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现代城市住宅的人性化设计

浅谈现代城市住宅的人性化设计

浅谈现代城市住宅的人性化设计
浅谈现代城市住宅的人性化设计

浅谈现代城市规划的创新与发展

浅谈现代城市规划的创新与发展 发表时间:2018-01-09T14:08:47.530Z 来源:《建筑科技》2017年第15期作者:张自安[导读] 通过城市规划,可以为城市居民营造更良好的居住环境,可以有效促进城市的发展建设。 山东省菏泽市建设工程勘察院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城市规划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从当前城市规划的弊端、城市规划的创新与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市规划问题越来越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关键词:城市规划;弊端;规划理念;创新与发展所谓城市规划,就是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对城市的土地进行合理的利用,以得到最佳城市布局和空间规划。通过城市规划,可以为城市居民营造更良好的居住环境,可以有效促进城市的发展建设。下文中笔者将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对目前我国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进行分析,并从创新角度谈谈城市规划的改进和发展,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推动我国城市规划更好更快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1、当前城市规划的弊端 (1)首先,历史建筑的保护不力,珍贵古遗迹遭到破坏。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历史上遗留下来各种珍贵的古建筑和遗迹,但是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这些古迹遭受了严重的破坏,从大炼钢、文化大革命,再到今天的旧城区改造,都使一些珍贵遗迹遭受了毁灭性的危害。 (2)其次,环境保护不当,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形成的大量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严重的破坏了生态平衡,另外,对于城市下水道的规划不当,使得大的污水流入河道,严重的污染了生态环境。 (3)再次,区域规划不协调,没有做到地方统筹。一些城市规划的管理人员由于自身观念的限制,在规划的过程中仅从自身城市布局出发,并没有结合周边城镇的发展情况制定一个协调的发展战略,这样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城市发展的不可持续性。 (4)最后,个人意见导致的城市规划混乱。这里的个人意见主要指的是市政领导,由于私人原因对于城市规划进行干预,严重的影响了城市规划的科学有序的进行。另外,据统计,我国600多个城市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违法建筑的现象,一些开发商和市政领导进行不法交易,对土地擅自开发利用,严重的影响了我国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2、现代城市规划的创新与发展2.1更新城市规划理念,城市规划与生态系统协调发展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并将生态保护同城市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营造更加舒适的城市环境。目前,在我国城市规划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一部分管理者提出了“区域绿地”的概念,其主要宗旨实现区域性的生态保护,并突出本地的人文特色,利用城市和乡村景观的结合来营造集自然和人文于一体的城市环境。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的实现区域的自然环境的平衡和稳定,也可以构建一个更加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 2.2注重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城市文化品位的提升 随着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而我国的城市建设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成就,无论是城市基本建设还是旧城区改造工程,都逐渐扩大了规模,提升了速度。作为城市规划的工作人员,我们应该积极地创新思路,拓宽视野,从城市的实际情况出发,探索一条更加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方案。与此同时,还要结合国内外的优秀城市规划经验,结合可持续发展理念,拓宽旧城改造中的保护范围,宁可牺牲些眼前的经济利益,也要多保护一些有价值的、有特色的老建筑、老街区,不能留遗憾。城市规划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对这些历史建筑加以保护,使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保护建筑得以完整保存下来,并得到合理修缮,成为城市秉承历史文化底蕴的重要载体。城市规划部门应从规划入手,制订法规,健全机制,保护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2.3提倡节能,注重城市可持续发展 城市面积小、密度大,节能是其维持高效率的首要条件,而建筑节能是其中的焦点。城市规划建筑应当倡导节能的建筑设计和运作,极力避免“光污染”的产生,努力营造健康、舒适、高效的城市环境;同时还可以利用空气动力和大气气象学的原理进行空气净化,达到环保的要求。通过充分利用环保材料和技术进行保温隔热、节能防污,达到高新科技和传统材料的完美结合、相得益彰,创造一个高效、以人为本的具有强烈城市文化特色的现代建筑。 城市生态节能更新项目可以选用地源热泵技术、太阳能及燃气补能系统、辐射吊顶技术、内遮阳节能系统、绿色材料及保温体系、屋顶花园、节能照明系统、智能控制即时展示系统、雨水收集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十大绿色节能技术。还可以利用最新智能灯光控制和设计节约照明用电。紧凑型节能荧光灯、高光效荧光灯、高强度气流放电灯等都将得到广泛应用。同时,通过数码控制技术利用光线模拟出不同时段自然界的光环境,设计不同区域的灯光效果。 2.4注重公众参与,促使城市规划更加科学合理 城市规划虽然是有关市政部门的管辖范围,但是可以积极的采纳各方建议,吸收各方优势,如可以用招标的形式征询专业咨询机构及学术机构参与课题的研究及开发规划。政府通过这种公平竞争的方式择优选择专业机构,为其规划及政策的制订起到极大的积极作用。通过论坛、讲座、展览等多种渠道,使政府与市民社会达到一个良好的互动关系,使规划结果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政府官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各界市民共同组成一个工作团体进行规划前期的调查研究、分析协商等工作。 3、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将日益突出和重要。在城市规划中引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基于资源和环境体系对城市发展的支撑和承载能力,以实现城市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规划理论方法体系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避免重复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负面效应的重要途径。上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对城市规划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创新的意见和建议,以期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业内对该问题的关注,以上仅为笔者拙见,诸多不足,还望批评指正。

关于住宅室内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 关天时

关于住宅室内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关天时 发表时间:2017-11-01T20:18:04.29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21期作者:关天时[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人们对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不再只是考虑温饱问题,而是发展到享受生活。现在人们对居住环境的生理需求和精神需求有了更高的要求。 深圳市鼎维室内设计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人们对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不再只是考虑温饱问题,而是发展到享受生活。现在人们对居住环境的生理需求和精神需求有了更高的要求。人性化的设计是现代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我们应该了解人们的需求,也要尊重自然生态和传统文化的要求。把人性化设计自然而然的融入到设计当中。人性化的设计可以拉近家庭成员的距离,阐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基于 此,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一个住房者都会对所居住的住宅产品不同的体会和体验,特别是随着个性化需求的不断发展,对居住环境的理解也不会相同,这就导致购房者对住宅产品上仁者见仁,有不同的鉴别和决定因素。 关键词:住宅设计;室内设计;统一协调;人性化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地极大丰盛,个性化空间设计的需求日渐增多,因此,房地产行业也在不断深化调整,而住宅产品也在不断改进和提升。从基本趋势看,住宅产业不再以维持原有求规模,标准化,一般化的方向,而且更加注重节约化、特色化、舒适化以及生态化方向努力,对于不同品位的需求来讲,每个房地产商都会打出特色牌,住宅设计以及室内设计不再求同,而是标新立异。在提供商品住宅产品过程中,他们都会有市场调查,也会从设计人手,立足满足客户、提高效益,从而不断机枪住宅设计和室内设计研究,总体来看,两个因素对我们住宅设计起到了重要和关键作用。 1、审美中人性化设计的主要表现 社会的日益进步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家的要求也逐渐提高,所以住宅的人性化设计从对家的情感为出发点,满足人们对家的生理和精神需求,以住宅空间、装饰的色彩、陈设品等因素,设计出满足人们对家的定义,舒适的住宅环境。人性化设计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住宅空间的人性化设计 空间是住宅室内设计中的重要要素,人们对家的满意度取决于空间的结构方式,影响结构的因素有形态、大小、距离、位置、光源等,这些因素的变化会让人们对家产生宽敞、狭窄、舒适、亲切、冷漠等不同的心理反应,影响对家的整体认知。 1.2住宅色彩的人性化設计 色彩是住宅装饰效果中重要的要素,也是给人最敏感的视觉感受,更是对家的情感表达方式,烘托着家的氛围,起到了美化家的作用。在色彩人性化设计时,要满足人们对家的生理需求和精神需求,避免使人产生疲惫、烦躁等情绪。用色彩改善空间的视觉感受,塑造满足人们需求的空间环境。 1.3住宅陈设的人性化设计 陈设是住宅构架的重要的要素,陈设起到空间的美化、氛围的烘托、对家风格的强化的作用。在陈设的设计中风格统一的前提下,再进行个性化的设计,从而满足不同人们对家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的陈设品,布置出满足人们生活习惯、审美特点的个性的家。 2、细节中的人性化设计 人性化设计能给人们带来安全、舒适、经济的感受,也体现了住宅人性化设计。人性化设计细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安全性设计 随着当今社会的日益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设计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对于要拆除的墙根据住宅功能指示提示牌进行拆除,以免破坏房体的机构,影响住宅的安全。 2.1舒适性设计 1.视觉的舒服。人们在家中观察周围物品的颜色、形状时,心理和生理情绪都没有产生不良反应,并感觉环境舒适宜人。 2.行为的舒适。人们在居住使用时,房屋空间、功能应满足人们的需求,使人感觉温馨舒服,满足人们的需求。 3.触感的舒适。人们在接触家具时,要满足人们对家具的生理需求、精神需求。例如,沙发与身体接触处符合人体工程学,不能过硬过软,可以减弱人体压力。 4.环境质量的舒适。人们除了有了舒适的空间环境,还有考虑环境气候是否适宜人们健康生活,外面的环境也不会影响人体,并不会刺激到人体。 2.3经济性设计 (1)增强空间的使用率;(2)充分利用自然条件;(3)正确选择家装产品;(4)合理运用家装材料。 3、设计统一协调存在的问题 现如今,在市场上住宅的产品大多是已经应用多年并且一直试用的粗放型住宅设计,由此,也出现了很多住宅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还没有办法进行协调的问题,从设计上看基本上都玄关、厨房、客厅、主卧室、餐厅、过道、儿童房、次卧室、卫生间、书房、阳台等所有区域。另外,卫生间和厨房目前还都存在非常多的区域设置问题,综合来讲应该从这三个角度做好分析研究。但是对于住宅设计和室内设计还没有办法统一协调,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要住宅设计还不能满足基本市场的客户需求。厨房卫生间的排水和电气设计,在我们总体设计中对住宅建筑的设置与改动有一个必不可少的保障,然而在其他方面类型住房基本上,从设计方面还都是多数项目的改动。其次,当下粗放型的住宅建筑设计还不满足客户方面精准需求,尤其是当前住房产品设计是当前面临最为关键的问题。购房者或者住房者在住宅内装修的时候,一般情况下都是找墙面和平地面,原来支付的地面和墙面大部分情况下,大部分都是不能够满足涂抹乳胶漆和安装木地面等打底方面的要求。第三,设计方面的周期不足。倘若能够在严格按照市场同用住宅产品的尺寸进行精确设计,那么久能够使室内的设计取较好而且科学的效果,比如从墙面和地面的设计参考来分析,通常情况下,我们使用的瓷砖和木地板等产品尺寸,在一定程度上对现场切割的高消耗现象大大的降低,也能对室内装修的工期进行缩短。第四,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结构模式仍然占着主流的市场。第五,购房者对品质要求的意愿不强烈。在这样市场的不断带动下,将会给我们的住宅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统一协调带来创新的机遇。 4、大数据设计的三种模式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2016年版)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2016年版)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C ode f or d esign of u rban r oad e ngineering (2016年版) 2012-01-11发布2012-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 修订说明 本次局部修订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15]274号)的要求,由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对《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进行修订而成。 本次局部修订依据海绵城市建设对城市道路提出的相关要求,对原有条文中道路分隔带及绿化带宽度、道路横坡坡向、路缘石形式、道路路面以及绿化带入渗及调蓄要求、道路雨水排除原则等相应修改或补充规定。本次局部修订条文合计9条,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1.补充了需要在道路绿化带或分隔带中设置低影响开发设施时,绿化带或分隔带的宽度要求,以及各种设施间的设计要求。 2.增加立缘石的类型和布置型式。 3.细化了道路横坡的坡向规定。

4.按海绵城市建设的要求补充道路雨水低影响开发设计的原则和要求。 5.按《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修订的内容,调整了道路排水采用的暴雨强度的重现期规定。 6.补充了低影响开发设施内植物的种植要求。本规范中下划线为修改的内容,用黑体字表示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 性条文的解释,由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32号3号楼(市政总院大厦),邮政编码:100082) 本次局部修订的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员、主要审查人员: 主编单位: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重庆市设计院 主要起草人员:和坤玲王晓华杨斌盛国荣

道路景观论文道路绿化论文

道路景观论文道路绿化论文 浅谈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 摘要:道路绿化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随着城市现代化道路交通的发展,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带来了城市现代化和城 市道路建设的突飞猛进,我国道路绿化为适应新的功能要求,在不断 的创新中发展提高,出现了一条又一条绿化带宽阔、层次丰富、林荫夹道、景观多样、芳草如茵、行车通畅、行人舒适的现代化城市道路,形成了多行密植、层次丰富,落叶树与常绿树相结合,绿化与美化相结合,用大树绿化城市道路等北京城市道路绿化的特点与特色。 关键词:绿化作用存在问题景观营造 一、道路绿化在现代化城市中的功能及在大园林中的作用 道路是城市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空间环境,在大部分的城市中,道路的面积约占所有土地面积的四分之一。kevin Lych在《城市意象》一书中把构成城市意象的要素分为五类,即道路、边沿、区域、结点和标志,并指出道路作为第一构成要素往往具有主导性,其它环境要 素都要沿着它布置并与它相联系。街道不仅仅是连接两地的通道,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人们公共生活的舞台,是城市人文精神要素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延续变迁的载体和见证,是一种重要的文化 资源,构成区域文化表象背后的灵魂要素,上海浦东的世纪大道、南京东路步行街、外滩滨江路景区、苏州观前步行街都是成功的范例。因此,加强道路建设,讲究道路空间的艺术设计,追求“骨架”与整体的

平衡和谐,是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的有效途径。据观测资料,在城市中40m宽的林带能降低噪音10分贝一15分贝,4m宽的绿篱可减弱噪音约6分贝;根据苏联的测定,树木下空气的含尘量比露天广场中的空气含尘量低约42%;又根据北京的测定,多排树木的道路比没有树木的道路能减弱风速约50%。 此外,城市道路是现代化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担负着城市疏散交通的重要功能,是现代化城市必备的重要基础设施。现代化的城市道路,在满足交通等道路使用功能外,搞好道路的绿化美化,能起到防眩光、缓解驾车疲劳、调节心情稳定情绪等作用。 二、道路绿化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了绿化与地下管网、架空线路的矛盾。在埋有地下管网的地段上盲目栽植大型乔灌木,结果使植株生长势减弱,甚至因根系无法伸展,吸取不到所需养分而死亡;在有架空电线的下面盲目栽植毛白杨、垂柳等大型乔木,因产生树线矛盾不得不疏枝,影响了美化效果,更严重的是大风季节,因疏枝不及时,造成线路中断,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危害。 (二)片面强调绿化,忽视道路的交通功能。在人行道上栽植树型不紧凑的灌木,影响步行或骑车;在较窄的分车带上密植大量的乔灌木,阻挡了行车视线。

城市规划设计(6小时快题)2009—2018

苏州科技学院 二○○九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专业:城市规划与设计考试科目:城市规划设计(6小时快题)科目代码:511 请考生注意:试题解答务请考生做在专用“答题纸”上; 做在其它地方的解答将视为无效答题,不予评分。 注:本试题“答题纸”为自带的1号描图纸 某职工生活区详细规划设计 一、基地条件 苏南某城市拟在市郊保税区附近新建一职工生活区。基地位于市中心城区北侧,基地东侧为保税区,北侧为工业用地,西侧和南侧为规划居住用地,规划设计范围用地面积13.3公顷。基地东侧有一宽度为20米的规划河道,东侧绿线控制见附图;东侧城市干道港华路红线宽度40米(设中央绿化隔离带);其它周边道路红线宽度24米。基地地势平坦,有小河在其中穿过。要求打造符合城市居民、精英白领和进城务工者等不同人群生活需求,且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生活社区。 二、建设内容 1. 住宅与单身宿舍 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其中: A单身宿舍(打工楼):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要求人均建筑面积10平方米,4人/间,带卫生间,不设上下铺,单廊; B单身公寓:总面积约3万平方米,1室1,厅厨卫全,小于70平方米/套。 C住宅:总面积约6万平方米,2室或3室,厅厨卫全,90-120平方米/套。 A与B、C宜设在不同楼内。 2.商业服务设施 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包括旅馆(5000平方米)、商店、超市、食堂及餐饮、综合服务、金融、邮电等。 3. 文化活动设施 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包括文化活动站、职业培训学校(4000平方米)、网吧、娱乐设施等。 4.管理、服务设施 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包括社区管理、物业管理、卫生所等设施。 第 1 页共3页

浅谈现代城市规划的创新与发展 张自安

浅谈现代城市规划的创新与发展张自安 发表时间:2018-08-29T09:13:01.220Z 来源:《建筑模拟》2018年第14期作者:张自安[导读]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城市规划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从当前城市规划的弊端、城市规划的创新与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山东省菏泽市建设工程勘察院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城市规划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从当前城市规划的弊端、城市规划的创新与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市规划问题越来越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关键词:城市规划;弊端;规划理念;创新与发展所谓城市规划,就是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对城市的土地进行合理的利用,以得到最佳城市布局和空间规划。通过城市规划,可以为城市居民营造更良好的居住环境,可以有效促进城市的发展建设。下文中笔者将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对目前我国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从创新角度谈谈城市规划的改进和发展,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推动我国城市规划更好更快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1、当前城市规划的弊端 (1)首先,历史建筑的保护不力,珍贵古遗迹遭到破坏。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历史上遗留下来各种珍贵的古建筑和遗迹,但是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这些古迹遭受了严重的破坏,从大炼钢、文化大革命,再到今天的旧城区改造,都使一些珍贵遗迹遭受了毁灭性的危害。 (2)其次,环境保护不当,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形成的大量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严重的破坏了生态平衡,另外,对于城市下水道的规划不当,使得大的污水流入河道,严重的污染了生态环境。 (3)再次,区域规划不协调,没有做到地方统筹。一些城市规划的管理人员由于自身观念的限制,在规划的过程中仅从自身城市布局出发,并没有结合周边城镇的发展情况制定一个协调的发展战略,这样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城市发展的不可持续性。 (4)最后,个人意见导致的城市规划混乱。这里的个人意见主要指的是市政领导,由于私人原因对于城市规划进行干预,严重的影响了城市规划的科学有序的进行。另外,据统计,我国600多个城市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违法建筑的现象,一些开发商和市政领导进行不法交易,对土地擅自开发利用,严重的影响了我国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2、现代城市规划的创新与发展 2.1更新城市规划理念,城市规划与生态系统协调发展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并将生态保护同城市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营造更加舒适的城市环境。目前,在我国城市规划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一部分管理者提出了“区域绿地”的概念,其主要宗旨实现区域性的生态保护,并突出本地的人文特色,利用城市和乡村景观的结合来营造集自然和人文于一体的城市环境。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的实现区域的自然环境的平衡和稳定,也可以构建一个更加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 2.2注重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城市文化品位的提升 随着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而我国的城市建设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成就,无论是城市基本建设还是旧城区改造工程,都逐渐扩大了规模,提升了速度。作为城市规划的工作人员,我们应该积极地创新思路,拓宽视野,从城市的实际情况出发,探索一条更加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方案。与此同时,还要结合国内外的优秀城市规划经验,结合可持续发展理念,拓宽旧城改造中的保护范围,宁可牺牲些眼前的经济利益,也要多保护一些有价值的、有特色的老建筑、老街区,不能留遗憾。城市规划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对这些历史建筑加以保护,使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保护建筑得以完整保存下来,并得到合理修缮,成为城市秉承历史文化底蕴的重要载体。城市规划部门应从规划入手,制订法规,健全机制,保护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2.3提倡节能,注重城市可持续发展 城市面积小、密度大,节能是其维持高效率的首要条件,而建筑节能是其中的焦点。城市规划建筑应当倡导节能的建筑设计和运作,极力避免“光污染”的产生,努力营造健康、舒适、高效的城市环境;同时还可以利用空气动力和大气气象学的原理进行空气净化,达到环保的要求。通过充分利用环保材料和技术进行保温隔热、节能防污,达到高新科技和传统材料的完美结合、相得益彰,创造一个高效、以人为本的具有强烈城市文化特色的现代建筑。 城市生态节能更新项目可以选用地源热泵技术、太阳能及燃气补能系统、辐射吊顶技术、内遮阳节能系统、绿色材料及保温体系、屋顶花园、节能照明系统、智能控制即时展示系统、雨水收集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十大绿色节能技术。还可以利用最新智能灯光控制和设计节约照明用电。紧凑型节能荧光灯、高光效荧光灯、高强度气流放电灯等都将得到广泛应用。同时,通过数码控制技术利用光线模拟出不同时段自然界的光环境,设计不同区域的灯光效果。 2.4注重公众参与,促使城市规划更加科学合理 城市规划虽然是有关市政部门的管辖范围,但是可以积极的采纳各方建议,吸收各方优势,如可以用招标的形式征询专业咨询机构及学术机构参与课题的研究及开发规划。政府通过这种公平竞争的方式择优选择专业机构,为其规划及政策的制订起到极大的积极作用。通过论坛、讲座、展览等多种渠道,使政府与市民社会达到一个良好的互动关系,使规划结果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政府官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各界市民共同组成一个工作团体进行规划前期的调查研究、分析协商等工作。 3、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将日益突出和重要。在城市规划中引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基于资源和环境体系对城市发展的支撑和承载能力,以实现城市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规划理论方法体系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避免重复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负面效应的重要途径。上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对城市规划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创新的意见和建议,以期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业内对该问题的关注,以上仅为笔者拙见,诸多不足,还望批评指正。

综述民用住宅建筑中的人性化设计

综述民用住宅建筑中的人性化设计 发表时间:2018-08-21T14:12:41.29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6期作者:黄思昕 [导读] 本文对人性化住宅建筑方案设计的研究不仅具有时代现实意义而且拥有很强的实践指导作用。 摘要:随着当代经济的发展变,人们对环境的需求也不断提高,人性化住宅建筑就是为人的生活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美观的环境而产生的。人性化住宅建筑方案设计包括设计立足高雅的小区形象,建立生态、绿色的环境,便捷的交通,依据人们行为模式划分公私分明的户内空间等等,因此本文对人性化住宅建筑方案设计的研究不仅具有时代现实意义而且拥有很强的实践指导作用。 关键词:民用;住宅建筑;人性化设计 1.民用住宅建筑人性化设计的必要性 当前,人性化住宅建筑在建筑类型中已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就这种人性化住宅建筑来说,其实际上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并且在某些方面表现得尤为必要。人性化住宅的建筑设计,要注意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要确保安全性,综合考虑不同居住群体的使用需求,重视舒适性和便捷性。 第二,关注住户的文化背景和审美需求,力求为住户营造一种归属感。 第三,重视弱势群体,实现无障碍设计,结合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地进行建筑设计。 总之,作为住宅建筑的设计者,应该从住宅设计的各个方面进行考虑,调整设计思路,从大处着眼,又要从小处着手,设计出符合住宅居住者人性化需求的产品来。 2.人性化民用住宅建筑设计的思想内涵 2.1心里层面的关怀 建筑给人们的感觉就是既能产生一定的安全感,又有不受约束并且能使人感到自由的空间。所以,当今住宅建筑设计在空间感以及时间感上是非常重要的,对于现代人来说在住宅建筑设计中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2.2物理层面的关环 将人体工程学融入到住宅建筑设计中,能够满足人类在物理层面的需求。在大量的住宅设计中,细节化都体现在对于住宅的人性化设计,这些包括建筑的空间尺度以及空间布局和舒适度等,在住宅建筑进行设计时,材料也是非常关键的,在选择材料时,一定要将人们的心里和生理等方面纳入进行考虑。 2.3社会层面的关怀 建筑师在住宅建筑设计时,对于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的关怀也是非常重要的,在社会层面的关怀就是我们在进行设计时,不能只考虑我们自身一代人的舒适,我们要将眼光放的长远点,更多的是要看到人类文明的发展前景以及对于人类的延续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民用住宅建筑的人性化设计要点 3.1住宅建筑外部设计 3.1.1合理规划建筑密度,保证居住基本需求 小区的建筑密度,应当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保证居住中最基本的私密性的要求。其次,还要保证通行、绿化、活动空间等要求。只有合理规划建筑密度,才能保证居住小区有充足的日照,清新的空气,良好的通风,这些都是人们健康生活必不可少的。在建筑的配套设备设计,如电梯、楼梯间等,都应当按照相应规范进行,从居住的合理、人性、舒适出发,这样才能符合人们的基本需求。 3.1.2注重户外空间布局 户外空间是给住户留下第一印象的第一要素。户外空间布局是否合理直接营造住宅建筑的居住质量。因此,在进行住宅建筑设计时,不仅应该关注到使用功能,而且还应该充分地考虑到居民的需求,加强空间细化与功能综合使用相互结合,注重庭院与花园空间之间的配合,综合考虑儿童与老人的需求,在进行住宅空间设计时还应该考虑的城市空间的相关特点,在保证满足住户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保持城市空间与住宅空间的相互协调性。 3.1.3优化道路交通规划,确保建筑与交通道路的和谐 住宅小区中的道路不仅是用于人们行走与过境,而且还起着将整个小区的建筑等其他因素连接起来的作用,因此一定要依据小区内的建筑位置、设施布置状况等因素和活动路线的关系来确定交通路线。一般来讲,人车分流的道路形态既能保障车辆的通行,又能确保行人的安全,是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对于住宅楼之间的道路,因其属于半公共空间,是居民身边的户外活动场所,要尽量控制交通量,因此可采用尽端式道路来降低交通流量。 3.2住宅建筑内部设计 3.2.1厅室起居室 在户型中作为交通的核心存在,一般通往其它房间都会经过起居室,因此设计师应该合理地安排交通流线,减少交通而积,尽量保持起居室的相对完整性。在户型设计中应尽量考虑动静分区,把起居室和其它房间的关系从围绕式改为递进式,减少彼此间的相互干扰。卧室的设训中除了考虑采光通风外,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应设置必要的储藏空间。 3.2.2卫生间 卫生间在有条件时,宜浴厕分离,即洗手盆与其它两件分开设置,减少便溺、淋浴和化妆洗脸的互相干扰,适应现代人快速的生活节奏。卫生间设计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人体尺度问题,经常会出现淋浴房门打不开或是进不去,座便器周边拥挤局促的现象。卫生间的尺度本来就不大,有时还得考虑洗衣机的位置,这就需要设计人员在各方面都要仔细推敲,充分考虑人员洗漱、如厕等正常的使用尺度,合理安排卫生间里的各类设备。 3.2.3厨房 在户型设计特别是小面积的户型设计中,设计人员最容易忽略或者说是最容易犯错误的地方是厨房和卫生间。在厨房设计中,应该首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2016年版)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C ode f or d esign of u rban r oad e ngineering (2016年版) 2012-01-11发布2012-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 修订说明 本次局部修订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15]274号)的要求,由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对《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进行修订而成。 本次局部修订依据海绵城市建设对城市道路提出的相关要求,对原有条文中道路分隔带及绿化带宽度、道路横坡坡向、路缘石形式、道路路面以及绿化带入渗及调蓄要求、道路雨水排除原则等相应修改或补充规定。本次局部修订条文合计9条,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补充了需要在道路绿化带或分隔带中设置低影响开发设施时,绿化带或分隔带的宽度要求,以及各种设施间的设计要求。 2.增加立缘石的类型和布置型式。 3.细化了道路横坡的坡向规定。 4.按海绵城市建设的要求补充道路雨水低影响开发设计的原则和要求。 5.按《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修订的内容,调整了道路排水采用的暴雨强度的重现期规定。 6.补充了低影响开发设施内植物的种植要求。 本规范中下划线为修改的内容,用黑体字表示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32号3号楼(市政总院大厦),邮政编码:100082) 本次局部修订的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员、主要审查人员: 主编单位: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重庆市设计院 主要起草人员:和坤玲王晓华杨斌盛国荣 审查人员:张辰包琦玮李俊奇赵锂白伟岚任心欣 5 横断面

浅谈现代公路设计理念

浅谈现代公路设计理念 摘要:对国内外公路的设计新理念和方法,对公路的线形一致性设计、线形安全性评价和灵活性设计思想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指出高速公路线形指标的均衡性、一致性、线形的连续性以及线形和环境景观的协调性才是满足汽车高速及安全行驶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公路线形,设计理念,灵活性设计思想 道路交通安全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在我国尤显突出。随着我国机动化水平的发展和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城镇郊区的交通事故不断增加。引发交通事故的原因很多,包括人(驾驶员、行人)、车(机动车、非机动车)、路(道路状况、几何条件)、环境(气候条件、道路环境)等。从交通事故的统计和分析来看,虽然造成交通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线形设计是否合理是关系到高速公路安全性问题的根本问题。高指标的公路并不一定是安全的公路。高速公路线形指标的均衡性、一致性、线形的连续性以及线形和环境景观的协调性才是满足汽车高速及安全行驶的重要保证。因此,要在充分学习和理解的基础上,引入国外一些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方法,用以弥补我国传统公路设计方法的一些缺陷和不足。 1 线形的一致性设计 1.1 连续性设计理念 道路线形的连续性是路线设计的基本要求之一,连续的道路设计应确保驾驶员能够沿着路线以他们期望的速度行驶。但我国目前所使用的

技术标准和设计规范中虽已提出线形连续性,但对连续性的标准没有明确提出。目前国内外对于线形连续性的研究很多,主要分为:基于速度的研究、基于安全的研究、基于驾驶员操作难易的研究。 1.2 基于运行速度的线形一致性设计 运行速度又称行驶速度,是指在良好的气候条件和正常的交通条件下,一般驾驶员驾驶汽车沿某条道路行驶时实际采用的车速。它是一个随机变量,不同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随所驾驶的车辆及行车路段的不同,其运行车速往往不相同,通常用第85个百分位上的车辆行驶速度来表示。 利用运行车速评价路段的连续性好坏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 种: 1)设计速度与运行速度的一致性。设计速度与运行速度的一致性评价是根据在某个单独路段上运行车速与设计速度之间速度差的绝对值进行评价,这种方法的目的在于确保设计速度与驾驶员实际行驶速度保持一致,使得线形几何设计能够较好地满足驾驶员实际的操作,对于单一路段路线几何元素的安全评价起着重要的作用。 2)运行速度之间的一致性。对于整个路线来讲,分析其整体的连续性同样是相当重要的。运行速度之间的一致性评价是根据两个连续路段上运行车速之间速度差的绝对值进行评价,这种安全评价方法提供了整个道路上连续路段的连续性评价,相比较与上面单一路段评价方法,保证了各连续路段之间的连续性和一致性。这种方法是目前使用最普遍的安全评价方法,在大部分北美地区,这种方法已经成为道路线形连续

城市规划快题设计常用规范

城市规划快题设计常用规范 选址和布置 第2.1.1条大中型商店建筑基地宜选择在城市商业地区或主要道路的适宜位置。 大中型菜市场类建筑基地,通路出口距城市干道交叉路口红线转弯起点处不应小于70m。 小区内的商店建筑服务半径不宜超过300m。 第2.1.2条商店建筑不宜设在有甲、乙类火灾危险性厂房、仓库和易燃、可燃材料堆场附近;如因用地条件所限,其安全距离应符合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 第2.1.3条大中型商店建筑应有不少于两个面的出入口与城市道路相邻接;或基地应有不小于1/4的周边总长度和建筑物不少于两个出入口与一边城市道路相邻接。 第2.1.4条大中型商店基地内,在建筑物背面或侧面,应设置净宽度不小于4m的运输道路。基地内消防车道也可与运输道路结合设置。 第2.1.5条新建大中型商店建筑的主要出入口前,按当地规划部门要求,应留有适当集散场地。 第2.1.6条大中型商店建筑,如附近无公共停车场地时,按当地规划部门要求,应在基地内设停车场地或在建筑物内设停车库。 步行商业街设计规范 第2.2.1条步行商业街内应禁止车辆通行,并应符合城市规划和消防、交通部门的有关规定。 第2.2.2条原有城市道路改为步行商业街时,必须具备邻近道路能负担该区段车流量的条件。 第2.2.3条步行商业街的宽度,根据不同情况,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改、扩建两边建筑与道路成为步行商业街的红线宽度不宜小于10m; 二、新建步行商业街可按街内有无设施和人行流量确定其宽度,并应留出不小于5m 的宽度供消防车通行。 第2.2.4条步行商业街长度不宜大于500m并在每间距不大于160m处,宜设横穿该街区的消防车道。 第2.2.5条步行商业街上空如设有顶盖时,净高不宜小于5.50m,其构造应符合防火规范的规定,并采用安全的采光材料。 第2.2.6条步行商业街两侧如为多层建筑,因交通功能而设置外廊、天桥和梯道时,应符合防火规范的规定。 第2.2.7条步行商业街的各个出入口附近应设置停车场地。 5.3 商业步行区 5.3.1 商业步行区的紧急安全疏散出口间隔距离不得大于160m。区内的道路网密度可采用13-18km/km2。

浅谈现代城市规划理论

浅谈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与设计 摘要: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属于宏观的,它的研究对象是整个城市和城市所在的区域,如何进行合理的城市规划,又如何设计出特有的城市理念,是摆在城市建设设计人员面前一项紧迫而又富有挑战性的课题。 一、现代城市规划的背景 大约公元前1000年,对自由生活的向往造就了古希腊人独立意识和优雅的生活态度。当时的城市规划和建筑中,突出的特征是追求人的感受以及同自然环境的协调。这可以说是后来整个人本主义的思想历史的发展。17世纪开始的工业革命席卷欧美,大量劳动力涌入城市,城市生活质量日趋下降。另一方面,贫富差距加大,地租成为支配土地利用的重要因素。由此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催生了现代城市规划。人认识到这样无序的城市建设所带来的灾难性结果,并试图提出一个合理的城市模型以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改善居民生活状况。可以说自城市规划理论发展之初,对人的关怀就成为其紧扣的核心与主题。 到了上个世纪末本世纪初的逆城市化浪潮使城市管理者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加上城市边缘地区的开发,使理论的实践成为可能。从而在这个时期出现了早期的现代城市规划理论。英国的E·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他的基本思想是现在的城市和农村各有有利和不利的条件。通过有计划地分散工人和就业岗位来实现把城市集聚的有利条件整个地移到新的居民点上;翁温在1922年,又进一步提出了他的“卫星城规划理论”。其思想认为卫星城是大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卫星城的职能是接纳大城市过于拥挤的人口和产业,以减少在中心城市急剧膨胀所带来的问题。之后佩里提出的“邻里单位”,盖迪斯的《进化中的城市》,赖特的“广亩城市”等,均为早期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产物。 早期的现代城市规划思想有着巨大的贡献,早期的城市规划师们提出了城市结构模型,开创了技术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居住区街坊的规划也得到了进化,同时带动了城市美化运动和城市设计运动。但早期的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也有很大的局限性,由于其处在一个战后的转性时期,不免流露出不少的时代局限性,如他们大多数只偏于绘制蓝图,陈述结果,但私有力量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城市建设,从而产生很多矛盾;他们大多进行的是物质环境实体方面的规划,缺少社会经济文化方面的考虑。 二、现代城市规划的现状及出现的问题 1、城市规划的管理不完善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很多城市规划不能展现当地的人文、历史、地理等风土人情,不能和当地的实际情况有效的结合,导致城市规划出现了急功近利的情况,对当地经济的发展也会带来很大的阻碍。有些决策者对城市规划的理解只是一种政绩的体现,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发展,格外重视眼前的利益。很多房地产以及土地开发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规划滞后而施工超前的情况,资源配置问题没有进行重视,同时用地结构也出现了比较松散的问题。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规划的主体已经不再是开发商,而是出现了不同的利益群体对有限的空间资源进行争夺。城市规划规程中更多的是对多元素、多因子、多利益群体的需求体现,规划的过程需要政府和人民群众进行参与,实现各种利益和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但是在实际中,公众参与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人们的权利没有得到重视,利益集团的参与导

现代城市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与可持续发展浅谈(一)

现代城市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与可持续发展浅谈(一) 内容摘要现代城市是一个脆弱的人工生态系统,如何维持并促进其不断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本文旨在通过对现代新的城市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概念的解释以及对景观规划与生态规划之间关系的比较,阐明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生态规划和可持续发展间的可协调性与一致性。 1.前言 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产物,又是生态系统中最为复杂的类型,极易受到人为的和自然环境条件的干扰。近几十年来,伴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密集、交通拥挤、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已成为人类社会关注的焦点。就我国城市目前的环境状况而言,问题十分严峻,在一些城市地区,污染已相当严重,极大地影响和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以环境为体,经济为用,生态为纲,文化为常。城市景观生态规划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景观设计方法去指导改变城市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市域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建设一类生态高效的产业,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体系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空间环境,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规划方法。 2.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 现代城市是一类脆弱的人工生态系统,它在生态过程上是耗竭性的,其最大特点就是人口的高度密集;城市生态系统是不完全的和开放式的,主要体现在需要其它生态系统的支持(如农业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等),需要人为的输入大量的能源与物质,同时,城市中人类生产和生活中排泄的大量废物,也不能完全在本系统内分解,还需要其他生态系统(如农田、海洋等)中处理消化。 城市在自然界占有很小的一部分空间,却集中了大量的人口、交通和信息流,建立了大量的人工设施,并生产破坏城市环境的污染物质,改变了原来的生态平衡,造成城市物理环境的变化,如城市热岛效应、温室效应、土壤板结等。城市生态系统中,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不断影响着人类自身,他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形态,创造了高度的物质文明,同时,其造成的环境污染也影响了人类的健康,引发公害。 3.城市景观与空间设计的特点 城市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它包含有大量的物质构成因素和若干子系统,是人类活动的物质载体。城市景观与空间形态是人们的主观意愿的物化表现,凝聚着人类的智慧、情感、想象力和理想的追求。城市景观空间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两者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影响:人的主观意愿引导着城市景观与空间的建成,并对已存环境施加影响力;城市景观与空间向人们传递着无限的信息,支持人们的活动,丰富人们的生活内容。 城市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城市景观与空间形态的演化受到“空间”和“时间”两个向度的影响,即在任何一个时间片段,人们都可以获得创造城市景观与空间的各种物质要素;同样,任何一个正在营造的城市景观环境又不得不考虑时间的意义:“过去时”的历史延续,“现在时”的应用意义和“未来时”的理想追求。城市景观的本质是人们主观意愿的一种物质表达,反映了人们不同时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我们也可以说,正确合理的城市景观设计规划理念本质上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并不矛盾,反而应该是相辅相成的。 4.现代城市景观与生态规划的关系 景观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空间格局和生态过程的相互作用,它的主题是地理学与生态学的交叉。它以整个景观为对象,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与价值流在地球表层的传输和交换,通过生物与非生物以及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转化,运用生态系统原理和系统方法研究景观结构和功能、景观动态变化已经相互作用机理、研究景观的美化格局、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doc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的通知 建标[1994]808号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50号文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五年九月一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上海同济大学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一九九五年一月十四日 1总则 1.0.1为了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优化城市用地布局,提高城市的运转效能,提供安全、高效、经济、舒适和低公害的交通条件,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各类城市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1.0.3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应以市区内的交通规划为主,处理好市际交通与市内交通的衔接、市域范围内的城镇与中心城市的交通联系。 1.0.4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必须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基础,满足土地使用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发挥城市道路交通对土地开发强度的促进和制约作用。 1.0.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应包括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和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规划两个组成部分。 1.0.6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1.0.6.1确定交通发展目标和水平;

1.0.6.2确定城市交通方式和交通结构; 1.0.6.3确定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布局、城市对外交通和市内的客货运设施的选址和用地规模; 1.0.6.4提出实施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过程中的重要技术经济对策; 1.0.6.5提出有关交通发展政策和交通需求管理政策的建议。 1.0.7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规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1.0.7.1确定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各种交通的衔接方式、大型公共换乘枢纽和公共交通场站设施的分布和用地范围; 1.0.7.2确定各级城市道路红线宽度、横断面形式、主要交叉口的形式和用地范围,以及广场、公共停车场、桥梁、渡口的位置和用地范围; 1.0.7.3平衡各种交通方式的运输能力和运量; 1.0.7.4对网络规划方案作技术经济评估; 1.0.7.5提出分期建设与交通建设项目排序的建议。 1.0.8城市客运交通应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结合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组成公共交通、个体交通优势互补的多种方式客运网络,减少市民出行时耗。 1.0.9城市货运交通宜向社会化、专业化、集装化的联合运输方式发展。 1.0.10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1总则 1.0.1为了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优化城市用地布局,提高城市的运转效能,提供安全、高效、经济、舒适和低公害的交通条件,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各类城市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