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以柳林新高中建筑设计为例谈中小学建筑设计

以柳林新高中建筑设计为例谈中小学建筑设计

以柳林新高中建筑设计为例谈中小学建筑设计
以柳林新高中建筑设计为例谈中小学建筑设计

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特定环境,学校建筑设计的好坏,是影响全面培养人才质量的重要因素。学校的建筑设计,除了要遵守国家有关定额、指标、规范和标准外,在总体环境的规划布置,教学楼的平面与空间组合形式,以及材料、结构、构造、施工技术和设备的选用等方面,要恰当地处理好功能、技术与艺术三者的关系,同时要考虑青少年好奇、好动和缺乏经验的特点,充分注意安全。 一、教学楼的组成与设计 中小学教学楼一般是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 教学部分:包括普通教室、实验室、音乐教室、语言教室及图书阅览室等。它们是教学楼的主体部分。 办公部分:包括行政、社团办公室及教师办公室等。 生活辅助部分:包括交通系统、厕所、饮水处以及贮藏室等。 (一)普通教师的设计 1. 要求:大小合适,视听良好、采光均匀、空气流通、结构简单和施工方便等。 2. 教室尺寸的确定:取决于教师容纳的人数、课桌椅的尺寸与排列方式,以及采光、通风、结构、设备及施工等因素。按教育部规定,中学每班学生名额近期为50人,远期为45人,每人使用面积为1.08m2;小学每班近期为45人,远期为40人,每人使用面积为1.04m2。 (1)课桌椅的尺寸:要与学生的身高和人体各部分的尺寸相适应表课桌尺寸。 (2)课桌椅的布置:要满足学生视听及书写要求,并便于通行就座和教师辅导,见图课桌椅的布置。 ①视距要求:第一排前缘距黑板面≥2000mm;最后一排距黑板距离,不超过8500mm,到后墙面距离>600mm。 ②视角要求:水平视角(即前排边座到黑板远端的夹角)应>30°;垂直视角(即第一排学生的视线与黑板顶部构成的夹角)应>45°。 ③座位的排列,每行不宜多于两个座位,行间距b,中学为550~600mm,小学为500~550mm。排距c,中学为850~900mm,小学为800~850mm;课桌距侧墙的距离a,为60~120mm。 (3)教室的平面形状与尺寸:平面形状通常有矩形及方形,此外还有多边形及扇形等,见图教室的平面形状与尺寸。 ①矩形教室:是当前国内大量采用的形式。其平面轴线尺寸,中学可采用:9000mm×6900mm、9000mm×6600mm、9000mm×6300mm,小学可采用8100mm×6600mm、8100mm×6300mm、9000mm×6000mm等几种。 ②方形教室:教室的进深与开间基本相同,平面尺寸(轴线)可采用7200mm×7200mm、7500mm×7500mm、7800mm×7800mm及7500mm×7800mm等。该形式教室的有效面积系数较矩形教室低,且不宜用于内廊式组合。 ③多边形教室:有五边形、六边形等,这种形式在采光、通风和座位排列上有其优越性,但经济性较上述形式要差一些。 (4)教室的层高:取决于空气容量、采光均匀度,房间的比例及经济等因素。一般来说,3.6~3.9m层高才能满足空气容量的要求;其次从房间的比例和空间的视觉效果看,以层高为房间跨度的1/2~2/3为好;最后,还必须考虑经济,不适当的增加层高,就会增加造价,应予避免。 3.教室门窗设计 (1)教室门的设计:门主要作为交通疏散,并兼通风用。根据我国的实践,一般在教室前后各设一门,门洞宽1000mm。在平面组合中,若设两个门有困难,也可只设一个门,

浅谈中小学教学楼框架结构设计要点

浅谈中小学教学楼框架结构设计要点 字数:1776 来源:科技致富向导2013年7期 随着我国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的相继实施,对中小学教学楼等主要教学用房的抗震设防在设计要求上有了较大提高,本文结合作者曾做过的某小学综合教学楼结构设计实例,浅谈一下中小学教学楼框架结构设计的要点及注意事项。 1.建筑设计 该小学主要使用功能为24班制小学+6班制幼儿园,辅以配套的办公室、实验室、合班教室及风雨操场等教学用房,地下一层设为教师用汽车、自行车停车库。 总建筑面积15672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2732m2;地下建筑面积2940m2。 建筑功能分区布置如图: 根据建筑功能要求并结合结构体系布置,该小学教学用房共划为6个分区:1区为四层教学楼;2区为一层多功能阶梯教室;3区为三层连廊;4区为三层教学综合楼;5区为三层幼儿园;6区为一层风雨操场。4、5、6区下设一层地下室。 2.结构设计 2.1基本情况 六个分区中各分区均以抗震缝分成独立的结构单元,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其中2区、6区为单层框架结构体系,混凝土框架柱,以网架组成屋面空间结构。 2.3结构设计的要点及注意事项 2.3.1抗震设防分类 按照现行《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要求,该项目属于“教育建筑中的幼儿园、小学的教学用房,其抗震设防类别应不低于重点设防类”。该规范第3.0.3-2条明确规定“重点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同时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基于这条规范的理解为:确定抗震措施时的设防标准按八度,确定地震作用时的设防标准按七度。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设计中处理此类问题不是单纯的将本地区设

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2011

中小学校设计规范 GB 50099—2011 1 总则 1.0.1 为使中小学校建设满足国家规定的办学标准,适应建筑安全、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需要,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城镇和农村中小学校(含非完全小学)的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的规划和工程设计。 1.0.3 中小学校设计应遵守下列原则: 1 满足教学功能要求; 2 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3 校园本质安全,师生在学校内全过程安全。校园具备国家规定的防灾避难能力; 4 坚持以人为本、精心设计、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满足保护环境、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的基本方针;并应满足有利于节约建设投资,降低运行成本的原则。 1.0.4 中小学校的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 完全小学 elementary school 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场所,共有6个年级,属义务教育。 2.0.2 非完全小学 lower elementary school 对儿童实施初等教育基础教育阶段的场所,设1年级~4年级,属义务教育。 2.0.3 初级中学 junior secondary school 对青、少年实施初级中等教育的场所,共有3个年级,属义务教育。 2.0.4 高级中学 senior secondary school 对青年实施高级中等教育的场所,共有3个年级。 2.0.5 完全中学 secondary school 对青、少年实施中等教育的场所,共有6个年级,含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教育的学校。其中,1年级~3年级属义务教育。 2.0.6 九年制学校 9-year school 对儿童、青少年连续实施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的学校,共有9个年级,其中完全小学6个年级,初级中学3个年级。属义务教育。 2.0.7 中小学校 school 泛指对青、少年实施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学校,包括完全小学、非完全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完全中学、九年制学校等各种学校。 2.0.8 安全设计 safety design 安全设计应包括教学活动的安全保障、自然与人为灾害侵袭下的防御备灾条件、救援疏散时师生的避难条件等。 2.0.9 本质安全 intrinsic safety 本质安全是从内在赋予系统安全的属性,由于去除各种早期危险及潜在隐患,从而能保证系统与设施可靠运行。 2.0.10 避难疏散场所 disaster shelter for evacuation 用作发生意外灾害时受灾人员疏散的场地和建筑。 2.0.11 学校可比总用地 comparable floor area for school 校园中除环形跑道外的用地,与学生总人数成比例增减。 2.0.12 学校可比容积率 comparable floor area ratio for school

中小学建筑设计要点分析

中小学建筑设计要点分析 摘要: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的教育的组织机构,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它是为学子的成长和未来事业奠定良好品德及文化科学知识的第一基础阵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初步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学科门类基本齐全的教育体系。教育投资是开发智力、发展教育事业的物质基础,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现代化建设成败的一个关键。目前,中国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对新建、扩建学校有着刚性的需求。本文对中学建筑设计的要点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字:建筑设计,平面布置,设计要点 Abstract: the school is in a planned and organizations in the education system of organization, is the cradle of talent training, it is for the growth of the students and future business character and culture lays good foundation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first position.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education enterprise vigorous development, the initial formation of multi-level, form, discipline class education system of basic is complete. Education investment intelligence is the development, development education career material base, is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is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is a key of success or failure. At present, China nine-year compulsory education basic popularization, for new construction, expansion school has a rigid demand. This paper to middle school building design points are simple analysis. Key word: architectural design, layout, the design key points 1总平面布置和功能要求 1.1、符合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可持续性发展要求,协调好与城市经济、环境及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遵守地方城市规划设计细则及有关设计规范。 1.2、符合国家和有关办学场地、校园规划、校舍建设的规定,符合地方市政府关于初中学校建设的要求,充分利用原有的土地资源,合理规划,留有发展余地。 1.3、交通流线组织原则:按《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学校的校门不宜开向城镇干道或机动车流量每小时超过300辆的道路,校门处应留出一定缓冲距离”。设置缓冲距离有利于交通组织及车辆停靠,出入口优先选择靠近主要街道的次要道路,使得交通便利、安全,以及既面向所服务的住宅区,又不横跨主要道路。入校后应直达教学楼,不应横跨体育场及绿化区。人流、车流、物流应尽量

中小学方案设计说明(含投资估算)

第一篇概述 一、项目概况 1、基地位置 项目地块位于,总用地面积4.5平方米(约9.96亩),其中规划建设用地7.5平方米(约20.89亩),代征防护绿地及规划道路用地面积47平方米。 2、工程内容及规模 本项目包括中学、小学、幼儿园各一所,其中初级中学办学规模为30班、40人/班;高级中学办学规模为36班、平均35人/班;小学办学规模为84班、30人/班;幼儿园办学规模为15班、20人/班;合计班级数165班,在校生人数5280人。 在本设计中,主要建筑物包括一栋三层幼儿园综合楼;两栋教学楼,分别为五层和六层;两栋行政综合楼,分别为四层和五层;两栋学生宿舍,各六层;两栋学生食堂,各三层;一栋教职工宿舍十四层;一栋礼堂二层;一栋体育馆二层。总建筑面积75平方米。 二、设计依据 1、()学校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2、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资料。 3、国家、广东省、广州市现行标准、规范、规程。 三、经济技术指标

第二篇总体规划设计说明 在设计中着重强调校园的开放性、自然性、人文性、历史性。 在这里我们采用三个走势截然不同的元素:线形步行广场、集中式运动区、开放式连廊形成的教学综合体结合在一起,创造出巨大的张力,加强整体上的向心感。 一、功能分区 学校布局按照“分区规划,资源共享”的原则,分别以小学部、中学部、幼儿园和教工宿舍作为四个相对独立的功能管理分区,体育馆、礼堂(多功能教室)等设为共享区域。 小学部 设置于地块的西侧,由生活区、运动区、教学区和综合办公区组成。组团以运动区为中心,教学区、生活区采用首层架空,建筑之间通过开放式连廊连接,使各建筑及连廊形成围合空间,供师生在课间活动使用。主入口设置于南侧次要规划路上,位于小学部组团的中间部位,紧挨运动区,人行及景观视野开阔。 中学部 紧邻小学部,位于小学部东侧。以教学区为起点自南向北布置综合办公区、生活区、运动区。各功能组块通过开放式线形步行广场相互联系起来,形成稳重而又不完全对称,围合而又相互渗透的空间特色。主入口与小学部设于同一侧规划路上,入口连接着开放式线形步行广场,视野开阔。 幼儿部 位于地块中学部生活区与运动区之间,独立地块。出入口位于地块西侧规划路,幼儿园生活用房及室外活动场地均位于独立地块南侧,采光通风充足。 教职工宿舍 位于地块西北角,设置独立出入口,地面停车,地下车库范围及出入口设置于其附近,方便满足教职工车行出行要求,且不影响地块内教学人行方向。 体育馆、礼堂 位于地块东南角,定义为小学部、中学部共享区域。体育馆、礼堂这种大公共空间,人流相对活跃冗杂,放置于地块相对独立的一侧,又通过开放式线形步行广场与小学部和高中部快捷的联系起来。位于地块规划路转角处,在造型和体量上为整个项目形成良好、活跃的展示面。 二、规划结构及交通组织 在校园空间设计中,设置一直两竖三条主要景观轴线。 小学部和中学部各以一条以学校入口广场为起点贯穿南北的“主轴线”联系起教学区和生活区,以外环一条车行道联系起主入口和次入口。 一条形成校园空间骨架的横向景观步行轴,将几个区域的核心空间加以贯穿。次轴线空间尺度适宜,建筑界面变化丰富收放有致。其间以精心设计的人工园林为主,通过多处花池、雕塑、地面铺装的处理,为中、小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创造出活跃、宜人的环境氛围。 步行人流通过校园两条竖向景观主轴线而进入由教学楼围和的广场空间,自由到达所去的教学楼。小学部与中学部之间又通过横向景观轴相互联系。车行则沿外环路可以到达校园各个建筑单体,满足消防设计。这样实现人、车分流,学生生活在一个安全、舒适、宜人的校园环境中。 不规则屋面的连廊增添了空间的流动性和场地的围合感。他们共同围合成教学广场区。 三、环境设计 校园的环境不是孤立的封闭的,是与周围环境息息相关的,我们必须考虑到他的生态环境。 在绿化设计中使点、线、面状的绿地相互结合,形成点上成景,线上成荫,面上成林的校园绿化系统。 教学区的大片绿化,校前区的中心广场,生活区的生活广场构成校园的“绿荫精华”。浪漫的构图,无形中产生一种张力,凝聚成校园空间中独有的形式美感与场所精神,也成为城市共享的绿色资源。 与空间相融的点,象触角般渗透到各分区的结点绿化,如花坛、教学楼间的庭院绿化、雕塑、小品、水榭、校门构筑物等,从整体到局部的一系列丰富的景观环境。 四、空间设计 设计中注重人经过建筑时在活动中感受到的效果,在空间中流动,自由的欣赏建筑的方式。 强调多层次的交流空间,为人的活动、停留、交往创造不同尺度的空间。 “围而不堵,透而不疏”的空间设计使校园建筑既有空间形态上的围合感,又形成有丰富层次的室外空间。 庭院空间:教学楼间25-30米的庭院绿化是学生课间活动使用频率最高的场所,底层架空使庭院间的绿化相互渗透,视线上有通透感。 广场空间:教学区前的广场结合绿化和硬质铺地,乔木行成半围合的广场空间,供集会,露天演出时使用。 连廊灰空间:教学区,生活区的连廊是一种维系动感的要素,将整体串联起来,充满了无限的空间可能性。 第三篇建筑设计说明 一、小学教学楼 1、平面布局 (1)、首层架空,靠北面首层局部设置小学部运动区的更衣室、淋浴间、管理用房。 (2)、二~四层平面 二~四层平面南北向主要布置普通教室,东侧东西向空间布置教师办公室、厕所及专用教室。 (3)、五层平面 五层平面布置一些专用教室及教室办公用房。 2、剖面设计 一层较室外标高高0.1m,每层层高3.6m。

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

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 发布时间:2005-6-6 来源:湖北技术装备装站 国家计委发布《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确保中小学、中等师范、幼儿师范的学校建筑设计质量,创造适合青少年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学校环境,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城镇、工矿区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普通中小学校、中等师范学校和幼儿师范学校的建筑设计。 第1.0.3条学校建筑设计应满足教学功能要求,有利于学生安全及身心健康,合理安排学校用地。 第1.0.4条学校建筑设计应根据各地区气候和地理差异、经济技术的发展水平、各民族人民生活习惯及传统等因素,因地制宜地进行设计。 第1.0.5条学校建筑设计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第二章选址和总平面布局 第一节校址选择 第2.1.1条学校校址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校址应选择在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场地干燥、排水通畅、地势较高的地段。校内应有布置运动场的场地和提供设置给水排水及供电设施的条件。 二、学校宜设在无污染的地段。学校与各类污染源的距离应符合国家有关防护距离的规定。 三、学校主要教学用房的外墙面与铁路的距离不应小于300m;与机动车流量超过每小时270辆的道路同侧路边的距离不应小于80m,当小于80m时,必须采取有效的隔声措施。 四、学校不宜与市场、公共娱乐场所,医院太平间等不利于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以及危及学

生安全的场所毗邻。 五、校区内不得有架空高压输电线穿过。 六、中学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000m;小学服务半径不宜大于500m。走读小学生不应跨过城镇干道、公路及铁路。有学生宿舍的学校,不受此限制。 第二节学校用地 第2.2.1条学校用地应包括建筑用地、运动场地和绿化用地三部分。各部分用地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建筑用地、运动场地、绿化用地之间有绿化带隔离者,应划至绿化带边缘;无绿化带隔离者,应以道路中心线为界。 二、学校建筑用地应包括建筑占地面积、建筑物周围通道、房前屋后的零星绿地、小片课间活动场地。 三、学校运动场地应包括体育课、课间操及课外体育活动的整片运动场地。 四、学校绿化用地应包括成片绿地和室外自然科学园地。 第2.2.2条学校建筑用地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学校的建筑容积率可根据其性质、建筑用地和建筑面积的多少确定。小学不宜大于0.8;中学不宜大于0.9;中师、幼师不宜大于0.7。 二、中师、幼师应有供全体学生住宿的宿舍用地。有住宿生的中学宜有部分学生住宿用地。 三、学校的自行车棚用地应根据城镇交通情况决定。 四、在采暖地区,当学校建在无城镇集中供热的地段时,应留有锅炉房、燃料、灰渣的堆放用地。 第2.2.3条学校运动场地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运动场地应能容纳全校学生同时作课间操之用。小学每学生不宜小于2.3m2,中学每学生不宜小于3.3m2。 二、学校田径运动场应符合表2.2.3的规定:

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特定环境,学校建筑设计的好坏,是影响全面培养人才质量的重要因素。学校的建筑设计,除了要遵守国家有关定额、指标、规范和标准外,在总体环境的规划布置,教学楼的平面与空间组合形式,以及材料、结构、构造、施工技术和设备的选用等方面,要恰当地处理好功能、技术与艺术三者的关系,同时要考虑青少年好奇、好动和缺乏经验的特点,充分注 意安全。 一、教学楼的组成与设计 中小学教学楼一般是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 教学部分:包括普通教室、实验室、音乐教室、语言教室及图书阅览室等。它们是教学楼的主体部分。 办公部分:包括行政、社团办公室及教师办公室等。 生活辅助部分:包括交通系统、厕所、饮水处以及贮藏室等。 (一)普通教师的设计 1. 要求:大小合适,视听良好、采光均匀、空气流通、结构简单和施工方便等。 2. 教室尺寸的确定:取决于教师容纳的人数、课桌椅的尺寸与排列方式,以及采光、通风、结构、设备及施工等因素。按教育部规定,中学每班学生名额近期为50人,远期为45人,每人使用面积为1.08m2;小学每班近期为45人,远期为40人, 每人使用面积为1.04m2。 (1)课桌椅的尺寸:要与学生的身高和人体各部分的尺寸相适应表课桌尺寸。

(2)课桌椅的布置:要满足学生视听及书写要求,并便于通行就座和教师辅导,见图课桌椅的布置。 ①视距要求:第一排前缘距黑板面≥2000mm;最后一排距黑板距离,不超过8500mm,到后墙面距离>600mm。 ②视角要求:水平视角(即前排边座到黑板远端的夹角)应>30°;垂直视角(即第一排学生的视线与黑板顶部构成的夹角)应>45°。 ③座位的排列,每行不宜多于两个座位,行间距b,中学为550~600mm,小学为500~ 550mm。排距c,中学为850~900mm,小学为800~850mm;课桌距侧墙的距离a,为60~ 120mm。 (3)教室的平面形状与尺寸:平面形状通常有矩形及方形,此外还有多边形及扇形等,见图教室的平面形状与尺寸。 ①矩形教室:是当前国内大量采用的形式。其平面轴线尺寸,中学可采用: 9000mm×6900mm、9000mm×6600mm、9000mm×6300mm,小学可采用 8100mm×6600mm、8100mm×6300mm、9000mm×6000mm等几种。 ②方形教室:教室的进深与开间基本相同,平面尺寸(轴线)可采用 7200mm×7200mm、7500mm×7500mm、7800mm×7800mm及7500mm×7800mm等。该形式教室的有效面积系数较矩形教室低,且不宜用于内廊式组合。 ③多边形教室:有五边形、六边形等,这种形式在采光、通风和座位排列上有其优越性,但经济性较上述形式要差一些。 (4)教室的层高:取决于空气容量、采光均匀度,房间的比例及经济等因素。一般来说,3.6~3.9m层高才能满足空气容量的要求;其次从房间的比例和空间的视觉

关于中小学建筑规划设计的几点思考

关于中小学建筑规划设计的几点思考 当前社会进步的脚步飞快,经济、科技水平都在飞速增长,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中小学建筑的规划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的背景环境之下,就需要建筑师加强学习和探索,为校园的规划布局设计做出更多的努力。中小学校园建筑的使用主体是学生和教师,大量的中小學生要在校园中学习和生活好多年,校园是他们的成长基地,一个规划得当使用合理舒适的学校,对孩子们的求学阶段乃至一生各方面的发展都尤为重要。校园建筑的设计,除应具有一定的审美和观赏性外,还要兼顾实用、舒适,并结合学校文化特色,设计出符合学校文化内涵的校园建筑,让学生在绿色、健康的环境中安心学习、快乐成长。 标签:规划设计;建筑工程;中小学;思考 作为城市规划当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规划布局受到了教育、城建和规划等多个部门的重视。本文对中小学建筑布局的设计要求进行阐述,通过全面、深入的分析,为中小学建筑布局设计提供参考性意见。 1、中小学建筑规划设计的概论 在当前我国共九年制的中学和小学教育结构当中,每个年级都不止一个班,多个年级多个班级的学生在校园内共同学习,人口密度很大。所以,中小学学校建筑应当选择在相对安静、单一、空气新鲜的环境中建造。中小学校建筑总平面布局:对校园建筑平面布局可以分为体育活动用地、校舍建筑用地和试验绿化用地这三个部分。每一个部分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使用范围,相互之间既要有一定的联系,又要有一定的独立性,以免互相干扰。教学用房和办公用房以及生活服务用房,组成了学校的校舍;普通教室、专用教室、实验室、图书室和体育活动室等几部分组成了教学用房。教室的设计,除了要保证足够的面积,还需要合理的位置布局。 2、中小学建筑规划设计的原则与标准 2.1整体性的规划设计原则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整体设计理念的越来越重要。该理念之下,校园规划就成为了一个系统性的工程,要将所有独立因素归纳融合到统一的校园整体规划与设计中。 中小学校园建筑规划涉及人文、文化、现代、生态和中式等几种设计主题,而主题的选择,需要根据校园的实际情况而定,结合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当地的文化特色等因素,设计出整体和谐,又独具特色的校园建筑。 2.2绿色环保的规划设计原则

典型建筑设计案例分析

典型建筑设计案例分析 案例一:幸福海岸幼儿园 姓名:戴朝文 幸福海岸幼儿园是一寄宿制幼儿园,适宜三至六周岁的幼儿学习和生活。建筑共有三层,总建筑面积为:2407。15㎡。本幼儿园共设置三个班级,每个班级有各自独立的卧室和活动室。一层室外南面有公共活动广场,孩子们可以在一起欢乐,相互之间有更多的交往机会,在交往中可让孩子们开阔眼界,促进儿童知识、情感和个性的发展。在建筑空间组合上也突破了分隔、封闭的格局,强调既分又合,灵活多变,并十分重视公共活动和交往空间的创造。本设计利用绿化、游乐设施及不规则的建筑设置一些变化的空间环境来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并促进游乐的兴趣。北面有各自班级的活动场地,适宜幼儿嬉戏游乐,可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在场地里面可设置一些零碎、散乱、凹凸不平的材料,教孩子们组装、拆卸,建立他们自己的游戏天地,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国家对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规定:“必须设置各班专用的室外游戏场地,每班的游戏场地面积不应小于60㎡,各游戏场地之间宜采取分隔措施。"本幼儿园的设计是符合这方面的要求的。在幼儿园的东北角,设计有一个杂物院,并单独设置对外出入口,可用来堆放各种废弃杂物,其独立的设计功能,可避免杂物堆的异味对幼儿的学习和生活造成影响。整个幼儿园设计有围护及遮拦设施,园内种有很多树木,可以想象其规划非常的美观、优雅。 室内设计有各种生活用房(如:活动室、卧室、卫生间、衣帽贮

藏室、音体活动室)和服务用房(如:医务室、隔离室、晨检室、值班室、教职工办公室、会议室、院长办公室),且设置有两个疏散楼梯,从其平面布置来看,功能分区明确,可避免相互干扰,方便使用管理,有利于交通疏散.活动场所是幼儿园每个班级独立生活的互动空间,包含了幼儿每日在园的学、玩、吃、睡、洗、如厕等各项主要生活内容,其在幼儿生活用房中所占的面积是最大的。本设计中主要的生活用房都设计为朝南方向,有利于日照采光,可创造良好的通风条件,为孩子们带来不少的乐趣。幼儿园的服务用房是为幼儿的保健和教育以及后勤保障服务的,在平面布局中也要充分考虑其功能使用的合理性.本设计中将值班室、晨检室、医务室、隔离室服务用房布置在一层,接近幼儿园入口,且医务室和隔离室紧密相连,两者的位置没有和各活动单元相混,隔离室设有专用的出入口。活动室层高为3.3m,音体活动室层高为6m,而规范规定,活动室最低净高为2.8m,音体活动室最低净高为3。6m,本设计均能满足规范的要求。约3m 宽的走廊可将分班活动场联系起来,使其成为互相沟通的游戏场,既保持了本班活动场的秘密性,又为不同班级不同年龄儿童自由接触创造了条件. 典型建筑设计案例分析 案例二:田林县人民法院住宅楼户型分析 姓名:戴朝文 田林县人民法院住宅楼是一栋6层的普通多层住宅楼,位于夏热冬暖的广西地区。建筑节能设计主要考虑夏季防热与空调耗冷,不考

中小学建筑设计要点研究

中小学建筑设计要点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教育建筑的设计也越来越被重视。学校建筑 尤其是中小学校园的建筑设计对教育的质量有着直接影响。中小学建筑的校园空 间和单体建筑设计,应该是有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对于成长中的中小学生,独特 的校园空间是他们成长的舞台和背景,校园环境也将成为其未来记忆中的一个重 要片断,具有独特的情感寄托作用。目前,中国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对新建、扩建学校有着刚性的需求。 关键词:中小学建筑;设计;规划 1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学校建筑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其中中小学学校作为培养青 少年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场所,它不仅仅是一个能遮蔽风雨的场所,它更承载着积累知识、 塑造人的品格、极大满足人们认知和探索的欲望、紧随时代脚步的职能。本文将通过对株洲 天元九年制学校方案设计的阐释,以求得对中小学校园规划与学校建筑有重新的认识。 2总平面布置和功能要求 2.1符合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可持续性发展要求,协调好与城市经济、环境及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遵守地方城市规划设计细则及有关设计规范。 2.2符合国家和有关办学场地、校园规划、校舍建设的规定,符合地方市政府关于初中学校建设的要求,充分利用原有的土地资源,合理规划,留有发展余地。 2.3交通流线组织原则:按《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学校的校门不宜开向城镇干道 或机动车流量每小时超过300辆的道路,校门处应留出一定缓冲距离”。设置缓冲距离有利于交通组织及车辆停靠,出入口优先选择靠近主要街道的次要道路,使得交通便利、安全,以 及既面向所服务的住宅区,又不横跨主要道路。入校后应直达教学楼,不应横跨体育场及绿 化区。做到流线简捷顺畅,避免相互交叉、干扰和迂回,力求主体流线流程短捷,同时应满 足消防及安全疏散的要求,实现人车分流。 2.4体现以人为本,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创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和育人环境,达到《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和《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器材配备基本标准》的要求。 2.5建筑总平面的布置和设计,宜充分利用日照并避开冬季主导风向,利用自然通风。 2.6教学用房、教学辅助用房、行政管理用房、服务用房、运动场地、自然科学园地、生活区应分区明确、布局合理、联系方便、互不干扰,风雨操场应离开教学区,靠近室外运动场,音乐教室、琴房和舞蹈教室应设在不干扰其它教学用房的位置。 3学校设计中自然通风的实现 要实现自然通风,首先应清楚影响自然通风的因素。对于学校建筑规范而言,有建筑物 的朝向、空间布局、建筑群布局、门窗设计等,只有合理设计,方能达到自然通风和节约能 源的目的。 3.1建筑物的朝向 要确定建筑物的朝向,不但要了解当地日照量较多的方向,还要了解当地风的相关特性,包括冬季和夏季主导风的方向、速度以及风的温度。经测试表明:东西向比南北向的冷负荷 约增加70%。因此,无论从改善夏季自然通风、调节房间热环境,还是从减少冬季、夏季的 房间采暖空调负荷的角度来讲,建筑物应尽量采用南北向,学校类建筑更应该如此。 3.2建筑物的空间布局 教学楼通常多数是依靠自然通风降温的建筑,空间布局上力求开敞,一般都以较大面积 的窗口自然通风并实现教室采光。这样,才会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最低限度的进行通 风和温控设备投入,进而降低耗能。对设有空调系统的建筑,其空间布局应以紧凑为主要核 心原则,尽量减少建筑物外表面积和窗洞面积,这样可以减少空调负荷。 3.3建筑物的群体布局 建筑群的布局对自然通风的影响效果很大。现代学校要求建筑物之间能联络方便、尽量 通畅、便捷。因此,学校内各类建筑物多采用集中式布局,建筑群体也多以成团的方式组合。

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

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 国家计委发布《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条为确保中小学、中等师范、幼儿师范的学校建筑设计质量,创造适合青少年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学校环境,特制定本规范。 第条本规范适用于城镇、工矿区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普通中小学校、中等师范学校和幼儿师范学校的建筑设计。 第条学校建筑设计应满足教学功能要求,有利于学生安全及身心健康,合理安排学校用地。 第条学校建筑设计应根据各地区气候和地理差异、经济技术的发展水平、各民族人民生活习惯及传统等因素,因地制宜地进行设计。 第条学校建筑设计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第二章选址和总平面布局 第一节校址选择 第条学校校址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校址应选择在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场地干燥、排水通畅、地势较高的地段。校内应有布置运动场的场地和提供设置给水排水及供电设施的条件。 二、学校宜设在无污染的地段。学校与各类污染源的距离应符合国家有关防护距离的规定。 三、学校主要教学用房的外墙面与铁路的距离不应小于300m;与机动车流量超过每小时270辆的道路同侧路边的距离不应小于80m,当小于80m时,必须采取有效的隔声措施。 四、学校不宜与市场、公共娱乐场所,医院太平间等不利于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以及危及学生安全的场所毗邻。 五、校区内不得有架空高压输电线穿过。 六、中学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000m;小学服务半径不宜大于500m。走读小学生不应跨过城镇干道、公路及铁路。有学生宿舍的学校,不受此限制。

中小学电气设计要点分析(总结)

中小学电气设计要点分析
2008-12-18 10:58:00 来源: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电气设计发展迅速,尤其对电气智能化要求不断提高。本文根据国家、地方规范标准,结合个人 工作经验及工程实例,对中小学电气设计过程中的要点进行了一下归纳,并提供了一些个人见解,供大家参考讨论。 关键词:中小学 智能化 电气设计 接地 防雷
一、项目概况: 本次承接项目位于上海市奉贤区,为 30 班小学,占地面积约 3.4 万 m 2 ,是上海市的区重点工程。校区内建筑单体有教学楼、 体教楼和变电所、水泵房、门卫等辅助用房。本项目引入一路 10kV 电源至变电所内,校区内各建筑均由变电所以 380V/220V 三相四 线电缆直接埋地至建筑内的总配电箱。本项目业主对智能化设计要求较高,本文主要针对教学楼的电气设计进行详细说明。
二、强电设计: 1.供电 学校里除了消防用电和应急疏散照明等重要负荷为二级负荷, 其他的用电负荷均为三级负荷。 变电所由两个电源供电。 一路为 10KV 电源,另一路为 ~380/220V 备用电源。 根据《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电气》的要求,变压器装置指标按 30VA/m 2 计算,本项目总建筑面积 约 1.5 万 m 2 ,考虑未来发展,变电所内设计一台 630kVA 干式变压器。 教学楼一层设置电源总箱,各层强电间内设置楼层分电箱,采用放射式配电方式直接分配至各层的教室内,教室设置用户箱,对 教室内用电设备进行集中控制。 2.照明: 教学照明应注意解决好反复的长距离注视黑板或教学模型与近距离记录笔记和阅读教材的视觉功能要求,为此处理好教室照度与

中小学学校建筑设计规范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小学学校建筑设计规范 篇一: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xx 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xx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中小学校设计规范 codefordesignofschool gb50099—20xx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行日期:20xx年1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告 第885号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中小学校设计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中小学校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 gb50099—20xx,自20xx年1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4.1.2、4.1.8、6.2.24、8.1.5、8.1.6条为强制性条文,

必须严格执行。原《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同时废止。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xx年12月24日 前言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的通知》(建标 [20xx]102号)的要求,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和天津市建筑设计院会同有关单位在《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以下简称《原规范》)的基础上修订完成。 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10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场地和总平面,教学用房及教学辅助用房,行政办公用房和生活服务用房,主要教学用房及教学辅助用房面积指标和净高,安全、通行与疏散,室内环境,建筑设备等。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1将适用范围扩展为城镇和农村中小学校(含非完全小学)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的设计,不适用于中等师范和幼儿师范学校的建设;

关于中小学建筑设计要点分析

关于中小学建筑设计要点分析 发表时间:2017-12-28T13:14:05.32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0期作者:许孔明 [导读] 本文对中小学教学楼在建筑设计中所具有的特异性以及教育教学建筑的设计要点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深圳市局内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53 摘要:进入新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与价值观念都在发生着变化,为了展现时代特色,在进行中小学教育建筑设计时必须体现“以人为本”,实现人与自然有机的统一,从而有利于学生素质、修养的启发和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性、独立性,提高其综合素质。要结合教育的需求、环境的变化、经济的发展以及技术水平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自身不断的创新,从而建造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本文对中小学教学楼在建筑设计中所具有的特异性以及教育教学建筑的设计要点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中小学教学楼防震减灾控制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建议。 关键词:教学楼;设计;地震;中小学 随着教育理念的革新,教育事业的发展与祖国的未来有着直接的相关性。政府和相关教育部门逐渐认识到中小学建筑设计的重要性。为了给众多中小学生营造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应该不断对教学楼设计和施工进行优化和完善。教学楼建筑设计中,考虑到人员密集,人员流动性强,教学设施及其他基础设施相对集中,所以,设计人员应该充分考虑这些特点,通过合理的设计展现教育教学设施的社会功能。同时,在设计过程中,对于建筑物的安全性能也要着意加重,深入考虑地震灾害及其地震造成次生灾害的可能性和危害性,以期将损失降到最低。 一、教学楼的要求和中小学学生的特点 中小学生在生理方面,正处于快速发育阶段,活泼好动,在心理方面,千篇一律的教学楼环境让他们感觉枯燥无味,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犹如牢笼一般,个性发展受到束缚和制约,由此可见,教学楼建筑环境对于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至关重要。要想建造出符合其生理和心理特征的教学楼设计作品,最重要的特点是教学楼的外观不应该太死气沉沉,毫无生机可言。而是应该在严肃庄重的总体外观下,稍带一些活泼的氛围,远远看上去,给人一种欣欣向荣的朝气感。从学生踏进校园那一刻起甚至是距学校几百米远的路上都能给学生带来健康向上的感觉。使学生喜欢乐于进入校园,可以在校园里安心学习。所以教学楼的建筑外观适合暖色调和浅色调的搭配,明镜整洁,大方得体。在相关条件的允许下,可以在外观的设计下做出大胆的尝试,独具匠心的设计往往能激发孩子内心对学校的喜爱。甚至是让他们从心底里就发出炫耀的话语,禁不住对家长或者是其他小朋友说:看呐,这就是我们的教学楼,是不是很漂亮呢。 现阶段,用地紧张成为了制约学校建筑设计的重要因素。随着用地面积的锐减。学校占地面积也不断呈现出缩水之势。纵观学校建筑的设计与规划,操场成为了唯一的活动场所,但是,学生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平时没法忘我地在操场上进行玩耍,也就是说,在平常的课间休息中,学生活动的“主阵地”也就是走廊这一席之地。所以,如何在建筑设计中优化走廊的设计,为学生提供相对充足的课间休息和活动空间,成为了众多设计师参与设计教学楼的重点。为此,首先应该做好走廊内暖气管道的隐藏工作;其次,必须适当增加走廊的设计面积;第三,在设计中加强通风口设计,尤其是对于冬季寒冷的北方,在冬季封窗供暖的过程中,通过通风口进行通风是十分必要的。第四,对于室内湿度大的南方地区,必要的遮阳措施也势在必行。除上述因素以外,二楼以上的教学楼的窗户设计的要求要高,必要地方须安装防盗网,这样可以有效减少事故的发生。 二、教学楼平面功能分区设计 教学,办公,生活辅助区是中小学教学楼的三个最重要的模块,中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且缺乏自控力,为了方便学生管理,对于教学区、办公区和生活辅助区进行合理规划和设计有着重要意义。通常情况下,为了方便学生管理,教师办公区的位置选择至关重要,将其选择在教学区与生活辅助区的中心位置是比较合理的方案。在教学区和办公区的设计中,应该不断对建筑设计进行优化,确保设计方案的最优化。为了创造一个安静、舒适、安全的学习环境,避免学生学习活动受到噪音的干扰,为教师备课提供优雅的环境,在设计过程中,应该根据教学楼和办公用房不同的层高,进行空间组合与变换,使教学楼立面布置设计高低错落,体型样式多变。体育器材室、医务室、音乐教室、微机室、厕所等特殊场所要安排合理,要做到统筹兼顾。非一般性的教室要尽量安排到教学楼的顶层,这一观点也被较多的教学楼所采用。 三、教学楼的抗震设计 学校是重要的人口密集区,一旦发生地震,损失必然十分惨重。为了加强中小学校对于地震灾害防灾减灾的能力,严格控制地震灾害对学校建筑和广大师生的伤害,加强教学楼的抗震设计势在必行。在汶川地震期间,中小学校教学楼实在是不堪一击,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地震发生时导致大部分的中小学生受伤的最主要的原因是混凝土倒塌所造成的埋藏。因此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积极主动做好宏观控制和微观控制,也使地震所带来的危害尽可能减小到最低:①设计科学的建筑结构,采用新型高强度质轻抗震的材料;②优化室内空间,在灾害发生时,便于学生快速有序的疏导撤离;③在平时给学生上地震逃生课,并进行相应的真人演练;④做好地震预警工作,加强强震动数据的及时处理工作以及地震三要素的快速确定。 四、教学楼环境的设计 (一)室内环境设计 对于广大中小学生来说,教室是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是获得知识的殿堂。学生们在学校中的大部分时间也是在教室中度过,因此,教室环境良好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生活质量高低,对于广大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在进行教学楼环境设计的过程中,教室内的环境设计也不容人轻视。教室内粉刷颜色应以浅色系为主色调,粉刷墙面处理的应该细腻而不致于积累灰尘,造成室内环境的浑浊,同时又不应选择有光泽的油漆来粉刷墙面,以免出现间接眩光,造成视觉的模糊不清。教室顶棚的设计关乎不同座位区域照度的反射强弱,对近窗座位的桌面照度所起的反射作用较弱,故适合选用反射系数比较高的白色油漆,而其它墙面的颜色可以选择苹果绿、淡米黄、湖蓝等较为淡雅清新的颜色作为主色调的补充色系。 (二)室外环境设计 教学楼的附近不能出现交通道路和其他遮挡阳光的高耸建筑物,同时两栋教学楼之间的距离也不能太近以免造成相互干扰。教学楼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