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混合痔中医护理方案

混合痔中医护理方案

混合痔中医护理方案
混合痔中医护理方案

混合痔中医护理方案(试行)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风伤肠络证:大便带血,滴血或喷射状出血,血色鲜红,大便秘结或有肛门瘙痒。舌质红,苔薄黄。

(二)湿热下注证:便血色鲜,量较多,肛内肿物外脱,可自行回纳,肛门灼热,重坠不适。舌质红、苔黄腻。

(三)气滞血瘀证:肛内肿物脱出,甚或嵌顿,肛管紧缩,坠胀疼痛,甚则内有血栓形成,肛缘水肿,触痛明显。舌质暗紫,苔白。

(四)脾虚气陷证:肛门松弛,似有便意,内痔脱出不能自行回纳,需用手法回纳。便血色鲜或淡,伴头晕、气短、面色少华、神疲自汗、纳少、便溏等。舌淡,苔薄白。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便血

1.观察出血的色、质、量及伴随症状。若出现面色苍白、脉

搏加快、血压下降、头晕、心慌等,及时报告医师,协助处理。

2.指导患者卧床休息,改变体位时宜缓慢,避免剧烈活动。

3.保持肛门及会阴部清洁。

4.遵医嘱给予中药熏洗。

(二)疼痛

1.观察疼痛部位、性质、强度、伴随症状和持续时间。

2.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3.指导患者采用放松疗法,如缓慢呼吸、全身肌肉放松、听

舒缓的音乐。

4.遵医嘱穴位按摩:取足三里、承山等穴。

5.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肛门、直肠、神门等穴。

6.遵医嘱中药熏洗。

(三)肿物脱出

1.观察脱出物的大小、颜色,脱出的痔核表面有无糜烂、分泌物、坏死。

2.急性发作期宜采取侧卧位休息。

3.出现痔核轻微脱出时,指导患者手指涂抹润滑油,轻轻将其回纳,回纳后平卧休息20 分钟;如发生嵌顿或突发血栓外痔,及时报告医生,协助处理。

4.遵医嘱中药熏洗。

5.遵医嘱中药外敷。

(四)便秘

1.观察排便的频次。

2.遵医嘱中药保留灌肠。

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天枢、胃俞、足三里、中脘、支沟等穴。

4.遵医嘱艾灸:取气海、三阴交、足三里等穴。

5.遵医嘱耳穴贴压:取直肠、大肠、脾、胃、皮质下等穴。

6.遵医嘱刮痧:刮背脊部膀胱经腰骶段,大肠俞刮至出痧;刮督脉

腰阳关至长强至潮红或至出痧;刮肚脐两侧天枢、大横穴至出痧。

(五)肛周潮湿瘙痒

1.指导患者穿宽松清洁内衣,如有污染及时更换。

2.指导患者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勿抓挠瘙痒部位。

3.遵医嘱中药熏洗。

4.遵医嘱中药外敷。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药物治疗

1.内服中药(详见附录1)。

2.注射给药(详见附录1)。

(二)特色技术

1.艾灸(详见附录2)。

2.穴位按摩(详见附录2)。

3.耳穴贴压(详见附录2)。

4.中药保留灌肠(详见附录2)。

5.中药熏洗(详见附录2)。

6.中药外敷(详见附录2)。

7.刮痧(详见附录2)。

(三)围手术期护理

1.术后排尿困难者,遵医嘱艾灸,取关元、气海、中极等穴;或遵医嘱穴位按摩,取中极、气海、三阴交、足三里、阴陵泉等

2.首次排便后,遵医嘱中药熏洗及中药外敷。

四、健康指导

(一)生活起居

1.保持肛门及会阴部清洁,指导患者每日便后及每晚温水清洗。

2.避免肛门局部刺激,便纸宜柔软,不穿紧身裤和粗糙内裤。

3.指导患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便秘时指导患者绕脐周顺时针按摩腹部,每日3次,每次20?30圈。

4.指导患者避免增加腹压,避免用力排便、咳嗽、久站、久蹲等。

5.指导患者进行提肛运动。运动方法:深吸气时收缩并提肛门,呼气时将肛门缓慢放松,一收一放为1 次;每日晨起及睡前各做1 遍,每遍做20?30 次。

(二)饮食指导

1.风伤肠络证:宜食清热凉血的食品,如绿豆、苦瓜、芹菜、马蹄等。

2.湿热下注证:宜食清热利湿的食品,如菜花、赤小豆、绿豆、薏苡仁、小米等。

3.气滞血瘀证:宜食理气活血的食品,如山楂、木耳、桃仁、番茄、黑米等。

4.脾虚气陷证:宜食益气养血的食品,如茯苓、山药、薏苡仁、鸡

肉等。

5.便血者,进软食、多饮水,多食蔬菜水果及补血之品,忌粗糙、坚硬食品。

6.忌食辛辣刺激肥甘的食品,术后初期避免进食产气食品。

(三)情志调理

1. 指导患者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烦躁、恐惧等不良情绪。

2. 多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及时予以心理疏导。

五、护理难点

患者对健康生活方式的依从性差

解决思路:

1. 多种形式向患者宣传良好的生活方式,如发放健康教育手册等。

2. 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对吸烟喝酒的患者,使其充分认识到烟酒的危害性,帮助其制定详细的计划,树立戒烟、戒酒的决心和信心;对喜食辛辣油腻饮食的患者可指导其逐步养成合理饮食的习惯。

3.对患者进行电话回访,给予针对性干预。

六、护理效果评价

附:混合痔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混合痔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

宜宾市第二中医医院 混合痔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 一、基本情况 自2014年5月至12月,我科应用“混合痔中医护理方案”护理住院患者共50例者平均住院日10天 辨证分型统计如下:1 .与《诊疗方案》一致的病例数50例:湿热下注证44例,脾虚气陷证3例,气滞血瘀证2例,风伤肠络证1例。 应用的主要辨证施护方法:疼痛评估、舒适的体位、放松疗法、观察肿物脱出情况、痔核回纳方法、观察出血情况、活动指导、皮肤护理等。 应用的主要中医护理技术:中药熏洗,中药直肠滴入,耳穴贴压,穴位贴敷。 二、护理方案应用情况分析 (一)主要中医护理措施应用情况 1.主要辨证施护方法应用情况

2.中医护理技术应用情况

中医护理技术应用频率高的项目是中药熏洗和中药直肠滴入,其次是耳穴贴压。 分析其原因:1.中药熏洗和中药直肠滴入主要是根据患者的症状由主管医生中药直肠 滴入,责任护士指导患者进行中药熏洗,治疗效果明显,因此应用的主动性高。2.用物及操作方 法简单,临床易于实施。 (二)依从性和满意度分析 1.患者对中医护理技术的依从性和满意度 依从性较好的中医护理技术是耳穴压贴、穴位贴敷。分析其原 因:1.操作方法简单,无创伤、无痛苦,患者易于接受。 2 .对疼痛患者治疗效果明显。 护理满意度较高的中医护理技术是中药熏洗、中药直肠滴入。分析其原因:它能减轻便血、肿物脱出等不适症状,配合其他治疗有较好的效果,因此患者的护理满意 度也较高。 本次总结中,刮痧、穴位按摩的应用病例数较少,因此不做分析。

2.患者对健康指导的满意度 患者对健康指导的的满意度分为三个层次:①满意:42人(84% ; ②一般:8 人(16% ;不满意:0 人。 分析其原因:1.《方案》中健康指导内容清晰明确,便于护理人员掌握及临床应用。2.护理人员在实施《方案》的过程中,加强了护患沟通,观察病情更加及时、细致,健康教育更加专业、统一,使患者感到护理人员具有良好的工作态度和职业素养,从而赢得了患者的信任。 (三)责任护士对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责任护士对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分为四个层次:①实用性较强:45 人(90% ;②实用性一般:5 人(10%。 分析其原因:1.《方案》对于每个疾病的常见症状护理、中医用药护理、健康指导等方面均给予了系统、明确的专业指导,使护理人员明确自己在各疾病中医专科护理中应该做什么、如何做,避免了以往工作的盲目性、随机性。2.《方案》中对各疾病常见症状适用的中医护理技术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对关键环节如:选穴、应用时间、观察要点等做了明确说明,使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更加规范、科学。3.系统规范的中医专科护理标准,对于提高年轻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中医临床护理服务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 .中医饮食调护未落实到位 临床中,大部分医院的营养食堂未能提供特色的中医辨证膳食, 具有中医特色的饮食调护局限在健康指导层面。 2.护理效果评价缺乏客观指标支撑 护理效果评价是由责任护士的主观认识及感受来进行评价,造成评价标准不一

中医护理方案

中医护理方案 (试行)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风伤肠络证:大便带血,滴血或喷射状出血,血色鲜红,大便秘结或有肛门瘙痒。舌质红,苔薄黄。 (二)湿热下注证:便血色鲜,量较多,肛内肿物外脱,可自行回纳,肛门灼热,重坠不适。舌质红、苔黄腻。 ((三)气滞血瘀证:肛内肿物脱出,甚或嵌顿,肛管紧缩,坠胀疼痛,甚则内有血栓形成,肛缘水肿,触痛明显。舌质暗紫,苔白。 ((四)脾虚气陷证:肛L门松弛,似有便意,内痔脱出不能自行回纳,需用手法回纳。便血色鲜或淡,伴头晕、气短、面色少华、神疲自汗、纳少、便溏等。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 便血 1、观察出血的色、质、量及伴随症状。若出现面色苍白、脉搏加快、血压下降、头晕、心慌等,及时报告医师,协助处理。 2、指导患者卧床休息,改变体位时宜缓慢,避免剧烈活动。 3.保持肛门及会阴部清洁。 4.遵医嘱给予中药熏洗。 (二)疼痛 1.观察疼痛部位、性质、强度、伴随症状和持续时间。 2.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3.指导患者采用放松疗法,如缓慢呼吸、全身肌肉放松、听舒缓的音乐。 4.遵医啊穴位按摩:取足三里,承山等穴。 5.遵医啊耳穴贴压:取门、直肠、神门等穴。 6.遵医嘱中药熏洗。 (三)肿物脱出 1.观察脱出物的大小、颜色,脱出的痔核表面有无糜烂、分泌物、坏死。 2.急性发作期宜采取侧卧位休息。

3.出现痔核轻微脱出时,指导患者手指涂抹润滑油,轻轻将其回纳,回纳后 平卧休息20分钟:如发生嵌顿或突发血栓外痔,及时报告医生,协助处理。 4.遵医嘱中药煎洗。 5.遵医嘱中药外敷。 ((四) 便秘 1.观察排便的频次。 2.遵医属中药保留灌肠。 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天枢、胃俞、足三里、中脘、支沟等穴。 4.遵医嘱艾灸:取气海、三阴交、足三里等穴。 5.遵医嘱耳穴贴压:取直肠、大肠、脾、胃、皮质下等穴。 6.遵医嘱刮痧:刮背脊部膀胱经腰骶段,大肠俞刮至出痧:刮督脉腰阳关至长强至潮红或至出痧;刮肚脐两侧天枢、大横穴至出痧。 (五)肛周潮湿瘙痒 1.指导患者穿宽松清洁内衣,如有污染及时更换。 2.指导患者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勿抓挠瘙痒部位。 3.遵医嘱中药熏洗。 4.遵医囑中药外敷。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药物治疗 1.内服中药(详见附录1) 2.注射给药(详见附录1) (二)特色技术 1.艾灸(详见附录2) 2.穴位按摩(详见附录2) 3.穴贴压(详见附录2)。 4.中药保留灌肠(详见附录2) 5.中药熏洗(详见附录2)

混合痔中医护理方案

混合痔中医护理方案(试行)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风伤肠络证:大便带血,滴血或喷射状出血,血色鲜红,大便秘结或有肛门瘙痒。舌质红,苔薄黄。 (二)湿热下注证:便血色鲜,量较多,肛内肿物外脱,可自行回纳,肛门灼热,重坠不适。舌质红、苔黄腻。 (三)气滞血瘀证:肛内肿物脱出,甚或嵌顿,肛管紧缩,坠胀疼痛,甚则内有血栓形成,肛缘水肿,触痛明显。舌质暗紫,苔白。 (四)脾虚气陷证:肛门松弛,似有便意,内痔脱出不能自行回纳,需用手法回纳。便血色鲜或淡,伴头晕、气短、面色少华、神疲自汗、纳少、便溏等。舌淡,苔薄白。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便血 1. 观察出血的色、质、量及伴随症状。若出现面色苍白、脉搏加快、血压下降、头晕、心慌等,及时报告医师,协助处理。 2. 指导患者卧床休息,改变体位时宜缓慢,避免剧烈活动。 3?保持肛门及会阴部清洁。 4. 遵医嘱给予中药熏洗

(二)疼痛 1. 观察疼痛部位、性质、强度、伴随症状和持续时间。 2.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3. 指导患者采用放松疗法,如缓慢呼吸、全身肌肉放松、听舒缓的音乐。 4. 遵医嘱穴位按摩:取足三里、承山等穴。 5. 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肛门、直肠、神门等穴。 6. 遵医嘱中药熏洗。 (三)肿物脱出 1. 观察脱出物的大小、颜色,脱出的痔核表面有无糜烂、分泌物、坏死。 2. 急性发作期宜采取侧卧位休息。 3. 出现痔核轻微脱出时,指导患者手指涂抹润滑油,轻轻将其回纳,回纳后平卧休息20分钟;如发生嵌顿或突发血栓外痔,及时报告医生,协助处理。 4. 遵医嘱中药熏洗。 5. 遵医嘱中药外敷。 (四)便秘

1. 观察排便的频次。

痔疮病人的护理查房[1]

痔疮的护理查房 时间: 主查人: 参加人员: 薛X:今天组织大家查房,通过对痔疮临床病例的讨论,应用护理程序对该患者进行护理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掌握该疾病的相关定义、病因、分类、临床表现、治疗、护理措施、健康指导等,以便更好地护理同种的病人,达到预期的护理目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下面请护师蒲XX报病史。 蒲XX:患者:54床,胥占高,男,54岁。 诊断:环状混合痔 入院情况:患者因:“肛周异物2年”于2016年8月7日收住外科,来时患者神志清楚,精神好,步入病床,T:36.6℃、P:84次/分、R:20次/分、BP:116/70mmHg。入院积极完善各项检查,于8月7日15时在骶麻下行环状痔切除术。术毕于16:50返病房,术后患者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切口敷料干燥固定,自解小便通畅,诉切口疼痛能忍。 薛X:痔是直肠下端,肛管和肛门缘的静脉丛淤血,扩张和曲张所形成的静脉团,可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同一部位的齿状线上下均发生,临床兼有内痔外痔的症状者为混合痔。环状混合痔是肛门直肠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主要症状为出血,疼痛,脱出,便后需用手回纳。环状混合痔由于部位的特殊性,患者常常避讳就医,延误治疗。手术是治疗混合痔的最佳方法,而病人家属与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细心护理对这些疾病的痊愈,康复,疗效及减少病人的痛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请胡XX回答一下痔疮的具体分类。 胡XX:内痔:位于齿状线以上,表面覆盖直肠粘膜。好发于直肠下端,截石位3、7、11点。内痔脱出嵌顿称为嵌顿性痔。 一期,无痛苦,主要以便血、分泌物多、痒为主。 二期,有便血,严重时呈喷射状,痔随排便脱垂,但能自行还纳。 三期,内痔脱垂于肛门口外,或每次排便脱出肛门口外,不能自行还纳,必须用手托回。 四期,痔块长期脱出于肛门外,或回纳后又即脱出。在齿状线以下为外痔,

67 肛肠科 痔病(混合痔)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痔病(混合痔)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7-94)。 (1)症状:便血,色鲜红,手纸带血、滴血、射血;脱垂,便后肿物脱出肛外,轻度可自行还纳,中度需用手托回或休息后复位,重度下蹲、步行、咳嗽或喷嚏时脱出;肛门可伴坠胀、异物感、瘙痒、疼痛,粘液溢出。 (2)体征:肛检见齿线上下同一方位粘膜皮肤隆起,连成整体,质柔软,多位于3、7、11点处。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2006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分会联合制定的《痔临床诊治指南》。 混合痔是内痔和相应部位的外痔血管丛的相互融合。临床主要依靠症状、体征进行诊断,要点如下: (1)症状:出血、脱出,可并发血栓、嵌顿、绞窄及排便困难;肛门部软组织团块,有肛门不适、潮湿瘙痒或异物感,如发生血栓及炎症可有疼痛。 (2)体征: 肛门视诊:有无内痔脱出,肛周有无静脉曲张性外痔、血栓性外痔及皮赘。必要时可行蹲位检查,观察脱出内痔的部位、大小和有无出血及痔黏膜有无充血水肿、糜烂和溃疡。 肛管直肠指诊:I、Ⅱ度内痔指检时多无异常;对反复脱出的Ⅲ、Ⅳ度内痔,指检有时可触及齿状线上的纤维化痔组织。肛管直肠指诊可以排除肛门直肠肿瘤和其他疾病。 肛门直肠镜:可以明确内痔的部位、大小、数目和内痔表面黏膜有无出血、水肿、糜烂等。 (二)证候诊断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肛肠分会制定的中医肛肠科常见病诊疗指南(2012年)。 1.风伤肠络证:大便带血,滴血或喷射状出血,血色鲜红,大便秘结或有肛门瘙痒,舌质红,苔薄黄,脉数。

痔病中医护理方案

痔病(外痔)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气滞血瘀证:肛缘肿物突起,排便时可增大,有异物感,可有胀痛或坠痛,局部可触及硬性结节。舌紫暗,苔薄黄。 (二)湿热下注证:肛缘肿物隆起,灼热疼痛或局部有分泌物,便干或溏。舌质红,苔黄腻。 二、常见症状/ 证候施护 (一)疼痛 1.观察疼痛性质、程度,持续时间,做好疼痛评分,可应用疼痛 自评工具“数字评分法(NRS ”评分,记录具体分值。 2.避免肛周挤压、牵拉。便后清洗肛周,使用柔软纸巾蘸干,防止皮肤破损,保持清洁干燥。 3.遵医嘱物理治疗,中频理疗取内关、合谷、承山、长强等穴。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交感、神门、大肠、直肠下段、肛门等穴。 5.遵医嘱中药熏洗。 6.遵医嘱中药药浴。 7.遵医嘱中药湿敷。 8.遵医嘱中药外敷。 (二)肛周肿胀 1.观察水肿程度、周围皮肤完整性,有无破损、出血等。 2.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避免久坐、久站。 3.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

4.保持大便畅通,排便时勿久蹲及努挣。 5.遵医嘱物理疗法。 6.遵医嘱中药熏洗。 7.遵医嘱中药湿敷。 8.遵医嘱中药外敷。 (三)便秘 1.保持大便畅通,排便时勿久蹲及努挣。 2.晨起饮温开水不少于500ml,无糖尿病患者可饮蜂蜜水,每日饮水量2000ml 以上。 3.腹部按摩。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肺、大肠、小肠、直肠下段、三焦、内分泌等穴。 5.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天枢、曲池、合谷等穴。 6.遵医嘱穴位贴敷。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药物治疗 1.内服中药(详见附录1)。 2.注射给药(详见附录1)。 3.外用中药(详见附录1)。 (二)特色技术 1.耳穴贴压(详见附录2)。 2.中药熏洗(详见附录2)。

痔疮病人的护理查房

痔疮的护理查房 马蒙:今天组织大家查房,通过对痔疮临床病例的讨论,应用护理程序对该患者进行护理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掌握该疾病的相关定义、病因、分类、临床表现、治疗、护理措施、健康指导等,以便更好地护理同种的病人,达到预期的护理目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下面请主管护士李君汇报病史。 李君:患者郭丽萍,女,25岁,因肛门肿物反复脱出1+年于9月14日入院。1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排便后肛周肿物脱出,便后自行回纳,无便血,无肛周疼痛,无腹泻腹痛,无消瘦,无大便习惯及性质改变未引起重视,未治疗,后出现便后肛门出血,量一般,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到当地医院口服药物治疗及肛周用药后症状未见好转。今日来我院就诊,门诊以“混合痔”收入住院。查体: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自主体位,神志清楚,言语清晰,步入病房,查体合作。专科查体:,肛门无狭窄感,未触及包块,退出指套可见少量血迹。T:36.8℃、P:88次/分、R:20次/分、BP:110/72 mmHG。入院积极完善各项检查,于15日9时在持硬麻下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术毕于10:50返病房,术后患者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切口敷料干燥固定,自解小便通畅,诉切口疼痛能忍。 马蒙:痔是直肠下端,肛管和肛门缘的静脉丛淤血,扩张和曲张所形成的静脉团,可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同一部位的齿状线上下均发生,临床兼有内痔外痔的症状者为混合痔。环状混合痔是肛门直肠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主要症状为出血,疼痛,脱出,便后需用手回纳。环状混合痔由于部位的特殊性,患者常常避讳就医,延误治疗。手术是治疗混合痔的最佳方法,而病人家属与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细心护理对这些疾病的痊愈,康复,疗效及减少病人的痛苦起着至关重要的

痔病外痔中医护理方案

. 痔病(外痔)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气滞血瘀证:肛缘肿物突起,排便时可增大,有异物感,可有胀痛或坠痛,局部可触及硬性结节。舌紫暗,苔薄黄。 (二)湿热下注证:肛缘肿物隆起,灼热疼痛或局部有分泌物,便干或溏。舌质红,苔黄腻。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疼痛 1.观察疼痛性质、程度,持续时间,做好疼痛评分,可应用疼痛自评工具“数字评分法(NRS)”评分,记录具体分值。 2.避免肛周挤压、牵拉。便后清洗肛周,使用柔软纸巾蘸干,防止皮肤破损,保持清洁干燥。 3.遵医嘱物理治疗,中频理疗取内关、合谷、承山、长强等穴。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交感、神门、大肠、直肠下段、肛门等穴。 5.遵医嘱中药熏洗。 6.遵医嘱中药药浴。 7.遵医嘱中药湿敷。 8.遵医嘱中药外敷。 (二)肛周肿胀 1.观察水肿程度、周围皮肤完整性,有无破损、出血等。

2.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避免久坐、久站。 . . 3.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 4.保持大便畅通,排便时勿久蹲及努挣。 5.遵医嘱物理疗法。 6.遵医嘱中药熏洗。 7.遵医嘱中药湿敷。 8.遵医嘱中药外敷。 (三)便秘 1.保持大便畅通,排便时勿久蹲及努挣。 2.晨起饮温开水不少于500ml,无糖尿病患者可饮蜂蜜水,每日饮水量2000ml以上。 3.腹部按摩。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肺、大肠、小肠、直肠下段、三焦、内分泌等穴。 5.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天枢、曲池、合谷等穴。 6.遵医嘱穴位贴敷。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药物治疗 1.内服中药(详见附录1)。 2.注射给药(详见附录1)。

3.外用中药(详见附录1)。 (二)特色技术 . . 1.耳穴贴压(详见附录2)。 2.中药熏洗(详见附录2)。 3.中药药浴(详见附录2)。 4.中药湿敷(详见附录2)。 5.中药外敷(详见附录2)。 6.穴位按摩(详见附录2)。 7.穴位贴敷(详见附录2)。 8.腹部按摩(详见附录2)。 (三)围手术期的中医护理 1.遵医嘱中药熏洗。 2.排尿困难。 (1)协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 (2)热敷下腹部。 (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气海、关元、阴陵泉、三阴交等穴。(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脑、肾、膀胱、交感、神门、皮质下等穴。(5)遵医嘱药熨,取气海、关元、阴陵泉等穴。 (6)遵医嘱艾灸,取气海、关元、中极等穴。 (7)遵医嘱穴位贴敷,取神阙等穴。

种病的中医护理方案

19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试行)目录 1、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护理方案 2、暴聋(突发性耳聋)中医护理方案 3、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中医护理方案 4、哮病(支气管哮喘)中医护理方案 5、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中医护理方案 6、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 7、蛇串疮(带状疱疹)中医护理方案 8、带下证(盆腔炎性疾病)中医护理方案 9、肝胆管结石急性发作期中医护理方案 10、慢性肾衰(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护理方案 11、肛漏病(肛瘘)中医护理方案 12、肛痈(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中医护理方案 13、结直肠癌中医护理方案 14、痔病(外痔)中医护理方案 15、骨痹(骨关节病)中医护理方案 16、骨蚀(成人股骨头坏死)中医护理方案 17、骨蚀(儿童股骨头坏死)中医护理方案 18、胫腓骨骨折中医护理方案 19、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护理方案 附录:一、中药应用注意事项 二、特色技术应用注意事项 三、“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填表说明

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肝胃不和证:胃脘胀痛,窜及两胁;善叹息,遇情志不遂胃痛加重;嗳气频繁;口苦;性急易怒;嘈杂泛酸。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 (二)脾胃气虚证:胃脘隐痛;腹胀纳少,食后尤甚;大便溏薄;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消瘦。舌淡苔白。 (三)脾胃虚寒证:胃脘隐痛,喜暖喜按;空腹痛重,得食痛减;纳呆食少;畏寒肢冷;头晕或肢倦;泛吐清水;便溏腹泻。舌体胖,边有齿痕,苔薄白。 (四)肝胃郁热证:胃脘痛势急迫,有灼热感;口干口苦;吞酸嘈杂;烦躁易怒;便秘;喜冷饮。舌质红,苔黄或苔腐或苔腻。 (五)胃阴不足证:胃脘隐痛或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干而不欲饮;口干舌燥;纳呆干呕;失眠多梦;手足心热;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裂纹、少苔、无苔或剥脱苔。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胃脘疼痛 1.观察疼痛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做好疼痛评分,可应用疼痛自评工具“数字评分法(NRS)”评分,记录具体分值。 2.指导患者卧床休息,避免活动及精神紧张。出现呕吐或便血时立即报告医师,协助处理。 3.遵医嘱穴位贴敷,隐痛取中脘、建里、神阙、关元等穴;胀痛取气海、天枢等穴。 4.遵医嘱穴位按摩,取中脘、气海、胃俞、合谷、足三里等穴。

混合痔的中医护理常规

混合痔的中医护理常规 概念:痔是直肠末端黏膜和肛管皮下的静脉丛发生扩大、曲张所形成的柔软团,向下滑脱成痔。以便血、肛门有肿物、坠胀、异物感或疼痛,伴有局部分泌物或瘙痒为主症。多因饮食不节,大便失调,久立久坐、负重远行、妊娠多产等所致。 临床表现: 1、风伤肠络证:大便带血、滴血或喷射状出血,血色鲜红,或有肛门瘙痒。舌红、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治宜祛风润燥,清热凉血。 2、湿热下注证:便血色鲜红、量较多,肛内肿物脱出,可自行回纳,肛门灼热。舌红,舌苔薄黄腻,脉滑数。治宜清热、利湿、止血。 3、气滞血瘀证:肛内肿物脱出,甚或嵌顿,肛管紧缩,坠胀疼痛,甚则肛缘有血栓、消肿,触痛明显。舌质暗红,舌苔白或黄,脉弦细涩。治宜理气、活血、化瘀。 4、脾虚气陷证:肛门坠胀,肛内肿物外脱,需手法复位,便血色红或淡红。可出现贫血,面色少华,头晕神疲,少气懒言,纳少便溏。舌淡胖,边有齿痕,舌苔薄白,脉弱。治宜健脾升提。 护理评估 1、患者的职业、饮食、排泄习惯及诱发因素。 2、排便有无疼痛、便血,便后有无肿块脱出等。

3、直肠检查结果。 4、心理社会状况。 5、辨证:风伤肠络证、湿热下注证、气滞血瘀证、脾虚气陷证。一般护理: 1、按肛肠科一般护理常规。 2、外痔伴发感染,或嵌顿、或突发血栓外痔应卧床休息;严重感染的内痔或术后患者应取侧卧位,以免创面受压,加重病情。 3、保持肛门部清洁,便后坐浴;急性外痔于发病24小时内宜冷敷,24小时后改为热敷。 4、观察痔核大小、是否脱出、糜烂、坏死及出血的量和色泽。若发现患者面色无华、少气懒言、脉象虚大,为大出血征兆,应立即报告医师,并配合救治。 5、暂不手术者,遵医嘱中药坐浴每日l-2次,后涂塞痔疮膏或痔疮锭。 6、排便后清洗肛门,换药前先坐浴。 临证施护: 1、便血量多时,及时建立静脉通道,做好输血准备。 2、痔核脱出时,应连续用中药热敷或25%硼酸甘油涂于肛门部,再加热敷,令其还纳。 3、气血瘀积疼痛者,可用艾灸肛周止痛。 4、便秘者可用甘油栓或开塞露塞肛,或遵医嘱予缓泻剂。 5、需手术的患者按肛肠科术前准备。 6、术后24小时后方可大便,排便时如痔核脱出,应及时还纳,

痔疮病人的护理查房

痔瘡的護理查房 馬蒙:今天組織大家查房,通過對痔瘡臨床病例的討論,應用護理程序對該患者進行護理評估、診斷、計劃、實施、評價,掌握該疾病的相關定義、病因、分類、臨床表現、治療、護理措施、健康指導等,以便更好地護理同種的病人,達到預期的護理目標,促進患者早日康復。下面請主管護士李君匯報病史。 李君:患者郭麗萍,女,25歲,因肛門腫物反復脫出1+年于9月14日入院。1年前,患者無明顯誘因出現排便后肛周腫物脫出,便后自行回納,無便血,無肛周疼痛,無腹瀉腹痛,無消瘦,無大便習慣及性質改變未引起重視,未治療,后出現便后肛門出血,量一般,影響患者日常生活,到當地醫院口服藥物治療及肛周用藥后癥狀未見好轉。今日來我院就診,門診以“混合痔”收入住院。查體:發育正常,營養中等,自主體位,神志清楚,言語清晰,步入病房,查體合作。專科查體:,肛門無狹窄感,未觸及包塊,退出指套可見少量血跡。T:36.8℃、P:88次/分、R:20次/分、BP:110/72 mmHG。入院積極完善各項檢查,于15日9時在持硬麻下行混合痔外剝內扎術。術畢于10:50返病房,術后患者神志清楚,生命體征平穩,切口敷料干燥固定,自解小便通暢,訴切口疼痛能忍。 馬蒙:痔是直腸下端,肛管和肛門緣的靜脈叢淤血,擴張和曲張所形成的靜脈團,可分為內痔,外痔,混合痔,同一部位的 GAGGAGAGGAFFFFAFAF

齒狀線上下均發生,臨床兼有內痔外痔的癥狀者為混合痔。環狀混合痔是肛門直腸疾病中最常見的一種,主要癥狀為出血,疼痛,脫出,便后需用手回納。環狀混合痔由于部位的特殊性,患者常常避諱就醫,延誤治療。手術是治療混合痔的最佳方法,而病人家屬與醫護人員的密切配合,細心護理對這些疾病的痊愈,康復,療效及減少病人的痛苦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請蒙婷回答一下痔瘡的具體分類。 蒙婷:內痔:位于齒狀線以上,表面覆蓋直腸粘膜。好發于直腸下端,截石位3、7、11點。內痔脫出嵌頓稱為嵌頓性痔。一期,無痛苦,主要以便血、分泌物多、癢為主。二期,有便血,嚴重時呈噴射狀,痔隨排便脫垂,但能自行還納。三期,內痔脫垂于肛門口外,或每次排便脫出肛門口外,不能自行還納,必須用手托回。四期,痔塊長期脫出于肛門外,或回納后又即脫出。在齒狀線以下為外痔,被覆肛管黏膜,可分為結締組織性外痔、靜脈曲張性外痔、血栓性外痔;兼有內痔和外痔的為混合痔,是內痔通過靜脈叢與相應的外痔融合,即上、下靜脈叢的吻合,混合痔脫出肛門外,呈梅花狀時,稱環形痔。 馬蒙:回答的比較完整。請賈蘭談談痔瘡的病因和臨床表現。賈蘭:病因1、飲食原因:是導致痔瘡的最常見因素,長期飲酒、進食大量刺激性食物。2、大便習慣:不好的大便習慣或大便異常都是痔瘡形成的原因。還有就是大便時用力過猛、腹瀉和大便秘結等,這些都是導致痔瘡的重要原因。3、 GAGGAGAGGAFFFFAFAF

混合痔的护理查房

混合痔的护理查房 科别:外一科 日期:2016-7-6 主持人:蓝雪梅 主讲人:韦璎姣 参加人员:5楼全体护士 蓝雪梅: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进行混合痔的护理查房,现在由韦璎姣护士来讲解下护理查房的内容。 学习的目的: 1、混合痔的概念是什么? 2、混合痔的临床症状? 病史介绍: 患者韦妹英,女,51岁,因肛门疼痛伴便后滴血3年余,再发2天,于2016年06月28日09时40分门诊步行入院。 临床特点:1.中老年女性患者,51岁,起病急,病程长。2.患者自述于2013年起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肛门隐痛不适,呈持续性隐痛,伴排便后肛门滴血,呈鲜红色,时有粒状肿物脱出肛外,可还纳;每年发作数次不等,食用辛辣食物后加剧,病程中无畏寒发热、里急后重、腹痛腹泻,无胸闷气促等症状,病后曾在大化县人民医院就诊,诊断:混合痔,予痔疮片口服及痔疮膏外用涂患处等对症治疗后,上述症状稍有好转,近2天来患者感上述症状再发,且疼痛较为加剧,今为求诊治遂来我院就诊,收住院进一步治疗;3.既往患有"慢性胃炎"病史,一直未服用任何药物治疗,否认饮酒及吸烟病史;否认高血压病及糖尿病病史。 4.入院查体:T36.4℃,P78次/分,R20次/分,Bp158/92mmHg,Wt47Kg。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约3mm,对光反射灵敏。神志清醒,精神尚可,二便正常。入院初步诊断:1.混合痔; 2.慢性胃炎。入科后给予二级护理。 混合痔 是指处在同一部位的直肠齿线上下静脉丛同时曲张、扩大、充血,相互沟通吻合,括约肌间消失。齿线上方的痔表面为肛管皮肤覆盖,也即俗称的内痔部分与外痔部分所形成的一个整体,则称为混合痔。 主要症状 1、便血:大便时带血、射血,血色鲜红,不与粪便相混。 2、肿胀疼痛:肛门有下坠、异物感,大便时用力内痔部分极易脱出。 3、脱垂:由于内痔经常脱垂于肛门外,粘膜受到刺激,粘液分泌大量增加,可致肛 周皮肤潮湿不清、瘙痒发炎或湿疹。 诊断依据 1、便血及肛门部肿物,可有肛门坠涨、异物感或疼痛。 2、可伴有局部分泌物可瘙痒。 3、肛管内齿线上下同一方位出现肿物齿线下可为赘皮,亦可为静脉曲张。

肛痈中医护理方案

肛痈(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火毒蕴结证:肛门周围突然肿痛,持续加剧,伴有恶寒、发热、便秘、溲赤。肛周红肿,触痛明显,质硬,表面灼热。舌质红,苔薄黄。 (二)热毒炽盛证:肛门肿痛剧烈,可持续数日,痛如鸡啄,夜寐不安,伴有恶寒发热,口干便秘,小便困难。肛周红肿,按之有波动感或穿刺有脓。舌质红,苔黄。 (三)阴虚毒恋证:肛门肿痛、灼热,表皮色红,溃后难敛,伴有午后潮热,心烦口干,夜间盗汗。舌质红,少苔。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肛门肿痛 1.观察皮肤红、肿、热、痛的程度及范围。 2.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3.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肛门、神门、皮质下、直肠等穴。 4.遵医嘱中药熏洗。 5.遵医嘱中药药浴。 6.遵医嘱中药外敷。 (二)发热 1.观察体温及汗出情况。 2.鼓励患者多饮水。 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大椎、曲池、合谷、外关等穴。

4.遵医嘱刮痧,取合谷、曲池、大椎等穴。 (三)便秘 1.定时排便,忌努挣,避免久蹲。 2.腹部按摩。 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天枢、关元、气海、大横、足三里等穴。 4.遵医嘱穴位贴敷,取神阙穴。 5.遵医嘱耳穴贴压,取大肠、便秘点、脾、直肠、三焦、皮质下等穴。 (四)排尿困难 1.协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 2.热敷下腹部。 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气海、关元、阴陵泉、三阴交等穴。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脑、肾、膀胱、交感、神门、皮质下等穴。 5.遵医嘱药熨法,取气海、关元、阴陵泉等穴。 6.遵医嘱艾灸,取气海、关元、中极等穴。 7.遵医嘱穴位贴敷,取神阙等穴。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药物治疗 1.内服中药(详见附录1)。 2.注射给药(详见附录1)。 3.外用中药(详见附录1)。 (二)特色技术 1.耳穴贴压(详见附录2)。

混合痔中医护理 方案

---------------------考试---------------------------学资学习网---------------------押题------------------------------ 混合痔中医护理方案(试行)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风伤肠络证:大便带血,滴血或喷射状出血,血色鲜红,大便秘结或有肛门瘙痒。舌质红,苔薄黄。 (二)湿热下注证:便血色鲜,量较多,肛内肿物外脱,可自行回纳,肛门灼热,重坠不适。舌质红、苔黄腻。 (三)气滞血瘀证:肛内肿物脱出,甚或嵌顿,肛管紧缩,坠胀疼痛,甚则内有血栓形成,肛缘水肿,触痛明显。舌质暗紫,苔白。 (四)脾虚气陷证:肛门松弛,似有便意,内痔脱出不能自行回纳,需用手法回纳。便血色鲜或淡,伴头晕、气短、面色少华、神疲自汗、纳少、便溏等。舌淡,苔薄白。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便血 1.观察出血的色、质、量及伴随症状。若出现面色苍白、脉搏加快、血压下降、头晕、心慌等,及时报告医师,协助处理。 2.指导患者卧床休息,改变体位时宜缓慢,避免剧烈活动。 3.保持肛门及会阴部清洁。

(二)疼痛 1.观察疼痛部位、性质、强度、伴随症状和持续时间。 2.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3.指导患者采用放松疗法,如缓慢呼吸、全身肌肉放松、听舒缓的音乐。 4.遵医嘱穴位按摩:取足三里、承山等穴。 5.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肛门、直肠、神门等穴。 6.遵医嘱中药熏洗。 (三)肿物脱出 1.观察脱出物的大小、颜色,脱出的痔核表面有无糜烂、分泌物、坏死。 2.急性发作期宜采取侧卧位休息。 3.出现痔核轻微脱出时,指导患者手指涂抹润滑油,轻轻将其回纳,回纳后平卧休息20分钟;如发生嵌顿或突发血栓外痔,及时报告医生,协助处理。 4.遵医嘱中药熏洗。 5.遵医嘱中药外敷。 (四)便秘 1.观察排便的频次。

(完整版)67肛肠科痔病(混合痔)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痔病(混合痔)中医诊疗方案 (2017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7-94)。 (1)症状:便血,色鲜红,手纸带血、滴血、射血;脱垂,便后肿物脱出肛外,轻度可自行还纳,中度需用手托回或休息后复位,重度下蹲、步行、咳嗽或喷嚏时脱出;肛门可伴坠胀、异物感、瘙痒、疼痛,粘液溢出。 (2)体征:肛检见齿线上下同一方位粘膜皮肤隆起,连成整体,质柔软,多位于3、7、11点处。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2006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分会联合制定的《痔临床诊治指南》。 混合痔是内痔和相应部位的外痔血管丛的相互融合。临床主要依靠症状、体征进行诊断,要点如下: (1)症状:出血、脱出,可并发血栓、嵌顿、绞窄及排便困难;肛门部软组织团块,有肛门不适、潮湿瘙痒或异物感,如发生血栓及炎症可有疼痛。 (2)体征: 肛门视诊:有无内痔脱出,肛周有无静脉曲张性外痔、血栓性外痔及皮赘。必要时可行蹲位检查,观察脱出内痔的部位、大小和有无出血及痔黏膜有无充血水肿、糜烂和溃疡。 肛管直肠指诊:I、Ⅱ度内痔指检时多无异常;对反复脱出的Ⅲ、Ⅳ度内痔,指检有时可触及齿状线上的纤维化痔组织。肛管直肠指诊可以排除肛门直肠肿瘤和其他疾病。 肛门直肠镜:可以明确内痔的部位、大小、数目和内痔表面黏膜有无出血、水肿、糜烂等。 (二)证候诊断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肛肠分会制定的中医肛肠科常见病诊疗指南(2012年)。 1.风伤肠络证:大便带血,滴血或喷射状出血,血色鲜红,大便秘结或有肛门瘙痒,舌质红,苔薄黄,脉数。

XXXX痔病中医诊疗方案及评估优化

XXXX痔病中医诊疗方案及评估优化 XXXX年痔疮中医诊疗方案为 1,中医病名1,中医病名:痔疮 2,西医病名:混合痔、内痔、外痔2,诊断(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行业标准《中医疾病诊断与治疗标准》(ZY/T001.7-94) (1)症状: ①间歇性便血:以排便时滴血、吐血为特征,量大,颜色鲜红,血便不混淆它也可以表现为带血的卫生纸 ②脱垂:排便后从肛门内出现颗粒状肿块,初期可自行恢复,后期仅可通过手撑或卧床恢复。在严重的情况下,下蹲、行走、咳嗽或打喷嚏时可能会发生脱垂。 ③肛门不适:包括肛门脱垂、异物感、瘙痒或疼痛,伴有粘液溢出 (2)征状:直肠检查显示牙线上下同一位置的粘膜和皮肤隆起,连为一体,柔软,多位于3点、7点和11点。 具有(2)以上加上(1)或(2)以上,且诊断可成立。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与XXXX 199肛肠外科组、中华医学会肛肠分会、中华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分会联合制定的《痔疮临床诊疗指南》。 痔疮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内痔 是肛门垫(肛管血管垫)、血管丛和动静脉吻合的支撑结构的病变和

移位。 外痔是指远端齿状皮下血管丛扩张、瘀血、血栓形成或组织增生。根据组织的病理特征,外痔可分为结缔组织性外痔、血栓性外痔、静脉曲张性外痔和炎性外痔。混合痔 是内痔和相应外痔血管丛的相互融合(1)、临床表现256±199内痔:主要临床表现为出血和脱垂,可伴有血栓形成、嵌顿、绞窄和排便困难。根据内痔的症状,其严重程度分为4级一级:大便时带血和滴血,大便后出血自动停止;没有痔疮脱垂二级:便血常见;痔疮会在排便时出现,排便后会返回患者体内。三级:可能出现便血;当排便或长时间站立、咳嗽、疲劳和负重时会出现痔疮,需要用手来恢复。四级:可能出现便血;痔疮在持续脱垂或接受后容易脱垂。 外痔:主要临床表现为肛门软组织肿块,伴有肛门不适、湿痒或异物感,血栓形成和炎症时疼痛混合痔 :主要临床表现为内痔和外痔症状并存。在严重的情况下,它是环状痔的脱垂。 (2)和检查方法 ①肛门目视检查:检查内痔脱垂和肛门周围静脉弯曲 外痔、血栓性外痔和皮肤脂肪。如有必要,蹲式检查是可行的观察脱垂内痔出血和痔粘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的部位、大小和有无。 ②肛门直肠指检:一种重要的检查方法一级和二级内痔通常在手指检查时没有异常。对于ⅲ、ⅳ级复发性内痔,手指检查有时可触及齿状线上的纤维性痔组织。肛门直肠数字化诊断可以排除肛门直肠肿瘤

痔疮病人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痔疮病人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摘要】目的探索痔疮病人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方法根据中医辩证施护的理论、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效果良好,病人康复顺利。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痔疮患者,能有效的减轻患者 的不适和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痔疮护理中西医结合 痔是直肠下端黏膜下和肛管下的静脉扩大、曲张而形成的静脉团,并因此而 引起出血、栓塞、或团块突出[1]。祖国医学认为此系湿热下注肛门,蕴结肛门导 致筋络阻塞,气血凝滞而成。它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 来不便。大多数可以通过手术获得治愈。但术前病人因为害羞、恐惧、焦虑,术 后因为疼痛、出血、尿潴留、便秘等并发症,易影响患者伤口愈合及临床治疗。 因此加强痔疮患者的护理,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早日康复十分重要。我 们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临床资料 本组128例,均为我科2010年1月到2011年1月的病人,其中男76例, 女52例。年龄20—76岁,平均35岁,病程最短2年,最长30年,平均11.5年。 2、护理措施 2.1 术前护理 术前应消除病人的紧张、恐惧、焦虑等情绪,使之尽快熟悉坏境,详细介绍 手术的目的、方法及术前的注意事项,禁食辛辣刺激食物。关注病人的主诉,遵 医嘱给予清洁灌肠,清洁肛周卫生,检查术区皮肤情况。 2.2 术后一般护理 术后病人应取平卧或侧卧位,术后24h内应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及肛门 敷料渗血情况。 2.3 情志护理七情致病可直接影响相应脏腑,使其脏腑气机逆乱,气血失调,导致疾病发生或病情加重。患者因术后伤口疼痛及特殊的解剖位置的羞涩感,更 加重了紧张、恐惧、焦急的心理,不良的心理因素可导致或加重胃肠功能紊乱, 产生或加重便秘。故术后针对病人不同的心理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耐心 倾听患者的叙述和心理感受,以关注、关心、支持的态度热情给予心理安慰和疏导,切忌不耐烦或轻易表态。对患者心理和躯体的疾病给予科学的解释和说明, 指导正确的解决方法,让患者精神放松,解除顾虑,树立信心,并尽力营造比较 安全的私人空间。说明情绪对便秘的影响,不要刻意控制排便,消除顾虑,积极 配合治疗。 2.4 排尿一般病人可以自行排尿,有的病人因疼痛、麻醉、手术、精神因素 等可引起排尿困难。此时应加强与病人的沟通,转移注意力,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用热水袋热敷小腹或听流水声诱导病人排尿,也可针刺足三里、三阴交、气 海等穴。如效果不佳可行导尿。 2.5 排便术后当日应控制排便,次日鼓励病人排便,便时不可久蹲、用力过猛。如排便困难可给予蜂蜜水或乳果糖口服液,必要时用开塞露。便后可行中药 坐浴。 2.6 疼痛由于肛门区神经丰富,对痛觉敏感,病人常诉切口疼痛难忍。可针 刺承山、孔最等穴②,如因便后刺激引起痉挛性疼痛,可嘱病人便前肛塞开塞露,便后给予中药坐浴,能缓减疼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水肿,清洁伤口,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