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物性食物的营养价值(精)

动物性食物的营养价值(精)

动物性食物的营养价值(精)

教案

教师姓名任课班级 2014 年月日星期

课题名称(教材章节)_第五章_食物营养与食品加工基础________________第二节_动物性食物的营养价值___________

教学目的和要求_熟悉各类动物性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及组成特点;掌握其合理利用_教学重点_各类动物性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及组成特点__________教学难点_各类动物性食物的营养价值________________教学方法与手段_讲授、多媒体__________________教学过程设计_A_复习上次课: 植物性食物的营养价值___________B_引入新授课____第二节_动物性食物的营养价值________一_畜禽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_主要营养成分及组成特点_____

2_合理利用_________

二_蛋类及蛋制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1_主要营养成分及组成特点_____

2_合理利用__________

三_水产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_主要营养成分及组成特点_____

2_合理利用_________

四_乳类及其制品__1_主要营养成分及组成特点_____2_合理利用_

课外作业_简述老人选择肉类的选择原则以及理由_阅读参考节目_《食品营养与消费》_杨昌举编_新时代出版社_________

_《中国营养科学全书》人民卫生出版社

课后体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物性食物的营养价值

一、畜禽肉 1)畜禽肉的主要营养成分及组成特点:肌肉中的水分约为75%,蛋白质含量为10%-20%,脂肪低者为2%,高者可达89%以上,碳水化合物含量为1%-3%,平均1.5%,矿物质含量为0.8%-1.2%,维生素以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A为主,浸出物以含氮和无氮浸出物为主。 2)畜禽肉的合理利用:易于谷类食物搭配食用,以发挥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动物肝脏宜经常食用。 二、蛋类 1)蛋的结构:蛋壳、蛋清、蛋黄。 2)蛋类的主要营养成分及组成特点:蛋清中蛋白质含量10%以上。蛋黄中含有98%的脂肪,碳水化合物为1%,矿物质主要存在于蛋黄部分1.0%-1.5%,维生素和其他微量活性物质。 3)蛋类的合理利用:不可生吃蛋清,不宜过度加热,吃蛋类要适量,每日每人1-2个鸡蛋。 三、鱼类 1)鱼类的主要营养成分及组成特点:蛋白质含量约为15%-20%,平均18%左右;脂肪含量约为1%-10%左右,平均5%左右;碳水化合物约1.5%左右;矿物质约1%-2%;维生素一般维生素A和维生素D、维生素E含量较丰富。 2)鱼类的合理利用:防止腐败变质,防止食物中毒。 四、软体类动物 软体动物类的主要营养成分及组成特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某些还含有较多的维生素E和维生素A,但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含量较低。 五、乳类及乳制品 1)乳类及其制品的主要营养成分级组成特点:乳类水分含量为86%-90%,蛋白质约在3.0%左右,脂类2.8%-4.0%,碳水化合物为3.4%-7.4%,矿物质大部分与有机酸结合形成盐类,几乎含有所有种类的维生素、酶类、有机酸和其他生理活性物质。 2)乳类及其制品的合理利用:须经严格消毒灭菌后方可食用,避光保存。

济南版生物七下《食物的营养成分》同课异构 精品教案 (7)

第一节食物的营养成分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不同食品包装中营养成分的对比认识,能说出食物中含的营养物质. 2.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观察图片,能够知道三大营养物质成分及在人体中的作用. 3.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观察图片,能够知道维生素的种类、来源及缺乏症和无机盐对人体的作用及缺乏症. 【教学重点】 维生素的来源及缺乏症. 【教学难点】 举例比较不同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 【教材分析】 本节概述了食物中含有的人体必需的六大类营养物质,以及六大类营养物质的重要作用和主要的食物来源. 在六大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有:糖类、蛋白质、脂肪. 其中,主要的供能物质是糖类,储备的供能物质是脂肪,参与细胞构成的最重要的物质是蛋白质. 参与调节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是:无机盐和维生素.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对食物的营养成分和作用有更深入的认识.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PPT课件、视频、图片 2.学生准备: 课前搜集食品包装袋,课前预习 【教学内容】

【板书设计】 第一节食物的营养成分糖类:主要的供能物质 蛋白质: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 脂肪:储备能源物质

有机物维生素A缺乏易患皮肤干燥、夜盲症等 维生素维生素B1缺乏易患神经炎、脚气病 维生素C缺乏易患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等 维生素D缺乏易患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等 水是细胞的主要成分 无机物 无机盐构成机体组织和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钙,铁,碘等. 第1节动物 运动的方式 一、学习目标 1、说出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 2、说明动物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的适应. 3、举例说出动物运动的意义. 二、预习导学 1、导入:绝大多数动物(如:珊瑚虫和海葵)能够迅速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动物的栖息环境可分、、三大类. 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表现出与相适应的现象. 2、知识点一:动物在水中的运动方式主要是: ①水母、乌贼可靠伞部做漂浮运动或运动. ②草履虫(细胞动物【填单或多】):靠纤毛在水中做运动. ③蛙、鹅、鸭等趾间有发达的 . 有利于适应水中的生活环境. ④鱼的身体呈纺锤形有利于减少在水中的,身上还长有各种鳍,人们模仿了鱼的制造了浆和橹. 3、知识点二: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 请说出以下动物在陆地的主要运动方式: 蜗牛鸵鸟袋鼠蛇 大象蝗虫捕食的猎豹 4、知识点三:动物在空中的主要运动方式是:

比较植物性食物和动物性食物的营养价值

比较植物性食物和动物性食物的营养价值 国家二级营养师马培龙 植物性食物包括:谷类、豆类、蔬菜、水果等。主要提供能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类、大部分维生素和矿物质。 动物性食物主要为人体提供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A和B族维生素。它包括畜禽肉、蛋类、水产品、奶及其制品等。 一、动物性食物的营养成分 肉类可分为畜肉和禽肉两种,前者包括猪肉、牛肉、羊肉和兔肉等,后者包括鸡肉、鸭肉和鹅肉等。肉类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碳水化合物较植物性食物少,不含植物纤维素。肉的组分变化不仅取决于肥肉与瘦肉的相对数量,也因动物种类、年龄、育肥程度及所取部位等不同而呈显著差异。常见的蛋类有鸡蛋、鸭蛋、鹅蛋等,各种禽蛋的营养成分大致相同。鸡蛋蛋清中的蛋白质含量为11%~13%,水分含量为85%~89%;蛋黄中仅含有50%的水分,其余大部分是蛋白质和脂肪,二者的比例为1:2。此外,鸡蛋还含有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色素等。 水产品包括各种鱼类、虾、蟹、贝类和海藻类(海带、紫菜)等,其中以鱼类为最多。鱼类的营养成分因鱼的种类、年龄、大小、肥瘦程度、捕捞季节、生产地区以及取样部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总的来说,鱼肉的固形物中蛋白质为主要成分;脂肪含量较低,但其中不饱和脂肪酸较多;鱼肉还含有维生素、矿物质等成分,特别是海产咸水鱼含有一定量的碘盐和钾盐等。对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 奶类是一种营养丰富,容易消化吸收,食用价值很高的食物,不仅含有蛋白质和脂肪,而且含有乳糖、维生素和无机盐等。鲜奶一般含水分87%~89%,蛋白质3%~4%,脂肪3%~5%,乳糖4%~5%,矿物质0.6%~0.78%,还含有少量的维生素。牛奶是人类最普遍食用的奶类,与人乳相比,牛奶含蛋白质较多,而所含乳糖不及人乳,故以牛奶

人教版生物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案

人教版生物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案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 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教学目标 1. 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知道主要营养物质的作用和营养物质的食物来 源。 2. 了解无机盐和维生素的和缺乏症状。 3. 加深对科学探究一般过程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 施探究计划、处理数据和分析探究结果的能力。 4. 关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认识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观 点。 教学重点 1. 营养物质类别。 2. 探究的一般过程及对探究数据的处理。 教学难点 探究活动的组织及如何减少实验误差。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一、新课导入 思考:我们吃过哪些食物?它们都哪些生物?为什么我们每天都 要进食呢?明晰:肉、蛋、奶、白面??我们吃的粮食、蔬菜和水果 等植物,肉、奶等来 自动物;食物为我们提供营养物质。 二、新课讲授 1.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呢?这些营养物质对人体各有什么作用?今天我和同学 们一起来学习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每个同学写出两种常吃 的食物,并通过查阅教材第38、39页“常见的食物成分表”,具体 了解这两种常见食物的成分。 (学生)写出的食物有米饭、面、牛肉等。 (讨论)这两种食物中各含有哪些营养物质?它们所占比例相同吗? (小结)这两种食物中都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 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不同食物所含的营养物质的种类和多少不同。问题:糖类、脂肪、蛋白质对人 1 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教案 体有什么作用呢?它们又是靠哪些食物提供的呢? 2. 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

第七章动物性食品的营养价值

第七章动物性食物的营养价值 动物性食物包括畜禽肉、蛋类及其制品、水产类和乳类及其制品。动物性食物是人体优质蛋白、脂类、脂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主要来源。 一、畜禽肉 畜禽肉包括畜肉和禽肉,前者指猪、牛羊等的肌肉、内脏及其制品,后者包括鸡、鸭、鹅等的肌肉及其制品。畜禽肉的营养价值较高,饱腹作用强,可加工烹制成各种美味佳肴,是一种食用价值很高的食物。 1、主要营养成分及组成特点 (1)蛋白质 畜禽肉中的蛋白质含量一般为10%—20%,因动物的种类、年龄、肥瘦程度以及部位面异。在畜肉中,猪肉的蛋白质含量平均在13.2%左右;牛肉、羊肉、兔肉、马肉、鹿肉和骆驼肉可达20%左右;狗肉的蛋白质含量约为17%。在禽肉中,鸡、鹌鹑肉的蛋白质含量较高,约为20%;鸭肉约为16%;鹅肉约为18%。一般来说,心、肝、肾等内脏器官的蛋白质含量较高,而脂肪含量较少。 (2)脂类 脂肪含量因动物的品种、年龄、肥瘦程度、部位等不同有较大差异,低者的脂肪含量仅为2%,高者可达89%以上。在畜肉中,猪肉的脂肪含量最高,羊肉次之,牛肉最低,兔肉为2.2%。在禽肉中,火鸡和鹌鹑的脂肪含量较低,在3%左右;鸡和鸽子在9%—14%之间;鸭和鹅达20%左右。 畜禽肉内脏脂肪的含量在2%—10%之间,脑最高,在10%左右,猪肾、鸭肝、羊心和猪心居中,在5%—8%之间,其他在4%以下。动物脂肪所含有的必需脂肪酸明显低于植物油脂,因此其营养价值低于植物油脂。在动物脂肪中,禽类脂肪所含必需脂肪酸的量高于家畜脂肪;家畜脂肪中,猪脂肪的必需脂肪酸含量又高于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脂肪。总体来说,禽类脂肪的营养价值高于畜类脂肪。 (3)碳水化合物 畜禽肉碳水化合物含量为0—9%,多数在1.5%,主要以糖原的形式存在于肌肉和肝脏中。动物在宰前过度疲劳,糖原含量下降,宰后放置时间过多,也可因酶的作用,使糖原含量降低,乳酸相应增多,PH值下降。 (4)维生素 畜禽肉可提供多种维生素,主要以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A为主。内脏含量比肌肉中多,其中肝脏特别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B2,维生素A的含量以牛肝和羊肝为最高,维生素B2含量则以猪肝中最丰富。在禽肉中还含有较多的维生素E。 (5)矿物质 畜禽肉矿物质的含量一般为0.8%—1.2%,瘦肉中的含量高于肥肉,内脏高于瘦肉。铁的含量以猪肝和鸭肝最丰富,在23mg/100g左右。畜禽肉中的铁主要以血红素形式存在,消化吸收率很高。在内脏中还含有丰富的锌和硒,牛肾和猪肾的硒含量是其他一般食品的数十倍。此外,畜禽肉还含有较多的磷、硫、钾、钠、铜等。钙的含量虽然不高,但吸收利用率很高。 1、畜禽肉的合理利用 畜禽肉蛋白质营养价值较高,含有较多的赖氨酸,宜与谷类食物搭配食用,以发挥蛋白质的互补作用。为了充分发挥畜禽肉营养作用,还应注意将畜禽肉分散到每餐膳食中,不应集中食用。

食物的营养成分教案2

课题:第一章第一节食物的营养成分2 (学案) 学习目标: 1.复习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物质的名称及对人体的作用。 2 说明无机盐和维生素对人体的作用及缺乏症。 重点:比较不同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 难点:举例比较不同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 重点难点突破:提供营养缺乏症的图片,让学生对食物中营养成分的作用有直观的感受,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引导总结,得出相关结论。 教学内容: 一.预习提纲(看谁的收获最多) (一)食物的营养成分 1.食物中的六大营养物质 ^是_____ 、、、、 、 _____ 。其中_____ 、______ 、______ 是人体需求量最多的有机物。(复习) 2.______ 是最重要的供能物质,_______ 是备用能源物质, 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_______ 、 _______ 、 生命活动的调节等的物质基础。(复习) 3.夜盲症是缺乏______ 引起的,应多吃_________ 等食物。 但植物性食物中不含_________ ,胡萝卜、玉米中所含的 可以在人体内转化成它。

4 神经炎、脚气病是缺少___________ ,建议多吃(粗糙、精细) 的米、面。坏血病是缺少______ ,建议多吃含___________ . 它能使 ____________ 色。缺少维生素D时,儿童会 患 ______ ,成人患____________ 。维生素D能促进小肠 对 ____ 、_____ 的吸收。 5.维生素C的重要特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是构 成细胞的重要成分,水占人体体重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_________ 、________ 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机盐是构 成组织的原料,在无机盐中,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构成牙 齿和骨骼的重要成分,缺少时儿童易患__________ 病,中老年 人易患_________ 症。—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饮食中长 期缺乏易患______ 。_____ 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长期缺 乏易患___________ ,俗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病。 二师生双边活动 1 .利用多媒体出示四种维生素的食物来源及缺乏症图片。 2指导完成不同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探究活动。 三师生探究(动手动脑共提高) 1.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维生素的含量较高。 2.天气炎热和激烈运动时,大量出汗以后,是喝清凉的饮料还是淡盐

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表

种类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 粮谷类 8%-12%。缺乏赖氨酸、苏氨 酸、色氨酸、苯丙氨酸和蛋 氨酸。小米中色氨酸和蛋氨 酸较多。 生物价:大米77;小麦67; 小米57;高粱56;玉米60。 1%-2%,小米和玉米在4%。 主要是甘油三脂和少量植物固醇和 卵磷脂。玉米和小米的胚芽油,80% 为不饱和脂肪酸,其中60%是亚油 酸。 70%-80%,主要是淀粉。 利用率高,90%以上。 1.5%-3%。含丰富的磷、 钙、铁、锌、锰、镁、铜、 钼等。含植酸。 含丰富的B1、B2、 B6、PP和泛酸,谷 胚中含较多E。不含 A、D、C。 大 米 8%软脂酸、油酸和亚油酸 油酸占39%,亚油酸占30% 紫黑米含铁、钙、蛋白质 和脂肪, 紫黑米含血红素可治疗和 预防贫血 小 麦 粉 精白粉10.3% 标准粉11.2% 麦胚粉36.4% 亚油酸40%以上 麦胚芽具有增加细胞活力,改善人 脑细胞功能,增强记忆力,抗衰老, 预防心血管疾病作用 小麦胚芽富含E、B1、B2、 钙、锌、硒,硒的含量是 小麦纷的10倍 类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 蔬菜叶菜 类 1%-2%不足1%2%-4% 膳食纤维1.5% 丰富胡萝卜素,核黄素,抗坏血酸 根茎 类 1%-2%不足0.5%低者5%,高者20%以上 膳食纤维1% 丰富 硒:大蒜、芋头、洋葱含量最高。 胡萝卜中胡萝卜素为4130μ g/100g 瓜茄 类 0.4%-1.3%微量0.5%-3%, 膳食纤维1% 辣椒:含丰富的硒、铁、锌胡萝卜素:南瓜、番茄、辣椒最高 抗坏血酸:辣椒、苦瓜较高 鲜豆 类 2%-14%0.5%(毛豆 出外) 4%左右 膳食纤维1%-3% 丰富的钾、钙、铁、锌、硒 铁:发芽豆、刀豆、蚕豆、毛豆最高,3mg/100g 锌:蚕豆、豌豆、芸豆较高,1 mg/100g 硒:玉豆、龙豆、毛豆、豆角、蚕豆最高,2μ g/100g 胡萝卜素普遍较高,200μg/100g 左右 1

植物性食物主要包括谷类

1.植物性食物主要包括谷类、豆类、蔬菜、水果和菌藻类等。植物性食物是人类获取营养素的主要来源。主要提供能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类、大部分维生素和矿物质; (1)谷类:包括大米、小麦、玉米、高粱、筱麦、荞麦等 其中:①蛋白质:谷类蛋白质含量一般为7%-12%。 ②脂类:谷类脂肪含量多数在0.4%-7.2%,以小麦胚粉中最高,其次为筱麦面、玉米 和小米,小麦粉较低,稻米类最低。 ③碳水化合物:集中在胚乳中,多数含量在70%以上。 ④维生素:主要以B族维生素为主。 ⑤矿物质:谷类含矿物质15%-3%。谷类矿物质如同维生素一样,也主要分布在谷皮 和糊粉层中。 (2)豆类:可分为大豆类和除此之外的其他豆类。大豆类按种皮的颜色可分为黄、青、黑、褐和双色大豆五种。其他豆类包括蚕豆、豌豆、绿豆、小豆等。 其中:①蛋白质:豆类是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品,蛋白质含量为20%-36%。 ②脂类:豆类脂肪含量以大豆类为高,在15%以上;其他豆类较低,在1%左右,其中绿豆、赤小豆、扁豆在1%以下。 ③碳水化合物:豆类中的碳水化合物以其他豆类为最高,多数含量在55%以上。 ④维生素:豆类含胡萝卜素、维生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维生素E 等,相对于谷类而言,胡萝卜素含量和维生素E较高。 ⑤矿物质:豆类矿物质含量在2%~4%。 (3)蔬菜 蔬菜的营养素种类与特点蔬菜可分为叶菜类、根茎类、瓜茄类、鲜豆类和花芽类,所含营养素因其种类不同,差异较大: ①蛋白质:大部分蔬菜蛋白质含量很低,一般为1%~2%,鲜豆类平均可达4%。必需氨基酸中赖氨酸、蛋氨酸含量较低。 ②脂肪:蔬菜脂肪含量极低,大多数蔬菜脂肪含量不超过1%。 ③碳水化合物:由于大部分蔬菜含水分较多,因此产生的能量相对较低。碳水化合物含量一般为4%左右,根茎类蔬菜可达20%以上。蔬菜所含碳水化合物包括单糖、双糖和淀粉以及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的膳食纤维。含糖较多的蔬菜有胡萝卜、西红柿、南瓜等。含淀粉较多的是根茎类蔬菜,如土豆、芋头、藕等。蔬菜所含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是人们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其含量在1%~3%之间。 ④矿物质: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如钙、磷、铁、钾、钠、镁、铜等,其中以钾最多。钙、镁含量也较丰富,是我国居民膳食中矿物质的重要来源。 ⑤维生素:新鲜蔬菜是维生素C、胡萝卜素、核黄素和叶酸的重要来源。 (4)水果 可分为鲜果、干果和坚果。新鲜水果的营养价值与新鲜蔬菜相似,是人体矿物质、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的重要来源之一。蛋白质、脂肪含量相对较低均不超过1%: (1)碳水化合物:水果中所含碳水化合物在6%~28%之间,主要是果糖、葡萄糖和蔗糖,水果含糖较蔬菜多。水果种类和品种不同,含糖种类和数量有较大差异,如苹果和梨以果糖为主;桃、李、柑橘以含蔗糖为主;葡萄、草莓则以葡萄糖和果糖为主。水果还富含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 (2)矿物质:水果和蔬菜一样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矿物质,以钾、钙、镁、磷含量较多。除个别水果外,矿物质含量相差不大。 (3)维生素:新鲜水果中含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较多,但维生素B1、B2含量不高。

初一生物食物的营养成分教案

初一生物食物的营养成分教案 1.说出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物质的名称及对人体的作用。 2说明无机盐和维生素对人体的作用及缺乏症。 重点:六大营养物质对人体的作用 难点:举例比较不同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 重点难点突破:提供营养缺乏症的图片,让学生对食物中营养成分的作用有直观的感受,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引导总结,得出相关结论。 一.预习提纲(看谁的收获最多) (一)食物的营养成分 1.食物中的六大营养物质是、、、、、 。其中、、是人体需求量最多的有机物。

2.是最重要的供能物质,是备用能源物质,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等的物质基础。 3.夜盲症是缺乏引起的,应多吃等食物。但植物性食物中不含,胡萝卜、玉米中所含的可以在人体内转化成它。 4神经炎、脚气病是缺少,建议多吃(粗糙、精细)的米、面。坏血病是缺少,建议多吃含__________.它能使____________退色。缺少维生素D时,儿童会患,成人患。维生素D能促进小肠对_____、_____的吸收. 5.水是构成细胞的重要成分,水占人体体重的,在、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6.无机盐是构成组织的原料,在无机盐中,是构成牙齿和骨骼的重要成分,缺少时儿童易患病,中老年人易患症。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饮食中长期缺乏易患。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长期缺乏易患,俗称___________病。 1.青春期的青少年生长发育速度较快,营养学专家建议青少年适当多吃奶、蛋、鱼、肉等食品,为什么?

2.天气炎热和激烈运动时,大量出汗以后,是喝清凉的饮料还是淡盐水,为什么? 3.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用铁锅做饭和炒菜,为什么? 1.在我们的食物中主要有六类营养成分,其中既能给我们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又是组织细胞构成物质的是() A水、无机盐、蛋白质B维生素、糖类、蛋白质 C糖类、蛋白质、脂肪D维生素、水、糖类 2.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是() A蛋白质B糖类C甘油D水 3.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 A糖类B蛋白质C脂肪D维生素 4.防止夜盲症和骨质疏松症的最佳食物是( )

植物性食物的营养价值

植物性食物的营养价值 植物性食物主要包括谷类、豆类、蔬菜、水果和菌藻类 谷类:包括大米、小麦、玉米、小米、高粱、荞麦、莜麦等 营养成分及组成特点 1、蛋白质:谷类蛋白质含量一般为7%~12%,其中稻谷中的蛋白质含量低于小麦粉,小麦胚粉含量最高 2、脂类:小麦胚粉中含量最高,其次为莜麦面、玉米和小米,小麦粉较低,稻米类最低 3、碳水化合物:主要集中在胚乳中,多数含量在70%以上。稻米中的含量较高,小麦粉中的含量次之,玉米中含量较低;在稻米中,籼米中的含量最高,粳米中较低,存在的主要形式为淀粉,以支链淀粉为主。 4、维生素:谷类中的维生素,如B1、烟酸、泛酸。是我国居民膳食维生素B1和烟酸的主要来源,维生素B2含量普遍较低。谷类维生素主要分布在糊粉层和谷胚中(矿物质同)。合理利用:加工精度越高,营养素损失越多。影响最大的是维生素和矿物质。淘米损失B1 豆类及其制品 分为大豆类和杂豆。大豆分黄、青、黑、褐和双色。其他包括蚕豆、豌豆、绿豆、小豆等。主要营养成分及组成特点: 1、豆类是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品,蛋白质含量为20%~36%;其中大豆类最高,蛋白质含量在30%以上(35.1)。 2、脂类在15%以上,其中油酸占32%~36%,亚油酸占51.7%~57.0%,亚麻酸占2%~10%。 3、豆类含有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维生素E等,干豆类几乎不含抗坏血素,但经发芽做成豆芽后,其含量明显提高 4、豆类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每100g可达10~15g 豆类及制品的合理利用 大豆中含有抗胰蛋白酶的因子,它能抑制胰蛋白酶的消化作用,加热煮熟后消化率随之提高。豆类蛋白质含有较多的赖氨酸,与谷类食物混合食用。 蔬菜类 蔬菜按其结构及可食部分不同,可分为叶菜类。根茎类、瓜茄类、鲜豆类和菌藻类。 主要营养成分及组成特点 (1)叶菜类:绿叶蔬菜和橙色蔬菜维生素含量较为丰富,特别是胡萝卜素的含量较高、维生素C在菜花、西兰花、芥蓝等含量较高。 (2)根茎类:胡萝卜中含胡萝卜素最高,硒的含量以大蒜、芋头、洋葱、马铃薯等为最高。(3)瓜茄类:膳食纤维。胡萝卜素含量以南瓜、番茄和辣椒为最高。 (4)鲜豆类:与干豆区别,增加了维生素 (5)菌藻类:菌藻类食物除了提供丰富的营养素外,还具有明显的保健作用。研究发现,蘑菇、香菇和银耳中含有多糖物质。‘ 水果类 主要营养成分及组成特点 其中含胡萝卜素最高的水果为柑、橘、杏和鲜枣; 坚果中蛋白质含量多在12%~22%之间,如西瓜子和南瓜子中的蛋白质含量达30%以上脂肪含量较高。坚果类是维生素E和B族维生素的良好来源。坚果富含矿物质。铁的含量以黑

实验2.1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鉴定教案

实验2.1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鉴定 一、教材分析: 糖类、脂质、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重要营养物质,也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大分子。对这些物质的结构和功能的了解,是学习高中生命科学的基础。学生对这些物质的名字早已了解,但不了解其结构和功能。为此,教材先安排了“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鉴定”实验,这样,一方面让学生探知这些物质在生物体中的确存在,以便从感性认识开始引入正文的学习,另一方面让学生初步学会应用生化鉴定的方法。 实验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基本实验方法训练,让学生知道利用特定的化学式给予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有特定的颜色反应可以鉴别这些物质,帮助学生学会生物组织中主要化合物的鉴定方法。第二部分是让学生应用学到的检测技术测定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作实际的应用,指导学生用自己选择的实验材料进行实验研究。 二、课题:实验2.1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鉴定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学会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生化检测方法。 2、过程与方法: 尝试检测部分饮料、食品的营养成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了解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的同时,认识健康饮食的科学原理,激发队探究生命科学的兴趣。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检测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方法。 难点:应用检测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方法测定食物、饮料中的营养成分。 六、教学用具:自制PPT 七、教学过程:

八、板书: 实验2.1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鉴定 一、实验目的和原理: 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和化学试剂能产生不同的特征性反应,利用这个特性区分各种有机物。 二、实验步骤 1、已知成分的鉴定 淀粉+ 碘呈现蓝色 还原性糖+ 班氏试剂加热至沸呈现红黄色沉淀 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5%NaOH 1%CuSO4)紫色 脂肪+ 苏丹Ⅲ呈现橘红色 2、未知样品成分的鉴定 生物材料切碎----研磨----过滤-----取滤液。 每种鉴定用滤液2ml,加各种试剂进行鉴定。 记录观察结果,并分析各种生物材料的有机物成分。 三、分析与讨论 1、哪种食物中含有你所鉴定的所有营养成分?哪种食物可作为人体所需蛋白质的主要来源? 2、根据实验结果和已学理论知识,吃水煮萝卜和甘蓝能获得脂肪吗? 九、评价: 1、下列各项中,能证明梨果肉细胞中含有葡萄糖的是() A、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桔黄色 B、与班氏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C、被碘液染成红色 D、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2、对试管中的梨匀浆液进行加热时,操作不正确的是() A、将试管放进盛有开水的大烧杯中 B、将试管底部不接触烧杯底部 C、试管口不朝向实验者 D、试管底部紧贴烧杯底部 3、一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花生种子的切片,当转动细调节器时,视野左上方细胞看得清晰,右上方细胞较模糊,最可能的原因是() A、细调节器未调节好 B、反光镜未调节好 C、标本切得厚薄不均匀 D、显微镜物镜损坏 4、在做蛋白质的鉴定实验时,应该留出一些黄豆组织样液,这样做的目的是() A、留下次实验用 B、鉴定脂肪时用 C、失败后可再做 D、与反应后混合液的颜色作对照

动物性食物的营养价值

美辰网关爱提醒:动物性食物的营养价值 动物性食物是人们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畜类、禽类、水产类、奶类和蛋类等。该类食品能供给人体优质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是食用和营养价值较高的食品,且味鲜美,易消化。 一、畜肉类营养价值 畜肉类是指猪、牛、羊等牲畜的肌肉、内脏及其制品。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无机盐和维生素。 1.蛋白质 畜肉中的蛋白质含量占10%~20%。其含有充足的人体必需氨基酸,并在种类和比例上接近人体需要,易消化吸收,故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很高。但存在于畜肉结缔组织中的间质蛋白,主要是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其必需氨基酸组成不平衡,蛋白质的利用率低。此外,畜肉中含有可溶于水的含氮浸出物,能使肉汤具有鲜味,且成年动物的氮浸出物含量较幼年动物高。 2.脂肪 畜肉中的脂肪以饱和脂肪酸为主,熔点较高,主要为甘油三酯、卵磷脂(少量)、胆固醇和游离脂肪酸等。动物内脏中的胆固醇含量较多。 3.碳水化合物 畜肉中的碳水化合物均以糖原形式存在于肌肉和肝脏中,含量极少。宰后的动物肉尸在保存过程中,由于酶的分解作用糖原含量会逐渐下降。 4.矿物质 畜肉中的矿物质含量约占0.8%~1.2%。其中,钙含量较低,一般为7.9mg/100g;含铁、磷较多。铁多以血红素铁的形式存在,是膳食铁的良好来源。此外,畜肉类因含硫、磷、氯较多,属成酸性食物。 5.维生素 所有的畜肉类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2.B6.B12.烟碱酸等。但基本不含维生素C。其中,膳食中的维生素B12只来源于动物性食品。 肝、肾、心、肚、舌等动物内脏,也是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品,并比一般肉类含有较多的无机盐和维生素,其营养价值高于一般肉类。其中,尤以肝的营养特别丰富,它含有多量的维生素A、B1.B2.B12.尼克酸、叶酸等及铁、铜、钴、锌、钼等无机盐。故肝脏是很好的补血食品。但肝脏还含有大量胆固醇和嘌呤碱。 二、禽类营养价值 禽肉包括鸡、鸭、鹅、鸽、鹌鹑等的肌肉、内脏及其制品。 禽肉的营养价值与畜肉相似。不同的是其脂肪含量较少,且熔点较低,并含有20%的亚油酸,易于消化吸收。禽肉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接近人体需要,含量约为20%,质地较畜肉细嫩且含氮浸出物多。故禽肉炖汤的味道较畜肉鲜美。 三、水产类营养价值 水产类原料的种类繁多,包括鱼、虾、蟹、贝(软体动物)等。根据其来源又可分为淡水和海水产品2类。 1.蛋白质 鱼、虾等原料的肌肉蛋白质含量一般为15%~25%,较畜、禽肉易消化,亦为优质蛋白。存在于鱼类结缔组织和软骨中的含氮浸出物主要为胶原和粘蛋白,是鱼汤冷却后形成凝胶的主要物质。有些水产制品如鱼翅中蛋白质含量也很高,但主要以结缔组织蛋白为主,属于不完全蛋白质。 2.脂类

最新饮食营养与健康教案

饮食营养与健康教案 庆祖一中王艳蕊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自行查找食物营养成分的资料,知道食物的营养成分,感受营养成分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激发探究营养成分的兴趣。 2、让学生了解一些饮食方面的营养知识,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知道合理饮食对健康的重要作用,在生活中养成均衡饮食的好习惯,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知道食物的营养成分,感受营养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2、让学生用认识到均衡饮食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营造轻松氛围,引入学习主题 你今天早晨吃饭了吗?吃的什么饭?(学生举例)同学们的早餐很丰富,吃了这么多不同种类的食物。我们每天都要吃很多食物,它与我们的关系十分密切,今天我们就来探讨饮食营养与健康的问题。 二、探究发现,感受营养对人体的重要性 1.何为营养

营养---用食物或食物中的有益成分谋求养生。包括吃什么?怎么吃? 食物的营养成分主要有哪些?食物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维生素和水等 各种营养成分分布在不同的食物中,所以我们各种食物都要吃. 2.这些饮食习惯你有吗? (1)、无肉不欢偏执型 (2)、超市当厨房方便型 (3)、夜宵补偿放纵型 (4)、早餐屏蔽型 (5)、向食物寻求安慰狂吃型 (6)、一心多用散漫型 (7)、暴饮暴食紧张型 3. 不好的饮食习惯会导致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 (1)营养不良的危害: 如:缺维生素A症状:口腔溃疡,经常感冒和感染、皮肤干燥。 缺钙症状:肌肉痉挛或颤搐、失眠或神经过敏、关节疼痛或关节

炎、蛀牙以及高血压。 缺铁症状:贫血、面色苍白。 缺锌症状:手指甲上白色斑点、皮肤油脂分泌过多。 (2)营养过剩的危害: 如:蛋白质过量就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反而不利于人体的健康。过多的蛋白质不能及时地被肠中酶的作用分解、吸收,结果被存在于肠中的细菌分解,产生出臭味和一定毒性的胺类、硫化物及二氧化碳等。它们被吸收到人体中,对人体也是不利的。 脂肪贮存得过多,人就发胖了。热能摄入量增加,营养过剩,就造成心血管疾病、癌症、肾衰竭、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 看来不论是营养不良还是营养过剩都会危害我们的健康。那我们应该怎么办? 三、合理均衡饮食,促进身体健康 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 各种各样的食物所含的营养成份不尽相同;确保以植物性食物为主,防止膳食结构西化;“建议每天最好能吃50g以上的粗粮”。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蔬菜、水果和薯类都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其它生物活性物质。多吃蔬菜和水果可以预防慢性病。

小学科学《食物中的营养》教案

小学科学《食物中的营养》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食物为我们提供六种营养成分: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以及对身体的重要作用。 没有一种食物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了解合理安排饮食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通过收集、观看资料、交流等获取信息,丰富对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营养的类别等方面的认识。 通过实验的方法辨别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激发探究营养成分的浓厚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对食物营养成分的认识中,感受各种营养与支撑人体生命活动的关系,激发学生关注健康、关爱生命和继续探究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知道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及其作用。 用实验的方法辨别食物中的脂肪和淀粉。 三、教学准备 学生:花生米、白纸;碘酒;淀粉;馒头;熟马铃薯;茄子;莴笋;卢柑。(分别装在八个小塑料杯中)“多幅食物图片”。(课前先让学生查找食物营养成分的资料)

教师:多媒体教学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 (一)食物含有六种营养成分: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及其作用。 1、为什么我们每天要吃不同的食物?各种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食物中的营养》。(板书课题) 2、食物为我们提供了几种营养素?它们的作用不同,在不同食物中的含量也不同。 (1)看完蛋白质录像后回答两个问题:蛋白质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哪些?(板书蛋白质)课件出示几种富含蛋白质食物的图片。讲解: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的主要材料,分为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没有蛋白质就没有人的生命,就好像没有砖瓦、水泥、沙子就没有房屋一样,是构成人体的“建筑材料”。蛋白质也能被分解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蛋白质不足时,消化吸收会出现障碍,如腹泻、肝功能下降和贫血。 营养学家告诉我们:体积越小、肉质颜色越浅的动物越有营养。 (2)播放录像:糖类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富含糖类的食物有哪些? (板书糖类) 出示几种富含糖类食物的图片。讲解:葡萄糖、蔗糖、

《一、食物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教案

《一、食物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教案 教材分析 人生活在生物圈中,并从中摄取食物,以满足自身对物质与能量的需求。怎样健康饮食呢?第一课时“食物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是本册的开篇章节。考虑到在小学自然课和生活中,学生对淀粉、蛋白质、维生素等概念有一些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学生比较容易理解。所以,本节课安排了淀粉的探究实验、蛋白质和维生素C的实验,最后归纳总结食物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这样处理教材比原来直接讲述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更符合课标的要求。此外这些营养物质的吸收也正是新陈代谢过程的起始部分,为下面课程的讲解做了准备。这节课的重点是探究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验证食物中是否含蛋白质和维生素C。难点是“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这一探究活动。 学生分析 学生在七年级上册书中已掌握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并做过探究活动。学生对淀粉、蛋白质、维生素等概念也有一些初步的了解。学生动手能力较强,表达能力也较好。 设计理念 本节课设计面向全体学生,提倡探究性学习与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给学生想的空间、做的时间、表现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说出食物中含有的营养物质。 技能性目标 1、尝试正确使用生物实验用具。 2、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探究活动。 情感性目标 参与小组活动;养成实事求是的态度。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1、教师课前准备 溶液准备包括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蛋清液)、橘汁、碘液、10%的氢氧化钠、3%的硫酸铜溶液、清水、蒸馏水等; 实验用具包括研钵、试管、解剖剪、解剖针、刀片、纱布等; 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 安排学生课外搜集材料“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成分”,制定一份营养全面的午餐食谱, 并在课上带来食谱中的食物(每样食物少量即可)。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提示和建议方法一:从兴趣引入:近期将安 排一次郊游活动,请每组同学为 本组设计一份营养全面的午餐食 谱。首先要了解食物中的营养。 方法二:从日常生活引入:从青 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时期, 怎样合理饮食才能健康成长。首 先要了解食物中的营养,同学们 知道食物中含有那些营养成分 吗? 淀粉是我们所需的营养成分之一、同学们所带的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呢? 首先请两个同学做一个小试验,来了解淀粉的特性。 了解了淀粉的特性,请同学们来淀粉、蛋白质、脂肪、水、无机盐、维生素。 两名同学分别往放有清水与放有淀粉糊的溶 液中的一到两滴碘酒,振荡并描述现象。然 后请同学们总结出淀粉遇碘便蓝的特性。(小 词典第一条内容) 关于引言: 探究 提出课题

七年级生物下册3_1_1食物的营养成分教案2新版济南版

第一节食物的营养成分 课型:新授课 (一)知识目标: 1、举例说明无机盐和维生素来源及缺乏症。 2、列表比较无机盐和维生素的种类、缺乏症及功能。(重点、难点) (二)能力目标: 通过通过探究活动实施,加深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高探究能力。(难点) (三)情感目标: 建立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的观点。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食物有丰富的认知和体验,也认可人类是通过食物获取营养的,这些都是学习本节内容的基础;但是学生对于食物中所含营养成分的分类、各成分对人体的作用知识是有限的。 本节课采用“激趣-探究”教学模式,从学生熟知的生活经验出发,让生活走进课堂,尽可能的贴近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识别维生素和无机盐的种类基础上,理解缺乏生维生素会出现什么症状现象,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个个充满激情,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好的调动。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题,以练习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在探究活动中通过组间分工合作,既避免了操作的偶然性,又有效节约了课堂时间;通过设置重复组,取平均值的方法,确保了实验结论的准确性;得出了不同果蔬中维生素的含量不同的结论。教学中指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总结各种营养成分的作用和来源。 课前准备: 1、材料用具:研钵、铁架台、烧杯、漏斗、滤纸、量筒、试管、滴管、质量分数为0.01%的高锰酸钾溶液、蒸馏水、新鲜的水果。 2、学生搜集关于维生素缺乏症状的有关资料;搜集无机盐缺乏症状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组织交流点拨建构15分钟【过渡语】既不是细胞构成的主要原料,也不为 人体提供能量,但是对各项生命活动有十分重要 的作用,需求量也极小,人体一旦缺乏某种维生 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命活动,甚至患病。大家 都已经感受到了维生素的重要性,你知道常见的 维生素有哪些吗? 完成表格: 种类食物来源缺乏时症状 维生素A 胡萝卜、鱼甘 油、玉米 夜盲症,干眼 症皮肤粗糙等 维生素 B1 谷物、肝脏、神经炎、脚气 病、食欲不振 维生素C 新鲜的水果、蔬 菜 坏血病、抵抗 力下降 维生素D 蛋类、肝脏、鱼 肝油 佝偻病、骨质 疏松 【提示】:植物性食物不含维生素A,但蔬菜和水 果中所含的胡萝卜素可以在人体内转化成维生素 A。 【展示图片】 【易混点】 脚气病:表现为食欲不振、大便秘结。 脚气: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皮肤病。 1、学生分组活动、 讨论、分析,并完成 表格。 2、派代表向全班汇 报,安排本小组同学 补充发言,其他小组 同学再补充完成表 格。 认真观察图片,了解 其患病原因及危害。 通过对比,可 更好地梳理巩 固学生已有的 知识,形成知 识链,并在知 识链中,较快 地提取知识。 通过图片展 示,更形象的 认识维生素的 重要作用。

食品营养与功能性食品重点

第一章中国人的营养状况 一、当今世界的膳食结构 1、日本膳食模式:植物性和动物性食品消费量均衡,热量、蛋白质、脂肪摄入量基本符合人体营养要求,食物结构比较合理。(它既保留了东方膳食的长处,又吸取了西方膳食的优点) 2、经济发达国家模式:高热能、高脂肪、高蛋白质。谷物消费量少,动物性食品占很大比例,营养过剩。(这类膳食结构,虽然能够提供人体需要的各种营养素,但营养素之间不平衡,常伴随着某些营养素过剩而引起的疾病,如肥胖症、心血管病、糖尿病和肿瘤的发病率均较日本人高) 3、东方型膳食模式:热能基本上满足人体需要,但食物质量不高,蛋白质和脂肪较少,尤其是动物性食品提供的营养素不足,以素食为主。(这种膳食结构,热能基本能满足人体需求,但蛋白质质量不高,摄入量不足,脂肪、视黄醇、核黄素、钙等摄入量偏低,常出现营养缺乏或不足) 4、地中海膳食模式:富含植物性食物,包括谷类、水果、蔬菜、豆类、果仁等;每天食用适量的鱼、禽蛋、奶等。主要的食用油是橄榄油,大部分成年人有引用葡萄酒的习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很低) 二、营养的科学概念 1、营养:机体通过摄取食物,经过体内消化、吸收和代谢,利用食物中对身体有益的物质作为构建机体组织器官、满足生理功能和体力活动需要的过程。营养学就是研究人体营养规律、营养与健康的关系以及营养改善措施的一门学科。 2、营养素:指具有营养功能的物质,包括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水六大类。 分类:①宏量营养素:蛋白质、脂质、碳水化合物;②微量营养素:矿物质、维生素;③其他成分:水。 功能:①构成身体组织: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矿物质、水 ②供给热量:蛋白质、脂质、碳水化合物 ③调节生理功能: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水 3、营养价值:指食物中营养素及能量满足人体需要的程度。(包括营养素的种类齐全、数量充足和相互比例适宜,并且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 4、合理营养:指通过合理的膳食和科学的烹调加工,向机体提供足够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并保持各营养素之间的平衡,以满足人体的正常生理需要、维持人体健康的营养。 ※合理营养有以下基本要求:①机体对热能和各种营养素摄入量要满足要求。 ②机体通过进食,达到各种营养素摄入量比例适当。 ③减少烹调、加工和贮藏中的营养素损失。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案

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2、技能目标:运用科学探究方法测定食物中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认同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生物圈的其他生物。 二、教学重点: 1、营养物质的类别、作用和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 2、探究的一般过程。 三、教学难点: 探究活动的组织及进行。 四、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学生分组及分配工作,准备好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的各种材料、用具。 2、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1、预习与本节课有关的知识,并上网查阅相关资料。 2、思考实验方案来证明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 五、课时:2课时。 六、教学过程: 1、课程引入:大家好!我们每天都要摄入大量的食物来维持我们的生命和各项活动,那么我们想 一下,食物中到底含有哪些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对身体各部分起到了怎样的作 用?围绕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今天的内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板书课题) 2、教学内容:○1展示图片,我们都说,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那么,食物中有没有水呢?如果有, 能不能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呢?现在,老师给大家做个实验:取适量的小麦种子, 置于洁净的试管底部,用试管夹夹住然后置于酒精灯的外焰,一段时间后我们会看 到什么现象呢?(提问) 我们会看到试管内壁底部靠近小麦种子的地方附着着一层小水珠(学生回答)。 通过这个现象,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食物中含有水分。 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约占体重的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七十。人体的各项 生命活动,离开水都无法进行。人体内的营养物质以及尿素等废物,只有溶解在水 中才能运输。 ②我们接着进行实验:将小麦磨成面粉用水和起来,捏成一个面团,用一层纱布包 住,然后将其浸入一盆清水中,用手揉搓。不一会儿我们会看到什么现象?(提问) 我们会看到盆里的清水变得浑浊了。(学生回答) 接下来,我们取适量浑浊液体于试管中,加入碘试液,试管中的液体颜色变成了蓝 色。根据我们以前所学的知识,碘与什么反应能变成蓝色呢?对,是淀粉。淀粉是 最重要的糖类之一。所以我们得出了食物中的又一种营养物质,糖类。 糖类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之一,并且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生活中我们经常 看到如果病人不能正常进食,去了医院,医生首先会给病人输葡萄糖,一段时间, 病人就会感觉到不怎么饿了,精神也好多了。这是因为葡萄糖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葡萄糖、蔗糖、淀粉都属于糖类。展示图片,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糖类。 大家平时吃的食物中,还有哪些含有糖类啊?(提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