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THE CHINESE CONCEPTS OF “FACE” HU-1944-American_Anthropologist

THE CHINESE CONCEPTS OF “FACE” HU-1944-American_Anthropologist

THE CHINESE CONCEPTS OF “FACE” HU-1944-American_Anthropologist
THE CHINESE CONCEPTS OF “FACE” HU-1944-American_Anthropologist

马来西亚华人文化与中医药文化传承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并深受其浸染。因此,在其生长与传播的过程中,必然要打上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随着中国与马来西亚贸易的发展,华人移居马来西亚的规模化,以及双方文化交流的频繁,有着华人文化印记的中医药文化飘洋过海,逐渐在马来西亚扎根发展。这一方面与马来西亚特殊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中草药资源有着很大的关系,但更重要的是马来西亚社会中相对独立发展的华人文化为其提供了近似中国国内中医药发展的文化背景,推动着马来西亚中医药文化从无到有,从区域性向全国性、从基础性向理论性、从个别性向有组织性发展。1 中医药文化在马来西亚传播的文化背景中医药文化在马来西亚的传播,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有着很大的关系。华人向来都有一种依恋故土的情怀,这表现在其移居他国时往往仍较多地保存着祖国的文化传统。早期移居马来西亚的华人大多是农民,他们大多在国内生活窘迫,到国外时力量单薄,倍受艰辛,因此形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的小圈子。这样一来,整个华人社会就呈现出由多个相对独立的小圈子构成的特点。“他们盲目地忠于传统,固执地保持着由他们的祖先传 下来的已有几百年历史的风俗习惯。” [1]15 华人对中华传统文化执着的固守,主要体现在其组建的会馆、宗祠和庙宇中。 会馆是华人在马来西亚最早建立的地域性组织,自清嘉庆六年( 1801)在槟榔屿成立最早的仁和公司和广东暨汀州会馆起,华人会馆即伴随着华人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至19世纪末,顺应东南亚“海外华人会馆文化”的勃兴,马来西亚华人会馆也蓬勃发展,形成了福建、广东、潮州、客家 和海南5个大帮,各帮所属会馆多达百家[2] 。这些 会馆是移居马来西亚的华人依靠强烈的地域认同感,即包括方言、风俗、习惯在内的地域文化而建立的互济互助的组织,它们发挥着“联乡邑之盛情,谋桑梓之幸福,推而进于社会之提携、国民之结合”的作用。在这些会馆内,中华传统文化的习俗,特别是方言的同一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强化,具有相对的排他性。而这也为中医药文化在特定时期特定地点的传承,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如1878年,居住在吉隆坡的大埔人成立了一个团体,名叫“茶阳公司”,座落在吉隆坡的洛士街附近,作为同乡联络感情和急难互助的机构,茶阳公司附设一间留医所,供患病的同乡治病和殓葬不幸去世的同乡,内有一名中医师在留医所驻诊,这就是“回春馆中医留医所”创立的开始。 宗祠或氏族宗亲组织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它源于中国传统的宗法社会,一方面体现了华人慎终追远,“使后嗣勿忘其之所出”的独特气质;一方面也反映了“互惠互助,敦睦亲族”的文化精神。因此,宗祠在保存宗族的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华人文化方面,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马来西亚华人社会中较为著名的宗祠有福建人邱华东、邱心美在槟榔屿建立的龙山堂、邱公司(1835);广东华侨建立的伍氏馆(1848);福建人林清甲在槟榔屿建立的林开勉述堂、林公司、敦关堂;陈金钟、陈明水的 收稿日期:2007-01-18 作者简介:郑志锋(1975—),男,硕士,讲师,主要从事海外华人文化研究。 马来西亚华人文化与中医药文化传承 郑志锋 (福建中医学院公共管理系,福建福州350108) 摘要:考察中医药文化在马来西亚传播的文化背景,梳理马来西亚中医药文化发展的三大途径,认为马来西亚华人文化与中医药文化之间是双向的互动关系,前者为后者提供了发展的土壤,后者则进一步丰富了前者的内涵。 关键词:马来西亚;华人文化;中医药文化;传承关系中图分类号:R0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27(2007)03-0056-04 ?医史研究? JournalofFujianCollegeofTCMJune2007,17(3)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7年6月第17卷第3期 56

马来西亚概况

西亚概况 中国网| 时间:2005-05-16 | 文章来源:外交部网站 (最近更新时间:2004年10月18日) 【国名】马来西亚(Malaysia)。 【面积】330257平方公里(马来西亚财政部2002/2003年度经济报告)。 【人口】2452.7万(2002年)。其中马来人及其他原住民占66.1%,华人占25.3%,印度人占7.4%。沙捞越州原住居民中以伊班族为主,沙巴州以卡达山族为主。马来语为国语,通用英语,华语使用也较广泛。伊斯兰教为国教,其他宗教有佛教、印度教和基督教等。 【首都】吉隆坡(Kuala Lumpur),人口约129.8万。 最高元首端古·赛义德·西拉杰丁(TUANKU SYED SIRAJUDDIN Ibni Almarhum Tuanku Syed Putra Jamalullail),2001年12月13日就任第12任最高元首,2002年4月25日举行登基仪式。 【重要节日】马来西亚节日很多,全国大大小小的节日约有上百个。但政府规定的全国性节日只有10个,其中除少数有固定日期外,其余的具体日期由政府在前一年统一公布。主要节日有:元旦、开斋节(穆斯林)、春节(华人)、哈芝节(穆斯林)、屠妖节(印度人)、“五·一”节、圣诞节、卫塞节、现任最高元首诞辰。8月31日为马来西亚国庆(又称独立日)。 【简况】位于东南亚,国土被南中国海分隔成东、西两部分。西马位于马来半岛南部,北与泰国接壤,南与新加坡隔柔佛海峡相望,东临南中国海,西濒马六甲海峡。东马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与印尼、菲律宾、文莱相邻。全国海岸线总长4192公里。属热带雨林气候。内地山区年均气温22℃-28℃,沿海平原为25℃-30℃。 公元初马来半岛有羯荼、狼牙修等古国。15世纪初以马六甲为中心的满剌加王国统一了马来半岛的大部分。16世纪开始先后被葡萄牙、荷兰、英国占领。20世纪初完全沦为英国殖民地。沙捞越、沙巴历史上属文莱,1888年两地沦为英国保护地。二次大战中,马来亚、沙捞越、沙巴被日本占领。战后英国恢复殖民统治。1957年8月31日马来亚联合邦宣布独立。1963年9月16日,马来亚联合邦同新加坡、沙捞越、沙巴合并组成马来西亚(1965年8月9日新加坡退出)。 【政治】1999年11月,马来西亚举行第十届全国大选。执政党联盟国民阵线获超过三分之二多数席位,继续执政,马哈蒂尔第五次蝉联总理。反对党伊斯兰教党除原有的吉兰丹州外,还夺得了丁加奴州政权。2000年,马政局总体保持稳定,主要执政党巫统顺利举行了换届选举。2001年,受“9·11事件”冲击,反对党伊斯兰教党因被指责与宗教极端势力有牵连而陷于被动。马哈蒂尔总理领导的国民阵线在沙捞越州选举和玻璃市等州的补选中大获全胜,执政地位进一步巩固。2002年6月,马哈蒂尔总理宣布将于2003年10月辞去党政一切职务,并明确表示由巴达维副总理接班。马来西亚朝野对此反应平静,政局未出现任何动荡,高层权力交接逐步平稳过渡。

马来西亚华人的多种语言能力探析及启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6d9698049.html, 马来西亚华人的多种语言能力探析及启示 作者:牟瑛陈明辉 来源:《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年第06期 [摘要]马来西亚华人普遍具有使用多种语言的能力。这种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社会现象,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有国家教育政策的影响、家庭语言环境的影响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等。本文主要对这三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由此探讨马来西亚华人多语能力的养成对中国人学习英语的启示。 [关键词]多种语言能力;国家教育政策;家庭语言环境;社会环境 [中图分类号]TTl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5918( 2018) 06- 0120- 03 凡是到过马来西亚的人,想必都会对当地华人的语言‘能力印象深刻。笔者在马来西亚T 作了近两年,这期间也往往折服于当地华人在交谈过程中多种语言使用之间的无缝连接。对大多数当地华人而言,华语、英语、马来语是必备语种。除此之外,他们也能用广东话、福建话、潮州话、客家话,甚至是海南话等地方方言与人交流,有些人还能够听懂淡米尔语。而与华人共同生活在同一片国土上的马来西亚其他种族的人在这方面却逊色很多。占人口大多说的马来人除了会说马来语外,很多人甚至都不能用流利的英语进行交谈。当地华人是天生具有超常的语言天赋还是环境使然呢?每每与当地华人谈及此话题,他们表现出来的往往不是自豪,而是有些许无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就了马来西亚华人的多种语言能力呢? 一、国家教育政策的影响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种族、多种语言和多元文化的国家。在全国的30多个种族中,马来人、华人和印度人是人口最多的三个种族。其中,马来人约占67%,华人约占24%,印度人 约占7%。马来人的母语为马来语,华人的母语为华语(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汉语标准语被称为华语),印度人的母语为淡米尔语。而从国家的层面上来说,马来语为国语,是马来西亚的官方语言。由于其曾为英国殖民地的历史原因,所以在马来西亚英语是各种族之间的通用语言,而华语是当地华人沟通的共同语,淡米尔语则主要用于印度裔人群之间的交流。 为了推行马来语,马来西亚政府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尤其是在教育上致力于实现“单元化”语言目标,强化马来语的地位。 在小学阶段,占主体的国民小学(简称“国小”)以马来语为教学语言,即使是在以华文为主要教学媒介语的国民型华文小学(简称“华小”),马来文也是必修课,而且学时不能低于政

奈达翻译理论初探

第27卷第3期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5月Vol. 27 No.3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May 2005 奈达翻译理论初探 尹训凤1,王丽君2 (1.泰山学院外语系,山东泰安 271000;2.唐山师范学院教务处,河北唐山 063000) 摘要:奈达的翻译理论对于翻译实践有很强的指导作用:从语法分析角度来讲,相同的语法结构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含义;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逆转换将表层形式转化为相应的核心句结构;翻译含义是翻译成败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奈达;分析;转换;重组;核心句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5)03-0034-03 尤金?奈达是美国当代著名翻译理论家,也是西方语言学派翻译理论的主要代表,被誉为西方“现代翻译理论之父”。他与塔伯合著的《翻译理论与实践》对翻译界影响颇深。此书说明了中国与西方译界人士思维方式的巨大差别:前者是静的,崇尚“信、达、雅”,讲究“神似”,追求“化境”;后者是动的,将语言学、符号学、交际理论运用到翻译研究当中,提倡“动态对等”,注重读者反应。中国译论多概括,可操作性不强;西方译论较具体,往往从点出发。他在该书中提到了动态对等,详细地描述了翻译过程的三个阶段:分析、转换和重组,对于翻译实践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笔者拟结合具体实例,从以下角度来分析其理论独到之处。 一 一般来说,结构相同的词组、句子,其语法意义是相同或相近的。然而奈达提出,同样的语法结构在许多情况下可以有不同的含义。“名词+of+名词”这一语法结构可以对此作最好的阐释。如下例: (1)the plays of Shakespeare/ the city of New York/ the members of the team/ the man of ability/ the lover of music/ the order of obedience/ the arrival of the delegation 在以上各个词组中,假设字母A和B分别代表一个名词或代词,它们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关系。在the plays of Shakespeare 中,Shakespeare是施事,plays是受事,用公式表示就是“B writes A”;在the city of New York中,city和New York是同位关系,用公式表示就是“A is B”;the members of the team中,members和team是所属关系,即“A is in the B”;在the man of ability中,“B is A’s characteristic”;在the lover of music中,lover表示的是活动,即动作,music是它的受事,因此可以理解为(he/she)loves the music, 用公式表示就是“X does A to B”(X施A于B)或“B is the goal of A”(B为A的受事);在the order of obedience中,obedience表示的是活动,order是它的受事,因此用公式表示就是“X does B to A”(X施B于A)或“A is the goal of B”(A为B的受事);在the arrival of the delegation中,arrival表示动作,而delegation是动作的发出者,所以是“B does A”。 因此它们的结构关系如下所示: the plays of Shakespeare——Shakespeare wrote the plays. the city of New York——The city is New York. the members of the team——The members are in the team. the man of ability——The man is able. the lover of music——(He/She) loves the music. the order of obedience——(People) obey the order. the arrival of the delegation——The delegation arrives. ────────── 收稿日期:2004-06-10 作者简介:尹训凤(1976-),女,山东泰安人,泰山学院外语系教师,现为天津外国语学院研究生部2003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 34 -

奈达翻译理论简介

奈达翻译理论简介 (一)奈达其人尤金?奈达(EugeneA.Nida)1914年出生于美国俄克勒荷马州,当代著名语言学家、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也是西方语言学派翻译理论的主要代表,被誉为西方“现代翻译理论之父”。尤金是当代翻译理论的主要奠基人,其理论核心是功能对等。 尤金先后访问过90个国家和地区,并著书立说,单独或合作出版了40多部书,比较著名的有《翻译科学探索》、《语言与文化———翻译中的语境》等,他还发表论文250余篇,是世界译坛的一位长青学者。他还参与过《圣经》的翻译工作。他与塔伯合著的《翻译理论与实践》对翻译界影响颇深。此书说明了中国与西方译界人士思维方式的巨大差别:前者是静的,崇尚“信、达、雅”,讲究“神似”,追求“化境”;后者是动的,将语言学、符号学、交际理论运用到翻译研究当中,提倡“动态对等”,注重读者反应。中国译论多概括,可操作性不强;西方译论较具体,往往从点出发。他在该书中提到了动态对等,详细地描述了翻译过程的三个阶段:分析、转换和重组,对于翻译实践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二)奈达对翻译的定义 按照奈达的定义:“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风格)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 源语的信息。”其中,“对等”是核心,“最切近”和“最自然”都是为寻找对等语服务的。奈达从社会语言学和语言交际功能的观点出发,认为必须以读者的反应作为衡量译作是否正确的重要标准。翻译要想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必须使译文从信息内容、说话方式、文章风格、语言文化到社会因素等方面尽可能多地反映出原文的面貌。他试图运用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建立起一套新的研究方法。他根据转换生成语法,特别是其中有关核心句的原理,提出在语言的深层结构里进行传译的设想。 奈达提出了词的4种语义单位的概念,即词具有表述事物、事件、抽象概念和关系等功能。这4种语义单位是“核心”,语言的表层结构就是以“核心”为基础构建的,如果能将语法结构归纳到核心层次,翻译过程就可最大限度地避免对源语的曲解。按照4种语义单位的关系,奈达将英语句子归结为7个核心句:(1)Johnranquickly.(2)JohnhitBill.(3)JohngaveBillaball.(4)Johnisinthehouse.(5)Johnissick.(6)Johnisaboy.(7)Johnismyfather. (三)奈达翻译理论的经历阶段 奈达翻译理论的发展经历过三个阶段,分别是描写语言阶段、交际理论阶段和和社会符号学阶段。 第一个阶段始于1943年发表《英语句法概要》,止于1959年发表《从圣经翻译看翻译原则》。这一阶段是奈达翻译思想及学术活动的初期。 第二阶段始于1959年发表的《从圣经翻译看翻译原则》,止于1969年出版的《翻译理论与实践》。主要著作有《翻译科学探索》、《信息与使命》。在这10年中,奈达确立了自己在整个西方翻译理论界的权威地位。1964年出版的《翻译科学探索》标志着其翻译思想发展过程中一个最重要的里程碑。第三阶段始于70年代,奈达通过不断修正和发展自己翻译理论创建了新的理论模式———社会符号学模式。奈达在继承原有理论有用成分的基础上,将语言看成一种符号现象,并结合所在社会环境进行解释。在《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一书中,奈达强调了形式的重要性,认为形式也具有意义,指出语言的修辞特征在语言交际及翻译中的重要作用,并且用“功能对等”取代了“动态对等”的提法,是含义更加明确。 三、对奈达翻译理论的评价 (一)贡献 奈达是一位硕果累累的翻译理论家。可以说,在两千年的西方翻译思想发展史上,奈达的研究成果之丰是名列前茅的。他的研究范围从翻译史、翻译原则、翻译过程和翻译方法到翻译教学和翻译的组织工作,从口译到笔译,从人工翻译到机器翻译,从语义学到人类文化学,几乎无所不包,从而丰富并拓展了西方的翻译研究领地。 奈达的理论贡献,主要在于他帮助创造了一种用新姿态对待不同语言和文化的气氛,以增进人类相互之间的语言交流和了解。他坚持认为:任何能用一种语言表达的东西都能够用另一种语言来表达;在语言之间、文化之间能通过寻找翻译对等语,以适当方式重组原文形式和语义结构来进行交际。因此也说明,某

浅谈马来西亚的多民族政治的发展

浅谈马来西亚的多民族政治的发展 摘要:马来西亚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主要由马来人、华人、印度人三大种族构成,他们分别占全国总人口的47%、 34%、 9%【郭继光: 《发展过程中的利益协调———印尼与马来西亚的比较分析》 , 《东南亚研究》 , 2000年第5/6期, 第88页。】他们在宗教信仰、经济水平、价值观念上都存在较大差距。因此马来西亚的民族政治发展模式与一般的民族政治发展模式有所不同,经过了多年实践和富有特色的名族政治发展以后,马来西亚逐渐成为了一个多民族融合国家,本文试根据其具体实行的多民族政策,以及其民族政治发展所提供的经验和启示等方面,来浅谈马来西亚实行多民族政治的发展过程。 关键字:马来西亚,民族,民族融合,民族政治 马来西亚在历史上是一个典型的种族分裂社会, 种族分工存在很大差异, 形成了非马来人经济实力远远超过马来人、而马来人在政治上却享有各种特权的现象。由于这种政治、经济的不平衡, 种族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时有发生。因此, 马来西亚历届政府都一直致力于纠正马来人与非马来人之间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不平衡, 力求消除种族冲突的根源, 实现种族融合, 从而建立一个和谐的马来西亚。 一、马来西亚民族问题的由来 马来西亚种族分裂状态的形成是从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开始的。随着马来西亚殖民地的开发, 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中国、印度和斯里兰卡的移民迅速涌向马来西亚。面对庞大的外来移民, 英国殖民政府没有引起高度重视, 不但没有采取任何合理的管理措施, 使华人、印度人等外来移民融入当地社会, 反而从自己的殖民利益出发, 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 在移民与马来人之间不断地挑拨离间, 制造磨擦、挑起矛盾, 不给予移民应有的政治权力,只有具有各土邦国民身份的马来人才能在政府部门工作, 以此来讨好本地居民, 显示马来人特殊的政治地位。与此同时, 英国殖民政府还制订了《马来人保留地法》 , 将马来人固定在土地上。所以华人和印度人的经济地位较好, 尤其是华人的经济水平远远超过当地马来人, 而马来人经济状况在各种族中是最差的。由于职业分工不同, 形成了带有种族特征的人口分布状况: 华人主要居住于城市化的西部各州, 马来人主要居住于北部和东部的农村各州。这样, 在英国殖民政府的精心策划下, 马来亚呈现出“一个国家、三种社会” (马来人社会、华人社会、印度人社会)的现象。马来人、华人、印度人三大种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存在着极大的差异, 这就使得经济与种族特征、阶级与种族特征高度同构, 使马来西亚成为一个典型的种族分裂社会, 种族间的联系和交往极少, 人为地阻碍了各民族的自然融合过程, 给马来西亚的民族政治文明建设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二、马来西亚民族政治发展的路径选择

奈达翻译理论动态功能对等的新认识

To Equivalence and Beyond: Reflections on the Significance of Eugene A. Nida for Bible Translating1 Kenneth A. Cherney, Jr. It’s been said, and it may be true, that there are two kinds of people—those who divide people into two kinds and those who don’t. Similarly, there are two approaches to Bible translation—approaches that divide translations into two kinds and those that refuse. The parade example of the former is Jerome’s claim that a translator’s options are finally only two: “word-for-word” or “sense-for-sense.”2 Regardless of whether he intended to, Jerome set the entire conversation about Bible translating on a course from which it would not deviate for more than fifteen hundred years; and some observers in the field of translation studies have come to view Jerome’s “either/or” as an unhelpful rut from which the field has begun to extricate itself only recently and with difficulty. Another familiar dichotomy is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formal correspondence” translating on one hand and “dynamic equivalence” (more properly “functional equivalence,” on which see below) on the other. The distinction arose via the work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figure in the modern history of Bible translating: Eugene Albert Nida (1914-2011). It is impossible to imagine the current state of the field of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especially Bible translating, without Nida. Not only is he the unquestioned pioneer of modern, so-called “meaning-based” translating;3 he may be more responsible than any other individual for putting Bibles in the hands of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that they can read and understand. 1 This article includes material from the author’s doctoral thesis (still in progress), “Allusion as Translation Problem: Portuguese Versions of Second Isaiah as Test Case” (Stellenbosch University, Drs. Christo Van der Merwe and Hendrik Bosman, promoters). 2 Jerome, “Letter to Pammachius,” in Lawrence Venuti, ed.,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 2nd ed. (NY and London: Routledge, 2004), p. 23. 3 Nigel Statham, "Nida and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 Evolution of a Concept, Some Problems, and Some Possible Ways Forward," Bible Translator 56, no. 1 (2005), p. 39.

浅析马来西亚“国家文化”-F的“华人文化”

浅析马来西亚“国家文化”-F的“华人文化” 一、问题的提出 马来西亚是一个以马来人、华人、印度人三大民族为主体的多元民族国家,其中,华人作为第二大民族在该国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一直都很大,形成了“少数中的多数”。据统计,马来西亚2001年全国人口为2252.9万人,其中人口最多的是马来人,为1488.6万人,占66.07%;华人是第二大民族,有572万人,占25.39%;第三大民族是印度人,有167.1万人,占7.42%。华人早在二百多年前就飘洋过海来到马来半岛谋生,华人付出的艰苦劳作和生命代价为当地的开发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正如瑞天咸爵士所作的评价:“目前马来西亚各个州之所以会有今天,全靠中国人的精神和事业。” 二战中,马来西亚华人又与各民族并肩作战,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赢得了马来西亚的独立。马来西亚建国以后,当地华人本以为自己所做的巨大努力与牺牲能够得到公正 的回报,享有与马来人同等的权利,但事实并非如此。《马来西亚联邦宪法》明确规定,马来人享有政治、经济、文化等特权,任何人不得挑战。这严重损害了非马来人的利益,

也为后来“国家文化”政策的提出埋下了伏笔。1971年,马来西亚政府提出了建设所谓“国家文化”的三原则。 随着马来西亚国内外形势的不断缓和,马来人在经济上的地位不断提升,政府把发展经济当作第一要务来抓,马来西亚的民族关系朝着融洽的方向发展。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马来西亚政府不再处处强调马来人特权,建设所谓“国家文化”的呼声也日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对“多元文化”的建设。但这是否就意味着马来西亚政府对待华人的政策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各民族实现了真正的平等呢?现在提出这些问题,许多人可能认为不合时宜,但笔者认为有必要重新审视马来西亚政府所谓的“国家文化”和“多元文化”。马来西亚应该从根本上实现各民族的平等,取消马来人的特权,对各族文化的发展给于同等的重视与扶持,否则所谓的“多元文化”只是给“国家文化”换了一个更为动听的名字而已。 在“多元文化”的建设上,笔者认为政府政策的转变至关重要。只有政府对各民族实行平等的文化政策,尊重并扶持各民族文化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在此基础上,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自行整合,才可能形成真正的“国家文化”;同时,这样的“国家文化”会进一步促进各民族的交流与融合,从而有利于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如果政府不转变政策,还是在原来的框架内大谈“多元文化”的建设,其实质还是

碧桂园-马来西亚介绍

Chapter 1 马来西亚介绍 流程介绍: 1.1马来西亚国家基本情况 马来西亚,简称大马(Malaysia),首都吉隆坡,国土面积约33万平方公里,全国分为13个州,总人口约2800万,其中华人占25%左右,主要民族有马来人、华人、印度人等。信奉的宗教有伊斯兰教、佛教、印度教和基督教等。 1.2自然气候 马来西亚地处赤道附近,于太平洋地震带外,可免受地震、海啸、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的侵袭,适宜居住;当地气候为热带雨林海洋气候,无明显四季之分,一年之中的温差变化极小平均气温在26--30℃之间。 1.3 交通 航空:中国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都有直飞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的航班,飞行时间在6小时以内。广州仅3.5小时飞程。 公路:马来西亚公路网非常发达,高速公路较多。居民出行通常是自驾车 1.4经济 马来西亚以出口石油为主,其次是棕榈油和橡胶;近十年来,马来西亚GDP保持稳健增长,平均增幅逾10%。 马来西亚现为世界第18大贸易国。主要出口市场为:美国、新加坡、欧盟、日本和中国。同时大力吸引外资。主要外资来源地为日本、荷兰、澳大利亚、美国和新加坡。近年来为了加大吸引外资又开放了一个“马来西亚第二家园计划”,通过吸引外国人到马来西亚侨居和投资来带动当地的经济。 1.5旅游资源丰富 旅游:旅游业是大马第三大经济支柱,第二大外汇收入来源。主要旅游点有:吉隆坡、云顶高原、槟城、马六甲、浮罗交怡岛、刁曼岛、热浪岛、邦咯岛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旅游者。 美食:大马同时也是美食购物的天堂。马来西亚的美食,就像国家的组成一样,丰富多彩,主要分为三大系列,分别是马来菜系、印度菜系和中国菜系。 购物:吉隆坡全市有12座以上新颖而又宏伟的购物中心。商店的营业时间一般为从早上的10点到晚上9:30。1.6马来西亚房地产优势 土地私有产权99年或永久、低首付、买楼花、租抵供

马来西亚华人文献收藏的现况

马来西亚中文文献的收藏和出版现况 苏庆华 马来西亚大学中文系 前言 在马来西亚,有关中文文献的收藏,就目前来说,尚未俱全和系统化。国家或州立的公共图书馆,鲜少雇有谙中文的图书管理员,也未有固定的拨款来添购新出版的中文书刊,更谈不上有专司整理华人文献的了。在国立大学方面,只有马来亚大学办有中文系,配合大学中文教学和研究的须要,乃有马来亚大学中文图书馆之设立,并聘请谙中文之馆员负责编书的工作。虽然,该馆目前有关中文文献的收藏和整理,还有待进一步的提升。因而,中文文献的收藏乃有赖于华团、民间团体和民办学院之努力经营。但上述团体,或因成立的宗旨和兴趣不在于此,或因经费短缺和人手不足,以致有关文献的收藏不齐全,在资料整理方面也未作妥善的规划。晚近成立于南方学院的马华文学专题图书馆,虽向前辈学者收购了一批相关珍贵书籍而奠下其基础,并于随后陆续获得各方的捐赠以充实其藏书,但毕竟其馆龄尚浅,在各方面仍有待提升,以便进一步的落实其作为标准型的专题图书馆之计划。此外,成立于1990年的民办砂拉越华族文化协会资料室,其所存藏有关砂拉越的中文书刊数量,为该州内公私图书馆中最多者。其所收藏的砂州早期华文报纸剪报资料,亦值得在此一提。 另一方面,就近十余年来(1993-2003)由我国各华团所出版的各类中文专著与文献书刊而言,不论于质于量均相当可观。惟因流通管道之局限,而使其无法发挥应有的影响和作用。本文亦将针对此问题作较深入的探讨,并尝试提出输通其管道的可行性方案。 国立大学图书馆的藏书现况--以马大东亚图书馆为例 马来亚大学东亚图书馆,前称中文部图书馆,成立于1963年5月。初创时约只有8000本书籍,现存藏约8 万5 千本中文书刊,其中包括了本地作者、作家以中文出版的学术性著作和文艺作品以及我国华社团体所出版的各类纪念特刊(统称之为Malaysiana)。除了中文书籍以外,该馆尚藏有日文与韩文图书,惟数量不是很多。馆内的图书,基本上乃以哈佛燕京图书分类为据,将馆内中文图书分作以下九大类,即:中国经学类、哲学宗教类、历史科学类、社会科学类、语言文学类、美术游艺类、自然科学类、农业工艺类以及总录书志类。 在图书编目方面,1993 年以前所有的图书均分别以(1)作者或书名及(2)内容性质编写书卡供查阅。1993年以后的藏书编目,则据马大总图书馆所采用之OPAC系统,将有关图书资料以汉语拼音编写,输入电脑供上网查阅。由于目前电脑上的书目尚未有中文字幕,对不谙汉语拼音者颇为不便。

“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奈达翻译理论体系的核心

[摘要]传统的只围绕直译与意译之争,而奈达从《圣经》翻译提出功能对等即读者同等反应。“功能对等”翻译理论是奈达翻译理论体系的核心,是从新的视角提出的新的翻译方法,它既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也有丰富的实践基础,对翻译理论的进一步完善是一大贡献。 [关键词]功能对等;奈达翻译;英语论文范文 尤金·A·奈达博士是西方语言学翻译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他的学术生涯中,从事过语言学、语义学、人类学、通讯工程学等方面的研究,还从事过《圣经》的翻译工作,精通多国文字,调查过100多种语言。经过五十多年的翻译实践与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至今他已发表了40多部专着、250余篇论文。“自八十年代初奈达的理论介绍入中国以来,到现在已经成为当代西方理论中被介绍的最早、最多、影响最大的理论。他把信息论与符号学引进了翻译理论,提出了‘动态对等’的翻译标准;把现代语言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到翻译理论中来;在翻译史上第一个把社会效益(读者反应)原则纳入翻译标准之中。尤其是他的动态对等理论,一举打破中国传统译论中静态分析翻译标准的局面,提出了开放式的翻译理论原则,为我们建立新的理论模式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奈达在中国译界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奈达的理论贡献,主要在于他帮助创造了一种新姿态对待不同语言和文化的气氛,以增进人类相互之间的语言交流和了解。”[1] 翻译作为一项独立的学科,首先应回答的问题就是:什么是翻译?传统翻译理论侧重语言的表现形式,人们往往醉心于处理语言的特殊现象,如诗的格律、诗韵、咬文嚼字、句子排比和特殊语法结构等等。现代翻译理论侧重读者对译文的反应以及两种反应(原文与原作读者、译文与译作读者)之间的对比。奈达指出:“所谓翻译,就是指从语义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贴切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奈达在《翻译理论于实践》一书中解释道,所谓最切近的自然对等,是指意义和语体而言。但在《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中,奈达又把对等解释为是指功能而言。语言的“功能”是指语言在使用中所能发挥的言语作用;不同语言的表达形式必然不同,不是语音语法不同就是表达习惯不同,然而他们却可以具有彼此相同或相似的功能。奈达所强调的是“对等”“、信息”“、意义”和“风格”,奈达从语义学和信息论出发,强调翻译的交际功能,正如他自己所说“:翻译就是交际”,目的是要寻求原语和接受语的“对等”。他所说的“信息”包括“意义”和“风格”,着重于交际层面。他实质上要打破的是传统的翻译标准。他把翻译看成是“语际交际”,也就是在用交际学的观点来看问题。交际至少应当是三方的事情:信息源点———信息内容———信息受者,也就是说话者———语言———听话者。奈达注重译文的接受者,即读者,而且都对读者进行了分类。奈达根据读者的阅读能力和兴趣把读者分为四类:儿童读者、初等文化水平读者、普通成人读者和专家。他曾说过,一些优秀的译者,常常设想有一位典型的译文读者代表就坐在写字台的对面听他们口述译文,或者正在阅读闪现在电脑显示屏上的译文。这样,就好像有人正在听着或读着译文,翻译也就不仅仅是寻求词汇和句法的对应过程。运用这种方法,译者就可能更自觉地意识到“翻译就是翻译意思”的道理。 可译性与不可译性是翻译界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奈达对不同的之间的交流提出了新的观点。他认为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特点,一种语言所表达的任何东西都可以用另一种语言来表达。尽管不同民族之间难以达到“绝对的”交流,但是可以进行“有效的”交流,因为人类的思维过程、生产经历、社会反应等有许多共性。他这种思想主要基于他对上帝的信仰和对《圣经》的翻译。在他看来,上帝的福音即是真理,可以译成不同的语言,也可以为不同国家的人所理解。因此,他提出“最贴近、最自然的对等”。 奈达把翻译分为两种类型:形式对等翻译和动态功能对等。翻译形式对等是以原语为中心,尽量再现原文形式和内容。功能对等注重读者反映,以最贴近、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文信息,使译文读者能够达到和原文读者一样的理解和欣赏原文的程度。奈达的形式对等要求严格地再现原语的形式,其实也就是“逐字翻译”或“死译”。奈达本人也不主张形式对等的翻译,他认为严格遵守形式无疑会破坏内容。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的提出是对译学研究的一个重大贡献。首先,他提出了一个新的翻译评价标准。他指出:翻译准确与否取决于普通读者正确理解原文的程度,也就是把译文读者反应与原文读者反应进行对照,看两者是否达到最大限度的对等。其次,他提出的“最贴切、最自然的对等”标准也不同于传统的“忠实”

马来西亚生活环境介绍

马来西亚生活环境介绍 想去马来西亚的小伙伴们,你们知道马来西亚的生活环境吗?跟着来看看吧!欢迎阅读。 马来西亚较为优越的生活环境是马来西亚第二家园移民项目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马来西亚政治经济环境稳定,基础设施完善,海陆空交通便利,气候常年温暖适中,多元种族,多元文化,多种语言,生活方式中西合璧,消费水平偏低。 (一)华人、华语和中餐 自600多年前郑和下西洋开始,中国人就开始在马繁衍生息。目前,马来西亚华人已占其总人口24%左右,繁华地区的华人比例更高。虽然马来语是其国语,但汉语(马来西亚习惯称华语)也被广泛使用,除普通话外,广东话、福建话、潮州话、海南话和客家话等是马来西亚华人普遍使用的语言,为中国人到此定居奠定了语言基础。马来西亚的中餐馆很多,这里不仅可以品尝当地华人烹制的马来西亚风味中餐,还可享受中国厨师烹制的地道中餐,川菜、湘菜、广东菜等地方菜系随处可见,甚至还有小肥羊火锅、灌汤小笼包、手工拉面、东北大拉皮、烧烤羊肉串等颇具中国地方风味的食物,丝毫不逊色于中国国内。 (二)多样的中小学教育和英联邦体制下的大学体制 中国人对子女教育高度重视,送孩子到海外接受西方教育已经成为近几年的潮流。长期受英国殖民统治的马来西亚沿袭英联邦国家的教育体系,有国立、私立和其他各类国际学校。任何级

别的文凭均被欧、美、澳州所承认,且学费却相当低廉,仅相当于英国的四分之一左右。在马来西亚就读的大专以上学历学生均可以选2+1、1+2等(即2年在马来西亚、1年在其他国家或1年在马来西亚、2年在其他国家)等课程转移的方式转赴美、加、澳、纽等国继续学业,而毕业文凭则由毕业学校发放,特别适合那些家庭经济条件一般而愿意让孩子拿到西方教育文凭的家庭。 (三)别样的旅游资源和低消费的休闲运动设施 马来西亚拥有广阔的海滩、奇特的海岛、原始热带丛林、珍贵的动植物、千姿百态的洞穴、古老的民俗民风,别样的热带旅游资源,这些是马来西亚长期吸引中国游客的主要因素。马来西亚也是高尔夫爱好者的首选国度,全国有近200个由国际知名人士设计的高尔夫球场,城市内、海滩边均可洒脱挥杆;羽毛球是马来西亚最为普及的一项球类运动,无论是城市还是乡下,室内羽毛球场随处可见。定居者可以低廉价格尽情享受高品位运动带来的美好时光。 (四)相对低廉的房屋价格 马来西亚有不同档次的各类住房,不仅有普通排屋、公寓、独立式楼房,更有建于海边、树林、园区和其他休闲地点以及城市中心等地带的高品位房屋。房屋价格相对低廉,价格上涨平缓,以首都吉隆坡为例,黄金地段高层公寓价格大约为人民币5000元左右/平方米。这样的房屋价格对于来自中国各大城市的定居者无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我在马来西亚生活的感受

我在马来西亚生活的感受 来马来西亚定居5年了,今天就和各位说一说我在马来西亚生活的感受 1、环境好,适合居住。马来西亚是岛国,具有很长的海岸线,沿海风光旖旎。白色或者金色的沙滩很是迷人。作为一个热带国家植被丰富。而且大马人保护环境的意识比较高。作为一个旅游国家,环境好也是吸引游人的一个原因。同时政府非常注意通过教育方式提高民众保护环境的意识。我居住的小区周围,经常能看到各种小动物。大雨过后,空气非常好,街道上非常干净。马来西亚人大部分居住在郊区,居住的公寓周围一般都有游泳池、网球场。配套设施十分齐全,而且吉隆坡的房价大概是国内二线城市的一半还要低。一般在当地做生意的华人很多住房都是别墅或者排屋,是真正的花园式庭院。总之,大马是个非常宜居的国家。 2、各种诱人美食。因为靠海,而且饮食文化融合了印度、葡萄牙和中餐。所以这里各种各样的小吃十分多。就连海鲜都有很多种带有地域特色的做法。绝对是饕餮一族必到之地。马来西亚美食城槟城每天游人如织,很多是专门来这吃美食的。曾经有华人朋友开玩笑说,“马来西亚华人离开这一个周,一定会回来的”。我不解,问“为什么?”一旁的朋友解释说,“舍不得这里的美食啊!”虽然是说笑,但是确实是这样。 3、大马的车。来过大马的华人都对大马街上的车印象深刻。我刚到大马时,着实让满街的奔驰宝马震惊了一下。后来才知道,并不是大马人有多富裕,而是这样的车在大马售价并不高。而且,大马油价便宜,家庭用车十分普遍,有的家庭甚至人手一辆。年轻的小白领甚至在工作一两年之内就可以买到一辆车。这在国内几乎是不敢想的事情。当然,这也和大马公交系统不发达有关。大马的轻轨和BUS车次少,站点也不多。大马人大都住在郊区,没有车几乎寸步难行。当然车多了之后,大马也堵车,这和国内的情况倒是一样的。像吉隆坡每天早上堵一两个小时也很正常。 4、公共场所的空调。大马白天气候炎热,各个大型公共场所都把中央空调开的很足。足到让人觉得很冷的地步。我刚到大马的时候,有一次去电影院看电影。刚坐下一会,就觉得背后冷飕飕的,还好我因为怕晒带了一件薄外套,这下可派上了用场。电影基本没怎么看,只专心御寒了。不过,大马的电影票着实便宜,打折的时候只有十几块人民币,即使不打折也不过二三十块。 5、保守的性观念。马来西亚订立的宗教是回教,受伊斯兰教义的影响,虽说女子不再把全身包起来。但这里的性观念十分保守,性仍然是十分禁忌的话题。学生也基本没有性教育。而且,法律规定,回教徒当街接吻是犯法的。但对游人没有什么限制。在对学生进行性教育这个问题上,马来西亚还处在一个羞于启齿的状态。 6、华人待遇问题 站在中立的角度上看,我觉得大部分马来人还是十分善良的。华人在当地大多经商,在经济上比较富裕。在国家政策上,无论买房、买车、还是就学,华人和大马人的待遇还是有所不同。这大概和回族保护领土不受侵犯的教义有关系。但这种保护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存在。相比较而言,大马的华人生活水平还是不错的。

最新移民马来西亚的四大方式

【篇一】移民马来西亚的四大方式 一、马来西亚第二家园 马来西亚第二家园是马来西亚政府为吸引外国资金、促进旅游、发展经济而出台的一项移居政策,又称“马来西亚第二家园侨居计划”,申请人在马来西亚购房和存款,就可以快速获得马来西亚10年并可以终身更新的社交访问签证。 (1)申请资格:非马来西亚公民,年满二十一周岁均可申请。以家庭为单位,一位主申请人,可携带其配偶和子女(21周岁以下)提出申请。 (2)申请条件:50周岁以下申请者:存款30万马币,或购置100万马币房产+15万马币存款;50周岁以上申请者:存款15万马币,或者购置100万马币房产+10万马币存款。在马来西亚的存款,在一年之后可以取出一定的比例用于购买房子或支付医疗费用或孩子的教育费。 (3)办理周期:3个月左右就可以全部办理完结。 (4)移民待遇:有人说,马来西亚第二家园算不上移民计划。的确,严格意义上来说,马来西亚第二家园计划只是一个移居政策,非移民计划。因为马来西亚第二家园签证不是绿卡也不能入国籍。但是优势很多:没有移民监的要求,申请人可以选择在马来西亚居住,也可以选择不居住,可以自由出入大马国,但不能再大马国工作,要工作需要另外申请工作签证。随行的子女可以自由选择大马国的学校进行学校,享受英联邦式的正宗教育。在投资、购房、买车等税收方面有减免优惠!所获得身份是非常自由的,可终身更新,也可以随时撤回。 二、结婚移民 马来西亚法律规定的是马来西亚公民的配偶满5年可以申请入籍。但是现在正常情况下批准的都是10年以上的,所以流行的潜规则是至少10年才能拿到。而且批准受到当时移民厅政策的影响很大。总结起来一句话: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漫长的。 三、亲属移民 适用于在马有亲属,且亲属为马来西亚公民或永久居民的人士。 四、工作移民 马来西亚工作签证有2年期、3年期、5年期及永久职位签证。若要申请工作签证,申请者年龄必须超过27周岁。要由在马注册的公司聘请,并向移民厅申请。或者自己在马注册一间公司,以股东或董事的名义申请工作签证。 【篇二】扩展阅读:移民马来西亚的好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