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年级上册《倍数与因数》整理复习

五年级上册《倍数与因数》整理复习

五年级上册《倍数与因数》整理复习
五年级上册《倍数与因数》整理复习

五年级上册《倍数与因数》整理复习教案执教:裴雪兰班级:五年级一班

课后教学反思:

本节课,遵循“成就学堂”的“3+n”课堂教学理念,”运用“思维导图”对单元知识进行整理复习的教学,首先,重点突出“学力角”对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听课习惯方面的训练情况,比如“学习角”的实践就是对学生课堂学习习惯的极大肯定。“倾听”,要求孩子学会仔细倾听他人的发言,包括老师和同学的发言。质疑、补充和反驳,是训练学生形成高级思维能力的一种有效可行的措施,为了能提高学生对复习课的学习兴趣,贯彻落实“学力角”如何体现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方面的优势,我们设计了按倾听、复述、补充、质疑、反驳五个思维层次,按思维难易在课堂上及时给孩子们加星,以此来激励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肯定学生的学习习惯。后来,我向小露学习了小组自我加星,即每个组都有一盒星,若老师有送“倾听”星,那就组长就送星给他,学生不用再下座位,课堂也节约时间,同时也增强了组员之间的学习与竞争,通过这种加星的方式,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复述、补充等良好学习习惯。第二,小组合作与汇报让学生学会用语。以往的课堂,虽设计了生生互动的环节,但往往由于学生胆怯,或课堂时间的宝贵都由师生互动代替了,怎样才能真真正正让学生参与互动,并且生生之间还有有效的沟通与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设计了一些常用语,比如“请安静,请大家仔细听我们组汇报。我们组汇报的是……”,“我们组汇报完了,大家还有什么疑问或补充?”“我的回答你满意吗?”“请大家为我们亮分!”“你知道这里为

什么填……?”“我请一个同学来回答。”“谁有不同意见?”等,让学生学会使用恰当的提问语,建立起良好的生生互动情境。第三,精巧的引入,不仅能成功吸引学生的眼球,又能紧扣这节数学课的思维主题——“联想”。运用思维导图对“倍数与因数”进行整理复习,可以更好地帮助学习整理单元知识,知识之间的前后关系、因果关系、都因为“有条理、有顺序”而非常清楚,给所有学生和老师都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裴雪兰

2014-11-13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整理与复习(一)》知识点归纳

新北师大版1—3单元知识点整理 小数除法 1、小数除整数的计算方法: 1)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 2)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3)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后面添上0再继续 除。 4)除得的商的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要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 2、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1)一看:看清被除数有几位小数 2)二移:把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相同的位 置,使除数变成整数,当被除数位数不足时,用“0”补足。 3)三算:按照小数除整数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 3、商不变规律:被除数扩大a倍(或缩小),除数也扩大(或 缩小)a倍,商不变。简言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4、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a倍,商缩小(或扩 大)a倍。 被除数扩大(或缩小)a倍,除数不变,商扩大(或缩小)a倍。 5、求商的近似值:计算时要比保留的小数多一位。 求积的近似值:计算出整个积的值后再去近似值。 6、保留商的近似值,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7、 循环小数的定义: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 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8、 是循环小数必须满足的条件:1、必须是无限小数。2、 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9、 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一个数 字或者几个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如5.33……循环节是3。7.14545……的循环节是45。 10、 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省略后面的“……”号,在第一个循环节上加点。如:5.33……=5.3,读作五点三,三的循环7.14545……=7.145 ,读作七点一四五,四五的循环。 如果循环节有三个及以上,就在头尾的数字上打点。如 7.123123……=7.123 11、小数可以分为无限小数和有限小数。小数部分位数有限 的叫有限小数,小数部分位数无限的叫无限小数。 12、循环小数一定是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不一定是循环小数。 13、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和“去 尾法” 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14、竖式中的小数点和数位的对齐方式:在加法和减法中,必须小数点对齐;在乘法中,要末尾对齐,在除法时,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 . . .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分课知识点归纳汇总

生字:弄清读音与字形 一、读音细分类 平舌音:蓑suō醉zuì 翘舌音:棹zhào毡zhān蚱zhà澄chénɡ汁zhī遮zhē锄chú傻shǎ痴chī 前鼻音:毡zhān啃kěn患huàn 后鼻音:嗡wēnɡ樱yīnɡ蚌bànɡ澄chénɡ窘jiǒnɡ妨fǎnɡ 零声母:媪ǎo袄ǎo 整体认读:樱yīnɡ痴chī 二、字形记得牢 澄:右上部的顺是横撇、点、再写两撇,捺; 卸:9画,第7笔是“提”;

傻:右上部分里面是“×”不是“夕”。 三、多音字分得清 jué咀嚼──jiáo嚼烂xìnɡ高兴──xīnɡ兴奋bànɡ蚌壳──bènɡ蚌埠jì系鞋带──jì关系bāo剥莲蓬──bō剥削huǎnɡ明晃晃──huànɡ晃动yuè清平乐──lè快乐zuān钻研──zuàn钻石wú亡赖──wǎnɡ死亡pū铺路──pù当铺chénɡ澄清──dènɡ澄沙 四、形近字看仔细 蓑(蓑衣)──衰(衰老)遮(遮挡)──蔗(甘蔗)醉(醉汉)──醒(觉醒) 媚(妩媚)──眉(眉毛)锄(锄头)──助(帮助)毡(毡帽)──沾(沾染) 卸(装卸)──御(抵御)嚼(咀嚼)──爵(爵位)妨(妨碍)──访(访问) 漠(沙漠)──寞(寂寞)袄(夹袄)──妖(妖娆)袍(长袍)──泡(灯泡)

祸(祸害)──锅(铁锅)淘(淘气)──陶(陶器)绞(绞杀)──狡(狡猾) 愧(愧疚)──槐(槐树)瓢(瓢虫)──飘(飘动)篷(帐篷)──蓬(莲蓬) 词语:注意读写与运用 一、词语会理解 天赋:自然具备,生来就有。 进化:生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渐发展演变。 眉目:事情的头绪。 困窘:形容为难;感到难办。课文指我面对老师的误解和同学的嘲笑,不知道怎么办好。 情不自禁:感情激动,控制不住自己。禁:控制。 一本正经:形容态度庄重严肃,郑重其事。有时含讽刺意味。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按课文内容填空专项练习(附答案)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读书破万卷,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白首方悔读书迟。 3.读书有三到,谓______、______、______。 4《窃读记》的作者是__________ 5.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1.《泊船瓜洲》中作者渴望回到家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秋思》是________(朝代)__________(诗人)所作,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3.风一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园无此声。 4.悠悠天宇旷,___________。 5.明月有情应识我,_______________。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鲸跟牛一样靠_______呼吸,这也说明它不属于鱼类。 2.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_________;它们的窝通常搭在 _______________的地方,干净又暖和。 3.《新型玻璃》一课讲了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_________玻璃、_________玻璃、_________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4.春风能解冻,________________。裙裾微动摇,________________。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钓鱼的启示》里,作者从自身成长体会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2.《落花生》的作者是____________,他在这篇文章中运用了 ___________________的写法,给我们讲了做人的道理:“人要做_______的人,不要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3.《珍珠鸟》中富有哲理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世上无难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宝剑锋从磨砺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根据课文回顾知识。 1.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叫做__________。 2.《兰亭序》是___________的书法作品,他被后人誉为“____________”;《玄秘塔碑》是___________的书法作品。 3.在文字发明之前,古人采用的是“_______________”的方法。 4.人们把竹子剖成同样长、宽、厚的细长条,再用结实的绳子把竹条缀起来,一篇文章写在一大块竹片上,卷起来捆好,就是一“_________” 六、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错”。 1.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五年级上数学错题整理

五年级上错题 一、填空。 1. 一袋豆奶粉外包装上标着“净重1200±10克”,表示这袋豆奶粉净重的标准为( )克,最多为( )克,最少为( )克。 2. 小明家在大西桥东边200米处,记作+200米,现在他从家往西走8分钟,每分钟走55米,8分钟后小明所处的位置可以用( )米表示。 3. 15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3600千克=( )克 82.2毫升=( )升 15.17米=( )分米 6角4分=( )元 5吨20千克=( )吨 1.5时=( )分 150公顷=( )平方米 4.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我国领土的面积大约960万( )。 一枚邮票的面积大约是8( )。 5. 一个梯形的上底是4m ,下底3m ,高20dm ,这个梯形的面积是( )平方米。 6. 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180cm 2,它的底是18cm ,它的高是( )cm 。 7. 右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16平方厘米,则长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8. 用一块长60厘米、宽40厘米的长方形红纸,做底是8厘米、高是6厘米的指教三角形小红旗,做多可以做( )面。 9. 如右图,用4 个完全一样的等腰直角三角尺拼成一个梯形, 这个梯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10. 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 (1)如果它们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0平方分米, 那么三角形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2)如果它们的面积相等,底也相等,三角形的高是12分米,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高是( )分米。 (3)如果它们面积相等,高也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底是12厘米,那么三角形的底是( )厘米。 11. 一个三角形的底是25厘米,高是8厘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12cm

五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整理复习

五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整理复习生字:弄清读音与字形 一、读音细分类 平舌音:蓑suō醉zuì 翘舌音:棹zhào毡zhān蚱zhà澄chénɡ汁zhī遮zhē锄chú傻shǎ痴chī 前鼻音:毡zhān啃kěn患huàn 后鼻音:嗡wēnɡ樱yīnɡ蚌bànɡ澄chénɡ窘jiǒnɡ妨fǎnɡ 零声母:媪ǎo袄ǎo 整体认读:樱yīnɡ痴chī 二、字形记得牢 澄:右上部的顺是横撇、点、再写两撇,捺; 卸:9画,第7笔是“提”; 傻:右上部分里面是“×”不是“夕”。 三、多音字分得清 jué咀嚼──jiáo嚼烂xìnɡ高兴──xīnɡ兴奋bànɡ蚌壳──bènɡ蚌埠 jì系鞋带──jì关系bāo剥莲蓬──bō剥削huǎnɡ明晃晃──huànɡ晃动 yuè清平乐──lè快乐zuān钻研──zuàn钻石wú亡赖──wǎnɡ死亡 pū铺路──pù当铺chénɡ澄清──dènɡ澄沙 四、形近字看仔细 蓑(蓑衣)──衰(衰老)遮(遮挡)──蔗(甘蔗)醉(醉汉)──醒(觉醒) 媚(妩媚)──眉(眉毛)锄(锄头)──助(帮助)毡(毡帽)──沾(沾染) 卸(装卸)──御(抵御)嚼(咀嚼)──爵(爵位)妨(妨碍)──访(访问) 漠(沙漠)──寞(寂寞)袄(夹袄)──妖(妖娆)袍(长袍)──泡(灯泡) 祸(祸害)──锅(铁锅)淘(淘气)──陶(陶器)绞(绞杀)──狡(狡猾) 愧(愧疚)──槐(槐树)瓢(瓢虫)──飘(飘动)篷(帐篷)──蓬(莲蓬) 词语:注意读写与运用 一、词语会理解

天赋:自然具备,生来就有。 进化:生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渐发展演变。 眉目:事情的头绪。 困窘:形容为难;感到难办。课文指我面对老师的误解和同学的嘲笑,不知道怎么办好。 情不自禁:感情激动,控制不住自己。禁:控制。 一本正经:形容态度庄重严肃,郑重其事。有时含讽刺意味。 随心所欲:指随着自己的心意,想怎样就怎样。 绞尽脑汁:形容费尽心思。 二、词语会运用 绞尽脑汁──这道数学题太难了,我绞尽脑汁都没有做出来。 随心所欲──任何人都不能随心所欲地做事,在班规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 情不自禁──看着中国队夺得了冠军,我们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 一本正经──期中成绩公布后,我问朋友:“你的成绩如何?”他一本正经地说:“对不起!无可奉告!”这家伙,居然还吊我胃口! 三、词语巧辨析 1.近义词是朋友。 侵犯──侵害情趣──情调清脆──悦耳重临──重来 想念──惦念寂寞──孤寂存心──故意喧闹──喧哗 闪烁──闪耀驱逐──驱除商量──商讨汲取──吸取 天赋──天性轻盈──轻巧惩罚──处罚迷恋──痴迷 绞尽脑汁──费尽心机随心所欲──为所欲为一动不动──纹丝不动 2.反义词是对手。 侵犯──保卫幼稚──老练清脆──沙哑明亮──黑暗 整齐──杂乱轻松──沉重漂亮──丑陋承认──否认 独立──依赖澄澈──浑浊淘气──老实轻盈──笨拙 随心所欲──任人摆布一本正经──油嘴滑舌情不自禁──无动于衷句段:品味含义与特点

五年级语文上册按课文内容填空

班级:姓名: 一、第一单元。单元主题:() 1、《窃读记》的作者是(),代表作是《》。课文以()为线索。表现了()。 2、我()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过去。哟,把短发()乱了,没关系,我总算()到里面来了。 3、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地读着。我很(),也很 (),这种()。我快乐是因为(),我惧怕是因为().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这句话的意思是()。从这可以看出“我”对读书的()和对知识的()。 4、我国的四大名著及作者是:( )。 5、我知道关于读书、学习的成语,如:() 6、《小苗和大叔的对话》小苗指()。大树指()。季老先生告诉苗苗,读书要()贯通,()贯通,()贯通,想写好文章,只有(),用杜甫的话说就是()。 7、所以,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地读那本书。()我会(),故事中的人(),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我会在脑子里继续把这个故事编下去,回过头来()我最

()的一些片段,并问问自己(),我还会再读()部分,并从中找到我以前()的东西。做完这些,我会把书中学到的东西()。(),我会想象作者是什么样的,他会有怎样的()……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也是一处()。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也是()。 8、莎士比亚说:()。像这样的与读书有关的名言还有:。 《我的“长生果”》作者是(),作者以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作文,首先构思要(),其次,作文要写()。 二、第二单元。单元主题:() 1、《泊船瓜洲》的作者是()代诗人()。这首诗的名句是(),此句表达了诗人()。 2、《秋思》的作者是()代诗人()。最能表达诗人矛盾心情的诗句是()。诗人抒情方法是()。这首诗表达了作者()。 3、《长相思》是一首(),()是词牌名。作者是被称为“满清第一词人”的()。山一程,(),(),()。风一更,(),(),()。 4、《梅花魂》的魂指()。课文写了外祖父眷念祖国的五件事:①教“我”读唐诗宋词。②();③无法回国而哭泣;④()

五年级上单元知识要点与数学错题整理

五年级上单元知识要点与数学错题整理 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1、利用加减法、乘除法各数之间的关系,求带有空格的算式中的未知数,掌握 一步逆推的方法和格式: 例: 73 +□=101 □÷ 7=11 □ =101- 73 □=11× 7 □ =28 □=77 (注意等号对齐) 加减、乘除法之间关系: (补充) 加数 =和-另一个加数 减数 =被减数-差 因数 =积÷另一个因数 除数 =被除数÷商 2、找规律填数 例: 1、1、1、1、4、7、 13、□ 3、小数的性质:小数部分末尾添上“ 0或去掉“ 0”,小数的大小不变。 单位换算易错点:进率较大的单位换算:例如平方米——平方千米 吨——克 4、能根据树状图用用逆推的方法求出方框里的数,掌握两步逆推的方法和格式 例:□ +9.32-36.49=30.71 方法 1:画树状算图并逆推 先算: 30.71+36.49=67.2 (想:被减数 =减数+差) 再算: 67.2-9.32=57.88 (想:一个加数 =和-另一个加数) 方法 2:根据数量关系列式(根据计算顺序,把□ +9.32 先看成一个整体) □ +9.32-36.49=30.71 □ +9.32=30.71+36.49 □ +9.32=67.2 □=67.2-9.32 □=57.88 杜杜第一单元错题整理 被减数 =差+ 减数 被除数 =商×除数

、竖式计 算:0.037 ×2.5=

二、填空: 1.一个三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近似到百分位是7.80 ,这个三位小 数最大是(),最小是()。 2.130.6 亿人=()人。 3.一个()的数乘(),积一定等于这个数。 4.50平方米40平方厘米=()平方米。 5.0.8 ÷ 2.5= (0.8 × )÷( 2.5 ×)=÷ 三、列式计算 1.1.5 的 4 倍比一个数多 1.7 ,这个数是多少? 2.一个数的 5 倍是105,这个数除0.63 ,商是多少? 四、应用题: 1.把一根8 米长的竹竿对折插入水中,0.75 米竿子沾泥, 2.25 米 竿子沾水,有多少竿子是干的? 2.2007年夏季上海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多达 1.6 万吨以上,每吨垃 圾约能发电290 千瓦时。 1)如果将上海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都用来发电,一天就能发电多少千瓦时? 2)一千瓦时电可以炼铁0.178 吨, 6.5 万千瓦时电科院炼铁多少万吨? 3)如果用生活垃圾来发电炼铁,上海2007 年夏季一天生产的生活垃圾可以炼铁多少万吨? 3.小胖和小丁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18.5 分钟后相遇,小 胖的速度是78 米/分,比小丁每分钟的速度慢9 米,甲、乙两地的距离是多少米?

部编版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整理和复习 教学资料

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 多边形的面积整理和复习。(教材第103~105页) 教学目标 1.巩固学生对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和记忆,使其熟练运用公式解题。 2.培养学生对知识归纳整理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复习的习惯和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运用公式计算所学图形的面积。 难点:熟练运用公式计算所学图形的面积。 教具学具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这些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试着自己整理归纳出来。 2.学生展示自己的整理结果,教师总结归纳并板书: 3.提问:本单元还学习了什么知识?怎样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二教学实施 1.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04页第5题。 (1)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汇报。 (2)学生通过测量计算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发现在高相等的条件下面积与底的关系。

(3)说说为什么有这样的关系。 2.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04页第4题。 (1)学生读题后,提问:收割机作业宽度和速度与收割机1小时收割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2)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注意提醒学生统一单位再计算。 3.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03页第2题和第104页第3题。 (1)学生独立分析这两个组合图形,并计算它们的面积。 (2)订正教材第103页第2题时,注意让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 4.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05页第9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同组讨论,请同学汇报自己的思路,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思路及解法。 教师指出:因为小树是不规则的图形,不能简单地用手工纸的面积除以小树的面积,要考虑实际的面积。 三课堂作业 1.算一算下面每个图形的面积。(单位:cm) 2.把平行线间面积相等的图形涂上相同的颜色。 3.如图,一块梯形花圃中已经种了24平方米的牡丹,其余部分要种芍药。种芍药的面积是多少?

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各课课文重点考点知识点总复习归纳整理

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各课课文重点、考点、知识点总复习归纳整理 第一课《白鹭》 重点句段填空: 1.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2.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课文重点知识归纳: 1.主题:《白鹭》是一篇寓情于物的散文,本文描写了白鹭的颜色配合与身段大小精巧和觅食、栖息、飞行时的美,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本文作者是郭沫若。 3.作者根据白鹭活动于水田等生活习性,巧妙地把它置于三幅优美的画中,这三幅画可命名为:白鹭钓鱼图、白鹭望哨图、白鹭低飞图。 4.课文开头用“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总起,结尾用“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来总结。这样首尾呼应,抒发了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 第二课《落花生》 重点句段填空: 1.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2.父亲说:“花生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

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课文重点知识归纳: 1.《落花生》是一篇叙事散文,作者是许地山,笔名是落华生。记叙了作者小时候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况,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揭示了学习花生的好处的品格的主旨。告诉我们:“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体现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2. 课文以“落花生”为话题,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依次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其中详写了议花生。 3.一家人在议花生时,所站的角度各不相同:姐姐、哥哥和“我”分别从花生的味道、作用、价钱这三个方面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而父亲则着眼于赞美花生的品质。 4.父亲跟“我们”议花生的目的是借谈论花生的好处,来教导“我们”如何做人。从写法上看,这是一种借物喻人的写法,选文是用对话的形式把这一道理表达出来的。赞扬了花生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品质。 5.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一句话中“体面”的意思是:好看、美丽。这句话的意思是:做人不能只讲外表,更应该看看自己对他人和社会有没有好处及贡献。 “有用的人”指:对他人和社会主义有好处和贡献的人。 “只讲体面的人”指:只注重外表美而不注重内心美的人。 第三课《桂花雨》 重点句段填空: 1.我喜欢的是桂花。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

五年级语文上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部编版五年级上册) 一、《白鹭》 那雪白的(),那全身的(),那铁色的(),那青色的(),增之一分则嫌(),减之一分则嫌(),素之一忽则嫌(),黛之一忽则嫌()。 二、《落花生》 我说:“那么,人要做(),不要做(),而对人()。” 三、《桂花雨》 1.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前后十几家邻居,()浸在花香里的。 2.桂花摇落以后,挑去(),晒上(),收在(),可以加在(),过年时还可以()。全年,整个村子都()在桂花的香气里。 日积月累(一)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人是(),字(),被誉为()。 故人()()()()(),烟花()()()()()。()()()()碧空尽,()()()()天际流。 默写《蝉》

日积月累(二) 1.(),一日难再晨。(),岁月不待人。 2.莫等闲,(),()。 3.(),一寸光阴不可轻。 4.多少事,();天地转,()。一万年太久,()。 日积月累(三) 1.写出与之对应的四字词语。 2.(1)鼻子都气歪了。()(2)前怕狼后怕虎。()(3)一个巴掌拍不响。()(4)打开天窗说亮话。()(5)吃水不忘打井人。()(6)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2.《乞巧》的诗人是()(朝代)的()。 3.七夕()看(),牵牛()渡()。家家()望(),穿尽()几()。 九、《古诗三首》 1.《示儿》的诗人是()(朝代)的()。 2.《题临安邸》的诗人是()(朝代)的(), 3.《己亥杂诗》的诗人是()(朝代)的(), 4.默写《示儿》。

十、《少年中国说》 1.故今日之(),不在(),而全在我()。 2.红日初升,()。河出伏流,()。()鳞爪飞扬。(),百兽震惶。鹰隼试翼,()。奇花初胎,()。干将发硎,()。天戴其苍,()。纵有千古,()。前途似海,()。 3.美哉,我(),()!壮哉,我(),()! 日积月累(四) 1.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 举世()()兴高()()足()多()()心()血臭名()()得意()()()计多()处心()()众星()()太平()()国()()安()衣()食()()乐业()()人和()()年丰夜不()()路不()()多事()()兵()马()()()失所生灵()()()()遍野民不()()内()外()日积月累(六) 1.夫君子之行,(),()。

五年级上册错题整理

五年级上册错题整理 填空。 1、一瓶矿泉水的外包装上标有“净含量250ml ±3ml ”,说明这瓶矿泉水的净含量最多( )ml ,最少( )ml 。 2、把一个平行四边形通过剪、移、拼的方法拼成一个长方形,面积( ),周长( )。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框架拉成一个长方形,面积( ),周长( )。 3、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9cm ,高是18cm ,它的面积是( )cm 2,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 )cm 2。 4、一个梯形上底是12cm ,下底是20cm ,高是30cm ,面积是( )cm 2。 5、一块平行四边形地,底长30米,高20米,这块地的面积是( )。 6、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72平方厘米,底是36厘米,高是( )厘米。 7、一块梯形装饰板,上底6分米,下底10分米,高1米。装饰板的两面都要涂油漆,涂油漆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8、在面积是42平方米的平行四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三角形,三角形的面积是( )。 9、把一个长8米,宽5米的长方形分成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如果每个梯形上、下底之和是8米,那么梯形的高是( )米。 判断。 1、在+4,—6,0,9,—0.08,20.56,—4 3中,一共有4个整数。 ( ) 2、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木框拉成长方形侯,周长和面积都不会变。 ( ) 3、一个平行四边形,底16cm ,高10cm 。如果它的底增加1cm ,高减少1cm ,那么面积将保持不变。 ( ) 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等于三角形面积的2倍。 ( ) 5、一个三角形的高延长到原来的4倍,面积就是原来的2倍。 ( ) 选择题。 1、把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是3分米、2分米,拼成的长方形面积是( )平方分米。 A.12 B.6 C.3

五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整理

五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整理 一、图形的变换(平移、旋转、轴对称) 1、教会学生: 平移:弄清向什么方向(上、下、左、右),平移了几格。 旋转:清楚围绕哪一点,向什么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了几度。 轴对称:对折,完全重合。(对称轴) 2、轴对称的意义: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 3、图形旋转的性质:图形旋转,对应点、对应线段都旋转相同的度数。 4、图形旋转的特征:图形旋转后,形状、大小都没有变化,只是位置变了。 5、对称轴用虚线表示,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二、因数和倍数(记住定义和方法,是判断和解答问题的关键) 1、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如果A×B=C(A、B、C都是不为0的整数),那么A、B就是C的因数,C就是A、B的倍数。 2、因数和倍数的关系:因数和倍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又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存在。 3、找一个数的因数的办法:(1)列乘法算式;(2)列除法算式; 4、找一个数的倍数的办法:就是用这个数,依次与非零自然数相乘,所得的数就是这个数的倍数。

5、因数的特点: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13页) 6、倍数的特点: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一个数没有最大的倍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14页) 5、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0、2、4、 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7、奇数、偶数的意义:在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8、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0或者5的数都是5的倍数。 9、既是2和5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特征:个位必须是0,其它各数位之和是3的倍数。最小的是30。(19页)(22页) 10、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11、质数和合数的定义: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他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也叫素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他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12、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13、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合数用质数相乘的形式表述出来,就是分解质因数。如:12=2×2×3 三、正方体和长方体(动手,切实在学生大脑中建立空间图形,以不变应万变。) 1、长方体的特征:有6个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有12条棱,相对棱的长度相等;有8个顶点。

部编版2020五年级语文上册按课文内容填空完整版及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按课文内容填空 一、《白鹭》 那雪白的(),那全身的(),那铁色的(),那青色的(),增之一分则嫌(),减之一分则嫌(),素之一忽则嫌(),黛之一忽则嫌()。 二、《落花生》 我说:“那么,人要做(),不要做(),而对人()。” 三、《桂花雨》 1.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前后十几家邻居,()浸在花香里的。 2.桂花摇落以后,挑去(),晒上(),收在(),可以加在(),过年时还可以()。全年,整个村子都()在桂花的香气里。 五、《搭石》 1.每年汛期(),()。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来来去去,必须()。

2.家乡有一句“()”的俗语。搭石,原本就是(),踩上去()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人们走路不能(),也不能突然()。()前面的人突然(),后边的人就没处(),就会()。 3.每当()、(),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前面的()脚来,后面的()上去。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给人画一般的()。 4.一排排搭石(),(),它们()着故乡的(),也()着乡亲们美好的()。 六、《将相和》 1.蔺相如到了(),进宫见了(),献上()。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十五座城的事。 2.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真不应该。于是,他(),背上()到蔺相如门上()。蔺相如见廉颇来()连忙()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保卫赵国。 七、《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

人在奋力()的时候,()能达到二十四千米每小时。这个速度跟鸵鸟比起来()——鸵鸟奔跑的最大速度是七十千米每小时。在两条腿的动物里面,鸵鸟应该算是奔跑的()。 九、《猎人海力布》 1.从前有一个猎人,名叫()。他热心(),每次打猎回来,总是把猎物(),自己只留下很少的一份。大家都非常()他。 2.有一天,海力布到深山去(),()听见天上有喊()的声音。他()一看,一只老鹰()一条()正从他头上(),他急忙(),对准老鹰射去。老鹰受了伤,()小白蛇逃了。 3.海力布有了这颗(),打猎()极了。他把宝石(),能听懂()的语言,能知道哪座山上有哪些动物。 4.接着,他就把怎么(),怎么听见一群鸟(),以及为什么不能把听来的()告诉别人,都()照实说了。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错题汇总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 01填空题。 1、一种盐水的含盐率是20%,盐与水的比是()。 2、生产同样多的零件,小张用了4小时,小李用了6小时,小张和小李工作效率的最简比是()。 3、从甲地到乙地,客车要行驶4时,货车要行驶5时,客车的速度与货车的速度比是(),货车的速度比客车慢()%。 4、100克糖溶在水里,制成的糖水的含糖率为12.5%,如果再加200克水,这时糖与糖水的比是()。 5、若从六(1)班调全班人数的1/10到六(2)班,则两班人数相等,原来六(1)班与六(2)班的人数比是()。 6、把甲队人数的1/4调入乙队,这时两队人数相等,甲队与乙队原人数的比为()。 7、六(1)班今天到校40人,请病假的5人,该班的出勤率是()。 8、把一个半径是10cm的圆拼成接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后,长方形的周长是(),面积是()。 9、()米比9米多40% , 9米比()少55% ,200千克比160千克多()%;160千克比200千克少()%;16米比()米多它的60%;( )

比32少30% 。 10、钟面上时针的长1dm,一昼夜时针扫过的面积是()。 11、一根水管,第一次截去全长的1/4,第二次截去余下的2/3,两次共截去全长的()。 12、某种皮衣价格为1650元,打八折出售可盈利10%.那么若以1650元出售,可盈利()元。 13、正方形边长增加10%,它的面积增加()% 。 02判断题。 1、某商品先提价5%,后又降阶5%,这件商品的现价与原价相等。() 2、在含盐20%的盐水中加入同样多的盐和水后,盐水的含盐率不变。() 3、如果甲数比乙数多25%,那么乙数就比甲数少25%。() 4、半径是2厘米的圆,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5、直径相等的两个圆,面积不一定相等。() 6、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比值大小不变。() 03选择题。 1、数学小组共有20名学生,则男、女人数的比不可能是()。 A.5︰1 B.4︰1 C.3︰1 D.1︰1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堂笔记及每课知识点整理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堂笔记及每课知识点整理 1. 记忆 记笔记最基本的作用,就是再次加深对内容的记忆。古人所说“手抄一遍,胜读十遍”不是没道理的。 2. 复习 笔记记下的都是课堂上的重要知识点,是课本浓缩后的精华,复习时可以提高效率。 3. 加深理解 做笔记时,眼睛在看,大脑在想,会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集中注意力 课堂笔记可以帮助我们集中注意力,防止走神。但同时应该处理好听课和记笔记的关系。 ? 1. 记知识点的框架 上课时时间比较紧,如果没办法及时做记录,建议大家先听老师讲,然后记录老师的纲要部分和重点部分,这样知识体系一目了然,其他部分等课余时间根据自己的理解,或者其他同学的笔记作补充,再巩固一遍。 ? 2. 记思维 ? 3. 记重难点和易错点 记笔记时,需要对笔记的内容分层,将其中的难点和易错点,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出来。 ? 4.记补充点 在老师的讲课过程中,除了课本上的知识点,还会有很多延伸的知识,需要大家注意学习掌握。

? 5.记自己的总结和思考 记笔记最好的模式是——每一节知识点都有自己的总结,最好能梳理出有关单元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体系。 o? 6.其它需要做记录的地方 结合老师讲课的内容自己需要加强的部分 对老师讲的有疑问之处 1. 不要记得太紧太密,每页右边留下约1/3的空白,以便日后补充、修改。 2. 用词用语要简洁浓缩,常用词语可用代号。 3. 做笔记时写字要快,在记录的知识点较多时,字迹要求不要太高,自己能看清就行。 4. 注意听课与看书结合,有些内容可在书上批注。 5. 用便利贴随时准备记录灵感,整理成型后及时补充到笔记本上。 6. 充分利用活页,活页既适合文综积累型科目,不断补充新知,把笔记变厚;也适合理综思维型科目,让新思路和解题的突破口不必拘泥于纸张限制。 课堂笔记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2019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按课文内容填空

按课文内容填空 1、我()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脚尖,从大人 腋下()。我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地读着。我很快乐,也很()--------这种窃读的滋味!我合上书,()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都吞下去,然后才()地把书放回书架。我低着头走出书店,脚站得有些(),我却()轻松。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 ---------《窃读记》 2、你()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你看过多少遍, ()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得读那本书。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你自己的东西,因为世上没有两个人会用同一种()读同一本书。-----------《走遍天下书为侣》 3、故乡的梅花又开了。那()、()的梅花, 总让我想起()、()的外祖父。我很小的时候,外祖父常常抱着我,坐在梨花木交椅上,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读唐诗宋词。每当读到“(),每逢佳节倍思亲” “春草明年绿,()”“(),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手背。-------《梅花魂》 4、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

她却不一样,愈是(),愈是(),花开得愈(),愈()。她是最有()、最有(),最有()的!-----《梅花魂》 5、我知道鲸是(),是()动物。我国曾经发现过 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那么重。它()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鲸》 6、《钓鱼的启示》中,描写月光的句子很多,让我们积累一下: 晚霞辉映的湖面上()起了一圈圈()。不一会儿,月亮升起来了,湖面变得()。我和父亲()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的月光下()翕动着。三十四年前那个()的夜晚,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和终生的()。 7、过了好长时间,鱼竿突然()抖动了一下,一定是个大 家伙上钩了。我()一收一放,熟练地()着。我等那条鱼挣扎得()了,迅速把它拉上岸来。啊,好大的鱼!-----《钓鱼的启示》 8、转眼间,当年那个()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 建筑设计师了。---------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人的“鱼”。当我一次次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就会想起父亲曾()我的话:“道

五年级第一学期数学错题整理集(排版)

2011年五年级第一学期数学错题整理集 2011年9月11日(周日) 《补》P3:第3题: 一袋饮料的外包装上标有“净含量500±5克”,你能解释这个标注的含义吗? 《补》P5:第5题: 一块平行四边形麦地,底40米,高25米。去年计划收小麦550千克,实际每平方米收小麦600克,能不能完成计划? 《补》P8:第2题: 在图中画出与涂色三角形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各一个。 《补》P9:第2题: 一块白菜地的形状是三角形,它的底是30米,高是20米。如果每平方米种8棵大白菜,这块地一共可以种多少棵大白菜? 《评》P2:第5题: 把9、+7、-7、-3、0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评》P2:第3题: 5名同学一次考试的平均成绩是95分,用正数和负数表示他们的分数和平均分相差的部分。分别是:A+1分;B-2分;C+2分;D+4分;E-5分。在下表中表示出他们的实际分数。 (1)该电梯()楼上的人最多,()楼下的人最多。 (2)在二到七楼之间,()楼没有人上电梯,()楼没有人下电梯。 (3)该电梯到八楼后又继续往上运行,此时电梯里有()人。 2011年9月17日(周六) 《评》P4:第2题:判断

(1)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后,周长变了,面积大小不变。() (3)底和高都不相等的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不相等。() 《评》P5:第2题:判断 (1)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 《评》P5:第6题: 如图,涂色部分面积是60平方厘米,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评》P6:第图中大正方形的边长是12厘米,小正方形的边长是8厘米。涂色部分的面积是多少? 《评》P7:第1题: 两个()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高等于梯形的(),每个梯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所以,梯形的面积=(),用字母表示为()。 《评》P7:第2题:计算下面各梯形的面积。 5米 7米 4米 4米 《评》P7:第5题:如图,用50米长的篱笆靠墙围成一个鸡舍。鸡舍的面积是多少? 20米 《评》P8:第1题:(1)梯形的上底是4分米、下底是8分米、高是20厘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2)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平均长度是30厘米,高是20厘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评》P8:第5题:有一堆钢管,下面一层比上面一层多1根钢管。最上层有3根,最下层有11根,共放了9层。这堆钢管共有多少根? 《评》P9:第3题:计算面积(单位:厘米) 24 36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每课重要知识点汇总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各单元每课重要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 1、《草原》: 1、作者老舍,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描绘了三幅动人的画面: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读了让人深切地感受到内蒙古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线索:草原美景、喜迎远客、亲切相见、热情款待、联欢话别(草原美景、迎客、待客、话别)(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 2、说说对“蒙汉情深何任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答:蒙汉人民之间的情谊深厚,怎么忍心马上分别呢,直到夕阳西下,人们还在这遥远的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互相倾诉着惜别之情。这句话作为全篇的结尾,点明了蒙汉两族团结情深的中心。 3、中心思想: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2、《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经济交流(友谊之路) 3、含义深刻的句子: ①“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这是爸爸介绍白杨树的话,这段话写出了白杨树三个特点,分别是:

直;适应力强;坚强不动摇。表现了白杨树两种精神:一是忠诚无私,尽职尽责;二是不怕困难,坚强执著。 ②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借白杨树表达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决心 ③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高大的白杨树”暗喻老一辈的新疆建设者;“几棵小树”暗喻边疆建设者的后代。理解体会:爸爸自己已经扎根边疆献身边疆,他希望自己的子女如同小树一样经受锻炼成为建设边疆的栋梁之材。 爸爸微笑是因为他相信儿女们在老一辈的教育下,一定会经受考验,成长为新的边疆建设者。 4、造句:“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1、中心思想:文章记叙了西部建设者修建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隧道——风火山隧道的经过。赞扬了建设者的西部建设者智慧与力量和吃苦奉献的精神。 第二单元 5、《古诗词三首》 6、《冬阳·童年·骆驼队》是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作者中国著名女作家林海音。 1、本文是作者对童年的魂牵梦萦,对早以走远的童年的依依流连。 2、作者在文中“默默地想,慢慢地写”了童年这样几个画面:看骆

五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总结归纳

第一单元小数除法 1.小数除法的意义: 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个因数的运算。 2.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1)除数是整数:①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②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重点!) ③每一位商都要写在被除数相同数位的上面。④如果除到末尾仍有余数,在被除数的个位数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再在被除数的后面添上“0”继续除,直到除尽为止。 ⑤除得的商的哪一数位上不够商,就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 (2)除数是小数: ①先看除数中有几位小数,就把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相同的位置,使除数变成整数,当被除数数位不够时,用0补足;②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 3、商不变的规律: 被除数扩大a倍(或缩小),除数也扩大(或缩小)a倍,商不变。简言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4、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a倍,商缩小(或扩大)a倍。 被除数扩大(或缩小)a倍,除数不变,商扩大(或缩小)a倍。 5、被除数比除数大的,商大于1。被除数比除数小的,商小于1。 6、一个数(0除外)除以1,商等于原来的数。(一个数除以1,还等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除以大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小。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商比原来的数大。 0除以一个非零的数还得0 。0不能作除数。 7、 8、近似值相关知识点: (1)求商的近似值:计算时要比保留的小数多一位。 求积的近似值:计算出整个积的值后再去近似值。 (2)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和“去尾法” 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进一法”和“去尾法” 取商的近似值。 (3)保留商的近似值,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9、循环小数相关知识点: (1)小数分类:可以分为无限小数和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循环小数就是无限小数中的一种。 (2)循环小数的定义: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