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扩折反拔尺偏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治疗尺桡骨干骨折

扩折反拔尺偏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治疗尺桡骨干骨折

扩折反拔尺偏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治疗尺桡骨干骨折
扩折反拔尺偏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治疗尺桡骨干骨折

外科学编写(尺桡骨骨折)

第六节尺桡骨骨折 目的要求 掌握尺桡骨骨折的临床表现和诊断,以及尺桡骨骨折的治疗原则。 熟悉尺桡骨骨折的病因及发生机制。 了解骨折分类及移位情况。 基础知识 尺桡骨干骨折多为双骨折,单发骨折较少见,且常见于青少年,尺桡骨双骨折可发生重叠、成角、旋转及侧方移位四种畸形。尺/桡骨骨干单骨折较少见,因有尺骨/桡骨支持,骨折端重叠移位较少,主要发生旋转移位。若发生重叠移位,多合并有下尺桡关节脱位或桡骨头脱位。 [解剖概要] 前臂由尺骨及桡骨并行组成。尺桡骨之间由坚韧的骨间膜相连。当单一尺骨或桡骨骨折时,暴力可由骨间膜传递到另一骨干,引起不同平面的双骨折,或发生一侧骨干骨折,另一骨的上端或下端脱位。尺、桡骨干有多个肌肉附着,且起止部位分布分散。当骨折时,由于肌的牵拉,常导致复杂的移位,使复位时十分困难(图45-6-1)。骨间膜结构使前臂的旋转活动限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过度旋转导致尺、桡上或下关节不稳定。若骨间膜发生挛缩,必然导致前臂旋转活动受限。

A B 图45-6-1 尺桡骨干骨折的移位 (一)尺桡骨干骨折 [病因与分类] 尺桡骨干骨折可由直接暴力、间接暴力、扭转暴力引起,但大部分病人多为复合暴力致伤。 1.直接暴力暴力直接作用于尺桡骨,如机器或车轮的直接碾压、棍棒打击,或刀砍伤等,尺桡骨骨折线多在同一平面,其形态多为横形或粉碎性(图45-6-2(1)),同时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损伤,也可为开放性骨折。 2.间接暴力跌倒时手掌着地,或车祸时手掌受冲击,暴力通过腕关节向上传导,导致桡骨中1/3部位骨折,骨折线多为横形骨折或锯齿状,若残余暴力比较强大,则通过骨间膜向内下方传导,引起低位尺骨斜形骨折(图45-6-2(2))。间接暴力引起的尺桡骨双骨折软组织损伤多不严重。 3.扭转暴力多为向后跌倒时手掌着地,同时前臂发生极度旋转,尺桡骨相互扭转而发生骨折,骨折线不在同一平面,其形态为螺旋形或斜形,多为高位尺骨骨折和低位桡骨骨折(图45-6-2(3)),同时可伴有严重软组织损伤或撕脱。 (1)(2) (3) 图45-6-2 尺桡骨干双骨折的类型 (1)直接暴力引起同一平面骨折;(2)间接暴力引起不同平面骨折;(3)扭转暴力引起不同平面斜形或螺旋形骨折 [临床表现和诊断]

桡骨远端骨折小夹板固定

桡骨远端骨折小夹板固定 *导读:此种骨折1814年AbahamColles加以详细描述过,此后即称这种骨折为Colles骨折。它是指桡骨远端的松质骨骨折,并向背侧移位的骨折。…… 此种骨折1814年Abaham Colles加以详细描述过,此后即称这种骨折为Colles骨折。它是指桡骨远端的松质骨骨折,并向背侧移位的骨折。Colles骨折,是最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所有的骨折的6.7%。多发生于中老年,女性较多。 桡骨远端骨折小夹板固定 一、骨折发生机理: 1、伸直型:手掌小鱼际部着地,造成骨折。骨折远端向桡侧和背侧移位。严重移位时,手腕部外型呈“餐叉样”畸形。此类骨折若复位不良而造成畸形愈合时,可影响肌腱的滑动,对手指功能产生严重影响。 2、屈曲型:手背部着地,造成骨折。骨折远端向尺侧和掌侧移位。手腕部外型“锅铲样”畸形,此类骨折若复位不良而造成畸形愈合时,可影响腕关节的活动功能。 二、骨折的治疗: 1、药物治疗:初期治宜活血祛淤、消肿止痛。中期治宜和营生新、接骨续损。后期治宜调养气血,强壮筋骨。 2、小夹板固定:手法整复后,用4块夹板超腕关节固定,将前

臂置中立位,曲肘90°,悬吊于胸前。 ⑴小夹板的作用: ①利用力量相等而方向相反的外固定力抵消骨折端移位倾向力。 ②以外固定装置的杠杆来对应机体内部的杠杆。 ③在夹板有效固定的同时,通过肌肉的主动收缩活动增强内在的固定力,矫正残余的畸形。 ⑵小夹板固定后的注意事项 ①随时调整布带,保持能来回移动1cm的松紧度,若手部肿胀疼痛严重,手指麻木,肤色变紫,应即刻到医院复查。 ②患肢在固定期间应保持中立位。 ③若在夹板两端或是骨突处出现疼痛,应拆开夹板检查,以防发生压迫性溃疡。 ④骨折固定的次日应来门诊复查,第1周复查2—3次,以后每 周一次,以便保持骨折对位良好。 ⑤视骨折愈合情况解除小夹板固定。 3、练功疗法 ⑴骨折复位固定后,即鼓动患者开始积极进行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屈伸锻炼及肩、肘关节的各向活动。 ⑵老年患者常见肩关节僵硬的并发症,即肩手综合征,应注意肩关节活动,加强锻炼,预防合并症发生。 ⑶粉碎骨折易继发创伤性关节炎,应尽早进行腕关节的功能锻炼。 ⑷解除固定后,作腕关节屈伸,旋转及前臂旋转活动。

尺桡骨双骨折怎样复位

尺桡骨双骨折怎样复位 *导读:尺桡骨干双骨折需将两骨近远段正确对位,矫正四种畸形,恢复两骨的生理长度。这种骨折复位比较困难,复位后容易移位。但是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经验证明,手法正复,适当外固定多数病例可以治愈。单纯尺骨或桡骨骨折治疗相同。复位比较困难,要求高,复位后容易移位。…… 尺桡骨双骨折在前臂骨折中居第二位,仅次于桡骨远端骨折,可发生侧方移位、重叠旋转、成角畸形,治疗较为复杂,不同形式的暴力所致骨折的类型亦不同。 尺桡骨双骨折的治疗方法: 尺桡骨干双骨折需将两骨近远段正确对位,矫正四种畸形,恢复两骨的生理长度。这种骨折复位比较困难,复位后容易移位。但是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经验证明,手法正复,适当外固定多数病例可以治愈。单纯尺骨或桡骨骨折治疗相同。 复位比较困难,要求高,复位后容易移位。 (1)儿童青枝骨折多有成角畸形,可在适当麻醉下,轻柔手法牵引纠正,石膏固定6~8周。亦可用石膏楔型切开法纠正成角畸型。 (2)有移位骨折先纵向牵引纠正重叠和成角畸型,并在持续牵引下,如系上1/3骨折(旋前圆肌止点以上),前臂要置于旋后位;中下1/3骨折(旋前圆肌止点以下),前臂要置于旋转中立

位,以纠正旋转畸形。然后在骨折处挤压分骨,恢复骨间膜的紧张度和正常间隙,最后使骨折端完全对位。复位后用长臂石膏管型固定8~12周,石膏成型后立即切开松解,固定期间要注意观察肢端血循,环防止发生缺血挛缩。肿胀消退后,及时调整外固定松紧度,注意观察和纠正骨折再移位。 尺桡骨双骨折的治疗方法包括开放复位内固定:适用于手法复位失败者或复位后固定困难者;上肢多处骨折骨间膜破裂者;开放性骨折伤后时间不长污染较轻者;骨不连或畸形愈合功能受限者。

尺桡骨双骨折诊疗方案

尺桡骨双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一、概述: 尺桡骨干双骨折较为多见,约占全身骨折的6%。青少年占多数。前臂中立位时,两骨干接近平行,骨间隙最大,骨干中部距离最宽,骨间膜较紧张,对尺桡骨起稳定作用;当前臂旋后时,骨间隙缩小,骨间膜上下松紧不一致,而两骨的稳定性降低;前臂旋前时,桡骨上段斜向交叉于尺骨上段,骨间隙最窄,骨间膜处于松弛状态,对两骨的稳定不利。 二、诊断 (一)诊断依据 1、病史:多有明确的外伤史,肢体遭受直接、间接或旋转暴力均可产生尺桡骨干双骨折。 2、临床表现: (1) 前臂肿胀,皮下瘀斑较严重,疼痛剧烈,尤其活动时疼痛加剧; (2)疼痛及压痛明显,纵轴叩击痛阳性,旋转功能障碍; (3)完全骨折有移位者,前臂有短缩、成角或旋转畸形;可触及骨擦感及异常活动; (4)若合并有前臂筋膜间隔区综合征者,可出现患肢剧烈疼痛、肿胀严重,手指麻木,皮肤发绀,被动活动手指时疼痛加重。 (5)其他:应注意有无桡神经深支损伤。 3、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入院后常规检查血、尿、大便检查、生化全套、心电图及胸片,需手术病人查丙肝、乙肝表面抗原、凝血系统、梅毒血清、艾滋病抗体等。 (2)影像学检查:拍摄正侧位X线片可确定骨折类型、移位方向。注意拍片时应包括肘关节和腕关节,以免遗漏上下尺桡关节脱位。 (二)证候分类 根据骨折部位可分为上1/3 骨折、中1/3骨折、下1/3骨折,如尺桡骨双骨折同时合并肱骨骨折,称为“漂浮肘”。 根据骨折处是否与外界相通分为闭合性骨折与开放性骨折两种。 以三期辨证治疗为基础,将骨折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三期,早期一般在骨折后1-2周,中期在骨折后3-4周,晚期在骨折1个月以后。 早期:前臂肿胀明显,压痛,纵轴叩击痛,前臂活动受限,局部散在瘀斑,舌红边有瘀斑,苔黄,脉弦数。 中期:前臂肿胀较前消退,压痛及叩击痛减轻,局部仍可见散在瘀斑,舌暗红,苔薄白,脉细弦。 晚期:前臂骨折处无压痛,肿胀消退,肌肉萎缩,肢体乏力,舌淡苔少,脉细缓。 三、治疗方案 (一)、中医外治法

尺骨桡骨骨干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尺骨桡骨骨干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适应症】 尺骨桡骨双骨折闭合复位失败或骨折合并血管神经损伤者 【麻醉方法】采用臂丛阻滞麻醉 【手术切口】前臂背侧切口,以骨折为中心,在尺骨的尺侧及桡骨的桡侧各做一长约6cm纵形切口 【手术体位】仰卧位,患肢外展置床旁桌上。上臂绑气囊止血带,健侧上肢固定于身体同侧。双下肢用约束带固定,静脉通路建立在下肢。 【手术步骤】 1.常规消毒、铺蛋单 2.显露尺骨 3.尺骨骨折复位内固定(1)如为尺骨上1/3横折,亦可用髓内钉固定(2)如尺骨为斜折或螺旋骨折,骨折端不稳定易在移位时,可用钢板固定 4.桡骨骨折显露、整复并内固定 5.透视检查针位、针长及骨折复位情况 6.缝合伤口 【护理操作配合】 1.递擦皮钳夹乙醇纱布消毒皮肤,递治疗巾及无菌单,套袜套,贴术前膜,铺大单、中单 2.递驱血带驱血,巡回护士上气囊止血带压力,递2块干纱布置

于,切口两侧,,递手术刀切开皮肤,电刀,中弯血管钳切开皮显露尺骨骨折部 3.递克氏针,电钻自鹰嘴将克氏针钻入尺骨近骨折段髓腔,;递骨膜剥离器和复位钳对合骨折 4.递电钻、钻套通过钢板孔钻骨孔;递测深器测量骨孔深度,递丝锥攻丝;递螺钉及起子拧入螺钉,同法拧入其余螺钉 5.递骨刮匙,中弯血管钳清除积血;桡骨复位后,将合适的钢板弯成一定的弧度,配合方法同尺骨内固定 6.递无菌中单遮盖手术野,进行C形臂机透视 7.递生理盐水冲洗伤口,清点器械、纱布、棉垫、缝针等,递2-0号可吸收线缝合筋膜和皮下组织,清点器械、纱布、棉垫、缝针等,递乙醇棉球消毒切口皮肤,小皮针、1号丝线、有齿镊间断缝合皮肤,递乙醇棉球再次消毒切口皮肤,递敷料覆盖伤口

尺桡骨骨干骨折

精选文档 尺、桡骨干骨折 一、查房医嘱 概述 尺、桡骨干骨折多发生青少年,不同形式的暴力所致骨折的类型亦不同。 入院评估 一、病史询问要点 外伤史,前臂疼痛剧烈、活动障碍。 二、体格检查要点 1.局部疼痛、肿胀、肢体畸形,前臂旋转功能受限。 2.检查局部明显压痛,有骨摩擦音及假关节活动。 3.X线检查可确定骨折。 三、分析门诊、急诊资料 通常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和X线表现不难确诊。 四、继续检查项目 上、桡尺远侧关节X线,注意有无关节脱位。 五、门诊医嘱示范 对于怀疑骨折的病人 拍摄前臂正侧位X线片。 对已已经确诊骨折需要保守治疗的病人

闭合复位石膏固定。1. 精选文档 2.对症止痛非甾体类药物。 3.随访固定4~6周,定期拍片复查。 病情分析 一、初步诊断 外伤史;患侧局部肿胀、畸形、压痛,可触及骨擦感;X线可发生骨折线即可确定诊断。 二、鉴别诊断 ' 1.孟氏骨折 指尺骨上1/3骨折合并桡骨小头脱位。可通过X线照片加以鉴别。 2.盖氏骨折 指桡骨下1/3骨折合并下桡尺关节脱位。通过X线照片可以明确诊断。 三、临床分期或分型 (一)尺、桡骨双骨折 1.直接暴力骨折为横型或粉碎型,骨折线在同一平而。 2.间接暴力跌倒时手掌着地,暴力通过腕关节向上传导,首先使桡骨骨折,通过骨间膜向内下方传导,引起低位尺骨斜形骨折。 3.扭转暴力前臂受扭转外力,发生双骨螺旋性骨折,多为高位尺骨骨折和低位桡骨骨折。 (二)桡骨干骨折 幼儿多为青枝骨折。单纯桡骨干骨折移位不多。

(三)尺骨干骨折 精选文档 单纯尺骨干骨折少见,由直接暴力所致,骨折端移位较少。 治疗计划 一、治疗原则 根据病人的骨折特点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二、治疗方法 1.保守治疗受伤时间短,局部肿胀轻,无血管神经损伤,可进行手法复位外固定。 2.手术治疗 1)适应证与禁忌证 适应证手法复位失败;开放性骨折;合并神经、血管、肌腱损伤;陈旧骨折畸形愈合或畸形愈合。 禁忌证局部或全身感染。 2)术前准备(全身准备及专科准备) 完善术前常规检查,包括对病人心、脑、肺、肾等多脏器评估。3)手术入路及特点 ·病人仰卧位。 ·根据骨折的部位选择切口,一般在尺、桡骨上分别作切口。 ·可采用钢板螺钉或髓内钉固定。 4)注意要点 ·尽量解剖复位,以避免前前臂旋转功能障碍 5)术前准备

手法整复中立位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

手法整复中立位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伸直型) 操作规范 一、托提折顶尺偏旋前手法复位对不能耐受疼痛患者,局部血肿内麻醉,患者坐位,年老体弱者平卧位,上臂外展约60°,肘关节屈曲90°,手心向下。一助手握住前臂,术者两拇指并列置于桡骨远端背侧,余四指置于其腕部,扣紧大小鱼际,先对抗牵引2-3min,恢复桡侧柱和中间柱的骨性支柱,必须使桡骨桡侧方和尺侧方皮质恢复高度,以此稳定桡侧柱和中间柱;待重叠移位基本纠正后,按骨折移位方向,双手拇指同时向掌侧按压,当指下感觉骨折断端平齐时,双手食指抵住骨折近端向上托提,折顶腕关节使之掌屈尺偏旋前,纠正骨折移位及成角畸形,维持中间柱和尺侧柱的稳定,理顺肌腱。 二、超腕关节中立位小夹板固定复位成功后选用与患者前臂相匹配的可塑性柳木夹板固定,在维持牵引下腕部外敷消定膏(甘肃省中医院院内制剂),放置棉垫后,4块小夹板超腕关节固定于中立位,掌背侧分别用2块较宽夹板固定桡骨,维持桡侧柱和中间柱的稳定,桡侧和尺侧分别用2块较窄夹板固定,维系桡侧柱和尺侧柱的稳定,用4条系带捆扎,调整松紧适度,前臂和远端用三角巾悬吊,保证腕关节中立位。 三、动静结合,早期康复干预分期予早期康复干预。 1、软组织肿胀期 骨折后,断端出血,软组织肿胀,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后,由于小夹板纵向挤压,静脉回流受阻,肢体远端肿胀加剧,肿胀在术后24~72 h达到高峰。因此,腕部外敷中药消定膏(甘肃省中医院院内制剂)以消肿止痛、活血化瘀,并指导患者进行手指屈伸功能锻炼,嘱患者尽力屈伸手指小关节,尽最大努力伸展五指持续5 s,尽最大努力握拳持续5 s。每日30次,早晚各15次。以个体化耐受性为度。 2、肿胀消退期 小夹板固定后约3~5 d,断端出血停止,软组织肿胀高峰已过,开始进行轻手法被动活动腕关节。嘱患者腕关节保持中立位,轻轻打开小夹板,洗去外敷膏药,医者一手固定桡骨远端骨折部,另一手握住手指,轻轻使腕关节进行被动活动,可先掌屈,略背伸,再尺偏,略桡偏,最后轻轻环转,约3~5次,然后外敷消定膏,小夹板固定于中立位。同时手指屈伸活动每日30次,早晚各15次。 3、血肿吸收期 伤后1~2周,肿胀消退,骨折断端血肿开始吸收,纤维粘连形成,由于肢体的消肿,影响固定的可靠性,容易导致骨折再移位,需要及时调整夹板松紧度,在每次调整夹板松紧度时,先轻手法按摩骨折局部大约3 min,牵拉腕关节大约10次左右,前后移动腕关节5次左右,在这个过程中要做手指关节的被动活动,做腕关节的背伸掌屈活动约2 min,做腕关节的旋前旋后活动及轻微按压下尺桡关节,约需要2 min,逐渐加大腕关节被动活动度,加大掌屈与尺偏

尺桡骨干双骨折护理常规

尺桡骨xx骨折护理常规 桡尺骨干双骨折是指前臂桡骨和尺骨同时发生的骨折,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骨折部位多发于前臂中和下部。 1.临床表现 1.有外伤xx。 2.多发生于儿童及xx。 3.局部肿胀,疼痛及压痛,肢体可有畸形,骨擦音和异常活动,前臂功能障碍。 4.X线摄片检查可确定骨折情况。 2.辩证施护 1、一般护理 (1)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保持肢体功能位或所需的治疗性体位。 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骨折部位疼痛、肿胀、血运情况。 (2)外固定包扎的松紧度,发现问题时,报告医师,及时调整。 (3)患肢皮肤温度和颜色、动脉搏动、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及被动活动手指时的反应等。 3、尺桡骨骨折应使上臂自然下垂、肘关节屈曲90o、腕关节背伸30o、前臂中立位、手半握拳、拇指对掌位,三角巾悬吊。 4、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5、小夹板外固定护理

(1)向患者说明小夹板固定的注意事项,以取得患者的配合。 (2)整复固定完毕,搬动患者时,注意保护患肢,保持正确的位置,严防骨折断端重新移位。 (3)固定期间,抬高患肢并保持患肢的功能位或所需特殊体位。 (4)注意观察小夹板包扎的松紧度,以布带能在夹板上下移动1CM为标准,随着患肢肿胀逐渐消退,及时报告医师,进行调整。 (5)经常巡视病房,倾听患者主诉,密切观察患肢的血液循环。如发现肢端皮肤青紫或苍白,肤温较对侧下降甚至冰凉,主诉剧痛、麻木等现象时,报告医师,及时处理。 (6)整复固定后麻醉药效消失,患者感觉正常后,即可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7)经常检查压垫的放置位置是否合适,避免夹板压迫,形成压疮。保护小夹板的清洁。 (8)解除固定后,如需中药熏洗、热敷、应予以具体指导。 3.给药护理 遵医嘱局部给予贴敷、熏洗,过敏者及时揭去,并注意观察用药反应。 4.饮食护理 (1)骨折早期饮食宜清淡、富营养、易消化,忌食肥甘、煎炸之品。 骨折中后期宜选择补益气血之品。 (2)长期卧床患者鼓励多饮水和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和水果,以利大便通畅。 5.情志护理

探讨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和手术治疗效果

探讨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和手术治疗效果 发表时间:2016-06-07T15:32:28.190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4期作者:边磊 [导读] 针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行手法复位和手术治疗的效果相当,但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手法复位。 黑龙江省鹤岗市中医院 1541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和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4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A、B两组,每组20例,A组患者接受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治疗,B组患者接受常规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后6个月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0.00%,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00%,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B组患者治疗后腕关节功能评分(87.6±12)显著高于A组(72.3±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行手法复位和手术治疗的效果相当,但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手法复位。因此,在实际的治疗中,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治疗方法。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手术治疗;关节功能 桡骨远端骨折常见于中老年人,多为间接暴力致伤所致,患者在跌倒时腕关节处于背伸(掌屈)及前臂旋前位,手掌撑地。此时,暴力集中于骨远端松质骨处从而引起骨折。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临床表现为腕部肿胀、有明显的压痛感、手和腕部活动受限,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手法复位和手术治疗是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主要方式[1],两种方法的疗效可能存在差异。本次研究就我院收治的4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别行手法复位和手术治疗,就两者的疗效进行比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40例,所有患者入院前均经X线片检查诊断为闭合性的桡骨远端骨折。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20例中男13例,女7例,年龄在28~65岁,平均年龄(46.5±7.5)岁;观察组20例中男11例,女9例,年龄在35~62岁,平均(45.8±7.8)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无名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 A组 A组患者接受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法治疗:首先,根据患者病情及身体情况给与同等基础性药物治疗,采用无菌注射器抽取患者骨折部位的积血,并注入5ml 1%的利多卡因(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4620),取患者卧位,患肩外展90°,肘关节屈曲90°,紧握患肢前臂近端做对牵引,握住患肢手掌进行8min左右的持续牵引,牵引结束后,迅速将患肢关节掌屈、尺偏、以适当的力度和方向按压骨折远端背侧,直至完全复位[2]。复位完成后用石膏对患侧进行石膏托固定,并根据骨折远端的移位情况进行塑形,拍摄X线片显示复位满意后对患者进行悬吊固定,嘱患者行一定的放松活动。1w后门诊复查X线片,如果骨折出现移位则根据手法复位,如果复位失败则可以行手术切开复位。 1.2.2 B组 B组患者接受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法:B组患者主要为开放性骨折、腕关节骨折伴脱位、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或者手法复位失败的患者。首先,行全身麻醉,以桡骨远端掌侧或背侧切口,显露出骨折端,在直视下对骨折进行牵引复位,复位后用选择掌侧入路T 形或Y型钢板进行固定。采用C臂X-ray行腕关节应力实验和应力位摄片,确认复位满意后关闭切口,不行外固定。在术后第1d开始逐步对患侧腕关节进行康复功能训练[3]。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随访半年,采用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对手术疗效进行评分。①优秀:患者临床症状消失,骨折复位,患肢未见畸形或疼痛现象,活动良好。②良好: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骨折基本复位,患肢骨折处未见明显的畸形,偶尔伴有轻度的疼痛。③差:患者有明显的疼痛感和僵硬感,骨折部分为复位甚至出现畸形,患肢活动受到限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 1.4统计学方法将数据纳入SPSS19.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A、B两组患者治疗后优良率分别为90.00%和95.00%,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B组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评分(87.6±12)显著高于A组(72.3±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089,P<0.05)。 3 讨论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类型,临床多表现为腕部肿胀,有明显的压痛感,伸直型骨折有典型的餐叉状和枪刺样畸形,尺桡骨茎突在同一平面,直尺试验阳性。行X片检查可清楚显示骨折及其类型。临床上针对桡骨远端骨折一般采用的方式主要有手法复位、夹板或者石膏固定等非手术治疗方式,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情况给予基础性的药物后再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4]。传统的手法复位是指用指、掌、腕、臂的劲力或者结合器械的帮助,作用于筋骨,以及通过经络、穴位由表入里,从而达到整复疗伤,祛病强身效果的一种治疗方法。手法复位适用于大部分的骨折病变,通过合理的牵拉、复位,缓解患者骨折情况。手术切开复位是临床上针对桡骨远端骨折的主要手术方式,通过手术能够较好的处理患者骨折部位,并去除受伤的其他组织[5]。但手术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如感染、畸形愈合、迟发性韧带联合不稳定,因切开复位是开放性的手术,所以接触感染源的几率较大,而如果手术治疗不当或复位不佳则可能出现骨折畸形愈合的情况。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0.00%,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00%,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但B组患者治疗后腕关节功能评分(87.6±12)显著高于A组(72.3±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也显然说明,切开复位手术治疗和手法复位保守治疗的疗效相当,但手术治疗对患者的恢复更好,患者软组织的保护较好,且患者术后愈合较快。 综上所述,针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行手法复位和手术治疗的效果相当,但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手法复位,因此,在实际的治疗中,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治疗方法。

桡骨远端骨折诊疗方案

桡骨远端骨折诊疗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 (1)有外伤史,多为间接暴力所致。 (2)伤后腕关节围肿胀,疼痛,前臂下端畸形,压痛明显,腕臂活动功能障碍。 (3)X线摄片检查可明确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有跌倒用手掌撑地的病史;或有腕关节掌屈着地而受伤病史。 (2)伤后有腕部肿胀,并出现“餐叉”畸形;也可由于骨折远端向掌侧及尺侧移位,腕关节畸形不显著。 (3)伸直型X线片上具有三大特征:①骨折远端向背侧及桡侧移位;②桡骨远端关节面改向背侧倾斜,向尺侧倾斜的角度也消失;③桡骨长度短缩,桡骨茎突与尺骨茎突处于同一平面。屈曲型桡骨骨折远端向掌侧移位。 (二)骨折分型与分期 1.分型 (1)无移位型:骨折无移位,或可为轻度嵌入骨折,腕关节轻度肿胀,无明显畸形,折端有环行压痛,纵轴挤压痛,前臂旋转功能障碍。 (2)伸直型:远端向背侧移位,前臂下端呈“餐叉样”畸形,腕背侧可扪及骨折远端骨突。 (3)屈曲型:远折端向掌侧移位,可伴下尺桡关节脱位,腕关节掌侧可扪及骨折远端骨突,畸形与伸直型相反。 (4)半脱位型:桡骨远端背侧或掌侧缘骨折,可合并腕关节半脱位,腕关节肿胀,畸形呈半脱位,腕横径增宽。 2.分期 根据病程,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期。 早期:伤后2,可进行手法整复治疗,但初期常肿胀重,可伴有力性水泡。 中期:伤后2~4,肿胀逐步消退,有明显骨痂生长,骨折断端相对稳定,此时手法复位困难,如需要再次复位,应在麻醉下行折骨复位。 晚期:伤后4以上。骨折断端成熟骨痂形成,逐步塑形改造,已相当稳定。此时无法手法复位、调整,如有影响功能的重畸形,需手术治疗。 二、治疗案

2018年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桡骨远端骨折中医诊疗方案 (2018年) 桡骨远端骨折就是指距桡骨远端关节面3cm以内的骨折,就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急诊骨折病人的1/6 。直接暴力与间接暴力均可造成桡骨远端骨折,但多为间接暴力所致。主要发生在6-10岁与60-75岁两个年龄阶段。在 6-10岁阶段,男女发病率没有显著性差异;在60-75岁阶段,女性患者明显比男性患者增多,随着年龄增加,其发生率逐步上升。从发生的原因瞧,在6-10岁阶段,主要就是高能量损伤引起,也与年轻患者的骨骼发育有相关性;而在60-75岁阶段,低能跌伤远比高能创伤多,其原因与高龄及肝肾亏虚相关。 一、病名 中医病名:桡骨远端骨折(TCD 编码:BGG000)。 西医病名:桡骨下端骨折(ICD-10 编码:S52、501)。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本病证参照《中华人民共与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进行诊断。 1、病史:有明确外伤史。桡骨远端骨折多为间接暴力引起,应力作用于桡骨远端,使之发生骨折。常见于跌倒,肘部伸展,前臂旋前,腕关节背伸,手掌部着地致伤。或肘部伸展,前臂旋前,腕关节呈掌屈,手背部着地致伤。 2、症状与体征:①腕部剧烈疼痛,肿胀明显,常波及手背及前臂下段;②移位严重者,出现餐叉样畸形或枪刺状畸形,腕关节及前臂旋转活动障碍,手指活动因疼痛而受限;③桡骨远端压痛明显,有纵轴挤压痛,触之有骨擦音。尺骨茎突较桡骨茎突向远侧突出。 3、辅助检查:X线正侧位片可作出诊断,表现出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多有以下表现:桡骨远端骨折块向背侧桡侧移位,骨折端向掌侧成角,或远端骨折块向掌侧桡侧移位,骨折端向背侧成角,桡骨短缩,骨折背侧骨质压缩嵌插,桡骨远端骨折块旋后。 (二)证候诊断 : 1、气滞血瘀证:伤后1—2周。血离经脉,瘀积不散,气血不得宣通;局部瘀肿明显,疼痛如刺,痛有定处,活动受限、痛处拒按,舌淡暗,苔薄白,脉弦涩。 2、瘀血凝滞证:伤后2—4周,肿胀渐消,疼痛渐减,但瘀肿虽消而未尽,筋骨未连。活动渐恢复,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涩。 3、肝肾不足证:伤后>4周。表现为肿胀已消,疼痛已减,骨折愈合迟缓,腰膝酸软,面色少华,舌淡胖,苔薄白,脉细。 (二)骨折分期与分型 1、分期:

尺、桡骨骨干骨折

尺、桡骨干骨折 一、查房医嘱 概述 尺、桡骨干骨折多发生青少年,不同形式的暴力所致骨折的类型亦不同。入院评估 一、病史询问要点 外伤xx,前臂疼痛剧烈、活动障碍。 二、xx要点 1.局部疼痛、肿胀、肢体畸形,前臂旋转功能受限。 2.检查局部明显压痛,有骨摩擦音及假关节活动。 3.X线检查可确定骨折。 三、分析门诊、急诊资料 通常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和X线表现不难确诊。 四、继续检查项目 上、桡尺远侧关节X线,注意有无关节脱位。 五、门诊医嘱示范 对于怀疑骨折的病人 拍摄前臂正侧位X线片。 对已已经确诊骨折需要保守治疗的病人 1.闭合复位石膏固定。 2.对症止痛非甾体类药物。

3.随访固定4~6xx,定期拍片复查。 病情分析 一、初步诊断 外伤史;患侧局部肿胀、畸形、压痛,可触及骨擦感;X线可发生骨折线即可确定诊断。 二、鉴别诊断’ 1.xx骨折 指尺骨上骨折合并桡骨小头脱位。可通过X线照片加以鉴别。 2.xx骨折 指桡骨下骨折合并下桡尺关节脱位。通过X线照片可以明确诊断。 三、临床分期或分型 (一)尺、桡骨双骨折 1.直接暴力骨折为横型或粉碎型,骨折线在同一平而。 2.间接暴力跌倒时手掌着地,暴力通过腕关节向上传导,首先使桡骨骨折,通过骨间膜向内下方传导,引起低位尺骨斜形骨折。 3.扭转暴力前臂受扭转外力,发生双骨螺旋性骨折,多为高位尺骨骨折和低位桡骨骨折。 (二)桡骨干骨折 幼儿多为青枝骨折。单纯桡骨干骨折移位不多。 (三)尺骨干骨折 单纯尺骨干骨折少见,由直接暴力所致,骨折端移位较少。 治疗计划

一、治疗原则 根据病人的骨折特点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二、治疗方法 1.保守治疗受伤时间短,局部肿胀轻,无血管神经损伤,可进行手法复位外固定。 2.手术治疗 1)适应证与禁忌证 适应证手法复位失败;开放性骨折;合并神经、血管、肌腱损伤;陈旧骨折畸形愈合或畸形愈合。 禁忌证局部或全身感染。 2)术前准备(全身准备及专科准备) 完善术前常规检查,包括对病人心、脑、肺、肾等多脏器评估。 3)手术入路及特点 ·病人仰卧位。 ·根据骨折的部位选择切口,一般在尺、桡骨上分别作切口。 ·可采用钢板螺钉或髓内钉固定。 4)注意要点 ·尽量解剖复位,以避免前前臂旋转功能障碍 5)术前准备 ·备皮,术前30min麻醉准备期给予抗生素。三、术前医嘱示范 (一)长期医嘱

尺桡骨骨折手术知情同意书

□□□□□医院 尺桡骨骨折手术知情同意书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位病历号 疾病介绍和治疗建议 医生已告知我患有需要在xx下进行手术。 前臂由尺、桡骨组成,两骨接骨间膜相连。两骨与周围骨共形成6个关节结构,分别为: 肱尺关节、肱桡关节、尺桡近侧关节(上尺桡关节)、尺桡远侧关节(下尺桡关节)、桡腕关节及骨间膜。其中尺桡近、远侧关节是前臂旋转功能的重要解剖基础。尺桡骨骨折多为双骨折,且严重粉碎,同时合并肌肉、神经及血管损伤,给治疗带来相当大的难度,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及后遗症,如骨折延迟愈合和不愈合、前臂旋转功能障碍、骨筋膜室综合征等等。 具体术式需要根据术中具体情况最后确定。常见手术为切开/闭合复位内固定,必要时植骨及一期或二期修复合并损伤等损伤。 手术目的是尽可能复位骨折,恢复尺桡骨的长度和力线,修复相关损伤,为骨折愈合与术后功能锻炼提供条件,最大限度保留前臂功能。患者预后还与骨折分型、骨质、患者年龄、性别、一般情况、体质、术后康复情况、是否出现并发症及合并症情况等因素有直接或决定性关系。 手术潜在风险和对策: 医生告知我手术可能发生的风险,有些不常见的风险可能没有在此列出,具体的治疗方式根据不同病人的情况有所不同,医生告诉我可与我的医生讨论有关我手术的具体内容,如果我有特殊的问题可与我的医生讨论。 1、我理解此手术存在以下风险和局限性: 1)麻醉意外,严重者可出现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2)根据术中情况变更术式或内固定方式; 3)术中损伤神经、血管及邻近器官,如运动神经损伤致相应肌肉功能失支配,引起肢体功能障碍;皮神经损伤致相应部位麻木疼痛;血管损伤导致大出血,严重者可致休克,肢体缺血性挛缩甚至危及生命,术中大出血,导致循环障碍,休克,需大量输血,甚至死亡可能。 4)围手术期心、肺、脑血管意外出现; a)脑出血或脑栓塞,神志不清,昏迷甚至死亡; b)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血压降低,休克,甚至死亡; c)肺栓塞,呼吸功能障碍,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5)伤口并发症: 出血、血肿、裂开、不愈合、脂肪液化、感染,瘘管及窦道形成;各种原因伤口不能一期闭合,需植皮、皮瓣移植或延迟关闭等;术后切口或创口部疤痕形成,甚至可能形成增殖性疤痕或疤痕疙瘩。 6)术中止血带、导尿管及其他导(置)管并发症,皮肤、血管、神经等损伤,尿管脱落,尿道、膀胱损伤及相应管道感染等出现; 7)骨折碎裂、移位较重,骨折对位对线不满意,骨折畸形愈合,术后可能需辅助外固定或牵引治疗,双上肢不等长; 8)术后肢体功能恢复不满意,缺血性肌挛缩,相邻关节僵硬,僵直,异位骨化,长时间肢体反复肿胀,顽固性疼痛,麻木,旋转屈伸活动受限,可能需进一步手术可能; 9)术后肿胀严重,影响血供,进一步加重肿胀,从而两者恶性循环导致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10)术后伤口感染,骨髓炎,可能累及关节致化脓性关节炎,需再次植骨、更换固定方式,清创、灌洗等可能;

儿童尺桡骨骨干骨折诊疗方案

XX骨科医院 儿童骨科尺桡骨骨干骨折诊疗方案 儿童尺桡骨骨干骨折相对少见,占全部儿童骨折的3%-6%,在儿童患者中延迟愈合和不愈合罕见,闭合复位外固定通常可以取得成功,故保守治疗为该骨折的标准治疗方式。但前臂的明显成角畸形可导致永久性的丧失旋前或旋后功能,同时遗留前臂弯曲畸形,故早期正确的治疗并不能忽视。上肢较少发生筋膜间隔综合征,一旦出现后果严重,在尺桡骨骨干严重的骨折中应警惕其发生,早期发现早期处理。 一、诊断标准 本病种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骨伤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诊断依据: 1.有外伤XX 2.多发生于儿童及XX 3.局部肿胀,疼痛及压痛,肢体可有畸形,骨擦音和异常活动,前臂功能障碍 4.X 线摄片检查可确定骨折情况。 二、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应根据骨折的不同征候分类及分期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征候分类: 1.青枝骨折: 伤肢轻度肿胀,骨膜增粗或成角 2.无移位骨折: 伤肢轻度肿胀,压痛,活动功能障碍,畸形不明显 3 有移位骨折: 伤肢畸形压痛及异常活动,根据受伤暴力不同分为: (1).直接暴力所致者,伤肢在同一水平出压痛,肿胀,有假关节活动,功能障碍,骨折线多在同一水平面上,呈粉碎或横断形

(2).间接暴力所致者,伤肢肿胀,桡骨上段尺骨下段压痛甚,旋转功能障碍,桡骨骨折线多在上,尺骨骨折线多在下 (3).扭转暴力所致者,伤肢肿胀,桡骨下段尺骨上段压痛甚,旋转功能障碍,尺骨骨折线在上,桡骨骨折线在下。根据病程的长短分为骨折急性期(发病 2 周以内)、骨折中期( 2 周到 1 月之间)及骨折后期(骨折 1 月以后)。 (一)急性期 1.应急措施 伤后在排除开放骨折、血管神经损伤及筋膜间隔综合征后应尽早复位,在前臂出现明显肿胀以前,应选择在麻醉下复位,可考虑臂丛、腋窝阻滞或全身麻醉,完善的麻醉可使前臂肌肉彻底松弛,利于取得更好的复位效果。 2.手法复位 器材: 前臂夹板共 4 块,木制中立托板1个,纸压垫 3 个,绷带2卷,棉花 1 包,束带 4 条。 复位方法的选择: (1)尺桡骨xx 骨折 ①青枝骨折: 运用推顶复位法,臂丛麻醉下前臂中立位牵引,术者持续捏持折部,短促用力推顶复位。注意不要用力过大造成折端移位,复位应适当矫枉过正,以免继发成角。 ②同一水平尺桡骨干双骨折和不同水平的尺桡骨干横断骨折: 运用回旋推挤提按复位法,麻醉完善使前臂彻底放松,屈肘前臂中立位牵引,分骨手法扩大尺桡骨骨间隙,回旋手法矫正旋转移位,推挤矫正侧方移位,再以提按手法矫正前后移位。 骨折水平靠近近端且尺骨骨折较稳定者应先复位尺骨,骨折水平靠近远端且桡

尺桡骨干双骨折护理措施

尺桡骨干双骨折护理措施 骨折虽然常见,而且一般可治愈,但是,骨折也有它的危害。骨折早期及晚期所带来是危害是不同的,下面简单介绍骨折早期的危害。主要表现在: 1、休克。严重创伤,骨折引起大出血或重要器官损伤所致。 2、脂肪拴塞综合症。发生于成人,是由于骨折处髓腔内血肿张力过大,骨髓被破坏,脂肪滴进入破裂的静脉窦内,可引起肺、脑脂肪栓塞,亦有人认为是由于创伤的应激作用,使正常血液中的乳糜微粒失去乳化稳定性,结合成直径达10-20vm的脂肪球而成为栓子,阻塞肺毛系血管。同时,椎间孔镜在肺灌注不良时,肺泡馍细胞产生脂肪酶,使脂肪栓子中的整形脂肪小滴水解成甘油与游离脂肪酸,释放儿茶酚胺,损伤毛系血管壁,使富于蛋白质的液体漏至肺间质和肺泡内,发生肺出血,肺不张和低血氧,临床上出现呼吸功能不全,发绀、胸部拍片有广泛性肺实变。动脉低血氧可致烦燥不安。嗜睡、甚至昏迷和死亡。 3、重要内脏器官损伤: a、肝、脾破裂:严重的下胸壁损伤,除可致肋骨骨折外,还可能引起左侧的脾或右侧的肝破裂出血,导致休克。 b、肺损伤:肋骨骨折时,骨折端可使肋间血管及肺组织损伤,而出现气胸、血胸或血气胸,引起严重的呼吸困难。 c、膀胱和尿道损伤:由骨盆骨折所致,引起尿外渗所致的下腹部、会阴疼痛、肿胀以及血尿、排尿困难。 d、直肠损伤:可由骶尾骨骨折所致。而出现下腹部疼痛和直肠内出血。 4、重要周围组织损伤: a、重要血管损伤:常见的有股骨髁上骨折,远侧骨折端可致蝈动脉损伤。胫骨上段骨折的胫前或经后动脉损伤,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近侧骨折端易造成肱

动脉损伤。 b、周围神经损伤:特别是在神经与其骨紧密相邻的部位如骨中、下1/3交界处极易损伤紧贴肱骨行走的跷神经。腓骨颈骨折易致腓总神经损伤。 c、脊髓损伤:为脊柱骨折和脱位的严重并发症,多见于脊椎颈段和胸腰段。出现损伤平面以下的截瘫,目前,虽有不少关于脊髓损伤再生的研究,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脊髓损伤所致的截瘫可导致终身残废。 5、骨筋膜室综合症。即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筋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症候群。最多见于前臂掌侧和小腿,常由创伤骨折的血肿和组织水肿使其室内内容物体积增加或外包扎过紧、局部压迫使股筋膜室容积见效而导致骨筋膜室内压力增高所致,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前臂8.7kPa(65mmHg)小腿7.3kPa(55mmHg)可使供应肌肉的动脉关闭,形成缺血-水肿-学血的恶性循环,根据缺血的不同程度而导致 a、濒临缺血性肌挛缩-缺血早期,及时处理恢复血液供应后,可不发生或仅发生极小量肌肉坏死,可不影响肢体功能。 b、缺血性肌挛缩-较短时间或程度较重的不完全缺血,恢复血液供应后大部分肌肉坏死。形成挛缩畸形,严重影响患肢功能。 c、坏疽-广泛、长时间完全缺血,大量肌肉坏疽,常需截肢,如有大量毒素进入血循环,还可致休克、心率不齐和急性肾衰竭。 以上是骨折早期的危害,总之,进口臭氧治疗仪骨折会引起其他疾病,有损健康,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时刻谨防骨折。 二、尺桡骨干双骨折吃什么好? 食疗方: 方1赤小豆适量煎服,加赤砂糖少许温服之,本方适用于活血化瘀期。

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技巧笔记

手术技巧:掌侧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 (2016-01-22 23:32:05) 转载▼ 标签: 杂谈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骨折之一,随着时间推移,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也在不断进步。和传统的石膏固定或者外固定相比,掌侧钢板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更好。但是也有文献指出掌侧钢板内固定的并发症可以高达16%。 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目的是获得解剖复位和牢固的固定,促进腕关节的早期活动。如果正确的进行掌侧钢板固定手术,有许多并发症是可以避免的。在近期的Injury 杂志上,比利时的Vanhaecke 对桡骨远端骨折的掌侧锁定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技术做了详细介绍。 理论基础 在桡骨掌侧放置掌侧锁定钢板具有两个明显的优势。 首先,它可以中和背伸肌力造成的应力。带有角度稳定螺钉的钢板可对远端骨折块进行支撑,将应力传导至桡骨干(图1)。软骨下支撑意味着远端关节面骨折块不仅仅获得稳定,而且按照软骨下骨解剖形状扇形分布的螺钉也能对其形成支撑。这种固定方式可以增加大多数桡骨远端骨折的稳定性,允许早期活动。 其次,和背侧钢板相比,将钢板放置在桡骨远端分水岭线(分水岭线是桡骨远端掌侧面的一条横形骨嵴, 位于旋前方肌与掌侧桡腕韧带之间)远端可以减少对肌腱的刺激。那里有充分的空间进行操作,肌腱很少能够与内固定产生接触。而且,大多数的内固定都可以被旋前方肌覆盖。 图 1 a 典型的桡骨远端背侧粉碎性骨折的 3 维CT 重建:背侧骨块严重压缩;b 对骨折进行虚拟复位后的 3 维CT 重建:骨质缺损需要通过钢板进行支撑;C 采用掌侧锁定钢板固定后的侧位片:箭头指示应力传导的方式 手术适应证 对于桡骨远端关节外骨折,如果闭合复位后仍然存在骨折移位,背侧成角大于20°、掌侧压缩超过 5 mm、桡骨短缩超过 3 mm 以及远端骨折块移位超过 2 mm 的情况下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对于关节内骨折,如果骨折移位大于 2 mm 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由于骨密度下降预示着骨折容易出现继发移位,因此对于老年患者其手术的适应症要较年轻患者更宽。 手术禁忌证

手法加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

手法加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 发表时间:2016-05-09T16:04:04.273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11月第33期作者:丁为民[导读] (泰兴市新市卫生院江苏泰兴 225452) 手法加小夹板固定治疗的方法对桡骨远端骨折保守治疗的效果显著且相对安全。 丁为民 (泰兴市新市卫生院江苏泰兴 225452) 【摘要】目的:探讨手法加小夹板固定对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对本科近期收治的46例桡骨远端骨折门诊病历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手法加小夹板固定治疗,并按时随访,统计治疗效果;结果:所有46例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为,优69.57%、良21.74%、可6.52%、差2.17%,治愈率为91.30%;结论:手法加小夹板固定治疗的方法对桡骨远端骨折保守治疗的效果显著且相对安全。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固定;小夹板固定【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3-0329-01 桡骨远端骨折是指桡骨在靠近远端关节面(3cm以内)发生的骨折,是临床常见的上肢骨折部位,多发生于骨质疏松的中老年女性及年轻男性。目前临床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主要为保守治疗。 本科室对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采取了手法复位结合小夹板固定的方法,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本科室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接收的门诊病历46例,均通过触诊、X线图像鉴别诊断,确诊为桡骨远端骨折;其中,男16例,女30例,年龄15~85岁,平均59.5岁,均为闭合性骨折;伸直型损伤19例,曲臂型损伤27例;按照AO分型[1],A型21例,B1型25例,均适合进行保守治疗。 2.方法 2.1 治疗方法 以患者舒适为原则,取卧位或坐位,患处肿胀疼痛严重者给予血肿内局部麻醉,帮助患者屈肘90°,伸直型损伤患者掌心向下(前臂前位),曲臂型损伤患者掌心向上(前臂后位),一名医生握住患者前臂的近端,术者分别用双手握住患者的大小鱼际,向患者的反方向对抗拔伸三十分钟左右后迅速将患者手掌曲向尺端(伸直型损伤患者掌屈尺偏,曲臂型损伤患者掌背伸尺偏),纠正骨折成角,缩短移位,持续拔伸牵引,并触摸骨折部位,检查复位情况,若对位仍欠佳,可加用摇晃、端提等手法进一步纠正直至复位满意。 正确复位后,保持牵引状态,将事先准备好的2宽2窄的4块小夹板分别置于前臂尺侧、桡侧、掌侧、手背侧,其中,伸直型损伤患者手背侧的夹板要超过手腕,曲臂型损伤患者手掌侧的夹板要超过手腕;使用压垫子,绷带在小夹板外环形缠绕加压包扎。固定结束后,重新拍摄X片检查手法复位情况,如发现复位欠佳,应重新复位调整。确定复位良好后,对患肢进行三角巾固定,并医嘱患者当日即可进行患肢的手指屈伸练习[2],注意抬高患肢。 另外给予患者口服伤科接骨片,一日3次,14岁以下儿童1次3片,成人1次4片,可温水或黄酒送服。 术后3~5天后复查,通过X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注意是否有异常愈合,如果出现移位,要进行重新固定,并可以适当调整小夹板的固定。固定过程中,医嘱患者每周复查一次,并进行记录。根据患者情况在固定5~6周后,可以卸下小夹板,进行X片检查复位情况并记录。医嘱患者自主进行腕功能的锻炼,并应循序渐进,逐渐增加锻炼强度。 位成功后,对顾客回访3-6个月,记录患肢的功能恢复情况,获得回访率为100%。 2.2 数据处理 采用Excel工具对汇总的数据进行整理和计算。 2.3 疗效评价 将骨折愈合的情况分为优良可差四个层次,其中,优:X片证实骨折复位良好,功能恢复情况良好,且无不良反应及后遗症;良:X片证实骨折基本复位,功能恢复情况较好,能够满足日常生活的运动需要;可:X片证实骨折出现一定错位愈合,关节功能障碍明显;差:骨折明显错位愈合,关节功能障碍严重,甚至骨折未愈合。达到优或良即为治愈。 3.结果 所有46例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优32例(69.57%);良10例(21.74%);可3例(6.52%);差1例(2.17%),治愈率为91.30%。其中差的1例为85岁患者,由于年龄因素,骨质疏松较严重,在骨折愈合过程中出现二次损伤,需重新进行治疗。 4.结论 本科室对桡骨远端骨折进行治疗的治愈率达91.30%,充分说明手法复位结合小夹板固定是门诊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 5.讨论 手法复位仍是目前治疗桡骨骨折的有效方法,简单,方便,无外在创伤,避免了感染的发生,尤其适合闭合性、非粉碎性骨折,但是对于一些较年长的患者来说,骨质疏松严重,骨骼脆性增大,在复位过程中长时间、高强度的牵引容易造成二次伤害,应重点关注。 另外,手法复位后的固定,现在临床中逐渐减少了对石膏的使用[3],因为石膏固定限制腕关节的互动,造成腕部疼痛,僵硬,影响手指功能的锻炼,不利于患肢的恢复。因此本科室一直使用小夹板进行固定,能够通过调整固定的压力调节固定的松紧程度,且能够保证腕关节、手指可以在一定范围活动,也能够根据患肢的恢复情况进行夹板松紧度的调整,比石膏固定效果好。 本文主要讨论的病例对象为简单的、闭合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而对于一些不稳定的骨折,例如粉碎性骨折、陈旧性骨折、合并尺桡骨关节等,应考虑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Muller ME,Allgower M, Schneider R,et al. Manual of internal fixation. Techniques recommended by the AO-ASIF group [M].3rd Edit. New York: Springer,1991: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