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层抽样案例

分层抽样案例

分层抽样案例

某市有300所小学,共有240000名学生,这些小学分布在全市5个行政区中,其中重点小学有30所,一般小学有240所,较差的小学有30所。现在要从全市小学生中抽取1200名学生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市小学生的学习情况。请设计一份抽样方案。

答:

分层抽样方案:

1、因为有300所小学,240000名学生,假设每所小学的学生人数相同,所以每所小学有学生人数800名。

2、又因为有重点小学30所,一般小学240所,较差小学30所,所以重点小学有学生人数24000名,一般小学有学生人数192000名,较差小学有学生人数24000名。

3、因为要从240000名学生中抽取1200名学生进行调查,所以1200:240000=1:200,即每200名学生中抽取1名学生进行调查,所以由第2步得出24000×1/200=120名;192000×1/200=960名;24000×1/200=120名,然后按照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抽取相应的人数。

4、综上所述,要从240000名学生中抽取1200名学生进行调查,应当从30所重点小学中抽取120名学生,从240所一般小学中抽取960名学生,从30所较差小学中抽取120名学生,共计1200名学生。

常用抽样方法

1.非概率抽样(Non-probability sampling) 又称非随机抽样,指根据一定主观标准抽取样本,令总体中每个个体的被抽取不是依据其本身的机会,而是完全决定于调研者的意愿。 其特点为不具有从样本推断总体的功能,但能反映某类群体的特征,是一种快速、简易且节省的数据收集方法。当研究者对总体具有较好的了解时可以采用此方法,或是总体过于庞大、复杂,采用概率方法有困难时,可以采用非概率抽样来避免概率抽样中容易抽到实际无法实施或"差"的样本,从而避免影响对总体的代表度。 常用的非概率抽样方法有以下四类: 方便抽样(Convenience sampling) 指根据调查者的方便选取的样本,以无目标、随意的方式进行。例如:街头拦截访问(看到谁就访问谁);个别入户项目谁开门就访问谁。 优点: 适用于总体中每个个体都是"同质"的,最方便、最省钱;可以在探索性研究中使用,另外还可用于小组座谈会、预测问卷等方面的样本选取工作。 缺点: 抽样偏差较大,不适用于要做总体推断的任何民意项目,对描述性或因果性研究最好不要采用方便抽样。 判断抽样(Judgment sampling) 指由专家判断而有目的地抽取他认为"有代表性的样本"。例如:社会学家研究某国家的一般家庭情况时,常以专家判断方法挑选"中型城镇"进行;也有家庭研究专家选取某类家庭进行研究,如选三口之家(子女正在上学的);在探索性研究中,如抽取深度访问的样本时,可以使用这种方法。 优点: 适用于总体的构成单位极不相同而样本数很小,同时设计调查者对总体的有关特征具有相当的了解(明白研究的具体指向)的情况下,适合特殊类型的研究(如产品口味测试等);操作成本低,方便快捷,在商业性调研中较多用。 缺点: 该类抽样结果受研究人员的倾向性影响大,一旦主观判断偏差,则根易引起抽样偏差;不能直接对研究总体进行推断。 配额抽样(Quota sampling) 指先将总体元素按某些控制的指标或特性分类,然后按方便抽样或判断抽样选取样本元素。 相当于包括两个阶段的加限制的判断抽样。在第一阶段需要确定总体中的特性分布(控制特征),通常,样本中具备这些控制特征的元素的比例与总体中有这些特征的元素的比例是相同的,通过第一步的配额,保证了在这些特征上样本的组成与总体的组成是一致的。在第二阶段,按照配额来控制样本的抽取工作,要求所选出的元素要适合所控制的特性。例如:定点街访中的配额抽样。 优点: 适用于设计调查者对总体的有关特征具有一定的了解而样本数较多的情况下,实际上,配额抽样属于先"分层"(事先确定每层的样本量)再"判断"(在每层中以判断抽样的方法选取抽样个体);费用不高,易于实施,能满足总体比例的要求。 缺点:

抽样方案设计

抽样方案设计 所谓抽样设计,就是依据调查目的,在给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的条件下,在从一定总体中抽取样本资料以前,预先确定抽样程序和方案,在保证所抽取的样本有充分代表性的前提下,力求取得最经济、最有效的结果。 一般来说,抽样设计的主要内容及步骤如下: (一)定义目标总体 目标总体是指抽样设计者根据调查目的界定的调查研究对象的集合体。调查目的和范围对定义目标总体具有关键性的作用。目标总体是对整个研究具有重大意义的群体,它们之所以有重要的地位,是因为我们可以从它们身上收集到对研究有关键用途的信息。另外,还有一些因素可能也会影响我们界定目标总体,如研究的主题、时间等。 (二)决定抽样框 目标总体选定后就需要由抽样框执行了。抽样框是抽样调查前在可能条件下作出的抽样单位一览表或一览图,即由抽样单位构成的名录。例如,以杭州市医师为抽样单位,则杭州市医师名册便是抽样框。如果以学校班级为抽样单位,则学校所有班级名册便是抽样框。抽样框既可以是一份包含所有抽样单位的名单,也可以是一张地图或其他适当的形式,如电话簿的列表、餐厅的菜单、包含公司所有客户名单的数据库或是电子数据库的目录等。无论是哪种形式,抽样框中的抽样单位必须是有序的,以便于编号。抽样单位是指在抽取样本前将总体依据一定标准分成若干部分,其中的每一部分称为一个抽样单位。各个抽样单位彼此不能交叉,所有这些抽样单位加总起来构成一个总体。抽样单位由抽样的组织形式决定,如果采用单纯随机抽样形式,抽样单位就是调查对象中的每个个体;如果采用分层抽样形式,抽样单位就是总体中的每个层;如果采用整群抽样形式,抽样单位就是总体中的每个群。 抽样框是组织抽样调查的重要依据,调查者必须对其抱有严谨的态度,认真地收集和编制。因为抽样框一旦有重复和遗漏,必然会直接影响到样本的选取,从而影响到整个抽样工作的质量。 抽样框根据其划分标准的不同,可以在不同层面上进行构建,从而使抽样框呈现不同等级,不同等级的抽样框可以用于各级抽样。 就目前的市场调查现场执行而言,有三种常用的抽样框:地图块、居委会块、居民户。 1.地图块 地图块是指在市场调查所涉及的行政区划范围内,将地图按一定标准划分为若干块,使各块具有相近的居民户数,每一块作为一个基本的抽样单位,各块的总和即为抽样框。地图块抽样框构建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行政区划法”,即以区、街道(镇)等作为基本抽样单位构建抽样框;另一种是“道路地块法”,即以道路、河流、铁路等明显的线状标志物为界限划定各个抽样单位。这种区划法的优点在于可以较合理地划定地图块的大小,如按该地图块内的人口密度确定地图块面积的大小等等,从而使各地图块内的居民户数达到基本相同,使样本单位之间具有可比性。据统计,在实际中采用道路地块法抽样时,由于拒访、行业限制、拆迁、界限不清等原因,约有1/3的居民户不能访问,故在实际确定每地块居民户数时,应考虑以上因素。 2.居委会块 居委会块是指以居委会所辖地域作为抽样的基本单位,其总体即构成抽样框。 3.居民户 居民户是指以某区域住户名单为抽样的基本单位,其总体即构成抽样框。这里所指的名单不一定是居住户的姓名,而有可能是居住户的门牌号、室号。这一形式的抽样框往往缺乏现成的资料,需要连续地进行资料积累和完善,并且不断地进行修订。

1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含答案

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 1.简单随机抽样的定义 设一个总体含有N 个个体,从中逐个不放回地抽取n 个个体作为样本(n≤N),如果每次抽取时总体内的各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都相等,就把这种抽样方法叫做简单随机抽样. 2.简单随机抽样的分类 简单随机抽样????? 抽签法随机数法 3.简单随机抽样的优点及适用类型 简单随机抽样有操作简便易行的优点,在总体个体数不多的情况下是行之有效的. 4.系统抽样的概念 先将总体中的个体逐一编号,然后按号码顺序以一定的间隔k 进行抽取,先从第一个间隔中随机地抽取一个号码,然后按此间隔依次抽取即得到所求样本. 5.系统抽样的步骤 假设要从容量为N 的总体中抽取容量为n 的样本,步骤为: (1)先将总体的N 个个体编号.有时可直接利用个体自身所带的号码,如学号、准考证号、门牌号等. (2)确定分段间隔k ,对编号进行分段.当N n (n 是样本容量)是整数时,取k =N n ; (3)在第1段用简单随机抽样确定第一个个体编号l(l≤k); (4)按照一定的规则抽取样本.通常是将l 加上间隔k 得到第2个个体编号(l +k),再加k 得到第3个个体编号(l +2k),依次进行下去,直到获取整个样本. 6.分层抽样的概念 在抽样时,将总体分成互不交叉的层,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从各层独立地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将各层取出的个体合在一起作为样本,这种抽样方法是一种分层抽样. 7.分层抽样的适用条件 分层抽样尽量利用事先所掌握的各种信息,并充分考虑保持样本结构与总体结构的一致性,这对提高样本的代表性非常重要.当总体是由差异明显的几个部分组成时,往往选

抽样调查举例

抽样调查举例 抽样调查举例抽样调查举例──调查中小学生的视力情况教学设计代启梅 一、教材分析 (一)本节知识在教材中的地位 社会在向信息时代迈进,数据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信息,统计概率所提供的“运用数据进行推断”的思维方法已成为现代社会一种普遍并且强有力的思维方式。从“课标”看,“统计与概率”领域主要学习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及处理数据的基本方法和概率的初步知识。本章内容是第三学段统计部分的第一章,主要内容是收集数据和整理数据的常用方法,是第三学段“统计与概率”的起始章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今后学习的基础。 (二)重点难点分析重点 抽样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和数据整理的方法。 2.难点 抽样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案设计、数据分析以及根据数据的分析结果作出合理的判断。 (三)总体目标知识目标 通过抽样调查举例的学习,了解抽样调查的两种方法,能从事调查过程,能从事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

据,作出判断并进行交流活动,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掌握抽样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会用表格、析线图反映数据信息。 2.能力目标 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在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统计活动中,能合理地处理数学信息,逐步学会用数据事实说话,并作出合理的推断或大胆的猜测。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情感目标通过对中小学生视力情况的抽样调查过程,培养学生乐于接触社会环境中的数学信息,激发学生在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敢于面对活动中的困难,并有独立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的勇气和信心。体验统计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统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养成用数据、用事实说话的习惯和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设计理念 现代课程观认为,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再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探求新知的过程。教学活动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个性差别,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主动与创造中获得发展。本节课在设计时遵循新“课标”,贯彻新理念,着眼于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和谐发展,为学生提供大量实践活动的机会,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

分层抽样实验报告

抽样调查课程 实验报告 小组同学姓名及学号 组员1:关欣2011101209 组员2:陈玉2011101221 __ 组员3:张林娜2011101231___ 实验报告

实验思考题: 1、 某调查员欲从某大学所有学生中抽样调查学生平均生活费支出情况,假设该调查员已经 完成了抽样,并获得样本情况(见数据表1),请根据此样本分别按性别、家庭所在地分层,并计算各层的样本量、平均生活费支出、生活费支出的方差及标准差。 按性别分层: 男:样本量为127,平均生活费支出为569.685,方差为52368.4,标准差为228.841 女:样本量为145,平均生活费支出为617.241,方差为64284.004,标准差为253.543 按家庭所在地分层: 大型城市: 样本量为86,平均生活费支出为614.5349,方差为90050.957,标准差为300.0849 乡镇地区:样本量为68,平均生活费支出为529.411,方差为48002.633,标准差为219.095 中小城市:样本量为118,平均生活费支出为618.644,方差为41016.949,标准差为202.526 2、 教材71页第5题(1)问 层 Nh 样本 1 256 10 10 2 0 20 10 0 10 30 20 2 420 20 35 10 50 0 40 50 10 20 20 3 168 0 20 0 30 30 50 40 0 30 0 W1=0.303 W2=0.498 W3=0.199 f1=0.039 f2=0.024 f3=0.060 _y 1=11.2 -y 2=25.5 - y 3=20 s1=9.716 s2=17.392 s3=18.856 平均支出为 ==∑=3 1 h h h pst y w y 20.0677 估计的方差为=- =∑=3 1 221)(h h h h h pst s n f w y v 18.038 估计的标准差为=)(y pst v 3.61

抽样检验方案

抽样检验方案 第四节抽样检验方案(大纲要求熟悉) 一、抽样检验的几个基本概念(基础知识) 1.抽样检验方案 是根据检验项目特性所确定的抽样数量、接受标准和方法。如在简单的计数值抽样检验方案中,主要是确定样本容量n和合格判定数,即允许不合格品件数c,记为方案(n,c)。 2.检验. 检验是对检验项目中的性能进行量测、检查、试验等,并将结果与标准规定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性能是否合格所进行的活动。 3.检验批 4.批不合格品率 是指检验批中不合格品数占整个批量的比重。 5.过程平均批不合格品率 是指对k批产品首次检验得到的k个批不合格品率的平均数。 6.接受概率(又称批合格概率) 接受概率是根据规定的抽样检验方案将检验批判为合格而接受的概率。一个既定方案的接受概率是产品质量水平,即批不合格品率P的函数,用L(p)表示,检验批的不合格品率p越小,接受概率L(p)就越大。 二、抽样检验方案类型 (一)抽样检验方案的分类 (二)常用的抽样检验方案(大纲要求熟悉) 1.标准型抽样检验方案 (1)计数值标准型一次抽样检验方案 计数值标准型一次抽样检验方案是规定在一定样本容量n时的最高允许的批合格判定数c,记作(n,c),并在一次抽检后给出判断检验批是否合格的结论。c也可用Ac表示。c值一般为可接受的不合格品数,也可以是不合格品率,或者是可接受的每

百单位缺陷数。若实际抽检时,检出不合格品数为d,则当: d≤c时,判定为合格批,接受该检验批;d>c定为不合格批,拒绝该检验批。 (2)计数值标准型二次抽样检验方案(以上两种标准型抽样检验程序见图7-16、7-17) (3)多次抽样检验方案(★适当位置加图7-16和7-17) 2.分选型抽样检验方案 3.调整型抽样检验方案 [例题]当采用计数值标准型一次抽样检验方案实际抽检时,检验出的不合格品数d,当(),判定为不合格批,拒绝该检验批。 A. d c C. d =c D. d =r 答案:B 抽样检验方案参数的确定 三、抽样检验方案参数的确定(大纲要求了解) 实际抽样检验方案中也都存在两类判断错误。即可能犯第一类错误,将合格批判为不合格批,错误地拒收;也可能犯第二类错误,将不合格批判为合格批,错误地接受。错误的判断将带来相应的风险,这种风险的大小可用概率来表示。如教材157页图7-19所示。 第一类错误是当p=po时,以高概率L(p)=1-α接受检验批,以α为拒收概率将合格批判为不合格。由于对合格品的错判将给生产者带来损失,所以关于合格质量水平p o的概率α,又称供应方风险⑸椒缦盏取 第二类错误是当p=p1时,以高概率(1-β)拒绝检验批,以β为接受概率将不合格批判为合格。这种错误是将不合格品漏判,从而给消费者带来损失,所以关于极限不合格质量水平p1的概率β,又称使用方风险、消费者风险等。 [例题]实际抽样检验中,有出现错误判断的可能,第一类错误判断是()。 A.将合格批判为不合格批

抽样设计方案

“校园文化活动参与度高低的影响因素的调查”的抽样设计 (一)确定调查总体 调查总体是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2016-2017年度的在校大学生。 (二)确定抽样规模 1.调查总体规模: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2016-2017年度的在校大学生,总人数有6167人。 2.调查总体的异质性分析。 该校共有七个二级学院,具体情况如下:

3.调查的置信水平为95%,可接受的抽样误差为5% 4.本次调查预抽取的样本规模为6167*3.4%≈210人。 (三)确定抽样方法 调查采用多段抽样方法,具体的抽样过程如下。 1.根据该校有七个二级学院,可作为七个层,故实施分层抽样。 各二级学院总抽样人数=各二级学院总人数*3.4% 经计算得出以下数据 2.根据各二级学院的专业数量与专业人数,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从各二级学院中每个学院各抽 取两个专业作为抽样对象,分别为专业一和专业二。根据以下公式得出以下表格的数据:

专业一抽样人数=专业一总人数*学院总抽样人数/(专业一总人数+专业二总人数) 专业二抽样人数=专业二总人数*学院总抽样人数/(专业一总人数+专业二总人数)

3.在作为样本的14个专业中,每个专业有三个年级,分别为14级、15级和16级,按比例算出每个年级分别抽取的人数,具体做法如下: 14(15/16)专业一(二)抽样人数=14(15/16)专业一(二)*专业一(二)抽样人数/专业一(二)总人数 经计算,得出以下数据:

4.通过 抓阄的方法 对抽样的年 级和专业进 行抽样,以得 出所要抽样 调查的班级, 再结合以上 三个阶段所 得的数据,整理出一下表格:

抽样方案设计实例

抽样方案设计实例 方案设计是设计中的重要阶段,它是一个极富有创造性的设计阶段,同时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到设计者的知识水平、经验、灵感和想象力等。方案设计包括设计要求分析、系统功能分析、原理方案设计几个过程。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抽样方案设计实例,欢迎阅读! 抽样方案设计实例1 一、调查目的 为了进一步了解在现行的市场环境中,不同年龄、层次的消费者的购买心理、购买动机、购买方式的变化,获取居民空调需求与现有用户使用等方面的各种信息。调查的任务在于准确、系统地收集秦皇岛市空调市场品牌占有率、市场需求潜力、购买动机与行为、用户使用状况等方面的信息,把握新环境下顾客的购买特点和购买需求,引导和树立新的消费观念,反映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并进行分析研究,从中发掘出一些对调整经营结构和市场营销策略有价值的启示。 二、调查范围和内容 1、调查范围:秦皇岛市空调市场消费者 2、调查内容: 被调查家庭的基本情况。主要项目包括家庭成员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人口、就业人口、人均年收入等。 空调市场需求情况调查。主要包括何时购买、购买何种类型、品牌、价位的空调;选择因素、空调信息获取等方面

的测评。 消费者对于商场的促销策略和促销方式的关注程度 顾客对新产品的关注程度:购买过程中的关注重点,敢于尝试新事物的态度 顾客对产品或服务的售后服务满意程度 影响用户因素:消费观念,生活观念,购买力大小,购买习惯,文化水平,购买特点,购买什么样的产品。 三、抽样调查设计 1、确定抽样方法 本次调查运用典型调查的方法。 2、确定样本量 本次调查样本量定为100户。 3、调查方式 我组成员分为两个小组,在国美、苏宁等大型家电卖场门口采用发放问卷形式进行调查。 抽样方案设计实例2 一、确定总体范围和抽样框 本次调查是一次描述性调查,以“昌平区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所以总体范围应该是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北京化工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外交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农学院的在校大学生。 抽样框指的是直接一次抽样中所有元素的名单,所以昌

分层抽样 例题文档

第三章分层随机抽样书P129 3.1.某高校欲了解教职员工对某项津贴与职务职称挂钩的分配制度改革的态度,准备在全校教职员工中进行抽样调查,为了提高抽样技术,准备进行分层抽样,请判断下面的几种分层方法是否合适? (1)按性别分层 (2)按教师、行政管理人员、职工分层; (3)按职称)(正高、副高、中级、初级、其他)分层 (4)按部门(如系、所、处)分层 3.2. 某学院4个专业的新生元旦晚会,组织者为了活跃气氛,欲在800名学生中抽出8名作为“幸运星”,为了以示公平,要求每位学生被抽中的概率相同。组织者知道利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可以满足要求,你能不能帮助组织者再设计几种方案? 3.3.某居委会辖有三个居民新村,居委会欲对居民购买彩票情况进行调查,调查者考虑以新村分层,在每个新村中随机抽取了10个居民户最近一个月购买彩票所花费的金额(元),下表是每个新村及调查情况: (1)试估计该小区居民户购买彩票的平均支出,并给出估计标准差。 (2)当置信度为95%,要求极限误差不超过10%时,按比例和奈曼分配时样本量及各层的样本量分别为多少? 3.4.随着经济发展,某市居民年生活习惯在改变,为研究该现象,某机构以市中心163万居民户作为研究对象,将居民户按6个行政分层,在每个行政区随机抽出30户居民进行调查,(各层抽样比可忽略),调查结果如下:

(1)试估计该市居民在家吃年夜饭的比例,并给出估计的标准差。 (2)置信度为95%,要求极限绝对误差不超过1%时,按比例和奈曼分配时样本 量及各层的样本量分别为多少? 3.5.某开发区利用电话调查对区内冷冻食品情况进行调查(各层抽样比忽略)调查后各层样本户购买冷冻食品支出的中间结果如下表: 试估计该开发区居民购买冷冻食品的平均支出,以及估计的95%的置信区间。 3.6.某单位欲估计职工的离职意愿,聘请了专业公司来进行调研,公司人员按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和初级职称分为3层,已知层权分别为0.2,0.3,0.5,预先猜测各层的总体比例为:0.1,0.2,,0.4,如果采用按比例的分层抽样,要求估计的方差与样本量为100的简单随机抽样相当,则样本量为多少?(不考虑有限总体校正系数) 3.7.如果一个大的简单随机样本按类别分为6组,然后按照层的实际大小重新进行加权,这一过程称为事后分层,才用这种方法是由于(判断以下说法的

抽样方案设计模版

抽样方案设计模版 导语:生命需要保持一种激情,这激情能让别人感到你是不可阻挡的时候,就会为你的成功让路!一个人内心不可屈服的气质是可以感动人的,并且能够改变很多东西。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抽样方案设计模版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抽样方案设计模版一、总体部署 统筹兼顾,分类抽检 为提高抽样检验工作的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根据食品安全风险程度和食品安全整顿工作的需要,食品抽样检验分为日常监督抽检、专项监督抽检。其中日常监督抽检是指依据相关抽检标准和抽检计划开展的抽样检验;专项监督抽检是根据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和处置食品安全突发事件需要而组织开展的不定期抽样检验。抽样检验将借助各类快速检测仪器、试剂,对蔬菜、乳制品等保质期短、消费量大、食品安全风险相对较高的食品和农产品进行的质量监督筛查。 覆盖全面,突出重点 食品抽样检验要以与人民群众日常消费关系密切的食品为重点,同时涵盖其他类食品。在抽检对象上,以超市卖场和集贸、批发市场销售的食品为主;在检验指标上,以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安全性指标为

主。各相关成员单位要根据辖区食品安全监管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抽样地点和数量,均衡分布,使抽样结果能全面反映辖区食品安全的整体状况。同时根据食品安全风险程度的不同,增加“高风险”食品及重点地区的抽检频次、抽检数量和检测项目。 科学严谨,注重实效 严格按照抽检计划开展食品抽样检验及快速检测工作,确保程序合法、数据客观、记录清晰。把抽样检验和快速检测工作与日常监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根据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需要和食品安全状况,适时调整抽样检验工作计划,进一步增强抽样检验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抽样检验不合格的食品,要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并予以处理。 二、抽检任务 20xx年食品抽样检验任务由各相关成员单位完成,各单位全年抽样检验不得少于240批,每月抽样检验不少于20批。区水务局、区食品药监局、工商分局、质监分局对各自部门职权范围内的食品进行抽样检测。根据食品的消费数量和食品安全风险程度,将食品分为ⅰ类、ⅱ类。 1、ⅰ类食品主要指粮食、蔬菜、熟食制品、豆制品、乳及乳制品、食用植物油等与群众关系密切,每日必须消费或消费量大的食品。 2、ⅱ类食品是指酒类等群众消费量相对较低的食品。

抽样调查-分层抽样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实验思考题: 1、某调查员欲从某大学所有学生中抽样调查学生平均生活费支出情况,假设该调查员已经 完成了抽样,并获得样本情况(见样本文件),请根据此样本分别按性别、家庭所在地分层,并计算各层的样本量、平均生活费支出、生活费支出的方差及标准差。 (1)先对数据按照家庭所在地进行排序:【数据】→【排序】,选择“家庭所在地”(2)再对数据进行分类汇总:【数据】→【分类汇总】,“分类字段”选择“家庭所在地”,“汇总方式”选择“平均值”,“选定汇总项”选择“平均月生活费”,在对话框下方选择“汇总结果显示在数据下方”;再做两次分类汇总,“汇总方式”分别选择“计数”和“标准偏差”。最后得到表1-1所示结果: 表1-1 家庭所在地平均月生活费 大型城市平均值614.5348837 大型城市计数86 大型城市标准偏差300.0849173 乡镇地区平均值529.4117647 乡镇地区计数68 乡镇地区标准偏差219.0950339 中小城市平均值618.6440678 中小城市计数118 中小城市标准偏差202.5264159 总计平均值595.0367647 总计数272 总计标准偏差243.4439223

(3)在SPSS软件中得出的计算结果: 选择————,然后在出现的对话框中 分别在“Dependent list”框中选入“家庭所在地”,在“Independent List”框中选入“平均月生活费”,得到如表1-2所示结果: 表1-2 Report 平均月生活费 家庭所在地Mean N Std. Deviation 大型城市614.5386300.085 乡镇地区529.4168219.095 中小城市618.64118202.526 Total595.04272243.444 选择——,在出现的对话框中选择“function”选择估计量,得到如图1-2所示结果: 图1-1 图1-2

抽样方案

抽样管理制度 1.目的 确保外购原辅料、包装材料及成品保健酒的抽样检测得到有效控制。 2.适用范围: 公司所有外购原辅料、包装材料及成品保健酒的抽样检测控制。 3. 职责: 3.1质检部负责本办法的组织实施及监督考核。 3.2采购部配合质检部做好原辅料、包装材料抽样检测。 3.3生产技术部配合质检部做好成品保健酒的抽样检测。 4. 程序: 4.1样本的抽取:抽样单上必须标明以下内容 类别﹑等级﹑酒精度﹑净容量﹑厂名﹑厂址﹑批号﹑商标﹑封装年月﹑标准代号及编号。 质检部检验人员随机抽取样本,应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抽取的样品一半作该产品的样本进行检测,另一半由双方共同封存,留做复核﹑仲裁用。采购部、包装中心应安排人员配合质检部人员进行样本的抽取,必要时协助验收。 4.2样本的数量: 依据《保健酒原辅料的检验规程》和《成品酒外观检验规程》,对外购原辅料、包装材料及成品保健酒的样本逐个进行检验,并分别累计不合格品总数,若检验结果中,不合格品数不大于合格判定数,则判该批产品质量合格。抽样单上必须标明内容:类别﹑等级﹑酒精度﹑净容量﹑厂名﹑厂址﹑批号﹑商标﹑封装年月﹑标准代号及编号。 4.3抽检的严格度 a.根据检验情况计算出每批的抽检合格率。 b.正常检验:按照上述程序采用标准型抽样检验。 c.加严检验: 根据每批的抽检合格率情况,若连续两批产品抽检合格率低于90%时,则进行加严检验。 加严检验要求: 正常检验时的样本量增加30%,即新的样本=原样本量*(1+30%),而合格判定数不变; 加严检验后,若连续三批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100%时,则转为正常检验。 d.放宽检验: 根据每批合格率情况,若连续三批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100%时,则可以转为放宽检验,放宽检验的要求:正常检验时的样本量的70%,即放宽检验的样本量=原样本量*70%。 而合格判定数不变,放宽检验后,若有一批产品抽检合格率达不到100%时,则转为正常检验。 根据检验情况及下道工序使用、更换情况,对关键、重要项分别进行统计,并计算出每批的合格率; 5. 考核标准: 5.1不按要求抽样,处罚20元; 5.2每发现一次批量错判,处罚50元; 5.3不按标准进行抽检严格度的转换,处罚20元; 6.本办法解释权归质检部。

抽样方案设计模板

抽样方案设计模板 抽样调查是常见的调查方式,以下是XX收集的相关方案,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了解大学生使用信用卡的情况及信用卡在大学生中的分布,并据此分析信用卡在大学生中的市场潜力和需求,并预测大学生信用卡的发展趋势。 1、目标总体和调查总体 目标总体指所有长沙市的大学生。具体包括中南大学湖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长沙学院长沙医学院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湖南商学院就读的各年级在校大学生。调查总体为根据长沙市的大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形成的抽样框。 2、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包括被调查人的性别和年级、大学生对信用卡的态度、大学生持有信用卡的原因、大学生在何种情况下使用信用卡、大学生期望的信用卡透支额、期望的还款日期、未持卡大学生不办卡的原因及大学生的消费支出等。 第一步:确定抽样方法 调查决定采用多阶段抽样与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抽样方法进行方案设计,调查的最小单元为大学生。决定调查的各个阶段为学校、寝室、学生,在寝室利用随机数表抽取学生。 第二步:确定样本量及各阶段样本量的配置

按简单随机抽样时,在置信度为t=95%时,绝对误差为d=5%,取方差大到最大的比例,则全市的样本量应为:n0=t2*P*Q/d2≈22**/=400(人) 根据以往的经验,估计回答的概率为a=90%,因此调整样本量为: n1=n0/a=400/≈445(人) 由于多阶段抽样的效率比随机抽样的效率低,取设计效应deff=,则全市范围内应调查的样本学生为: n2= n0*deff=445*=600 各阶段的配置分别为: 初级单元:6个学校 二级单元:150个寝室,每个学校抽25个寝室 三级单元:600个学生,每个寝室抽4名学生 1、抽样方法 以全长沙市的在读大学生为总体,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样本。 第一阶段,先以长沙市的每个高等院校为初级单元。按不等概的PPS抽样从中抽取6个学校。 第二阶段,在每个被抽中的学校中,将全校所有的寝室依次进行编号,赋予每个寝室一个与编号一样的代码;根据所有的寝室数除以样本量25,确定抽样间距;然后对代码进行随机起点的等距抽样,则被抽中的寝室为样本寝室。

分层抽样(计算详解)

实验题目: 1、某居委会辖有三个居民新村,居委会欲对居民购买彩票的情况进行调查。 调查者考虑以新村分层,在每个新村中随机抽取了10个居民户并进行 了调查每户最近一个月购买彩票花费的金额(元),下表为每个新村及 调查的情况: 请估计该小区居民户购买彩票的平均支出,并给出估计的标准差。给出95%的置信区间,并与简单随机抽样进行精度比较。 2、随着经济发展,某市居民正在悄悄改变过年的习惯,虽然大多数居民除 夕夜在家吃年夜饭、看电视节目,但是有些家庭到饭店吃年夜饭,或逛 夜市,或用过年的假期到外地旅游。为研究这种现象,某研究机构以市 中心165万居民户作为研究对象,将居民户按6个行政区分层,每个行 政区随机抽取了30户居民户进行了调查(各层抽样比可以忽略),每个 行政区的情况以及在家吃年夜饭、看电视节目的居民户比例如下表: 试估计该市居民在家吃年夜饭的比例,并给出估计的标准差。

9.03027301 1 ===a p 933.030 283022===a p 9.030 27 303 3 ===a p 867.03026304 4 ===a p 933.030283055 === a p 967.03029306 6 ===a p 867.0*09.09.0*14.0933.0*21.09.0*18.0+++==∑p w p h H h st 923.0967.0*22.0933.0*16.0≈++ 06.0*933.0*301 *1.0*9.0*301*)1(1)(?21.018.02 2 2+=-- =∑p p n f w p h h h h h h st V 067.0*933.0*301*133.0*867.0*301*1.0*9.0*301* 16.009.014.02 22 +++ 838.322.04 2 033.0*967.0*30 1* -=+ P:[ )(?96.1p p st st V ±]=[0.923±1.96*838 .34 -]=[0.866,0.979]

《抽样调查》教学设计(2)

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内容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十章《统计调查》的第二课时抽样调查。从“课标”看,“统计与概率”领域主要学习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及处理数据的基本方法和概率的初步知识。本章内容是第三学段统计部分的第一章,主要内容是收集数据和整理数据的常用方法,是第三学段“统计与概率”的起始章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今后学习的基础。统计主要研究现实生活的数据,它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来帮助人们解决问题。根据数据思考和处理问题,通过数据发现事物的发展规律是统计的基本思想,而用样本估计总体是归纳法在统计中的一种应用,抽样调查则蕴含了这种思想。 二、学生情况分析本节是在学生已经经历了数据的收集过程,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处理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数据收集的另一种方式——抽样调查。通过以往的学习,学生已初步掌握了简单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初步具备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能力;七年级学生有一定的基础知识、思维也较活跃,能积极参与问题讨论,但演绎归纳的思想比较薄弱,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欠缺。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经历收集数据的过程,感受抽样的必要性 (2)、了解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等概念。 (3)、通过实例了解简单随机抽样,会制作扇形统计图,能用统计图直观、有效地描述数据,做出简单判断。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数据收集过程,发展学生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 (2)、通过数据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与探究精神。 (2)、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爱数学的热情。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感受抽样调查的必要性,初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难点:解决问题的策略。 五、教学策略 本节课采用多媒体教学平台,运用了“探究式” 、“情景教学” 、“小组合作”等多种活动教学方式。在概念教学中,创造性使用教材,创设生活情景,通过引导学生认识数据代表的特征,自主完成从具体事实上抽象出抽样调查的概念,给予评价,帮助学生完善新知的建构。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方式启发学生,以生动的实例吸引和鼓励学生,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小组合作交流,在整个教学中采取情景教学法,师生共同探究,感悟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通过经历对具体案例的探究了解抽样调查,体会进行抽样调查的必要性。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民主、和谐、自由、安全的氛围。注重过程、注重体验。 六、教学过程 (一)、忆一忆 (1)什么是全面调查? (2)全面调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的什么?【设计说明:故而知新,为本课的顺利

AQL运用与说明(抽样方法)

]AQL ACCEPTANCE QUALITY LIMIT接收质量限的缩写,即当一个连续系列批被提交验收时,可允许的最差过程平均质量水平。 AQL普遍应用于出口服装,纺织品检验上,AQL的标准有AQL0.010,AQL0.015,AQL0.025,AQL0.040,AQL0. 065,AQL0.10,AQL0.15,AQL0.25,AQL0。40,AQL0。65,AQL1.0,AQL1.5,AQL2.5,AQL4.0,AQL6.5,AQL10,AQL15,AQL25 ,AQL40 ,AQL65,AQL100,AQL150,AQL250,AQL400,AQL650,AQL1000。不同的AQL标准应用于不同物质的检验上。在AQL 抽样时,抽取的数量相同,而AQL后面跟的数值越小,允许的瑕疵数量就越少,说明品质要求越高,检验就相对较严。下面就不同的AQL列表说明: 验货的时候根据 批量范围、检查水平、AQL值决定抽样的数量和合格与不合格产品的数量。服装质量检查采用一次抽样方案,服装批量的合格质量水平(AQL)为2.5,检查水平为一般检查水平,检查的严格度为正常检查。其抽样方案见表: 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AQL-2.5) AQL是----ACCEPT QUALITY LEVEL 的简称,是一个国际标准: 1 )AC=Acceptable number =使用箭头下面的第一个数值=使用箭头上面的第一数值 抽样数量是以一般检验II级检验水平来进行的。 2 )AQL0.010----0。10 是用电子产品,医疗器械等检验 AQL1.0----6.5 是用于服装,纺织品等检验 它指的是一个抽样参数,一般用于批量生产,检验人员样本抽检并检验合格与否的参数表 说明 当订单数量≤抽查件数时,将该订单数量看作抽查件数,抽样方案的判定数组[Ac,Re]保持不变: Ac——Accept(合格判定数); Re——Reject(不合格判定数)。 举例一:有一批服装的订单数是3000件,按照AQL2.5标准抽查125件,次品数≤7就PASS(通过),次品数≥8就FAIL(不合格)。

分层随机抽样(答案)

分层随机抽样 一、单选题 1、分层抽样设计效应满足(B ) A 、1deff = B 、1deff < C 、1deff ≈ D 、1deff > 2、分层抽样的特点是(A ) A 、层内差异小,层间差异大 B 、层间差异小,层内差异大 C 、层间差异小 D 、层内差异大 3、下面的表达式中错误的是(D ) A 、 ∑=1h f B 、∑=n n h C 、∑=1h W D 、∑=1h N 4、在给定费用下估计量的方差)(st y V 达到最小,或者对于给定的估计量方差V 使得总费用达到最小的样本量分配称为(C ) A 、常数分配 B 、比例分配 C 、最优分配 D 、奈曼分配 5、最优分配(opt V )、比例分配(prop V )的分层随机抽样与相同样本量的简单随机抽样(srs V )的精度之间的关系式为(A ) A 、srs prop opt V V V ≤≤ B 、srs opt prop V V V ≤≤ C 、srs opt prop V V V ≥≥ D 、opt prop srs V V V ≤≤ 6、下面哪种样本量分配方式属于比例分配?( A) A 、 N n N n h h = B 、h L h h h h h h h c S N c S N n n ∑== 1 C 、 ∑==L h h h h h h S N S N n n 1 D 、 ∑==L h h h h h h S W S W n n 1 7、下面哪种样本量分配属于一般最优分配?( B) A 、N n N n h h = B 、h L h h h h h h h c S N c S N n n ∑== 1

抽样检验方案设计

抽样检验方案设计 抽样检验方案是根据对总体的质量要求,用数理统计理论设计出来的。对总体的质量要求不同,对样本的要求也就必然不同。以下是xx整理的, 1 根据样本的抽样结果判断总体的数量特征,了解昌平区大学生的媒体接触状况,并据此分析不同的媒体在大学生受众群体中的接受程度、市场潜力和需求,并预测不同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发展趋势。 目标总体和调查总体 目标总体:地处北京市昌平区的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央财经大 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外交学院七所大学在校生,不包括各种成人性质的进修生和自修生。 调查总体:调查总体为根据昌平区的大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形成的抽样框。 样本容量的确定 根据最普遍的中型调查样本人数在300-1000之间确定,此次调查抽样样本规模控制在760左右。 由于外交学院在校生人数相对于其他大学明显偏少,其它学校在校生人数差距不大,则每个学校样本人数暂定为,外交学院样本数为40,其他学校样本数为120。

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包括被调查学生的基本情况性别、年级、所在学校与专业;对不同媒体的使用时长情况;选择不同媒体的原因;对不同媒体的接受程度与喜爱程度;对不同媒体的态度和看法。 调查决定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进行方案设计,调查的最小单元为大学生。决定调查抽样的各个阶段为学校、寝室、学生。 具体步骤: 从学校中抽取宿舍楼 将每个学校的寝室楼分别编号,按照每栋楼所住学生的比例,进行PPS抽样,抽取4-6栋寝室楼; 从宿舍楼中抽取寝室 将抽中的寝室楼的所有寝室进行编号,进行系统抽样,抽出10-15间寝室; 从寝室中抽取学生样本 在抽中的寝室中根据每间寝室的学生编号,进行简单随机抽样,每间寝室抽取2名大学生。 在抽样结果的处理中,要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在进行数据录入过程中,努力做到准确,避免出现数据录入的失误。运用SPSS对抽样结果进行汇总整理和分析。 若抽取的寝室人员不足2人,不足人数顺延至编号的下

初一数学教案:抽样调查

一、教材分析 (一)本节知识在教材中的地位 社会在向信息时代迈进,数据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信息,统计概率所提供的“运用数据进行推断”的思维方法已成为现代社会一种普遍并且强有力的思维方式。从“课标”看,“统计与概率”领域主要学习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及处理数据的基本方法和概率的初步知识。本章内容是第三学段统计部分的第一章,主要内容是收集数据和整理数据的常用方法,是第三学段“统计与概率”的起始章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今后学习的基础。 (二)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 抽样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和数据整理的方法。 2.难点 抽样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案设计、数据分析以及根据数据的分析结果作出合理的判断。 (三)总体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抽样调查举例的学习,了解抽样调查的两种方法,能从事调查过程,能从事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作出判断并进行交流活动,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掌握抽样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会用表格、析线图反映数据信息。 2.能力目标 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在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统计活动中,能合理地处理数学信息,逐步学会用数据事实说话,并作出合理的推断或大胆的猜测。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3.情感目标 通过对中小学生视力情况的抽样调查过程,培养学生乐于接触社会环境中的数学信息,激发学生在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敢于面对活动中的困难,并有独立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的勇气和信心。体验统计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统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养成用数据、用事实说话的习惯和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设计理念

现代课程观认为,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再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探求新知的过程。教学活动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个性差别,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主动与创造中获得发展。本节课在设计时遵循新“课标”,贯彻新理念,着眼于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和谐发展,为学生提供大量实践活动的机会,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 统计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这一领域的内容对学生来说充满了趣味性和吸引力。通过选择典型的、学生感兴趣的和学生生活紧密相联系的“调查中小学生的视力情况”为例子进行教学,拓展课堂概念。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活动,让学生体会数学活动充满了乐趣,使学生更好地体会统计思想,建立统计概念。在教学活动中,以活动为载体,以问题为线索,让学生学会用数据和事实说话,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三、教法与学法 (一)教法 1.充分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来掌握统计的方法和原理。 2.采用“调查──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教学,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分小组活动,讨论交流多渠道信息反馈。 (二)学法 1.指导学生学会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基本方法,利用样本估计总体是统计的基本思想。 2.引导学生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及解决问题的途径。 3.指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活动目标 体验统计调查的全过程,确定统计调查方案,确定样本,收集数据,整理、描述、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五、教学活动设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