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海历史文化名城

北海历史文化名城

北海历史文化名城
北海历史文化名城

1、北海银滩

北海银滩位于风景秀丽的北海银滩国家旅游度假区内,北海银滩西起侨港镇渔港,东至大冠沙,由西区、东区和海域沙滩区组成,东西绵延约24公里,海滩宽度在30--3000米之间,陆地面积12平方公里,总面积约38平方公里。面积超过大连、烟台、青岛、厦门和北戴河海滨浴场沙滩的总和,而平均坡度仅为0.05。沙滩均由高品位的石英砂堆积而成,在阳光的照射下,洁白、细腻的沙滩会泛出银光,故称银滩,北海银滩以其“滩长平、沙细白、水温净、浪柔软、无鲨鱼”的特点,被誉为“天下第一滩”。广西北海银滩,由前国家主席杨尚昆在1997年1月4日视察北海时挥毫提名"天下第一滩"。

2、海滩公园

海滩公园是银滩国家旅游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北海市中心以南十公里的北海银滩中部。公园由三部份组成,东区设有琴、棋、书、画院:中间是海滩、海上活动区;西区是海洋生物馆、儿童戏水池、大型露天舞池等组成的游乐区,可同时容纳游客6万多人。被誉为…亚洲之最?的巨型不锈钢雕塑——“潮” 在直径23米的巨大钢球上,7个仙女手执橄榄枝,亦飞亦舞,充满动感。环绕“潮”的是由5250个喷嘴组成的人工音乐喷泉。每当夜幕降临,彩色激光狂舞,五彩水花激扬。与回荡在公园上空音乐组成一幅壮美无比的图景。公园内长1.5公里,宽200米的海水浴场是国内少有的天然海滨浴场,人们休闲嬉戏的天堂。公园还设有快餐店、大型烧烤场、沙滩排球场、沙滩足球场、高尔夫球练习场、露天舞会广场、游人休闲广场以及儿童戏水乐园,水上摩托、快艇、溜冰等娱乐项目。

3、海底彩带

海底彩带是指岛的东、北、西南面由带状的珊瑚岸礁形成的水下奇观。透过清澈的海水可以看见活着的珊瑚,五颜六色,灿烂夺目。还看见水母、海螺、海星等水生动物和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鱼类在其间川流不息。

斜阳、涠洲二岛相距只有9海里,一路的海水底下,有一条海底彩带。这一带的海底下暗礁发育得最好,礁体短的数百米,长的一千多两千米,礁体生长着大量的群体珊瑚。

4、北海海底世界

北海海底世界座落在北海海滨公园内,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海底世界观光旅游项目,其总占地5亩,有大型观赏水体五处,总储水量超过5700吨,分为A,B个馆区。A区就是原来的北海水族馆,该馆具有二十多年历史,与青岛水族馆并列为中国最早的水族馆。该馆以前曾是较为全面的海洋水族馆。在海底世界建成后,就成了以展出淡水观赏鱼为主的A区。现在A区最为精彩的展区就数原水族馆的珊瑚鱼厅和海龟馆了。B区即为新建的海洋馆,其展示方式为第三代水族馆模式。北海海底世界的展示方式和规模在全国十大海洋馆中名列前矛。其中有多个全国第一:第一个把日本八景岛海洋馆区形鱼池概念引入中国,鱼池总高度超过三层楼,内有装备重型潜水器械的潜水员作深潜水表演。将号称世界第一的日本岛羽水族馆平板框架形海底遂道移入北海,并饲养了数拾条凶猛的鲨鱼。

届时还可欣赏到人鲨共舞的惊险表演;有迄今国内最大、最高的压克力大圆柱鱼池,数十种上千条珊瑚礁鱼(又称蝴蝶鱼)在大水体内百蝶争艳;还有国内第一次投入使用的360度全方位透视海底隧道,这些使北海海底巨轮增添了无穷的神秘感和吸引力。

5、北海外沙岛

外沙岛位于广西北海市北岸,距市中心1.5千米。属集海鲜饮食、旅游度假、购物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旅游区。外沙岛四面环海,占地面积450亩,海岸线长约二千米。岛内主要包括两个区域:占地250亩的东区是海鲜主题乐园,包括十八家风情各异的高档海鲜酒楼、珍珠市场、干海味市场、活鲜市场、四星级酒店、艺术家村、土特产商行等;占地200亩的西区,是以运动为主题的海滨休闲度假酒店群。

6、音乐喷泉

位于银滩旅游度假区海滩公园内的音乐喷泉,号称亚洲第一钢塑“潮”,它是由地道的北海人、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魏小明设计,由中房北海公司投资一千多万元,用了两个月零15天时间建成的。

整座雕塑以象征一颗大明珠的球体和七位裸体少女护卫球为主体,并由安装有5200个喷头的音乐喷泉组成。雕塑高23米,钢球直径20米,巨大的钢球是用不锈钢镂空制成。每当华灯初上时,随着音乐的旋律节奏,水池里的5200个喷头就从不同方位、不同角度喷射出一条条银色水柱,婉若仙女起舞,婀娜多姿,迷煞万千游人。水柱最高可达70米,为亚洲第一。整座建筑以大海、珍珠、潮水为背影,与钢球、喷泉、铜像遥相呼应,既显示出海的风彩,又构成潮水的韵律,使传统的人文精神与现代雕塑建筑艺术融为一体。

7、北海市烈士纪念碑

本纪念碑是为了纪念自鸦片战争以来的革命烈士而修建,其总体形状似铁锚,平面上呈对称多边形,在高度上呈上稍小,下稍大,在碑的中间有一宽0.3米的间隔,顶部有圆洞,洞里挂有一个铁钟。碑的西面上部镶有江泽民同志于一九九零年十一月二十日题写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古铜色字,下部有一手脚都带着铁锁,表情沉思的男人,男人左肩坐一小孩,并用左手托着,小孩脸带笑容,举着左手,男人高5米。碑的东面为一碑碣,碑碣长8.1米,高22米,碑文刻在黑色大理石上

8、北海市中山公园

中山公园面积14公顷,始建于1928年。因纪念孙中山而得名。公园内有露天舞台、溜冰场、舞池等文化娱乐区;架空轨道列车、电动车、秋千、滑梯等儿童活动区;白玉兰树林休息区和园中园等。1993年7月中海鸿实业公司投资1亿元,将中山公园改造为娱乐,旅游、观赏、休息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公园内设航天航空馆、海洋水族馆、电动游戏乐园、彩色音乐喷泉以及热带林、椰林、热带植物、棕榈林、藤蔓、玫瑰、牡丹等园区。还有华盛顿、林肯、丘吉尔、

甘地、威廉大帝、莎士比亚、贝多芬、孙中山、毛泽东等伟人像,及诺贝尔获得者、电影明星雕塑。

公园内还有仿建成温莎城堡、路易王朝歌舞城、维多利亚女皇俱乐部,俄罗斯酒吧、巴黎之夜等建筑物。特征数据始建于1928年,改建成于1993年,总面积14公顷。环境背景位于市中心区,北部湾中路。保护与开发1994年春节第一批项目开放,1995年全部建成,对外开放。

9、北海体育馆北门雕塑

雕刻内容为一女艺术体操运动员正在做花带表演。运动员面朝北,面带微笑。为不锈钢雕塑,空心。基座为正方体,高2米,边长4.2米,为黑色花岗岩砌成。特征数据占地面积18平方米,高4.4米。环境背景位于北海体育馆北面,其北面距体育路约20米。

10、北海天主教堂修女院旧

天主教堂女修院现存两座房子:一座为长方形(31.45米x8.7米)二层楼房,建筑面积为274平方米。第一层高3.6米,第二层高3.2米;另一座为长方形(12.3米x6米)小礼拜堂式的建筑。特征数据建筑面积274平方米

11、北海德国森宝洋行旧址

由一幢一层和一幢两层的两幢楼房连接而成。主体为二层的券廊式西式建筑,长方形(18x13.5米),坐东向西,四面坡瓦顶,地下室(地笼)高2米,第一层高4.5米,第二层高42米,有回廊,回廊宽2.5米;其附属建筑风格与主体建筑相同,长方形(20.4米x156米),仅一层建筑面积为318平方米,地台高0.5米,回廊宽2.3米,主楼与附楼之间有一长6米、宽2.85米的连接廊把两楼连为一体,连接廊上面为17平方米的房间。属北海当时著名的洋楼之一,具有较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特征数据建成于1891年

12、侨港度假浴场

位于北海银滩西部侨港镇,东起侨港道航灯塔,西至天湖酒店往西350米。滩宽500米左右,由纯静的高品位石英砂经千年堆积而成,其砂子雪白如银,细腻柔滑,为天下少见。浴场所区海域无工业污染,海水水质各项指标均超过国家一级水质标准,海水透明度大于两米,超过我国沿海海水平均标准一倍以上,空气中所含负氧离子每立方米5000个以上,比内陆城市高出50—1000倍。浴场内游乐项目多样,有海上游艇、骑马、冲浪、沙滩足球等。配套设施完备,设有停车场等;此外,住宿、购物、冲淡水、交通均很方便。

13、涠洲天主教堂

涠洲岛天主教堂位于涠洲岛盛塘村的天主教堂,掩映在一片绿影婆娑的芭蕉林和菠萝蜜树林中,是清末“雷廉”地区一座最为宏伟的教堂。

高大雄伟的天主堂,在四周低矮民居的衬托下,显得规模庞大,颇有气势。正门顶端是钟楼,高耸着罗马式的尖塔,有着随时“向天一击”的动势,造成一种“天国神秘”的幻觉,堪称别具一格。

钟楼有一个10多级的石造螺旋梯,只容一人盘旋而上直达二楼。顶层挂有一口铸于1889年的白银合金大钟。据说是一法籍寡妇教徒所赠,当年的钟声能传遍整个涠洲岛。每个礼拜天的上午,司钟人上二楼拉响教堂的大钟,圣堂村及近邻的信徒们听到钟声,会自觉地、安静地步入祈祷大厅。阳光透过祭台间后面的彩色玻璃和大厅两侧尖拱大窗,使教堂内部显得绚丽多彩,就在这“天国之光”中,教徒虔诚地聆听“天主”的教悔。

教堂的左侧,是一座两层的券廊式神父楼。天主堂的大院内还设有修道院、医院、育婴堂、孤儿园和学校。这些大大小小的建筑,可看出天主教在岛上传播的广泛和影响的深远。

14、合浦县博物馆

合浦县博物馆成立于1978年9月,馆区占地面积2344平方米,综合大楼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

合浦县博物馆的陈列以《合浦汉代墓葬出土文物展》为主。展厅以木制展板分隔成四个展室,展览面积238平方米,展品250件,以青铜器、陶器和琉璃、琥珀、玛瑙、水晶和金银玉石等制品为主。其中,铜凤灯、铜屋、铜提梁壶、三足铜盘、铜魁等具有南方青铜器精巧细致的地方特色。带有干栏式结构特征的陶楼,显示出当地的气候环境和日常居住条件。展品中有一件东汉早期的铜提梁壶,内盛液体至今仍保存。

博物馆馆藏有文物3150件,以汉墓出土文物、清代书画和扇面为主。其中,以汉墓出土的完好的玻璃杯、玻璃碟、铜屋、铜井、铜灶、金带钩、玉壁和传世的铁斗、铜钟等更是珍贵。曾出版合《浦文物简介》、《合浦文物古迹》、《合浦汉墓出土文物讲解》。

15、北海南珠碑林

南珠碑林勤石235幅,统置于长青公园南苑,成为北海市园林文化一大景观。这些石碑,汇集了古今诗文、词家、书法家、石刻艺术家的心血,是一笔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

南珠碑林分五大区布局:

第一区:名家墨宝。除了郭沫若、萧劳等人的书法作品外,特收集我市著名书法家黄日章、刘始昌、张午琴、岑观海、苏健今、苏善卿的手迹,勒石立碑。第二区:着重选取汉至清末(公元前111年至公元1911年)思想性、艺术性较高的古诗刻制碑石碑54幅,以展现“珠光媚五池“的廉阳景观。

第三区:廉州古碑选择9块拓摹刻,展示合浦古郡历史辉煌。

第四区:现代诗词(含对联和画)(公元1911年至1997年)刻碑144幅,突出时代特色。展现珠乡新貌。

16、休闲圣地--朴园

朴园是一个集现代农业、园林和博物收藏于一体的多元化影点,占地80亩,已建有12亩无土栽培的十多个新品种大棚洋香瓜及从台湾等地引进的特色水果,一批树木盆景、花卉分布在园内各外地方。皆以一石成山的天然造型,形成了一幅幅高山流水的山水幽情画。朴园内的书画长廊、奇石馆、海贝馆等展馆中珍藏

有世人难得一见的名家字画及奇石异贝,好似一个小型博物馆。其中,书画长廊展出了数幅一代大师张大千、齐白石等人的真迹和北宋徽宗等人的仿真复制书画;奇石馆内藏有200多种,约400件自世界各地的玛瑙、水晶石等奇形怪石。尤为引人注目的是馆内还展出了两枚据今一亿五千万年的恐龙蛋。

17、北海骑楼

北海的骑楼街道,包括中山路和珠海路。其形成要从北海最早的片区——北海村谈起。北海村形成于1796——1820年,1820——1862年,自北海村向东发展形成西靖街,这便是珠海路的缘起。1862——1884年,北海口岸开放,广府商人落户北海渐众,西靖街向东延伸,成“大兴街”。此后,商业不断繁荣,大兴街向东发展,于1885——1894年间形成“升平街”,辛亥革命后,继续向东发展形成“东安街”、“东华街”、“东泰街”。1927年,自西靖街至东泰街全街改称珠海路。在此过程中,广府商人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不仅带来了大量的资金,开创了北海的商业繁荣,而且带来了广东地区的传统建筑形式。

18、珍珠泉

19、惠爱桥

惠爱桥原名金肃门桥,俗称旧桥,位于北海市合浦县廉州镇惠爱路的西门江上。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间,1995年被定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惠爱桥的桥梁结构和设计独具匠心,在广西属首创,在全国也属罕见。

20、北海涠洲岛

涠洲岛位于广西北海市正南面21海里的海面上,距北海市区36海里,是中国最年轻的火山岛,也是广西最大的海岛。涠洲岛与火山喷发堆积和珊瑚沉积融为一体,使岛南部的高峻险奇与北部的开阔平缓形成鲜明对比,其沿海海水碧蓝见底,海底活珊瑚、名贵海产瑰丽神奇,种类繁多。堪称人间天堂、蓬莱宝岛。

21、大士阁

北海大士阁位于市东一百公里的永安村内,当年这里森林密布,古榕蔽天,环境清幽,达官贵人认为是难得的避暑养身胜地,于是由官府出资兴建,现在我们所见的大士阁就是永安城的中心。

北海大士阁面临大海,风景优美,为两层双亭相连的亭阁式结构,整座亭阁共有三十六根柱,七十二条横牵,一百零八个矮仔顶,其中一根柱悬空不落地,这是这座建筑中最奇特的部位。自明朝以来,历经多次风暴地震,附近几里内房屋倒塌,它却岿然不动,可见建筑艺术之高超,现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22、合浦古汉墓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合浦县城东郊,南宁至北海二级公路可直达景区,距离北海市28公里。是汉代合浦郡治所以及合浦港的重要文化遗存,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它见证了作为“南珠之乡”的合浦县早

在西汉就已经成为岭南地区一个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迄今为止我国规模较大的汉墓博物馆。

合浦汉墓群主要分布在合浦县城东南郊的丘陵地带,东西长约12.5公里,南北宽约5.5公里,总面积60多平方公里。经勘探编号立标的汉墓有1200多座,而包括封土堆已消失而隐蔽于地下的汉墓总数则有近万座。以“珠还合浦”闻名的合浦县,自汉元鼎六年(公元111年)设郡,县城所在的廉州镇一直是历代郡县、州、府治所,纵观那累累的汉墓,可窥见当年古郡的繁华。

合浦汉墓群规模宏大,保存完整,文化内涵博大精深,出土文物已逾万件,其中不泛具有很高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精品。这里汉墓的墓葬结构以砖石居多,土坑较少。合浦曾为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汉王朝使者,带着翻译和应募的商人,常常携带大批丝绸、黄金,从合浦港乘船下海远航,与越南、缅甸、印度、马来半岛、爪畦、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等地区和国家进行交往贸易。由于这种特殊的历史、交通、文化和经济背景,合浦成为汉代岭南的重要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是达官显贵、富豪巨贾云集之地。由于汉继秦盛行厚葬之风,南来的官吏、将佐及富豪巨贾等死后葬于合浦,陪葬品较多。因此,在合浦县城郊就遗留下了大批珍贵的汉代墓葬。现在,已在文昌塔附近南北二级公路旁建有汉墓博物馆和汉墓保护棚,成为印证汉代合浦郡治和港口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23、北海海洋之窗

“北海海洋之窗”座落于我国富饶美丽的北部湾之滨,景区占地2.1公顷,建筑面积18,100平方米,由神秘的大海、远古海洋、时光隧道、珊瑚海、海之角、梦幻海洋、海洋资源厅、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地理大发现、海底世界、滨海景观、红树林生态区、贝类文化、南珠文化、4D动感影院共十六大主题组成。海洋之窗运用声、光、电高科技术来展示海洋景观,拥有国际先进的养生技术、高品味的海洋文化内涵、亚克力玻璃构筑的巨型深海圆缸和令人震撼的四面通透缸体隧道等多项国内首创。这是一座融养生、文化、高科技、艺术以及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海洋博览馆;是座引领海洋科技时尚、探索海洋神奇奥秘、传播海洋文化品位、领略海洋无限风光的海洋博览大观园!让我们走进海洋之窗,一同探索科幻奇境,揭秘千年海洋……

24、英罗红树林保护区

在合浦县山口镇英罗港西岸。又称海底森林。是国务院1990年9月批准建立的第一批5个国家纽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中的一个,保护区海岸线总长50公里,总面积80平方公里,其中陆域和海域各40平方公里。面积6000多亩。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特有的木本植物群落,多分布于泥滩上,其生长发育依赖于海水的周期性涨落。红树林形态各异,盘根错节的根系和胎生幼苗极具观赏价值。退潮后的英罗港,由红海榄树组成的原始森林,树高8米,树冠茂密,盘根连冠,交错成片,蔚为壮观。涨潮时,树冠隐于海水之中,人们可海上泛舟绿叶梢头,群鹤惊起,别有情趣。是一处新游览景区。

25、普度震宫

普度震宫位于市区茶亭路,又称普善堂。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由当时罗浮山乾元洞道士吴锦泉约集北海慈善界梁起振、黄日章、陈觉裕等人发起,向港澳同胞募资而建。普度震宫坐南向北,砖木结构,占地6400平方米。主要建筑由中天殿(1987年因扩建茶亭路被拆)、金母殿、地母殿三进庙寺组成,供奉着神佛像,是一座集佛、道、儒三教于一体的古庙宇。现存的两殿结构大致相同:正殿两侧有耳屋;殿内又分明间和两侧的次间;顶脊有琉璃双龙戏珠;殿内正脊有花鸟雕饰;廊顶前墙有壁画。清-梁鸿勖著《北海杂录》赞曰:“庙貌灿然,为北海诸庙冠”。

26、东坡亭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广西合浦县城合浦师范学校校园内,距北海市区28公里,是当时合浦人民为纪念苏东坡所建。亭始建于何时失考,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民国三十三年(1944)重建,1984年经合浦县人民政府重修。亭为单檐、歇山顶结构,座北向南,前后两进,环以回廊。第一进为别亭,第二进为主亭。别亭两侧有大圆门,主亭正门上方悬“东坡亭”三字大门额。主亭前面和左右山墙各有古朴的大圆窗,亭四周回廊相通,亭内外镶有许多碑碣,碑碣书体楷、草、隶、篆俱全。亭的正面壁上有一幅苏东坡阴纹石刻像,在东坡像上方有“仙吏遗踪”四字,亭的内外还镶有历代骚人迁客题咏的碑刻。亭建在东坡湖中小洲之上,湖水荡漾,菱荷满湖,小堤上绿树成荫,风景绝佳。亭东有东坡井,传为苏氏所凿。亭西有扁舟亭,为清末建筑物。民国主席胡汉民、广西大学第一任校长马君武都曾到此游玩、凭吊过。

27、海角亭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广西合浦县城廉州中学校园内,距北海市区28公里。亭始建于北宋景德年间(1004-1007),据《海角亭碑记》:“郡故有亭曰海角,盖因其在南海之角……故名。”该亭是为纪念汉合浦太守孟尝施政廉明、“珠还合浦”的政绩而建。亭经明代成化、嘉靖多次迁建,到隆庆年间才迁定于廉州中学境内,现亭为合浦县人民政府1981年重修。亭座西向东,呈正方形亭阁式结构,重檐、歇山顶。亭分两进,第一进为门楼,左右有楹联:“深恩施粤海,厚德纪莆田。”第二进为主体建筑,门前有两条木柱镌刻有对联“海角虽偏山辉川媚,亭名可久汉孟宋苏”,亭内正中上方悬挂着北宋大文豪苏东坡书写的“万里瞻天”横匾,这是当年苏东坡路经合浦,在合浦逗留期间,观赏风物,体查民情,游亭后有去国思君之感后所题。

28、文昌塔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广西合浦县城南郊2.6公里,距北海市区28公里。建于明代万历四十一年(1613),距今三百多年。1981年5月广西区人民政府拨款重修。塔为八角形,高约36米,塔座8.1米,内径2.6米,壁厚2.75米。为7层叠涩密檐砖塔,其造型从底层向上逐层收窄,塔尖冠以葫芦宝顶。每层开着东西通风门,即坤门与凤门,其余是作装饰之用的假门,塔内有阶梯盘旋而上。塔身结构是用青砖摩沿对缝粘砌,表层抹灰浆。塔身的颜色为白色,角边和拱门边为红色,红白鲜明,既朴素又美观。登塔眺望,北海远景尽收眼底。文昌塔的取

名,是取南方丁火文明之义,古时为雅士、骚人踏青、登高的好去处。文昌塔现为广西南部宝塔之冠,这对研究古代文化艺术及建筑力学都有较大的价值。

29、白龙珍珠城遗址

位于广西北海市铁山港区营盘镇白龙村,距北海约60公里。珍珠城又名白龙城,这是一座古老的城池。传说古时有一条白龙飞到这里上空,落地不见踪影,人们认为白龙降临乃吉祥之地,便从那里建城,称为白龙城。该城濒临大海,离海不远有珍珠母海多处,尤以白龙杨梅池最大。此地历代盛产珍珠,质优色丽,以“南珠”之称闻名于世。流传多年的民间神话故事《合浦珠还》就发生于此。

珍珠城为正方形,南北长320米,东南宽233米,周长1107米,墙高6米白龙珍珠城遗址,城基宽6米,条石为脚,火砖为墙,中心黄土夹珠贝夯筑而成。面积七万多平方米,分东、南、西三个城门,门上有楼,可了望监视全城和海面,城内设采珠公馆,珠场司、盐场司和宁海寺等。城墙内外砌火砖,中心每10公分一层黄土夹一层珍珠贝贝壳,层层夯实,珍珠城因此得名。城墙周围可见古代加工作坊的遗址和明代钦差大臣《李爷德政碑》《黄爷去思碑》等的遗迹。残贝散落,遍地皆是,可见当年采珠之盛。

古珠城在抗日战争前还保存完好,抗战期间,大部分城墙及城门被拆毁。解放后只剩下一道城墙和一座南城门,1958年也遭毁尽。该建碑亭内现存少量碑刻,南门城垣有一段2.6米高的墙心。

珍珠城遗址已列为广西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拨款在珍珠城的废墟上兴建了一座仿古建筑“珍珠亭”,让游人瞻仰。

30、斜阳岛

斜阳岛位于涠洲岛东南方向约9海里处(1海里约等于1.83公里),是由火山喷发堆凝形成,面积1.89平方公里。因为从涠洲岛上可观太阳斜照此岛全景,又因该岛横亘干涠洲岛东南面,南面为阳,故称斜阳岛。

斜阳岛上居住的人很少,约有290人,民风淳朴,村民多靠打鱼为生,夜不闭户,恍如世外桃源。

斜阳岛火山岩层壮观,溶岩景观奇特,岩石上有许多火山喷发时留下的圆圆的小坑,海潮过后,坑里蓄满了海水,在阳光的折射下,像一个个蓝色的宝石散落在岩石上,成了最美丽的点缀。斜阳岛的海水蓝的有点发绿,清澈见底,只要站在岩石边上就能看到一群群五彩斑斓的小海鱼。

斜阳岛上长满了相思树与仙人掌,仙人花四季怒放,仙人果常年飘香。斜阳岛的美可以让你忘记时间、忘记杂念;斜阳岛的美无法用语言来描述,只能用心去体会!

31、星岛湖

星岛湖位于北海市合浦县西北部24公里处的洪潮江水库,距离北海市区50公里,约1小时的车程。大大小小1026个岛屿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星星撒落在方圆600平方公里的绿水碧波上,因成于丘陵地区,地形起伏交错,有大小岛屿1026个,形状各异,林木苍翠,宛如一颗颗璀璨星星撒落在绿水碧波上。星岛湖因此得名。是中央电视台拍摄基地的大型电视连续剧《水浒传》外景拍摄地之一

32、冠头岭旅游区

冠头岭国家森林公园在北海市区西南,距市区8公里,犹如一青龙横卧海面。因坡岭蜿蜒起伏,状如窿冠因而得名。它曾是历史上北部湾畔人民作为抵抗帝国主义侵略的天然屏障,主要由风门岭、丫髻岭、马鞍山三个山体组成,自西南而东北弓行走向的3公里多的全岭,密林覆盖,绿荫苍郁,四季常青,气候温暖。

冠头岭长6公里,其主峰高120米,登峰可观日出日落、万顷海涛。晚上,海上渔火点点,景色分外迷人。临海一面海蚀景观错落别致,姿态万千。西南麓下海湾,海水清澈见底,巨大的礁石群错落嶙峋,古迹龙王岩(廉阳古洞),因海浪侵蚀沙岩,壁基裸露,现出突兀参差的怪石奇观。

在冠头岭登山远望,海天一色,帆影点点,令人顿觉心旷神怡。朝观日出夕赏日落,听浪涛拍岸,看浪花卷起千堆雪,大自然的天籁美景,美不胜收。

33、北部湾广场

北部湾广场位于市区中心,广场上的大型喷泉雕塑名为“南珠魂”,为全国著名雕塑家叶毓山所作。圆球展览馆原为一巨大蓄水池,经改建后辟为展览馆,结构独具一格;紧邻是下沉喷泉广场,为周未举行广场文艺晚会之用。该广场在广西数一数二。

34、北海老街

北海老街一般指中山路和珠海路,老街形成于1927年前后,但它的起源却要追溯到19世纪中叶。自那时起,一批西洋建筑陆续在北海建成,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文化融合,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骑楼老街。这些骑楼并不是西洋建筑的简单翻版,从深层文化根源来看,它体内流动着的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血液,是东西方文化碰撞的一个美丽的结晶。

35、下龙湾

下龙湾,位于北部湾西部,离越南首都河内150公里。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下龙湾作为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下龙湾是越南北方广宁省的一个海湾,风光秀丽迷人,闻名遐迩。风景区共分为东、西、南3个小湾。因其景色酷似中国的桂林山水,因此被称为“海上桂林”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GB50357-2005 作者:互联网政策法规来源:互联网点击数:2113 更新时间:2013-5-6 1总则 1 . 0 . 1 为确保我国历史文化遗产得到切实的保护,使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规划及其实施管理工作科学、合理、有效进行,制定本规范。 1 . 0 . 2 本规范适用于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和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规划。 1 . 0 . 3 保护规划必须遵循下列原则: 1 保护历史真实载体的原则; 2 保护历史环境的原则; 3 合理利用、永续利用的原则。 1 . 0 . 4 保护规划应全面和深入调查历史文化遗产的历史及现状,分析研究文化内涵、价值和特色,确定保护的总体目标和原则。 1 . 0 . 5 保护规划应在有效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改善城市环境,适应现代生活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1 . 0 . 6 保护规划应研究确定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与利用途径,充分体现历史文化遗产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并应对历史文化遗产利用的方式和强度提出要求。 1 , 0 . 7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应纳人城市总体规划。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应成为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政策的组成部分。城市用地布局的调整、发展用地的选择、道路与工程管网的选线以及其他大型工程设施的选址应有利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 1 . 0 . 8 对确有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未列人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古迹和未列入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地段,保护规划应提出申报建议。 1 . 0 . 9 非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城区、历史地段、文物古迹的保护规划以及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规划可依照本规范执行。 1 . 0 . 10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除应遵守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语 2 . 0 . 1 历史文化名城historic city 经国务院批准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的城市。 2 . 0 . 2 历史城区historic urban area 城镇中能体现其历史发展过程或某一发展时期风貌的地区。涵盖一般通称的古城区和旧城区。本规范特指历史城区中历史范围清楚、格局和风貌保存较为完整的需要保护控制的地区。 2 . 0 . 3 历史地段histori .area 保留遗存较为丰富,能够比较完整、真实地反映一定历史时期传统风貌或民族、地方特色,存有较多文物古迹、近现代史迹和历史建筑,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地区。 2 . 0 . 4 历史文化街区historic .onservation area 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应予重点保护的历史地段,称为历史文化街区。 2 . 0 . 5 文物古迹histori .monuments and Sites 人类在历史上创造的具有价值的不可移动的实物遗存,包括地面与地下的古遗址、古建筑、古墓葬、石窟寺、古碑石刻、近代代表性建筑、革命纪念建筑等。

昆明历史文脉——昆明老街

2昆明的历史文脉——昆明老街 2.1引言 昆明是个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历史名城,具 有深厚的历史。对于昆明人来说,昆明古色 古香的历史建筑,不仅是昆明人成长的记忆, 更加是印在每一个在昆明心中情怀的烙印。 但是似乎历史与发展就像硬币的两面,无法 共存。于是在城市高速发展的大时代背景, 被拆除的历史建筑不计其数,失落的历史渐 渐成为昆明人心中的痛。同时,昆明人也开 始加大了对历史建筑保护和开发,其中昆明 老街的建筑保护和街区开发最为瞩目。 2.2昆明老街独自抵抗潮流侵蚀 2.2.1宝贵的历史文化积淀 1982年,昆明成为中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不仅承载着昆明人的骄傲,也记录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及民族特色。 昆明老街既是昆明城内保存最完美和目前 仅存的老街区,也是昆明历史文化名城的 最重要标志之一。它有着900多年的历史, 蕴涵了过去岁月的丰富信息,可追溯到大 理国时代,经元、明、清、民国、新中国 建立到今。现今尚存的昆明老街的格局, 就是从清代康熙年间云贵总督在此建署而 逐步开始形成的,现存昆明老街的建筑, 主要反映了民国时期的历史风貌。一批近代建筑的插入和私人豪宅的新建,为昆明老街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并保留至今。 昆明老街是昆明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唯一保留下来的一片原汁原味的老街区,更是昆明市面积最大、保存清代和民国时期特色民居建筑、商铺建筑最多的片区,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老昆明情感价值。 2.2.2时代变迁毁损随之而来 昆明老街的原汁原味让每一个土生土长在这里 的人们自豪不已。可是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 无情的时光让美丽变得斑驳,昆明的历史建筑 受到关注和必要保护减弱,再加上昆明的城市 改造力度只增不减,城市发展加快让许多承载 了城市历史的老街和建筑被“淘汰”。随之产 生的是现代化的CBD、金融中心、购物广场, 在昆明一条承载着市民无数记忆的老街正在被 拆除,被推倒损毁改造的老建筑变得越来越多, 昆明的城市中心就这样在岁月的侵蚀下慢慢变得残破不堪。 2.3建筑保护和街区开发迫在眉睫 昆明老街作为昆明老城记忆的孤本,是最后一块体现昆明传统历史文化色彩的阵地。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17修正)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17修正) 【法规类别】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发布部门】国务院 【发布日期】2017.10.07 【实施日期】2017.10.0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行政法规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2008年4月22日国务院令第524号发布根据2017年10月7日国务院令第687号《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正)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与管理,继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申报、批准、规划、保护,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应当遵循科学规划、严格保护的原则,保持和延续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第四条国家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安排保护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 第五条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申报与批准 第七条具备下列条件的城市、镇、村庄,可以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一)保存文物特别丰富; (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 (三)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四)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者军事要地,或者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或者其传统产业、历史上建设的重大工程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或者能够集中反映本地区建筑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 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在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内还应当有2个以上的历史文化街区。 第八条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应当提交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下列材料:

历史文化名城名单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单 目前国务院已审批的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达到117个(琼山与海口分记算2个)。 直辖市(4):北京、天津、上海、重庆 河北(5):保定市、承德市、正定县、邯郸市、山海关 山西(6):平遥县、大同市、新绛县、代县、祁县、太原市 内蒙古(1):呼和浩特市 黑龙江(1):哈尔滨市 吉林(2):吉林市、集安市 辽宁(1):沈阳市 江苏(10):南京市、徐州市、淮安市、镇江市、常熟市、苏州市、扬州市、无锡市、南通市、宜兴市 浙江(7):杭州市、绍兴市、宁波市、衢州市、临海市、金华市、嘉兴市 福建(4):福州市、泉州市、漳州市、长汀县 江西(3):南昌市、赣州市、景德镇市 安徽(5):亳州市、歙县、寿县、安庆市、绩溪县 山东(8):济南市、曲阜市、青岛市、聊城市、邹城市、临淄市、泰安市、蓬莱市 河南(8):郑州市、洛阳市、开封市、安阳市、南阳市、商丘市、浚县、濮阳市 湖北(5):江陵(荆州市)、武汉市、襄樊市、随州市、钟祥市 湖南(3):长沙市、岳阳市、凤凰县 广东(7):广州市、潮州市、肇庆市、佛山市、梅州市、

雷州市、中山市 广西(3):桂林市、柳州市、北海市 海南(2):琼山市、海口市 四川(7):成都市、自贡市、宜宾市、阆中市、乐山市、都江堰市、泸州市 云南(5):昆明市、大理市、丽江县、建水县、巍山县贵州(2):遵义市、镇远县 西藏(3):拉萨市、日喀则市、江孜县 陕西(6):西安市、延安市、韩城市、榆林市、咸阳市、汉中市 甘肃(4):张掖市、武威市、敦煌市、天水市 青海(1):同仁县 宁夏(1):银川市 新疆(3):喀什市、吐鲁番市、特克斯县 一、国家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单(24座)(国务院1982年2月8日批准) 北京(直辖市)承德(河北)大同(山西)南京(江苏)泉州(福建)景德镇(江西) 曲阜(山东)洛阳(河南)开封(河南)苏州(江苏)扬州(江苏)杭州(浙江)绍兴(浙江)江陵(现荆州湖北)长沙(湖南)广州(广东)桂林(广西)成都(四川) 遵义(贵州)昆明(云南)大理(云南)拉萨(西藏)西安(陕西)延安(陕西) 二、国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单(38座)(国务院1986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申请标准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申报标准 第二章申报与批准 第七条具备下列条件的城市、镇、村庄,可以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一)保存文物特别丰富; (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 (三)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四)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者军事要地,或者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或者其传统产业、历史上建设的重大工程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或者能够集中反映本地区建筑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 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在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内还应当有2个以上的历史文化街区。 第八条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应当提交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下列材料: (一)历史沿革、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的说明; (二)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现状; (三)保护范围; (四)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的清单; (五)保护工作情况、保护目标和保护要求。 第九条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经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专家进行论证,提出审查意见,报国务院批准公布。 申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专家进行论证,提出审查意见,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第十条对符合本条例第七条规定的条件而没有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可以向该城市所在地的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提出申报建议;仍不申报的,可以直接向国务院提出确定该城市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议。 对符合本条例第七条规定的条件而没有申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镇、村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可以向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管理办法(试行)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管理办法 (试行)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管理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办法。 一、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和指定工作。 二、条件标准 (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应具有下列重要历史文化价值之一。 1.与中国悠久连续的文明历史有直接和重要关联。在国家政权、制度文明、国家礼仪、农业手工业发展、商贸交流、社会组织、思想文化、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城市与建筑、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军事防御等方面具有重要地位。 2.与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经济生活、社会形态、科技文化发展有直接和重要关联。突出反映近现代战争冲突与灾害应对、革命运动与政治体制变革、工商业发展、生活方式变迁、新思想新文化传播、科学技术发展、城市与建筑等方面的历史进程或杰出成就。 3.见证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突出反映中国共产党诞生、创建革命根据地、长征、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夺取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等方面的伟大历史贡献。 4.见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发展历程。突出反映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与发展、工业体系建立、科技进步、城市建设、重大工程建设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5.见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突出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经济特区建设发展、沿海开放城市发展、科技创新和重大工程建设等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 6.突出体现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集中反映本地区文化特色、民族特色或见证多民族交流融合。 (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应具有能够体现上述历史文化价值的物质载体和空间环境。 1.体现特定历史时期的城市格局风貌、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存完好。历史文化街区不少于2片,每片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保护范围面积不小于1公顷、50米以上历史街巷不少于4条、历史建筑不少于10处。 2.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不少于10处,保存状态良好,且能够体现城市历史文化核心价值。 三、工作要求 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县)应满足以下工作要求: (一)完成保护对象测绘建档、建库、挂牌工作。

福建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201115133513)

福建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福建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82年2月8日,第一批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公布,泉州市入选 1986年12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的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有38座,福州市、漳州市入选 1994年1月4日批准国家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单(37座)长汀县入选。 ?福州市 周属七闽地。 公元前222年,秦朝设闽中郡(今福州隶属于它)。汉高帝 五年(公元前202年)无诸被正式封为闽越国国王,今福州 冶山一带的冶城建都,又称东冶,乃福州建城之始。 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才在此设立冶县。东汉末改属南 部都尉。三国吴为建安郡地,时置候官县于此。晋太康三年 (282年),始置晋安郡,属扬州;东晋改隶江州。宋、齐、梁 因之。陈兼置闽州,寻废;又置丰州。隋平陈,郡废,改州 曰泉州;大业初,复曰闽州; 大业三年(607年),改为建安郡。唐武德六年(623年),仍曰泉州;景云二年(711年),改为闽州(并置中都督府,督闽、

建、泉、漳、潮五州);); 唐开元十三年(725年),原闽州改名为福州,福州之名肇始。二十一年置经略使,改督福、建、汀、泉四州.天宝初,曰长乐郡;乾元初,复为福州(改经略使为都防御使兼宁海军使, 元和六年废,又置福建观察使,领福、建、泉、漳、汀五州; 乾宁四年,升为威武军节度使,以授王潮)。 五代时,王氏据有其地,升为长乐府,后仍旧为福州。开平 三年(909年),王审知建立闽国、定都福州。后梁贞明六年(920年),升为大都督府;后唐天成元年(926年),王延翰建闽国;后唐长兴四年(933年),王延钧升为长乐府;保大三年(945年)闽国被南唐所灭,王延政号为南都,也作东都; 三年,属南唐,明年属吴越,仍曰福州威武军;开运四年(947年)吴越击败军阀李弘义而控制了福州,直至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北宋吞并吴越、占领福州为止。 福州城在五代非常繁荣,城池的扩建将乌山、于山、屏山圈 入城内,从此福州也得名“三山”。 周广顺初,改曰彰武军。 宋仍为福州(亦曰长乐郡威武军),为福建路治;宋治平二年(1065年),福州太守张伯玉在福州遍植榕树,“榕城”之名由此而来。德祐二年(1276年),蒙古军队攻占临安后,南 宋益王赵昰以福州为行都称帝,改年号景炎,升福安府。元 改福州路,为福建道宣慰司、福建行省治。

国家最新批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单

国家最新批准历史文化名城名单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许多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或者是近代革命运动和发生重大历史事件的重要城市。在这些历史文化名城的地面和地下,保存了大量历史文物与革命文物,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光荣的革命传统与光辉灿烂的文化。做好这些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发展我国的旅游事业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由国务院审批。1982年国务院公布了24座城市为我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1986年和1994年又相继公布了第二批38座城市、第三批37座城市及10座增补城市为历史文化名城。因此,截至目前,国务院已将109座城市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并对它们进行了重点保护。这些城市,有的曾被各朝帝王选作都城,有的曾是当时的政治、经济重镇,有的曾是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有的因拥有珍贵的文物遗迹而享有盛名,有的则因出产精美的工艺品而著称于世。这些名城,是我国历史的缩影,也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橱窗,成为我国重要的旅游城市。 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1982年公布,24个: 北京、承德、大同、南京、苏州、扬州、杭州、绍兴、泉州、景德镇、曲阜、洛阳、开封、江陵、长沙、广州、桂林、成都、遵义、昆明、大理、拉萨、西安、延安。 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1986年公布,38个: 上海、天津、沈阳、武汉、南昌、重庆、保定、平遥、呼和浩特、镇江、常熟、徐州、淮安、宁波、歙县、寿县、亳州、福州、漳州、济南、安阳、南阳、商丘、襄樊、潮州、阆中、宜宾、自贡、镇远、丽江、日喀则、韩城、榆林、武威、张掖、敦煌、银川、喀什。 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1994年公布,37个: 正定、邯郸、新绛、代县、祁县、哈尔滨、吉林、集安、衢州、临海、长汀、赣州、青岛、聊城、邹城、临淄、郑州、浚县、随州、钟祥、岳阳、肇庆、佛山、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目录(2013)

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县区) 我国已有122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完整名单):国务院曾于1982年、1986年、1994年先后批准了三批共99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从2001年起开始单独批复增补,至2013年7月烟台列入为止, 先后增补了24个,总数达到123个。其中2007年增补的海口市与第三批中的海口市琼山区有时合并算为一个,所以也可以说总计122个。122个文化名城按省域分布,最多的是江苏,有11个;其次是山东9个;河南和四川则分别有8个;广东有7个。

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是由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从2003年起共同组织评选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纪念意义的,能较完整地反映一些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镇和村。 这些村镇分布在全国二十五个省份,包括太湖流域的水乡古镇群、皖南古村落群、川黔渝交界古村镇群、晋中南古村镇群、粤中古村镇群,既有乡土民俗型、传统文化型、革命历史型,又有民族特色型、商贸交通型,基本反映了中国不同地域历史文化村镇的传统风貌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一批)名单 1、山西省灵石县静升镇 2、江苏省昆山市周庄镇 3、江苏省吴江市同里镇 4、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 5、浙江省嘉善县西塘镇 6、浙江省桐乡市乌镇 7、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 8、重庆市合川县涞滩镇 9、重庆市石柱县西沱镇 10、重庆市潼南县双江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二批)名单 1、河北省蔚县暖泉镇 2、山西省临县碛口镇 3、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 4、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 5、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 6、江苏省太仓市沙溪镇 7、江苏省姜堰市溱潼镇 8、江苏省泰兴市黄桥镇 9、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南浔镇 10、浙江省绍兴县安昌镇 11、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 12、浙江省象山县石浦镇 13、福建省邵武市和平镇 14、江西省浮梁县瑶里镇 15、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为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制定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下面是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与管理,继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申报、批准、规划、保护,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应当遵循科学规划、严格保护的原则,保持和延续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第四条国家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安排保护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 第五条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

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申报与批准 第七条具备下列条件的城市、镇、村庄,可以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一)保存文物特别丰富; (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 (三)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四)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者军事要地,或者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或者其传统产业、历史上建设的重大工程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或者能够集中反映本地区建筑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 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在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内还应当有2个以上的历史文化街区。 第八条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应当提交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下列材料: (一)历史沿革、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的说明; (二)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现状; (三)保护范围; (四)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的清单;

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最新)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目录(2012年6月28日最新版)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确定并公布,是1982年根据北京大学侯仁之、建设部郑孝燮和故宫博物院单士元三位先生提议而建立的一种文物保护机制。被列入名单的均为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纪念意义、且正在延续使用的城市。目前中国已公布了120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中海口市琼山区与海口市根据国务院意见分计为2处。 第一批:1982年2月8日公布,共24处 第二批:1986年12月8日公布,共38处 第三批:1994年1月4日公布,共37处 增补a:2001年8月10日公布,共1处 增补b:2001年12月17日公布,共1处 增补c:2004年10月1日公布,共1处 增补d:2005年4月14日公布,共1处 增补e:2007年3月9日公布,共1处 增补f:2007年3月13日公布,共1处 增补g:2007年3月18日公布,共2处 增补h:2007年4月27日公布,共1处 增补i:2007年5月6日公布,共1处 增补j:2007年9月15日公布,共1处 增补k:2009年1月2日公布,共1处 增补l:2010年11月9日公布,共1处 增补m:2011年1月24日公布,共2处 增补n:2011年3月12日公布,共1处 增补o:2011年3月14日公布,共1处 增补p:2011年5月1日公布,共1处 增补q:2011年11月2日公布,共1处 增补r:2012年3月15日公布,共1处 增补s:2012年6月28日公布,共1处 分类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按照各个城市的特点主要分为七类即 古都型:以都城时代的历史遗存物、古都的风貌为特点,如北京、西安; 传统风貌型:保留一个或几个历史时期积淀的有完整建筑群的城市,如平遥、韩城; 风景名胜型:由建筑与山水环境的叠加而显示出鲜明个性特征的城市,如桂林、苏州; 地方及民族特色型:由地域特色或独自的个性特征、民族风情、地方文化构成城市风貌主体的城市,如丽江、拉萨;近现代史迹型:反映历史上某一事件或某个阶段的建筑物或建筑群为其显著特色的城市,如上海、遵义; 特殊职能型:城市中的某种职能在历史上占有极突出的地位,如“盐城”自贡、“瓷都”景德镇; 一般史迹型:以分散在全城各处的文物古迹为历史传统体现主要方式的城市,如长沙、济南。 列表括号内数字为城市数。 北京(1)天津(1)河北(5)山西(6)内蒙古(1) 辽宁(1)吉林(2)黑龙江(1) 上海(1)江苏(10)浙江(7)安徽(5)福建(4)江西(3)山东(8) 河南(8)湖北(5)湖南(3)广东(7)广西(3)海南(2) 重庆(1)四川(8)贵州(2)云南(5)西藏(3) 陕西(6)甘肃(4)青海(1)宁夏(1)新疆(5) 下文括号内数字为入选批次。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布的第524 号条例。该条例于2008 年4 月2 日国务院第3 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8 年7 月1 日起施行,并由国家总理温家宝于2008 年4 月22 日对外公布。2017 年10 月7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87 号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予以修正。 文件全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与管理,继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申报、批准、规划、保护,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应当遵循科学规划、严格保护的原则,保持和延续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第四条国家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安排保护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 第五条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历史文

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申报与批准 第七条具备下列条件的城市、镇、村庄,可以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一)保存文物特别丰富; (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 (三)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四)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者军事要地,或者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或者其传统产业、历史上建设的重大工程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或者能够集中反映本地区建筑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 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在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内还应当有2 个以上的历史文化街区。 第八条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应当提交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下列材料: 一)历史沿革、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的说明; (二)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现状;

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城

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城 原文地址: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城作者:书画佳人马青原 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城 北京:燕、蓟重镇,辽的陪都,金、元、明、清的故都,地上地下文物保存非常丰富,为世界闻名的历史文化古城。有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故宫、北海、天坛、颐和园、十三陵、万里长城和中国猿人遗址等重要革命和历史文物。 西安:位于关中平原渭河南岸,原名长安。周、秦、汉、西晋、前秦、赵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都建都于此,是世界闻名的历史古城。遗存有大量地上地下文物,如西周的丰、镐,秦阿房宫,汉长安城,唐大明宫遗址、大雁塔、

小雁塔以及明钟楼、鼓楼、碑林等。周围还有秦俑博物馆、古咸阳城、半坡遗址等。 南京:公元前472年迄今建城史已有2471年。公元3世纪以来,先后有东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史称六朝)、以及南唐、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共10个朝代和政权在南京建都立国,文物古迹很多,有石头城、南朝陵墓、石刻和明孝陵、明故宫遗址、太平天国天王府、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办公处、中山陵等。 洛阳:为我国著名的九朝故都。名胜古迹以市南龙门石窟最有名。城东白马寺是我国第一座佛寺。还有汉魏故城遗址、

西周王城、隋唐故城遗址、关林以及大量的古墓葬。 苏州:公元前514年吴国建都于此,隋、唐为苏州治所,宋代为平江府,历来是商业手工业繁盛的江南大都市。保存着许多著名的古代园林,集中了宋元明清的园林艺术精华,文物保护单位现共有489处,数量仅次于北京和西安,世界文化遗产共9处。名胜古迹遍布全城,如虎丘、拙政园、狮子林、留园、沧浪亭、寒山寺等。 杭州:我国古都之一,秦置钱塘县,隋为杭州治,五代时是吴越国都,南宋时以此为行都,是世界著名的游览城市,西湖风景秀丽,名胜古迹很多,如灵隐寺、岳庙、六和塔等。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GB503572005)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 (GB50357-2005) 1总则 ,使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规划及其实施管理工作科学、合理、有效进行,制定本规范。 l保护历史真实载体的原则: 2保护历史环境的原则; 3合理利用、永续利用的原则。 ,分析研究文化内涵、价值和特色,确定保护的总体目标和原则。 ,改善城市环境,适应现代生活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充分体现历史文化遗产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并应对历史文化遗产利用的方式和强度提出要求。 ,未列人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古迹和未列入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地段,保护规划应提出申报建议。 ,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语 historic city 经国务院批准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的城市。 2.0.2 历史城区historic urban area 城镇中能体现其历史发展过程或某一发展时期风貌的地区。涵盖一般通称的古城区和旧城区。本规范特指历史城区中历史范围清楚、格局和风貌保存较为完整的需要保护控制的地区。 historic area 保留遗存较为丰富,能够比较完整、真实地反映一定历史时期传统风貌或民族、地方特色,存有较多文物古迹、近现代史迹和历史建筑,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地区。

2.0.4 历史文化街区historic conservation area 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应予重点保护的历史地段,称为历史文化街区。 2.0.5 文物古迹historic monuments and sites 人类在历史上创造的具有价值的不可移动的实物遗存,包括地面与地下的古遗址、古建筑、古墓葬、石窟寺、古碑石刻、近代代表性建筑、革命纪念建筑等。 2.0.6 文物保护单位officially protected monuments and sites 经县以上人民政府核定公布应予重点保护的文物古迹。 2.0.7 地下文物埋藏区underground archaeological remains 地下文物集中分布的地区,由城市人民政府或行政主管部门公布为地下文物埋藏区。地下文物包括埋藏在城市地面之下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等。 2.0.8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conservation planning of his-toric citv 以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协调保护与建设发展为目的,以确定保护的原则、内容和重点,划定保护范围,提出保护措施为主要内容的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专项规划。 2.0.9 建设控制地带development control area 在保护区范围以外允许建设,但应严格控制其建(构)筑物的性质、体量、高度、色彩及形式的区域。 环境协调区coordination area 在建设控制地带之外,划定的以保护自然地形地貌为主要内容的区域。 风貌townscape 本规范指反映历史文化特征的城镇景观和自然、人文环境的整体面貌。 candidacy listing building 具有较高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规划认为应按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方法进行保护的建(构)筑物。 historic building 有一定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反映城市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的建(构)筑物。 历史环境要素historic environment element 除文物古迹、历史建筑之外,构成历史风貌的围墙、石阶、铺地、驳岸、树木等景物。 保护conservation 对保护项目及其环境所进行的科学的调查、勘测、鉴定、登录、修缮、维修、改善等活动。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评估标准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评估标准一、定量评估

二、定性评估 (一)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4-1城市的地域历史环境市域中能代表本地历史文化特色的古村镇,有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自然景观,以及与古城有重要历史联系的区域环境要素。 4-2古城格局古城的选址特征,与周边山水自然环境关系延续的情况,古城的街巷肌理、传统格局、城墙城门,重要的公共建筑的遗存状况,古城在城市规划建设史中的典型性和影响力。 4-3历史风貌城市整体的风貌特色,及其对历史文化特色的体现;历史文化街区历史风貌的保护情况。 (二)城市历史文化特色与价值 5-1城市在历史上的地位作用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军事要地,或发生过重要的历史事件,或其传统产业、历史上建设的重大工程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或能够集中反映本地区建筑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 5-2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本地文物古迹遗存具有相当的久远度与丰富性,或是在城市格局、建筑风貌、景观特色等方面具有较为典型或是独特的艺术表达,或是在城市的选址、建设、军事防卫、工程设施或工商业发展等方面体现了历史上重要的

技术工艺或科学理念。 5-3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状态评估城市的空间布局、功能组织、产业经济等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之间的关系是否协调,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产生的影响。新的发展是否保障了历史的延续性。 标准说明: (一)历史文化街区必须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依法公布。 (二)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保护范围是指在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时,确定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之内划定的需要重点保护的区域。 (三)历史建筑是经城市、县人民政府确定公布的具有一定保护价值,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也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历史建筑以院落为单位计算数量。 (四)不得拆除建筑是指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和在历史文化街区内,能够反映或衬托街区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采用地方材料、地方工艺建设的建筑物和构筑物。不包括仿古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五)附表中的“2-2历史文化街区的完整性”是评估城市中全部历史文化街区的总体情况。

昆明 历史文化名城

昆明历史文化名城? 专家观点 在建筑层面昆明的文化渐被边缘化 谈及昆明的发展,原省规划院院长顾奇伟认为,城市建设应规划先行,一个城市的发展要有产业,也要有文化,而昆明的发展,从建筑层面来看,文化已渐渐被边缘化,关于文化产业的设施不宜往城外迁。 城变节点 上世纪50年代起,明代古砖城墙遭到毁灭性拆除 上世纪80年代中期起,昆明逐步进行城市改造 1994年起,昆明逐渐进入大规模的城市改造 1999年,世博会召开,昆明从此迎来大发展 2003年,省委、省政府提出“现代新昆明”建设战略构想 2006年,昆明的房价开始上涨,房地产开发如火如荼,北市区、南市区发展迅速 金马碧鸡坊旧貌。 重建后的金马碧鸡坊色彩鲜艳,是钢筋水泥之躯。 文庙里的很多古建筑都已无存。 城市有五脉,即商脉、文脉、武脉、政脉、农脉,其中的文脉是经多年酝酿传承形成的。文脉是一座城市的根,亦是一座城市的魂,如今又被解读为城市软实力和潜在竞争力的核心。而昆明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其文脉内伤已很严重。 >文脉的表现有很多形式,建筑风格、城市布局是承载文脉的主要外在表现形式。昆明的文脉在近现代弱化消退,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建国后的约20年间和改革开放后。 50年代 明代古城墙被大规模拆除 建国后最初的20年是昆明文脉被严重破坏的阶段,首当其冲的就是制约城市扩张的城墙。 上世纪50年代后,昆明的明代古砖城墙遭到毁灭性拆除,原有的城市格局因此破碎。拆除的原因是为了扩建城市,以及响应“消除封建残存”的号召。

如今,往日城池的荣耀已灰飞烟灭,变成了一条条拥堵的大路抑或是一个个高档小区的地基,4650米的明代城墙仅余象征性的50米。 80年代 古城格局不再城市改造起步 一晃到80年代,昆明进入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之列。在经过数十年改造后,原来的古城格局还依稀存在,整个城市版图仍是以近日公园为圆心、五华山向正义路以下延伸的一根中轴线平分的形状基本对称的两城区,周边大都为农田。 当时,面临激增的人口,城市与人口的不协调发展引发了严重的问题。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昆明逐步进行城市改造,改造始自大观片区,之后是长春路片区,再到金碧路片区。昆明城市改造的步伐从那时起就停不下来了。 90年代 “万国建筑博物馆”渐行渐远 1994年起,昆明逐渐进入大规模的城市改造阶段,随着武成路、金碧路、长春路、同仁街、金牛街等大批老街的改造,许多凝聚着昆明历史文化精髓的老宅消失。 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的三四十年,昆明还是在各种建筑风格的老房子掩映下的一座古城,既有明清时期的“一颗印”、“走马转角楼”,北方的四合院、粤式的滴水檐楼,也有苏式的红砖或青砖群楼和欧美风格的精美别墅。这些老宅都典雅、简约、实用,用“万国建筑博物馆”来形容昆明一点都不为过。 随着城市改造步伐的加速,“万国建筑博物馆”的辉煌渐行渐远,昆明市区有些街区整个地消失了,比如大德寺附近的小绿水河,原本是建筑颇有特色的小街巷,现已彻底消失,变成新建的楼房。有些老宅和老街虽然得以留存,但由于城市规划缺乏整体性,导致部分老街区和富丽堂皇的现代化街区建筑风格迥异、格格不入,对于文化的继承发展也是非常大的破坏。 对于拆除这些老街,市民反应不一。对于一些代表性街区的消逝,不少市民有着很矛盾的看法。比如武成路,一方面这条街在城市改造中被拉通后成了城市中心部位的一条大街,为市民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另一方面它的消逝也连带改变了不少老昆明的生活方式,甚至邻里间的相处方式都改变了。 新世纪 城市扩张迅猛文脉日渐迷失

历史文化名城申报文本主要内容

一、城市简介

滔滔长江,奔流不息,在万顷波涛即将入海之际,她放缓匆匆东行的脚步,用甘甜的乳汁滋润着江苏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泰州。有着“祥泰之州”美誉的泰州,具有6000多年的文明史和2100多年的建置史。江淮海三水在此交会,气势磅礴,唐代诗人王维为之惊叹:“浮于淮泗,浩然天波,海潮喷于乾坤,江城入于泱漭”。泰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名胜古迹众多,人文荟萃,名贤辈出,“儒风之盛、夙冠淮南”,素有“汉唐古郡、淮海名区”之称。 (一)基本情况 泰州市是江苏省省辖市,地处江苏中部,长江北岸。东邻南通,北接盐城,西连扬州,南与镇江、常州、无锡隔江相望。泰州属亚热带湿润季风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年平均气温为14.7度;地势平坦,河网纵横,南高北低,物产丰饶,经济繁荣,通江达海,是长三角经济区16座中心城市之一。 1996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设地级泰州市;现辖兴化、靖江、泰 兴、姜堰四个县级市和海陵、高港两个区。2010年底,全市总面积5787平方公里,总人口504.65万;泰州市区处于市域西南,行政面积639.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80平方公里,人口82.72万,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泰州地处沿海和长江“T”型产业带的结合部,有良好的区位优势、

资源条件和经济基础。2100多年的岁月流转、沧海变迁,泰州越发显得清新脱俗,先后被评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宜居城市”、“中国最佳管理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和“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等。 (二)历史沿革 1、建制沿革 夏周至战国时期,淮夷散居滨海临江地带,多从事渔猎,其时泰州称海阳(面海朝阳),为滨海重镇。其地历属吴、越、楚等国,楚时为海阳邑地。 秦,海阳属东海郡。 西汉,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设置临淮郡,下辖29个县,其中有海陵县,“以其地傍海而高故曰海陵”。 新莽,海陵县改称亭间,属淮平郡。 东汉,海陵县属广陵郡。 三国,江淮之间为魏吴战场,海陵县废。 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海陵县复立,属广陵郡。 东晋,义熙七年(公元411年)设海陵郡,辖建陵等5县。 刘宋,海陵县属广陵郡。 南齐,海陵县属广陵郡。 梁,海陵县改属海陵郡。海陵郡郡治移治海陵县,下辖海陵、建陵、宁海、如皋、临江、蒲涛、临泽7县。海陵郡属南兖州。 陈,太建五年(公元573年),海陵郡属南兖州,辖海陵等7县。 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海陵郡废。建陵县并入海陵县,

湘潭历史文化名城申请调研报告

湘潭历史文化名城申请调研报告 文化是城市的精髓和灵魂,保护和发掘城市文化资源优势,推进文化建设,使城市“形态”、文化“神态”、市民“心态”内外和谐,经济实力、城市活力、文化魅力刚柔并济,才能实现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此,湘潭市准备申请历史文化名城,提出把湘潭建设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十二五”期间,湘潭将重点实施“文化强市”11355战略,着力打造“文化湘潭”。其中,在“十二五”期间,湘潭将下大力气做好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 湘潭市作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丰富的文物古迹。它既是我国古代湖湘文化的摇篮,又是湖湘文化交融区域,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红色圣地、湘学源头、湘商祖地,丰富的人文资源和优美的自然资源相互融合,为湘潭文化发展和申请一般史迹历史文化名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物质文化遗产 一、作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湘潭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都获得的很好的成就 湘潭市境内自汉代设立第一个县治--湘南县并构筑县城(今湘潭县石潭镇古城村),迄今2200余年。湘潭县杨嘉桥镇的金棋村老虎坑遗址,湘乡市金石镇岱子坪遗址出土的石器、陶器,证明此时境内居民已达到较高的文明程度。商周时期,境内文化已相当发达。尤以湘潭县响水乡桂花村出土的豕尊、湘潭市区十八总福建会馆出土的铜爵造型雄伟、精美。商、西周时期的居落遗址也多有发现。市区霞城乡五星村就有大型村落遗址存在,出土的板瓦、沟瓦均为大型建筑物所有。湘乡牛形山出土的漆器,色彩艳丽,造型精美,十分罕见。作为历史上的“米市药都”,湘潭是明清以来湖南商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在城正街和窑湾一带,明清城市的格局还保留着一批古迹和历史建筑。 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17年修正)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2008年4月22日国务院令第524号发布根据2017年10月7日国务院令第687号《国 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正)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与管理,继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申报、批准、规划、保护,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应当遵循科学规划、严格保护的原则,保持和延续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第四条国家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安排保护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 第五条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申报与批准 第七条具备下列条件的城市、镇、村庄,可以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一)保存文物特别丰富; (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 (三)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四)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者军事要地,或者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或者其传统产业、历史上建设的重大工程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或者能够集中反映本地区建筑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 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在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内还应当有2个以上的历史文化街区。 第八条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应当提交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下列材料: (一)历史沿革、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的说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