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文化概论第八章

中国文化概论第八章

中国文化概论第八章
中国文化概论第八章

第二节中国古代的教学思想

◆因材施教启发诱导

◆温故知新学思并重

◆循序渐进由博返约

◆长善救失教学相长

◆言传身教尊师爱生

中国古代教育家们积累和总结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对教学理论、教学原则和方法,以及对教师的要求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和见解,在今天任富有教育和启迪意义。

因材施教((教教学学方方法法))

1.地位:“因材施教”是公认的优秀传统教学思想之一。

2.古代著名教育家对因材施教的论述和实践

§孔子:视其所有,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推而省其私。

他对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有的放矢,循循善诱,而不是千篇一律的说教。孔子还主张针对学生智能的高低进行不同的教学。“中人以上,可以语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

从《论语》中所记载的孔子的教育活动中,他了解学生的方法课概括为两种,即观察法和谈话法。孔子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实行因材施教,主要通过下面三个方面:

第一、发挥学生特长。

第二、补偏救弊,以促进学生的正常发展。

第三、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选自《中国教育通史》毛礼锐§孟子: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者。

孟子继承发挥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强调教学方式的变化。§张载:教人之难,必尽人之材,乃不误人。

他主张教学应顾及学生的内心要求,使学生的智力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王守仁:“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不能自已。”

他认为教学要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认为认得资质是不同的施教须“随人分限所及”,因人而异,不可躐等。

总之,中国古代教育学家认为学生的个性是存在差异的,每个学生的自然禀赋也不一样,所以教学方法也应因人而殊。

启发诱导((教教学学方方法法))

在教学方法上,中国古代教育家特别重视启发诱导,去开发每个学生的智力潜能。

启发式教学和注入式教学的对立,由来已久,纵观中外教育史,便知孔子是启发式教学的首创者。他的名言便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从教学方法论上分析,核心是“循循然善诱人”,也是启发教学的本质特点。

古代教育学家对启发诱导的论述

朱熹: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为开其意。发,为达其辞。《四书注集》

孟子: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孟子·尽心上》

《学记》: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要做到“道”、“强”、“开”,即:

Ⅰ.道,引导。就是在教学中给学生指引一条正确的思维理络,引导学生思维活动“上路”,促使他们进行分析综合,找

寻探索知识结论的方向。

Ⅱ.强,激励。就是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自动性,使之产生探求知识的强烈愿望,激励他们开动思维机器,自觉地把探

索知识结论的思维活动坚持到底。

Ⅲ. 开,开启。就是在教学中点明问题的关键,启发学生运用各种思维活动区解决问题,促使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温故知新((学学习习方方法法))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儿》

《论语》的第一句话便是孔子说的:“学儿时习之,不亦说乎!”

这里的“学”包含着“思”,“习”是练习、实习。“时习”的另

一个作业,就是“温故而知新”。这就是说,“学而时习”的过程

不仅是学生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和形成能力的过程,而且也是

学生独立猎取新知识的过程。

§朱熹对温故知新的相关论述

人而不学,则无以知其所当知之理,无以能其所当为之事。

学而不习,则虽知其理,能其事,然亦生涩危殆,而不能以自安。

习而不时,虽曰习之而其功夫间断,一曝十寒,终不足以成其习之功矣。《朱子全书》卷十他对孔子学而时习,温故知新的思想进一步发挥,认为“故”是“新”的基础,“新”是“故”的发展;而“时习”集中体现了二者之间的联系,并含有转化的意思。“时习”能使其所学融会贯通,转化为技能并应用无穷。

“时时温习,觉滋味深长,自有新得。”《朱子语类》卷二十四“温故又要知新。唯温故而不知新,故不足以为人师。”

《朱子全书·论语一》温故知新反映了这样一条教学规律:学习本身是不断实践的过程,只有反复的学习实践,才能牢固的掌握所学的知识;只有对所学的知识熟练了,融会贯通了,才可举一反三,告诸往而知来者,由已知探索未知。

学思并重((学学习习方方法法))

在处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问题上,中国古代教育家多主张学思结合、学思并重。

§孔子主张学思并重,但应以学习为基础,强调必须在学习的基础上思考。

孔子重视学,也重视思,主张学思并重,学思结合。这里的学,是最狭隘的学,相当于感性认识。思是思维活动,属于理性认识。学思结合,是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的过程。

《中国教育通史》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论语·卫灵公》§荀子继承孔子这一思想,并要求在学习的基础上“思索以通之”,即通过思维活动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礼记·中庸》把孔子学思并重的思想发展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五个学习步骤,其中肯定了学思并重又强调思维的重要地位,“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都是思维活动多的具体化。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辩,辩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一人之能,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中庸》§朱熹说:“学便是读,读了又思,思了又读,自然有意。若读而不思,必不知其意味;思而不读,纵使晓得,终是不安。一似请的人来收屋相似,不是自家人,终不属自家使唤。若读得熟而又思的,自然心与理一,永远不忘。”《学规类编》§王夫之说:“学非有碍于思,而学愈博则思愈远;思正有功于学,而思之困则学必勤。”《四书训义》循序渐进((教教学学原原则则))

中国古代教育家普遍重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孔子的学生赞扬孔子“循循然善诱人”。

☆定义:“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脱)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带球其从容,然后尽起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这就是教学中的循序渐进的原则。

《学记》教育家们对这种教学原则的论述

§孟子认为教学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一方面应自强不息,不可松懈或间断;一方面也不应流于急躁或躐等。

“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孟子·尽心上》§《学记》提出的“进学之道”也反对“躐等”。

§张载认为教学过程“虽不可缓,又不欲急迫,在任固须求之有渐”(《理窟·学大原下》)。

§朱熹更明确的提出“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的教学思想。他强调教学要坚持由远及近,由易到难,由浅至深,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

“圣贤教人,上学下达,循循有序,故从事其间者,博而有要,约而不孤,无妄意凌躐之弊。今之言学者多反此,故其高者沦于空幻,卑者溺于闻见,怅怅然未知其将安所归宿也。”

《续进思录》卷二中国古代教育家已认识到,知识的累积,智力的增长,是一个累积的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他们强调教学要注意阶段

性和节奏感,要顺其自然,这是符合客观规律的。

由博返约((学学习习方方法法))

由博返约意思是说,做学问的人从广博出发,继而悟精深,最终达到简约。

中国古代教育家重视“博学”,同时又要求用“一贯之道”去驾驭广博的知识。

教育家们的论述

§孔子说:“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予之一贯之”。

§孟子继承孔子这一思想,指出学习深造的途径不仅要博学,而且还要善于由博返约。

“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孟子·离娄下》§荀子“兼陈万物而中悬衡焉”,教人去掉十弊,中正的来权衡事物,讲述由博返约、以约驭博得道理。

“多之而无亲,博学而无方,好多而无定者,君子不与。”

《荀子·大略》§韩愈一方面强调博学,提倡“贪多务得,细大不捐”,“俱收并蓄,待用无遗”。另一方面,他又强调精约,要求“提其要”、“勾其玄”,反对“学虽勤而不由其统,言虽多而不要其中”。

博是约的基础,在博得基础上求约,即根据一定的法则去归纳、简约或精要各种知识成果,得出简明扼要的结论。这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也是一种教学方法。

长善救失((教教学学思思想想))

长善救失的教学思想是《礼记·学记》提出来的。《学记》说:“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是则寡,或是则易,或是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起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多与寡、难与易并非固定不变,得与失也可以相互转化。

王夫之在《礼记章句》卷十八中说:“多、寡、易、止虽各有失,而多者便于博,寡者易以专,易者勇于行,止者安其序,亦各有善焉;救其失,则擅长矣。”

这里既包含有重视正面教育、因势利导的含义,又包含有因材施教的思想。

☆中国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精华: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富有朴素的辩证观点,善于运用矛盾转化规律,特别强调要看到学生身上的优点和积极因素,即使是次要的、隐藏着也要看到,以便巩固、发扬积极因素以克服消极因素,依靠优点克服缺点。

教学相长((教教学学思思想想))

*《礼记·学记》明确提出教学相长思想。

★定义:教因学而得益,学因教而日进。教能助长学,反过来,学也能助长教。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学记》教学相长不仅意味着教育学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而且还意味着教师与学生之间平等的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关系。*韩愈继承和发展了《学记》的“教学相长”的思想。

1.他进而提出“相互为师”的观点。

2.他一方面肯定教师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又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与弟子”的新思想。

3.他教人要向学有专长的人学习,树立“能者为师”的观念。

4.他肯定闻“道”在先,以“先觉觉后觉”,攻有专“业”,以“知”教“不知”这一教学过程中的客观规律。

言传身教((教教师师要要求求))

中国古代教育家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对教师提出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的要求。

*孔子强调了教师以身作则、正己正人的“身教”的重要意义。主张同时采用“有言之教”和“无言之教”两种方式进行教学。如有不可以用“有言之教”的,则通过暗示或自己的日常行为去影响、教育学生。

“其身正,不令其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荀子认为教师必须具备四个条件,包括广博知识在内:

第一,教师要有尊严,能使人敬服。

第二,教师要有崇高的威信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第三,教师需具备有条理有系统的传授知识的能力而且不违反师说。

第四,了解精微的理论而且能解说清楚。

*《学记》把教师的品德高尚和学业精进看作是教书育人的必要条件,而且要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和原则。

*晋人袁宏说:“经师易遇,人师难遭。”

《后汉记·灵帝纪上》尊师爱生((师师生生关关系系))

中国古代教育家提倡学生尊敬教师,教师热爱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孔子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品德和血液的增进,也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健康状况。

“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论语·宪问》

*孔子对学生做到了“无私无隐”,并寄予无限厚望,要求学生勇往直前,“当仁不让于师”。

“二三子以我为为隐乎?吾无隐乎而。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论语·述而》“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如今也?”《论语·子罕》*孔子的学生敬佩孔子道德高尚,在他死后对他无限怀念。

颜渊:“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未有也已。”

《论语·子罕》子贡:“夫子之不可及,犹天之不可阶而登也。”

《论语·子罕》*墨子在教育实践中也强调尊师爱生,墨家师生之间能生死相依,患难与共。

“以裘褐为衣,以跂硚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

《庄子·天下》*荀子把是否“贵师重傅”提到国家兴衰的高度来认识,并提倡学生超过老师。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

《荀子·大略》他以形象的语言“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来说明学问是没有止境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学术发展的规律。

*西汉韩婴:“智如泉源,行可以为师仪者,人师也。”

《韩师外传·卷五》*杨雄:“师哉!师哉!童子之命也。务学不如务求师。师也,人之模范也。”《法言·学行》*宋代胡瑷一方面提倡“严师弟子之礼”;另一方面也提倡师生之间感情深厚、关系融洽。

*程颐则威严刚毅,有的学生见他瞑目静坐而不敢惊动,立于门内等候至雪深尺余,留下“程门立雪”的佳话。

程门立雪:旧指学生恭敬受教。现比喻尊敬师长。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成语出自《宋史·杨时传》:“至是,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音zuò)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小故事:

“程门立雪”这个成语家喻户晓。它出自宋代著名理学家将乐县人杨时求学的故事。

杨时从小就聪明伶俐,四岁入村学,七岁就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人称神童。他十五岁时攻读经史,熙宁九年登进士榜。他一生立志著书立说,曾在许多地方讲学,倍受欢迎。居家时,长期在含云寺和龟山书院,潜心攻读,写作教学。

有一年,杨时赴浏阳县令途中,不辞劳苦,绕道洛阳,拜师程颐,以求学问上进一步深造。有一天,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因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了求得一个正确答案,他俩一起去老师家请教。

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浓云密布。他们行至半途,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冷飕飕的寒风肆无忌惮地灌进他们的领口。他们把衣

服裹得紧紧的,匆匆赶路。来到程颐家时,适逢先生坐在炉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打扰老师,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

这时,远山如玉簇,树林如银妆,房屋也被上了洁白的素装。杨时的一只脚冻僵了,冷得发抖,但依然恭敬侍立。过了良久,程颐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他通身披雪,脚下的积雪已一尺多厚了,赶忙起身迎他俩进屋。

后来,杨时学得程门立雪的真谛,东南学者推杨时为“程学正宗”,世称“龟山先生”。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为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可设置超链接)

课后习题答案:

1.中国古代重视教育的传统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中国古代教育从广义文化的角度看,人类创造的文化,即经验、知识和技能等,是依靠广义上的教育手段来传承和扩播的。

消极影响:创立儒家学派的孔丘虽在政治上持守旧态度,但在整理文化遗产和创办私学方面却是功垂千秋的。孔丘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拥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门生,培养了大批掌握文化知识的人才。孔丘为代表的儒家重视教育,以六经为教科书;诗——文学课,书——政治课,易——数学课,礼——道德伦理课,乐——音乐艺术美学课,春秋——历史课。孔子不愿讲怪力神乱很少谈宗教内容。以孔丘为首的儒家私家学不重视生产知识和科学技术的研究和传授,实为儒家教育不足之处,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长期的消极影响。

积极影响:孔子在家庭教育中要求儿子孔鲤努力学习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学习社会的典章制度和伦理道德规范,使之在学业和道德上能够有所建树,将来成就一番伟业。所谓“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强调的就是读书与做人的结合,治学与修身的统一,这是自孔子开始形成的中国家训的突出特色。在中国古代史上,孔子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可谓功勋卓著。孔子在家庭教育中所形成的优良传统对后世影响很大。另

外,古人称父教子为庭训也来源于孔子在庭院中对孔鲤的这番教导。

2.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有何特色?怎样继承其积极因素和发挥其现代价值?

一、“天人合一”中的人性化思想

二、“开拓胸次”、“圣者气象”的教育境界

三、因材施教,“不愤不启”的教学方法。

四、学思结合、知行合一的学习方式

中国传统德育思想是构建转型期道德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宝库,其中,古代儒家追求个体人格完善美的德育目标,外在道德规范与内在心理欲求的统一、自我道德修养的方法以及强调道德情感培养的德育过程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追求个体人格完善的德育目标。在儒家伦理中心的思想体

系中,对个体人格完善的追求构成了整个儒家思想体系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外在道德规范与内在心理欲求的统一。儒家思想体系中所

蕴涵的外在道德规范与内在的心理欲求统一的思想对于现实的德育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道德教育本质上是个体人格和品德的建构过程,是个体的内在需要与社会道德原则的对话过程。

三、自我道德修养的方法。

3.中国古代有些什么对今天仍极富启发性的教学思想?

中国古代的教学思想有:因材施教启发诱导、温故知新学思并重、循序渐进由博返约、长善救失教学相长、言传身教尊师爱生。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配套题库-第18章 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的转变【圣才出品】

第18章 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的转变 一、填空题 1.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 【答案】不拘一格降人才 【解析】出自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意思是我奉劝天帝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诗,诗中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样的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寓意深刻,气势磅礴。龚自珍是在近代历史开端之际得风气之先的杰出的思想家与文学家。他的思想表现出突出个性、自我与理性而与封建专制主义处于某种矛盾状态,富有叛逆色彩,成为我国近代最早的启蒙思想家。 2.1906年在日本东京成立的______,是在外国文化影响下产生的中国第一个戏剧团体。1909年成立于苏州的______是清末民初一个活跃的革命文学团体。[中山大学2011年研] 【答案】春柳社;南社 【解析】中国早期话剧的诞生以春柳社的成立为标志,1906年底在日本东京的中国 留学生曾孝谷、李叔同等组织了我国第一个戏剧团体——春柳社。1909年11月13日南社于苏州虎丘举行第一次雅集,正式宣告成立。与会17人,选柳亚子为书记员。南社活动最有生气的时代是从成立到辛亥革命前后数年。宗旨是“欲一洗前代结社之积弊,以作海内文学之导师”,出版《南社丛刻》,引导文学为革命斗争服务。 3.清末四大谴责小说中揭露“清官”之恶的是《______》。[北京师范大学2013年研]

【答案】老残游记 【解析】刘鹗的《老残游记》揭露了晚清吏治的黑暗,反映了涂炭人民的社会现实。书中暴露了当时丑恶的政治现实,特别是比较真实地揭露了貌似“清官”实为酷吏的狰狞、可鄙的面目。 4.“谴责小说”的概念不见于“小说界革命”中,而是______1920年治小说史时的新创。[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 【答案】鲁迅 【解析】“谴责小说”的概念是鲁迅1920年治小说史时的新创。其代表作有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和曾朴的《孽海花》。 5.1902年梁启超的______一文将小说提高至新国新民的高度。[中山大学2012年研]【答案】《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解析】1902年,梁启超在《新小说》创刊号上发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文章疾呼“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并响亮地提出“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成为小说界革命的纲领。它把原处于社会文学结构边缘的小说推到中心地位,把原只流行于俗的小说变成知识层自觉运用来进行觉世新民、疗救社会的利器。 二、名词解释 1.《饮冰室诗话》[北京大学2010年研] 答:《饮冰室诗话》是近代诗话著作,梁启超著。戊戌政变后梁启超逃亡日本,《饮冰

《中国文化概论》期末考试的辅导资料

2019年上半年《中国文化概论》期末考试的辅导资料 第一讲:导论 文化概念的多重含义往往使人们对文化的理解产生分歧,一般来说,人们对文化的理解有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主张文化是涵盖人类所有文明成果的大文化观。穆勒米埃尔认为:“文化包括知识、能力、习惯、生活以及物质上与精神上的种种进步与成绩。换句话说,就是人类入世以来所有的努力与结果。”(注:转引自曹锡仁:《中西文化比较导论》,4页,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2。)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维斯拉认为:“历史以及社会科学,把所有人们的种种生活方式称作文化。”(注:转引自[日]石川荣吉:《现代文化人类学》,5页,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 另一位美国人类学家拉尔夫·林顿也持这种观点:“文化指的是任何社会的全部生活方式……没有无文化的社会,甚至没有无文化的个人。每个社会,无论它的文化多么简陋,总有一种文化。从个人跻身于一种或几种文化的意义上看,每个人都是有文化的人。”(注:[美]拉尔夫·林顿:《个性的文化背景》,见[美]C.恩伯:《文化的变异》,29页,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我国文化学家梁漱溟认为:“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文化之本义,应在经济、政治,乃至一切无所不包。”(《中国文化要义》)著名学者钱穆亦主张:“文化即是人类生活的大整体,汇集起人类生活之全体即是‘文化’。”(《文化与生活》)《大英百科全书》则标明文化概念应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一般性”的定义,即文化等同于“总体的人类社会遗产”,第二类是多元的相对的文化概念:“文化是一种渊源于历史的生活结构的体系,这种体系往往为集团的成员所共有”,它包括这一集团的“语言、传统、习惯和制度,包括有激励作用的思想、信仰和价值,以及它们在物质工具和制造物中的体现”。这两种定义虽哲学基点不同,但都主张一种涵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总体的大文化观。 文化概念的第二个层次主张文化应主要指人类精神文化方面的创造性成果,而不包括物质生产及其器物性、实体性成果。前述英国文化学家泰勒的文化定义就倾向于文化的精神方面的界说。我国学者多注意到了文化含义的广狭之分,认为广义的文化应包括物质、制度、精神心理等所有范围,狭义的文化则应指精神文化的创造与成果。 第三个层次的文化概念大大缩小了文化的范围,它沿袭了传统和现实生活中人们对文化的直观理解,即将文化理解为以文学、艺术、音乐、戏剧等为主的艺术文化,是人类“更高雅、更令人心旷神怡的那一部分生活方式”,是“弹钢琴谈论勃朗宁的诗”那一类内容。如我国大众所熟知的对我国文化部门所管辖的文化的理解。 可见,文化的概念是多层次的。广义的大文化观与“文明”概念相接近,涵盖了文化的所有内容。而一般学界所公认的文化观则在赞同多层次文化观的基础上,主要指人类的精神形态、观念形态方面的内涵。 那么,什么是我们所理解的文化本质呢?我们认为,文化就是马克思所说的自然的人化。尽管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学科对文化的理解和界定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有一点是比较明确的,即文化的核心是人,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东西,一切文化都是属人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属于文化范畴。文化便是“自然的人化”,是人类创造的“人工世界”及其形式,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也是人工产品同自然物相区别的根本标志。 人作为社会存在物,既是特殊的现实的个体,同时又是社会的总体。无论是作为对象还是作为主体,人都既是文化的结果,又是文化的起点。文化造就了人,人又创造了文化。没有人,文化既不存在也没有意义;没有文化,人也不成其为人。 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自然的文化化。在马克思看来,自然包含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人之外的自然,即不依赖于人而存在的自然界,马克思称之为人的“无机身体”,另一部分则是人自身的自然,即人的“有机身体”。自然的人化一方面包括人类对外在自然的能动的现实的改造,另一方面也包括人自身的躯体和全部感觉(内在自然)发生属人的变化。说到底,文化就是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实体而逐步满足自身需要,包括肉体和精神(观念)的两种需要的过程。 从外显的文明现实来看,文化是人的社会实践的产物。马克思曾说过,蜜蜂建造蜂房,使得所有建筑师都为之惊叹不已。但他又深刻地指出: 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23卷,20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中国文化概论各章复习重点

《中国文化概论》各章复习重点: 绪论 1、什么是文化?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什么? 2、简述广义文化结构四层次说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中国文化生成的历史地理环境 1、历史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造成中国长期闭关锁国局面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3、中国文化生成和发展的历史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两个方面。人文地理环境又分为经济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地理环境。 4、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地形、地貌及气候等因素,人文地理环境包括疆域、政区、民族和人口等因素。 5、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在近6000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种文明形态,中华文化是全世界唯一延续至今而从未中断过(3000年)的文化体系。 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1、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经历了哪三个主要阶段和形态? 2、中国传统的农耕自然经济有哪些特点?它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何影响? 3、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形态难以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你怎样认识古代统治者的“重农轻商”政策或观念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5、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是农耕自然经济。 6、中国古代也有为数不多的海洋贸易,但在海外经济往来中,主要是一种“赐贡”的贸易形式。 7、中国文化的早熟使中国人容易产生“瞻后”式思维方式和守旧的民族心态。 第三章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 1、什么是宗法制度?周朝确立的宗法制度包括哪三个方面的内容? 2、试分析论述在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结构的主要特征。 3、简述中国与欧洲政体的差异性。 4、试分析论述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5、中国文化产生的独特条件是什么?请从历史地理环境、经济模式、社会政治结构三方面进行分析论述。 6、中国一脉相承的专制制度和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度相结合,形成一种“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结构。这种社会政治结构有两大特点:一是宗法制度完备,二是专制主义严密。这两个特点直接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 7、中国上古时代,王位继承方式实行禅让制,即优者继承制。禅让制是以传贤为宗旨的民主选举首领制度。后被禹的儿子夏启破坏,代之以“家天下”的世袭制,建立夏朝。 8、根据现存文献和考古资料,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产生于商朝后期。西周建立后,确立了一套体系完备、等级严格的宗法制度。西周宗法制度的创立者是周公。 第四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1、周代文化维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为什么说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3、诸子百家兴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最有代表性的是那四家? 4、简述孔子或原始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

《中国文化概论》自考重点

《中国文化概论》 第一章绪论 一,文化的定义 今天通用的文化一词,是近代学人在翻译解释西方相关词语时,借用中国固有的文,化及文化,并加以锻炼,再创造而成的。 中国古代“文化”的概念,是指文治教化的总和,与天造地设的自然,即天文相对称,叫做“人文”,与无教化的质朴,野蛮相对叫做“文”,即文与质,文与野相对,基本属于狭义的文化。 文化和西方对应的词,拉丁文和英文都叫culture.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的定义: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生活里所得一切能力与习惯。 冯天瑜(武汉大学),何晓明等认为凡是超与本能的,人类有意识的作用与自然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产品,都属于广义的文化,或者说“自然地人话”,即是文化。 1989年出版的《辞海》把文化的概念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文化:它是指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狭隘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文明有光明,文德彰显的含义,其文明部分与文化相交叉,后来文明也只文明的进步状态,而与野蛮相对,因此,近代以来,学术界用文明一词来翻译英文中的civilization,其本身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有文雅之意,二是有政治文明方面的含义,与国家的概念相适应。 从现在意义上讲,文化与文明是两个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所有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而文明是指达到一定发展水平的文化成果,他通常与国家的概念相对应即通常指国家文明。 二,文化的分类和内部结构 文化概论有两个概念,一是中国文化史,二是文化学。 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类别。 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系统又可进一步分为不同类型的文化: 1.物态文化,是人类所从事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等各种物态实体,以及制造这些物态实体的技术。这些物态实体不仅 渗透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意识,还包括着技术和科学技术知识。如四大发明 2.文学艺术 3.行为文化,是人际交往中的约定俗成的习惯定式,也可以叫风俗文化,是一种以礼俗,习惯,风尚及各种社会组织(婚姻,家 庭,社团,聚落)形态出现的,见之于行动的行为模式。 4.制度文化,指政治,经济,军事,司法,外交等各种制度及运行机构,以及社会,民众对这些制度产生的文化回应。 5.心态文化,又叫观念文化,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形态中长期孕育出的相对稳定的个性特征,价值观念, 审美情趣,思维方式。 三,学习研究中国文化概论的意义 (一)中国文化是爱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源泉。在中国文化中,曾累的堆积着中华名族的高度智慧,高超技艺和高尚品德,学习研究中国文化史,了解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成就,能激发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二)通过对中国文化史的学习和反思,明确他的形成,中国个性特征,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的长处和弱点,了解它在适应现代化社会生活方面的优势和缺陷,自觉有效地进行文化素质的培养和塑造。 在饮食文化中,中国人是植物性,吃热食。 (三)利用文化是方面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 (四)在社会与文化的转型期,将文化史的内容和研究成果作为重铸现代文化心理,价值观念和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文化资源。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值规律下,为职业道德的转型建设提供文化资源。 (五)学习中国文化概论,了解中国的国情,接受民族精华的洗礼,走出世俗偏见的俗区,以文化的眼观观察社会,体味人生,提高社会工作者的文化素质与能力。 1.要做好社会工作,首先要了解社会,也就是了解中国的国情。 2.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有关社会救济,救助,福利的社会工作思想,它们是我们社会工作者继承创新的前提。 3.由中国文化概论转变出的应变能力,创意能力和综合素质,是一个文化工作者必备的素质。 4.社工专业的本土化是源于西方社工专业理论与中国社会需求的一个适应过程和消化过程。 四.中国文化概论的参考书 中国人最早的文化史著作是梁启超的《中国文化史稿》 第二章中国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讲义

中国文化概论 目录 第一讲第二讲第三讲第四讲第五讲第六讲第七讲第八讲第九讲第十讲导论 炎黄时代的中国文化的开端 传统文化的灵魂——中国哲学 伦理道德的人文文化 中国古代宗教的主体——佛教与道德 中国文物与艺术精品 中国饮食与医药、养生文化 中国古代建筑与园林 中国文化的摇篮——学校与教育 挑战与机遇 第一讲导论 中国文化概论是一门旨在介绍中国文化概况的课程。学习这门课程,其目的就是要认识中国文化的方 方面面的内容,了解传统文化,思考与评价其价值,同时展望其未来命运。 1.文化的概论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合。 2.中国文化的结构与层次 本课程是以文化学的理论和方法来介绍中国文化的概况的一门课程,要认识和理解中国文化及其精神, 必须从理论的角度,结合中国文化的实际来观察和思考。这样才能不为众多的文化现象所感;也才能不把 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抽象化,而只剩下理论的条文。 中国文化包含非常丰富,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但文化学是有其同性,这也就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一、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p.2 — p.3) 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产生和中国历史的演进是同步的。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萌芽很早。 中国文化“人文”精神的特征:重视人的道德修养,主张人通过自身修养的学习,成为高尚的人,有 理想的人。 中国文化“人文”精神负面价值的估价与评说。 中国文化“人文”精神既存在于观念文化,也渗透于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 二、中国文化的“自然”精神(p.3 — p.4) 中国文化的创造有其物质基础,而在古代中国,这个物质基础就是农耕生产方式。 中国文化的“自然”精神表现为“天人合一”的思想,和力求与自然合谐的行为。 三、中国文化的“奇偶”精神( p.4 — p.5) 中国人在农耕的实践中,创造了“阴”、“阳”两个中国文化范畴,又在数字计称方面归纳出“奇”与“偶”的概念。“奇偶”变纶形成了中国古代思维方式的特征。 四、中国文化的“会通”精神( p.5 — p.6) 中国文化不是抱残守缺、固步自封的变化。中国文化善于学习各种文化体系之长,加以消化吸收,用 以丰富自己,这就是“会通”的精神。 上过精神贯穿于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历史上流传至今的思想文化都具有现代价值。从哲学自变说,任何真理都 是相对真理和绝点理的统一,无数相对点理的学和就是绝对真理。(p.6 — p.7)中国文化的“现代价值”,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表层,另一个层面是深层。文化的表层价值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11章 中国古代史学)【圣才出品】

第11章中国古代史学 11.1复习笔记 一、中国古代史学是中国文化的宝藏 中华民族是具有深刻的历史意识的民族,出现了众多的历史学家,丰富的历史典籍,完备的修史制度,优良的史学传统。 1.发展历程 (1)史学的源头 文字出现前,先民对历史的记忆、认识和传播,依靠口耳相传,辅以结绳刻木,这种远古的传说是史学的源头。 (2)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出现了文字,使历史记载成为可能。 ①卜辞和金文 是中国历史上目前所知最早的历史记载。 a.卜辞 殷、周奴隶主贵族占卜的记录,因刻于龟甲、兽骨之上,故称甲骨文。 b.金文 铸在铜器上的铭辞,因此也称为铭文、钟鼎文。 c.特点 卜辞和金文的记载包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历史记载的基本因素,被看做是历史记载的萌芽。负责记载的史官是最早的历史学家。

②《尚书》 较早且具有官书性质的历史记载,记载殷、周王朝的大事。 ③《诗经》 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总集。其中《大雅》里的一些诗篇,反映周族和周王朝某些发展阶段的传说和历史,可以视为史诗。 ④诸侯国国史 西周末年,周王室和各诸侯国都有了国史。 a.春秋末年,孔子以鲁国国史为基础,编撰《春秋》。它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史;孔子开创私人讲学和私人撰史之风,开拓了中国史学的道路,是中国古代第一个大史学家。 b.战国时代,私人历史撰述有很大发展,最有代表性的是《左传》《国语》《战国策》。 (3)秦汉时期 是中国史学的成长时期,本阶段史学的特点是规模宏富的纪传体通史和断代史的出现。 ①《史记》 创造了中国史学上纪传体表现形式,以其规模宏大的通史概括了3000年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民族、思想、文化、社会风貌及各阶层人物群像,奠定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的基础。 ②《汉书》 班固因《史记》而撰《汉书》,断代为史,开创皇朝史撰述的先河。此外,荀悦的《汉记》是创编年体断代先例,刘向、刘歆父子的《别录》《七略》,是中国目录学的开端。 (4)魏晋南北朝时期 史学得到初步发展,私家修史之风盛行,史书极其繁富,门类广泛,史学真正摆脱经学附庸的地位而蔚为大观。本阶段史学门类除纪传、编年外,又有民族史、地方史、家史、谱谍、别传以及史论、史注等。

中国文化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张岱年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2) 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2) 第三章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 (3) 第四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3) 第五章中国的多民族文化融合和中外文化交汇 (5) 第六章中国语言文字 (5) 第七章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6) 第八章中国古代教育 (7) 第九章中国古代文学 (7) 第十章中国古代艺术 (8) 第十一章中国古代史学 (8) 第十二章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8) 第十三章中国古代宗教 (10) 第十四章中国古代哲学 (11) 第十五章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 (11) 第十六章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12) 第十七章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 (13) 第十八章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的转变 (15) 第十九章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新文化 (15) 绪论

一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二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 书本绪论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三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 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注意:这里还是记住为好,六大系统可简记为:社语俗物精艺) 四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历史上哪些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举例说明。一.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 黄河中下游一带是是中国历史上百姓生存和繁衍的最适宜地区,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农业文明对中国文化的延续性起了很大的作用。 2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地理障碍对人类活动、特别是交通运输的影响。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形成了不同人群的不同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外来文化影响。 3 地理障碍对文化的传播有很大的影响,也使中国的不同地区所受的外来文化影响和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4 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是相对的,首先,不存在绝对的开放或封闭的地理环境;其次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影响的程度是不同的;再次自然地理环境也不是决定开放与否的唯一条件,海洋并不是开放的唯一途径。 5 中国历史上确实长期缺乏开放的动力,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根本的原因并不是地理阻隔,而是中国的地理条件过于优越。 二为什么同样的地理因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起到不同的作用?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当然也是人类意识或精神的基础。因此,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所起的作用是具有一定的决定意义的。,但是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地理环境在起决定作用的同时,也给人类的发展保留着相对广泛的自由,因为:第一,它并没有规定人类从产生到消亡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第二,它并没有确定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和传递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第三,人类只要不违背它的内在规律,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这一环境,实现对自身有利的物质转化和能量传递。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从来没有达到极限,今天离极限也还相当遥远。而且,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人们对地理环境的利用程度存在着相当悬

湖南科技大学在职翻译硕士培养方案

湖南科技大学在职翻译硕士培养方案 英语笔译(055101) 为了高标准、高质量培养翻译专业硕士,我校根据专业学位教育的特点,借鉴、吸收国外高层次翻译专门人才培养的经验,结合我国翻译的实际需要及我校翻译方向研究生培养的实际情况,参照国务院学位办〔2007〕78号转发的由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组织专家制定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特制定如下《湖南科技大学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笔译专业人才。 二、学习年限 实行弹性学制,可以脱产学习,也可以不脱产学习。半脱产或不脱产学习者视其修满学分与完成论文情况,最多不超过五年,最少不低于三年。 三、培养方式 1、实行学分制。学生必须通过规定课程的考试,成绩合格方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修满规定的学分且通过中期考核方能撰写学位论文;学位论文经答辩通过可按学位申请程序申请翻译硕士专业学位。 2、采用课堂研讨式、案例式和翻译工作坊式教学。翻译实践课程教学体现如下特点:1)运用语料库、翻译软件、互联网、多媒体、计算机辅助翻译等多种现代化的电子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2)聘请企事业单位及外事部门有实践经验的高级译员为学生上课或开设讲座;3)结合本院企事业实习单位和翻译公司的业务,采用项目合作方式授课,由导师及实习指导教师讲评;4)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课后翻译,教师课堂讲评,强化翻译技能的训练。 凡取得国家人事部笔译二级资格证书的研究生,可以申请免修一门专业课程。凡已经出版译著累计10万字以上(以汉字计算)的研究生,可以申请免修一门专业课程。 3、重视实践环节。研究生在校期间须完成8万字以上(以汉字计算)的笔译任务方能申请毕业论文答辩。强调翻译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翻译案例的分析,翻译实践贯穿教学全过程,研究生平时笔译训练及案例分析资料须以纸质档案保存,毕业之前将其个人翻译资料装订成册交研究生教务办和导师组审查,教务办存入其学习档案。 4、成立导师组,发挥集体培养的作用。导师组以具有指导硕士研究生资格且具有长期翻译实践经验的正、副教授和博士为主,吸收外事与企事业部门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翻译人员参加,采用双导师制。 四、课程设置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课程包括必修课与选修课,总学分不低于32学分。 五、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写作时间一般为一个学期。学位论文可以采用以下两种形式: 1、翻译项目:翻译项目的选材要具备一定难度,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中外文本,并经导师组认可方可作为学位论文题材进行翻译,英译汉字数不少于15000字,汉译英不少于10000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配套题库-第16章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圣才出品】

第16章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一、填空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 【答案】“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和尚中” 【解析】“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和尚中”是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中国文化的这种特色,有时通过“天人合一”的命题表述出来。“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人为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用中国传统方式来说,就是肯定在天地人之间,以人为中心;在人与神之间,以人为中心。刚健有为作为中国文化基本精神之一,是人们处理天人关系和各种人际关系的总原则,是中国人的积极的人生态度的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贵和尚中”作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也在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 2.______提出刚健有为的思想。 【答案】孔子 【解析】孔子提出刚健有为的思想。他十分重视“刚”的品德。他说:“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刚毅指坚定性。他高度肯定临大节而不夺的品质,认为是刚毅的表现,所谓“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便是其生动写照。在孔子心目中,刚毅和有为是不可分割的。 二、判断题 所谓“和而不同”,就是不同质的事物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厦门大学2011年研]

【解析】天道提倡在主导思想的规范下,不同派别、不同类型、不同民族之间思想文化的交互渗透,兼容并包,多样统一。中国传统哲学所讲的“和而不同”,就是讲各种不同质的事物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才能产生出新的事物。 三、简答题 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功能有哪些? 答: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在中国古代社会的长期发展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发挥着重要的功能。 (1)民族凝聚功能 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民族凝聚的功能。文化基本精神有着巨大的思想统摄性,它可以超越地域、阶级、种族、时代的界限,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哺育每一个中华儿女,使其凝为一体,同心同德地为民族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而不懈地奋斗。我们民族以和为贵的文化精神,还滋养出了崇尚和谐统一的博大胸怀。这种文化传统,对于中华一体、国家一统的民族文化心理的形成,对于我们国家、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曾经起了十分重要的聚合作用。 (2)精神激励功能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每一个成员,还有着强烈而积极的精神激励功能。代表着民族精神,是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体现。因此,它应该而且必然反映着中国文化的健康的发展方向,能够鼓舞人民前进,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中,都具有激发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的伟大作用。它理所当然地要成为维系全民族共同心理、共同价值追求的思想纽带,成为焕发人们为民族统一、社会进步而英勇奋斗,

中国文化概论 第五章

第五章练习 相互交融、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化 一、填空 1、秦汉以后,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可以分为三个文化类型,即北方草原旅牧文化、南方山地游耕文化和中原定居农业文化。 2、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中原定居农业文化和北方草原旅牧文化的边际线。 3、游耕的核心要素是刀耕火种的农业技术和不定居的生活。 4、中央政权对南方少数民族的管辖通常通过设官治理,统一管辖和积极推行教化来进行,有力地推动了汉族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南方的广泛传播,促进了南方少数民族的文明进步。 5、移民政策消弭了南方少数民族对中央政权的反抗,加速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融合,这个过程是双向的,如山越族南北朝时完全与汉族融为一体,而大理洱海地区的汉人则融入了白族。 6、中外文化第一次大交汇发生在汉唐时期,主要面向西域文化和南亚次大陆文化,主要内容是佛学本土化。这一时期兴隆昌盛的文化增强了文化自信心,使得中外文化第一次大交汇表现出输入—吸收—输出的文化流动,显示出中国文化系统的强劲生命力。 7、中外文化第二次大交汇始于明朝万历间,至今仍在继续进行中。这一次面对的是水平超过自己的欧洲(后来还有美国、日本)文化。东西文化的鲜明反差对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系统造成了强烈震撼。 8、中外文化第二次大交汇西方确立的是学术传教的方针,著名人物有 利玛窦、汤若望等人。但中国人则对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更感兴趣,徐光启、李之藻、方以智等文化界的先进人士努力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先进文化加以融会贯通。 9、西学东渐是指西方文明对中国文化的渗透和影响的过程。这一过程在雍正以后戛然而止,走上了闭关锁国的道路。 10、中国人采纳西方文化时首先接受的是"西技"、"火器历法"(耶稣会士来华),随之是制械练兵之术,进而是西攻,包括政治的觉悟和伦理的觉悟。 11、中国古代哲学对17-18世纪的欧洲产生了较深刻的影响。如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政治理想是建立一个理性宗教,而在他的心目中,中国儒教就是这种理性宗教的楷模。托尔斯泰主义的核心“勿以暴力抗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老聃“无为”思想的启迪。 二、不定项选择 1、中国三大文化类型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以 B 为中心,既相互冲突又相互融合,形成了气象恢弘的局面。 A、北方草原游牧文化 B、中原定居农业文化 C、南方山地游耕文化 2、下列少数民族的文化属于北方草原游牧文化的有 A B F G H I A、契丹 B、匈奴 C、畲族 D、黎族 E、瑶族

《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修订版)课后习题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 张岱年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2) 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2) 第三章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3) 第四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3) 第五章中国的多民族文化融合和中外文化交汇(5) 第六章中国语言文字(5) 第七章中国古代科学技术(6) 第八章中国古代教育(7) 第九章中国古代文学(7) 第十章中国古代艺术(8) 第十一章中国古代史学(8) 第十二章中国传统伦理道德(8) 第十三章中国古代宗教(10) 第十四章中国古代哲学(11) 第十五章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11) 第十六章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12) 第十七章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13) 第十八章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的转变(15) 第十九章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新文化(15) 绪论 一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二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 书本绪论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三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 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注意:这里还是记住为好,六大系统可简记为:社语俗物精艺) 四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完整版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课件及课后习题答案_

书本 绪论 一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二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 书本绪论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三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 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注意:这里还是记住为好,六大系统可简记为:社语俗物精艺) 四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一历史上哪些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举例说明。 1 黄河中下游一带是是中国历史上百姓生存和繁衍的最适宜地区,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农业文明对中国文化的延续性起了很大的作用。 2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地理障碍对人类活动、特别是交通运输的影响。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形成了不同人群的不同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外来文化影响。 3 地理障碍对文化的传播有很大的影响,也使中国的不同地区所受的外来文化影响和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4 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是相对的,首先,不存在绝对的开放或封闭的地理环境;其次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影响的程度是不同的;再次自然地理环境也不是决定开放与否的唯一条件,海洋并不是开放的唯一途径。 5 中国历史上确实长期缺乏开放的动力,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根本的原因并不是地理阻隔,而是中国的地理条件过于优越。 二为什么同样的地理因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起到不同的作用?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当然也是人类意识或精神的基础。因此,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所起的作用是具有一定的决定意义的。,但是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地理环境在起决定作用的同时,也给人类的发展保留着相对广泛的自由,因为:第一,它并没有规定人类从产生到消亡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第二,它并没有确定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和传递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第三,人类只要不违背它的内在规律,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这一环境,实现对自身有利的物质转化和能量传递。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从来没有达到极限,今天离极限也还相当遥远。而且,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人们对地理环境的利用程度存在着相当悬殊的差异,利用的方式也迥然不同。这就是同样的地理因素在 不同的历史时期会起到不同的作用。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16章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圣才出品】

第16章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16.1复习笔记 一、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意涵 1.几个基本定义 (1)文化的基本精神 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所有文化现象中最精微的内在动力和思想基础,是指导和推动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观念。 (2)传统 传统是历史上形成的、具有稳定的组织结构和思想要素的、前后相继的、至今仍然影响着人们的特定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道德风尚等深层文化的社会心理和行为习惯。 (3)文化传统 文化传统是受特定文化类型中价值系统的影响。经过长期历史积淀而逐渐形成的、为全民族大多数人所认同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上的难以移易的心理和行为习惯。 2.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属于观念形态的范畴,它凝聚于文化传统之中。 (1)定义 ①一些长期受到人们遵崇,成为生活行动的最高指导原则的思想观念或固有传统,在历史上起了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成为历史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这就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②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指代表中国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体现中华民族蓬勃向上精神

的主要的思想观念。 ③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在中国文化中起主导作用、处于核心地位的基本思想和观念,是我们大家熟悉的,而不是莫测高深的玄思妙想。 (2)实质 从理论思维的高度审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实质上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①民族精神,广义地讲,是指导中华民族延续发展、不断前进的精粹思想,是民族文化的主导思想。 ②就其性质而言,它是一种伟大的卓越的精神。 ③就其表现形式而言,它渗透在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之中。 (3)地位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民族延续发展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4)特点 作为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思想观念和文化传统,它必须具有两个不可或缺的特点: ①具有广泛的影响,感染熏陶了大多数人民,为他们所认同所接受,成为他们的基本人生信念和自觉的价值追求。 ②具有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 二、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 1.天人合一 (1)中西文化的差异 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之一就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 ①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中国文化概论课件第五章 中国古代皇帝制度的演变

第五章中国古代皇帝制度的演变

中国封建社会以皇帝为中心,实行皇权至上和皇权专制的政治制度。它以君权神授学说为理论基础,用严格的名位等级、封建礼乐和皇位继承等各种制度和措施,集中突出皇帝个人的权威地位,保证皇帝高踞于国家机器之上,拥有至高无上、不受制约的绝对权力。这一制度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创立,经过历代王朝的不断发展、强化,直至1911年清宣统皇帝逊位才被彻底废除,前后历时2131年。

一、皇帝和皇权 ?“皇帝”这一称号渊源于上古传说中的三皇五帝。秦王嬴政完成了统一六国之后,自认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决定用“皇帝”作为空前 统一的封建大帝国最高政治首脑的专用称号, 并建立起皇权专制的政治体制 ?皇帝一人独治天下,全国的土地、资源、人民、财富均为他所有,可谓“履至尊而治六合,执捶 拊以鞭笞天下”,“天下之本无小大,皆决于上”。皇帝可以决定任何人的生死荣辱,可以“涂毒 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明主之所操者六:生之、杀之、富之、贫之、贵之、贱之,此六柄者,主之所操也”。。

皇帝是国家政治事务法定的唯一最高决策者,有权统率和指挥自中央朝廷以至各级地方军政系统和文武官吏,要求他们绝对遵照自己的意志和指令办事。一切以帝名义发出的指示,都被赋予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朕即法律”,不允许有任何违抗或异议。一切法律的颁行和解释,所有一定品级的文武官员的任免、奖惩和升贬,全国性财政赋役的征调和开支,对外和战与对军队的调遣指挥,都只有皇帝一人才能决定。

?皇帝控制和指挥着整个国家机器的运转。他主要通过奏事、朝议、刺察等形式掌握 全国全社会和军政信息,进行日常统治活动。 ?奏事有面奏和书奏的区分。面奏是具有 一定身份等级的大臣和贵族当面向皇帝反 映情况、回答咨询或请示。书奏是具有上 奏资格的官署或官员通过一定渠道呈递文 书请皇帝裁定审批。奏事的文种主要有章、表、书、启、议、疏、封事、题本、奏折、状、册等。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提纲(最新完整版)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提纲 第一讲《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状貌》 1.中国传统文化:即1840 年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 和发展起来的,保留在中华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内容。 2.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在尊祖敬宗的前提下,区分尊卑长幼,规定继承秩序, 确定宗族成员权利和义务的法则。其主要内容包括:嫡长子继承制、封邦建国制、宗庙祭祀制。 3.文化的主要功能:(1)传承功能(文化忠实的记录人类的活动历程)(2)教化功 能(文化通过提高认知能力,达到教化的目的)(3)凝聚功能(文化可使一个社会群体中的人们在同一文化类型或模式中收到教化,并产生相同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习惯,从而紧紧团结在一起,并产生巨大的认同抗异力量)(4)调适功能(文化对生存环境不断调适) 4.文化的基本特征:(1)文化是一个综合统一体;(2)文化体现了人类集体创造的意 志和力量;(3)文化具有内在的稳定性与创新性;(4)文化具有地域性和超地域性; (5)文化具有同一性和时代性。文化的本质特征,就是“自然的人化”或“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5.文化结构的四种形态:(论述) 物质文化(物态文化)——面对自然的困境与限制时,为克服自然这个敌人所创造的第一类文化,直接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人类对自然界认识、把握、利用、 改造的深入程度,反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制度文化——人为了与他人和谐相处,以维持社群的生活而创造了第二类文化,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社会组织所构成。 行为文化——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人际交往中,往往会形成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的行为模式,这些行为模式又多以民风民俗的形态出现,它们是人类所创 造的第三类文化。 精神文化——为了克服人类自身在感情、或心理、及认知上的种种困难与挫折,忧虑与不安,而创造了第四类文化。它包括了文学、艺术(音乐、戏剧、绘画)、宗 教信仰,尤其是从中折射出来的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民族性格等等。 第二讲《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1.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 的局面。 2.中国传统文化发展演变历程: 一、炎黄时代:中国文化的开端二、殷商西周:从神本走向人本 三、春秋战国: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四、秦汉:一统帝国与文化统一 五、魏晋南北朝:乱世中的文化多元走向六、隋唐:文化隆盛的时代 七、两宋:内省、精致趋向于市井文化的勃兴八、辽夏金元:游牧文化于农耕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九、明清:沉暮与开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