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莆田二十五中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真题

莆田二十五中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真题

莆田二十五中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真题
莆田二十五中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真题

莆田二十五中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1. 鸦片战争前,在中英贸易中,导致白银大量流入英国的主要商品是()

A . 呢绒

B . 布匹

C . 茶叶

D . 鸦片

2. 国际社会把每年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纪念日,以此纪念林则徐销烟的壮举。与此壮举相关的地点是()

A . 南京

B . 上海

C . 虎门

D . 厦门

3. 1839年,英国驻广州商务监督给首相发出密件,建议向清廷、发出通牒,要求其割让一个岛屿给英王陛下,后来英国通过鸦片战争达到了该目的。这个“岛屿”是()

A . 香港岛

B . 辽东半岛

C . 台湾岛

D . 澎湖列岛

4. 在中国近代史上,英国成为侵华急先锋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 . 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急需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B . 清政府拒绝中英互派使节的要求

C . 虎门销烟损害了英国鸦片商的利益

D . 英国国内资产阶级的唆使与鼓动

5. 中国近代史上清政府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第一次较量是()

A . 郑成功收复台湾

B . 鸦片战争

C . 戚继光抗倭

D . 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6. 《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头兽咏叹》一诗中写道:“十二生肖飞,强盗理不亏,猴牛虎猪卖,强盗作鬼肥!”诗中的“强盗”指()

A . 英美联军

B . 俄日联军

C . 英法联军

D . 美日联军

7.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不费一兵一卒,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国家是()

A . 沙俄

B . 法国

C . 英国

D . 美国

8. 1861年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在给朋友的信中,怒斥火烧圆明园的罪行:“在我们的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信中的“文明人”指()

A . 俄国军队

B . 英法联军

C . 美国军队

D . 日本军队

9. 浙江慈溪一带流行的民歌“洋人好比一只鹰,黄毛高鼻绿眼睛.鹞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的红头军”。“红头军”指的是()

A . 太平军

B . 八国联军

C . 清军

D . 英法联军

10. 19世纪70年代“抬棺出征”,指挥清军收复新疆的爱国将领是()

A . 丁汝昌

B . 邓世昌

C . 左宗棠

D . 李鸿章

11. 1894年,日本不宣而战,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对华战争,这一年是()

A . 辛亥年

B . 甲午年

C . 辛丑年

D . 戊戌年

12. 19世纪后半期,京城一度流传一副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讽刺慈禧太后在民族危难之际仍不忘追求个人享乐。此对联出现的时间是()

A . 鸦片战争后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辛丑条约》签订后

D . 《马关条约》签订后

13.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副挽联悼念的民族英雄是()

A . 林则徐

B . 邓世昌

C . 丁汝昌

D . 关天培

14. “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赔二百兆始。”梁启超所述与哪一战争有关()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5. 刺激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从而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的近代战争是()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中日甲午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6.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直接目的是()

A . 打开中国的国门

B . 镇压义和团运动

C . 帮助清政府维护统治

D . 占领中国

17. 1900年6月率领八国联军从大沽经天津向北京进犯的海军中将西摩尔。请问他是()

A . 美国人

B . 德国人

C . 俄国人

D . 英国人

18. “在同一个理由(保护使馆)下,中国被迫撤除了大沽炮台以及从北京到海口之间的军事据点,取而代之的是各国‘酌定数处留兵驻守’”。据材料信息,与这一现象出现有关的是()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 清末一位小商贩说:在北京东交民巷,我们这些个卖瓜的、卖菜的不能随便出入了,更不用说居住了,说什么皇上把这地界给了洋人。这一情景的出现是由于清政府签订了()

A . 《南京条约》

B . 《瑷珲条约》

C . 《辛丑条约》

D . 《马关条约》

20. “这一年,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由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俄国等国家组成的八国联军,侵入了古老中国的首都﹣﹣北京”。这一年是()

A . 1840年

B . 1856年

C . 1900年

D . 1931年

二、辨析改错题

21. 中国近代最早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人是严复。

判断:________订正:________。

22.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英国。

判断:________订正:________。

23. 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自行设计并修筑的第一条铁路是唐胥铁路。

判断:________,改正:________。

24. 发生在1910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判断:________订正:________。

25. 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又提出“求富”的口号,创办军事工业。

判断:________订正:________。

26. 公车上书没有达到目的,但曾国藩和梁启超等为救亡图存掀起的维新变法运动就此拉开了序幕。

判断:________订正:________。

27. 以下内容有两处错误,请表述观点并说明理由。

发生在1910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错误:________理由:________。

三、判断题

28. 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又提出“求富”的口号,创办军事工业。()

29. 公车上书没有达到目的,但曾国藩和梁启超等为救亡图存掀起的维新变法运动就此拉开了序幕。()

四、材料解析题

30.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从经济、政治到思想文化进行一系列探索,结合下列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李鸿章

材料二: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佑计

的……

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人民网材料三: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陈独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李鸿章等人的探索被称为什么?

(2)指出材料二中“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事件的性质?这一事件在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材料三的德、赛两先生分别指什么?

(4)根据材料,我们可以看出近代中国在向西方学习上呈现出什么特点?

31. 请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福州船政局遗址上的老房子(图1)

材料二:福州船政局开办了船政学堂,学堂借鉴西方船舶学校的课程设置,制定了基础和实用的大量技术课程,每一门课都用英语或法语教学。学堂派留学生到英国、法国留学,学习的专业主要是造船、轮机制造和驾驶。(图2为外籍老师在上课)材料三:船政学堂培养了邓世昌、严复、詹天佑等一批中国近代杰出人才。

(1)福州船政局的创办是“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一次尝试,这是中国近代化探索中哪一场运动的实践?

(2)请根据材料二,归纳船政学堂的办学特点。

(3)请你分别用一两句话概括出以上三位船政英才的事迹或贡献。

(4)通过对以上的船政历史的了解,请你提炼其中蕴含的精神。

32. 文物,是历史文化的重要遗存。探究关于文物的故事,会给我们许多启迪。

材料一: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镑。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时计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

材料二: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后,特许士兵公开抢劫三天。许多传教士和外交官都参加了抢劫,大量的金银财物、珍贵文物被洗劫一空。日军在抢去户部衙门300万两白银后,将户部付之一炬,以毁灭罪证。

材料三:据不完全统计,在全球47个国家的218个博物馆中,中国文物就有163万余件,然而,该数目充其量只是世界所有私人收藏的十分之一。2003年7月5日,国宝工程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将广开国宝回归之路,进一步促成国宝的回归。

(1)材料一反映了火烧圆明园的暴行。请写出制造这次暴行的侵略者。这些侵略者入侵中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发生后,八国联军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什么条约?该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谈谈在近代文物大量流失到当代追求文物回归,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五、综合题

33. 《南京条约》主要内容

开放通商口岸

开放广州、________、________、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赔款

中国赔款________万银元

割地

割让________给英国

关税协定

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________国商定

34. 某中学八年级1班同学对中国近代史“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这一专题内容进行了总结,请根据提示将以下内容补充完整。

(1)19世纪70年代,________在上海创刊,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它的办报形式为后来的报纸所继承,是中国大众传媒的先驱。

(2)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________,它的废除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

(3)20世纪初,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影片________。它揭开了中国电影事业的序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