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宏观经济学(第二版)黄亚钧 计算题解答

宏观经济学(第二版)黄亚钧 计算题解答

宏观经济学(第二版)黄亚钧 计算题解答
宏观经济学(第二版)黄亚钧 计算题解答

黄亚均《宏观经济学》(第二版)计算题解答

第三章复习思考题

9.有A 、B 两个国家。两国的生产函数相同:y=k 1/2 (y ,k 分别为每单位有效劳动产出和每单位有效劳动

资本)。A 国的储蓄率s A =28%,人口增长率n A =1%,B 国的储蓄率s B =10%,人口增长率n B =4%。两国有

相同的技术进步率g =2%,折旧率δ=4%。

求:稳态时,

(1)A 国和B 国的每单位有效劳动资本k 和每单位有效劳动产出y 分别是多少?

(2)A 国和B 国的人均产出增长率和人均资本增长率分别是多少?

(3)A 国和B 国的总产出增长率(ΔY/Y )和资本增长率(ΔK/K )分别是多少?

(4)两国的资本积累是否达到了黄金律水平?为什么?

(5)对两国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B 国为提高人均收入(产出)水平应该采取什么政策?

解答:

(1)根据稳态条件:s ·y=(δ+ n+ g)k ,把得y=k 1/2带入:s ·k 0.5=(δ+ n+ g)k ,

k 0.5=s/(δ+ n+ g)。稳态时,

A 国:每单位有效劳动资本k A =16,每单位有效劳动产出y A =4;

B 国:每单位有效劳动资本k B =1,每单位有效劳动产出y B =1。

(2)A 国的人均产出增长率和人均资本增长率为:

Δ(Y/N)=Δ(K/N)=g=2%;

B 国的人均产出增长率和人均资本增长率为:

Δ(Y/N)=Δ(K/N)=g=2%。

(3)A 国的总产出增长率和资本增长率为:(ΔY/Y )=(ΔK/K )=n+g=3%;

B 国的总产出增长率和资本增长率为:(ΔY/Y )=(ΔK/K )=n+g=6%。

(4)黄金律水平的条件为:MP k =(δ+ n+ g),A 国黄金律水平的条件应为:MP k =7%,而A 国稳态

时的MP k =dy/dk=0.5k -0.5=0.5×16-0.5=1/8=12.5%;B 国黄金律水平的条件应为:MP k =10%,而B

国稳态时的MP k =dy/dk=0.5k -0.5=0.5×1-0.5=1/2=50%。

(5)对比两国情况,都没有达到资本积累的黄金律水平,但是A 国由于有较高的储蓄率,较低的人

口增长率,单位有效劳动的资本水平和产出水平均较高,从而人均收入水平较高;而B 国尽管

有较高的总产出增长率,和A 国相同的人均增长率,但是由于其人口增长率较高,储蓄率较低,

致使单位有效劳动的资本水平和产出水平均较低,从而人均收入水平较低。B 国为提高自己的人

均收入(产出)水平应该采取降低人口增长率,提高储蓄率的政策措施。

第五章复习思考题

6.在一个经济中货币的流通速度是常数,实际GDP 的年增长率为5%,货币存量每年增长14%,名义利率

11%,则实际利率为多少?

解答:

根据通货膨胀率的定义和货币数量方程式:π=ΔP/P=ΔM/M+ΔV/V -ΔY/Y 得

π=14%-5%=9%;根据r=i -π得实际利率 r=11%-9%=2%。

7.假定一个经济的货币需求函数为:(M/P)d =500+0.2Y -1000i 。

(1)假定P=100,Y=1000,i=0.1。求实际货币需求,名义货币需求和货币流通速度。

(2)如果价格上涨50%,求实际货币需求,名义货币需求和货币流通速度。

(3)比较(1)、(2)解释货币需求和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

解答:

(1)实际货币需求 (M/P)d =500+0.2Y -1000i=500+0.2×1000-1000×0.1=600

名义货币需求 M=(M/P)d P=600×100=60000。

货币流通速度 V=(PY)/M=100×1000/60000≈1.67

(2)根据费雪效应 Δi=Δπ=0.5,i=i -1+Δi =0.1+0.5=0.6,

实际货币需求 (M/P)d =500+0.2Y -1000i=500+0.2×1000-1000×0.6=100;

名义货币需求 M=(M/P)d P=100×150=15000;

货币流通速度V=(PY)/M=150×1000/15000=10。

(3)比较(1)、(2)结果可知,名义利率由于通货膨胀而上升,提高了人们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致

使货币需求减少,货币流通速度提高。

8.假定一个经济的货币需求函数为: 0.01Y

e e

r Y r Y L π

π+=+01.0),( 其中Y=150,r =5%,皆为固定常数。

(1) 假定名义货币供给量年平均增长率稳定在10%。 求实际货币供给。

(2)假定现在央行宣布未来的货币供给量年增长率将为5%,而且人们也相信央行会遵守诺言,求此时的

实际货币供给量。

(3)比较(1)、(2)实际货币供给量有何变化,为什么?

解答:

(1)由于货币供给增长率稳定在10%,所以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不变,Y ,r 为常数,则,ΔL=(Y ,r+πe )=0,πe = π。根据: 101.005.015001.001.0),(%10),(),(=+?=+=+==++?-?=?=e e e e r Y r Y L P M r Y L r Y L M M P P πππππ

(2)由于人们相信央行期初成承诺的5%货币供给量年增长率,从而形成对通货膨胀的预期,所以该预期是确定的,因此可得:ΔL=(Y ,r+πe )=0,πe = π。 1505

.005.015001.001.0),(%5=+?=+=+==?=?=e e r Y r Y L P M M M P P πππ

(3)比较(1)、(2)结果可知,当货币供给量增长率下降后,实际货币供给量增加了。其原因是通货膨胀率随货币供给增长率下降致使名义利率下降,人们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降低,货币流通速度变慢了。

第六章复习思考题

5.考虑以下方程所描述的一个经济:Y=C+I+G+NX 。其中,Y=5000,G=1000,T=1000,C=250+0.75(Y-T),

I=1000-5000r ,NX=500-500ε,r=r*=5%。试求:

(1)这个经济中的国民储蓄 、投资 、贸易余额 、均衡汇率各为多少?

(2)假如政府支出增加250,则国民储蓄、投资、贸易余额、均衡汇率又分别为多少?并解释这些变量为

什么会发生变化。

(3)假如世界市场上的利率从5%上升到10%,结果又会怎样?解释你的答案。 解答:

(1) S=750, I=750, NX=0,ε=1。

(2) S=500, I=750, NX=-250,ε=1.5。政府支出增加使国民储蓄减少,资本流入增加即对外净投资

减少,实际汇率上升使净出口减少;利率未变,国内私人投资没有变化。

(3) S=750, I=500, ε=0.5 NX=250; 世界市场利率提高,资本外流,对外净投资增加,致使实际汇

率下降,净出口增加;国内私人投资因利率上升而减少。

第八章复习思考题

5.一个封闭经济的消费函数,投资函数和政府支出如下:

C=400-400r+0.2Y, I=240-400r ,G=200。

(1) 构造IS 曲线,并进行解释。

(2) Y=1000时,利率水平为多少?Y 上升到1020时,利率又为多少?

(3) 政府支出提高到240,IS 曲线将如何移动?

解答:

(1) IS 曲线:Y=1050-1000r 。IS 曲线反映的是当产品市场处于均衡时,均衡的产出和利率之间

的对应关系。IS 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利率下降会使投资增加,均衡的总产出增加。

(2) 当Y=1000时,r=5%;Y=1020时,r=3%。

(3) 当G=240时,IS 曲线为:Y=1100-1000r ,IS 曲线向右移动50个产出单位。

6.考虑一个封闭经济的情况:

消费函数C=200+0.75(Y -T) 投资函数I=200-25r

政府购买和税收均为100 货币需求函数为L=Y -100r

货币供给量为1000 价格水平为2

求:

(1) IS 曲线和LM 曲线,以及均衡的利率和收入水平。(2分)

(2) 当政府购买从100增加到150时,IS 曲线如何移动,移动的距离是多少,并求出此时的均衡利

率和收入水平。(3分)

(3) 但货币供给从1000增加到1200时,LM 曲线将如何移动,移动的距离是多少,并求出此时的

均衡利率和收入水平。(3分)

(4) 假设价格水平可以变动,试推导出总需求曲线。(2分)

解答:(1)

Y-C-G=I

Y-200-0.75(Y-T)-G=200-25r

0.25Y+0.75T=500-25r

IS 曲线 :Y=1700-100r

L=M/P

Y -100r=1000/2

LM 曲线 : Y=500+100r

r*=6,Y*=1100

(2)IS 曲线向右平移200,r*=7,Y*=1200;

(3)LM 曲线向右平移100,r*=5.5,Y*=1150;

(4)总需求曲线: Y=850+500/P

第九章复习思考题

7.设总供给曲线为:)P P (Y Y e -+=*α ,其中α=20000,Y*=4000。 总需求曲线为:Y=1101+1.288G+3.221M/P 。

(1)假设在某一时期,经济处于产量为潜在水平的状态,并预期近期内政策不会发生变化。货币供给

M=600,政府支出G=750。价格水平为多少?

(2)如果货币供给从600增加到620,新的产量水平和价格水平是多少?

解答:

(1)由于经济处于产量为潜在水平的状态,即:Y=Y*=4000,且有:P=P e 。

将Y=4000,G=750,M=600带入总需求曲线,得:P ≈1。

(2)如果货币供给M 从600增加到620被预期到了,则,P=P e 。

由总供给曲线可知,Y=Y*=4000。

把Y=4000,G=750,M=620带入总需求曲线,得:P ≈1.033。

如果货币供给M 从600增加到620未被预期到,则意味着P e =1。

总供给曲线为:Y=4000+20000(P -1),即:

Y=-16000+20000P 。

总需求曲线为:Y=1101+1.288×750+3.221×620/P ,即:

Y=2067+1997.02/P 。

将总供给曲线与总需求曲线联立解得:P ≈1.0029,Y ≈4058.223。

8.假设菲利普斯曲线为:π=π1-0.5(u -0.06)。

(1)自然失业率是多少?

(2)请画出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的图形。

(3)为使通货膨胀率降低五个百分点,周期性失业率会提高几个百分点?利用奥肯定律计算牺牲率。

(4)为使通货膨胀率降低五个百分点,政府可以采取哪些宏观经济政策?

解答:

(1) 自然率为:u n =0.06。

(2)

(3) ΔY/Y=3% (4) (略)

第十二章复习思考题

7.A 和B 两人的消费行为都服从费雪的跨期消费模型。假设A 在第一时期赚100元,第二时期也赚100元,B 在第一时期没有收入,第二时期有210元的收入。此外,A 和B 都可以在第一时期以利息r 借钱或储蓄。问:

(1)如果你最终发现A 和B 两人在两个时期的实际消费都是100元,那么利息率r 是多少?

(2)假设利息率上升了。A 在第一时期的消费会有什么变化?A 的福利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 π 0 π1

(3)利息率上升对B 在第一个时期的消费会有什么影响?B 的福利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

解答:

(1) B 的跨期消费约束为:100(1+r)+100=210, 得: r=10%。

(2) 利息率上升后,跨期消费约束变化了,虽然

消费者A 仍然可以选择点C ,但是点C 不再是最

优消费组合,新预算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大于C 点 的边际替代率即(1+r )>MRS ,A 会在新预算线

上C 点左上方选择某一点使(1+r )=MRS 。也就

是说现在的消费相对于未来的消费更昂贵了,A 会减少现在的消费以使未来增加更多的消费。A 可以选择C 点,而没有选择C 点,说明其福利提

高了。 (3) 利息率上升后,跨期消费约束变化了,新的

预算线位于原预算线以内,消费者B 的实际收入减 少,不可能再选择点C ,也就是说现在的消费相对于

未来的消费更昂贵了,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都会使 B 减少现在的消费。B 只能选择位于C 点左下方的 新的预算线上的某一点,说明其福利下降了。

第十三章复习思考题 7.假设投资需求由下列模型给出:

I=λ(K*-K -1)+0.1λK -1

K*是企业的意愿资本存量,K*=0.1Y/r ,其中Y 是产量,r 是利率,并且令r=0.05,设λ的初始值为0.25。

(1)当第一年的产量是200时,计算意愿的资本存量。如果第一年初的资本存量是400,计算第一年的投资水平。

(2)假设现在产量由200上升到第二年的250,并且一直保持着一水平,计算投资水平与第二年、第三年和第四年的资本存量。新的长期投资水平和资本水平是多少?为什么投资对产量增加的反映存在滞后?

(3)如果λ=0.5,上述计算结果将有何不同?请解释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

解答:

(1) K*=0.1×200/0.05=400

I 1=λ(K*-K -1)+0.1λK -1=0.25(400-400)+0.1×0.25×400=10

(2)K*=0.1×250/0.05=500

第一年末的资本存量为:K 1=400

第二年的投资为:I 2=λ(K*-K 1)+0.1λK 1=0.25(500-400)+0.1×0.25×400

=25+10=35

第二年末的资本存量为:K 2=400+25=425

第三年的投资为:I 3=λ(K*-K 2)+0.1λK 2=0.25(500-425)+0.1×0.25×425

=18.75+10.625=29.735

第三年末的资本存量为:K 3=425+18.75=443.75

第四年的投资为:I 4=λ(K*-K 3)+0.1λK 3=0.25(500-443.75)+0.1×0.25×443.75

=14.0625+11.09375=25.156

第四年末的资本存量为:K 4=443.75+14.0625=457.8125

新的长期资本水平为:K*=500;新的长期投资水平为:I=K*-K -1+0.1 K -1=100+40=140

投资对产量增加的滞后,是因为企业投资时面临着两种成本的权衡,企业资本不足时的利润损失和资本品建设安装成本。资本不足的程度越严重,时间越长利润损失就越大;资本品建设安装量越大,时间越短建设安装的成本就越高。因此企业要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每期最佳的投资量,这就造成了投资的滞后性。

(3) I=0.5(K*-K -1)+0.1×0.5K -1

第一年的投资为:I 1=20

第一年末的资本存量为:K 1=400

第二年的投资为:I 2=λ(K*-K 1)+0.1λK 1=0.5(500-400)+0.1×0.5×400

=50+20=70

第二年末的资本存量为:K 2=400+50=450

第三年的投资为:I 3=λ(K*-K 2)+0.1λK 2=0.5(500-450)+0.1×0.5×450

=25+22.5=47.5

第三年末的资本存量为:K 3=450+25=475

第四年的投资为:I4=λ(K*-K3)+0.1λK3=0.5(500-475)+0.1×0.5×475

=12.5+23.75=36.25

第四年末的资本存量为:K4=475+12.5=487.5

8.假设投资取决于国民收入Y和利率r,采取如下的函数形式:

I=350-200r+0.1Y

将这一投资函数加入IS—LM模型的另三个等式中:

Y=C+I+G

C=80+0.5Y

M=(0.15Y-1000r)P

假定价格水平P=1,政府支出是750,货币供给是500。

(1)求这一模型的IS曲线代数表达式。

(2)导出总需求曲线。

(3)计算增加政府支出对产出的影响,同投资不取决于产出时相比,这一影响变大了还是变小了,为什么?

(4)计算增加货币供给对产出的影响,同投资不取决于产出时相比,这一影响又是如何变化的,为什么?解答:

(1)根据产品市场均衡的条件:Y=C+I+G,把C=80+0.5Y,I=350-200r+0.1Y带入得IS曲线:Y=1075+2.5G-500r(1)当G=750时,

IS曲线为:Y=2950-500r (2)

(2)LM曲线:Y=20/3(M/P)+20/3×1000r (3)当M=500时,

LM曲线为:Y=10000/3P+ 20000 r /3 (4)联立式(2)、(4)消去r,得:

总需求曲线:Y=(118000/43)+10000/43P

(3)、(4)把P=1式(3)得:Y=2 0M /3+20/3×1000r (5)联立式(1)、(5),得:Y=1000+(100/43)G+(20/43)M(6)

财政政策乘数:k G=100/43。货币政策乘数:k M=20/43。

如果投资不取决于产出,此时,财政政策乘数:k G=100/53。货币政策乘数:k M=20/53。

由此可见,投资取决于产出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变大了。进一步讲,投资取决于产出时,财政扩张导致产出增加时,不仅引致消费增加,还将引致投资增加,从而使产出更多的增加。货币扩张利率下降,致使投资增加带来产出增加时,还将引致投资增加,从而使产出更多的增加。

宏观经济学作业四

宏观经济学作业四——失业与通货膨胀 一、判断题 √.通货膨胀是物价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物价一次性或短期性下降,严格来说,不能算作通货膨胀。 ×.货币学派认为,长期看来,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存在替代关系,政府可以通过货币政策降低失业率。 ×.由于国外原材料价格上升引起本国物价水平上升,此所谓结构性通货膨胀。 √.过快、过多增加工资的企业按工资增加额一定比例征税,也是反通货膨胀的收入政策的一部分。 √.开放型经济体的通货膨胀可以由世界通货膨胀率以及开放经济部门和非开放经济部门生产增长率差异所造成。 ×.“通货膨胀随时随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这是凯恩斯学派的观点。 ×.通货膨胀是日常用品的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 ×.投资增加会诱发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在世纪年代和年代,菲利普斯曲线右移,使得在相对比较低的通货膨胀水平上降低失业率更为容易。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实施工资价格指导或工资价格管制,能使通货膨胀率降低,因此这个政策是成功的。 ×.当出现需求推进的通货膨胀时,国家货币当局可以增加货币供给量来抑制它。 √.通货膨胀发生时,退休金领取者和领取工资者都会受到损害。 ×.菲利普斯曲线表明货币工资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它是恒定不变的。 ×.通货膨胀会对就业和产量产生正效应,而且是无代价的。 √.一般来说,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比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要弱。 二、单项选择题 .由于工会垄断力量要求提高工资,导致雇主提高商品售价,最终引发整个社会物价水平上涨,这就是()。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结构性通货膨胀 .利润推动型通货膨胀 .认为货币供应量变动是通货膨胀主要原因的是()。 .凯恩斯学派 .货币学派 .哈耶克 .古典学派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认为,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是()。 .总需求大于总供给 .总需求小于总供给 .消费支出增加 .商品、劳务共给过多 .以下那种现象不伴随通货紧缩发生()。 .有效需求不足 .经济衰退 .失业率下降 .物价下跌 .物价指数是衡量通货膨胀程度的最直接指标,以下属于物价指数的是()。 .生活费用指数 .国内生产总值折算指数 .货币购买力指数 .实际工资指数 .关于菲利浦斯曲线的形状,货币主义认为()。 .向右下倾斜.一水平线 .一垂直线 .短期内由下倾斜,长期内为一垂直线 .关于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不可以采取()。 .冻结工资水平 .增税 .降低法定准备率 .增加有效供给 .通货膨胀是()。 .货币发行量过多引起物价水平的普遍的持续上涨 .货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的货币量 .货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商品的价值量 .以上都不是 .在下列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中.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的原因可能是( ) .银行贷款的扩张.预算赤字 .进口商品价格上涨.投资增加 .通货膨胀会( )。 .使国民收入提高到超过其正常水平 .使国民收入下降到超过其正常水平 .使国民收入提高或下降主要看产生这种通货膨胀的原因 .只有在经济处于潜在的产出水平时,才会促进国民收入增长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 .通常用于描述某种供给因素所引起的价格波动 .通常用于描述某种总需求的增长引起的价格波动

宏观经济学计算题

1、设政府购买和税收分别为500美元和400美元,投资为200 美元,消费中自发性部分为 100 美元,边际消费倾向为0.9,求国民生产总值水平。 1. Y=C+I+G 得Y = 4400 2、假定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 C = 100+ 0.8Yd (Yd是可支配收入),投资支出 1 = 50 , 政府购买G = 200,政府转移支付TR=62.5 (单位均为10亿元),税率t = 0.25,试求: ( l )均衡国民收入。 ( 2) 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和平衡预算乘数。 2. (1) Y=C+I+G C=100+0.8(Y -T+TR) T =tY I=50 Y=200 TR=62.5 得Y=1000 (2)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1/【1-b(1-t)】=2.5 税收乘数=-b/【1-b(1-t)】=-2 转移支付乘数= b/【1-b(1-t) 】= 2 平衡预算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 0.5 3、在一个封闭经济中,有如下方程式:收入恒等式Y = C+ I + G,消费方程式C= 100+ 0.9yd, 当投资1= 300亿美元,政府购买G = 160亿美元,税率t= 0.2,问: ( 1 )当收支平衡时,收入水平为多少?乘数为多少? (2)假设政府购买G 增加到300 亿美元时,新的均衡收入水平是多少? 3. (1) Y=C+I+G 得Y=2000 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 1/【1-b(1-t)】=25/7 (2)^Y= △ g*Kg=500 所以新的均衡收入= Y+ △ Y = 2500 1、在两部门经济中,若社会投资函数1=150 —2r,储蓄函数S= —50+0.2Y。求IS曲线的方程。 1.I=S ,得Y=1000-10r 2、假定货币需求函数L=0.2Y —4r,货币供给量M=200。求LM曲线的方程。 ? L=M,得Y=1000+ 20r 3、在两部门经济中,消费函数C=100+0.7Y,投资函数1=200 —3r,货币供给M=100,货币 需求函数L=0.2Y —2r。求: (1)IS曲线的方程与LM曲线的方程; (2)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收入和利率。 ( 1 ) IS :Y=C+I 得Y=1000 —10r LM :L=M 得Y=500+10r ( 2)联立IS、LM 方程,得Y=750,r=25 4、在四部门经济中,消费函数C=100+0.8Yd,投资函数1=200 —5r,政府购买G= 100,税收函数T=20 + 0.25Y,出口X=50,进口函数M=24 + 0.1Y,货币供给M=100,货币需求函数 L=0.24Y —2r。求: (1) 四部门经济中IS 曲线的方程与LM 曲线的方程; (2) 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收入和利率。 1) IS:Y=C+I+G+NX ,得Y=820—10r LM :L=M ,得r= 0.12Y—50 (2)联立IS、LM 方程,得Y=600,r=22

宏观经济学及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1,这是因为(C) A.任何两个边际量相加总是等于1。 B.MP曲线C和MPS曲线都是直线。 C.国民收入的每一元不是用于消费就是用于储蓄。 D.经济中的投资水平不变。 2.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c)之时。 A.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 B.实际的消费加实际的投资等于产出值。 C.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 D.总支出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 3.在凯恩斯的两部门经济模型中,如果边际消费倾向值0.8, 那么自发性支出的乘数值必是(c)。 A .1 .6 B. 2.5 C. 5 D.4。 4.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厂商投资增加将引起(B)。 A.国民收入增加,但消费水平不变。 B.国民收入增加,同时消费水平提高。 C.国民收入增加,但消费水平下降。 D.国民收入增加,储蓄水平下降。 5.消费函数的斜率等于(C)。 A.平均消费倾向。

B.平均储蓄倾向。 C.边际消费倾向。 D.边际储蓄倾向 6. 如果消费函数为C=100+0.8(Y-T),那么政府支出乘数是(D)。 A.0.8 B.1.253 C.4 D.5 7. 如果消费函数为C=100+0.8(Y-T),并且税收和政府支出同时增加一元,则均衡的收入水平将( C )。 A.保持不变。 B.增加3元。 C.增加1元。 D.下降4元。 8.边际消费倾向小于1,意味着当前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将使意愿的消费支出( A )。 A.增加,但幅度小于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幅度。 B.有所下降,这是由于收入的增加会增加储蓄。 C.增加,其幅度等于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幅度。 D.保持不变,这是由于边际储蓄倾向同样小于1。 9.投资乘数等于(A)。 A.收入变化除以投资变化。 B.投资变化除以收入变化。 C.边际消费倾向的倒数。

(最新整理)宏观经济学计算题(重点)

(完整)宏观经济学计算题(重点) (完整)宏观经济学计算题(重点)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 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 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 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宏观经济学计算题 (重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 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 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 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 以下为(完整)宏观经济学计算题(重点)的全部内 容。

1。假定某经济的消费函数为d y c 8.0100+=,投资50=i ,政府购买性支出200=g ,政府转移支付5.62=r t ,税收250=t (单位均为10亿美元). (1)求均衡收入。(2分) (2)试求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平衡预算乘数。(3分) (3)假定该社会达到充分就业所需要的国民收入为1 200,试问:1)增加政府购买;2)减少税收;3)以同一数额增加政府购买和税收(以便预算平衡)实现充分就业,各需多少数额?(6分) 解:(1)方程组 c=100+0.8y d y d =y -t +t r y=c +i +g 可解得y=100 + 0.8 (y – t+t r )+ i+ g =100 + 0。8 (y – 250 + 62.5) + 50 +200 = 1000,故均衡收入水平为1000.(也可以根据公式求得) (2)我们可直接根据三部门经济中有关乘法的公式,得到乘值: 政府购买乘数k g = 1 / (1 - b )=1 / (1 – 0.8) = 5 税收乘数k t = - b (1 - b)= — 0.8 (1 – 0。8 ) = - 4 平衡预算乘数等于政府支出(购买)乘数和税收乘数之和,即k b = k g + k t = 1 (3)本小题显然要用到各种乘数.原来均衡收入为1000,现在需要达到1200,则缺 200=?y 。 1) 增加政府购买g ?= g k y ?= 200 / 5 = 40 2)减少税收t k y t ?= ?=200 / 4 = 50 3)由题意: ()[]g g i t t t r ?++++?+-+=12008.01001200,由g t ?=? 解得g t ?=?=200 即同时增加政府购买200和税收200就能实现充分就业。 2.(1)如果投资函数为r i 5100-=,找出利率为4%、5%、6%、7%时的投资量;(单位为亿美元)(2分) (2)若储蓄函数为 y s 25.040+-=,找出与上述投资相均衡的收入水平;(单位为亿美元)(2分) (3)求IS 曲线并作出图形.(3分) (4)若此时LM 曲线为 r y 10200+=,求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利率和收入.(3分) 2。解:(1) 若投资函数为i=100亿美元–5r ,则当r=4%时,i=100–5×4 =80亿美元 当r=5%时,i=100 —5×5 =75亿美元;当r = 6%时,i=100–5×6 =70亿美元;当r=7%时,i=100 – 5×7 =65亿美元。 (2)若储蓄为S= - 40亿美元+ 0。25y ,根据均衡条件i=s,即100–5r = — 40 + 0。25y,解得y=560–20r ,根据(1) 的答案计算y ,当r=4时,y=480亿美元;当r=5时,y=460亿美元;当r=6时,y=440亿美元;当r=7时,y=420亿美元. (3)求得IS 曲线为 r y 20560-=,如图 (4)联立IS 、LM 求解的: r=0。12 y=320 3。假定一国有下列国民收入资料: 单位:亿美元 个人储蓄.(本题 共10分) 解:(1)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资本消耗补偿,而资本消耗补偿即折旧等于总投资减净投资后的余额,即800– 300 = 500 亿美元,因此,国内生产净值=4800–500 = 4300亿美元。 (2)从GDP=c + i + g + nx 中可知 nx =GDP –c –i –g ,因此,净出口 nx = 4800– 3000–800–960 = 40 亿美元。 (3)用BS 代表政府预算盈余,T 代表净税收既政府税收减去政府转移支付后的收入,则有BS=T –g ,从而有 T = BS + g = 30 + 960 = 990亿美元 (4)个人可支配收入本来是个人所得税后的余额,本题中没有说明间接税,公司利润,社会保险税等因素,因此,可从国 民生产净值中直接得到个人可支配收入,则有y d =NNP –T = 4300–990 = 3310亿美元。 (5)个人储蓄S=y d –C= 3310–3000 = 310亿美元 4。 假定:货币需求为L =0。20y-10r ,货币供给量为200亿美元,消费C=60+0.8y d ,税收t=100亿美元,投资i=150亿美元,政府支出g=100亿美元。求: (1) IS 和LM 方程?(各1分,共2分) (2) 求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各1分,共3分) (3)当政府指出从100亿美元增加到 120亿美元时,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有何变化?(各1分,共3分) (4)是否存在“挤出效应”?(1分)

宏观经济学作业4

宏观经济学作业4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宏观经济学》第四次习题 1. 在索洛模型中,假设经济中的总量生产函数0.50.5 Y K L =,储蓄率为 0.4,劳动力的增长率为0.02,资本的折旧率为0.03,求解下面问题: (1)均衡状态的y *,k *,c *是多少? (2)经济中的黄金律水平的资本存量是多少? (3)什么样的储蓄率可以使得经济实现黄金律的资本存量? 2.在包含技术进步的Solow 模型中,假设生产函数为(),F K AL ,技术进步速度为g ,人口增长率为n ,储蓄率为s ,资本折旧率为δ。定义 ()k K AL ∧ =表示人均有效劳动的资本,推导人均有效劳动资本k ∧ 的动态积 累方程。 3.在包含人力资本积累的Solow 模型中,假设生产函数为 ()() 1,,F K H AL K H AL αβ αβ--=(0,1αβ<<),总产出中用于物质资本积累 和人力资本积累的比例分别为K s 和H s ,假设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折旧率均为δ。我们用)k K AL ∧ =和)h H AL ∧ =分别表示人均有效劳动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均衡状态(steady state )人均有效劳动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产出和消费水平分别记为k ∧ * 、h ∧* 、y ∧* 和c ∧* 。请回答如下几个问题: (1)推导出人均有效劳动的物质资本k ∧ 和h ∧ 的动态积累方程。

(2)考察K s 和H s 对均衡状态人均有效劳动的物质资本k ∧* 和人力资本 h ∧* 的影响。 (3)求解使得均衡状态人均有效劳动的消费c ∧* 极大化的K s 和H s (黄金律的投资率)。 4.在Solow 模型中,人均资本()k t 的动态积累方程为 ()k sAk n k αδ? =-+,其中0A >为常数,初始状态的资本存量给定 ()00k k =。求()k t ,并证明均衡状态的资本存量会收敛于11sA n α δ-?? ?? +?? 5. 在索洛模型中引入自然资源(土地),假设生产函数 () 1Y K R AL αβ αβ--=,其中R 为土地数量,假设01α<<,01β<<, 01αβ<+<。各生产要素的积累方程为K sY K δ? =-,A gA ? =,L nL ? =, 0R ? =。求当经济处于平衡增长路径上(均衡状态)时,人均实际产出的 增长率是多少?

宏观经济学练习试题答案解析(曼昆)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 作业 1 1.经济学得创始人就是,现代宏观经济学就是建立得。 2.亚当斯密在年出版了《》。 3。凯恩斯在年出版了《》. 4。当代经济学最主要流派有、与 . 5.名词解释: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6。简述宏观经济学得内容。 作业 2 1.名词解释:国内生产总值(GDP)、GDP平减指数、中间产品 2。GDP与GNP得差别? P109 2、生产一辆经济型轿车或生产一辆豪华型轿车,哪一个对GDP得贡献更大?为什么? 答:生产一辆豪华型轿车对GDP得贡献大.因为GDP就是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得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得市场价值。由于市场价格衡量人们愿意为各种不同物品支付得量,所以市场价格反映了这些物品得市场价值。由于一辆豪华型轿车得市场价格高于一辆经济型 轿车得市场价格,所以一辆豪华型轿车得市场价值高于一辆经济型轿车得市场价值,因而生 产一辆豪华型轿车对GDP得贡献更大。 3、农民以2美元得价格把小麦卖给面包师。面包师用小麦制成面包,以3美元得价格出售。这些交易对GDP得贡献就是多少呢? 答:对GDP得贡献就是3美元。GDP只包括最终物品得价值,因为中间物品得价值已经包括在最终物品得价格中了。 4、许多年以前,佩吉为了收集唱片而花了500美元。今天她在旧货销售中把她收集得物 品卖了100美元。这种销售如何影响现期GDP? 答:现期GDP只包括现期生产得物品与劳务,不包括涉及过去生产得东西得交易。因而这种销售不影响现期GDP。 P110 1.下列每一种交易会影响GDP得哪一部分(如果有影响得话)?试解释之。 A。家庭购买了一台新冰箱。 答:家庭购买了一台新冰箱会增加GDP中得消费(C)部分,因为家庭用于家用电器得支出 计算在消费得耐用品类中。 B。杰妮姑妈买了一所新房子。 答:杰妮姑妈买了一所新房子会增加GDP中得投资(1)部分,因为家庭住宅能长期供人 居住,提供服务.它比一般耐用消费品得使用寿命更长,因此把住宅房屋得投资计算在投资中. C、福特汽车公司由其存货中出售了一部雷鸟牌汽车. 答:福利汽车公司由其存货中出售了一部雷鸟牌汽车会减少现期GDP中得投资,因为销售中间物品存货时,企业得存货投资就是负得,因而减少了当期得GDP. D.您买了一个比萨饼. 答:我买了一个比萨饼会增加GDP中得消费(C),因为我用于购买食品得支出计算在消费 得非耐用品类中。 E.加利福尼亚重新铺设了101号高速公路。 答:加利福尼亚重新铺设了101号高速公路增加了GDP中得政府购买(G),因为修建高速公路就是政府得 行为。 F。您得父母购买了一瓶法国红酒. 答:我得父母购买了一瓶法国红酒会减少GDP中得净出口(NX),因为法国红酒就是进口 食品,它得购买增加了美国得进口. G.本田公司扩大其在俄亥俄州马利斯维尔得工厂。

中级宏观经济学计算题完整解答

1、在以下列函数描述的经济体中,考察税收对均衡收入决定的作用。 C=50+0.8YD, I=70, G=200, TR=100, t=0.20 (1)计算模型中的均衡收入和乘数; (2)计算预算赢余; (3)设想t增加到0.25,新的均衡收入是什么?新的乘数是什么? (4)计算预算赢余的变动。如果c是0.9而不是0.8,预算赢余是增加还是减少? 2、在三部门经济中,已知消费函数为C=100+0.9YD,YD为可支配收入,投资I=300亿 元,政府购买G=160亿元,税收TA=0.2Y。试求: (1)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 (2)政府购买乘数; (3)若政府购买增加到300亿元时,新的均衡国民收入。 3、考虑如下经济: (1)消费函数是) C- Y + =,投资函数是r 200T ( 75 .0 200- =,政府购买和税收都是 I25 100,针对这个经济体,画出r在0~8之间的IS曲线。 (2)在该经济下,货币需求函数是r / =,货币供给M是1000,物价水 ) (- P Y d M100 平P是2,针对这个经济,画出r在0~8之间的LM曲线。 (3)找出均衡利率r和均衡收入水平y。 (4)推导并画出总需求曲线。 4.某一两部门的经济由下述关系式描述:消费函数C=100+0.8Y,投资函数为I=150-6i,货币需求函数为L=0.2Y-4i,设P为价格水平,货币供给为M=150。 试求:(1)总需求函数 (2)若P=1,均衡的收入和利率各为多少?

(3)若该经济的总供给函数为AS=800+150P,求均衡的收入和价格水平。5.以下等式描绘一个经济(C、I、G等以10亿美元为计量单位,i以百分率计量,5%的利率意味着i=5)。 M C=0.8(1-t)Y,t=0.25,I=900-50i,G=800,L=0.25Y-62.5i, 500 = P (1)描述IS曲线的是什么方程? (2)描述LM曲线的是什么方程? (3)什么是均衡的收入与均衡的利率水平? 6.在三部门经济中,消费函数为YD 20- I5 =,货币需求函数 C8.0 80+ =,投资函数为i 为i T25 G,税收Y M,充 = =,名义货币供给量90 .0 Y L10 4.0- = =,政府采购支出20 分就业的产出水平285 Y。 = (1)若价格水平2 IS-决定的均衡收入和利率各是多少? P,则LM = (2)若总供给曲线方程为P AD-决定的均衡收入和价格各是多 =,则AS Y40 235+ 少? (3)若通过变动政府购买来实现充分就业,则政府购买的变动量是多少? (4)若通过变动货币来实现充分就业,则需要如何变动货币供应量? 7.考虑一个经济,其生产函数为Y=K?(AN)1- ?,A=4K/N。假定储蓄率为0.1,人口增长率为0.02,平均折旧率为0.03,?=0.5。 (1)将生产函数化为Y=αK。α为多少? (2)模型中产出增长率和资本增长率是多少? (3)是什么因素使它成为一个内生增长模型? 8.假设经济体的人均生产函数为y=k为人均资本。求: (1)经济体的总量生产函数;

宏观经济学计算题含答案

精品文档宏观经济学计算题 1、一国的国民收入资料如下4800万美元:GDP 800万美元总投资:300万美元净投资:3000万美元消费:960万美元政府购买:2)分;②净出口试计算:①国内生产净值(万美元500 解:①折旧=总投资-净投资=800-300=4800-500=4300万美元GDPNDP=-折旧==C+I+G+X-M GDP②万美元-960=40-X-M=4800-3000800 万亿0.90.2,潜在产出是1万亿美元,而实际产出是 2、假如某经济社会的边际储蓄倾向是美元,请计算政府应该增加(或减少)多少投资才能使实际产出达到潜在水平?倍=5 解:支出乘数=1/0.2 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的差=1000亿美元1000/5=200亿美元G政府应增加的投资额= ,,投资函数为i=150-6r0.8yc3、设某一两部门的经济由下述关系式描述:消费函数=100+货币需求函数为L=0.2y-4r,设P为价格水平,货币供给为M=150。试求: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①IS曲线方程;②若P=1,均衡的收入和利率各为多少? 解:①由y=c+i=100+0.8y+150-6r 得y=1250-30r……………………IS方程 ②当P=1时,150=0.2y-4r 即y=750+20r …………LM方程 解由IS和LM方程组成的方程组 得r=10, y=950 4、假设GDP为5000万美元,个人可支配收入为4100万美元,政府预算赤字为200万美元,消费为3800万美元,贸易赤字为100万美元。 计算:①个人储蓄;②投资;③政府购买支出 解:①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4100-3800=300万美元 ②政府储蓄=-200万美元 投资I=300-200+100=200万美元 ③G=5000-3800-200-(-100)=1100万美元 5、假如某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是0.8,现政府增加购买支出100亿美元,厂商增加投资100亿美元,社会增加进口50亿美元,则均衡国民收入增加多少? 解:支出乘数=1/(1-0.8)=5 △y=5×(100+100-50)=750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6、假设某经济的消费函数c=100+0.8y,投资i=50,政府购买g=200,净出口为100。 求:①均衡国民收入;②当i增加100时,新的均衡国民收入 解;①y=c+i+g+(x-m) y=2250

中级宏观经济学配套练习及答案

第二讲 配套习题及答案 1.若效用函数现为: γγ-=1),(l c l c u (10<<γ) 其他条件与实例中给出的相同,试分别求分散经济与计划经济的最优解。 计划者目标函数为: }{max 1,γγ-l c l c ..t s αα --==10 )(l h zk y c 代约束条件进目标函数,可以得到无约束的最大化问题: { }γγαα ---110])([max l l h zk l 一阶条件为: )(l FOC γγααγ γγγααγγγγα-------=--l l h k z l l h k z )1()()()1()1(011)1(0 求解可得: αγγ--=*1)1(h l αγ αγ--= *1) 1(h n 代*n 进生产函数可得: α ααγαγ-**??? ? ??--==10 1)1(h zk y c 企业利润函数为: wn k r n zk -+-=-)1(1ααπ 企业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0)1(11=+-=??--r n k z k αααπ 0)1(=--=??-w n k z n αααπ 利用这两个一阶条件可以取得均衡的价格解,为: α ααγαγ-*?? ????--=1)1(0 h zk w 11)1(110 -?? ????--=--*α ααγαγαh k z r 2.假设行为人的效用函数如下:)ln()ln(l c U +=,其中c 是行为人的消费,l 是行为人每天用于闲暇的时间。行为人每天的时间除了用于闲暇,就是用于工作,但他既可以为自己工作也可以为别人工作。他为自己工作时的产出函数为5.0)(4s n y =,其中s n 为用于自己工作的时间。如果他为别人工作,每小时得到的报酬是工资,记为w (当然是用消费品衡量的)。试写出该行为人的最优化问题,并求解之。 )ln(){ln(max ,,l c s n l c + ..t s w n l n c s s )24()(45.0--+= 代约束条件进目标函数,分别对l 和s n 两个变量求一阶导数,并令其为零,有: )(l FOC l w n l n w s s 1 )24()(45 .0=--+ )(n FOC 0)24()(4)(25 .05.0=--+--w n l n w n s s s 求解上述联立方程,可得: w n s 4= *

最新宏观经济学作业四

宏观经济学作业四

宏观经济学作业四——失业与通货膨胀 一、判断题 √1.通货膨胀是物价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物价一次性或短期性下降,严格来说,不能算作通货膨胀。 ×2.货币学派认为,长期看来,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存在替代关系,政府可以通过货币政策降低失业率。 ×3.由于国外原材料价格上升引起本国物价水平上升,此所谓结构性通货膨胀。 √4.过快、过多增加工资的企业按工资增加额一定比例征税,也是反通货膨胀的收入政策的一部分。 √5.开放型经济体的通货膨胀可以由世界通货膨胀率以及开放经济部门和非开放经济部门生产增长率差异所造成。 ×6.“通货膨胀随时随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这是凯恩斯学派的观点。 ×7.通货膨胀是日常用品的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 ×8.投资增加会诱发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9.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菲利普斯曲线右移,使得在相对比较低的通货膨胀水平上降低失业率更为容易。

×10.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实施工资价格指导或工资价格管制,能使通货膨胀率降低,因此这个政策是成功的。 ×11.当出现需求推进的通货膨胀时,国家货币当局可以增加货币供给量来抑制它。 √12.通货膨胀发生时,退休金领取者和领取工资者都会受到损害。 ×13.菲利普斯曲线表明货币工资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它是恒定不变的。 ×14.通货膨胀会对就业和产量产生正效应,而且是无代价的。 √15.一般来说,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比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要弱。 二、单项选择题 1.由于工会垄断力量要求提高工资,导致雇主提高商品售价,最终引发整个社会物价水平上涨,这就是( B )。 A.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B.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C.结构性通货膨胀 D.利润推动型通货膨胀 2.认为货币供应量变动是通货膨胀主要原因的是( B )。 A.凯恩斯学派 B.货币学派 C.哈耶克 D.古典学派 3.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认为,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是( A )。

中级宏观经济学题库(2017)

一、概念辨析 1.国内生产总值(GDP )与国民生产总值(GNP ) 2.政府支出与政府购买 3.消费者价格指数与GDP 消胀指数 4.实际总支出与计划总支出 5.流动性偏好与流动性陷阱 6.固定汇率制与可变汇率制 7.预算盈余与充分就业预算盈余 8.汇率上升与货币升值 9.经常账户与资本账户 10.商品市场均衡曲线(IS )与货币市场均衡曲线(LM) 11.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 12.贸易均衡与国际收支均衡 二、简述题(图解题) 1.恒等式“储蓄等于投资”(如果是四部门经济则为“国民储蓄等于国民投资”)在传统意义上很好理解,比如你把钱存银行,银行贷款给企业投资。那么假设人把钱放枕头底下,该恒等式还成立吗? 2.如果甲乙两个国家合并成一个国家,对GDP 总和会有什么影响(假定两国产出不变)? 3.在实行累进税制的国家,比例所得税为何能对经济起到自动稳定器的作用? 4.写出现代菲利普斯曲线方程,配以图形简述其如何解释经济中的滞胀现象? 5.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弹性越大,货币政策就越无效的判断是否正确? 6.凯恩斯认为人们的货币需求行为由哪些动机决定? 7.政府采购支出增加一定会挤出私人投资和导致通货膨胀吗? 8.古典学派和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观点各自基于怎样的假定前提以及适合在什么情况下分析宏观经济问题? 9.在国民收入核算中,NX G I C Y +++≡;在均衡收入的决定中,只有当AD Y =时,NX G I C Y +++=才会成立。这是否存在矛盾,并请说明理由。 10.名义货币存量的增加使AD 曲线上移的程度恰恰与名义货币增加的程度一致,为什么? 11.封闭经济中的IS 曲线和开放经济中的IS 曲线哪一个更陡峭? 12.贸易伙伴收入提高、本国货币真实贬值将对本国IS 曲线产生何种影响? 13.凯恩斯学派认为货币政策的传递机制包含哪些环节?最主要的环节是什么? 14.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若政府要改变需求构成,从消费转向投资,但不允许超过充分就业水平。需要采取何种形式的政策组合?运用IS —LM 模型进行分析。 15.考虑两种紧缩方案,一种是取消投资补贴;另一种是提高所得税率。运用IS —LM 模型分析两种政策对收入、利率与投资的影响。 16.利用IS —LM 模型分析价格沿AD 曲线变动,利率会发生什么变化?

!!!宏观经济学计算题(整理打印)

1.假定一国有下列国民收入统计资料:(单位:万美元) 国民生产总值:4800 总投资:800 净投资:300 消费:3000 政府购买:960 政府预算盈余:30 试计算:(1)国内生产净值;(2)净出口;(3)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4)个人可支配收入;(5)个人储蓄。 解:(1)NDP= GDP-折旧=4800-(800-300)=4300 (2)NX= GDP-I-C-G=4800-800-3000-960=40 (3)T-TR=G+BS=960+30=990 (4)DPI=4300-990=3310 (5)个人储蓄=3310-3000=310 2.假设国内生产总值是5000,个人可支配收入是4100,政府预算赤字是200,消费是3800,贸易赤字是100(单位:万元),试计算: (1)储蓄;(2)投资;(3)政府支出。 解:(1)S=DPI-C=4100-3800=300 (2)I=S+(T-G)+(M-X)=300-200+100=200 (3)G=GDP-C-I-NX=5000-3800-200-(-100)= 1100 3.假定法定准备率是0.12 ,没有超额准备,对现金的需求是1000亿美元。 (1)假定总准备金是400亿美元,货币供给是多少? (2)若中央银行把准备率提高到0.2 ,货币供给变动多少?假定总准备金仍是400亿美元) (3)中央银行买进10亿美元政府债券(存款准备金率是0.12),货币供给变动多少? 解:(1)货币供给M=1000+( 400/0.12 )=4333.33亿美元 (2)当准备金率提高到 0.2 ,则存款变为4000/0.2 =2000亿美元,现金仍是1000亿美元,因此货币供给为1000+2000=3000亿美元,则货币供给减少了1333.33亿美元。 (3)中央银行买进10亿美元债券,即基础货币增加10亿美元,则货币供给增加: ΔM=10×(1/0.12)=83.3 亿美元 4.假设一经济中有如下关系:c=100+0.8y d, i=50, g=200, tr=62.5,(单位都是10亿美元) t=0.25(边际税率)。(1)求均衡收入。(2)求预算盈余BS。 (3)若投资增加到i=100时,预算盈余有何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一变化? (4)若充分就业收入y*=1200,当投资分别为50和100时,充分就业预算盈余BS*为多少?(5)若i=50,政府购买g=250,而充分就业收入仍为1200,试问充分就业预算盈余为多少?(6)用本题为例说明为什么要用BS*而不用BS去衡量财政政策的方向? 解:(1)y=c + i + g=100+0.8×(y—0.25y+62.5)+50+200 解得:y=1000 (2)BS= ty – tr —g=0.25×1000—62.5—200= —12.5 (3)投资增加100时,y=c + i + g=100+0.8×(y—0.25y+62.5)+100+200 解得:y=1125 BS= ty – tr —g=0.25×1125—62.5—200= 18.75 由于投资增加,从而国民收入增加,税收增加,所以预算盈余改善。 (4)投资为50时,BS*=t(y*—y)十BS=0.25×(1 200—1 000)—12.5=37.5 投资为100时,BS*=t(y*—y)十BS=0.25×(1 200—1125)+18.5=37.5 (5)投资为50,政府购买为250时, y=c + i + g=100+0.8×(y—0.25y+62.5)+50+250 解得均衡收入:y=1125 BS= ty – tr —g=0.25×1125—62.5—250= —31.25 BS*=t(y*—y)十BS=0.25×(1 200—1125)—31.25= —12.5 (6)用BS*而不用BS去衡量财政政策的方向是因为:把收入固定在充分就业水平上,消

宏观经济学作业4

《宏观经济学》第四次习题 1. 在索洛模型中,假设经济中的总量生产函数0.50.5Y K L =,储蓄率为, 劳动力的增长率为,资本的折旧率为,求解下面问题: (1)均衡状态的y *,k *,c *是多少 (2)经济中的黄金律水平的资本存量是多少 (3)什么样的储蓄率可以使得经济实现黄金律的资本存量 2.在包含技术进步的Solow 模型中,假设生产函数为(),F K AL ,技术进步速度为g ,人口增长率为n ,储蓄率为s ,资本折旧率为δ。定义()k K AL ∧=表示人均有效劳动的资本,推导人均有效劳动资本k ∧的动态积累方程。 3.在包含人力资本积累的Solow 模型中,假设生产函数为()()1,,F K H AL K H AL αβαβ--=(0,1αβ<<),总产出中用于物质资本积累和人力资本积累的比例分别为K s 和H s ,假设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折旧率 均为δ。我们用)k K AL ∧=和()h H AL ∧=分别表示人均有效劳动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均衡状态(steady state )人均有效劳动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产出和消费水平分别记为k ∧*、h ∧*、y ∧*和c ∧*。请回答如下几个问题: (1)推导出人均有效劳动的物质资本k ∧和h ∧ 的动态积累方程。 (2)考察K s 和H s 对均衡状态人均有效劳动的物质资本k ∧*和人力资本h ∧*的影响。 (3)求解使得均衡状态人均有效劳动的消费c ∧*极大化的K s 和H s (黄金律的投资率)。

4.在Solow 模型中,人均资本()k t 的动态积累方程为()k sAk n k αδ?=-+,其中0A >为常数,初始状态的资本存量给定()00k k =。求()k t ,并证明均衡状态的资本存量会收敛于11sA n αδ-????+?? 5. 在索洛模型中引入自然资源(土地),假设生产函数()1Y K R AL αβαβ--=,其中R 为土地数量,假设01α<<,01β<<,01αβ<+<。 各生产要素的积累方程为K sY K δ?=-,A gA ?=,L nL ?=,0R ? =。求当经济 处于平衡增长路径上(均衡状态)时,人均实际产出的增长率是多少

宏观经济学习题(附答案)

1、“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 ( ) A、一定是对的 B、一定是不对的 C、可能对,也可能不对 D、以上三种说法全对 2、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 A.将人们取得的收入加总 B.将各生产要素得到的各种收入加总 C.将各个部门的产值加总 D.把购买最终产品所支出货币价值加总 3.、为了生产方便面,某企业购进10吨面粉,这些面粉属于() A.最终产品 B.中间产品 C.一半是最终产品,一半是中间产品 D.不确定 4、如果当期价格水平低于基期价格水平,那么 ( ) A、实际GDP等于名义GDP B、实际GDP小于名义GDP C、实际GDP与名义GDP 相同 D、实际GDP大于名义GDP 5、以下正确的统计恒等式为 ( ) A、投资 = 储蓄 B、投资 = 消费 C、储蓄 = 消费 D、总支出 - 投资 = 总收入 - 储蓄 6、下列项目中,( ) 不是要素收入 A、总统薪水 B、股息 C、公司对灾区的捐献 D、银行存款者取得的利 7、以下 ( ) 不能计入国内生产总值 A、企业的库存 B、家庭主妇的家务劳务折合成的收入 C、拍卖毕加索作品的收入

D、为他人提供服务所得收入 8、安徽民工在江苏打工所得收入应该计入到当年 ( ) A、安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 B、安徽的国民收入 (NI) C、江苏的国民生产总值 (GNP) D、江苏的国内生产总值 (GDP) 9、通货膨胀时,GDP价格矫正指数 ( ) A、大于1 B、小于1 C、大于0 D、小于0 10、宏观经济学中所讨论的两部门指的是() A. 工业和农业 B.家庭和企业 C. 企业和政府 D.工业和第三产业 11、净出口是指() A.出口减进口 B.出口加进口 C.出口加政府转移支付 D.进口减出口 12、一年内在本国领土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被称为() A.国民生产总值 B.国内生产总值 C.国内生产净值 D.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13、下列哪一项计入GDP 中? ( ) A、购买一辆用过的旧自行车 B、购买普通股票 C、汽车制造厂买进10吨钢板 D、银行向某企业收取一笔贷款利息 14.、统计一年内由本国居民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被称为:() A.国内生产总值 B.国民生产总值 C.国民生产净值 D.国民收入15、下列哪项计入当年的GDP ()

中级宏观经济学习题

宏观经济学习题集 第一章正名 本章重点: 1)经济学的规范性和实证性定义的内涵与外延。 2)凯恩斯主义(及新凯恩斯主义)与古典(及新古典)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本章难点: 1)微观经济学均衡与宏观经济学均衡的区别及简单的动态经济学基础。 2)经济体制和经济人行为的相互关系。 一、判断题 1.“经济学研究如何有效配置稀缺资源”这种定义将经济学纳入规范科学领域。 2.“宏观经济学是研究宏观经济变量是如何决定的。”这种定义是将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 实证科学。 3.在新古典学派看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不完全竞争型市场经济。 4.由于凯恩斯的宏观经济政策在面对20世纪3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时表现出 的无能,使得人们开始对传统的凯恩斯理论重新进行审视。 5.在宏观经济学研究中,当经济处于均衡时,供给等于需求。 6.因为企业所有制(产权制度)制约企业制度的设计,所以一种企业所有制,只能对应一 种企业制度。 7.在任何经济环境下,宏观经济变量的决定必然是经济人行为的综合结果。 8.在动态系统中,如果存在不动点,那么其只能收敛于一点,即只有一个不动点。 二、选择题 1.经济学中的规范含义是什么 A. 是指经济学的研究要符合规范要求、不能随心所意 B. 是指经济学研究的目的在于解释经济现象,回答为什么等客观性问题 C. 是指经济学的研究目的在于回答“好与不好”等价值判断的问题 D. 是指经济学研究能够对各种经济现象给出规范性的解释

2.经济学中的实证含义是什么? A. 实证顾名思义就是指经济学的理论要能够指导实践 B. 实际上实证的前提是要符合规范的要求 C. 经济学研究的目的在于能够回答“应不应该”或“好还是坏”等问题,并能得到来自实践的支持,就是实证 D. 通俗地讲,就是回答经济现象是什么?为什么? 3.经济学的规范和实证的关系正确理解是 A. 规范和实证是彼此对立的,因而经济学要么是规范的,要么就是实证的 B. 因为经济学是社会学科,因而本质上经济学始终是规范的 C. 规范以实证为基础,实证以规范为目的,因为经济学的目的是造福于人类 D. 两者就是一回事,不过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4.以下那个判断属于实证经济学? A. 通货膨胀率下降了 B. 失业率太高了 C. 经理人的工资不应该太高 D. 降低失业率比抑制通货膨胀率更重要 5.下列哪种表述属于实证表述 A. 政府应该降低税收刺激经济以防经济恶化 B. 减少货币供给将降低通货膨胀率 C. 央行应该降低货币供给 D. 社会应该要求福利领取者去找工作 6.以下各项中不属于宏观经济学中探讨的经济变量是: A、就业率 B、国民生产总值 C、通货膨胀率

宏观经济学作业习题-2

宏观经济学作业习题 第一章导论 ※作业习题 一、填空题: 1、大多数宏观经济学家确信,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至少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其他一些因素。 2、经济周期通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宏观经济指标的波动来衡量。 3、失业的危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国外一些研究机构估计,失业率每上升1个百分点,就会导致产出_________个百分点。 5、财政政策通过各级政府的_________和_________对宏观经济的运行施加影响。 6、货币政策主要是指通过中央银行控制_________,进而影响经济运行的情况。 7、宏观经济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研究三种行为主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三个市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的行为方式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 8、古典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在一个社会中,_______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市场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等因素的变化使经济自动地回到由供给决定的自然水平,政府_______必要对经济进行干预。 9、凯恩斯理论的核心是_______,并认为市场机制本身存在着某种缺陷(如_______、_______),_______并不一定就能创造_______,而_______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它决定着国民收入的波动。凯恩斯理论也奠定了______________的理论基础。 二、选择题: 1、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小于国内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2、今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去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说明()。 A、今年物价水平一定比去年高了。 B、今年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总量一定比去年增加了。 C、今年的物价水平和实物产量水平一定都比去年提高了。 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一定正确。 3、如果2000年底的物价指数是125,2001年底的物价指数是139,那么,2001年通货膨胀率是:() A、4、2% B、5、9% C、6、25% D、11、2% 4、假设一国人口为2000万,就业人数为900万,失业人数100万。这个经济的失业率为:() A、11% B、10% C、8% D、5% 5、下列哪一种排列是经济周期阶段的正确顺序:() A、扩张—顶点—收缩—谷底 B、扩张—顶点—谷底—收缩 C、扩张—谷底—收缩—顶点 D、扩张—收缩—谷底—顶点 三、判断题: 1、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各种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价值总和。() 2、在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中,只计算有形的物质产品的价值。() 3、无论是商品数量还是商品价格的变化都会引起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 4、平均物价水平向上运动称为通货膨胀,物价水平用物价指数来衡量。() 5、如果两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相同,那么,他们的生活水平也就相同。() 6、即使在充分就业状态下,仍有失业存在。() 7、充分就业就是所有想要就业的劳动者都就上了业。() 8、正如储蓄流量等于财富存量的变化量,投资流量等于资本存量的变化量。() 9、自然失业率不是一个常数,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是波动的。() 四、计算题: 1、已知1992年美国名义GDP为60202亿美元(基期),1993年名义GDP为63433亿美元,通货膨胀率为 2、2%,求1993年实际GDP为多少? 2、已知某国1980年价格水平为101、3,名义GDP为6000亿美元,在1980年到2000年期间通货膨胀率为5%,2000年名义GDP为10000亿美元,求该国2000年实际GDP比1980年实际GDP增加了多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