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七章反比例函数单元测试(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

第十七章反比例函数单元测试(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

第十七章反比例函数单元测试(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
第十七章反比例函数单元测试(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

第十七章 反比例函数能力检测

一、填空(27) 1.已知反比例函数()0≠=

k x

k

y 的图象经过点(2,-3)

,则k 的值是_______,图象在__________象限,当x>0时,y 随x 的减小而__________. 2若反比例函数x

k y 3

-=

的图象位于一、三象限内,正比例函数x k y )92(-=过二、四象限,则k 的整数值是________。

3.在函数(为常数)的图象上有三个点(-2,),(-1,),(,

),函数值,,的大小为 ;

4.反比例函数2

2

)12(-+=k

x k y 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k=

5 如果一次函数y=mx+n 与反比例函数x m n y -=

3的图象相交于点(2

1

,2),那么这两个函数解析式分别为 、

6.已知y 1与x 成正比例(比例系数为k 1),y 2与x 成反比例(比例系数为k 2),若函数y=y 1+y 2的图象经过点(1,2),(2,

1

2

),则8k 1+5k 2的值为________. 7 若m <-1,则下列函数:①()0 x x

m

y =

;② y =-mx+1; ③ y = mx; ④ y =(m + 1)x 中,y 随x 增大而增大的是___________。

8.老师给出一个函数,甲、乙、丙、丁四人各指出这个函数的一个性质,甲:函数图象不经过第三象限;乙:函数图象经过第一象限;丙: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丁:当2y 。已知这四人叙述都正确,请构造出满足上述所有性质的一个函数_______________。 9如图2,在x 轴上点P 的右侧有一点D ,过点D 作x 轴的垂线交双曲线x

y 1

=

于点B ,连结BO 交AP 于C ,设△AOP 的面积为S 1,梯形BCPD 面积为S 2,则S 1与S 2的大小关系是S 1 S 2。(选填“>”“<”或“=”)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

1、 函数与()的图象的交点个数是( )

A. 0

B. 1

C. 2

D. 不确定

x k y 2

2--=k 1y 2y 213y 1y 2y 3y y kx =-y k

x

=k ≠0O x

y

A B

D P C

2.向高为H 的圆柱形水杯中注水,已知水杯底面半径为2,那么注水量y 与水深x 的函数图象是 ( )

3.面积为4的矩形一边为x ,另一边为y ,则y 与x 的变化规律用图象大致表示为 ( )

4下列各点中,在函数

x

y 2

-

=

的图像上的是( ) A 、(2,1) B 、(-2,1) C 、(2,-2) D 、(1,2) 5.如图,关于x 的函数y=k(x-1)和y=-k

x

(k ≠0), 它们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图象大致是( ) 6. 在x

y 1

=的图象中,阴影部分面积不为1的是( ).

7.已知1y +2y =y,其中1y 与

1

x

成反比例,且比例系数为1k ,而2y 与2x 成正比例,且比例系数为2k ,若x=-1时,y=0,则1k ,2k 的关系是( )

A.12k k + =0

B.12k k =1

C.12k k - =0

D.12k k =-1

O y

x A

O y

x C

O x B

y

O x

D

三、解答题(52分)

1.一定质量的二氧化碳,当它的体积35m V =时,它的密度3

/98.1m kg =ρ.①求ρ与V 的函数关系式;②当39m V =时,求二氧化碳的密度ρ.(4)

2(7)如图正比例函数y=k 1x 所构成的正方形的面积为4。

③求△ODC 的面积。 .

3(7)如图,正比例函数x

y

2

1

=与反比例函数

x

k

y=的图象相交于A、B两点,过B作x

BC⊥轴,垂足为C,且△BOC的面积等于4.

(1)求k的值;(2)求A、B两点的坐标;

(3)在x轴的正半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POA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7}如图已知一次函数a

x

y+

-

=

1

与x轴、y轴分别交于

点D、C两点和反比例函数

x

k

y=

2

交于A、B两点,且点A的

坐标是(1,3)点B的坐标是(3,m)求a,k,m的值;

(1)求C、D两点的坐标,并求△AOB的面积;

(2)利用图像直接写出,当x在什么取值范围时,

2

1

y

y ?

5(7)某商场出售一批进价为2元的贺卡,在市场营销中发现此商品的日销售单价x(元)与日销售量y(个)之间有如下关系:

日销售单价x 3 4 5 6

日销售量y(个) 20 15 12 10

(1)猜测并确定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设经营此贺卡的销售利润为W元,求出W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若物价局规定此贺卡的售价最高不能超过10元/个,请你求出当日销售单价x 定为多少时,才能获得最大日销售利润?

6(8).已知反比例函数k

y x

的图像与一次函数y=kx+m 的图像相交于点A (2,1). (1)分别求出这两个函数的解析式;

(2)当x 取什么范围时,反比例函数值大于0;

(3)若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另一交点为B ,且纵坐标为-4,当x 取什么范围时,反比例函数值大于一次函数的值;

(4)试判断点P (—1,5)关于x 轴的对称点P ‘

是否在一次函数y=kx+m 的图像上.

7 .已知y =y 1+y 2, y 1与x 成正比例,y 2与x 2

成反比例.当x =1时,y =-12;当x =4

时,y =7.(1)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和x 的取范围;(2)当x =4

1

时,求y 的值(6)

8如图,点P 是直线221+=

x y 与双曲线x

k

y =在第一象限内的一个交点,直线22

1

+=

x y 与x 轴、y 轴的交点分别为A 、C ,过P 作PB 垂直于x 轴,若AB +PB =9. (1)求k 的值;(2)求△PBC 的面积.(6)

参考答案

一 1.-6,二、四,增大。2 .4。3.y 2>y 1>y 3.4.-1.5.y=2x+1,y=x

1

.6.9.7.(1)(2).8.y=-x+2 二 AACBBBC

三 1 .ρ=

v

1099

,ρ=1.1 2 (1)y=x,x

y 4

=,(2) (-2,-2) (3)2

3 (1)K=8,(2)(4,2)、(-4,-2),(3)存在(4,0)、(5,0)

4 a=4,k=3,m=1.(1)C(0,4)、D(4,0)、面积为4。(2)1

5 )100(,120

60,60≤<-==

x x w x y ,当x=10时,利润最大为48 6 (1)y=x

2

,y=2x-3 (2)x>0. (3) x<-0.5或0

7 (1)()016

42>-=x x

x y ,(2)-255

8 (1)k=6,S △=3

八年级数学下册反比例函数知识点归纳和典型例题

八年级数学下册反比例函数知识点归纳和典型例题 (一)知识结构 (二)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k为常数,),能判断一个给定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函数. 2.能描点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会用代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进一步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即列表法、解析式法和图象法的各自特点. 3.能根据图象数形结合地分析并掌握反比例函数(k为常数,)的函数关系和性质,能利用这些函数性质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对于实际问题,能“找出常量和变量,建立并表示函数模型,讨论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函数是刻画现实世界中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 5.进一步理解常量与变量的辨证关系和反映在函数概念中的运动变化观点,进一步认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三)重点难点 1.重点是反比例函数的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2.难点是反比例函数及其图象的性质的理解和掌握. 二、基础知识 (一)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1.()可以写成()的形式,注意自变量x的指数为,在解决有关自变量指数问题时应特别注意系数这一限制条件; 2.()也可以写成xy=k的形式,用它可以迅速地求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中的k,从而得到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3.反比例函数的自变量,故函数图象与x轴、y轴无交点. (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在用描点法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时,应注意自变量x的取值不能为0,且x应对称取点(关于原点对称). (三)反比例函数及其图象的性质 1.函数解析式:() 2.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图象: (1)图象的形状:双曲线. 越大,图象的弯曲度越小,曲线越平直.越小,图象的弯曲度越大.(2)图象的位置和性质: 与坐标轴没有交点,称两条坐标轴是双曲线的渐近线. 当时,图象的两支分别位于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当时,图象的两支分别位于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3)对称性: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即若(a,b)在双曲线的一支上,则(,)在双曲线的另一支上. 图象关于直线对称,即若(a,b)在双曲线的一支上,则(,)和(,)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函数-练习题

八年级下册函数习题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下列图象中,表示y是x的函数的个数有( ) A.1个… B. 2个C.3个D.4个2.下列图象中,不能表示函数关系的是() 】 A . B .C.D. 、 3.下列关系中,y不是x函数的是() A. y=﹣B . y= C.y=x2| D. |y|=x 4.下面每个选项中给出了某个变化过程中的两个变量x和y,其中y不是x的函数的选项是() A.y:正方形的面积,x:这个正方形的周长 B.} y:某班学生的身高,x:这个班学生的学号 C.y:圆的面积,x:这个圆的直径 D.y:一个正数的平方根,x:这个正数 5.如图中的每次个图是由若干盆花组成的四边形图案,每条边(包括两个顶点)有n(n>1)盆花,每个图案中花盆的总数是S,按此规律推断,S与n的函数关系式是() [ A.S=n2B.S=4n C.S=4n﹣4{ D. S=4n+4 6.当x=0时,函数y=2x2+1的值是() A.1B.0! C. 3D.﹣1 7.函数y=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A.x≥﹣2` B. x≥﹣2且x≠﹣1C.x≠﹣1D.x>﹣1 8.均匀地向一个瓶子注水,最后把瓶子注满.在注水过程中,水面高度h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则这个瓶子的形状是下列的() |

A.B.~C.D. 9.小芳的爷爷每天坚持体育锻炼,某天他慢步行走到离家较远的公园,打了一会儿太极拳,然后沿原路跑步到家里,下面能够反映当天小芳爷爷离家的距离y(米)与时间x(分钟)之间的关系的大致图象是()—A.B.C .D. > A.}B .C.D. 11.如图,菱形ABCD的边长为2,∠B=30°.动点P从点B出发,沿B﹣C﹣D的路线向点D运动.设△ABP的面积为y(B、P两点重合时,△ABP的面积可以看做0),点P运动的路程为x,则y与x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为() ] D . 12.下列函数中,是正比例函数的是() A.y=﹣8x B . y=5x2+6D.y=﹣﹣1 y=$ C. 13.函数y=(2﹣a)x+b﹣1是正比例函数的条件是() b=1C.a≠2且b=1D.a,b可取任意实数 A.a≠2^ B. 14.当k>0时,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大致是()

人教版数学反比例函数单元复习题.doc

反比例函数单元测试一、精心选一选,想信你一定能选对!(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函数,①y=2x,②y=x,③y=x-1,④y= 1 1 x 是反比例函数的个数有().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2.反比例函数y=2 x 的图象位于() A.第一、二象限 B.第一、三象限 C.第二、三象限 D.第二、四象限3.已知矩形的面积为10,则它的长y与宽x之间的关系用图象表示大致为() 4.已知关于x的函数y=k(x+1)和y=-k x (k≠0)它们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是() 5.已知点(3,1)是双曲线y=k x (k≠0)上一点,则下列各点中在该图象上的点是(). A.(1 3 ,-9) B.(3,1) C.(-1,3) D.(6,- 1 2 ) 6.某气球充满一定质量的气体后,当温度不变时,气球内的气体的气压P(kPa)是气体体积V(m3)的反比例函数,其图象如图所示,当气球内的气压大于140kPa时 气球将爆炸,为了安全起见,气体体积应(). A.不大于24 35 m3 B.不小于 24 35 m3 C.不大于 24 37 m3 D.不小于 24 37 m3

(第6题) (第7题) 7.某闭合电路中,电源电压为定值,电流I(A)与电阻R(Ω)成反比例,如右图所表示的是该电路中电流I与电阻R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则用电阻R表示电流I?的函数解析式为(). A.I=6 R B.I=- 6 R C.I= 3 R D.I= 2 R 8.函数y=1 x 与函数y=x的图象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交点个数是(). A.1个 B.2个 C.3个 D.0个 9.若函数y=(m+2)|m|-3是反比例函数,则m的值是(). A.2 B.-2 C.±2 D.×2 10.已知点A(-3,y1),B(-2,y2)C(3,y3)都在反比例函数y=4 x 的图象上,则(). A.y1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归纳及练习

一次函数 一.常量、变量: 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数值发生变化的量叫做变量;数值始终不变的量叫做常量。 二、函数的概念: 函数的定义:一般的,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与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 三、函数中自变量取值范围的求法: (1)用整式表示的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 (2)用分式表示的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分母不为0的一切实数。 (3)用寄次根式表示的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 用偶次根式表示的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被开方数为非负数的一切实数。 (4)若解析式由上述几种形式综合而成,须先求出各部分的取值范围,然后再求其公共范围,即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5)对于与实际问题有关系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应使实际问题有意义。 四、函数图象的定义:一般的,对于一个函数,如果把自变量与函数的每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横、纵坐标,那么在坐标平面内由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就是这个函数的图象. 五、用描点法画函数的图象的一般步骤 1、列表(表中给出一些自变量的值及其对应的函数值。) 注意:列表时自变量由小到大,相差一样,有时需对称。 2、描点:(在直角坐标系中,以自变量的值为横坐标,相应的函数值为纵坐标,描出表格中数值对应的各点。 3、连线:(按照横坐标由小到大的顺序把所描的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六、函数有三种表示形式: (1)列表法(2)图像法(3)解析式法 七、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形如y=kx(k为常数,且k≠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k叫做比例系数。 一般地,形如y=kx+b (k,b为常数,且k≠0)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 当b =0 时,y=kx+b 即为 y=kx,所以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例. 八、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1)图象:正比例函数y= kx (k 是常数,k≠0)) 的图象是经过原点的一条直线,我们称它为直线y= kx 。 (2)性质:当k>0时,直线y= kx经过第三,一象限,从左向右上升,即随着x的增大y也增大;当k<0时,直线y= kx经过二,四象限,从左向右下降,即随着 x的增大y反而减小。 九、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 待定系数法:先设出函数解析式,再根据条件确定解析式中未知的系数,从而具体写出这个式子的方法。 1.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从“数”的角度看x为何值时函数y= ax+b的值为0. 2.求ax+b=0(a, b是常数,a≠0)的解,从“形”的角度看,求直线y= ax+b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 3.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解不等式ax+b>0(a,b是常数,a≠0) .从“数”的角度看,x为何值时函数y= ax+b的值大于0.4.解不等式ax+b>0(a,b是常数,a≠0) .从“形”的角度看,求直线y= ax+b在x 轴上方的部分(射线)所对应的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 十、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一次函数 概念如果y=kx+b(k、b是常数,k≠0),那么y叫x的一次函数.当b=0时,一次函数y=kx(k≠0)也叫正比例函数. 图像一条直线 性质k>0时,y随x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k<0时,y随x的增大(或减小)而减小(或增大).

(完整版)新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反比例函数》综合检测题(精心整理)

反比例函数综合检测题(八年级下) 一、选择题 1、反比例函数y = x n 5 +图象经过点(2,3),则n 的值是( ). A 、-2 B 、-1 C 、0 D 、1 2、若反比例函数y =x k (k ≠0)的图象经过点(-1,2),则这个函数的图象一定经过点( ). A 、(2,-1) B 、(-21,2) C 、(-2,-1) D 、(2 1 ,2) 3、已知甲、乙两地相距s (km ),汽车从甲地匀速行驶到乙地,则汽车行驶的时间t (h )与行驶速度v (km/h )的函数关系图象 大致是( ) 4、若y 与x 成正比例,x 与z 成反比例,则y 与z 之间的关系是( ). A 、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 、不成正比例也不成反比例 D 、无法确定 5、一次函数y =kx -k ,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那么反比例函数y = x k 满足( ). A 、当x >0时,y >0 B 、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C 、图象分布在第一、三象限 D 、图象分布在第二、四象限 6、如图,点P 是x 轴正半轴上一个动点,过点P 作x 轴的垂线PQ 交双曲线y =x 1 于点Q ,连结OQ ,点P 沿x 轴正方向运动时,Rt △QOP 的面积( ). A 、逐渐增大 B 、逐渐减小 C 、保持不变 D 、无法确定 7、在一个可以改变容积的密闭容器内,装有一定质量m 的某种气体,当改变容积V 时,气体的 密度ρ也随之改变.ρ与V 在一定范围内满足ρ=V m ,它的图象如图所示,则该气体的质量m 为( ). A 、1.4kg B 、5kg C 、6.4kg D 、7kg 8、若A (-3,y 1),B (-2,y 2),C (-1,y 3)三点都在函数y =- x 1 的图象上,则y 1,y 2,y 3的大小关系是( ). A 、y 1>y 2>y 3 B 、y 1<y 2<y 3 C 、y 1=y 2=y 3 D 、y 1<y 3<y 2 9、已知反比例函数y =x m 21-的图象上有A (x 1,y 1)、B (x 2,y 2)两点,当x 1<x 2<0时,y 1<y 2,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m <0 B 、m >0 C 、m <21 D 、m >2 1 10、如图,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相交于A 、B 两点,则图中使反比例函数的值小于一次函数的值的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1 B 、x >2 C 、-1<x <0或x >2 D 、x <-1或0<x <2 二、填空题 11.某种灯的使用寿命为1000小时,它的可使用天数y 与平均每天使用的小时数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 Q p x y o t /h O t /h O t /h O t /h v /(km/h) O A . B . C .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 1.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三边相等(SSS)、两边和它们的夹角相等(SAS)、两角和它们的夹边(ASA)、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AAS)、斜边和直角边相等的两直角三角形(HL)。 3.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平分这个角,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4.角平分线推论: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叫的平分线上。 5.证明两三角形全等或利用它证明线段或角的相等的基本方法步骤:①、确定已知条件(包括隐含条件,如公共边、公共角、对顶角、角平分线、中线、高、等腰三角形、等所隐含的边角关系),②、回顾三角形判定,搞清我们还需要什么,③、正确地书写证明格式(顺序和对应关系从已知推导出要证明的问题). 6.第十二章轴对称 1.如果一个图形沿某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3.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距离相等。 4.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任意一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5.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6.轴对称图形上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7.画一图形关于某条直线的轴对称图形的步骤:找到关键点,画出关键点的对应点,按照原图顺序依次连接各点。 8.点(x,y)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 点(x,y)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 点(x,y)关于原点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 9.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简称为“三线合一”。 10.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角对等边。 11.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相等,等于60°, 12.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有两个角是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13.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14.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第十三章实数 ※算术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正数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记作。0的算术平方根为0;从定

反比例函数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 第17章反比例函数综合检测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反比例函数y = x n 5 图象经过点(2,3),则n 的值是( ). A 、-2 B 、-1 C 、0 D 、1 2、若反比例函数y =x k (k ≠0)的图象经过点(-1,2),则这个函数的图象一定经过点( ). A 、(2,-1) B 、(-21,2) C 、(-2,-1) D 、(2 1 ,2) 3、(08双柏县)已知甲、乙两地相距s (km ),汽车从甲地匀速行驶到乙地,则汽车行驶的时间t (h )与行驶速度v (km/h )的函数关系图象大致是( ) ? 4、若y 与x 成正比例,x 与z 成反比例,则y 与z 之间的关系是( ). , A 、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 、不成正比例也不成反比例 D 、无法确定 5、一次函数y =kx -k ,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那么反比例函数y = x k 满足( ). A 、当x >0时,y >0 B 、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C 、图象分布在第一、三象限 D 、图象分布在第二、四象限 6、如图,点P 是x 轴正半轴上一个动点,过点P 作x 轴的垂 线PQ 交双曲线y = x 1 于点Q ,连结OQ ,点P 沿x 轴正方向运动时, Rt △QOP 的面积( ). A 、逐渐增大 B 、逐渐减小 C 、保持不变 D 、无法确定 ~ 7、在一个可以改变容积的密闭容器内,装有一定质量 m 的某种气体,当改变容积V 时,气体的密度ρ也随之改变. ρ与V 在一定范围内满足ρ= V m ,它的图象如图所示,则该 气体的质量m 为( ). A 、1.4kg B 、5kg C 、6.4kg D 、7kg 8、若A (-3,y 1),B (-2,y 2),C (-1,y 3)三点都在函数y =-x 1 的图象上,则y 1,y 2,y 3的大小关系是( ). Q p x y o % t /h ) t /h ) t /h ) %O t /h v /(km/h ) O A . B . C . .

(完整版)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反比例函数提高题

18.(2010湖北荆门)函数y =k (x -1)的图象向左平移一个单位后与反比例函数y =x 2的图象的交点为A 、B ,若点A 的坐标为(1,2),则点B 的坐标为______. 19.(2010 四川成都)已知n 是正整数,111222(,),(,),,(,),n n n P x y P x y P x y L L 是反比例函数k y x =图象上的一列点,其中121,2,,,n x x x n ===L L .记112A x y =,223A x y =,1n n n A x y +=L L ,,若1A a =(a 是非零常数),则A 1·A 2·…·A n 的值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含a 和n 的代数式表示). 21.(2010湖北省咸宁)如图,一次函数y ax b =+的图象与x 轴,y 轴交于A ,B 两 点, 与反比例函数k y x =的图象相交于C ,D 两点,分别过C ,D 两 点作y 轴,x 轴的垂线,垂足为E ,F ,连接CF ,DE . 有下列四个结论: ①△CEF 与△DEF 的面积相等; ②△AOB ∽△FOE ; ③△DCE ≌△CDF ; ④AC BD =.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把你认为正确结论的序号都填上) 23.(2010湖北恩施自治州)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正比例函数x k y 1=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x k y 2=的图象有公共点,则21k k 0(填“>”、“=”或“<”). 26.(2010云南昆明) 如图,点A (x 1,y 1)、B (x 2,y 2)都在双曲线 (0)k y x x =>上,且214x x -=,122y y -=;分别过点A 、B 向x 轴 、y 轴作垂线段,垂足分别为C 、D 、E 、F ,AC 与BF 相交于G 点,四 边形FOCG 的面积为2,五边形AEODB 的面积为14,那么 双曲线的解析式为 . 29.(2010 四川泸州)在反比例函数10y x =()0x >的图象上,有一系列点1A 、2A 、3A …、n A 、1n A +,若1A 的横坐标为2,且以后每点的横坐标与它前一个点的横坐标的差都为 2. 现分别过点1A 、2A 、3A …、n A 、1n A +作x 轴与y 轴的垂线段,构成若干个矩形如 y x D C A B O F E (第16题) G

2019人教版九年级下《第26章反比例函数》单元测试题

九年级下册数学《第26章反比例函数》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下列关系式中,y是x的反比例函数的是() A.y=4x B.=3C.y=﹣D.y=x2﹣1 2.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kx与y=的图象大致是() A.(1)(3)B.(1)(4)C.(2)(3)D.(2)(4) 3.已知反比例函数y=﹣,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图象必经过点(﹣3,2) B.图象位于第二、四象限 C.若x<﹣2,则0<y<3 D.在每一个象限内,y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 4.如图,A、B两点在双曲线y=上,分别经过A、B两点向坐标轴作垂线段,已知S阴影=1.7,则S1+S2等于() A.4B.4.2C.4.6D.5 5.下列各点中,在函数y=﹣图象上的是() A.(﹣3,﹣2)B.(﹣2,3)C.(3,2)D.(﹣3,3) 6.下列函数中,图象经过点(1,﹣2)的反比例函数关系式是() A.y=B.y=C.y=D.y=

7.如图,正比例函数y=x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交于A、B两点,其中A(2,2),当y=x的函数值大于y=的函数值时,x的取值范围() A.x>2 C.﹣2<x<0或0<x<2 B.x<﹣2 D.﹣2<x<0或x>2 8.一司机驾驶汽车从甲地去乙地,他以80千米/时的平均速度用了6小时到达目的地,当他按原路匀速返回时,汽车的速度v(千米/时)与时间t(小时)的函数关系为() A.v=B.v+t=480C.v=D.v= 9.对于反比例函数y=(k≠0),下列所给的四个结论中,正确的是()A.若点(2,4)在其图象上,则(﹣2,4)也在其图象上 B.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C.过图象上任一点P作x轴、y轴的垂线,垂足分别A、B,则矩形OAPB的面积为k D.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y=x和y=﹣x成轴对称 10.已知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经过(﹣4,2),那么下列四个点中,在这个函数图象上的是() A.(1,8)B.(3,)C.(,6)D.(﹣2,﹣4)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1.请写出一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满足条件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此函数的表达式可以为. 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函数y=(x>0)的图象经过点A,B,AC⊥x轴于点C,BD⊥y轴于点D,连接OA,△OB,则OAC与△OBD的面积之和为.

八年级下册反比例函数练习题(含答案)

第17章反比例函数单元复习测试 (时间:120分钟分数:120分) 得分_______ 一、精心选一选,想信你一定能选对!(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函数,①y=2x,②y=x,③y=x-1,④y= 1 1 x 是反比例函数的个数有().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2.反比例函数y=2 x 的图象位于() A.第一、二象限 B.第一、三象限 C.第二、三象限 D.第二、四象限3.已知矩形的面积为10,则它的长y与宽x之间的关系用图象表示大致为() 4.已知关于x的函数y=k(x+1)和y=-k x (k≠0)它们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大致图象是(? ). 5.已知点(3,1)是双曲线y=k x (k≠0)上一点,则下列各点中在该图象上的点是(). A.(1 3 ,-9) B.(3,1) C.(-1,3) D.(6,- 1 2 ) 6.某气球充满一定质量的气体后,当温度不变时,气球内的气体的气压P(kPa)是气体体积V(m3)的反比例函数,其图象如图所示,当气球内的气压大于140kPa时,?气球将爆炸,为了安全起见,气体体积应(). A.不大于24 35 m3 B.不小于 24 35 m3 C.不大于 24 37 m3 D.不小于 24 37 m3 (第6题) (第7题) 7.某闭合电路中,电源电压为定值,电流I(A)与电阻R(Ω)成反比例,如右图所表示的是该电路中电流I 与电阻R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则用电阻R表示电流I?的函数解析式为(). A.I=6 R B.I=- 6 R C.I= 3 R D.I= 2 R 8.函数y=1 x 与函数y=x的图象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交点个数是(). A.1个 B.2个 C.3个 D.0个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总结

一、常量与变量 杭信一中何逸冬 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数值保持不变的量叫常量,数值发生改变的量叫变量。 实际上,常量就是具体的数,变量就是表示数的字母。(注意“π”是常量) 二、自变量与函数 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y,如果x每取一个值,y都有唯一确定 ....的值与它对应,那么,把x叫自变量,y叫x的函数。 判断两个变量是否有函数关系就是“看对于自变量的每一个确定的值,函数值是否有惟一确定的值和它对应。” 三、函数值 如果x=a时,y=b,那么把“y=b叫做x=a时的函数值”。 四、表示函数的方法 方法(一)解析式法。 方法(二)列表法 方法(三)图像法 五、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在一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允许取值的区域,叫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六、自变量取值范围的求法 (一)对于解析式 1、解析式是整式。自变量取一切实数。 2、自变量在分母。取使分母不等于0的实数。 3、自变量在根号内 (1)在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内。自变量取一切实数。 (2)在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内。取使根号内的值为非负数的实数。 (二)对于实际问题 自变量的取值要符合实际意义。 在一个函数解析式中,同时有几种代数式时,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应是各种代数式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的公共部分 例:求函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解:要使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有意义, 必须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且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即,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所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说明:求使函数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值,就是求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七、函数图象的画法步骤 (一)列表。 (二)描点。以对应的x、y作为点(x,y),把每个点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三)连线。把描出的点按照自变量由小到大的顺序,用平滑的线 ....连结起来。 八、正比例函数 1、定义:形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k是常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 2 、图象:是经过(0,0)与(1,k)的直线。 3、性质: (1)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九、一次函数 ()定义: 形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 因为当b=0时,y=kx,所以“正比例函数是特殊的一次函数”。

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教案

1 1 1 1 1 1 1 1 11/2 1/2 1/2 1/2 2 1 §2-1数怎么又不够用了(1) 教学目标:1、通过拼图活动,让学生感受无理数产生的实际背景和引入的必要性; 2、会用自己的语言说明一个数不是有理数。 教学重点:借助图形判断一条线段是否是有理数线段。 教学难点:寻找有理数线段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有两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剪一剪,拼一拼,设法得到一个大正方形。 (1)设大正方形的边长为a,a满足什么条件? (2)A可能是整数吗?说说你的理由。 (3)A可能是分数吗?说说你的理由,并与同伴交流。 通过一个简单的动手活动引入新课,把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然后紧接着提出本节课的主要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让学生体会到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着不是有理数的数。 教师应鼓励学生充分进行思考、交流,并适时给予引导:“12=1,22=4,32=9,...越 来越大,所以a不可能是整数”“ 2 1 ? 2 1 = 4 1 , 9 4 3 2 3 2 = ?,…结果都为分数,所以a不可能是分数”“两个相同的最简分数的乘积仍然是分数“等。 结论:在等式a2=2中,a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所以a不是有理数。 二、做一做 (1)如图,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边的正方形的面积是 多少? (2)设该正方形的边长为b,b满足什么条件? (3)b是有理数吗? 数a、b确实存在,但都不是有理数。 进一步丰富无理数的实际背景,使学生体会到无理数在现实生活中是大量存在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举一些类似的无理数的例子。 三、随堂练习 1、如图,正三角形ABC的边长为2,高为h,h 分数吗?

最新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反比例函数》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第6章反比例函数》 一、选择题请把答案写在相应的表格中,否则不给分. 1.下列函数中,y是x的反比例函数的是() A.B.y=C.3xy=1 D.x(y+1)=1 2.已知反比例函数y=﹣,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y的值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 B.图象是双曲线,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 C.当x>1时,0<y<1 D.图象可能与坐标轴相交 3.如果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1,﹣2),则k的值是() A.2 B.﹣2 C.﹣3 D.3 4.已知点A(m+3,2)和B(3,m)是同一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两个点,则m的值是() A.﹣6 B.﹣2 C.3 D.6 5.已知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则它底边a上的高h与底边a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A.B.C.D. 6.如果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3,﹣4),那么函数的图象应在() A.第一,三象限 B.第一,二象限 C.第二,四象限 D.第三,四象限 7.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不经过的点是() A.(﹣1,﹣2) B.(﹣2,1)C.(1,2) D.(2,1) =3,则k的值为()8.A为反比例函数(k<0)图象上一点,AB垂直x轴,垂足为B点,若S △AOB A.6 B.﹣6 C.D.不能确定 9.已知反比例函数(k≠0),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那么一次函数y=kx﹣k的图象经过()

A .第一、第二、三象限 B .第一、二、四象限 C .第一、三、四象限 D .第二、三、四象限 10.函数y=ax 2﹣a 与y=(a ≠0)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 ) A . B . C . D . 11.如果点A (﹣1,y 1)、B (1,y 2)、C (2,y 3)是反比例函数 图象上的三个点,则下列结论正 确的是( ) A .y 1>y 3>y 2 B .y 3>y 2>y 1 C .y 2>y 1>y 3 D .y 3>y 1>y 2 12.如图,已知双曲线y=(k <0)经过直角三角形OAB 斜边OA 的中点D ,且与直角边AB 相交于点C .若点A 的坐标为(﹣6,4),则△AOC 的面积为( ) A .12 B .9 C .6 D .4 二、填空题 13.若函数是y 关于x 的反比例函数,则m 的值为______. 14.若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在每一个象限内y 的值随x 值的增大而增大,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15.如图,若正方形OABC 的顶点B 和正方形ADEF 的顶点E 都在函数y=(x >0)的图象上,则点B 的坐标为______,点E 的坐标为______. 16.双曲线y 1、y 2在第一象限的图象如图, ,过y 1上的任意一点A ,作x 轴的平行线交y 2于B ,交 y 轴于C ,若S △AOB =1,则y 2的解析式是______.

(完整版)最新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十一章反比例函数

第十一章 反比例函数一、基础知识 1.定义:一般地,形如 x k y (k 为常数,o k )的函数称为反比例函数。x k y 还可以写 成kx y 12.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特征: ⑴等号左边是函数y ,等号右边是一个分式。分子是不为零的常数k (也叫做比例系数k ),分母中含有自变量x ,且指数为 1. ⑵比例系数0 k ⑶自变量x 的取值为一切非零实数。 ⑷函数y 的取值是一切非零实数。 3.反比例函数的图像 ⑴图像的画法:描点法 ①列表(应以O 为中心,沿O 的两边分别取三对或以上互为相反的数) ②描点(有小到大的顺序) ③连线(从左到右光滑的曲线) ⑵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双曲线,x k y (k 为常数,0k )中自变量0x ,函数值0y , 所以双曲线是不经过原点,断开的两个分支,延伸部分逐渐靠近坐标轴,但是永远不与坐标轴相交。 ⑶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 x y 或x y )。⑷反比例函数x k y (0k )中比例系数k 的几何意义是:过双曲线 x k y (0k )上任意引x 轴y 轴的垂线,所得矩形面积为 k 。4.反比例函数性质如下表:

k 的取值 图像所在象限函数的增减性o k 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 值随x 的增大而减小o k 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 值随x 的增大而增大 5. 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确定:利用待定系数法(只需一对对应值或图像上一个点的坐标即可 求出k ) 6.“反比例关系”与“反比例函数”:成反比例的关系式不一定是反比例函数 ,但是反比例函数x k y 中的两个变量必成反比例关系。 7.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 19.1.1 变量与函数 教案

19.1.1数量与函数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函数的概念 2、会求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学习重点: 概括并理解函数概念中的单值对应关系 二、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常量和变量,什么是变量,什么是常量?生:变量:数值发生变化的量 常量:数值始终不变的量 问题:购买一些作业本,单价为0.5元/本,总价y元随作业本数x变化,指出其中的常量与变量,并用含有x的式子表示y 生:常量是0.5 变量是:X 和 y 式子表示为:Y=0.5x 【合作探究】 问题1、下面各题的变化过程中 (1)、每个问题中各有几个变量? (2)、同一个问题中的变量之间有什么联系? 1、汽车以60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路程为s km,行驶时间为t h 解:存在两个变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式 S = 60 t S 随着 t 的变化而变化,s 是怎样随着 t 的变化而变化呢,能用数值加以说明吗? 师生活动 小结: 当 _____确定一个值时,_____就随之确定一个值。

2、每张电影票的售价为10元,如果第一场售出150张票,第二场售出205张票,第三场售出310 张票,三场电影的票房收入各多少元?设一场电影售出x张票,票房收入y元,y的值随着x的值的变化而变化吗? (2)y=10x 当 x 取定一个值,y 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 3、你见过水中涟漪吗?圆形水波慢慢地扩大.在这一过程中,当圆的半径分别为10 cm,20 cm,30 cm时,圆的面积s分别为多少?s的值随r的值的变化而变化吗? (3)S =πr 2 当 r 取定一个值时,s 有唯一确定值与之对应 4、用10 m长的绳子围一个矩形.当矩形的一边长x分别为3 m,3.5 m,4 m,4.5 m时,它的邻边长y分别为多少?y的值随x的值的变化而变化吗? (4)y = 5-x 当 x 取定一个值时,y 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 师生活动: 归纳:1 每个变化的过程中都存在着()变量 2 两个变量互相联系,当其中一个变量确定一个值时,另一个变量也()。 问题2(1)下图是体检时的心电图.其中图上点的横坐标x表示时间,纵坐标y表示心脏部位的生物电流,它们是两个变量.在心电图中,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对应值吗? (2)在下面的我国人口数统计表中,年份与人口数 可以记作两个变量x与y,对于表中每一个确定的年份(x),都对应着一个确定的人口数(y)吗? 师生活动:引导学生说出(1)中时间与生物电流的对应关系,(2)中年份与人口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体会变量之间的的单值对应关系。 【教师精讲】 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 与y,并且对于x 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说x 是自变量,y 是x 的函数. 如果当x =a 时,对应的y =b, 那么 b 叫做当自变量的值为 a 时的函数值 (注:一一对应,即一个自变量x的值,只能对应一个函数y值。) 【分组讨论】 上面四个问题中哪些是自变量,哪些是自变量的函数? 【探究与讨论】 下列各式中,x是自变量,请判断y是不是x的函数? 1.y= 2x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知识点总结归纳 1 第十一章三角形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 第十三章轴对称 第十四章整式乘法和因式分解 第十五章分式 第十一章三角形

1、三角形的概念 由不在同意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组成三角形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叫做三角形的顶点;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简称三角形的角。 2、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 (1)三角形的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2)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的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3)从三角形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做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 3、三角形的稳定性 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很广,需要稳定的东西一般都制成三角形的形状。 4、三角形的特性与表示 三角形有下面三个特性: (1)三角形有三条线段 (2)三条线段不在同一直线上三角形是封闭图形 (3)首尾顺次相接 三角形用符号“?”表示,顶点是A、B、C的三角形记作“?ABC”,读作“三角形ABC”。 5、三角形的分类 三角形按边的关系分类如下: 不等边三角形 三角形底和腰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三角形按角的关系分类如下: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为直角的三角形) 三角形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 斜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为钝角的三角形)

把边和角联系在一起,我们又有一种特殊的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它是两条直角边相等的直角三角形。 6、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及推论 (1)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推论: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2)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及推论的作用: ①判断三条已知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②当已知两边时,可确定第三边的范围。 ③证明线段不等关系。 7、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推论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 推论: ①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来两个内角的和。 ③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注: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等边对等角;大角对大边;大边对大角。8、三角形的面积=2 1 ×底×高 多边形知识要点梳理 定义:由三条或三条以上的线段首位顺次连接所组成的封闭图形叫做多边形。 凸多边形 分类1: 凹多边形 正多边形:各边相等,各角也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 分类2: 多边形 非正多边形: 1、n 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80°(n-2)。 多边形的定理 2、任意凸形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反比例函数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17 章反比例函数综合检测题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30 分) 1、反比例函数y=n 5 图象经过点(2,3),则n 的值是().x A、-2 B、-1 C、0 D、1 k 2、若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经过点(-1,2),则这个函数的图象一定经过点(). x A、(2,-1) B、(-1 1 ,2)C、(-2,-1)D、( 2 2 ,2) 3、(08 双柏县) 已知甲、乙两地相距s (km),汽车从甲地匀速行驶到乙地,则汽车行驶的时间t (h)与行驶速度v (km/h)的函数关系图象大致是() t/h O v/(km/h) O t/h v/(km/h) O t /h v/(km/h) t/h O v/(km/h) A.B.C.D. 4、若y 与x 成正比例,x 与z 成反比例,则y 与z 之间的关系是().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正比例也不成反比例 D、无法确定 k 5、一次函数y=kx-k,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那么反比例函数y= x 满足().A、当x>0 时,y>0 B、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C、图象分布在第一、三象限 D、图象分布在第二、四象限 6、如图,点P 是x 轴正半轴上一个动点,过点P 作x 轴的垂y 1 线PQ 交双曲线y= x 于点Q,连结OQ,点P 沿x 轴正方向运动时, Q Rt△QOP 的面积().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保持不变 D、无法确定 7、在一个可以改变容积的密闭容器内,装有一定质量 m 的某种气体,当改变容积V 时,气体的密度ρ也随之改变. m o p x ρ与V 在一定范围内满足ρ= V 气体的质量m 为(). ,它的图象如图所示,则该A、1.4kg B、5kg C、6.4kg D、7kg 8、若A(-3,y 1),B(-2,y2),C(-1,y 3)三点都在函数y=- y 2,y 3的大小关系是(). A、y1>y 2>y 3 B、y1<y2<y3 C、y 1=y 2=y 3 D、y1<y3<y21 的图象上,则y 1,x 1 9、已知反比例函数y= 2 m 的图象上有A(x1,y1)、B(x 2,y 2)两点,当x 1<x2<0 时,x y 1<y 2,则m 的取值范围是().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反比例函数知识点归纳(重点)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反比例函数知识点归纳和典型例题(一)知识结构 (二)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k为常数,),能判断一个给定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函数. 2.能描点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会用代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进一步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即列表法、解析式法和图象法的各自特点. 3.能根据图象数形结合地分析并掌握反比例函数(k为常数,)的函数关系和性质,能利用这些函数性质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对于实际问题,能“找出常量和变量,建立并表示函数模型,讨论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函数是刻画现实世界中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 5.进一步理解常量与变量的辨证关系和反映在函数概念中的运动变化观点,进一步认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三)重点难点 1.重点是反比例函数的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2.难点是反比例函数及其图象的性质的理解和掌握. 二、基础知识 (一)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1.()可以写成()的形式,注意自变量x的指数为,在解决有关自变量指数问题时应特别注意系数这一限制条件; 2.()也可以写成xy=k的形式,用它可以迅速地求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中的k,从而得到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3.反比例函数的自变量,故函数图象与x轴、y轴无交点. (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在用描点法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时,应注意自变量x的取值不能为0,且x应对称取点(关于原点对称). (三)反比例函数及其图象的性质 1.函数解析式:() 2.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图象: (1)图象的形状:双曲线. 越大,图象的弯曲度越小,曲线越平直.越小,图象的弯曲度越大.(2)图象的位置和性质: 与坐标轴没有交点,称两条坐标轴是双曲线的渐近线. 当时,图象的两支分别位于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当时,图象的两支分别位于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3)对称性: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即若(a,b)在双曲线的一支上,则(,)在双曲线的另一支上. 图象关于直线对称,即若(a,b)在双曲线的一支上,则(,)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