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形势与政策论文 农业与科技的关系

形势与政策论文 农业与科技的关系

形势与政策论文 农业与科技的关系
形势与政策论文 农业与科技的关系

“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

授课学期2011 学年至2012 学年

第二学期

学院

专业

学号

姓名

任课教师

交稿日期

成绩

阅读教师签名

日期

学工部(处)制

农村与科技的关系

摘要:中国是名符其实的农业大国,农业是中国发展的血脉。如何让农业得到快速的发展已成为不能逃避的难题。近些年来,科技带给农业的进步已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农业与科技的关系已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发现我国科学技术在世界科技体系中的优势和不足,认识到成绩、认真对待差距。从我国实际国情和需求出发,选择正确的科技发展方向和战略重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在实践中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也成为我们必须攻克的难题。

关键词:中国农业科技

一、农业农村

(一)农业的现状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发生的很大的变化,但仍不能改变中国是农业大国的事实。从农业在中国发展开始,一直就在支撑着整个中华儿女的生命进程。现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农业农村也发生着很大的变化,也实现了很多历史性的进步。但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特别是农民增收问题一直是很难解决的。更有甚者已经荒废了自己的土地而选择进城务工,更甚者通过减少毛东哲来达到一些虚伪的目的。虽然国家已发布了很多相应的政策、想到了很多解决的方法,但这种农业滞后的现状仍得不到一定的解决,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要想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要讲农业的对外开放不断深化,需要形成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农业。发现农业目前到底存在什么样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并能看到目前我们国家的农业要有怎样的发展方向和制度改革。如果还像现在这个情况发展下去,中国的农业必将越来越荒废下去。

总之,中国农业的现状不容乐观。

(二)农业面临的问题

中国农业的现状不容乐观,农业面临着很大的问题。目前中国农业面临着以下问题:小农经营模式、农业产品的产量不稳定、只顾生产不参与经营。[1]

虽然,至中国建国以来农业已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中国农业生产仍改变不了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营模式为主题的经营方式。在中国长时间的发展中,不可否认,小农经济这种传统的模式对在中国农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不断发展,小农经济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已不能满足现在人民的需要。其产品形式单一、结构不稳定等,盲目的大量生产,只会进入一种不正常的怪圈。如果再长时间的使用这种

落后的生产方式,只会严重的影响到我国农业的市场竞争力。

不管是哪里的农产品的生产,都不能达到年年丰收的现象。对于农产品的生产来说很多时候是要收到当年天气的影响。如果能达到风调雨顺,则此年的收成会很好,但如果不好,收成必然遭殃。但我们都知道风调雨顺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小农经济已跟不上经济的发展,不仅其在技术上落后,在生产率、生产质量上也非常的落后。特别是我国还处于发展中国家的行列,农业水平的发展和发达国家基本不能相提并论,这也是我国农业存在一大难题。

另外,在农业发展中还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只顾生产不参与经营。即使农产品的产量很好、生产质量很高,但绝大数的生产者只知道盲目的生产,而不懂得参与到后来的销售中去。生产者不会很好的了解到市场经营的信息,产品的滞销很是严重,这样即使收成好也不是个办法,必须找到方法解决它。

对于农业上存在的问题很是繁琐,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方能解决。

二、中国科技现代化

(一)科技发展现状

中国不仅是农业大国,也是资源大国、经济大国。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的科技水平也上升了很多个台阶。在最近的十年、二十年中,中国科技的发展取得了卓越的成绩。无论是从科技人力资源、科技投入、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基础研究和前沿科技研究,以及科技成果的应用和产业化发展,中国的科技发展都上了一个大的台阶。特别是在载人航天、超级计算机、超级育稻技术为代表的一系列的重大科技项目,攻克了一批重大公益技术和产业共性关键技术,获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成果。[2]国外也有不少的学者提到中国的迅速崛起是近年来全球最重要的变化之一,中国将成为未来全球科技的主导。中国作为一个科技强国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中国也正在成为新的国际科技合作的核心。

从不少的研究成果、科技部的数据来看,中国在科技上的投入已经越来越多、在科技上的研究人员数量也急速上升。但是,中国科技在发展中也有不足产生。虽然在上面所说的方面做得很好,但在健康与环境、教育等方面做得很差。我国是人口大国,对于我国最近的取得的科技成果如果出于我们的人数平均一下就会发现和发达国家相比有着很大的差距。虽然数量多,但是人口也多。对于科技发展仍要做出很大的努力。

(二)科技发展方向及趋势

科技的发展已让我们尝到了成功的滋味,保持了较高的增长水平,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相比,我过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但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可以在健康、医疗条件、生态环境、以及教育水平等方面,大力发展,实现我国在这些落后领域的跨越式进步。

20世纪的主导科学是物理学,21世纪的主导科学就可以认为是生命科学。从人类基因组取得重大的成就开始,在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已经开始。转基因技术引起了一场农业革命。转基因领域的进步,已经是深入到各个方面。我国在这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目前研制出转基因大豆,这种大都能抗病毒,蛋白质含量高达48%,产量也比一般品种高12%;以研制出抗黄花叶病的大麦素;已毕较好地完成水稻基因组物理图谱。发现我国科学技术在世界科技体系中的优势和不足,认识到成绩、认真对待差距。从我国实际国情和需求出发,选择正确的科技发展方向和战略重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在实践中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

三、农业与科技现代化的关系

(一)科技现代化在农业中的体现

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在此过程中,通过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等应用到农业中,是农业生产力由落后的传统农业日益转化为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

科技在农业中的利用,已达到提高产品产量、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水平、保证食品安全等方面的作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就是不断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过程,不断提高科技对增产贡献率的过程。

科技在农业现代化体现的重要内容是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是指农业生产单位或生产地区,根据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特点,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为基础,以龙头企业或合作经济组织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系列化服务为手段,通过实现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条龙综合经营,将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的过程。虽然取得成效很好,但农业产业化模式不是万能的,不同区域采取农业产业化模式时,需要对该模式产生的历史背景、运做机制、绩效评价等进行评价,盲目引进外界模式往往会导致失败。

科技在其他方面还体现在农业信息化等。

(二)科技发展对农业的意义

从原始农业转变为传统农业,再转变为现代农业,这是农业发展的历史规律。农业现代化与持续化并不是对立或替代而是相互补充的关系。中国农业的伟大目标是在二十一世纪实现农业现代化,走集约持续农业的道路。

科学理论是实践变革的指导。从原始农业转变为传统农业,再从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这是世界上任何国家或地区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农业现代化这个思想在20实际就已提出,十九世纪工业与科学技术发展为农业现代化准备了条件。美国率先在农业上实行现代化,并取得了空前的进步。事实证明一切,很多国家开始纷纷效

仿。现代农业在产生奇迹般增加产品与效益的同时,由于曾对资源环境的忽视而带来某些负面效应。如能源消耗急剧增加,农药、除草剂等化学品对环境与食品安全构成威胁,这些问题正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近来已将资源环境良化纳入并作为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于是,便出现了自然农业的潮流。在哲理上提倡还朴归真,与自然和谐一致,尽量减少人类对自然的干预,主张低投入;在技术内容上强调传统农业技术,提倡堆肥、轮作、豆科作物、生物防治等,排斥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中的人工合成化学品(化肥、农药、除草剂、饲料添加剂)与生物工程技术;在管理上主张小型,自给自足,强调农户(场)内闭合式物质循环而排斥农户外的投入。它崇尚自然,但又极端地强调自然而走向否定人的能动作用,企图返回古代式传统技术而否定现代科学。八十年代中期以后逐渐衰落下去而被可持续农业思潮所代替。

可持续农业思潮既强调粮食安全与发展农村经济,又强调保护资源环境,实现生产、经济、生态三个持续性的统一。既强调发展当前的农业而又不破坏资源环境,兼顾当前与长远,促使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农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可持续性获得了国内外各界的广泛赞同。

近些年,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发展中国家开始了一种绿色革命。可惜,绿色革命在七十年代后遭到厄运。一些来自发达国家的专家批评绿色革命造成了农村两极分化,贫苦农民困无力购置新品种种子、化肥、农药等而难以从绿色革命中得到好处。随后自然农业、可持续农业思潮又接踵而起,这样,绿色革命思潮就沉寂了下来。但是,这一思潮指导下的行动却在发展中国家继续开花结果。其中,中国与印度被认为是绿色革命的典范。绿色革命建立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之上,重视对资源环境的保护;并与社会经济环境相适应,采取相应的政策与科技进步并增加投入。

科技给农业带来的进步不是任何人能取代的,科技让农业腾飞。

(三)中国农业的科技现代化之路

建国以来,中国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与农村生态环境获得了持续的发展与改善。但是目前农业生产与环境形势也日趋严峻,怎样养活养好十多亿中国人已成为世界注目的焦点。尽管当前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农业现代化而不再将这口号作为他们的目标,因而国际学术界农业现代化的声音已甚为微弱,西方已将现代农业称之为常规农业,但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仍有待于完成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这一艰巨的历史任务。中国式的农业现代化还必须有自己的发展道路与模式。根据中国人多地少、粮食紧、规模小的特点,必须强调高产、高效与持久发展相结合。将提高土地利用率、资源利用率放在首位,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农业结构与作物结构,增加高价值动物与作物的比重,积极发展外向型农业,

大力开展农产品的就地加工与其它二三产业,促进农村的小康与富裕化。在保护资源环境基础上,强调自然生态与人工生态的结合,不断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与抗逆能力,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产田,促进农业与农村的持续发展。

认识中国国情,走出自己的农业现代化之路,正确的将科技应用于农业中,将会给中国带来无尽的财富。

参考文献

[1]中国农业现状

https://www.doczj.com/doc/6813735094.html,/view/257e98d1b14e852458fb57b7.html

[2]形势与政策讲座——中国科技现状

https://www.doczj.com/doc/6813735094.html,/view/c2ff6775f46527d3240ce011.html

心得体会 2020年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论文范文精选3篇

20xx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论文范文精选3篇本学期的形势与政策课就要结束了,老师们讲的形势与政策课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课堂上,老师通过让我们观看最新新闻视频,学习时事热点政策,让我们很好地了解时事政治,引领我们紧跟时代步伐。作为一名大学生,深刻、全面地了解国内外的形势是非常必要的,而学习形势与政策这一门课程是对我们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它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和观点。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能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中国现在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世界局势如此动荡的情况下,中国如果能够抓住机遇,就可以以此作为跳板,在各个方面都会上升一个等级。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从现实的角度上来看,中国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如果在这个时候失去和平的环境,那将对中国的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中国一再的温和政策并不代表着中国的不闻不问,现在中国政府也在重视这个问题,也将在"钓鱼岛事件"后更加重视国家海权,包括中国在处理南海诸岛屿问题。我觉得我们要相信党和国家政府,跟着党和政府走。同时,这也引起我对我们当代大学生生活的反思。我们做为年轻的一代,我们就是祖国的未来,就是祖国的美好明天。可是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今天,我们又几个人能够

面对着国旗,负责任的说一句"我做好了一个中国当代大学生应该尽的责任。"我想我们大多数的大学生也没有做到。面对现在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环境,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我不知道我们当代的大学生、当代的青年们,能不能肩负起老一辈人留给我们的历史使命?钓鱼岛事件启示了我们需要的不仅是国家和政府的努力,还需要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共同努力,特别是我们当代大学生,要改变原有的精神面貌,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努力奋斗。也为祖国的美好未来奋斗。保卫国家,让祖国更加民主富强、让人民更加幸福美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十八大提出许多创新理论与我党以后最近xx年的奋斗目标的详细构想,同时十八大精神尚有许多待我们去学习和实践,我们应该继续保持对十八大精神持续学习,落实贯彻十八大精神,大力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只有学以致用,坚持用十八大精神指导实践,同时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十八大精神的理解,才能真正把十八大精神落到实处。我们党是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的组织的政党。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的武装下,让我们大学生认识到投身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是我们当代大学生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深刻了解当今国内国际的形势与政策不仅是帮助我们取得成功的一方良药,同时也是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精神面貌的一种有效途径。形势与政策课作为一门政治素质教育的必修课,不仅拓宽了我们的视野,也提高了我们的政治素质修养,

农业推广终结性考试论文写作(doc 8页)精美版

关于农业推广终结性考试课程论文的写作本课程终结性考核的形式为开卷考试课程论文的写作。5月17日前上交。 1.课程论文要求 (1)目的:终结性考核(课程论文)是对本课程所学理论知识、方法的理解及综合应用的评价。学生通过上网查资料、通过实地参观、调查访谈等活动,深入了解有关农业推广工作的现状(经验、问题)、发展趋势,并撰写课程论文。使他们:进一步明确农业推广的意义、思路和做法,借鉴国内外的经验,理论与实际结合,将所学习的理论、方法应用于实际;提高分析能力,应用、验证、巩固、充实所学理论知识,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要求:参观、访谈、调查等工作可以是集体进行,上网查资料、撰写课程论文,要求学生独立完成;选题要联系当地农业推广实际(实地调查1~2个点,数据要真实可靠);应查阅有关文献资料3~5篇(近3年发表的),介绍所选题目的背景情况,说明实际情况,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对策等;篇幅应不少于3000字;课程论文格式要求:①首页为论文提纲及内容提要;②第二页开始为正文;③末尾页附参考文献目录。打印字体要求:标题为二号黑体加粗,正文为小四号1.5倍行距。也可以用电大下发的作业纸写。 2.课程论文参考题目举例(其它题目也可) (1)农业推广体系的改革与发展思考 (2)××品种(技术)的推广过程分析 (3)提高农民培训质量的途径 (4)××镇(乡)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的形成与发展 (5)小麦节水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对农民自愿行为改变的影响 (6)当地当前农业推广工作现状调查、问题分析、对策探讨; (7)农业生物新品种推广与农民心理反应及农民行为变化规律分析; (8)农业生产管理技术(包括农副产品加工技术)推广与农民行为变化 (9)农产品流通过程与农民行为变化; (10)农村社团组织对农业推广的作用及农民行为变化的影响; (11)农村消费特点与农民行为变化调查总结; (12)、农业推广服务(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实践及经验总结;

形势与政策论文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形势与政策论文新能源汽 车发展现状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与“十三五”规划要点分析 读后感 姓名:雷锋 学号: xxx 系别: xx工程系 班级: xx级电气xx班 指导老师:阎建锋 完成时间: 2014年11月 25 日 目录

(一)、概述 资料题目: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与“十三五”规划要点分析 资料出处:第一电动网 主要内容 一、中国电动百人会理事会执行副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29日在2014电动汽车科技创新国际论坛上代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会介绍了中国汽车发展现状,并展望了“十三五”规划的要点。 二、欧阳明高认为发展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中国在有些方面有优势,并强调了总体的思路和目前主要任务,并对“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平时究竟是在用电还是在用油”这一目前市场争论的热点话题发表看法,指出百人会其中一个课题组的大量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比亚迪秦90%的时间都是在用电,用油的时间只有10%。 三、欧阳明高认为全球汽车技术正在经历四大变革:第一个是底盘电动化,第二个就是车身的轻量化,第三个变革就是智能化,第四个就是以为终端的车网融合所导致的交通网联化,这四大技术变革在不断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发展和驾驶体验。 四、欧阳明高认为,中国汽车现在发展也面临着三大挑战和任务:第一个就是中国汽车产业由大到强转型的挑战,第二个挑战和历史任务就是汽车排气污染治理的挑战,第三个挑战和历史任务就是汽车保有量快速上升与能源安全的挑战,对于中国的交通体系的特色和电动车辆已经取得的一系列成就,欧阳明高称之为“点——线——面”模型。

(word完整版)现代农业高技术的发展现状、方向和趋势

类别:综述 现代农业高技术的发展现状、方向和趋势 龚德平 现代农业是市场化、工业化、科学化、集约化、社会化、补贴与福利化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就是用现代物资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组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管理农业,用现代市场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知识文化型农民发展农业。现代农业高技术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核心。 (一)、现代农业高技术的发展现状 随着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高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农业高技术发展迅速。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技术不断向农业科技领域渗透和融合,逐渐形成了分子育种技术、转基因技术、数字农业技术、节水农业技术、食品加工技术、航天育种技术等农业高技术体系。 1、农业生物技术发展迅速,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制高点,对科学、技术、方法、理念、产业、社会与伦理产生一系列的革命性影响。现代分子育种学与传统动植物育种技术的结合,促进了新兴分子育种技术的发展。近年来由于转基因生物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影响尚存在一些科学意义上的不确定性,科技界纷纷把研究重点转向动、植物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该技术具有高效、安全的突出优点,已经展示出部分常规育种技术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以转基因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产业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最活跃的农业高技术产业领域之一。农业生物药物技术研究取得了一

批重大突破,成为农业高技术研究领域角逐的重点领域,目前以基因重组技术为代表的生物技术是农业生物药物研究的核心技术。生物技术在理论和技术上不断取得突破,为现代农业高技术的孕育、成熟、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直接地影响着人类的精神生活,冲击着传统的伦理观念,衍生出许多新的伦理道德问题。 2、农业信息技术与数字化技术日新月异,对传统农业的改造显示出强劲的动力。农业信息化技术与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主要有数据库技术、农业专家系统、3S技术、农业网络技术以及精确农业技术等。农业专家系统最早于1986年出现在美国,现在专家系统通过网络传送到田间和饲养场正成为一种趋势;以3S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与精确农业技术为基础的精确农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新潮流;农业现代高技术装备迅速地吸收应用电子与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发展成就开发出智能、高效、多功能和大型化农业现代装备。与此同时,农业信息技术与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社会物资生活、精神生活方式、以及人类物资、精神文明空间的拓展与延伸产生深刻的变革。 3、高技术引领驱动和支撑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成为世界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根本标志。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的迅猛发展,为解决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现代农业综合发展问题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农业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节水农业技术、新型肥料技术、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等方面。目前节水农业研究的目标是不断提高作物水分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依据作物生理需水确定作物用水;在新型肥料技术方面,目前主要研究主要集中在纵横向动态平衡施肥

对现代农业新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 农村行政管理专业《现代农业新技术》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对现代农业新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学生姓名:孙化 学号: 1551204458852 指导教师:鲁泽冰 专业:农村行政管理 年级:15秋 学校:黔江广播电视大学

对现代农业新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摘要:针对我国现代农业新技术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本文主要围绕农业新技术需要创新,农业新技术推广,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等方面来探讨我国农业新技术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农业新技术的发展趋势,这对我国的农业技术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农业技术;现状;趋势 一、引言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家的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为此,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一直是我国政府常抓不懈的一项重要工作。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农业科技新技术在改革创新中快速推进,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农业对科技新技术的依赖会越来越强,但在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新形势下,我们正面临着资源紧缺、基础设施薄弱、耕地连年减少、种粮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情况。因此,把农业科技作为推动农业技术和农业发展的战略高地,重视和加强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将是一项事关国家昌盛、民族兴旺的基础性、战略性、长期性任务。 农业新技术的实质要求就是“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业结合、生产生态协调”,这是对我国农业发展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也是中国农业新技术路线的体现[1]。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的决定力量,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对农业领域的项目支持力度不断加强,反映了我国致力于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而农业技术则是基础之基础,发展农业新技术具有长远战略意义,只有造就坚实的技术基础,才能保障农业长期稳定发展。因此,对我国现阶段农业新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做一全面的探讨很有必要。 二、农业新技术发展的现状 通过文献检索发现,目前我国在农业新技术发展过程中,主要农业新技术需要创新、农业新技术推广、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农业新技术教育培训等方面进行研究。本文主要围绕农业新技术推广、农业高新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现状与前沿动态

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现状与前沿动态 一、现代农业与现代农业科技 (一)现代农业 1.现代农业的概念 农业是最古老、最悠久的产业,也是永不衰退、不断推陈出新的母亲产业。至今为止,农业大体上经历了以刀耕火种为标志的原始农业、以自给自足为标志的传统农业和各国正在进行的现代农业三个发展阶段。现代农业正是继原始农业、传统农业之后的一个农业发展新阶段。从世界范围看,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在封建土地制度废除、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开始萌芽,第一次产业革命和现代工业有了较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的。 2007年的中央1号文件对现代农业给出这样的定义: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2.现代农业的特征 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最本质的特征是科学化、市场化。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现代农业商品化,突破了传统农业的自足性。传统农业长期处在封闭低效、自给半自给状态,难以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现代农业实现了商品化,农产品贸易国内外流通,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利

用、先进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现代管理手段的运用。 二是现代农业的工业化,突破了传统农业的自然性。打破了传统农业自然经济状态,走出了农业工业化的道路,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物质手段武装改造提升农业,从而大大增强农业快速发展和抗御风险能力。 三是现代农业的产业化,突破了传统农业的封闭性。改变了传统农业单兵挺进,就农业抓农业的工作路径,打破了农业仅仅或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有限性,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的产业化生产,农业的内涵得到了拓展,农业的链条得到了不断延伸,使得农工商的结合更加紧密。 四是现代农业的一体化,突破了传统农业的分割性。传统农业组织管理手段明显表现为部门分割、管理交叉、服务落后,具有相当的局限性。现代农业实现了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权责一致、上下贯通的管理和服务体系。 五是现代农业的一元化,突破了传统农业的边缘性。传统农业远离城市,城乡壁垒森严,阻碍了经济社会一元化发展。现代农业是立足农村但不排斥城市中有农业、农村中有工业的协调布局,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的优势互补,有利于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 (二)现代农业科技 1.现代农业科技的特征 农业科技发展的交融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科技通过与现代高新技术特别是生物技术的交融,在人工创造新物种、构建人工环境和数字农业等方面将取得重大突破,从而实现生物之间的大跨度交融,更新我国传统农业科学(如遗传学、育种学、作物栽培学、畜

2020年形势与政策2000字论文

形势与政策2000字论文 形势与政策论文【一】 周边安全环境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重要的外部条件。我国周边多个方向频繁出现异常状况,我国周边安全问题关乎到国家安全形势的发展和国家主权的维护,我国必须要塑造相应的国家安全意识,迎接即将面临的诸多问题,努力营造良好的周边安全环境 关键词中国周边安全稳定动荡 近期,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新变数与新“乱子”有所增加,不稳定与不确定性有所上升,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一些争议和摩擦连续出现,如中日钓*岛之争、中印边界领土争端、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等当前中国周边环境总体上呈现“东缓”、“西安”、“南乱”、“北稳”之势。 1、中国南海海洋权益之争 在我国周边安全诸多的挑战中,最近一段时变现得最为突出的无疑是我国与南亚五国(越南、文莱、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南海主权之争和中日钓*岛之争等。菲律宾驱逐我国在黄岩岛作业的渔民、越南挑衅我国台湾驻太平岛士兵、日本无理扣押我国在钓*岛附近作业的渔民等。事实,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南

海之争,不仅存在岛屿之争,还有海域划界和资源开发之争。中国和日本除了钓*岛的主权归属之争外,还有专属经济区和东海大陆架划界问题,中国和朝韩在东海域划界问题上也有分歧,这些问题都是关于资源和地缘优势争端,而这些海洋权益一旦丧失,将危害中国国土安全。 我国与南亚五国、日本、韩国、朝鲜等国的海权之争,实质是这些国家我国海洋资源的窥视、无理占有欲掠夺。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随着能源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严重,人们渐渐地把更多的目光转到海上资源。因为南海蕴藏这大量丰富的石油、鱼类等资源,所以我国周边各国都想来捞一手。 2、美国“重返”亚太 美国战略东移的实际展开,东亚和中亚地区都将成为美国军事部署和战略争夺的重点,这在客观上也势必加大对中国的军事压力。 目前,美国全球战略重心正在由大西洋向太平洋转移,其军事部署的重点也在随之调整,大量先进的海空力量逐步部署到东亚地区。同时,为了控制中亚地区的能源资源,美国也加快了谋势中亚的步伐,既和俄罗斯争夺势力范围,也对中国形成钳制。中美之间尽管在经济合作领域日益密切,政治对话也不断加强,但作为当今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美国决不会改变对中国的防范立场。美国的战略非常注重前瞻性,不是考虑三五年的事情,而是预谋一二十年甚至二三十年的事情,他们不可能对快速发展的中国完全放心,军事上的未雨绸缪是应有之义。在

中国农业科学院学位论文与摘要写作规范

中国农业科学院学位论文与摘要写作规范 (2009年6月修订) 学位论文是表明作者具有创造性研究成果或在研究工作中具有新的见解,并据此申请博士或硕士学位的重要文献资料,是一篇(或由一组论文组成的一篇)系统的完整学术论文。要求作者应有优良的思想品德和学术道德以及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的科学作风。学位论文的管理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之一。为进一步提高学位论文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一、学位论文的组成和排列顺序 学位论文,一般应包括封面、扉页、学位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独创性声明和版权授权书、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插图和附表清单、主要符号表、引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附录、致谢和作者简历等组成部分并按前后顺序排列。 1. 封面:博士学位论文封面颜色为深绿色,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封面颜色为浅绿色,应用型硕士学位(专业学位)论文封面颜色为浅黄色,论文封面(见附件1)、书脊(见附件3-1)的要求如下: (1)论文题目应能概括论文最重要的内容,简明、恰当、引人注目,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中英文对照,中文在上,英文在下; (2)指导教师以招生时为准,如有变动,应正式向学位办公室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变动; (3)专业名称和研究方向应严格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专业目录和我院的培养方案填写; (4)密级:涉密论文,根据国家规定的密级范围和法定程序审查确定密级,并注明相应保密年限;各密级的最长保密年限及书写格式规定如下: 秘密★10 年(最长10年,可少于10年) 机密★20 年(最长20年,可少于20年) (5)日期:学位论文完成日期。 2. 扉页:附在封面后面,是包括封面全部内容的英文扉页。 3. 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附于英文扉页之后,注明论文评阅人、答辩委员会主席和成员以及答辩时间,被抽查进行匿名评审的论文只注明答辩委员会主席、成员和答辩时间。 4. 独创性声明和版权授权书(见附件2)附于学位论文中文摘要之前,需研究生和指导教师本人签字。 5. 中文摘要(见附件3):学位论文摘要一般为1000字以内。内容包括论文的目的、研究方法、所取得结果和结论,应重点突出其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即不阅读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论文所能提供的主要信息。为便于文献检索,在摘要后另起一行注明本文的关键词(3~5个)。 6. 英文摘要(见附件3):与中文摘要对应。 7. 目录(见附件4):应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一般列出三级标题,以阿拉伯数字分级标出。 8. 插图和附表清单:论文中如果图、表较多,可分别列出清单列于目录之后。图表的清单应有序号、图表名称和页码。 9. 主要符号表:如果论文中使用了大量的物理量符号、标志、缩略词、专门计量

形势与政策论文2019

形势与政策 小论文写作: 1.不少于1500字; 2.题目自拟:请在下列论文选题指南中选取一个写作方向自行拟定题目,超出选题指南范围视为离题; 3、论文选题指南 (1).你是如何看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2).你认为大学生在防范重大风险方面具体应当怎样做 (3).你是如何看待“逆全球化”现象 (4).你如何看待中国在维护和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方面的作用和主张

“逆全球化”新发展及影响与策略研究 摘要:“逆全球化”,即与全球化进程背道而驰,重新赋权于地方和国家层面的思潮。二战后全球化发展迅速,推动了全球生产体系的建立并促进了全球贸易的快速发展。然而,2008年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遭到重创,经过多年发展仍复苏乏力,全球经济陷入持续结构性低迷,全球多边机制面临困境却始终无法引领经济走出萧条,进而引发全球多边机制发展停滞不前。 关键词:逆全球化;贸易保护;策略 一、“逆全球化”:表现、实质及其新发展 “逆全球化”的诸多表现从经济发展历史看,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然而,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从不缺乏“逆全球化”的身影,从重商主义到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理论再到凯恩斯革命,以及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日美贸易摩擦,“逆全球化”始终贯穿其中。在全球化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西方发达国家大多扮演推动者与引领者的角色,而发展中国家则更多扮演参与者与跟随者。但2008年金融危机后,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逐渐成为全球化的主要推动者,发达经济体则由全球化的引领者转变为“逆全球化”的倡导者,且“逆全球化”动作不断:民粹主义、英国脱欧,美国退出TPP、发达国家制造业再回流、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等,其中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对全球化的影响最大。根据英国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发布的《全球贸易预发达经济体“逆全球化”思潮泛滥且不断演化,中美经贸摩擦日趋激烈,特朗普全球“零关税”政策逐渐浮出水面。中美经贸摩擦及特朗普全球“零关税”政策看似冲突,实则是“美国优先”的真正体现,意为打击新兴经济体尤其中国经济及其产业发展,重新形成以美国为核心的国际经贸新秩序,是“逆全球化”的新表现,对国际经贸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长期看,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是“逆全球化”不断发展下中国的正确选择,中国需要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整体规划、加强区域合作、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知识产权制度等方面做出新设计。 二、“逆全球化”下的国际经贸发展进程受阻

形势政策论文-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3000字)

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摘要:我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且有可能越来越难的趋势。这个方面和国际经济形式近3年来连遭打击,一方面和中国经济结构体制和教育改革落后有关,更和当今大学生的就业观滞后有关。据统计,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超过640万,这些高校学子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和学校关注的焦点。在高手如云的求职大军中,如何脱颖而出,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是每个毕业生都在思考的问题。在能力结构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并不是基于职业路径的需要进行建构与培养,难以满足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变化,用人单位的需求模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本文从多个方面对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进行分析,以求让大学生们认清当前社会形势,从而更好的解决就业问题 关键字:经济原因社会原因自身原因政府方面社会方面大学生方面 一、当代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造成当代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济原因、社会原因和自身原因,下面将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1.经济原因 金融危机直接影响行业就业,并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就业冲击。因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国际社会金融海啸导致了金融机构的连锁性破产,引发了金融行业的裁员风潮。金融危机渗透到实体经济领域,会对整个经济增长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就中国而言,作为国际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行业性的冲击不可避免,尽管由于资本市场“防火墙”的存在而在程度上有所减缓。此外,与国际贸易相关的行业就业会受到最为明显的冲击。如果这个过程继续影响到经济增长,这对就业增长将是一个非常不利的信息。 2.社会原因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的问题。好多企业虽明知其公司的栋梁和骨干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他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这将是应届大学生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企业是不会无缘无故不要应届生的。企业用人的时候,首选是相关专业,其次是高潜质的人,因为企业在发展期需要大量的人员补给,有些人是可以在工作过程中逐渐培养的,这也为一部分专业不对口的大学生解决了就业的问题大家都知道,大学毕业为的就是能找到好的工作,可是,为什么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让大家困扰呢?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就是供过于求。每年毕业的大学生的数量比社会上所需要的就也岗位数量多的多;而且,这个差距还在逐年的增大。 此外,大学没有迅速适应就业市场对高等教育所提出的日益苛刻的要求。从传递知识的角度上看,在整个大学教育中,知识教育仍然是非常大的一个比重,理论功底及其相应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构建仍然极为薄弱;持续的扩招可能进一步稀释了大学既有的教育资源。对于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大学缺乏系统的职业指导与服务规划,导致学生或许有专业能力,但是缺乏获取职业信息,展示专业能力,适应实际工作以及应对职业转换的能力。整个就业情况看,大学生的供给明显大于实际需求。不是总量的供过于求,而是结构性的供过于求,主

农业科技英语的论文

农业科技英语的论文 /h1 一、农业科技英语的翻译难点 农业科技英语的这些特点给它的翻译带来了很多困难,导致译文含糊不清,甚至错误的现象很普遍。以前对其翻译的研究多停留在句子和术语的翻译上,认为只要把术语看懂了就能翻译准确,而没有去挖掘深层次的原因,从而使很多人认为农业科技英语的翻译是一件很头疼的工作。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译者的知识结构 在农业科技英语翻译过程中,最难的部分是科技术语,虽然术语在整个文献当中所占的比例通常只占5%—10%左右,但这些术语的翻译往往影响到整篇译文的质量。因此,对原文文献的理解可以帮助译者节省时间,避免语言含糊不清而导致误解。这就要求译者最好是既有良好的语言功底又有全面的专业知识,而这样的译者目前仍然比较短缺。因此在翻译时可能会出现下面的问题。例如,Environmental-friendlyagriculture被译成“对环境友好的农业”,而实际意义是“生态农业”。 (二)词汇多重含义

英语词汇的一个典型特征是多义词,从一个环境到另一个或上下文特定的术语,其含义各不相同。而很多词汇在农业科技英语的技术文本中的意义往往和普通词义有所不同。例如,“container”这个词通常使用的含义是“盒子,瓶子等,其中一些被保留,等等”,可译为“容器”,它在运输货物时则被翻译为“集装箱”,这就为翻译造成了困难。 (三)词汇空缺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要素,语言反映了文化。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很多新鲜的词汇。很多具有很强的中国特色的词汇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一些表达独特的民族特色的中国词汇在其他语言无法找到其对应的单词。例如,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的“三农问题”。这些特征词都很难找到适宜英文单词。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这是很容易出现的词汇间隙,增加了农业科技英语翻译的难度。 二、农业科技英语的翻译技巧 农业科技英语主要关注的是描述一个过程或现象、澄清的原理,或传递信息。此外,非语言表达,如图形、符号和公式,往往用以弥补语言表达的不足。(张迎梅,2011)因此,根据农业科技英语的这些特点,提出以下翻译技巧。 (一)使用大量的被动句使用 被动语态是农业科技英语的写作传统。被动句通常比主动句更短,更简洁。因为科学家

以科技创新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以科技创新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是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举措。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 这些年来,各地区各部门高度重视农业科技事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了农业科技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农业科技整体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我们必须切实加快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大力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水平,以科技“利器”突破资源紧缺的约束,努力实现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加强农业科技和服务体系建设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需要。要认识到,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只有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才能推动农业农村发展走上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轨道;只有依靠科学技术,走“稳定面积、提高单产”的路子,才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只有依靠科技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附加值和经济效益,才能不断拓宽农民持续增收的渠道;只有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循环农业和农村循环经济,才能不断

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国际竞争,很大程度上是农业科技的竞争,我国农业要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关键是要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要提升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资源环境等前沿领域的原始创新能力。我们必须从战略和全局出发,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进一步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着力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推动我国农业农村加快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当前,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就要顺应世界科技发展潮流,着眼于建设现代农业,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 一是大力强化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要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建立农业科技创新基金,支持农业基础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力争在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加强对公益性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院校的支持。要加强农业技术研发和集成,重点支持生物技术、良种培育、丰产栽培、农业节水、疫病防控、防灾减灾等领域科技创新,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尽快获得一批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优良品种。要

科技论文写作的技巧与规范

科技论文写作的技巧与规范 0 引言 学术论文中国国标GB7713─87所指的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 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学术论文不同于实验报告、阶段报告和工作总结,而应对实验工作素材有整理和提高,要形成论点。 科技论文是反映科技研究成果和科技管理经验的一种学术论文,即科研论文是对从事的科学研究成果的反映。它是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就某一项科技研究成果或管理科学化的探索加以论述,并以可靠的实验数据或调研资料等为例证,进行分析论证,提出独到见解,得出创新结论。另外,科技论文是国际和国内评价一个学术团体和科技工作者的学术水平的标准之一,是进行技术鉴定和评审技术成果以及科研院所进行重大技术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科技人员申请学位和评定技术职称的依据之一。除此之外,科技论文是国际国内学者之间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媒介。所以,科技工作者有必要将所从事的研究工作加以总结,整理成科研论文供全世界范围内的同行探讨,以促进科学工作的进展。为了使科技论文便于查找和阅读,科技论文要做到科学、客观、规范、精简。下面我们对科技论文的一般写作规范和技巧加以探讨。 1 标题拟定的原则 科技论文的题名应直接明示文章的内容,准确地表达出作者的研究成果,让读者见其题而知文意,激发读者阅读全文的兴趣或欲望。标题应简明、具体、确切,概括文章的要旨,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并有助于选择关键词,做到“文要切题,题要独创”。科技论文写作规定:中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外文(一般为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一般以不超过10个实词为宜。尽量不用非公知的缩略语,尽量不用副标题。作者应仔细斟酌论文的题目,尽量避免用这种套路的题目,如“一种……的方法”或“基于……的研究”等。标题要准确,不能随意拔高标题,如“……的机理研究”、“……的理论”,也不可过于谦虚,如“浅谈……”、“……的初探”等。

关于农业推广终结性考试课程论文的写作

关于农业推广终结性考试课程论文的写作 本课程终结性考核的形式为开卷考试课程论文的写作。5月17日前上交。 1.课程论文要求 (1)目的:终结性考核(课程论文)是对本课程所学理论知识、方法的理解及综合应用的评价。学生通过上网查资料、通过实地参观、调查访谈等活动,深入了解有关农业推广工作的现状(经验、问题)、发展趋势,并撰写课程论文。使他们:进一步明确农业推广的意义、思路和做法,借鉴国内外的经验,理论与实际结合,将所学习的理论、方法应用于实际;提高分析能力,应用、验证、巩固、充实所学理论知识,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要求:参观、访谈、调查等工作可以是集体进行,上网查资料、撰写课程论文,要求学生独立完成;选题要联系当地农业推广实际(实地调查1~2个点,数据要真实可靠);应查阅有关文献资料3~5篇(近3年发表的),介绍所选题目的背景情况,说明实际情况,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对策等;篇幅应不少于3000字;课程论文格式要求:①首页为论文提纲及内容提要;②第二页开始为正文;③末尾页附参考文献目录。打印字体要求:标题为二号黑体加粗,正文为小四号1.5倍行距。也可以用电大下发的作业纸写。 2.课程论文参考题目举例(其它题目也可) (1)农业推广体系的改革与发展思考 (2)××品种(技术)的推广过程分析 (3)提高农民培训质量的途径 (4)××镇(乡)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的形成与发展 (5)小麦节水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对农民自愿行为改变的影响 (6)当地当前农业推广工作现状调查、问题分析、对策探讨; (7)农业生物新品种推广与农民心理反应及农民行为变化规律分析; (8)农业生产管理技术(包括农副产品加工技术)推广与农民行为变化 (9)农产品流通过程与农民行为变化;

最新-形势与政策论文2019 精品

形势与政策论文2019 经过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使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 记忆深刻的是有关于诚信的一次形势与政策课,老师以播放雷锋的事迹视频,来教育我们不仅要学习雷锋的无私奉献精神,更应该在生活中学会诚实守信,做一个21世纪的文明大学生。 雷锋的事迹从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很熟悉,但在大学再一次认真地重温他的事迹时,我们还是热泪盈眶。 不知大家是否都已经意识到当我们是小学生时,雷锋的精神我们落实的很好,而大学,我们有点慢慢遗忘,又或许,我们只是口头上高呼学习雷锋,付诸实践的已经不多。 我相信,通过这次学习,雷锋精神在我们的思想上、行动上苏醒了。 学校开设的《形势与政策》课非常必要。 因为,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阔胸怀视野、增强责任感和大局观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了世界,认识了中国,认识了我们与世界的差距以及我们自身的不足,使我在思想上迈进了一大步。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贯彻落实了中央的有关精神,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我们已经认识到,形势与政策左右我们的发展,对我们具有重要意义。 史有识时务者为俊杰,今应为适时务者为俊杰。 社会历史的大发展已决定了个人发展,制约着可选择度,决定着大学生成功的机率,影响是具体的,也是深远的。 因此,我们应学会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 我们必须学习政策,懂得灵活变通,具备创新能力。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形势与政策的变动方向,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依据个人目标,制定切实

《中国农业科学》写作要求及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中国农业科学》稿件退修要求 一、写作要求(综述文章不按以下结构撰写) 本刊要求全文分5部分写。0 引言;1 材料与方法;2 结果与分析;3 讨论;4 结论。具体写作要求可参照如下: 摘要:要按“目的”、“方法”、“结果”、“结论”这一顺序展开来写。同时加注【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字样。英文摘要也需同样处理。【Objective】【Method】【Result】【Conclusion】。 为了便于读者更好地了解文章内容,特要求撰写长摘要(字数在1000字左右),英文摘要与中文完全对应。 引言写法:前言正文应按照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学术价值或经济意义)、前人研究基础(与本项研究有关的主要作者的最主要进展应尽可能高度概括性地列出)、本研究的切入点(前人研究的薄弱环节或空白)、拟解决的关键问题这一顺序展开。同时标注【本研究的重要意义】、【前人研究进展】、【本研究的切入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字样。 材料与方法:应写清楚试验时间、地点,试验材料与试验条件的代表性及具体名称、试验规模(样本容量)、设计思路、设计方法、重复次数,试验仪器、药品及规格,统计方法,等等。倘系借鉴他人方法,应交代清楚参见文献[**]。 结果:主要叙述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果,应有基础数据以及依据具体数据统计分析得来的二级或三、四级数据,并对统计、分析数据之后显示出来的信息予以描述,要层次分明,条理清晰,一是一,二是二,不在此部分加以任何评论。 讨论:主要写本研究结果与哪些前人相比,具有哪些一致性或相似性,证实或验证了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或者研究结果与哪些前人研究结果不一致,为什么,可能的原因,通过本试验得出的感悟、体会,对今后研究或对他人的启示作用,对哪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结论:主要是对本试验中得到的结果和信息的深层揭示,约200-300字。 二、对参考文献数量要求及规范化著录 参考文献数量应该为30篇以上。参考文献要按其在文中析出的顺序排列,参照国际惯例,所有著作者需要全部著录。同时,需将参考文献中的中文条目译成英文,排列方式为中文在前,英文另行排列,所译成的英文不另编号。根据本刊规定,所有外文参考文献的刊名均需写明全称,请勿缩写。杂志名和书名每字字首大写,且为斜体。文章名和出版社为正体,并加上(in Chinese);中文文献和外文文献中的著录中的标点符号一律用英文(半角)符号,符号与文字之间有半个字符的空格,也就是在英文输入格式下,输入标点符号后,点击空格键一下即可。 具体格式参照如下: 期刊文献 [1] WEEGELS P L, HAMER R J, SCHOFIELD J D(按姓前名后著录,姓为全拼,大写;名仅保留第一个字

形势与政策论文1

一、当前国际形势综述 (一)国际形势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进一步显现。各国经济复苏的不同步、不均衡特征突出,全球复苏进程缓慢。此外武装冲突、气候变化、地质灾害、能源、粮食等全球性问题亦越加凸现,局部政治动荡与各种冲突问题还会继续存在,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挑战依然影响巨大。 世界经济在调整中缓慢复苏,仍面临诸多不确定风险 各主要经济体加紧反思调整经济增长方式和管理模式,围绕新的发展制高点的竞争不断加剧。美国政府将经济繁荣列为国家力量源泉,继推出“出口翻番”、“再工业化”和新能源发展战略后,又宣布基础建设投资计划,力图通过强化实体经济和出口能力重塑美全球竞争优势。欧盟提出转向知识创新经济,实现经济健康和绿色发展,增强欧盟经济包容性和社会向心力。俄罗斯推出“现代化战略”,积极推进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四个现代化”,改革以能源和军工等重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加速国家的发展和振兴。日本公布“新增长战略”,将转向利用国内要素和扩大对外开放并举的需求引导型增长。同时,很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仍面临自然灾害、流行疾病、能源资源、粮食和水资源短缺等发展瓶颈,可持续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 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取得进展,全球治理缓慢推进 发展中国家以较平等的身份参与到世界经济治理机制中,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取得进展。一是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完成阶段性改革,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投票权。二是G20峰会正处于从危机应对机制向长效经济治理机制的转型之中,在加强各国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方面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三是全球金融监管机制有所加强,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全面加强对金融体系的监管。 气候变化、发展等问题的全球治理进展缓慢。墨西哥坎昆气候变化会议取得积极成果,但各方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分歧依旧,发达国家仍在推卸和转嫁减排的责任与义务。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表示将力争在2015年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但全球消除饥饿、贫困、疾病及其他一系列社会问题的进展远落后于预期,前景不容乐观。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最坏阶段的过去,各方在危机期间同舟共济的意愿有所下降。不少国家内顾倾向上升,加强国际合作的动力减弱,国际协调难度增大。发达国家希望维护在国际机制中的主导地位,发展中国家希望提高代表性和发言权,双方既有合作,又有斗争。经济金融、气候变化、核不扩散等领域的问题都牵涉到政治、安全、社会民生等其他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 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发展现代农业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其中最根本的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不断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实践证明,科技进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决定性力量和根本途径。 一、充分认识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业科技事业发展,始终坚持把农业科技进步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任务,特别是近些年来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业科技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我国农业科技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绩。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加快,一些重大技术和关键领域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成果转化应用水平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提高。随着良种推广补贴、农业科技入户、测土配方施肥等政策措施和重大项目的实施,一大批农业实用技术广泛运用到生产实践中,有力地促进了粮食生产和农民收入连续稳定增长,推动了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但也必须看到,与发达国家相比,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只有48%,肥料、水、农药利用率只有30%—35%。农业科技重大突破性成果比较少,科技储备相对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能够运用到生产领域的新成果少;科研课题设置重复分

散,农业科研效率不高;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滞后,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瓶颈问题突出,如此等等。事实表明,要进一步提升我国农业科技的创新和应用水平,还必须付出艰苦努力。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农业发展的历史就是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历史。农业科技的每一次突破和创新,都带来了农业生产的飞速发展。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只有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才能推动农业农村发展走上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轨道。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是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根本途径。实现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是“三农”工作的根本任务。现阶段,我国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基础还不稳固。只有依靠科学技术,走“稳定面积、提高单产”的路子,才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只有依靠科技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附加值和经济效益,才能不断拓宽农民持续增收的渠道。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是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农业发展面临资源短缺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只有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循环农业和农村循环经济,才能不断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是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举措。农业的国际竞争,很大程度上是农业科技的竞争。我国农业要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关键是要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