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第12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实录(1)(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第12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实录(1)(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第12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实录(1)(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第12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实录(1)(新版)新人教版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一、解题导入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我们先来看题目。从题目里面,你能读到反映这篇文章的关键词吗?

生:从标题来看,我认为文章的关键词应该是“说”和“做”。

师:很准确!但是有一个人名不能忽视———

生(齐):闻一多先生!

(屏显闻一多和作者臧克家简介。)

师:上世纪80 年代,为纪念他的老师闻一多,臧克家先生创作了这篇文章。在学生的眼中,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一起来学习。

二、读清结构

1.读准四字短语。

师:课前老师要求同学们在预习时找出四字短语。同学们都找了哪些?

生:我找到的是慷慨淋漓、气冲斗牛、迥乎不同和锲而不舍。

师:找得很准确!

生:诗性不作、炯炯目光、望闻问切、沥尽心血。

生:我找到的四字短语有不动不响、无声无闻、群蚁排衙、潜心贯注和心会神凝。

生:我找到的是警报迭起、形势紧张、一反既往、凶多吉少和迥乎不同。

生:我找的有声震天地、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师:这篇文章的四字短语还真不少!同学们找得都很好!老师也对这篇文章的四字短语作了一个梳理,并挑出了一些比较关键的四字短语。

(屏显。)

锲而不舍目不窥园

足不下楼兀兀穷年

沥尽心血群蚁排衙

潜心贯注心会神凝

慷慨淋漓气冲斗牛

声震天地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四字短语。一个词读两遍,开始———

(生齐读,读得大声、整齐、吐字清楚。)

师: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

2.读清课文结构。

师:刚刚大家已经提炼出反映这篇课文的关键词是———

生(齐):“说”和“做”。

师:其实投影出来的这些四字短语,也都分别修饰了“说”和“做”。现在,我们不妨将它们一一归类。

师:“锲而不舍”是修饰———

生(齐):做的。

师:目不窥园———

生(齐):做的。

师:足不下楼———

生(齐):做的。

师:兀兀穷年———

生(齐):做的。

师:沥尽心血———

生(齐):做的。

师:群蚁排衙———

生(齐):做的。

师:潜心贯注———

生(齐):做的。

师:心会神凝———

生(齐):做的。

师:慷慨淋漓———

生(齐):说的。

师:气冲斗牛———

生(齐):说的。

师:声震天地———

生(齐):说的。

师:昂首挺胸———

生(齐):做的。

师:长须飘飘———

生(齐):做的。

师:这些词语中,对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修饰还有一些区别,我们来作个梳理。

(分三组归类屏显。)

师:前面6 个四字短语是修饰闻一多先生的“说”还是“做”?

生(齐):做。

师:是从哪个方面来修饰他的“做”?

生(齐):学者方面。

师:在这方面,没有出现对于“说”的修饰的词。可见,在这方面他注重于“做”。这正好对应课文中

哪一句关键句?

生(齐):“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师:这就是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的“说”和“做”的特点。按照这样的思路,下面这些短语应该是用来

形容闻一多先生哪个方面的“说”和“做”?

生(齐):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师:这样的“说”和“做”有什么特点?课文中也有关键句作了归纳。

生(齐):他“说”了就“做”。

师:好,这些就是“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主要内容。对这些主内容的连缀,作者也相当善于运用关键句,诸如总起句、过渡句、总结句。你们能找到吗?找找看。

(生自主活动。)

师:都找到了吧?谁来先说?

生:第7~9 自然段是过渡段。第7 自然段总结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的“说和做”的特点:是做了再说,做了不说;接着第8 和第9自然段,领起引出作为革命家方面的内容。

师:过渡段,承上启下。说得太好了!找得准还能加以分析!

生:我也找到了一处过渡的句子,首先是第5 自然段的第一句“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这一句总结了上文闻一多先生埋头研究的内容。接着是第6 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这一句引出了闻一多先生做“校补”和“古典新义”的这些成绩。

师:这是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这一部分内容中的过渡句。

生:我找到的是总结句,第19和第20 自然段。这两段总结了上文,并对闻一多先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师:对!这两段就是总结段,你们找对了吗?还有总起段,哪位同学找到了?

生:总起句是第1、2 自然段。“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

也不一定说。”下面就是围绕这两段展开的。

师:准确!同学们刚刚都找到了文章中的关键句。开头有总起句,总领全文;结尾有总结段,总结全文;中间不乏过渡段,第7~9 自然段就是全文的过渡段。而在小部分中,也有衔接上下文内容的过渡句。你们看,前后呼应,中间内容层层衔接,环环相扣,这样的结构就是一种非常严谨的内容结构。这种严谨的行文特点很值得同学们借鉴学习!

三、感悟形象

师:通过刚刚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课文主要是从学者和革命家两个方面叙述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作为学者,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在这一部分中,最细致地描述闻一多先生怎样研究学问的当属第———

生(齐):第3 自然段。

师:咱们就来精读第3 自然段。我们先齐读这一段。

(生齐读。)

师:这一段的开头有这么一句话:“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课前预习到刚刚的认真朗读,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是否也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同学们就带着屏幕上的问题认真研读第3 自然段。先细读,再把想法写在课文空白的地方。

(屏显。生研读。)

这一段中哪一个词或者哪一个句子让你对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什么样的印象?

师:同学们手脑并用细致研读了第3 自然段。现在咱们就一起来分享阅读的体验和成果吧!

生:“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从这句话中,我感受到闻一多先生对新知的渴望和钻研还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以及他对自己极其苛刻的要求。

师:渴望新知和锲而不舍的精神让你印象深刻。

生:“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这一句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这一句运用大量的四字短语把闻一多先生从研究态度的认真到生活上的习惯淋漓尽致而又简洁明了地表现了出来。闻一多先生为了研究所付出的精神是多么的可贵和伟大呀!作研究的闻一多先生,他的形象在我心目中是严谨的、坚持不懈的,也是专心致志的。

师:你是透过这个句子中的词语来感悟的,表达特别清楚流畅!

生:我找的是这一句:“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句子中“贪”和“惜”两个词体现出闻一多先生治学的如饥似渴。从中,我感受到他对于知识的渴望以及拯救国家的决心!我觉得他是一个有着强烈爱国主义情感的人!

师:正是这样的爱国热情,驱使着他积极作研究,努力作研究,争分夺秒作研究!

生:我找的是这一句:“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这里的“想吃尽、消化尽”有点夸张,但是却极其准确地写出了闻一多先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则写出了他高瞻远瞩的爱国情怀!

师:抓住了关键词和修辞手法来感悟形象。

生:“他贪的是精神食粮”这一句让我对闻一多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让我看到了一个为作研究而如痴如醉的学者形象。

师:这样的学者形象深入你的内心。好,通过同学们的交流,我似乎感觉到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的形象已经依稀在眼前了。下面,让我们再通过想象与还原让他的形象鲜活起来。请根据老师出示的情境,合理发挥想象,还原一次闻一多先生作研究时的情景。

(屏显。生自主写作。)

夜,已经深了,可闻一多先生的书房里却还亮着光,只见他……

要求:尽量遵从文本,合理想象,并尝试运用文中的四字短语来表达。

师:差不多了吧?来,你写得很好,跟大家分享一下。

生:夜,已经深了,可闻一多先生的书房里却还亮着光,只见他全神贯注地伏在案桌上,不动不响,无声无闻,灯光闪烁着,把闻一多先生高大的身影投射在了墙壁上。汗早已经湿透了他的衣衫,额头上那一颗颗豆大的汗珠不时顺着脸颊滑落下来,滴在纸上,他也无暇及此。

师:语言优美!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她在文字里,放大了一个细节———

生(齐):汗珠滑落。

师:对,这里她还运用了课文中的一个四字短语———

生(齐):无暇及此。

师:是的,除此之外,她在前面也运用了课文中的四字短语。你们听出来了吗?

生(齐):不动不响、无声无闻。

师:看来,同学们听得很认真。你看,好的文字的确富有吸引力!

生:夜,已经深了,可闻一多先生的书房里却还亮着光,只见他坐在一把破旧的椅子上,头发凌乱,桌子上堆放着一摞书,手里拿着一支笔,聚精会神地看着,时而用笔在书上画、写,时而掩卷长叹或拍手叫绝,时而还望向墙壁,凝神静思,就这样,兀兀穷年。

师:同学们注意到她用到的“时而……时而……时而……”这个句式了吧?这是什么句式?

生(齐):排比。

师:对,尝试运用修辞,语言就生动优美了!这里还用到了课文中的四字短语———生(齐):兀兀穷年。

生:夜,已经深了,可闻一多先生的书房里却还亮着光,只见他坐在书桌前如饥似渴地翻阅着古代典籍,认真地思考着。桌上的红烛发出微弱的光芒,把他伟大的形象映在了墙壁上。

师:你很动情地把你的文字读出来了。同学们觉得他写得好不好?

生(齐):好。

师:但是,好像有一个要求他没有完成。

生:没有用到文中的四字短语。

师:那下面的同学一定要尝试着运用文中的词语来表达。好,接着说。

生:夜,已经深了,可闻一多先生的书房里却还亮着光,只见他头发凌乱地坐在桌前,一手拿着一本唐诗,一手不停地写着什么。他时而埋头沉思,时而低头写字;时而脸放异彩,时而眉头紧锁;时而兴高采烈,时而抓耳挠腮。闻一多先生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就这样坐到天边微微泛红才知道自己又过了一宿。

师:通过你的文字,我不仅看到了一个活灵活现的闻一多,而且更感受到了治学中他的喜怒哀乐。好,下面,请同学们用一两个词来归纳。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学者形象?

生:闻一多先生是一个废寝忘食的学者形象。

生:我觉得闻一多先生是一个为研究而沥尽心血的学者形象。

生:我认为闻一多先生是一个一丝不苟的学者形象。

生:闻一多先生是一个勤奋刻苦的学者形象。

师:还有谁继续补充?

生:我认为闻一多先生是一个心怀国家的学者形象。

师:是呀,他作研究就是为了拯救我们的国家,拯救我们的民族呀!老师也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的形象特点作了一个归纳:

闻一多先生是一个勤奋刻苦的、废寝忘食的、作风低调的、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作研究是为谋救国之路的、有深沉爱国情感的、争分夺秒研究的学者形象。刚刚我们主要做的事情就是感悟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的形象。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是运用什么方法来感悟形象的?

生(杂):词语、句子、想象……

师:嗯,通过揣摩词句和合理想象的办法来感悟和把握形象。

好,下面,就让我们运用这种方法来感悟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的形象。一起来继续精读第16~18 自然段,说说闻一多是一个怎样的革命家形象。

(生齐读第16~18 自然段。)

师:同学们的语感不错,把排比段的气势都读出来了。好,现在用我们刚才学到的方法静心细读。

(生自主活动。)

生:我从第16~18 自然段中的“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和“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以及“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等词句看出了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是一个大勇的、大无畏的、言行一致的、爱国的革命家!

师:大勇的、大无畏的、言行一致的、爱国的闻一多!对待这样的闻一多,你怀有什么情感?

生:敬佩。

师:可是,从你刚刚的话里,我还感受不到这种情感。要不,你带着这种情感,读一下这三段?

(生朗读,感情平淡。)

师:她读得怎样?

生:我觉得她读得还是比较流畅的。但是,感情好像比较平缓,还是没有把敬佩的情感读出来。我觉得有些字词,特别是第18 自然段中的,要读得慷慨激昂一点!

师:哪些字词?

生:生死关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师:要不你来试读一下?

(生朗读得抑扬顿挫。)

师:这里我们要读出慷慨激昂之感,但是像“昂首挺胸,长须飘飘”,还要读出一种大义凛然的味道。

(师范读。“昂首挺胸”重读,“长须飘飘”中“飘飘”延长。)

生:我从第18 自然段的“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中读出了闻一多先生作为一位革命者面对危险时从容不迫、大无畏的形象。还有,我从第17 自然段中“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中,读出了闻一多先生英勇无畏、视死如归、与反动派拼死一战的决心!

师:这种决心是非常坚定的。你能否带着这种感情读一读这一段?

(生读。)

师:他读得怎样?

(生轻笑不语。)

师:那我们一起试读一遍,把决心的坚定读出来。

(全班朗读,读得坚定有力。)

师:有点味道了!好,对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形象,还有没有不一样的理解?

生:“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我从这个句子里感受到了闻一多先生的大无畏精神。

师:哦,你也感受到了闻一多先生的大无畏精神呀?看来,英雄所见略同。同学们都深切地感受到了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的那种大勇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好,下面,老师来作个小结:这是一个有杰出的演说能力的革命家形象;这是一个大勇的、大无畏的、将生死置之度外的革命家形象;这是一个有强烈的爱国热情的革命家形象。

综合全文,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和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对待“说”和“做”是迥乎不同的,但是有一点是

一致的,那就是言和行都———

生(齐):一致。

师:言行一致。而且在他的内心自始至终都激荡着一种情感,那就是———

生(齐):爱国情感。

师:澎湃的爱国热情。好,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一起再读一遍第16~18 自然段。第16 自然段要读出气势,第17 自然段要读出坚定,第18 自然段要读出大无畏、大义凛然。

(生朗读,读得语势铿锵有力。)

师:从你们的朗读中,我已经感受到你们真正读懂了闻一多。我们再找个同学来演读一下好吗?

好,班长,你来!

(生演读得铿锵有力。师生鼓掌。)

四、课堂检测

师:通过刚刚的学习,我们读清了一种严谨的结构;同时,也感悟到了一个血肉丰满的闻一多形象。那么,留在同学们脑海中的还有没有一些雅词美句呢?合上书,回忆一下。

生:诗性不作、群蚁排衙、不动不响、无声无闻。

师:四个,希望你在以后能够把它们用起来。

生:气冲斗牛、声震天地、迥乎不同、慷慨淋漓、锲而不舍、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师:嗯,你记住了好多个!

生:一反既往、警报迭起。

师:两个词。好,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以后的写作中,能将从这篇课文中学到的四字短语运用起来,丰富和美化我们的表达。除了词,你还记住了哪个句子?

生:“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师:这两句从形式上看是———

生(齐):对称句。

师:从内容上看,它是臧克家对闻一多先生的高度评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既要读懂这样的闻一多形象,更要学会感悟形象的方法。这样,我们在读同类的文章时,才能很快地读懂、读好!好,

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下课!

如何进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指导

如何进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指导 清华中学汪建华 作文难写,作文课难教,这是绝大多数中学生和中学语文教师的共同心声,也是当今中学作文教学的客观现状。作文教学一般从作文指导入手。为了省时、高效、大面积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笔者在研究学生作文心理、分析学生知识差缺的基础上,总结了以下几点做法。 首先,大量读写,学会积累。 很多学生怕写作文的主要原因是感到“没有东西写”“无话可说,言之无物”。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只有正确地解决了材料问题,才谈得到写作技术问题。”叶圣陶老先生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意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竭。”可见,作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要指导学生学会积累作文材料。教学时,我注意加强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通过大量的读写训练,帮助学生学会积累快速作文的材料。我要求学生每天都要看看报纸和电视新闻,了解、关心时事;坚持每天写日记,记下当天的重要事情和有关趣事,以备以后写作文时运用;要求学生每周至少阅读三篇课外读物,并要求学生分别用摘抄型、提纲型和感想型这三种方法做好读书笔记,为快速作文积累丰富的素材。另外,我还要求学生勤练笔,每周进行一次小练笔训练,加强写作方法的巩固和写作素材的积累。 其次,注重横向与纵向的双向对比,让中学生在对比中产生成就感。 以前的语文教师注重作文的横向对比,忽视了中低层次的学生的心理感受,受表扬的每次都是那些成绩比较好的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评价学生作文时,要注重纵向对比评价,重视个体的进步性,要让学生跟自己以前的成绩相比较,让中低层次的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让他们产生巨大的兴奋,作出惊人的努力。同时也证实了他们为超越自己所作出的努力。 再次,发掘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加以评赞。 语文教师在批改作文的过程中,要通过认真发现,发掘学生作文中的优点、美点、智慧或其他某些闪光点并加以肯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一种有利的影响。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每一个学生发现他们独一无二的创造性劳动的源泉,帮助每个学生打开眼界看到自己,使他们看见、理解和感觉到自己身上的人类自

最新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最新修订版)教学提纲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最新修订版) 所属专题: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来源:沪江中学学科网要点:初中语文教学大纲 编辑点评: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今后工作和继续学习,对于宏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语文教学必须贯彻国家教学的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宵”。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培养目标的不同。应试教育是一切为了应付升学考试,教师为应付升学考试而教,学生为应付升学考试而学。素质教育则着眼于教育的社会长期效应,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为目标。 一、教学目的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提高阅读、写作和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二、教学内容 (一)、阅读

1、在小学的基础上扩大识字量,认识3500个左右的常用字。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养成默读的习惯,并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500字左右)。初步掌握精读和略读的方法。 3、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问。 4、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5、学习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 6、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7、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学会浏览、检索、摘录、制作卡片、写读书笔记等读书方法。课外自读每学年不少于80万字(其中文学名著2—3部)。 8、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学会运用其他工具书和多种媒体。(二)、写作 9、能写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简单的议论文和一般的应用文。 10、根据写作需要,确定表达的内容和中心,做到感情真实,内容具体,中心明确,语言通顺,注意简洁得体。 11、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鼓励有创

七年级语文:作文指导课 教学设计

训练目标:1、训练学生掌握心理描写的几种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心理描写的能力。 活动设计: 一、导语:同学们,我是来自梁宝寺镇第三中学的一名语文教师,很高兴来到班,与大家共度愉快的45分钟,我希望能看到大家最好的精神面貌,请同学们抬头挺胸坐直腰杆,同时,老师也期待能对咱们班级有更多的了解,所以,我想挑选一位同学下来为我及听课的老师做个班级简介。(间隔一分钟) 教师转问“在这一分钟里你的心情如何?” 设计的目的:醉翁之意不在酒,不想了解班级情况,而是让学生进入一个紧张的情绪状态,获得直接体验。 (从各个角落选几位同学交流)交流后,板书课题:心理描写 二、活动一:直面内心 1、师生继续交流刚才一分钟的紧张情绪。教师提出问题“你想到什么?”“为什么想?”学生回答“害怕介绍不好”后,教师板书(内心独白) 2、教师再由学生上课初的精神面貌对比提出任务后1分钟内的坐姿变化,引导学生归纳出:心理的变化引起动作、神态、语言的变化。教师板书(动作、神态、语言) 3、教师由刚刚教室的安静,引导学生说出安静的程度及效果,进一步理解环境对心理的烘托作用。教师板书(环境烘托心境) 4、学生运用归纳后的三种方法,把你在这一分钟里的活动口头描述出来。

老师为学生起头:(老师说,要挑选一位同学下去,给大家做个班级介绍,一听这话:……) 学生交流 过渡:我们在运用这些方法去描写心理时,需要注意点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看几个语段。 活动二:经典回放 片段一:(课件1)《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元)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指名读)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首小令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一种心境?在这种心境下,作者选取的景物有何特点? 学生交流。 注意领会“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是否与这首小令的格调协调,引出正衬与反衬的作用。 归纳:景物衬托心境,既可正衬也可反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浅谈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浅谈 作文是人们系统地表达知识和经验,思想和感情的书面语言形式,它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又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学生作文又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因为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水平的综合体现。在教学过程中,重视作文教学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不可推卸的责任,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不可忽视的教学环节。 在这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本人逐渐摸索了一些作文教学的方法,望与大家共同探讨,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下面,本人就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让学生从范文中学“仿”作文,鼓励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消除畏难情绪。 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它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学生的模仿性很强,先仿写范文,对逐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是非常有益的,老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便可训练学生从仿写句子、仿写片段到仿写范文,让学生从范文体会各种写作方法的技巧和语言。 但是,“仿”不能机械的模仿,不能照范文生搬硬套。老师在教学生写作的过程中不能使学生的思维受到约束,而要让他们有自己的思维特点,例如:学习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后,可让学生学习文中在写作中巧妙运用过渡句的特点,仿写了《从我家到学校》。学习了《春》一课后,让学生学习了文章是怎样通过细心观察、来描写大自然优美景色的,让他们仿写了《夏》和《秋》。实际上学生进行模范性写作训练时,创造思维之光就在其中闪耀。他们的习作,正是张开的创造性思维的双翅,慢慢地他们就能搏击长空。 二、精心设计作文题目,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应成为作文教学的重要原则。在作文教学中,学生有了兴趣才会入迷,入迷才会顿生灵感,有了灵感就想,想出框架就写,发现问题就改,这样,“长期观察,烂熟于心,然后凝神联想,妙手偶得之,一挥而就,”久而久之,写作就成了无形压力下的自觉行动。 现在的学生,生活丰富多彩,接受新鲜事物快,教师必须善于观察他们,熟悉他们,才能命出符合学生口味的题目来,进而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像这样的话题:我熟悉的一个人,就不如换个角度写,把题目写成:《你猜猜他是谁》、《你看看他像谁?》,写《我的×××》不如改写成《和××说说心理话》、《×

初一上学期语文学科课程纲要

初中语文课程纲要(七年级上册) ●学校名称:济源市王屋镇第一初级中学 ●课程类型:义务教育基础型课程 ●设计教师: ●教学材料: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 ●设计日期:2016/12/1 ●适用年级:七年级上学期 ●授课时间:70课时 一、育人目标 (一)学校育人目标 让每个孩子都充满自信。 (二)语文学科侧重育人目标 培养出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学生。 二、语文学科教学目标 (一)核心素养 语文核心素养的研究,需要双核的基础: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基础,以语文科塑造人的独立品格与所需能力为基础。具体分为四个方面: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二)基础目标 基础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目标是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三)拓展性目标 真正做到让学生“学以致用”,必须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时空,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丰富的语言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母语的热情,提升学生语言交际的能力。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使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四)、本册课程目标 本册教材侧重培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阅读议论文的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继续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语文的综合素养。具体目标如下:

文学作品 1.能够区分写实作品和虚构作品,了解诗歌、小说等文学样式。 学习新诗,进一步培养对诗歌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学习小说,了解小说的体裁特点,通过分析小说的三要素,把握小说的主题。 2.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文言文: 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诵读和背诵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写作: 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2.初步了解几种常见的表达方式,并运用学会人物描写方法,写人要抓住特点。 3.做到写作思路清晰,中心突出。 4.作文训练不少于8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 5.注重作文的修改,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互相评改作文,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促进合作,共同提高。 综合性学习 本册共安排了三次综合性学习活动,通过活动提高写作与口语交际能力,重点培养搜集资料、筛选信息和研究问题的能力。具体目标如下: 1.“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展现自己的风采,学会观察,勇于表达,培养写作的兴趣。 2.“少年正是读书时”: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外阅读

(word完整版)七年级语文教学大纲

(一)、阅读 1、在小学的基础上扩大识字量,认识3500个左右的常用字。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养成默读的 习惯,并有一定 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500字左右)。初步掌握精读和略读的方法。 3、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理解课 文的内容和思路,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 课文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问。 4、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 式。 5、学习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优美、精 彩的语言。 6、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 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7、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学会浏览、检索、摘录、制作卡 片、写读书笔记等读书方法。课外自读每学年不少于80万字(其中文学名著2—3部)。 8、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学会运用其他工具书和多种媒 体。 (二)、写作 9、能写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简单的议论文和一般的应

用文。 10、根据写作需要,确定表达的内容和中心,做到感情真实,内容具体,中心明确,语言通顺,注意简洁得体。 11、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 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 容。鼓励有创意的表达。 12、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格式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13、养成观察分析周围事物、收集积累语言材料、勤动笔多 修改的习惯。 14、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字数不少于0.7万,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500字左右的习作。(三)、口语交际 15、口语交际要讲究文明和修养,态度自然,尊重对方,注 意对象和场合。 16、耐心专注的倾听,了解对方的意思,领会意图,抓住中 心和要点。 17、讲普通话,做到语音清晰,语句连贯,条理清楚,能准 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心情,并努力使对方理解。 18、复述转述,力求完整准确;讨论发言,围绕话题,简洁 明了;讲述见闻, 内容具体,语言生动。

(完整)初一语文人物描写作文教案

人物描写教案 有这样一个人,个子不高不矮,身体不胖不瘦,脸色不黑不白,眼睛不大不小,嘴巴不宽不窄,耳朵不圆不长——你猜他是谁? 又有这样一个人,黑脸短毛,长嘴大耳,穿一领青不青、蓝不蓝的梭布直裰,系一条花布手巾,提一柄九齿钉耙。——你道他又是谁? 还有一人,他毛脸雷公嘴,身穿金光闪闪的战袍,头戴金冠,手持从东海龙宫掠来的金箍棒,显出一副威武霸气的样子。一对火眼金睛炯炯有神,透露出铲除一切妖魔的决心。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对于前者,恐怕苦思冥想也得不出圆满答案;而对于后三者相信定会脱口而出:猪八戒、孙悟空和王熙凤。 这三个人,为什么前一个猜不出,而后两个一猜就中呢?关键于前者只简单介绍了人物外貌,没有写出特征,更没有写出人物的个性,后者则不然。 方法人人能想到,但要真正做到却很不容易-。“不……不……”公式不能写出人物性;“红扑扑的小脸蛋”“乌溜溜的大眼睛”一类大众化脸谱同样也写不出人物的个性。因为人是立体生动的,不是呆板的模特,他有思想,有特定的品质,有异于他人的行为和习惯。“形”与“神”应该是和谐统一的,在形象描写中能体现出人物的神采,在对人物精神的阐述中能使人物的音容笑貌更加具体,在“形”与“神”的互现中,人物的个性也就凸现出来了。八戒丑陋的外形下带着他的憨态,憨态在骨子里刻着“馋”、“懒”,也刻着“情”、“义”恐怕这就是他立体生动的原因。 人物描写方法一:抓住人物最主要特征。 1、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特别明亮。这一段外貌描写先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老头子的干,又抓住老头子“脸、胡子和眼睛”的特点,刻画了一个精明机智的老交通员形象。《芦花荡》 2、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处外貌描写的文字写出了韩麦尔先生的服饰与往常与众不同,体现出了最后一课的重要性。《最后一课》 3、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这段描写,抓住了“长衫”这一典型细节,穿长衫是科举时代读书人的象征,而孔乙己的长衫却“又脏又破”,一个穷困

论文: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浅谈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浅谈 (二0一0—二0一一学年度上学期) 作文是人们系统地表达知识和经验,思想和感情的书面语言形式;作文又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创造性的语言活动。它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又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学生作文又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因为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水平的综合体现。但在语文教学中听说训练起步早,基础较好;读写训练中,阅读训练的分量较重,时间多,范围广,写作训练无论从时间上还是数量上相对来说都较少,而且收效甚微。可见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任务还很艰巨。目前,我们虽然有一整套作文教材,但真正落实教材的要求尚有很大差距。其原因并非教材本身问题,而是教师的教学理念与驾驭教材的能力问题。因此重视作文教学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不可推卸的责任,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不可忽视的教学环节。 在这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本人逐渐摸索了一些作文教学的方法,望与大家共同探讨,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下面,本人就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让学生从范文中学"仿"作文,鼓励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消除畏难情绪 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学生的心理特点之一。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学生的模仿性很强,先仿写范文对逐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是非常有益的。老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便可训练学生从仿写句子、仿写片段到仿写范文,让学生从范文体会各种写作方法的

技巧和语言。 “仿”不能机械的模仿,不能照范文生搬硬套,例如,在练习对人物外貌进行写作时,很多同学写出的人物面部特征都是“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梁、樱桃小嘴、弯弯的柳叶眉、红红的脸蛋”等。难道这世界上真有这么多容貌如此相仿的人物吗?答案是否定的。这就不是“仿”,而是“抄”。这是我们老师在作文教学时不希望看到的现象,但它确实存在。像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因此,老师在教学生写作的过程中不能使学生的思维受到约束,而要让他们有自己的思维特点。例如,学习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后,可让学生学习文中在写作中巧妙运用过渡句的特点,仿写了《从教室到西边》。学习了《春》一课后,让学生学习了文章是怎样通过细心观察来描写大自然优美景色的,让他们仿写了《夏》。实际上学生进行模范性写作训练时,创造思维之光就在其中闪耀。他们的习作,正是张开的创造性思维的的双翅,慢慢地他们就能搏击长空。 我们常对学生讲:世上无难事,作文也是这样。著名作家巴金先生曾说:“只有写,你才能真正会写”。一开始不要怕写不好,只要勤练笔,熟能生巧。世上哪一个作家、诗人都不是一开始就成为作家、诗人的。有的投稿几十次,甚至几百次才能发表。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是从一人多高的草稿上站起来的。有经验的老师通过办手抄报,编印本班学生优秀习作选,在班上放大张挂学生的好文章,指导、鼓励学生向报刊投稿等形式,让学生获得较多的“发表”自己文章的机会,满足其发表欲,这些也不失为一种激发作文兴趣的有效办法。我不断用这些名人成功的经验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并且还善于发现学生作文的长

【2019-2020】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变迁word版本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变迁 语文教学大纲,也叫“课程标准”或“课程纲要”,是由政府教育行政部门颁 发的有关语文学科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语文教师施教的重要凭借,也是编写 和使用语文教材的总纲。它和语文学科是同时产生的,不过起初比较简单,只 能算是雏形。20世纪20年代,我国语文教育史上出现了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语文”(当时叫国语、国文)“教学大纲”(当时称作“课程纲要”)。新 中国成立5O多年来,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经过了7次比较大的变迁,了解这一点,对于理解半个世纪来语文教学所走过的曲折道路,总结历史经验,探索语文教 改的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次,开始于1950年。新中国刚成立,还没有来得及制订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但在1950年发行使用的初、高级中学两套语文课本中,有以中央人民政府出版 总署编审局名义写的两个《编辑大意》,实际上就起到了大纲的作用。“大意”采用了“语文”这个新的学科名称,提出了“听说读写四项并重”的教学原则。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大意”存有明显“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的偏向。 第二次是1956年实行汉语文学分科教学,教育部颁布了初高中《文学教学大纲(草案)》和《初级中学汉语教学大观(草案)》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 套严格意义上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第三次是1963年5月颁布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50年代 末6O年代初,针对1958年“大跃进”时期语文教学质量严重下降的现实,语 文界开展了关于语文教学目的任务和怎样教好语文课的大讨论,在很多问题上 取得了共识。这个大纲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制订的,它明确指出:“语文是学好 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并且规定:“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 是教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 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同时,大纲还针对语文教学 的实际,明确地指出:“一般不要把语文课讲成政治课,也不要把语文课讲成 文学课。”大纲富有远见地提出了“文质兼美”的选材标准,要求选入中学语 文课本的课文,要“具有积极的思想内容和优美的艺术形式,足为学生学习的 典范”;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应“简明扼要,切合实用”;在教学方法上,主张 回归传统,提倡多读多写多练。这些对以后的语文教学均有深远的影响。不足 之处是受“阶级斗争为纲”、“反修防修”的影响比较大。 第四次是1978年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这个大纲的重大贡献,就是结束了中学语文教学长期存在的无纲可循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2课

第12 课人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瞻望、攫取、增益、臆测、馈赠、乐此不疲”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勃兰克斯及其创作成就。 能力目标 1.概述四个场面,三大人群,培养概括提炼,分析归纳的能力。 2.学习通篇为喻,进行说理的写作方法,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 3.写一段比喻性文字,训练文字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思考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 教学重点、难点 1.分析概括四个场面,三大人群,体验揣摩人生意义。 2.学习虚拟情景,进行说理的写法,深入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 3.揣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生命珍爱的情感,及让一生过得有意义的信念和志向。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沧海横流,名垂青史。古往今宋。许多大师用他们的生命和智慧诠释着人生。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笛卡儿说:“我思故我在。”萨拉说;“生命是一条美丽而曲折的幽径。”勃兰克斯把人生比作高塔。我们该如何攀登自己的人生高峰呢?勃兰克斯的《人生》或许能给我们答案。 二、资料助读多媒体显示 勃兰克斯,丹麦文学批评家,文学史家。出生于犹太血统的商人家庭。在哥本哈根大学攻读法律、哲学、美学,受黑格尔影响较深。大学毕业后,到欧洲各地旅行,在法国结识了泰纳。1871年回国在哥本哈根大学任教,讲授《十九世纪文学主流》,评论了拿破仑称帝前后到1848年法、德、英6个主要文学流派的作家。巨著基本上运用泰纳的种族、环境、时代三因素决定论来研究文学发展史,同时也注重作家的生平和心理状态。1890年出版,轰动了丹麦思想界,也受到教会的猛烈攻击。重要著作还有1888年发表的《波兰印象记》和《俄国印象记》等。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瞻(zhān)望:往远处看,往将来看。 攫(jué)取:掠夺。 臆(yì)测:主观的推测。 馈(kuì)赠:赠送。 乐此不疲:因喜欢做某件事而不知疲倦。 2.学生交流初读文章的感受。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反思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反思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反思语文能力是生活、学习、工作的基础,作文能力是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清楚地知道:中学阶段作文教学肩负的重任——要让学生掌握三种文体和应用文等写作能力,作文水平达到规定的层面,以适应升学或就业的需要。然而具体到实施作文教学,教师往往一口难言,尤其是对于我们这样的学校(城乡结合)教师难教、难改;学生难学、难写。作文教学陷入重重困境。 困境之一:源于教材。首先,写作知识和训练点散见于阅读之后或课文分析之中,缺少片断等基础单项训练和梯度性的作文训练。整体上明显的现出重读轻写,写作依附于阅读的情况。第二方面,课本上的写作知识介绍简约,作文训练点分布零散,点与点间联系疏松、衔接不强;缺乏具体的作文教例、教参、教案等工具书。第三方面,写作训练量少。 困境之二:源于教师。教师苦于手中无作文教材,仅凭单元之后的短小作文指导来进行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造成教师作文课难备、难教,故作文课堂教学弹性大,或多讲,或少讲,甚至不讲,只将作文题目和写作要求往黑板上写出,整堂课时间交给学生支配完成。这样随意、自流、无序的作文教学,知识含量低,往往收不到教学的预期目的。 困境之三:源于学生。大部分学生怕作文,究其原因:学生生活面相对较狭窄,又忽略生活的观察,因而素材少——没话写;没有掌握各种文体审题、立意和布局谋篇的基本写作知识及方法——不会写;认识能力低,语言词汇单薄,驾驶语言能力不高——写不好;这是学生作文“三大难”问题,其中自然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也有教师和教材原因。

(完整word版)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修订最新版)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今后工作和继续学习,对于宏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语文教学必须贯彻国家教学的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初中语文,联系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学目的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提高阅读、写作和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二、教学内容 (一)、阅读 1、在小学的基础上扩大识字量,认识3500个左右的常用字。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养成默读的习惯,并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500字左右)。初步掌握精读和略读的方法。 3、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问。 4、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5、学习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 6、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7、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学会浏览、检索、摘录、制作卡片、写读书笔记等读书方法。课外自读每学年不少于80万字(其中文学名著2—3部)。 8、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学会运用其他工具书和多种媒体。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最新修订版)教学内容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最 新修订版)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最新修订版) 所属专题: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来源:沪江中学学科网要点:初中语文教学大纲 编辑点评: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今后工作和继续学习,对于宏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语文教学必须贯彻国家教学的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宵”。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培养目标的不同。应试教育是一切为了应付升学考试,教师为应付升学考试而教,学生为应付升学考试而学。素质教育则着眼于教育的社会长期效应,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为目标。 一、教学目的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提高阅读、写作和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二、教学内容 (一)、阅读

1、在小学的基础上扩大识字量,认识3500个左右的常用字。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养成默读的习惯,并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500字左右)。初步掌握精读和略读的方法。 3、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问。 4、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5、学习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 6、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7、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学会浏览、检索、摘录、制作卡片、写读书笔记等读书方法。课外自读每学年不少于80万字(其中文学名著2—3部)。 8、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学会运用其他工具书和多种媒体。(二)、写作 9、能写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简单的议论文和一般的应用文。 10、根据写作需要,确定表达的内容和中心,做到感情真实,内容具体,中心明确,语言通顺,注意简洁得体。

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修订最新版)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今后工作和继续学习,对于宏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语文教学必须贯彻国家教学的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初中语文,联系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学目的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提高阅读、写作和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二、教学内容 (一)、阅读 1、在小学的基础上扩大识字量,认识3500个左右的常用字。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养成默读的习惯,并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500字左右)。初步掌握精读和略读的方法。 3、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问。 4、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5、学习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 6、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7、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学会浏览、检索、摘录、制作卡片、写读书笔记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几点心得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几点心得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几点心得 随着课改的推广和深入,初中作文教学也倍受关注。”新课程标准”对初中生写作提出如下要求:重视鼓励自由表达,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能与他人交流写作体会,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因此,在近五年的作文教学中,我经过多次的尝试和验证,认为以下几种方法值得倡导: 一、推荐书籍,积累素材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可由于学生生活在学校与家庭的”两点一线”的圈子中,”行万里路”不一定人人能做到,但教师一定要生尽可能”读万卷书”,”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的古训说得极是。教师就根据学生的爱好和兴趣,给他们推荐一些好的书籍,尤其是反映学生生活的精品及当今文坛流行的一些作品,如《花季雨季》、《少男少女》、《哈里·波特》等,《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等人文性较强的杂志,里面有许多文章短小精悍,富有哲理,也符合青少年的阅读要求。这样,学生慢慢地就养成了爱看书的习惯。书看多了,对生活的了解和认识也就多了,写作素材也随之得到广泛和积累,为写好作文奠定了良好的根基。 二、唤起学生的写作欲望 我在从事语文教学工作时,要生每天写一篇日记,同学们哇然起哄。我问他们为什么不喜欢写日记,他们回答几乎是同一个答案:老师没要求他们写。其实,写日记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一条最为便捷的通道。第一:它可以培养学生对身边的人和事的观察能力及对生活的感悟能力;第二:它可以让学生积累丰富的作文素材,为日后大作文作充分的准备;第三:学生平时多写日记,他们就不会手生。特别是让他们多写感受日记,他们就有说不完的话,他们会将心中成功的喜悦、或失败的泪水、或彷徨或惆怅,抑或无奈的忧伤和盘托出。这对于师生来说,是一次情感的交流与心灵的碰撞,而对于学生来说,无疑又是一次最佳的作文训练方式。这样经过较长时间的训练,学生喜欢上了作文,也克服了写作的畏惧感,自然而然地爱上了写作了。 三、在阅读教学中相辅进行写作教学,为学生写作拓展新思维 研究阅读与写作的心理过程,我们可以发现:阅读的心理过程是”感知--思维--吸收”,写作的心理过程是”观察--思维--表达”,二者的过程虽不尽相

1949年以来普通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有关听说能力的要求

1949年以来普通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有关听说能力的 要求 1956年初级中学汉语教学大纲 *初级中学毕业的学生应该明了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基本规律,掌握足够的词汇,学会标准的发音,养成正确写字和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的技能、技巧和良好的习惯,具备熟练的阅读能力和正确地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材料,学习语音是学习语言的必要基础。语言教学跟语法教学、文字教学以及文学阅读教学都有密切的关系。在大力推广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型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民族共同语的工作中,语音教学更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初级中学汉语课应该教给学生关于发音的最基本的知识、拼音字母的发音和拼音方法,并且通过语音教学纠正学生方音习惯,使学生掌握汉语普通话的标准发音,能够纯熟地以正确的发音和语调朗读文学作品,基本上能运用普通话作为交际工具。 *观察具体的语言材料,对这些材料进行分析、比较、概括,得到规律,再通过具体的材料印证这些规律,运用这些规律,从而巩固对它的认识和掌握,这是汉语教学方法中必须始终贯彻的基本原则。 *课堂的口头练习是重要的教学方式。它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思考来观察、分析语言材料,进一步做也概括和结论;它可以使学生运用学过的定义和规律,从而得到巩固;它可以让学生积极地参加课堂活动,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收到良好的效果。口头练习的时候,教师不公要注意学生

答案的内容,并且要注意学生口头语言的运用。提高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训练学生用边疆的、有组织的语言鸸不是片断的语言来回答问题,表达思想,这是汉语课一项重要的任务。 1956年初级中学教学大纲 *朗读和默读,目的在训练学生自觉地领会课文,丰富学生的词汇。朗读还可以训练学生正确而有表情地说话的能力。 朗读要发音正确(力求用标准音——北京语音),句读分明,用声音的高低、轻重、快慢表达也作品的思想感情。 *文学教学中的语言教学,目的在提高学生的说话和写作能力,使他们在口头上和书面上能用现代汉语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同时扩大他们的语言知识,使他们对语言同文学的关系和祖国语言的特点有一定的认识。 *文学教学的各种方法和方式,是使学生领会作品的手段,也是提高学生说话和写作能力的手段。在语言教学里,学生运用口头语言的能力和运用书面语言的能力的培养,都同样重要。 *教师用普通话进行教学,是向学生进行普通话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有极大的教养意义和教育意义。 1980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从初中到高中,学生要学会普通话,进一步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说和写有密切的关系,指导学生口述见闻、说明事理、发表意见等等,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对提高书面表达能力也很有作用。还要注意听的训练,如听写、做听讲记录等。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2课《纪念白求恩》参考教案

《纪念白求恩》参考教案 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议论文。“纪念”是为了“学习”,因此“学习白求恩”是全文的一条主线。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写法和对比的作用是本文教学的重点。 本文教学可分三步走:第一步,理解此文的写作目的,为突破重难点铺平道路;第二步,体会夹叙夹议的写法,弄清记叙和议论的区别;第三步,理解对比的作用。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先请同学们听一首诗朗诵(配乐):“秋风吹着细雨/ 延水奏着哀曲/ 从遥远的五台山,/传来了悲痛的消息。/我们用无边的哀悼,/来纪念您!/这里/河边的石头,/山上的野草,/也在为您流泪。/但是,亲爱的白求恩大夫。/您静静地安息吧!/在您的后面,全世界被压迫的兄弟,/已经起来了,/我们将追随您的光辉,/高举新医学的旗帜,/向白求恩开辟的道路,/勇往直前!/……” 这是由朱子奇先生写的《纪念白求恩纪念歌》。诗歌表达了对白求恩逝世的沉痛心情和继承白求恩遗志的决心,催人奋进。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毛泽东同志的《纪念白求恩》,看看白求恩同志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二、简介白求恩生平和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 诺尔曼·白求恩(188-1939),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生。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受加拿大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于1938年初来到中国。1月间经延安到达晋察冀边区。1939年10月白求恩在涞源摩天岭前线医院医治伤员时,不牵手指感染中毒,由于他坚持工作,肘关节又发生转移性脓疡。于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逝世。他最后一句话是:“努力吧!向着伟大的路,开辟前面的事业!”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课堂实录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课堂实录 董家中学董文枢 一、导入:建构互动话题 师:提个简单的问题:现在是什么季节? 众生:春天—— 师:“乍暖还寒,最难将息”啊!可要多穿衣服,最好穿件漂亮的线衣外套。可是,我这里并没有现成的漂亮衣服。看看老师空空的双手,你们是不是很失望? 生:(几个学生窃窃私语)有一点。 师:不过,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前几年师哥师姐们在考场上,赢得满堂喝彩的几件漂亮衣服——中考高分作文。大家要不要一起来欣赏欣赏? 二、悟读:美美地读,美美的悟 阅读节选文段,好好想想:作者用什么高超的手法来缝制这件漂亮的“语言外衣”的? 摆在桌上的准考证,像一支魔棒,引起我无限的遐想。 它像一双有力的翅膀,让我安上它飞向梦乡。 它像一艘渡船,载着我走向成功的彼岸。 它像一架通天云梯,任我攀爬接近希望。 它像一块神奇的魔毯,让我飞向未来。 啊,准考证,你究竟是什么? 如果你是风儿,我要挂起帆随你远航。 如果你是白云,我要驾着你遨游在蓝天上。 如果你是锄头,我要用你播种希望。 如果你是镰刀,我要用你收割知识的琼浆。 学生先自由朗读,然后全班齐声朗读。最后师生一起总结归纳方法。边讨论边归纳,教师边板书: 构思方法:联想与想象——内容是否具体 修辞手法:比喻、排比、设问 一句话品析:生动形象,富于文采 师(小结):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缺少了靓丽的语言包装,再深刻的立意,再丰富的内容,也会显得默然失色。尤其是考场作文,假如你的作文想从浩如烟海的中考试卷中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那就只有一条路可走:给你的作文穿件漂亮的外衣!让作文的语言美起来。你们想不想让自己的作文穿一件漂亮的外衣啊? 生:(异口同声)想! 师:这节课老师就和你们一起,给每个同学的作文穿一件漂亮的外衣。 三、品读:咀嚼词句的味道

《中学语文教学设计》教学大纲

《中学语文教学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学语文教学设计 课程类型: 专业必修课 学时:36 学分:2 适用专业: 语文教师教育 《中学语文教学设计》是高等师范院校语文教师教育培养的专业必修课程,是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课程。 一、教学目的 帮助语文教师教育专业师范生系统掌握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在语文教学设计的实践活动中构建起自身有关语文教学设计的PCK知识,形成独立的语文教学设计能力,为将来从事中学语文教学打下基础。 二、教学任务与基本要求 1.通过本课程四个模块的学习,掌握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一般规律与方法;掌握不同课型的语文教学设计原则与方法;掌握不同语文教学形态的教学设计原则与方法;掌握语文课内、课外练习的设计原则与方法和各种评价原则方法。 2.通过大量的教学设计实践,构建起自身有关中学语文教学设计的PCK知识,形成独立的中学语文教学设计的能力。 3.通过教学研讨和实践反思,形成语文教学反思能力和语文教学研究能力。 三、教学内容结构 模块一:绪论 什么是教学设计? 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型 语文教学设计的表达方式 模块二:课堂教学基本要素的设计 单元一:目标与问题 单元二:流程与方法 单元三:导入与收束 单元四:板书与媒体 单元五:练习与作业 模块三:不同课型的教学设计 单元六:教读课与自读课 单元七:朗读课与说读课 单元八:语言学用课与文学欣赏课 单元九:学法指导课与探究性学习课 模块四:不同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 单元十:阅读教学设计 文学类文本 论述类文本

实用类文本 单元十一:写作教学设计 几种基本作文训练方式 文体与过程训练设计 思维与表达训练设计 单元十二:口语交际教学设计 个人表达为主的设计 交际情境的设计 单元十三:综合性学习设计 以资料查阅为核心的设计 以活动组织为核心的设计 以社会调查为核心的设计 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的设计 模块五:评价与反思 单元十四:阅读及写作能力测评 单元十五:后续工作:教学反思 单元十六:从课堂观察评价教学设计 由于实际教学中课时的限制,根据实际情况应在各模块中选取部分单元由学生自主学习,这也是本课程应有的重要的学习方式。 建议自主学习内容:

最新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试用修订版)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今后工作和继续学习,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语文教学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联系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学目的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提高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阅读 1.在小学的基础上扩大识字量,认识3500个左右的常用字。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养成默读的习惯,并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500字左右)。初步掌握精读和略读的方法。 3.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问。 4.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5.学习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 6.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7.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学会浏览、检索、摘录、制作卡片、写读书笔记等读书方法。课外自读每学年不少于80万字(其中文学名著2-3部)。 8.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学会利用其他工具书和多种媒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