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电信LTE无线网络厂家网管指标要求(2014试行版)

中国电信LTE无线网络厂家网管指标要求(2014试行版)

中国电信LTE无线网络厂家网管指标要求(2014试行版)
中国电信LTE无线网络厂家网管指标要求(2014试行版)

中国电信LTE无线网络厂家网管指标要求

(试行版)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网运部

2013年9月

目录

1.资源负荷类指标 (6)

1.1.基站数量 (6)

1.2.小区数量 (6)

1.3.CPU平均负荷 (6)

1.4.CPU峰值负荷 (6)

1.5.S1/X2接口带宽平均占用率 (7)

1.6.上行PRB资源利用率(业务信息) (7)

1.7.上行PRB资源利用率(控制信息) (7)

1.8.下行PRB资源利用率(业务信息) (8)

1.9.下行PRB资源利用率(控制信息) (8)

1.10.上行PRB平均利用率 (8)

1.11.下行PRB平均利用率 (9)

1.12.PDCCH信道占用率 (9)

1.13.PRACH信道占用率 (10)

1.14.寻呼信道占用率 (10)

1.15.最大RRC连接用户数 (10)

1.16.RRC连接许可用户数 (11)

1.17.RRC连接许可用户数使用率 (11)

1.18.上行平均激活用户数 (11)

1.19.下行平均激活用户数 (12)

1.20.平均激活用户数 (12)

1.21.平均用户数 (12)

1.22.VoLTE用户数(可选) (13)

1.23.超忙基站数 (13)

1.24.超闲基站数 (13)

1.25.自忙时小区PRB负荷(上行) (13)

1.26.自忙时小区PRB负荷(下行) (14)

1.27.自忙时网络PRB负荷(上行) (14)

1.28.自忙时网络PRB负荷(下行) (14)

2.呼叫接入类指标 (14)

2.1.UE发起的RRC连接建立请求次数 (14)

2.2.UE发起的RRC连接建立成功次数 (15)

2.3.UE发起的RRC连接建立成功率 (15)

2.4.网络发起的RRC连接建立请求次数 (15)

2.5.网络发起的RRC连接建立成功次数 (16)

2.6.网络发起的RRC建立成功率 (16)

2.7.RRC连接建立成功率 (16)

2.8.RRC连接建立失败次数(UE无应答) (16)

2.9.RRC连接建立失败次数(小区Reject) (17)

2.10.RRC连接建立失败次数(其它原因) (17)

2.11.RRC连接重建请求次数 (17)

2.12.RRC连接重建成功次数 (17)

2.13.RRC连接重建成功率 (18)

2.14.S1信令连接建立尝试次数 (18)

2.15.S1信令连接建立成功次数 (18)

2.16.S1信令连接建立成功率 (18)

2.17.S1接口建立尝试次数 (18)

2.18.S1接口建立成功次数 (19)

2.19.S1接口建立成功率 (19)

2.20.初始E-RAB建立请求次数 (19)

2.21.初始E-RAB建立成功次数 (19)

2.22.初始E-RAB建立成功率 (20)

2.23.E-RAB建立请求次数 (20)

2.24.E-RAB建立成功次数 (20)

2.25.E-RAB建立成功率 (21)

2.26.初始接入成功率 (21)

2.27.无线连接成功率 (21)

2.28.MME寻呼次数 (22)

2.29.MME寻呼丢弃次数 (22)

2.30.寻呼拥塞率 (22)

2.31.E-RAB建立失败次数(UE无响应) (22)

2.32.E-RAB建立失败次数(核心网问题) (23)

2.33.E-RAB建立失败次数(传输层问题) (23)

2.34.E-RAB建立失败次数(无线层问题) (23)

2.35.E-RAB建立失败次数(无线资源不足) (24)

2.36.E-RAB建立失败次数(安全模式配置失败) (24)

2.37.E-RAB建立失败次数(其它原因) (24)

2.38.RRC连接重建比例 (25)

2.39.CQI占比 (25)

3.呼叫保持类指标 (25)

3.1.UE上下文异常释放次数 (25)

3.2.UE上下文正常释放次数 (26)

3.3.UE上下文掉线率 (26)

3.4.E-RAB异常释放次数 (26)

3.5.E-RAB正常释放次数 (27)

3.6.E-RAB掉线率 (28)

3.7.E-RAB数据传输时长 (28)

3.8.E-RAB时长掉线比 (28)

3.9.平均E-RAB数 (28)

3.10.用户平均E-RAB数 (29)

3.11.E-RAB异常释放次数(核心网问题) (29)

3.12.E-RAB异常释放次数(传输层问题) (29)

3.13.E-RAB异常释放次数(网络拥塞) (30)

3.14.E-RAB异常释放次数(无线层问题) (30)

3.15.E-RAB异常释放次数(切换失败) (30)

4.移动性管理类指标 (31)

4.1.eNodeB内切换请求次数 (31)

4.2.eNodeB内切换成功次数 (31)

4.3.eNodeB内切换成功率 (31)

4.4.X2接口切换请求次数 (32)

4.5.X2接口切换成功次数 (32)

4.6.X2接口切换成功率 (32)

4.7.S1接口切换请求次数 (32)

4.9.S1接口切换成功率 (33)

4.10.eNodeB间切换成功率 (33)

4.11.系统内切换成功率 (33)

4.12.同频切换请求次数 (34)

4.13.同频切换成功次数 (34)

4.14.同频切换成功率 (35)

4.15.异频切换请求次数 (35)

4.16.异频切换成功次数 (35)

4.17.异频切换成功率 (36)

4.18.LTE到3G切换尝试次数 (36)

4.19.LTE到3G切换执行次数 (36)

4.20.LTE到3G切换成功次数 (36)

4.21.LTE到3G切换执行成功率 (37)

4.22.LTE到3G切换成功率 (37)

4.23.LTE到2G触发次数(可选) (37)

4.24.LTE到2G响应次数(可选) (37)

5.业务流量类指标 (38)

5.1.空口上行用户面流量 (38)

5.2.空口上行控制面流量 (38)

5.3.空口下行用户面流量 (38)

5.4.空口下行控制面流量 (39)

5.5.S1/X2接口发送业务字节数 (39)

5.6.S1/X2接口接收业务字节数 (39)

5.7.以太网端口发送字节数 (39)

5.8.以太网端口接收字节数 (40)

5.9.物理层上行平均吞吐率 (40)

5.10.物理层下行平均吞吐率 (40)

5.11.用户面PDCP层上行平均吞吐率 (40)

5.12.用户面PDCP层下行平均吞吐率 (41)

5.13.IP层上行平均吞吐率 (41)

5.14.IP层下行平均吞吐率 (41)

5.16.激活用户下行平均速率 (42)

6.业务完整类指标 (42)

6.1.空口上行用户面丢包数 (42)

6.2.空口上行用户面丢包率 (42)

6.3.空口下行用户面丢包数 (43)

6.4.空口下行用户面丢包率 (43)

6.5.空口下行用户面弃包数 (43)

6.6.空口下行用户面弃包率 (44)

6.7.用户面下行平均时延 (44)

7.设备可用性指标 (45)

7.1.小区退服时长 (45)

7.2.小区中断率 (45)

7.3.小区可用率 (45)

7.4.基站断站率 (45)

7.5.SCTP链路断链次数 (45)

7.6.SCTP链路可用性 (46)

1.资源负荷类指标

1.1.基站数量

定义:现网实际运行的eNodeB基站的总数。包括eNodeB独立基站、eNodeB与CDMA 合设基站。基站站型包括宏蜂窝基站、微蜂窝基站、BBU+RRU 等站型;其中BBU+RRU 站型,仅统计BBU 数量。

统计粒度:OMC

单位:个

统计方式:各种类型基站数量累加。

1.2.小区数量

定义:现网实际运行的eNodeB基站的小区数量之和。

统计粒度:OMC

单位:个

统计方式:各基站小区数量累加。

注:一个基站的小区数量是网管后台配置的在网实际运行的小区数量。

1.3.C PU平均负荷

定义:统计周期内,CPU占用率的平均值。

统计粒度:eNodeB

单位:百分比

统计方式:以不大于2s的采样周期,对CPU占用率进行采样,在统计周期结束时取所有采样值的平均值作为指标值。要求分别统计eNodeB主处理板和业务单板CPU平均负荷。

1.4.C PU峰值负荷

定义:统计周期内,CPU占用率的峰值。

统计粒度:eNodeB

单位:百分比

统计方式:以不大于2s的采样周期,对CPU占用率进行采样,在统计周期结束时

取所有采样值的最高峰值作为该指标值。分别统计eNodeB主处理板和业务单板CPU峰值负荷。

1.5.S1/X2接口带宽平均占用率

定义:统计周期内,eNodeB的S1/X2接口平均占用带宽与可用的(或配置)端口带宽的比值。

统计粒度:eNodeB

单位:百分比

计算公式:(S1/X2接口平均发送速率)/(S1/X2接口可用带宽)×100%

1.6.上行PRB资源利用率(业务信息)

定义:统计周期内,eNodeB小区上行PUSCH物理信道实际使用PRB个数与小区上行物理信道可用的PRB个数的比值。

统计粒度:小区

单位:百分比

计算公式:上行业务信息实际平均使用PRB资源个数/上行可用的PRB个数×100%

统计方式:以1ms为采样周期,采样当前上行业务信息PRB使用个数,在统计周期结束时根据采样值计算上行PRB的平均值。

小区可用的PRB个数取值依据eNodeB小区带宽确定,取值如下:

1.7.上行PRB资源利用率(控制信息)

定义:统计周期内,eNodeB小区上行物理信道(PRACH和PUCCH)实际使用PRB 个数与小区上行物理信道可用的PRB个数的比值。

统计粒度:小区

单位:百分比

计算公式:上行控制信息实际平均使用PRB资源个数/上行可用的PRB个数×

100%

统计方式:以1ms为采样周期,采样当前上行控制信息PRB使用个数,在统计周期结束时根据采样值计算上行PRB的平均值。

1.8.下行PRB资源利用率(业务信息)

定义:统计周期内,eNodeB小区下行业务信息实际使用PRB个数与小区下行PDSCH信道可用的PRB个数的比值。

统计粒度:小区

单位:百分比

计算公式:下行业务信息实际平均使用PRB资源个数/下行可用的PRB个数×100%

统计方式:以1ms为采样周期,采样当前下行业务信息实际使用PRB个数,在统计周期结束时根据采样值计算下行PRB的平均值。

1.9.下行PRB资源利用率(控制信息)

定义:统计周期内,eNodeB小区下行控制信息实际使用PRB个数与小区下行PDSCH信道可用的PRB个数的比值。

统计粒度:小区

单位:百分比

计算公式:下行控制信息实际平均使用PRB资源个数/下行可用的PRB个数×100%

统计方式:以1ms为采样周期,采样当前下行控制信息实际使用PRB个数,在统计周期结束时根据采样值计算下行平均使用PRB资源个数。

1.10.上行PRB平均利用率

定义:统计周期内,eNodeB小区上行物理信道实际使用PRB个数与小区上行物理信道可用的PRB个数的比值。

统计粒度:小区

单位:百分比

计算公式:上行实际平均使用PRB资源个数/上行可用的PRB个数×100%

统计方式:以1ms为采样周期,采样当前上行PRB使用个数,在统计周期结束时根据采样值计算上行平均使用PRB资源个数。

1.11.下行PRB平均利用率

定义:统计周期内,eNodeB小区下行物理信道实际使用PRB个数与小区下行物理信道可用的PRB个数的比值。

统计粒度:小区

单位:百分比

计算公式:下行实际平均使用PRB资源个数/下行可用的PRB个数×100%

统计方式:以1ms为采样周期,采样当前下行PRB使用个数,在统计周期结束时根据采样值计算下行PRB的平均值。

1.1

2.PDCCH信道占用率

定义:统计周期内,eNodeB小区PDCCH信道占用CCE个数与PDCCH信道可分配的CCE个数的比值。

统计粒度:小区

单位:百分比

计算公式:PDCCH的CCE占用个数/ PDCCH的CCE可分配个数×100%

统计方式:

以1ms的采样周期,采样当前小区所使用的CCE总个数,在统计周期结束时采用累加值。小区所使用的CCE包括公共信令使用的PDCCH的CCE个数、上行调度使用的PDCCH的CCE个数及下行调度使用的PDCCH的CCE个数。

PDCCH的CCE可分配个数 =每TTI PDCCH CCE可用数目×统计周期内TTI 数

其中,每TTI的PDCCH CCE可用数目=(由于带宽、MIMO符号数决定的REG 个数– PCFICH占用的4个REG – PHICH占用的REG)/9,取值如下:

注:PDCCH的CCE最大容量,基于资源负荷的考量,认为仅与带宽、MIMO相关

1.13.PRACH信道占用率

定义:统计周期内,eNodeB小区PRACH信道检测到的竞争和非竞争Preamble数量占小区可使用的竞争和非竞争Preamble个数的比值。

统计粒度:小区

单位:百分比

计算公式:PRACH信道检测到的竞争和非竞争Preamble数量/小区可使用的竞争和非竞争Preamble个数

统计方式:小区可使用的竞争和非竞争Preamble个数和PRACH Configuration Index配置相关,建议取值为200次/秒(系统带宽为15M\20M时)。

1.14.寻呼信道占用率

定义:统计周期内,eNodeB小区Uu口寻呼次数占寻呼信道寻呼容量的比例。

统计粒度:小区

单位:百分比

计算公式:Uu口寻呼次数/寻呼信道容量×100%

Uu口寻呼次数参见2.31。

寻呼信道总容量,取值如下: (单位用户数/秒)

其中,小区空口寻呼容量的理论值= 寻呼子帧数*16(每寻呼子帧最大寻呼用户数,协议上限),寻呼子帧数= nB*0.1*{统计周期总子帧数}

nB取值表示在一个寻呼周期内包含的寻呼时刻(子帧)的数量,也即寻呼组的数量。参数使用的细节参见3GPP TS 36.304。

1.15.最大RRC连接用户数

定义:统计周期内,接入到(包括接入成功和切换入成功、切换入失败但已申请

到license)eNodeB基站的所有UE申请license的最大值。

统计粒度:eNodeB

单位:个

统计方式:在eNodeB范围内,以1ms为采样周期,定期采样所有UE,得到所有UE申请的license数,在统计周期结束时,取这些采样值中的最大值作为统计周期内该指标的统计值。

1.16.RRC连接许可用户数

定义:eNodeB基站配置的用户License数量。

统计粒度:eNodeB

单位:个

1.17.RRC连接许可用户数使用率

指标定义:统计周期内,最大RRC连接用户数与RRC连接许可用户数的比值。

统计粒度:eNodeB

单位:百分比

计算公式:(1.15) / (1.16)×100%

1.18.上行平均激活用户数

定义:统计周期内,小区内上行缓存中有数据的平均用户数。

统计粒度:小区

单位:个

统计方式:

在小区范围内,以1ms为采样周期,采样所有UE(已连接),并判断其上行缓存是否有数据,得到此时有数据的用户数,在统计周期末,取这些采样值的平均值。

同时按QCI类型(QCI1~QCI9)统计,即同时统计不同QCI类型的上行平均激活用户数。

注:由于一个UE可能发起多个不同的QCI业务类型,故上行平均激活用户数(不分QCI统计)小于等于分CQI统计的上行平均激活用户数之和。

1.19.下行平均激活用户数

定义:统计周期内,小区内缓存中下行有数据的平均用户数。

统计粒度:小区

单位:个

统计方式:

在小区范围内,以1ms为采样周期,采样所有UE(已连接),并判断其下行缓存是否有数据,得到此时有数据的用户数,在统计周期末,取这些采样值的平均值。

同时按QCI类型(QCI1~QCI9)统计,即同时统计不同QCI类型的下行平均激活用户数。

注:由于一个UE可能发起多个不同的QCI业务类型,故下行平均激活用户数(不分QCI统计)小于等于分CQI统计的下行平均激活用户数之和。

1.20.平均激活用户数

定义:统计周期内,eNodeB小区内上行或下行缓存中同时有数据的平均用户数。统计粒度:小区

单位:个

统计方式:

在小区范围内,以1ms为采样周期,采样所有UE(已连接),并判断其上行或下行缓存是否有数据(UE上行和下行缓存同时有数据时,算作一个用户),得到此时有数据的用户数,在统计周期结束时,取所有采样值的平均值。

1.21.平均用户数

指标定义:统计周期内,eNodeB小区内同时存在LTE承载的平均用户数。

统计粒度:小区

单位:个

统计方式:

小区范围内,以1ms为采样周期,定期采样所有UE(已连接,包括同步和失步),得到此时的用户数,在统计周期结束时,取所有采样值的平均值。

1.2

2.VoLTE用户数(可选)

指标定义:统计周期内,eNodeB小区内的VoLTE用户数。

统计粒度:小区

单位:个

统计方式:

小区范围内,以1ms为采样周期,定期采样所有VoLTE业务的UE(已连接,包括同步和失步),得到此时的用户数,在统计周期结束时,取所有采样值的最大值。

1.23.超忙基站数

定义:统计周期内,现网实际运行的超忙基站的总数。

统计粒度:OMC

单位:个

统计方式:基站中有一个以上超忙小区,计为超忙基站。全网超忙基站数累加。超忙小区:上行PRB平均利用率≥70%或下行PRB平均利用率≥70%,且许可用户数使用率≥70%的小区定义为超忙小区;

1.24.超闲基站数

定义:统计周期内,现网实际运行的超闲基站总数

统计粒度:OMC

单位:个

统计方式:所有小区均为超闲小区的基站,计为超闲基站。全网超闲基站累加。超闲小区:上行PRB资源利用率≤5%且下行PRB资源利用率≤5%,且许可用户数使用率≤5%的小区定义为超闲小区。

1.25.自忙时小区PRB负荷(上行)

定义:一天24小时按时段统计的小区上行PRB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值。

统计粒度:小区

单位:百分比

统计方式:以小时为统计单位,一天24小时内eNodeB小区上行PRB资源利用率取得最大值时的时段称之为该小区自忙时。统计自忙时小区的上行PRB资源利用率作为自忙时小区PRB负荷(上行)。

1.26.自忙时小区PRB负荷(下行)

定义:一天24小时按时段统计的小区下行PRB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值。

统计粒度:小区

单位:百分比

统计方式:以小时为统计单位,一天24小时内eNodeB小区下行PRB资源利用率取得最大值时的时段称之为该小区自忙时。统计自忙时小区的下行PRB资源利用率作为自忙时小区PRB负荷(下行)。

1.27.自忙时网络PRB负荷(上行)

定义:按小区自忙时统计的全网上行PRB资源利用率的平均值。

统计粒度:全网

单位:百分比

计算公式:各个小区自忙时上行实际平均使用PRB资源个数之和/各个小区上行可用的PRB个数之和×100%

1.28.自忙时网络PRB负荷(下行)

定义:按小区自忙时统计的全网下行PRB资源利用率的平均值。

统计粒度:全网

单位:百分比

计算公式:各个小区自忙时下行实际平均使用PRB资源个数之和/各个小区下行可用的PRB个数之和×100%

2.呼叫接入类指标

2.1.U E发起的RRC连接建立请求次数

定义:统计周期内,eNodeB小区接收到UE发起的RRC连接建立请求消息的次数(不包括重发)。

统计粒度:小区

单位:次

触发点:统计消息为UE发起的无线连接中,eNodeB小区收到UE发来的“RRC Connection Request”消息,且消息中包含的建立请求原因值EstablishmentCause 非主叫,即除“mt-Access”的其它原因时统计。

2.2.U E发起的RRC连接建立成功次数

定义:统计周期内,eNodeB小区接收到UE发起的RRC连接建立成功消息的次数。统计粒度:小区

单位:次

触发点:统计消息为UE发起的无线连接中,eNodeB小区收到UE发来的“RRC Connection Setup Complete”消息。

2.3.U E发起的RRC连接建立成功率

定义:统计周期内,UE发起的RRC连接建立成功次数与UE发起的RRC连接建立请求次数的比值。

统计粒度:小区

单位:百分比

计算公式:(2.2)/(2.1)×100%

2.4.网络发起的RRC连接建立请求次数

定义:统计周期内,网络向UE发送寻呼消息之后,UE发起的RRC连接建立请求消息的次数(不包括重发)。

统计粒度:小区

单位:次

触发点:统计消息为网络向UE发送寻呼消息之后,eNodeB小区收到UE发来的“RRC Connection Request”消息,且消息中包含的建立请求原因值EstablishmentCause为“mt-Access”时统计。

2.5.网络发起的RRC连接建立成功次数

定义:统计周期内,网络向UE发送寻呼消息之后,eNodeB小区接收到UE发起的RRC连接建立成功消息的次数。

统计粒度:小区

单位:次

触发点:统计消息为网络向UE发送寻呼消息之后,eNodeB小区收到UE发来的“RRC Connection Setup Complete”消息。

2.6.网络发起的RRC建立成功率

定义:统计周期内,网络发起的RRC连接建立成功次数与网络发起的RRC连接建立请求次数的比值。

统计粒度:小区

单位:百分比

计算公式:(2.5)/(2.4)×100%

2.7.R RC连接建立成功率

指标定义:统计周期内,UE发起及网络发起的RRC连接建立成功总次数与UE发起及网络发起的RRC连接建立请求总次数的比值。

统计粒度:小区

单位:百分比

计算公式:(2.2+2.5)/(2.1+2.4)×100%

2.8.R RC连接建立失败次数(UE无应答)

定义:统计周期内,在RRC连接建立过程中,因UE无应答而导致的RRC连接失败的次数。

统计粒度:小区

单位:次

触发点:在RRC建立过程中,当eNodeB小区接收到UE发送的“RRC Connection Request”消息并向UE发送“RRC Connection Setup”消息后,因为等待UE发送

“RRC Connection Setup Complete”消息超时而导致连接失败时统计。

2.9.R RC连接建立失败次数(小区Reject)

定义:统计周期内,在RRC连接建立过程中,因接纳拒绝而导致的RRC连接失败的次数。

统计粒度:小区

单位:次

触发点:统计消息为eNodeB向UE发送的“RRC Connection Reject”。

2.10.RRC连接建立失败次数(其它原因)

定义:统计周期内,在RRC连接建立过程中,其它原因导致的RRC连接失败的次数。统计粒度:小区

单位:次

触发点:在RRC建立过程中,当eNodeB小区接收到UE发送的“RRC Connection Request”消息并向UE发送“RRC Connection Setup”消息后,在等待UE发送“RRC Connection Setup Complete”消息过程中,由于eNodeB内部某些原因,导致给UE发送“RRCConnectionRelease”消息时统计。

2.11.RRC连接重建请求次数

定义:统计周期内,eNodeB小区收到UE发起的表示RRC连接重建请求消息的次数(不包括重发)。

统计粒度:小区

单位:次

触发点:统计消息为eNodeB小区收到UE发来的“RRC 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Request”消息。

2.12.RRC连接重建成功次数

定义:统计周期内,小区接收到UE发起的表示RRC连接重建成功消息的次数。

统计粒度:小区

单位:次

触发点:统计消息为小区收到UE发来的“RRC 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Complete”消息。

2.1

3.RRC连接重建成功率

定义:统计周期内,RRC连接重建成功总次数与RRC连接重建请求次数的比值。统计粒度:小区

单位:次

计算公式:(2.12)/(2.11)×100%

2.14.S1信令连接建立尝试次数

定义:统计周期内,eNodeB向MME发送S1信令连接建立尝试消息的次数。

统计粒度:小区

单位:次

触发点:统计消息为eNodeB向MME发送的“INITIAL UE MESSAGE”消息。

2.15.S1信令连接建立成功次数

定义:统计周期内,MME向eNodeB回复S1信令连接建立成功消息的次数。

统计粒度:小区

单位:次

触发点:统计消息为MME向eNodeB回复的“INITIAL CONTEXT SETUP REQUEST”消息或“DOWNLINK NAS TRANSPORT”消息或“UE CONTEXT RELEASE COMMAND“消息或“S1 RESET”消息。

2.16.S1信令连接建立成功率

定义:统计周期内,S1信令连接建立成功次数与S1信令连接建立尝试次数的比值。统计粒度:小区

单位:百分比

计算公式:(2.15)/(2.14)×100%

2.17.S1接口建立尝试次数

定义:统计周期内,eNodeB向MME发送S1接口建立尝试消息的次数。

统计粒度:小区

单位:次

触发点:统计消息为eNodeB向MME发送的“S1 SETUP REQUEST”消息。

2.18.S1接口建立成功次数

定义:统计周期内,MME向eNodeB回复S1接口建立成功消息的次数。

统计粒度:小区

单位:次

触发点:统计消息为MME向eNodeB回复的“S1 SETUP RESPONSE”消息。

2.19.S1接口建立成功率

定义:统计周期内,S1接口建立成功次数与S1接口建立尝试次数的比值。

统计粒度:小区

单位:百分比

计算公式:(2.18)/(2.17)×100%

2.20.初始E-RAB建立请求次数

定义:统计周期内,eNodeB收到MME发送的初始上下文建立请求消息的次数。

统计粒度:小区

单位:次

触发点:

统计消息为MME向eNodeB发送的“INITIAL CONTEXT SETUP REQUEST”消息。如果“INITIAL CONTEXT SETUP REQUEST”消息中要求同时建立多个E-RAB,则相应的累加多次。

同时按QCI类型(QCI1~QCI9)统计,即同时统计不同QCI类型的初始E-RAB 建立尝试次数。

2.21.初始E-RAB建立成功次数

定义:统计周期内,eNodeB向MME回复的初始上下文建立成功消息的次数。

统计粒度:小区

电信开放渠道拓展方案渠道拓展方案

电信开放渠道拓展方案渠道拓展方案 目前,社会营销合作渠道在中国电信经营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中国电信”企业品牌近距离贴近客户的一个有效载体。渠道是企业把产品或者服务送达消费者的途径和手段,是生产者通向消费者的“桥梁”。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在产品“同质化”的趋势下,只有通过“渠道”和“传播”,才能真正创造差异化的竞争优势。“渠道为王、渠道制胜”已成为众多企业的共识。 针对中国电信社会渠道拓展与管理一线人员度身设计,体现出良好的专业性与系统性,以渠道建设与管理理论为支持,重点是社会渠道的“建、管、养”,以案例为先导,交流分享为主要手段,全面提高学员的社会渠道管理能力。 一、社会渠道督导经理的角色认知 1、渠道督导工作的三大目标 2、渠道督导工作原则 3、渠道督导经理的核心技能要求 4、渠道督导经理日常工作实施要点 二、渠道拓展能力训练 1.渠道拓展基本思路 2.优质合作厅、代理店(点)的要素分析 3.选择合作厅、代理店的实战技巧 4.合作厅、代理店拓展谈判技巧 5.如何处理合作厅、代理店的异议

6.分享:优秀学员对渠道有效拓展的经验 7.课堂演练:合作厅谈判 8.资料分享:某市代理店拓展情况分析 三、社会渠道营销指导技巧 1.营销指导的基本要求 2.如何分析合作厅、代理店的营销短板和长处 3.与合作厅、代理店的营销策划案撰写技巧 4.如何有效指导合作厅、代理店正确执行营销策划案 5.案例分析:某移动公司渠道管理员如何指导代理渠道进行 6.18促销活动 6.课堂演练:给合作厅培训某个业务、营销策略及其卖点 四、社会渠道服务检查和辅导技巧 1.服务检查的日常管理技巧 2.渠道拜访的准备 3.渠道拜访路线设计 4.渠道服务督导“三定”、“三备”、“三处理”、“三查” 5.合作厅营业员、代理店店员服务指导与沟通技巧 6.服务检查工作中的时间管理 7.探讨:服务检查工作中的难点与对策 五、社会渠道终端生动化技巧 1.合作厅、专营店以及代理点生动化的重要作用 2.合作厅、专营店以及代理点生动化的主要范围

中国电信VoLTE网管系统技术规范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网运部

目录 1前言 (6) 2范围 (6) 3规范性引用文件 (6) 4术语定义 (7) 5总体技术要求 (7) 5.1总体架构 (7) 5.2与智能网管的关系 (7) 6生产管理 (8) 6.1视图管理 (8) 6.2视图管理范围 (9) 6.3视图管理基本功能要求 (9) 6.4配置管理 (10) 6.4.1 功能概述 (10) 6.4.2 配置数据的合法性检查 (10) 6.4.3 配置数据的查询 (10) 6.4.4 配置数据的同步 (11) 6.4.5 配置数据一致性校验 (11) 6.4.6 配置数据下载和激活 (11) 6.4.7 配置数据上载 (11) 6.4.8 配置数据的恢复 (11) 6.4.9 配置数据导出 (11) 6.4.10 网元软件管理 (12) 6.4.11 网元软件下载 (12) 6.4.12 软件及补丁的安装 (12) 6.4.13 查询网元软件版本 (12) 6.4.14 查询单板版本 (12) 6.4.15 查询版本同步状态 (12) 6.4.16 版本回退 (12) 6.4.17 数据配置方式 (13) 6.4.18 在拓扑视图中进行配置 (13) 6.4.19 通过命令行进行配置 (13) 6.4.20 通过配置文件进行配置 (13) 6.4.21 配置管理信息要求 (13) 6.5网络监控和告警管理 (14) 6.5.1 功能概述 (14) 6.5.2 功能要求 (14) 6.6故障处理 (19) 6.6.1 功能概述 (19) 6.6.2 功能要求 (19) 6.6.3 网元指令通道要求 (19) 6.6.4 任务调度服务 (19)

中国电信全业务经营后农村渠道建设的思考

中国电信全业务经营后农村渠道建设的思 考 中国电信四川公司家庭客户部王如 新一轮的并购和重组,对各个运营商都意味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在全业务经营后,如何调整和优化渠道结构适应新的形势,是各个运营商极为关注的问题。为此,中国电信集团针对政企客户、家庭客户和个人客户,成立相应的客户群部门,以适应“聚集客户的差异化服务”战略。然而,在广阔的农村,在这个占据中国移动60%以上新增用户的巨大市场,中国电信的渠道应采用何种策略以适应全业务经营后的变化? 一、农村渠道的现状与问题 中国电信农村渠道在大部分省是采用“支局长/片区经理+代理商”的模式,一名支局长管理多名代理商,每个代理商负责一至两个镇、几千名用户的维护和市场经营工作。代理模式主要采用“代办+代维+代收(买断)”方式,即:农村代理商的收入由其代办—业务发展酬金、代维——线路维护酬金、代收(买断)——代收话费或买断酬金构成。 这种模式在农村通信以有线电话及后付费为主的发展时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充分借助了农村代理商对当地人员、地理熟悉的优势,解决了农村线路点多面广、维护成本高难度大的问题,并避免了欠费风险。由于买断酬金高于代收酬金,买断政策初期还起到提高代理人员收入的作用。并且,代理模式提高了公司劳动生产率,以四川为例:到2007年底,全省农村电话用户550万、宽带用户18万,农村自有渠道人员仅为800余名,大大低于城市自有渠道人员数量。 然而,随着农村通信需求的变化和全业务经营的影响,原有的代理模式已经出现各种矛盾,影响渠道稳定并制约市场的发展。矛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有线电话维护工作量大收入低,代理商投入收益不匹配 农村有线电话过去给中国电信带来可观的用户和收入贡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造成沉重的压力。由于线路老化等原因,维护的频次和难度增加,尤其在雷雨季,代理商疲于处理各种线路故障。此外,农村线路被盗的情况日益严重,极大地影响用户使用和满意度。2007年,四川电信线路被盗损失上亿元,在被盗严重的地区,如凉山西昌,农村通信一年收入不到2000万元,线路被盗直接损失已经超过2000万,以至不得不以450村通电话替换有线电话。全业务经营

电信传输考试资料

第一章电信传输的基本概念 1、什么是通信、电信和电信传输?电信号有哪些种类?各有什么特征? 答:从广义上说,无论采用何种方法,使用何种传输媒质只要将信息从一地传送到另一地,均可称为通信。 电信号按照不同的角度可有不同的分类,按照电信号传载信息的形式的不同,可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两种类型。模拟信号,是指模拟、仿照原有消息变化的电信号,这种信号的幅度变化是时间的连续函数;数字信号在时间上和幅度上的取值都是离散的。数字信号在传输上有很多优点,最主要的是它的抗干扰性强。由于它是以1、0两种状态传输的,在接收端只要正确地判断是“1”或者是“0”,就等于完全取消了干扰。5、以功率电平为例,请简述正电平、负电平和零电平的意义。 答:由定义知,当0x P P =时,电平为零,其含义是该点的功率等于基准功率。当0x P P <时,电平是负值,其含义是该点的功率小于基准功率。当0x P P >时,电平是正值,其含义是该 点的功率大于基准功率。对于绝对功率电平来说,因为基准功率是lmw ,所以当1x P mW >时,电平是正值,当1x P mW =时。电平是零值,当1x P mW <时,电平是负值。6、试简 述绝对电平和相对电平的意义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答:所谓某点的电平,是指电信系统中某一信号的实测功率(或电压、电流)值与某参考点的信号功率(或电压、电流)之比的对数值,某参考点的信号功率(或电压、电流)又称为基准功率(或基准电压、基准电流)。需指出的是:基准功率是基本不变的,而基准电压或基准电流则是根据在某一阻抗上所获得的基准功率来确定的。当阻抗变化时,基准电压或基准电流也要随之而变化。求相对向平时所取的基准是不固定的,被测量值和基准是相对的,而绝对电平的基准是固定的。在电话通信中,绝对电平的基准参考点的阻抗0600R =Ω, 功率是0 1P mW =时,就可分别计算出绝对电压电平的基准电压和绝对电流电平的基准电流。7、已知测试点的阻抗75L R =Ω,其电压为0.85V ,试计算测试点上的绝对功率电平是 多少? 解:直接带公式计算有: 000()()()0.85600[]10l g 20l g 10l g 20l g 10l g 9.83(d B m )()()()0.77575X X P X R P m WU V V L P m W U V R V ΩΩ==+=+=ΩΩ8、设电路某点的绝对功率电平为:(1)0.5Np (2)-1.5Np (3)-7dBm 试求该点的功率值。 解:(1)将0.5Np 带入公式,计算得到2.72mW 。 (2)带入上式得到e^(-3)mW ;(3)将-7dBm 带入()[]10l g 1x p P m W L d B m m W =,计算得到0.1995mW 。9、已知测试点功率为0.2W ,线路始端功率为10mW ,求测试点的相对功率电平值。 解:直接带入公式得到:3 21()110.210[]l n l n 1.4982()210p P m W m W L N p N p N p P m W m W ?===。10、已知测试点电压为0.7V ,线路始端电压为0.2V ,求测试点的相对电压电平值。

中国电信渠道建设与管理现状分析

中国电信渠道建设与管理现状分析 中国电信经过一年的社会渠道建设与优化,社会渠道的数量已超过了自营营业厅的数量,社会渠道建设的增幅由几乎为零快速增长50%。中国电信副总经理杨小伟介绍,目前CDMA终端的社会化运营比重达73%,较年初的18%增长55个百分点,由此可见过去一年中国电信在社会渠道建设上所获得的成绩。社会渠道的飞快发展并不能遮盖中国电信渠道发展的不足,以下是我对中国电信社会渠道存在问题的列举,希望能对中国电信的渠道规划者和管理者产生深刻的反思。 中国电信社会渠道建设现状: 一、宏观方面:从整体社会渠道发展来看,存在着以下的问题. 1、竞争运营商挖角:中国电信是通过高额的补贴占领社会渠道的,随着补贴额 度的减少和对电信产品的深刻认识,以及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对渠道的策反,中国电信经过一年建立起来的渠道网络将不再稳固。 2、渠道窜货和套机问题严重,影响了电信渠道的正常运营:作为国内惟一一家 各省间资费和上网卡补贴政策不统一的运营商,社会渠道以其较强的灵活性,利用部分地区上网卡业务高资费吸引社会渠道从其他省份大量窜货。同时,大量渠道代理商为了收取电信提供的市场现金返利和吸纳电信的高额补贴,从2009年9月起就一直在进行大规模的套机,即将含资费的号卡和手机拆分开来销售,获取额外利润。更有甚者,直接将含资费的号卡进行短信群发和拨打声讯台等获利,形成5到10元不等的“高额欠费”,与第三方合作形成利益链条来变现电信套餐。 3、渠道冲突严重,渠道之间争夺相同客户。各渠道为完成销售任务,争夺相同 客户的现象经常发生。如代理商与社区经理、自营厅经理及10000号之间对相同的区域和社区的共同客户进行争夺(2)渠道之间跨区域销售,争夺客户。 4、渠道定位不清,角色不明:如对社会渠道主要功能是做服务,还是做销售, 是做销售,还是做体验,是起主要作用,还是起辅导作用没有想明白。最明显的问题是合作营业厅一方面要做好服务,另一方面要做好销售,但两者往往很难协调好。

电信传输网类型

ISDN(Integrated Service Digital Network)中文名称是综合业务数字网,就是采用的数字交换和数字传输的电信网的简称,中国电信将其俗称为"一线通"。 ISDN是以电话综合数字网为基础发展而成的通信网,能提供端到端的数字连接,可承载话音和非话音业务,用户能够通过多用途用户----网络接口接入网络。ISDN采用数字传输和数字交换技术,将电话、传真、数据、图像等多种业务综合在一个统一的数字网络进行传输和处理,向用户提供基本速率(2B+D,144kbit/s)和一次群速率(30B+D,2Mbit/s)两种接口。基本速率接口包括两个能独立工作的B信道(64Kbit/s)和一个D信道(16Kbit/s)。其中B信道一般用来传输话音、数据和图像,D信道用来传输信令或分组信息。 ISDN能够向用户提供三大类业务:承载业务(与用户终端类型无关);用户终端业务(如数字电话、四类传真、数据通信、视频通信等);丰富的补充业务(如主/被叫用户号码识别显示/限制、呼叫等待、呼叫转移、多用户号码、子地址、三方通信等)。 ISDN起源于1972年,但是直到1980年才明确定义。CCITT对ISDN是这样定义的:"ISDN 是以综合数字电话网(IDN)为基础发展演变而成的多种电信业务,用户能够通过有限的一组标准化的多用途用户-网络接口接入网内。" 根据上述定义,可以把ISDN 定义归纳为以下几点: ◆ISDN是以综合数字电话网(IDN)为基础发展而成的通信网; ◆ISDN支持端到端的数字连接; ◆ISDN支持电话及非话等各种通信业务; ◆ISDN提供标准的用户-网络接口,使用户可以接入。 ISDN是在IDN基础上发展而成的。采用数字交换和数字传输(PCM)的电信网,简称为IDN。在IDN中,以数字信号形式和时分用方式进行通信。数据等数字信号可以直接在数字网中传输,而话音和图像等模拟信号则必须在发送端进行模拟/数字变换之后进行传输,在接收端要进行数字/模拟的反变换后才能完成通信。脉冲编码调制(PCM)系统和程控交换设备的广泛应用为ISDN的发展打下了基础,综合数字网的通路是基于64kbit/s ,而ISDN正是使用64kbit/s的传输速率,为用户提供端到端的数字连接。 ISDN与其它网络的最大不同在于它能够提供端到端的数字连接。所谓端到端的数字连接,是指从一个用户终端到另一个用户终端之间的传输全部是数字化的,包括用户线部分。但传统的电话网中,从用户终端到交换机之间的传输是模拟的方式,当用户进行数字通信时必须利用调制解调器(Modem)进行数字/模拟变换后才能在用户线上传送,而且在对端还需要通过Modem进行信号的反变换,ISDN改变了传统的电信网模拟用户环路的状态,使全网数字化变为现实,用户可以获得数字化的优异性能。 ISDN支持范围广泛的各类业务,不仅可以提供话音业务而且要以提供数据、图像和传真的各种非话业务。还可以在用户需要通信时提供即时连接,而且能提供专线连接。 ISDN能够提供标准的用户-网络接口,这是ISDN能获得发展的技术关键所在。它可以通过标准接口,将各类不同的终端纳入到ISDN网络中,使一对普遍的用户线最多连接8个终端,并为多个终端提供多种通信的综合服务。 ISDN的特点 (1)、多种业务的兼容性利用一对用户线可以提供电话、传真、可视图文用数据通信等多种业务。若用户需要更高速率的信息,可以使用一次群用户接口,连接用户交换机、可视电话、会议电视或计算机局域网。此外ISDN用户在每一次呼叫时,都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信息速率、交换方式等。 (2)、数字传输ISDN能够提供端到端的数字连接,即终端到终端之间的通道已完全数字化,具有优良的传输性能,而且信息传送速度快。 (3)、标准化的接口ISDN能够提供多种业务的关键在于使用标准化的用户接口。该接口有基本速率接口

中国电信传输考核

传输网运行维护(一)传输网运行维护考核6类10项,满分100分。

(二)传输网运行维护考核项目补充说明 1、光缆线路: (1)全阻考核指标定义 长途光缆由于光缆线路原因致使在用业务系统全部阻断的,定为全阻障碍。全阻障碍历时起始时间以在用业务系统全部阻断开始计算(已建光缆自动监控系统的干线以该系统计时为准,未建光缆自动监测系统的以机务部门网管计时为准),终止时间以一级干线在用业务全部恢复为止。当全阻障碍发生后,如果在10分钟内调通干线上开放的全部SDH s以上(含SDH s)或全部最高速率系统,可不计算在全阻故障考核范围内。 (2)考核指标的基本要求 ●直埋光缆全阻率考核指标平均为次/百公里,根据不同的省、区、市的维护自然条件、技术力量、等因素分别按次/百公里、次/百公里、次/百公里三个档次设置,各省(市、区)具体指标划分见附表一。

架空光缆全阻率考核指标为次/百公里。 对于可控性障碍,尤其是人为责任性事故,仍然执行从严考核,每次相应 核增障碍次。 对突发性非可控性障碍,如:自然灾害(包括火山爆发、地震、山崩、滑 坡、塌方、泥石流、洪水、大面积火灾、台风、龙卷风、雪灾、雷击)等原因造成障碍的,可每次相应核减次。光缆被盗、车祸等不是完全由于维护质量原因造成障碍的,可每次相应核减次。 (3)障碍抢修或恢复时限要求 当光缆障碍发生后,各级维护部门要以恢复电路、减小损失作为首要任务,抢通光缆与导通电路效果相同,要求机务、线务部门密切配合,尽量压缩障碍历时。机、线维护部门指标分配方案暂由各省(市、区)电信公司维护部门自行制定。现将障碍抢修或恢复时限具体要求明确如下: 96芯(含96芯)以上光缆,抢修或恢复时间要控制在16小时之内;64~96芯(含64芯),抢修或恢复时间要控制在14小时之内;48~64芯(含48芯),抢修或恢复时间要控制在12小时之内;36~48芯(含36芯),抢修或恢复时间要控制在10小时之内;12~36芯,抢修或恢复时间要控制在8小时之内;12芯(含12芯)以下光缆,抢修或恢复时间要控制在6小时之内。 在上述规定时间内,全阻障碍按每提前1小时恢复或调通干线上开放的全部电路,可相应核减次,每次障碍最多核减到次为止;全阻障碍按每超过规定时间1小时恢复或调通干线上开放的全部电路,相应核增次。 (4)指标考核的计算方法 本考核办法与集团公司效绩考核指标体系“一级干线光缆全阻率”挂钩,并结合今年全网线路工作重点加大某些方面考核力度,具体计算方法如下:根据各省(市、区)一级干线线路的设备量与一级干线光缆全阻率指标的乘积计算出各省(市、区)一级干线光缆限制阻断次数。实际阻断次数未超过限制阻断次数的,得满分30分;超过1次扣10分,直至扣完该项基本分为止。 (5)故障申报时限要求 全阻障碍发生后,各省(区、市)电信公司的维护主管部门要在2小时之内以电话形式上报集团公司值班室和设备维护管理处,并将书面材料在1月内上报集团公司设备维护处。发生全阻逾期不报加扣2分,隐瞒不报加扣5分,扣完为止。 2、光传输设备 (1)考核设备范围:

中国电信农村渠道建设的六个核心问题

随着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蔓延,政府在拉动内需的大背景下将农村市场视为了救命稻草。家电下乡、电脑下乡、汽车下乡…,接踵而来。三十年来,中国的农村消费市场还从来没有吸引过如此多的目光,承担如此多的热情期待,电信运营商自然也不甘人后。 对于通信行业来说,农村市场更是在近年贡献了几近半数的新增用户,并且承载着越来越大的发展压力。中国电信作为拥有固定通信网络优势的运营商,在农村具有群众基础好、品牌号召力强和固定电话普及率高、数据节点覆盖面大、线路到位率高等优势,但也存在一些现实的问题,特别是在渠道建设方面,农村网点覆盖率低、标准化程度差、营销能力不足、代理商实力不足等严重制约了中国电信的农村市场拓展和客户维系。 为解决中国电信农村渠道建设与管理方面的一系列问题,提高整体营销服务效能,必须重视和解决如下六个根本性问题。 一、农村渠道与城市渠道的异与同 农村市场的特点及消费属性使得农村渠道与城市渠道存在很大差异。农村市场容量大但地域广阔、网点分散、交通不便、管理难度大。全国2862个县,3.7万个乡镇,若想精耕细作,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另外,单店销量较低,成本相对较高,管理难度也很大。相对城市,农村信息闭塞,消费者教育缺乏,辨别能力弱,导致在购买时对产品的价格、材料、功能等信息严重不对称,消费者并不了解产品的真正功能和特点,总是凭借对产品外观、其他消费者的口碑传播和现场人员的介绍等做出购买决策,缺乏理性的购买思考。 因此,在建设农村渠道时,一定要有别于城市渠道建设的思路,本着充分利用各种社会与政府资源、实现精简高效、融入当地、加强沟通互动的目的,使农村渠道更好的成为中国电信与农村用户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比如,某地的运营商在乡镇的营业厅前开辟了小广场,经常在白天搞促销活动,晚上放映电影或组织娱乐活动,与当地文化体育生活融为一体,达到很好的效果。 二、农村渠道网点的生存与发展 “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这不仅仅是一句经典台词,也是农村渠道建设无法回避、必须解决的关键所在。

智能化视频监控综合管理平台的设计及应用

智能化视频监控综合管理平台的设计及应用 2014/6/4 14:39:00 来源:《中国安防》作者:张建雄 安防行业从市场需求及产品供应来看,已经进入到系统建设、解决方案提供、智能化、集成化综合管理的阶段,这不仅是安防行业的特点,也是这个大时代的特征,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管理平台很好的体现了这个特征。 安防行业从市场需求及产品供应来看,已经进入到系统建设、解决方案提供、智 能化、集成化综合管理的阶段,这不仅是安防行业的特点,也是这个大时代的特征,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管理平台很好的体现了这个特征。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管理平台是采用图像 处理、模式识别和计算机视觉技术,通过在监控系统中增加智能视频分析模块,分析抽取 视频源中关键有用信息,快速准确的定位事故现场,判断监控画面中的异常情况,并以最 快和最佳的方式发出警报或触发其它动作,从而有效进行事前预警、事中处理、事后及时 取证的全自动、全天候、实时监控的智能系统平台,其在安防集成领域的应用显得日益重要。 一、安防集成技术需求背景分析目前安防行业系统建设呈现出鲜明的发展趋势: 首先,安防系统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无论是原有的安防监控设备/系统持续不断的扩容 改造,还是全新系统的设计规划,都能看出安防系统建设在膨胀,甚至是几何级地增长。 其次,安防系统中的产品复杂度越来越高。一是由于行业的技术进步,产品种类越来越多,用户有更宽广的选择空间;二是由于项目建设周期长,在同一项目中或在项目的不同建设期,用户都可以自由地选择不同的设备,这势必造成同一系统中囊括了越来越繁杂的设备 组成。再次,系统集成度越来越高,系统应用越来越便捷。全球范围内,随着IT化的深入,IT系统已经完成了初步普及,开始步入到消除信息孤岛、提高系统集成度的阶段。 通过各系统数据共享、系统联动、统一控制等,进一步方便了系统应用,提升了系统价值。 二、智能安防集成管理技术分析智能安防集成管理平台作为安防监控领域综合应用型 技术,在研发之初即瞄准了业界的最高要求,在安防智能化管理平台的核心技术上进行突 破性研发,将平行域架构、多级金字塔索引架构、虚拟存储条带、N+M备份策略等多种核心技术引入管理平台系统中,解决了安防管理平台中互联互通、海量数据秒级检索、系统 平滑升级、电信级安全可靠等用户关注需求。1、多级金字塔式索引架构智能安 防监控管理平台采用了多级金字塔式超级索引模式,通过数据库、存储服务器、文件的三 级索引模式,结合ASMF文件技术,实现任意摄像头、任意时间段视频图像秒级回放的超 高响应速度。多级金字塔式超级索引模式定位时采用逐层分段查询访问的方式,能够快速 精确到文件中的任意帧及视频段,不需要分析整个索引,极大地提高文件定位和响应速度。此外,ASMF文件完全独立于操作系统,直接对磁盘进行读写操作,具有极高的I/O读写 性能。2、无限扩展的虚拟存储条带技术智能安防监控管理平台提供了虚拟存储 条带技术,所谓虚拟存储条带技术,就是通过精确核算,将一定规模的摄像头、对应容量 的存储单元和存储流媒体服务器关联起来,构成一个基本单元,这个基本单元就是虚拟存 储条带。虚拟存储条带可以无限扩展,满足监视监控系统的无缝扩容,能够支持从几十路 到数万路摄像头的无缝搭建,从而构建大型、超大型监控系统,虚拟存储条带既相对独立,又被管理平台统一管理、统一调度。3、高可靠的N+M备份机制安防系统最关键

中国电信直销渠道建设研究

中国电信直销渠道建设研究 摘要在电信运营商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企业要想在市场中占据优势地位,就必须提高核心竞争能力。营销渠道是企业和客户联结的纽带。渠道建设直接关系到运营商经营实力的提升,是稳固长期竞争优势的重要筹码。中国电信成立之初提出了以直销渠道为主的营销渠道模式,加强和完善企业直销渠道建设是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重点。本文通过对中国电信直销渠道建设的研究,希望找到能够产生竞争优势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文章首先论述了电信企业直销渠道概念,分析了直销渠道的特点和功能。而后对中国电信的直销渠道体系进行了总结。接下来是对企业直销渠道现状的分析,结合企业经营运作实际,指出了渠道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和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了目前和未来企业直销渠道建设的建议和思路。关键词:直销渠道、中国电信、渠道建设、市场营销StudyofChinaTelecom’ sDirectMarketingChannelsABSTRACTAtpresent,thecompetitionofthetelecommunicationtradeiSfiercerand fiercer.Iftelecommunicationoperatorswanttooccupytheadvantagepositioninthe

market,theymustimprovetheirkeycompetitivepower.Marketingchannelsisthetiebindingenterpriseandcustomer,buildandconcernpromotionofwhichdirectlyinfluenceoperator’Smanagementlevelandbusinessstrength.Atbeginningoffounding,ChinaTetecomhasbroughtforwardthemarketingchannelsmodel,inwhichdirectonesarefocalpart.Enhancingandperfectingdirectchannelsisoneofthemostimportantjobtofirm’Sbusinessmanagement.Thisthesisproceedswiththeoryofdirectmarketingchannelsintelecommunicationtradeandanalyzesitsfunctionsandcharacteristicsatfirst.Andthen

上海电信采用第三代智能网管EMC Smarts数据存储解决方案

上海电信采用第三代智能网管EMC Smarts-数据存储解决方 案 我国电信行业正处于转型时期,电信业务结构日趋多元化。运营商在致力于增强用户满意度、提高电信服务质量的同时,也都在寻求传统语音业务之外的业务增值空间。如何更好地管理现有网络,开辟更多、更有价值的多媒体服务,实现“开源节流”是所有运营商关注的问题。 作为上海市最早开展业务的一家电信运营商,上海电信公司在新业务拓展方面不遗余力。据统计,截止到2006年3月31日,上海电信宽带用户达到196万,小灵通用户超过206万,合作SP达到394家。针对众多用户日益增加的服务需求,上海电信开展了基于MPLS(多协议标记交换服务)的VPN(虚拟专用网)业务,以更好地管理和控制整个网络的服务分类。 MPLS VPN能够利用公用骨干网络广泛而强大的传输能力,降低企业内部网络建设成本,提高用户网络运营和管理的灵活性,同时能够满足用户对信息传输安全性、实时性、宽频带、方便性的需要,因此多用于大型网络建设。作为新一代电信网络的业务载体,MPLS VPN提供了良好的业务扩展灵活性,为开发新型增值业务、开拓“全媒体通信”时代奠定了基础。通过MPLS VPN,上海电信可以为用户提供融合数据、语音、视频的网络平台。 突破瓶颈的管理工具

然而,在提供更多增值应用和服务的同时,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的电信业务基础网络设施也带来了管理上的挑战。一旦业务发生故障,如果不能很快对故障的根源进行分析和定位,就会严重影响客户满意度和新电信业务的发展前景。怎样对复杂电信网络进行智能、有效的管理,成为影响电信服务质量提升的主要因素。 对上海电信来说,找到一个智能、开放又面向IP NGN、MPLS等新业务模式的网管软件成为当务之急。这时,上海电信把目光投向了EMC Smarts。EMC Smarts 软件系统是业界领先的第三代业务保障软件,也是业界唯一面向下一代网络业务而专门设计的网络系统管理软件,并具有业界唯一的内置智能全自动故障根源分析系统。 除了在故障分析定位方面领先的高度智能,对新业务的支持也是上海电信果断选择EMC Smarts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认为,它很好地符合了上海电信对于开展下一代IP网络(IP NGN)业务的长期规划,”上海电信有关技术人员在谈到为何选择EMC Smarts网管软件时表示,“此外,EMC的良好品牌和服务保障也是我们选择EMC的一个关键衡量要素。” 目前,全球有22家主要电信运营商采用了EMC Smarts的网络及资源管理解决方案,包括 AT&T、Verizon、Sprint、英国电信、沃达丰、Orange、T-Mobile 、Qwest、Telstra等,其中北美和英国最大的12家运营商中的11家都是Smarts 的用户。据Hurwitz Group统计,通过采用EMC Smarts,运营商可以将平均故

中国电信社会渠道建设探索

中国电信社会渠道建设探索 随时4G 牌照的正式发放,中国移动的4G业务发展进入高速发展通道,2014年6月27日,工信部再次向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颁发了TD-LTE/LTEFDD混合组网试商用经营许可,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两家运营商分别获许在16个城市展开试点,同年8月、12月,工信部再次扩大了两家企业的试验范围,累计达56个试点城市。这一系列的举措,标志着中国已进行4G时代,这也对中国电信的营销渠道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加快社会渠道建设,提升渠道销售服务能力成为中国电信各级企业当前及今后的重点工作之一。 一、社会渠道的定义和作用 社会渠道是指以代理、代办电信运营商业务为主同时以销售手机终端为主的各级各类社会渠道,根据渠道体现的主营领域,分为终端社会渠道和业务社会渠道。终端社会渠道主要指以销售移动手机为主的社会渠道;业务社会渠道主要指以代理代办电信运营商业务为主的社会渠道,包括合作营业厅、专营店、代理店与代理服务点等。 随着运营商自有渠道不断出现运营成本增加、管理效率低下、产能减少等问题,为了改善这一状况,运营商开始逐步开放渠道合作,广泛寻求社会合作商,这些合作商凭借其覆盖面广、合作模式灵活、管理简单、积极性较高等优势迅

速成为运营商拉动用户入网的主力军。 二、中国电信社会渠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社会渠道面临中国电信内外部竞争压力。对标友商,中国电信的CDMA2000制式为专机专卡,在4G时代,中国电信虽推出全网通品牌,但为了向下兼容,终端的制式同样还是有所区别,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移动业务的发展艰难。特别是在2014年运营商销售费用压降之后,国资委对通信运营商的销售费用的使用提出严格的管理措施,迫使移动、联通将大量闲置销售费用在城市、农村重要集镇大规模建设自有网点,从而进一步对电信社会渠道网点智能机、移动业务发展造成压力。 对于电信内部,同样也面临竞争。一是来自承包厅的压力。中国电信有大量的自有物业,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基本都建设成为自有营业厅,这些自有厅的优势非常明显,这是因为他们有固定的客户群,再加上用户接受服务固有的习惯、对自有厅的认知认可等因素,让社会渠道与他们抢夺客户资源时,社会渠道劣势明显,不利于社会渠道的生存与发展。二是来自于直销人员的压力。中国电信的直销渠道建设最早,在移动业务发展初期对中国电信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但在移动业务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直销渠道与社会网点争利的现象屡屡发生。 (二)代理商合作态度谨慎,渠道建设难度大。目前,

电信企业营销渠道的建设与管理(pdf 9页)

竞争背景下电信企业营销渠道的建设与管理 王大顺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本文以电信企业营销渠道建设为主线,结合湖南电信的实践,从建立自营渠道体系、代营渠道体系、联营渠道体系三个方面,详尽地分析了如何建立全覆盖的、立体式的电信营销渠道体系。同时,就提高渠道的销售能力和服务水平,提出应加强营销队伍建设,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加强对渠道的科学管理,从而为营销渠道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提高电信企业营销渠道的忠诚度。 1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信业持续高速增长,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已由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成长为带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支柱,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我国电信网络规模、用户数已跃居世界前列。在高速发展的同时,电信业的竞争也日益激烈,经过剥离、重组、分拆一系列动作后,中国电信业“5+1”的竞争格局初步形成,六大电信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铁通、中国卫通)将摆开战场,进行一场激烈的客户竞争、利润竞争、人才竞争。中国加入WTO以后,外资进入我国电信运营市场,既有推动电信运营商改革步伐、改善国际化运营环境、扩大融资渠道等有利的方面,更有动摇我国电信运营商市场地位、争夺我国电信运营商优秀人才等不利的方面。在这样的背景下,电信运营商必须采取有竞争力的营销渠道策略,并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改造自己的渠道体系。 2 竞争背景下的电信企业营销渠道分析 2.1电信企业竞争新形势简析 随着2002年5月16日,新的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正式宣布成立,中国电信业的改革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现有国内运营商的整合,全球电信重量级运营商可能的市场进入,将带来一种前所未有的竞争态势。 ⑴各企业激烈争夺市场份额。 ⑵价格战将是电信企业在竞争中运用的最重要的竞争手段。 ⑶竞争趋势变得更加强调成本和服务。

中国电信智能短信-技术规范 v2

中国电信短信助手技术规范 中国电信短信助手技术规范 试行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个人客户事业部

内 部 修 改 记 录
版本号 V1.0 V2.0 V2.1 日期 2008-10-28 2008-11-28 2009-4-8 地点 广州 广州 广州 作者 魏青 魏青 魏青 描述 根据相关规范及技术 要求编写 按照组网方案中不包 含 MSP GW 进行修改 按照新的产品名称 “短 信助手”进行修改

中国电信短信助手技术规范
目 录
1 2 3 4 文档说明............................................................................................................................ 1 文档说明 编制依据............................................................................................................................ 1 编制依据 缩略语 ............................................................................................................................... 1 功能要求............................................................................................................................ 2 功能要求 4.1 4.1.1 4.1.2 4.2 4.3 4.3.1 4.3.2 4.3.3 4.3.4 4.4 4.4.1 4.4.2 4.4.3 4.4.4 4.4.5 4.5 4.6 5 6 7 组网结构 .........................................................................................................................2 省平台架构.................................................................................................................2 全国组网架构 .............................................................................................................3 功能结构 .........................................................................................................................3 各网元的功能要求 ..........................................................................................................4 MSP ............................................................................................................................4 SMSC .........................................................................................................................5 SMGW .......................................................................................................................5 ISMP ...........................................................................................................................5 操作维护 .........................................................................................................................6 系统配置.....................................................................................................................6 日志管理.....................................................................................................................6 故障管理.....................................................................................................................6 性能管理.....................................................................................................................7 统计功能.....................................................................................................................8 网管接口 .........................................................................................................................8 接口要求 .........................................................................................................................8
计费要求............................................................................................................................ 9 计费要求 系统的操作维护要求........................................................................................................ 10 系统的操作维护要求 软硬件要求 ...................................................................................................................... 10 7.1 7.1.1 7.1.2 7.1.3 7.2 7.3 7.4 7.4.1 7.4.2 软件要求 .......................................................................................................................10 基本要求...................................................................................................................10 操作系统要求 ...........................................................................................................11 应用软件要求 ...........................................................................................................11 硬件要求 .......................................................................................................................12 性能指标 .......................................................................................................................12 可靠性要求 ...................................................................................................................12 稳定性 ......................................................................................................................12 备份和恢复...............................................................................................................13
8
设备安全要求 .................................................................................................................. 13 8.1 8.2 8.3 物理安全 .......................................................................................................................13 网络安全 .......................................................................................................................13 系统安全 .......................................................................................................................13
-i-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