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组实验记录表

分组实验记录表

分组实验记录表
分组实验记录表

学生分组实验记录表

年级:三年级上学科:科学

学生分组实验记录表

年级:三年级下学科:科学

学生分组实验记录表

年级:四年级上学科:科学

学生分组实验记录表

年级:四年级上学科:科学

学生分组实验记录表

年级:四年级下学科:科学

学生分组实验记录表

年级:五年级上学科:科学

学生分组实验记录表

年级:五年级下学科:科学

学生分组实验记录表

年级:六年级上学科:科学

学生分组实验记录表

年级:六年级下学科:科学

科学实验记录表

科学实验记录表 袁丽琴 3013年 龙川县黎咀镇中心小学 科学实验记录表 2013年3月31日实验老师袁丽琴班级:四(3)班时间:下午第一节实验小组成员:四年级第实验名称:运动的快慢二小组同学实验内容:利用米尺和秒表测量测量走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相同时间所走的距离,探究运动的快慢。 实验器材:米尺和秒表 实验要求:学生正确使用米尺和秒表。 实验说明:要求学生用正常的、快一些、慢一些的步伐来走相同的距离;在相同的时间用不同的速度走,比较距离。 实验结果预测:不同的速度在相同时间走的距离可能不一样,走相同的距离速度不一样,时间可能也不一样。 实验过程:1、让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速度走相同的时间,比较他们所做的距离。2、让同学们走相同的距离,比较他们的时间。实验结果:相同时间,速度快的距离长;相同的距离,速度快的时间短,反之一样。 龙川县黎咀镇中心小学 科学实验记录表 2013年5月24日实验老师袁丽琴班级:四(1)班时间:下午第三节实验小组成员:五年级第实验名称:照镜子三小组同学实验内容:做镜子的反光实验,学习潜望镜的工作原理。实验器材:镜子多面、纸板

实验要求:教师准备好多面镜子,实验过程中注意不要损坏镜子。实验说明:通过照镜子了解反射,学习潜望镜的工作原理。实验结果预测:人就能从低处看见高处的物体,或从水下看到水面的情况。 实验过程:1、利用镜子和纸板制作简单的潜望镜;2、让学生实际观察;3、理解潜望镜的工作原理。 实验结果:潜望镜上下各有一面倾斜45度角的平面镜,外界景物反射通过上面的平面镜反射到下面的平面镜,下面的平面镜即可看到。 龙川县黎咀镇中心小学 科学实验记录表 2013年10月15日实验老师袁丽琴班级:四(2)班时间:下午第三节实验小组成员:五年级第实验名称:导体和绝缘体二小组同学实验内容:根据物体的导电性能,把我们身边的物品分为两类。实验器材:小灯泡、电线、电池、木条、塑料片、小铁片实验要求:区分电池的两极,不要损坏小灯泡。 实验说明:把电线固定在电池的两级,利用电线和(木条、塑料片、小铁片)连接到小灯泡上,观察灯泡亮还是不亮, 实验结果预测:小灯泡亮或是不亮。 实验过程:1、让学生把电线固定在电池的两端;2、一根电线剪断,中间分别接上木条、塑料片、小铁片;3、装上小灯泡;4、观察小灯泡亮与否。 实验结果:导体能通电,绝缘体不会通电。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记录单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记录单通知实验时间:月日 课题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 1、温度和温度计 实验 内容 观察温度计 实验材料体温计(1)、气温计(1)、水温计(2)、自制温度计模型. 实验内容过程观测温度时.视线与温度计液面应持平;要尽可能消除各种影响测定温度准确性的不利因素. 1.观察和研究作为测量工具的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主要构造. 2.识读温度计(模型)刻度上的数字.并把刻度上的数字与更热或更冷的温度联系起来. 安全 情况 安全(是□否□)、其他情况 提议 实验 时间 月日星期(上、下)午第节 实验班级年班 任课 教师 实验室 教师 科学实验记录单(三年级下学期) 通知实验时间:月日 课题 2、测量水的温度 实验 内容 测量水的温度 实验材料4杯不同冷热的水(自来水、温水、热水、热水瓶里刚倒出的烫水).4支水温计.水温测量记录表 实验内容过程1.观察不同温度计的测量范围.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刻度范围在-20℃——110℃)用于测量水的温度.2.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和记录4杯不同冷热的水的温度.(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4)在液注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安全 情况 安全(是□否□)、其他情况 提议 实验 时间 月日星期(上、下)午第节

实验班级年班 任课 教师 实验室 教师 科学实验记录单(三年级下学期) 通知实验时间:月日 课题 3、水结冰了 实验 内容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 实验材料观察用冰块及盛放冰块的浅盘.保温杯1只、冰块1杯、试管1支、8毫升纯净水(或自来水)、水温计1支 实验内容过程(1)在细而短的试管里加入大约8毫升左右的纯净水.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试管里水的温度.(2)拿一只塑料杯(在外面包裹一块干毛巾).在杯内装满碎冰.把试管插入碎冰中.用温度计观试管里的水温的变化.(3)在碎冰里加入很多食盐(加盐可制造更低的温度).保持几分钟持续观测试管里的水温.(4)如果观察到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读出温度计的示数. 安全 情况 安全(是□否□)、其他情况 提议 实验 时间 月日星期(上、下)午第节 实验班级年班 任课 教师 实验室 教师 科学实验记录单(三年级下学期) 通知实验时间:月日 课题 4、冰融化了 实验 内容观察、加快冰的融化 实验材料烧杯一只(内盛小半杯冰块).温度计4支.冰融化时温度记录表(参考书P50).冰融化时周围空气温度记录表.可封口的小塑料袋1只、冰块1块(要求每组的塑料袋、冰块的形状、大小规格一样. 实验内容过程(1)把冰块放入烧杯内.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冰块的温度.(2)让冰块自行融化.在冰块融化的过程.按均匀的时间间隔测量温度. (3)当冰块完全化成水时.记录温度计上的读数. 安全 情况 安全(是□否□)、其他情况 提议 实验 时间 月日星期(上、下)午第节 实验班级年班 任课 教师 实验室 教师

中小学实验室各种表格记录方法资料

中小学实验室管理 中小学实验室管理主要是对实验室装备的教学仪器设备进行保管、维护、修理和使用,对实验教学进行组织、协调、服务,并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一、实验室账册管理 实验室要建立“三本账”:总账、分类账、低值易耗品账。仪器报废可以采用报废帐或报废单形式。 记账要求:账册齐全,账目清楚,单据完整,记账正确。 在条件允许时,可以采用计算机建账。在现阶段用计算机管理时可同时有纸质账本。 (一)教学仪器分类账 1.用途及记账要求 教学仪器账反映的是每一种仪器的数量、金额及存放位置。分类账是记录总账的依据。仪器类记入分类账。 2.填写形式 每一页只填写一种仪器,同一编号、同一规格型号的教学仪器填写在同一页。同一编号、不同规格型号的教学仪器,应分页填写。 ***目录外的教学仪器及实验材料视作无编号仪器,编号栏不填,但要登记在同类教学仪器的后一页。相应的类别间应适当留有空白页以备后用。 3. 填写范围 所有用于实验的调拨、自购、馈赠和自制教具的教学仪器。 4. 填写时间 在对教学仪器盘存的基础上,分类账每学期核查一次,账—卡—物相符。当仪器的存量有变化的时候及时填写,如果没有变化可一直不填写。 5. 填写说明

⑴编号——国家教育部对仪器的部颁编号 ⑵存放位置——仪器存放地点,存放层数自上而下数,用铅笔填写,便于 在仪器存放位置发生变化时修改。 ⑶序号——对同一编号、同一规格型号的学生分组实验仪器按顺序编写的 序号。 ⑷进货——仪器的增加 ⑸来源——仪器的购入途径:调拨、自购、馈赠、自制 ⑹核销——仪器的减少:报损、报废、调出 ⑺单价——仪器购入实际价格,自制教具按成本价填写 ⑻实存——仪器目前的实际存量 6、教学仪器的分类 目前我国教学仪器分八大类:计量仪器—0;通用仪器—1;专用仪器—2;模型—3;标本—4;挂图—5;玻璃仪器—6;药品—7;实验器材和工具—8。 ★注意: 1、如果是新建账,首先要清点本实验室所有实验仪器的实际库存量,填入 结存栏并在摘要栏中填入“库存”,然后根据仪器的增加与减少按要求做账。如果是新建校,所有实验仪器都是第一次添置的,那么首先填写该仪器的增加栏,结存栏不需要填写,当再次进货或有仪器报废减少,即该仪器数量、金额有变化时才需要填写结存栏。 2、更换账册时,应将前一本账册的结存数填写在结存栏的第一行。然后依 次填写。 3、仪器类填入分类账。化学和生物的模型标本、试管架填入分类账。

四年级上册科学=学生实验活动记录表

四年级上册科学=学生实验活动记录表四年级科学实验活动记录表记录人:黎超宇日期: 年月日 班级:四年级 时间: 地点:科学实验室 实验名称:认识空气的性质——证明空气占据空间 实验类型:分组实验 实验老师:黎超宇 实验小组成员:四年级第一小组同学 实验内容:证实空气的存在,认识空气有占据空间的性质。 实验器材:水槽、注射器、塑料袋、透明杯子、纸、空饮料瓶、气球等。实验过程: 把一团纸紧塞在杯底,将杯子倒立竖直压入水中,纸团会湿吗,为什么会这样, 用力吹瓶子里的气球,气球吹得大吗,为什么会这样,怎样才能吹大瓶子里的气球, 提示:纸团应紧塞杯底,防止落下;杯子压入水中要慢并保持竖直,要压到水槽里的水面淹没杯底为止;提起杯子时动作也要慢,并要把杯子外壁和杯口水擦干,然后再取出纸团。 实验中,尽量避免水槽里的水溢出来。吹气球时,用不要用力捏塑料瓶。要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把瓶里的气球吹大,重视求异思维培养。 实验结果:空气存在,空气占据空间。 1 四年级科学实验活动记录表记录人:黎超宇日期: 年月日 班级:四年级

时间: 地点:科学实验室 实验名称:证明空气有质量的实验及压缩空气活动 实验类型:分组实验 实验老师:黎超宇 实验小组成员:四年级第二小组同学 实验内容:;认识到空气是有质量的;认识到空气能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实验器材:细木棍一根、空气充得同样多且颜色相同的气球两只、细线一根、支架一只(演示用) 实验过程: 把两只充气的气球吊在小棍上,并使它们保持平衡,刺破其中一只,观察发生的现象,想一想,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 再用手压“气球”(或用塑料袋充满气)有什么感觉,再用力压一压,感觉又怎样,松开手后你看见了什么,怎样解释这些感觉和现象, 提示:压塑料袋时,不要用力过大,以免破裂。 实验结果:空气是有质量的;空气能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2 四年级科学实验活动记录表记录人:黎超宇日期: 年月日 班级:四年级 时间: 地点:科学实验室 实验名称:研究热空气的流动 实验类型:分组实验 实验老师:黎超宇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记录单

三年级科学实验记录单 实验名称物体的浮与沉 实验时间班级: 组号: 实验材料钩码、橡皮筋、尺子、水槽、水、气球、泡沫塑料小组成员记录人: 实验目的下沉的物体就是否受到水的浮力 实验步骤 1、把泡沫塑料放在水里,泡沫塑料浮在水面上,往下按,感觉有一股向上的力。 2、把气球放在水里,气球浮在水面上,往下按,感觉有一股向上的力。 3、把钩码放在水里,钩码沉了下去。把钩码拴在橡皮筋上,用尺子量出橡皮筋的长度,再把钩码放进水里,再用尺子量,发现橡皮筋的长度变短了,说明水中有一股力把钩码往上托了。 实验现象及结论 1、同一个钩码,在水中提起比在空气中提起,橡皮筋要。 2、所有的物体,在水中无论就是沉还就是浮,都受到水的。下沉的钩码,由于也受到了水的浮力,所以使得钩码的重量了,提起时所用的力小了,所以橡皮筋比较短。 三年级科学实验记录单

实验名称改变浮与沉 实验时间班级: 组号: 实验材料水槽清水瓶盖橡皮泥石块沙子 小组成员记录人: 实验目的改变物体浮与沉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实验步骤 实验一:让沉下去的物体浮上来 把橡皮泥捏成碗形;把牙膏皮展开;把铁钉放在泡沫塑料上,再放入水中观察现象? 实验二:让浮着的物体沉下去 把浮在水面的小瓶装入沙子,把泡沫塑料与石块绑在一起,放入水中,观察现象。 实验三:把鸡蛋浸泡在水槽中,松开手,瞧到什么现象?往清水中加入食盐,再把鸡蛋浸没在水中,松开手,瞧到什么现象? 实验现象及结论实验一:橡皮泥、牙膏皮、铁钉。实验二:塑料小瓶与泡沫塑料。实验三:鸡蛋在清水中 ,在盐水中。 三年级科学实验记录单 实验名称水的表面张力 实验时间班级: 组号:

小学实验室使用记录表[]

昌宁中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 小学科学上册(四)年级 时间班级教师实验类别或名称所用仪器备注 9.10 4.1 刘彩霞压缩空气力量绳子、吸管、长形气球、气筒、 胶带 9.20 4.2 刘彩霞热空气比冷空气 轻 细木棍、大小相 同的纸杯两个、 细线、火柴、蜡 烛 10.18 4.1 刘彩霞冷热空气对流热水、集气瓶、玻璃板、透明水槽、火柴 10.25 4.2 刘彩霞自制热气球大塑料袋、双面胶带、细金属丝、酒精灯、火 柴 10.22 4.1 刘彩霞不同物质的吸热 和散热 油、水、温度计、 烧杯、酒精灯、 火柴、三脚架、 石棉网、纸盒、 金属片、纸板 10.29 4.1 刘彩霞雨的形成烧杯、水、石棉网、酒精灯、盘 子 12.6 4.2刘彩霞冰霜雾的成因深色易拉罐、试管、温度计、冰、盐、水杯、玻璃 片 昌宁中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

小学科学下册(四)年级 时间班级教师实验类别或名称所用仪器备注 3.11 4.1 刘彩霞 做手臂活动模 型或膝关节活动 模型 人体关节模 型 4.14 4.2 刘彩霞探究小车运动的 快慢与什么因素 有关 尺子、弹簧秤、 纸盒、细绳、铅 笔、重物 4.23 4.2 刘彩霞 研究拉力与弹簧 拉伸长度的关系 弹簧、钩码 5.26 4.1 刘彩霞探究降落伞的下 降的快慢与哪些 因素有关 50厘米长的线 四段、手帕、金 属夹子 5.28 4.1 刘彩霞探究在哪种情形 下粉笔下落不容 易粉碎 两张纸漏斗、乒乓球 粉笔、纸、塑料袋 昌宁中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小学科学下册(四)年级

时间班级教师实验类别或名称所用仪器备注 3.10 4.1 刘彩霞做手臂活动模型 或膝关节活动模 型 人体关节模型 3.20 4.1 刘彩霞运动的方式(理 解物体运 动的路线) 拍球、荡秋千、 滑滑梯、青蛙跳 等 4.1 4.2 刘彩霞探究摆的快慢与 什么条件有关 铅笔、夹子、硬 币、绳子 4.13 4.2 刘彩霞学习使用弹簧秤 弹簧秤、钩码(或其他重物) 4.21 4.1 刘彩霞研究拉力与弹簧 拉伸长度之间的 关系 弹簧、钩码 4.23 4.2 刘彩霞理解弹力、物体 的弹性 硬币(三枚)、 海绵、弹簧 5.26 4.1 刘彩霞旋转水桶使水不 滴出来 尺子、水桶、绳 子 昌宁中学科学实验室使用记录 小学科学上册(四)年级 时间班级教师实验类别或名称所用仪器备注

学生课堂分组实验记录表

班级第组学生分组实验探究:静摩擦力的大小变化规律 实验目的: 1、体会静摩擦力与拉力之间的关系 2、静摩擦力有没有最大值 实验注意事项: 1、弹簧秤要保持和接触面平行 2、拉动接触面的过程要缓慢进行 结论:在拉动接触面的过程中,保持接触面与物块相对静止 1、在增大拉力的时候,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 2、静摩擦力可以变化,有拉力就有 3、 学生课堂分组实验记录表 班级第组学生分组实验探究:静摩擦力的大小变化规律 实验目的: 1、体会静摩擦力与拉力之间的关系 2、静摩擦力有没有最大值 实验注意事项: 1、弹簧秤要保持和接触面平行 2、拉动接触面的过程要缓慢进行 结论:在拉动接触面的过程中,保持接触面与物块相对静止 1、当压力增大的一定值的时候,物块会与接触面间 2、静摩擦力有最大值,当达到 3、

班级第组学生分组实验探究:静摩擦力的大小变化规律 实验目的: 1、体会静摩擦力与拉力之间的关系 2、静摩擦力有没有最大值 实验注意事项: 1、弹簧秤要保持和接触面平行 2、拉动接触面的过程要缓慢进行 结论:在拉动接触面的过程中,保持接触面与物块相对静止 1、在增大拉力的时候,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 2、静摩擦力可以变化,有拉力就有 3、 学生课堂分组实验记录表 班级第组学生分组实验探究:静摩擦力的大小变化规律 实验目的: 1、体会静摩擦力与拉力之间的关系 2、静摩擦力有没有最大值 实验注意事项: 1、弹簧秤要保持和接触面平行 2、拉动接触面的过程要缓慢进行 结论:在拉动接触面的过程中,保持接触面与物块相对静止 1、在增大拉力的时候,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 2、物块和接触面一起缓慢运动,说明运动的物体 3、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记录单(含完整活动记录).doc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实验记录单

(1)实验名称:室内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 实验器材:温度计、线、笔 实验步骤: 1、取一支温度计,用线拴好。 2、将温度计悬挂,(离地面1.5米左右,不能靠拢,在室外注意通风,阳光不能直射温度计)。 3、读数。 4、记录并比较。 实验结果:室内外温度存在差距,通过对大气温度的测量,可以了解当地的气温。 (2)实验名称:气温的测量 实验器材:温度计 实验步骤: 1、选择两个地点:阳光下和背阴处来测量它们的温度; 2、测量一天中,清晨、商务、中午、下午、傍晚的气温。 实验结果:1、阳光下的温度高,背阴处的温度低,说明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背阴的地方。2、一天中,中午的时候气温最高,清晨的时候气温最低;还发现在一天中的气温时从低到高,在从高到低的规律变化的。 (3)实验名称:制作风向标 实验器材:吸管1根、小刀1把、剪子1把、硬纸板1块、大头针1个、带橡皮的铅笔1只。 实验步骤: 1、选一根硬一点的吸管,在吸管的两端纵向切开约1厘米的缝隙。 2、用硬纸板剪一个大小适中的箭头和一个稍大的箭翼。分别插入吸管两端的缝隙,并固定。 3、用一根大头针穿过吸管平衡点并插入铅笔一端的橡皮中,使其能自由转动。 4、确定方向后观察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就是风向。 实验结果: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就是风向。 (4)实验名称:观察食盐在水中的状态溶解了吗? 实验器材:烧杯1个、搅拌棒1根、食盐、水。 实验步骤: 1、取一小匙食盐,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 2、你发现了什么? 实验结果:食盐在水中溶解了。 (5)实验名称:观察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 实验器材:烧杯1个、搅拌棒1根、面粉、水。 实验步骤: 1、取一小匙面粉,放入盛水的烧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 2、你发现了什么? 实验结果:面粉在水中没有溶解。

小学科学实验记录单_共10篇完整篇.doc

★小学科学实验记录单_共10篇篇一:小学科学实验记录单XX小学实验记录单XX小学实验记录单 XX小学实验记录单 XX小学实验记录单 XX小学实验记录单 XX小学实验记录单 XX小学实验记录单 XX小学实验记录单 XX小学实验记录单 XX小学实验记录单 XX小学实验记录单 XX小学实验记录单 XX小学实验记录单 XX小学实验记录单 XX小学实验记录单

XX小学实验记录单 XX小学实验记录单XX小学实验记录单XX小学实验记录单XX小学实验记录单XX小学实验记录单 XX小学实验记录单XX小学实验记录单 XX小学实验记录单XX小学实验记录单 XX小学实验记录单XX小学实验记录单 XX小学实验记录单

XX小学实验记录单 XX小学实验记录单 XX小学实验记录单 XX小学实验记录单 XX小学实验记录单 XX小学实验记录单 XX小学实验记录单 XX小学实验记录单 XX小学实验记录单 XX小学实验记录单 XX小学实验记录单 XX小学实验记录单 XX小学实验记录单XX小学实验记录单

XX小学实验记录单 XX小学实验记录单XX小学实验记录单 XX小学实验记录单XX小学实验记录单 XX小学实验记录单XX小学实验记录单 XX小学实验记录单XX小学实验记录单 XX小学实验记录单XX小学实验记录单 XX小学实验记录单XX小学实验记录单 XX小学实验记录单XX小学实验记录单 XX小学实验记录单

XX小学实验记录单 XX小学实验记录单XX小学实验记录单XX小学实验记录单XX小学实验记录单 XX小学实验记录单XX小学实验记录单 XX小学实验记录单XX小学实验记录单 XX小学实验记录单XX小学实验记录单 XX小学实验记录单XX小学实验记录单XX小学实验记录单

小学科学实验记录单

小学科学实验记录单 XX小学实验记录单 XX小学实验记录单实验加快糖块溶解的方法实验加快糖块溶解的方法名称名称 糖块,粒、秒表、食盐、汤匙、水槽、冷水、热水等糖块,粒、秒表、食盐、汤匙、水槽、冷水、热水等实验实验 材料材料 实验假设:热水可以加快溶解。实验假设:搅拌可以加快溶解实实 改变:一杯冷水、一杯热水改变:一杯搅拌、一杯不搅拌验验不改变:方糖大小、杯子大小、水的多少、都不搅拌不改变:方糖大小、杯子大小、水的多少、水温 方方 法法和和 过过 程程 热水里的方糖先溶解经过搅拌的方糖先溶解实实 验验现现 象象 实热水可以加快溶解。实搅拌可以加快溶解。验验结结论论 记录人: 记录人: XX小学实验记录单 XX小学实验记录单 实验加快糖块溶解的方法实验学会使用显微镜 名称名称

糖块,粒、秒表、食盐、汤匙、水槽、冷水、热水等实验实验显微镜、滴管、纱布、载玻片、盖玻片、碘酒、吸 水纸、玻片标本若干材料材料 一、取镜和安放实验假设:碾碎可以加快溶解实实 1(从镜箱取镜时,要用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显微镜一般要安放在实验改变:一杯碾碎、一杯不碾碎台略偏左的位置。验验不改变:方糖大小、杯子大小、水的多少、水温、都不搅拌 2(安上目镜和物镜;(如使用学生显微镜则无此要点。) 3(不要用手触摸镜头。方方 二、对光法法 1(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如使用学生显微镜则无此要点。) 2(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 和和 3(双手调节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直至看到明亮的视野。 三(安装玻片标本过过 (自制水滴标本)把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必须将有盖玻片的一面朝上, 然后用压片夹夹好,使标本正对通光孔的中心。(观察水滴则需要用纱布将载玻片程程与盖玻片擦干净,然后用滴管吸样本水滴1,2滴到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沿边 滴上少许碘酒,最后用吸水纸将多余的碘酒吸去。经过碾碎的方糖先溶解实四、观察1(用左手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使物镜尽量接近玻片,但不要触 及玻片; 验 2(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上升,直到看清楚物象; 现 3(如还有模糊,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 5(记录用文字或图画记录观察结果象 6(整理显微镜 1(把显微镜擦拭干净,恢复原状; 实碾碎可以加快溶解。 2(用与取镜相同的方法将显微镜放回镜箱。验

科学课演示实验记录表.doc

科学课演示实验记录表年级:四年级实验教师:李斌 实验名称实验时间 实验 材料 实 验 过 程 实验结论 食物营养成分 9.10 9.12 酒精灯、碘酒、馒头、滴管、瘦肉、 花生、白纸、碟子 1、把少量米饭放在碟子上,用滴管向米饭上滴2-3 滴碘酒,观察发生的现象。 2、把花生放在白纸上用力挤压, 观察白纸上留有的痕迹。 3、将切成细条的瘦肉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注意闻一闻,有什么气味? 1、加入碘酒后,米饭变成蓝色,说明大米中含有淀粉。 2、在白纸上挤压花生后,会在纸上留下油迹,说明花生中含有脂肪。 3、将瘦肉在火上烧后,会闻到一股难闻的、烧焦的气味,说明瘦肉内含有蛋白质。

科学课演示实验记录表 年级:四年级实验教师:李斌 实验名称热传导 实验时间11.19 11.21 实验热学实验盒(铜棒、支架、火柴、材料凡士林)、酒精灯 1、将铜棒固定在支架上,在火柴头 实验过程上抹少许凡士林,依次粘在铜棒的三个凹痕上。 2、用酒精灯回执铜棒的一端,观察有什么现象。 观察到火柴由被加热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脱落。 热可以沿着铜棒传递,从温度高的 实验结论一端传向温度低的一端。

科学课演示实验记录表年级:四年级实验教师:李斌 实验名称实验时间 实验 材料 实 验 过 程 热对流 11.26 11.28 液体对流演示器、高锰酸钾、火柴、酒精灯、铁架台、液体对流演示器、高锰酸钾、火柴、酒精灯、铁架台 1、在液体对流演示器内装满水, 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放入一点高锰酸钾。 2、用酒精灯加热演示器底部的一角。 3、观察水中高锰酸钾的流动方向。加热烧杯的底部,水受热会变轻上 实验结论升,周围较冷的水会流过来补充, 然后又被加热上升冷水热水不 断相对流动,使整个杯子逐渐变热。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分组实验记录

三年级下册分组实验 ⑴.观察土壤(三下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第2课《了解土壤》) 活动目的:认识土壤的特征 活动准备:土壤标本、筛网 活动过程: 1.仔细观察土壤的外观,你发现有什么特征。学生将土壤倒在白纸上,摊开,两人合作,一人观察,一人记录。尽可能写下发现。 2.用筛网过滤土壤,仔细观察筛网上留下的东西。 活动提示:1.告诉学生土壤的来源地,明确观察对象的目标性,增强真实性。2.设计好观察空白表,让学生填写。3.用筛子分离时,要将土壤晒干,然后用筛子筛下土壤中较大物体,并进行分类。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⑵.比较沙土、黏土和壤土的不同(三下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第2课《了解土壤》) 活动目的:了解不同土壤的渗水性、用多种方法了解其不同 活动准备:沙土、黏土和壤土、杯子、漏斗、水、纱布等。放大镜、水 渗水性实验注意点: 1.倒水时,同组三名同学一定要同时把水倒进三个漏斗,不能抢先。 2.倒水动作不要太猛,要让水缓慢流进土壤,否则水把土壤冲散会影响渗水速度。 3.倒水后千万别晃动漏斗或搅动土壤。 4.通过反复实验,发现渗水时土量和水量都定为80毫升为宜,实验效果比较理想。 5.先按比例配好标准土样,配好土样比较干燥,提前一天给它淋上水,保持一定湿度,以潮湿但不黏连为宜。

用更多方法比较不同。 1.用放大镜看。 2.用手捻一捻。 3.和点水握一握,看哪一种能够握成团。 ⑶.做肥料袋(三下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第3课《肥沃的土壤》) 活动目的:通过亲手实验,了解腐殖质的形成过程,建立腐殖质的概念。 活动准备:塑料袋、吸管、土壤、果皮、蔬菜等 活动过程: 1.往塑料袋中装土、水果皮、菜叶等 2.均匀地往塑料袋中洒一点水,把塑料袋口轻轻地扎上。 3.把塑料袋放在黑暗的地方。别忘了经常翻动。 提示:选择较易腐烂的东西。要记录往塑料袋中放了哪些东西,便于过后对照。为加快植物成肥过程,可在塑料袋中装入一两条蚯蚓。用深色的东西轻轻盖在上面。 ⑷.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三下第二单元《植物的一生》第1课《果实和种子》 活动目的:认识种子的构造 活动准备:浸泡过的蚕豆种子、镊子等 活动过程: 1.先预测种子里有什么,将预测画在活动记录上 2.用镊子仔细地剥开用水浸泡过的蚕豆种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画下所看到的。 提示:一定要先预测,再解剖、观察、记录、表达;指导学生用镊子将浸泡过的蚕豆种皮剥去,然后从蚕豆开口的那边小心掰开。强调实验记录,预测时画一次,观察时再画一次,通过两次实验记录的对比,体验观察的重要性。

实验室常用记录表格

文件编号:GXZC-4000-00 记录表格 编写: 审核: 批准: 版本: 受控状态: 发放编号: 发布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年月日

1、文件和资料发放、回收记录表GXZC-4201-01 2、文件修改记录GXZC-4201-02 3、文件修改申请表GXZC-4201-03 4、文件修改通知单GXZC-4201-04 5、文件破损与丢失补发登记表GXZC-4201-05 6、文件和资料销毁登记表GXZC-4201-06 7、文件和资料借阅登记表GXZC-4201-07 8、备份文件记录GXZC-4201-08 9、文件和资料留用申请单GXZC-4201-09 10、公正性声明措施执行情况检查表GXZC-4202-01 11、外来人员参观审批表GXZC-4202-02 12、查阅保密资料申请单GXZC-4202-03 13、仪器设备(标准物质)申购单GXZC-4203-01 14、仪器设备(标准物质)验收单GXZC-4203-02 15、供应商评价表GXZC-4203-03 16、合格供应商登记表GXZC-4203-04 17、___年度服务和供应品采购计划GXZC-4203-05 18、检测委托单GXZC-4204-01 19、合同评审单GXZC-4204-02 20、分包申请表GXZC-4205-01 21、分包方能力调查表GXZC-4205-02 22、合格分包方名单GXZC-4205-03 23、申诉和投诉处理记录表GXZC-4206-01 24、客户意见征求表GXZC-4206-02 25、不符合工作控制处理表GXZC-4207-01 26、内部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GXZC-4210-01 27、不符合项报告GXZC-4210-02 28、会议纪要GXZC-4211-01 29、整改措施报告GXZC-4211-02 30、会议签到表GXZC-4211-03 31、检测人员上岗报批表GXZC-4212-01 32、人员学习记录表GXZC-4212-02

五年级上册科学学生实验活动记录表.doc

记录人:黎超宇口期:年月日班级:五年级时间: 地点:操场实验名称: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实验类型:分组实验实验老师:黎超宇实验小组成员:五年级第一小组同学实验内容:现阳光下影子变化的规律实验器材:指南针、记录纸、橡皮、小棒、小尺、钟表、温度计实验过程: 1.早晨,在校园里找一个物体,给它的影子做上记号。下课的时候再去画一画。 2.用橡皮泥把铅笔垂直固定在白纸上,确定好南北方向,每到课间,画出阳光下铅笔的影子,并在影子的顶端记下当时的温度和时间。 提示:温度计要放在太阳帼不到的地方。观察应该延续一?整天,获得一天的数据。

班级:五年级 时间: 地点:科学实验室 实验名称:光的直线传播实验 实验类型:分组实验 实验老师:黎超宇 实验小组成员:五年级第二小组同学 实验内容:验证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实验器材:小孔板、手电筒 实验过程: 将三张小孔板的小孔位于同一直线上,用手电筒光照射,看光线通过的情况提示:这个实验要在暗室中进行。 实验结果:光是直线传播的。

记录人:黎超宇口期:年月日班级:五年级时间: 地点:科学实验室实验名称: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光的反射活动实验类型:分组实验实验老师:黎超宇实验小组成员:五年级第三小组同学实验内容:发现镜子成像的特点实验器材?:每人准备一面镜子实验过程: 1.照一照镜子,你发现哪些有趣的现象。闭起一只眼睛,看看镜子里有什么不同。 2.直立两面镜子,不断变换它们的角度,观察镜中物体的变化 3.看着镜子,让笔在五角星的缝隙间“行走气(这个角度的图像不仅左右相反,而且上下相反) 实验结果:光路可逆的,镜子中的影像是与实际物体左右相反的;两面直立镜子间的夹角越小,所成的像越多;镜子与物体角度不同,所成像的方向也不同。 班级:五年级时间: 地点:科学实验室实验名称:研究透镜的特点和作用实验类型:分组实验实验老师:黎超宇实验小组成员:五年级第四小组同学 实验内容:了解两种透镜对光线的不同折射功能 实验器材?:每组准备一套透镜实验过程: 1.透过不同的镜片观察物体,看发生了什么变化 2.让阳光穿过凸透镜,观察聚焦情况。让镜面与光线垂直,调节镜片与纸的距离, 使光斑最小、最亮。试-试凹透镜能否聚光。 3.把凸透镜对着窗户,观察成像情况。把凸透镜对着窗户,调节凸透镜和白纸的 距离,使窗户的影像最清晰。再用凹透镜试试。 实验结果:凸透镜有放大作用,而凹透镜则有缩小作用。凸透镜可以聚光,而凹透镜则能使光发散。凸透镜可以使物体在屏上成倒立的像,而凹透镜则不能。

小学实验室使用记录表

小学科学上册(三)年级10.9 时间班级教师实验类别或名称所用仪器备注 9.24 3.2付文俊让纸鹦鹉“站起 来” 观察蜗牛、蚂蚁 一张彩色卡纸、 铅笔、水彩笔、 剪刀、回形针 放大镜、菜叶 子、玻璃瓶、玉 米粒 9.27 3.3付文俊感受植物体内的 水 蔬菜、水果等食 物、菜板、纱布、 榨汁机、水果 刀、烧杯、弹簧 秤 10.22 3.2付文俊观察小草每天 “喝”多少水 试管、橡皮泥、 植物油、根系发 达的植物、水、 直尺 11.19 3.3付文俊水的毛细现象烧杯、纸巾(或棉布条)、红墨 水 11.26 3.1付文俊水的表面张力 胶头滴管、硬币、热水、冷水、糖水、盐水、烧 杯 12.31 3.1付文俊水的溶解现象 烧杯、高锰酸钾、盐、面粉、细沙、玻璃棒

小学科学下册(三)年级11.2 时间班级教师实验类别或名称所用仪器备注 3.23 3.2 付文俊土壤里含有腐殖 质和水烧杯、土壤、水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蒸发皿、玻璃片、烧杯、土壤 3.30 3.2付文俊做肥料袋袋子、土、水果皮、菜叶、水 4.9 3.1付文俊水土流失喷壶、水、平盘、有植被土壤和无植被土壤各 一块 4.13 3.1付文俊种子里面有什么 用水泡过的蚕豆、放大镜、镊 子

小学科学上册(三)年级 10.2 时间班级教师实验类别或名称所用仪器备注 9.27 3.1付文俊感受植物体内的 水 蔬菜、水果等食 物、菜板、纱布、 榨汁机、水果 刀、烧杯、弹簧 秤 10.18 3.1付文俊观察小草每天 “喝”多少水 试管、橡皮泥、 植物油、根系发 达的植物、水、 直尺 11.8 3.2付文俊水的毛细现象烧杯、纸巾(或棉布条)、红墨 水 11.19 3.2付文俊水的表面张力 胶头滴管、硬币、热水、冷水、糖水、盐水、烧 杯 11.26 3.1付文俊水的溶解现象 烧杯、高锰酸钾、盐、面粉、细沙、玻璃棒 12.3 3.1付文俊水有浮力烧杯、钩码、橡皮泥、水槽 12.6 3.1付文俊比较纸的纵向横 向结实度 报纸、作业纸、 纸巾等不同质 地的纸、放大镜

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学生实验活动记录文本表

记录人:黎超宇日期:年月日班级:六年级 时间: 地点:科学实验室 实验名称:用显微镜观察水滴 实验类型:分组实验 实验老师:黎超宇 实验小组成员:六年级第一小组同学 实验内容:通过显微镜观察水样,知道水中有微生物。 实验器材:载玻片、滴管、显微镜。教师预先利用滴管取一滴水样滴在载玻片上,在显微镜下调节清楚,用于学生分组观察。 实验过程: 在老师调好的显微镜下看一看,一滴水里什么。 活动记录:鼓藻、草履虫、钓钟虫、水蚤、轮虫 提示: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设计好有问题记录表:(1)你观察到了什么?(2)它是什么样子的?(3)它是否在运动? 实验结果:水中有微生物。

记录人:黎超宇日期:年月日班级:六年级 时间: 地点:科学实验室 实验名称:研究发霉的条件及用放大镜、显微镜观察霉 实验类型:分组实验 实验老师:黎超宇 实验小组成员:六年级第二小组同学 实验内容:探究霉适宜在什么样的条件下生长繁殖(对比实验) 实验器材:新鲜馒头、烤干的馒头、透明塑料袋等 实验过程: 提示:控制好变量 问题: 假设: 不变的条件: 需要改变的条件 实验设计: 条件组合实验方法 温暖、潮湿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 温暖、干燥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 实验结果:霉适宜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生长繁殖

六年级科学实验活动记录表 记录人:黎超宇日期:年月日班级:六年级 时间: 地点:科学实验室 实验名称:冷热对岩石影响 实验类型:分组实验 实验老师:黎超宇 实验小组成员:六年级第三小组同学 实验内容:冷暖变化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实验器材:酒精灯、装有水的容器、小石块、镊子、火柴 实验过程: 用镊子夹住一小片石头,在酒精灯火焰上烧一会儿,然后迅速放入冷水中;接着再烧,再浸入冷水中。反复几次,观察石头的变化。 提示:石块要小,尽量选用易产生明显现象的岩石,如页岩、石灰岩等。冷水温度越低越好,最好用冰水。 实验结果:冷暖变化对岩石有破坏作用

实验室安全检查记录表

实验室安全管理登记表20 —年—月

附:安全管理项目内容: 1 是否明确安全责任人,签订安全责任书;是否有具体可操作性的管理规章制度上墙明示(安全管理规 章制度、岗位安全责任制度、实验室操作规范流程);是否结合实际制(修)订专用教室(含实验室)的应急预案(每学期检查) 2 各种危险化学品尤其是剧毒化学品是否单独存放在专用仓库,是否严格按“五双”(双门、双锁、双人 收发、双人使用、双人记账)进行管理(每月检查) 3 储存剧毒化学品的数量、地点以及管理人员的情况,是否报当地公安部门和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 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备案;存放各种实验室化学品(试剂)的仓库是否设在远离教室、宿舍、食堂以及水源的地方(每学期检查) 4 实验室化学品(试剂)是否经过行业部门检验检疫;化学品是否过期;实验室化学品(试剂)的领 用、消耗,安全责任人是否随时登记,建立档案备查(每学期检查) 5 是否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做好专用教室(含实验室)废弃物的分类、收集、处置工作;是否按废弃物类 别配备相应的收集容器,容器不能有破损、盖子损坏或其他可能导致废弃物泄漏的隐患(每天检查)6 废弃物收集容器是否粘贴危险废弃物标签,明显标示其中的废弃物名称、主要成分与性质,并保持清晰 可见(每月检查) 7 是否将危险废弃物收集容器存放在符合安全与环保要求的室内特定区域,且做好相应的记录(每天检 查) 8 . 是否对学生、专职教师定期进行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和岗位技术培训;专职教师是否接受定期教育和 培训,是否依法取得相应资格(每学期检查) 9 . 课余、节假日期间需实习实训教学的,是否经专用教室(含实验室)安全责任人批准,学生是否有老 师带队,实习实训教学时是否有专用教室(含实验室)的专职人员在场(每月检查并随时抽查) 10. 实习实训教学时是否对学生的着装穿戴提出统一要求,不按要求着装或穿戴不符合安全的,不准进入 专用教室(含实验室)等场所(随时抽查) 11. 各类设施、设备是否完好,门窗能否关闭、上锁(每月检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