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书法与篆刻教学大纲

书法与篆刻教学大纲

书法与篆刻教学大纲
书法与篆刻教学大纲

《书法与篆刻》教学大纲

1 课程的基本描述

课程名称:书法与篆刻Calligraphy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适用专业:艺术设计

教材选用:郭颐杨.书法教程.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总学时:32学时理论学时:32学时

实验学时:0学时课程设计:无

学分:2学分开课学期:第三学期

前导课程:无

后续课程:字体设计、标志设计、包装设计、招贴设计、书籍装帧设计、POP广告设计

Courses Description

The handwriting are artistic design specialized discipline basic courses, it is a research Chinese character writing principle, the beautified writing art discipline, simultaneously also is an overlapping discipline, can pass through in the decoration art design specialty the packing design, the handbill poster notice design, the series packing design, the books mounting and design design, in the environment vision design design performance essential factor.Through this curriculum teaching, makes the student to understand calligraphy art the development course, the grasping calligraphy five big calligraphy style respective characteristics, the written principle and the manifestation, and have the independent analysis ability and creation ability.Mainly devotes in training the student to grasp the calligraphy the elementary theory and basic technique ability, raises the high artistic esthetic ability.

2 教学定位

2.1 能力培养目标

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以下两个方面的能力:

1. 认知和理解能力

能够系统的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书法,能够掌握书法中的真、草、隶、篆、行五大书体的发展历程及写法,掌握书法艺术的笔划美、结构美、章法美、意境美。

2. 设计实施能力

能够运用书法的实用性和艺术性进行书法作品的创作,对于书法作品的创作具有较强把握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同时能够表现出书法的造型美、线条美、结构美、章法美、意境美。

2.2 课程的主要特点

书法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它是一门研究汉字书写法则,美化文字艺术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交叉性的学科,能够贯穿于装潢艺术设计专业中包装设计、招贴设计、系列包装设计、书籍装帧设计、环境视觉设计的设计表现要素中。

2.3 教学定位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掌握书法五大书体的各自特点、书写法则及表现形式,并具有独立分析能力和创作能力。主要致力于培养学生掌握书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法的能力,培养较高的艺术审美能力。

3 知识点与学时分配

3.1 中国书法简史

书法的定义(学时:1学时)

发展历程(学时:1学时)

开创时期(了解)

成熟时期(了解)

鼎盛时期(了解)

承袭时期(了解)

共2学时

3.2 书法工具

笔(学时:0.5学时)

作用(了解、运用、核心)

历史(了解、运用、核心)

类型(了解、运用、核心)

选择(了解、运用、核心)

保存(了解、运用、核心)

墨(学时:0.5学时)

历史(了解、运用、核心)

种类选择(了解、运用、核心)

保养(了解、运用、核心)

纸(学时:0.5学时)

历史(了解、运用、核心)

种类(了解、运用、核心)

选择于保养(了解、运用、核心)

砚(学时:0.5学时)

历史(了解、运用、核心)

种类(了解、运用、核心)

选择(了解、运用、核心)

使用于保养(了解、运用、核心)

共2学时

3.3 书法的基本技法

基本技法(学时:4学时)

身法(运用、核心)

指法(运用、核心)

腕法(运用、核心)

笔法(运用、核心)

共4学时

3.4 书法五大书体的书写法则

楷书(学时:4学时)

概述(运用、核心)

用笔(运用、核心)

结构和章法(运用、核心)

四大楷书书体(欧体、颜体、柳体、赵体)(运用、核心)行书(学时:2学时)

概述(运用、核心)

行书沿革和历代行书名家(运用、核心)

基本技法(运用、核心)

隶书(学时:2学时)

概述(运用、核心)

历代名作与名家(运用、核心)

隶书的基本技法(运用、核心)

篆书(学时:2学时)

概述(了解、运用)

怎样写小篆(了解、运用)

草书(学时:2学时)

概述(了解、运用)

草书的演变及历代草书名家(了解、运用)

草书的基本技法(了解、运用)

共12学时

3.5篆刻历史

历史发展(学时:2学时)

神秘孕育期(了解)

古典辉煌期(了解)

重大转折期(了解)

高度发展期(了解)

共2学时

3.6篆刻欣赏

欣赏(学时:2学时)

古代印玺欣赏(了解,运用)

流派篆刻艺术欣赏(了解,运用)

近现代篆刻艺术欣赏(了解,运用)

共2学时

3.7篆刻创作的工具与方法

工具与方法(学时:8学时)

篆刻的工具与材料、篆刻的刀法(运用、核心)

印文的章法布白与形式美法则(运用、核心)

篆刻的过程与步骤(运用、核心)

印款的刻镌与拓印(运用、核心)

篆刻的临摹与艺术创作(运用、核心)

共8学时

4 讲授提示及方法

4.1中国书法简史

重点:书法的四个发展阶段

难点:如何使学生理解不同时期书法的特点、书写特点及书法名家

讲授提示与方法:强调四个时期的延续性,剖析每个发展阶段的书法表现形式本质,并进行各自特点的比较,并举例说明不同时期书法名家与书法的故事。

4.2 书法工具

重点:书法工具的选择

难点:书法工具的选择

讲授提示与方法:强调书法工具—笔墨纸砚的选择,是掌握书法基本功好坏的关键之一。

4.3 书法的基本技法

重点:书法的基本技法——身法、手法、腕法、笔法是书法的重要环节

难点:如何使学生掌握书法的基本技法中的腕法、笔法

讲授提示与方法:重点讲腕法的不同方法,以亲身示范的方式让学生们感受不同的腕法的要求;讲解笔法是书法中的最为重要一个环节,通过演示的方法使学生懂得不同的笔锋会产生不同的力感、动感、情感的点画。

4.4 书法五大书体的书写法则

重点:本章节是书法课程的重点也是难点五大书体的发展及演变过程,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篆书各自在笔画上、结构上、章法上的不同特点,不同书体的代表名家。

难点:本章节是书法课程的重点也是难点,如何使学生理解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篆书的基本理论,以及这五大书体各自在其笔画上、结构上、章法上的不同特点,同时要在掌握的基础上进行创作。

讲授提示与方法:首先讲明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篆书的基本理论,并利用图例和通过课堂示范的方式系统的讲解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篆书各自的笔画的书写法则及要点,讲解五大书体在结构上和章法上的不同特点,让学生们自己多动手,多动脑,自己亲自感受不同书体的不同魅力,要临习不同书体的代表字帖,并通过课堂讲评的方式鼓励学生的习作。

4.5篆刻历史

重点:篆刻的四个时期。

难点:如何使学生们能够把传统艺术与现代书写工具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体现出书法艺术的一种新形式。

讲授提示与方法:强调四个时期的延续性,剖析每个发展阶段的篆刻表现形式本质,并进行各自特点的比较。

4.6篆刻欣赏

重点:把握不同流派的篆刻特点。

难点:如何使学生理解不同流派的篆刻特点。

讲授提示与方法:通过多媒体的图解形式剖析。

4.7篆刻创作的工具与方法

重点:篆刻的基本技法。

难点:如何使学生掌握篆刻的基本刀法。

讲授提示与方法:以亲身示范的方式让学生们感受不同的刀法的要求,使学生懂得不同的刀法会产生不同的力感、动感、情感的点画。

5 习题与实验设计

5.1 习题设计

由于本课程主要讲授的是书法与篆刻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因此本课程的课堂习题应以实际动手练习和创作为主。在习题和创作设计的时候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由临帖到创作,最后使学生能够运用。习题涵盖的主要内容有:

1.针对书法的五大书体与篆刻不同的特点和艺术风格进行临习。

2.针对书法与篆刻基本理论和基本书写技能进行有针对性的创作。

通过学生完成上述作业的情况,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学生的思维方法,针对存在的问题做进一步的改进。

5.2实验设计

6 考核与成绩记载

6.1 考核的方式及成绩的评定

学生成绩的构成: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

平时成绩的构成:出勤率和听课状况20分、作业成绩和回答问题10分

期末成绩:闭卷笔试70分

6.2 考题的设计

考试题分为以下两类,重点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创作表现的掌握以及综合运用。

考试题分为两类:

1.模仿型

重点考察学生根据所学习的基础原则、理论,展现独立分析能力,针对楷书、行书、隶

书、篆书、草书五大书体名家字体临习

考试的形式为:临帖题

共占40%。

2. 创新型

重点考察学生运用以掌握的书法基本技能进行创作的能力,针对楷书、行书、隶书进行命题性创作

考试的形式为:主体性设计题

共占60%。

书法篆刻考试重点

一、名词解释(5*6’ =30 1、甲骨文 甲骨文是指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时代主要为殷商时期。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从其形态看,它已包含了均衡、对称、和谐、统一等形式美要素;从其作品看,书法艺术的用笔、结字、章法、风格等均已具备。中国近代四位著名地研究甲骨文的学者有郭沫若、董作宾、罗振玉和王国维,即甲骨四堂”。 2、金文 金文是指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金文应用的年代,上白早商,下至秦汉。商代到春秋时期的金文,一般是铸成的;战国秦汉时期的金文,大都是刻成或鎏成的。金文笔道肥粗,弯笔多,团块多。代表作品有〈〈大孟鼎》《毛公鼎》等。 3、小篆 小篆是秦代官方标准字体,是由秦丞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六国的异体字,创制的统一文字书写形式。小篆的笔划较细,所以也有玉箸篆”之称;这种字体要求圆转而匀称的粗细相等的线条进行组合,不论多少笔画都要求组织在一个长方形体之内。结构统一定型,确立了偏旁的位置,使字形逐步固定下来。李斯被称为小篆的鼻祖,其代表作品有〈〈泰山刻石》〈〈琅琲台刻石》等 4、汉碑 汉碑即汉代碑刻。碑文字体以隶为主,碑额文字多用篆书。汉碑(包括拓本) 流传甚多,著名的有〈〈石门颂》〈〈乙瑛碑》〈〈张迁碑》、〈〈曹全碑》等。 5、x x 王羲之是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少从卫夫人学书法,后草书学张芝,正书学钟繇,博采众长,精研体势,一变汉魏以来波挑用笔,独创圆转流利之风格,隶、草、正、行各体皆精。其作品真迹无存,传世者均为临摹本。其行 书〈〈兰学集序》、草书〈〈初月帖》、正书〈〈黄庭经》等最者名。其子王献之书法亦佳,世人合称为土王”。

《书法与篆刻》教学大纲-2014新版

《书法与篆刻》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简介:《书法与篆刻》是美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课程内容主要讲授书法与篆刻艺术的基础理论与技能实践。其中包括书法的用笔、结构、章法,篆刻的基础理论,作品欣赏以及工具运用等。使学生对书法与篆刻艺术有一个基本直观的了解。能够把握书法与篆刻的艺术特征与文化特征,掌握书法与篆刻艺术的基本技能与基础临摹训练。 2、课程编号:452033 3、英文名称:Calligraphy and seal carving 4、开课学期:第3学期 5、学时学分:32学时、1.5学分,其中讲授10学时、技能训练22学时, 6、课程性质:必修课 7、考核方式:考试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任务 通过《书法与篆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书法与篆刻艺术的基本理论及楷书的基本笔法、结字特点与章法特征等书法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能够自行完成篆刻艺术的印稿设计并进行简单的篆刻作品创作;本课程针对师范类美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努力使学生能够胜任基础教育中书法与篆刻课程的基本教学任务,达到师范生“三笔字”中毛笔字训练的基本要求,为教师技能训练奠定基础。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一)第一章、绪论(4学时) 【教学内容】 1 什么是书法与篆刻 2 书法篆刻艺术的基本特征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书法篆刻的基本概念,理解书法篆刻艺术的艺术特征和文化特质。 【阅读参考资料】(提供帮助学生理解、拓展知识的学习参考材料)

1、《书法教程》王登科,辽海出版社,2007年4月 2、《篆刻学》邓散木编著,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 (二)第二章、基础技法(4学时) 【教学内容】 1文房用具 2执笔方法与姿势 3用笔 4临摹的方法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书法的基础技法,包括文房四宝、用笔与临摹的基本常识。 【阅读参考资料】 1、《书法教程》王登科,辽海出版社,2007年4月 2、《篆刻学》邓散木编著,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 (三)第三章、篆书与篆刻(4学时) 【教学内容】 1篆书概论2篆书的流派与书家3篆书的临习4篆刻工具的使用5篆刻基础常识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篆书书体的基本常识,包括字体的发展和书体的演变,并掌握篆刻的临习方法及基本常识。 【阅读参考资料】 1、《篆刻学》邓散木编著,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 2、《明清篆刻》系列,上海书画出版社,2008年6月 (四)第四章、隶书(4学时) 【教学内容】1隶书概论2隶书的风格与流派3隶书经典作品举要4楷书勤礼碑临习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隶书书体的风格特点并了解临习方法,熟悉隶书经典作品,了解《勤礼碑》的用笔特点,掌握基本笔画的笔法特征。 【阅读参考资料】 1、《书法教程》王登科,辽海出版社,2007年4月 2、《颜勤礼碑》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8月

《篆刻教案》

《篆刻教案》 篆刻教案 一、教学方法: 讲解、欣赏和学生刻印练习相结合。 二、教学目的: 1、书法和篆刻的鉴赏,激发学生学习书法和篆刻的兴趣。 2、篆刻的讲解和示范,使学生懂得治印的技巧和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难点:篆刻时如何把运刀的方向、力度与切面相协调。 2、重点:篆刻的治印及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 1、教具:字体的碑帖及名家书法作品数幅;狼毫小楷、刻刀、章料(青田石等)、宣纸、砚、墨、印泥、砂纸(粗细两种)圆镜、毛刷等演示用具;刻好的印章二枚、供学生仔细看。 2、学具:刻刀、毛笔、墨、青田石或肥皂、土豆、橡皮等,砂纸、小圆镜、小牙刷、毛刷等。 五、课时:一课时 六、讲授新课 (一) 组织教学:检查学具、学生听课。 (二) 讲授新课 1、篆刻的用途及分类。刻印章称为治印,治印多为篆字,故称为篆刻。篆刻要求书法、章法、刀法三的完美与巧妙的。古代在印面上刻着官阶或姓名来佩带,对方信任的标志,流传至今,仍了它从属性的用途,如取款,写证明必加盖公、私章等。

第 1 页共 3 页 人们常把篆刻、书法、绘画相提并论,称它们为“金石书画”。一幅好的国画作品,要求诗、书、画、印四绝。印章从印文制作看,有白文印(即阴文印)和朱文印(阳文印)、肖形印等。(举例说明)从字意看,有姓名印、别号印、年龄印等。(参照课本或举例各不同图说明)从印章盖在书画作品的位置上看,又可分为名章(姓名、别号、地名、年龄印均盖在靠作者姓名的下面或后面)、闲章(如诗句、成语、吉语、肖形图案等,均盖在作品的上首或下角)。边款,阴刻在印章的一边,好像画上题诗文款志一样,可以记录制作年代,作者情感和作者姓名。 2、篆刻的创作 通过多媒体播放如下的创作过程,组织学生观看与思考。 A、准备阶段 首先将印面用砂纸打磨平。接着通过工具书选好篆字。 B、设计印稿 根据印文的内容可在纸上按印面的大小尺寸设计印稿。设计印稿可根据作者的审美情趣和受印者的要求进行,在章法和篆法的选择上进行比较和推敲。 C、篆印于石 用“水印渡稿法”上石。在压痕内用浓墨写印稿,将纸固定覆于印面,在印稿上湿一点水并用纸吸干多余的水分,覆盖二三层纸并用指甲研磨印面。 D、镌刻在刻治的过程中要注意“斜执式”“立执式”“握拳式”这三种刀方法的把握和运用。 E、拓印 钤拓印迹时要让印面显现清晰的刀法。 第 2 页共 3 页 F、边款的刻制 边款的刀法多用侧锋单刀冲刻法。

篆刻教学设计

“印章的篆刻”教学设计 掌握镌刻印章的基本技能 教学分析 《印章的篆刻》,是江苏省教材《工艺制作》课本中的内容。教材不仅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强调学生自主性、探究性的学习过程,同样为教师提供了教学所必须的知识和信息,为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如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知识与信息提供了线索。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材结构呈现两大部分,一部分为活动篇,另一部分为与活动篇相对应的信息篇。活动篇主要从活动开始到活动结束组建一个完整的活动过程,反映了学生在观察、体悟、设计、操作、评价等方面的学习过程,体现终端结果在动作过程中的一般性认知规律。 学生分析 考虑到初一学生年龄、生理、心理的实际和他们的学习基础,以及他们的整体观察能力不强,需要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耐心,我结合观察法、讨论法、合作法等多种学习方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主动探究式教学理念。根据初中学生心理特点和教学进度需要,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尽可能的让学生多动脑、动手,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主体意识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了解印章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功能和印章的类型、用途、工具材料等方面的知识; 2.学会研究、交流、展示、评价等自主学习方式; 3.掌握磨平印面、转印、镌刻、铃印等一般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镌刻过程中的刀法 教学方法 1.研究性学习与操作性学习结合; 2.过程与方法结合; 3.师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课堂内外互动结合。 教学手段 板书、板图、教材图例分析,实物投影辅助教学、学习评价 教学过程 一、第一阶段活动 (一)组织教学 组织学生按照指定位置入坐,课堂秩序安定后,教师提出印章篆刻课程的要求和规定,诠释学习评价表。 附:印章篆刻操作室管理制度 1.进入教室后未经老师同意,操作台上的物品不能擅自动用。 2.上课时未经老师同意,不得擅自离开自己的座位。 3.教室内不得大声喧哗,追逐打闹,保持操作场地清洁整齐。 4.爱护工具以及材料,工具使用要规范,课中所用的刀具一定要注意安全,不得玩耍刀具,更不得把刀尖指向他人。 5.下课后要把自己的操作台收拾干净,把工具和材料放回原来位置,不得随意乱动。 6.离开教室前要清理个人所用的工具及材料,工具放回原来位置,并把自己的操作台几周边场地打扫干净,关好门窗。 (二)导入新课 叙:印章是我国特有的一种造型艺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 问:同学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印章?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回答、小组补充。 成绩报告单、发票、书画…… 问:有谁知道印章起源于什么时候?

《书法与篆刻艺术欣赏》教案

《书法与篆刻艺术欣赏》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欣赏不同时代和文化的书法和篆刻作品,了解重要的书法家和流派,了解中国文字的源流以及书法艺术的风格和特点。 2、能力目标:通过描述、分析、比较与讨论等方式,认识书法和篆刻艺术的不同流派及表现形式;对书法作品的美术现象进行简短的评述,表达感受和见解。 3、情感目标:对书法作品产生强烈的兴趣和认同感,关注和尊重民族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欣赏中国书法艺术的独特形式、艺术语言和审美取向,了解中国文字形成的源流和发展的历史,领略文字书写的艺术美,认识书法艺术与一般文字书写的区别。 教学难点:欣赏书法作品,感受作品的艺术特征,理解书法艺术的形式美和造型美。 教学准备: 教师用具:教材。 学生用具:课本。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2分钟) 二、引入新课:(5分钟) 1、直接板书课题:书法的艺术欣赏(板书)让学生阅读课本内容,通过阅读,粗略了解本节课主要内容。 2、提问:今天我们着重学习书法。什么是书法?为何称之为一门艺术?书法:“书”中国文字;“法”是书写者内涵、性格、精神的一种体现,一种书写文字的方法,即书写方法。(板书)为何称之为一门艺术?写字是艺术,可是,写字却不一定是书法。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有追求美好事物的愿望,这是人类艺术产生的极源。同样人们在书写活动中,也有美的追求,希望把字写得漂亮,而这种对美的追求以前是处于本能,后上升到自觉的一种行为,所以产生了书法这门艺术。本课主要从文字的书写形式美的角度去欣赏、分析、评述一件书法作品,让学生认识汉字的源流,字体的

少儿书法入门:篆刻艺术的临摹

少儿书法入门:篆刻艺术的临摹 篆刻与我国其他艺术门类一样,学习的第一步也是临摹,因为只 有通过临摹,才一能借鉴和继承篆刻艺术传统规则,才能领会篆刻艺 术独特的表现方法。只有反复实践,才能熟练掌握篆法、章法和刀法 等具体技法,从而使用到自己的篆刻创作中去,随着时·间的推移、 理解的深入,就能形成自己的篆刻艺术语言。 古今玺印无数,名家林立,从何入手呢?清人吴先声在《敦好堂印论》中说:“印之宗汉也,如诗之宗唐,字之宗晋。”“印宗秦汉” 被历代印人奉为圭泉,当然要从秦汉印开始。来源书法屋,书法屋是 一个书法学习基地。吴昌硕在“俊卿之印”一印的边款中说:“抚拟 汉印者宜先从平实一路入手,庶无流弊矣。”可见,篆刻的学习同书法、绘画类似,先学平正,平正既得,再求奇崛、苍朴,这也是先贤 的经验与告诫。具体来说,印章的临攀应先从汉印中的粗白文印入手,再到细白文。朱文印在汉印中很少,不易选择,能够秦汉封泥代之。 清代赵之谦的印作笔画线条生动流畅,起至转折分明,篆法妥帖,可 作为圆米文印临摹之范印。古玺印为印章之一大宗,一占朴自然、生 动有趣,在学习汉白文印之后,可临习之。 汉白文印的特点 1.就整体章法布局来说,朱白空间基本均匀,章法稳定平衡,没 有特别突兀的视觉感。比如四字印,四字各占地四分之一,每字所占 空间相当,这种均衡的构图手法,是汉印最基本的章法构图样式。 2.就单个文字来说,以方形为基调,方中寓圆,内圆外方;就单个 笔画来说,平直是其基本特点,但平直太多,则显重复单调,产生僵硬、板滞的副作用,所以汉印中常常用少量的弧笔、斜笔线条,来化 解这种局面,往往能收到良好的视觉效果。

书法篆刻进校园

书法篆刻进校园 根据冀教政体〔2015〕5号文件《关于在全省学校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篆刻艺术进校园”主题实践活动的通知及冀教明电〔2015〕15号文件《关于举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篆刻艺术进校园”主题实践活动作品大赛的通知》要求,我校积极响应和落实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会议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篆刻的保护汉字作用,深入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篆刻艺术进校园”主题实践活动,并积极投送作品参与了作品大赛。 我校做为一所以音体美为主的艺术高中,除了扎实开展基础课程之外同时还设有五大工作室;雕塑、书画、版画、摄影、动漫。艺术学科氛围浓厚,篆刻艺术的普及与书画艺术较好的结合进行。在书法面向高考教学的基础上开展篆刻艺术普及,二者相辅相成,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的兴趣,还提高了书法课堂的教学效率。在选送作品大赛中,篆刻,软笔书法,硬笔书法均有。 在篆刻艺术进校园工作中,我校开展了以下活动: 一、教师配备。 我校现有郭树兵、任晓云两名毛笔书法教师,主要负责书画工作室,篆刻与书法教学穿插进行。 二、课堂具体实施 (一)工具及成本。

1.刻刀。价格2--20元。数量1把,中号为宜。(啄木鸟牌) 2.印石。以浙江青田石、福建寿山石为宜,价格5-20元。数量5块左右,底面积2.5--4厘米左右。 3.印床。价格10元左右。数量1个。 4.印泥。朱砂或朱膘颜色。价格20—50元。数量1盒。 5.印规。T型或者L型。价格10—20元。教学用的T型尺可以代替。 6.砂纸。500号上下,价格1元。数量2张或以上。 7.毛笔。中小号,兼毫,价格5元左右。数量1支。 8.墨汁。一得阁品牌墨汁,价格10元。数量1瓶。 9.宣纸。半生半熟最佳 10.刻刀、印床、印泥能用5—10年以上,印石能够反复磨刻10次左右。 (二)了解篆刻艺术的四个特征: 1.书法性。 2.绘画性。 2.工艺性。 4.文字性。 (三)主要教学内容: 1.篆法。提前学习篆字,以小篆为主。参考《篆刻字典》 2.刀法。掌握最基本的冲刀、回刀、切刀法。 3.章法。掌握2字、3字、4字印的章法规律。 (四)具体教学:

校本课程篆刻教学设计

第一课中国篆刻史 一、教材分析 篆刻简单的说就是书法和雕刻相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我觉的篆刻模块在高中开设是最有特色的一个模块,作为一种美术形式来说,书法、篆刻本身就是中国最独有的美术形式,是中国独有的文化现象。 二、教学目标 篆刻的鉴赏,激发学生学习篆刻的兴趣,我国篆刻的起源和历史,使受到篆刻美的陶冶,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与难点 中国篆刻的历史 四、讲授新课 (一)组织学生按照指定位置入坐,课堂秩序安定后,教师提出印章篆刻课程的要求和规定,诠释学习评价表。 1.进入教室后未经老师同意,操作台上的物品不能擅自动用。 2.上课时未经老师同意,不得擅自离开自己的座位。 3.教室内不得大声喧哗,追逐打闹,保持操作场地清洁整齐。 4.爱护工具以及材料,工具使用要规范,课中所用的刀具一定要注意安全,不得玩耍刀具,更不得把刀尖指向他人。 5.下课后要把自己的操作台收拾干净,把工具和材料放回原来位置,不得随意乱动。 6.离开教室前要清理个人所用的工具及材料,工具放回原来位置,并把自己的操作台几周边场地打扫干净,关好门窗。 (二)导入新课 篆刻是一种特有的传统艺术,从古至今已有二、三千年的悠久历史。篆刻,顾名思义,即是用篆书刻成的印章,是一种实用艺术品。

(三)发展历史 殷商 中国篆刻史即是一部印章的历史。有一种观点认为,印章起源于夏、商、周时期,其证据为出土于河南安阳(商朝晚期都城殷墟所在地)的三枚殷铜玺。不过也有很多质疑的声音,认为这三枚铜玺并非殷商之物。 战国时期 现存最古老的印章,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先秦时期的印章叫做鉥,故这一时期的印章统称为古鉥。 (四)、结束语 清初至中叶,丁敬、黄易等人摆脱徽派影响,从汉印再出发,开创浙派,这两大流派主掌了整个印坛。稍后,邓石如精于书法,特别是篆文隶书,结合书与印,所谓《印从书入,书从印出》,不再囿于古印,有了新的面貌,这一风格延续到目前影响极为深远。清末民初,黄士陵、吴昌硕、齐白石诸大家,各有风貌。 五、联系实际 课下继续搜集有关中国篆刻史的资料 六、拓展与提高 第二课篆刻分类 教学目标

书法篆刻艺术欣赏

书法的艺术欣赏 课型:欣赏·评述 课时安排:2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以欣赏、分析、评述书法与篆刻艺术作品为学习内容,让学生对书法与篆刻的艺术展开研究、分析、讨论、评述,增加学生对书法与篆刻艺术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锻炼学生用语言和文字评述书法与篆刻艺术作品的能力。对习惯于欣赏纯具象美术作品的学生而言,书法与篆刻的艺术完全是具象与抽象合二为一的统一体,是一种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学生对其的学习认识有一定的难度。 书法与篆刻的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是运用笔画、结构(结体、章法)、墨色等手段塑造艺术形象、表现审美情感的书写汉字的艺术样式。 书法与篆刻是视觉造型艺术,是以汉字形体为审美意味表现的媒介、载体,它不直接模拟客观物象,不再现、反映具体的自然、生活场景,具有抽象性的造型特点。 书法与篆刻不同于具象绘画,不模拟、再现客观物象,它又不同于纯抽象绘画,脱离文字结构形式。 书法与篆刻艺术形象是“形”、“势”、“义”统一的文字造型形象。其“形”是以汉字形体为基础的抽象形象。汉字形体具有丰富多样的造型审美条件,书法文字形象是具象与抽象的统一体。其“势”决定了书法形象的时序性定向连续空间。书法的空间形式具有时间性、运动性,书法造型结果凝结着一次性的不可重复的过程性特征。其“义”使书法形象成为形、义兼备的综合审美形态,字义因素对书法造型形式和审美情感内容产生极大的影响,书意与文义的和谐统一是书法美的理想状态。 书法与篆刻以汉字为表现载体。汉字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字体不断演变,先后出现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八种有代表性的字体。 课文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书法艺术作品欣赏。书法作品展示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八种有代表性的字体的精品供学生欣赏,并对八种字体的演变及艺术形式、艺术特点等作了概括的介绍。第二部分为篆刻艺术作品欣赏。课文对篆刻的意义、篆刻艺术的沿革作了概括性的介绍,并展示了各朝代的、各种风格的、不同形式的篆刻艺术作品供学生欣赏。 本课学习内容表现形式为学生常用的文字书写,学生最为熟悉。但作为一门艺术,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从文字的书写形式美的角度去分析研究、欣赏评述,让学生认识汉字的源流,字体的演变,帮助学生从美术的角度认识书法和篆刻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并非孤立地形成和演变,而是历史文化的凝缩和表现,是中

书法与篆刻

书法与篆刻 书法 一、中国书法的产生现在我们能见到的最古老的成体系的文字是甲骨文,产生于殷商时代。这是一种相当成熟的文字。“甲骨文书法”是中国书法的源头,距今已经3000 余年了。但在此之前新石器时代出现了一种类似于文字的符号——陶器文字。 二、中国书法的发展 (一)先秦书法:先秦之前的文字都属于篆书中的“大篆” 。主要有:甲骨文、青铜文、石刻文、帛书和简书。战国时期文字显示出了“隶变”的趋向。 (二)秦代书法:秦代,“小篆”推行天下。自战国延续下来的“秦隶”或“古隶”仍在使用。 (三)汉代书法:汉之初,篆书仍是书写的主流,但西汉晚期,文字的“隶变”已经完成。标志着汉字由“古文字”到“今文字”的演变的完成。东汉时期隶书完全成熟。汉代的隶书体现了隶书的最高水平。东汉时楷书风格的字体逐渐产生。 (四)魏晋南北朝书法:楷书风格的字体至魏时的钟繇成为一种成熟规整的楷书。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楷书及与之相应的行书、草书逐渐发展的成熟期。纸张代替简帛成为书写的主要材料。出现了以王羲之、王献之为代表的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个高 峰。 (五)隋唐书法:这一时期楷、行、草书通行天下。尤其是楷书达到完全成熟。“唐楷”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光辉篇章。 (六)宋代书法:宋代文人在行草书书写方面崇尚自然率意的情趣,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宋人“尚意。 (七)明代书法:明在书法方面有以下三个内容:一是明初“台阁体” (小楷)的出现。二是明中期出现“吴门书派” 。三是晚期出现放逸书风。 (八)清代书法:出现了与“台阁体”类似的“馆阁体” ,再就是出现与“馆阁体”大异其趣的“扬州八怪”的书法。 三、中国书法的类别: (一)按字体来分,书法分为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其中篆、隶、楷为“正体” ,而行、草则是“正体”的草化形式。 (二)按书法风格来分,不同的书家的书法作品显示出不同的风格。人们往往以书家之姓名将书法分为“王(羲之)体” 、“欧(阳询)体” 、“颜(真卿)体” 、“柳(公权)体” 、“苏(轼)体” 、“赵(孟頫)体” 、“董(其昌) 体”这些都是“书体”的概念。 四、字体 (一)篆书: 特征:1、笔法单纯:篆书的笔法最单纯。大致只有直和弧两种笔画,而没有撇、捺等。2、字 体略长。3、章法变化:章法上,篆书已奠定了汉字纵向排列的基本格局,笔画分布均匀,布局显得整齐、统一。 (二)隶书: 又叫“佐书” 、“八分”等。特征:1、点画:用笔有方有圆,一般横画略粗竖画略细。长横、撇和捺是最能体现隶书 特色的笔画。2、结体:隶书多为扁平的长方形结构,且每字中多突出一横势的主笔笔画。3、章法:隶书的章法是纵有 行、横有列。 (三)楷书: 又称为“真书” 、“正书”,是“八法”齐备、结体方正,的“正体” 。“唐楷”被后人视为楷书的经典。唐碑、魏碑 是两类不同风格的楷书。特征:1、点画精到:楷书的点画最为齐备,有点、横、竖、撇、捺、挑、钩、折八种。2、 结字方正:楷书追求方正和规整,在方正、匀称、规整 讲求字体的变化,这是楷书结构的基本特征。3、章法规整:在章法上一般为竖成行、横成列, 追求整齐统一和匀称之美。 (四)行书: 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书写形态。在行书中楷书字形明显的叫做“行楷”,草化倾向明显的叫 做“行草”。特征:1点画或减或连:用笔如草,或断或连,灵活自如,书写快捷。2、结字规 整中求变化。3、行书章法,竖成行而横不成列。 (五)草书:

《篆刻》教案

地方课程传统文化《篆刻》教案教学设计 中国篆刻是书法(主要是篆书)和镌刻(包括凿、铸)结合,来制作印章的艺术。从明清流派篆刻算起已有近500年的历史。而明清流派篆刻是由古代印章发展而来的,古代印章以独特的风貌和高度的艺术性,为篆刻艺术奠定了优良的基础。所以篆刻艺术史可以上溯到2000 中国篆刻是书法(主要是篆书)和镌刻(包括凿、铸)结合,来制作印章的艺术。从明清流派篆刻算起已有近500年的历史。而明清流派篆刻是由古代印章发展而来的,古代印章以独特的风貌和高度的艺术性,为篆刻艺术奠定了优良的基础。所以篆刻艺术史可以上溯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770~前221)。 篆刻艺术的发展先秦及秦、汉的玺印,是古代人们在交往时,做为权力和凭证的信物。此外,吉语印、肖形印、黄神越章等印,也反映了古代的社会生活习俗和人们的思想意识。 古玺《易敞邑圣□卢之□》 古代印章中最早的是古玺,古玺大多是属于战国时期,其中也有春秋时期的遗物。古玺分官、私两类,当时不分尊卑都称为玺。秦以前写作“□”或

“□”。玺文分朱文(文字凸起,亦称阳文)和白文(文字凹入,亦称阴文)两种,古玺的形状、大小不一,有长方形、方 形、圆形和其他异形。内容有官职、姓名、吉语和肖形图案等。古玺制作精工,或凿或铸;玺文精细,章法生动。朱文玺有的边栏宽阔,白文玺多有界格,还有一种朱白文相间的古玺也很别致,可见当时玺的制作已趋成熟。在河南安阳殷墟曾发现过3枚类似古玺的实物,有人据此推断古玺的起源当在商代,但尚须进一步探讨。到了秦代,皇帝的印称玺,一般人的则称印。秦印文字是秦书八体之一的摹印篆,与秦代使用的小篆相近。秦印印文庄重秀丽,在方形的官印上加“口”字格和“田”字格,在长方形印上(又称半通印)加“日”字格,这是秦印显著的特点。秦印除官印、私印之外,还有以成语入印的,已开后世闲文印的先河。秦代《宜野乡印》 汉代是玺印发展空前灿烂辉煌的时期。汉代除帝王印仍称玺外,其余都称印。在官印中有的称章或印章,私印中有的称信印或印信。现在通常使用的印章一词,即来源于此。汉印无论从内容到形式比以前都更为丰富,尤以私印的种类最为繁多。汉印以缪篆体入印。这种字体与汉代隶书的兴起有关系,结体简化,笔画平整方直。汉印中还有以鸟虫书入印的,装饰性很强,是古代的一种美术字体。汉印分铸、凿两种。西汉的印章多为铸造,其中以西汉末年新莽时期的印章制作最为精美。东汉的印章以凿印最有特色,因为东汉末期社会动荡,战乱不已,官员将领经常调动或阵亡,造成封拜频繁,往往印章来不及铸造,就在预先准备好的印坯上临时急就刻凿而成,印文多不加修饰。汉代铸印庄重雄浑,凿印健拔奇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都给后世的篆刻以很大的影响和启发。 汉代《□官泉丞》(官印) 汉代《孙谦印信》(私印) 古代使用玺印时还出现一种封泥,又名泥封。封泥初发现时,曾被误认为印范,其实是玺印使用时留下的印蜕。在纸张未发明以前古人多在简牍上记写公文、帐目、书信等内容,在简牍的递寄往来过程中,为了严守机密和防□杜伪,故在简牍的绳结处加上软泥,然后钤盖 玺印,这就是所谓缄。古时一些物品的封缄也是使用这种方法。由于玺印在泥上的挤压,封泥形成了宽边和套边,白文玺印在泥上钤盖后还会出现翻“白”成“朱”的特殊效果和古拙厚重的艺术特色。 汉代《夷吾》(鸟虫书印) 汉代《齐御史大夫》(封泥)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的印章,基本上是沿袭汉印的形制。南北朝时期,纸张已普遍应用,因此新的钤印方法也随之产生,封泥之法开始废止。而是使朱砂调制成的印泥来钤盖印章,这就是所谓的濡朱之制。隋、唐、五代直至宋、元的官印,印面增大,竞尚朱文。印文曲 屈回绕,借以填补印面的空隙。到了宋代发展成为九叠篆,失去了传统篆书的优美法度。 元代《副总领印》(九叠文)

《中国书法与篆刻》教学设计

中国书法与篆刻 ●课程意义:书法和篆刻是中华名族悠久的文化艺术,艺术价值非常高,生活气息也很浓厚。其学习主要有实用和欣赏两方面的意义,同时还融入立德树人,陶冶情操,强健身体,启发智慧等多方面的意义,而对其的学习不尽是继承先辈的丰富遗产,且是对中华千年艺术文化深厚底蕴积淀的感知体会,是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亲密接触,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民族自豪感。 ●学情分析:学生的对书法及篆刻的认知面比较窄,知识不丰富,知识概念化,但他们还有自己的,不是很成熟的审美认知。只要善加引导, 得当,得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敢于发表见解,敢于实践、多学实练,在交流中培养起自信的书写能力,主动的求知欲望,科学的学习能力,让其浅显的认识在学习探究过程中渐渐加深与完善。 ●设计理念:根据诱思探究性学习方式:“自觉创情境,始终含情意,体验为红线,实践为实战,思维为主攻”。在本课教学中我结合书法篆刻学科特点,设计诱思:用眼睛欣赏书刻美——用心感受书刻美——用语言表述书刻美——用双手实践书刻美——用心创造书刻美。充分利用有效教学手段,制作声情并茂的情境课件,运用动感画面,情景音乐等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以实践演示、现场教学的教学模式,设计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平等轻松且具探索性、实践性、创新性的实践探究学习过程;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同时获取知识,从而突出主体地位,实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的教学观。 ●备课资料:教科书、教参、书法篆刻相关书籍材料、演示材料、作品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教学环节设计。 ●教学课时:4课时(自我调整) ●授课类型:新授课鉴赏课实践练习课 ●教学目标—— ○知识双向目标: (一)、书法教学目标 1.了解书法的发展脉络,认识中国书法的艺术形式特征。 2.认识书法的工具材料及特性。 3、学习书法的执笔法、基础运笔方法。 4、学写书法的姿势,书法的运腕。 5、书法学习如何选帖临帖。 6、书法的演变过程、五大书体、重点讲析篆书。 7、经典大师及作品赏析,实践演练。教师指导。 (二)、篆刻教学目标 1.了解篆刻的发展脉络,认识中国篆刻的艺术形式特征。 2.认识篆刻的工具材料及特性。 3、学习篆刻的刀法技法、篆刻基本步骤。 4、学写篆刻的姿势,篆刻注意要点。 5、篆刻学习如何选帖临帖。 6、经典大师及作品赏析。 7、实践演练。教师指导。 ○能力双向目标:了解书法篆刻教学是以传授中国传统的书法、篆刻为内容,学习其表达形式及笔墨意境体现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强烈感染力。了解其在世界艺术领域里所具有的特有魅力。从而热爱、继承发展中华文化。在掌握书法、篆刻的艺术表现的过程中,寻找适合于抒发自己情感的表现手法。通过对不同时代、不同艺术风格的中国书法作品的感受,分析、理解,引导、培养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提高分析与鉴赏的能力,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意识的感悟与理解。 ○情感双向目标:通过学习从审美的角度提高学生分析、鉴赏作品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之情,以及学习传统文化艺术的浓厚兴趣。 ●教学手法:因书法、篆刻的学科专业性较强,学生接触的较少,教学时教师应结合书法、篆刻作品作深入分析,结合多媒体,通过直观演示进行教学,运用启发引导、讨论交流、概括提炼、激发兴趣,正面讲

【独家首发】“巾帼印人”——当代女性篆刻家20强

【独家首发】“巾帼印人”——当代女性篆刻家20强 (马青原篆刻:余是作印人) “巾帼印人”——当代女性篆刻精英20家 (北京)骆芃芃(浙江)吴莹(山西)阴凤华(浙江)沈颖丽(山东)程少彦(浙江)林如(黑龙江)芦海娇(内蒙古)顾景云(重庆)孙小平(重庆)杨瑾宁(湖北)张尤(浙江)胡朝霞(山东)袁朝霞(河南)陈春芳(上海)顾琴(江苏)蒋雪莲(江苏)方淩波(北京)马青原(山东)李莉(安徽)张林(排序不分先后)巾帼印人·骆芃芃骆芃芃,1958年生,籍贯浙江。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研究生导师。中国(广西)篆刻艺术馆馆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西泠印社理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兼职教授。“文化部优秀专家”,“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称号获得者,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代表。2009年荣获“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人物”称号。2011年获中央国家机关“巾帼建功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3年荣获中国文联推荐的“德艺双馨”·中国文明艺术家称号。2014年荣获文化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作品多次参加全国书法篆刻展、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家展、全国妇女书法篆刻展、

全国篆刻艺术展以及国际性书法篆刻展等。先后举办了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天翰云章金石永年——骆芃芃篆刻书法艺术展”和由新闻出版署、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在英国伦敦皇家艺术学院举办的“中国印”的世界——骆芃芃篆刻书法艺术展。曾赴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新加坡、印度等国家举办展览、讲学和艺术交流。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人民大会堂、中南海、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台湾鸿禧美术馆等机构收藏。编著、主编及编辑有《篆刻艺术教程》、《金石永年——骆芃芃篆刻书法作品集》、《青草芃芃——骆芃芃文论集》、《骆芃芃篆刻书法》、《中国印的世界——骆芃芃篆刻书法艺术展作品集》等书籍一百七十余部,并有“篆刻艺术展示方式的审美取向与当代转型”等多篇学术论文发表。骆芃芃篆刻人类非物质化遗产骆芃芃篆刻仁者乐山 骆芃芃篆刻巾帼印人·吴莹吴莹,女,1958年生,浙江杭州人。篆刻师从茅大容、余正,书法师从骆恒光,由传统入手循序渐进。印学秦汉,以西泠八家、王福庵、韩登安诸先辈为楷模,尤擅工稳一路。1988年加人中国书协,1991年加入西泠印社,作品多次参加各大书法篆刻展并获奖。现为西泠印社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浙江省女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印学博物馆常务副馆长。吴莹篆刻“痛饮读离骚”

《书法篆刻教学设计》

书法篆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认识《美术课程标准(试行)》,在书法·篆刻教学中积极贯彻美术教学改革新理 念。 2、通过书法·篆刻教学,充分掌握书法·篆刻教学的基本方法及教学组织、教学设计,合理 实施教学。 3、掌握对书法·篆刻课教学的评价分析方法,从中积累教学经验 教学重点: 1、在书法篆刻教学中积极贯彻《美术课程标准(试行)》的要求及美术教学改革新理念。 2、书法篆刻教学的基本方法、教学组织、教学设计与实施。 教学过程: 课程安排: 一、讲授和讨论书法篆刻教学的有关理论 1、书法篆刻教学的意义 2、《美术课程标准》对书法篆刻教学的具体要求 3、素质教育改革中的美术教育教学新理念 思考题:如何很好地将美术教育教学新理念贯穿于书法篆刻教学之中? 二、分析中等学校美术教材在书法篆刻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掌握书法篆刻教学的方 法和手段。 思考题:撰写书法篆刻教学教案一篇,课题内容可自定 三、赏析优秀的书法篆刻教学优秀课例及教案,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掌握书法篆刻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借鉴别人之优点,不断完美自己的教案。 思考题:在书法篆刻教学中,你将如何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专业所长? 四、评讲和修改书法篆刻教学教案,制作教具和课件,为书法篆刻微格教学作充分准备。进行说课活动,加深学生对书法篆刻教学内容的认识 思考题:你将怎样组织、设计教学?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 五、学生进行书法篆刻微格教学实践,及时进行总结和评价。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掌握书法篆刻教学的方法和手段。 思考题:评价一节书法篆刻教学要注意什么问题? 六、总结书法篆刻微格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指出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改进提高。 思考题:认真分析书法篆刻教学的体会,撰写一篇“对书法篆刻教学的个人认识” 教学内容: 一、书法篆刻教学的意义:

书法与篆刻教学大纲

《书法与篆刻》教学大纲 1 课程的基本描述 课程名称:书法与篆刻Calligraphy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适用专业:艺术设计 教材选用:郭颐杨.书法教程.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总学时:32学时理论学时:32学时 实验学时:0学时课程设计:无 学分:2学分开课学期:第三学期 前导课程:无 后续课程:字体设计、标志设计、包装设计、招贴设计、书籍装帧设计、POP广告设计 Courses Description The handwriting are artistic design specialized discipline basic courses, it is a research Chinese character writing principle, the beautified writing art discipline, simultaneously also is an overlapping discipline, can pass through in the decoration art design specialty the packing design, the handbill poster notice design, the series packing design, the books mounting and design design, in the environment vision design design performance essential factor.Through this curriculum teaching, makes the student to understand calligraphy art the development course, the grasping calligraphy five big calligraphy style respective characteristics, the written principle and the manifestation, and have the independent analysis ability and creation ability.Mainly devotes in training the student to grasp the calligraphy the elementary theory and basic technique ability, raises the high artistic esthetic ability. 2 教学定位 2.1 能力培养目标 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以下两个方面的能力: 1. 认知和理解能力 能够系统的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书法,能够掌握书法中的真、草、隶、篆、行五大书体的发展历程及写法,掌握书法艺术的笔划美、结构美、章法美、意境美。 2. 设计实施能力

篆刻活动教学设计章法布局

篆刻活动教学设计章法 布局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篆刻教学设计——章法布局 一、内容分析 了解篆刻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学习怎样设计刻制印章,了解篆刻的存在形式技巧及造型规律,在篆刻艺术的世界里感受篆刻的乐趣,美化自己的人生。 二、学情分析 活动对象为我校学生,对篆刻艺术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有独立的思想及不同的个性,在篆刻学习过程中陶醉于篆刻的艺术魅力之中,可以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篆刻作品。 三、教学活动形式 以小组共同讨论、观摩学习及独立创作的形式展开活动。 四、教学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较高层次的艺术设计制作的实践过程中给学生以审美熏陶,在感受历史悠久的篆刻艺术魅力同时,增强对篆刻理解并加以创作。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审美能力、创新精神,增强同学间的合作与交流。 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讲解、分析、操作、示范,让学生学习使用篆刻必备工具、临摹名家作品,并尝试篆刻创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感受中国汉字艺术的独特魅力同时,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使学生能够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的而独特的艺术。同时以拥有如此灿烂的文化感到自豪。 教学重点: 章法及布局是篆刻的核心(考虑整体性,从全局出发,以平实入手)。 教学难点: 篆字的掌握、熟练及运用是完成篆刻的基础。 五、活动过程 活动环节1 教师活动 篆刻概述: 用幻灯片出示几副篆刻作品,让学生辨认,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然后老师介绍篆刻的相关知识、含义,历史、审美特征及用途。并引导学生以汉印为创作形式考虑自己的创作内容。 印章是我国特有的一种造型艺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 问:同学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印章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回答、小组补充。 成绩报告单、发票、书画…… 问:有谁知道印章起源于什么时候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回答、小组补充。 教师在学生回答后叙述:

篆刻历史与文化

篆刻历史 玺印的产生和它在古代的用途 一、玺印的产生 (一)商代已具备了产生玺印的物质、技术条件,但尚无使用玺印的社会要求。目前所能见到的最古老的印章,是战国古你(秦以前的印章统称古你―“你”即后世的“玺”字),多是用铜、锡、铅的合金(间有用银)铸成的。印文奇古,有的已无法认识。 古你的产生需要三方面的条件:一要有较完善的文字作前提;二要有熟练的刻字技巧;三要有较高的冶炼、铸造技术。就这三点而论,商代已具备了。从文字和契刻技巧来看,甲骨文不但比较完善,契刻技法娴熟,而且文字结构和章法,也显示出较高的艺术水平。从冶炼、铸造工艺来看,商代的青铜器制造技术已达高峰,著名的“司母戊”鼎是其代表作。北京尊古斋有三方类似玺印的“古物”(据说出土于殷墟,详细来源不明),青铜质,有环钮,朱文。甲骨文、司母戊鼎和三方类似玺印的“古物”,说明商代已具备产生玺印的物质、技术条件,但类似玺印的商代遗物极少发现,这说明商代社会生活或许还没有使用玺印的需求,玺印尚未产生或没有广泛使用。 (二)春秋时期随着经济、政治的发展,玺印应运而生从历史记载来看。《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载:“季武子取卞,

使公冶问玺书,追而与之。”襄公二十九年为春秋中期。一般认为玺印产生于春秋时期,战国时普遍使用。鲁迅先生曾说:“尝闻艺术来源于致用”(《蜕完印存代序}) )。作为实用艺术的玺印,必然是适应社会生产与生活的需要而产生,而发展的。它所以会产生于春秋时期,主要由于: 1 ,适应商业发展的需要。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代已出现了商业,但还不够发达。春秋时,商业在各诸侯国间广泛发展起来。随着商业的发展、物资交流频繁,需要一种类似符节的信物作为转运和存放货物的凭证,于是玺印应运而生。《周礼,地官·掌节》中说:“货贿用玺节”。注释说:“玺节者,今之印章也。”可以说玺节是古代允许经商的凭证。 2 .适应政治制度变化的需要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力征,战争频繁,宗族制逐渐破坏,家族制逐渐兴起。君臣之间的关系不再以氏族血缘关系为基础,任命官吏需要授予一种行使权力的信物,玺印的产生又增加的新的社会需要。 (三)玺印是由“符节”和“母范”演化而来一种实用艺术的产生,经过长期的演化过程。观察历史文物,玺印可能是由“符节”和“母范”演化而来。上文提到的三方类似玺印的古物,可能就是这一演化过程中的产物。至战国时,齐国的陶文绝大多数是用“字范”直接压印出来的。 二、古代玺印的用途 (一)在商业上的用途 1 .是古代允许经商及商品出入的凭证。《周礼·地官·司市》:“凡通货贿,以玺节出

书法篆刻考试重点

一、名词解释(5*6’=30’) 1、甲骨文 甲骨文是指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时代主要为殷商时期。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从其形态看,它已包含了均衡、对称、和谐、统一等形式美要素;从其作品看,书法艺术的用笔、结字、章法、风格等均已具备。中国近代四位著名地研究甲骨文的学者有郭沫若、董作宾、罗振玉和王国维,即“甲骨四堂”。 2、金文 金文是指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金文应用的年代,上自早商,下至秦汉。商代到春秋时期的金文,一般是铸成的;战国秦汉时期的金文,大都是刻成或錾成的。金文笔道肥粗,弯笔多,团块多。代表作品有《大孟鼎》《毛公鼎》等。 3、小篆 小篆是秦代官方标准字体,是由秦丞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六国的异体字,创制的统一文字书写形式。小篆的笔划较细,所以也有“玉箸篆”之称;这种字体要求圆转而匀称的粗细相等的线条进行组合,不论多少笔画都要求组织在一个长方形体之内。结构统一定型,确立了偏旁的位置,使字形逐步固定下来。李斯被称为小篆的鼻祖,其代表作品有《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等 4、汉碑 汉碑即汉代碑刻。碑文字体以隶为主,碑额文字多用篆书。汉碑(包括拓本)流传甚多﹐著名的有《石门颂》《乙瑛碑》《张迁碑》、《曹全碑》等。 5、王羲之 王羲之是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少从卫夫人学书法,后草书学张芝,正书学钟繇,博采众长,精研体势,一变汉魏以来波挑用笔,独创圆转流利之风格,隶、草、正、行各体皆精。其作品真迹无存,传世者均为临摹本。其行书《兰亭集序》、草书《初月帖》、正书《黄庭经》等最著名。其子王献之书法亦佳,世人合称为“二王”。 6、钟繇 曹魏时代大书法家,对书法艺术有卓越贡献,主要在于使楷书发展成熟,上承东汉末年楷书之萌芽,下启二王小楷,领楷书风气之先。其书法用笔雅逸,方正中求意趣,在点化微妙变化中得灵动之姿。他灵动多姿的用笔是王羲之潇洒书风的渊源之一。传世书法作品有《宣示表》《荐季直表》等,以小楷为主。 7、北碑 北碑,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朝文字刻石的通称,又称为魏碑。北碑上承汉隶,下启唐楷,是一种过渡性的书体。它与隶书相比,则简捷而得其沉雄;与唐楷相比则更丰厚刚健,是一个可以开发的艺术宝库。北碑,包括碑碣、墓志、造像提记、摩崖刻石等形制。书法风格多变、面目不一。 8、初唐四家 初唐四家,指的是唐朝初年以楷书著称的四位大书法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这四人均为书画名家,秉承先人的艺术精髓,融合进个人的特色,为唐初书坛注入了新鲜活力。 9、楷书四大家 楷书四大家是对书法史上以楷书著称的颜柳欧赵四位书法家的合称,也称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