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福师 《人文地理学》期末考试学习资料(二)13

福师 《人文地理学》期末考试学习资料(二)13

福师 《人文地理学》期末考试学习资料(二)13
福师 《人文地理学》期末考试学习资料(二)13

奥鹏远程教育中心福师《人

文地理学》(二)

第二章人文地理学的主题与基本理论

一、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的扩散

文化扩散可以分为两类,即扩展扩散(expansion diffusion)和迁移扩散(relocation diffusion)。

(一)扩展扩散

扩展扩散是指某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大。这种扩散现象的特点是空间上的连续性,新的分布区由旧的分布区扩大而形成,旧的分布区较小,而位于新的分布区内。

1. 接触扩散或传染扩散

2.等级扩散

3.刺激扩散

(二)迁移扩散

二、文化生态学——文化与环境的关系

(一)文化生态关系的类型

1.直链型文化生态关系

2.网络型文化生态关系

3.社会体系中的文化生态关系

4.和谐文化生态关系

(二)文化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1.地理环境为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

2.环境条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加速或延缓作用

3.环境条件差异性的影响

4.人类活动产生的文化,改变了自然面貌,形成文化景观

三、人地关系论

(一)环境决定论

(二)可能论

可能论(possibilism)也称或然论,它不是强调环境在人地关系中的决定性作用,而是注重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

(三)适应论

(四)适应论(adjustment theory)是英国人文地理学家. 罗克斯比(Percy M.Roxby,1880-1947 年)提出的。他认为,人文地理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群对他们的自然环境的适应;二是居住在一定区域内人群及其和地理区域之间的关系。

(五)生态论

(六)生态论(human ecology)是美国地理学家. 巴罗斯Harlan.H.Barrows,1877-1960年)提出的。他在1927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称,地理学是有关“人类生态学的科学”,其目的不在于考察环境本身的特征和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而在于研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反应(五)环境感知论

环境感知(environmental perception)是文化地理学借心理学新的研究成果来分析人地关系的。他们认为,人与自然环境关系中的各种可能性进行选择时不是任意的、随机的和毫无规律的,而是有一定的客观规律可寻的。

(六)文化决定论

(七)和谐论

第三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

一、经验主义方法论

二、实证主义方法论

三、人本主义方法论

四、结构主义方法论

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一、人文地理学研究的调查研究方法

(一)地理社会调查

1.地理社会调查的目的与方案

2.地理社会调查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科技文献资料法

1.地理科技文献的种类

2.因特网——当今人文地理研究最重要的信息资料库

(1)与人文地理有关的虚拟地理图书馆

(2)相关综合性网上

(3)遥感图像和地图信息数据库

3.地理文献的收集与积累

(三)地理调查和信息获取的新技术与新方法

1.遥感(RS)技术与地理信息获取

2.全球定位系统(GPS)与地理信息获取对于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 与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地学分析、数字地球,国际上统称为地球信息科学(Geo-informatics) 。

3.地理信息系统(GIS)与地理空间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四)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区域地理方法:描述、比较和归纳

二、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社会学方法

(一)人文地理学中的现象学方法

(二)时间地理学方法

1.时间地理学产生的背景

(三)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社会生态方法

2.将竞争机制引进人文环境研究

3.使人文地理综合平衡研究定量化

4.发挥人文地理在生态经济研究方面的作用

三、、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系统分析方法

(一)系统分析方法评价

(二)系统分析方法在区域规划中的应用

1.系统问题的形成

2.系统分析

3.系统评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