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物理生活用电练习题

初中物理生活用电练习题

初中物理生活用电练习题
初中物理生活用电练习题

初中物理生活用电练习题

一、生活用电选择题

1.“安全用电,珍爱生命”是同学们应有的意识.某同学家的配电系统如图所示,关于空气开关、电能表和漏电保护器的安装位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在①位置安装电能表

B. 在②位置安装空气开关

C. 在③位置安装漏电保护器

D. 在④位置安装漏电保护器

【答案】 C

【解析】【解答】解:根据电路的组成可知,家庭电路的连接要按照进户线→电能表→总空气开关及漏电保护开关→用电器的安装顺序;

即在①位置安装电能表,在②位置安装空气开关,在④位置安装漏电保护器,故ABD正确;

在③位置应安装空气开关,可以在电流过大时自动断开开关以保护电路安全,此处的火线不容易接触到,故不安装漏电保护器,故C错误.

故选C.

【分析】为了用电安全,家庭电路的组成,一定要注意进户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丝的顺序不能颠倒.

2.如图所示情景中,与其对应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

A. 如果两侧各去掉一个钩码,杠杆左端会下沉

B. 当地的大气压强为78cm高的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

C. 静止的木块对斜面的压力示意图

D. 电冰箱的金属外壳要接地

【答案】 D

【解析】【解答】解:A、如果两侧各去掉一个钩码,左侧=G×3L=3GL;右侧=2G×2L=4GL,右侧力和力臂的乘积大,右侧下沉,故A错误;

B、由图知,玻璃管内水银面与玻璃管口的长度为78cm,当时的大气压强应等于玻璃管内水银面到水银槽中水银面的高度差,故当地的大气压强与78cm高的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不相等,故B错误;

C、木块对斜面的压力应垂直于斜面,指向斜面,故C错误;

D、为防止触电事故,电冰箱的金属外壳应接地,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1)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判断杠杆的转动情况;(2)在托里拆利实验中,大气压所能支持的水银柱的高度是指玻璃管内水银面到水银槽中水银面的垂直高度,据此读图可得出结论;(3)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4)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需与大地相连,防止外壳带电,发生触电事故.

3.某同学在学习家庭电路时,安装了两盏白炽灯和两个插座,如图所示,如果两插座中均接入家用电器,且将电路中的开关全部闭合,那么各用电器工作的情况是()

A. 甲、乙、丙、丁都正常工作

B. 只有乙、丙、丁正常工作

C. 只有丙、丁正常工作

D. 只有丙正常工作

【答案】D

【解析】【解答】在家庭电路中,插座、用电器应并连接入电路的,从图中可知,当两个开关都闭合,两插座均连入家用电器时,灯泡丙直接接在火线和零线之间,插座乙和灯泡丁并联后与甲插座串联,因此甲乙插座中的用电器以及灯泡丁会工作,但不能正常工作,只有灯泡丙可以正常工作.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中之所以连接错误,主要在于没有按照并联的原则,将所有用电器并联在火线与零线之间,因此,会造成局部串联,互相影响.

4.如图所示的四张图片中,对应物理知识阐述正确的是()

A. 甲图中闭合开关后看到的现象称为电磁感应现象

B. 乙图展示了发电机的原理

C. 丙图把拉线开关接在灯和火线之间更能保证用电安全

D. 丁图所示用皮毛摩擦胶棒,橡胶带负电是由于皮毛束缚电子的能力比较强

【答案】C

【解析】【解答】解:A、甲图是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故A错误;

B、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制成的,该装置中没有电源,故B错误;

C、从安全用电的角度分析,把拉线开关接在灯和火线之间更能保证用电安全,故C正确;

D、用毛皮摩擦橡胶棒,橡胶棒的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本领强、夺得电子,因有了多余电子带负电,毛皮的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的本领弱,就会失去电子,因缺少电子带正电.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1)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2)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制成的,该装置中没有电源;(3)在家庭电路中,开关应该接到火线和用电器之间;(4)不同的物质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的本领有强有弱,两种物质相互摩擦时,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本领强的夺得电子,因多余电子带负电,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本领弱的失去电子,因缺少电子带正电.摩擦起电的实质不是创造了电,而是电子的转移.

5.如图是小明家的部分电路,开始时各部分工作正常.他将电饭煲的插头插入三孔插座后,正烧水的电热壶突然停止工作,但电灯仍正常发光,拔出电饭煲的插头,电热壶仍不能工作,把试电笔分别插入插座的左、右孔,氖管均发光.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则()

A. 电热壶所在电路的B、C间断路

B. 插座的接地线断路

C. 电路的C、D间导线断路

D. 电路的A、B间导线断路

【答案】 C

【解析】【解答】解:电灯仍正常工作,说明不是保险丝烧坏了,没有发生短路,而把测电笔分别插入插座的左、右插孔,氖管均能发光,说明火线有电,而零线开路了,且是在C、D之间开路.

故选C.

【分析】正在烧水的电热壶突然不能工作,但电灯仍正常工作,说明有地方开路了.

6.知识价值的体现之一是它可以帮我们避免事故发生,在生活中以下要求属于不合理的是()

A. 在地铁车站站台上候车的人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

B. 汽车在夜间行驶不要在车内开灯

C. 发现有人触电要立即用手将触电人拉开电源

D. 为了您的安全,请系好安全带

【答案】C

【解析】【解答】解:A、在地铁车站站台上候车的人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是防止流体压强把人推入车轮下,对人造成伤害,故A正确;

B、汽车夜间行驶时,若驾驶室开灯,车前的挡风玻璃相当于平面镜,会把驾驶室内的灯光反射到驾驶员的眼睛里,使驾驶员看不清车前较暗的路况,容易发生交通事故,故B正确;

C、人是导体,若发现有人触电要立即用手将触电人拉开电源,会导致施救的人也会触电,故C错误;

D、安全带可以防止在突然急刹车时,人由于惯性而飞出车外,故为了您的安全,请系好安全带,故D正确;

故选C.

【分析】分析选择项中每个情境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然后与题目的要求相对应.从中选出符合要求的选择项.

7.在“安全用电与保护”讨论交流中,下列防止发生事故或处理事故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 雷雨天,应避免在高大建筑物和大树下避雨

B. 发现有人触电,不能用手直接拉动触电的人体,应该先切断电源

C. 电器设备失火,应迅速用水灭火

D. 有金属外壳的电器用三孔插座

【答案】C

【解析】【解答】解:A、雷雨天,高大建筑物和大树下被雨淋湿成为雷电的导体,在它们的下面易触电,因此避免在高大建筑物和大树下避雨,此项措施正确;

B、发现有人触电时,不要直接去救援,因为人在救援时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火线,发生触电事故,一定先切断电源,此项措施正确;

C、生活用水容易导电,电器设备失火,如果用水灭火,更容易使电路短路,此项措施不正确;

D、三孔插座中有一孔接地线,它与家用电器连接时,电器的金属外壳就接地了,这样可

以防止金属外壳漏电,发生触电事故,此项措施正确;

故选C.

【分析】(1)湿了的高大建筑物和大树容易导电,靠近或接触可能发生触电事故;(2)发现有人触电或电器失火时,首先切断电源,再实行救援措施;(3)对于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为防止外壳漏电,发生触电事故,金属外壳一定接地.

8.如图是家庭电路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电能表记录的是家庭电路消耗的总功率

B. 若c处断开,洗衣机插头插入插座,洗衣机虽能工作但有安全隐患

C. 电路跳闸可能是电路总功率过大引起的

D. 导线a是火线

【答案】 A

【解析】【解答】A.在家庭电路中,电能表记录消耗电能的多少,A符合题意;

B.根据图像,c处连接的是保护接地线,断开时用电器工作不受影响,但有安全隐患,B不符合题意;

C.家庭电路中跳闸的原因有短路或总功率过大,C不符合题意;

D.导线A和用电器之间有开关,a是火线,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电能表记录电路中消耗的电能,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金属外壳要接地,电流过大时会跳闸。

9.如图是某家庭电路的一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冰箱接入三孔插座C后电灯与电冰箱是串联的

B. 电冰箱接入三孔插座C能使电冰箱金属外壳接地

C. 断开开关S时,站在地上的人接触A点或B点都不会触电

D. 若在图中甲、乙两处分别装电灯或开关,甲处应装电灯,乙处应装开关

【答案】B

【解析】【解答】A. 电冰箱接入三孔插座C后,因为冰箱,灯能够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所以电灯与电冰箱是并联的,A不符合题意;

B. 三孔插座中上面的孔与地线连接,在用电器中与外壳连接,当用电器漏电时,通过地线将电流导入大地,从而保证人的安全,所以电冰箱接入三孔插座C能使电冰箱金属外壳接地,B符合题意;

C. 断开开关S时,A点仍为火线,所以站在地上的人接触A点会触电,接触B点不会触电,C不符合题意;

D. 若在图中甲、乙两处分别装电灯或开关,根据开关控制火线的原则,甲处应装开关,乙处应装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在家庭电路中,为了安全,应把开关接在火线和用电器之间.

10.某居民家中的电路如图所示,开始时各部分工作正常.当将电饭煲的插头插入三孔插座后,正在加热的电茶壶突然不能工作,但电灯仍正常发光.拔出电饭煲的插头,把测电笔插入插座的左、右插孔,氖管均能发光,则()

A. 仅电茶壶所在的C,B两点之间发生了断路故障

B. 仅电茶壶所在的C,B两点之间发生了短路故障

C. 仅导线AB之间发生断路

D. 因为插座处用导线接地,故上述故障都有可能

【答案】C

【解析】【解答】A、若C、B两点间发生了断路故障,则电饭煲应该可以正常工作,加上试电笔插入插座的左、右插孔,氖管均能发光.说明之前电路中已经出现了断路故障,A 不符合题意;

B、若

C、B两点间发生了短路故障,电灯也是不会工作的.B不符合题意;

C、如AB断路,可边的用电器因为断路不会工作,因为电茶壶接在电路,插座的两个孔与火线都是连通的,所以试电笔插入插座的左、右插孔,氖管均能发光.C符合题意;

D、插座的接地线,是为了安全而设置的.不会影响电路的正常工作,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电灯仍正常发光,说明该支路完好;电茶壶不能工作,应该是发生了断路,再根据左、右插孔都能使氖管发光分析判断故障所以处;并联电路中一条支路短路整个电路都短路.

11.关于家庭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图中,若保险丝熔断,则一定是短路引起的

B. 甲图中,灯泡与开关的连接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C. 甲图中,两孔插座的连接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D. 乙图中,电能表所在电路的总功率不能超过 2200W

【答案】 C

【解析】【解答】A. 甲图中,若保险丝熔断,可能是短路引起,也可能是总功率太大,故A错误;

B.在家庭电路中,开关一定要接在灯泡和火线之间,而甲图中开关接在了零线和灯泡之间,故B错误;

C.两孔插座接线要“左零右火”,而甲图中插座则左边插孔接了地线,故C正确;

D.乙图中的电能表的最大电流是40A,因此它所在电路的总功率不能超过:P=UI=220V×40A=8800W,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1)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原因;①短路;②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

(2)在家庭电路中,开关一定要接在灯泡和火线之间;

(3)两孔插座接线要“左零右火”,三孔插座接线要“左零右火中间地”;

(4)电能表的最大承载功率根据P=UI计算。

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旗杆顶端安装有定滑轮,主要是因为定滑轮能够改变力的方向,使用更方便,但它的效率比动滑轮的低

B. 小明打扫卫生时,费了很大的力将一桶水从厕所沿水平过道提到教室内,可他却“劳而无功”

C. 煤、石油、天然气既是一次能源,又是不可再生能源

D. 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要用三脚插头把金属外壳接地,防止金属外壳漏电造成触电事故的发生

【答案】A

【解析】【解答】解:

A、旗杆顶端安装有定滑轮,主要是因为定滑轮能够改变力的方向,使用更方便;

使用定滑轮是不需要克服定滑轮重力而做额外功,但在使用动滑轮时要克服动滑轮的重力做额外功,在有用功相同时,使用定滑轮的总功小,则定滑轮的效率高,故A错误;

B、将一桶水从厕所沿水平过道提到教室内,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这桶水在水平方向上通过了距离,由于这桶水没有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所以力不做功,即“劳而无功”,故B正确;

C、煤、石油、天然气既是一次能源,使用后短时间内不能重新获得,也是不可再生能源,故C正确;

D、当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漏电时,人体接触家用电器金属外壳时容易发生触电事故,如果外壳接地,地线把人体短路,电流从地线流向大地,人不会发生触电事故;所以,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要用三脚插头把金属外壳接地,防止金属外壳漏电造成触电事故的发生,故D正确.

故选:A.

【分析】(1)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根据额外功的大小分析效率的高低;(2)根据做功的条件分析;(3)从能源是否可再利用的角度可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像风能、水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可以在自然界里源源不断的得到补充,所以它们属于可再生能源;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叫一次能源;(4)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事故,都是人体直接或间接跟火线接触造成的,金属外壳的用电器一定要接地,防止用电器漏电时发生触电事故.

13.如图是一种试电笔的构造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使用试电笔时手应接触笔尖金属体

B. 使用试电笔时手不能接触笔尾金属笔卡

C. 试电笔中的电阻可以用铁丝代替

D. 当氖管发光时有微弱电流通过人体

【答案】D

【解析】【解答】解:AB、手不要接触试电笔前端的金属体,必须接触试电笔末端的金属体,使电源和大地之间形成通路,故AB错误;

CD、在使用试电笔时,试电笔的高值电阻和人串联在火线和大地之间,加在两者之间的电压是220V,此时试电笔的高值电阻分担的电压很大,人体分担的电压很小,通过人体的电流很小,氖管发光,不会发生触电事故,因此不能用铁丝代替试电笔中的电阻,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分析】(1)使用试电笔辨别火线时,一定要用手触及笔尾的金属部分,否则容易造成误判,认为带电体不带电是十分危险的.使用测电笔时,不能用手触及试电笔前端的金属探头,这样会造成人身触电事故;(2)试电笔的内部有一个阻值很大的电阻,当人接触试电

笔的笔尾金属体,人和测电笔是串联在电路中,如果两者串联在零线和大地之间,加在两者之间的电压是0V,氖管不发光;如果两者串联在火线和大地之间,加在两者之间的电压是220V,此时试电笔的阻值很大分担的电压很大,人体分担的电压很小,不会超过人体的安全电压,氖管发光,但是不会对人造成伤害.

14.下列有关物理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是

A. 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时,可能是电路发生了短路

B. 物体内能增加时,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

C. 声控开关是利用声音的音调来控制电路的

D. 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其传播速度与超声波相同

【答案】A

【解析】【解答】A. 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时,可能是电路发生了短路,也可能是同时工作的用电器总功率过大,A符合题意;

B. 物体内能增加时,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也可能从外界吸收了热量,B不符合题意;

C. 声控开关通常是声音的响度达到一定级别时闭合,所以是利用声音的响度来控制电路的,C不符合题意;

D. 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其传播速度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而超声波的速度要慢的多,且不能在真空中传播,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引起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电路发生短路;二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而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15.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B. 为了纪念牛顿对物理学的重大贡献,用他的名字作为功的单位

C. 当发现有人触电时,应立即用手把人拉开

D. 一般家用空调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约为0.1kW

【答案】 A

【解析】【解答】解:

A、奥斯特发现电生磁现象后,无数物理学家尝试磁生电的研究.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最早发现了磁生电﹣﹣电磁感应现象,为人类大规模获得电能提供了可能.故A正确;

B、牛顿是物理学中力的单位,功和各种能量的主单位都是焦耳.故B不正确;

C、当发现有人触电时,首先要切断电源,或者用绝缘的竹竿、木条、橡胶棒将触电者身上的电线挑开,切忌用手把人拉开.故C不正确;

D、家用空调的额定功率一般在1000W=1kW以上.故D不正确.

故选A.

【分析】①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最早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发明提供了物理基础;

②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基本单位是牛顿,功的基本单位是焦耳;

③当发现有人触电时,首先要切断电源;

④根据对家用电器功率的了解作出判断.

16.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A. 用湿布擦拭正在工作的台灯

B. 在未断开电源的情况下更换灯泡

C. 一个插座上同时使用多个大功率用电器

D. 家庭电路中安装保险丝或空气开关

【答案】 D

【解析】【解答】解:A、生活中的水是导体,用湿布擦拭正在工作的台灯容易发生触电事故,A不符合题意;

B、在未断开电源开关的情况下更换灯泡,灯泡处仍带电,容易发生触电事故,B不符合题意;

C、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是并联的,一个插座上同时使用多个大功率用电器,会造成干路电流过大,容易引起火灾,C不符合题意;

D、家庭电路中必须要有保险丝或空气开关,这样在电流过大时可自动切断电源,对电路起到保护作用,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引起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电路发生短路;二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安全用电的原则是:①不接触低压带电体;②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家庭电路中必须要有保险装置,如保险丝或空气开关,这样在电流过大时可自动切断电源,对电路起到保护作用.

17.下列关于家庭电路和用电安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灯座的螺旋套应该接在火线上

B. 可以把用电器的三角插头改为两脚插头接在两孔插座上使用

C. 卫生间应该安装有防水盖的插电盒开关

D. 空气开关跳闸,一定是电路中出现了短路

【答案】C

【解析】【解答】解:A、根据灯泡的正确接法可知:家用螺口灯的螺旋套应该接在零线上,灯座顶端的弹簧片应该通过开关接在火线上,故A错误.

B、把用电器的三脚插头改为两脚插头接在两孔插座上使用,这样当金属外壳漏电时,不能将电流及时导向大地,易发生触电事故,故B错误;

C、水是导体,卫生间若不安防水盖的插电盒开关,容易发生触电事故,故C正确;

D、空气开关“跳闸”,是由于电路中的电流过大造成的,可能是电路中出现了短路,也可能是电路中的总功率过大,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1)灯泡的接法:火线首先进开关,再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接入灯泡的螺旋套.(2)用电器的三脚插头能防止金属外壳漏电而触电,不能用两脚插头代替;(3)水是导体,卫生间若不安防水盖的开关,容易触电.(4)电流过大的后果和处理用电事故的方法分析.

18.关于安全用电,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在通电的电线上晾晒衣服

B. 及时更换老化的电线

C. 用湿布擦拭通电的电视机

D. 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

【答案】B

【解析】【解答】A.不能在通电的电线上晾晒衣服,A不符合题意;

B.及时更换老化的电线,防止短路,B符合题意;

C.不能用湿布擦拭通电的电视机,C不符合题意;

D.不能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在通电的电线上晾晒衣服容易造成触电事故;B.及时更换老化的电线可以防止短路;C.用湿布擦拭通电的电视机容易造成触电事故;D.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容易造成触电事故或短路。

19.如图是小轩家的部分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熔断器熔丝断了,可以用铜丝代替

B. 若导线cd间断路,仍然可以安全使用三线插座

C. 若闭合开关S,灯泡L不发光。用测电笔检测e点,氖管不发光,则说明灯丝一定断了

D. 若ab间断路,灯泡L仍能正常工作

【答案】 D

【解析】【解答】A.熔断器熔丝断了,应在排除故障后换用同规格的熔丝,绝不能用铜

丝代替,因为铜丝在电流过大时不会熔断,不能起到保险作用,A不符合题意;B.若cd 间断路,则插座接地线断,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不能接地,在用电器漏电时会造成触电事故,所以不能再安全使用三线插座,B不符合题意;C.e点与零线直接相连,闭合开关S,灯泡L不发光。用用测电笔检测e点,氖管不发光,可能是灯丝断了,也可能是熔丝断了,或者火线断了,所以不能说明灯丝一定断了,C不符合题意;D.若ab间断路,即部分零线断路,但灯泡的两端依然可以连接到火线和零线形成回路,所以灯泡可以正常发光,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保险丝:是用电阻率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成.它的作用是当电路中有过大的电流时,保险产生较多的热量,使它的温度达到熔点,从而熔断,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险的作用.

三孔插座的第三个孔接地线,三脚插头的第三个脚接用电器金属外壳.

电流通过灯泡能形成完整通路,灯泡就能发光,处于断路状态时不能发光.

20.如图是某同学家中的部分电路,开始时各部分工作正常,将电饭煲的插头插入三孔插座后,正发光的台灯突然不能工作,但其它电灯仍能正常发光。拔出电饭煲的插头,台灯仍不能工作,把测电笔分别插入三孔插座的左、右孔,氖管均能发光,则电路的故障是()

A. AC间断路

B. BD间断路

C. FH间断路

D. DG间断路【答案】 B

【解析】【解答】解:其它电灯仍正常工作,说明不是保险丝烧坏了,没有发生短路,而把测电笔分别插入三孔插座的左、右插孔,氖管均能发光,说明火线有电,而零线断路了,且是在B、D之间断路。

故答案为:B。

【分析】测电笔能亮,说明火线上有电,而零线上本该不亮,但也亮了,说明是零线开路了.

初中物理最基础知识点

一、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 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单位及换算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常用的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 )微米(um)纳米(nm) 1Km103 m10 m 10 dm 10 cm10 mm 103um 103 nm 长度的单位换算时,小单位变大单位用乘,大单位换小单位用除 3、正确使用刻度尺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2)使用时要注意 ①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 ②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如因零刻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的,切莫 忘记最 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 ③厚尺子要垂直放置 ④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4、正确记录测量值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1)只写数字而无单位的记录无意义

(2)读数时,要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 5、误差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误差不能避免,能尽量减小,错误能够避免是不该发生的 减小误差的基本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另外,选用精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也可以减 小误差 6、特殊方法测量 (1)累积法 如测细金属丝直径或测张纸的厚度等 (2)卡尺法 (3)代替法 二、简单的运动 1、机械运动 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这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我们平常说的运 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参照物)而言的,所以,对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2、参照物 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1)参照物并不都是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只是选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我们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九章《生活用电》测试卷

第十九章《生活用电》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关于保险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路中有了保险丝就能起到保险作用 B.选用额定电流越小的保险丝,就越安全 C.选择适当规格的保险丝,才能够既不妨碍供电,又起到保险作用 D.当电路被保险装置切断时,不用检查电路,直接恢复供电,就可以了 2.现要安装“220 V25 W”灯泡25只,应选择的保险丝规格是() A.熔断电流为3 A的保险丝 B.额定电流为3 A的保险丝 C.熔断电流为5 A的保险丝 D.额定电流为5 A的保险丝 3.下图是某同学画的一间房子安装电灯和插座的电路图,图中画错了的是() A.S1 B.甲 C.S2 D.乙 4.在220 V的照明电路上装有40 W的电灯10盏,现在手边只有额定电流为1 A的熔丝,安装熔丝比较合适的方法是() A.将一根熔丝直接接在熔断器中 B.将两根熔丝并联后接在熔断器中 C.将三根熔丝并联后接在熔断器中 D.将三根熔丝串联后接在熔断器中 5.如图是一条刚装好的家庭电路,在末安装保险丝之前,先把灯泡L0接在装保险盒的两个接线柱上,当只闭合S1时,L0和L1发光都偏暗;当只闭合S2时,L0正常发光;当只闭合S3时,L0不发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四只灯泡的额定电压均为220 V)()

A.灯泡L1所在支路正常 B.灯泡L2所在支路正常 C.灯泡L3所在支路正常 D.装好保险丝,合上所有开关后,灯泡都能正常发光 6.电工师傅在维修电路时,总要穿上绝缘鞋、戴上绝缘手套,其目的是() A.增大摩擦力 B.防寒 C.防止发生触电事故 D.以上都不是 7.在家庭电路中,从进户开始要顺次安装下列元器件再接用电器,其先后次序正确的是() A.电能表、保险装置、总开关 B.电能表、总开关、保险装置 C.保险装置、电能表、总开关 D.总开关、电能表、保险装置 8.下列物理量的认识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为380 V B.教室里节能灯的功率为18 W C.冷冻室里冰淇淋的温度为10 ℃ D.一个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 kg 9.安装闸刀开关时,正确的安装法是使电源线的进户线都接在() A.静触头上,动触头要在下边 B.动触头上,静触头要在下边 C.动触头在左端,静触头在右端 D.动触头在右端,静触头在左端 10.人发生触电事故的原因是() A.人体能导电 B.人体带电太多了 C.通过人体的电流超过了一定限度

初中物理生活用电专项测试(解析版)

初中物理生活用电专项测试(解析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做法不符合安全用电的是() A. 在建楼房里安装漏电保护器 B. 组装家庭电路时将开关接在零线上 C. 洗衣机的金属外壳与地线相连 D. 使用测电笔时手指接触金属笔尾 【答案】B 【解析】【解答】A、在新建楼房里安装漏电保护器,可防止家庭电路发生漏电事故,A不符合题意; B、组装家庭电路时应将开关接在火线上,防止维修或更换电器时发生触电事故,B符合题意; C、洗衣机的金属外壳与地线相连,防止金属外壳漏电,发生触电事故,C不符合题意; D、使用试电笔时手指要接触金属笔尾,笔尖接触电线,可辨别火线与零线,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为了安全,家庭电路在连接时,开关要连接在用电器和火线之间. 2.如图所示情景中,与其对应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 A. 如果两侧各去掉一个钩码,杠杆左端会下沉 B. 当地的大气压强为78cm高的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 C. 静止的木块对斜面的压力示意图 D. 电冰箱的金属外壳要接地 【答案】 D 【解析】【解答】解:A、如果两侧各去掉一个钩码,左侧=G×3L=3GL;右侧=2G×2L=4GL,

右侧力和力臂的乘积大,右侧下沉,故A错误; B、由图知,玻璃管内水银面与玻璃管口的长度为78cm,当时的大气压强应等于玻璃管内水银面到水银槽中水银面的高度差,故当地的大气压强与78cm高的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不相等,故B错误; C、木块对斜面的压力应垂直于斜面,指向斜面,故C错误; D、为防止触电事故,电冰箱的金属外壳应接地,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1)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判断杠杆的转动情况;(2)在托里拆利实验中,大气压所能支持的水银柱的高度是指玻璃管内水银面到水银槽中水银面的垂直高度,据此读图可得出结论;(3)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4)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需与大地相连,防止外壳带电,发生触电事故. 3.某家庭电路的部分电路如图所示,其中甲、乙两处分别装用电器和开关.对此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火线上的保险丝应该改装到零线上 B. 甲处应装用电器,乙处应装开关 C. 当用电器功率增大时,通过保险丝的电流就增大 D. 当保险丝熔断后,可以用铜丝代替 【答案】C 【解析】【解答】火线上的保险丝如果改装到零线上,当保险丝熔断时,电路还有电不安全.如果甲处应装用电器,乙处应装开关,当开关断开时,用电器还带电,当用电器功率增大时,由I=P/U,通过保险丝的电流就增大,当保险丝熔断后,如果用铜丝代替不能起到保险作用。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连接家庭电路的掌握情况。所有家用电器和插座都是并联的。而开关则要与它所控制的用电器串联,开关要接在火线上。两孔插座接法: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安装三孔插座的方法: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 4.家庭电路中的空气开关跳闸了,以下原因中不可能的是() A. 同时使用的用电器总功率太大了 B. 用电器插头处的导线绝缘裸露而线芯相碰 C. 按键开关中两根导线的线头相碰 D. 空气开关的额定电流过小 【答案】 C 【解析】【解答】空气开关跳闸是因为通过的电流太大,超过承受的最大电流,电流大的

初中物理所有章节知识点总结-全

初中物理所有章节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机械运动】 1.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测量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1)使用前先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2)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 (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3.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4.减小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5.误差与错误的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而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6.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7.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8.速度的计算公式: 1m/s=3.6km/h

【第二章声现象】 9.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10.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1.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15℃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12.声音的三个特性是:音调、响度、音色。(音调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13.控制噪声的途径: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14.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 dB;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 dB。 15.声的利用: (1)传递信息:例如声呐、听诊器、B超、回声定位。 (2)传递能量:例如超声波清洗钟表、超声波碎石。 【第三章物态变化】 16.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17.使用温度计前应先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2020年中考物理总复习初中物理基础知识点重点归纳总结(完整版)

2020年中考物理总复习初中物理基础知识点重点归纳总结(完整版)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 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 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6.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7.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9章生活用电教案人教版

第十九章生活用电 1.了解家庭电路的组成和安全电知识. 2.知道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及其保护措施.3.了解常见的触电事故及急救方法

本章是在学习过电路、电路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本童内容有:家庭电路的组成、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触电事故、安全用电常识.这些知识的学习都以前面所学知识为基础.所以本章既是旧知识的应用又是新知识的探索,既是前面知识的延伸又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本章教材内容的编排是让学生“学会主存”的教育内涵的具体表现,面对电气化普及的社会,安全用电知识的学习在以后的生产、生活中显得十分重要,因此本章无论在知识学习上还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章是在学习了欧姆定律、电路、电功率等知识后进一步学习有关安全用电的相关知识的.学生对于学习本章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理性知识上的准备,加上本章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所以学生对于本章知识的学习并不感到困难.

教法上:依据本章的内容,考虑到九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思维能力,本章可以给学生更多的感性认识,可采用师生互动启发式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实例、图片、利用多媒体的直观动态教学手段.通过讨论、分析、回答、练习等一系列的师生活动展开教学.学生在学法上:可引导学生采用讨论法、回答法、练习法、记忆法等学习方法,培养学习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1节家庭电路 知识与技能 了解家庭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电路元件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家庭电路和教室里的实际电路,能简单描述家庭电路的主要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揭开“电”神秘的面纱,激发学生探究电的欲望,领略电对人类的贡献;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安全用电的素养.

2020年初中物理所有章节知识点复习大全(精华版)

初中物理所有章节知识点(中考)复习大全 八年级上学期 第一章 机械运动 1.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读数:测量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3.减小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4.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判断物体运动:判断物和参照物位置(距离)发生变化,反之为静止。 5.速度的计算公式: t s v 1m/s=3.6km/h 第二章 声现象 1、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15℃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4、声音的三个特性是:音调、响度、音色。(音调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5、控制噪声的途径: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6、声的利用: (1)传递信息:例如声呐、听诊器、B 超、回声定位。 (2)传递能量:例如超声波清洗钟表、超声波碎石。 第三章 物态变化 1、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2、使用温度计前应先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3、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1)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要等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4、物态变化: (1)熔化:固体 → 液体,吸热(冰雪融化) (2)凝固:液体→固体,放热(水结冰) (3)汽化:液体→气体,吸热(湿衣服变干、雾的消失) (4)液化:气体→液体,放热(雾、露的形成) (5)升华:固体→气体,吸热(樟脑丸变小) (6)凝华:气体→固体,放热(霜的形成、冰花) 5、晶体、非晶体的熔化图像: 6、液体沸腾的条件:(1)达到沸点 (2)继续吸热 晶体 非晶体

(完整版)初中物理基础知识要点汇总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要点汇总编辑整理:黎刚 第一部分:声、光、热 一、声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3、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由频率决定; 4、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由振幅决定; 5、音品又叫音色,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发声方式决定。 6、振动有规律,悠扬、悦耳,听来感觉舒服的声音叫乐音。音调、响度、音色是乐音的三要素。 7、超声波由于频率高,所以应用广泛。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超声波清洗精密仪器等。 8、减弱噪声的途径:声源处减弱,传声途径中减弱,接受点处减弱。 二、光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影子、日食、月食都是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 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接近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光在其他物质中的传播速度小于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3、光在反射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4、白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 光的三原色是指:红、绿、蓝。 5、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成的虚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所在直线成轴对称。虚像与物等大。 7、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8、光在发生反射和折射时光路都是可逆的。 9、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靠拢。 10、光的折射定律:一面、二侧、三随大、四空大。 11、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又叫会聚透镜),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 12、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又叫发散透镜),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13、近视眼的形成是因为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像成在视网膜前方,故无法看清远处的物体.

初中物理生活用电练习题及解析

初中物理生活用电练习题及解析 一、生活用电选择题 1.“元旦文艺会演”时,物理老师和电工师傅合作给同学们表演了一个“不怕电”的节目(注意:因该节目有危险,同学们切勿模仿)。首先电工师傅将两根导线的接头A、B分别连接到一标有“PZ220100”的灯泡(如图甲所示)的接线柱C、D上,闭合开关,灯泡正常发光。随后,电工师傅断开开关,取下灯泡,物理老师站到干燥的木凳上,左、右两手分别抓住两导线接头A、B(如图乙所示),此时电工师傅闭合开关,用测电笔分别测试导线接头A、B及物理老师的皮肤,发现测电笔的氖管均发光,而在这一过程物理老师依然谈笑自如。对以上现象的解释,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理老师有“特异功能”,确实不怕电 B. 物理老师的双手戴着绝缘手套 C. 在人、灯替换的过程中,电源的零线被断开了 D. 往人、灯替换的过程中,电源的火线被断开了 【答案】C 【解析】【解答】由于电源在接C、D两端时,灯光能够发光,说明电源是家庭电路的电压220V,该电压大于安全电压,故如果直接接在人的射体上,人就会触电,而现在人却没有事,说明是在人、灯交替的过程中,将零线断开了,因为只有火线与人体相连时,且人与大地是用绝缘木凳隔开的,通过人体的电流为零,人当然就没有事了,C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C 【分析】触电有两种情况:单相触电、双相触电.单相触电是站在地上,直接接触火线发生的触电事故;双相触电是同时接触零线和火线,发生的触电事故. 2.关于电和磁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地磁场的作用下,指南针的 N 极始终指向南方 B. 为了在电流过大时能自动切断电路,保险丝应串联在电路中 C. 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广播和电视都是利用导线中的电流传递信息的 D. 根据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公式c=λf,可以推断频率越高的电磁波,波长越长 【答案】B 【解析】 【分析】(1)地球本身是一个大磁体,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

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九章生活用电知识点总结新版 人教版

第十九章生活用电 本章知识结构图: 一、家庭电路 1.家庭电路的组成、火线和零线: (1)家庭电路的组成:安装顺序是,进户线—>电能表—>总开关(闸刀开关)—>熔断器,开关,插座,用电器。保险丝(2)试电笔由笔尖金属体、大阻值电阻、氖管、弹簧、笔尾金属体构成,它主要用于辨别火线和零线。使用时手接触笔尾金属体,笔尖接触导线。如果氖管发光,则是火线,否则就是零线。 2.三线插头和漏电保护器: (1)三线插头(三孔插座):主要用于用电器的外壳和电源火线之间的绝缘体损坏时,使外壳带电,电流就会流入大地,不至于对人造成伤害。连接方法是“左零右火上接地”。(2)漏电保护器:如果站在地上的人不小心接触了火线,电流经过人体流入大地时,“漏电保护器”会迅速切断电流,对人身起到保护作用。它安装在总开关上。 二、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 1.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 (1)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根据公式P=UI,可以得到I=P/U,而家庭电路中的电压是一定的,U=220V,所以用电功率P越大,电路中的电流I就越大。 (2)短路。由于导线的电阻很小,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发生短路时,电路中的电流将会很大。 2.保险丝的作用 (1)保险丝一般是用电阻比较大、熔点比较低的铅锑合金制成。不用铁丝或铜丝等导线替代保险丝,因为它们的熔点较高。 (2)保险丝的作用:当电流过大时,切断电路,起到保护作用。 (3)使用方法是串联在电路中。 (4)保险丝的额定电流等于或者稍大于电路中最大的正常工作电流。

三、安全用电 1.人体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V。 2.电压越高越危险。 3.常见的触电事故: (1)家庭电路中,双线触电,单线触电。 (2)高压触电。 (3)急救:立即切断电源,然后进行急救。 4.注意防雷:雷电是大气中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防雷装置:避雷针。 第二十章电与磁 本章知识结构图: 一、磁现象磁场 1.磁现象 (1)能吸引铁、钴、镍的性质叫做磁性。 (2)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 (3)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北极(N),南极(S)。同极相斥,异极相吸。(4)磁化:物体在磁体或电流作用下获得磁性的现象。 2.磁体与带电体的异同: (1)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有正、负电荷之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电荷能单独存在。 (2)磁体:吸引磁性物质,有南、北极之分,但磁极不能单独存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3.磁场 (1)磁场:磁体周围存在的一种物质,叫做磁场。对放入其中的铁、钴、镍等物体有力的作用。方向:放在某点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 (2)磁感线:不是客观存在的,只是为了描述磁场而引入的。磁感线不是磁场。 (3)磁感线的分布特点: a.在磁体外部,从N极出发,回到S极; b.磁体周围的磁感线的分布都是立体的,而不是平面的; c.磁体两极处磁感线最密,表示两极处磁场最强,中间弱; d.空间中的任何两条磁感线绝对不会相交。 4.地磁场:

初中物理各章节知识点归纳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 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 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6.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7.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8. 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9. 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10. 熔化和凝固曲线图: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点大全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点大全 一、测量 1、长度L主单位: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单位是长度单位。 2、时间t主单位:秒;测量工具:钟表;实验室中用停表。1时=3600秒,1秒=1000毫秒。 3、质量m: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主单位:千克;测量工具:秤;实验室用托盘天平。 二、机械运动 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运动必须选取另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2、匀速直线运动:①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a、比较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B 、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需的时间。②公式:1米/秒= 3、6千米/时。 三、力 1、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力的单位:牛顿(N)。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实验室使用弹簧秤。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

生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 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力的图示,要作标度;力的示意图,不作标度。 3、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方向:竖直向下。重力和质量关系:G=mg m=G/g g= 9、8牛/千克。读法: 9、8牛每千克,表示质量为1千克物体所受重力为 9、8牛。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4、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线上。物体在二力平衡下,可以静止,也可以作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5、同一直线二力合成方向相同: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F 1、F2方向相同;方向相反: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大的力方向相同。 6、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接触面材料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 【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

初中物理生活用电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解析

初中物理生活用电解题技巧及练习题含解析 一、生活用电选择题 1.某居民家中的电路如图所示,开始时各部分工作正常.当将电饭煲的插头插入三孔插座后,正在加热的电茶壶突然不能工作,但电灯仍正常发光.拔出电饭煲的插头,把测电笔插入插座的左、右插孔,氖管均能发光,则() A. 仅电茶壶所在的C,B两点之间发生了断路故障 B. 仅电茶壶所在的C,B两点之间发生了短路故障 C. 仅导线AB之间发生断路 D. 因为插座处用导线接地,故上述故障都有可能 【答案】C 【解析】【解答】A、若C、B两点间发生了断路故障,则电饭煲应该可以正常工作,加上试电笔插入插座的左、右插孔,氖管均能发光.说明之前电路中已经出现了断路故障,A 不符合题意; B、若 C、B两点间发生了短路故障,电灯也是不会工作的.B不符合题意; C、如AB断路,可边的用电器因为断路不会工作,因为电茶壶接在电路,插座的两个孔与火线都是连通的,所以试电笔插入插座的左、右插孔,氖管均能发光.C符合题意; D、插座的接地线,是为了安全而设置的.不会影响电路的正常工作,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电灯仍正常发光,说明该支路完好;电茶壶不能工作,应该是发生了断路,再根据左、右插孔都能使氖管发光分析判断故障所以处;并联电路中一条支路短路整个电路都短路.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发现有人触电后,应立即用手把触电人拉离带电体 B. 家庭电路中,开关必须接在零线上 C. 目前核电站获得核能的途径是核裂变 D. 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答案】C 【解析】【解答】解:A、发现有人触电,应先切断电源,再进行施救,若直接用手去拉易造成施救者也触电,故A错误; B、家庭电路中,开关必须接在火线上,这样在断开开关后,用电器上才不会带电,故B 错误; C、目前核电站获得核能的途径是核裂变,故C正确; D、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化石能源,消耗后短时间内不可能再生,因此是不可再生能

(物理) 初中物理生活用电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含解析

(物理)初中物理生活用电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含解析 一、生活用电选择题 1.如图所示的各图中,不正确的是() A. 光的反射 B. 力F的力臂l C. 电灯的安装 D. 通电螺线管的磁极【答案】B 【解析】【解答】解:A、由图可知,入射角为90°﹣50°=40°,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也为40°,故A正确;B、力臂是过支点作动力作用线的垂线段;而图中表示的是力F作用线的一部分,不是力臂,故B错误; C、安全用电原则:开关接在火线上,零线接在灯泡的螺旋套上,符合要求,故C正确; D、右手握住螺线管,四指弯曲方向为电流的绕行方向,大拇指所指的方向为螺线管N极方向,故D正确. 故选B. 【分析】A、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B、力臂是过支点作动力作用线的垂线段; C、安全用电原则:开关接在火线上; D、根据安培定则分析. 2.原来各用电器都在正常工作,当把手机充电器的插头插入插座时,家里所有的用电器都停止了工作,其原因可能是() A. 同时工作的用电器过多,导致干路电流过大,保险开关跳闸 B. 这个插座的火线和零线原来就相接触形成了短路 C. 插头与这个插座接触不良形成了断路 D. 插头插入这个插座时,导致火线和零线接触形成了短路 【答案】D 【解析】【解答】解:A、手机充电器的功率很小,使用后不会导致干路中总电流过大、保险开关跳闸,故A错误. B、若是插座处原来有短路,则在没有插入手机充电器之前,电路就已经出现了短路,室内用电器不会正常工作,故B错误; C、若是用电器的插头与插座断路状态,则用电器不工作,不会影响室内其它用电器,故C 错误; D、若是插头插入这个插座时,导致火线和零线相接触形成了短路,室内所有的用电器全部停止了工作,若不及时断电会发生火灾,故D正确.

中考物理生活用电题20套(带答案)

中考物理生活用电题20套(带答案) 一、生活用电选择题 1.电压力锅是一种新型家用电器,集高压锅与电饭锅优点于一体,既安全又环保.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压力锅工作时是将内能转化为电能 B. 电压力锅是利用增大气压降低沸点的原理来加快煮熟食物的 C. 电压力锅煮饭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 D. 电压力锅使用三脚插头是为了将外壳与地线相连 【答案】D 【解析】【解答】解: A.电压力锅属于电热器,它工作时,主要将电能转化为内能,故A错误; B.电压力锅密封性很好,锅内气压可超过标准大气压,所以它是利用增大压强,使沸点升高的原理来更快煮熟食物的,故B错误; C.电压力锅煮饭时冒出的“白气”是高温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而水蒸气是人眼看不见的,故C错误; D.电压力锅这类大功率或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通常都要使用三脚插头,这是为了防止因漏电使外壳带电而造成触电事故,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解决本题必备知识:1.了解电热器的工作原理是将电能转化为热能;2.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3.在一定条件下,物质三态会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4.三脚插头的作用是将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与大地连接,防止因漏电而发生触电事故. 2.如图是一条刚装好的家庭电路,在未装保险丝之前,有经验的电工师傅先把灯泡L0接在装保险盒的两个接线柱上,当只闭合S1时,L0正常发光;当只闭合S2时,L0不发光;当只闭合S3时,L0和L3发光都偏暗。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四只灯泡的额定电压均为220V)() A. 灯泡L1所在支路正常 B. 灯泡L2所在支路断路 C. 灯泡L3所在支路短路 D. 装好保险丝,合上所有开关后,灯泡都能正常发光 【答案】B 【解析】【解答】A、当只闭合S1时,L0正常发光,说明L0两端电压为220V,则灯泡L1分得电压为0,故灯泡L1所在支路存在短路,A不符合题意; B、当只闭合S2时,L0不发光,说明L2所在支路断路,B符合题意;

初中物理中涉及的日常生活物理知识

初中物理中涉及的日常生活物理知识 一、与电学知识有关的现象 1、电饭堡煮饭、电炒锅煮菜、电水壶烧开水是利用电能转化为内能,都是利用热传递煮饭、煮菜、烧开水的。 2、排气扇(抽油烟机)利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利用空气对流进行空气变换。 3、电饭煲、电炒锅、电水壶的三脚插头,插入三孔插座,防止用电器漏电和触电事故的发生。 4、微波炉加热均匀,热效率高,卫生无污染。加热原理是利用电能转化为电磁能,再将电磁能转化为内能。 5、厨房中的电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将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 6、厨房的炉灶(蜂窝煤灶,液化气灶,煤灶,柴灶)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即燃料燃烧放出热量。 二、与力学知识有关的现象 1、电水壶的壶嘴与壶肚构成连通器,水面总是相平的。 2、菜刀的刀刃薄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3、菜刀的刀刃有油,为的是在切菜时,使接触面光滑,减小摩擦。 4、菜刀柄、锅铲柄、电水壶把手有凸凹花纹,使接触面粗糙,增大摩擦。 5、火铲送煤时,是利用煤的惯性将煤送入火炉。 6、往保温瓶里倒开水,根据声音知水量高低。由于水量增多,空气柱的长度减小,振动频率增大,音调升高。 7、磨菜刀时要不断浇水,是因为菜刀与石头摩擦做功产生热使刀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刀口硬度变小,刀口不利;浇水是利用热传递使菜刀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不会升至过高。 三、与热学知识有关的现象 (一)与热学中的热膨胀和热传递有关的现象 1、使用炉灶烧水或炒菜,要使锅底放在火苗的外焰,不要让锅底压住火头,可使锅的温度升高快,是因为火苗的外焰温度高。 2、锅铲、汤勺、漏勺、铝锅等炊具的柄用木料制成,是因为木料是热的不良导体,以便在烹任过程中不烫手。 3、炉灶上方安装排风扇,是为了加快空气对流,使厨房油烟及时排出去,避免污染空间。 4、滚烫的砂锅放在湿地上易破裂。这是因为砂锅是热的不良导体,烫砂锅放在湿地上时,砂锅外壁迅速放热收缩而内壁温度降低慢,砂锅内外收缩不均匀,故易破裂。 5、往保温瓶灌开水时,不灌满能更好地保温。因为未灌满时,瓶口有一层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能更好地防止热量散失。 6、炒菜主要是利用热传导方式传热,煮饭、烧水等主要是利用对流方式传热的。 7、冬季从保温瓶里倒出一些开水,盖紧瓶塞时,常会看到瓶塞马上跳一下。这是因为随着开水倒出,进入一 1

初中物理所有章节知识点总结+公式大全

初中物理所有章节知识点总结+公式大全 【第一章机械运动】 1.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测量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1)使用前先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2)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 (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3.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4.减小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5.误差与错误的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而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6.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7.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8.速度的计算公式: 1m/s=3.6km/h 【第二章声现象】 9.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10.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1.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15℃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12.声音的三个特性是:音调、响度、音色。(音调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13.控制噪声的途径: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14.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 dB;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 dB。 15.声的利用: (1)传递信息:例如声呐、听诊器、B超、回声定位。 (2)传递能量:例如超声波清洗钟表、超声波碎石。 【第三章物态变化】 16.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17.使用温度计前应先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18.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1)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2)要等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19.物态变化: (1)熔化:固→液,吸热(冰雪融化) (2)凝固:液→固,放热(水结冰) (3)汽化:液→气,吸热(湿衣服变干)

初中物理中考100个基础知识点汇总

初中物理中考100个基础知识点汇总 声与光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 气体 3.乐音三要素: ①音调(声音的高低) ②响度(声音的大小) ③音色(辨别不同的发声体) 4.超声波的速度比电磁波的速度慢得多(声速和光速) 5.光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6.光是电磁波,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7.真空中光速: c =3×108m/s =3×105 km/s(电磁波的速度也是这个) 8.反射定律描述中要先说反射再说入射(平面镜成像也说"像与物┅"的顺序) 9.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中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 律 10.光的反射现象(人照镜子、水中倒影) 11.平面镜成像特点:像和物关于镜对称(左右对调,上

下一致) 12.平面镜成像实验玻璃板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 13.人远离平面镜而去,人在镜中的像变小(错,不变) 14.光的折射现象(筷子在水中部分弯折、水底看起来比 实际的浅、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 15.在光的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 16.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17.能成在光屏上的像都是实像,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 实像倒立,虚像正立 18.凸透镜成像试验前要调共轴:烛焰中心、透镜光心、 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 19.凸透镜一倍焦距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是成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 20.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如果换到像的位置,像也换到物的位置 运动和力 1.物质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 2.相对于参照物,物体的位置改变了,即物体运动了 3.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被研究的物体不能选作参照 物 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5.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电功率和生活用电

电功率和生活用电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某台灯铭牌上标有“9 W”字样,“9 W”表示该台灯的( ) A.额定功率 B.实际功率C.额定电流D.实际电流 2.家用空调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最接近( ) A.1 000 W B.100 W C.10 W D.1 W 3.下列用电器均标有“220 V 100 W”,在额定电压下工作相同时间产生热量最多的是 ( ) A.电热水袋 B.电视机C.电风扇D.白炽灯 4.下列家庭电路中,开关S和电灯L的接线正确的是( ) 5.现有“6 V 3 W”的灯泡L1和“6 V 6 W”的灯泡L2,将它们接入电路中,不考虑灯丝电阻的变化,下列关于两只灯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串联后接到12 V电源的两端,两灯均能正常发光 B.串联工作时,L1和L2两端的电压之比为1∶2 C.串联工作时,L1和L2中的电流之比为2∶1 D.串联工作时,L1和L2的功率之比为2∶1 6.严寒冬季,我国北方哨兵脚上穿有电热靴。一只靴 内加热电路如图1所示,电源电压恒定,S2为三档 旋钮开关(金属片M可分别拨至a、b、c处),电阻 丝R1、R2规格相同且阻值不变,b为电阻丝R1的中 图1

点。这只电热靴的低温档为6 W,则其中温档和高温档分别为 ( ) A.8 W,12 W B.8 W,24 W C.12 W,18 W D.12 W,24 W 7.电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不正确用电也会带来很大的危害,甚至危及生命。 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 A.发现有人触电时,立即切断电源 B.洗衣机的三脚插头用两脚插头代替 C.控制电灯的开关接在零线上 D.家用保险丝被烧断后,用铁丝或铜丝代替 8.如图所示是一款带有开关和指示灯的移动接线板,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接线板的插头是两脚插头 图2 B.两孔插座和三孔插座是串联的 C.接线板上的开关和指示灯是并联的 D.使用多个大功率用电器时,不要同时接在同一接线板 9.“珍爱生命、注意安全”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必须具有的意识。关于安全用电,正确的 做法是( ) A.发现有人触电时,立即用手把他拉开 B.为了清洁卫生,应经常用湿抹布擦拭正在工作的台灯 C.家里的空气开关跳闸,立即合上空气开关恢复供电 D.用试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手接触笔尾的金属体 10.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1是定值电阻,R2是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将滑动 变阻器滑片由一端移到另一端的过程中,电路中电流表示数和电压表示数的关系如图乙 所示,则滑动变阻器滑片由一端移到另一端的过程中 ( )

九年级物理各章节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第十三章 内能 本章知识结构图: 一、分子热运动 1.分子热运动: (1)物质的构成: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无论大小,无论是否是生命体,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 (2)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比如墨水在水中扩散等等。a.扩散的物理意义: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表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b.扩散的特点:无论固体、液体,还是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发生扩散时每一个分子都是无规则运动的。 (3)分子的热运动 a.定义: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无论物体处于什么状态、是什么形状、温度是高还是低都是如此。因此,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b.影响因素: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物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2.分子间的作用力: (1)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它们是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是斥力变化要比引力变化快得多。分子间作用力的特点如图: (2)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二、内能 1.内能: (1)定义: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分子动能:分子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其大小决定于温度高低。分子势能:分子由于存在相互作用力而具有的能,其大小决定于分子间距。单位是焦耳(J)。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无论物体处于什么状态、是什么形状、温度是高还是低都是如此。因此,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3)同一物体的内能的大小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具有的内能就越多。但不同物体的内能则不仅以温度的高低为依据来比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