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鲁教版世界历史八年级下册1-10课

鲁教版世界历史八年级下册1-10课

鲁教版世界历史八年级下册1-10课
鲁教版世界历史八年级下册1-10课

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

一、俄二月革命(1917年3月)

1、原因: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灾难,阶级矛盾激化。

2、结果:⑴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⑵两个政权并存①士兵苏维埃

②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二、十月革命(1917年11月)(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消灭了人剥削人制度的革命)

1、原因:它是一个经济不够发达的帝国主义国家,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继续执行沙皇政府的内外政策,还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列宁和布什维克党采取了正确的方针政策,以及俄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比较集中。

2、彼得格勒起义时间:1917年11月;人物:列宁;地点:斯莫尔尼宫

结果:①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和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革命措施: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3月,苏维埃俄国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到莫斯科。

4、意义: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次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1921年列宁领导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

2、1922年苏联成立(1922-1991年共69年)

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

1、1924年列宁逝世

2、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①措施:1928-1937年(第一、二个、五年

计划)(重工业)

②成效:由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

力量由此加强

3、1936年苏联新宪法(标志着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社会主义制度正式确立,“斯大林模式”正式形成)

4、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⑴特点: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在经济方面的特点是,国家用指令性计划管理一切经济活动;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否认市场的作用;用剥夺农民和限制居民提高生活水平的做法,实现高积累、多投资,片面发展重工业。在政治方面的特点是权力高度集中;忽视民主法制建设,各级领导实际上由上级指派,基本不受群众监督;权力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里。

⑵弊端:①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②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③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地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④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

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战后建立的国际体系)

一、巴黎和会—凡尔赛体系(1919.1.18)

1、“三巨头”:克里孟梭(法,总理)、劳令·乔治(英,首相)、威尔逊(美,总统)

2、性质:帝国主义战胜国对战败国的分赃会议(表现为对德殖民地的瓜分)

3、内容:签订5个《凡尔赛和约》(对德、奥、土、保、匈)

4、对德的《凡尔赛和约》内容:

领土:由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军事: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拥有空军,陆军人数不得超过10万;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

政治: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的独立。

赔款: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

殖民地: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5、《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在中国山东的权益由日本继承,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6、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二、国际联盟(战后的国际组织)1926年,日内瓦

(实质:帝国主义列强维护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秩序的工具)(英、法)

三、华盛顿会议—华盛顿体系(1921—1922年)(9国)

1、主要国家:美、英、日

2、亚太地区最主要矛盾:美、日

3、内容:《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与中国有关)(最大受益美,最大受害中)《五国条约》又叫《限制海军军条条约》

4、《九国公约》影响: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便利,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5、华盛顿会议是凡尔赛会议的继续,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6、凡华体系的评价:凡华体系是—战后建立的帝国主义国家统治的新秩序,这一体系只是暂时协调了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关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不能长期维持下去。二战的全面爆发,标志这一体系的彻底瓦解。第4课经济大危机

20世纪20年代,特别是1924~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基本处于相对稳定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繁荣”一时。

1929年,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终于在美国(美国:首先开始的国家)爆发,然后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开始的标志:股票价格连续暴跌。

特点:涉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

影响:1·人民群众深受其害。2·聋断资本家毫无怜悯之心,他们为维持商品价格,保证利润,宁愿大量销毁产品。

美国是怎样摆脱经济危机的?答:罗斯福新政。

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为对付经济危机,他上任,就宣布实行新政。

根本目的: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维护资本主义的统制。

目的:是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

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

作用: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调节。

影响:1·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2·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3·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4·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5·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启示: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第5课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受到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世界经济危机,也严重打击了德国。

经济危机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以希特勒为首的法西斯组织纳粹党,利用德国社会各阶层对政府的普遍不满,趁势发展壮大。

1933年希特勒上台,逐渐集总统和总理大权于一身,称为国家元首,建立法西斯。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表现:国会纵火案。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意大利和日本也先后出现了野蛮的法西斯政权。

日本军部是日本法西斯势力的支撑者和集中地。

1936年2月26日,日本军部的少壮派军官发动兵变失败。

标志: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起来。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第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全面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

开始扩大:1941年6月,德国进攻苏联。

进一步扩大: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

性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时间: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

直接原因: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原因:悉特勒上台后,德国大肆扩军备战,还吞并了奥地利,却没有受到国际社会有效的抵制和制裁。德国的侵略野心进一步膨胀,又把侵略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代克。

英法目的:英国和法国希望以牺牲捷可克斯代克的利益,求得一时太平。

时间: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政府的首脑在德国的幕尼黑签订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代克的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幕尼黑阴谋。

原因:1·把德国侵略的矛头指向苏联。2·希望以牺牲弱小的国家的利益,来安扶侵略者,人们把这种政策称为绥靖政策,幕尼黑阴谋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

影响:它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

1939年9月1日,德国军队闪击波兰。英法再也无路可退,只得对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1年6月,德国军掉头向东,发动了对苏联的侵略战争。直逼苏联首都莫斯科。在斯大林的制导下,英勇抗击侵略者,使德军占领莫斯科的企业没能得逞。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

定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全世界决大部分地区和人口都卷入这场人类历史上空前的浩劫之中。

第8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标志: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交

原因:法西斯国家的大侵略,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

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仪,各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1945年2月,美国·英国·苏联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的雅尔塔招开=会仪。

内容:1·要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2·成立联合国,3·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3个月内,参加日本法西斯的作战。

最后的胜利

时间:1942年7月-1943年2月。

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1944年6月6日,偌曼底登陆。

作用:开辟欧洲底二战场,对法国形成左右夹击。

1945年5月2日,柏林守军投降。1945年5月8日,德国签署了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争结束。

美国在太平洋上同日军战斗同时,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分别投下原子弹,苏联也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

1945年8月15日,走投无路的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标志:第二次世界的战结束。

影响:1·第二次世界的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2·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彻底改变了世界面貌。3·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第9课美国经济的发展

战后的繁荣

原因:1·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2·美国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3·政府也采取措施,改善人民生活,创造比较有利的发展环境。

时间: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持序续发展,西部和南部发展尤其迅速。

特点:1·持续发展2·西部和南部发展尤其迅速。

危机和经济调整

20世纪70年代

原因:1·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弊端日益显露。2·引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3·受到通货膨胀。4·债务负担加重,经济发展受到制裁。

特点:1·1974-1975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美国经济受到严重打击,经济地位下降。2·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政府调整经济政策,经济形势逐渐好转。

新经济的出现

20世纪90年代

原因:1·进行社会经济。2·大力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的力度,促进了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3·完成了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特点:1·持续稳定的发展。2·进入新经济时代。

第10课西欧和经济的发展

欧洲的联合

原因:1·西欧国家发挥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2·美国的援助。3·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4·制订恰当的经济政策。

表现:50~70年代,西欧经济持续繁荣。

20世纪60年代,法国和联邦德国等西欧国家成立了“欧洲共同体”组织。

作用:对成员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193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了欧洲联盟,简称欧盟。

作用:欧盟成立以后,欧盟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日本的山屈起

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

1·大战以后,美国在日本进行改革,推行非军事化政策。

2·美国开始搀扶日本。美军在日本大量采购军用物资,刺激日本经济的繁荣。

3·日本政府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最新的科学科技成就,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特点: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作用: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1974~1975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使日本经济受到重大打击,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实行“科技立国”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日本的国际地位也得到加强。1964年,日本东京成功地举办了奥运会。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欲望也开始膨胀,引起亚洲邻国的关注和不安。

七年级历史下册 重点复习资料 鲁教版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资料 1.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 建立: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统一:589年,隋灭陈朝,结束分裂局面,统一中国。 隋文帝治国措施: ①改革政权机构,选拔人才; ②大力发展农业,减轻赋税徭役; ③倡导节俭。 开皇之治:开皇年间,隋文帝勤勉治国,锐意革新,形成国家富庶、社会繁荣的盛世局面,史称“开皇之治”。 灭亡:618年,隋炀帝(因残暴)时灭亡。 2.走向全盛的唐朝 建立: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626年,李世民继位,年号贞观.,李世民就是唐太宗。治国措施: ①选用良吏,如任用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和魏征等。在三省六部中任要职; ②轻徭薄赋; ③减轻刑法; ④重视教育 ⑤恩威并施,改善民族关系,如用和亲、封赏笼络顺从的少数民族贵族; 唐太宗贞观年间,出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社会稳定,国力强盛的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女皇武则天: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周,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向前发展。 统治措施 ①打击皇室和贵族集团 ②招揽人才,提拔了姚崇、宋王景等有才干的人; ③组织编写农书,指导农业生产; ④鼓励兴修水利、栽桑养蚕; ⑤减免赋税徭役。 开元盛世:李隆基就是唐玄宗,主要年号“开元”。 统治措施: ①任用贤能,起用姚崇、宋王景担任宰相; ②发展农业,扩大耕地面积,兴修水利; ③整理财政,清野土地户口; ④废除酷刑苛法; ⑤倡导节俭。

经过唐玄宗治理,开元年间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史称开元盛世。 3.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 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主要用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 2、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下令“分科举人” 3、隋炀帝时开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产生。 4、科举制度在唐朝时进一步完善,表现为: ①分科考试,择优录取。分常科和制举两大类。常科中最重要的是进士科,其次是明经科; ②形成相对固定的程序:常科考生先参加州府的初试,再参加尚书省的“省试” 5、科举制度的影响: ①我国选官制度转变为以考试为主; ②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人进入各级政权; ③前后沿用了1300年(到清朝末年被废除) 4. 唐朝的民族关系 唐与吐蕃: ①吐蕃族生活在青藏高原,是藏族的祖先。 ②7世纪,松赞干布统一吐蕃。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 ③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入藏。尺带珠丹上书说唐蕃“和同为一家” ④823年,唐蕃正式结盟,立会盟碑在拉萨大昭寺门前。 唐与南诏: 生活在云南洱海一带的南诏是彝族、白族的祖先;8世纪蒙舍诏统一各诏,建立南诏政权。唐玄宗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 唐与回纥: 回纥是维吾尔族的祖先。 ①唐太宗贞观年间,回纥出兵助唐灭东突厥。 ②唐玄宗封回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③安史之乱时回纥出兵助唐收复长安洛阳。 5.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 1、唐朝时,日本十多次派遣唐使访华。跟遣唐使来华的还有僧人、留学生等,著名的代表有空海、阿倍仲麻吕和吉备真备。 2、唐朝时,鉴真东渡日本,讲授佛学,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 3、唐太宗时玄奘从长安出发,到天竺求取佛经。回国后翻译大量佛经,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突出贡献。玄奘是著名高僧、旅行家和佛学翻译家。

鲁教版八年级上世界历史

世界历史(八年级上) 第1课:人类的形成 1、人类形成的过程:攀树的正在形成中的人完全形成的人,包括:、 、、、 2、世界上的人类分为三大主要人种,即黄种、白种和黑种人。人种的差异,是不同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3、人类在距今约形成。自从有了人类,也就有了人类社会的历史。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社会是原始社会。 4、原始社会经历了和父系氏族社会。(母系——“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父系——“既知其母,又知其父”,男子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闻名的摇篮 1、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古国,有非洲的和亚洲的、和。这四个古国被称为世界文明的摇篮,因为这四个国家最先由进入。 2、约从年开始,在非洲的两岸陆续出现了几十个奴隶制小国。年左右,初步统一的国家建立起来。古代埃及权利的象征是金字塔。它们是古代埃及的文明标志之一,是人类文明的杰出成就。 3、在亚洲西部,有一条狭长地带,它形似一弯新月,土地肥沃,因此有之称。 4、公元世纪,国王统一了(今伊拉克一带),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制定了一部维护利益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现存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法典。 5、约公元,流域开始出现奴隶制小国。古印度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历史上称“”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 1、西方文明之源——。 2、公元,希腊半岛和出现建立的城邦,雅典是其中最重要的城邦之一。公元前世纪,雅典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在统治时期,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全体成年男性公民才有权参政) 3、年,罗马建立了。年,开始独揽大权,建立。后来罗马帝国分裂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的灭亡(476年)标志着西欧的结束。 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1、世纪,大和统一日本本土,最高统治者称天皇。 2、世纪日本仿照隋唐制度,进行。

鲁教版七上历史知识点

第1课 鸦片战争 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 条约——《南京条约》的内容: ① 割_ 给英国;(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 ② 赔款 万元;(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③ 开放 、 、 、 、 五处为通商口岸; (便利列强资本输出) ④ 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 须同 商定。(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火烧圆明园——第二次鸦片战争 背景:列强为了 ,扩大侵略权益。 起止时间: 年—— 年 侵略国家: 和 发动, 和 是帮凶。 结果:① 年, 联军火烧 。 ② 强迫清政府签定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 领土 多万平方千米,其中,《 》割地最多,割地范围 是: ; 《北京条约》割占 范围是中国 以东,包括 在内。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1.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⑴原因:鸦片战争激化了社会矛盾。⑵领导人: ⑶经过:①1851年爆发于广西桂平 村。 ② 年占领 ,改名为 ,定为都城,建立政权,进行北伐和西征。③1860年连克常州、苏州、松江,逼近上海。④1864年, 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2.太平军抗击中外反动势力: ①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成立“洋枪队”,由美国人 统领,镇压太平天国。 ②在1860年的 战役(太平军将领: )太平军大败洋枪队,1862年 的 战役中,击毙洋枪队的头目 。

第3课收复新疆 背景:19世纪60年代,____ 入侵新疆;1871年,俄国侵占___ _。放弃西北边塞。 为什么说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古代:①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②唐朝在新疆设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③清政府设伊犁将军。近代:①1878年左宗棠收复新疆②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课甲午中日战争 第4 知识迁移:列举史实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1)三国时吴国卫温船队到达夷洲。2)隋炀帝三次派人到达流求。 3)元朝设澎湖巡检司,加强对琉球的管辖。4)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5)1684年,清政府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台湾与祖国大陆的三次分离与两次回归? 第一次:1624-1662年荷兰侵占台湾38年,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第二次:1895-1945年日本侵占台湾50年,1945年日本投降,台湾回归

鲁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要点及期末试卷

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配套名师解题讲课视频播放 初中历史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知识点1 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 时间:距今约170万年; 生活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生产生活情况:会制造工具(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知道用火(天然火,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御寒)。 发现的意义(特点):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知识点2 北京人 时间: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 生活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 生产生活情况:使用打制石器和木棒,使用天然火并能保存火种,过着群居生活,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 身体特征:手脚分工明显,仍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 知识点3 山顶洞人 时间:距今约3万年; 生活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 生产生活情况:使用打制石器,但已经懂得磨光和钻孔技术,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人工取火。生活的集体是按按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

形体特征: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 综合应用剖析 山顶洞人比北京人的进步 山顶洞人和北京人生活在同一地区,比北京人有很多进步之处,主要表现在: (1)在制造工具方面,山顶洞人已经懂得了磨光和钻孔技术,而北京人只知道使用打制技术; (2)在用火方面,山顶洞人会人工取火,北京人只知道使用天然火; (3)在社会形态方面,山顶洞人处于氏族公社阶段,北京人处于原始群居阶段。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知识点1 河姆渡原始农耕 时间:距今约七千年; 地点:浙江余姚市河姆渡; 代表类型:代表南方长江流域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使用工具: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lei si)耕地; 生产活动:种植水稻(世界上最早),饲养家畜,制造陶器和玉器、原始乐器,挖掘水井。 生活状况: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 知识点2 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八年级】八年级历史下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教案鲁教版

【关键字】八年级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位于《中国历史》八年级下P102——107,新中国诞生后,文学艺术也步入新的时代。伴随着时代的脚步,迎来了两个创作的高峰期,出现了一批颇具影响力的文学作品。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成为中国人为之骄傲为之振奋的一颗耀眼金星。中国从昔日的“东亚病夫”到亚洲体育强国再到“走向世界的体育强国”,代表了中国崛起的新形象,不但证明了中国人的能力,而且赢得了世人的信任,2008年奥运会在中国举办将再度翻开中国体育事业的新篇章。 二、课程标准: 了解我国文化艺术和体育事业的主要成就。 三、学习目标: 1、归纳掌握新中国诞生后文学艺术、体育的发展情况; 2、分析我国文学艺术、体育蓬勃发展的原因; 3、通过学习“走向世界体育强国”,了解中国体育从“东亚病夫”到亚洲体育强国。 四、知识重难点: 重点是文学艺术的发展和走向世界的体育强国 难点是了解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其反映的是社会方方面面的内容,必然赋予强烈的时代特征,深深地渗透着历史发展的印迹。 五、教学流程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图片和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引导学生讨论向大家作些简单的介绍?教师以此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展示学习目标: 学生对照大屏幕读目标。教师指明重点和难点。 (三)、自主学习: 出示自学指导(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1.为什么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文学艺术也步人了新的时代? 2.为什么文革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文艺工作者迎来又一个创作的春天? 3..你知道哪些文学艺术作品的形式? 4.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比赛项目取得哪些让世人瞩目的成就? 5. 发展体育运动除了在比赛场上为国争光之外,还有什么现实意义? 出示自学检测: 一、文学的繁荣 1.伴随新中国的诞生,文学艺术也步入新的时代,“、 ”方针的提出,使文学艺术创作出现崭新的局面。 2. 文革后,文艺创作又迎来一个春天,其类别有: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激情。 回顾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知识点梳理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上册《世界历史》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 第1课人类的形成 一、人类的出现:(距今约三四百万年前) 注意:晚期智人出现的同时,现代人种的差异也显现出来。根据人的体貌特征,世界上的人类分为三大主要人种:即我们通常所说的黄种、白种和黑种人。人种的差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二、氏族社会: 1、人类最初经历的是原始社会。 2、随着生产力和社会的进步,出现了氏族。最初是母系氏族社会,随着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以及手工业的进步,人类进入了父系氏族社会。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一、四大文明的比较:

二、其他重要知识点: 1、古埃及: (1)、公元前15世纪国王图特摩斯三世在位时,成为地跨亚非两洲的军事帝国,公元前6世纪,埃及被西亚的波斯灭亡,之后又先后被希腊、马其顿、罗马、阿拉伯帝国所统治。 (2)、金字塔是国王的陵墓,是他们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3)、一句名言: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希罗多德。 2、古巴比王国: (1)、公元前19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建立,公元前18世纪,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2)、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现存的世界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 成文法典,史称《汉漠拉比法典》。 (3)、一句名言: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摘自《汉谟拉比法典》。 3、古代印度文明: 雅利安人统治印度后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种姓制度”——这种制度把人分为四等(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随着历史的发展,种姓制度逐步激化了古代印度的社会矛盾,对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婆罗门(第一等级)祭司贵族掌握神权

鲁教版_七年级(下册)_历史总复习知识

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时间地点:1949年9月在北平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容:(1)选举中华人民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2)大会决 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以北平()为首都,采用公元纪年;(3)决定在首都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3、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 4、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中华人民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 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第一届政协会议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的原因:①《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曾经激励了无数中华儿女奋起抗日。②以这首歌曲为国歌,能够时刻激励中国人民居安思危,继承传统,奋发图强 5、(1)时间:和平解放:1951年。(2)历史意义: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 实现了大团结。 第2课最可爱的人 1、可爱的人指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1950年10月到1953年7月(1950年6月朝鲜战爆发), 以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 2、战斗英雄黄继光(上甘岭战役)、邱少云。 3、抗美援朝战争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在朝鲜战场上中国军队五战五捷,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 “三八线”。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国人民志愿军凯旋而归。 4、抗美援朝胜利的原因:①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②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③志愿军和朝鲜 人民的英勇奋斗。 第3课土地改革 1、土改原因:①旧的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②新解放区的广大农 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鲁教版八年级下册全部知识点汇总

第五单元热爱集体融入社会 1.集体的基本特征:同一个集体中的成员有着共同的目标,在行动上相互支持,心理上相互依存,情感上荣辱与共,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2.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是怎样的? ①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个人离不开集体,集体离不开个人。②集体是个人生存的依靠,是个人成长的园地,个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离不开集体; ③个人是组成集体的细胞,集体的发展离不开每个成员的努力。 3.怎样理解“团结就是力量”?(集体团结的作用)①任何一个集体,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形成合力,达到预期的目的;②集体的团结能给每个成员以鼓舞和信心,使个人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集体的团结可以把每个成员的长处集中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任何一个集体,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形成合力,达到预期的目的;依靠这种力量,能够完成个人无法完成的任务,战胜个人无法克服的困难。③集体不论大小团结才有力量。 4、怎样正确认识和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①在我国,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有些情况下也会产生矛盾和冲突,我们要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紧密结合起来,既要以集体利益为重,又要尊重和维护个人利益。 ②以集体利益为重,并不排斥个人的正当利益。 ③集体利益是个人利益的基础和保障,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在集体生活中,当个人的愿望和要求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和冲突时,要自觉服从集体利益,必要适应不惜牺牲个人利益。 5.怎样为集体添光彩?(如何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为集体添光彩主要表现为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①首先要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②更应该体现在自己的实际行动中;③当集体的荣誉和利益受到损害时敢于积极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④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是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的最高表现。 6.为什么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怎样维护?¥ ①国家荣誉是国家和民族尊严的体现。国家利益是全国人民共同利益的集中体现,国家利益高于一切。②维护国家的荣誉主要表现为对祖国的关心、热爱和忠诚,对民族的自尊和自信。维护国家利益就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以大局为重,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决不能为满足个人或局部的私利而丧失国格和人格,丧失民族气节,做出有损国家和民族利益的事情。7.青少年为什么要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原因)?中学生应怎样参与社会生活?(怎么做?)(原因)社会发展对个人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只有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交往、学会做人,才能学到现代生活所必需的本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个人全面发展。 (怎么做?)中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可以结合自己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生活实际,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比如参加社会公益宣传、开展力所能及的社会调查活动、参观访问等。 通过参加各类有意义的社会活动,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 8、我们应怎样对待复杂的社会生活? ①参与社会生活就要正确地认识社会,辩证地分析问题;②参与社会生活,要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克服盲目从众心理。③参与社会生活就要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④要紧随社会生活的主旋律,与时俱进;另一方面要抗拒外在的压力和诱惑,坚持自己的正确立场,做一个理智的社会成员。9.怎样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对于社会和个人的影响? ①从众心理对社会和个人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 ②一方面从众心理可以使人们自觉接受社会环境的积极影响,有利于个人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另一方面盲目从众容易使人接受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助长社会生活中的歪风邪气。③我们只有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分清从众与盲目从众,提高自我控制力,才能克服盲目从众。 10.我们应养成哪些亲社会行为? ①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学会谦让。谦让要做到为人谦逊、礼貌待人,不唯我独尊、盛气凌人;做到先人后己,能妥善处理与他人的矛盾和冲突。②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分享。就是把自己有价值的东西提供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 第1课鸦片战争 一、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的导火索 时间:1839年6月3日 1、英国走私鸦片的原因:扭转对华贸易逆差,从中牟取暴利。 2、鸦片走私对中国的危害:①白银外流,造成清政府的财政危机,②银价上涨,造成“银贵钱贱”,③腐蚀统治机构,④毒害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严重虚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3、林则徐禁烟的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4、从鸦片的危害给我们的启示: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5、意义:林则徐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民族英雄。(关天培在虎门之战中为国捐躯) 二、鸦片战争 1、原因:直接原因:罪恶的鸦片走私受到中国抵制,虎门销烟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根本原因:为了开辟国外市场(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工业原料。 条件: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2、1840年6月—1842年8月 3、《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842年) 主要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协定关税)。4、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根本原因);中国政治制度经济军事落后;英国经济军事实力的强大。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的列强侵华罪行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0—1860.10) 1、原因: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修改条约被清政府拒绝) 侵略国家: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 2、火烧圆明园: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 3、法国大作家雨果说:“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之一炬。原来胜利就是一场掠夺。”“夏宫”指的是圆明园;“两个强盗”指的是英法联军。“抢劫”和“付诸一炬”指的是:火烧圆明园。时间是1860年。 4、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瑷珲条约》割占领土面积最大) 5、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太平天国运动 性质: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爱国运动 1851年,洪秀全在金田村发动农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把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1860年,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成立了“洋枪队”,头目华尔。8月,太平军将领李秀成取得青浦大捷,大败洋枪队 1862年9月,在慈溪的战斗中,太平军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严惩了洋枪队。 1864年,由于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下去。 失败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2019年精选鲁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知识点练习第十七篇

2019年精选鲁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知识点练习第十七篇 第1题【单选题】 二战时期,打击德国法西斯的战场有欧洲第一战场和第二战场。下列军事行动中,发生在欧洲第一战场的是( ) A、珍珠港事件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诺曼底登陆 D、在长崎投下原子弹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为使中国之门户开放,或各国商务实业之机会均等之原则更为有效起见,缔约各国,除中国外,协定不得谋取或赞助其本国人民谋取……”这段材料最有可能出自( ) A、《辛丑条约》 B、《凡尔赛和约》 C、《九国公约》 D、《波茨坦公告》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如图所示战役的历史作用是( ) A、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B、宣告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成立 C、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 D、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下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生的重大事件,按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②诺曼底成功登陆 ③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 ④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③②①④ D、①③②④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英法出卖别国利益换来自己短暂的“和平”的事件是( ) A、慕尼黑会议 B、国会纵火案 C、华盛顿会议 D、珍珠港事件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如果你要完成一篇有关二战人物的作业,需要搜集史料,下列属于第一手材料的是( ) A、《斯大林传》 B、电影《最长的一天》 C、罗斯福的国会演说

D、小说《静静的顿河》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1945年2月在黑海北部的克里木半岛的雅尔塔举行了一次关于制定战后世界新秩序和列强利益分配问题的一次关键性的首脑会议——雅尔塔会议。关于这次会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会议促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 B、中国首脑与苏美英首脑会晤共同通过有利于中国抗战的决议 C、会议决定取消国际联盟,成立联合国,以维护世界和平 D、苏联决定欧洲战事结束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利于加快战争的胜利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事件是( ) A、德国突袭苏联,“巴巴罗萨”计划实施 B、德军闪击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 C、德国突袭英伦三岛,狂轰滥炸 D、日本偷袭珍珠港,发动太平洋战争 【答案】: 【解析】:

2019-2020年鲁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课后辅导

2019-2020年鲁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课后辅导练习第六十四篇 第1题【单选题】 赫鲁晓夫说:“一些部长坐镇在莫斯科,而他们的下属企业却远在萨哈林岛,要从莫斯科来管理这些企业是很困难的.”为此,苏联采取的改革措施是( ) A、大力推广玉米种植 B、重点发展重工业 C、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D、扩大企业自主管理权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对于苏联而言,它未来几十年的兴衰都和这种‘创造’联系在了一起。”材料中的“创造”在历史上被称为(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斯大林模式 C、农业集体化 D、社会主义工业化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对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苏联的某种政治经济模式,有学者认为:从富国强兵的角度来说,成绩是辉煌的,但从社会的全面发展来说,是不成功的。该模式是指(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罗斯福新政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观察下面的结构示意图,在①②两处应分别填入( )

A、①新经济政策②苏联解体 B、①以工代赈②苏联解体 C、①农业集体化②苏联解体 D、①1936年新宪法②苏联解体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苏联流传着一段笑话:美国代表团到苏联访问,接待官员陪他们参观“建设的伟大成就”时说:“到了下一个五年计划,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譬如你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你可以马上开着飞机赶去排队。”这段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成就突出 B、苏联接待员风趣幽默 C、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D、苏联工业生产超越美国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下面图1和图2分别宣传20世纪前期苏联、美国的某项措施。这两项措施的实施都( )

2019-2020年鲁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习题精选第十四篇

2019-2020年鲁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习题精选第十四篇 第1题【单选题】 A、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 B、美国所占比重不断下降 C、日本经济高速发展 D、西欧所占比重不断增大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A、社会改革 B、适当的经济政策 C、美国扶持 D、朝鲜战争的爆发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以为当代西方学家指出:“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材料反映出西欧共同建立的目的是( ) A、争取美国的援助 B、引进科学技术 C、发展经济和寻求国家安全

D、占据广阔的海外市场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下面是1947年发表于苏联某杂志的时政漫画“美国最新式战车”。漫画中袋子上的俄文意为“财政贷款”。该漫画创作的背景是,美国( ) A、制造慕尼黑阴谋 B、出台马歇尔计划 C、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指挥“联合国军”侵略朝鲜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1946年丘吉尔曾说:“重建欧洲大家庭,或尽我们所能地给它提供一个机构,使欧洲大家庭得以在和平、安全和自由中安居。我们必须建立一种类似欧洲合众国的组织”。20世纪90年代,丘吉尔这一愿望得以实现的组织是( ) A、欧洲共同体 B、欧洲联盟 C、亚太经合组织 D、联合国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1956年美国从事脑力劳动的“白领”人数超过了从事体力劳动的“蓝领”工人;1980年美国从事制造业的人数已下降到13%,从事信息行业的人数则占总人口的72%。从中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新的经济危机打击美国经济 B、美国社会腐败程度加剧 C、技术革命推动美国经济进步 D、美国进入了新经济时代 【答案】: 【解析】: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侵略与反抗第1课鸦片战争 知识结构:1、时间:1840.6—1842.82、侵略者:英国,在位皇帝道光帝。 3、根本原因: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4、导火线:1839年6月3日,林则徐虎门销烟 5、结果:签订《南京条约》 、简述《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⑴时间:1842年⑵签订国:英国侵略者和中国 ★⑶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厦门、宁波、福州、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知识结构:1、时间:1856.10—1860.102、侵略者:英法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 3、根本原因:为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4、主要罪行: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⑵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1、火烧圆明园: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争先恐后掠夺珍宝,抢不走的东西,他们就砸碎,为掩人耳目,他们又放火焚烧。★2、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在第二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详见教材第8页表格。3、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1853年,把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在浙江慈溪的一次战斗中,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 第3课左宗棠收复新疆 1、背景:⑴1865年,阿古柏率兵入侵新疆,自立为汗。英俄两国支持阿古柏伪政权,妄图分裂新疆。⑵左宗棠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2、经过:⑴1876年,左宗棠率清军分三路进入新疆。⑵他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策略。⑶先收复乌鲁木齐附近地区,然后进攻吐鲁番,挺进南疆。 3、结果:⑴1878年,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⑵19世纪80年代,通过外交努力,中俄签订《伊犁条约》,中国收回伊犁,但是损失了中国西部的一块土地和大量赔款。⑶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4、历史意义:巩固了祖国的西北塞防,捍卫了祖国的领土和主权。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知识结构:1、时间:1894—18952、侵略者:日本3、原因:日本帝国主义为吞并朝鲜,入侵中国而蓄意挑起的战争。4、重大战役:黄海大战爱国将领:邓世昌。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5、结果:签订《马关条约》⑴时间:1895年4月。⑵代表:李鸿章和伊藤博文 ★⑶内容: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③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③增辟通商口岸等。 ★⑷影响:①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三、结合《马关条约》内容说明《马关条约》签订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A、《马关条约》割占中国大量领土,严重破坏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 B、2亿两白银的赔款,加重了祖国人民的经济负担,加剧了中国的贫穷和落后。 C、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2019-2020学年度历史八年级下册鲁教版习题精选三十四

2019-2020学年度历史八年级下册鲁教版习题精选三十四 第1题【单选题】 下面图1和图2分别宣传20世纪前期苏联、美国的某项措施。这两项措施的实施都( ) A、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B、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C、暴露了发展重工业的弊端 D、迅速推进本国工业化的完成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这说明十月革命的深远意义是( ) A、开辟了一条前所未有的社会主义道路 B、有力地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运动的发展

C、空前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反动统治 D、极大鼓舞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斗争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苏联流传着一段笑话:美国代表团到苏联访问,接待官员陪他们参观“建设的伟大成就”时说:“到了下一个五年计划,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譬如你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你可以马上开着飞机赶去排队。”这段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成就突出 B、苏联接待员风趣幽默 C、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D、苏联工业生产超越美国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1917年11月8日,中国驻俄国记者发回电文说:“广义派联合兵、工反抗政府……昨已起事,夺国库,占车站……现城内各机关尽归革命党掌握。”材料中的“城”指的是( ) A、彼得格勒 B、莫斯科 C、纽约 D、斯莫尔尼宫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没有别的事件能像十月革命那样对现代世界产生如此决定性的影响,它从根本上改变了国际关系格局。1917年以后,世界再也不能同过去一样了,这种不一样主要表现在( ) A、马克思主义开始指导国际工人运动 B、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 C、打破了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的封锁 D、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2017年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100周年,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 A、十月革命既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又是一场社会主义革命 B、十月革命中列宁没有亲自领导和指挥起义 C、十月革命后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D、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答案】: 【解析】: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鲁教版习题精选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鲁教版习题精选 第1题【单选题】 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推动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的方针是( ) A、“长期共存” B、“肝胆相照” C、“求同存异” D、“荣辱与共”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万隆会议召开的时间是( ) A、1953年 B、1954年 C、1955年 D、1956年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同学们在自主学习时搜集了一组我国领导人参与重大活动的照片。为这组照片确定一个最恰当的主题( )

A、人类命运国际和平 B、亚非崛起民族独立 C、制度演进中国作用 D、世界舞台中国角色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2004年1 2月,印度尼西亚发生了强烈的地震和海啸,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50年前在该国举行的一次亚非国际会议是( )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开罗会议 D、第26届联大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是( ) A、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 B、1955年的亚非会议 C、1955年的万隆会议 D、2001年的APEC会议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下列外交活动中,最能反映当今中国经济走向世界的重大外交活动是( ) A、参加万隆会议 B、重返联合国 C、加入WTO D、中美建交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周恩来总理是中国近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下列与他相关的史实是( ) 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②领导秋收起义 ③参加重庆谈判④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解析】: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鲁教版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 (单元重点事件: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单元重点人物与组织:林则徐、关天培、洪秀全、李秀成、左宗棠、邓世昌、刘永福、徐骧、义和团)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p1)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贸易逆差,牟取暴利。 2.1839年,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进行暗访密查,缉拿烟贩,收缴鸦片。 6月3日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这次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3.1840-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1856-1860年,英法联军为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占领北京后,火烧圆明园。 5.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其中《瑷珲条约》是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条约。 6.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洪秀全领导金田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开始。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为推翻清朝统治,派军队北伐和西征。李秀成在青浦大捷中抗击洋枪队,性质具有反封建反侵略的爱国运动。 7.左宗棠作为钦差大臣,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收复了新疆。 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8.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失败后,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地化程度。 9.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八国联军侵略中国 . 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八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影响: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0.单元小结: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1901年《辛丑条约》,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各条约内容分别见) 条约名称条约内容 南京条约 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需要缴纳的税款,中国需 同英国商定。 马关条约 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 口岸 辛丑条约 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 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 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 (单元重要事件: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单元重要人物: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光绪帝、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孙中山、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 1.洋务运动的目的: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洋务运动的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代表人物:奕訢(中央),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地方) 洋务运动的内容: (1)前期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军事工业。如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 (2)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3)从70-80年代筹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4)创办新式学堂。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评价洋务运动(重点掌握):评价:(性质)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局限性)洋务派主观上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进步性)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还可以补充一点:对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启示:不触动封建制度的改革,是不会成功的。 2.1895年春,康有为领导的“公车上书”揭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 3.1898年6月到9月,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内容(:要求从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思想五个方面掌握。

2021年八年级历史鲁教版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鲁教版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波斯帝国的形成与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与帝国的建立;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2.能力培养:通过“结合当代世界地图,查一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的版图包括今天的哪些主要国家”的过程,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辅助学史的能力;通过比较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和罗马帝国扩张的异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罗马帝国的扩张和文化传播联系的分析,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看待战争影响的能力。 3.思想品德教育: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战争从未在人类生活中长时间地停留过,战争与文化紧密相联,一般来说,战争具有强烈的破坏性,会给人们带来沉重的灾难。但是它也有积极的作用:一次猛烈的战火之后,随之而来的,往往是文化的传播与渗透。从而增强学生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积极维护人类和平的愿望,并能对战争的后果做出比较客观的价值判断。 本课重点和难点 本课主要介绍的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二世纪古代世界的三次主要战争。 教学重点:“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教学难点:如何辩证认识罗马帝国扩张的影响。

【讲授新课】 请学生学阅读导入框后,提问学生现代有一项重要的体育比赛就来源于希波战争,请问是什么项目?学生回答是马拉松长跑后,请一位学生讲述其来历,以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同时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感染。同时,让学生认识,在古代世界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与冲突所产生的两个方面的影响。 一、希波战争 公元前6世纪,古代伊朗人以波斯人为中心形成了波斯帝国。波斯帝国频繁出征和扩张。前5世纪早期,波斯帝国把矛头转向欧洲,三次出征希腊,史称希波战争。最终希腊获得胜利。(简略讲述三次波斯战争经过,也可以让学生来讲他们对于三次希波战争中熟悉的英雄的故事) 二、亚历山大东征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马其顿国的强大、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和建立起的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看《亚历山大铜像》,让学生去感悟铜像本身的象征意义,以加深学生的印象;显示《亚历山大帝国疆域》图,帮助学生识记亚历山大帝国疆域的大致范围。(伊苏斯战役是亚历山大东侵的一次决定性战役,作适当补充)亚历山大东侵的影响和学生共同探讨,得出以下的认识:从帝国的疆域来看,亚历山大帝国几乎包括了当时人类的主要文明──波斯文明、埃及文明、犹太文明,甚至印度文明,这样整个亚欧大陆的交通就被打通了。因此,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