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国教师资格笔试高分攻略(初中物理)

全国教师资格笔试高分攻略(初中物理)

全国教师资格笔试高分攻略(初中物理)
全国教师资格笔试高分攻略(初中物理)

《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初级中学)

一、考情综述

1.历年考题分析

《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考试时长120 分钟,卷面分值150 分,分为单项选择题、计算题,案例分析题、教学设计题四种题型,完全根据大纲要求安排。

2.

【单项选择题】

(1)初中物理学科知识,1~2 道。主要考查电路、声、透镜、机械运动、内能等内容。

(2)课程标准或大学物理知识,1 道。课标主要根据初中物理知识,从课程

目标、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等方面命题,多为理解类题目。

(3)物理学史或物理实验知识,1 道。主要考查考生对初中必做实验的基本

操作知识及物理思想的理解掌握。

(4)高中物理学科知识,5~6 道。主要考查力学、热学、光学、原子物理及电磁学等高中物理知识。

【案例分析题】

【教学设计题】

出题特点:共 2 小题。

第一小题以教材中的演示实验为主,给出材料,考查对教材内容安排的理解及教学资源的应用。

第二小题以材料形式给出课程目标,教材内容,学情等内容,依据所给资料

完成完整的教学设计,并且要求包含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篇目特点:八年级上、下,九年级全一册内容均会考查,一般侧重于实验探究课的内容。

3.重要备考要点

知识点一:凸透镜成像规律

口诀:一焦分虚实,二焦

分大小;虚像同侧正,

物远像远像变大;实像

异侧倒,物远像近像变小

知识点二: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1)天体质量M、密度ρ的估算(已知r 和T,G 的情况下)

4π2 r

3

M =

GT 2ρ=3

πr3

GT2 R3

(2)卫星的运行速度v、周期T 与半径r 的关系

GM

= G Mm m v r 2 r ,推得 v =

G Mm r 2 = mr

4π2 T 2 ,推得T = 2π r GM

G Mm

r 2 = mr ω2 ,推得ω=

(3)

变轨问题:

①卫星由低轨道升至高轨道时,卫星的运行速度 v 、w 、a 均减小,T 增大。 ②卫星由低轨道升至高轨道时,动能减小,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

GM r 3 2

3

知识点三: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对于一定质量气体或理想气体有PV/T=C,即

P1V1/T1 = P2V2/T2 T 一定时:PV = 恒量,或

P1V1 = P2V2

V 一定时:P/T = 恒量,即

P1/T1 = P2/T2 P 一定时:V1/V2

= T1/T2,即V/T = 恒量知识点

四:双缝干涉

(1)亮条纹与暗条纹

光屏上某点到双缝的路程差(光程差)为波长的整数倍时,该点出现亮条纹。

Δ r =nλ(n=0、1、2、3……)

光屏上某点到双缝的路程差(光程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时,该点出现暗条纹Δ r =(2n+1)λ/2(n=0、1、2、3……)

(2)条纹间距:Δx=L/d·λ注:L>>d

S

S d

知识点五: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7 个物理量的变化

如图所示,为电荷在电场中由 a 运动到 b 的轨迹,运用此模型来判断①电荷

的电性;②场强E ;③受力F ;④加速度a ;⑤速度v ;⑥动能E k ;⑦电势能

E p ;⑧电势 的变化。

a

①由图中轨迹可知,粒子所受合外力指向轨迹内侧即轨迹凹侧,而场强的方

向指向轨迹凸侧,可见带点粒子带负点。

91 -1 ②场强 E

②场强 E a > E b

③受力 F 因 F = qE = ma ;电场线疏密决定场强 E 大小则 ③合外力 F a > F b

④加速度 a ④加速度 a a > a b ⑤速度 v ⑤速度 v a > v b

⑥动能 E k

⑦电势能 E p 因电场力做负功,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加 ⑥动能 E ka > E kb

⑦电势能 E pa < E pb

⑧电势?a > ?b (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 知识点六:天然放射现象

(1) α衰变:放出α粒子的衰变。原子核内少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

238U → 234Th + 4

He 92 90 2

A X → A -4Y + 4

He z z -2 2

(2) β衰变:放出β粒子的衰变。原子核内的一个中子变成质子,同时放出一个电子。

Th → 234Pa + 0 A X → A Y + 0e Z Z +1 -1

(3) γ辐射:原子核处于较高能级,辐射光子后跃迁到低能级,是伴随α衰变和β衰变同时

发生的,

不改变原子核的质量数和电荷数。没有γ衰变。知识点七:课堂教学评价维度

(1) 教师角色的把握 (2) 教学内容的处理 (3) 学习环境的营造 (4) 学生的学习方式 (5) 学生的学习水平 (6) 学生的学习效果 (7) 教育技术的运用

知识点八:物理探究式教学设计一般过程

(1) 在研究中发现或提出问题

e

(2)提出猜想或假设

(3)制定研究计划与设计实验

(4)进行实验与搜集证据

(5)证实或修正猜想或假设

二、经典例题

【2015 年下教师资格笔试-初中物理】

如图为初中物理教学中常用的一种实验装置示意图。置于马蹄形磁铁中的导体两端用外部绝缘的细导线悬挂起来,且与灵敏电流计、开关串联组成闭合电路。该实验在教学中用于说明()

v 2 - v 2

t 0 v 2 + v 2

0 y v v

A.安培力

B.电磁感应现象

C.电动机原理

D.电功和电功率

【答案】B 。解析:此电路中,没有电源设备,而且有一根金属棒在切割磁感线,说明这是在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故选 B 。 【2015 年下教师资格笔试-初中物理】

如图所示,将一个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 2 倍焦距以外,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位置,可看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这个像是(

A.正立放大的像

B.倒立放大的像

C.正立缩小的像

D.倒立缩小的像

【答案】D 。解析:当物距处于二倍焦距之外时,光屏上呈现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选D 。

【2016 年上教师资格笔试-初中物理】 一物体从某一高度以 的速率水平抛出,已知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 ,那么它运动的时间是(

)。

0 t

v - v v - v A. t 0

g

B.

t 0 C.

D.

2g

g 2g

【答案】C 。中公教育解析:由题目可知,物体作平抛运动,根据平抛运动规律可知,水

平速度不变,

竖直方向作自由落体运动,所以 v 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可以分解为 v 、v ,则 v = ,因 t 0 y t

v 2 - v 2

t 0

为竖直方向上作自由落体运动,故v y =gt ,联立方程可得t = t 0 。

g

【2016 年上教师资格笔试-初中物理】

某同学做双缝干涉实验,开始两缝宽度相等,出现了清晰的干涉条纹;然后他将其中一缝的宽度略微调窄,保持两缝的中心位置不变,则()。

A.干涉条纹间距变宽

B.干涉条纹间距变窄

C.干涉条纹间距不变

D.不能发生干涉现象

【答案】C。解析:双缝干涉的条纹间距由波长、双缝的间距以及双缝到屏的距离决定,本题只改变其中一个缝的宽度,双缝中心距离不变,故干涉条纹间距不变。

【2016 年上教师资格笔试-初中物理】

下图所示是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p-V 图像,若其状态由A→B→C→A,且

A→B 为等容过程,B→C 为等压过程,C→A 为等温过程,则对该气体在A、B、C 三个状态时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v A>v B>v C

B.单位体积内气体的分子数n A=n B=n C

C.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器壁的平均作用力F A>F B,F B>F C

D.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器壁单位面积碰撞的次数N A>N B,N A>N C

【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由图像可知,C→A 为等温变化,

T A =T c ,

A→B 为等容过程,又由于p A >p B ,由查理定律可知T A >T B ,则可知T A =T c >T B ,所以分子的平均速率v A =v c >v B ,A 选项错误;根据图像可知,V A =

V B ?V C ,则单位体积的分子数关系为n A =n B >n C ,B 选项错误;由A 选项可

T A =T c >T B ,分子的平均速率v A =v c >v B ,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器

壁的平均作用

F A =F c >F B ,C 选项错误;由AB 选项可知,v A =v c >v B ,n A =n B

>n C ,可知A 与C 状态的分子平均速率相等,但C 状态分子数密度较小,则单位时间内C 状态撞击器壁的分子数较少,A 与B 状态的分子数密度相等,但A

状态的分子平均速率大,单位时间内A 状态撞击器壁的分子数比B 状态多,则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器壁单位面积碰撞次数N A>N B,N A>N C,D 选项正确。

【2016 年下教师资格笔试-初中物理】

下面试物理学史上三个注明的核反应方程,x+7 Li → 2 y ,y+14N →x+17 O ,

3 7 8

y+19 Be →z+12 C 。x,y 和z 是三种不同的粒子,其中z 是()。

4 6

A.中子

B.原子

C.粒子

D.电子

0 【答案】A 。中公教育解析:根据核反应方程原子数守恒可列方程解得 x 为 1 H , y 为 4 He ,代入第

1 2

三个核反应方程式中可得

z 是 1 n ,即为中子。 【2016 年下教师资格笔试-初中物理】

以初中物理“杠杆”为例,简述三种新课导入的方法。

【参考答案】中公教育解析:①物理学史导入: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地球”。这显示了科学家基于科学理论的宏大气魄,也使我们接触到“杠杆”这个词。大家想一想,一人之力可以撬动地球么?带着这个疑问,我们来一起了解有关杠杆的科学理论。

②游戏导入:教师演示多媒体课件,大人和小孩正在玩跷跷板。同学们,看到这幅画面你有什么问题吗?学生产生疑问(为什么小孩能把大人跷起来)。同学们提得问题很棒,跷跷板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对象——杠杆。

③实验导入:同学们请看:(教师演示)我们来模拟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现象,怎样用一支棍撬起一块大石头?(模拟撬粉笔盒)在模拟这个过程中,我们用了一支硬棒,而且在撬起过程中这支硬棒在一个力的作用下,绕着一个固定的点转动,象这样的一支硬棒叫杠杆。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有关杠杆的知识。

【2016 年下教师资格笔试-初中物理】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设计任务,某物理教科书关于“电与磁”一章某节的一个演示实验如图10 所示。

(1)这个演示实验用了什么物理知识的教学?

(2)用此实验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理解该现象相关的物理知识。

【参考答案】中公教育解析:

(1)该实验是对“磁场方向”的教学。把小磁针放入磁场中,磁针受力后会发生转动。小磁针静止后,它的指向也就确定了,显示出这一点的磁场对小磁针N 极和S 极的作用力的方向。物理学中把磁针静止时N 极所指的方向规定为该店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简称磁场的方向。

(2)师:同学们,谁能告诉老师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

是用来干什么的?生:定向的工具。

师:它为什么能定

方向?生:根据

地磁场定方向

师:我们站在不同的位置,指针偏转情况不同,那就说明磁场有方向,那我

们就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磁场的方向。

师:现在老师在实物投影仪下放上一个条形磁铁,周围摆上一组小磁针,大

家注意观察每个小磁针的指向是一样的吗?

生:不一样

师:既然小磁针在磁铁周围的不同位置指向不同,说明小磁针受力方向不同,磁场方向不同。我们都知道,电场和磁场都是客观存在的。那么大家想一想,

电场强度的方向是如何规定的?

生:规定正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为该点的电场强度的方向。

师:场强的方向是从电荷受力的角度规定的。所以磁场的方向也可以从小磁针受力的角度规定。在物理学当中,我们规定在磁场中的任意一点,小磁针北极受力的方向,即为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即磁场的方向。

拓展:

师:中公教师研究院提供,现在老师把各个小磁针连成线,我们会发现他们

N 极的指向也连成线,这也能描述磁场的方向,后来物理学家把它称为磁感线,其切线方向也为磁场方向。

2020下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及答案1.9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课堂导入 提出问题: ①液体压强的特点?(大小与深度和密度有关)

②液体具有压强的原因是什么?(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导致各个方向上存在压强) 教师引导:气体和液体类似,同样具有流动性,空气中是否也存 在着向各个方向上的压强?引入《大气压强》。 环节二:新课讲授 1.大气压强的存在 提出问题:生活中人们无时无刻在与大气接触,如何来证实大气 压存在? 演示实验:教师给出实验器材,玻璃管、纸片、水,同时向学生讲解实验步骤:将玻璃管装满水,用纸片盖住并倒置过来,学生观察发现玻璃管中的水不会漏出到地面。 教师总结:结合实验现象教师总结,给出大气压强的概念。 2.大气压的测量 多媒体展示:教师多媒体出示视频:在铁桶内放少量的水,用火加热,沸腾之后把开口堵住,然后浇上冷水,引导学生观察铁桶的变化。学生观察发现铁桶被压扁了,进而体会到大气压的作用,以及初步感受大气压的大小。 提出问题:大气压强究竟有多大?如何测量?(根据大气压所能托起液柱的最大高度进而测出大气压的数值) 通过视频演示实验:教师多媒体展示并介绍相关实验器材:水银、玻璃管等,同时引导学生认真观看托里拆利实验视频,并记录在竖直和倾斜时支持水银柱高度的变化。 学生会观察到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就不再下降,这时管 内外水银面高度差约760mm,把管子倾斜,竖直高度差也不发生变化。 教师组织学生根据这一现象分小组讨论大气压强的大小。(大气压 的数值等于这段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根据液体压强公式推出大气压具体数值 p0=ρgh=1.36×104kg/m3×9.8N/kg×0.76m=1.013×105Pa。) 教师总结:结合实验结果,教师讲解大气压的大小: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首次进行实验,将此时的大气压记为标准大气压p0。明确在粗略计算中,标准大气压可以取为1×105Pa。

教师资格证网上认定申请报名步骤

教师资格证网上认定申请报名步骤

教师资格认定网上报名超全攻略及常见问题 一、登录中国教师资格网,进入全国统考合格申请人网上报名系统 全国统考合格申请人登录中国教师资格网(https://www.doczj.com/doc/6811318715.html,)后,有两种途径进入报名系统。 第一种途径:点击网站首页右上侧 的按钮后,看到如下图示: 请点击“注册”按钮,即可进入全国统考合格申请人网上报名系统; 第二种途径:点击网站首页导航栏“资格认定网报”栏目,如下图示:

请点击页面左下侧的按钮,即可进入统考合格申请人网上报名系统。 二、申请人网上注册和填报申请信息 (一) “申报第一步申报人必读” 认真阅读“申报人必读”内容,特别注意您应该选择的教育行政部门(即认定机构)。

阅读完必读内容后,点击“下一步”按钮,进入申报第二步。 (二) “申报第二步确认服务条款” 申请人阅读“网上申报协议”完毕,选中“已阅读并完全同意”前的复选框,才可点击“下一步”按钮,进入申报第三步。否则,系统将给出提示。 (三) “申报第三步填写身份信息”

申请人须在此输入自己的真实姓名、身份证件号码和统考合格证编号,然后点击“下一步”按钮。 如果申请人的信息在全国统考合格人员名单中,系统则进入申报第四步:选择认定机构。否则,系统将给出“您没有获得合格的统考成绩,无法经过该途径申报。如果确认输入无误,请与参加统考时的考试机构联系”的提示。 如果出现以上提示,请首先确认您输入的个人信息是否正确。在确认个人信息输入正确的前提下,请确认您的统考合格证编号是否是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的“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上的编号。如果不是,请更换到“未参加全国统考申请人网报入口”进行网上报名。如果是,请向您参加考试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考试院反映,进行确认和解决。 (四) “申报第四步选择认定机构”

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物理面试真题及答案

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物理面试真题及答案初中物理:升华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答辩题目解析】 1. 请你简述一下物态变化。 【参考答案】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3.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 4.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 5.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要吸热;而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要放热。 2. 这节课的教学难点是什么?你是如何突破的? 【参考答案】

这节课的教学难点就是利用所学升华和凝华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升华、凝华现象。由于升华和凝华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现象。在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叫升华和凝华以后。首先我让同学们说一下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升华和凝华现象,根据学生的回答,我会一一给出解释,帮助学生理解,并且纠正学生的一些不正确的认识,接着我会出现一些非常典型的例子如日光灯变黑等,让学生判断和解释之后,我会进行归纳总结。最后再通过多媒体出示一组升华和凝华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子,让学生彻底的理解深化和凝华,以及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初中物理:熔化和凝固

二、考题解析

【答辩题目解析】 1.为什么“下雪不冷化雪冷”? 【参考答案】 下雪的时候,高空中的小水珠凝结成雪花,凝固过程要放出热量,所以显得没有那么冷。而雪融化的时候,熔化过程要吸收热量,人们就会觉得,化雪的时候比下雪的时候还要冷。

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备考攻略

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备考攻略 本人非师范零基础报考初中语文教师资格证,在这里分享一下自己的备考经验,供大家参考。 笔试科目有三科: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中语文)。先大概说一下这三科的考试难度,《综合素质》难度最小,但内容多,属于记忆性考试科目,很多知识点都是高中文综的内容,花时间背就能考过,重点需要学习写作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难度一般,这科要看自己以前基础怎样,与大学专业也有点关系,其实多做做历年真题试卷最好,关键在于做题。《教育知识与能力》是最难的,很多内容需要自己去理解记忆,考试题型也多,包含以前教育,心理学的知识点,需要多花时间在这科上学习。 一、个人笔试经验分享 《综合素质》是最容易的一科,也是我用时最少,得分最高的一科。简单来说这一科分为职业理念、法律法规、职业道德(三爱两人一种身)、基本文化素养、阅读和写作。 职业理念中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是要准确记忆的,因为大题靠它拿分。而法律法规在选择题中出现频率较高,所以这部分的复习,可以把常考的几部法规做成备忘录,吃饭等闲暇时间拿出来巩固一下。文化素养我没有刻意复习,这部分一般依靠平时的积累,所以也提醒我们平时多看书、多读报。至于阅读和写作,我们从小到大语文的学习都在和他们打交道,所以也不必太过担心,但是最重要的是:如何写作文。一定要站在一个老师的角度去行文构思,要摒除我们还是个学生的束缚,这样才能轻松拿下这一科。 《教育知识与能力》是我最没有把握的一科,这一门理论性很强,对于记忆的要求也颇高,所以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前期我把教材梳理了两遍,第一遍是每章每节都仔细钻研了,然而效率却最低,我能记下的东西寥寥无几,只是大致留下了模糊的印象,了解每一章每一节的内容。第二遍,我结合了历年真题,错题是我关注的重中之重,我会把错题对应考试内容,在书上找到并吃透这一知识点。对于选择题而言,每一个选项对应的知识点都要吃透。辨析题呢,更是需要对理论的灵活掌握,并不是要死记硬背,而是要结合自身的成长或是实际经历去对应这些理论,这样记忆起来,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考前一个月,我

2018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物理真题与答案解析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初中物理学科 一、单项选择题(8) 1、……初中物理某教科书中“声音的特性” (5分) 正确答案:B.音调 2、……物理学史在物理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5分) 正确答案:A.赫兹通过实验发现电磁波 3、……“嫦娥四号”是我国探月工程计划中的一颗人造卫星 (5分) 正确答案:C.卫星的绕行速度为 4、……空间某静电场的电势 (5分) 正确答案:B. 5、……可以固定点电荷P为圆心作两个同心圆 (5分) 正确答案:选项缺失 6、……题目缺失 (5分) 正确答案:题目缺失 7、……题目缺失 (5分) 正确答案:题目缺失 8、……题目缺失 (5分) 正确答案:题目缺失 二、简答题(2) 暂缺 三、案例分析题(2) 11、……(1)什么是比热容(4分) 正确答案:(1)什么是比热容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2)指出学生解答的错误并给出正确答案。①质量;③受热均匀;④使水或者煤油受热均匀;⑤温度;煤油;煤油升高温度比水的高,表明水的比热容比煤油大。(3)根据以上存在的问题设计教学片断。师:同学们,先来回忆一下物质的比热容

是怎么定义的呢?生: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师:很好,那么我们要 想比较水和煤油的比热容大小,根据,可以有几种方法呢? 生:保证质量相同,升高相同的温度,看谁吸收热量多,谁的比热容就大。师:吸收热量多少怎么来判断呢?生:看加热时间,加热时间越长,吸收热量越多。师:没错,我们可以通过使水和煤油升高相同温度,看谁加热时间长,谁的比热容大,同样的,也可以加热相同时间来保证吸收热量相同,比较他们的温度变化,温度变化大的,比热容小。为了观察方便,我们选择第二种方式来进行。那在其中为什么要用搅拌器来缓慢搅拌呢?生:让物质受热均匀。师:回答的很准确,为了让液体上下受热均匀,我们可以缓慢的用搅拌器进行搅拌。同时呢,我在使用酒精灯加热烧杯时,石棉网的作用又是什么呢?生:使其受热均匀。 12、……下面是教师在初中物理“大气压强” (1)阐述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6分)(2)对上述课堂实录中老师存在的(12分)(3)设计一个教学方案(12分) 正确答案:(1)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地球周围包裹着厚厚的大气层,这些空气同样受重力的作用,同时空气又具有流动性,因此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换句话说,由于地球对空气的吸引作用,空气压在地面上,就要靠地面或地面上的其他物体来支持它,这些支持着大气的物体和地面,就要受到大气压力的作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大气压力,就是大气压强。(2)①教师角色的把握:新课改要求,教师应该由“传授者”转变为“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该教师不能转变自己的角色,过分依赖教材,也没有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这与新课标的要求是相悖的。②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师依然把教材当做圣经来对待,课程内容改革之后,教师要做的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一味地让学生结合教材不仅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方式的发展,而且教学内容的安排不具有科学性,在授课过程中也不注意物理思想方法的合理渗透。③教学方式的选择:该教师看似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教学任务,但过多的使用多媒体,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帮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重结论轻过程,不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对于学生而言,这是一种纯灌输式的学习,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④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新课程下,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要定位于教学目标的达成。该教师未能达成教学目标,学生没有学会,也不会学,而且学的没有情趣。所以,该教师追求的教学效果非常狭隘,对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效果的定义过于简单。 ⑤教学提问:该教师对于学生的问题简单的进行否定,评价也过于单一,没有充分起到激励和甄别的功能,没有对学生的疑问做出解答,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不会的知识依然没有理解,会降低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3)教学片段如下:教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知道了液体内部处处都有压强,这是因为液体能够流动。那空气也可以流动,是不是空气中也有压强呢?学生:可能有吧。教师:这个大气其实是同样具有压强的。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老师这儿有一杯牛奶和一个吸管,谁能过来试一下看能不能将牛奶喝到嘴里。学生尝试之后回答。学生1:老师,我发现吸不上来,吸管上面有个洞。教师:那为什么有个洞就吸不上来呢?学生讨论并尝试解释。教师:当我们喝牛奶时,用力一吸,使管内液面上方的空气压强减小,而外界大气压强不变,这样外界大气压强大于管内上方气体压强,于是液体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被“压”入嘴中;

教师资格证网上认定申请报名步骤

一、登录中国教师资格网,进入全国统考合格申请人网上报名系统 全国统考合格申请人登录中国教师资格网(https://www.doczj.com/doc/6811318715.html,)后,有两种途径进入报名系统。 第一种途径:点击网站首页右上侧的按钮后,看到如下图示: 请点击“注册”按钮,即可进入全国统考合格申请人网上报名系统; 第二种途径:点击网站首页导航栏“资格认定网报”栏目,如下图示: 请点击页面左下侧的按钮,即可进入统考合格申请人网上报名系

统。 二、申请人网上注册和填报申请信息 (一) “申报第一步申报人必读” 认真阅读“申报人必读”内容,尤其注意您应该选择的教育行政部门(即认定机构)。阅读完必读内容后,点击“下一步”按钮,进入申报第二步。 (二) “申报第二步确认服务条款” 申请人阅读“网上申报协议”完毕,选中“已阅读并完全同意”前的复选框,才可点击“下一步”按钮,进入申报第三步。否则,系统将给出提示。 (三) “申报第三步填写身份信息”

申请人须在此输入自己的真实姓名、身份证件号码和统考合格证编号,然后点击“下一步”按钮。 如果申请人的信息在全国统考合格人员名单中,系统则进入申报第四步:选择认定机构。否则,系统将给出“您没有获得合格的统考成绩,无法通过该途径申报。如果确认输入无误,请与参加统考时的考试机构联系”的提示。 如果出现以上提示,请首先确认您输入的个人信息是否正确。在确认个人信息输入正确的前提下,请确认您的统考合格证编号是否是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的“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上的编号。如果不是,请更换到“未参加全国统考申请人网报入口”进行网上报名。如果是,请向您参加考试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考试院反映,进行确认和解决。 (四) “申报第四步选择认定机构” 该页面中,第一个方框内的信息是根据申请人参加“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时的报考信息提取的,不能修改。 第二个方框用来选择认定机构。请首先选择认定的省和市,然后点击“认定机构”旁边的“选择”按钮,系统会显示出所选省市下所有能认定您所申报教师资格种类的认定机构。

2016年下教师资格证初级物理真题

2016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初中物理“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一课,李老师检查同学连接的电路,发现小明连接的电路有问题(如图1)。由此图可以判断,若小明合上电源,则()。 A.电压表和电流表指针均偏转较大 B.电压表和电流表指针均几乎不偏转 C.电压表指针偏转较大,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偏转 D.电压表指针几乎不偏转,电流表指针偏转较大 2.图2所示为一种电容式键盘的按键,它由键帽、弹簧和平行板电容器构成,电容器板间距为d,电容为C。按键时,活动极板向下移动。若电容的改变量为 2,则按键下压的距离为()。

A. 4B.13d C.12 D.23d 3.下面是物理学史上三个著名的核反应方程x+ 37 t→2y,y+714N→x+817 ,y+49 t→z+612 。x,y和z是三种不同的粒子,其中z是()。 A.中子B.原子 C. 粒子D.电子 4.如图3所示,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质量为m的光滑弧形槽静止停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弧形槽底端与水平面相切,一个质量也为m的小物块从槽的顶端自由下滑,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在下滑过程中,小物块的机械能守恒 B.在下滑过程中,小物块和槽的动量守恒 C.小物块离开弹簧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D.小物块离开弹簧后,能够滑上弧形槽 5.如图为某同学设计的喷水装置,其中圆柱形容器的容积为V0,内部装置有体积为0.5V0的水,水上密封的空气压强为p0,保持阀门关闭,用打气桶再向内充入压强为p0,体积为1.5V0的空气。设在所有过程中,空气可看作理想气体,且温度不变。则充气后容器内空气的压强为()。 A.p0B.2p0C.3p0D.4p0

教师资格证备考

1、简述教育与政治制度之间的关系。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③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①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②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③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2、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水平决定了教育发展的水平; (2)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直接和最终决定因素; (3)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体制、结构的变化; (4)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4、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3)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4)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5、简述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加工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交往能力等;(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6、简述学生文化的成因。(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2)同伴群体的影响; (3)师生的交互作用;(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5)社区影响;(6)学校外部各文化形态的影响。 7、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2)课程性质和特点;(3)学生年龄特征; (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6)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等因素。 8、简述运用说服法的要求。

教师资格证认证攻略

前阵子终于把教师资认证完成了。。我的个神啊,那叫一个艰苦。因为重庆的教师资格证认证分外严格,所以走了非常多的弯路,为了学弟学妹们认证方便,特地把自己的一些经验之谈写下来。方便大家认证。 这里直说认证需要注意的事件,考试什么的,大家都知道很简单,就像大学里的马哲一样,随便看看背背就过了。 一、网上报名 教师资格证过了以后,首先要在自己档案或者户口所在地的认证机构报名,那么你的档案所在地在哪里呢?这里分几种情况。 1.在校大学生的档案一般都是在学校,所以在自己学校所在地的认证机构报名就可 以了。 2.在重庆上班的同学如果你的单位有接收档案的资格且你的档案已经调到单位去 了的话,就在你的单位所在区域报名。 3.如果你已经上班了,但是单位不具备接收档案的资格,又分几种情况。 A.已经上班,但毕业未两年,毕业的时候,集体把档案送到重庆市大中专就业指导中心。这个时候你的档案就在重庆市大中专管理中心。 B.已经上班,自己把档案从重庆市大中专就业指导中心提出来,存放在重庆市渝北人才市场 4.如果毕业未两年,那么你的档案一般都在重庆市大中专就业指导中心。可以上网 重庆市大中专就业指导中心查询你的档案是否在那里。 二.现场确认 这是整个教师资格证认定最啰嗦最麻烦,最讨厌的一个环节,非常非常非常需要你们的仔细小心还有运气。 场确认时须提交如下材料: (一)《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2份,双面打印; 这个东西直接登录教师资格网,然后把上面的资料填清楚,要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上的照片,和你现场认定的照片,要一样 2.如果你教的是英语,所教职业要填外语。我们当时有好多因为填了英语被打回 来。其他的如果不确定务必打电话咨询现场认定机构。 3.经历从高中填起就可以,填入学经历就可以了。就像X年X月X日-X年X 月X日某某中学这样子 4.填完了,保存好,然后导出来再去打印店打,因为认证期间打印店人蛮多,而 且有的打印店电脑屁,导不出来文件,非常蛋疼 (二)《申请人思想品德鉴定表》1份; 这个在校生找学校开,就业人员找户口或档案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开,要盖章的。 (三)户籍或档案证明材料1份; 这个主要是你报的那个现场认证机构所在地的户籍或档案证明 比如,你的户口在江北区,但是档案在沙坪坝。你报了沙坪坝区的现场认定,那么你就要去沙坪坝你的档案保管机构,开档案证明。如果你报的是江北区的现场认定,那你就要去江北区开户籍证明。千万不要户籍在江北区,档案在沙坪坝,现场认定报名了沙坪坝区,却开了江北区的户籍证明去,这是无效的!总之,就是你的报了哪个区的现场认定,就去哪个区开你的户口/档案证明。 在校学生的档案证明一般找学校开,往届毕业生和社会人员一般找档案保管机构

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初级中学 真题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 《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 ◇ 本卷共分为 2大题 12小题,作答时间为 120分钟,总分 110 分,66 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 图1所示为初中物理教科书中的一个演示实验.该实验用以说明的是()。 A.焦耳定律 B.欧姆定律 C.电阻定律 D.查理定律 [答案]A [解析] U 形管液面高度变化反映容器中温度变化,即能够反映两个容器中热量的不同:两个电阻丝串联,则电流相同;在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电阻越大,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的热量越多,说明了焦耳定律。 2、 A.16个中子,8个质子 B.8个中子,16个质子 C.24个中子,8个质子 D.8个中子,24个质子 [答案]A [解析 ] 3、 某航天器由离地200 km 的轨道变轨升至362 km 的轨道.若变轨前后该中 图教育

航天器均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变轨后航天器的()。 A.加速度增大 B.周期变小 C.线速度变小 D.向心力变大 [答案]C [解析 ] 4、 如图2所示,粗细均匀的玻璃管A 和B 由一橡皮管连接,一定质量的空气被水银柱封闭在A 管内,初始时两管水银面等高,B 管上方与大气相通。若固定A 管,将B 管沿竖直方向缓慢下移一小段距离H,A ,A 管内的水银面相应变化h ,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中 图教育

5、 如图3所示,匝数为2:1的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电阻为零的轨道、可在轨道上滑行的金属杆PQ 形成闭合电路。闭合电路内有磁感应强度为1.0 T 、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副线圈接l0Ω的电阻,金属杆加长为PQ 长为0.1m 、电阻为0.4Ω。若金属杆在外力作用下以速率v=3.0m/s 沿轨道匀速滑行,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线圈中电流大小I=0.03A B.原线圈两端电动势大小E=0.15V C.副线圈中电流大小I=0.01A D.副线圈电功率大小P=0W [答案]D [解析 ] 6、 如图4所示,长为L 的轻绳一端固定于0点,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 的小球,将绳水平拉直后释放,让小球从静止开始运动,当运动至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α=30°。时,小球受合力为()。 中 图教育

教师资格证考试必背简答题62个+记忆口诀。自己整理

小学科目二简答题 1.近代教育的变化(公立十一) ①国家加强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②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③教育的世俗化 ④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2.20世纪后教育特征(全民多现身) ①教育的终身化 ②教育的民主化 ③教育的多元化 ④教育的全民化 ⑤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3.调查研究步骤 ①明确调查目的 ②制定调查计划 ③准备调查材料和工具 ④实施调查 ⑤整理调查材料和撰写调查报告。 4.行动研究步骤 ①发现问题 ②分析问题 ③设计研究方案 ④研究实施与资料收集 ⑤总结与反思,确定下一步研究问题 ⑥整理和分析资料,撰写研究报告。 5.生产力对教育影响(内人解手龟速) ①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②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结构变化③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6.政治制度对教育影响(领受的) 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③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7.人口对教育作用 ①人口数量与增长是制约教育事业的规模,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②人口的质量影响教育的质量 ③人口的结构影响教育的发展 ④人口流动对教育的影响 8.学校教学的独特功能 ①学校教育为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 ②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具有特殊功能 ③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价值 ④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9.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其教育意义 ①顺序性?循序渐进 ②阶段性?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征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 ③不平衡性?抓关键期 ④互补性?长善救失 ⑤差异性?因材施教 10.教育目的的功能(向鸡评选) ①导向功能 ②激励功能 ③选择功能 ④评价功能 11.社会本位论观点

2019教师资格证考试物理真题

级中学)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下面是小张同学列举的物态变化的实例,其中错误的说法是()。 A.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B.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 C.利用干冰来获得低温是通过干冰升华来实现的 D.从冰箱中取出的汽水瓶表面有水.是冰箱外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2.小球m用长为L的悬线固定在O点,在O点正下方处有一个光滑钉子C,如图所示,今把小球拉到悬线成水平后无初速度地释放.当悬线成竖直状态且与钉子相碰时()。

A.开关S断开时.a,b两点电势相等 B.开关S闭合后.a,b两点间的电流是3 A C.开关S断开时,C1带的电荷量比开关S闭合后C1带的电荷量大 D.不论开关S断开还是闭合,C1带的电荷量总比C2带的电荷量大

5.如图所示,均匀带正电的绝缘圆环a与金属圆环b同心共面放置,当a绕O点在其所在平面内旋转时,b中产生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且具有收缩趋势,由此可知,圆环a()。 A.顺时针加速旋转 B.顺时针减速旋转 C.逆时针加速旋转 D.逆时针减速旋转 6.如图所示,A、B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m和m,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 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0现对A施加一水平拉力F,则①当F<2μmg时,A、B都相对地面静止。②当F=5 /2μmg时,A的加速度为1/3μg。③当F>3μmg 时,A相对B滑动。④无论F为何值,B的加速度不会超过1/2μg中,正确的选项为()。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④ 7.在图中所示的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片由下至上移动时()。

教师资格证认定流程

全国统考合格申请人网报 登录“中国教师资格网”(https://www.doczj.com/doc/6811318715.html,),点击“资格认定网报”栏目,再点击“参加全国统考申请人注册”进入网报系统注册。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进入系统“申报人必读”栏目,申请人根据条件、范围、等要求进行网报。 2.阅读“网上申报协议”确认服务条款栏目,根据提示填写相关信息。 3.填报身份信息。申请人填写与全国统考姓名、证件号码、统考合格证编号相一致,必须真实、准确、无误。 4.选择申报相应的教师资格种类、认定省份和认定机构、“现场确认点”。申请人应根据各认定机构及其确认范围,正确选择相应的现场确认点。 5.阅读网报“注意事项”。 6.填报信息。按要求填写个人相关信息并进行核对。所填信息必须真实、准确、因错报、瞒报而造成的后果由申请人自负。 7.提交信息。填写完整个人信息并核对无误后,点击“提交”按钮,即注册成功。 8.修改信息。网报结束之前,点击首页“资格认定网报”,申请人可凭姓名、身份证号码、密码、“登录”确认,方可进行“信息修改”(统考者姓名、证件号码、资格种类和任教学科不可修改)修改完毕,点击“提交”完成修改。 9.打印表格。申请人在网上自行打印《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用A3纸正反面打印)和《申请人思想品德鉴定表》(用A4纸打印)。 五、现场确认 申报普高、职高及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人员应按照要求参加“各地市级认定机构”组织的现场确认,未进行现场确认的视为自动放弃。 1.确认时间:每年4月和10月,故提请申报人员注意务必备齐所需的所有材料、按期参加现场确认,逾期恕不受理。 2.确认地点:看各地教育局公告 六、现场确认考生携带资料 1.《教师资格申请表》一式两份(A3正反面打印); 2.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户口簿或人事档案所在单位(人才交流中心)证明;(原件、复印件一份) 3.学历证书原件及复印件一份; 4.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原件及复印件一份; 5.《思想品德鉴定表》(由申请人所在工作单位或所在乡镇、街道填写并盖公章); 6. 与网报同一底版的2寸照片4张(其中2张请预先粘贴在个人申请表上); 7.参加全国统考合格申请人员, 携带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原件及复印件一份;

2016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试卷真题及答案

2016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试卷真题及答案

2016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初级中学)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初中物理“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一课,李老师检查同学连接的电路,发现小明连接的电路有问题 ...(如图1)。由此图可以判断,若小明合上电源,则()。 A.电压表和电流表指针均偏转较大 B.电压表和电流表指针均几乎不偏转 C.电压表指针偏转较大,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偏转 1

D.电压表指针几乎不偏转,电流表指针偏转较大 2.图2所示为一种电容式键盘的按键,它由键帽、弹簧和平行板电容器构成,电容器板间距为d,电容为C。按键时,活动极板向下移动。若电容的改变量为,则按键下压的距离为()。 A B .C . 3.下面是物理学史上三个著名的核反应方程x+2y,y+x+,y+z+。x,y和z是三种不同的粒子,其中z是()。 A.中子B.原子 C. 粒子D.电子 4.如图3所示,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 2

质量为m的光滑弧形槽静止停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弧形槽底端与水平面相切,一个质量也为m的小物 3

1

6.如图所示,一圆盘可绕一通过圆心且垂直于盘面的竖直轴转动,在圆盘上放一块橡皮,橡皮随圆盘一起做匀减速转动,橡皮相对圆盘静止。在这段时间内,关于橡皮所受摩擦力F的方向,下面四种表示(俯视图)中,正确的是()。 1

教师资格证简答题必过秘籍

1.古代社会教育的特征 (1)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执教人员; (2)学校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4)文字的发展和典籍的出现丰富了教育内容; (5)教育方法崇尚书本、呆读死记、强迫体罚、棍棒纪律; (6)形成官学和私学并行的教育体制; (7)形成个别施教或集体个别施教的教学组织形式。 【记忆技巧:两专机里,法(发)容(荣)并行(想象一下课上的图片)】 2.近代教育的特点 (1)义务教育普及; (2)公立教育崛起; (3)确立实用功利的教育目的,科学教育兴起,内容丰富; (4)学校教育系统逐步完善; (5)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 (6)教育的世俗化 (7)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 【记忆技巧:公义是法 + 科学班级系统】 3.现代教育的特点 (1)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正由理想走向实践;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深度和广度大大加深; (3)教育民主向纵深发展; (4)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携手并进; (5)教育的新手段; (6)日益显示出整体性和开放性; (7)教育的社会地位有了根本变化;

(3)遗传素质是造成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4)遗传素质本身可以随着环境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改变而改变。 【口诀:生理成熟改变差异】 7. 环境及其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2)环境制约人身心发展的水平、方向、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进程和速度。【口诀:平方进度变为现实】 8.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1)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 (2)学校教育具有比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 (3)学校教育具有高度的组织性(2018新说法:组织性=专门的教育机构、专门的教师) (4)学校教育能对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加以调节、控制和利用。 【口诀:木房计划控制组织】——木房成精了?(换掉了之前挺喜欢的小口诀,心有点疼) 9. 如何看待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①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 ②学校教育具有比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 ③学校教育具有高度的组织性 ④学校教育能对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加以调节、控制和利用。

针对中职专业课教师资格证考试攻略

先和大家介绍一下我的情况,方便大家决定是否继续看本帖的内容,节约大家复习的时间。本人在辽宁省参加的考试,报考的科目为国考中职专业课类心理教育,本人16年3月笔试,17年1月面试,均为一次性通过。 (1)关于报考科目: 中职专业课的报考科目必须与所学专业保持一致,比如本人所学专业为应用心理学,就只能报心理教育,因为中职专业课在认定的时候,会要求报考科目与所学专业一致。 (2)关于笔试复习: 中职专业课考试共考两个科目,《综合素质》与《教育知识与能力》,本人没有报班学习,只是在某宝买的某机构的讲课视频(大家上网搜自然就能搜到,价格便宜且含金量很高,教育机构就那么几家,每一家都很不错,主要看你是不是真的能认真从头听一遍,个人认为看视频是很重要的,因为老师都很有经验,会给大家指定每个知识点的重点程度和把难点进行讲解,如果大家复习的时间实在紧迫,将重点放在老师的重点上即可,因为考试毕竟是合格就可以,每个知识点都看到不仅会消耗大量精力,还不利于记忆),建议大家必须给自己留有充足的复习时间,本人笔试复习了25天,但绝对是扎扎实实的25天,要把精讲视频认真听一遍,理解了每个知识点的这两个科目并不难,《综合》侧重理解和日常知识的积累,《教育》侧重理解和记忆,建议大家在最后10天的时候开始背诵即可,再次强调一遍,前提是必须理解了知识点!具体每个学科每个知识点视频里会给大家讲,所以这里就不进行赘述了。 (3)关于面试复习: 据本人的考试经验,辽宁省的中职专业课一年只有一次面试机会,所以本人参加完16年的笔试,一直等到17年才有面试(不要问为什么,就是这么规定的,本人当时也纠结了很久,打电话问这个局那个科的,结果你懂的)。所以,中职专业课面试的机会是很珍贵的,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对待。 辽宁省的面试是这样的,在国家规定的教材中任选一节,准备一份教案,一份10页以内的ppt,一份实训项目设计方案,面试的时候将纸质教案和实训项目设计方案上交,用ppt试讲7-8分钟即可(假设底下做的是学生),展示实训项目设计方案7-8分钟,所以与文化课相比,中职专业课的难度是大大降低的。教案和ppt不用赘述,大家都明白(自己上网搜教案模板,然后补充上自己的内容应该就没太大问题了),实训项目设计方案实际上就是指一种类似于活动课的东西,因为讲课时讲的是理论的东西,实训则侧重于实践,给大家简单举例一下我当时面试的例子大家就明白了。我当时选的是《认识自我》这一课,在我的实训项目设计方案中我就是这样设计的:首先是给大家播放了一段5分钟的小视频;其次让学生10人一组分成小组,每一个人拿出一张白纸,在纸上写出15个自己所独有的特点,然后找几名同学来和大家分享;最后是让大家分享感悟。(整个这个实训方案大家在面试前需要制作出纸质版,2页以内即可,包括活动目的,准备工具,具体操作实施过程,注意事项等,这几个部分并不是绝对的,根据个人具体的科目和特点可以改变,面试时需要用自己的话讲给评委老师,告诉评委老师你是怎么设计的,是一种说明,而实训项目设计说明之前的试讲是一种模拟,假设眼前真的坐满学生,二者是有很大区别的)。 根据本人的经验,中职专业课面试的准备时间不需要过长,提前一周准备即可,选好自己要讲的一节课,不要选理论性过强的课程,因为你要与后面的实训相结合。个人认为面试主要考察的是一个人的“胆量”和“演技”,上台讲课时声音一定要宏量,每天对着镜子多讲多练习,3-5人互相看互相听,注意表情,要自然大方,不要过于严肃,也不要过于浮夸,略带微笑即可,试讲时注意体态语言的适度表达,比如叫学生起来回答问题时,就可以使用邀请的手势,切忌僵硬地站在台上,这样即使你内容讲的再好也是不行的,但也不要太过夸张,适度即可。 面试的最基本要求是每个知识点必须讲明白,所以你自己必须明白每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课程安排不要过密,抓住最重要的3-4个知识点讲明白即可,何为讲明白?自己想想如果从未涉及这个领域的人听了你的讲课之后,是否能明白你讲的是什么,不要自己明白了而评委还是一头雾水。

2019年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精选)

2017下半年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精选)第二批 初中物理《光的直线传播》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出问题:你们在什么情况下才能看到我呢? 学生自由发表想法,教师抓住学生提到的“光”这个条件引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1.光源的概念学习: 让学生举一些生活中发光的物体,如太阳、月亮、灯等,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回答加以区分,从而得到光源的概念。 2.光的直线传播: 教师继续追问:这些光是怎么被我们看见的呢?也就是光是如何传播的呢? 教师出示一些汽车前灯或者清晨森林里的阳光,引导学生发现光线都是直的。 此时,教师再次抛出问题:光在什么条件下都是沿直线传播的吗?我们可以一起来做个实验看一看。

【答辩题目解析】 1.如何在课上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激光准直” 【参考答案】 准备三个大头针,一块方木板,一张白纸,图钉、直尺。用图钉把纸固定在方木板上,在木板上相距一段距离插上两枚大头针A,并使其与木板垂直,在某一位置观察大头针A,并演视线插上两根大头针B、C,使B刚好挡住A,C刚好挡住B,拔去大头针,用直尺把三只大头针在纸上扎的小孔连起来,可以看到这三点在一条直线上。 2.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如何才能让他们对物理产生兴趣? 【参考答案】 八年的学生刚刚接触物理,由于学科的特点,很多学生会产生畏难的心理,这种情况就需要老师正确的引导,亚里士多德说“古往今来人们开始探索,都应起源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兴趣和好奇是学习物理的开始,所以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兴趣就要利用起他们对于探索世界的好奇心。首先就是无论那一节课都要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入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物理面试真题及答案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物理面试真题及答案(第一批)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两组视频:升旗和电动起重机提升重物。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旗手向下拉绳子旗子就会上升,为什么电动起重机能够提起重物,带着这两个思考一起进入今天的新课学习。 环节二:新课讲授 1.定滑轮和动滑轮 教师让学生分别观察旗杆和起重机的构造,提问学生回答观察结果——旗杆顶部有一个滑轮,起重机吊钩上也有一个滑轮,且旗杆顶部的滑轮的轴固定不动,起重机吊钩上的滑轮的轴随物体运动,继而教师给出定滑轮及动滑轮的定义。 根据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定义,教师让学生再列举一些生活或工作中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例。 2.研究定滑轮的特点 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定滑轮动滑轮在提升重物的过程中,作用分别是什么?是否省力或者省距离?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照教材讨论实验方案,共同得出实验方案: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钩码重力,

环节四:小结作业

总结本堂课内容,让学生课下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释一下动滑轮省一半力的道理。 板书设计 定滑轮和动滑轮 1.定滑轮和动滑轮 2.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不省距离,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3.动滑轮特点:可以省一半力,自由端移动距离是重物端移动距离2倍,动滑轮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一、考题回顾 题目来源:5月18日吉林省吉林市面试考题 试讲题目 1.题目: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内容:

3.基本要求: (1)在十分钟内完成试讲; (2)有实验要有教师演示; (3)注意试讲过程中要有师生提问互动环节。 答辩题目 1.如何突破“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这一难点?

中学教师资格证备考攻略综合素质

免费学教师就教师考试网https://www.doczj.com/doc/6811318715.html, 扫码下载下面的二维码,获取更多免费学习视频、题库等学习资料 《综合素质》(中学)备考攻略 一、试卷结构 综合素质(中学)考查范围包括“教师职业理念”“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文化素养”“教师基本能力”等模块,考试题型分为单项选择题、材料分析题、写作题三种题型,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总分 150 分,试卷结构如下: 题型题量每题分 总分合计值 单项选择题29258 材料分析题31442150 写作题15050 二、必考题型解读 (一)单项选择题 1.考查概况综合素质单项选择题考查内容涉及“教师职业理念”“教育法律法规”“教师 职业道德规范”“文化素养”“逻辑思维”“信息处理”等,共29 题,每题 2 分,共计58 分。其考试范围极为广泛,重在考查考生教育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及基本文化素养。为 方便考生分析考查重点,在这里将近年综合素质(中学)真题中各知识点题目数量统计如 下:

模块知识点20152014201420132013上下上下上 教育观11——22职业理念学生观2112—— 教师观22112 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55626教育法律法规教师权利和义务——122—— 学生权利保护1211——教师职业道德规教师职业道德2223——范教师职业行为32333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 65535 养 文化素养教师的科学素养2——13—— 教师的文学素养13211 教师的艺术鉴赏修养——1126 阅读理解能力—————————— 基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22222信息处理能力22222写作能力—————————— 2.考查特点 从考试的整体情况来看,综合素质(小学)单项选择题的考查有以下特点: ( 1)重点考查考生教育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的能力,考题预设情境或设问一般为三 种情况:教学实际中的常见情况;教学中必须掌握的理论和理念;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和热点问题。 【真题再现】( 2015上半年真题)以下是钟老师班主任日志的一段话,这表明钟老师()。“一个月了,尽管我对某某给予了更多的关心与鼓励。但依然看不到好转的迹象,是方法不对还是,,?看来,我得再找他的父母和原班主任交流,再深入一点,再调整策略。” A.善于自我反思 B.缺乏探索精 神 C.善于引导学生 D.缺乏问 题意识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参考答案】 A。钟老师对自己进行教育的方式方法进行了反思,这说明他善于自我反 思。 从例题看,这是当前部分老师在教学实际中可能存在的教学行为,本题考查考生对这一 教学行为的认识。 【真题再现】( 2015 上半年真题)某中学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发不同颜色的校服。年级 前 60 名学生是红色衣服,其他学生穿蓝色校服,这种做法()。 A.正确,便于分清教学 B.正确, 利于激励学生 C.不正确,不能促 进学生个性发展 D.不正确,不能 平等对待所有学生 【参考答案】 D。该校根据学习成绩让学生穿不同颜色的校服,这首先是按成绩对学生 了三六九等,是没有平等对待所有学生的表现。 划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