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人机植保调研报告

无人机植保调研报告

无人机植保调研报告
无人机植保调研报告

目录

1油动直升机..................................................错误!未定义书签。

大连拉夫科技..............................................错误!未定义书签。

飓风精密机械有限公司......................................错误!未定义书签。

安阳全丰植保科技有限公司..................................错误!未定义书签。

思普瑞SPR80-1无人植保机..................................错误!未定义书签。

沈阳天之翼................................................错误!未定义书签。

亳州市智航航空植保科技有限公司............................错误!未定义书签。

浙江咸亭国际通用设备有限公司..............................错误!未定义书签。

北方天途..................................................错误!未定义书签。

神龙航空科技..............................................错误!未定义书签。

无锡汉和航空CD-15 ........................................错误!未定义书签。

天津全华时代..............................................错误!未定义书签。

AF25B....................................................错误!未定义书签。2电动直升机..................................................错误!未定义书签。

珠海银通..................................................错误!未定义书签。

明合12kg农业喷药电动无人机...............................错误!未定义书签。

珠海羽人飞行器有限公司....................................错误!未定义书签。3多旋翼......................................................错误!未定义书签。

珠海羽人飞行器有限公司....................................错误!未定义书签。

北方天途..................................................错误!未定义书签。

4.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油动直升机

大连拉夫科技

表1-1 KIMUH2000GS

飓风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销售——何老师)

安阳全丰植保科技有限公司

表1-4 蓝鲨120型农用无人直升机

思普瑞SPR80-1无人植保机

沈阳天之翼

15kg级别与10kg级别价格差不多,主要由于采用国产110cc发动机,寿命大概160h~250h,螺旋桨采用970型桨。

亳州市智航航空植保科技有限公司

(孙经理)

浙江咸亭国际通用设备有限公司

(刘经理——)

表1-7 XH-3型无人直升机

北方天途

(北京昌平联系电话)

神龙航空科技

(北京昌平区未来科技城晨浩花园西区)

表1-9 SLA-猎鹰111型

无锡汉和航空CD-15

最大载荷15公升农药,价格25万。零件损坏可以随时更换,快速维修,不影响使用。

表1-10 无锡汉和航空CD-15型

天津全华时代

()

AF25B

目前国内植保无人机都是以AF25B为主要飞机平台,然后搭配各自的飞控和喷洒装置组成。部分国产飞机平台在AF25B的基础上改进了其承载能力,但都是以AF25B为基础。

表1-12 AF25B性能参数

2电动直升机珠海银通

表2-1 YT-A10

表2-2 YT-A5

明合12kg农业喷药电动无人机

表2-3 明合喷药无人机技术参数

珠海羽人飞行器

表2-4 农用无人直升机-水牛

3多旋翼

珠海羽人飞行器有限公司

表3-1 自主仿地农用无人飞行器YR-BD20

北方天途

4.结论

综上所述,建议采用成熟的AF25B作为植保机型,受其载重限制,建议在原型机基础上加以改进以适应植保任务需求。

1)市面上现有油动直升机,载荷一般为15kg,采用110cc发动机,螺旋桨直径

在2200mm~2500mm之间,改进型AF25B可参考此数据进行初步设计。

2)市面上现有的电动无人直升机,虽能有效的避免高海拔带来的功率损失,但

电池成本较高,应用较少。

3)市面上现有的多旋翼无人直升机造价成本较高,植保方面应用较少。

4)市面上用于植保作业的固定翼很少,需要根据要求进行性能改进方能进行植

保工作。

5)在北京天津地区,方便参观的厂家主要有:天津全华时代(保密单位需要审

批)、北方天途、神龙航空科技。

民用无人机发展现状及应用分析

民用无人机发展现状及应用分析 一、民用无人机行业发展现状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无人机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表示,民用无人机的发展要归功于军用技术的民用化,与军用无人机的百年历史相比,民用无人机从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起步,在近十年里得到了真正全面的发展。与军用无人机高空、高速、远程和高续航等要求不同,民用无人机技术要求低、更注重经济性,军用技术的民用化降低了无人机市场进入门槛和研发成本,使得民用无人机得以快速发展。 主要的军用无人机制造国如美国、以色列、欧洲和日本等均加快民用无人机产业化,民用无人机进入普及时代。 图表世界民用无人机不同领域销售额占比 资料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图表不同用途民用无人机 资料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民用领域对无人机的飞行速度要求通常在100公里/每小时以下,飞机高度在3000米以下,某些特殊应用飞行高度在4000-5000米。无人机已广泛应用于防灾减灾,搜索营救,边防巡逻,森林防火,气象探测和农作物估产,管道巡检等领域。由于小型无人机的航空特性和大面积巡查的特点,在洪水,旱情,地震和森林大火等自然灾害实时监测和评估方面具备特别优势。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无人机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表示,民用无人机下游需求非常广泛,包括农业、电力石油、检灾、林业、气象、国土资源、安防、海洋水利、测绘、城市规划等多个行业。近年来无人机在民用市场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农林植保和巡检两个领域,无人机需求较为迫切,且具备较大的市场规模。我们认为其它行业的潜在需求也将逐步显现,我国民用无人机市场空间巨大,将进入快速发展期。 二、中国民用无人机的应用情况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无人机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表示,中国无人机起步较早,20世纪80年代,西北工业大学D-4固定翼无人机就对地图测绘和地质勘探做了尝试,但是民用无人机领域开发长期以来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直到近年来由于需求牵引,尤其是灾害频发急需一种灾情监视评估和搜救手段,民用无人机才得到充分关注。

2016国内外植保无人机现状分析报告

2016国内外植保无人机现状分析 保证粮食安全是中国的基本国策。然而,在当前中国粮食作物生产过程中,植保仍以手工、半机械化操作。农业部专家对中国航空植保技术的需求情况进行了预测。分析预测表明,中国农业航空产业是一个尚未真正启动的大产业,未来中国农业航空市场的需求将会有爆发性增长,拉动新增机型投入将达到465亿元以上。随着相关制度及配套核心技术的不断完善,中国农业航空产业必将得到健康、有序和高速发展,有利于实现农业病虫害统防统治,实现精准作业,极大地提速中国现代农业的进程。 据统计,中国目前使用的植保机械以手动和小型机(电)动喷雾机为主,其中手动施药药械、背负式机动药械分别占国内植保机械保有量的93.07%和5.53%,拖拉机悬挂式植保机械约占0.57%,植保作业投入的劳力多、劳动强度大,施药人员中毒事件时有发生。据报道,广东省部分地区每天200元已请不到人工施药。目前国内农药用量越来越大,作业成本高,且浪费严重,资源有效利用率低下,作物产量和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同时带来严重的水土资源污染、生态系统失衡、农产品品质下降等问题,无法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 据统计,中国每年因防治不及时,病虫害造成的粮食作物产量损失达10%以上。农用飞机航空作业效益高,以无人驾驶直升机航空喷施作业为例,综合作业成本及收益对比分

析结果显示(微小型无人飞机的使用寿命按5a计,机动喷雾机与手动喷雾器按3a计),采用25kg有效载荷的单旋翼油动力无人机和15kg有效载荷的单旋翼电动无人机进行喷施作业的年度收益分别是机动喷雾机的33倍和25倍,是人工手动喷雾(不计算人工成本)的133倍和93倍(来源于作者根据生产实践数据的推算);农用飞机航空作业速度快、突击能力强、防控效果好,飞机飞行产生的下降气流吹动叶片,能使叶片正反面均能着药,防治效果相比人工与机械提高15%~35%,应对突发、爆发性病虫害的防控效果好;不受作物长势的限制,可解决作物生长中后期地面机械难以下田作业的问题,例如:作物生长至封行后行垄不清晰,特别是对于玉米等高秆作物,玉米大喇叭口期高度一般都在1.2m以上,与拖拉机配套的普通悬挂式、牵引式喷杆喷雾机难以进入进行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以及催熟脱叶剂、增糖剂、叶面肥料等喷洒作业,尤其在丘陵山区交通不便、人烟稀少或内涝严重的地区,地面机械难以进入作业,航空作业可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此外,与田间作业相比,飞机航空作业还有劳动用工少、作业成本低、不会留下辙印和损伤作物、不破坏土壤物理结构、不影响作物后期生长等特点,据统计报道,飞机航空作业与地面机械作业相比,每公顷可减少作物损伤及其他支出(油料、用水、用工、维修、折旧等)约105元。

《中国植保无人机发展技术路线及行业趋势》

中国植保无人机发展技术路线及行业趋势 温源博士1,薛新宇研究员2,邱白晶教授3,张春雷1,张向东1,沈建文1 1无锡汉和航空无人机研究院,江苏无锡214135 2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4 3江苏大学现代农业装备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镇江,212013 摘要:植保无人机技术路线对于行业发展至关重要,植保无人机在整个无人机领域中的位置决定了植保无人机既不能走航模飞机路径,也不能走载人飞机路径。中国植保无人机从2004开始由科技部863计划、农业部南京农机化所等开始无人机植保的研究和推广,到2007年我国第一架工程型植保无人直升机的产业化探索,再到近两年全国范围内的推广试用,其技术路线的发展脉络需要有清晰的把握。本文对技术路线图进行了的总结,对中日植保无人机进行了对比,有助于行业找到适合中国市场的无人机及商业模式。最后,本文提出解开中国无人机植保业的钥匙——“十万天兵计划”,即产、学、研、推广合作培养专业的农民无人机驾驶员,把无人机专业技能和植保专业知识交给下游用户,才能真正普及无人机植保。 关键词:植保无人机;载药量;飞行控制系统;“十万天兵”计划 1 引言 使用无人驾驶超低空作业的植保轻型直升飞机(本文简称植保无人机)具有作业效率高、单位面积施药液量小、无需专用起降机场,机动性好等优点。植保无人机可以远距离摇控操作,从根本上避免了作业人员暴露在农药中的危险,改善了操作者的劳动条件。无人机植保在水田作业、高秆作物和应对爆发性病虫害等方面已经表现出突出的优势,而且可以应对农村劳动力减少的问题,近年来发展迅猛。日本等国在植保无人机农药喷洒方面技术已比较成熟,而我国在植保无人机及其施药技术的研究还比较落后。早在2004~2006年,国家农业部、科技部就认识到水稻的病虫害防治任务的艰巨性,尤其在南方,田块比较分散,北方大农场、大规模的固定翼飞机施洒农药的方式不适合,快速、高效防治难度大等问题,开始呼吁并推动我国农业行业重视无人机植保。2006年农业部南京农机化所倡导下举办了第一次中日南京航空植保研讨会,邀请日本专家介绍日本无人机航空植保的经验和作业方式,推动了我国无人机航空植保科研工作。之后,我国开始借鉴日本的航空植保经验,探索适合我国的无人机

国内外植保无人机现状分析

国内外植保无人机现状分析 保证粮食安全是中国的基本国策。然而,在当前中国粮食作物生产过程中,植保仍以手工、半机械化操作。农业部专家对中国航空植保技术的需求情况进行了预测。分析预测表明,中国农业航空产业是一个尚未真正启动的大产业,未来中国农业航空市场的需求将会有爆发性增长,拉动新增机型投入将达到465亿元以上。随着相关制度及配套核心技术的不断完善,中国农业航空产业必将得到健康、有序和高速发展,有利于实现农业病虫害统防统治,实现精准作业,极大地提速中国现代农业的进程。 据统计,中国目前使用的植保机械以手动和小型机(电)动喷雾机为主,其中手动施药药械、背负式机动药械分别占国内植保机械保有量的93.07%和5.53%,拖拉机悬挂式植保机械约占0.57%,植保作业投入的劳力多、劳动强度大,施药人员中毒事件时有发生。据报道,广东省部分地区每天200元已请不到人工施药。目前国内农药用量越来越大,作业成本高,且浪费严重,资源有效利用率低下,作物产量和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同时带来严重的水土资源污染、生态系统失衡、农产品品质下降等问题,无法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 据统计,中国每年因防治不及时,病虫害造成的粮食作物产量损失达10%以上。农用飞机航空作业效益高,以无人驾驶直升机航空喷施作业为例,综合作业成本及收益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微小型无人飞机的使用寿命按5a计,机动喷雾机与手动喷雾器按3a计),采用25kg有效载荷的单旋翼油动力无人机和15kg有效载荷的单旋翼电动无人机进行喷施作业的年度收益分别是机动喷雾机的33倍和25倍,是人工手动喷雾(不计算人工成本)的133倍和93倍(来源于作者根据生产实践数据的推算);农用飞机航空作业速度快、突击能力强、防控效果好,飞机飞行产生的下降气流吹动叶片,能使叶片正反面均能着药,防治效果相比人工与机械提高15%~35%,应对突发、爆发性病虫害的防控效果好;不受作物长势的限制,可解决作物生长中后期地面机械难以下田作业的问题,例如:作物生长至封行后行垄不清晰,

农业植保领域无人机应用现状及前景展望

农业植保领域无人机应用现状及前景展望 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耕地面积超过20亿亩。随着农村劳动力短缺问题的凸显,农村土地集约化管理的加快,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全面推进制造强国战略。在这份行动纲领中,农机装备与航空航天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一起被列入十大重点发展领域。在全国倡导机械化、自动化的大环境下,植保无人机迎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现状 1.应用现状 1)普及程度差。我国的农业机械化率超过60%,但就无人机的应用水平而言,与发达工业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日本在用植保无人机3000多架,飞手超过14000人。仅Yamaha一家企业就有130多家培训学校,负责和从事水稻等无人机作业的组织超过1000个,且形成了规范的行业服务体系。而我国的农业植保无人机尚处于起步阶段,据统计,2014年我国植保无人机保有量为695架,总作业面积426万亩;2015年我国植保无人机保有量为2324架(31个省统计),总作业面积1152.8万亩,增长幅度分别为234%、170.6%。虽然涨幅明显,但整体而言,我国的植保无人机体系尚未成熟。 2)油动单旋翼和电动多旋翼是市场主流。目前,植保无人机的主要有两种:油动单旋翼和电动多旋翼。两种机型各有利弊,对比如下。

图表5-1 油动单旋翼和电动多旋翼植保无人机对比 3)运营服务模式兴起。价格和技术壁垒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无人机在农业领域的推广。为了克服这一难题,已经有企业开始探索新的经营模式,化硬件销售为运营服务,由自己的团队来完成整个航空作业,按照作业面积收费。 2.需求现状 1)土地流转。农村土地流转是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通过土地流转,可以开展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农业经营模式,摆脱分散经营、作物品种不一、作物长势不一等不利于农机推广的弊端,从而促进无人机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据新华社2015年3月报道,全国农村承包耕地流转面积达3.8亿亩,占承包耕地总面积的28.8%。总体而言,我国土地流转呈加快趋势。 2)病虫害多发。2015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并呈现早发突发、点多面广、异常情况突出等特点。 一是小麦病害发生面积大,程度较重。2015年上半年,条锈病在四川、湖北、甘肃、陕西偏重发生,发生程度比常年明显加重,发生面积3939万亩,比上年增加34%;白粉病在黄淮华北等地发生明显加重,发生面积1.25亿亩,比上年增加52.6%,比近5年平均值增加36.2%;赤霉病在长江中下游和黄淮麦区发生属偏重发生的年份,发生面积9160万亩,经大力防控后危害程度得到有效控制。小麦蚜虫、吸浆虫和麦蜘蛛总体减轻,发生面积有所减少。 二是水稻病虫害两头重,中间轻。早稻稻飞虱在华南、江南稻区偏重发生,早于、重于上年同期;稻纵卷叶螟在华南北部、江南稻区偏重发生。水稻螟虫在江西、湖北省部分地区严重发生。稻瘟病和稻纹枯病发生接近常年,发生面积分别为7874万和2.6亿亩(次)。

植保无人机发展瓶颈及解决策略

植保无人机发展瓶颈及解决策略 当前,以规模化生产为标志的农业转型升级,撞上无人机产业的爆发式增长,“机器代人”的植保无人机开始被推广应用。在航拍等消费级领域竞争日 趋激烈的无人机产业,古老的农业成为2.0时代的竞追逐场。现阶段,植保类 农业机械正是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重点支持的当家花旦,5年内将是行业快 速上升期,另外由于农村劳动力的长期性短缺,未来5年也将是植保无人机的 快速渗透期。 经粗略测算,未来该领域的市场容量有望超过1000亿。虽然市场蛋糕看起来很大,但吃起来并不容易。与巨大的潜在市场相比,当前的市场规模微乎其微,多数无人机企业并未真正扎进广阔的农村市场。 一、植保无人机行业规模 从国家政策设计层面看,“农用航空”从2014年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开始,已经陆续有扶持、支持政策落地。2016年有望迎来植保无人机“爆发”的元年。经粗略测算,未来该领域的市场容量有望超过1000亿。

此外,相较于普通的人工喷打农药,植保无人机主要有省人工、省农药、高质量三大优势,这些优势使得植保无人机在近年来取得较快增长。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全国植保无人机保有量达2324架,总作业面积达1152.8万亩次。而2014年这两个数据是695架和426万亩次,同比分别增长234%、170.6%。按每亩次收取10-20元服务费计算,当前无人机植保市场仅服务费一项已经过亿元。 农业部统计数据显示,预计2016年农作物病虫害发生面积近55亿亩次,比2015年微涨7%。当前,全国土地流转面积已达1/3,若1/3的土地应用无人机植保,以10-20元/亩·次计算,无人机植保服务市场规模将达200亿-800亿元。而按照2015年无人机保有量和作业面积比,对应的无人机保有量将超过30万台,而按每台10万元的售价算,这部分的销售额将达300亿元。两者相加,所拉动的产值有望突破1000亿元。由此,略测算可得,植保无人机产业面临的将是一个千亿级的市场。 二、植保无人机发展瓶颈 虽然市场蛋糕看起来很大,但吃起来并不容易。与巨大的潜在市场相比,当前的市场规模微乎其微,多数无人机企业并未真正扎进广阔的农村市场。目

国内外植保无人机现状分析及解决方案

国内外植保无人机现状分析及解决方案 时间:2015年03月08日编辑:山鹰来源:本站原创栏目:农药喷洒点击:169次【收藏此文】引言: 保证粮食安全是中国的基本国策。然而,在当前中国粮食作物生产过程中,植保仍以手工、半机械化操作。农业部专家对中国航空植保技术的需求情况进行了预测。分析预测表明,中国农业航空产业是一个尚未真正启动的大产业,未来中国农业航空市场的需求将会有爆发性增长,拉动新增机型投入将达到 亿元以上。随着相关制度及配套核心技术的不断完善,中国农业航空产业必将得到健康、有序和高速发展,有利于实现农业病虫害统防统治,实现精准作业,极大地提速中国现代农业的进程。 据统计,中国目前使用的植保机械以手动和小型机 电 动喷雾机为主,其中手动施药药械、背负式机动药械分别占国内植保机械保有量的 和 ,拖拉机悬挂式植保机械约占 ,植保作业投入的劳力多、劳动强度大,施药人员中毒事件时有发生。据报道,广东省部分地区每天 元已请不到人工施药。目前国内农药用量越来越大,作业成本高,且浪费严重,资源有效利用率低下,作物产量和质量难以得到保

障,同时带来严重的水土资源污染、生态系统失衡、农产品品质下降等问题,无法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 据统计,中国每年因防治不及时,病虫害造成的粮食作物产量损失达 以上。农用飞机航空作业效益高,以无人驾驶直升机航空喷施作业为例,综合作业成本及收益对比分析结果显示 微小型无人飞机的使用寿命按 计,机动喷雾机与手动喷雾器按 计 ,采用 有效载荷的单旋翼油动力无人机和 有效载荷的单旋翼电动无人机进行喷施作业的年度收益分别是机动喷雾机的 倍和 倍,是人工手动喷雾 不计算人工成本 的 倍和 倍 来源于作者根据生产实践数据的推算 农用飞机航空作业速度快、突击能力强、防控效果好,飞机飞行产生的下降气流吹动叶片,能使叶片正反面均能着药,防治效果相比人工与机械提高 ~ ,应对突发、爆发性病虫害的防控效果好 不受作物长势的限制,可解决作物生长中后期地面机械难以下田作业的问题,例如:作物生长至封行后行垄不清晰,特别是对于玉米等高秆作物,玉米大喇叭口期高度一般都在 以 上,与拖拉机配套的普通悬挂式、牵引式喷杆喷雾机难以进入进行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以及催熟脱叶剂、增糖剂、叶面肥料等喷洒作业,尤其在丘陵山区交通不便、人烟稀少或内涝严重的地区,地面机械难以进入作业,航空作业可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此外,与田间作业相比,飞机航空作业还有劳动用工少、作业成本低、 不会留下辙印和损伤作物、不破坏土壤物理结构、不影响作物后期生长等特点,据统计报道,飞机航空作业与地面机械作业相比,每公顷可减少作物损伤及其他支出 油料、用水、用工、维修、折旧等 约 元。

植保无人机需求分析与展望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686917616.html, 植保无人机需求分析与展望 作者:曹国强章敏 来源:《农业与技术》2016年第21期 摘要:用于农林作物保护作业的无人驾驶飞机,由于轻巧便捷、运输方便、操控灵活, 对于不同地域、不同作物等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在我国大部分农作物产区都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植保无人飞机一般有飞行平台、主要由GPS进行飞行控制、且具备喷洒机构,通过地面遥控或GPS飞控,来实现农林作物喷洒作业,可以喷洒农药化肥、种子、营养粉剂等。此外,植保无人机还用于森林维护、植物生长、病虫害监控等工作。对发展科技型农业,加速手动药械和小型机动药械的更新换代,促进政策、法规和相关标准的研究、制定,提升机动施药装备的技术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植保;无人机;需求分析 中图分类号:S2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131023 植保无人机由于轻巧便捷、运输方便、操控灵活,对于不同地域、不同作物等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在我国大部分农作物产区都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它一般有飞行平台、主要由GPS 进行飞行控制、且具备喷洒机构,通过地面遥控或GPS飞控,来实现农林作物喷洒作业,可以喷洒农药化肥、种子、营养粉剂等。此外,植保无人机还用于森林维护、植物生长、病虫害监控等工作。在建设与发展现代化农业、科技型农业,加速手动药械和小型机动药械的更新换代,促进政策、法规和相关标准的研究、制定,提升机动施药装备的技术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1 无人机的功能定位 1.1 植保无人机在植物生长监控方面的应用 植保无人机航拍技术是运用航空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农业装备为支撑点的现代化农业技术系统集成,具有工作效率高,技术能力强,灵活机动性好,适应性广泛等优点。无人机的平台能通过搭载不同的指令与任务系统,对大农业的病虫害、自然灾害等情况进行实时动态的监控、农作物生长态势、病虫害的监测、农作物、森林树种等的授粉,满足现代化农业植物专业化防治对高效、精准的植物喷药技术与装备的迫切需求,同时,也适于消灭暴发性病虫害,达到农业植保“统防统治”目的,是实现我国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环境安全的重大科技选择,也是我国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标志。 1.2 植保无人机在病虫害防治方面的应用 目前,现代化农业技术转型已进入新的攻坚阶段,从原先千家万户的小农经济已经逐步向区域化集中化的种植作业集成转变,发展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专业化装备和技术人员队伍,如各地出现的“机防队”和“施药专业户”等。但施药专业户的施药设备多为人力携带的背负喷雾机

最新版国内外植保无人机现状分析研究报告

国内外植保无人机现状分析 研究报告

保证粮食安全是中国的基本国策。然而,在当前中国粮食作物生产过程中,植保仍以手工、半机械化操作。农业部专家对中国航空植保技术的需求情况进行了预测。分析预测表明,中国农业航空产业是一个尚未真正启动的大产业,未来中国农业航空市场的需求将会有爆发性增长,拉动新增机型投入将达到465亿元以上。随着相关制度及配套核心技术的不断完善,中国农业航空产业必将得到健康、有序和高速发展,有利于实现农业病虫害统防统治,实现精准作业,极大地提速中国现代农业的进程。 据统计,中国目前使用的植保机械以手动和小型机(电)动喷雾机为主,其中手动施药药械、背负式机动药械分别占国内植保机械保有量的93.07%和5.53%,拖拉机悬挂式植保机械约占0.57%,植保作业投入的劳力多、劳动强度大,施药人员中毒事件时有发生。据报道,广东省部分地区每天200元已请不到人工施药。目前国内农药用量越来越大,作业成本高,且浪费严重,资源有效利用率低下,作物产量

和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同时带来严重的水土资源污染、生态系统失衡、农产品品质下降等问题,无法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 据统计,中国每年因防治不及时,病虫害造成的粮食作物产量损失达10%以上。农用飞机航空作业效益高,以无人驾驶直升机航空喷施作业为例,综合作业成本及收益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微小型无人飞机的使用寿命按5a计,机动喷雾机与手动喷雾器按3a计),采用25kg 有效载荷的单旋翼油动力无人机和15kg有效载荷的单旋翼电动无人机进行喷施作业的年度收益分别是机动喷雾机的33倍和25倍,是人工手动喷雾(不计算人工成本)的133倍和93倍(来源于作者根据生产实践数据的推算);农用飞机航空作业速度快、突击能力强、防控效果好,飞机飞行产生的下降气流吹动叶片,能使叶片正反面均能着药,防治效果相比人工与机械提高15%~35%,应对突发、爆发性病虫害的防控效果好;不受作物长势的限制,可解决作物生长中后期地面机械难以下田作业的问题,例如:作物生长至封行后行垄不清晰,特别是对于玉米等高秆作物,玉米大喇叭口期高度一般都在1.2m以上,

农业植保无人机市场调研报告

农业植保无人机市场 调研报告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自由编辑

目录 一、项目立项的必要性及需求分析 1.立项的必要性 2、需求分析 3.项目实施产生的重大经济、社会效益 二、项目目标及主要任务 1.战略目标 2.具体任务指标 3.项目研究开发的重点 三、相关领域国内外技术现状、发展趋势及国内现有工作基础 1.国内外技术发展趋势与现状、专利等知识产权及相关技术标准情况分析 2.国内现有工作基础 四、技术、经济效益、推广应用及产业化前景 1.技术效益分析 2.经济效益分析 3.社会效益 4.推广应用及产业化前景 5.项目实施的风险分析

一、植保无人机市场调研报告 1. 项目的必要性 植物保护涉及我国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和农业丰产、农民丰收,在我国农业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能以不到世界10%的耕地,解决了世界22%人口的粮食问题,机械化防治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2010年,全国农作物病虫害发生48亿次,防治55亿次,为国家挽回9460万吨粮食,棉花损失165万吨,油料损失336万吨。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虽然高效机械化防治技术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是,对于占全国粮食种植面积60%以上的水田、玉米等高秆作物,由于其特殊种植模式和作物特性,使得地面机具无法下田。长期以来,水田和高秆作物的病虫害防治只能依赖手动喷雾器和背负式喷雾机进行,在全球气候变暖的今天,突发性大面积病虫害频繁爆发,现有植保机具早已无法满足防治需求,每年给国家造成巨大的粮食损失。装备落后、作业效率低,致使农药喷洒成为我国粮生产过程中劳动强度最 高、作业次数最多,劳动力消耗量最大的环节,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加快,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同时伴随人口老龄化问题,农业劳动力的日益短缺、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已成为目前制约我国主要粮食生产的主要瓶颈。 由于我国土地资源不足,东北平原、西北、华北平原大规模土地资源仅占耕地面积30%左右,而占总种植面积60%以上的小规模种植模式,大型地面施药机具难以适应其病虫害防治要求。由于需要专用

广州植保无人机项目实施方案

广州植保无人机项目 实施方案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广州植保无人机项目实施方案 国内的植保无人机产业的起步最初还是在2008年,国内有一些企业研制出油动直升机用于农业植保。但植保无人机发展处于萌芽阶段,植保无人机价格高、性能不稳定、并没有实现大规模量产、用户无法实现盈。植保无人机保有量低、作业面积少。进入2016年植保无人机开始高速发展,重要的无人机厂家陆续介入,带来了产品性能、性价比的快速提升。设备销售量逐年上升,作业面积保持大幅度增长。国家层面给予政策支持和购机补贴。各项作业标准、行业标准、质量标准、职业标准陆续推出,规范了行业发展。 该植保无人机项目计划总投资22343.04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6990.6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6.04%;流动资金5352.3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3.96%。 达产年营业收入39749.00万元,总成本费用30450.55万元,税金及附加385.43万元,利润总额9298.45万元,利税总额10966.42万元,税后净利润6973.84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3992.58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1.62%,投资利税率49.08%,投资回报率31.21%,全部投资回收期 4.70年,提供就业职位853个。

坚持节能降耗的原则。努力做到合理利用能源和节约能源,根据项目 建设地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气象、交通运输等条件及“保护生态环境、节约土地资源”的原则进行布置,做到工艺流程顺畅、物料管线短捷、公用工程设施集中布置,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做好节能减排;从而 实现节省项目投资和降低经营能耗之目的。 ...... 植保无人机在2018年已经得到市场的全面认可,无论是从各地政府出 台的政策还是农户高频次的使用都可见一斑。在过去的一年,有的企业通 过技术的革新,不断优化产品满足用户的需求,有的企业则夸大宣传,只 跟风头,不正视市场发展的方向。

农用植保无人机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农机水利农业与技术2018, V ol.38, No.1097农用植保无人机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李维江 (东阿县农业局,山东东阿 252201) 摘 要:对于我国而言,粮食安全生产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中国是粮食大国,然而我国农耕地大规模受到污染,影响粮食收作情况,使粮食良好的生产得到破坏。因此,植保无人机技术的引用与传统的化学制剂相比,对农作物来说保护了农作物不会受到化学制剂的影响,对食用者身体的危害也进行了降低。本文介绍了农用植保无人机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和我国无人机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突出表现进行分析,同时指出了无人机的研究发现对我国农业技术帮助和发展。 关键词:农用植保;无人机;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S2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534084 1农用植保无人机的特点 无人机在在军民之间共同发展,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各个国家对无人机的研究投入了大量心血。我国研究无人机的技术较为浅薄,但前景广阔,切无人机航拍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与此同时无人机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发展前景同样广阔,利用无人机对农作物进行撒药喷药,一改传统喷药机效率低,人工成本高,人工对农作物进行喷药的均匀程度较差,劳动强度大,并且在人工喷药的同时,药物进入身体的可能性较大对工作人员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和影响。农用无人机除了工作效率高,可以节约人工和成本外,还可以降低农药的使用量和所需的水量,且植保无人机应用可以避免不会受到地形和作物生长趋势的阻碍。中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环境生长不同,所种植的农作物也不同。因此植保无人机技术需要根据不同地域类型特点,不同作物生长的需求进行无人机喷药的操作,以此保证撒药的剂量不会超过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数量。植保无人机的高效性是无人机应用在农业技术中的优点,同时也使植保无人机成为农业应用技术的一个利器。 2植保无人机现阶段面临的挑战 植保无人机技术的高效性,使植保无人机在农业中的发展前景扩大,中国无人机企业随着社会对无人机技术的需求逐渐发展,我国无人机技术在飞速发展中推动了我国科学技术的研究,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2.1 无人机造价较高 无人机的研发还在进行阶段,许多企业对无人机的研究处于数据注册但微进行开发的状态,因此导致无人机的造价较高,使用植保无人机技术对于农耕人民来说的开销较大,我国农机补贴政策在实施和推行方面较为落后。虽然在我国农业发展较好的地区已经开始投入无人机技术的使用,但大部分农业生产地区对于无人机的高价格望而却步。因此,植保无人机技术的投入和发展需要国家的政策扶持作为基础,制定相关的农业机械设备的扶持政策,对于农耕人民和植保无人机企业都有着积极的影响,推动着农业技术和植保无人机技术的发展。 2.2 无人机操作需要一定的技术能力 植保无人机技术是一项结合电子科技产业的高级技术工作。目前,操作人员技术不熟悉不合理是造成无人机故障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无人机操作技术没有全面的培训,使用者仅凭说明书和自己独自的理解对无人机进行操作,缺乏规范的操作教学和规范的程序流程。植保无人机的使用人员较少,使用地区较为分散,导致无法开展统一的教学培训。但是无人机制造企业可以在发行无人机的同时进行配以操作流程的指导技术视频,让无人机使用者在家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视频学习。避免因操作不当所引起的无人机事故。维持了无人机技术在使用中的时长问题,降低无人机的故障率。 因此提高无人机续航时间和载重量是我国植保无人机行业发展的关键,在研究发展无人机的同时加强无人机的硬件设施,降低无人机的故障率,提高无人机电池容量以此增加无人机的续航能力,制定无人机行业标准,监管法律农业机械补贴和无人机的配套服务,以保障无人机的发行符合中国国情和现状。 3结论 植保无人机的应用技术为我国农耕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变化,但无人机技术在我国的研究中还需要研究和提高,在发展植保无人机技术的同时国家需要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以扩大植保无人机在市场中的需求量,推动植保无人机技术的发展研究同时推动了无人机产业的发展,在提高农业产量的同时,提高无人机技术的研究工作,二者协同发展共同进步,开创我国新时代农耕技术的大门。 参考文献 [1]王强,张文爱,王秀,王松林.一种高度可智能调节的农业 喷杆控制系统设计[J].农机化研究,2016(9). [2]王玲,兰玉彬,WClint Hoffmann,Bradley KFritz,陈度,王书 茂.微型无人机低空变量喷药系统设计与雾滴沉积规律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16(1). [3]陈晨,薛新宇,顾伟,崔龙飞,秦维彩,周良富.喷雾机喷 杆结构形状及截面尺寸优化与试验[J].农业工程学报,2015(9). [4]王小三.直升机传动系统扭转振动的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 2015(7). 作者简介:李维江(1970-),男,山东省东阿县,中级农艺师,主要研究方向:植物保护,病虫害防治,农业技术推广。

农用植保无人机资料

前言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18亿亩基本农田,每年需要大量的农业植保作业,我国每年农药中毒人数有10万之众,致死率约20%。农药残留和污染造成的病死人数至今尚无官方统计,想必更是一个惊人数字。植保无人机服务农业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得到了快速发展,在中国无人机的需求越来越明显。 《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中明确的“一控二减三基本”方针,即严格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地膜、秸秆、畜禽粪便基本资源化利用。力争到2020年,实现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 在“一控二减”方面,无人机将发挥巨大作用。采用无人机作业,可直接节约用水量90%,减少农药30%-50%。 农机化生产中的植保缺位不仅与当前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发展趋势不相适应。利用无人机开展施药技术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 ?美国:农用航空作业占耕地面积近50% ?日本:农用航空作业占总耕地面积的54% ?世界:农业航空平均水平为17% ?中国:农用航空作业占总耕地面积不足2% 综上所述,农用无人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也需要更加规范的技术指导文件与之相适应。

1.无人机分类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发展,无人机的使用越来越多了,应用也非常广,涉及多个领域。无人机的应用已渗透到了社会中的各行各业。 按飞行平台分类: 无人机按主要分为:固定翼无人机,单旋翼无人机、多旋翼无人机等。 按结构分类: 1)微型飞行器 ------空机重量小于7千克的无人机 2)轻型无人机------空机重量大于7千克,但小于等于116千克的无人机, 且全马力平飞中,矫正空速小于100千米/小时(55海里/小时),升限

小于3000米 3)小型无人机 ------空机重量小于等于5,700千克的无人机,微型和轻 型无人机除外 4)大型无人机 ------空机重量大于5700千克的无人机 按应用分类 军警用:侦察打击、通信中继、信息对抗、空中预警 专业应用:电力巡线、土地测绘、安防监控、农业植保、森林防火 商业消费:航模表演、个人航拍、商用快递 2.无人机政策环境分析 无人机行业法律法规主要指民用无人机法规。2012年,在政策层面有多项利好政策,一些具体的实质性的政策陆续出台。如2012年4月,财政部发布的《民航发展基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把通用航空作为基金支持的重点领域;2012年5月,民航局颁布了《通用机场建设规范》,为通用航空机场建设提供了有别于运输机场的行业标准,这对正在掀起的通用航空机场建设热潮可谓一场及时雨;2012年7月,《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民航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产业,并把通用航空列为发展重点,提出要大力发展私人飞行、公务飞行等新兴通用航空服务;《通用航空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也已出台,为通用航空企业带来了力度不小的实质性政策利好。以下是自2009年至今中国无人机相关主要政策如下: 山东、河南省农业厅和省财政厅拨付专款,或为地方植保站直接购置农用无

我国植保无人机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我国植保无人机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苏晓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摘要:本文主要从我国植保无人机的研发生产现状、市场现状、应用维护现状等方面,对相关学术期刊上的十余篇文章进行整理,总结了我国植保无人机的当前发展的三大问题与相应的解决措施,并结合国际植保无人机的发展情况对我国植保无人机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与展望。 关键词:无人机;植物保护;农业精准化;农药喷洒; 0前言 无人机,顾名思义,即无人驾驶的小型飞行器。它在1917年由英国人首先发明。后来因为其成本低,结构简单,广泛应用于军事、测绘、环保、科研、通信等领域。世界上第一架农用无人机在1987年在日本诞生,由此掀开了农业精准化的大幕。 用作植物保护工作的无人机(本文所指植保无人机)作为农用无人机家族的重要一员,主要承担着农药喷洒的任务。它具有作业效率高,机动性好,单位面积施药量少,适应性强等优点,而且可与地面传感器系统,全球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易于实现自动化,智能化,能有效应对突发病虫害,提高农业生产的精准度与平稳性。更重要的是,由于植保无人机可以远程操作,它的出现有利于改善植保作业人员的工作条件,从根本上避免了工作人员暴露在农药中的危险。 1发展现状 1.1概述 自1951年起我国就一直开展航空施药技术的研究。我国的植保无人机产业化开始于2010年,第一架商用植保无人机正式交付市场。此后各类植保无人机表演与展示便屡见不鲜,然而这些展示所用的机型大多是由无人机爱好者自行改造的,缺少商业化生产的价值。而且营利性植保无人机服务组织比较少,无人机在植保作业中的作用还不能有效体现。目前我国植保无人机仍在初级研究阶段,我国的无人机产业正在进一步发展中。 1.2 研发生产现状 1.2.1研发现状 我国无人机的研发单位较少,相关无人机农业装备技术研究院仅20余家,且在技术上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这些单位以“浙江大学”“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所”“华南农业大学”为代表,先后在航空施药技术、农用无人机平台技术、航空施药污染评价技术、GPS自动导航技术上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为植保无人机及其他农用无人机提供了精确的航路规划,解决了航空喷雾喷幅对接的问题,提高了现阶段植保无人机的作业质量。 1.2.2生产现状 目前我国进入微小型农用无人机领域的企业约10 余家,多有自主研发能力,常见机型10余种,包括有总参60所的Z-5型、Z-3型,沈阳自动化所Servoheli-120型,潍坊天翔的V-750型,无锡汉和的CD-15型,中航工业自控所的AR-100/AF811型等。然而其中能用于农林植保作业的只有3~5家。我国的植保无人机的生产主要有两类组织承担: 1.2.2.1典型的无人机生产企业 以“总参60所”“沈阳自动化所”等为代表的企业,主要研发了一批具有较高自主水平,能在空中自主飞行的或远程引导的,以燃油发动机为主要动力源的无人机。它们具有完

中国农业植保无人机需求市场规模分析及前景预测

中国农业植保无人机需求市场规模分析及前景预测 植物保护涉及我国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和农业丰产、农民丰收,我国60%以上的粮食种植面积为水田、玉米等高杆作物,由于其特殊的种植模式,地面机具无法下田,只能靠手动喷雾器和背负式喷雾机进行。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减少和人力成本不断上升,装备落后、作业效率低使得农药喷洒成为我国粮食生产过程中劳动力消耗最大的环节。 无人机施药作业效率高,较常规机具可提高60-150 倍,而作业成本5- 8 元/亩,仅为常规作业的1/2-1/3。高效、低成本的无人机施药技术为解决了突发性大面积病虫害防控难题提供了全新的技术与装备。 无人直升机最大应用领域为农业植保、军用/安全/反恐等。 植保无人机分为油动和电动,电动无人机受制于电池容量和寿命,我们认为短期内植保市场将以油动无人机为主。单架油动无人直升飞机总飞行时长按400 小时计算(油动无人机的发动机属于耗材,以汉和3CD-15 配套的日本小松发动机为例,一台发动机使用寿命大概是300-400 小时),每年作业次数为10 次,作业效率为100 亩/小时。 根据我国18 亿亩左右的基本农田面积,目前我国无人机喷洒农药的比重约0.08%,假设未来5 年里,该比重逐步提高到5.6%,单机售价由50 万逐年降低到43 万元,作业效率从100 亩/小时逐年增长到170 亩/小时,单机总飞行时长由400 小时增长到600 小时,我们预测到未来5 年我国农业植保无人机累计市场空间将超过4 万架,合计金额超过200 亿。假如考虑到无人机运营市场,我们认为潜在市场空间更大。 预计2015-2020 年我国农业植保无人机累计市场空间将超过200 亿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