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年级语文上册小麻雀教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小麻雀教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小麻雀教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小麻雀教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小麻雀

教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小麻雀》教案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鲸的教案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鲸》教案 学习目标: ★认识本课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朗读课文,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课前准备: ★搜集一些有关鲸的文字、图片或录象。 ★有生字、新词和重点语句内容的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出示鲸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这种动物吗?你们对它有什么了解吗?请和同桌谈一谈,自由发言。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鲸》这篇课文,看看通过学习,你对鲸有了什么更深的了解。 二、学习生字,读顺课文。

◆自由读课文,认准本课生字,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解决。有些字的音容易读错,需要注意。 出示要求写的字1◆个,注意重点指导容易写错的字。如:“肺”字右边不是“市”,而是“市”,右半边的笔顺是一、广、斤、市。 ◆认识生字后再读一遍课文。看看哪些词语的意思不理解,就把它画出来,一会儿提出来大家讨论。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再根据讲读课文的需要,提出一些重点词语,请同学们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自读课文,看看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每段主要讲了什么?指名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 三、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你对鲸有了哪些了解? 四、精读课文,体会写法。 ◆自由读第l自然段,你从哪儿看出鲸很大,画出有关语句,然后读一读。指名汇报,大家补充,读出体会。 出示句子: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从这两个数字我们体会到了鲸确实很大,这段话中还有描写鲸很大的数字吗?

出示句子: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自己试着读一读,想想应该怎样读,才能表达出鲸的确很大。体会用列举数字方法来说明的好处。 ◆你还从哪儿看出鲸很大,把有关语句读一读。自由读第1自然段,读出自己的体会。 ◆小结写作方法:作者运用了作比较和举数字的方法把鲸的大描写得非常具体。 ◆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举数字的方法。 ◆全班交流,试着用举数字的方法说明一事物。 【第二课时】 一、围绕重点,全班研讨。 ◆自由读第2自然段,说一说鲸是怎样进化的?把你自己当作鲸,给同组同学说一说“你”的进化过程。 学生汇报:我们鲸在很远古的时代,和牛、羊一样生活在陆地上。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就生活在了靠近陆地的浅海里。又经过了很长时间,我们的前肢和尾巴渐渐变成了鳍,后肢完全退化,就成了现在的样子,适应了海里的生活。所以,我们并不是鱼,而是哺乳动物。

五年级语文知识点:小麻雀

五年级语文知识点:小麻雀_五年级语文知 识点_ 一、词语积累。 1.我会读词语,并能圈出生字。 脖子嗓子懊恼纠正瞪眼摔倒 老鼠啄理绿莹莹光秃秃手舞足蹈 惊慌失措不知不觉欢天喜地自作聪明 2.我会将词语写得工整美观。 屋檐懊恼老鼠 蹲下摔倒舔食 3.我能用三角形符号标出并摘录典型的多音字在下面。(2-3组) 4.我能用“欢天喜地、惊慌失措、懊恼”各说一句话。 二、初读课文。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线索,感受小麻雀的成长过程。 (1)标划出小麻雀的成长发展阶段: 思考:普季克在成长过程中,大致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找出文中相应的概括性语句,划出来,读一读。提示:开始,后来,最后。

(2)根据成长阶段分段:文中哪些自然段分别讲述了上述内容? 2.通读全文,思考:小麻雀和麻雀妈妈是一对怎样的母子? 课堂导学 三、预习检测。 四、品读课文重点段,感受形象。 1.组内讨论课文1-13自然段: (1)小组内说一说,读了这一部分你对小普季克及它的妈妈分别有什么了解? (2)分角色朗读这部分课文: 只读两人的对话,要读出妈妈对孩子的关爱,读出小普季克的天真与幼稚。 (3)浏览这部分课文,标出对话描写中的提示语,注意其位置的变化。 2.快速默读14-18自然段: (1)思考:后来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小麻雀普季克和妈妈各自的表现是怎样的?用“---”画出描写小麻雀普季克 的语句,用“~~~”画出描写麻雀妈妈的语句,仔细读一读,说说你对麻雀母子又有了哪些认识? (2)这一部分中哪些描写最令你感动,有感情的朗读一下,并在书中空白处写写你的感想,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3)观看第3页的插图,有感情的朗读这一部分,想象一下当时的场景。 3.品味19自然段: (1)你能用“既,又,”这样的句式表达同样的内容吗?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说? (2)思考:普季克为什么鼻子酸酸的?此时此刻,它最想对妈妈说的话是什么? 五、总结全文,升华感情。 1.小普季克是怎样的一只小麻雀,麻雀妈妈是一个怎样的妈妈? 2.读了这篇童话,你有什么感想? 六、拓展延伸。 1.小练笔:你和爸爸妈妈发生过争执吗?请把你们争执的原因、经过和结果记叙下来。注意对话描写中要让提示语位置灵活多变。 2.课外阅读高尔基的作品: 小说《母亲》;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散文诗《鹰之歌》、《海燕》 课后检测 七、辨字组词。 脖( )蹲( )蹈( ) 勃( )尊( )滔( )

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鲸》教案

鲸 教学目标: 1、识记生字、词语。 2、朗读文章,在读中理解文章内容。 3、初步认识说明的方法。 教学重点:准确把握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表现出自己的理解;学习常见的说明方法。 教具准备: 1.搜集一些有关鲸的文字、图片或录象. 2.有生字、新词和重点语句内容的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出示鲸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这种动物吗?你们对它有什么了解吗?请和同桌谈一谈,自由发言.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鲸》这篇课文,看看通过学习,你对鲸有了什么更深的了解. 二、学习生字,读顺课文 ◆自由读课文,认准本课生字,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解决.有些字的音容易读错,需要注意. 出示要求写的字11个,注意重点指导容易写错的字.如:“肺”字右边不是“市”,而是“市”,右半边的笔顺是一、广、斤、市.

◆认识生字后再读一遍课文.看看哪些词语的意思不理解,就把它画出来,一会儿提出来大家讨论.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再根据讲读课文的需要,提出一些重点词语,请同学们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自读课文,看看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每段主要讲了什么?指名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 三、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你对鲸有了哪些了解? 四、精读课文.体会写法 ◆自由读第l自然段,你从哪儿看出鲸很大,画出有关语句,然后读一读.指名汇报,大家补充,读出体会. 出示句子: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从这两个数字我们体会到了鲸确实很大,这段话中还有描写鲸很大的数字吗? 出示句子: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自己试着读一读,想想应该怎样读,才能表达出鲸的确很大.体会用列举数字方法来说明的好处. ◆你还从哪儿看出鲸很大,把有关语句读一读.自由读第1自然段,读出自己的体会. ◆小结写作方法:作者运用了作比较和举数字的方法把鲸的大描

五年级语文上册《小麻雀》说课稿

五年级语文上册《小麻雀》说课稿 五年级语文上册《小麻雀》说课稿范文 一、说教材(时间控制3分钟) 《小麻雀》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编者把这篇课文安排在教材的开场是有其特殊的含义的,说明了这篇课文在教材中是十分重要性。 《小麻雀》是一篇精读课文,主要讲述的是一只还不会飞的小麻雀不听劝告妈妈,试图飞出窝来却一不留神落到窝下,遭遇到了大花猫袭击,麻雀妈妈为救他,奋不顾身地用身体挡住大花猫,最后导致自己的尾巴被花猫咬掉的故事。 本课文虽然篇幅短小,情节简单,却层次清晰,描写生动、细致,充满诗情,给人很深的启迪。 根据新课标的第三阶段(5-6年级习作)的目标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我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读本课生字、词。 2.能够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够理解课文,抓住重点语句,了解重点语句所隐含的情感色彩。 基于以上的教学目标,本课的重点、难点为: 重点:能够正确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理解课文并抓住重点句子,了解其所蕴含的感情色彩。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去把握文中的重点句,并理解其意蕴是本教学的难点。 课时安排:三课时 课前准备:让学生阅读“学习链接”,或查找更多的有关高尔基的资料,有条件的可以找高尔基的《童年》等作品来读一读。 二、说教法和学法(时间控制1分钟) 在教学方法上,我认为,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设计,贵在创新,贵在切合学生实际,叶老先生曾说 “教是为了不教”,因此,结合五年级学生阅读实际情况,本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采取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乐于学习,勤于思考。 那么在学法上,新课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我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通过自主朗读、合作交流、讨论探究等方式展开,并要求学生在交流学习中勾画出优美词句,真正让语文教学的课堂变成学生的学堂。 三、说教学过程(时间控制5分钟)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五个 环节: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兴趣是的'老师,小学生的情感极易受环境气氛和他人情感的感

五年级上册语文《鲸》教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鲸》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鲸的大小、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有关知识。 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3.懂得说明事物要抓住特点发及说明事物的常用方法,还要注意用词造句的准确性。 4.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5.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1.了解鲸的种类和生活习性,学习用打比方、列数字等方法来说明事物的特点。 2.鲸的进化过程。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鲸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鲸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这种动物吗?你们对它有什么了解吗?请和同桌谈一谈,自由发言。 2.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鲸》这篇课文,看看通过学习,你对鲸有了什么更深的了解。

二、学习生字,读顺课文 1.自由读课文,认准本课生字,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解决。有些字的音容易读错,需要注意。 出示要求写的字11个,注意重点指导容易写错的字。如:“肺”字右边不是“市”,而是“市”,右半边的笔顺是一、广、斤、市。 2.认识生字后再读一遍课文。看看哪些词语的意思不理解,就把它画出来,一会儿提出来大家讨论。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再 根据讲读课文的需要,提出一些重点词语,请同学们查字典或联系 上下文来理解。 3.自读课文,看看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每段主要讲了什么?指名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 三、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你对鲸有了哪些了解? 四、精读课文。体会写法 1.自由读第l自然段,你从哪儿看出鲸很大,画出有关语句,然后读一读。指名汇报,大家补充,读出体会。 出示句子: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2.从这两个数字我们体会到了鲸确实很大,这段话中还有描写鲸很大的数字吗? 出示句子: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3.自己试着读一读,想想应该怎样读,才能表达出鲸的确很大。体会用列举数字方法来说明的好处。 4.你还从哪儿看出鲸很大,把有关语句读一读。自由读第1自然段,读出自己的体会。

五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1. 小麻雀|语文S版(无答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1.小麻雀|语文 S版(无答案)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班级姓名座号成绩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轻松认知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

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一、把画横线部分换成恰当的谓写在图案内。 1.妈妈啄啄他的后脑勺,非常高兴地问;“怎么样?怎么样?”() 2.大花猫心里别凯,烦恼地叫着:“妙极了的一只肥嫩小麻雀飞走了。” 快乐构建 二、按课文内容填空,说说句子表达了麻雀妈妈和普季克怎样的心情。 1.紧跟着,妈妈也()了起来,可尾巴上的羽毛却让扑上来的大花猫()。不过,她好像(),()普季克身边,()他的后脑勺,()地问:“怎么样?怎么样?” 2. 普季克()会飞了,他感到();可看着妈妈那()的尾巴,他又觉得()。 三、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妈妈纠正说你说得不对他是人人没有翅膀 为什么 人是高一等的动物他们不是用翅膀飞而是用双脚走 应用内化 四、回想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读了课文,你觉得普季克是一只 的小麻雀,麻省妈妈是一个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麻雀教案

《麻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新词,认读“嗅,拯”等生字。会写“雀,猎,奈,嫩,绒,锋”等6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能简要的说说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在习作中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把事情的整个过程清晰完整的记录下来。 教学重点:学习了解课文的起因经过。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习作中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把事情的整个过程清晰完整的记录下来。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激发学习兴趣。 同学们,麻雀是十分弱小的动物,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笔下的那只麻雀它不仅战胜了庞大的猎狗,更是深深地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麻雀》这篇课文,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一只老麻雀为拯救小麻雀,而与想吃小麻雀的猎狗,准备搏斗一事。)(出示板书) 二、细读课文。 (一)师:引读:我打猎回来,……,突然我的猎狗(放慢脚步悄悄地往前走)好像(嗅到了前面有什么野物)原来猎狗发现了(一只小麻雀)。 1、猎狗倒底发现了一只怎样的麻雀呢?(出示卡片) 请您带着这个问题自己读课文第3小节。(出示幻灯) 2、哪些词,哪些句告诉了你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麻雀? ①出生不久(样子……) ②从巢里掉下(体会谈风大) ③无可奈何的,可怜的(为什么会无可奈何?呆呆地,为什么会发呆?害怕陌生的环境) 3、生概括:这一段主要讲了在打猎回来的路上,我的猎狗发现了一只小麻雀。 4、这是一只十分可怜的小麻雀,我们要怎样读,才能表示小麻雀的孤单和无助。(稍轻、稍慢) 5、齐读第一段。 (二)、1、多么孤单力薄而又无可奈何的小麻雀呀,一起看幻灯,而此时此刻,一个巨大的危险正在向它逼近,当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正在千钧一发之际,老麻雀出现了(动幻灯) 2、老麻雀又是怎样保护它的孩子(小麻雀)的,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4、5小节,用曲线划出描写老麻雀动作的语句。 3、你找到了哪一句?(出示幻灯)根据学生回答出示5句。 4、齐读第一句,这是一句什么句?把什么比作什么?老麻雀飞下来时像石头落地,那说明老麻雀飞下来时份量重,(速度十分快,果断,毫不犹豫)这是一个怎样的动作?我们体会一下老麻雀此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鲸教案

鲸 教学目标: 1、了解鲸的体形、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 2、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来描写的方法。 3、了解打比方、列数字等说明事物特点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来描写的方法。 难点:了解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事物特点的方法。 教学准备: PPT、题卡 教学过程: (2课时) 一、复习导入: 1、经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认为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鲸? 生1:鲸的体型、种类、进化和生活习性四个方面。 师:这位同学回答的很仔细,也很全面。 二、合作探究、教师点拨(探、拨) 1、抽生读第一段,其他同学听,把描写鲸体型大的句子画出来,并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师:最大的鲸有多重?最小有多重?体长多少?舌头有多重? 生1:最大有十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生2:一头重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

生3: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师: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生1:这是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这样写,可以使文章描述的更加准确清晰。 2、学习第二段完成问题,鲸的体型像什么?又是如何适应海洋生活的? 生1:鲸的体形像鱼,因为体形像鱼,许多人管它叫鲸鱼,其实它不属于鱼类,而是哺乳动物。在很远的古代,鲸的祖先跟牛羊的祖先一样,生活在陆地上,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鲸的祖先生活在靠近陆地的浅海里。又经过了很长很长的年代,它们的前肢和尾巴渐渐变成了鳍,后肢完全退化了,整个身子成了鱼的样子,适应了海洋的生活。师:这位同学找的很对,也很仔细。 3、通过学习第三自然段,您了解到什么? 生:鲸可以根据有无牙齿分为须鲸和齿鲸。 4、师、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讲鲸的生活习性? 生1:从食物、呼吸、睡觉、繁殖生长四个方面描写的。 师、想一想,作者的这段描写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生: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 例: 列数字:须鲸一顿吃两千多公斤小鱼小虾,好几十头虎鲸吃一头三十多吨的长须鲸,只用几个小时。 打比方:鲸用肺呼吸,呼气的时候浮出水面,从鼻子喷出的气形成一

五年级:语文教案-鲸(教案文本)

( 语文教案 )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 五年级:语文教案-鲸(教案文 本) Chinese is known as the "Mother of Encyclopedias", which is the best interpretation of it, so learning Chinese is very important.

五年级:语文教案-鲸(教案文本) > 教学目标: 1、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惯,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2、学习“抓住事物特点,将事物写具体”的方法,并领会“用具体数字”和“相比较”的方法去说明事物特点的好处。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鲸的种类和生活习性,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 难点:鲸的进化过程。 教具准备:

电脑软件 教学过程: 设置悬念,唤起求知欲。 软件显示“深海中的鲸”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按鼠标,课题出。生齐读:鲸。 设问激趣,引入新课。师: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叫“鲸”而不叫“鲸鱼”呢?看上去明明是鱼,怎么又不叫鱼呢?你们想知道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解谜。 创设情境,讲授新课。 1、学习第一段 (1)让学生看软件,问:你觉得它的体形怎样?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用笔画下来。 (2)出示习题一 最大的鲸有重,最小的也有。我国捕获捕获过一头 的鲸,有长,一条舌头就有大肥猪那么重。 要求学生口答,随着学生的回答,用鼠标按出答案,并引导学

五年级语文《小麻雀》教案

五年级语文《小麻雀》教案

《小麻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蹈、瞪、舔” 3个生字,会写“檐、脖、摔、蹲、扯、嗓、蹈、莹、瞪、啄、舔、懊、鼠、秃” 14个生字,掌握词语“屋檐、脖子、嗓子、手舞足蹈、绿莹莹、懊恼、老鼠、光秃秃”,积累词语“不知不觉、惊慌失措、欢天喜地”。 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消课文脉络,从小麻雀的成长过程中吸取成长经验,全面、正确地认识麻雀母子。 3、抓住课文重点词句,体会文中人物的心情。 ★教学重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抓住课文重点词句,体会文中人物的心情。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蹈、瞪、舔” 3个生字,会写“檐、脖、摔、蹲、扯、嗓、蹈、莹、瞪、啄、舔、懊、鼠、秃” 14个生字,掌握并理解课文新词。 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了解作者。 1、课件呈现视频《丑小鸭》,谈话:同学们知道这个故事吗?这就是著名的童话故事《丑小鸭》。这一单元的课文将把我们带入一个童话的国度。 2、谈话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这一篇有趣的童话,作者是前苏联伟大的作家高尔基,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他。(板书课题) 3、教师介绍高尔基。 课件出示高尔基资料:高尔基,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社会活动家。他出身贫苦,亲身经历资本主义残酷的剥削与压迫对他的思想和创作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代表作有《海燕之歌》、自传体长篇小说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前苏联有以高尔基的名字命名的州和城市。 二、初读课文,疏通字词,理清脉络。

同学们先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通课文,弄懂生字词,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通课文。 教师提示:用好字、词典,同学之间互相讨论理解字词的方法经验。 2、学生交流收获。 (1)指名读词语:屋檐、脖子、嗓子、手舞足蹈、绿莹莹、懊恼、老鼠、光秃秃。 (2)纠正“瞪”的读音:读“ddng” ,不要读“d?ng” o (3)指导字形:“摔” “蹲” “蹈” “秃”的偏旁部首不要写错。 (4)交流重点词语。 手舞足蹈:双手舞动,两只脚也跳起来。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惊慌失措:失措,失去常态。意思是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 (5)引导概括: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思考交流后汇报,教师归纳:讲的是一只小麻雀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由于不听妈妈的告诫而掉到了大花猫旁边。妈妈奋不顾身地去保护他,小麻雀飞到了窗台上,而妈妈尾巴上的毛却被大花猫咬掉了。 3、理清课文脉络,理解主要内容。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小麻雀哪些事情?(提示:用小标题标出) 教 师板书:淘气的小麻雀一落入猫口一一母亲来救一小麻雀的感悟 (2)小组讨论:这些事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教师明确并归纳:按事情发展的顺序。 第1?13自然段:普季克不会飞,对外界很好奇。他既不相信妈妈的话,又不听妈妈的劝告。 第14?18自然段:普季克不小心掉在一只大花猫的旁边,妈妈奋不顾身保护他,他又急又怕,飞到了窗台上,而妈妈尾巴上的羽毛却被大花猫咬掉了。 第19自然段:普季克会飞了,心情既高兴又难过。 4、引导学生提岀其他不懂的问题,全班讨论交流。 三、感情朗读,体会情感。 1、教师范读第1自然段,学生跟读。 引导:读出妈妈的关心之情和普季克的满不在乎。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鲸》教案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鲸》教案 学习目标: ★认识本课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朗读课文,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课前准备: ★搜集一些有关鲸的文字、图片或录象。 ★有生字、新词和重点语句内容的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出示鲸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这种动物吗?你们对它有什么了解吗?请和同桌谈一谈,自由发言。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鲸》这篇课文,看看通过学习,你对鲸有了什么更深的了解。 二、学习生字,读顺课文。 ◆自由读课文,认准本课生字,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解决。有些字的音容易读错,需要注意。

出示要求写的字1◆个,注意重点指导容易写错的字。如:“肺”字右边不是“市”,而是“市”,右半边的笔顺是一、广、斤、市。 ◆认识生字后再读一遍课文。看看哪些词语的意思不理解,就把它画出来,一会儿提出来大家讨论。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再根据讲读课文的需要,提出一些重点词语,请同学们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自读课文,看看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每段主要讲了什么?指名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 三、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你对鲸有了哪些了解? 四、精读课文,体会写法。 ◆自由读第l自然段,你从哪儿看出鲸很大,画出有关语句,然后读一读。指名汇报,大家补充,读出体会。 出示句子:目前已知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从这两个数字我们体会到了鲸确实很大,这段话中还有描写鲸很大的数字吗? 出示句子: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麻雀 教学设计

麻雀 教学目标: 一、掌握本课的生字和生词;着重理解课后第2题中带点词语的意思。 二、体会老麻雀为保护小麻雀所表现出的不畏强暴的精神,感受“爱”的强大力量。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一、利用字典自学生字新词。 二、熟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及课文的写作顺序。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启发谈话: 麻雀对于同学们来说是一种很常见、很普通的鸟。它没有漂亮的外衣,没有动听的歌喉,平时不会有人愿意多看它几眼。然而,在这普普通通的鸟的身上,有着一种令人敬佩、令人感动的精神,却很少有人发现。这篇课文给我们描述了这样一种少见的事。

二、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课文描述的是怎样一件事。 三、自学课文。要求学生读懂每一段课文讲的是什么意思。自由读课文,把不懂的词句画出来。 四、检查预习、自学情况。 1.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组成词语。2.理解词义:摇撼、扎煞、绝望、拯救、庞大、安然、无可奈何等。3.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主要讲的是猎狗要吃一只从树上掉下来的刚 出生不久的小麻雀,一只老麻雀为拯救小麻雀从树上飞下来要与猎狗搏斗,“我”深受感动,带走猎狗的事。 五、理清文章层次。 1.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分析文章的写作顺序。作者先写在“我”打猎回来的路上,猎狗发现一只从树上掉下来的小麻雀;接着写猎狗欲吃小麻雀,但被一只老麻雀的勇气弄得愣住了;最后写了“我”带着猎狗走开了。2.按这种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全文分两段:第1自然段为第一段,第2——7自然段为第二段,其中第2、3自然段是事情的起因,第4、5、6自然段是事情的经过,第7自然段是事情的结局。

最新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麻雀》精品教案

第五单元 本单元以“多彩生活”为主题,包含《麻雀》《爬天都峰》两篇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两个板块、《我家的杏熟了》《小木船》两篇习作例文以及一篇习作训练“生活万花筒”。 本单元最重要的语文要素是“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本单元所选取的两篇文章——屠格涅夫的《麻雀》和黄亦波的《爬天都峰》,都具体地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故事。其中,《麻雀》讲述了老麻雀奋不顾身保护幼儿的故事,《爬天都峰》讲述了一老一小互相鼓励爬上天都峰的故事。习作“生活万花筒”主要是练习写一件事,按一定的顺序把事情写清楚,写清楚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尝试互相修改习作。 学习这单元的课文,不仅要求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还要学会如何把一件事情写清楚。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力争使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学会把事情写清楚。 内容课时内容简说教学要点 麻雀2文章主要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 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 保护小麻雀,使小麻雀免受伤 害的故事,赞扬了母爱的无 私、伟大,抒发了作者对老麻 雀的敬佩之情。 1.会认11个生字,读准多音 字“相”,会写23个生 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的事 情抒发感情的方法。 爬天都峰 2 通过讲述“我”和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互相鼓励,一起爬上了天都峰的故事,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 交流平台、 1 写一件事情,把事情的起因、 1.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事情

初试身手经过和结果写清楚。写清楚。 2.把一件事情发生的时间、地 点、人物交代明白。 3.试着写一写生活中的一件 事。 习作例 文·习作 2 《我家的杏熟了》《小木船》 和“生活万花筒” 1.能了解作者是怎样一步一步 把事情叙述清楚的。 2.能按一定的顺序把事情写清 楚,写清楚事情发生的起 因、经过、结果。 3.能够自己修改习作。 16麻雀 1.会认“嗅、奈”等6个生字,会写“嗅、呆、奈”等13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无可奈何、扎煞、掩护”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麻雀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 3.抓住重点词句,能够找出文中描写小麻雀、猎狗、老麻雀的神态、动作的句子,学习作者通过神态、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 4.感悟老麻雀为保护小麻雀而表现出的那种强大的力量,感悟“母爱”的力量。 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麻雀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 2.感悟老麻雀为保护小麻雀而表现出的那种强大的力量,感悟“母爱”的力量。 难点 抓住重点词句,能够找出文中描写小麻雀、猎狗、老麻雀的神态、动作的句子,学习作者通过神态、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鲸》优质教案

9、鲸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鲸的形体特点、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2)学习运用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表达方法,写简单的说明文。 (3)学习本课生字词。 (4)流利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默读,了解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鲸。 (2)通过讨论学习,了解课文是运用哪几种表达方法来介绍鲸。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与关键 1.了解鲸的种类和生活习性,学会运用作者在文中所运用的表达方法来写简单的说明文。 2.了解鲸的进化过程。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直接导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共同学习第九课《鲸》。

二、出示自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目前、上腭、哺乳、退化、垂直、肺部、判断、胎生、过滤、又粗又矮”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叙述顺序。 三、出示自学指导 1.朗读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生词。通过查字典、问同桌或找资料等方法解决这些生字生词。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四、学生自学 五、检查自学情况 1.找生读课文,了解生字掌握情况,发现错误,及时给予纠正。 2.找生板书这课生字词,共同学习这些生字词。 3.生再次读课文并且说说文章主要内容,理清叙述顺序。 六、当堂训练 1.组词 肢()()() 肺()()() 判()()() 获()()() 应()()() 乳()()()

2.熟读课文。 七、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第二课时 一、直接导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九课《鲸》。 二、出示自学目标: (1)研读课文,了解鲸的特点、进化过程、种类、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2)认识、学习、运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三、出示自学指导 默读课文,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1.说说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鲸的,课文在介绍鲸的时候,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2. 讨论:鲸是怎样进化的? 四、学生自学 五、检查自学情况 1.找学生回答课文的主要内容。 2. 精读第一段,理解鲸的特点,学习掌握说明方法。 (1)鲸的特点: 大 (2)说明方法: 第一、二句:“…其实还有比象大…”(作比较) 第三、四句:“…十六万公斤…四万公斤…十七米长…”(列举数字)(举例子)

五年级语文小麻雀教案

《小麻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蹈、瞪、舔”3个生字,会写“檐、脖、摔、蹲、扯、嗓、蹈、莹、瞪、啄、舔、懊、鼠、秃”14个生字,掌握词语“屋檐、脖子、嗓子、手舞足蹈、绿莹莹、懊恼、老鼠、光秃秃”,积累词语“不知不觉、惊慌失措、欢天喜地”。 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脉络,从小麻雀的成长过程中吸取成长经验,全面、正确地认识麻雀母子。 3、抓住课文重点词句,体会文中人物的心情。 ★教学重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抓住课文重点词句,体会文中人物的心情。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蹈、瞪、舔”3个生字,会写“檐、脖、摔、蹲、扯、嗓、蹈、莹、瞪、啄、舔、懊、鼠、秃”14个生字,掌握并理解课文新词。 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了解作者。 1、课件呈现视频《丑小鸭》,谈话:同学们知道这个故事吗?这就是著名的童话故事《丑小鸭》。这一单元的课文将把我们带入一个童话的国度。 2、谈话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这一篇有趣的童话,作者是前苏联伟大的作家高尔基,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他。(板书课题) 3、教师介绍高尔基。 课件出示高尔基资料:高尔基,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社会活动家。他出身贫苦,亲身经历资本主义残酷的剥削与压迫对他的思想和创作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代表作有《海燕之歌》、自传体长篇小说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前苏联有以高尔基的名字命名的州和城市。 二、初读课文,疏通字词,理清脉络。

同学们先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通课文,弄懂生字词,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通课文。 教师提示:用好字、词典,同学之间互相讨论理解字词的方法经验。 2、学生交流收获。 (1)指名读词语:屋檐、脖子、嗓子、手舞足蹈、绿莹莹、懊恼、老鼠、光秃秃。 (2)纠正“瞪”的读音:读“dèng”,不要读“dēng”。 (3)指导字形:“摔”“蹲”“蹈”“秃”的偏旁部首不要写错。 (4)交流重点词语。 手舞足蹈:双手舞动,两只脚也跳起来。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惊慌失措:失措,失去常态。意思是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 (5)引导概括: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思考交流后汇报,教师归纳:讲的是一只小麻雀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由于不听妈妈的告诫而掉到了大花猫旁边。妈妈奋不顾身地去保护他,小麻雀飞到了窗台上,而妈妈尾巴上的毛却被大花猫咬掉了。 3、理清课文脉络,理解主要内容。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小麻雀哪些事情?(提示:用小标题标出) 教师板书:淘气的小麻雀——落入猫口——母亲来救——小麻雀的感悟 (2)小组讨论:这些事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教师明确并归纳:按事情发展的顺序。 第1~13自然段:普季克不会飞,对外界很好奇。他既不相信妈妈的话,又不听妈妈的劝告。 第14~18自然段:普季克不小心掉在一只大花猫的旁边,妈妈奋不顾身保护他,他又急又怕,飞到了窗台上,而妈妈尾巴上的羽毛却被大花猫咬掉了。 第19自然段:普季克会飞了,心情既高兴又难过。 4、引导学生提出其他不懂的问题,全班讨论交流。 三、感情朗读,体会情感。 1、教师范读第1自然段,学生跟读。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鲸》教案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导入: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则谜语,听仔细了! 一位老公公,面孔红彤彤,晴天早早起,按时来上工。(太阳) 师:《太阳》是我们三下册学过的一篇说明文。 是鱼不是鱼,终生海里居,远看像喷泉,近看似岛屿。(鲸) 师:《鲸》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一篇新的说明文。 2、师:学习说明文有哪些方法呢?请同学们打开书39页,快速阅读“单元导读”。 生阅读后反馈,师随机板书:抓住要点说明方法尝试运用 师:今天我们就用这三个方法来学习第九课《鲸》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抓重点字词,抓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边读边想这里写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写。 2、认读本课出现生词。 3、交流课文主要内容。 (三)精读课文,探究说明方法。 1、精读第一段,探究说明方法 师:这篇课文大家都读过了吧,有没有读过三遍以上的。(学生举手)把手放下,了不起,既然读过三遍以上,一定能找出课文中具体写鲸“大”的段落。第几段?大胆的说。(第一段) 师:对,第一段就写了“鲸”大。谁能告诉大家,《鲸》这篇课文属于什么文体?(说明文) 师:既然是说明文,总要有一些说明的方法,记得你们以前学过哪些说明方法?看一看第一段到底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写鲸大的特点? (1)作比较

请你把作比较的句子读一读,告诉大家是拿谁和谁作比较?(象)为什么和象作比较,不和猫、和狗作比较? 通过和熟悉的事物作比较,让我们更深切地体会到鲸的大。(板书:作比较) 请大家把“作比较”这三个字写在这一段一、二两句话的旁边,这叫批注,是做读书笔记的一种好方法。 (2)列数字(板书:列数字) 不错,用了列举数字的方法。你能把数字词找出来吗? 好,最大的有16万公斤,最小的也有2千公斤,老师大约45公斤,大家算一算,最小的鲸就有多少个老师重?(44个,大约等于我们全班同学加起来的重量)16万公斤是2千公斤的几倍?(80倍,相当于80个班的学生加起来的重量,我们整个学校7个班,全校的学生加起来的重量还不到个头大的鲸的十分之一) 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重。我见过的最大的肥猪,有800多斤。想想看,相当于十几头大肥猪啊,这鲸,大不大呀?这是列举数字的方法,应该把列举数字这四个字写在什么地方? (3)举例子(板书:举例子)提示学生作批注 举什么例子?(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举例举例,既然是例子,就应该是真实的事例。如果有一头鲸就在眼前,张开了房间一样大的大嘴,你敢不敢坐在里面?大家都不敢,这个例子能举吗?这是真的吗? (4)作假设 你怎么知道是假设?从哪个词看出来?(要是)张开嘴没有? 好,读书要有一个能耐,除了要整体把握,还特别要注意抓住关键的词。 (板书:作假设)来,我们一起把假设这两个字写在相应的位置上。 你们以后要写说明文,凡是都可以假设,不过要大胆、合理的假设才行。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鲸 》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鲸》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惯,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2学习“抓住事物特点,将事物写具体”的方法,并领会“用具体数字”和“相比较”的方法去说明事物特点的好处。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鲸的种类和生活习性,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 难点:鲸的进化过程。 三、教学过程: 设置悬念,唤起求知欲。 软件显示“深海中的鲸”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按鼠标,课题出。生齐读:鲸。 设问激趣,引入新课。师: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叫“鲸”而不叫“鲸鱼”呢?看上去明明是鱼,怎么又不叫鱼呢?你们想知道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解谜。 创设情境,讲授新课。 1、学习第一段 (1)让学生看软件,问:你觉得它的体形怎样?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用笔画下来。 (2)出示习题一 最大的鲸有重,最小的也有。我国捕获捕获过一头 的鲸,有长,一条舌头就有大肥猪那么重。 要求学生口答,随着学生的回答,用鼠标按出答案,并引导学生说说作者用“举数字”和“相比较”的方法来说明鲸的大的好处。 (3)学生朗读以上的句子。 (4)小结。 作者抓住鲸“非常大”这个特点,运用了举数字、做比较、举例子的方法来说明这个特点,具体清楚,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2、学习第二段 (1)设问:大家看,鲸的身体十分像鱼,又在海洋里生活,那它为什么不叫“鲸鱼”呢? (2)学生默读第二段,思考上述问题。 (3)指名生回答。 (4)鲸是鱼类还是哺乳动物,它为什么会在海洋里生活? 告诉学生什么叫哺乳动物,并举例说明 请看鲸的进化过程——(软件显示)。 抓住“陆地”——“浅海”——“海洋”三个词,让学生懂得鲸为了生存下来,就得适应这个变化的环境,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自身体形及器官也发生相

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1-《小麻雀》导学案

1.小麻雀 课前自学 一、词语积累。 1.我会读词语,并能圈出生字。 脖子嗓子懊恼纠正瞪眼摔倒老鼠啄理绿莹莹光秃秃手舞足蹈惊慌失措不知不觉欢天喜地自作聪明2.我会将词语写得工整美观。 屋檐懊恼老鼠 字在下面。(2—3组) 4.我能用“欢天喜地、惊慌失措、懊恼”各说一句话。二、初读课文。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线索,感受小麻 雀的成长过程。 (1)标划出小麻雀的成长发展阶段: 思考:普季克在成长过程中,大致经历了哪 几个阶段?找出文中相应的概括性语句,划 出来,读一读。提示:开始, 后来,最后。 (2)根据成长阶段分段:文中哪些自然段分 别讲述了上述内容? 2.通读全文,思考:小麻雀和麻雀妈妈是一 对怎样的母子? 课堂导学 三、预习检测。 四、品读课文重点段,感受形象。 1.组内讨论课文1—13自然段: (1)小组内说一说,读了这一部分你对小普 季克及它的妈妈分别有什么了解? (2)分角色朗读这部分课文: 只读两人的对话,要读出妈妈对孩子的关爱, 读出小普季克的天真与幼稚。 (3)浏览这部分课文,标出对话描写中的提 示语,注意其位置的变化。 2.快速默读14—18自然段: (1)思考:后来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小麻雀 普季克和妈妈各自的表现是怎样的?用 “---”画出描写小麻雀普季克的语句,用 “~~~”画出描写麻雀妈妈的语句,仔细读一 读,说说你对麻雀母子又有了哪些认识? (2)这一部分中哪些描写最令你感动,有感 情的朗读一下,并在书中空白处写写你的感 想,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3)观看第3页的插图,有感情的朗读这一 部分,想象一下当时的场景。 3.品味19自然段: (1)你能用“既……又……”这样的句式表 达同样的内容吗?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说? (2)思考:普季克为什么鼻子酸酸的?此时 此刻,它最想对妈妈说的话是什么? 五、总结全文,升华感情。

五年级上册《鲸》教案设计

五年级上册《鲸》教案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目前、上颚、哺乳、退化、垂直、经验、判断、胎生、寿命”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课文。 3.了解鲸的特色、种类、进化进程和糊口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激起探索海洋动物的兴致,晓得维护鲸的意义,培育酷爱大自然、酷爱科学的情感。 4.认识罗列数字、作对比、举例子等说明法子,并学会应用。 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鲸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课文所应用的说明法子。 教学难点是理解鲸的进化进程,感受鲸和大自然的融洽相处,进而酷爱动物,酷爱大自然。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进程: 第一课时 一、激起兴致,导入新课 1.通过课前收集资料,你们对鲸还有甚么了解吗?请和同桌谈一谈。 2.今天,咱们就来一块儿学习《鲸》这篇课文,看看通过学习,你对鲸会有甚么更深的了解。 二、自由读文总体感知

1.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语,有拼音的借助拼音读准确,没有拼音的可以和同桌磋商。也可以做上标记。试着把课文读通顺。 (1)检查字词的掌握情况。在字音上注意“滤”。在字形上引出“肺“字,及时指出注意右半部份不要写成“市”。 (2)理解“胎生”和“卵生”等词语。 2.再默读一遍课文,边读边想,课文给咱们介绍了鲸的那些知识?勾勾勒画相干的语句。 3.请学生汇报课文都介绍了鲸的那些知识。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大家集体补充,理清文章的脉络。 给课文划出段落: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鲸无比大;第二段(第2自然段):写鲸是哺乳动物,不是鱼。第三段(第3自然段):写鲸的种类。第四段:(第4一7自然段),写鲸的糊口习性。 4.再请学生结合着板书,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指点学生用最简炼的语言来概括。 三、精读课文,体会写法 自由读第l自然段,你从哪儿看出鲸很大,画出有关语句,然后读一读,指名汇报,大家补充,读出体会。 1.师:课文是介绍鲸,为甚么先介绍象?(这是在作对比。) 请同窗们再在课文中找一找哪里还使用了这样的说明法子,引出:“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末重。”再说说这样写的益处。让学生触类旁通,师指名读读上面的两句话,体会一下鲸的大。 2.找到课文中描述鲸的重量和长度的语句读一读。体会用数字说明的益处。 (1)对比句子,体会表达效果的不同,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鲸是一种庞大的动物。” “最大的鲸有16万千克重,最小的也有2000千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