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fmpeg时间戳
- 格式:docx
- 大小:19.02 KB
- 文档页数:3
一、介绍ffmpeg编码ffmpeg是一个开源的音视频处理工具,能够实现音视频的编解码、转换、截取、录制等功能。
它支持几乎所有主流的音视频格式,拥有强大的功能和丰富的参数选项,被广泛应用于音视频处理领域。
二、获取ffmpeg编码时间戳函数的作用在音视频处理中,时间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时间戳是指在一段音视频数据中,每一帧的具体时间信息。
在使用ffmpeg进行编码时,获取时间戳函数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控制每一帧的时间序列,实现精准的音视频处理效果。
三、ffmpeg编码获取时间戳函数的使用方法1. 获取视频流时间戳函数在使用ffmpeg进行视频编码时,我们可以使用`av_gettime()`函数来获取当前时间的微秒数。
代码示例如下:```cint64_t time = av_gettime();```这样我们就可以获取当前时间的时间戳,用于视频流的编码。
2. 获取音频流时间戳函数对于音频流的时间戳获取,我们可以使用`av_gettime()`函数获取当前时间的微秒数,然后通过音频帧的采样率来计算每一帧的时间戳。
代码示例如下:```cint64_t time = av_gettime();int64_t audio_time = time * audio_sample_rate / 1000000;```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当前时间和音频采样率来计算音频流的时间戳。
四、ffmpeg编码获取时间戳函数的注意事项1. 时间戳精度在使用ffmpeg获取时间戳时,需要注意时间戳的精度。
通常情况下,ffmpeg的时间戳精度可以达到微秒级别,能够满足大部分音视频处理的需求。
2. 时间戳同步在处理音视频数据时,需要注意音视频流的时间戳同步。
通常情况下,视频流和音频流的时间戳是相互关联的,需要保持同步,以确保音视频同步播放。
3. 时间戳溢出在使用时间戳进行计算时,需要考虑时间戳的溢出问题。
通常情况下,时间戳会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循环计算,需要进行合理的处理,以避免溢出导致的错误。
如何使用ffmpeg -timestamp语法FFmpeg是一个开源的多媒体处理工具,可以用于处理音频、视频和图片等多媒体文件。
其中,-timestamp是FFmpeg提供的一个选项,用于设置输出文件的时间戳。
在FFmpeg中,时间戳通常用来表示多媒体文件中的每一帧或每一个音频样本的时间点。
通过设置时间戳,可以对多媒体文件进行时间相关的操作,比如添加或移除帧、剪辑、合并等。
-timestamp选项的语法如下所示:```shellffmpeg -i inputfile -timestamp time```其中,inputfile是要处理的视频文件的路径,time是要设置的时间戳。
time可以是一个整数或浮点数,表示以秒为单位的时间值。
另外,也可以使用时间格式来表示时间戳,比如hh:mm:ss.xxx,其中xxx表示毫秒。
下面将详细介绍如何使用- timestamp选项进行时间戳的设置。
1.设置相对时间戳相对时间戳是基于输入文件的时间进行设置的。
可以使用负数表示相对于起始时间的前多少秒,使用正整数表示相对于起始时间的后多少秒。
例如,要在输入文件的第10秒处设置时间戳:```shellffmpeg -i input.mp4 -timestamp 10 output.mp4```这样,输出文件output.mp4的时间戳将从第10秒开始。
2.设置绝对时间戳绝对时间戳是指完全根据时间值来设置时间戳。
可以使用时间格式来表示,如hh:mm:ss.xxx。
例如,要在输入文件的第1分钟20秒处设置时间戳:```shellffmpeg -i input.mp4 -timestamp 00:01:20 output.mp4```这样,输出文件output.mp4的时间戳将在第1分钟20秒。
3.设置帧时间戳对于视频文件,可以通过设置每一帧的时间戳来控制帧的顺序和播放速度。
可以通过设置输入文件的帧速率(-r选项)和时间戳来实现该功能。
javacv中ffmpegframegrabber使用时的一些注意事项在使用javacv库中的FFmpegFrameGrabber进行视频帧的抓取时,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注意。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以帮助您更好地使用FFmpegFrameGrabber。
1. 确保安装了FFmpeg库:FFmpegFrameGrabber依赖于FFmpeg库来处理视频文件。
在开始使用之前,请确保已经安装了FFmpeg库,并在Java项目中正确配置了库文件路径。
2. 理解视频帧的时间戳:FFmpegFrameGrabber可以以帧为单位捕获视频的时间戳。
在处理视频帧时,您需要根据时间戳执行适当的操作,例如跳过或处理特定的帧。
3. 设置视频源:在创建FFmpegFrameGrabber对象时,需要设置视频源。
可以是视频文件的路径、URL或其他类型的输入源。
4. 设置视频帧的宽度和高度:通过grabber对象的setWidth和setHeight方法,您可以设置抓取的视频帧的宽度和高度。
默认情况下,它们将被设置为视频源的宽度和高度。
5. 设置视频帧的像素格式:使用setPixelFormat方法可以设置抓取的视频帧的像素格式。
不同的像素格式将影响图像的质量和大小。
通常,推荐使用BGR24或GRAY格式。
6. 抓取视频帧:通过调用grab方法,可以抓取视频源中的下一帧。
在调用grab方法之前,请确保已经启动了grabber对象。
7. 读取抓取的视频帧:调用grabber对象的grab方法后,可以使用getFrame方法来获取抓取的视频帧。
请注意,getFrame方法可能返回null,表示已经抓取完所有的帧。
8. 解码抓取的视频帧:获取抓取的视频帧后,可以使用grabber对象的convert方法将其解码为Java的BufferedImage。
使用BufferedImage可以方便地进行图像处理和分析。
9. 释放资源:在使用完FFmpegFrameGrabber后,应该及时释放资源。
DTS和PTS的解释FFmpeg里有两种时间戳:DTS(Decoding Time Stamp)和PTS(Presentation Time Stamp)。
顾名思义,前者是解码的时间,后者是显示的时间。
要仔细理解这两个概念,需要先了解FFmpeg中的packet和frame的概念。
FFmpeg中用AVPacket结构体来描述解码前或编码后的压缩包,用AVFrame 结构体来描述解码后或编码前的信号帧。
对于视频来说,AVFrame就是视频的一帧图像。
这帧图像什么时候显示给用户,就取决于它的PTS。
DTS是AVPacket 里的一个成员,表示这个压缩包应该什么时候被解码。
如果视频里各帧的编码是按输入顺序(也就是显示顺序)依次进行的,那么解码和显示时间应该是一致的。
可事实上,在大多数编解码标准(如H.264或HEVC,当出现B帧的时候)中,编码顺序和输入顺序并不一致。
于是才会需要PTS和DTS这两种不同的时间戳。
视频帧根据帧率,在同一时间基上累加,例如,25帧每秒,则按毫秒计,1000/25=40ms,在首帧pts上进行累加音频根据采样率及样本个数,在同一时间基上累加,例如,1024个样本,44100采样率,毫秒计,1000*1024/44100=23.21995464852607709750566893424ms基本理论是这样,但实际的同步远没有这么简单,掉线,断网,弱网,丢帧,跳帧,等一系列均对你的同步进行阻挠,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做同步,坐等高手给出较为鲁棒的同步措施。
一固定帧率1. 视频时间戳pts = inc++ *(1000/fps);其中inc是一个静态的,初始值为0,每次打完时间戳inc加1.在ffmpeg,中的代码为pkt.pts= m_nVideoTimeStamp++ * (m_VCtx->time_base.num * 1000 / m_VCtx->time_base.den);2. 音频时间戳pts = inc++ * (frame_size * 1000 / sample_rate)在ffmpeg中的代码为pkt.pts= m_nAudioTimeStamp++ * (m_ACtx->frame_size * 1000 / m_ACtx->sample_rate);采样频率是指将模拟声音波形进行数字化时,每秒钟抽取声波幅度样本的次数。
ffmpeg 编码avframe pts不生效
在FFmpeg中,AVFrame的PTS(Presentation TimeStamp)是用于指定视频帧的播放时间戳。
如果您发现AVFrame的PTS没有生效,可能有几个原因需要检查和解决。
1. 检查编码器配置:确保您正确配置了编码器参数。
对于x264编码器,您需要设置适当的编码参数,例如qmin、qmax等。
这些参数可以影响PTS的计算方式。
2. 确定时间基准:确保您的视频流具有正确的时间基准。
在处理视频流时,必须将PTS与正确的时间基准关联起来。
如果时间基准不正确,可能会导致PTS失效。
3. 检查时间戳设置:在某些情况下,您可能需要手动设置时间戳。
例如,您可以使用`av_packet_set_pts`函数来设置包的时间戳。
确保您正确设置了时间戳,并且与您的视频流时间基准一致。
4. 检查视频帧序列:PTS是按帧序列计算的。
如果您的视频帧顺序不正确,可能会导致PTS失效。
请确保您的视频帧顺序与时间戳一致。
5. 检查硬件设备或驱动程序:某些硬件设备或驱动程序可能不支持某些编码器或功能。
如果您使用的是特定的硬件设备或驱动程序,请确保它们与您的FFmpeg版本兼容,并支持所需的编码器和功能。
总之,要解决FFmpeg中AVFrame的PTS不生效的问题,您需要检查编码器配置、时间基准、时间戳设置、视频帧序列以及硬件设备或驱动程序的兼容性。
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排查和修复。
FFmpeg 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开源多媒体处理库和工具集,用于处理音频、视频和其他多媒体文件。
在FFmpeg 中,可以使用时间函数来处理和操作时间相关的信息。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FFmpeg 时间函数:1.av_gettime(): 这个函数返回当前的精确时间,单位为微秒(microseconds)。
2.av_usleep(int microseconds): 这个函数让当前线程休眠指定的微秒数。
3.av_sleep(int microseconds): 这个函数与av_usleep类似,但是它允许使用更长的休眠时间。
4.av_gettimeofday(struct timeval *t, struct timezone *tz): 这个函数返回从Epoch(1970年1月1日00:00:00 UTC)到现在的秒数。
5.av_rescale_rnd(int64_t a, int64_t b, int64_t c, enum AVRounding rnd): 这个函数用于重新缩放时间,它可以处理各种不同的时间和分辨率。
6.av_rescale(int64_t a, int64_t b, int64_t c): 类似于av_rescale_rnd,但这个函数使用四舍五入作为舍入方法。
7.av_clip(int a, int min, int max): 这个函数用于将值限制在指定的范围内。
8.av_clip64(int64_t a, int64_t min, int64_t max): 这个函数用于将64 位整数限制在指定的范围内。
9.av_compare_ts(int64_t a, int64_t b, int64_t unit): 这个函数用于比较两个时间戳,返回一个整数,表示它们之间的差异。
10.av_add_ts(int64_t *ts, int64_t add, int64_t unit): 这个函数用于将一个时间戳增加指定的值。
ffmpeg编码获取时间戳函数-回复FFmpeg是一个广泛使用的开源多媒体框架,可用于录制、转换和流传输音频和视频。
它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和工具,可以进行复杂的音视频处理和编码。
而在FFmpeg中,时间戳函数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之一。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如何使用FFmpeg编码获取时间戳函数。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时间戳的概念。
时间戳是指标识一段音频或视频的时间点的数值。
在音视频处理中,时间戳用于确定每个帧或样本的时机。
从编码的角度来看,正确的时间戳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决定了音视频数据的播放顺序和同步。
在FFmpeg中,我们可以使用一个函数来获取时间戳。
该函数是`av_gettime()`,它返回从某个特定时间点开始的纳秒数。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例子,演示了如何使用这个函数获取时间戳:c#include <stdio.h>#include <libavutil/time.h>int main() {int64_t timestamp = av_gettime();printf("当前时间戳为:lld纳秒\n", timestamp);return 0;}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首先包含了`stdio.h`和`libavutil/time.h`头文件。
然后,我们调用了`av_gettime()`函数来获取当前时间戳,并将结果存储在一个名为`timestamp`的变量中。
最后,我们使用`printf()`函数打印出时间戳的值。
请注意,`av_gettime()`函数返回的时间戳是一个从特定时间点开始的纳秒数。
这个特定时间点是系统启动时的某个时间点,具体值因操作系统而异。
因此,两次调用`av_gettime()`函数获取时间戳的值通常会有差异。
如果你想要获取更高精度的时间戳,FFmpeg提供了另外一个函数`av_gettime_relative()`。
该函数返回一个相对时间戳,表示自某个未指定的时间点起的纳秒数。
python ffmpeg参数说明FFmpeg是一个开源的多媒体处理工具,可以用于音频和视频文件的转码、剪切、合并等操作。
使用Python调用FFmpeg时,需要理解一些常用的参数说明。
1. `-i`参数:用于指定输入文件,其后面需要跟着输入文件的路径。
例如,`-i input.mp4`表示输入文件为`input.mp4`。
2. `-ss`参数:用于指定从输入文件的哪个时间点开始处理,其后面需要跟着时间戳或时间标识。
例如,`-ss 00:01:30`表示从1分30秒处开始处理。
3. `-t`参数:用于指定处理的时长,其后面需要跟着时间戳或时间标识。
例如,`-t 00:00:30`表示处理30秒的数据。
4. `-s`参数:用于指定输出的分辨率,其后面需要跟着宽度x高度的格式。
例如,`-s 1280x720`表示输出分辨率为1280x720。
5. `-c:v`参数:用于指定视频编码器,其后面需要跟着编码器名称。
例如,`-c:v libx264`表示使用H.264编码器。
6. `-c:a`参数:用于指定音频编码器,其后面需要跟着编码器名称。
例如,`-c:a aac`表示使用AAC编码器。
7. `-b:v`参数:用于指定视频的比特率,其后面需要跟着比特率数值。
例如,`-b:v 1M`表示视频比特率为1Mbps。
8. `-b:a`参数:用于指定音频的比特率,其后面需要跟着比特率数值。
例如,`-b:a 128k`表示音频比特率为128kbps。
9. `-r`参数:用于指定输出的帧率,其后面需要跟着帧率数值。
例如,`-r 30`表示输出帧率为30fps。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FFmpeg参数说明,通过灵活组合这些参数,可以完成各种音视频处理任务。
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参数组合,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请注意,参数的顺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但务必保证参数名称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DTS和PTS的解释FFmpeg里有两种时间戳:DTS(Decoding Time Stamp)和PTS(Presentation Time Stamp)。
顾名思义,前者是解码的时间,后者是显示的时间。
要仔细理解这两个概念,需要先了解FFmpeg中的packet和frame的概念。
FFmpeg中用AVPacket结构体来描述解码前或编码后的压缩包,用AVFrame 结构体来描述解码后或编码前的信号帧。
对于视频来说,AVFrame就是视频的一帧图像。
这帧图像什么时候显示给用户,就取决于它的PTS。
DTS是AVPacket 里的一个成员,表示这个压缩包应该什么时候被解码。
如果视频里各帧的编码是按输入顺序(也就是显示顺序)依次进行的,那么解码和显示时间应该是一致的。
可事实上,在大多数编解码标准(如H.264或HEVC,当出现B帧的时候)中,编码顺序和输入顺序并不一致。
于是才会需要PTS和DTS这两种不同的时间戳。
视频帧根据帧率,在同一时间基上累加,例如,25帧每秒,则按毫秒计,1000/25=40ms,在首帧pts上进行累加音频根据采样率及样本个数,在同一时间基上累加,例如,1024个样本,44100采样率,毫秒计,1000*1024/44100=23.21995464852607709750566893424 ms基本理论是这样,但实际的同步远没有这么简单,掉线,断网,弱网,丢帧,跳帧,等一系列均对你的同步进行阻挠,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做同步,坐等高手给出较为鲁棒的同步措施。
一固定帧率1. 视频时间戳pts = inc++ *(1000/fps); 其中inc是一个静态的,初始值为0,每次打完时间戳inc加1.在ffmpeg,中的代码为pkt.pts= m_nVideoTimeStamp++ * (m_VCtx->time_base.num * 1000 / m_VCtx->time_base.den);2. 音频时间戳pts = inc++ * (frame_size * 1000 / sample_rate)在ffmpeg中的代码为pkt.pts= m_nAudioTimeStamp++ * (m_ACtx->frame_size * 1000 / m_ACtx->sample_rate);采样频率是指将模拟声音波形进行数字化时,每秒钟抽取声波幅度样本的次数。
ffmprg中pts计算
在视频处理和编码中,PTS(Presentation Time Stamp)是一
种重要的时间戳,用于确定视频帧在播放时的展示顺序和时间。
在FFmpeg中,PTS计算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它确保视频帧在播放时能
够按照正确的顺序和时间展示出来。
在FFmpeg中,PTS的计算是基于视频帧的解码和编码过程。
当
一个视频帧被解码后,它会被赋予一个解码时间戳(DTS),然后根
据视频帧的显示顺序和可能的时间戳重排,得到展示时间戳(PTS)。
PTS的计算需要考虑视频帧的时序关系、帧率、音视频同步等因素,确保视频播放的流畅性和准确性。
在实际应用中,PTS的计算可以通过FFmpeg提供的API和命令
行工具来实现。
开发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场景,使用FFmpeg提
供的功能来准确计算和处理视频帧的PTS,以达到最佳的播放效果
和用户体验。
总之,PTS计算在FFmpeg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是视频
处理和编码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视频的展示和播放起着决
定性的作用。
通过合理的PTS计算,可以确保视频播放的流畅性和准确性,为用户带来更好的观看体验。
FFmpeg里有两种时间戳:DTS(Decoding Time Stamp)和PTS(Presentation Time Stamp)。
顾名思义,前者是解码的时间,后者是显示的时间。
要仔细理解这两个概念,需要先了解FFmpeg中的packet和frame的概念。
FFmpeg中用AVPacket结构体来描述解码前或编码后的压缩包,用AVFrame结构体来描述解码后或编码前的信号帧。
对于视频来说,AVFrame就是视频的一帧图像。
这帧图像什么时候显示给用户,就取决于它的PTS。
DTS是AVPacket里的一个成员,表示这个压缩包应该什么时候被解码。
如果视频里各帧的编码是按输入顺序(也就是显示顺序)依次进行的,那么解码和显示时间应该是一致的。
可事实上,在大多数编解码标准(如H.264或HEVC)中,编码顺序和输入顺序并不一致。
于是才会需要PTS和DTS这两种不同的时间戳。
FFmpeg里有两种时间戳:DTS(Decoding Time Stamp)和PTS(Presentation Time Stamp)。
顾名思义,前者是解码的时间,后者是显示的时间。
要仔细理解这两个概念,需要先了解FFmpeg中的packet和frame的概念。
FFmpeg中用AVPacket结构体来描述解码前或编码后的压缩包,用AVFrame结构体来描述解码后或编码前的信号帧。
对于视频来说,AVFrame就是视频的一帧图像。
这帧图像什么时候显示给用户,就取决于它的PTS。
DTS是AVPacket里的一个成员,表示这个压缩包应该什么时候被解码。
如果视频里各帧的编码是按输入顺序(也就是显示顺序)依次进行的,那么解码和显示时间应该是一致的。
可事实上,在大多数编解码标准(如H.264或HEVC)中,编码顺序和输入顺序并不一致。
于是才会需要PTS和DTS这两种不同的时间戳。
视频的显示和存放原理
对于一个电影,帧是这样来显示的:I B B P。
现在我们需要在显示B帧之前知道P帧中的信息。
因此,帧可能会按照这样的方式来存储:IPBB。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有一个解码时间戳和一个显示时间戳的原因。
解码时间戳告诉我们什么时候需要解码,显示时间戳告诉我们什么时候需要显示。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流可以是这样的:
PTS: 1 4 2 3
DTS: 1 2 3 4
Stream: I P B B
通常PTS和DTS只有在流中有B帧的时候会不同。
DTS和PTS
音频和视频流都有一些关于以多快速度和什么时间来播放它们的信息在里面。
音频流有采样,视频流有每秒的帧率。
然而,如果我们只是简单的通过数帧和乘以帧率的方式来同步视频,那么就很有可能会失去同步。
于是作为一种补充,在流中的包有种叫做DTS(解码时间戳)和PTS(显示时间戳)的机制。
为了这两个参数,你需要了解电影存放的方式。
像MPEG等格式,使用被叫做B帧(B表示双向bidrectional)的方式。
另外两种帧被
叫做I帧和P帧(I表示关键帧,P表示预测帧)。
I帧包含了某个特定的完整图像。
P帧依赖于前面的I帧和P帧并且使用比较或者差分的方式来编码。
B帧与P帧有点类似,但是它是依赖于前面和后面的帧的信息的。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可能在调用
avcodec_decode_video以后会得不到一帧图像。
ffmpeg中的时间单位
AV_TIME_BASE
ffmpeg中的内部计时单位(时间基),ffmepg中的所有时间都是于它为一个单位,比如AVStream中的duration即以为着这个流的长度为duration个AV_TIME_BASE。
AV_TIME_BASE定义为:
#define AV_TIME_BASE 1000000
AV_TIME_BASE_Q
ffmpeg内部时间基的分数表示,实际上它是AV_TIME_BASE的倒数。
从它的定义能很清楚的看到这点:
#define AV_TIME_BASE_Q (AVRational){1, AV_TIME_BASE}
AVRatioal的定义如下:
typedef struct AVRational{
int num; //numerator
int den; //denominator
} AVRational;
ffmpeg提供了一个把AVRatioal结构转换成double的函数:
static inline double av_q2d(AVRational a){
/**
* Convert rational to double.
* @param a rational to convert
**/
return a.num / (double) a.den;
}
现在可以根据pts来计算一桢在整个视频中的时间位置:
timestamp(秒) = pts * av_q2d(st->time_base)
计算视频长度的方法:
time(秒) = st->duration * av_q2d(st->time_base)
这里的st是一个AVStream对象指针。
时间基转换公式
•t imestamp(ffmpeg内部时间戳) = AV_TIME_BASE * time(秒)
•t ime(秒) = AV_TIME_BASE_Q * timestamp(ffmpeg内部时间戳)
所以当需要把视频跳转到N秒的时候可以使用下面的方法:
int64_t timestamp = N * AV_TIME_BASE;
2
av_seek_frame(fmtctx, index_of_video, timestamp, AVSEEK_FLAG_BACKWARD); ffmpeg同样为我们提供了不同时间基之间的转换函数:
int64_t av_rescale_q(int64_t a, AVRational bq, AVRational cq)
这个函数的作用是计算a * bq / cq,来把时间戳从一个时基调整到另外一个时基。
在进行时基转换的时候,我们应该首选这个函数,因为它可以避免溢出的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