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粗集料标准分析报告

粗集料标准分析报告

粗集料标准分析报告
粗集料标准分析报告

精心整理

粗集料试验检测报告(水泥混凝土用)

试验室名称:施工总承包工地试验室 报告编号:BG-2017-CJL-007

JB010201

第 页 共 页

试验:审核:签发:日期:年月日(专用章)

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评价参考标准

附件3: 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评价参考标准 本标准用于评价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质量。评价内容包括与论文相关的主要元素。这些元素包括六项,每个项目分为四级,即A(优,分值为权重分×1)、B(良,分值为权重分×0.8)、C(合格,分值为权重分×0.6)、D(不合格,分值为权重分×0.5)。每个项目赋予不同的权重,满分为10分。 1.文献阅读与文献综述/对调查所得事实和数据等的综述(权重分1.5) A.对相关文献进行全面的查阅,通过本人独立、深入的思考,做出全面、准确的归纳,并用准确的语句清晰地加以陈述;调查的样本覆盖面广,调查方法科学可靠,结论正确。 B.对相关文献进行较为全面的查阅,通过本人独立、深入的思考,做出准确的归纳,并用准确的语句加以陈述。调查的样本覆盖面较广,调查方法科学可靠,结论正确。 C.阅读了一些相关的文献,通过个人独立思考做出较为准确的归纳,并用准确的语句加以陈述;调查的样本覆盖面较广,调查方法科学较可靠,结论正确。 D.文献阅读太少,没有个人的思考,而是拼凑资料上的语句;没有认真的调查,或调查很随意,无法得出可靠的结论。 2.学术水平与创新/对问题发掘和认识的深度(权重分2.0) A.对相关的理论、知识有全面的认识,掌握得很准确,理解正确;对问题的探讨有独特的视角,立意新颖,发掘事实有深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B.对相关的理论、知识有较为全面的认识,掌握准确,理解正确;发掘事实有一定深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C.对相关的理论、知识有一定的认识,掌握较为准确,理解正确;发掘事实有一定深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D.对相关知识不了解,或没有真正掌握;没有自己的见解。 3.论证能力/论述水平(权重分2.0) A.立论正确、新颖,主题突出,条理清晰;论述严密、正确,逻辑性强。

大学文科类毕业论文标准格式模板

大学文科类毕业论文标准格式模板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基于价格质量矩阵的广告研究 作者张艳届别 2019届 系别新闻传播学系专业广告学 指导教师罗洪程职称副教授 完成时间 2019年4月30日 (注意:所有红色文字均为说明或解释,在格式参考过程中请注意删除) 摘要(小三黑体,居中) (空1行,小四宋体,行间距:固定值20磅) 价格质量关系,国内外研究学者早就注意到了且一直都在研究。菲利普.科特勒基于“定价战略与方案”提出的价格质量矩阵模型是其典型代表,细分了产品和消费者市场,指导了价格政策、定价方法的制定,完善了市场营销管理。直到现在,价格质量关系还在尝试着在新的领域的研究。随着广告业的迅猛发展,对价格质量矩阵战略模型进行传播机理分析和广告策略设计,是价格质量关系在广告传播领域作出的科学的市场定位,也是本课题的突破点和创新点。 关键词(黑体):价格质量矩阵模型;定位;战略;关系;广告策略设计 目录(黑体3号,居中) (空1行, 四号宋体,行间距:固定值20磅) 摘要 (Ⅰ) Abstract (Ⅱ) 一、导论 (1) 1、问题的提出 (1) 2、本论文相关的国外研究动态综述 (2) 结论 (22) 注释(备选) (22)

参考文献 (24) 致谢(备选) (25) 附录(备选) (26) (空1行) 一、导论(一级标题标号:小三号黑体; 上下各空1行) …… (空1行) 1、问题的提出(二级标题标号:四号黑体;上空一行) 一项对36个项目研究的分析结果表明,价格被一致认为是强有力的质量线索。……基于价格质量矩阵原理,本课题期望进行有益探索。(正文字体小四号宋体,行间距:固定值20磅) (空1行) 2、本论文相关的国外研究动态 与本论文相关的国外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菲利普·科特勒的价格—质量战略(三级标题:小四号黑体) 美国营销学家菲利普·科特勒博士……。 (2)罗伯特·J·多兰和赫尔曼·西蒙的价格质量四象限图 美国罗伯特·J·多兰和赫尔曼·西蒙所著……。 (3)菲利普·科特勒产品线的双向扩展战略 菲利普·科特勒在阐述……。 (空1行) 3、本论文相关的国内研究动态综述 国内有关价格质量关系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 (1)定价战略层面上的价格质量研究 曾繁正、罗锐韧主编的《市场营销管理》一书……。 (2)价格博弈论和价格战略的提出 国内研究学者就价格研究也达到了一定的深度。……。

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及标准

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及标准 1、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统一按学校标准执行。 总成绩中:文献综述10%、开题报告15%,外文翻译5% ,论文质量及答辩成绩占70%;前三项成绩采用中期检查答辩的成绩,论文质量及答辩成绩由答辩小组评定,总成绩汇总后必须由答辩小组长签字。 最后成绩比例: 优秀(90~100)不超过25% 良好(80~89)不超过55% 中等(70~79) 及格(60~69) 例: 2、评分标准 优秀:按期圆满完成任务书规定的任务,并在某些方面有独特的见解与创新。毕业论文(设计)立论正确、内容完整,计算与分析论证可靠、严密,结论合理,文字条理清楚、书写工整。说明书、图纸符合规范,质量高,完成的软、硬件达到甚至优于规定的性能指标且文档齐全、规范。独立工作能力强,答辩时概念清楚,回答问题正确。 良好:能较圆满完成任务书规定的任务,毕业论文(设计)立论正确、内容完整,计算与分析论证基本正确,结论合理。文字条理清楚、书写工整,说明书、图纸符合规范,质量较高。完成的软、硬件基本达到规定的性能指标且文档齐全、规范,独立工作能力较强。答辩时概念较清楚,回答问题基本正确。 中等:能完成任务书规定的任务,毕业论文(设计) 内容基本完整,计算与论证无原则性错误,结论基本合理。说明书、图纸量一般,完成的软、硬件尚能达到规定的性能指标,文档基本齐全,基本符合规范,工作能力一般。答辩时能回答提出的主要问题,且基本正确。 及格:基本完成任务书规定的任务,毕业论文(设计) 质量一般,只存在个别非原则性错误。说明书、图纸尚完整,完成的软、硬件性能一般,答辩时讲述大致清楚,回答问题不很确切。 不及格:未完成任务书规定的任务,工作态度不认真,毕业论文(设计)有原则性错误。说明书、图纸质量较差,完成的软、硬件性能差。答辩时概念不清,回答问题不正确。

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价标准和要求

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价标准和要求 附件11 运城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价标准和要求附件11(1) 毕业论文(设计)评审标准(指导教师用)

毕业论文(设计)评审标准(评阅人用) 附件11(3 ) 毕业论文(设计)评审标准(答辩小组用)

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要求及标准 (答辩委员会用) 一. 答辩委员会在成绩评定中要坚持严格要求和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中独立完成的实际情况和成绩评定标准做出客观评定。 二. 毕业论文(设计)成绩采用五个等级: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 三. 答辩委员会要在综合考虑指导教师、评阅人、特别是答辩小组长意见的基础上,经集体讨论后,对每个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进行最终确定。 四. 成绩评定标准 (一)优秀标准: 1. 按期圆满完成任务书规定的任务;能熟练地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立论正确,计算、分析、实验正确、严密,结论合理;独立工作能力强,科学作风严谨;论文(设计)有一定的创新性,并体现出较强的综合应用能力。 2. 论文或设计说明书条理清楚,论述充分,文字通顺,符合技术用语要求,符号统一,书写工整。图纸等资料完备、整洁、正确。 3. 答辩时思路清晰,论点正确,回答问题有理有据,基本概念清楚,对主要问题回答正确、深入。 (二)良好标准:

1. 按期圆满完成任务书规定的任务;能较好地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立论正确,计算、分析、实验正确,结论合理;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科学作风良好;论文(设计)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2. 设计说明书或论文条理清楚,论述充分,文字通顺,符合技术用语要求,书写工整。图纸等资料完备、整洁、正确。 3. 答辩时思路清晰,论点基本正确,能正确回答主要问题。 (三)中等标准: 1. 按期完成任务书规定的任务;在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上基本正确,但在非主要内容上有欠缺和不足;立论正确,计算、分析、实验基本正确;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论文(设计)水平比较符合专业培养要求。 2. 设计说明书或论文文理通顺,但论述有个别错误(或表达不清楚),书写不够工整。图纸等资料完备,基本正确,但质量一般或有小的缺陷。 3. 答辩时对主要问题回答基本正确,但分析不够深入。 (四)及格标准: 1. 在指导教师的帮助和督促下,能按期完成任务;在运用理论和专业知识上,没有大的原则性错误;论点、论据基本成立,计算、分析、实验基本正确;独立工作能力较差且有一些小疏忽和遗漏;论文(设计)基本达到专业培养要求。 2. 设计说明书或论文文理通顺,但论述不够恰当和清晰,文字、符号方面的问题较多。图纸等资料质量不高,工作不够认真,有个别

毕业论文抄袭的认定及处理规范

毕业论文抄袭的认定及处理规范(讨论稿) 为保证本科教学质量,严肃学术风气,特制定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本规定适用于经济与管理学院所有各专业的本科毕业生。 一、总则 本科毕业论文是毕业生对于本科学习的最后总结,是教育和学习的最终效果的最重要体现之一,它在本质上是对学生已经具备本科毕业生应当具备的专业认识水平的认定依据。所有学生应当严肃、认真地对待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应当比一般的文章更具有观点性,所以也应当更具有原创性。毕业论文应当体现出自己独立思考的结果。所谓原创性,不是对论文的质量要求,也不是要求内容的首创性,而是要求论文必须由作者独立完成并且具有区别于其它论文的核心观点及表达上的差异性或特异性。 毕业论文不允许抄袭他人成果。抄袭的实质是把他人的思考结果当作自己的思考结果。 鼓励学生合理引用他人成果,但是,引用应当注明出处。引用的内容应当是作为自己观点的例证、旁证、反证来使用,而不应当是作为自己论文的核心观点来使用。 如果未引用他人的原文而是对原文的思想做了概括、提炼,只要该思想有可能被读者认为是具有原创性的学术价值,或者该思想有可能被读者误以为是作者自己的思想,那么都应当通过一定的文字处理方式避免这种误会的产生。 涉及众所周知的历史、地理常识以及本专业的一般性常识,或者是对事物的一般性描述,如果不属于是具有一定程度的学术价值的个人化观点,可以不注明出处或不说明观点来源。 重要的数据应当注明出处。如果数据是自己调查或统计而来,那么应当在论文中说明调查和统计的详细情况和来源。 二、抄袭的认定标准 1、对他人论文所进行的未注明出处的成段落引用,如果引用总字数超过自己论文总字数的30%,无论引用的内容的性质如何,都视为抄袭。 2、如果自己论文的核心观点与他人论文的观点(不一定是全部观点)完全一致,而且论证过程或表述方式有极大相似性,那么无论与他人雷同的字数是多少,都视为抄袭。 三、不属于抄袭的情况的认定标准 1、虽然与他人的论文在某些段落上雷同或相似,但雷同或相似的部分并非是自己的核心观点(即只属于论证过程的一部分),而且字数未超过论文总字数的30%。 2、虽然与他人的论文在某些段落上雷同或相似,但雷同或相似的部分是历史常识、地理常识、本专业范围内的一般性常识,或者是对事物的一般性描述(即此种描述并不具备任何独立的、原创性的学术价值),而且字数未超过论文总字数的30%。 四、抄袭的认定机构 1、任何人都有权利提出对他人论文原创性的质疑。 2、经济与管理学院组成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委员会,由以下人员构成:院长、副院长、教研室主任。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委员会是论文抄袭的认定机构。 3、论文指导老师或答辩小组判断论文属于抄袭,如果学生本人对此判断没有异议,则不必报请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委员会进行认定;如果学生对此判断有异议,则应报请后者进行认定。 4、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委员会中的两人认定为抄袭,则抄袭事实即视为认定。 5、如果学生对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小组的认定不服,可以向内江师范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申请裁决,直至提起法律诉讼。

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价标准和要求

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价标准和要求 附件11运城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价标准和要求附件11(1) 毕业论文(设计)评审标准(指导教师用) 附件11(2) 毕业论文(设计)评审标准(评阅人用) 附件11(3) 毕业论文(设计)评审标准(答辩小组用)

附件11(4) 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要求及标准 (答辩委员会用) 一.答辩委员会在成绩评定中要坚持严格要求和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中独立完成的实际情况和成绩评定标准做出客观评定. 二.毕业论文(设计)成绩采用五个等级: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 三。答辩委员会要在综合考虑指导教师、评阅人、特别是答辩小组长意见的基础上,经集体讨论后,对每个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进行最终确定. 四。成绩评定标准 (一)优秀标准: 1。按期圆满完成任务书规定的任务;能熟练地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立论正确,计算、分析、实验正确、严密,结论合理;独立工作能力强,科学作风严谨;论文(设计)有一定的创新性,并体现出较强的综合应用能力。 2. 论文或设计说明书条理清楚,论述充分,文字通顺,符合技术用语要求,符号统一,书写工整。图纸等资料完备、整洁、正确。 3.答辩时思路清晰,论点正确,回答问题有理有据,基本

概念清楚,对主要问题回答正确、深入。 (二)良好标准: 1。按期圆满完成任务书规定的任务;能较好地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立论正确,计算、分析、实验正确,结论合理;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科学作风良好;论文(设计)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2。设计说明书或论文条理清楚,论述充分,文字通顺,符合技术用语要求,书写工整。图纸等资料完备、整洁、正确。 3。答辩时思路清晰,论点基本正确,能正确回答主要问题。 (三)中等标准: 1.按期完成任务书规定的任务;在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上基本正确,但在非主要内容上有欠缺和不足;立论正确,计算、分析、实验基本正确;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论文(设计)水平比较符合专业培养要求。 2.设计说明书或论文文理通顺,但论述有个别错误(或表达不清楚),书写不够工整。图纸等资料完备,基本正确,但质量一般或有小的缺陷。 3. 答辩时对主要问题回答基本正确,但分析不够深入。 (四)及格标准: 1.在指导教师的帮助和督促下,能按期完成任务;在运用理论和专业知识上,没有大的原则性错误;论点、论据基本成立,计算、分析、实验基本正确;独立工作能力较差且有一些小疏忽和

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标准

河南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标准 为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规范实践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根据《河南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条例》和《河南工程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写作与排版打印规范》,特制定我校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标准。 一、教学准备 1.有内容详细、符合教学要求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具体要求和工作细则。 2.指导教师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硕士学位。 3.教师指导的学生数一般不超过10人。 二、教学过程 1.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经过专家论证,进行双向选择,工作量适中,难易适当,安排合理。 2.选题要体现专业培养目标,符合专业发展方向,尽可能选择与企业发展、经营管理、科技开发、社会进步、学科建设或科技竞赛、第二实践学期、校外实习基地和就业工作需要等紧密结合的实际题目。 3.选题数应多于学生人数,以保证每人一题。若数名学生同做一个课题,则必须在每个同学都参加总体设计的前提下,明确分工,保证每个学生有不同的专题,有各自独立完成的任务和不同的原始数据。 4.工程实际或社会实践的选题应占专业总课题的60%以上。 5.指导教师要定期按计划对所指导的学生进行答疑和指导,检查课题进度、质量,及时提出调整或改进意见等。在检查、指

导时,不仅要在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上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和规定,同时还要对学生的出勤、工作态度等情况进行考核,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中期检查表,做好指导记录。 6.指导教师每周需至少面对面集中指导学生一次,指导学生填写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记录表。 7.指导教师要在学生答辩前2天审查完毕业设计(论文),将全部材料和修改意见反馈给学生,并指导学生进行答辩前的准备工作。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要认真填写考核评语并给出建议成绩,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综合评定成绩的依据之一。 三、教学要求 1.理工类毕业设计(论文)应设计合理,理论分析与计算正确;实验数据准确可靠,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对研究的问题有独到见解或有较深刻的分析;结构严谨,逻辑性强,论述层次清晰。 文管艺类毕业设计(论文)应论点鲜明、有创见;论据确凿,结构严谨,逻辑性强,论述层次清晰;表现出对实际问题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文章材料详实可靠,有说服力。 2.指导教师提交的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的任务和目标要明确,内容要求具体,进度填写符合要求,所列主要参考文献具有可获取性、可阅读性和前沿性,与所选课题紧密相关。 3.开题报告重点突出、结构完整、层次分明,具有可操作性,不少于2000字。选题后两周内学生应进行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通过者方可进入毕业设计(论文)撰写阶段。 4.毕业设计(论文)的目录、题目、摘要及关键词(中英文)、正文、致谢、参考文献、附录等内容完整、规范。语句通顺,文字无误;标点符号、计量单位使用准确。

粗集料的技术性质和技术要求

技术性质 粗集料技术性质所包含的内容:①物理性质:物理常数(各种密度、空隙率)、级配、坚固性;②力学性质:压碎值、磨耗性、冲击值、磨耗值、磨光值;③化学性质:有害杂质含量、碱集料反应。 (1)集料物理性质 a密度 堆积密度:单位体积(含物质颗粒固体及其闭口、开口孔隙体积及颗粒间空隙体积)物质颗粒的质量。 表观密度:单位体积(含材料的实体矿物成分及闭口孔隙价体积)物质颗粒的干质量。 表干密度:单位体积(含材料的实体矿物成分及其闭口孔隙、开口孔隙等颗粒表面轮廓线所包围的全部毛体积)物质颗粒的饱和面干质量。 毛体积密度:单位体积(含材料的实体矿物成分及其闭口孔隙、开口孔隙等颗粒表面轮廓线所包围的全部毛体积)物质颗粒的干质量。 b吸水性和耐候性 吸水性:两个指标,吸水率(石料吸收水份的能力)和饱水率。 耐候性:包括抗冻性和坚固性。指集料抵抗最不利季节(干湿交换、冻融徇环、温度变化等)影响的能力。 砂石材料空隙率对耐候性的影响:空隙率大,冬季产生冻融破坏,耐候性降低。 c颗粒形状 针片状颗粒对集料应用所造成的影响:针片状含量多,集料抗压碎能力低。 定义方法:规准仪法(适用于水泥砼4.75㎜以上粗集料的针片状颗粒含量)测定的针片状颗粒,是指使用专用规准仪测定的粗集料颗粒的最小厚度(或直径)方向与最大长度(或宽度)方向的 尺寸之比小于一定比例的颗粒。游标卡尺法(适用于测定粗集料的针状及片状颗粒含量)测定的针片状颗粒,是指用游标卡尺测定的粗集料颗粒的最大长度(或宽度)方向与最小厚度(或直径)方向的尺寸之比大于3倍的颗粒。 影响试验的重要因素:采用规准仪进行颗粒形状判断时,首先要通过标准筛将粗集料进行分级,不同粒级的颗粒要对应于规准仪相应的孔宽和间距来判定,不可错位;采用游标卡尺对集料颗粒进行甄别时,首先要确定好颗粒基准面,然后再测量其厚度和长度等相应尺寸。 (2)力学性质

粗、细集料技指标

细集料宜采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颗粒洁净且粒径小于5mm的河砂;当河砂不易得到时,可采用符合规定的其他天然砂或人工砂;细集料不宜采用海砂,不得不采用时,应经冲洗处理。细集料的技术指标应符合6.3.1的规定。 表6.3.1细集料的技术指标 类类宜用于强度等级C30~C60及有抗冻渗或其他要求的混凝土;Ⅲ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和砌筑砂浆。 2、天然砂包括河砂、湖砂、山砂、淡化海砂,人工砂包括机制砂的混合砂。 3、石粉含量系指粒径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 4、砂中不应混有草根、树叶、树枝、塑料、煤块、炉渣等杂物。 5、当对砂的坚固性有怀疑时,应做坚固性试验。 6、当碱集料反应不符合表中要求时,应采取抑制碱集料反应的技术措施。 6.3.2细集料宜按同产地、同规格、连续进场数量不超过400m3或600t为一验收批,小批量进场的宜以不超过200m3或300t为一验收批进行检验;当质量稳定且进料量较大时,可以1000t为一验收批。检验内容应包括外观、筛分、细度模数、有机物含量、含泥量、泥块含量及人工砂的石粉含量等;必要时尚应对坚固性、有害物质含量、氯离子含量及碱活性等指标进行检验。检验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的

规定。 6.3.3砂的分类应符合表6.3.3的规定。 表6.3.3砂的分类 注:细度模数主要反映全部颗粒的粗细程度,不完全反映颗粒的级配情况,混凝土配制时应同时考虑砂的细度模数和级配情况。 6.3.4细集料的颗粒级配应处于6.3.4中的任一级配区以内。 表6.3.4中的任一级配区以内 表6.3.4细集料的分区及级配范围 出量不得大于5%。 2、人工砂中150um筛孔的累计筛余:Ⅰ区可放宽到100%~85%,Ⅱ区可放宽到100%~80%,Ⅲ区可放宽到100%~75%。 3、Ⅰ区砂宜提高砂率配低流动性混凝土;Ⅱ区砂宜优先选用配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Ⅲ区砂宜适当降低砂率保证混凝土的强度。 4、对高性能、高强度、泵送混凝土宜选用细度模数为2.9~2.6的中砂。2.36mm筛孔的累计筛余量不得在于15%,300um 筛孔的累计筛余量宜在85%~92%范围内。 6.4粗集料 6.4.1粗集料宜采用质地坚硬、洁净、级配合理、粒形良好、吸水率水的碎石或卵石,其技术指标应符合表6.4.1的规定。 表6.4.1粗集料技术指标

[课程]粗集料筛分试验规程

[课程]粗集料筛分试验规程 粗集料筛分试验 1 目的与适用范围 1.1测定粗集料(碎石、砾石、矿渣等)的颗粒组成。对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可采用干筛法筛分,对沥青混合料及基层粗集料必须采用水洗法试验。 1.2 本方法也适用于同时含有粗集料、细集 料、矿粉的集料混合料筛分试验,如未筛碎石、 级配碎石、天然砂砾、级配砂砾、无机结合料 稳定基层材料、沥青拌和楼的冷料混合料、热 料仓材料、沥青混合料经溶剂抽提后的矿料等 2仪具与材料 (1)试验筛:根据需要选用规定的标准筛。 (2)摇筛机。 (3)天平或台秤:感量不大于试样质量的0. 1,。 (4)其它:盘子、铲子、毛刷等。 3 试验准备 按规定将来料用分料器或四分法缩分至表T0302-1要求的试样所需量,风干后备用。根据需要可按要求的集料最大粒径的筛孔尺寸过筛,除去超粒径部分颗粒后,再进行筛分。 表T0302-1 筛分用的试样质量公称最大粒 75 63 37.5 31.5 26.5 19 16 9.5 4.75 径(mm) 试样质量不

10 8 5 4 2.5 2 1 1 0.5 少于(kg ) 4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干筛法试验步骤 4.1 取试样一份置105??5C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取干燥集料试样的总质量(m),准确o 至0.1%。 4.2用搪瓷盘作筛分容器,按筛孔大小排列顺序逐个将集料过筛。人工筛分时,需使集料在筛面上同时有水平方向及上下方向的不停顿的运动,使小于筛孔的集料通过筛孔,直至lmin内通过筛孔的质量小于筛上残余量的0. 1,为止;当采用摇筛机筛分时,应在摇筛机筛分后再逐个由人工补筛。将筛出通过的颗粒并人下一号筛,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顺序进行,直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应确认lmin内通过筛孔的质量确实小于筛上残余量的0.1,。 注:由于0.075筛干筛几乎不能把沾在粗集料表面的小于0.075mm部分的石粉筛过去,而且对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而言,0.075mm通过率的意义不大,所以也可以不筛,且把通过0.15mm筛的筛下部分全部作为0.075mm的分计筛余,将粗集料的0.075mm通过率假设为0。 4.3 如果某个筛上的集料过多,影响筛分作业时,可以分两次筛分。当筛余颗粒的粒径大于19mm时,筛分过程中允许用手指轻轻拨动颗粒,但不得逐颗塞过筛孔。 4.4称取每个筛上的筛余量,准确至总质量的0.1,。各筛分计筛余量及筛底存量的总和与筛分前试样的干燥总质量m相比,相差不得超o 过mo的0.5,。 5 计算 5.1 干筛法筛分结果的计算

云南大学本科毕业论文书写规范

云南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 为了保证我校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依据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范。 一、论文印装 1、毕业论文(设计)统一用A4 纸打印,页边距一律为:上、下2.5cm,左3 cm,右2 cm,行间距取多倍行距(设置值为1.25 );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 2、字体要求:论文(设计)所用字体要求为宋体。 3、字号要求:大标题用宋体三号加粗,第一层次题序和标题用小三号宋体加粗;第二层次题序和标题用四号宋体加粗;第三层次及以下题序和标题与第二层次同;摘要、关键词及参考文献用宋体小五号;正文用小四号宋体。 二、论文结构及要求 毕业论文(设计)由以下部分组成: A.封面;B.目录;C 、中文摘要;D.英文摘要;E. 正文;F. 致谢;G. 参考文献;H.附录;I. 有关图纸(大于3#图幅时单独装订) J.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等附件。 1、封面 封面由学校统一印制。论文(设计)题目要简练、准确,一般不超 过20 个字,可分为两行 2、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由学校统一印制。内容包括研究(设计)的主要内容,研究的方法及预期目标,课题进度计划,完成课题所需条件及落实措施,参考文献资料,指导教师意见,学院毕业设计工作领导小组意见等。 3、中英文摘要(中文在前,英文在后)及关键词 摘要是论文内容的简要概述,应尽量反映论文的主要信息、创新点 和结论,不含图表,不加注释,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中文摘要一般为 400 字左右,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内容完全相同。 关键词是反映毕业论文(设计)主题内容的名词,是供检索使用的。主题词条应为通用技术词汇,不得自造关键词,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用。关键词一般为3-5 个,按词条外延层次(学科目录分类),由高至低顺序排列。 关键词排在摘要正文部分下方。 4、目录 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要求层次清晰,且要与正文标题一致。主要 包括绪论、正文主体、结论、致谢、主要参考文献及附录等。 5、正文 论文(设计)正文部分包括:绪论(或前言、序言)、论文(设计) 主体及结论。 绪论主要综合评述前人已有研究成果,说明论文(设计)的选题目的和意义,综述国内外文献以及论文(设计)所研究的内容。 论文(设计)主体是论文(设计)的主要组成部分。要求结构合理,

粗细集料技指标

粗细集料技指标

————————————————————————————————作者:————————————————————————————————日期:

水泥混凝土用粗细集料技术指标 一、细集料 细集料宜采用级配良好、质地坚硬、颗粒洁净且粒径小于5mm 的河砂;当河砂不易得到时,可采用符合规定的其他天然砂或人工砂;细集料不宜采用海砂,不得不采用时,应经冲洗处理。细集料的技术指标应符合6.3.1的规定。 表6.3.1细集料的技术指标 注:1、砂按技术要求分为Ⅰ类、Ⅱ类、Ⅲ类。Ⅰ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Ⅱ类类宜用于强度等级C30~C60及有抗冻渗或其他要求的混凝土;Ⅲ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小于 C30的混凝土和砌筑砂浆。 2、天然砂包括河砂、湖砂、山砂、淡化海砂,人工砂包括机制砂的混合砂。 3、石粉含量系指粒径小于0.075mm 的颗粒含量。 4、砂中不应混有草根、树叶、树枝、塑料、煤块、炉渣等杂物。 5、当对砂的坚固性有怀疑时,应做坚固性试验。 6、当碱集料反应不符合表中要求时,应采取抑制碱集料反应的技术措施。 6.3.2细集料宜按同产地、同规格、连续进场数量不超过400m 3或600t 为一验收批,小批量进场的宜以不超过200m 3或300t 为一验收批进行检验;当质量稳定且进料量较大时,可以1000t 为一验收批。检验内容应包括外观、筛分、细度模数、有机物含量、含泥量、泥块含量及人工砂的石粉含量等;必要时尚应对坚固性、有害物质含量、氯离子含量及碱活性等指标进行检验。检验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的规定。 项 目 技术要求 Ⅰ类 Ⅱ类 Ⅲ类 有害物质含量 云母(按质量计,%) ≤1.0 ≤2.0 ≤2.0 轻物质(按质量计,%) ≤1.0 ≤1.0 ≤1.0 有机物(比色法) 合格 合格 合格 硫化物及硫酸盐(按SO 3质量计,%) ≤1.0 ≤1.0 ≤1.0 氯化物(以氯离子质量计,%) <0.01 <0.02 <0.06 天然砂含泥量(按质量计,%) ≤2.0 ≤3.0 ≤5.0 泥块含量(按质量计,%) ≤0.5 ≤1.0 ≤2.0 人工砂的石粉含量 (按质量计,%) 亚甲蓝试验 MB 值<1.4或合格 ≤5.0 ≤7.0 ≤10.0 MB 值≥1.4或不合格 ≤2.0 ≤3.0 ≤5.0 坚固性 天然砂(硫酸钠溶液法经5次循环合的质量损失,%) ≤8 ≤8 ≤10 人工砂单级最大压碎指标(%) <20 <25 <30 表观密度(kg/m 3) >2 500 松散堆积密度我(kg/m 3) >1 350 空隙率(%) <47 碱集料反应 经碱集料反应试验后,由砂配制的试件无裂缝、酥裂、胶体外溢现象,在规定试验龄期的膨胀率应小于0.10%

论文的基本规范

韶学院〔2005〕38号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基本规范 为规范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保证毕业论文(设计)的撰写质量,根据《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7713-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7714—87)的有关规定和我校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一、毕业论文(设计)文本构成 一份完整的毕业论文 (设计)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毕业论文(设计)封面 (二)标题、摘要与关键词 标题应简明扼要,概括论文内容,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以另加副标题。标题须有英文翻译。 摘要应说明研究目的、方法,重点是结果和结论。摘要应包含与论文(设计)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中文摘要一般在200—300字,外文摘要不超过250个实词。 关键词是表示全文主题信息的单词或术语,一般3-5个。 标题、摘要与关键词须有英文翻译。 (三)目录 要求标题层次清晰。标题应与正文中标题一致,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 (四)正文 正文是毕业论文(设计)的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内容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工作的基本前提、假设和条件;模型的建立,实验方案的拟定;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设计计算的主要方法和内容;实验方法、内容及其分析;理论论证,理论在课题中的应用,课题得出的结果,以及对结果的讨论等。学生根据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的性质,一般仅涉及上述一部分内容。

由于在学科专业以及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研究方法、工作进程、结果表达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对毕业论文(设计)正文内容不作统一规定。但正文必须主题突出,层次分明,逻辑严密,文字简练。 以理工科毕业设计为例,正文可以包括: 1、选题背景:说明设计课题的来源、目的、意义、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应达到的技术要求;简述课题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设计的指导思想。 2、方案论证:说明设计原理并进行方案选择,阐明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设计方案(包括各种方案的分析、比较)以及所采用方案的特点。 3、过程(设计或实验)论述:作者本人对课题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要求论点正确、论据确凿、论证严密、层次分明、表达确切。 4、结果分析:对研究过程中所获得的主要数据、现象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得出结论和推论。 5、结论或总结: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阐述本课题研究中尚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见解和建议。结论应写得概括、简短。 (五)致谢 致谢是作者在做毕业论文(设计)的过程中对提供指导、帮助的组织或个人的书面感谢。致谢内容应实在、简短,语言要诚恳、恰当。 (六)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毕业论文(设计)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反映毕业论文 (设计)的科学依据,以及依据材料的广博程度和可靠程度,也体现作者对他人研究成果予以承认和尊重的学术精神。参

本科生毕业文(设计)质量评价标准和要求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价标准和要求毕业论文(设计)评审标准(指导教师用) 毕业论文(设计)评审标准(评阅人用) 毕业论文(设计)评审标准(答辩小组用)

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要求及标准 (答辩委员会用) 一. 答辩委员会在成绩评定中要坚持严格要求和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中独立完成的实际情况和成绩评定标准做出客观评定。 二. 毕业论文(设计)成绩采用五个等级: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 三. 答辩委员会要在综合考虑指导教师、评阅人、特别是答辩小组长意见的基础上,经集体讨论后,对每个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进行最终确定。 四. 成绩评定标准 (一)优秀标准: 1. 按期圆满完成任务书规定的任务;能熟练地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立论正确,计算、分析、实验正确、严密,结论合理;独立工作能力强,科学作风严谨;论文(设计)有一定的创新性,并体现出较强的综合应用能力。 2. 论文或设计说明书条理清楚,论述充分,文字通顺,符合技术用语要求,符号统一,书写工整。图纸等资料完备、整洁、正确。 3. 答辩时思路清晰,论点正确,回答问题有理有据,基本概念清楚,对主要问题回答正确、深入。 (二)良好标准:

1. 按期圆满完成任务书规定的任务;能较好地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立论正确,计算、分析、实验正确,结论合理;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科学作风良好;论文(设计)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2. 设计说明书或论文条理清楚,论述充分,文字通顺,符合技术用语要求,书写工整。图纸等资料完备、整洁、正确。 3. 答辩时思路清晰,论点基本正确,能正确回答主要问题。 (三)中等标准: 1. 按期完成任务书规定的任务;在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上基本正确,但在非主要内容上有欠缺和不足;立论正确,计算、分析、实验基本正确;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论文(设计)水平比较符合专业培养要求。 2. 设计说明书或论文文理通顺,但论述有个别错误(或表达不清楚),书写不够工整。图纸等资料完备,基本正确,但质量一般或有小的缺陷。 3. 答辩时对主要问题回答基本正确,但分析不够深入。 (四)及格标准: 1. 在指导教师的帮助和督促下,能按期完成任务;在运用理论和专业知识上,没有大的原则性错误;论点、论据基本成立,计算、分析、实验基本正确;独立工作能力较差且有一些小疏忽和遗漏;论文(设计)基本达到专业培养要求。 2. 设计说明书或论文文理通顺,但论述不够恰当和清晰,

混凝土强度等级级配粗骨料粒径选用范围

混凝土强度等级,级配、粗骨料粒径选用范围 ★不同的建筑工程,不同的部位常采用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在我国混凝土工程目前水平情况下,一般选用范围如下: ①C10~C15——用于垫层、基础、地坪及受力不大的结构。 ②C20~C25——用于梁、板、柱、楼梯、屋架等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 ③C25~C30——用于大跨度结构、要求耐久性高的结构、预制构件等; ④C40~C45——用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件、吊车梁及特种结构等,用于25~30层; ⑤C50~C60——用于30层至60层以上高层建筑; ⑥C60~C80——用于高层建筑,采用高性能混凝土; ⑦C80~C120——采用超高强混凝土于高层建筑。??将来可能推广使用高达C130以上的混凝土。 ★各种级配混凝土使用的粗骨料粒径范围: 一级配:5~20mm,最大粒径20mm; 二级配:5~20mm、20~40mm,最大粒径40mm; 三级配:5~20mm、20~40mm、40~80mm,最大粒径80mm; 四级配:5~20mm、20~40mm、40~80mm、80~120mm,最大粒径120mm。混凝土中有粗骨料(碎石)和细骨料(砂),混凝土的级配就是按照碎石的级配来划分的。 ★水工建筑物中常用的是二级配和三级配混凝土。 二级配一般是一些薄壁钢筋混凝土结构,还有就是泵送混凝土一般要求二级配。三级配一般用于大体积混凝土。 等级是结构强度需要,级配是施工工艺、经济性、温控需要;可以采用多级配就一般不用二级配,这是强调经济性;泵送混凝土和非大体积混凝土只能采用一、二级配,这是工艺要求;混凝土重力坝、拱坝采用四级配,这是温控和经济性要求。

11 粗集料颗粒级配

试验技能答辩综合考核打分表 (粗集料颗粒级配) 序 号 考核内容考核情况优秀满意合格较差 1 目的测定粗集料的颗粒组成(水泥混凝土用碎石可采用干 筛法,沥青混合料及基层用碎石必须采用水洗法), 判定颗粒组成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10 9-7 6-4 3-0 2 原理采用符合标准形状和尺寸规格要求的样品筛,按照一 定规律筛取筛余量。 20 19-15 14-10 9-0 3 主要设备1、烘箱,能控制温度(105℃±5℃),向学…员提问 烘箱的控温温度;2、摇筛机;3方孔筛;4、电子台 称(10kg,感量1g;感量不大于试样质量的0.1%(公 路))。 10 9-7 6-4 3-0 4 环境条件试验室温度20±5℃。10 9-7 6-4 3-0 5 取样制样料堆:上中下不同部位取样大致等量(15份GB,公 路若干份能具有代表性) 轮船、汽车:不同部位、不同深度取样大致等量(16 份,公路若干份能具有代表性) 皮带:出料处等皮带宽取样大致等量(8份,公路间 隔3次以上能具有代表性) 四分法缩分至试样所需量(烘干或风干后备用,(常 用:GB:9.5m 1.9kg;16m 3.2kg;19m 3.8kg; 26.5m 5kg;31.5m 6.3kg;37.5m 7.5kg;公路: 9.5m 1kg;16m 1kg;19m 2kg;26.5m 2.5kg; 31.5m 4kg;37.5m 5kg;),根据最大粒径确定称取 试样的质量。) 15 14-11 10-6 5-0 6 试验步骤称取规定数量的试样一份,精确至1g,准备组合套 筛。机筛10min,再逐个手筛至达到要求为止。逐个 称取各号筛的筛余量,精确值精确到1g。计算分计 筛余百分率,计算精确至0.1%。计算累计筛余百分 率。精确到1%。所有筛余和筛底筛余量之和与原试 样质量差1%时,须重新试验。(JTJ:1min通过筛的质 量应小于筛上质量的0.1%,GB:通过筛的质量应小于 式样总量的0.1%) 20 19-15 14-10 9-0 7 记录、报告 及结论 公路标准:损耗率超过0.3%重新试验,两次P0.075相 差超过1%重新试验,累计0.1% 15 14-11 10-6 5-0

各种级配混凝土使用粗骨料粒径范围

各种级配混凝土使用粗骨料粒径范围 级配与骨料粗细划分: 一级配:5~20mm,最大粒径20mm; 二级配:5~20mm、20~40mm,最大粒径40mm; 三级配:5~20mm、20~40mm、40~80mm,最大粒径80mm; 四级配:5~20mm、20~40mm、40~80mm、80~120mm,最大粒径120mm。 衡量人工砂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和易性、强度、抗渗性及经济指标; 砂的规格:砂的规格按细度模数(Mx )分为粗,中,细三种。其中: 粗砂的细度模数为3.7~3.1 中砂的细度模数为3.3~3.0 细砂的细度模数为2.2~1.6 表征天然砂粒径的粗细程度及类别的指标: MX=[(A0.15+A0.3+AO.6+A1.18+A2.36)-5A4.75]/(100-A4.75)或MX=(A0.15+A0.3+AO.6+A1.18+A2.36+A4.75)/100 MX -细度模数;A0.15-粒径0.15mm上颗粒累计筛余百分率(%);其他依次类推。 天然砂又分河砂、海砂和山砂。砂子的粗细按细度模数分为4级。 粗砂:细度模数为3.7—3.1,平均粒径为o.5mm以上。 中砂:纫度模数为3.0—2.3,平均粒径为o.5—0.35mm。 细砂:纫度模板为2.2—1.6,平均粒径为0.35—0.25mm。 特细砂:细度模数为1.5一o.7,平均粒径为o.25mm以下。 细度模数越大,表示砂越粗。普通混凝土用砂的细度模数范围在3.7-1.6,以中砂为宜,或者用粗砂加少量的细砂,其比例为4:1。 级配混凝土在工程中的应用: 水工建筑物常见的应该是二级配和三级配混凝土,二级配一般是一些薄壁钢筋混凝土结构,还有就是泵送混凝土一般要求二级配;三级配一般用于大体积混凝土。 等级是结构强度的需要,级配是施工工艺、经济性、温控需要;可以采用多级配一般就不用二级配强调的是经济性;泵送混凝土和其他非大体积混凝土只能采用一二级配是施工工艺的

粗集料级配试验方法

粗集料级配试验方法

粗集料级配试验方法 一、目的与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含粘性土的粗集料的颗粒组成 粗集料中各组成颗粒的分级和搭配称为级配,它是影响集料空隙率的重要指标。良好的级配要求空隙最小,总表面积也不大,从而使骨料本身嵌挤紧密,且用料节约。级配通过筛分试验确定。 粗集料的筛分试验有水洗法和干筛法两种。用于沥青混合料的粗集料必须采用水洗法确定0.075mm通过率。因为干筛集料时,粘附在集料上的小于0.075mm 的颗粒无法筛下,则0.075mm通过率不能准确确定。这对水泥混凝土来讲问题不大,但却直接影响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矿粉的添加量,进而影响沥青用量及混合料质量。因此,用于沥青路面的粗集料应分别用干筛和水筛进行筛分试验。 二、仪器设备 1.试验筛:根据需要选用规定的标准筛,沥青路面及各类基层集料的粒径均以方孔标准筛为准,水泥混凝土集料的粒径大于和等于 2.5mm的以圆孔标准筛为准,小于2.5 mm的以方孔标准筛为准。 2.天平或台秤,感量不大于试样质量的0.1%。 3.其他:盘子、铲子、毛刷等。 三、试验准备 将来料用分料器或四分法缩分至下表要求的试样所需量,风干后备用。每种试样准备两份,分别供水洗法和干筛法筛分使用。对水泥混凝土用集料,如果没有要求,也可不进行水洗,只进行干筛筛分。根据需要可按要求的集料最大粒径的筛孔尺寸过筛,除去超粒径部分颗粒后,再进行筛分。 公 称 最 大方 孔 7 5 6 3 3 7 3 1 2 6 1 9 1 6 9 . 4圆 孔 8 6 3 4 3 1 2 5 2 1 6 1 5 试样质量 不少于(kg)1 8 5 4 2 . 5 2 1 1 四、试验步骤

《桥规》粗集料的技术标准

.粗集料的技术标准 普通混凝土中采用的粗集料,主要是碎石和卵石。混凝土用粗集料的质量应满足下列技术要求。 (1)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的压碎值、含泥量、针片状颗粒含量等指标 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的压碎值、含泥量、针片状颗粒含量等技术指标应符合表3-1的规定。 注:①混凝土强度为c60及以上时,必要时应进行岩石抗压强度检验,岩石的抗压强度与混凝土强度等级之比,不应小于1.5,且火成岩强度不宜低于80mpa,变质岩不宜低于60m pa,沉积岩不宜低于30mpa。 ②混凝土强度等级等于及小于c10级的,其针、片状颗粒含量可放宽到40%。 (2)粗集料的坚固性 碎石或卵石的坚固性是指集料在气候、环境变化或其它物理因素作用下抵抗碎裂的能力。为保证水泥混凝土的耐久性,选用的粗集料应具有足够的坚固性,以抵抗冻融和自然因素的风化作用。混凝土用粗集料的坚固性用硫酸钠溶液法检验,试样经5次循环后,其质量损失应符合表3-2的规定 注:①寒冷地区系指最寒冷月份的月平均温度低于-5℃的地区; ②对于有抗疲劳、耐磨、抗冲击等要求的集料,或混凝土强度大于c40时,其集料的质量损失率应不大于8%。 ③若发现粗集料有显著缺陷时(指风化状态及软弱颗粒较多),应进行坚固性检验; ④对同一产源的碎石或卵石,在类似的气候条件下使用已有可靠经验时,可不作坚固性检验

⑤当坚固性不符合本指标要求时,可作混凝土抗冻性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粗集料的有害杂质含量 粗集料中常含有一些有害物质(如粘土、淤泥、云母、硫酸盐、硫化物和有机质),能够防碍水泥的水化反应,降低集料与水泥的粘附性。粗集料的有害杂质主要应控制其硫化物和硫酸盐,以及卵石中有机质的含量符合表3-2的规定。 (4)粗集料颗粒级配 粗骨料颗粒级配是否合适,直接影响水泥混凝土的技术性质和经济效果,因而粗集料级配的选定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重要环节。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的级配应符合表3-3的规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