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副肿瘤性和自身免疫性脑炎

副肿瘤性和自身免疫性脑炎

副肿瘤性和自身免疫性脑炎
副肿瘤性和自身免疫性脑炎

副肿瘤性和自身免疫性脑炎

引言—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是与系统性癌症有关

的一组异质性神经系统疾病,并由除转移瘤、代谢和营养缺陷、感染、凝血病或癌症治疗副作用之外的机制引起。这些综合征可能影响从大脑皮层至神经肌肉接合处的神经系统

和肌肉的任何部分,损害一个或多个区域。边缘性脑炎(limbic encephalitis, LE)是指局限于边缘系统结构的一个炎性过程,引起认知损害伴随知觉障碍、心境改变和睡眠障碍。但是,病理学和临床及放射学的异常发现常常不局限于此。副肿瘤性和非副肿瘤性脑炎有许多共同的临床特点,也有一些明显不同的特点。疗效可能显著,但也高度可变。本专题将讨论副肿瘤性和自身免疫性脑炎。副肿瘤综合征的概述和其他副肿瘤疾病将单独讨论。(参见“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概述”和“累及周围神经及肌肉的副癌综合征”和“累及脊髓和后根神经节的副肿瘤综合征”和“副肿瘤性小脑变性”和“眼阵挛-肌阵挛-共济失调”)临床和病理学概述—副肿瘤性脑脊髓炎以神经系统数个区域受累为特点,包括颞叶-边缘叶区域、脑干、小脑、脊髓、后根神经节和自主神经系统[1,2]。病变的分布和症状不同。病理学检查通常提示血管周围和间质中T淋巴细胞炎性浸润、神经胶质增生、噬神经细胞结节和神经元丢失。除T细胞浸润外,B细胞优先聚集在血管周

围,且可能与浆细胞浸润有关[3,4]。这些发现常常比症状提示的更广泛且可能涉及中枢神经系统、后根神经节或自主神经元的任何区域。大多数副肿瘤性脑脊髓炎患者有抗Hu-抗体[也叫做抗神经元核抗体(antineuronal nuclear antibodies, ANNA-1)](表1)[1,5,6]。这些抗体针对神经元特异性RNA结合核蛋白(图片1),且与副肿瘤性感觉神经元病和脑脊髓炎有关[1,5,7]。靶抗原表达高度局限于神经系统和肿瘤[2]。实际上,所有癌症类型都可导致副肿瘤性脑脊髓炎或其变异型(LE、脑干脑炎、脊髓炎)[1,2]。但是,约75%的患者其基础肿瘤是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 SCLC)。这在纳入超过500例患者的4项大型病例系列研究中得到了证实

[1,5,6,8]。由于这种肿瘤体积小,所以肿瘤通常在出现神经系统综合征时尚未诊断,且可能难以证实。这与大多数SCLC(超过60%)在诊断时已广泛转移的事实形成了鲜明对比。(参见“肺小细胞癌的病理生理学及分期”)脊髓炎—副肿瘤性脊髓炎是作为脑脊髓炎的一部分发生,通常伴SCLC 出现。这些患者常常出现感觉神经元病(即,后根神经节受累),且在他们的血清和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 CSF)中有抗-Hu抗体[1,2]。也有关于运动神经元综合征的描述。(参见“累及脊髓和后根神经节的副肿瘤综合征”)边缘叶脑炎—副肿瘤性和自身免疫性LE以急性或亚急性心境和行为改变、短期记忆问题、复杂-部分性癫痫发作和认知功能障碍为

特点[9-11]。也可能发生下丘脑功能障碍,表现为过热、嗜睡和内分泌异常。约2/3的LE患者发生神经系统多灶性受累(如脑脊髓炎)。症状常常在数日至数周期间进展;但也有进展更为缓慢(为期数月)的表现[9]。虽然大多数病例系列是成人患者,但也有报道年龄小于1岁的LE儿童[11,12]。脑电图发现包括局灶性或泛发性缓慢活动和/或癫痫样活动,这种活动在颞叶区域最大[10]。磁共振成像(magna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可显示内侧颞叶的高信号和/或对比增强区域。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

可显示内侧颞叶的高代谢[13]。与副肿瘤性LE有关的最常见的肿瘤是肺癌(通常是SCLC)、精原细胞瘤和其他睾丸肿瘤、胸腺瘤、乳腺癌和霍奇金淋巴瘤。神经病学症状通常在肿瘤发现的数周或数月之前出现。相关自身抗体的类型随肿瘤类型的不同而不同(表1)。大多数SCLC患者的血清和脑脊液中有抗-Hu或CV2/CRMP5抗体,且他们更可能出现副肿瘤性脑脊髓炎的其他表现[10,14]。脑干脑炎—副肿瘤性脑干功能障碍常常在其他副肿瘤综合征的病程中发生,例如LE、小脑变性或多灶性脑脊髓炎[1]。但是在一些患者中,神经系统的症状和病理表现(如血管周围和间质浸润、神经胶质增生和神经元丢失)仅出现于脑干(图片2)[2]。菱脑炎这个术语有时用于表示影响脑干的炎症疾病[15]。这些患者可能出现局限于脑桥和/或延髓的大范围症状,包括核上性、核间性和核

性眼外运动缺陷、斜视眼阵挛、眼球震颤、吞咽困难、构音困难、感音神经性耳聋、三叉神经感觉缺失、中枢性通气不足和眩晕[1,16,17]。已发现许多不同的潜在肿瘤。在副肿瘤性脑脊髓炎中发现的任何抗体都可与主要的脑干功能障碍

有关(表1)。SCLC患者通常有抗-Hu抗体[1,17],而大多数睾丸癌患者有抗-Ma2抗体[18]。抗-Hu脑干脑炎也被描述为与乳腺癌、肾上腺样瘤和前列腺腺癌关联;在罕见情况下,抗-Hu脑干脑炎见于无癌症患者中[17]。特异性抗体相关综合征细胞内抗原的抗体抗-Hu脑脊髓炎—抗-Hu(也被称作ANNA-1)副肿瘤综合征通常是多灶性的,影响颞叶、脑干、小脑、背神经根和/或自主神经系统[1,5,8,9]。在许多患者中,症状从后根神经节开始且可能保持限于此,引起亚急性感觉神经元病(参见“累及脊髓和后根神经节的副肿瘤综合征”,关于‘亚急性感觉神经元病’一节)[1,5]。其他有抗Hu抗体的患者表现为更局限的脑干脑炎或LE[1,17]。非惊厥性癫痫发作的表现已在大量病例报道中被描述[19-22]。在大多数有脑炎和抗-Hu抗体的患者中,几乎都发现SCLC[5,8,9]。一些患者有其他癌症类型;约15%的患者没有发现癌症[5,8]。儿童患自身免疫性脑炎(而不是副肿瘤性脑炎)的可能性似乎更高;法国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参考中心(French Paraneoplastic Neurological Syndrome Reference Center)发现,与243例抗-Hu相关脑炎成人患者均有癌症相比,8例抗-Hu

相关脑炎患儿中有6例无癌症[23]。副肿瘤性脑脊髓炎的早期识别和迅速抗肿瘤治疗对稳定神经系统症状很重要,有时还可改善神经系统症状。在一项纳入200例有副肿瘤性脑脊髓炎和抗Hu抗体患者的病例系列研究中,抗肿瘤治疗改善或稳定神经系统的可能性显著较大(OR 4.56),而死亡率较低[未治疗的死亡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 RR)2.56]有关[5]。在更小比例的患者中,单用免疫治疗(如皮质类固醇、免疫球蛋白、血浆交换等)或与抗肿瘤治疗联用也可使病情稳定[8,24]。一项报道介绍了2例抗Hu抗体相关性副肿瘤性脑脊髓炎患者使用利妥昔单抗获得改善[25]。在儿童中,这种综合征对治疗的抵抗性似乎更大,且与难治性癫痫和认知损害的长期后遗症有关[23]。神经功能障碍是常见的死亡原因,特别是存在脑干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时[1]。但是,生存时间延长与肿瘤消退有关[5,26]。神经功能罕见自发性改善[27]。Ma2相关脑炎—睾丸癌与抗-Ma2(也被称作抗-Ta)抗体有关[18]。Ma2抗原在神经元和睾丸肿瘤中选择性表达(图片1)。Ma2与Ma1同源,后者是与其他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有关的基因,特别是脑干和小脑功能障碍(表1)[4,28]。Ma2相关脑炎的临床表现与经典的副肿瘤性LE不同。在一项纳入了38例抗-Ma2脑炎患者的病例系列研究中,34例(89%)发生单纯性或组合性边缘叶脑病(27例)、间脑脑病(13例)或脑干脑病(25例)[4]。这些大脑区域常见MRI异常,且脑脊液常见炎

性改变。4例患者发生其他综合征,包括2例以小脑性共济失调为主(维持稳定数年)和2例脊髓病。其他突出的神经病学特征包括白天过度睡眠和眼球运动异常,特别是垂直凝视麻痹(有时发展为全眼外肌麻痹)。3例患者发生非典型帕金森症,2例患者发生重度运动功能减退综合征。另一项病例报告描述了一例患者其综合征包括上肢肌萎缩伴相关的颈髓

病变[29]。睾丸生殖细胞肿瘤是最常见的相关肿瘤,在上述病例系列研究发现的34例伴有癌症的患者中,18例患者为睾丸生殖细胞肿瘤[4]。在此情况下可能需要行睾丸切除术,以揭示微小的睾丸生殖细胞肿瘤形成。在6例Ma2相关脑炎男性患者(年龄26-40岁)中确实如此,且采用其他严格检查也没有发现其他癌症的证据[30]。由于新发生睾丸增大、睾丸微钙化和/或隐睾症,发现所有6例男性都有睾丸癌的风险。也有性腺外生殖细胞肿瘤伴该综合征的报道[31,32]。睾丸生殖细胞肿瘤的诊断将单独讨论。(参见“睾丸生殖细胞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分期”)在34例Ma2脑炎患者中,有15例患者有共存的Ma1抗体,且在除睾丸癌外的肿瘤(通常是肺癌)患者中显著更常见[4]。与仅有Ma2抗体的患者相比,这些患者更可能发生共济失调且预后更差。Ma2相关脑炎比其他类型的副肿瘤性脑脊髓炎对肿瘤治疗和免疫治疗

的反应更好[31]。上文引用的病例系列研究中,在33例有结局信息的患者中有18例神经系统状况得到改善或稳定[4]。

与改善或稳定显著有关的特点包括:男性、年龄45岁或以下、对治疗完全应答的睾丸肿瘤、无抗Ma1抗体和有限的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然而,在其他患者中也可产生积极的治疗反应[33]。抗CRMP5脑脊髓炎—脑衰蛋白反应调节蛋白

5(collapsin-responsive mediator protein-5, CRMP5)的抗体与副肿瘤性脑炎有关。皮质症状常常不限于边缘系统;已在部分受累患者中描述了特征性症状,包括小脑性共济失调、舞蹈病、颅神经病、嗅觉和味觉丧失和/或视神经病变[34-38]。最常见的相关癌症是SCLC和胸腺瘤。通过抗癌治疗和皮质类固醇治疗获得改善的病例已有报道。与这些抗体相关的其他副肿瘤综合征包括轴索型感觉运动神经病、葡萄膜炎和视神经炎。其他—副肿瘤性僵人综合征与抗两性蛋白抗体有关。该病可能伴有脑病[39]。(参见“累及脊髓和后根神经节的副肿瘤综合征”,关于‘僵人综合征’一节)在少数LE

患者中已识别出对细胞内抗原的其他免疫应答(CRMP3-4、腺苷酸激酶5、BR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谷氨酸受体2和Ri)[40-44]。其他细胞内抗原的特征有待描述。突触蛋白抗体—这组疾病与对突触蛋白的自身免疫性有关[45,46]。这种靶抗原在神经元传递和可塑性中起关键作用。如下所述,这些综合征与癌症的相关性不确定。虽然患者常常受到严重影响,但这些疾病本身却对免疫调节治疗有高度反应性。这时,对这些患者的治疗方法是基于对有抗NMDA受体脑脊髓炎

患者的治疗经验,而抗NMDA受体脑脊髓炎患者是目前为止所研究的最大型的一组患者。与LE有关的一些细胞表面抗原的特征仍有待描述。抗NMDA受体脑炎—抗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 NMDAR)脑炎与一套可预测的症状有关,这些症状合起来组成一种独特的综合征[11,47-55]。许多患者表现为前驱性头痛、发热或病毒样病程,随后数日发生的症状多阶段进展,包括:●突出的精神病学表现(焦虑、激越状态、行为怪异、幻觉、妄想、思维瓦解);初始发作或复发时可能罕见单纯性精神病性发作[56]●失眠●记忆缺陷●癫痫发作●意识水平降低,伴精神紧张特点的木僵●频繁运动障碍:口面部运动障碍、舞蹈手足徐动症样运动、肌张力障碍、僵直、角弓反张姿势●自主神经不稳定:过热、血压波动、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脏暂停和有时需要机械通气的通气不足。●语言功能障碍:语言输出减少,缄默。常可在疾病的早期或在恢复阶段中观察到模仿言语。患者可能需要数周或数月的重症监护支持,此后需要一个多学科综合治疗小组,包括身体康复和持久的行为症状相关的精神治疗[50,52,57]。后者包括额叶功能障碍症状(注意力和计划力较差、冲动、行为脱抑制、记忆缺陷),这些症状在数月间进行性改善。这种疾病的更轻的形式已有介绍[57-59]。至少已介绍过2例患者有伴发的斜视眼阵挛-

肌阵挛[60,61]。值得注意的是,已在卵巢畸胎瘤患者中描述

过不伴脑炎的单纯性斜视眼阵挛-肌阵挛,但这些患者没有NMDAR抗体[62,63]。已有年龄低至8个月的幼儿患有该综合征的报道[11,53,64-70]。患儿的症状与成人患者症状类似,但是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和通气不足较少见或不那么严重。主要症状通常包括:急性行为改变、癫痫发作、语言功能障碍和突出的运动障碍(包括肌张力障碍和舞蹈病)。虽然较罕见,但仍有约5%的患者年龄大于45岁[71]。在该类患者中,疾病较不严重但结局却趋向于较差,可能是由诊断和治疗延迟导致。该临床表现的鉴别诊断包括:原发性精神疾病(精神病或精神分裂症)、恶性紧张症、神经阻滞药恶性综合征[72]、病毒性脑炎[73]、昏睡性脑炎[74]及其他[75]。一项对20例已被认为有“特发性脑炎伴运动障碍”患者(主要是儿童)进行血清或脑脊液检查的研究显示,10例患者(50%)有抗

-NMDAR脑炎。一项类似的研究检查了运动障碍性“昏睡性脑炎”(一个极有可能包括几种形式的特发性脑炎的描述性术语)患者,发现全部20例患者都有抗-NMDAR脑炎[74]。如果成人或儿童发生上述症状且通常伴有下述情况,应怀疑该病:●脑脊液淋巴细胞增多症或寡克隆带(虽然脑脊液最初可能是正常的)。●脑电图出现不常见癫痫活动,但常见与大多数异常运动不相关的缓慢的分裂活动。●脑MRI往往正常或在皮质(大脑、小脑)或皮质下(海马、基底节、白质)显示短暂性FLAIR或对比增强性异常[52,64]。虽然不是常规进行的,

但据报告PET显示大脑葡萄糖代谢的额叶-枕骨梯度增加的特征性改变,这种梯度增加与疾病严重程度有关[76]。抗NMDAR脑炎通过在血清或脑脊液中检出NMDAR的NR1

亚基的抗体确诊[77]。在就诊时,血清和脑脊液通常呈抗体阳性;大多数患者有抗体鞘内合成[78]。在疾病治疗后或在疾病晚期时,如果没有临床改善,脑脊液抗体通常保持升高,而血清抗体可能因治疗而大量减少[79]。脑脊液中抗体的滴度似乎与临床结局关系更密切[51,52,64]。卵巢畸胎瘤的检出有年龄依赖性;约50%的18岁以上女性患者有单侧或双侧卵巢畸胎瘤,而年龄小于14岁的女孩患畸胎瘤者不到

9%[64,77]。一项包括400例患者的评价显示:与其他人种患者相比,非洲裔美国人患者略微更容易发生卵巢畸胎瘤[54]。卵巢畸胎瘤常常通过腹部和盆腔MRI、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及经腹或经阴道超声检查发现[64]。(参见“卵巢生殖细胞肿瘤:病理学、临床表现及诊断”,关于‘畸胎瘤’一节)罕见男性患者检出肿瘤。除卵巢畸胎瘤外的相关肿瘤包括:睾丸生殖细胞肿瘤[45]、纵隔畸胎瘤、SCLC[52]、霍奇金淋巴瘤[16]、卵巢囊腺纤维瘤[80]和神经母细胞瘤[81]。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45岁),其潜在肿瘤的发病率低,但若出现肿瘤,往往更可能表现为癌而非畸胎瘤[71]。前驱感染(支原体、水痘-带状疱疹、单纯疱疹)已被怀疑在非副肿瘤性、假定的自身免疫性抗NMDA受体

脑炎患者中起到了一定作用[53,69,82]。在一项纳入44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erpes simplex virus encephalitis, HSVE)患者的病例系列研究中,发现33%的患者有NMDAR抗体[82]。抗体阳性血清引起海马神经元中突触标记蛋白下调,提示某种致病效应。随后的报告进一步支持认为,HSVE后复发性症状与针对突触蛋白(主要是NMDAR)的抗体间存在联系[83-85]。对于所有报道的患者,在首次病毒感染后2-6周已出现复发症状;大多数病例的症状包括舞蹈手足徐动症和/

或口面部运动障碍。[86]一项病例系列研究证明HSVE具有触发NMDAR抗体合成的作用,该研究纳入HSVE感染时血清和脑脊液抗体阴性患者,几周后,这些患者在出现复发性症状的情况下,血清转化为NMDAR抗体阳性[87]。肿瘤切除术、糖皮质激素、静脉用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e globulin, IVIG)和血浆置换,往往使病情一般在4周内改善[48,51,52,55,60,64,67,70,88]。采用这些一线治疗而没有改善的患者(常常是无肿瘤患者)采用利妥昔单抗和/或环磷酰胺可能会有改善[52,64,67,88,89]。不进行治疗可发生进展性神经功能恶化和死亡。但是,已有关于少数患者在数月重度症状后自发恢复的描述[50]。我们的方法是同时应用免疫球蛋白[0.4g/(kg·d),持续5日]和甲泼尼龙(1g/d,持续5日)[54]。我们首选这种方法而不是血浆置换,因为血浆置换在儿童、激越患者和自主神经功能不稳定患者中难以实施。如果在治

疗10日后没有显著临床改善,我们开始二线治疗;对成人,采用利妥昔单抗(一周375mg/m2,持续4周)联合环磷酰胺(750mg/m2)治疗,随后一月一次周期性给予环磷酰胺。儿童一般只接受其中的一种药物进行治疗,通常是利妥昔单抗[53]。持续治疗直至出现显著恢复,这可能需要长达18个月[67]。在一项纳入577例患者的病例系列研究中,81%的患者在治疗24个月时结局良好(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2)[67]。如果存在诊断和治疗延迟,那么相当持久的认知损害会更常见且更严重[90]。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有复发风险且可能需要较长时间的免疫抑制治疗。有15%-24%的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出现复发,有时在数年后复发,且通常伴有隐匿性或复发性畸胎瘤或不伴有肿瘤[52,53,64,91]。在一项病例系列研究中,复发更常见于初次发病时未接受免疫治疗的患者[91]。在停用初始免疫治疗后,我们通常继续行免疫抑制治疗(吗替麦考酚酯或硫唑嘌呤)至少1年[54]。脑炎和LGI1抗体—这种疾病以前被归因于电压门控性钾通道(voltage gated potassium channel, VGKC)的抗体[92]。真实的靶抗原已被证明是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基因1(leucine rich glioma inactivated 1, LGI1)分泌的神经元蛋白,它起着两种癫痫相关蛋白ADAM22和ADAM23的配体的作用[93]。患者发生记忆紊乱、意识模糊和癫痫发作。短期面臂肌张力障碍性癫痫发作可能先于记忆缺陷和认知缺陷,短期面臂肌张力障碍性

癫痫发作可能被误认为肌阵挛或肌张力障碍,且常常对抗癫痫药物治疗无反应[55,94-97]。患者可能发生低钠血症或快速动眼睡眠行为障碍。已报道在2例患者中舞蹈病是一种突出的特点[98]。MRI异常通常是LE的典型发现,而脑脊液通常正常或仅显示寡克隆带[99]。只有20%的病例呈副肿瘤性;最常见的相关肿瘤是胸腺瘤或SCLC。采用糖皮质激素、IVIG、吗替麦考酚酯和/或血浆置换,使70%-80%的患者显著改善[95,100-102]。根据我们的经验,并发重度低钠血症和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可威胁生命并应积极治疗。(参见“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脑炎和AMPA受体抗体—已有少数报道介绍了关于与新型细胞表面抗原相关的LE患者的小型病例系列研究,这种细胞表面抗原是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受体

(alpha-amino-3-hydroxy-5-methyl-4-isoxazolepropionic acid receptor, AMPAR)[103-105]。在一项报道中,10例患者中有7例存在潜在肿瘤(乳腺、胸腺或肺);另外3例无肿瘤[103]。在9例患者中检测到脑脊液淋巴细胞增多(范围6-75/μL)。所检测的9例患者中有8例在MRI检查时显示内侧颞叶FLAIR信号异常。9例患者对潜在肿瘤的治疗和/或免疫治疗有反应,但随后5例患者复发(在没有肿瘤复发情况下),且复发与不完全治疗反应有关,还有1例患者因癫痫持续状态死亡。抗GABA-B脑炎—抗γ-氨基丁酸B1亚基(B1

subunit of the gamma-aminobutyric acid, GABA-B1)受体的抗体导致的脑炎主要在表现为LE的成人中有所介绍,但其表现可能多样,包括LE伴癫痫发作、癫痫持续状态、共济失调或眼阵挛-肌阵挛[106]。在一项报告中,曾经认为血清阴性的、LE伴SCLC时发现的最常见抗体为抗GABA-B抗体[107]。1名儿科患者以脑病、难治性癫痫发作和混合性运动障碍(眼阵挛、共济失调和舞蹈病)为特征[108]。在一项纳入15例有抗GABA-B受体抗体的LE患者的病例系列研究中,7例患者有潜在肿瘤(通常是SCLC);8例患者没有[109]。MRI显示11例患者有FLAIR和T2信号异常;在8例患者中存在脑脊液淋巴细胞增多。9例患者对免疫治疗和/或潜在肿瘤治疗有反应;4例患者未接受治疗且无改善。抗

-CASPR-2相关脑炎—这种疾病既往归因于VGKC的抗体[92]。该病的真实抗原是接触蛋白相关蛋白2(contactin associated protein 2, CASPR2),它在维持VGKC的正常功能方面起作用[110]。患者出现脑炎症状(认知损害、记忆丧失、幻觉和癫痫发作)、周围神经超兴奋性或二者兼有(Morvan综合征)[96,111]。合并的症状可能误导诊断为运动神经元疾病的一种不常见形式。因为抗CASPR-2相关脑炎对免疫治疗有反应,所以做出区别很关键。CASPR2抗体相关综合征可能与或不与相关肿瘤同时出现。其他—一项纳入15例有VGKC抗体患者(这些抗体不是针对LGI1或CASPR-2)的病

例系列研究描述了突出的睡眠障碍(如重度失眠、梦境制定)作为脑炎的主要表现同时伴有其他神经系统症状[112]。在表现为癫痫持续状态的4例脑炎患儿(年龄为1-14岁)中,也发现不针对LGI1或CASPR-2的VGKC抗体[113]。1例儿童完全恢复,而另外3例儿童有认知后遗症和/或颞叶癫痫伴海马硬化。在以药物难治性癫痫为主要表现的患者中,也检测到VGKC抗体;通过免疫治疗其癫痫发作有所改善[114]。其他病例报告也提示LE可能导致海马硬化或颞叶癫痫[115,116]。对于没有GAD抗体的患者,甘氨酸受体α-1亚基的抗体与进展性脑脊髓炎伴强直和肌阵挛(progressive encephalomyelitis with rigidity and myoclonus, PERM)、获得性过度惊骇综合征和非典型僵人综合征有关[117-120]。1例患者有相关性胸腺瘤[119];其他患者未患过癌症。患者对免疫治疗的反应不一。1例还具有NMDA受体抗体的患者在症状发作的2个月内死亡[120]。在4例以激越状态、肌阵挛、震颤和癫痫发作为特征的持久脑炎患者中发现有二肽基肽酶

样蛋白-6(dipeptidyl-peptidase-like protein-6, DDPX)的自身抗体[121]。其他常见特点包括脑脊液淋巴细胞增多和严重前驱性腹泻。虽然患者对免疫治疗有反应,但当免疫治疗逐渐减量时症状复发使病程延长。诊断方法鉴别诊断据报道,下述所有疾病都能引起一种可考虑副肿瘤性或自身免疫性LE诊断的临床综合征:累及大脑或柔脑膜的转移性疾病、病毒性

脑炎、克雅氏病、缺血性和出血性脑血管疾病、Whipple病、精神疾病、中毒性-代谢性脑病和原发性退行性痴呆

[9,77,122-124]。表现更急性的患者,也可能考虑有Wernicke 脑病或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75]。更不常见的以脑干脑炎为主的患者亚组的鉴别诊断包括多发性硬化、白塞病、李斯特菌感染和结核感染[15]。检查—有这种临床表现的大多数患者将接受神经影像学、脑电图、腰椎穿刺术和适当生物标记物血清学检查。关于副肿瘤性和自身免疫性脑炎的诊断和治疗的流程途径列在图中。在这种临床情况下,脑MRI 有助于排除脑血管事件或转移性疾病以及其他疾病。副肿瘤性或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的特征性MRI发现包括在受影响的大脑区域(即,内侧颞叶和/或脑干)FLAIR或T2加权像上的高信号;有时皮质下区域和小脑也受到影响。对比增强信号是可变的。MRI发现对这些疾病既无敏感性也无特异性[9,10]。大多数患者应行脑电图以排除非惊厥性癫痫发作。副肿瘤性和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中常见非特异性脑电图异常,包括:局灶性或泛发性缓慢、癫痫样活动和周期性单侧性癫痫样放电(periodic lateralized epileptiform discharges, PLEDS)[10]。应进行脑脊液检查,且应包括细胞计数、蛋白和葡萄糖检测;也应进行病毒培养和其他检查,以排除病毒性感染和其他病原体。(参见“成人病毒性脑炎”,关于‘诊断’一节)也应进行脑脊液细胞学检测以排除柔脑膜转移。(参

见“Clinical features and diagnosis of leptomeningeal metastases from solid tumors”, section on ‘Diagnostic evaluation’)副肿瘤性脑炎和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的脑脊液检查结果可能正

常或异常。最常见蛋白轻度升高(少数患者有轻度淋巴细胞增多和/或更显著的蛋白升高[10]。也应考虑和排除代谢性和中毒性脑病。(参见“成人急性中毒性代谢性脑病”,关于‘诊断’一节)应在患者血清中搜寻副肿瘤性和自身免疫性生物标记物(表1)[77]。并不是所有生物标记物都有商业上可用的检测,且一些抗原仍有待描述其特征。因此,阴性结果不能排除副肿瘤性或自身免疫性疾病[11]。这些情况下应将患者脑脊液和血清样品送至研究实验室进行检查。关于抗体检查的其他注意事项将单独讨论。(参见“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概述”,关于‘抗体筛查’一节)如果患者没有已知的癌症诊断,接下来也应进行隐匿性恶性肿瘤评估。因为在年龄较大的LE患者中,大多数潜在肿瘤为SCLC,所以患有这种综合征的患者应优先选择胸部影像学检查。(参见“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概述”,关于‘隐匿性恶性肿瘤’一节)治疗方法—关于副肿瘤性和自身免疫性脑炎诊断和治疗的流程

途径列在图中。特定的抗肿瘤治疗可能引起神经系统改善。对正在治疗肿瘤的患者及非副肿瘤综合征患者,免疫抑制治疗(糖皮质激素、IVIG和血浆置换)可能有帮助(表

2)[14,125,126]。当其他免疫治疗无效时,环磷酰胺或利妥昔

单抗可能有效[54,127]。由于永久性后遗症的风险,已排除感染(特别是单纯疱疹脑炎)的具有特征性临床和放射学表现的患者,应行免疫抑制治疗而不必等待癌症诊断或抗体表征结果[128]。目前尚无对副肿瘤性或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的任何免疫治疗形式的对照研究。我们的方法因疾病严重程度、潜在肿瘤状态(如存在)和其他因素而不同。上文概述了抗NMDA受体脑炎的一种治疗方法。(参见上文‘抗NMDA 受体脑炎’)在急性疾病过程中,癫痫发作应使用抗癫痫药物(antiepileptic drugs, AED)积极治疗(参见“成人癫痫的初始治疗”)。大多数患者不需要长期AED治疗[54]。这些疾病患者的总体预后高度可变,取决于潜在肿瘤及其分期还有神经综合征的严重性。一些患者完全恢复,而其他患者死亡或遗留永久性神经后遗症。延误诊断和治疗与较差预后有关。总结与推荐—副肿瘤性脑脊髓炎以神经系统的数个区域受累为特点,包括颞叶-边缘叶区、脑干、小脑、脊髓、后根神经节和自主神经系统。疾病的分布和症状不同。●边缘性脑炎(LE)以急性或亚急性心境和行为改变、短期记忆问题、复杂-部分性癫痫发作和认知功能障碍为特征。(参见上文‘边缘叶脑炎’)●与副肿瘤性边缘性脑炎(LE)有关的最常见肿瘤是肺癌[通常是小细胞肺癌(SCLC)]、精原细胞瘤和其他的睾丸肿瘤、胸腺瘤、乳腺癌和霍奇金淋巴瘤,最常相关的抗体是抗Hu抗体。(参见上文‘边缘叶脑炎’)●抗Hu脑脊髓

炎患者常常有多灶性神经受累,影响颞叶、脑干、小脑、背神经根和/或自主神经系统。在许多患者中,症状从后根神经节开始且可能始终局限于后根神经节,引起亚急性感觉神经元病;其他患者表现为更局限的脑干脑炎或边缘性脑炎(LE)。(参见上文‘抗-Hu脑脊髓炎’)●已描述过其他细胞内抗原(Ma2、CRMP5等)的特点。也已介绍了与它们相关的综合征的不同临床特点。(参见上文‘细胞内抗原的抗体’)●对突触蛋白的自身免疫也可引起边缘性脑炎(LE)。这些综合征与癌症的相关性不定。迄今为止,抗-NMDA受体脑脊髓炎是这些综合征中研究最佳的。(参见上文‘突触蛋白抗体’)

●副肿瘤性和自身免疫性脑炎需要与病毒性脑炎及影响大

脑的其他传染性、炎症性和血管性疾病加以区分。应排除代谢性和中毒性脑病及潜在癌症转移扩散至大脑或脑膜的情况。(参见上文‘鉴别诊断’)●有这种临床表现的大多数患者,应行神经影像学、脑电图(EEG)、腰椎穿刺术及恰当生物标记物的血清学检查。(参见上文‘检查’)●关于副肿瘤性和自身免疫性脑炎诊断和治疗的流程途径列在图中。特定的抗肿瘤治疗可能引起神经系统改善。对正在治疗肿瘤的患者及非副肿瘤综合征患者,行免疫抑制治疗可能有帮助。由于永久性后遗症的风险,已排除感染(特别是单纯疱疹脑炎)的具有特征性临床和放射学表现的患者,应行免疫抑制治疗而不必等待癌症诊断或抗体表征结果。(参见上文‘治疗方

法’)

自身免疫性脑炎诊疗指南

自身免疫性脑炎诊疗指南 概述 自身免疫性脑炎(autoimmune encephalitis,AE)泛指一类由自身免疫机制介导的脑炎,但一般特指抗神经抗体相关的脑炎,例如抗NMDA受体脑炎等。AE 合并相关肿瘤者,称为副肿瘤性AE。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Bickerstaff脑干脑炎等也属于广义的AE范畴。 病因和流行病学 主要通过体液或者细胞免疫反应介导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其中抗细胞表面蛋白抗体通常具有明确的致病性。抗NMDAR抗体可导致神经元表面的NMDAR可逆性的减少,并不引起神经元坏死。肿瘤和前驱感染事件常为AE的诱因。 AE患病比例占脑炎病例的10%~20%,估算年发病率为1/10万左右。抗NMDAR 脑炎约占AE病例的80%,其他AE相关抗体包括:抗GAD、CASPR2、IgLON5、AMPAR、DPPX等。AE相关的抗神经抗体包括两类:①抗细胞内抗原抗体;②抗细胞表面抗体(表9-1)。

注:部分抗体依与其他神经综合征相关,如僵人综合征、亚急性小脑变性与感觉神经元神经病等。neurexin-3alpha.突触蛋白-3α。GAD.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谷氨酸脱羧酶。CASPR2.contactin associated protein 2,接触蛋白相关蛋白样蛋白2。DPPX.dipeptidyl-peptidase-like protein-6,二肽基肽酶样蛋白-6。Amphiphysin.两性蛋白。NMDAR.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AMPAR.α-amino-3-hydroxy-5-methyl-4-isoxazole propionic acid receptor,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受体。GABAR.γ-amino butyric acid type B receptor,γ-氨基丁酸B型受体。B LGI1.Leucine-rich glioma-inactivated protein 1,富含亮氨酸胶质瘤失活蛋白1。VGKC.voltage-gated potassium channel,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 DPPX.Dipeptidyl-peptidase-like protein,二肽基肽酶样蛋白。D2R.Dopamine2R,多巴胺2型受体。GlyR.Glycine receptor,甘氨酸受体。PERM.progressive encephalomyelitis with rigidity and myoclonus,伴有肌强直及阵挛的进行性脑脊髓炎。MOG.myelin oligodendrocyte glycoprotein,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ADEM.acute disseminated encephalomyelitis,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包括精神行为异常、认知障碍、记忆力下降、癫zaozi001发作、言语障碍、运动障碍、不自主运动,意识水平下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其他伴随症状包括睡眠障碍、CNS局灶性损害、脑干、小脑症状以及周围神经和神经肌肉接头受累等。 临床可分为3种主要类型:①抗NMDAR脑炎,抗NMDAR脑炎是AE的最主要类型,其特征性临床表现符合弥漫性脑炎。②边缘性脑炎,以精神行为异常、颞叶癫zaozi001和近记忆力障碍为主要症状,常见的边缘性脑炎有抗LGI1抗体、抗GABAR抗体与抗AMPAR抗体相关的脑炎。③其他类型AE,包括莫旺综合 B征、抗DPPX抗体相关脑炎、抗IgLON5抗体相关脑病、自身免疫性小脑性共

自身免疫性脑炎诊断标准

一、可能的自身免疫性脑炎的诊断标准 以下三个方面都符合时诊断成立 1.亚急性起病(迅速进展少于3个月)工作记忆缺陷(长期或短期丢失),意识状态改变。 2.意识状态改变定义为:意识能级升高或降低,昏睡,性格改变,或精神症状。 ①发现新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灶 ②无法解释的癫痫 ③脑脊液细胞数增多(白细胞计数超过5/mm3) ④脑磁共振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高信号,高度局限于一侧或两侧颞叶(边缘脑炎)或多发性病灶,包括脑白质,灰质,或都有髓鞘脱失,炎症反应。 3.合理排除其他疾病。 二、自身免疫性边缘性脑炎确诊标准 以下四项均符合可诊断 如果不符合第一项标准,确诊只能通过细胞表面抗体检测,树突,或onconeural蛋白检测。 1.亚急性起病(迅速进展少于3个月)工作记忆缺陷、癫痫、或边缘系统相关的精神症状。 2.大脑双侧异常,MRI 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高度局限于内侧颞叶。 脱氧葡萄糖(18F-FDG) PET可用于实现标准。过去5年的研究显示,18F-FDG-PET 成像在表现正常的内侧颞叶的葡萄糖摄取比MRI的敏感性高。 3.至少满足一项: ①脑脊液细胞增多(白细胞计数超过5/mm3) ②EEG提示癫痫和颞叶内侧慢波活动。 4.合理排除其他疾病 三、自身抗体阴性但可能的自身免疫性脑炎的标准 满足全部以下4个标准可诊断 1.急性病程(少于3个月),工作记忆缺失(长期或短期记忆丢失),意识状态改变,或精神症状 2.排除其他自身免疫性脑炎的典型症状(如,典型的边缘脑炎,Bickerstaff脑干脑炎、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3.血清和脑脊液中缺乏良好特征性的神经元抗体,至少符合以下两项标准: ①MRI异常,提示自身免疫性脑炎

病毒性脑炎诊疗指南

病毒性脑炎诊疗指南 【概述】 病毒性脑炎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有多种病毒感染对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造成严重损害,包括肠道病毒、单纯疱疹病毒、EB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腮腺炎病毒、麻疹病毒、乙脑病毒、巨细胞病毒、HIV等。病毒感染主要累及脑实质,若同时累及脑膜,且脑膜炎的表现较为明显则称为病毒性脑膜脑炎。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感染中毒症状一般不严重,病程相对自限,以不同程度的发热、颅内压增高、意识障碍、行为异常、惊厥、瘫痪、弥漫性或局灶性神经体征为主要表现。重症可留下不同程度神经系统后遗症。 【病史要点】 1.流行病学询问当地有无水痘、腮腺炎、麻疹、乙脑、手足口病等流行,有无相关疫苗预防接种史。 2. 前驱感染如单纯疱疹感染时,有无口周疱疹的前驱感染征象。 3.临床表现询问起病缓急,体温高低及热型,意识障碍出现的时间、特点、程度及变化。头痛、呕吐、惊厥的发生时间,发作情况,与热程的关系。病程中有无肢体瘫痪或精神行为异常。

【体检要点】 1、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判断意识障碍程度,检查脑膜刺激征,病理征,及颅内高压征(婴幼儿前囟饱满及紧张度)存在与否,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膝反射等减弱、消失或亢进变化,四肢肌力、肌张力变化,眼球活动与瞳孔变化。呼吸节律变化。球结膜是否水肿。 2、一般体检中注意体温、呼吸、心率,有无皮疹、腮腺肿大、耳、鼻、咽、肺和其它部位有无感染灶。 【辅助检查】 1、血常规病毒感染时外周血象WBC常正常或下降,以淋巴细胞为主,但乙脑病毒感染时血象白细胞总数可达(10~20)×109/L或更高,分类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2、脑脊液检查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正常或数十成百增高,多以单核细胞为主,蛋白含量正常或轻度增高,糖和氯化物正常。HSV脑炎早期及乙脑早期常以多核细胞为主,HSV感染时脑脊液可有出血性改变。 3、脑电图背景常为弥漫性中高幅慢波活动,或局灶性慢波活动增多;部分患儿可见痫性放电波。 4、头颅影像学脑CT和MRI显示颅内病灶可呈多灶性分布,伴弥漫性脑水肿征象。脑干脑炎或小脑炎者见脑干、小脑部位病灶。HSV脑炎可见颞叶底部或额叶病变,可呈出血坏死型脑炎,或继发脑梗塞。

脑炎会引起癫痫吗

脑炎会引起癫痫吗? 癫痫是由多种病因导致的慢性脑补疾患,是一种临床综合症。其特点为南部神经元过度法人超同步化发放所致的突然发生的短暂性的脑功能障碍。它是一种病因复杂的慢性疾病 1、癫痫病的发病原因很多,这是引起癫痫病发病率逐年升高的原因之一。临床上脑部的一些疾病往往是并发癫痫病的重要致病因。如脑炎、脑膜炎,就可能刺激脑神经导致癫痫病的突然发作。而其他的一些脑部疾病,如脑肿瘤、脑积水、脑血管病、颅脑损伤、脑发育不全等疾病,也是引起癫痫病发作的病因。 2、脑炎会引起癫痫病突然发作。所以癫痫患者应该正确的认识癫痫病的诱发因素。生活中的一些疾病症状,往往会对脑组织造成刺激,脑损伤越严重,出现癫痫病发作的可能性越大。临床上脑炎引起的癫痫病发作,是因为脑神经因为缺血而导致供血障碍,引起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这些病因导致的癫痫病发作,只有针对其病因的治疗,才能逐渐消除诱发因素。 3、虽然癫痫病的致病因很多,但是针对癫痫病病因进行的针对性的治疗,是当前癫痫病治疗的原则之一。因为只有逐渐的消除癫痫病的诱发因素,减少癫痫病的发作,才能避免患者受到疾病发作的危害。

所以得了癫痫病的患者,千万不可病急乱投医。因为一旦癫痫病病因诊断不准确,就可能导致癫痫病的久治不愈发生。 4、为了准确的找准癫痫的病因。癫痫患者应该选择一家专业、正规的癫痫病专科医院,依靠科学的诊断仪器设备,经验丰富的癫痫医生问诊,才能做到癫痫病的精确诊断、对症治疗,癫痫病顺利治愈才能早日的实现。 以上就是关于脑炎会引起癫痫吗问题的介绍,癫痫患者要想尽早的获得康复,一方面需要积极的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另一方面需要做好全面的日常调理,防止癫痫的复发,并辅助医生进行治疗。只有全面的调理,治疗的效果才会更加卓著,癫痫患者不妨一试,早日获得康复。

自身免疫性脑炎

自身免疫性脑炎临床诊断标准

概述 ?急性脑炎是一种由脑部炎症引发的使人衰弱的神经系统疾病,发展迅速(通常小于6周)。高收入国家估计发病率为5- 10/100000居民/年,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对病人,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负担。

诊断自身免疫性脑炎的抗体 ?GAD=谷氨酸脱羧酶。 ?LGI1 =富亮氨酸脑胶质瘤灭活基因。 ?CASPR2 = contactin相关蛋白2。 ?DPPX=二肽基肽酶6蛋白。 ?MOG=髓少突细胞糖蛋白。 ?在小部分边缘性脑炎合并小细胞肺癌患者中Amphiphysin或CV2(CRMP5)抗体取代了Hu抗体。 ?边缘脑炎经常有丘脑和中脑受累。 ?GAD抗体更常见于僵人综合征和小脑性共济失调。与癌症的关系优先于边缘性脑炎,常见于50以上男性。 ?卵巢畸胎瘤通常发现在12-45岁年轻女性。 ?莫氏综合症通常病程较慢,可能存在符合自身免疫性脑炎的重要的认知和行为症状标准。 ?胸腺瘤通常与莫氏综合征相关而不是边缘性脑炎。 ?脑炎可伴随腹泻和惊跳症。 ?儿童大多有自限性。

可能的自身免疫性脑炎的诊断标准 ? 1.亚急性起病(迅速进展少于3个月)工作记忆缺陷(长期或短期丢失),意识状态改变。 ? 2.意识状态改变定义为:意识能级升高或降低,昏睡,性格改变,或精神症。 ?①发现新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灶 ?②无法解释的癫痫 ?③脑脊液细胞数增多(白细胞计数超过5/mm3) ?④脑磁共振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高信号,高度局限于一侧或两侧颞叶(边缘脑炎)或多发性病灶,包括脑白质,灰质,或都有髓鞘脱失,炎症反应。 ? 3.合理排除其他疾病。

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诊疗及病历分析

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诊疗及病历分析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郭冬梅 病毒进入神经系统及相关组织可以引起炎症性的和非炎症性的改变,我们称之为神经系统的病毒感染。根据病原学中病毒核酸的特点,病毒可以分为 DNA 病毒和 RNA 病毒,能够引起神经系统感染的病毒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有 DNA 病毒中的单疱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 RNA 病毒中的常见的有脊髓灰质炎病毒和柯萨奇病毒等等。 病毒性脑炎其发病机制有三种。病毒性脑炎的发病机制为:病毒性脑炎的发病机制为急性病毒脑炎病毒直接经过血流神经轴索或细胞到细胞的传递方式侵犯脑基质,造成脑的炎症。感染后脑炎是由于病毒感染后机体免疫的变化造成静脉周围的神经纤维的脱髓鞘样改变。 病毒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可以引起急性脑炎或脑膜炎综合征,也可形成潜伏状态或者持续性的感染状态,早复发性和慢性转移。 病毒性脑炎临床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比如说它的病原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症状前驱症状都有类似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也有的可以发热、全身不适等,随着疾病的进展,脑实质受累的症状比较突出,癫痫发作、意识障碍、精神症状、或者肢体的活动功能障碍等等。 在体征上我们可以查到脑炎的病人意识的障碍、肌力及肌张力的改变,椎骨受损害等等,脑适质受损的体征。脑脊液检查,颅内压正常或者可以轻度升高,脑脊液白细胞改变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白细胞轻到中度增多。脑脊液蛋白可以轻度增高,脑脊液的糖的含量一般正常。这和其他细菌性感染是有区别的。病毒性脑炎的实验室检查,通过血清以及脑脊液的病毒抗体检测,可以有阳性的改变。病毒性脑炎还有一个确诊的依据,就是经过脑活检可以发现非特异性的炎性的改变,而且细胞核内可以出现嗜酸性的包含体,电镜下可以发现细胞内的病毒颗粒,这也是我们确诊的依据。

难治性癫痫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难治性癫痫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6-12-01T15:45:48.097Z 来源:《医师在线》2016年9月下第18期作者:吕大娇1 赵秀丽2 [导读] 癫痫是一种临床综合征,它是多种病因引起的神经元高度同步化异常放电,其发病机制仍在研究当中[1]。 (1青海大学研究生院 2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青海西宁 810001) 癫痫是一种临床综合征,它是多种病因引起的神经元高度同步化异常放电,其发病机制仍在研究当中[1]。癫痫患者中约有30%的发展成为难治性,发病机制不完全明确,死亡率高出非难治性癫痫的3-6倍[ 2 ]。国际抗癫痫联盟对其解释为:抗癫痫药治疗后效果分为临床无发作、治疗失败及不确定三种类型,难治性癫痫定义为:选择正确抗癫痫药、患者能耐受,疗程及量足够但癫痫仍发作[3]。难治性癫痫有损患者身心健康,更会产生连锁反应,给家庭及社会造成极大伤害和负担[4]。近年来专家学者期待依据它的发病机制来研制出新型药物,开拓新的治疗方法、方向。现就以下几点对其机制进行综述。 1难治性癫痫与免疫的关系 癫痫的发病机制和免疫具有相关性,该假说由Walter在1969年率先提出,随后的研究也证实了此观点。目前研究发现难治性癫痫的机理与免疫失调有一定的相关性。研究发现UL16结合蛋白2在耐药性颞叶癫痫脑组织中大量表达,提示其参与了耐药性癫痫的免疫机制[5]。现有学者提出,难治性癫痫的机理和自身免疫性炎性反应相辅相成。但我们对免疫和癫痫的因果关系,至今仍未完全研究清楚,需要加大研究力度,另外我们可以大胆推测若患者伴随免疫指标异常,那么应用免疫疗法临床中可能会减少癫痫的发作。 2 难治性癫痫与线粒体的关系 癫痫发生后可出现线粒体功能和形态异常,线粒体异常也可导致癫痫的发生,两者有一定相关性,但两者因果关系仍未明确。线粒体基因突变严重时可致多种临床症状。例如变异体m.15218A>G是由线粒体DNA突变后所得,它主要损害难治性癫痫患者的听力,或许成为糖尿病发生的推动力[6]。线粒体遗传方式较独特,为母系传递,它的突变基因能致痫性发作,对人类危害较大。近期许多研究表明线粒体异常,有可能促发癫痫更易演变成难治性癫痫,药物疗效差[7]。线粒体含有独特的环状DNA,但其DNA裸露、易突变且很少能修复,预后常差。 3 难治性癫痫与神经网络重组 病灶位于颞叶的癫痫患者,其主要病理改变为苔鲜纤维出芽。对突触的研究已发展到生物分子水平,大量研究发现癫痫发病与其有关[8]。有学者提出突触在病理损伤条件下可以向末端下位或是邻近延续和伸展,形成异常突触联系,最后造成神经网络的重新组合,该重组可能是难治性癫痫的发病机制之一[9]。另外,神经元移行障碍使它们不能与皮层神经元建立必需的突触联系,与周围形成异常的神经环路,导致神经网络的重组,神经网络重组可致难治性癫痫。期待通过对此的进一步探索,提高难治性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 4 难治性癫痫与基因、蛋白异常的关系 在对难治性癫痫发病机制的研究中发现,很多基因或蛋白的表达和无癫痫者明显不一样。多耐药基因的基因多态性在患有难治性癫痫的中国人中常常更明显。耐药性癫痫患者脑组织中的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层粘连蛋白-整合素跨膜系统的mRNA及其蛋白含量也增高,由此可以推断或许它们与难治性癫痫发病有相关性。目前研究发现就难治性癫痫患者而言,其甲状腺素受体结合蛋白基因及其表达产物显著减少,这种变化可能提示脑的保护作用下降,从而可能导致了认知方面的异常。人造难治性癫痫的大鼠模型中,有学者发现主穹隆蛋白的过度表达,该研究提示主穹隆蛋白可能通过某种途径参与了难治性癫痫的发病机制,对其的研究有可能成为抗癫痫治疗的新靶向。我们可以应用动物模型进一步研究基因和蛋白异常在难治性癫痫发病中的意义,并在人当中证实,通过基因疗法更好治愈。 尽管对难治性癫痫的发病机制仍处于探索当中,但是我们相信新的研究方向及理念将会在这个复杂的领域产生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常伟,潘立平,吴秋静,等. miR-204对癫痫神经元中BDNF / TrkB信号通路的影响[J].天津医药,2014,56( 3) : 214-216. [2] 李乐超,张燕芳.耐药性部分性发作癫痫抗癫痫药物治疗观察及影响因素分析[J].山东医药,2013,53( 23) : 24-26. [3] Kwan P, Arzimanoglou A, Berg AT, etal. Definition of drug resistant epilepsy :consensus proposal by the ad hoc Task Force of the ILAE Commission on Therapeutic Strategies [J]. Epilepsia,2010,51:1069. [4] 吕学英,张敬军.耐药性癫痫的研究[J].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2015,2(5):45-49. [5] 关立峰,王学峰,等.耐药性颞叶癫痫脑组织中UL16结合蛋白2(ULBP2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8,24:1003-1006. [6] Soini HK,Moilanen JS,Vilmi-Ker?l? T,et al. Mitochondrial DNA variant m.15218A > G in Finnish epilepsy patients who have maternal relatives with epilepsy,sensorineural hearing impairment or diabetes mellitus[J]. BMC Med Genet,2013,14:73. [7] Rowley S,Patel M. Mitochondrial involvement and oxidative stress in temporal lobe epilepsy[J]. Free Radic Biol Med,2013,62(9):121-131. [8] 吴孟娇,杨改清,刘举,等.难治性癫痫发病与突触机制紧密相关的生物分子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77-79. [9] Fang M,Xi ZQ,Wu Y,et al. A new hypothesis of drug refractory epilepsy:neural network hypothesis[J]. Med Hypotheses,2011,76(6):871-876.

自身免疫性脑炎(AE) 的诊断标准

自身免疫性脑炎(AE) 的诊断标准 (一)诊断条件 包括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确诊实验与排除其他病因4个方面。 1.临床表现:急性或者亚急性起病(<3个月),具备以下1个或者多个神经与精神症状或者临床综合征。 (1)边缘系统症状:近事记忆减退、癫痫发作、精神行为异常,3个症状中的1个或者多个。 (2)脑炎综合征:弥漫性或者多灶性脑损害的临床表现。 (3)基底节和(或)间脑/下丘脑受累的临床表现。 (4)精神障碍,且精神心理专科认为不符合非器质疾病。 2.辅助检查:具有以下1个或者多个的辅助检查发现,或者合并相关肿瘤。

(1)脑脊液异常:脑脊液白细胞增多(>5×106/L);或者脑脊液细胞学呈淋巴细胞性炎症;或者脑脊液寡克隆区带阳性。 (2)神经影像学或者电生理异常:MRI边缘系统T2或者FLAIR异常信号,单侧或者双侧,或者其他区域的T2或者FLAIR异常信号(除外非特异性白质改变和卒中);或者PET边缘系统高代谢改变,或者多发的皮质和(或)基底节的高代谢;或者脑电图异常:局灶性癫痫或者癫痫样放电(位于颞叶或者颞叶以外),或者弥漫或者多灶分布的慢波节律。 (3)与AE相关的特定类型的肿瘤,例如边缘性脑炎合并小细胞肺癌,抗NMDAR脑炎合并畸胎瘤。 3.确诊实验 抗神经元表面抗原的自身抗体阳性。抗体检测主要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根据抗原底物分为基于细胞底物的实验(CBA)与基于组织底物的实验(TBA)两种。CBA采用表达神经元细胞表面抗原的转染细胞,TBA采用动物的脑组织切片为抗原底物。CBA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应尽量对患者的配对的脑脊液与血清标本进行检测,脑脊液与血清的起始稀释滴度分别为1∶1与1∶10。

儿童难治性癫痫临床相关问题

儿童难治性癫痫临床相关问题 发表时间:2012-11-12T14:00:54.36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28期供稿作者:李胜先 [导读] 脑电图(EEG)及神经影像学检查,难治性癫痫患儿中约有35%常规EEG正常或24 h动态脑电图 李胜先(湖北省红安县人民医院小儿内科湖北红安 438400) 【中图分类号】R7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8-0030-03 癫痫是一组由于脑部神经元突然、间歇性及病理性异常放电引起的慢性疾病,其患病率为0.3%~0.6%,是儿童期第一位脑部慢性疾病。绝大多数癫痫患儿通过规范而系统的抗癫痫药物(AEDS)治疗可控制发作乃至治愈,但仍有少数(约20%)不能有效控制,医学上称为难治性癫[1]。 国外通常将2种以上药物,持续治疗18个月,发作仍在1次/月以上者称为难治性癫痫,目前国内普遍承认的儿童难治性癫痫的诊断标准为:对于已正确诊断的癫痫患儿,应用正规AEDS(2种以上)合理治疗6个月至1年,发作仍未能减少50%者为儿童难治性癫痫。 儿童难治性癫痫的诊断方法 病史与体格检查:⑴病史:应注意询问起病年龄、有无发作先兆、发作时表现、起始部位、意识状态、发作后的情况及治疗经过等,注意发作的环境和诱因,如好发时间(昼或夜),与声、光的关系。⑵体格检查:应仔细进行体格检查,特别是头面部、皮肤和神经系统的检查。仔细的皮肤检查对结节性硬化、神经纤维脑、脑血管瘤的诊断有重要意义。神经系统检查的目的有二:一是确定有无大脑损害的定位体征,特别是在发作后不久更有意义;二是检查记忆、智力,有助于了解患儿的智能状况。 脑电图(EEG)及神经影像学检查,难治性癫痫患儿中约有35%常规EEG正常或24 h动态脑电图[2]。提高诊断癫痫的能力,对难治性癫痫的术前评估有得要价值。神经影像学有助于发现病灶和病因。计算机断层扫描或磁共振成像检查,正电子发射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成像可从解剖、代谢、血流灌注、生化、功能、氧耗、化学递质及神经受体等方面对致痫灶进行显像和定量分析,从而提高对病灶的检出率[3]。MRI侧重于显示脑组织结构及脑功能改变,PET/CT反映脑功能代谢情况,3种方法从不同角度反映癫痫灶的脑电信号异常起源和播散方式及病理生理和代谢改变,三者联合应用有利于确定病灶的部位和范围,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4]。 难治性癫痫的高危因素 ⑴解剖学异常:是难治性癫痫易感因素之一,伴有颞叶内侧病变、海马硬化、皮质发育不良等,多与癫痫难治有关。⑵患儿对AEDS 的反应:提示首次选药治疗失败是难治性癫痫治疗的高危因素。⑶治疗前癫痫发作次数:难治性癫痫患者比一般癫痫患者治疗前惊厥发作次数更多、惊厥持续时间更长。⑷癫痫发作类型和病因:确定的大脑损伤是发展为难治性癫痫的一个重要标志,儿童的一些癫痫综合征被认为很有可能发展为难治性癫痫,包括West综合证及Rasmussen脑炎等。⑸其他相关因素:共患精神疾病、遗传代谢病、既往有热性惊厥病史。 难治性癫痫的病理学基础 难治性癫痫脑组织超微病理改变与癫痫发病机制的研究及与临床特征密切相关。目前所有报道的病理改变与癫痫发病机制的研究及与临床特征密切相关。目前所报道的病理改变如下:⑴超细胞器结构改变:核糖体解聚、粗面内质网明显扩张、线粒体肿胀、有髓神经纤维变细、轴突变性、神经细胞出现变性固缩、电子密度增加等。⑵神经细胞变性坏死明显,胶质细胞增生,神经细胞内见胶质细胞侵入,出现嗜神经细胞现象。⑶脑组织神经纤维增生紊乱,广泛髓鞘改变;⑷具有病变神经纤维及及突触的神经在痫性活动中可能起着“起搏细胞的作用”。神经髓鞘异常包括:有髓神经纤维髓板融合、厚薄不均、均质化及局灶性松解[5]。 难治性癫痫的发病机制 目前认为与多药耐药(multidrun resistance, MDR)基因相关蛋白表达增多,神经网络重组、信号转导异常、线粒体攻能异常、自身抗体的产生等多种因素有关。MDR最早是指肿瘤细胞长期接触某一种化疗药物产生的不仅对此种化疗药物耐药,也可对其他结构和功能不同的多种化疗药物产生交叉耐药性现象。许多体内外研究证实MDR及Pgp表达增强与癫痫耐药之间关系密切,是多种疾病耐药性产生的重要机制[6]。 神经网络重组,神经网络重组是难治性癫痫的重要病因。神经元移行障碍是多数难治性癫痫的病理学遗传改变。神经元移不到正常成熟位置而形成异位,致使其不能与皮质神经元建立正常功能所必需的突触联系,而与周围细胞形成异常的神经环路,导致神经网络重组。皮质发育不良,皮质发良障碍有4种类型,即无脑回畸形、灰质异位、巨脑回畸形和皮质畸形。不同类型的皮质发良障碍都具有共同的组织学特征,即皮质层状结构和柱状结构紊乱;轴突定位坡度向异常、树突和细胞骨架紊乱的异形神经元;巨型神经元;气球样细胞;未成熟细胞;在他子层和灰白质交界处出现大量异位神经元[7]。 自身抗体 2002年2月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国际自身免疫病会议上首次提出了“自身免疫性癫痫”的概念。⑴抗谷氨酸脱善本酶抗体;⑵抗神经节苷脂抗体;⑶抗谷氨酸受体抗体;⑷钾离子通道抗体; 离子通道异常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广泛表达于异常放电脑细胞中,钠离子通道是多种AEDS作用位点,钠离子密度、分布、分子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不可避免地影响AEDS作用发挥[8]。王学峰[9]曾用基因芯片检测耐药性癫痫线粒体基因表达发现,线粒体37个基因中有13个与难治性癫痫形成有关。 难治性癫痫与网格蛋自、突触囊泡膜蛋白。突触囊泡膜蛋白为突触囊泡神经递质释放过程中的钙离子感受器,重分布所需能量。难治性癫痫时,网格蛋白表达上调,提示突触囊泡的再生有强化,使异常高频的痫样放电通过突触扩布,成为难治性癫痫形成和维持的基本条件。 新型抗癫痫药物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治疗总体评价 对于难治性癫痫患儿,除一部分有外科手术指证可行手术治疗外,患儿的药物治疗(主要指AEDS的应用,也名手激素治疗和生酮饮食等)一直是临床医生实现治疗目标最直接和最主要的手段。需综合考虑以下两个方面的情况:⑴本身的特点,如药物的作用机制及抗癫痫谱、年龄相关的药代动力学特点、药物副反应、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等;⑵患儿自身特点,如遗传背景、癫痫发作或癫痫综合征的类型、对AEDS的耐受度、年龄、性别、共患病、家庭经济条件等。 氨已烯酸(VGB) VGB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结构与抑制性神经递质γ一氨基丁酸(GABA)相似的氨基酸,作为不可逆GABA转氨酶抑

病毒性脑膜炎合并症状性癫痫的护理对策探讨

病毒性脑膜炎合并症状性癫痫的护理对策探讨 目的对病毒性脑膜炎合并症状性癫痫的护理对策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脑膜炎合并症状性癫痫患者52例,随机性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和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病毒性脑膜炎合并症状性癫痫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改善临床护理满意度。 标签:病毒性脑膜炎;症状性癫痫;护理 临床治疗病毒性脑膜炎合并症状性癫痫疾病时,为有效保障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应积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1]。本次文章通过比较常规护理与针对性护理对病毒性脑膜炎合并症状性癫痫患者的影响,对病毒性脑膜炎合并症状性癫痫的护理对策进行探讨。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脑膜炎合并症状性癫痫患者52例,所选取的患者均符合疾病诊断标准,均有癫痫发病史,未出现结核性、细菌性、真菌性特殊病因炎症。根据随机性原则将所选的5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26例患者。对照组中男16例,占61.54%,女10例,占38.46%,患者的年龄在7~56岁,平均年龄为(26.54±3.45)岁;观察中男17例,占65.38%,女9例,占34.62%,患者的年龄在8~57岁,平均年龄为(26.55±3.75)岁。对照组、观察组两组病毒性脑膜炎合并症状性癫痫患者的一般资料(如性别比例、平均年龄、疾病情况等)经统计学分析可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临床比较。 1.2方法对对照组、观察组两组病毒性脑膜炎合并症状性癫痫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即采取药物、饮食、心理及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主要护理包括腰椎穿刺术护理、临床特殊用药护理、癫痫发作护理干预以及心理护理等。 1.3观察指标记录对照组、观察组两组病毒性脑膜炎合并症状性癫痫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情况,采取问卷调查评价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问卷采取百分制,评分低于60分则为不满意,评分在60~80分则为比较满意,评分在80~100分为非常满意。 1.4数据处理本次试验结果数据采取SPSS21.0软件中进行处理分析,95%为可信区间。P<0.05时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数据指标中不满意、比较满意、非常满意等均为计数资料,结果数据采取例数(%)进行表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患者结果对比方法采用χ2检验。

自身免疫性脑炎「综述」:虽不常见,但鉴别诊断得用上

自身免疫性脑炎「综述」:虽不常见,但鉴别诊断得用上 近年来,对自身免疫性脑炎的探索越来越多,该领域的 发展十分迅速。与此同时,分子诊断学和疾病修饰治疗的发展也不断地推动着神经病学的发展变化。 新抗体标记的发现,为诸如自身免疫性脑炎这些免疫介导的神经和神经精神疾病提供了诊断手段、治愈或治疗方法,并为阐明发病机制带来帮助。 Bernadette Kalman 博士在The Neurologist 上发表的这篇文章列举了目前已知的自身免疫性脑炎及其相关标记抗体,最新诊断方法和所使用的一般治疗方法,希望促进识别可治疗的神经精神疾病。 自身免疫性脑炎的识别 般来说,自身免疫性脑炎都是罕见病,但有高度变异的发病率。 有一些核心特征有助于识别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通常表现为亚急性起病的工作记忆障碍、精神状态改变以及精神症状。认知和行为改变有时早先发生,更多的是伴随睡眠异常、癫痫(与之前所知的癫痫截然不同)、活动障碍(肌张力障碍、舞蹈病)、小脑共济失调或脑干症状(眼球运动障碍、动眼神经危象、自主调节异常)脑脊液检查和MRI 可发现炎症。然而,检查结果正常并不

能排除自身免疫性脑炎。临床表现通常包括发热、不适、呕吐。脑脊液炎性改变,MRI 增强扫描检查通常没有病灶强化。 脑电图显示缓慢的背景活动(对应脑炎),在兴奋性或癫痫增加情况下,可能伴有发作或发作间期剧烈活动。 因此,病史、血液和脑脊液检查、脑电图、MRI 检查是怀疑自身免疫性脑炎的几个关键要素。 同时需要排除非自身免疫性的原因,主要包括:感染性脑炎,如病毒、细菌、真菌;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如SLE、神经白塞病;原发性中枢神 经系统血管炎;中枢性获得性脱髓鞘疾病,如多发性硬化、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Susac 综合征;代谢障碍,如硫胺素性肿瘤,如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或胶质瘤等等。 缺乏;中毒,精神抑制剂、神经阻滞剂恶性综合征;各种恶 自身免疫性脑炎的治疗关于治疗的现行方法多少是类似的,尽管具体疾病在临床和生物学上都很不同。一线治疗方法通常包括大剂量静脉内甲基强的松龙,逐渐减量,IVIG ,血浆置换。如果还有症状或是复发,二线治疗方法包括利妥昔单抗或环磷酰胺或其他化疗。 利妥昔单抗近来越来越作为一线治疗特别是儿童。这些药物大多有轻微的副作用,很少有严重的不良反应。一些研究旨在优化干预措施,为不同年龄群的患者确定最佳治疗放法,

自身免疫性脑炎

---------------------------------------------------------------最新资料推荐------------------------------------------------------ 自身免疫性脑炎 自身免疫性脑炎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张广慧 1/ 40

脑脑炎的病因包括? 病毒感染炎? 自身免疫性疾病而以细菌或者真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和脑脓肿一般不包含在脑炎的概念范畴中。

---------------------------------------------------------------最新资料推荐------------------------------------------------------ 自身免疫性脑炎? 自身免疫性脑炎(AutoimmuneEncephalitis,AE ):系自身免疫性反应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性疾病,泛指一大类由于免疫系统针对中枢神经系统抗原产生反应而导致的疾病,并且其逐渐被认为是非感染因素所致可逆转性脑炎的重要原因,以急性或亚急性发作的癫痫、认知障碍及精神症状为主要临床特点。 3/ 40

流行病学? 近年来,神经科对自身免疫性脑炎(AE)的研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进展,也将脑炎的病因诊断向前推进了一步。 ? 英国(2010年)一项多中心前瞻性研究显示:自身免疫性脑炎占脑炎病例的比例为40%,其中最主要的是近年才被发现的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 NMDAR)脑炎。

---------------------------------------------------------------最新资料推荐------------------------------------------------------ 流行病学? 美国加州一个脑炎研究的项目发现,抗NMDA受体脑炎病例占40% ,肠道病毒感染占38%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只占8.9%。 ?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的研究结果显示:在病因不明脑炎中抗NMDAR脑炎的比例达16.2%。 5/ 40

抗癫痫药物对自身免疫性癫痫的疗效

抗癫痫药物对自身免疫性癫痫的疗效 自身免疫性癫痫已经被列入新的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分类,它的发生与靶向细胞内蛋白质和表面抗原的神经抗体有关,因此常对AEDs产生耐药性,但在疾病初期和IMT失败后某些自身免疫性患者对AEDs治疗也有充分应答,因此,明确AEDs在自身免疫性癫痫中的疗效和有应答的患者类型十分重要。 癫痫样发作是自身免疫性边缘性脑炎或副肿瘤综合征的常见症状。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自身免疫性癫痫的患者与其他脑炎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有所不同。 自身免疫性癫痫与靶向细胞内蛋白质和表面抗原的神经抗体有关,此类癫痫的一个特点是它经常对抗癫痫药物(AEDs)产生耐药性。因此,正确的诊断可以帮助患者从免疫治疗(IMT)中获益。另一方面,虽然尚未明确理想的治疗方案,但已观察到早期起始IMT会产生更好的治疗结局。然而,一些患者可能对在炎症疾病开始或结束后仅对AEDs治疗有充分应答。因此,AEDs在自身免疫性癫痫中起着重要作用。 目前,AEDs总体及某一类药物的真实疗效尚不清楚。同样,它们对任意特定抗神经抗体的疗效是否存在差异也是未知的。此前研究显示,自

身免疫性癫痫患者对AEDs的应答可能与某种抗体有关。本系统评价的目的是通过系统综述方法确定AEDs在自身免疫性癫痫中的疗效。 研究回顾 本研究在2018年1月检索了Medline和Embase数据库,检索关键词包括“自身免疫性癫痫”、“自身免疫性脑炎”、“边缘性脑炎”、“自身免疫性癫痫发作”、“抗癫痫药”、“癫痫发作治疗”和“癫痫治疗”等相关的术语。两名评价员独立地阅读所有检索的文献,包括审查标题、摘要和纳入标准。研究的主要终点是AEDs疗效,次要终点是AEDs类型、自身抗体表现以及应答患者类型。通过阅读全文,使用苏格兰院际间指南网络(SIGN)评价文献质量。 研究结果显示: 初检文献1656篇,最终6项回顾性观察研究纳入分析,证据水平在2+至3之间,SIGN推荐等级为B级。 纳入患者数为139例,AEDs的有效率为10.7%。

癫痫病例分享2019.8.28

1

病史介绍 主诉患者男性,32岁,2019.2.22入院 反复肢体抽搐26年,加重4天 26年前(6岁)开始出现肢体抽搐,以左上肢为主,无神 志不清,无双眼上翻,每次持续1-2分钟,基本于夜间现病史发作,每晚数次不等,有时伴有四肢抽搐、神志不清。 长期服用“德巴金片,卡马西平片”,肢体抽搐控制不 佳。4天前因“生活琐事烦恼”,出现抽搐加重,发作频 繁,隔几分钟发作一次,伴神志不清,有双眼上翻,遂 于当地医院就诊,考虑“癫痫持续状态”,给予抗癫痫 治疗,症状无缓解,遂转至我院,查头颅CT示右顶大脑 镰旁脑回局部密度偏高,予力月西针、丙戊酸钠针、苯 巴比妥针等治疗后患者肢体抽搐仍反复发作,故收住ICU。

发作前无征兆,表现屏住呼吸,双眼球向左凝视,或头部左转,左上肢强直外展,左下肢无动或强直,持续一分钟以内,发作时 问话无应答,发作后立即清醒,对发作无回忆。

病史介绍 既往史 否认外伤史,否认脑炎、高热惊厥史。个人史足月顺产,无产伤、窒息、缺氧病史。家族史无类似病史。

体格检查 ?神志清,淡漠,对答基本切题,双侧瞳孔等圆等大,d=2mm,对光反射灵敏,两侧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四肢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两侧Babinski征阴性。 ?头部无外伤、无血肿。皮肤、粘膜无黄染,心率87次/分,心律齐,双肺呼吸音稍粗,未闻及罗音。

辅助检查 ?2019-02-21头颅+胸部CT:右顶大脑镰旁脑回局部密度偏高;两肺散在炎性灶;两下肺胸膜下少许肺膨胀不全。 ?2019-02-23B超:脂肪肝。 ?2019-02-23B超:两侧下肢大动脉无明显异常发现;两侧下肢深静脉无明显异常发现。 ?血常规、肾功能、电解质、肌酶、血糖均未见异常。 ?自身免疫抗体、肿瘤系列未见异常。 ?甲状腺功能,铜蓝蛋白未见异常。

自身免疫性脑炎诊疗指南【2019版】

自身免疫性脑炎 概述 自身免疫性脑炎(autoimmune encephalitis,AE)泛指一类由自身免疫机制介导的脑炎,但一般特指抗神经抗体相关的脑炎,例如抗NMDA 受体脑炎等。AE 合并相关肿瘤者,称为副肿瘤性AE。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Bickerstaff 脑干脑炎等也属于广义的AE 范畴。 病因和流行病学 主要通过体液或者细胞免疫反应介导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其中抗细胞表面蛋白抗体通常具有明确的致病性。抗NMDAR 抗体可导致神经元表面的NMDAR 可逆性的减少,并不引起神经元坏死。肿瘤和前驱感染事件常为AE 的诱因。 AE 患病比例占脑炎病例的10%~20%,估算年发病率为1/10 万左右。抗NMDAR 脑炎约占AE 病例的80%,其他AE 相关抗体包括:抗GAD、CASPR2、IgLON5、AMPAR、DPPX 等。AE 相关的抗神经抗体包括两类:①抗细胞内抗原抗体;②抗细胞表面抗体(表9-1) 。 表9-1 自身免疫性脑炎相关的抗神经细胞抗体

注:部分抗体依与其他神经综合征相关,如僵人综合征、亚急性小脑变性与感觉神经元神经病等。neurexin-3alpha.突触蛋白-3α。GAD.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谷氨酸脱羧酶。CASPR2.contactin associated protein 2 ,接触蛋白相关蛋白样蛋白 2 。DPPX.dipeptidyl-peptidase-like protein-6,二肽基肽酶样蛋白-6。Amphiphysin.两性蛋白。NMDAR.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 ,N- 甲基-D- 天冬氨酸受体。A M PA R.α-a m i n o-3-h y d r o x y-5-m e t h y l-4-i s o x a z o l e propionic acid receptor,α氨基-3-羟基-5-甲基 -4-异恶唑丙酸受体。GABA B R.γ-amino butyric acid type B receptor,γ-氨基丁酸B 型受体。LGI1.Leucine-rich glioma-inactivated protein 1 ,富含亮氨酸胶质瘤失活蛋白1 。VGKC.voltage-gated potassium channel,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DPPX.Dipeptidyl-peptidase-like protein,二肽基肽酶样蛋白。D2R.Dopamine2R,多巴胺2 型受体。GlyR.Glycine receptor,甘氨酸受体。PERM.progressive encephalomyelitis with rigidity and myoclonus,伴有肌强直及阵挛的进行性脑脊髓炎。MOG.myelin oligodendrocyte glycoprotein,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ADEM.acute disseminated encephalomyelitis,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临床表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