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堡镇羊圈学校校本教研活动案例2

西堡镇羊圈学校校本教研活动案例2

西堡镇羊圈学校校本教研活动案例2
西堡镇羊圈学校校本教研活动案例2

西堡镇羊圈学校理科组校本教研活动方案

——教学质量可持续发展县三级认定教研活动

活动主题:培养课前预习习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活动时间:2012年10月21日

活动地点:多媒体教室

活动模式:课例研究

活动方式:观摩课堂——交流研讨——专题讲座——达成共识

解决的问题:数学教学中如何抓好课前预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加人员:马胜林、李银林、郝全成、甘生跃、陈科、李增秀、陈光玲、李秀英、路万福、冷存莲

活动分工:

主持人:陈科

作课人:马胜林

备课小组人员:马胜林(主备人)、李银林、郝全成、甘生跃、陈科、李增秀、陈光玲、李秀英、路万福、冷存莲

总结人:李银林

活动评价:与会领导

记录员:甘生跃

录像:钟世福

议课人员:李银林、郝全成、甘生跃、陈科、李增秀、陈光玲、李秀英、路万福。活动过程:1、主持人宣布主题及要求,进行活动分工.

2、分配观课点.

3、作课人说课

4、作课人授课,其他教师观课

5、授课教师反思

6、议课(结合活动主题及课堂教学实际)

7、交流研讨

8、活动总结

9、校本教研活动评价(与会领导)

观课点分配:

观课点一:

观察者:李银林、郝全成(观课视角:坐在学生的侧面,观课方法;观察、笔录、思

考)

1、教学内容的确定容量大小是否适中。

2、教学目标的确定是否准确,简洁?指导性如何?

3、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否新颖到位。

4、课堂教学是否符合学科教学特点及研讨主题。

观课点二:

观察者:甘生跃(观课视角:坐在学生的侧面,观课方法:观察、笔录、思考)

1、教师的启发、点拨、诱导是否积极有效?

2、预习、学习方法的指导是否清楚明了?

3、教师的组织者、指导者、评价者等的角色是否到位?

观课点三:

观察者:樊万有、杜国存(观课视角:坐在学生的侧面,观课方法以;观察、笔录、思考、统计、记时)

1、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式是否做到有效组织?自学时间是否充分。

2、练习、作业的设计与活动主题的联系。

3、预习、导学效果的反馈矫正是否及时实效?

观课点四:

观察者:陈科、李增秀(观课视角:坐在学生的对面,观课方法以;观察、笔录、思考、统计)

1、学生参与课堂的表现是否积极主动,多边信息交流是否畅通?

2、课堂上学生参与面达到了多少?整堂课中学生的发言人数。某一学生在整堂课的发言次数。

3、教师是否注重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对学困生及时帮扶?

4、学生思考的时间,其中设计的问题的难易程度。

观课点五:

观察者:路万福、冷存莲(观课视角:坐在学生的对面,观课方法以;观察、笔录、思考、统计)

1、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反映的准确率达到了多少?

2、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多元评价是否真诚、由衷、贴切?

3、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的作品以及预习成果能否得到及时检查、评价和应用。

4、从课后的测试分析、教学目标及双基的训练是否得到全面落实。

观课点六:

观察者:赵花(观课视角:坐在学生的后面,观课方法;观察、笔录、思考)

1、信息技术资源的应用是否科学?

2、常规教学媒体运用是否恰当?

观课点七:

观察者:严文英(观课视角:坐在学生的后面,观课方法;观察、笔录、画图)

1、教师的亲和力是否增强?教师的行走路线。老师与学生的交往路线。

2、教师的语言基本功是否达到学科教学要求?

3、教师的板书是否科学、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作课教师说课:

《詹天佑》一文说课材料

西堡镇羊圈学校杨雯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第五课《詹天佑》,这一单元课文是以展现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为中心的一组课文。学习这组课文,应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体会“祖国在心中”的崇高信念,增强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这一单元在整个教材中就对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詹天佑》一课是这一单元中的第一课。根据这组课文在这组教材中所占的重要位置以及《课程标准》对六年级学生的具体要求,我是这样确定这一课的三维教学目标的,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会11个生字,积累“杰出、设计、施工、阻挠”等词语;2、梳理课文层次,掌握文章的结构安排;

3、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4、朗读积累好吃好句,背诵课文中感受最深的部分。过程与方法:“初读感知——再读理解——品读体会”为主要方式的问题引导读文法,学习方法:独立自学,小组合作为主要方式的学生自主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詹天佑的事迹,激发学生立志报国、热爱祖国以及在实践中大胆创新的意识。教学重点:通过人物的言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詹

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难点:理解两种开凿隧道的好处以及“人”字形线路设计的妙处。

二、说课时安排及设想

这篇课文我准备用三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通过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解决文中的字词,在学会字词的基础上通读全文,对文章有一个全面整体的印象,使学生知道课文讲了什么人的什么事结果如何,并由此梳理出课文层次,在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逐步读流利,培养学生积极的阅读习惯。第二课时通过几个问题的设计,引导理解课文内容。如:詹天佑是在什么情况下接受了什么任务?在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那些困难?如何克服的?通过读课文,结合提出的问题讨论归纳和朗读感悟,是学生体会出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的特点,树立起学生们对詹天佑的崇敬之情,从而使学生更加理解课文最后一段的内容。第三课时感悟读文,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进行词句积累,从而水到渠成地完成情感目标的落实,这样也就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方面我准备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动画演示和朗读课文相结合,使学生理解两种开凿隧道方法的好处以及“人”字形线路设计的妙处。

今天我准备的是第一课时,即学习字词、梳理课文层次、朗读课文。

三、说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教学这一课结合我校教研组“加强课前预习,有效落实课堂教学目标”的课研主题,首先做到重点抓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前发给学生预习作业题,结合题目学生进行预习,课堂上通过检查预习作业摸清学生自学的情况,再针对具体情况去落实目标,这样教师的“教”就能做到有的放矢。其次,明确学习方法,重视学法指导,课堂上每落实一个学习目标,都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这堂课的学习以“学生自学,小组合作交流”为主要方式。最后,抓朗读训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本课重要的训练内

容,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进一步领会詹天佑的精神。

这一课结束前,布置预习作业,发给学生事先设计好的预习作业卡,作业卡的内容就是下一课的学习内容。

作课教师授课,其他教师观课:

《詹天佑》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西堡镇羊圈学校杨雯

教学目标:

1、学会11个生字,积累“杰出、修筑、设计、施工、阻挠、控制、轰动、艰

巨、毅然、铲平、勉励、恶劣、泥浆、岔道、居庸关、悬崖峭壁、狂风怒号、

惹人讥笑”等词语。

2、读课文,梳理课文层次。

3、练习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学习字词,梳理课文层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预习作业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意。

谈话引入课题后,介绍詹天佑这个人物。多媒体课件出示詹天佑的相关资料,学生阅读。

二、检查预习情况(检查事先发下去的预习作业题)

三、落实学习目标

1、出示学习目标1并落实

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课件或生字卡片出示本课的生字让学生轮流认读,反复朗读并组词,对个别字的字形与形近字相比较帮助学生识记,作书写指导。

2、出示学习目标2并落实

通读全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教学方法:问题引导法)

提问: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引导学生完整准确地表述)

指导学生梳理课文层次

(出示学习方法: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最后班上交流,教师引导归纳。

教师给出提示:谁?接受了什么任务?怎样做的?结果怎样?

边梳理,便用多媒体课件演示:

爱国工程师——接受任务——主持修筑——提前竣工

结合提示学生独立梳理层次,然后在小组内交流,统一意见后在班上交流。大家一边交流,一边归纳。(归纳结果用多媒体课件展示)

3、联系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生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然后教师指名读展示,读的过程中教师随时指导读得不好的地方。

四、课堂达标检测(发给学生达标测试题当堂检测)

五、布置预习作业,发放预习卡。

授课教师反思:

《詹天佑》一课教后反思

西堡镇羊圈学校杨雯

教完《詹天佑》这一课,我的感触颇多,发现了自身的许多不足,发现了自己组织的这堂课还存在许多的问题。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今天所上的这一课做一下反思:

一、节课的三个教学目标落实到位。

落实目标的过程中我将使用生字卡片这种传统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紧密结合,力求达到多练的目的,在反复的认读中学会并识记11个生字,积累一些词语。学习字词,梳理课文层次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我自己认为在这堂课上我始终围绕这个教学重点组织课堂教学,突出了教学重点。

二、结合我校的“抓好课前预习,有效落实课堂教学目标”的课研主题,提前发放预习卡,课堂检测,结合具体情况再学习的方式和布置下堂课的学习任务先自学的方式,抓学生的课前预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良好的自主习惯。

三、授课过程中教师时刻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

比如结合学习目标及时出示学习方法,再如梳理文章层次时,以问题引导提示的方式教给学生归纳段意的方法,我想长期的训练后,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会得到锻炼。

四、关注了全体学生的发展

这节课上我尽可能地照顾到好中差的学生,有的学生有两到三次回答问题的机会,而且尽可能地给中下生更多训练的机会,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

五、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1、课堂上学生讨论互动不够积极,(可能是刚接的班,师生、生生互不熟悉的缘故)。

2、朗读课文这一目标落实是时间过于紧迫,教师的朗读指导基本没实施。

3、学生间的相互评价几乎没有(新生对这一活动还没有适应)。

4、达标检测时间过于紧迫,检测结果没有及时反馈。

六、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首先教学过程中要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学生有了兴趣不怕学不好;其次,为学生的主动参与提供最大的空间,力求使每一个学生积极动起来;最后,教师力求做到教和学互融,教学相长。

议课、研讨交流过程:

观课点一:马晓邦

我的观课点是目标的设置等,杨老师对本课的三维目标设置体现了本课在这册教材中的重要位置,更符合《课标》对六年级学生的具体要求。所以目标设置合理,也非常明确具体,同时根据本课的总目标把本课分为三课时。这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也为了较好地控制课堂教学的容量。第一课时的目标:认识生字、梳理层次、表情朗读课文。首先展示目标,马上组织学生落实,这些方法的采取,既有利于预习效果的检测,又有利于落实目标。第二个目标落实时教师的提示、引导,有利于理清文章的层次。这样学生学习有了针对性,目标明确。我们这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抓好课前习,落实教学目标”,杨老师提前布置预习任务、发放预习卡,使学生预习有了明确的内容和任务,为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基础。在第三个目标的落实上时间有些仓促,落实不太到位。由此看来,本堂课的容量有些大了,目标可以分解到二、三课时。不足之处:课始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时,不够到位,如:老师问学生谁坐过火车,见过铁路的问题只是引起了铁路的话题与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关联不大。如果从爱国的情怀往往能激发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这个话题开始引入,有利于突出本课的情感目标。

补充争议:

罗新平:落实第一目标时,删掉用卡片识记字、词的环节,节省时间进行下一目标,你看行不行?

杨雯:你说的对,名种形式的读渗透其中,由于客观原因,我准备了有电和没电两种方式,没电就用卡片识记字、词。

罗新平:其实创设情景,引入新课这个问题杨老师引申一下就好了。

李桂花;导入新课时提前布置一个口语交际,引入要自然一些。

李占萍:六年级的语文字词教学应重视音、形、义,杨老师只注重了音,而忽略了形、义。这样学生易写错别字。例如:在检测听写生字时,学生把“铲”的部首写错了。识记不牢固。

马晓邦:多设计形近字,近义词、反义词进行识记训练。

杜国存:词语的理解、识记我认为应该放在第一课时比较好,对于文章的疏通的比较好。

杨雯:但是我认为还是应该放在分析课文的过程中比较好。

杜国存:你在预习当中已经设计了一些词语的理解,还不如再加强训练,解决词语的意思。

甘玉珍:词语理解放在第二课时是浪费时间,在第一课时里解决,不影响梳理课文层次。

李占萍:我认为把词语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理解会更好,因为,在中高考时基本上不出现单独的词语解释,而是放在语言环境中联系上下文去理解,体会,作答。我们可以在理解课文时让学生读句子,进行造句,删改、调换词语来深入理解。

观察点二:李桂花

杨老师的启发、点拔、诱导积极有效。如:第一环节的预习,包括字音、字形,学生预习很扎实,通过词语的理解对课文有了大体了解。教师的语言很有亲和力,便于学生学习,学习方法指导到位,教师设计很清楚,教师的角色转变到位,提示方法很有步骤,学生学习很清楚,学习有方向,有重点。重视学生的语言表达,让学生说话清楚、明白,正确,用词恰当,便与学生口语交际。通过多媒体的展示,板书简介明了,层次清楚。

建议1、在预习当中有口语交际内容,这样导入接近课文,又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最后的拓展当中,设计叙述詹天佑的词语4——5个,让学生用词说一段话。李占萍补充:杨老师在本堂课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很到位,如:在实施第二个目标时,把大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由难化简,学生解决比较轻松,有效。难点也易于突破。方法指导细、具体。启发的语言很有亲和力。如;“我相信你,你能行,你会比他们说的更好。”还对一个同学进行了“挠”的发音指导。

观察点三、杜国存

杨教师的这节课完全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突出了学生的自主性。据我统计:第一个目标落实时,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是6分钟。第二个目标落实时学生自主学习

时间用了17分钟,第三个目标落实时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为6分钟。总时间为29分钟。给了学生一个充分展示的空间、平台。完成第一目标时练习了3次,完成第二目标时学生合作交流4次。合作学习的次数比较符合本堂课。预习卡的设计,及时的检测巩固,预习、学习方法的指导,及时的评价使课堂节奏感强,目标落实高效。

质疑:在检测预习情况时,可不可以先让学生读课文的方式检查。

杨雯:当然可以,我一般采用“五读”课文预习法,在布置预习任务时就让学生这样做了,你的建议也很好。

杜国存:可以是默读,朗读,品读等等,在读课文中才能发现学生对字、词、义的理解。

观察点四:丁春兰

我的观课点是学生参与课堂的表现是否积极主动等。由于老师课前布置了预习题,学生预习扎实,因此上课时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面广。比如:在检查预习生字时,参与人数是16人次,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三十一。检查词语时,参与人数是17人次,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三十三,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时,参与人数11人,分段并归纳段意时5人。整堂课总共回答问题的人数有53人,回答问题的次数达到了百分之百。教师重视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照顾了学困生,比如在小组讨论中,小组长就重视了对学困生的帮扶。先让其他同学说,让学困生听,然后让学困生也说一说,这样训练学困生慢慢地会对语文产生兴趣。另外,回答问题最多的学生是胡倩倩,共回答4次。从总体上看,本堂课照顾到了大多数学生。

观察点五:李慧春

我的观课点是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反映的准确率达到了多少?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多元评价是否真诚、由衷、贴切?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的作品以及预习成果能否得到及时检查、评价和应用。从课后的测试分析、教学目标及双基的训练是否得到全面落实。本堂课的教学杨老师紧紧联系“抓好课前预习,落实教学目标”活动主题进行,老师提出问题后,学生回答问题达到98%,训练有素。2、对课前预习用不同方式进行检测。3、教师评价语言贴切,真诚。

李占萍补充: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反映迅速。作答的准确率较高。如:在检查预习、导学第一个目标后进行的检测,学生回答的正确率达到100%,在检查预习第二个目标及导学后的测评学生的回答正确率达89%,由于第二个目标相对较难,较抽象。学生组织语言,概括内容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布置的预习作业检测等及时检查评价,反馈。首先在小组内小组长检查,学生自查,再由教师出示预习卡抽查检测,落到实处,这样有利于学生良好预习习惯的养成。教师的评价及时到位,语言亲和力强,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学生评价很少,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加强学生评价,及评价能力的培养。课后我设置了50分的课堂教学效果检测题,抽查了6名学习中下的学生。答题效果较好,目标落实到位,较全面,双基训练扎实有效。平均分为43分。第一题生字、词的识记达到满分。第三题课文主题的考查正确率达98%。失分较多的是第二题,形近字、近反义词的训练,原因是课堂训练设计较少,学生对这方面的预习不扎实。

观察点六:赵花

信息技术资源的应用把学生带进了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常规媒体和信息技术应用相互渗透,效果极好。实施第一目标时用小黑板是不是较好。

杨雯:我说第二课时用多媒体好,第一课时无所谓用小黑板还是多媒体。

观察点七:严文英

杨老师的语言亲和力强,注重学困生的帮扶。通过仔细的引导,常用鼓励的话引导学生,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不厌其烦,让学生说清楚,说明白。这对学生今后的语言表达和写作很有帮助。用简洁、明快的课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领导点评:

李彦良老师:

1、杨老师的课多媒体应用熟练,课堂教学紧紧围绕“抓好课前预习,落实教学目标”活动主题展开。

2、准备充分,准备“有电”,“无电”,万无一失。

3、卡片教学法是非常有效的,比多媒体更快更有效。

4、学生发言非常积极,主动。

5、基础夯实,课堂充分。目标的出示、导学、落实非常清晰,针对性强。

6、预习很充分,目标分解,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7、团队学习得到了非常好的发挥。

8、还有一些细节需要修饰:

课件出示小学第十二册。多媒体使用的不是很充分,可以再丰富一些,细一些,形象一些。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达到29分钟,还可以再发挥,如:詹天佑的介绍可以让学生读,去了解。预习卡还要精心设计。

丁主任:

1、这堂课这样处理比较好让学生带着任务读,在读的过程当中去找,去分析,去感悟。少花点时间去着力分析。

2、合作学习的内容必须是有价值的。即:学生自主学习后有困难的问题组织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独立学习时间要给充分。

3、有具体的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习时要让学生做标记,如划一划,记一记。

4、“用你喜欢的方式找自己喜欢的段落”学生读,这种提法不太科学,正确。

5、老师们要把课堂评价当成一个重要的环节去重视,特别是学生的评价,生生之间的评价,无意中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

优点:

1、重视学生预习情况,检查落实到位,设计预习卡片,让学生预习有目标,操作性强。学生展示充分,发言机会多,及时评价到位,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2、出示目标有层次,有步骤,学习方法指导清楚,每一个目标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堂效果好,有目标。紧紧围绕课题展开课堂教学,既突出了学生预习布置,以及检查,又层层落实目标清晰,环环相扣。

3、注意学生课堂表现,叙述,发言细节,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不厌其烦,让学生说清楚,说明白。

专题讲座:

主讲人:李占萍

讲稿:

做好课前预习,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新的课程标准和课改理念,为教师确定了新的角色定位。即转变教学理念,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中,重在启发,贵在引导,妙在点拨,巧在如何帮助学生设计正确的学习线路,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中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活泼、兴奋的状态,同时拥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究、合作、体验和创造,从而最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达成这一目标,我认为,首要任务是做好课前预习指导工作。

预习,就是在讲课之前先阅读、粗知要学新课内容的学习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预备性学习,是自学的尝试和演习。预习的目的,一是初步了解新课的基本内容和大意,找出自己的疑难问题;二是凭借原有的知识、能力独立扫除学习“障碍”,尝试性的解决一些浅易问题,检验自己的学识水平,培养自学的习惯和能力。在大力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实践中,要切实有效地搞好课前预习,我认为,主要应做好以下几点:

1、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使其有的放矢。

1)初读:回顾上节或上一单元学过哪些知识。回忆不起来的翻翻上节的课堂笔记或学习小结。泛读教材,预测所学和要学新知间的联系,做好课前准备。

2)细读:读进去,圈点勾画。在浏览新课的基础上,再次边读边圈点勾画。把自己读不懂或理解不深的地方划出来,把自以为重点的标出来,甚至在旁边简要地写几句认识或体会。

3)略读:读出来,自问自答。在细读的基础上,再默读一遍,并将新课归纳成几个问题,自己逐一回答。如:新课内容应怎样概括?印象较深或自己能独立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新旧知识有何联系?本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思路是什么?有什么问题是

需要听课时特别注意的???这样通过自问自答,就能对新课有一个整体把握,听课时也就不会茫然无措。

4)作预习笔记。将上述过程中的要点分别记下来,以便在课堂学习时对照、印证。

2、引导、促使学生产生情感体验,激发其主动探索的内驱力。

1)希望得到师生首肯的期待体验。预习中自己独立解决的问题究竟对不对,完善不完善,都会恳切的期待老师的赞赏,这时也就是教师进行教学的最好时机,更是学生高效学习的前提。

2)品味自我成功的喜悦体验。当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探求而取得成功、受到老师表扬、同学们赞赏瞩目时,都会产生一种说不出的愉悦感。这种体验会促使他更加努力地向老师夸奖的高度发展。

3)产生茅塞顿开、别有洞天的惊喜体验。学生预习新课常会遇到一些靠自己努力仍解决不了的问题,这时,如果老师巧妙地设计问题情景、指点解题关键、让学生自己动手得出结论,就会使学生产生一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而惊喜之后加以反思,必然会促使其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潜能。

3、掌握好学生课前预习的度。

预习固然重要,但不能因其重要就对预习提出过细过深的任务要求。预习过细、花时间太多,多数问题如果在预习中解决了,课堂学习就会觉得没啥可学了;预习过深,使学生望而生畏,总是解决不了,就会影响学生预习的情绪和积极性。但也不能太粗,达不到预习的效果。掌握好预习的度,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当学生还不会预习的时候,最好在课内用三、五分钟指导学生掌握预习的要领,然后逐步将预习放到课外。

2)预习题的数量要考虑学生年龄的特点,由小到大,由少到多。

3)预习的范围应包括;复习相关旧知;了解新课基本大意和内容;找出疑难和重点;明确学习目标。

只有做好了课前预习,才能强化课堂学习的针对性,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强化学

生独立思考,提高自学能力;强化自我进取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这也是预习的重要价值之所在。

主讲人:杨雯

讲稿:

如何培养学生课前预习

记得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曾这样说:“预习是所有学生最自主的一种学习方式。”也就是说,主动的预习活动体现了学生对即将学到的新知识的渴求。如何才能调动学生主动预习的意识呢?我认为,自发的对新知识的好奇,是学生积极、主动预习的前提,老师的正确引导是学生能够自觉完成预习的条件。从对知识的认知规律来说,预习是整个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学生是否预习或预习的程度如何,影响着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培养学生预习的能力。

一、教会方法,由易到难,先扶后放,孕育兴趣。

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教学生正确的预习方法。一般来说,可以先指导学生掌握课本标记预习法和任务落实预习法。课本标记预习法是最基本也是最简易的预习方法,可以用简短的几分钟阅读要学习的内容,针对理解有困难的知识或需要重视的地方做些简单的圈点标注,也可以用几十分钟,细细地反复研读课本,在圈点批注的基础上,把自己的理解、体会或独特见解写在书上的空白处。任务落实预习法也较适合学生初学预习时使用。因为学生初学预习时不知从何下手,这时教师设计好预习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去预习,能做到有的放矢,针对性较强。教师先要对自己提出高标准严要求,对相关学习内容要进行了认真研读,提出既有一定的价值,又有吸引力的,能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探索兴趣的预习任务。布置预习任务时一定要注意难度适中,具有诱发性和趣味性,预习要求要明确,可操作性要强。在学生掌握以上两种基本预习方法的基础上,教师再交给学生其他预习方法,并指导学生学会做预习笔记。做预习笔记也要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开始,可以让学生在书上做简单的眉批笔记,在预习新知时,把自己的理解、体会或独特见解写在书上的空白处;其次,可以让学

生做摘录笔记,就是预习后,在笔记本上摘抄重点概念、关键语句等等,以加深对重要知识的记忆、理解,并简单地记下预习过程中的疑惑和不解之处,也可以记录自己在预习中的收获。在学会做简单的预习笔记后,还要指导学生学会做思维含量较高的反思型预习笔记。不管是指导预习方法还是指导做预习笔记,开始时教师都要抽出一定的课内时间带着学生进行,在要求、步骤、方法、格式上均要给以细致的指导,然后再放手让学生独立预习、做笔记,这样学生有法可循,才不会产生畏难情绪,有利于培养学生预习的兴趣。

二、发现进步,及时表扬,体验成功,激发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总是尽一切努力使学生相信自己的力量,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因此在指导学生预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有一双慧眼,要善于发现正面的典型事例,并及时进行表扬,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

有布置就要有检查,有检查就要有讲评,否则的话一项任务就会流于形式。在学生预习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及时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或闪光之处要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尤其要关心困难学生,甚至可以手把手地指导他们进行预习,让他们在感受老师的爱心中,对预习产生兴趣。让学生感到预习的喜悦,提高预习的兴趣。刚开始让学生写预习笔记时,学生基本上都是进行摘抄,然后加概括两句学习收获。针对这种情况,要特别强调让学生反思自己的预习过程,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记下自己的困惑和独到的见解。在检查预习效果时,尤其要关注有哪些学生提出了问题,有哪些学生记下了自己的预习反思,一旦发现此类典型,便要大加表扬,树立榜样。通过这样的手段,孩子们在预习的过程中就会时时注意反思,在多种感官积极参与的同时,便会提高了预习的思维含量。

三、引入竞争,组织交流,展示成绩,提高兴趣。

未来社会充满竞争,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是社会的需要,也是未来人才所必备的基本素质。教师可以把竞争意识引入到预习活动中,使预习活动更加生机勃勃,充满活

力和灵气。在学习新课前,教师可根据布置的预习提纲举行一个小的5分钟“知识竞赛”,可以组织学生开展预习经验交流活动,还可以评选出优秀学习笔记在班内、校内进行展示,使孩子们在竞赛、交流、展示中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在竞争中求发展求进步,在竞争中培养自信、自尊、自立、自强的意识。

只要教师在教学中能重视指导学生预习的方法,坚持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并有意识地采用多种方法多种形式来培养学生的预习兴趣,学生的学习能力定能得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定能得到提高。

校本教研活动总结:

总结人:罗新平

一、依据“抓好课前预习,落实教学目标”主题活动,本堂课有很多成功之处:

1、问题情境引入,自然帖切。

2、重视习情况,检查落实到位,设计预习卡。(让学生预习有目标,清楚明了,操作性强。)

3、学生展示充分,发言机会多,教师及时评价,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4、出示目标有层次,有步骤,学习方法指导清晰,每一个目标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课堂效果高效。

5、落实目标有层次,层层落实,出示一个目标,完成一个目标,课堂环节脉落清晰。

6、紧紧围绕课题展开课堂教学,既突出了学生预习布置,预习落实,以及检查,又层层落实目标清晰,环环相扣。

7、注意学生课堂表现,叙述,发言细节,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不厌其烦,让学生说清楚,说明白。

二、备课、说课、授课、反思、议课、交流、讲座等一系列活动后达成的共识:

1、通过研讨活动明确了学生课前预习的目的和意义:预习是自学的前奏,是一种课前的准备性自学:一般是指在老师讲课之前,学生独立地自学新课的内容,做到初步理

解,并做好上课的知识准备的过程。通过预习,使学生明确学什么,怎样学。使先学后教落实到实处,同时通过学生预习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备课,为上课提供依据,这是建立学生自主学习机制的重要环节。预习的意义不只是为了扫除学习上的障碍,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会预习,坚持预习,是提高学习效率,养成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的有力措施,它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2、明确了给学生布置哪些预习内容:课前预习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一,对生字词进行预习。二,对课文进行预习。

3、明确了怎样进行预习指导和有哪些预习要求:

1)、预习目标要明确:

预习时,要对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这一目标不应仅停留在一些具体的知识点上,还应对“能力”、“情感”等方面目标提出明确要求。

2)、预习指导要实效:

提前发放预习提纲(学案,预习卡)在每节课结束后,对下节课的内容和自学方法上作适当提示,让学生读阅读和理解课文前的导读,使学生更明确预习的具体任务和要求。预习时,学生必须自己阅读,查找和课文相关联的资料,画出能帮助理解课文中心的重点词或句并加以理解,归纳段意和课文的主要内容,根据课文类型可做些朗读或练笔的练习。

3)、预习任务要具体

学生通过预习,完成适量的预习作业。(以一篇课文课为例)预习作业分两部分布置。

第一部分:预习生字词

(1)认读本课生字并给生字注音。

(2)辨析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分析生字结构,并指出书写时易出现的问题,确定正确的书写方法。

(3)用最适合查字的方法在字典中查出生字,写出生字的音序和部首及笔画。

(4)给每个生字组三个词并理解词义,不懂的查字典或结合课文理解。

(5)将本课生字与学过的生字中的同音字、形近字及多音字进行比较并组词。

第二部分:预习课文

(1)将生字、词带到句子中读一读,以帮助理解字词。将所带生字的句子在原文中读一读,再结合上下文理解。

(2)课文读三遍,每读一遍须解决一个问题。即:

一读课文,读通读准课文,不易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思考作者写作的目的。

(3)就不理解的词或句提出质疑,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4)思考课后问题并在课文中划下来。

(5)根据前面的四个环节设计自学卡。

(6)归纳自学课文的方法,总结自学课文的收获。

4、指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预习方法:如:读,即课前预读。粗读,即用较快的速度概览全篇课文,观其大略。细读,也就是仔细地阅读。弄清课文的重点、难点及个人的疑点所在。划,即阅读时对课文中有关概念,定理和重点圈点划线,或者是眉批、分段落,必要时在准备的练习本上写写划划,为阅读者留下展开思维的痕迹。

写,即写预习笔记。最简单的预习笔记可只写本节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个人的初步见解以及阅读中提出的疑难问题。记,即预习的最后阶段对新课重点知识进行记忆。如对重要的词、句和段落、重要的概念、定理和结论,要求能基本记住。

再如:1):阅读法:阅读法可分三步:第一步,认真阅读课本,边读边思考,找重点和难点。并认真做好笔记。第二步,利用参考书和工具书扫除预习中遇到的难点和障碍。第三步,试做一些习题检测一下预习效果。

2):目标法:利用“目标教学丛书”中的教学目标明系表,明确本节或本课中的知

识,技能目标,然后根据目标到课本或参考书中查找知识内容和技能要求。最后通过例题和习题对知识进行消化吸收。

3):探究法:根据自己已有知识,经验和方法,对新知识的结论或问题,进行推导和探究,自己推导出新知识的结论,甚至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或新颖的思路。

还有:预习标记法,做预习笔记等。

5、预习不要流于形式,预习的落实要检查,检查要发挥生生都是课代表的作用,小组长的作用。如:学生自查,小组长提前检查,反馈给课代表,课代表进行详细的记录,教师通过多种方式的检测检查。

6、反馈和评价要细,尤其要重视学生评价,要长期坚持培养。

7、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意义,有价值,时间要保证,要充分,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展示,交流,这样才能落实课堂学习目标。

8、出示目标要有层次,有步骤,学习方法指导要清晰,每一个目标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

9、落实目标要有层次,层层落实,出示一个目标,完成一个目标,课堂环节脉落要清晰,及时进行达标检测,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

三、需要以后探讨的问题:

1、怎样精心编写讲学稿(学案、预习卡)?

2、如何提高学生评价的水平?

教务处对教研活动进行评价:

本次文科组组织的校本教研活动依据主题“抓好课前预习,落实教学目标”从备、说、讲、评、议及反思作了进一步尝试探究。教师的研讨积极性较高,争议激烈,气氛浓厚,教师之间真诚的交流评价,资源共享,得到了共同发展,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基本解决了“语文教学中如何抓好课前预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些疑难问题。

总体评价为优秀。

县级领导对活动的评价:

李彦良老师:教风正,展开争论,就问题而争论,是非常好的教研氛围。

小学语文校本研修案例成果.(优选)

小学语文校本研修案例 ——怎样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水平,指导学生采用多种阅读方法,以提高阅读的有效性。具体做法如下: 一、训练学生掌握各种基本的阅读方法。阅读有范读、领读、讲读、朗读、默读、背诵等。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如范读,范读是教师给学生阅读做示范,激发学生的摹仿兴趣。通过教给阅读方法,运用阅读比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强化了学生良好的范文背诵习惯,锻炼了他们的记忆力,并逐步提高了他们的写作水平。 二、指导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技巧。在阅读中,指导学生变换方法阅读,并从阅读中不仅养成眼到、口到、心到的基本方法,还要培养学生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点、画、记的习惯。让他们在阅读中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新词,理解作者的思路、写作方法和课文中心,借鉴写作技巧,还可以指导学生速读—回读—精读—背诵。在课后组织学生看课外书,利用班级里的学习园地展示学生们精彩的作品,从而提高学生读课外书的兴趣。 三、利用情景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1、是抓住上课时机,以精彩的开场白或话题引发起学生浓厚的兴趣,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之进入最佳状态,为整堂课拉开序幕。

2、是以和谐的课堂气氛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语文教学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而且也是情感活动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我时刻注意保持轻松愉快的氛围,充分满足学生叙述的愿望;真诚和蔼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把微笑带进课堂,将欢乐带给学生。 3、是运用多媒体和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阅读兴趣。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增强气氛,组织讨论,看图说话、分组竞赛等活动,使学生在乐中学、在做中学。 四、适时强化学生成功的喜悦感,巩固兴趣。教师要特别注重让学生体会成功感。使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获得巨大的阅读动力,驱使他们向着进一步的成功迈进,从而形成稳定而持续的兴趣。在教学中尽量多地创设竞争和成功的机会,让学生体会到通过自身努力取得成功的快乐,感受到努力的价值。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信息技术学科校本主题教研活动案例

信息技术学科校本主题教研活动案例 案例实施单位:敖江五中信息技术备课组。 一、教研活动概况。 ◆教研主题:遵循民主教学原则下,提高教学指令的有效性。 ◆活动时间: ◆组织负责:夏正仁 ◆课例: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介绍我自己》 ◆课例执教:温海娜 ◆活动成员:夏正仁、温海娜、金阳召(信息技术学科备课组全体成员) ◆活动目标: 1、增进课堂中师生之间平等、融洽的教学关系。 2、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指令的有效性,进而改善课堂教学质量。 [ 3、提高备课组成员的互助能力,实现新老教师共同成长。 二、教研具体流程与评析。 步骤一:明确教学问题、确立教研主题。 ·时间:2005年10月10日 ·地点:学生机房 ·对象:全体参与主题教研的老师 召集全体备课组成员讨论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下例教学问题:①部分学生在课堂的教学中不理会教师的教学指令,偷偷地玩游戏、聊天或下载安装一些软件。教师发现学生的这些行为后,往往通过教学控制软件去控制学生的计算机、断开网络甚至呵斥学生;另有部分学生由于其它原因不能及时地完成教学任务,而拖延了教学的时间,影响了教师课堂教学的进程。为了追赶进程,教师强制性地去控制学生的计算机,并追发出新的教学指令,从而引起这部分学生的抗议,并由此引发了师生之间的紧张关系。②在新课程背景下,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发生了变化。教学中,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教学指令发布者,学生也不再是单纯的教学指令被动接收者。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应该是一种民主、平等、合谐的教学关系。 讨论的结果整理如下:通过此次的讨论,我们备课组成员认识到:师生之间紧张的教学关系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而影响到课堂教学质量。如何提高课堂教学中教师指令的有效性,又不影响师生之间融洽的教学关系这一问题引起了我们的思考。为此我们确立了本次教研的主题:“在遵循教学民主原则下,提高教学指令的有效性”。要求备课组成员共同探讨问题产生的本质及在课堂教学中解决此问题的方案。 对解决的方案我们提出了以下的初步设想:

优秀教研活动案例

聚焦课堂,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 教师:王晓娟【活动主题】 一、活动背景 在写作教学中,我们深感缺乏专门的英语写作课,没有对学生英语写作进行循序渐进地训练。长期以来我们基本延续着这样的一种模式:教师给出题目,提出要求,让学生在课内或课外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篇作文,之后交给教师批改,而教师批改的重点也只是放在语法和词汇等细节性错误上。这样的训练模式, 没有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而且使大部分学生写作起来相当被动,缺乏积极性和热情。这次活动我们采用听课、说课、评课、研讨等形式,希望通过充分发挥本组英语教师的集体智慧,提高我们的写作教学水平,并把写作教学中重点放在:1、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2、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下面记叙我们英语学科的一次主题式校本教研活动案例,与大家一起探讨。 ◆教研主题:聚焦课堂,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活动时间:2016年5月8月 ◆研讨方式:听、评课式 ◆课例执教:王晓娟

◆活动成员:小学英语教研组全体成员 ◆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2、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 3、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开放性,进而改善课堂教学质量。 4、提高教研组成员的互助能力,实现教师专业成长。 二、本次教研活动准备过程 上课准备: 指定执教老师 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为主题,提前两周通过集体备课形式完成教学设计,提前一周在其它班进行试讲,不断对教案进行完善。 三、活动程序 1)说课与评课2)主题研讨 四、教研活动过程 (一)说课与评课: 教研组长(主持人):各位老师下午好!今天我们将利用两节课的时间进行教研会议,会议有两个议程:

初中语文校本研修案例

初中语文校本研修案例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初中语文校本研修 隆尧县北楼中学冯广魁 研修目的:通过本次研修活动,来共同探讨如何指导学生有效的开展合作学习,以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研修主题:在语文课堂中如何指导学生合作学习 研修时间:2012年9月26日 研修地点:四楼主题教研室 组织人员:冯广魁 参加成员:王少英、王社英、田现江、王少峰、文良 研修过程: 主持人冯广魁:大家好,今天我们研修的主题是“在语文课堂中如何指导学生合作学习”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合作,已成为基础教育中不可轻视的内容。但是,这种“合作”的学习方式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却表现为盲目的“合作”,盲目的探究,只注重形式,而不讲究实效。因此,通过本次研修活动,来共同探讨如何指导学生有效的开展合作学习,以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合作学习的有效引导呢请大家各抒己见。 王社英:由于学生自主能力差,采取合作学习形式时,教师需要精心组织,以避免学生在互相争执中拖延宝贵的学习时间。所以在组织合作学习时,教师必须重视引导,努力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王少英:在合作学习时,让学生有秩序地分别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这样可以避免个别学生独自占用全部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同时也避免了争着说、同时说的无效学习行为。 田现江:由于班中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教师无法一一顾及,这就需要学习小组中有一个核心人物来组织小组学习。这个核心人物在开始的时候,可由教师指定,也可由学生自主选定。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习伙伴之间不可避免地发生意见冲突,如没有正确的引导,小组成员间往往会争得你死我活,从而造成学习障碍。所以,在组织合作学习时,要引导学生在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基础上学会分析、学会判断、学会归纳整理。

(完整版)校本研修案例分析

校本研修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 在开展的“高效课堂”模式下,强调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如何学习,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学中的重点不再只是“我们该教些什么”,而应是“我们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造这些条件”,而有效性恰恰是课堂教学的生命。一节课,使师生的生命有了怎样的变化;收获了那些知识与思考;获得了怎样的身心体验,是考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三个重要指标。客观地说,师生从走进课堂到走出课堂,总要发生一些变化,收获一些东西,好像每节课都是有效的。但是课堂的有效程度是很不一样的,有的课堂能对师生产生终生的影响;有的课堂只给学生留下一些机械的记忆,日积月累的差异就导致人的素质的差异,人的生活状态的差异。因此,每一节课的效果都不可忽视。 二、研修主题: 1)虽然新教材编写得很好,但感到难以驾驭,配套的教参所给的建议远远不够,大大增加备课难度,降低工作效率。再由于课时的限制,教学总是匆匆忙忙,对学生到底掌握了多少有所担心。 2)由于教材的内容缺乏前后联系,学生对有些内容不太了解或缺少兴趣,学生的能力要发展更是难上加难。 3)到底要不要淡化知识的系统性,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但这样一来学生的考试成绩肯定要受到影响。该怎样在这两者中寻求平衡?所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重中之重,所以最后大家确定研修主题为:通过设问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案例实施过程 (一)学习资料,教师独立备课 研修主题确定后,我们组老师开始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学习,在学习中,教师们都意识到,设计《春》这个教学案例时,把写作手法融合进去,还要考虑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学习资料后,让老师们独立进行备课。 (二)交流研讨,集体备课 教师们完成教学设计后,我们再组织教师交流各自的设计与设计意图,就在我们教师的教学设计中,我们发现教师们设置的问题不够具体,学生通过学习以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是模棱两可或抽象笼统的。那怎样才能把问题设置得科学、准确、具体,又符合学生实际情况。我们带着这一问题开展了多次研讨,讨论过程,老师们各抒己见。有的老师则发现,这些问题正是我们在日常教学中碰到的。为了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又找来有关的学习资料组织大家学习。 随着学习的深入,有些老师开始发现:1、问题不够具体,是因为我们没有给出具体的载体和路径。我们可以在设计中加入一些生活的场景,加入一些材料,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

小学数学校本主题教研活动案例

小学数学校本主题教研活动案例 五一小学陈艳红 本组的校本教研“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以县级课题《学习“三步导学”模式》为背景,教师研究为主体,学习如何运用“三步导学模式”为主题,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下面记叙我们数学学科的一次主题式校本教研活动的案例,与同行的朋友一次探讨。 一、教研活动概况 教研主题:如何运用“三步导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活动时间:2016年5月4日 地点:数学教研组 组织负责:巩柔 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小学数学 课例执教:陈艳红等 活动成员:小学数学教研组全体成员 活动目标:1、能够顺利地运用“三步导学这种模式”进行教学 2、提高课堂教学的开放性,优化课堂教学 3、提高教研组成员的合作性,集体智慧的运用

二、产生的背景 研究始于学习“三步导学这种模式”教研的问题,知道“三步导学的教学模式”包括“激情导课——民主导学——检测导结”三个环节。但具体怎么操作,从组建小组,培训组长,到课前备课如何设计前置性作业,如何将内容转化为目标,如何将目标转化为任务。上课时,如何导入导学,学生怎么自主学习,怎么交流,怎么小组展示,教师如何随堂评价,如何巡视,发现学生的课堂生成等。这些具体的操作,都来自一线教师运用这种模式时遇到的不少困惑。经过多次赴榆次学习,观摩他们的课堂,我们应如何的实际运用等,这次活动在主题就这样产生了。 三、具体流程 (一)发现问题,确立主题 新课标要求: 数学教育最终目标为关注人的思维发展,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课堂,于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开放性教学在榆次市教师们的多年摸索中产生了,已经验证了它的科学性,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教学困惑: 经过多次学习,观摩课堂,实际操作中运用后,普遍存在下面的问题小组成员达不到榆次孩子们的那种表现,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不习惯合作,组长也不会合理分配组员的任务,展示也令人不太

校本教研活动记录与反思

校本教研活动记录与反思 活动主题:新教师如何快速成长起来 活动时间:2015年9月 活动地点:办公室 主持人:学俊 参与人员:全体教师 活动记录: 吴主任:对于每一个刚走出大学校园,踏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可能都有这样的疑惑:怎样才能在工作岗位走出一片新天地?对于新老师而言,热情高,精力充沛,思维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进取心强。但是要教好学生,仅有丰富的知识,先进的理念还是不够的。还需要不断的积累教学经验,今天就让各位在座的经验丰富的老师,跟新老师交流一下经验。 老师:作为新老师在平时工作和行为上,心中必有明晰的奋斗目标,就会把自己的发展置于理性思考之上,使自己有了专业成长的紧迫感,促使自己不断寻找自己在学校、全区甚至全市教师中的位置,有了成长的目标与动力就能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激励自己。 老师:教师的原有专业知识只有在教学实践中才会真正得以融化和实用。教师是带着原有的个人知识走进课堂的,这些个人

的知识是教师进行教学实践的支撑和基础。由于新课程改革开设综合课程后,各学科的联系日趋紧密,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将自己原有的知识综合化,使自己的知识结构更加科学化和合理化。 尚老师:教师的专业技能只有在教学实践中持续锻炼才会更纯熟。 王老师:教师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与学生的接触才能形成良好的专业情意。 活动反思: 新教师的成长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在外因的影响下,自身也要不断学习,不断改进,这样才能成长为更好的老师。会议中各位老师均说出了自己的感受与行动,相互学习借鉴,达到共同进步。

活动主题:如何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 活动目的:通过教师交流、探讨、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真正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 活动时间:2015年10月 活动参与:各科任老师 活动主持:吴统晖 活动记录:开花 一、主持人开场白 第一次做这样的教研主持,请大家给予支持。能够贡献自已的智慧,能够分享自己的经验,能够提出宝贵的意见与建议。 “玩小游戏热身”----认颜色

学校安全教育校本教研活动记录

学校安全教育校本教研活动记录 《与安全同行》说课设计 xxxx 我说课的内容是八年级安全教育: 《与安全同行》 一、课题产生的背景 我们学校为孩子们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学生活泼好动,常爱打闹,有的同学还爱搞恶作剧,学校和老师虽三令五申,仍避免不了意外的发生。因此,从学生安全的角度出发,确定了这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 校园活动安全 二、活动目标 这次活动的开展,我希望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1、认知目标: 使学生了解自身安全的相关知识。 2、能力目标: 通过探究,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知识和处理信息知识的能力,增强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行为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共同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做一个善于交流的人。 4、情感目标: 通过活动,增强学生热心帮助家人与朋友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三、教学方法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只是有针对性指导,引导,起到调解与帮助的作用。 四、活动步骤 1、确定课题与子课题,成立小组 2、各小组制定活动计划与方案 3、学生开展活动 4、阶段性总结与新目标的制定 5、成果展示 五、活动时间与课时安排 本次活动为三周5课时完成,为了体现说课的完整性我把三周的活动内容纳入到本节说课之中。 六、具体实施步骤及指导方案、实施策略 第一阶段,(第一课时)确立课题与子课题,成立小组 我首先给学生出示这样一张X光片: “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我适时介绍: “这是几年前一个叫杨洋的同学摔伤时的X光片。”有同学抢着说: “我知道是我大哥”。我抓住时机问: “你还记得当时的情况吗?对他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影响吗?”通过杨贺同学的介绍,校园安全的话题引起全班同学的重视。他们决定亲自实践,调查学校的安全问题。

校本教研案例

摒弃“题海战术”,探究“小学数学有效性练习” ——记一次“练习课”的校本教研活动 一、研究概况 研究主题:探究小学数学练习课的有效性 主要形式:课例研究 参与人员:全体的数学教师 时间:2013年9月~2013年11月 二、背景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认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课堂练习则是教学过程中学生动手实践的主要形式,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练习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思维、品格、身心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还可以获得反馈信息,检验学生学习教学的能力,评价教与学的水平。而长期以来,我们的数学教学提倡“精讲多练”、“以练代讲”,所以在练习中存在着多、繁、杂的现象。当前小学数学课堂练习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重盲目多练,少系统。课堂练习的安排常常是重复单调,杂乱无章,不能使学生从练习的安排中领会到知识的结构、加深对基本概念法则的理解。 (二)重封闭练习,少灵活。现在的课堂练习大多是条件明确,思路单一,结论确定的封闭性习题,缺少那些条件隐蔽,思路开放,灵活多变的习题。不重视练习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不重视练习的数学应用价值体现;不重视练习的条件开放、问题开放,以体现不同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水平;不重视练习的趣味化设计,展现数学的生动、有趣、富有魅力…… (三)重整齐划一,少弹性。课堂练习过于“一刀切”,不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造成有些人“吃不饱”,有些人又“吃不了”的状况。这类练习不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解答时不需要一学生一定的创造性思维参与。 (四)重技能训练,少思维。课堂练习最直接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所以练习停留在简单模仿与重复上,忽视练习中的思维因素。而实质上,练习只是一种手段,培养能力与发展思维才是目的。 要改变这些现状,提高课堂练习的有效性迫在眉睫。这也就要求在进行日常的教学活动前,必须深入思考,设计出具有有效性的课堂练习。 三、活动过程 (一)理论学习

校本教研活动案例(新)

校本教研活动案例 关于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探讨与研究 大兴镇中心学校 问题的提出: 当今社会一切都讲究效率,凡事讲究效率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们办事的准则,教学更是如此,追求高效率的教学效果,是广大教师的共同愿望。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所在,学生在课堂中究竟学到了什么,课后得到了什么,这永远都是任何教学所必须追问和思考的,也永远是我们解决上述诸多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学校始终向学生灌输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但他们毕竟是孩子,依赖性仍较强且普遍。另外,我校非常注重学生的目标形成教育工作,学生虽然对自己的将来有了一些清晰的认识与规划,但仍缺乏持续的内驱力。今天,新的课程标准下,我们的课堂理当是另一番景象——就是不能单纯以应试为目标,可我们的现状呢,却打着“新课标”的幌子,玩得不着边际,甚至出现“上课时热闹,复习时紧张,考试时茫然”的奇怪现象与“重结果,轻过程;取书本,舍生活;多盲从,少钻研;有风光,无风骨”的教学怪圈。 基于此,我们学校了开展“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校本教研活动,以此为个案进行探讨也研究,希望能对我们及教育同仁在课堂教学上所有帮助。具体操作过程: 【第一阶段】 本次活动的第一阶段从李果校长提出“关于工作着眼点的反思与追问”【材料后附】入手。 活动时间:在开学初,学生正式返校前的2月26至28日三天

活动形式:全校范围的先分散,后统一 活动分组:数、语、英、政史地、理化生、职教组各为一组,信息技术和音体美整合为一个组,领导为一个组。 活动要求:真实学习、真实思考、真实交流、真实研讨。借此机会全面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做目中有人的教育,使自己的课堂焕发生机与活动,使自己的课堂更有效、高效,更有意义、价值。 活动步骤:校长解读——教师自学——组内讨论——组间交流—— 求证答辩——全校展示——总结提升”的研讨流程。 1、校长解读:李果校长亲自挂帅,设计并主持了本次大讨论的全过程。首先他对本次大讨论的主题进行了缜密的构思,经校领导班子多次商榷,并最终将主题定为:“关于工作着眼点的反思与追问”。在会上,他对研讨材料进行了科学、具体的阐述,尤其是教师对学生的发展定位问题:是仅关注学生的分数,还是将学生看作“放牛娃”“农民”“短跑健将”“优秀大学生”等具体的人。同时,李校长还列举了一些因教育观念狭隘而导致的种种教学“悲哀”,对教师讨论的“关于工作着眼点应放到何处”、“怎样才能使你对学生的爱有根基”、“获得一生工作的成就和幸福感,你应具备什么样的根本前提”等问题进行了详细、具体地讲解点拨。 2、教师自学:校长解读材料后,给教师20分钟自学即第二次学习研讨材料的时间。全体教师在多媒体教室内分成八块(七个教研组和一个领导组),依据材料及先前解读,再结合自己的教育经验,整理出自己对讨论问题的基本思路和观点(六个研讨问题,每天两个)。 3、组内讨论与组间交流:教师自学后,由组长组织,教师依据自己整理的观点先在组内相互交流、讨论,求同存异。教研组长指派人员做好组内研讨记录。20分钟后,由组长进行组间交流,对研讨的观点再进行深入的梳理与整合。 4、求证答辩:针对各教研组达成的共识与存在的教育困惑,李果校长以答

校本教研活动记录与反思

活动主题:新教师如何快速成长起来 活动时间:2015 年9 月活动地点:办公室主持人:冯学俊参与人员:全体教师活动记录: 吴主任:对于每一个刚走出大学校园,踏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可能都有这样的疑惑:怎样才能在工作岗位走出一片新天地?对于新老师而言,热情高,精力充沛,思维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进取心强。但是要教好学生,仅有丰富的知识,先进的理念还是不够的。还需要不断的积累教学经验,今天就让各位在座的经验丰富的老师,跟新老师交流一下经验。 李老师:作为新老师在平时工作和行为上,心中必有明晰的奋斗目标,就会把自己的发展置于理性思考之上,使自己有了专业成长的紧迫感,促使自己不断寻找自己在学校、全区甚至全市教师中的位置,有了成长的目标与动力就能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激励自己。 张老师:教师的原有专业知识只有在教学实践中才会真正得以融化和实用。教师是带着原有的个人知识走进课堂的,这些个人的知识是教师进行教学实践的支撑和基础。由于新课程改革开设综合课程后,各学科的联系日趋紧密,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将 自己原有的知识综合化,使自己的知识结构更加科学化和合理化尚老师:教师的专业技能只有在教学实践中持续锻炼才会更纯熟。 王老师:教师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与学生的接触才能形成良好的专业情意。 活动反思:

新教师的成长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在外因的影响下,自身也要不断学习,不断改进,这样才能成长为更好的老师。会议中各位老师均说出了自己的感受与行动,相互学习借鉴,达到共同进

活动主题:如何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 活动目的:通过教师交流、探讨、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真正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 活动时间:2015 年10 月 活动参与:各科任老师 活动主持:吴统晖 活动记录:魏开花 一、主持人开场白第一次做这样的教研主持,请大家给予支持。能够贡献自已的智慧,能够分享自己的经验,能够提出宝贵的意见与建议。 “玩小游戏热身” ---- 认颜色 二、寻找合作伙伴,梳理教研记录 三、温馨提示之请大家站着发言,且发言时间不能超过三 分钟,发言采取循环说的形式 活动过程:

校本教研活动记录单(1)(精)

校本教研活动记录教研组名称:白马学校综合教研组 教研组长:王佳良记录人:周文远 2016.4.19活动 地点白马 小学 主持 人 周文 远 王佳良周文远李晓阳 胡建波何文喜张文娟 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通过引导学生能根据生活 实际灵活运用数学知识, 让生细心留意生活中的数 学知识。 (请从本次活动的发言内容概 要、主要结论、解决的问题和未 解决的问题等方面进行记录) 王发言内容概括:新 课程改革,迫切要求 老师用发展的眼光来 对待教学,数学是一 门重要学科,坚持数

学来源于生活,扎根生活,且反过来又应用,服务于生活,将学生应用于数学过程兴趣化,生活化,为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 主要结论:数学是人们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学数学就是为了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解决了更多的实际问题,更多的在教学中渗透生活中的数学。 解决的问题: 1、人民币的认识跳骚市场张文娟 在全班组织学生设计一次爱心义卖,学生准备学具人民币,在价格的变化过程中体会人民币的单位换算 2、长方形的面积数学活动课胡建波 组织一次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去田间实地测量土地的面积。学生很快就发现,现实

的一块一块土地不是规则的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或梯形,必须通过化整为零,转化成我们所掌握的平面图形面积的问题。 3、小数的初步认识教研课李晓阳 引导学生到商店观察物品的价格,发现了以元做单位会出现小数。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知道了原来这些物品虽不贵重但顾客需要量大或有的物品分量虽轻但很贵重。未解决的问题: 一年级培养学生养成记账的习惯,以便年终统计查询,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三年级鼓励去银行办理自己压岁钱储蓄业务;学会查询水电消费。 教研成1. 请列举出通过本次活动汇聚的生成性成果,例如课堂实录、教学设计、讲稿、总结材料等; 并列举出每件成果的主要生成者或执笔者,记录成果的存放处便于未来备查;

校本教研活动记录模板

校本教研活动记录模板 校本教研活动记录 参加人员:XXX、XXX、XXX 活动背景: XX年10月22日,小店学区全体教师来到小店中心学校观摩教学工作。上午,语文学科的老师听了邢清亮老师执教的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课,数学学科的老师听了袁秀梅老师执教的《反比例的意义》。下午,全体老师分语、数学科,开展了说课、评课活动。各位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带着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在轻松的气氛中真心交流,真情互动。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案 学科:语文年级:二年级设计人:邢清亮教学目标:1. 会认12个字,会写12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感悟,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重点难点: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难点:课文的感情朗读、背诵。将奉献旨意内化心灵,外化行动。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朗读感悟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趣。 1.在《泉水》中,我们认识了乐于助人、乐于奉献的泉水。今天我们将来认识另一个乐于助人、乐于奉献的朋友。他的一生中是在以帮助别人为快乐中度过的。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出示:雷锋画像)看,他是谁?生:雷锋叔叔。同学们这么快就说出了雷锋叔叔,想必大家都一定很熟悉雷锋叔叔,谁来说一说你知道的雷锋。师:雷锋叔叔是一名解放军战士,虽只活了22岁。但他却为人民做了许多好事。雷锋叔叔牺牲以后,毛泽东主席为他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这么多年过去了,可我们还觉得他就活在我们身边。你想找到他吗?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去找一找。 出示课题:雷锋叔叔,你在哪里齐读课题。 2.认识生字:“雷”“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能准确认读。标出

小学数学组校本教研活动记录

小学数学组校本教研活动记录

崖湾小学数学组校本教研活动记录 [活动主题]:加强预习指导、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研组名称]:小学数学组 [活动时间]:2016年9月9日 [地点]:一年级教室 [学科]:数学 [年级]:一年级 [课题]:两位数加法、减法的应用题 [主持人]:顾明 [记录]:田辉 [活动方式]:校本教研模式 [活动流程]:背景介绍——教学构思——观课点分配——观课——教学反思——议课——生成成果 [集体备课时的建议]:转变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方式,备教材,备学生,力求实用。[课前准备]:1、卡片2、小黑板 [观课点及人员分工]: 1在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是如何调动的。 2、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兴趣和对学困生的关注。 3、学生按照“预习——展交——反馈”的学习效果如何。 [讨论交流问题]:学生对感受到的信息如何表达 [建议和意见]:教师放开手脚让学生来尝试。 [失误或问题反馈]:1、重难点突破方面有待改进。 2、对学困生的关注不够。

[讲课教师]:潘石恩 [授课学校]:崖湾 [年级]:一年级 [学科]:数学 [课题]:两位数加法、减法的应用题 [课型]:新授课 [观课时间]:9月18日 《两位数加法、减法的应用题》说课稿 一年级教材93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 一、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两位数加法、减法的应用题”教学,是在学生已学习了得数分别是几十几加几十几或减几十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基础上进行的,是两位数加法和相应减法的最后阶段,因而在100以内的加减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最基础的知识之一,也是学生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给学生打好此基础,对进一步学习数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或减两位数的记算方法。 2、培养学生读题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养成认真仔细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看图感知提问题 三、教法和学法的选择。 教法:创设情景法。为了使学生分别熟练退位减法,(1)、先是开火车口算在得数分别是说出得数后学生判断改正,(2)、然后版演竖式计算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中,完成后讲解计算过程,(3)同桌检查帮助改正.一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同时也保留着直观动作思维的形式,因此,必须从这一实际出发,从他们喜欢的跳绳活动开始,增加学生的活动和动手操作的内容,引导学生动眼看、动口说、动脑想,用多种感官进行学习。 学法:小组合作交流法。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选用自学观察法、小组合作交流法等教学的方法。同时在学法上,选用指导学生阅读数学教材感知信息的方法,组织讨论交流学生进行学习。在学具和教具的准备上,应有小黑板、卡片等。

信息技术学科校本主题教研活动案例

信息技术学科校本主题教研活动案例 一、教研活动概况。 ◆教研主题:尊循民主教学原则下,提高教学指令的有效性。 ◆活动时间: ◆组织负责:董超 ◆课例执教:梁亚威 ◆活动成员:董超、梁亚威、王芳、刘江艳(信息技术学科备课组全体成员) ◆活动目标:1、增进课堂中师生之间平等、融洽的教学关系。 2、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指令的有效性,进而改善课堂教学质量。 3、提高备课组成员的互助能力,实现新老教师共同成长。 教研具体流程与评析。 ·时间:2009年3月26日 ·地点:学生机房 ·对象:信息组全体教师 召集全体备课组成员讨论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下例教学问题:①部分学生在课堂的教学中不理会教师的教学指令,偷偷地玩游戏、聊天或下载安装一些软件。教师发现学生的这些行为后,往往通过教学控制软件去控制学生的计算机、断开网络甚至呵斥学生;另有部分学生由于其它原因不能及时地完成教学任务,而拖延了教学的时间,影响了教师课堂教学的进程。为了追赶进程,教师强制性地去控制学生的计算机,并追发出新的教学指令,从而引起这部分学生的抗议,并由此引发了师生之间的紧张关系。②在新课程背景下,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发生了变化。教学中,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教学指令发布者,学生也不再是单纯的教学指令被动接收者。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应该是一种民主、平等、合谐的教学关系。 讨论的结果整理如下:通过此次的讨论,我们备课组成员认识到:师生之间紧张的教学关系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而影响到课堂教学质量。如何提高课堂教学中教师指令的有效性,又不影响师生之间融洽的教学关系?这一问题引起了我们的思考。为此我们确立了本次教研的主题:“在遵循教学民主原则下,提高教学指令的有效性”。要求备课组成员共同探讨问题产生的本质及在课堂教学中解决此问题的方案。

语文校本教研活动案例

语文校本教研活动案例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语文校本教研活动案例 石城中心校石城小学语文教研组宋江波 一、活动背景: 本校的校本教研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下面记叙了我们语文学科的一次主题式校本教研活动案例与大家一起探讨。 二、策划安排: ◆教研主题:在语文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活动方式:案例研究活动 ◆活动时间: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活动地点:石城小学办公室 ◆组织负责:张彩云 ◆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 ◆课例执教:宋江波 ◆活动成员:语文组全体成员 ◆活动目标:1、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群体功能,促进个体学习,使合作学习与个性化自主学习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2、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开放性,进而改善课堂教学质量。 3、提高教研组成员的互助能力,实现教师专业成长。 三、实施过程 1、分析现状,提出主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鉴于此,我中心校在学年初就提出应着力寻求一种有效的小组合作探究策略及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措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氛围。根据中心校的构想,我校语文教研组就课堂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策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各种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展开研究,研究旨在使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上有一个较大的突破,为我中心校在语文小组探究学习中创出一条新路子,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提升教学质量。 2、教学困惑 学校召集全体教研组成员讨论小组合作学习中普遍存在的下面教学问题:讨论时,学生们很多时间都在互相推诿,你让他先说,他让她先说,并没有陈述有关学习的内容或见解,表达自己读书的感受和想法;有些组在不断分工:你读第一段,他读第二段……几分钟过去了,有的组还没有确定谁来发言,谁做记录,没有开展有实质意义的学习;有的小组一直由组长在唱“独角戏”,而其他人则无动于衷,充当看客。还有的小组,干脆将讨论的内容弃之一旁,或坐以等待别人的成果,或趁此热闹的场景,聊起了“题”外话;学生

校本研修活动记录表

“国培计划(2014)”—示范性教师工作坊高端研修项目参训 学员校本研修活动记录表 年度活动编号: 活动主题以及 要解决的问题 对10个核心概念理解与教学研究、 主持人车村小学校长王新霞主讲人冯海芬 参加人员车村小学数学教研组 活动时间与地 点 2015年4月23日,数学教研组办公室 活动方式与过程一、十个核心概念是什么 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 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二、对数感的理解及培养策略 对数与数量的感悟、对数量的感悟、对运算结果估计的感悟、 认识数感的的价值、在数学中加强数感的培养 三、对符号意识的理解及培养策略 理解符号表示的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意义、能够运用 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理、 了解数学符号的发展历史、在数学中加强符号意识的培养 四、对空间观念的理解及培养策略 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 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 形的运动和变化、 引导学生观察、感知实物和几何图形、加强试验操作、获得 直观感知、关注儿童几何思维的发展 五、对几何直观的理解及培养策略 学会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 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借助几何直观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 预测结果、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的理解数学、 在具体的操作中实现几何直观思维的提升、数学中必须加强 学生对图形的的认识、理解、感悟能力理解数学问题的本质、利 用信息技术展示几何直观、 六、对数据分析观念的理解及培养策略 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含着的信息、 七、对运算能力的理解及培养策略 八、对推理能力的理解及培养策略 九、对模型思想的理解及培养策略

小学数学校本主题教研活动案例.

运用“导学----展交-----训练”模式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校本教研活动记录:张雪莲 ◆教研主题:运用“导学----展交-----训练”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活动时间:2014年11月 ◆活动地点:丹麻寺学校 ◆主持人:张雪莲 ◆内容: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三年级数学《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课例执教:赵英花 ◆活动成员:丹麻寺全体教师 ◆活动目标: 1、体现合作竞争的教学思想,培养学生独立探询问题的能力和全面观察问 题的思维方式。 2、优化数学教师的互助能力,实现教师专业成长。 ◆活动过程: 一、背景介绍: 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运用‘导学----展交-----训练’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校本教研模式是“仿课研究”。我们知道,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所以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促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去探索、去思考,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中大胆放手,鼓励学生独立自学,使学生真正掌握着学习的主动权,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就会积极自主的参与学习,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 二、授课教师说课: 运用ppt课件从教材分析、教学设计、教学流程、教学媒体等几个方面说课。 三、分配观课点: 1、在导学环节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时间、效果。(汪鞠忠、陈树梅) 2、在展交环节中,学生展示交流的技巧和方法有哪些?(金山奎、李广菊) 3、当堂训练的内容、方式、完成率。(杨国福) 4、和光盘相比,哪些地方超越了,哪些地方做的还不到位?(张雪莲、王玉花) 四、赵英花授课(过程略),其他教师带着各自的观课点观课。 五、授课教师反思: 1、由于学生的课前预习扎实,所以课堂教学学生的学习参与性比较高涨。 六、教师议课: 1、在导学环节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时间、效果。 陈树梅:今天,我有幸听了老师的一堂课,我的感受是李老师将问题激励、自学指导和合作学习三者紧密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了自学的目标、要求、方法,让学生在有效地时间里开展了有效的探索,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汪鞠忠:今天听了赵老师的数学课,给我的感受是赵老师将问题激励、自学指导和小组学习三者紧密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自己的目标,要求,方法,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开展了有效的探索。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学习的自主参与者。我们知道自主学习就是把课堂时间交给学生,把学习内容交给学生,把学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强化学生学习的主动权,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生动活泼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并体验学习的过程和自我获取知识的乐趣,从而使学生养成学习习惯,逐步形成各自的学习方法。 赵老师这节课共有二次自主学习活动,时间超过了25分钟左右。活动一:学生用数一数,折一折,比一比,量一量,说一说的方法,说出自己的发现,找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活动二:学生用比一比,说一说的方法,证明出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这个特

小学校本教研活动记录

校本教研活动记录 活动主题;骨干教师专业引领(教养小学生的综合素养) 活动时间: 地点:办公室 活动方式:自主实践、协助研究 活动流程:活动背景介绍→做课人说课→授课、观课→ 议课→生成课、提出要求 活动准备:由张胜先老师上一节示范引领课。 向全体语文教师征集课堂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并确定观察点。 活动过程: 一、由主持人说明本次教研活动的开展背景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培养合格的人才迫在眉睫。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培养具有综合素养的学生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那么在短短的40分钟时间内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呢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中心学校的杨老师为我们做一节示范引领课,希望大家从中得到经验,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加以运用,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二、由徐老师说课 三、主持人分配观课中观察点 四、由张老师做课,全体教师进行观课 五、议课记录: 张维旭:在字词的解决上,本节课给我们做了一个榜样。主要以学生的自学完成为主,从音形义三个方面加以巩固,学生认读的正确率高。在认的基础上重视了写的训练,由易到难,效果好。朗读指导到位。 李水亭:本堂课中中教师在读的方面指导到位,以分段教学学生易于把握。 王军宣:本节课中教师始终以读为主线,读得形式多、数量多,达到了6次。从抓往字词的理解读到意境中去读,每次都有不同的目标,真正达到了阅读教学以读促讲、以读代讲的效果。 邹文昌:评价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本节课中教师评价的方式灵活多

样,重要有:(1)手势语评价,用鼓掌的方式进行表扬评价。(2)教师富有激情的语言评价。(3)学生同伴之间的互相评价。(4)发奖励卡有形式进行评价。 六、本次教研活动生成性的成果: 1、朗读指导的方法:(1)教师在一堂课中应该抓住一段话中的关键词、重点词进行指导。如本堂课中的“漂亮、生气”两词。(2)分段抓主要内容、重点语句进行朗读指导。(3)出示读的要求进行朗读指导。 2、中高年级字词解决时应放手让学生自主解决,可以按“读——勾画——自学——理解——写——应用”的六步法进行教学。 3、评价是课堂的催化剂,课堂上教师应积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如鼓掌、师评、互评、画画评、手势评价、奖励卡评价等。 4、概括能力的培养以考导式(即填空)形式进行,使学生在思维上有一个框架。 5、写的训练在课堂上必不可少,教师要抓住机会适时进行训练,如师生共同板书课题,学生抄写词语等方式。 七、本次活动中的不足 1、教师的互动性不够积极,对某个问题的探讨应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 2、教师形成的观点应具有条理性、科学性、实用性。 八、今后改进意见: 教师的互动参与率要高。 校本教研活动记录 时间 地点:办公室 参加人员: 主题: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 形式:座谈会 教研记录: 邹主任:教学效率的提高,有效教学目标的实现,是综合各种因素发挥整体效能的过程。研究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就要在树立现代教学效率

学校校本教研活动案例

校本教研活动案例 计算开放性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一、活动背景 本组的校本教研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校本课题《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开放性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为载体,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二、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计算的多样性、灵活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开放性,进而改善课堂教学质量。 3、提高教研组成员的互助能力,实现教师专业成长。 三、活动概况 教研组织:数学教研组 活动主持:低段教研组组长薛振利 参与者:小学数学教研组全体成员 执笔人:任素萍 教研具体流程: 此次教研活动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一、课前研讨;二、课堂观摩;三、研讨分析;四、课后反思。 四、教学过程简介: 王凤仙老师执教笔算乘法(不进位) 一、铺垫引入 1、复习两位数乘一位数或整十数(出示灯笼) 过年了,新华书店的门口挂上了好多漂亮的灯笼,每个灯笼上都有一个数学题,如果答对了,还会出现祝福的字哦,大家有兴趣试一试吗? 2、呈现问题情境,提出问题 过渡语:不仅书店门口喜气,书店里面也非常热闹,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电脑呈现主题图动画:(出示书店一角)

主题图出示:小红是他们班上有名的万事通,因为他最大的爱好就是看书,瞧,他又拉着妈妈来书店来买书了。 师:根据已知信息,你可以怎么提问?生:…… 引出问题:小红一共要付多少钱呢? 谁能列出算式(板书:24×12=?) 先来估算一下:大约付多少钱? 师:怎样才能知道估算的钱数最接近正确答案呢?(生:计算) 师:对,这就需要我们准确的计算出24×12的得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板书课题) 二、探索尝试,寻找方法 1、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你能想办法算出得数吗?试试看 2、同桌商量一下,整理方法(讨论:这样做合适吗?) 3、全班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师:谁愿意来汇报一下,你是怎么做的?) 生1:24×10=240 24×2=48 240+48=288 生2:24+24+24+24+24+24+24+24+24+24+24+24=288 生3:24×3×4=288 生4:24×2×6=288 生5:12×4×6=288 生8:你是怎么想的? 24 ×12 ------------------- 48……2×24的积 240 ……10×24的积 该提问:4为什么写在十位上,2为什么写在百位上?(多个学生重复回答) 寻找最佳方法:让学生对比竖式与拆数的方法,得出:竖式比拆数要方便,不用写很多步。 提问:观察左边与右边,有什么联系?你想说些什么? ⑴各部分表示什么意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