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笔记11(脊神经)

笔记11(脊神经)

笔记11(脊神经)
笔记11(脊神经)

神经系统

总论

一、神经系统的分部

1、(CNS):脑、脊髓

(PNS):脑神经、脊神经、内脏神经

2、周围神经系统:

⑴据分布对象不同分为:躯体神经内脏神经

⑵据功能不同分为:感觉神经(传入神经) 运动神经(传出神经)

二、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神经系统的基本组织是神经组织,神经组织由神经元neuron和神经胶质neuroglia组成;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1、神经元的构造

神经元

: 轴突和树突

2、神经元的分类:

⑴基于神经元突起的数目:

假单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多极神经元

⑵基于神经元功能和神经冲动传导方向:

感觉(传入)神经元运动(传出)神经元联络(中间)神经元

3、突触:

是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器等之间传递信息的特化的接触区域,通过它可实现细胞

与细胞间的通讯。

4、神经纤维:神经元较长的突起外被包被结构而成。

三、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1、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reflex,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reflex arc。

2、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3、膝反射:

叩击髌韧带股四头肌的肌梭(感受器) 股神经(传入纤维) 脊髓(中枢)

股神经(传出纤维) 股四头肌(效应器)收缩

四、常用术语

灰质:在中枢部,神经元的胞体及树突聚集的部位,因其富含血管,在新鲜标本上色泽灰暗而得名

皮质:分布在大、小脑表面的灰质层

神经核:除皮质以外,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在中枢部聚集成团或柱称为神经核

白质:中枢部,神经纤维聚集的部位,因髓鞘含有类脂质,色泽亮白而得名

髓质:位于大脑和小脑皮质深面的白质

纤维束:在白质中,起止、行程和功能基本相同的神经纤维集合在一起称为纤维束

神经节:周围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聚集的部位

神经:神经纤维在周围部聚集而成粗细不等的神经

网状结构:在某些中枢部,神经纤维交织成网状,其间散布有大小不一的神经元胞体的区域

周围神经系统(PNS)

12对,与脑相连;主要分布于头面部.

脊神经:31对,与脊髓相连;主要分布于四肢、躯干.

.

脊神经

1、构成:与脊髓相连的前、后根在椎间孔处合并而成.

前根: 运动性

混合性

后根: 感觉性

2、分部

颈(C)8对胸(T)12对腰(L)5对骶(S)5对尾(C O)1对

脊神经出椎管的途径:

C1:寰椎上方C2 —C7:同序数颈椎上方的椎间孔

C8:第7颈椎下方的椎间孔T1—L5:同序数椎骨下方的椎间孔

S1—S4:同序数骶前后孔S5、C0:骶管裂孔出管

3、纤维成分

躯体感觉纤维内脏感觉纤维躯体运动纤维内脏运动纤维

4、分支

脊膜支

交通支

后支:分布于项背腰骶部

⑴后支:具有明显的节段性特点

⑵前支形成的神经丛:颈丛、臂丛、腰丛、骶丛

一、颈丛

?组成:C1--4前支

?位置:胸锁乳突肌上部的深面.

?分支

1、皮支:

枕小N 耳大N 颈横N 锁骨上N

皮支经胸锁孔突肌后缘中点附近浅出(可作颈部浅层结构浸润麻醉的阻滞点)。

2、膈N (混合性神经)

运动纤维:支配膈肌

感觉纤维:分布于胸膜、心包、膈下腹膜,右侧还分于肝、胆囊和肝外胆道等。

小结

教学内容:神经系统总论、脊神经(一)

目的要求:

1.掌握神经系统的分部、常用术语,脊神经的构成、分部、前支所形成神经丛的名称,颈丛的组成和位置,膈神经的行径、分布和受损后的临床表现。

2.熟悉神经系统活动方式,脊神经的分支,颈丛皮支的名称和浅出部位。

3. 了解神经元的一般结构、分类,脊神经的纤维成分。

思考题

1. 脊神经的前支可形成哪些神经丛?各神经丛的组成?

2. 膈神经的行径、分布如何?损伤后, 会引起什么功能障碍?

3. 名词:灰质白质纤维束神经节神经核反射弧脊神经节

二、臂丛

?组成:C5—8前支及T1前支大部分.

?位置:斜角肌间隙-锁骨后方-腋窝-腋动脉周围

?分支及其分布

1、锁骨上分支:

肩胛背N:支配肩胛提肌和菱形肌

肩胛上N:支配冈上、下肌

N:支配前锯肌,损伤时会出现“翼状肩”

2、锁骨下分支:

◇胸背神经:支配背阔肌

◇腋神经

肌支:支配小圆肌和三角肌

皮支:臂外侧上皮神经

受损后症状:臂不能外展,臂外旋力弱;损伤时会出现“方肩”;皮肤感觉障碍

◇肌皮神经

肌支: 支配臂前群肌(肱二头肌、肱肌和喙肱肌)

皮支: 前臂外侧皮神经

◇正中神经

肌支:①前臂前群肌(除肱桡肌、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尺侧半)

②返支支配鱼际肌(除拇收肌)及第1、2蚓状肌

皮支:指掌侧总神经和指掌侧固有神经

受损后症状:前臂不能旋前,屈腕力弱,指不能屈曲,拇指不能对掌

出现“猿掌”

感觉障碍

◇尺神经

肌支:①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尺侧半;②深支支配小鱼际肌、拇收肌、骨间肌及第3、4蚓状肌.

皮支:手背支+浅支.

受损后症状:屈腕力减弱

无名指和小指末节不能屈曲、不能屈掌指关节和伸指间关节

拇指不能内收

各指的内收和外展消失

出现“爪形手”

手内侧缘皮肤感觉障碍

◇桡神经

肌支:肱桡肌+臂、前臂后群肌

皮支:浅支及其它皮支

受损后症状:不能伸腕和伸指,旋后困难,抬前臂时呈“垂腕”状

“虎口区”皮肤感觉障碍明显

三、胸神经前支

?组成:11对肋间神经+1对肋下神经

?分支及分布

肌支: 支配肋间肌、腹前外侧群肌等。

皮支: 前皮支+外侧皮支(胸、腹壁的皮肤和胸腹膜壁层)。

?节段性分布:

T2—胸骨角平面T4—乳头平面T6—剑突平面T8—肋弓平面T10—脐平面

T12—脐到耻骨联合连线中点平面

四、腰丛

?组成:T12前支一部分+L1—3前支+T4前支一部分。

位置:腰大肌深面

?分支及其分布:

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股神经闭孔神经生殖股神经

自腰大肌外缘穿出的神经有: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股神经,自前方穿出的神经是生殖股神经,自内缘穿出的神经是闭孔神经。

◇股神经

肌支: 股前群肌和耻骨肌

皮支: ①大腿、膝关节前②终末支为隐神经

受损后症状:屈髋无力,坐位时不能伸膝;行走困难

膝反射消失

皮肤感觉障碍

髌骨突出

◇闭孔神经

肌支: 大腿内收肌群和闭孔外肌

皮支: 大腿内侧

五、骶丛

组成:腰骶干(L4、5)+S1—5前支+C0前支.

位置;盆腔内, 骶骨和梨状肌的前面.

分支及其分布:

◇臀上神经:支配臀中、臀小肌和阔筋膜张肌

◇臀下神经:支配臀大肌

◇股后皮神经

◇阴部神经:支配会阴和外生殖器的肌和皮肤

分支:阴茎背神经会阴神经肛神经

◇坐骨神经

行径:

分支:胫神经腓总神经

分布:大腿后群肌

⑴胫神经:支配:小腿后及足底的肌和皮肤

分支:足底内侧神经、足底外侧神经

受损后症状:足不能跖屈,不能以足尖站立

足呈背屈和外翻位,出现“钩状足”畸形

足底皮肤感觉障碍

⑵腓总神经:

?腓浅神经

肌支: 小腿外侧群肌皮支: 小腿外侧、足背及第2—5趾背

?腓深神经

肌支:小腿前群肌、足背肌皮支:第1、2趾相对缘

?受损后症状:足不能背屈,足下垂且内翻,趾不能伸,呈“马蹄内翻足”畸形

行走时呈“跨阈步态”

感觉障碍

小结

教学内容:脊神经(二)

目的要求:

1.掌握臂丛、腰丛和骶丛的组成和位置,腋神经、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股神经、胫神经的分布,坐骨神经的行径、分支和和分布,腓总神经的分支和分布。

2.熟悉胸长神经的分布和损伤后症状,胸背神经的分布,腋神经、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股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损伤后的主要症状,闭孔神经的分布,胸神经前支的节段性分布,腰丛各分支与腰大肌的位置关系

3. 了解臂丛、腰丛、骶丛的其它分支,胸神经前支的组成和分布。

思考题

1. 肩关节脱位、肱骨外科颈骨折、肱骨体中段/中下段骨折、桡骨颈骨折、肱骨内上髁骨折、腕前区割伤、腓骨颈骨折, 各可损伤什么神经, 有何功能障碍?

2. 正中神经、尺神经及桡神经的支配范围如何?

3. 臂肌、前臂肌各有哪些神经支配?

4. 试述手的神经支配。

5. 临床上检查胸、腹壁的浅感觉利用什么标志来定感觉障碍的节段?

6. 坐骨神经干的行径、分支和分布如何?

7. 试解释股神经、胫神经和腓总神经损伤后出现的症状。

8. 大腿肌、小腿肌各有哪些神经支配?

附:

臂肌、前臂肌的神经支配:

肌皮神经:臂部屈肌它管理; 桡神经:全部伸肌肱桡肌;

尺神经:前臂屈肌一块半,尺侧腕屈指深屈;

正中神经:前臂屈肌六块半.

桡、尺、正中神经损伤时手形:

尺爪桡垂腕,正中对掌难,正尺同损伤,手形请看猿。

肱骨骨折与神经损伤

1、肱骨外科颈骨折:易伤腋神经(导致“方肩”)

2、肱骨中段/中、下段骨折:易伤桡神经(导致“垂腕”)

3、肱骨内上髁骨折:易伤尺神经(导致“爪形手”)

脊柱各结构的体表定位

脊柱各结构的体表定位和临床应用(转载) 一,脊柱各结构的常用体表定位法 (一) 触抹法:此法最方便,最常用,较准确。是利用人体的骨性标志,对脊柱各结构进行触抹而确定其位置。 1,棘突的触抹定位法: (1) 颈椎:常利用枕外粗隆、C2、C7棘突,来确定颈椎各棘突的位置。 枕外粗隆:粗大,任何人均可准确触抹清。沿此向下,有一凹陷,再向下推摸,可触及一骨突,即为C2棘突。 C2棘突:较大,末端分叉。瘦弱者低头时可见其隆起于项部的上段。任何人也可摸清。可做为颈棘突检查的基点。C2既定,向下推摸,即可触抹清C3棘突。 C7棘突:长而大,多不分叉。低头时,其隆起于项背交界处。也可准确抹清。沿其向上触摸,就可确定C6、C5棘突的位置。唯 C4棘突不易抹及。但可从己标出的C3、C5棘突而可推测出其位置约。约有20%的人,C6棘突比C7棘突长。个别人的 T1棘突比C7的长。应注意鉴别。 (2) 腰椎棘突: 常利用可准确抹清的双侧髂嵴最高点来定位。L4棘突、或L4.5棘间,正位于双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上。 S1:双侧髂后上棘连线水平,正相当于S1椎体。故S1中嵴也能较准确定位。 故L3、L4、L5棘突就能较准确定位;甚至L2、L1棘突也基本能定位 (3) 胸椎棘突: 当人直立,双上肢自然下垂,双肩胛岗内侧端连线,与 T3棘突平。双侧肩胛骨下角的连线,与 T7棘突平。 因为C7、T3、T7的棘突均能较准确定位,故T1、T2、T3、T4、T5 T6 、T7、T8,甚至T9、T10也能较正确地定位。 2,横突的触抹定位法: (1) 颈椎横突的触抹定位: C1横突:位于乳突与下颌角连线中点水平的胸锁乳突肌后缘。 C2横突:位于下颌角水平线与胸锁乳突肌后缘的交界处。 C3横突:位于舌骨角水平线与胸锁乳突肌后缘的交界处。 C4横突:位于甲状软骨近上缘水平线与同肌后缘的交界处 C5横突:位于甲状软骨水平线与同肌后缘的交界处。 C6横突:位于环状软骨水平线与同肌后缘的交界处。 C7 横突:位于上一横突之下。 也可如此定:均在胸锁乳突肌后缘触抹,自乳突尖始,每隔约1.0-1.5cm,即为一个横突。 (2) 胸椎各横突的触抹定位:不易触抹清。

脊神经

脊神经 脊神经 spinal nerve 共 31 对,分布于躯干和四肢。按部位计有 8 对颈神经、12 对胸神经、5 对腰神经、5 对骶神经和 1 对尾神经。 一、脊神经组成及分支 (一)脊神经组成 每对脊神经均借前根和后根与脊髓两侧相连。前根较细,由运动纤维组成;后根较粗,由感觉纤维组成, 在近椎间孔处有一纺锤形膨大,称脊神经节,前、后根在椎间孔处汇合成脊神经干。 (二)脊神经的纤维成分 脊神经是混合性神经,内脏神经纤维也走行在脊神经内,包括4种纤维成分: 1.躯体感觉(传入)纤维:分布于皮肤、骨骼肌和关节,将皮肤的浅感觉(痛、温、触、压觉)和肌腱、关节的深部(本体)感觉冲动传入中枢。 2.内脏感觉(传入)纤维: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将内环境变化的各种感觉信息传入中枢。 3.躯体运动(传出)纤维:分布于骨骼肌,支配其随意运动。 4.内脏运动(传出)纤维: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支配平滑肌、心肌的运动,控制腺体的分泌。 (三)脊神经的典型分支 脊神经干很短,出椎间孔后即分为4支:粗大的前支和细小的后支以及脊膜支、交通支。 1.脊膜支经椎间孔返回椎管分布于脊髓被膜和脊柱韧带; 2.交通支有灰、白之分,连于脊神经与交感干之间; 3.后支向后行走,呈节段性分布于枕、项、背、腰和骶部的肌肉与皮肤及其上的汗腺、竖毛肌和血管平滑肌; 4.前支除 12 对胸神经前支保持明显节段性直接分布于躯干外,其余脊神经前支都先彼此交织成神经丛,由丛再分支至相应的区域。第 1~11 对胸神经前支位于各自肋间隙中,称肋间神经,第 12 对称肋下神经。脊神经前支形成的丛有颈丛、臂丛、腰丛和骶丛等。脊神经前、后支均含有 4 种纤维成分,因此,脊神经前、后根的损伤和前、后支损伤后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 脊神经组成和分支、分布示意图

人体体表标志--针刀定位

人体体表标志

脊柱各结构的体表定位和临床应用 一,脊柱各结构的常用体表定位法 (一) 触抹法:此法最方便,最常用,较准确。是利用人体的骨性标志,对脊柱各结构进行触抹而确定其位置。 1,棘突的触抹定位法: (1) 颈椎:常利用枕外粗隆、C2、C7棘突,来确定颈椎各棘突的位置。 枕外粗隆:粗大,任何人均可准确触抹清。沿此向下,有一凹陷,再向下推摸,可触及一骨突,即为C2棘突。 C2棘突:较大,末端分叉。瘦弱者低头时可见其隆起于项部的上段。任何人也可摸清。可做为颈棘突检查的基点。C2既定,向下推摸,即可触抹清C3棘突。 C7棘突:长而大,多不分叉。低头时,其隆起于项背交界处。也可准确抹清。沿其

向上触摸,就可确定C6、C5棘突的位置。唯C4棘突不易抹及。但可从己标出的C3、C5棘突而可推测出其位置约。约有20%的人,C6棘突比C7棘突长。个别人的T1棘突比C7的长。应注意鉴别。 (2) 腰椎棘突: 常利用可准确抹清的双侧髂嵴最高点来定位。L4棘突、或L4.5棘间,正位于双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上。 S1:双侧髂后上棘连线水平,正相当于S1椎体。故S1中嵴也能较准确定位。 故L3、L4、L5棘突就能较准确定位;甚至L2、L1棘突也基本能定位(3) 胸椎棘突: 当人直立,双上肢自然下垂,双肩胛岗内侧端连线,与T3棘突平。双侧肩胛骨下角的连线,与T7棘突平。 因为C7、T3、T7的棘突均能较准确定位,故T1、T2、T3、T4、T5 T6 、T7、T8,甚至T9、T10也能较正确地定位。 2,横突的触抹定位法: (1)颈椎横突的触抹定位: C1横突:位于乳突与下颌角连线中点水平的胸锁乳突肌后缘。C2横突:位于下颌角水平线与胸锁乳突肌后缘的交界处。 C3横突:位于舌骨角水平线与胸锁乳突肌后缘的交界处。 C4横突:位于甲状软骨近上缘水平线与同肌后缘的交界处 C5横突:位于甲状软骨水平线与同肌后缘的交界处。 C6横突:位于环状软骨水平线与同肌后缘的交界处。

脊柱体表标记

脊柱体表标记 前面观: 第一颈椎上腭同一平面 第二颈椎上腭牙齿咬合面同一平面 第三颈椎下颌角同一平面 第四颈椎舌骨同一平面 第五颈椎甲状软骨同一平面 第六颈椎环状软骨同一平面 第二胸椎间隙胸骨颈静脉切迹同一平面 第四胸椎间隙胸骨角同一平面 第九胸椎胸骨体剑突关节同一平面 第一腰椎剑突与脐联线中点同一平面 第三腰椎下肋缘同一平面 第三腰椎间隙脐同一平面 第四腰椎髂骨嵴同一平面 第二骶椎髂前上棘同一平面 尾骨耻骨联合同一平面 侧面和背面观: 第七颈椎颈根部最突出的棘突 第二胸椎两肩胛骨上角联线中点 第七胸椎两肩胛骨下角联线中点 第十二胸椎肩胛骨下角与髂骨嵴联线中点同一平面 第三腰椎下胸肋缘同一平面 第四腰椎两髂骨嵴联线中点 脊柱各结构的体表定位和临床应用 一,脊柱各结构的常用体表定位法 (一) 触抹法:此法最方便,最常用,较准确。是利用人体的骨性标志,对脊柱各结构进行触抹而确定其位置。 1,棘突的触抹定位法: (1) 颈椎:常利用枕外粗隆、C2、C7 棘突,来确定颈椎各棘突的位置。枕外粗隆:粗大,任何人均可准确触抹清。沿此向下,有一凹陷,再向下推摸,可触及一骨突,即为C2 棘突。C2 棘突:较大,末端分叉。瘦弱者低头时可见其隆起于项部的上段。任何人也可摸清。可做为颈棘突检查的基点。C2 既定,向下推摸,即可触抹清C3 棘突。C7 棘突:长而大,多不分叉。低头时,其隆起于项背交界处。也可准确抹清。沿其向上触摸,就可确定C6、C5 棘突的位置。唯C4 棘突不易抹及。但可从己标出的C3、C5 棘突而可推测出其位置约。约有20%的人,C6 棘突比C7 棘突长。个别人的T1 棘突比C7 的长。应注意鉴别。 (2) 腰椎棘突:常利用可准确抹清的双侧髂嵴最高点来定位。L4 棘突、或L4.5 棘间,正位于双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上。S1:双侧髂后上棘连线水平,正相当于S1 椎体。故S1 中嵴也能较准确定位。故L3、L4、L5 棘突就能较准确定位;甚至L2、L1 棘突也基本能定位 (3) 胸椎棘突:当人直立,双上肢自然下垂,双肩胛岗内侧端连线,T3 棘突平。与双侧肩胛骨下角的连线,与T7 棘突平。因为C7、T3、T7 的棘突均能较准确定位,故T1、

脊神经

脊神经 (一)填空题 1.脊神经由运动性的_______和感觉性的_______合成。 2.脊神经共31对,包括_______对颈神经,_______对胸神经,_______对腰神经,_______对骶神经和_______对尾神经。 3.脊神经是混合性神经,其中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四种纤维成分。 4.脊神经前支构成的神经丛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四组。 5.臂丛位于_______,它发出的主要神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6.分布到胸骨角平面的神经是_______;分布到乳头平面的神经是_______;分布到脐平面的神经是_______。 7.支配大腿前群肌的神经是_______;支配内侧群肌的神经是_______;支配后群肌的神经是_______。 8.支配小腿前群肌的神经是_______;支配后群肌的神经是_______;支配外侧群肌的神经是_______。 9.临床上常见的"马蹄内翻足"是由腓骨颈处的_______神经损伤引起的。 (二)A型选择题 1.不属于臂丛的神经为() A.尺神经 B.桡神经 C.膈神经 D.肌皮神经 E.肋间神经 2.肱骨中部骨折时易损伤() A.正中神经 B.腋神经 C.桡神经口 D.尺神经 E.腋神经 3.脐周围的感觉神经来自() A.第8肋间神经 B.第6肋间神经 C.第4肋间神经 D.第10肋间神经 E. 第12肋间神经 4.支配股四头肌的神经为() A.坐骨神经 B.闭孔神经 C.股神经 D.腓总神经 E.腓总神经 5.支配小腿三头肌的神经为() A.坐骨神经 B.腓总神经 C.胫神经 D.股神经 E.股神经 (三)问答题 1.脊神经共有多少对?可分为哪几部? 2.脊神经的前根、后根、前支、后支各有哪些纤维成分? 3.臂丛的组成、位置和主要分支有哪些? 4.腰丛位于何处?有哪些主要分支?

脊柱结构的体表定位方法

脊柱结构的体表定位方法 一、触摸法:此法最方便,最常用,较准确。是利用人体的骨性标志,对脊柱各结构进行触抹而确定其位置。 1、棘突的触摸定位法: (1) 颈椎:常利用枕外粗隆、C2、C7棘突,来确定颈椎各棘突的位置。 枕外粗隆:粗大,任何人均可准确触抹清。沿此向下,有一凹陷,再向下推摸,可触及一骨突,即为C2棘突。 C2棘突:较大,末端分叉。瘦弱者低头时可见其隆起于项部的上段。任何人也可摸清。可做为颈棘突检查的基点。C2既定,向下推摸,即可触抹清C3棘突。 C7棘突:长而大,多不分叉。低头时,其隆起于项背交界处。也可准确抹清。沿其向上触摸,就可确定C6、C5棘突的位置。唯C4棘突不易抹及。但可从己标出的C3、C5棘突而可推测出其位置约。约有20%的人,C6棘突比C7棘突长。个别人的T1棘突比C7的长。应注意鉴别。 (2) 腰椎棘突: 常利用可准确摸清的双侧髂嵴最高点来定位。L4棘突、或L4.5棘间,正位于双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上。 S1:双侧髂后上棘连线水平,正相当于S1椎体。故S1中嵴也能较准确定位。 故L3、L4、L5棘突就能较准确定位;甚至L2、L1棘突也基本能定位。 (3) 胸椎棘突: 当人直立,双上肢自然下垂,双肩胛岗内侧端连线,与T3棘突平。双侧肩胛骨下角的连线,与T7棘突平。 因为C7、T3、T7的棘突均能较准确定位,故T1、T2、T3、T4、T5 T6 、T7、T8,甚至T9、T10也能较正确地定位。 2、横突的触摸定位法: (1)颈椎横突的触摸定位: C1横突:位于乳突与下颌角连线中点水平的胸锁乳突肌后缘。 C2横突:位于下颌角水平线与胸锁乳突肌后缘的交界处。 C3横突:位于舌骨角水平线与胸锁乳突肌后缘的交界处。 C4横突:位于甲状软骨近上缘水平线与同肌后缘的交界处 C5横突:位于甲状软骨水平线与同肌后缘的交界处。 C6横突:位于环状软骨水平线与同肌后缘的交界处。 C7 横突:位于上一横突之下。 也可如此定:均在胸锁乳突肌后缘触抹,自乳突尖始,每隔约1.0-1.5cm,即为一个横突。 (2)胸椎各横突的触摸定位:不易触摸清。 (3)腰椎各横突的触摸定位: L3横突:最易触摸。在骶棘外缘与第12肋交界处或稍下即是。 另一方法:医生将拇、食指尽力张开,置于患者的腰肋部,食指的桡侧贴近患者的肋弓,拇指尖所指即为L3横突尖。 L4、L2横突:既然L3横突可定,其上下即为L2、L4横突。 L5横突:位于髂后上棘的稍外上方。 3、关节突的触抹定位:在棘突的两侧,用力按压时,可触到一系列串珠状骨性隆起,即为关节突。颈腰椎关节突较深,胸椎者较浅,后者较易摸清。 4、椎体:第L3腰椎体平脐。 触摸法定位法,虽简便、实用,但因个体的发育、肥瘦不一,病理变化千差万别,故准确性

脊神经定位

临床表现与神经病变定性? 2007-11-18 09:22 肌肉疾病——对称性肌无力 神经肌肉接头疾病——肌肉易疲劳性,休息后缓解 外周神经病——非对称性无力,感觉改变 根性疼痛是神经根疾病的标志。疼痛常被描述为尖锐的,烧灼的和电击样感觉,典型地向尖端或末梢传导或辐射。神经根通常有其特定的支配部位,受累肌肉的反射减弱或消失。无力限于一个肌群,感觉丧失发生于相似的皮节分布区,手法牵张(如直腿抬高或颈部旋转)常使神经根疼痛加剧。 脊髓疾病的特点是感觉平面、病理征阳性、直肠膀胱机能障碍。末梢性下肢无力(病人拖脚尖走路或跌倒吗)、末梢性上肢无力(病人有持物不稳吗)、对称性症状(病人上肢或下肢受累大致相同吗)、感觉平面(病人常诉及躯干或腹部的束带感或扎紧感)、括约肌机能障碍(有大小便潴留或失禁吗)。体检通常显示:1、感觉平面以下所有感觉减退(注意临床查出的感觉平面不一定与解剖平面一致)。2、末梢性无力重于近端性无力。3、伸肌和抗重力肌无力比屈肌无力更明显。4、肌张力增高(强直)。5、反射亢进。6、阵挛。7、Babinski 征阳性。8、浅表反射消失。9、无显著的肌萎缩或肌束颤动。 脑干疾病——颅神经症状+长束征 小脑疾病——共济失调 皮质下疾病——初级感觉障碍,运动和感觉缺损累及面部,上肢和下肢,视野缺损 皮质疾病——语言不能或忽略和否认意识,痫性发作,皮质损害累及面部和上肢,不累及下肢,无视野缺损。 [全文] 回复此帖 一骨脑 经历 男28皮区与神经定位 2007-11-18 09:54 关键点检查是感觉检查的必查项目,是检查身体两侧各自的28个皮区关键点,每个关键点要查2种感觉即针刺觉和轻触觉。并按三个等级分别评定打分。 0=缺失; 1=障碍 (部分障碍或感觉改变,包括感觉过敏);

脊骨神经医学概述

概述 脊骨神经医学(Chiropractic),又称为美式脊椎矫正、手疗学、整脊学、脊椎按摩疗法,一种源起于美国的替代医疗技术。通过运用手法或器材,来矫正人体的肌肉骨骼系统,特别是脊椎部位,以恢复病患健康。 创始人 最早建立这门技术的人,是十九世纪晚期的美国人丹尼尔·大卫·帕尔马(DanielDavid Palmer)。 国际影响 脊骨神经医学作为一门自然疗法,经过一百多年的曲折、艰辛的发展,在坚持传统医学哲学理念的基础上,全面接受、融合现代医学科学,终于获得WHO 的接受,并且得到超过60个国家的法律认定。 在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脊骨神经医学基础培训与安全性指南》中,将脊骨神经医学定义为:“一门关于神经-肌肉-骨骼系统病症及其对整体健康影响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医疗卫生行业”,确定了这是一门关于脊椎的治疗专业。在国际上普遍认为脊骨神经医学是传统医学或自然疗法。 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于北京公布正式中文译名为“脊骨神经医学”。 理论基础 脊骨神经医学是一门以脊椎解剖学、生物力学和X线影像学为基础,有着规范、科学矫正手法的独立学科。它注重人体的整体研究,强调人体内部各器官、组织的相互关系,寻求一种维护、修复自然生理平衡与物理平衡的脊柱矫正方法。 特点 美式脊椎矫正疗法通过特殊的分析方法,用特定的手法向特定的方向和角度把发生不正常位移的脊椎调整到正常的位置,从而达到祛除症状的目的,脊骨神

经医学具有不吃药、不打针、不开刀、无痛苦、疗程短、见效快、复发率低的特点。据2001年美国官方统计,事故率低于四百万分之一。 现状 当前美国有17所脊椎矫正大学,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毕业时授予脊椎矫正博士学位。目前全美有六万多名脊椎矫正医师,遍布美国城镇的每个角落。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美国每个运动队都有一名脊椎矫正医师作为随队医生。2000年美国通过法案,脊椎矫正正式进入美国军方。近几年来,在我国周边的国家和地区,如韩国、日本、新加坡、香港、台湾等正在悄然兴起一股美式脊椎矫正的热潮

脊柱各结构的体表定位

脊柱各结构的体表定位和临床应用 (转载) 一,脊柱各结构的常用体表定位法 (一)触抹法:此法最方便,最常用,较准确。是利用人体的骨性标志,对脊柱各结构进行触抹而确定其位置。 1,棘突的触抹定位法: (1) 颈椎:常利用枕外粗隆、C2、C7棘突,来确定颈椎各棘突的位置。 枕外粗隆:粗大,任何人均可准确触抹清。沿此向下,有一凹陷,再向下推摸,可触及一骨突,即为 C2棘突:较大,末端分叉。瘦弱者低头时可见其隆起于项部的上段。任何人也可摸清。可做为颈棘突检查的基点。 向下推摸,即可 触抹清C3棘突。 C7棘突:长而大,多不分叉。低头时,其隆起于项背交界处。也可准确抹清。沿其向上触摸 ,就可确定C6、C5棘突的位置。 唯C4棘突不易抹及。但可从己标岀的 C3、C5棘突而可推测岀其位置约。约有 20%的人,C6棘突比C7棘突长。个别人的 T1棘突比C7的长。应注意鉴别。 (2) 腰椎棘突: 常利用可准确抹清的双侧髂嵴最高点来定位。 L4棘突、或L4.5棘间,正位于双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上。 S1 :双侧髂后上棘连线水平,正相当于 S1椎体。故S1中嵴也能较准确定位。 (3) 胸椎棘突: 也可如此定:均在胸锁乳突肌后缘触抹,自乳突尖始,每隔约 1.0-1.5cm ,即为一个横突。 (2)胸椎各横突的触抹定位:不易触抹清。 C2棘突。 C2既定, 故L3、L4、L5棘突就能较准确定位;甚至 L2、L1 棘突也基本能定位 当人直立,双上肢自然下垂,双肩胛岗内侧端连线,与 T3棘突平。双侧肩胛骨下角的连线,与 T7棘突平。 因为C7、T3、T7的棘突均能较准确定位,故 T1、 T2、T3、T4、T5 T6、T7、T8,甚至T9、T10也能较正确地定位。 2,横突的触抹定位法: (1)颈椎横突的触抹定位: C1横突:位于乳突与下颌角连线中点水平的胸锁乳突肌后缘。 C2横突:位于下颌角水平线与胸锁乳突肌后缘的交界处。 C3横突:位于舌骨角水平线与胸锁乳突肌后缘的交界处。 C4横突:位于甲状软骨近上缘水平线与同肌后缘的交界处 C5横突: 位于甲状软骨水平线与同肌后缘的交界处。 C6横突: 位于环状软骨水平线与同肌后缘的交界处。 C7横突: 位于上一横突之下。

脊柱各结构的常用体表定位法

一,脊柱各结构的常用体表定位法 (一) 触抹法:此法最方便,最常用,较准确。是利用人体的骨性标志,对脊柱各结构进行触抹而确定其位置。 1,棘突的触抹定位法: (1) 颈椎:常利用枕外粗隆、C2、C7棘突,来确定颈椎各棘突的位置。 枕外粗隆:粗大,任何人均可准确触抹清。沿此向下,有一凹陷,再向下推摸,可触及一骨突,即为C2棘突。 C2棘突:较大,末端分叉。瘦弱者低头时可见其隆起于项部的上段。任何人也可摸清。可做为颈棘突检查的基点。C2既定,向下推摸,即可触抹清C3棘突。 C7棘突:长而大,多不分叉。低头时,其隆起于项背交界处。也可准确抹清。沿其向上触摸,就可确定C6、C5棘突的位置。唯C4棘突不易抹及。但可从己标出的C3、C5棘突而可推测出其位置约。约有20%的人,C6棘突比C7棘突长。个别人的T1棘突比C7的长。应注意鉴别。 (2) 腰椎棘突: 常利用可准确抹清的双侧髂嵴最高点来定位。L4棘突、或L4.5棘间,正位于双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上。。 S1:双侧髂后上棘连线水平,正相当于S1椎体。故S1中嵴也能较准确定位。 故L3、L4、L5棘突就能较准确定位;甚至L2、L1棘突也基本能定位 (3) 胸椎棘突: 当人直立,双上肢自然下垂,双肩胛岗内侧端连线,与T3棘突平。双侧肩胛骨下角的连线,与T7棘突平。 因为C7、T3、T7的棘突均能较准确定位,故T1、T2、T3、T4、T5 T6 、T7、T8,甚至T9、T10也能较正确地定位。 2,横突的触抹定位法: (1)颈椎横突的触抹定位: C1横突:位于乳突与下颌角连线中点水平的胸锁乳突肌后缘。 C2横突:位于下颌角水平线与胸锁乳突肌后缘的交界处。 C3横突:位于舌骨角水平线与胸锁乳突肌后缘的交界处。 C4横突:位于甲状软骨近上缘水平线与同肌后缘的交界处 C5横突:位于甲状软骨水平线与同肌后缘的交界处。 C6横突:位于环状软骨水平线与同肌后缘的交界处。 C7 横突:位于上一横突之下。 也可如此定:均在胸锁乳突肌后缘触抹,自乳突尖始,每隔约1.0-1.5cm,即为一个横突。 (2)胸椎各横突的触抹定位:不易触抹清。 (3)腰椎各横突的触抹定位: L3横突:最易触抹。在骶棘肌外缘与第12肋交界处或稍下即是。 另一方法:医生将拇、食指尽力张开,置于患者的腰肋部,食指的桡侧贴近患者的肋弓,拇指尖所指即为L3横突尖。 L4、L2横突:既然L3横突可定,其上下即为L2、L4横突。 L5横突:位于髂后上棘的稍外上方。 3,关节突的触抹定位:在棘突的两侧,用力按压时,可触到一系列串珠状骨性隆起,

人类脊柱的结构和体表定位

人类脊柱的结构和体表定位

为了确定病变的位置,首先应了解各椎骨体表标志。 从枕骨结节向下,第一个触及的是第2 颈椎棘突;它与第2 颈椎椎体约在同一水平。第7 颈椎棘突特别长,颈前屈时更为明显,故又称隆椎。 将双上肢垂于体侧,两肩胛冈内端连线通过第3 胸椎的棘突,棘突下缘约平第3 、4 胸椎间隙。两肩胛下角的连线、通过第7 胸椎棘突,约平第8 胸椎椎体。 腰肌两侧可触及的最长的横突为第3 腰椎横突,同第3 腰椎椎体水平。双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一般通过第4 腰椎椎体下部或第4 、5 椎体间隙。双侧髂后上棘的连线,通过第5 腰椎与第一骶椎棘突之间。

脊柱各结构的体表定位和临床应用 一,脊柱各结构的常用体表定位法 (一) 触抹法:此法最方便,最常用,较准确。是利用人体的骨性标志,对脊柱各结构进行触抹而确定其位置。 1,棘突的触抹定位法: (1) 颈椎:常利用枕外粗隆、C2、C7棘突,来确定颈椎各棘突的位置。 枕外粗隆:粗大,任何人均可准确触抹清。沿此向下,有一凹陷,再向下推摸,可触及一骨突,即为C2棘突。 C2棘突:较大,末端分叉。瘦弱者低头时可见其隆起于项部的上段。任何人也可摸清。可做为颈棘突检查的基点。C2既定,向下推摸,即可触抹清C3棘突。 C7棘突:长而大,多不分叉。低头时,其隆起于项背交界处。也可准确抹清。沿其向上触摸,就可确定C6、C5棘突的位置。唯C4棘突不易抹及。但可从己标出的C3、C5 棘突而可推测出其位置约。约有20%的人,C6棘突比C7棘突长。个别人的T1棘突比C7的长。应注意鉴别。 (2) 腰椎棘突: 常利用可准确抹清的双侧髂嵴最高点来定位。L4棘突、或L4.5棘间,正位于双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上。。 S1:双侧髂后上棘连线水平,正相当于S1椎体。故S1中嵴也能较准确定位。 故L3、L4、L5棘突就能较准确定位;甚至L2、L1棘突也基本能定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