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建筑的修复及保护措施初探

古建筑的修复及保护措施初探

古建筑的修复及保护措施初探
古建筑的修复及保护措施初探

古建筑的修复及保护措施初探

我国的古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底蕴,并且其独特的建造风格以及结构在世界建造史上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科学价值以及艺术性更是不可估量。古建筑也是经过长时间历史发展遗留下来的,无法再生、再建造,如果受到破坏就无法挽回。在历史发展中,古建筑由于受到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影响,出现了损坏甚至毁灭的现象,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修复和保护措施,使古建筑的文化底蕴长久显现。

一、古建筑的修复措施

(一)屋面渗漏及瓦件残损

对于屋面出现大范围的下陷或者是某些部位出现坍塌等问题,需要确定是否进行某些位置或者是全部再次进行揭墁,然后明确挑顶问题。如果大木结构的损坏情况比较严重,需要明确是否需要对局部的构建进行替换或者加固,不能轻易就落架,这些可以利用“偷梁换柱”进行解决[1]。补漏是屋面、大木等结构没有太多的问题,只是屋面的瓦件出现损坏,加之草木丛生而导致的危险。修缮过程中,只要对局部的揭瓦进行处理就可以。当前修缮工作中,全部挑顶和揭瓦是比较常见的,但是有些古建筑并不需要大范围的翻修,这样会使得文物的价值受到不必要的损失。

(二)风化残损

当前的古建筑中,其石、砖等风化现象比较严重,尤其是汉白玉、砂岩类的石件。随着文物保护费用的不断增加,文物保护力度逐渐增强,并加强对化学保护方面的研究,在文物保护中,化学保护是十分重要的,也是有效的保护方式。要保证施工方案设计的科学合理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对于不同石件、不同位置的残损情况,需要使用不同的材料配比等,并且随时进行调整,避免全部由施工单位决定,导致失控。此外,不管保护石、还是砖,都需要先对病害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明确原因所在,再找到合适的办法进行解决,认真负责。

(三)大木结构糟朽变形

古建筑中,大木结构是主要的结构材料,维修工程的性质是由大木结构的损坏情况决定的。对于古建筑的险情而进行的一些临时的、增加支撑等附加构筑物进行的安全措施就是抢险加固工程。维护保养就是在日常工作中进行保养型的维护处理,比如对屋面的草进行处理,室内的油饰、粉刷等[2]。工程的维修主要有一般性和重点维修之分,一般性的维修主要是对屋面的局部进行揭瓦、修补墙体、地面修补、化学保护以及大木的修补等。重点的维修工程主要有加附加梁、柱和挑顶打牮拨正等。大木维修就是要对加附加梁柱、柱子墩接等,需要严格按照木结构的加固标准以及要求进行,通过修缮的手段使古建筑文物的结构安全得以保证,同时需要注意到加固后的外观与整体建筑相适应,最大限度地维护古建筑的原有结构、样子,保证其完整性。

二、古建筑的保护措施

(一)加强城市规划

保护古建筑需要先做好城市的规划,如果城市规划出现问题将对古建筑造成无法预估的损失。当前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使得很多大型的古建筑遭到破坏,像上海、北京、南京以及洛阳等地的古建筑保护情况并不理想,很多古建筑在现代化的发展中受到严重的损坏。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加强古建筑保护是当前人们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重要问题。应积极借鉴国内外古建筑保护的实例,市政府应努力加强古建筑的保护力度,对城市规划进行科学的调整,政府是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的首要责任人,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政府需要将古建筑保护作为首要的任务。

(二)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强古建筑的保护

要对古建筑进行保护就是要对古建筑的原状进行保护,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得以继续传承。在古建筑修复工作中需要明确其特殊性,在修复以及保护过程中不能对古建筑的历史、特点等进行改变。古建筑保护中的每一项工作都需要有正确的理论作为指导,对于史料、考古研究、勘测、记录、分析,实现多学科间的合作与配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对古建筑进行修复和保护。当前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可以使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对古建筑进行修复与保护,使保护措施更加科学。可以使用三维激光扫描测量、虚拟现实、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等技术手段对古建筑进行保护[3],虽然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有一定的优势,但

是其不能完全代替传统的技术手段,因此需要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对古建筑进行科学、高效的保护。

三、结语

现今社会,人们对古建筑修复以及保护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对古建筑的投入力度也在不断增加,应根据古建筑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修复以及保护措施,最终促进古建筑的风貌继续存留。

古建筑装修工程修缮施工方案

古建筑装修工程修缮施工方案 门窗、楼梯、栏杆、台明、踏垛残、缺失者,应按照原式样,采用传统工艺补配复原,所选木材含水率必须符合规范要求。由于古建筑主要是靠柱子承重,因此,装修在一般情况下,不起承重作用,它和墙体的功用一样,是建筑的从属部分。为了室内光洁明亮和使用的需要,常用门、窗、格扇等把每个柱间镶填起来。在古建筑中我们把各种门、窗、格扇、天花、藻井等项称为装修。 装修虽不属于建筑结构的主要部分,但其构造形式却十分精美复杂。按其施用地位来分,可分为外檐装修和内檐装修两大类。 外檐装修其中包括门厅上的街门、垂花门,月洞墙的屏门及走廊上采用的倒桂楣子、坐登楣子、什锦窗等。 内檐装修一般有槛框、隔扇、帘架、花罩以及保护墙板、随墙壁厨等等。 隍庙的木装修后人改装比较严重,维修时要特别注意考证原木装修的工艺做法,必须做到“不改变文物原状”,尊重和不歪曲文物建筑历史以及“修旧如旧”的修缮原则。 一、淌白墙工程施工方案

1).砖的品种、规格、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灰浆的品种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砌体灰浆必须密实饱满,砌体水平灰缝的灰浆饱满度不得低于80%。 3).砖的组砌方式、墙面的艺术形式及砖的排列形式等符合传统作法。 4).砌体内外搭接砌好,拉结砖交错设置,填馅严实,无“两张皮”现象。 5).墙面清洁美观,棱角整齐,灰缝横平坚直,深浅均匀一致,接槎无搭痕。 6).淌白墙砌筑质量控制: (1)轴线位移:用经纬仪或拉线进行轴线精确控制。 (2)顶面标高:用水准仪或拉线,进行两端水平标高的偏差分析与纠正。 (3)垂直度:用经纬仪或吊线进行控制,控制时分二种情况处理,第一种,按“收分”的外墙控制;第二种,按垂直的墙面控制。 (4)墙面平整度:用2M靠尺横、竖、斜搭进行,用楔形塞尺调整纠偏。 (5)水平灰缝平直度:拉2M或5M线,用尺量进行控制。 (6)水平灰缝厚度(10层累计分析):用皮数杆实际比较,用尺量进行调整控制。

荡口古镇古建筑修复技术

78施工技术CONSTRUCTION TECHNOLOGY 2012年11月上第41卷第376期 荡口古镇古建筑修复技术 李凯文1,纪敏 2(1.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无锡214153;2.无锡汽车工程学校,江苏无锡214153) [摘要]为恢复特色的荡口古镇风貌,对荡口古镇古建筑进行修缮修复。老建筑的保护修缮是在全面勘察测绘和广泛征购旧石材、旧砖材、旧木材的基础上修旧如旧。结合本次修缮修复古建筑工程实践,介绍了古民居建筑修缮修复的原则和方法,对古民居建筑常见结构部分做了归纳总结,其中包括屋顶部分的大木构架、桁条、椽子修缮做法;柱子根据不同情况下的一些加固修复措施;墙体的检查、鉴定、修缮。 [关键词]加固;古建筑;修缮;修复;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6.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498(2012)21-0078-04 Renovation of Ancient Buildings in Dangkou Ancient Town Li Kaiwen 1,Ji Min 2 (1.Wuxi City College of Vocational Technology ,Wuxi ,Jiangsu 214153,China ;2.Wuxi Automotive Engineering School ,Wuxi ,Jiangsu 214153,China ) Abstract :To renovate the ancient buildings of Dangkou ancient town is to restore its characteristic scene of the ancient town ,and to build a famous Wuxi characteristic culture recreation town of amorous feelings living in Yangtze River Delta.Based on comprehensive survey ,mapping and widely procurement of old stone ,brick and timber ,the renovation of ancient buildings approaches to ‘repair the old as the old ’.According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of this project ,the reparation principles and the methods of ancient dwellings were introduced.Some reparation methods of common structures were concluded ,including large wooden frame ,stringer ,rafter of roof ,column in different situation.The methods about examination ,evaluation and reparation of wall were also mentioned. Key words :strengthening ;ancient buildings ;repair ;restoration ;construction [收稿日期]2012-04-16 [基金项目]江苏省第七批“六大人才高峰”项目(JY- 060)[作者简介]李凯文,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E-mail :996817275@qq.com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现代化建筑大量出现,建 筑保护和城市发展革新之间的矛盾如何平衡是一 个很突出的问题。结合一些历史传承的施工工艺, 如何在修缮方法和修缮材料方面保护古建筑是每 个结构工程师应重点考虑的问题。 1工程概况 荡口古镇位于无锡市鹅湖镇,西邻鸿山彭祖墩 遗址和泰伯墓,南近丘承墩吴越贵族墓群,属吴文 化源头区域, 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无锡唯一的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荡口古镇核心区(一期)总建筑 面积为130000m 2,将恢复荡口特色的古镇风貌,重 点保护修缮文保单位、历史建筑,力求做到修旧如 旧 ,保持历史和建筑的真实性(见图1),修缮修复古 建筑主要包括大木构架、桁条、椽子、柱、墙体。 图1荡口古镇Fig.1Dangkou ancient town

浅谈古建筑的保护及意义

浅谈对古建筑保护及其意义 ——以西安为例摘要:中华有着上下5000年文明史,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值得我们去仔细研究和品味。建筑作为一种物质文化来说有一种强大魅力,中国其特有的建筑风格更是有一种独特的美感,置身其中能给你不一样的感受。但是在科学与技术的高度发达的今天,大量的现代主义高楼大厦出现在我们周围,而独具特色的古建筑正在不断淡出我们的视野。下面就以西安为例来谈一下对于古建筑保护的意义。 关键词:古建筑;保护;意义;西安 一、西安对古建筑的保护 西安,古时也称其为长安。她坐落在黄河中游,北临渭河,南依秦岭。在这种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下,她成为了13朝代的古都,名列我国古都之首。可以说西安浓缩了中国史上的大量的精华,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与集是聚地。 之前的西安之行让我对这座古城有着一种独特的情感。她既是一个历史文化古城又是一个国际化的大城市,它可以说是历史城市发展的一个代表。古建筑作为一种物质文化遗,是有形的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性文化,西安的古城墙、兵马俑、钟楼等。。 古建筑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是祖先留给我们的遗产,从这个角度看,那是应该完全的,无条件的保护。但是社会是向前发展的,在这期间必然会出现现代生活节奏与古建筑的矛盾;现代城市的发展与古建筑的矛盾;人口增长与古建筑的矛盾;这些矛盾都是相互依存,

相互联系的。现代生活增加了许多现代化的设备,而古建筑与现代化的设备又存在了许多不和谐的因素。例如现代化的设备在古建筑中如何布置,安排;消防,水电等实施如何规范和布设。这些都成了古建筑发展保护的障碍。 从踏入西安的那一刻起,就感受到了古典的气息,虽然这是一座现代化的大城市,这里的古城墙虽几次被完善和修改,但这都是出于对其的保护所采取的措施,在大雁塔和钟楼这些古建筑的周围没有高于它们的建筑,尽管现在遍地都是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这也是出于对古建筑的尊重和保护。古建筑是启发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的实物。就郑州来说,对古建筑的保护觉没有西安做的好,城中村的拆迁、以及房地产开发商们为了各自的利益大肆破坏古建筑,这些都加速了古建筑的消亡。 古建筑是发展旅游业的物质基础。随着生产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的需要越来越迫切,古建筑在新时期又担当起文化休闲娱乐场所这样一个历史使命。西安之所以被称为古城,就是古建筑旅游业非常好,兵马俑,钟楼等这些古建筑作为著名的旅游景点,每年都会吸引众多的游客。这不仅促进了城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城市公共交通和服务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在发展古建筑旅游业的同时也应该加大对其的保护力度,不能只看到了旅游价值而忽略了古建筑本身的历史价值。

古建筑群的消防安全措施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5106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古建筑群的消防安全措 施正式样本

古建筑群的消防安全措施正式样本 使用注意:该解决方案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摘要:古建筑是消亡历史的见证,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力量的结晶,具有很高的研究和鉴赏价值,但目前国内很多古建筑群的消防安全现状十分令人担忧,文章就针对古建筑群的消防规划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古建筑群;消防安全;规划 一、引言 中华民族有着博大久远的民族文化,是世界上唯

一一个拥有5000 年文明而不曾中断的国家,悠久的历史赋予了我们丰富的文化遗产,构成了独特而灿烂的文明景观,它不仅是国家和民族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迄今我国已有29处文物古迹、历史名城和自然景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继意大利、西班牙之后的第三大遗产国。还有100多个项目被列入遗产预备清单中,居全世界首位,已经成为遗产大国。 遗产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对待文物古建筑必须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文物法》规定:“文物保护单位应当制定专项的总体保护规划,文物保护工程应当依据批准的规划进行。 然而,目前的现实是,绝大多数的古建筑,在消

古建修复关键工序施工技术方案

古建修复关键工序施工技术方案 本俞宅修复工程需用大量木材料,为防止白蚁虫害,在施工前,用1/200的氯丹(010H6CL3)乳剂对木构件进行处理。 一、地基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1、地基和基础根据现状全面进行一次检查测试,了解各地基沉降状况及房屋安全鉴定,如基础不稳固,危及房屋安全,则进行加固处理。 2、对应加固处理的地基作分段、分块、间隔进行掏修,并按加固要求进行修复。 3、地基修复对已挖出的地基作必要调整,按技术标准规范进行填土工作,作到“先深后浅”,先填实深处后填浅处,每填一层夯实一层,在施工中注意基层的稳定性,避免今后发生不均匀沉降。 二、屋面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屋面进行全面翻修,更换破损小青瓦和望砖,新的瓦件品种、质量、色泽和原物保持一致。屋面做法采用桐油石灰加防水粉,作成实体泥垅上铺195×195小青瓦(底瓦一搭三,盖瓦一搭五,所有小青瓦的铺设瓦底大头向上,盖瓦大头向下),石油沥青油毡一层,165 ×120×20望砖浇刷,披线的色泽按样板施工。望砖套浆处理,以抗渗漏。损毁缺失的瓦当、滴水和封檐板重新定制。屋脊按原式样修复,作到高度一致、轴线对称、线条通畅。 青瓦屋面施工一般采用“撞肩”做法,其工艺流程:苦背→分中号陇→调脊→瓦瓦

1、苦背:用掺白灰渣子泥(碎麦秸或稻草)苦背。做法与琉璃悬山苦背方法基本相同。 2、分中号陇:按琉璃悬山屋顶分中号陇的方法进行。青瓦瓦口尺寸应在以下范围内确定:走水当不应小于底瓦宽一半;盖瓦瓦翅应遮住底瓦瓦翅。 3、调脊: (1)正脊的调脊方法: 1)按扎肩灰上号好的盖瓦中,在每坡各陇底瓦位置各放一块“续折腰瓦”和两块底瓦(梯子瓦)。下面的一块梯子瓦的下面再放一块凸面朝上横放的底瓦。沿前后坡扯一道横线,该横线沿3块瓦底中间通过,高度应比博缝上皮高一底瓦厚。通过调整枕头瓦,使每陇瓦高低一致。 2)将横线移至脊中开始“抱头”。方法是一人挑线,另一人将两坡最上面的“老桩瓦”移开后放灰于两坡相交处,再重新放好“老桩瓦”,用力一挤,使两块瓦碰头,灰从上边挤出来。这样做的目的一是加强两块瓦的整体性,二是提高防漏性能。 3)扯线铺灰,在脊上正折腰瓦之间瓦盖瓦“正罗锅”(两坡续罗锅瓦待瓦时与正罗锅瓦相接)。 (2)垂脊。大式青瓦屋顶垂脊也分为兽前兽后两部分,各占垂脊总长的1/3和2/3。 1)在边陇与排山割角滴子瓦相交处,放遮心瓦,并铺灰放一块勾头,这块勾头要打“割角”,它与垂脊的平面夹角为45度。 2)勾头之上铺灰砌圭角砖。圭角应比勾头退进若干。3)在圭角砖后扯线铺灰,砌1~2层条砖(胎子砖)。胎子砖砌好后,里外抹麻月灰刷青浆轧光。胎子砖抹灰后宽度等于圭角宽并与圭角同

试论古建筑群的消防安全措施优选稿

试论古建筑群的消防安 全措施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试论古建筑群的消防安全措施【论文关键词】:古建筑群;消防安全;规划 【论文摘要】:古建筑是消亡历史的见证,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力量的结晶,具有很高的研究和鉴赏价值,但目前国内很多古建筑群的消防安全现状十分令人担忧,文章就针对古建筑群的消防规划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引言 中华民族有着博大久远的民族文化,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5000年文明而不曾中断的国家,悠久的历史赋予了我们丰富的文化遗产,构成了独特而灿烂的文明景观,它不仅是国家和民族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迄今我国已有29处文物古迹、历史名城和自然景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继意大利、西班牙之后的第三大遗产国。还有100多个项目被列入遗产预备清单中,居全世界首位,已经成为遗产大国。 遗产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对待文物古建筑必须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文物法》规定:"文物保护单位应当制定专项的总体保护规划,文物保护工程应当依据批准的规划进行。

然而,目前的现实是,绝大多数的古建筑,在消防方面均未有较完整的规划。以山西为例,共有木制结构古建筑18118处,宋、元以前的地上木结构古建筑占全国的72.6%,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国保)有119处。这么多的古建筑,除平遥古城的消防专业规划正在编制中外,其余的还没有一个做出消防专业规划。 当前,尽快能科学、合理地对古建筑做出消防安全保护的规划,将古建筑的消防专业规划纳入总体保护规划,已显得刻不容缓。 二、古建筑群消防规划的特殊性 众所周知,消防规划主要包括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消防通道、消防给水、消防通讯、消防装备等内容。通过对平遥古城消防建设整体规划、应县木塔修缮保护工程中消防站及配套给水建设工程、浑源悬空寺消防改造工程等项目的审核,认为古建筑群的消防规划,不应套用一般消防规划中的常规做法,而应根据古建筑群特有的消防安全现状,把握好其消防规划的特殊性: 1.建设小型适用型消防站 (1)消防站建设的迫切性

德国的古建筑保护及修复

德国的古建筑保护与修复 世界著名规划学家沙里宁曾说过:“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德国人认为城市之美不在于高楼林立、长桥飞架,而在于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环境优美和生活舒适。德国多城市的市区都有森林,十分茂密,而且面积极大。柏林市中心的动物园面积达3平公里,市还有多处十几公顷和几十公顷以上的公园。这些城市绿肺,给环境带来了清新的空气、湛蓝的天空、清澈的河流。驱车行驶在德国的公路上,看到的是无尽的森林,广阔的绿色田野,满目绿色。在德国的小村镇,无论是村镇住宅,还是各种小商店,几乎家家有花,乔木、灌木相间,错落有致,充分体现了德国人民热爱环境,热爱生活,追求恬静自然的心态。 德国的城市尽管看起来现代味不足,但’‘旧”里面很有容。对那些保留下来的古建筑,德国人并不是简单地将它们列为文物,将其保护起来,只观摩不准‘’衰玩”,而是为每一幢古建筑找到合适的“位置”。他们不轻易拆毁旧建筑,能用则用,能改则改,特别是对于那些有文化品位的旧建筑,尽管够不上文物也尽可能地将其保留下来。那是一个文化气息极其浓厚的环境,德国人以自己居住在一座传统的老房子中为荣。

德国的历史古城大多建于罗马帝国时期,兴盛于中世纪,有近800年的历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多城市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有的城市几乎被完全炸毁。其中破坏最重的城市如柏林、法兰克福等,90%以上的建筑都被毁坏。柏林是原东德和统一后的德国的首都。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柏林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市区被战胜国划分为4个区,城市建筑遭受了大规模的破坏。战后,德国首先面临的就是解决住房紧缺的问题。1970年代以后,随着住房问题的基本解决,城市建设的重点从新建转为古城保护和改造。经过几十年的重建和保护,德国的城市已经很难再看出战争的痕迹,城市历史风貌得以恢复,而如此良好的历史风貌主要得益于对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工作。对古建筑以“能用则用”为原则的德国,对古建筑的保护有其自身的特色。为了保护古民居建筑艺术,德国每年都举行全国传统民居艺术大赛,国外游客纷纷前往参观各地参赛的不同年代的民居艺术。在德国,几乎每一个乡村都有几座或十几座古老的民居被政府认定为保护单位,政府给予民居主人资助,定期由专业民居技工指导修缮保护。

文物古建筑维修表格

文物古建筑维修表格 单位工程质量综合评定表质量保证资料核查表古建筑工程观感质量评定表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台基与露台石作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记录石驳岸(挡墙)石料的加工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石驳岸(挡墙)石料的砌筑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主体分部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柱类构件制作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木柱类材质验收表 梁式类构件制作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木梁类材质验收表枋梁类构件制作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木枋类材质验收表搁栅檩类构件制作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木桁、檩类材质验收表屋面木基、板类制作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木椽类材质验收表木板类材质验收表 下架木结构安装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上架木结构安装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屋面木基层安装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屋面木基层安装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斗拱(牌科)制作安装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立贴屋架、牮发、升、位移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大木构架修缮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大木构架移建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砖细加工与安装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石料(细)加工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石料(细)安装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砌石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漏窗的制作与安装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地面分部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墁砖地面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墁石地面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木装修分部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窗扇(框)的制作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隔扇、长窗(框)制作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门扇制作分项工程检验批

质量验收记录 窗扇、隔扇、门扇安装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木栏杆制作安装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美人靠、坐槛制作与安装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挂落、飞罩、落地罩制作与安装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木装修构件的修缮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装饰分部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木雕的制作安装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砖雕的制作安装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地仗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砖雕的制作安装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屋面分部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屋面望砖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小青瓦铺设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屋脊及饰件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单位工程质量综合评定表 工程名称: 建筑面积: 施工单位: 结构类型: 开工日期年月日竣工日期年月日 质量保证资料核查表 工程名称: (2)表中所列出的合格证、试验报告、施工验收记录、报告、资料等都应真实明确。复制件应注明存放单位,并有复制人、单位签字盖章。 古建筑工程观感质量评定表 工程名称: 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工程名称: 台基与露台石作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记录 石驳岸(挡墙)石料的加工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石驳岸(挡墙)石料的砌筑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主体分部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古建修复措施

三、保护与更新方式 为了保护好碧山村传统的空间格局,在充分考虑现状的基础上,遵循可操作性的原则,对碧山古村的建筑及空间提出明确的分区保护和改造措施。(一)保护 碧山村建筑质量和风貌都较好的地段,可以对个别构件加以更换和整理,修旧如故,以求如实 反映历史遗存。(二)保留 新建的砖混结构建筑中,质量较好、与环境冲突不大的,可维持现状,但对其立面进行整饰。(三)改善 对保护区内需要修缮改造的传统建筑,在修缮改造过程中,保护建筑的格局和风貌,治理外部环境,并重点对建筑内部加以调整改造,配备卫生设施,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四)更新 对传统风貌影响较大的建筑,采取拆除更新措施。 四、保护规划管理措施 (一)全面保护原则 环境协调中,严格控制与古村落不协调的建设活动,保持村落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充分结合,建设好农业生产区,提高山体绿化覆盖率,保护好水体、水源。 建设控制区内,严格控制新、改、扩建项目,保持村落原有肌理和传统风貌,对水体进行治理、埋设污水管道,防止水体污染。 (二)突出重点,主次分明,点、线、面结合 点 古建筑分级保护单位云门塔、培筠园、碧山书屋、耕读园、十三门、古民居及各个街道空间节点构成碧山村保护规划最基本的元素。 线 碧山村中的各个古街道(人字街等)、巷弄、古栈道及沿水系道路组成了保护规划的“线”,保护内容包括水系、建筑、石板路及其街道空间环境、形态、尺度。 面 汪勃纪念馆、长街周围的古建筑以及水口林是规划保护的“面”。其中包含古建筑、古道、古树等。 这些点、线、面是洪保护规划的重点,使保护规划脉络清晰、秩序有致。 (三)土地的利用 碧山村周围的农田、桑园、百草园以及山场的茶园及经济林,应保持原有乡村田园风光。保持规划应控制南、北方向的建设用地,东面、西面可作为近期、远期的碧山村发展用地方向。(四)整治建筑 建筑应保持传统地方建筑风格,包括建筑材料、尺度、比例、色彩、新建、扩建、改建的一切建设必须是白墙、黑瓦、马头墙。 对现已建成的与周围环境不协调的建筑,特别是核心保护区内的建筑,要及时整改,整改对象按不协调程度进行分两类,第一类指比例、尺度等与周围环境协调,但色彩、形式、材料不一致的建筑,这类建筑要对其平面、立面外观进行改造;第二类建筑是尺度、比例、色彩的等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建筑,这类建筑应予以全部或部分拆除。 第五章居民保护与非物质文化保护规划 一、居民保护 居民是古村落的守望者、文化传承者。居民的定义: 在古村落定居的古村落先人的后代,长期受古村落文化浸淫、对传统文化具有认同感的外来

古建筑维修方案2(完整版)

四、施工组织设计目录 一、编制原则及编制依据 二、总体概述; 三、施工进度计划和各阶段进度的保证措施; 四、各分部分项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 五、工程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情况、主要施工机械进场计划; 六、劳动力安排计划; 七、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八、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九、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十、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十一、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十二、项目班子配备; 附表一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附表二拟配备本工程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 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 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 附表六临时用地表

一、编制原则及编制依据 (一)编制原则 1、在坚持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原则和坚持“不改变文物原状”的文物保护修缮原则的基础上,尽可能使用原做法原工艺,尽量保留原有构件;残损的构件经修补后仍能使用的,不应更换。确保各单体建筑及相关文物遗存修缮前、后风格的一致性。 2、对于原结构存在的或历史上干预形成的不安全因素,允许增添少量构件,改善受力状态。 3、凡是有利于文物古迹保护的技术和材料,都可以使用,适当采用新材料、新工艺,增加修复的科技含量,以确保修复后的可靠性和持久性。 4、以文物建筑现状修整为主,并进行少量重点修复,采取适用的技术手段,保证文物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5、运用科学合理的保护措施和展示手段,对现存建筑进行标识展示,保护其真实性和完整性。 (二)文物建筑概况 一九八六年由济宁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济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修缮原则及目标 按照《中华人民共国文物保护法》“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修缮、保养、迁移,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 施工中本着对对整体文物保护意识,完全按照设计图纸要求,不能在修缮施工中造成人为的改变设计意图,配合业主、监理、统一规定。因此,

关于文物古建筑修缮施工前的技术工作

关于文物古建筑修缮施工前的技术工作 (一)单体建筑修复前的勘查: 1、年代风格的识别:年代风格的识别分别从屋面、柱、梁架和墙体几个方面加以比较识别。屋面识别年代风格的要素包括屋面的举折坡度、屋脊的风格形式以及檐口瓦当、滴水、瓦片的型制规格等。柱、梁架的年代风格识别包括柱的比例(柱径与柱长)。梁架中梁的比例及梁肩、梁背、梁头等工艺做法以及梁架中瓜柱、斗栱等构件做法。墙体的年代识别一般从砖的规格,砖墙的做法(或五顺一丁或七顺一丁或九顺一丁)及灰缝、灰浆材料加以识别。 2、改坏情况的勘查:A、柱、梁架等木作构件的勘察。木作构件主要检查构件丢失情况和木构件的腐烂破坏情况。木构件的丢失情况要进行构件统计,并按现存同构件测绘大样图。木构件腐烂破坏主要有雨水浸蚀破坏和白蚁虫害破坏两种。检查时要确定构件的受力情况,一些构件虽有一定的损坏,但根据其受力情况和破坏程度,要确定哪些构件需要更换,哪些构件通过修补加固可以保留使用。木构件的检查除了梁架之外还有门窗的检查。门窗有丢失或损坏,一般丢失的是门窗扇,多数情况门窗框有可能保存下来或者固定门窗扇的舀、栓构件可能保存下来。丢失的门窗扇可参照现存的样式施工制作。如果没有现存样式可参照框、柱、梁遗留下来的卯推算用材大小和按建筑物同时期的风格形式参照施工。有些古建筑的横披窗已破坏,但经常于边框、角落留有原状遗物。施工前应予测绘、拍照并加以保护。柱、梁木构件的检查还应包括梁架歪闪的检查。如发现有歪闪应详细测量并作记录,如果梁架中柱网有不同方向的歪闪,应绘制平面图在图上标注示出歪闪的数据及方向。B、墙体的检查:墙体的检查主要是检查墙体的平整度和垂直度,检查墙体是否有裂缝。如果发现墙体垂直度有倾斜断裂应测量登记,并要求分析倾斜断裂的原因。一般倾斜、断裂的原因都和基础有关,有周边建筑影响的,也有排水堵塞影响基础沉降的,也有周边道路震动影响

-威尼斯宪章-与中国的文物古建筑保护修缮(精)

-威尼斯宪章-与中国的文物古建筑保护修缮(精)

一、《威尼斯宪章》及相关国际文件解读《威尼斯宪章》是“第二届历史古迹建筑师及技师国际会议”于1964年5月在威尼斯通过的“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他是对《雅典宪章》(1931年在雅典召开的第一届历史古迹建筑师及技师国际会议通过的文件的研究和拓展。 《雅典宪章》和《威尼斯宪章》的诞生,反映出与会的西方国家同仁对人类创造的历史古迹价值的正确认识和科学保护理念。宪章指出:世世代代人民遗留的古代遗迹是人类的共同遗产。为后代保护好这些遗产,“将它们真实地、完整地传下去是我们的职责”。宪章对全世界范围内的“古代建筑的保护与修复”提出了若干“指导原则”并“做出规定”,要求“各国在各自的文化和传统范畴内负责实施这一规划”。 《宪章》分六个部分,共计十六条,分别是:“定义”,(第1、2条;“宗旨” (第3条:“保护”(第4、5、6、7、8条;“修复”(第9、10、11、12、13、 14条;“发掘”(第15条:和“出版”(第16条。 第一部分“定义”明确了历史古迹的范畴不仅包括单个建筑,而且包括它赖以存在的环境;不仅包括伟大的艺术作品,而且包括民间朴实的艺术品。同时强调对古迹保护与修缮应当采取对研究和保护有利的一切科学技术。 第二部分“宗旨”,指出保护与修复古迹的目的旨在“把它们既作为历史见证,又作为艺术品”予以保护。 第三部分“保护”,共五条;第一条强调了“日常维护的至关重要性”。第二条:指出对历史古迹的合理使用有利于古迹的保护,强调这种使用“决不能改变建筑的布局或装饰”;第三条,谈了古迹的保护包含对一定规模环境的保护以及对在保护区域内拆改建设的限制:第四条规定,除非出于保护古迹的需要或因国家、国际极为重要的利益需要,不得随意对古迹进行搬迁;第五条规定对构成古迹的雕塑、绘画或装饰品只有在非移动而不能确保其保存的情况下才准许进行移动。 第四部分“修复”,共六条。第一条(原文第九条;包含两层内容,第一层内容是说修复过程是一个高度专业性的工作,要有充分依据,不能臆测,以保存和

古建筑维修方案及施工组织设计

三元洞改造暨陈列展示工程 室外改造装饰部分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技术负责人:

2010.8 目录 第一章:编制总说明-------------------------------------------------------3 第二章:工程概况及修复方案-------------------------------------------5 1:工程现状------------------------------------------------------------------ 2:工程修复方案------------------------------------------------------------ 2.1:屋面工程 2.2:外墙工程 2.3:脚手架工程 2.4:施工组织进度计划(附表) 第三章:施工部署----------------------------------------------------------7 第四章: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案----------------------------------------12 第五章:安全要求----------------------------------------------------------18 第六章:质量要求----------------------------------------------------------19

第一章编制总说明 一、编制说明 作为本工程的施工方,我公司通过认真研究现场情况,广泛听取有关古建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独立编制了三元洞改造工程外装饰部分的施工组织设计。 为在将来的施工过程中,使本施工组织设计能切实指导施工,为树精品工程服务,编制之前,我公司对施工现场进行了详尽的踏勘,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结合本工程的施工难点,并充分考虑到本工程的社会重要性,在本施工组织设计的施工方案中,重点介绍了主体结构和装修工程施工方案,在管理方面,详细阐述施工组织保证体系、劳动力、机械的配备,以及工期、工程质量、安全与文明施工及总体协调管理的各种措施;同时,我公司在本施工组织设计中又对工程回访和维修服务等方面做出了各种承诺,这些将作为合同条款列入施工承包合同中,使其具有相应的法律效力。我公司承诺派有丰富同类工程施工经验的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带领多次紧密合作的施工管理人员进驻现场;所有施工管理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且在施工过程中,我公司将对他们的工作进行连续考核,以确保本工程施工的管理水平。为确保实现“树精品,创优质”的目标,我公司将严格依照ISO9002质量认证体系的要求进行管理,定期派员赴现场检查考核现场的管理工作。 二、编制依据 主要依据文件、文献: 1、三元洞改造工程的施工图纸 2、《建筑工地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4、《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 5、《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6、《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7、《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9、《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古建筑保护修复的原则和方法

古建筑保护修复的原则和方法 古建筑保护修复的原则是必须原址保护、尽可能减少干预、定期实施日常保养、保护现存实物原状与历史信息、保护现存实物原状与历史信息、正确把握审美标准、必须保护文物环境、不存在的建筑不应重建、考古发掘应注意保护实物遗存、预防灾害侵袭。 纪念建筑、石建筑、石窟寺壁画、造像、古碑石刻等修缮工程,应严格遵守“不改变原状”的原则。“不改变原状”的原则,系指始建或历代重修、重建的原状。修缮时应按照建筑物的法式特征、材料质地、风格手法及文献或碑刻、题铭的记载,鉴别现存建筑物的年代和始建或重修、重建时的历史遗构,拟定按照现存法式特征、构造特点进行修缮或者采取保护性措施;或按照现存的历代遗存、复原到一定历史时期的法式特征、风格手法、构造特点和材料质地等,进行修缮的原则。 依工程性质,可分为五类,如下;1、经常性保养维护工程,2、抢险加固工程,3、重点修缮工程,4、局部复原工程,5、保护性建筑物与构筑物工程。 保养维护工程系指不改变文物的现存;结构、材料质地、外貌、装饰、色彩等情况下所进行的经常性保养维护,如屋顶除草勾抹;局

部揭瓦补漏;梁柱、墙壁等的简单支顶加固;庭院整顿清理、室内外排水疏导等小型工程。此类工程就由管理或使用单位列入年度工程计划和经费预算,作为经常性工作,各尽其职,各负其责。 加固抢险工作,系指建筑物、石窟岩壁以及壁画、造像、石刻等发生危及文物安全的险情时所进行的抢救性措施,诸如支顶、牵拉、堵挡、加固等抢救性措施。此类工程须在技术检查的基础上制定抢险加固方案,报相应的文物主管部门审批后进行。如因特殊情况不能事先申报时,须补报备案。 重点修缮、局部复原工程,系指对文物进行较大规模的重点修缮或局部复原工程。此类工程必须事先做好勘查测绘、调查研究,在充分掌握科学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工程设计必须经过认真分析研究,广泛征求有关方面专家的意见。并在提出《修缮、复原工程申请书》报经相应的文物主管部门批准之后,方得进行施工。 保护性建筑物与构筑物工程,系指为保护文物而附加的安全设施,诸如排水防洪堤坝、防水房、亭、新加窟檐等。凡此类构筑物或建筑物,须与文物及环境风貌相协调,不可喧宾夺主。对文物本身和其周围的历史残迹,必须严格保护,不可因附加安全措施而遭受损坏,附加的建筑物、构筑物的设计方案,报请相应的文物主管部门核准后方可施工。

古建筑修复油漆彩绘施工工艺

古建筑修复油漆彩绘施工工艺

————————————————————————————————作者:————————————————————————————————日期:

古建修复工艺 一、修复木结构基层 1、木基层处理: 地仗:我国古建筑多为木结构,木基层叫地仗。 地仗处理:为保护木材和保证彩画的质量,对地仗进行处理叫地仗处理。 工序:地仗处理可分为斩砍见木、撕缝、下竹钉和汁浆四道工序。 工艺作用:木结构因受潮引起胀缩变形,传统工艺多采取披麻刮灰作法。一是保护基层少受外界温度、湿度影响;二是起缓冲作用,使基层的变形反映到彩画表面时比较均匀分散。传统工艺:根据质量要求,分别采取一麻五灰、一布四灰或单披灰作法最为普遍。 2、一麻五灰操作工艺: 工艺流程:先捉缝灰、扫荡灰、然后使麻、再压麻灰、中灰和细灰,最后进行磨细钻生。一般均须三人流水操作。

(1)清理表面: 修复古建筑时为了木材与腻子能结合牢固,要用小斧垂直于木纹砍出深度不大于1.5毫米,间距7毫米左右的斧痕,见木茬为度。新木材也要砍。然后用铁桡子将污垢清理干净,俗称斩砍见木 (2)裂缝处理:木材如有较大裂缝,用刀尖顺着裂缝其扩大,填入没灰。大缝用木条嵌实钉牢,如有翘茬则用钉子钉牢或去掉。遇有松节子时,要彻底清除干净。 (3)下竹钉:缝隙受干湿影响会有胀缩,嵌缝的腻子(捉缝灰)不易牢固,所心要在 裂缝内下竹钉。根据缝隙宽窄深浅定钉的长短粗细,间距约10—15厘米。为使受力均匀不易脱落,同一条缝内的竹钉应同时均匀打入。在每条缝的两端必须各有一只竹钉。缝内满嵌腻子后,钉与钉之间用竹片嵌实刮平,防止木材胀缩使腻子松脱。 (4)刷浆处理: 木基层虽经打扫,缝内及表面仍会有尘污,影响腻子粘附及油灰的嵌实,所以要汁浆。用配好油满、血料与水按1∶1∶30比例调匀,用刷子或喷雾器喷刷一遍。用扫帚扫净残留的

古建筑保护解决方案

古建筑保护解决方案 篇一:古建筑保护策划书 古建筑保护策划书 一,活动全称:古建筑保护宣传活动 二,活动背景 开封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七朝古都”之称。开封历史悠久,传统民族文化光辉灿烂,文化古迹驰名中外。开封有着与国外友好交往的历史,特别是早在十世纪后期至十二世纪初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城市,是北宋时期的首都东京,城郭宏伟,“人口逾百万,货物集南北。”,经济繁荣,风光旖旎,物华天宝。不但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之一,有“汴京富丽天下无”的“国际都会”之称。 现在,历史文化名城开封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人口发展的挑战,河南省是人口大省,开封市人口也近百万,人口增长以及世界范围的从农村涌向城市的人口潮,接踵而来的是住房问题、交通问题、就业问题、教育问题、老年人问题等等。在老城区保持合适的人口密度是保护古建筑的重要一环,如果听任老城区人口继续膨胀下去,人口超饱和状态就有增无减,那么保护名城的一切措施,包括划定保护区都会毫无结果。那样,名城的古建筑将荡然无存;经济发展的

挑战,一般的说,一个富裕的城市才有可能建成优美的、清洁的、文明的城市,这是历史文化名城的不可缺少的条件,而贫穷只能造就落后、破败、肮脏,所以我们要发展经济,但同时经济的发展也会给古建筑带来巨大的破坏,再加上一些政府官员没有远见,导致古建筑让位给经济的发展,是古建筑遭到灭顶之灾。古建筑需要人们的保护,需要我们的爱。 三、(一)举办机构 河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中州营造学社 (二) 河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中州营造学社 四、活动地点 展板展示地点:金明校区下沉广场、伦校区大礼堂前、开封市宋都御街宣传单发放地点:金明和明伦校区、开封市宋都御街 古建筑介绍地点:明伦校区 五、参与人员 (一)、中州营造学社全体成员 (二)、河南大学学生 (三)、社会上有志于保护古建筑的人员 六、活动主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古建筑的破坏越来越严重,古

古建筑修复维修工程施工方案

古建筑修复维修工程施工方案 第一节屋面维修 一、瓦顶 1、维修瓦顶时,应勘查屋顶的渗漏情况,根据瓦、椽、望板和梁架的残损情况,拟订维修方案,并进行具体设计。凡能维修的瓦顶不得揭顶大修 2、屋顶人工除草后,应随即勾灰堵洞。松动的瓦件,应坐灰粘固。 屋顶除草,采用化学方法进行处理,采用粗喷雾法施工。 ⑴除草剂对人畜无害,不污染环境; ⑵无助燃、起霜或腐蚀作用; ⑶不损害文物建筑周围绿化和屋檐变色或变质。 喷雾法,雾滴直径控制在300~600um,并应使用带气包的喷雾器进行连续喷洒。 除草后,进行人工揭瓦,先将屋面清理干净。 3、对底瓦完整,盖瓦松动灰皮剥落的瓦顶维修时,应只揭去盖瓦,扫净灰渣,刷水,将两行底瓦间的空当用麻刀灰塞严。再按原样瓦盖瓦。 4、瓦顶揭瓦工程,应遵守下列规定: ⑴卸瓦件,脊饰前,应对垄数、瓦件、脊饰、底瓦搭接等做好记 录。 ⑵揭除灰背时,应对灰背层次,各层材料、做法等做法记录。待

屋面灰渣清理干净后,应按原样分层苫背。对青灰背尚应赶光出亮。 ⑶瓦瓦时,应根据勘查记录铺浪费瓦件和脊饰,并使用原瓦件;新添配的瓦件,必须与原瓦件规格、色泽一致。 5、当瓦顶局部损坏、木构架个别构件位移或腐朽,需拆下椽条进行维修。 ⑴确定揭瓦面积时,应考虑拆装木构件和揭盖瓦、底瓦时对周围瓦顶的影响,不得因抽动木构件而伤害瓦顶。灰背、底瓦、盖瓦之间所留出的茬口,其间距不得小于200㎜。 ⑵灰背应按原层次和做法分层铺抹,新旧灰背应衔接牢固,必要时可在灰背接缝处涂刷防水剂。 ⑶新底瓦与原底瓦的搭接,其坡度应一致。抽拉接茬底瓦时,不得移动其上层的瓦件。 第二节打牮拨正 一、打牮准备 打牮前,应仔细测量木构件歪闪、倾斜的情况,并作固定测量装置以检查打牮作业的效果,测量装置要与打牮的构件分离,不随构件的移动而变化,并在打牮前记录好数据。 对木构件打牮前,应熟悉构件的连接情况及受力状况,并检查构件的完好度,制定木构件打牮的具体措施和施工方法。 搭建维护采用满堂脚手架,应在打牮前完成。 二、打牮施工顺序 屋面瓦除草→清理屋面→脊、瓦拆除→拆开椽子、望板→桁枋、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古建筑保护和修复中的应用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古建筑保护和修复中的应用 唐彬辉建筑0803 200804150319 摘要:古建筑的保护与修复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课题,但是如何在修复过程中尽量减少对古建筑的影响,以及如何提高测量精度?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很好地符合了这个要求。 关键词建筑;重建;三维;扫描;应用 如何快速、准确、有效地获取空间三维信息,是许多学者深入研究的课题。随着信息技术研究的深入及数字地球、数字城市、虚拟现实等概念的出现,尤其在当今以计算机技术为依托的信息时代,人们对空间三维信息的需求更加迫切。基于测距测角的传统工程测量方法,在理论、设备和应用等诸多方面都已相当成熟,新型的全站仪可以完成工业目标的高精度测量,GPS可以全天候、一天24小时精确定位全球任何位置的三维坐标,但它们多用于稀疏目标点的高精度测量。随着传感器、电子、光学、计算机等技术的发展,基于计算机视觉理论获取物体表面三维信息的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成为主流,但它在由三维世界转换为二维影像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丧失部分几何信息,所以从二维影像出发理解三维客观世界,存在自身的局限性。因此,上述获取空间三维信息的手段难以满足应用的需求,如何快速、有效地将现实世界的三维信息数字化并输入计算机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瓶颈。 三维激光测量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为空间三维信息的获取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手段,为信息息数字化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生存条件。它的应用很广泛,古建筑保护、文化遗产保护、重要建筑物的施工质量评价、建筑物变形监测等方面特别适用。 下面主要谈谈它在古建筑保护及修复上的作用。我国的古建筑都是有着很悠久的历史,是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如举世闻名的故宫、天坛、平遥古城、苏州园林等。他们经受了历史的演变,也经受了战争的洗礼,如今有些已经到了修缮的阶段,有些需要重建。 建筑物的恢复与重建是建筑领域中一项主要技术和研究课题。过去由于种种原因被破坏的那些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古建筑已经永远地消失在历史长河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特别是数字信息与三维模型技术的出现,开创了建筑恢复与重建的新局面。 所谓建筑物的恢复即是将已被破坏的建筑物恢复以往的面貌,使其保持其原来的风姿。重建则是对于被破坏的建筑物进行重新建设,但不一定保留其原来的风格。无论是恢复和重建都要依据已有的资料科学地建设。否则,就很难达到恢复和重建的效果与目标。因此保留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物原貌资料是今后重建和修缮的主要依据。 传统的资料都是一些历史照片,只能目视判断古建筑的轮廓、形状,其真正的数据资料如形状大小等不能确定,给修复和重建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甚至使得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物不能修复和重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