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重庆高中会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2019年重庆高中会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2019年重庆高中会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2019年重庆高中会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2019年重庆高中会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

1. 在反应Cu+2 H2SO4(浓) CuSO4+SO2↑+2H2O中,还原剂是A.C u B.H2SO4C.CuSO4D.SO2

选:A

分析:

·

SO4(浓)CuSO4+SO2↑+2H2O反应中,试题分析:在反应Cu+2H

2

Cu化合价升高,由0价升高到+2价,Cu为还原剂,选A。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Fe(OH)3悬浊液>Fe(OH)3胶体>FeCl3溶液

B.能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一定是△H<0、△S>0

C.将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分别蒸干并灼烧,所得固体的成分均为氢氧化钠

D.电解精炼铜时,阳极泥中含有Zn、Fe、Ag、Au等金属

选:A

?

分析:

试题分析:A、悬浊液的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于胶体分散质粒子的直径,胶体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于溶液分散质粒子的直径,正确;B、根据△H—△S<0,反应自发进行可知:△H<0、△S<0的反应在低温时,△H>0、△S<0的反应在高温时,也可能自发进行,错误;C、将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分别蒸干并灼烧,所得固体的成分均为碳酸钠,错误;D、电解精炼铜时,阳极泥中含有比Cu稳定的Ag、Au 等金属,不含Zn、Fe等比Cu活泼的金属,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分散质粒子的大小、自发反应的判断、产物的判断。

3.下列有关分散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种分散系中可以有一种分散质,也可以有多种分散质

B.浊液的分散质都能通过过滤从分散剂中分离出来

C.分散剂一定是液体

D.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要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

选:A

分析:乳浊液的分散质不能通过过滤的方法从分散剂中分离出来,B 项错误;分散系中的分散剂可以是固态、液态或气态物质,C项错误;同一种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其饱和溶液的浓度大小无法确定,D项错误。

4.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装置①可验证HCl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

B.装置②可用于收集H2、NH3、Cl2、HCl、NO2、NO等

C.装置③中X为四氯化碳,可用于吸收氨气或氯化氢

D.装置④可用于干燥、收集氨气,并吸收多余的氨气

~

选:B

分析:装置①中HCl 极易溶于水,滴入水后气球膨胀,A 选项正确;装置②中,左边导管进气,可收集比空气密度大的气体,如Cl 2、HCl 、NO 2等,右边导管进气,可用于收集比空气密度小的气体,如H 2、NH 3等,但NO 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B 选项不正确;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四氯化碳在水的下层,氨气或氯化氢不溶于四氯化碳,可用于吸收氨气或氯化氢,以防止倒吸,C 选项正确;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也可用碱石灰干燥,且多余的氨气可通过倒扣的小漏斗用水吸收(NH 3极易溶于水),D 选项正确。

5.有一混合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 +、NH 4+、Cl -、Mg 2+、Ba 2+、CO 32—、SO 42—,现取三份100 mL 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1)第一份加入AgNO 3溶液有沉淀产生;

(2)第二份加入足量NaOH 溶液加热后,收集到气体 mol ;

(3)第三份加入足量BaCl 2溶液后,所得沉淀经洗涤、干燥、称量为 g ,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 g 。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A .K +

一定存在

B .100 mL 溶液中含 mol CO 32— *

C .Cl -可能存在

D .Ba 2+一定不存在,Mg 2+可能存在 选:C

分析:据(2)知有NH 4+ mol ;据(1)(3)知生成BaSO 4 g(即 mol),即有 mol SO 42—;有BaCO 3 g(即 mol),即有CO 32— mol ;Ba 2+、Mg 2+

不会存在,Cl -可能存在;由于n(NH 4+)=2n(CO 32—)+2n(SO 42—),

由电荷守恒可知,可能存在K +

6.在下列条件下,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

A .同温度、同体积的N 2和O 2

B .同质量、不同密度的N 2和CO

C.同压强、同体积的H2和CH4

.

D.同体积、同密度的CO2和N2

选:B

分析:A项未指明压强;C项未指明温度;D项当密度相同时,CO

2的物质的量少。

7.的正确名称是()

A.2,5二甲基4乙基己烷

B.2,5二甲基3乙基己烷

C.3异丙基5甲基己烷

D.2甲基4异丙基己烷

<

选:B

分析:对烷烃的命名关键是选好主链,主链最长且支链最多,然后从支链近的一端编号:

,名称为2,5二甲基3乙基己烷。

年冬天,全国多个地区发生持续大雾天气,“”数据监测纳入公众视野,“”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微米的细小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雾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B.持续大雾天气给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带来很大的影响

C.大雾的形成与汽车的尾气排放没有关系

D.空气中悬浮的细小颗粒物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选:C

分析::空气中的水蒸气很容易在空气中的小颗粒(凝结核)上液化为小水滴,进而形成雾。城市大气中的可入肺颗粒物的主要来源是汽车尾气,尤其是柴油汽车尾气,它们可为雾的形成提供凝结核,故大雾的形成与汽车的尾气排放有关,C错。

9.乙醛酸(OHCCOOH)是合成名贵高档香料乙基香兰素的原料之一,可用草酸(HOOCCOOH)电解制备,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解时石墨电极应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

B.阴极反应式为:HOOCCOOH+2H++2e-=OHCCOOH+H2O

C.电解时石墨电极上有O2放出

D.电解一段时间后,硫酸溶液的pH不变化

选:D

分析:

试题分析:由题目提供的信息可知草酸(HOOCCOOH)在电解时被还原得到乙醛酸(OHCCOOH)。还原反应应该是在阴极发生的。所以石墨电极应该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作阳极。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H2O-4e-=4H++ O2↑,产生氧气。Pb电极为阴极,阴极发生还原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HOOCCOOH+2H++2e-=OHCCOOH+H2O。由上述

SO4的物质的量没有变化,水的物质的量也电极反应式可以看出,H

2

没有变化,但是草酸要不断的消耗,所以溶液的酸性减弱,溶液的pH会增大。因此错误的选项为D.

考点:考查用电解草酸制取乙醛酸的反应原理。包括电极的名称、电极式及溶液的酸碱性是知识。

10.以下变化后物质的总能量升高的是

A.钢铁生锈B.气态SO3变成固态三聚物C.水电解?D.1,3-环己二烯生成苯

选:C

分析:

试题分析:物质的总能量升高说明是吸热反应。 A.钢铁生锈是自发

的氧化还原反应,为放热反应,错误;B.气态SO

3

变成固态三聚物,要发出热量,错误;C.水电解是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正确;D.1,3-环己二烯生成苯是加成反应,要放出热量,错误;答案选C。

考点: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评卷人得分

*二、实验题

11.粉煤灰是燃煤电厂的废渣,主要成分为SiO2、Al2O3、Fe2O3和C

等。实验室模拟工业从粉煤灰提取活性Al

2

O3,其流程如下图:

已知烧结过程的产物主要是:NaAlO

2

、Ca

2

SiO4、NaFeO2和Na2SiO3等。

(1)写出烧结过程中铝元素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a为冷却、研磨,其中研磨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浸出过程中,NaFeO

2

可完全水解,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4)操作b的名称是_________,所用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烧杯。

(5)“碳化”时生成沉淀,沉淀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6)上述过程中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

选:(1)Al

2

O3+Na2CO32NaAlO2+CO2↑;

(2)提高烧结产物浸出率;

(3)FeO 2-+2H 2O=Fe (OH )3↓+OH -;

(4)过滤;漏斗、玻璃棒;

.

(5)Al (OH )3;(6)碳酸钙和二氧化碳。

分析:试题分析:粉煤灰是燃煤电厂的废渣,主要成分为SiO 2、Al 2O 3、Fe 2O 3和C 等,当加CaCO 3、Na 2CO 3进行烧结,发生

Al 2O 3+Na 2CO 32NaAlO 2+CO 2↑、Na 2CO 3+SiO 2Na 2SiO 3+CO 2↑、2CaCO 3+SiO 2Ca 2SiO 4+2CO 2↑、Fe 2O 3+Na 2CO 32NaFeO 2+CO 2↑、C+O 2CO 2,所以气体X 为CO 2,操作a 为冷却、研磨,加入碳酸钠溶液浸出,AlO 2-+2H 2O ?Al (OH )3+OH -,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抑制偏铝酸根离子的水解,NaFeO 2可完全水解,FeO 2-+2H 2O=Fe (OH )3↓+OH -,操作b 过滤出Fe (OH )3、Ca 2SiO 4,加入氧化钙脱硅,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硅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硅酸钙沉淀,操作b 过滤出硅酸钙沉淀,滤液为NaAlO 2,通入二氧化碳,碳酸酸性强于氢氧化铝,所以发生:NaAlO 2+CO 2+2H 2O=NaHCO 3+Al (OH )3↓,过滤出沉淀氢氧化铝,加热氢氧化铝生成氧化铝和水,电解氧化铝得到铝和氧气。

(1)“烧结“过程中氧化铝和碳酸钠反应:

Al 2O 3+Na 2CO 32NaAlO 2+CO 2↑,故答案为:

Al 2O 3+Na 2CO 32NaAlO 2+CO 2↑;

(2)“烧结”过程的产物主要是:NaAlO 2、Ca 2SiO 4、NaFeO 2和Na 2SiO 3等,操作a 的下一步为浸出,操作a 为冷却、研磨,所以研磨的目的是提高烧结产物浸出率,故答案为:提高烧结产物浸出率;

(3)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抑制偏铝酸根离子的水解,NaFeO 2可完全水解,FeO 2-+2H 2O=Fe (OH )3↓+OH -,故答案为:FeO 2-+2H 2O=Fe (OH )3↓+OH -;

(4)浸出液经过两次操作b 分离沉淀,所以b 为过滤,过滤时需要制作过滤器的漏斗、固定仪器的铁架台、引流用的玻璃棒、承接滤液的烧杯;所以还需用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玻璃棒,故答案为:过滤;漏斗、玻璃棒;

(5)操作b 过滤出硅酸钙沉淀,滤液为NaAlO 2,通入二氧化碳,碳酸酸性强于氢氧化铝,所以发生:NaAlO 2+CO 2+2H 2O=NaHCO 3+Al (OH )3↓,所以“碳化”时生成沉淀氢氧化铝,故答案为:Al (OH )3;

(6)根据流程图,上述过程中循环使用的物质有碳酸钙和二氧化碳,故答案为:碳酸钙和二氧化碳。

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离、提纯的方法的应用的相关知识

12.氧化还原反应中实际上包含氧化和还原两个过程。下面是一个还

原过程的反应式:NO +4H ++3e -=NO ↑+2H 2O ;KMnO 4、Na 2CO 3、

Cu 2O 、Fe 2(SO 4)3四种物质中的一种物质(甲)能使上述还原过程发生。

(1)写出并配平该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中硝酸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3)反应中若产生 mol 气体,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 mol 。

(4)若1 mol 甲与某浓度硝酸反应时,被还原硝酸的物质的量增加,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1)14HNO 3+3Cu 2O=6Cu(NO 3)2+2NO ↑+7H 2O

(2)酸性 氧化性

(3)

(4)使用了较浓的硝酸,产物中有部分二氧化氮生成

分析:(1)题给的半反应是还原反应,因此另一反应应是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题中所给的KMnO 4、Fe 2(SO 4)3是常见的氧化剂,

Na 2CO 3无氧化性和还原性,因此只有Cu 2O 作还原剂,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根据氧化还原反应遵循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以及

质量守恒,即得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O 3-+3Cu 2O +14H +=6Cu 2+

+2NO ↑+7H 2O 。

(2)由反应方程式可知,硝酸一部分作氧化剂被还原为NO ,另一部分形成了硝酸盐起酸的作用。 (3)由题给半反应的方程式知当有1 mol NO 生成时,转移3 mol 电子,因此若反应中产生 mol 气体,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

(4)根据氧化还原反应遵循得失电子守恒规律可知,若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增加,则说明硝酸的还原产物中氮的化合价高于+2价,由此可得反应中可能使用了浓硝酸,浓硝酸的还原产物为NO 2。 为药用有机物,从A 出发可发生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反应。已知A 在一定条件下能与醇发生酯化反应,A 分子中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且苯环上的一卤代物有两种,D 不能与NaHCO 3溶液反应,但能与NaOH 溶液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F 中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

·

(2)F 能发生的反应类型有 (填序号)。

①取代反应 ②加成反应 ③消去反应 ④加聚反应 ⑤缩聚反应

(3)C 的化学式为 ,G 的结构简式为 。

(4)某有机物X 符合下列条件要求,其名称为 。

①与E 的摩尔质量相同

②不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但与金属钠反应有气泡生成

③链状结构且核磁共振氢谱有三组峰

(5)芳香族化合物M与A是同分异构体,苯环上两个取代基在对位;M 与A具有相同的官能团。但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其中一种符合条件的M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

选:(1)羧基、羟基

(2)①②⑤

(3)CO2或

(4)2丙醇(或羟基乙醛)

(5)+2NaOH+HCOONa+H 2O

分析:由A的分子式及反应条件可知A中含有酯基,由“A在一定条件下能与醇发生酯化反应”可知A中含有羧基,由“D不能与NaHCO

3溶液反应,但能与NaOH溶液反应”可知D中含有酚羟基,所以A的结构简式为;B、D、F、G中均含有7个碳原子,F为

;(4)E为乙酸,X与(C2H4O2)的摩尔质量相同分子式为C2H4O2 H8O,由信息可知不含羧基,含有羟基,结构为HO—CH2—CHO或

或C

3

HO—CH(CH3)2;(5)M中含有羧基、酯基,能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可知酯基中含有醛基,应为甲酸某酯

14.(11分)研究和开发CO2和CO的创新利用是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双赢的课题。

(1)CO可用于合成甲醇。在压强为条件下,在体积为bL的密闭容

,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甲醇:

器中充入amolCO和2amolH

2

CO(g)+2H 2(g)CH3OH(g)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下图:

(i )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ii )1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用a 、b 的代数式表示)。

若一个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 值很大,对此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 .该反应使用催化剂意义不大;

B .该反应发生将在很短时间内完成; …

C .该反应达到平衡时至少有一种反应物百分含量很小;

D .该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iii )在温度和容积不变的情况下,再向平衡体系中充入amolCO ,2amolH2,达到平衡时CO 转化率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下同)平衡常数:________。

(iv )在某温度下,向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反应生成CH 3OH (g ),达到平衡时,CO 转化率为90%,此时容器内压强为开始时的压强__________倍。

(2)某温度条件下,若将CO 2(g )和H 2(g )以体积比1:4混合,在适当压强和催化剂作用下可制得甲烷,已知:

CH 4(g )+2O 2(g )=CO 2(g )+2H 2O (l )△H=mol

H 2(g )+1/2O 2(g )= H 2O (l ) △H=mol

则CO 2(g )和H 2(g )反应生成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选:(1)(i )放热 (ii )b 2/a 2 C (iii )增大 不变 (iv )

(2)CO 2(g )+4 H 2(g )= CH 4(g )+ 2H 2O (l )△H="" KJ/mol 分析:(i )压强一定时,升温CO 的转化率降低,即平衡左移,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ii )、100℃条件下,在体积为bL 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时,CO 的转化率为:

反应中:CO (g )+2H 2(g )

CH 3OH (g )

初n : a 2a 0

△n : a

平衡n : a

《 故K=

若一个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 值很大,只能说明正反应的趋势很

大,与其反应历程(是否使用催化剂)、是否放热、反应速率无关;由平衡常数的概念可知,该反应达到平衡时至少有一种反应物百分含量很小,选C

(iii )在温度和容积不变的情况下,再向平衡体系中充入amolCO ,2amolH 2,相当于加压,达到平衡时,CO 的转化率增大,但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其值不会改变

(iv )由“三段式”来判定:

反应中:CO (g )+2H 2(g )

CH 3OH (g )

初n : 0

△n :

平衡n : 3

& 在容积不变的情况下,压强比等物质的量比,故达到平衡时,容器内压强为开始时的压强的=倍

(本小题可通过差量法来计算,更加简洁)

(2)由所给两热化学方程式:

①CH 4(g )+2O 2(g )=CO 2(g )+2H 2O (l )△H=mol ②H 2(g )+1/2O 2(g )= H 2O (l ) △H=mol

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②×4-①,得CO 2(g )+4 H 2(g )= CH 4(g )+ 2H 2O (l )△H="" KJ/mol

15.(12分)已知2A 2(g)+B 2(g)

2C 3(g);△H=-Q 1 kJ /mol(Q 1>0),在

一个有催化剂的固定

容积的容器中加入2 molA 2和1 molB 2,在500℃时充分反应,达平衡后C 3的浓度为

w mol /L ,放出热量Q 2 kJ 。

(1)若在原来的容器中,只加入2mol C 3,500℃时充分反应达平衡后,吸收热量Q 3 kJ ,C 3浓度 (填>、=、<)w mol/L ,Q 1、Q 2、Q 3之间满足何种关系 (用代数式表示)。

(2)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 .v(C 3)=2 v (B 2);

b .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 .v 逆(A 2)=2 v 正(B 2)

d .容器内的密度保持不变

(3)改变某一条件,得到如图的变化规律(图中T 表示温度,n 表示物质的量),可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反应速率c >b >a

B .达到平衡时A 2的转化率大小为:b >a >c

C .T 2>T 1

D.b点时,平衡体系中A、B原子数之比接近2∶1

(4)若将上述容器改为恒压容器(反应前体积相同),起始时加入2 molA2和l molB2,500℃时充分反应达平衡后,放出热量Q4 kJ,则

Q2 Q4 ( 填 > 、 = 、 < ),理由是。

=Q2+Q3(2)bc[来源:](3)AD(4)Q2

1

件下,由于始终保持较大压强,故反应转化率较高,放出热量较多。(每空2分,共12分)

分析:略

16.(12分)本题包括A、B两小题,分别对应于“物质结构与性质”和“实验化学”两个选修模块的内容。请选定其中一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两题都做,则按A题评分。

A.(12分)2010年上海世博会场馆,大量的照明材料或屏幕都使用了发光二极管(LED)。目前市售LED品片,材质基本以GaAs(砷化镓)、AlGaInP(磷化铝镓铟)、lnGaN(氮化铟镓)为主。砷化镓的品胞结构如右图。试回答:

(1)镓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

(2)砷化镓品胞中所包含的砷原子(白色球)个数为,与同一个镓原子相连的砷原子构成的空间构型为。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

A.砷化镓品胞结构与NaCl相同

B.第一电离能:As>Ga

C.电负性:As>Ga

D.砷化镓晶体中含有配位键

E.GaP与GaAs互为等电子体

(4)N 、P 、As 处于同一主族,其氢化物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

是 。

(5)砷化镓可由(CH3)3Ga 和AsH3在700℃时制得。(CH3)3Ga 中镓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

B .(12分)乙酸乙酯的实验室和工业制法常采用如下反应: CH 3COOH+

C 2H 5OH CH 3COOC 2H 5+H 2O

已知:①无水氯化钙可与乙醇形成难溶于水的CaCl 2·6C 2H 5OH ; ②部分有机物的沸点:

试剂 ~ 乙醚

乙醇 乙酸

乙酸乙酯 沸点(℃) 34.5 78.5 117.9 |

77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浓硫酸的作用是 ,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 。

(2)用如图所示装置来制备少量的乙酸乙酯,产率往往偏低,其原因可能为 、

等。

(3)实验所得到的乙酸乙酯中常含有一定量的乙醇、乙醚和水,应先加入无水氯化钙,除去 ;再进行蒸馏,收集77℃左右的馏分,以得到较纯净的乙酸乙酯。

(4)目前对该反应的催化剂进行了新的探索,初步表明质子酸离子液体可用作此反应的催化剂,且能重复使用。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乙酸和乙醇以等物质的量混合)。

^ 同一反应时间

同一反应应温度 反应温度/℃ 转化率(%) 选择性(%)* 反应时间/h 转化率(%) 选择性

(%)*

(

401002100

60-1003100

801004$ 100

1206100

\

*选择性100%表示反应生成的产物全部是乙酸乙酯和水

①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填字母)为该反应的最佳条件。℃,4h ℃,2h ℃,4h ℃,3h

②当反应温度达到120℃时,反应选抒性降低的原因可能为。

选:

A.(12分)

(1)l s22s22p63s23p63d104s24p1(或[Ar]3d104s24p1)(2分)

(2)4(2分)正四面体(2分)

#

(3)BCDE(2分,写对1个得0分,写对2~3个得1分,有错得0分)

>AsH3>PH3(2分)

(4)NH

3

(5)sp2(2分)

B.(12分)

(1)催化剂和吸水剂:冷凝蒸气、防止倒吸:(每空2分,1个要点1分)

(2)原料来不及反应就被蒸出:温度过高,发生了副反应;冷凝效果不蚶,部分产物挥发了(任填2种,1个要点1分,共2分)(3)乙醇和水(1个要点1分,共2分)

(4)①c ②乙醇分子间脱水生成了乙醚(4分,每空2分)

[

分析:略

评卷人得分

四、计算题

17.碳、氮和铝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的作用。

(1)真空碳热还原—氯化法可实现由铝矿制备金属铝,其相关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2Al2O3(s)+2AlCl3(g)+6C(s)=6AlCl(g)+6CO(g) △H=a kJ·mol-1

3AlCl(g) =2Al(l)+AlCl3(g) △H=b kJ·mol-1

O3(s)+3C(s)=2Al(l)+3CO(g)的△H= kJ·mol-1(用含a、b 反应Al

2

的代数式表示);

(2)用活性炭还原法可以处理氮氧化物。某研究小组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和NO,发生反应

C(s)+2NO(g)N2(g)+CO2(g) △H="Q" kJ·mol-1。在T1℃时,反应进行到不同时间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下:

时间(min)

0~1020304050

浓度(mol/L)

NO)

N20(

CO20'

℃时,该反应的①0~10min内,NO的平均反应速率v(NO)=,T

1

平衡常数K=;

②30min后,只改变某一条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判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填字母编号)。

a.通入一定量的NO b.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

c.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d.适当缩小容器的体积

③若30min 后升高温度至T 2℃,达到平衡时,容器中NO 、N 2、CO 2的浓度之比为3:1:1,则Q 0(填“>”或“<”)。

'

④在恒容条件下,能判断该反应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

是 (填选项编号)。

a .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NO(g)的同时消耗n mol CO 2(g)

b .反应体系的温度不再发生改变

c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改变

d .反应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改变

(3)铝电池性能优越,Al —Ag 2O 电池可用作水下动力电源,其原理如下图所示:

请写出该电池正极反应式 ;常温下,用该化学电源和惰性电极电解300ml 硫酸铜溶液(过量),消耗27mg Al ,则电解后溶液的pH = (不考虑溶液体积的变化)。

[

选:(15分)(1)+b (2分) (2)①·L -1·min -

1(1

分), (2分); ② ad (2分,选对一个给1分,错选不给分); ③<(2分); ④bc (2分,选对一个给1分,错选不给分);(3)Ag 2O+2e -

+H 2O =2Ag+2OH -(2分); 2(2分)

分析:

试题分析:(1)根据反应①2Al 2O 3(s)+2AlCl 3(g)+6C(s)=6AlCl(g)+6CO(g) △H =a kJ ·mol -1、②3AlCl(g) =2Al(l)+AlCl 3(g) △H =b

kJ ·mol -

1并依据盖斯定律可知,①÷2+②即得到反应A Al 2O 3(s)+3C(s)=2Al(l)+3CO(g),所以该反应的△H =(+b )KJ/mol 。

(2)①根据表中数据可知,0~10min 内,NO 的平均反应速率v(NO)==?L -1?min -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反应

C(s)+2NO(g)N 2(g)+CO 2(g)的平衡浓度c(N 2)=L ;c(CO 2)=L ;c(NO)=

L ,所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 ②30min 后,只改变某一条件,反应C(s)+2NO(g)N 2(g)+CO 2(g)重新达到平衡。依据图表数据分析,平衡状态物质浓度增大,依据平衡常数计算K ===。由于平衡常数随温度变化,平衡常数不变说明改变的条件一定不是温度;依据数据分析,氮气浓度增大,二氧化碳和一氧化氮浓度增大,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所以可能是减小容器体积后加入一定量一氧化氮。

a .通入一定量的NO ,新平衡状态下物质平衡浓度增大,故a 正确;

;

b .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碳是固体对平衡无影响,平衡不动,故b 错误;

c .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催化剂只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改变化学平衡,故C 错误;

d .适当缩小容器的体积,反应前后体积不变,平衡状态物质浓度增大,故d ;

因此正确的答案为ad 。

③若30min 后升高温度至T 2℃,达到平衡时,容器中NO 、N 2、CO 2的浓度之比为3:1:1,这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因此逆反应是吸热反应,则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故Q <0。

④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但不为0),反应体系中各种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恒容条件下,体积不变。

a 、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NO (g )的同时消耗n mol CO 2(g ),故a 错误;

b、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反应体系的温度随着反应的移动而改变,当平衡时,反应体系的温度不变,故b正确;

C、密度是混合气的质量和容器容积的比值,反应中有固体参加,反应前后气体的质量不等,所以当反应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故c正确;

d、反应前后体积不变,所以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压强始终不变,故d错误,答案选bc。

(3)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是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经导线传递到正极,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根据装置图可知,负极是铝,失去电子。正极上氧化银得电子和水反应生成银和氢氧根离子,电极反应式为Ag O+2e-+H2O=2Ag+2OH-;根据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相等计算,消耗

2

27mg Al失去电子是×3=。所以根据反应式2CuSO4+

2H 2O2Cu+2H2SO4+O2↑可知,反应中生成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所以溶液中氢离子物质的量的浓度=÷=L,所以pH=-=2。

考点:考查反应热、反应速率和平衡常数的计算;外界条件对平衡状态的影响以及平衡状态的判断;电化学原理的有关应用以及pH的有关计算等

18.(12分)在MgCl2和AlCl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经测定,加入的NaOH的物质的量(mol)和所得沉浮的物质的量(mol)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

(1)写出代表各线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OD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C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溶液中Mg2+、Al3+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