通用能力? A 人际关系能力 B 沟通表达能力 C 获得信息能力 D 自我学习能力 答题正确 第 5 题 (2分) 教师生涯规划主要指对于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对面等进行的综合分析? A 兴趣 B 爱好 C 能力 D 特长 答题正确 第 6 题 (2分) 工作要想取得成绩,离不开同事之间的真诚相助,良好的人际交往是事业成功的基础,因此,我们做? A 同事之间应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B 同事之间应真诚相待,表里如一 C 要分清职责,掌握好分寸 D 要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答题正确 第 7 题 (2分) 教师是师生关系的主导者,要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努力做到什么?

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师是特殊的职业群体,良好的心态非常重要,因为教师的心态直接要影响到学生,甚至会对很多学生的人生和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教师不仅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很强的业务能力,还应该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的心理是否健康,会对教育教学工作产生巨大的影响。心理健康的教师不但有利于自身的身心发展和顺利工作,还能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只有心理健康的老师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才会更多地去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也只有心理健康的老师才会在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理解和宽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而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则会对学生的身心成长造成危害。甚至会影响和决定学生的一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对学生身心造成的危害,远远超过其教学能力低下对学生学业所产生的影响。因此教师心理健康是教师职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条件。只有心理健康的老师,才能胜任教师这个职业,也才能教出心理健康的学生。 教师的神圣职责对教师的过高和过严的要求,无疑会给教师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另外教师作为社会成员,会有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因素对教师造成一些影响。 1. 注重实践操作性与理论系统性的有机结合 以有效地提升教师对教师心理健康重要性的理解,掌握提高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措施为目的,充分体现以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载

体,注重实践的操作性与理论的系统性,为理解和掌握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如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搭建认知框架,突出在实践层面的操作性。 2. 注重案例讲授,促进教师深入思考 通过对大量来自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具有代表性、富有启发意义的案例进行诊断分析,阐述教师心理健康的意义、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教师心理问题的分类等,给教师留下感悟、理解的空间,以提升教师举一反三和深入思考的能力。 但是,我们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应该要保持良好的心理,全身心地投入本职工作中,理性地来面对每一个问题,化解和消除容易对心理健康产生危害的不利因素,让我们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健康心态投入教育教学中。同时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水平教师要时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教育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保持心理的平衡。我们应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养成良好的规律和习惯,加强身体锻炼,保持身心健康,理智的处理好来自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以饱满的热情和优良的心态,投入到教学中,做一个心理健康的优秀教育工作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