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语文诗词三首(教案)

九年级语文诗词三首(教案)

九年级语文诗词三首(教案)
九年级语文诗词三首(教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13诗词三首 教案

13诗词三首教案 教学目标 1、背诵三首诗词,准确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 1.领会诗歌所抒发的作者思想感情及诗词中所描绘的意境。 教学课时:2课时 资料超市: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刘禹锡(772—846),字梦得。他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曾写《游玄都观》诗讽刺朝中新贵。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史,北归京师,途经扬州,遇到白居易。在酒宴上自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长期遭受贬谪表示同情。刘禹锡写了这首诗答谢他。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苏轼才情奔放,为宋代最杰出的作家,诗、词、文、书、画、文艺理论均有独到成就。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其词于风格、体制上皆有创变,清雄旷放之作尤新人耳目,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有《东坡乐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由千古唐诗引入 二、品读诗歌《行路难》

1、解题《行路难》古代乐府《杂曲歌辞》。722年诗人应昭入京,供奉翰林,试图施展自己的经国济世的宏愿,但他很快感到受到排挤,找不到政治出路,在或去或留之时,写下这首诗。 2、朗读注意字音:金樽zūn珍馐xiū投箸zhù歧qí路 注意通假字:“羞”同“馐”,美味食品。“直”同“值”,价值。 3、理解金杯盛着昂贵的美酒,玉盘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但是我停杯扔筷不想饮,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要登太行,但风雪堆满了山。当年吕尚闲居,曾在碧溪垂钓;伊尹受聘前,梦里乘舟路过太阳边。行路难啊,行路难!岔路何其多,我的路,今日在何处?总会有一天,我要乘长风,破巨浪,高挂云帆,渡沧海,酬壮志。 4、赏析 a、叙事开篇,化用南朝宋诗人鲍照《拟行路难》第六首开头“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用夸张的笔法,写“金樽清酒”,“玉盘珍馐”的宴饮,诗人却停杯,投箸,拔剑不能饮,心茫然。其情感又有别于《拟行路难》。 b、联想而过渡,诗人想“渡黄河,登太行”,但是“冰塞川,雪满山”,这是象征人生道路的艰难,寓含一种无限的悲愤。现实之路虽然坎坷,但梦还在,理想还在。诗人联想到吕尚未遇文王时,曾在渭水的磻溪垂钓;伊尹受汤聘前,曾梦见乘舟经过日月旁边,吕尚伊尹最后他们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这两个典故表达诗人要像他们那样有为于当世。 c、直接抒情,诗人一向所抱的“辅弼天下”的愿望,一直无法实现,因此悲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诗的结尾,用典表达要像宗悫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在沉郁中振起,相信自己必然会有施展才能的时候。 全诗情感迭变:他的苦闷,迷惘,愤慨与充满信心,执着追求。 d、名句赏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诗人相信自己总会有一天高挂云帆,乘风破浪,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这是一种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 现在常用这兩句诗表达自己有宏大的理想包袱和实现理想抱负的坚定的信念。 6背诵指导感情的表达 三、品读诗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听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正确划分节奏,初步体会作者感情。 作者无限辛酸、愤懑不平以及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最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诗词三首》教案

诗词三首 古代诗词,是中国古典艺术的瑰宝,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其中许多流传千古的名句,千百年来为世人传诵。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诗词三首》,去感受古典诗词独特的魅力,品析古代诗人留给我们的精神美餐。 1.了解三首诗词的作者生平及相关的背景知识,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 2.品味字句,研读赏析,领会诗词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及诗词中所描绘的意境。 3.培养对祖国古代文化的兴趣,丰富文化积累,提升文化素养。 第一课时行路难(其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一、新课导入 读诗,感受灿烂的文化;读诗,走进诗人的灵魂。让我们共同品味!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指导学生积累字词 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生字词,并注音。 金樽(zūn)投箸(zhù)歧路(qí) 柯(kē)畔(pàn)暂(zàn) 2.作者链接 (1)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他生活在盛唐时期,性格豪迈,热爱祖国山河,写出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他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将进酒》《静夜思》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2)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唐代中期诗人、哲学家。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被贬为朗州司马、连州刺史,晚年任太子宾客。其代表作有《乌衣巷》《秋词》《竹枝词》(六)、《浪淘沙》(一)、《浪淘沙》(八)、《杨柳枝》(一)、《西塞山怀古》《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其诗集有《刘宾客集》。 3.背景链接 (1)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李白本是个积极入世的人,被世人称作“诗仙”,他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大事业,可是入京后,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李白被逼出京,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艰难,满怀愤慨写下了此篇《行路难》。 (2)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罢和州刺史任返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归洛,两位诗人在扬州相逢。白居易在筵席上写了一首诗相赠: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刘禹锡便写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来酬答他。 4.文体常识 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其体裁之完整,技巧之纯熟,风格之遒劲,境界之高远,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诗词三首》专题内容赏析

诗词三首内容赏析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从词语运用的工整和夸张修辞的运用的角度分析诗的第一句。 金樽、玉盘——极言饮食器具之精美 清酒、珍馐——极言酒肴之珍奇 斗十千、直万钱——极言酒、菜之珍贵 可见,亲朋好友为诗人设宴饯行,宴席十分豪华。但,诗人的心情是和宴饮的氛围一致地欢乐吗?与下文铺垫,形成对比衬托。 2.第二句中有哪些典型动词和感情色彩强烈的词语?试分析其表达效果。 “停”“投”“拔”“顾”这四个连续动作,与“金”“清”“玉”“珍”形成鲜明的对比,与“茫然”放在一起,表现了诗人极度愤懑、抑郁难平的心情。 3.试分析第三句中的想法手法和夸张修辞的运用。 “冰塞川”“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的艰难和仕途的阻塞,象征前途的渺茫 4.请说说第四句中典故的出处,并分析它们的表达作用。 垂钓碧溪:据《史记·齐太公世家》载,吕尚(姜太公)曾在渭水边垂钓,后来遇到周文王,被重用。 用典。诗人自比姜尚、伊尹,表达自己渴望得到明君赏识以施展才能和抱负的愿望。 5.请简要赏析,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尽管前路障碍重重,诗人坚信总有一天会高挂云帆,乘风破浪,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这是一种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和顽强地坚持理想品格的写照 6.主题理解 诗中写世路艰难,反映了政治上遭遇挫折后,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同时又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诗词三首》水调歌头

第13课《诗词三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作者】苏轼【朝代】宋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朗读节奏划分】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què),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 琼(qióng)楼玉宇,高处/不胜(shēng)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cháng)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chán )娟(juān)。 【注释】 ⑴丙辰:指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这一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任太守。 ⑵达旦:到天亮。 ⑶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与其父苏洵、其兄苏轼并称“三苏”。 ⑷把酒:端起酒杯。把,执、持。 ⑸天上宫阙(què):指月中宫殿。阙,古代城墙后的石台。 ⑹乘风:驾着风;凭借风力。归去:回去,这里指回到月宫里去。 ⑺琼(qióng)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 ⑻不胜(shèng,旧时读shēng):经不住,承受不了。胜:承担、承受。 ⑼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弄:玩弄,欣赏。 ⑽何似:何如,哪里比得上。 ⑾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绮户:雕饰华丽的门窗。 ⑿不应有恨,何事长(cháng)向别时圆:(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遗憾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何事:为什么。 ⒀此事:指人的“欢”“合”和月的“晴”“圆”。

诗词三首初三九年级语文上册

13、诗词三首 1、行路难(其一)——李白 金樽(zūn)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xiū)直万钱。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高十千,玉盘里的佳肴则值万钱。停杯投箸(zhù)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但是我放下杯子,放下筷子,抽出宝剑,环顾四周,心中一片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sè)川,将登太行雪暗天。想渡过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准备登太行山,但风雪又堆满了山。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闲时学太公在碧溪上钓鱼,忽然又想起伊尹梦见乘船经过了太阳的旁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qí)路,今安在。行路难呀,行路难!岔路多啊,(现在)我的路在何处?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总会有一天,我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挂着风帆渡过茫茫大海,到达彼岸。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yǔ)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我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沉舟侧畔(pàn)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沉船的旁边正有千帆驶过,病树的前头却是万木争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zhǎng)精神。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3、水调(diào)歌头——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quē],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qióng]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cháng)??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chán juān]?。 明月什么时候出现的?(我)端着酒杯问青天。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宫阙里,今夜是哪一年哪一日。 我想乘御着清风回到天上(好像自己本来就是从天上下到人间来的,所以说“归去”) 我又恐怕来到玉石砌成的美丽月宫,自己在高空中经受不住寒冷(传说月中宫殿叫广寒宫)。 在浮想联翩中,对月起舞,清影随人,仿佛乘云御风,置身天上,哪里比得上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阁楼,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 明月不该对人有什么怨恨,却为何偏偏要在亲人离别之时又圆又亮? 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也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只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健康长寿,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亮。

【部编版】最新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13 诗词三首教案

13诗词三首 《行路难》(其一) 1.反复朗读诗歌,获知诗歌的内涵。 2.体会诗歌形象和富于变化的语言。 3.理解诗中蕴含的情感。 一、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个人,他少有大志,以管仲、晏婴等名相自期,想辅佐帝王,成就伟业,“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即使退而求其次,也要像他的乡人司马相如、扬雄那样,以一篇辞赋文章一鸣惊人,为天子所用。他二十四岁离开蜀地,“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漂泊大半生,直到四十二岁才奉诏供奉翰林,两年以后又不容于朝,被迫出京。这个人就是李白。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代表作《行路难》(其一),感受诗人的浪漫主义风格。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年轻时漫游全国各地,曾经至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遭谗去职。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后病死于当涂。其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现实,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河,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但也往往流露出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思想。他善于从民间吸取营养,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奇绚丽,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诗歌背景:《行路难》是李白在天宝三载(744年)遭受谗毁初离长安南下时所作,共三首,本文是第一首。“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 目标导学二:赏析诗句,品味情感 1.本诗的前四句写出了作者怎样的状态?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是如何表现他的感情的? 明确:前四句写出“嗜酒见天真”的作者竟然在朋友的践行宴上,“停杯投箸不能食”,并“拔剑四顾心茫然”,写出了他内心的苦闷抑郁。为了表现这种苦闷,作者用“停”“投”“拔”“顾”四个连续动作与“金”“清”“玉”“珍”形成鲜明的对比。这就更能让我们感受到诗人极度愤懑、抑郁不舒的心情。 【教学提示】 可引导学生从诗歌情绪的起伏入手思考。 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作者在这里并未渡河登山,那么这么说的用意是什么呢?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诗词三首》同步练习有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诗词三首》同步练习(有答案) 13诗词三首 名校讲坛 一、主题解说 《行路难》(其一)这首诗充满了隐喻。借乐府古题抒发情志,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的处境。这首诗在悲愤 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含蓄地表达了 诗人远大的政治抱负和乐观、坚定的信念。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 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水调歌头》表达了词人由心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的乐 观旷达情怀。 二、考点链接 诗句赏析 【技法点睛】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理解与赏析诗句: (1)从修辞方法的角度。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起兴、借代、比拟(拟人、拟物)、排比、夸张、对比、用典、 对偶、互文、双关、顶针、设问、反问、反复等。 (2)从表达方式的角度。古诗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有描写、

议论、抒情,其中描写和抒情是考查重点。 ①描写手法: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白描、 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 ②抒情手法:①直抒胸臆;②间接抒情:包括叙事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融情于景、托物言志(借物抒怀)、咏史抒怀等。 (3)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常见的表现手法有:烘托(衬托)、对比、用典、渲染、照应、象征、联想、想象、欲扬先抑、以小见大、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怀古伤今等。 【解题技巧】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看清题干要求。如果题干没有具体要求,直接理解或赏析句子,可以从修辞、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中任选一 个角度理解、赏析;如果题干直接给出从哪一个角度赏析,就按照题干要求作答。 (2)明确赏析角度。鉴赏时要准确指出诗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或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再结合诗句或整首诗的情 感作答。 (3)抓准关键词语。主要从动词、形容词、色彩词、特殊词(叠词、拟声词等)入手,结合诗句情感品味赏析。 【习题链接】见第一课时“课内精读”T8。 第一课时行路难(其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01积累与运用

九年级语文诗词三首教案新人教版

13 诗词三首 《行路难》(其一) 1.反复朗读诗歌,获知诗歌的内涵。 2.体会诗歌形象和富于变化的语言。 3.理解诗中蕴含的情感。 一、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个人,他少有大志,以管仲、晏婴等名相自期,想辅佐帝王,成就伟业,“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即使退而求其次,也要像他的乡人司马相如、扬雄那样,以一篇辞赋文章一鸣惊人,为天子所用。他二十四岁离开蜀地,“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漂泊大半生,直到四十二岁才奉诏供奉翰林,两年以后又不容于朝,被迫出京。这个人就是李白。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代表作《行路难》(其一),感受诗人的浪漫主义风格。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年轻时漫游全国各地,曾经至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遭谗去职。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后病死于当涂。其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现实,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河,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但也往往流露出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思想。他善于从民间吸取营养,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奇绚丽,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诗歌背景:《行路难》是李白在天宝三载(744年)遭受谗毁初离长安南下时所作,共三首,本文是第一首。“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 目标导学二:赏析诗句,品味情感 1.本诗的前四句写出了作者怎样的状态?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是如何表现他的感情的? 明确:前四句写出“嗜酒见天真”的作者竟然在朋友的践行宴上,“停杯投箸不能食”,并“拔剑四顾心茫然”,写出了他内心的苦闷抑郁。为了表现这种苦闷,作者用“停”“投”“拔”“顾”四个连续动作与“金”“清”“玉”“珍”形成鲜明的对比。这就更能让我们感受到诗人极度愤懑、抑郁不舒的心情。 【教学提示】 可引导学生从诗歌情绪的起伏入手思考。 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作者在这里并未渡河登山,那么这么说的

九年级语文上册《诗词三首》教案

13诗词三首 知识与技能 1.把握诗意,体会意境,学习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2.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感受诗词的意境美。 2.在分析品味诗词语言的基础上,提高鉴赏古诗词的兴趣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诗词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对古诗词的学习热情。 重点 反复诵读古诗词,培养阅读兴趣,理解古诗词的内容及蕴含的情感。 难点 积蓄文化沉淀,提高鉴赏古诗的能力。 诵读法、探究法、点拨法。 音频朗读、多媒体课件。 3课时 有这样一个人,他少有大志,以管仲、晏婴等名相自期,想辅佐帝王,成就伟业,“使天下大定,海县清一”。即使退而求其次,也要像他的乡人司马相如、杨雄那样,以一篇辞赋文章一鸣惊人,为天子所用。他二十四岁离开蜀地,“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漂泊大半生,直到四十二岁才奉召供奉翰林,两年以后又不容于朝,被迫出京。这个人就是——李白。今天我们首先来学习李白的《行路难》(其一),感受诗人的浪漫主义风格。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世称“诗仙”。他是唐代与杜甫并称的伟大诗人,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的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行路难》这组诗是李白在天宝三载离开长安时所作,共三首,这是第一首。“行路难”是乐府古题,是李白遭受谗毁初离长安南下时写的一组诗。诗中写世路艰难,反映了政治上遭遇挫折后,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同时又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1.播放朗读录音,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2.学生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朗读节奏。 3.理解字词。 (1)金樽:金酒杯。樽,盛酒的器具。 (2)珍羞:珍贵的菜肴。羞,同“馐”,美味的食物。 (3)直:同“值”,价值。 (4)箸:筷子。 (5)歧路:岔路,大路分出的路。 (6)会:一定,必然。 (7)云帆:高悬的帆。 (8)济:渡。 (9)沧海:茫茫大海。 4.探究赏析。 (1)开篇描写了怎样的场景? 开篇诗人描写了一个场景:丰盛的筵席,精美的食器:金樽、玉盘;珍奇的食物:清酒、珍羞。诗以叙事开篇,渐而过渡到抒情。开头以极为夸张的笔法领起,写“金樽酒”,“玉盘珍羞”,仿佛在营造欢乐的宴饮气氛,似乎是一首“祝酒歌”。 (2)“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这两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夸张、对偶。极言朋友为李白所设宴席的丰盛华美,营造出欢乐的气氛;欲抑先扬,为下文写苦闷茫然的心绪作铺垫;同时也表现出朋友对李白的深情厚谊。 (3)欢乐的宴饮中诗人为什么忽而“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这样强烈的反差? “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把诗人政治失意后心绪茫然、痛苦悲愤的心情表现出来,衬出诗人内心的悲苦。当精神苦闷的时候,美味佳酿也难以下咽。 (4)“行路难”具体表现在什么方面? “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了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李白是个积极用世的人,他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历史上杰出的人物一样,干一番宏大的事业,可是受诏入京之后却没有得到皇帝的重用,反而受到排挤,被变相撵出了长安,这不正像冰塞黄河、雪拥太行吗? (5)但是诗人并不是那种性格软弱的人,你们觉得他会这样消沉下去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 不会消沉下去。从“拔剑四顾”开始,诗人就表现了不甘消沉而要继续追求的思想。现实之路虽然坎坷,但梦还在,理想还在。接下来诗人又用了“垂钓碧溪”“乘舟梦日”两个典故,表达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样,为统治者所信任重用,建立一番伟业的信心。 (6)当诗人的思绪再次回到现实中来的时候,仍然感到了生活的艰难。瞻望未来,只觉得前路崎岖,歧路甚多,要走的路究竟在哪里呢?诗人因此有感而发“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这句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这样的句式有什么作用? 用四个三字句,反复咏叹“行路难”,节奏短促,声调低沉,表现了诗人对理想抱负不能实现的慨叹。 (7)诗歌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和志向? 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诗人相信自己总会有一天高挂云帆,乘风破浪,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表现了诗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身处逆境仍保持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诗词三首》教案

13《诗词三首》 《行路难》(其一) 1.以品、读结合的方式赏析诗歌,培养诗歌鉴赏的能力。 2.理清作者情绪变化,感悟作者复杂情感。 3.探究本诗艺术手法,谈论人生感悟。 一、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个人,他少有大志,以管仲、晏婴等名相自期,想辅佐帝王,成就伟业,“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即使退而求其次,也要像他的乡人司马相如、扬雄那样,以一篇辞赋文章一鸣惊人,为天子所用。他二十四岁离开蜀地,“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漂泊大半生,直到四十二岁才奉诏供奉翰林,两年以后又不容于朝,被迫出京。这个人就是李白。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代表作《行路难》(其一),感受诗人李白的浪漫主义风格。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年轻时漫游全国各地,曾经至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遭谗去职。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后病死于当涂。其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现实,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河,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但也往往流露出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消极思想。他善于从民间吸取营养,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奇绚丽,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诗歌背景:《行路难》是李白在天宝三载(744年)遭受谗毁初离长安南下时所作,共三首,本文是第一首。“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 目标导学二:赏析诗句,品味情感 1.本诗的前四句写出了作者怎样的状态?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是如何表现他的感情的? 明确:前四句写出“嗜酒见天真”的作者竟然在朋友的践行宴上,“停杯投箸不能食”,并“拔剑四顾心茫然”,写出了他内心的苦闷抑郁。为了表现这种苦闷,作者用“停”“投”“拔”“顾”四个连续动作与“金”“清”“玉”“珍”形成鲜明的对比。这就更能让我们感受到诗人极度愤懑、抑郁不舒的心情。 【教学提示】 可引导学生从诗歌情绪的起伏入手思考。 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作者在这里并未渡河登山,那么这么说的用意是什么呢? 明确:这两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说明了他苦闷的原因。“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了人生道路艰难险阻。李白本是个积极处世的人,他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宏大的事业。可是他受诏入京后,皇帝却没有重用,而且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这不正像遇到冰塞黄河,雪拥太行吗?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语文上册《诗词三首》教案

13 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1.了解三首诗词的作者生平及相关的背景知识,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 2.品味字句,研读赏析,领会诗词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及诗词中所描绘的意境。 3.培养对祖国古代文化的兴趣,丰富文化积累,提升文化素养。 教学重点、难点: 1.品味字句,研读赏析,领会诗词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及诗词中所描绘的意境。 2.培养对祖国古代文化的兴趣,丰富文化积累,提升文化素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行路难(其一)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一、新课导入 读诗,感受灿烂的文化;读诗,走进诗人的灵魂。让我们共同品味!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指导学生积累字词 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生字词,并注音。 金樽.(zūn) 投箸.(zhù) 歧.路(qí)

柯.(kē) 畔.(pàn) 暂.(zàn) 2.作者链接 (1)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他生活在盛唐时期,性格豪迈,热爱祖国山河,写出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他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将进酒》《静夜思》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2)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唐代中期诗人、哲学家。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被贬为朗州司马、连州刺史,晚年任太子宾客。其代表作有《乌衣巷》《秋词》《竹枝词》(六)、《浪淘沙》(一)、《浪淘沙》(八)、《杨柳枝》(一)、《西塞山怀古》《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等。其诗集有《刘宾客集》。 3.背景链接 (1)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李白本是个积极入世的人,被世人称作“诗仙”,他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大事业,可是入京后,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李白被逼出京,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艰难,满怀愤慨写下了此篇《行路难》。 (2)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罢和州刺史任返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归洛,两位诗人在扬州相逢。白居易在筵席上写了一首诗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诗词三首》练习题

人教部编版2018 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2 课湖心亭看雪 、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0 分) 1. 下面句子朗读节奏有误的一项是( ) A. 湖中人/鸟声俱绝 B.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C.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D.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2.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余拏一小舟 B. 雾凇沆砀 C.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D. 是金陵人,客此 3.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室中更无人 B. 是日,更定矣/ 是金陵人,客此 C.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D. 上下一白/ 一览众山小 4. 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 同凡响),为 (不下文埋下伏笔。 B. “痴”与课文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C. 作者写作本文时,明朝已经灭亡,可是他仍然用明朝的年号,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 D. 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深化意境。对此迷人雪景,“痴” 情人不止“我” 一个,这也是一种巧妙的正面描写。 5. 莲花洞① 袁宏道 莲花洞之前,为居然亭。亭轩豁可望,每一登览,则湖光献碧,须眉②形影,如落镜中。 六桥③杨柳一络,牵风引浪,萧疏可爱,晴雨烟月,风景互异,净慈之绝胜处也。洞石玲珑若生,巧逾雕镂。余尝谓吴山、南屏④一派,皆石骨土肤,中空四达,愈搜愈出。近若宋氏园亭,皆搜得者。又紫阳宫石,为孙内使⑤搜出者甚多。噫!安得五丁神将⑥,挽⑦钱塘江水,将尘泥洗尽,山骨尽出,其奇奥当何如哉? (选自《四部丛书》) 【注释】①莲花洞:在杭州西湖南岸,净慈寺旁。②须眉:指男子。这里指作者自己。③六桥:西湖苏堤上有六桥相连,自南而北:映波、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④吴山:在杭州南郊,西湖东南岸上。南屏:在西湖正南岸。⑤孙内使:对明万历时司礼太监孙隆的尊称。⑥五丁神将:传说中帮助秦王打通蜀道的五位大力士。⑦挽:牵引。 对下列加下划线词的含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莲花洞之前,为居然亭 B. 风景互异,净慈之绝胜处也 C. 余尝谓吴山、南屏一派 D. 安得五丁神将,挽钱塘江水 二、默写(本大题共1 小题,共10.0 分) 6. 根据提示默写句子。

部编版九上13课《诗词三首》赏析

13.诗词三首赏析【部编版九上】 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赏析】 一、行路难(其一)/李白 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一、《行路难》李白 【原诗】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译文】 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十千,玉盘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心中郁闷,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想登太行山,莽莽风雪早已封山。像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人生道路多么艰难,多么艰难;歧路纷杂,如今又身在何处?相信乘风破浪的时机总会到来,到时定要扬起征帆,横渡沧海! 【作者】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人称诗仙,与杜甫并称李杜。年轻时即漫游全国各地,曾经至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遭谗去职。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后病死于当涂。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背景】 《行路难》作于天宝三年(744年)共三首,这是第一首。“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是李白遭受谗毁初离长安南下时写的一组诗。诗中写世路艰难,充满着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抑郁不平之感。

【主旨】 全诗抒写了李白在政治道路上遭遇了艰难险阻之后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李白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李白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赏析】 诗的前四句写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厚友情,出于对这样一位天才被弃置的惋惜,不惜金钱,设下盛宴为之饯行。“嗜酒见天真”的李白,要是在平时,因为这美酒佳肴,再加上朋友的一片盛情,肯定是会“一饮三百杯”的。然而,这一次他端起酒杯,却又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却又把筷子撂下了。他离开座席,拔下宝剑,举目四顾,心绪茫然。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 接着两句紧承“心茫然”,正面写“行路难”。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具有比兴的意味。一个怀有伟大政治抱负的人物,在受诏入京、有幸接近皇帝的时候,皇帝却不能任用,被“赐金还山”,变相撵出了长安,这不正象遇到冰塞黄河、雪拥太行吗!但是,李白并不是那种软弱的性格,从“拔剑四顾”开始,就表示着不甘消沉,而要继续追求。“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在心境茫然之中,忽然想到两位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后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物:一位是吕尚,九十岁在磻溪钓鱼,得遇文王;一位是伊尹,在受汤聘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想到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又给诗人增加了信心。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吕尚、伊尹的遇合,固然增加了对未来的信心,但当他的思路回到眼前现实中来的时候,又再一次感到人生道路的艰难。离筵上瞻望前程,只觉前路崎岖,歧途甚多,要走的路,究竟在哪里呢?这是感情在尖锐复杂的矛盾中再一次回旋。但是倔强而又自信的李白,决不愿在离筵上表现自己的气馁。他那种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再次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要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诗词三首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诗词三首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金樽、歧路”等字词的音形义。 2.理解诗词内容,理解主题思想。 过程与方法 展示课外资料,让学生通过朗读、背诵深入了解作者,并学会对诗词进行赏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在多次诵读中,理解诗词作者表达的意思。 2.在想象与拓展中,体会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 1.学会如何鉴赏古诗词。 2.学习古人诗歌唱和的习惯,理解诗中典故的内涵。 3.结合生命细节,感受作者情怀,感悟人生规律,懂得得失与取舍。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行路难(其一)》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中国历来被誉为诗的国度,而唐诗是中国诗歌的顶峰。在灿若群星的诗人中,有一个人恰如夜空中的太白金星,尤为耀眼夺目。他是谁呢?(学生猜测)对,他就是李白!(大屏幕展示李白的图片,感知李白的外在形象)“诗圣”杜甫曾赞叹:“李白斗酒诗百篇。”的确,李白一生诗酒相依,与酒缘定终生,难舍难分。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他的一首与酒有关的诗——《行路难》。

二、自主预习 1.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诗风天真自然,豪放飘逸。有《李太白集》三十卷传世,存诗约一千首。 2.背景资料 天宝元年,李白42岁,经朋友举荐,受玄宗皇帝诏聘来到长安,准备大显身手,建立一番功业。但是此时的玄宗已丧失了早年励精图治的精神,朝政已被奸佞把持;而李白那种不能摧眉折腰的嶙峋傲骨,也根本无法见容于近宦权臣。因此,李白逗留宫中近两年,一直没有得到正式官职,最后竟被玄宗找了个借口逐出长安。几十年的功业追求化为泡影,李白在政治道路上遭到第一次失败,于是写下《行路难》。 “行路难”是乐府古题,多咏叹世路艰难及贫困孤苦的处境。本诗是李白《行路难》组诗的第一首,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失意中仍怀有希望。 3.检查预习 (1)订正字音 金樽.(zūn)投箸.(zhù) ·冰塞.川(sè) 歧.路(qí) 济.沧海(jì) (2)通假字 玉盘珍羞.(xiū)直.(zhí)万钱(“羞”同“馐”,美味的食物。“直”同“值”,价值) 三、朗读指导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四、疏通文意 1.重点词语解释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诗词三首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诗词三首 知识与技能 1.把握诗意,体会意境,学习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2.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感受诗词的意境美。 2.在分析品味诗词语言的基础上,提高鉴赏古诗词的兴趣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诗词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对古诗词的学习热情。 重点 反复诵读古诗词,培养阅读兴趣,理解古诗词的内容及蕴含的情感。 难点 积蓄文化沉淀,提高鉴赏古诗的能力。 诵读法、探究法、点拨法。 音频朗读、多媒体课件。 3课时 有这样一个人,他少有大志,以管仲、晏婴等名相自期,想辅佐帝王,成就伟业,“使天下大定,海县清一”。即使退而求其次,也要像他的乡人司马相如、杨雄那样,以一篇辞赋文章一鸣惊人,为天子所用。他二十四岁离开蜀地,“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漂泊大半生,直到四十二岁才奉召供奉翰林,两年以后又不容于朝,被迫出京。这个人就是——李白。今天我们首先来学习李白的《行路难》(其一),感受诗人的浪漫主义风格。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世称“诗仙”。他是唐代与杜甫并称的伟大诗人,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的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行路难》这组诗是李白在天宝三载离开长安时所作,共三首,这是第一首。“行路难”是乐府古题,是李白遭受谗毁初离长安南下时写的一组诗。诗中写世路艰难,反映了政治上遭遇挫折后,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同时又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2.学生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朗读节奏。 3.理解字词。 (1)金樽:金酒杯。樽,盛酒的器具。 (2)珍羞:珍贵的菜肴。羞,同“馐”,美味的食物。 (3)直:同“值”,价值。 (4)箸:筷子。 (5)歧路:岔路,大路分出的路。 (6)会:一定,必然。 (7)云帆:高悬的帆。 (8)济:渡。 (9)沧海:茫茫大海。 4.探究赏析。 (1)开篇描写了怎样的场景? 开篇诗人描写了一个场景:丰盛的筵席,精美的食器:金樽、玉盘;珍奇的食物:清酒、珍羞。诗以叙事开篇,渐而过渡到抒情。开头以极为夸张的笔法领起,写“金樽酒”,“玉盘珍羞”,仿佛在营造欢乐的宴饮气氛,似乎是一首“祝酒歌”。 (2)“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这两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夸张、对偶。极言朋友为李白所设宴席的丰盛华美,营造出欢乐的气氛;欲抑先扬,为下文写苦闷茫然的心绪作铺垫;同时也表现出朋友对李白的深情厚谊。 (3)欢乐的宴饮中诗人为什么忽而“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这样强烈的反差? “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把诗人政治失意后心绪茫然、痛苦悲愤的心情表现出来,衬出诗人内心的悲苦。当精神苦闷的时候,美味佳酿也难以下咽。 (4)“行路难”具体表现在什么方面? “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了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李白是个积极用世的人,他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历史上杰出的人物一样,干一番宏大的事业,可是受诏入京之后却没有得到皇帝的重用,反而受到排挤,被变相撵出了长安,这不正像冰塞黄河、雪拥太行吗? (5)但是诗人并不是那种性格软弱的人,你们觉得他会这样消沉下去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 不会消沉下去。从“拔剑四顾”开始,诗人就表现了不甘消沉而要继续追求的思想。现实之路虽然坎坷,但梦还在,理想还在。接下来诗人又用了“垂钓碧溪”“乘舟梦日”两个典故,表达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样,为统治者所信任重用,建立一番伟业的信心。 (6)当诗人的思绪再次回到现实中来的时候,仍然感到了生活的艰难。瞻望未来,只觉得前路崎岖,歧路甚多,要走的路究竟在哪里呢?诗人因此有感而发“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这句在句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