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数学教案3.3_整式1

七年级数学教案3.3_整式1

七年级数学教案3.3_整式1
七年级数学教案3.3_整式1

3.3整式

1.理解单项式、多项式及整式的概念,会判断单项式及整式.

2.掌握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多项式的次数与项的概念,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灵活运用.

一、情境导入

方方和圆圆的房间窗帘的装饰物如图所示,它们分别由两个四分之一圆和四个半圆组成(半径都分别

相同),现在方方和圆圆想算出窗帘的装饰物的面积分别是多少?窗户能射进阳光的面积分别是多少(窗框面积不计)?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下面的内容,就会知道答案.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单项式、多项式与整式的识别

指出下列各式中哪些是单项式?哪些是多项式?哪些是整式?

x 2+y 2,-x ,a +b 3,10,6xy +1,1x ,17m 2n ,2x 2-x -5,2x 2+x

,a 7. 解析:根据整式、单项式、多项式的概念和区别来进行判断.

解:2x 2+x ,1x

的分母中含有字母,既不是单项式,也不是多项式,更不是整式. 单项式有:-x ,10,17

m 2n ,a 7; 多项式有:x 2+y 2,a +b 3

,6xy +1,2x 2-x -5; 整式有:x 2+y 2,-x ,a +b 3,10,6xy +1,17

m 2n ,2x 2-x -5,a 7. 方法总结:(1)分母中含有字母的式子不是整式;(2)单项式和多项式都是整式;(3)单项式不

含加、减运算,多项式必含加、减运算.

探究点二:单项式与多项式

【类型一】 确定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分别写出下列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1)-ab 2;(2)5ab 3c 27;(3)2πxy 23

. 解析:单项式的系数就是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单项式的次数就是单项式中所有字母指数的和,只要

将这些字母的指数相加即可.

解:(1)单项式的系数是-1,次数是3;

(2)单项式的系数是57

,次数是6; (3)单项式的系数是2π3

,次数是3. 方法总结:(1)当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时,“1”通常省略不写;单项式的系数是带分数时,

通常写成假分数.单项式的系数包括前面的符号.(2)我们把常数项的次数看做0.确定单项式的次数时,单项式中单独一个字母的指数1不能忽略,如-3x 3y ,它的指数是4而不是3.(3)π是圆周率,是一个确定的数,不是字母.

【类型二】 确定多项式的项和次数

.

(1)23

x 2-3x +5; (2)a +b +c -d ;

(3)-a 2+a 2b +2a 2b 2.

解析:根据多项式的项数是多项式中单项式的个数,多项式的次数是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单项式的次

数,可得答案.

解:(1)23x 2-3x +5的项数为3,次数为2,是二次三项式; (2)a +b +c -d 的项数为4,次数为1,是一次四项式;

(3)-a 2+a 2b +2a 2b 2的项数为3,次数为4,是四次三项式.

方法总结:(1)多项式的项包括它的符号;(2)多项式的次数是多项式里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而不是各项次数的和;(3)几次项是指多项式中次数是几的项.

探究点三:与多项式有关的探究性问题

【类型一】 根据次数确定未知字母的值

已知-5x m +104x m -4x m y 2是关于x 、y 的六次多项式,求m 的值,并写出该多项式.

解析:根据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多项式的次数可得m +2=6,解得m =4,进而可得此多项式.

解:由题意得m +2=6,

解得m =4,

此多项式是-5x 4+104x 4-4x 4y 2.

方法总结:此题考查了多项式,解题的关键是弄清多项式次数是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

【类型二】 根据不含某项确定未知字母的值

若关于x 的多项式-5x 3-mx 2+(n -1)x -1不含二次项和一次项,求m 、n 的值.

解析:多项式不含二次项和一次项,则二次项和一次项系数为0.

解:∵关于x 的多项式-5x 3-mx 2+(n -1)x -1不含二次项和一次项,

∴m =0,n -1=0,则m =0,n =1.

方法总结:多项式不含哪一项,则哪一项的系数为0.

探究点四:多项式的应用

如图,某居民小区有一块宽为2a 米,长为b 米的长方形空地,为了美化环境,准备在此空地的四个顶点处各修建一个半径为a 米的扇形花台,在花台内种花,其余种草.如果建造花台及种花费用每平方米为100元,种草费用每平方米为50元.那么美化这块空地共需多少元?

解析:四个角围成一个半径为a 米的圆,阴影部分面积是长方形面积减去一个圆面积.

解:花台面积和为πa 2平方米,草地面积为(2ab -πa 2)平方米.所以需资金为[100πa 2+50(2ab -πa 2)]元.

方法总结:用式子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时,首先要分清语言叙述中关键词的含义,理清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和运算顺序.

探究点五:规律探究问题

如图所示,这是由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摆出的一系列图形,按这种方式摆下去,则第n 个图形的周长是 W.

解析:第(1)个图形的周长为3,;第(2)个图形的周长为4=3+1;第(3)个图形的周长为5=3

+1×2;第(4)个图形的周长为6=3+1×3.故第(n )个图形的周长为3+1(n -1)=2+n .

方法总结:解答此类问题应采用比较归纳的方法和由特殊到一般的方法.通过探究特例,从中发现一些基本规律,然后推广到一般情况.

三、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中,应通过丰富的现实情景,使学生经历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在解决问题中了解

数学的价值,发展“用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认识从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