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锡常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时空分异及其生态环境响应

苏锡常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时空分异及其生态环境响应

苏锡常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时空分异及其生态环境响应
苏锡常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时空分异及其生态环境响应

第27卷 第3期

2008年5月地 理 研 究GEO GRA P HICAL RESEA RC H Vol 127,No 13May ,2008

收稿日期:2007208205;修订日期:200820121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371106);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CX07B _042z );江苏省自然科学

基金项目(K B2005080)。

作者简介:涂小松(19772),男,江西德安人,博士生。主要从事土地评价与土地利用规划研究。

E 2mail :txsnju @yahoo 1com 1cn

苏锡常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时空分异

及其生态环境响应

涂小松,濮励杰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国土资源与旅游学系,南京210093)

摘要:以苏州、无锡和常州所辖市(区)为分析单元,揭示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分异特征,结合对该区域生态环境状况的评价,重点分析土地利用变化时空分异的生态环境响应。结果表明:1980~2000年苏锡常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导类型是城乡建设用地大量扩张和耕地资源急剧减少,土地利用变化类型趋于多样化;土地利用结构存在不同程度的空间差异性,土地利用有序性和综合变化速度也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土地利用系统趋向于复杂无序和加速演化;区域多数单元的生态环境状况不断变差,且对土地利用变化时空分异具有明显的响应特征;生态环境状况对土地利用有序性和综合变化速度的响应程度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而且这种响应和差异性程度都有所加强。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生态环境;时空分异;苏锡常地区

文章编号:100020585(2008)0320583212

1 引言

城市化是人类对土地利用的重要作用方式之一[1]。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往往表现为林地、草地、耕地和水域等向城乡建设用地加速转化[2~4],并伴随着区域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条件的进一步变化[5]。最为明显的特征是具有生态环境保护功能的用地不断减少,从而导致土地生态环境压力持续增加,这种现象在快速城市化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6]。近年来许多地区发生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更是引发了人们对人类活动所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响应的深刻反思和广泛关注[7~9]。学者们已就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生态环境、土壤质量、沙漠化等方面的影响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10~12];同时经过长期探索,认为地域分异及地方性分异研究可以作为土地利用研究的主要任务和有效手段,如:土地利用变化规律与趋势的地域分异[13,14],土地利用地域分异的成因与机理[15],或把土地利用结构的地域分异作为其他现象或规律的成因乃至影响因素进行研究[16~19]。尽管这些研究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响应特征方面的诸多科学问题,但从时空分异角度,综合考查土地利用变化的动态差异性和生态环境状况的时空特征、系统地探讨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试图就此做一些探索,以期服务于区域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功能区划和土地利用

 地 理 研 究27卷584

管理。

苏州、无锡、常州(简称苏锡常地区,SXC)紧靠沪、宁、杭,位于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区域,具体范围在119°7′~121°23′E、30°45′~32°2′N。区域自然条件优越,开发历史悠久,经济实力雄厚,是江苏省乃至全国生产力布局的重点地区和基本经济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快速增长,该地区人地矛盾、人与空间的不协调状态日益严重,经济高速发展和快速城市化给区域生态环境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20]。可以说苏锡常地区是全国改革开放发展历程中的一个触角,选取该地区开展土地利用变化时空分异及其生态环境响应研究,具有典型代表性和重要实践意义。

2 研究数据与研究方法

211 数据来源与处理

选取苏州、无锡和常州下辖的12个市(区)为分析单元(如图版4图1),行政总面积为17513km2。分析时段为1980~2000年,其中前10年地区经济总量和社会投资水平相对较低,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尤其是外资企业大量进驻,“八五”期间GDP和社会投资都进入高速增长期,并直接驱动土地利用格局加速演变。而1995年以后又进入宏观调控的关键时期,土地利用格局也表现出不同的演变特征。因此以1995年为时段分界点,土地利用数据来源于Landsat TM影像,获取时间分别为1980年10月13日、1995年11月18日和2000年10月8日,空间分辨率为30m×30m。其他数据源于《江苏五十年》、《江苏省农用地资源分等研究》等统计调查资料。

遥感影像预处理主要包括相对辐射校正、几何纠正、面积提取等[21]。以研究区1996年的地形图为基准,采用三次多项式对3个时相的遥感影像进行几何纠正,经重新选点检验,配准误差在一个象元之内。再以2000年遥感影像为标准,采用SCR(Scatter-gram Cont rolled Regression)方法,以一次线性回归的形式对1980年和1995年的遥感影像进行简易标准化处理。在此基础上根据《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期间适用)及研究区实际情况,将土地利用类型重分为水田、旱地、林地、草地、河流湖泊、其他水域、城镇及工矿用地等、农村居民点用地和未利用地9类。参考同期的地面数据,随机选取若干样本区域,计算分类误差矩阵和kappa系数,对最后得到的土地利用结果图进行精度检验,3个时相的综合分类精度依次达到79105%、88128%和89154%,各类用地kappa系数也都超出最低允许判别精度70%的要求。虽然分类精度仍可能会对下文有关指标的计算造成相应的不确定性影响,但这并不影响各指标对土地利用时空分异特征的表达。此后进一步分单元统计相应的土地面积及结构,通过栅格计算得到2个时段土地利用变化主导类型数据(图版4图1)。土地利用生态环境压力指标需要经过标准化处理,本文采取极差标准化法。

212 研究方法

21211 土地利用变化时空分异分析方法 土地利用变化时空分异在很大程度上都反映于土地利用结构的时空分异,本文主要采用计量经济学和景观生态学中有关数量分析方法,进行土地利用时空分异的定量分析。分析指标和计算方法如下:

(1)土地利用结构差异度系数D j 欧氏距离系数是度量n维空间两点之间距离(差异)的常用系数之一,这里尝试构建反映土地利用结构差性的欧氏距离系数D j,将其用于衡量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时空分异程度,D j≥0,值越大,结构差异性越大。

 3期涂小松等:苏锡常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时空分异及其生态环境响应585

 D j =∑m

i =1(P xi -P yi )2(1)

式中:i 为土地类型,P xi 和P yi 分别为x 区域和y 区域i 类用地所占比重,j 表示时相。 (2)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H j 土地利用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其内部结构的有序性可以用信息熵表示[22,23],土地利用类型越多且比例越平均,熵值越大,系统越复杂无序。这里在计算该指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求算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的年均变化率λ,用以分析土地利用系统有序性的动态分异。

H j =-∑m

i =1P i ln P i (2)

λ=1

n H j +1H j

-1×100%(3)式中:P i 表示某单元第i 种土地利用类型所占比重,m 为土地利用类型数,n 为期间年度间隔,j 为时相。

(3)土地利用类型综合转换速率V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实质是区域内不同用地类型间的相互转换,这里用年均综合转换速率系数表示。它有效综合了单元内各种用地类型的变化速度信息,且考虑了单元土地面积总量及结构因素,V 的大小影响着区域生态环境状况的稳定性。

V =

1n ∑m i =1A (j +1)i -A (j )i A (j )i 2?A (j )i S (4)式中:A (j )i 表示j 时期第i 类用地面积,S 表示某单元土地总面积,其他同上。

21212 土地利用变化生态环境响应分析方法 土地利用变化往往直接导致区域植被覆盖、生物丰度和土壤条件等生态环境因素的变化[24]。本文以国家环保总局制定的《生态环境

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

)为基础,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对其作适当调整,用来定量评价和比较区域生态环境状况,并进一步与土地利用时空分异的有关量化指标相结合,综合分析土地利用变化时空分异的生态环境响应。

(1)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 根据《规范》,生态环境指标体系分为4个层次,即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和分指标层。目标层为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 ,准则层包括生物丰度BR 、植被覆盖VC 、水网密度WD 、土地退化LD 、环境质量EQ 等5大指数,由指标层和分指标层进一步解释。这里仅对文章调整部分作简要说明,其他权重设置与指标计算等内容参见《规范》。具体调整如下:①研究区水资源量比较丰富,且总量变化并不大,因此去除水网密度指数下的水资源量指标,相应的河流密度和湖库密度指标权重分别调整为014和016;②将环境质量指数下的SO 2和COD 分别替换为工业废水排放量和工业废气排放量,权重遵照《规范》;③考虑到研究区土地退化程度极轻,将其权重由《规范》中的012适当下调至0115,而将植被覆盖指数权重调整为0125。各指标都进行了极大值标准化处理,使EI 值的计算消除了量纲的影响。但在上述土地分类精度和调查数据可靠性范围内,分析单元的地表覆盖状况是确定的,因而计算结果也具有确定性。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方法与《规范》基本一致,主要对土地退化指数计算作了调整,使得农地侵蚀面积越小,指数值越大,EI 指数也越大,公式如下:

L D =100-A (0105S 1+0125S 2+017S 3)/S

(5) 式中:A 为土地退化指数的归一化系数,S 1、S 2和S 3分别为轻度、中度、重度农地

586

 地 理 研 究27卷侵蚀面积,S为单元总面积。

(2)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响应系数ER H和ERV 弹性理论是经济学中研究因变量相对变化对自变量相对变化的反应程度或灵敏程度的理论。本文所探讨的土地利用变化生态环境响应,是一种现象的时空变化相对于另一种现象时空变化的反应,如果将这些现象的时空变化都定量化,即可类似于经济学中的弹性。这里分别构建区域生态环境状况的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弹性系数(ER H)和土地利用综合变化弹性系数(ERV),用于定量分析土地利用变化时空分异的生态环境响应。上述λ和V分别是衡量土地利用有序性和土地利用类型综合变化情况的相对性指标,作为自变量相对变化指标;同理可以计算EI 的年均变化速度作为因变量相对变化指标。指数ER H和ERV的计算公式如下:

ER H=(EI j+1-EI j)

n?EI j

×100%

λ

(6)

ERV=(EI j+1-EI j)

n?EI j

×100%

V

(7)

式中:EI j表示j时期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其他同上。ER H指数代表生态环境状况(EI)相对变化对土地利用有序性相对变化λ的响应程度,指数为正,说明土地利用有序性朝着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方向发展,指数值越大,生态环境对土地利用有序性的响应特征越明显。ERV指数代表生态环境状况相对变化对土地利用类型综合转换速度V的响应程度,指数为正,说明土地利用类型的综合转换有利于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指数值越大,生态环境对土地利用变化速度的响应特征越明显,反之亦然。

3 苏锡常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时空分异分析

311 土地利用变化的总体特征

改革开放后的20多年时间里,在“苏南模式”的带动下,苏锡常地区的农村工业化和市场化实现了巨大变革,伴随而来的是城乡建设用地迅速扩张和耕地急剧减少。从三期遥感监测数据分析结果来看(图版4图1,表1),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具有如下主要特征:土地利用变化类型趋于多样化,且水田流失比例进一步增加,耕地被占用现象日益严重;城镇及工矿用地扩张主要集中在地区社会、经济和文化中心(苏州、无锡和常州三市区),三个市区的人口、GDP、工业总产值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分别占研究区的46%、51%、51%和59%,而土地面积仅占研究区的39%,其中还包括大部分的太湖水域,巨大的社会经济发展动力是驱使该地区建设用地迅速扩张的主要原因[21];上世纪90年代初,以苏锡常为核心的区域经济结构逐渐形成,产业活动表现为由集聚向扩散过渡,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区域发展的内外部合力推动和加速了城市更新[25],促使区域城镇及工矿用地扩张趋于分散化,1995~2000年间张家港、江阴、常熟等沿江城市和紧邻上海的昆山市的城镇及工矿用地扩张规模急剧增加(占该时段扩张规模的37193%);尽管采取了诸如撤村并点等积极措施,但快速城市化在驱动城镇用地迅速扩张的同时,并没能有效控制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扩张,相反各地农村居民点占用耕地特别是水田现象却更为严重,其分布特征还表明,受大城市的辐射作用越强,这种现象越明显;此外,一些区域在农业结构调整时,将部分邻近水域的水田改造为水塘,促进了农业的多样化经营,但同时也可能影响到区域生态环境。

 3期涂小松等:苏锡常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时空分异及其生态环境响应587

 

表1 1980~2000年苏锡常地区土地利用变化主导类型及其区域分布特征(%) T ab11 The dominant type of land use change and its region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in the

Suzhou2Wuxi2Changzhou(SX C)region(1980~2000)(%)

主导类型

1980~1995年1995~2000年

比重标准差分布特征与主要区域比重标准差分布特征与主要区域

水田转为农村居民点361854189

各区域较均匀分布,前三位是

常州市区、江阴和无锡市区。

381776142

各区域较均匀分布,前三位是

苏州市区、吴江和常州市区。

水田转为城镇及工矿311855107

各区域较均匀分布,无锡、常

州和苏州市区分列三前位。

301246143

各区域较均匀分布,前三位是

苏州市区、昆山和张家港市。

水田转为水域419210162集中分布于昆山、溧阳两市。915712197集中分布于吴江和苏州市区。

旱地转为城镇及工矿201019128

集中分布于常州、苏州、无锡

三市区。

41428190

较集中分布于无锡市区、常熟

市和苏州市区。

旱地转为农村居民点410910184

常熟约占四成,其余主要分布

在张家港、金坛、溧阳和宜兴。

411612141

集中分布于宜兴市、无锡市区

和常熟市。

林地转为城镇及工矿少量——219911198

集中分布于江阴、苏州市区和

宜兴。

林地转为

农村居民点

少量——218414114集中分布于苏州市区和宜兴市。 注:表中仅列出比重大于018%的主要类型。比重为所指转换类型占所有转换面积的比重,表明该类转换在对应时期土地利用类型转换中的份额;标准差以各单元所指转换类型面积为样本计算依据,表明类型转换的区域分异程度。312 土地利用变化时空分异的定量分析

31211 土地利用差异性 根据式(1)计算各单元的D j如表2所示,按照D j的整体水平及

 地 理 研 究27卷588

其极值情况,分为3个差异性级别。两个时期大多数单元之间土地利用都表现为“一般差异”, 1980年有43对两两组合单元属于此类情况,“微小差异”组合13对,“明显差异”组合10对;2000年相应值分别为40对、16对和10对。

虽然不同单元间存在一定的土地利用差异性,但这种差异性呈现逐渐缩小的态势。苏州市区范围内有超过一半的面积为太湖水域(占54%以上),耕地比重相对较低,同其他单元耕地主导型的土地利用结构相比,具有明显差异,与其相关的D j平均值1980年为01568, 2000年为01554;尽管以耕地为主,但无锡市区的水域比重也较高,加之城镇及工矿用地和农村居民点用地对耕地的占用规模较大,因此从D j来看,其土地利用结构与其他单元间也具有较大的差异性,无锡市区是与苏州市区土地利用结构最相似的区域;与这两个区域具有显著差异的是昆山、江阴、溧阳和常州市区,这些区域有的是耕地占绝对比重,有的是林地比重大。从对D j的纵向比较来看,苏锡常地区土地利用结构的区域差异性具有逐渐缩小趋势。一方面表现为“一般差异”组合数量的减少和“微小差异”组合数量的增加;另一方面由表2可以更直观看出,1980~2000年,多数单元D j值都有所下降,只有无锡市区、常州市区、溧阳、金坛、江阴等少数单元与其他部分单元的土地利用结构差异性有所加强,这与上述土地利用变化主导类型及区域特征分析基本吻合。

31212 土地利用有序性 信息熵H j(据式(2)计算,如图2)的计算结果表明,苏锡常地区土地利用有序性的区域差异性明显。按照H j的平均值及其极值情况,可以分为3种类型:一类包括宜兴、金坛、无锡市区、溧阳和常熟(H j≥114),土地利用类型复杂。这些区域的水田面积比重相对较小,而其他用地类型比例较高;二类包括苏州市区、常州市区、张家港和吴江(112≤H j<114)。本文分析单元与当前行政区划一致,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按照原行政区划,苏州和常州两市区H j的三期监测数据平均值分别为113140和115803,均高于当前行政区划条件下的相应值(分别为113012和114610),可见行政区划调整对区域土地利用具有输入负熵流,促进土地利用系统趋于有序发展的作用;三类包括江阴、昆山和太仓(H j<112),这些区域土地利用类型相对比较单一,主要为水田和水域,如:昆山、太仓、江阴的水田比重在研究区中列前三位。

 3期涂小松等:苏锡常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时空分异及其生态环境响应589 信息熵年均变化率λ表明(图3),H j 具有一定的动态差异性。1980~2000年不同分析单元的H j 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增加态势。前15年λ比较稳定,仅昆山的H j 变化强烈,λ值达11584%,其他单元λ值在011%~018%之间;后5年λ的区域差异性则更加明显,而且H j

的基数越小,其变化速度越快(

λ值越大),即土地利用越趋向于无序。其中昆山、吴江和太仓三市位于上海、苏锡常都市圈和浙江环杭州湾地区交会处,土地利用结构原本较为有序,改革开放后依托优越的自然及区位条件,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城乡建设对耕地的大量占用,致使土地利用结构有序度不断降低。

图4 

苏锡常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综合转换速度系数Fig 14 Comprehensive coefficient of land use type change velocity in the SXC region 31213 土地利用综合变化速率 土地利用

类型综合转换速率系数V 表明(图4),苏

锡常地区两个时期土地利用综合变化速率的

差异并不大,但内部单元之间土地利用平均

变化速率却存在较大的时空差异,且差异性

有扩大的趋势。进一步按照V 的平均值与

极值情况,分3种类型进行具体分析,即较

慢变化(V ≤01007)、中等变化(01007

01016)和较快变化(V >01016)。1980~

1995年期间,仅有吴江为“较慢变化型”,

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195%;常州市区和张家

港为“较快变化型”,占研究区总面积15187%;其他单元为“中等变化型”,占

77118%,但这些单元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

异,如江阴、昆山和无锡市区的V 值相对较高。1995~2000年间,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的区域分异特征发生了较大变化,金坛和溧阳的变化速度有所放缓,由中等变化型变为较慢变化型,合计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4129%;吴江、昆山和太仓的变化速度进一步加快,分别由较慢变化型或中等变化型变为较快变化型,占16187%;其他单元均为中等变化型,占68184%。此外,从V 值的具体增减情况分析,大多数单元土地利用变化速度还具有“此消彼涨”的特征,即前一时期的速度较快,则后一时期的速度会有所减缓,反之亦然。这可能与政策调控的时效性、城镇扩张的周期性和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有一定关联。

4 苏锡常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时空分异的生态环境响应分析

411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分析

苏锡常地区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结果表明(表3),各单元生态环境状况的区域分异特征明显,且分异程度呈现扩大趋势,3个时相EI 的标准差分别为5138、5189和5191。宜兴和溧阳土地利用类型全面,生物多样性丰富,林、草地比重大,城镇及工矿用地比重小,植被覆盖度高;昆山的林地质量好,多数为有林地,水田面积大,无农地侵蚀现象,按照《规范》的分级标准,这3个单元的生态环境状况为“优”(EI ≥75)。虽然其他单元的生态环境状况均为“良”(55≤EI <75),但相互之间的差异性仍比较明显。比如江阴和苏州市区,前者水域面积小,未利用地面积较大,建设用地比重较高,单位面积污染物排放量大,而后者的水域面积占了绝对比重,建设用地比重也低于前者,使得两者的EI 值相差较大。可见区域生态环境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受土地利用方式与结构的影响。

590 地 理 研 究27

卷图5 苏锡常地区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年均变化率Fig 15 The p. a.change rate of EI

in the SXC region 对比不同时期EI 值并计算其年均

变化率(图5),可发现多数单元生态环

境状况呈逐渐变差的趋势,3期EI 均值

分别为71116、70166和70129。1980~

1995年,由于林地、水域等地类的增

加,使得吴江、溧阳和宜兴的生态环境

状况有所改善,而其他单元生态环境状

况都有所变差,其中江阴、张家港、常

州市区和无锡市区的变化最为明显。这

4个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转换迅速,且

都是土地利用主导变化类型的重点分布区(表1)。1995~2000年,只有溧阳和金坛的生态环境状况有所改善,原因

是这两个单元的V 值最小,EI 值基数较大,且期间的高覆盖草地和水域均有所增加。其他多数单元的生态环境状况表现为加速变差的态势,吴江、昆山、张家港、江阴、宜兴以及苏州和常州市区的变化最为明显。这些区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快,建设用地扩张迅速,耕地资源流失现象严重,多数为土地利用主导变化类型的重点分布区,土地利用有序性程度不断降低。

412 土地利用变化生态环境响应定量分析

表3 1980~2000年苏锡常地区不同时期EI 、ERH 和ERV 值T ab 13 T he EI,ERHand ERV of different periods in SX C region EI ERH ERV 1980年1995年2000年1980~1995年1995~2000年1980~1995年1995~2000年苏州市区701807017270118-0108-0134-0166-9198常熟651356417764155-0111-0119-4146-7192张家港671566614765178-0114-0127-6154-13189昆山771947711676135-0104-0114-4131-11136吴江7413874199741070193-011720199-10193

太仓701287011469191-0102-0104-1120-4104无锡市区681246619966187-0130-0176-8153-5105江阴621196015760109-0122-0153-11114-15140宜兴7912979142791020104-01261124-6148

常州市区681836714066195-0125-0127-7179-12136溧阳78148781797910201070157313724109金坛701567014470166-01030192-111033177均值71116701667012901250158911519110标准差5138518951910132014581321515741211 ERH 指数分析 

ER H 指数表明(表3),区

域生态环境状况对土地利

用有序性变化的响应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异特征。

1980~1995年,ER H 指数的绝对值均值为0125,方差为0132。其中只有吴江、宜兴和溧阳的ER H 值为正,这些单元的土地利用有序性都有所降低,但同时也伴随着生物丰度和植被覆盖条件的进一步改善,土地利用有序性变化

对生态环境具有正向影响。

此外,土地利用有序性变

化方式和动因的差异性,

导致相应的生态环境响应

程度有所不同。比较理想的响应现象是,以最小的有序性变化带来最大的生态环境正向响应,例如:吴江的λ值较小,而相应的EI 值却增加了0161(最高);反之,如果土地利用有序性变化的生态环境响应为负向,则这种响应程度越小越好,例如:昆山、

 3期涂小松等:苏锡常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时空分异及其生态环境响应591

 

常州和无锡市区,三者的λ值都比较大,但后两者引起的负向响应远大于昆山。1995~2000年,ER H指数的绝对值均值为0158,方差为0145,都大于前15年的相应值,可见土地利用有序性变化的生态环境响应程度进一步增加,而且区域差异性更为明显。ER H值变化幅度较大的包括苏州市区、昆山、吴江、无锡市区、江阴、宜兴等地,主要是因为这些区域的建设用地扩张迅速,耕地大量减少,林草地比重下降,生物丰度和植被覆盖度加速退化。

41212 ERV指数分析 由表3看出,ERV指数值具有与ER H指数相似的特征。这种相似性首先表现在响应程度的变化上,1980~1995年,ERV指数的绝对值均值为9115,方差为8132,而到了1995~2000年分别增加到了19110和15157,即相应的生态环境响应程度和区域分异性进一步加强。响应程度变化最为明显的是吴江、金坛、溧阳、苏州市区等地,对照表3中的结果,表明吴江和苏州市区后5年的土地利用变化是以严重影响区域生态环境为代价的,而金坛、溧阳的情况与之恰恰相反;其次,还表现在生态环境响应方向和程度的时空分异上,即各单元ER H和ERV指数的符号相同,而且若某单元的ER H 值较大,则其ERV值也相应较大。土地利用类型综合转换与土地利用有序性的变化具有内在联系,一般V值越大,λ值也越大,但H j却会出现或大或小两种可能性。上述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各单元土地利用变化都不同程度的降低了土地利用有序性,在土地利用系统趋于复杂无序的同时,大多数单元的生态环境状况都表现为逐渐变差的响应特征。

5 结论与讨论

(1)上世纪末的20年时间里,苏锡常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导类型是建设用地大量扩张和耕地资源急剧减少,而且土地利用变化类型也趋于多样化,土地利用类型间的转化呈现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特征。

(2)各单元间土地利用表现为一定程度的区域分异特征。在人类活动对土地的扰动作用日益加强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趋同性的双重影响下,土地利用的区域差异性呈现逐渐缩小的趋势。不断产生的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流,使得各单元土地利用系统都不同程度地趋向于复杂无序。土地利用类型综合转换速率比较稳定,但区域分异特征明显,而且分异性程度具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3)土地利用/覆盖格局的差异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研究区生态环境状况的分异规律,而且土地利用差异性与生态环境状况差异性表现为逆向变化特征。同时由于生物丰度和植被覆盖度等因素的变化,使得大多数单元生态环境状况都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恶化。这种现象在区位条件更为优越、经济更加发达的土地利用变化重点区域表现得尤其明显。

(4)生态环境状况对土地利用有序性和综合变化速率表现出类似的响应特征。不同单元的生态环境状况对土地利用有序性和土地利用综合变化速率的响应程度和方向都存在较大差异,多数区域土地利用变化都引起了系统有序度的降低,并导致区域生态环境状况不断变差。那些本底生态环境状况优良、土地利用有序度较高的单元,其生态环境对土地利用变化一般都表现为正向响应;而那些本底生态环境状况相对较差的区域,往往因为城乡建设用地迅速扩张和耕地资源的大量流失而表现为负向响应,且响应程度不断加强。

基于以上分析,认为在经济快速发展和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应该充分认识区域资源环境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对于土地利用有序度低,且生态环境状况差的区域,应该适当控制土地利用变化速度,并通过合理规划和产业政策调整等措施,引导土地利用向有利于增加

 地 理 研 究27卷592

生物丰度、植被覆盖度和减少环境污染的方向发展,使土地利用趋于有序;而那些土地利用有序度高,且生态环境状况好的区域,往往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此时可以通过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增加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投入,在尽可能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转变低效用地的利用方式,提高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 Barney Cohen.Urban growt h in developing countries:A review of current trends and a caution regarding existing

forecast s.World Development,2004,32(1):23~511

[2] 刘盛和,何书金.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空间分析测算模型.自然资源学报,2002,17(5):533~5401

[3] Martin Herold,Helen Couclelis,Keit h Clarke1The role of spatial metrics in t he analysis and modeling of urban

land use change1Computers,Environment and Urban Systems,2005,29(4):369~3991

[4] 田光进,刘纪远,庄大方,等1基于遥感与GIS的20世纪90年代中国城镇用地时空特征1第四纪研究,2003,23

(4):421~4271

[5] Weber C Puissant A Urbanization pressure and modeling of urban growt h:Example of t he Tunis metropolitan are2

a1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2003,86(3):341~3521

[6] 宗跃光,王蓉,汪成刚,等1城市建设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的潜力—限制性分析———以大连城市化区为例1地理

研究,2007,26(6):1117~11271

[7] 刘彦随,彭留英,陈玉福1东北地区土地利用转换及其生态效应分析1农业工程学报,2005,21(11):175~1781

[8] 莫宏伟,任志远,谢红霞1农牧交错区土地利用动态与生态效应变化———以榆阳区为例1干旱区地理,2005,28

(3):352~3561

[9] 吕昌河,贾克敬,冉圣宏,等1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与案例1地理研究,2007,26(2):249~2571

[10] 喻峰,李晓兵,王宏,等1皇甫川流域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安全评价1地理学报,2006,61(6):645~6531

[11] 蒋勇军,袁道先,章程,等1典型岩溶农业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性质的影响———以云南小江流域为例1地理学

报,2005,60(5):751~7601

[12] 吕晓芳,王仰麟,张镱锂,等1宁夏中部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变化及沙漠化响应———以宁夏盐池县为例1地理研

究,2007,26(6):1157~11661

[13] 李晓兵,陈云浩,王宏,等1中国土地覆盖动态变化幅度的区域分异规律1地理科学,2004,24(3):271~2751

[14] 万荣荣,杨桂山1太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空间分异特征研究1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14(3):298

~3031

[15] 索安宁,巨天珍,熊友才,等1泾河流域土地利用区域分异与驱动力的关系1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6,4(6):

75~801

[16] 王静爱,徐霞,刘培芳1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与人口负荷研究1资源科学,1999,21(5):19~251

[17] 郑袁明,罗金发,陈同斌,等1北京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镉含量特征1地理研究,2005,24(4):542~5481

[18] 史培军,刘宝元,张科利,等1土壤侵蚀过程与模型研究1资源科学,1999,21(5):9~181

[19] 龚建周,夏北成11990年以来广州市土地覆被景观时空梯度分异1地理学报,2007,62(2):181~1901

[20] 白艳莹,王效科,欧阳志云,等1苏锡常地区生态足迹分析1资源科学,2003,25(6):31~371

[21] 周峰,濮励杰,彭补拙1苏锡常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绩效分析1自然资源学报,2006,21(3):392~4001

[22] 谭永忠,吴次芳1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信息熵分异规律研究1自然资源学报,2003,18(1):112~1171

[23] 陈彦光,刘继生1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和形态的定量描述:从信息熵到分数维1地理研究,2001,20(2):146

~1521

[24] 傅伯杰,陈利顶,马克明1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延安市羊圈沟流域为例1

地理学报,1999,54(3):241~2461

[25] 虞孝感,陈雯1城市更新与区域经济发展———以苏锡常为例1城市问题,1995,1:25~301

 3期涂小松等:苏锡常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时空分异及其生态环境响应593

 Spatio2temporal pattern of land use change and its

eco2environm ental response in Su zhou2Wuxi2Ch angzhou R egion

TU Xiao2song,PU Li2jie

(School of G eographic and Oceanographic Sciences,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210093,China) Abstract:The Suzhou2Wuxi2Changzhou(S2X2C)region is one of t he hottest spot s for socio2 economic develop ment in China,t he land use change and corresponding eco2environmental p roblems have intensified f urt her1Taking12county2level cities and dist rict s of t he region as st udy unit s,t he spatio2temporal dist 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were revealed and eco2envi2 ronmental sit uation was evaluated,based on Landsat TM data in1980,1995,2000and relevant statistical and investigation data on eco2environment1Furt her,t 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 he eco2environmental responses to spatio2temporal dist ribution of land use change1Result s of t he st udy show:(1)The dominant types of land use change f rom1980 to2000are t he land expansion for urban onst ruction p urpo se and sharp decrease of culti2 vated land1The conversion of paddy fields to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dispersed in every unit1However,t he conversion of ot her different land types relatively concent rat2 ed in several main unit s1And t he number of dominant types of land use change more from was greater1995to2000t han t hat15yearsago1(2)As an index used to measure land use diversity,D j showed t hat t here were different land use st ruct ure in every unit,and t he di2 versity degree between every two unit s was different but t he difference showed a tendency of decreasing1The information ent ropy of land use st ruct ure was used to weigh land use system orderliness1On t he one hand,it showed t hat land use system tended to be more and more disordered in t he majority of unit s,on t he ot her hand,t he disordered degree be2 comes gredter more o bvious wit h t he develop ment of society and economy1In addition,t he index V indicated t he similar character of land use change rate wit h land use system order2 liness1(3)Eco2environmental sit uation tended to deteriorate gradually in most unit s,es2 pecially in t he recent five years(199522000)1There were distinct and different eco2envi2 ronmental responses to land use change and it s spatio2temporal dist ribution1The p henom2 enon was more out standing in t he main unit s of land use change1(4)In different unit s,t he eco2environmental stat us responded differently to t he orderliness and comprehensive change rate of land use1Moreover,t he response and it s differentiation increased to differ2 ent degrees wit h t he change of land use1In general,t he paper emp hasizes t he response of eco2environment to land use change and it s spatio2temporal dist ribution characteristics1It p ut s forward suggestions concerning t he adjust ment of land use planning,industrial policy and t he optimization of land use pattern and imp rovement of land use mode,on t he basis of simulation and p rediction of land use change and it s po ssible eco2environmental respo nse1 K ey w ords:land use change;eco2environment;spatio2temporal dist ribution;Suzhou2Wuxi2 Changzhou region

民国时期生态环境的演变初探

民国时期生态环境的演变初探 一、民国时期生态环境演变的趋势及原因 (一)民国时期生态环境演变的趋势 前面已经说过,新疆是我国典型的干旱地区,干旱区生态环境演变的 内容,从组成新成分上说,包括荒漠、绿洲之间的相互变化,各部分 之间在面积和形式上的变化和演替。也可以从水系统、土地、植被等 具体的生态成分上看待生态环境的演替。干旱区生态环境的演替可以 是正向演替,也可以是逆向的退化。民国时期,新疆政府更迭频繁, 战祸连绵,社会动荡不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人民生活流离失所, 苦不堪言。由于战乱和滥伐造成森林植被严重破坏,从而引起草原沙 漠化现象日益严重,而历届政府盲目兴修水利和大量垦荒、废荒则对 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而且,由于民国时期新疆人口增长过快,且移民、难民大量涌入新疆,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绿洲生态的 负荷。因此,人类活动与自然因素共同造成了民国时期新疆生态环境 朝着逆向的退化方向演变。总体上表现为“两扩大,一缩小”,即绿 洲与沙漠同时扩大,而处于两者之间的过渡带,包括自然森林、草地、野生动物栖息地和自然水域缩小,以及“局部生态改善,整体环境退化”的状况。 (二)生态环境逆向退化演变的原因 1.盲目兴修水利、开渠垦荒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水是绿洲动植物的生命源泉。在绿洲生命体系中,水是基本的生存条件,没有水,就没有动植物,也就没有绿洲。杨增新、盛世才统治时期,为了发展农业,大量兴修水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时社会经 济的发展,但同时,盲目兴修水利,由于受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 的影响,人为地改变了水的流向和分布,破坏了局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如巴楚县县长李志渠在视察巴楚农村灾情的报告中描述:“二十九年 十二月二十日县长会同公安局冯局长出巡下五台,宣传清枪…该村本

身边生态环境的变化_六年级作文

身边生态环境的变化 身边生态环境的变化身边生态环境的变化大连一面靠山,三面环海。是国家首批“环保模范城市”,又被联合国评为“全球环境500佳”。这里气候宜人、四季分明、环境优美,是很多外地小朋友向往的地方。 还有金石滩、旅顺口、冰屿沟等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也盛产樱桃、苹果、桃子等特色水果,是最适合人们居住的城市。随着社会的发展,大连也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各种变化。这些变化,我觉得有好的方面也有坏的方面。记得前几年我居住的开发区街道上车辆非常少,楼房也不多。 但现在街里塞满了各种车辆,到处大兴土木,高楼林立。生活方便了,但道路拥挤了,树木减少了,空气中充满了二氧化碳的味道,让人嗓子不舒服。工厂也多了,海水变污浊了,因为工厂的污水只能排到大海里去。我担心总有一天海里再也看不到一条鱼。 本应是鲜花怒放的美丽7月,大连却迎来了一场灾难。有家石油企业的输油管道爆炸了,好多原油流进了大海。天空的一边被黑烟笼罩,我在家都能闻到一股刺鼻的味道,让人头混脑涨,窗户都不敢开着。我们全家最喜欢去纳凉的丽娇湾和金沙滩再也不能去了,海边一道道黑色的油迹,被草垫子吸附着,海水变黑散发着讨厌的味道,真是触目惊心,让人心痛!什么时候能变回原来的样子啊?我要从做小事情开始,为生态环境的健康做点贡 第1页共2页

献。 比如少坐汽车多走路;拒绝一次性筷子和餐盒、不使用塑料袋;尽量不使用空调,不乱丢垃圾。积极参加种树活动,不践踏草坪;在学校也节约用水、节约用纸。我希望我们快点长大,好好学习,能够做出马上让空气清新,海水洁净的神奇发明,望让我的家园永远美丽、干净。大连开发区松林小学5年4班郑佳豪 第2页共2页

生态环境的变化与我们的生活

生态环境的变化与我们的生活 教师教育学院应晓波22100610 摘要: 本文主要讨论的是生态环境的变化与我们的生活之间的相互影响。包括气候的变化对人类产生的影响,同时也涵盖了人类的战争,人口增长,人类经济发展对环境产生的影响。通国对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气候的了解及其及气候变化(侧重于气温)对我们生活产生影响的影响分析,还加上对人类战争,人口增长过快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了解和分析,明确人类只有约束自己的行为,建立一种新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模式,才能实现人类的更好的生活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的观点。 前言: 随着人类的发展,文明的进步,我们与生态环境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密切,人类影响生态环境的能力也越来越显著,生态的环境在近些年来遭受我们广泛的破坏。森林植被锐减、不少物种灭绝、淡水资源短缺、绿野变为沙漠、环境趋于恶化。这不是局部事件而是全球共同面临的问题,只是存在区域差异而已。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成为人类力图与环境合谐相处、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唯一抉择,也应该成为全人类的共同理念与责任。那么就人与生态环境这一话题,在下面的文章中,我将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并就这一问题做一些分析。 正文: 自地球诞生以来就有了全球生态环境的变化,这一变化可大致归因于各种物理、化学以及后来才出现的生物过程的相互作用。人类出现之后,各种自然的与人为的因素共同塑造和改变着生态环境,后者逐渐成为影响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而且这种影响力在现代社会愈益显现。在生态环境自身演变的历史上,人类既有可能是幸运儿,也有可能是受害者。作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地球生态系统的一个因子,人类在利用、改造环境的同时,环境也同时反馈于人类——既有可能报答、施惠于万物之灵,也会对灾难的始作俑者施以报复。为了更好地认识当今的环境状况则需要追溯其发展变化的历史,而人类社会的历史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看作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史;因此,无论是基于现实的还是历史的,生态环境探究都有理由回顾历史。 一、中国历史气候变化的研究结果 竺文认为:仰韶和殷墟时代气候温和,年平均温度高于当代2℃;周朝早期寒冷,春秋时期变暖,这一温和气候一直持续至西汉;东汉趋于寒冷,并延续至南北朝;隋唐至11世纪初气候温暖;12世纪初气候转寒并延至14世纪,其中13世纪初、中期存在短暂温暖;15至19世纪气候寒冷,其中17与19世纪更为寒冷;近5 000年来最低温度出现在公元前1000年、公元400、1200和1700年,气温摆动范围1—2℃;在400至800年期间内,可以分出50至100年为周期的小循环。①而后,王绍武、于希贤、满志敏、王子今等诸多科学家对竺可桢的观点进行的修正和完善。1988年成立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2001年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中指出:20世纪全球平均地

南极海冰的时空变化特征

第16卷第1期极地研究Vol.16,No.1 2004年3月CHIN ESE JOURNAL OF POLAR RESEARCH March2004 研究论文 南极海冰的时空变化特征 马丽娟 陆龙骅 卞林根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 提要 依据Hadley中心提供的全球海冰密集度格点资料,利用诊断分析方法,对近35年来南极海冰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南极地区,海冰平均北界和海冰总面积的变化基本一致,可以用海冰北界来研究南极海冰的时空变化特征。南极海冰最多和最少期分别出现在9月和2月;威德尔海和罗斯海地区海冰最多、变化最大,南极半岛地区海冰最少,变化也小;近35年来环南极地区的海冰有明显的减少趋势。南极海冰变化的时空多样性十分明显,存在着5个变化不同的区域,其中有两个区域近35年来海冰范围扩大,面积增加,而另三个区域则海冰范围缩小,面积减少。不同区域的海冰都存在着较明显的2—3年和5—7年主振荡周期。南极海冰时空变化特征的研究对进一步认识南极地区海2冰2气相互作用的物理过程,讨论南极海冰变异与大气环流和天气气候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南极海冰 数学诊断 时空变化 全球变化 1 引言 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举世瞩目的重要课题,南极地区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区和敏感区。科学家们目前正力图从此发现全球气候变化的前兆。极地是地球大气热机运转的冷源所在地,其海洋和大气状况对于全球大气环流和天气气候变化具有重要作用。南极地区是全球地2气系统的主要冷源之一,而赤道地区则是全球地2气系统的主要热源(周秀骥,陆龙骅等,1996)。旋转地球上冷热源的非均匀分布,正是产生大气环流的直接原因。 海冰是南极地区最重要的大气环境特征之一。海冰的存在及其季节和年际变化,是极地海洋状况最显著和变化最大的特征。海冰所具有的高反射率及其对海洋与大气之间热量和水汽交换的抑制作用,以及海冰生消所伴随的潜热变化,对于极地和高纬度地区大气的热量收支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进而影响极地大气冷源的强度。因此,极地海冰覆盖范围的变化可以通过影响极地大气冷源的强度而影响大气环流。另一方面,由于受极地海陆分布及洋流等因素的影响,海冰地理分布不均,导致极地各区域海冰对大气环流的影 [收稿日期] 2004年2月收到来稿。 [基金项目] 科技部基础工作专项资助。 [作者简介] 马丽娟,女,1979年生。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01级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是极地气象与全球变化研究。

基于GIS的土地利用时空动态变化分析

基于GIS的土地利用时空动态变化分析 摘要: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对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分析土地利用时空变化是研究区域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以信阳出山店水库建设为例,运用RS和GIS技术,对研究区不同时期的遥感影进行解译处理,叠加计算和空间分析,通过生成MARCOV土地转移矩阵,构建单一动态度、综合动态度等模型,定量分析土地利用结构的时空变化特征,以揭示不同时空尺度内土地利用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8年间,研究区在水库建成前后土地利用情况发生了显著变化。总体特征表现为水域增加明显,增加量达到10%。林地、建设用地略有增加,耕地显著减少,减少量达到18%。而且不同时段,土地类型的空间动态度变化差异明显。2000-2015年除建设用地外,其他类型土地空间动态度变化均较小。2015-2018年水域和建设用地空间动态度变化尤为剧烈,分别达到98.7%和85.6%。研究成果为区域生态系统健康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为未来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提供有效基础信息支撑。关键词:水库,生态,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动态变化 GIS-based Analysis of Dynamic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nges of Land Use—take the construction of Chushandian Reservoir in Xinyang as an example ZHANG Jun hua ,WU Qing,CHEN jing,WANG Kun ,CHENG Jun jie,LU Heng,LIZiwei (1.mapping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hool of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2.SHui fa planning and design co.LTD) Abstract:This essay takes the construction of Chushandian Reservoir in Xinyang as an example to explain the problems such as the destructive impact on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eservoir project. With the support of GIS technology, the essay conducts geographical calculation and spatial analysis of the remote sensing images and land use maps in different periods of time.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MARCOV transfer matrix, single dynamic degree, comprehensive dynamic degree and other models, the essay aims at doing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nge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nd use structure and revealing

中原经济区城市间相互作用时空格局演变研究

收稿日期收稿日期:2013-05-23;修订日期修订日期:2013-12-09 基金项目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271144)、2013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2013B053)资助。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刘静玉(1971-),男,河南林州人,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城市-区域综合发展、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E-mail:liujy@https://www.doczj.com/doc/6d9412309.html, 中原经济区城市间相互作用时空格局演变研究 刘静玉,杨虎乐,宋琼,范晓霞 (河南大学区域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开封475004) 摘要摘要:将中原经济区30个省辖市市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由“线”→“点”→“面”的分析思路,运用引力模型、潜能模型与潜能得分模型、经济隶属度模型等各种模型,定量分析1990~2010年间中原经济区城市间相互作用时空格局的演变过程与特征。结果表明:城市间相互作用强度的时空差异明显。“线”层次上,城市间的引力和城市联结线数目的增多,逐渐形成辐射网络,引力和联结线数目的变化存在时空差异性。“点”层次上,通过“线-点”叠加分析,城市最大联结线数目增多和城市潜能等级提升的时空差异性明显。而且1990~2010年间各个城市潜能等级跃迁的时空差异明显。“面”层次上,近20多年来,区域中心城市没有变化,但4个中心城市的腹地变化明显,核心组团——郑州组团1990~2000年北扩,2000~2010年东扩;1990~2010年,潜能高值区域的空间收缩也表现出阶段性特征。关键词:城市间相互作用;城市潜能;中原经济区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F129.9 文献标识码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000-0690(2014)09-1060-09 空间相互作用用以表达两地之间的相互联系程度[1],城市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始终是学术界的热点之一。相关研究可归纳如下:第一,研究方法不断更新,多采用定性[2~4]、定量[5~8]以及定性与定量[9,10]相结合的方法展开研究。由于城市间OD(Origin-Desti-nation)交通距离数据获取难度较大,而采用理论模型[11~13]计算相对简单,因此,随着理论[14~18]和模型研究的不断深入,计量模型不断更新[19~24]。第二,数据类型多样化。研究数据分为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因为属性数据的易获取性,研究中多采用由城市属性数据诸如GDP 、人口、投资、城市空间或时间距离等组成的静态数据[25~31]。但属性数据不能直接反映城市之间的动态关系,因此,学者多从人流、物流、技术流、信息流、金融流等方面收集数据[32,33],运用流数据进行研究[27,34~37]。但由于研究多为客货流总量数据[38]或铁路区段OD 数据(单元偏大、空间属性比较笼统),很少涉及城市间OD 数据,即使涉及也多采用替代指标[39]或推算的间接数据[40]。第三,计量模型多样化。计量模型是定量化研究的重要手段,传统的或改进的引力模型[22,41]、城市化曲线[42]、重力模型[20]、可达性模型[21]、地缘经济 关系分析模型[43]、中心职能强度指数模型[26]和城市流强度模型[44~49]是常用的计量方法。此外,相关系数、综合客货量模型[50]、投入-产出模型等也在相关研究中采用[51]。第四,研究内容不断细化。相关研究多从静态角度来研究城市体系某个时间断面上的 空间联系特征[40,52,53] ,并将空间联系细分为经济、 旅游、劳动力流动、行政、社会联系[26,50,54,55]乃至创新联系[56]等,其中以经济联系研究为主[57~60]。第五,主要研究邻近城市和城市群、城市带城市间的相互作用[26,43,45,46,48],针对城市群的研究多集中 于长三角[61,62]、珠三角[26,43]和环渤海城市群[48,63]。 相关研究的主要特点是:第一,数据类型由大量使用静态属性数据,转向动态的流数据。第二,从定性描述转向定量刻画。定量模型表现出多样化趋势,传统模型及其改进模型依旧发挥重要作用,新的计量、数理模型不断引进。第三,不同尺度的城镇体系内部城市间相互作用是传统研究热点,经济联系活跃的邻近城市、发育较好的城市群与经济区域同样是研究的热点区域。第四,城市间作用机理辨析、经济空间划分、区域空间结构优化是相关研究的主要目的。当然,相关研究也存 第34卷第9期2014年09月 V ol.34No.9Sep.,2014 地理科学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力分析

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力分析 摘要:基于1997-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数据,从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变化、土地利用程度的变化、土地利用的动态度、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变化等方面,对重庆市土地利用时空特征进行分析,从经济和社会两个方面定性分析了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人文驱动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利益、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宏观政策、人口因素、交通因素等。结合1997-2010年重庆市相关数据,从定量角度分析表明,人口驱动因子和经济发展驱动因子是影响重庆市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结合重庆实际,提出了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和“三高”农业既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又能保护耕地和保障粮食安全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土地利用;一圈两翼;主成分分析;重庆市 重庆地处长江上游,目前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时期,也处于全国统筹城乡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关键时期与重点突破阶段,如何协调好建设、发展和吃饭的问题就成为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以往对重庆市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只见于局部地区和小流域[1-5],关于全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也仅限于少数文献[6-9]。 本研究基于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通过对相关文献阅读[10-15],从多个角度更加详细地分析了重庆市1997-2010年这14年的土地利用变化,揭示其时空变化特征,并对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进行分析,以期更加合理高效地配置土地资源,正确处理重庆经济社会发展与耕地资源保护、保障粮食安全提供理论依据。 1 重庆市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 1.1 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变化 1997年直辖以来,重庆市土地利用格局迅速变化。①耕地面积1997-2010年逐年减少,每年平均减少7 031.46 hm2。耕地的占用主要是人们追求经济利益和人口增多、大力发展城镇经济产业、旅游业等政策的结果及重庆市直辖后城市化建设,由1997-2010年建设用地审批情况来看,每年建设用地均占用较大面积的耕地。②1997-2010年园地、林地面积呈逐年增加的态势。园地年均增加7 855.03 hm2,林地年均增加58 165.25 hm2。主要由于退耕还林、还园的政策及经济利益的驱动:一是脆弱的生态环境和三峡库区生态保护,实施森林工程和库周绿化带工程建设等改善生态环境;二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园地的经济效益远p 1.2 土地利用程度的变化 区域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是多种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综合结果,可以用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来表征某一区域的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值可以表达为:

中国区域发展时空格局变化分析及其预测_贺三维

收稿日期收稿日期:2016-02-23;修订日期修订日期:2016-08-13 基金项目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01162、41571384)资助。[Foundation: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41601162,41571384).]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贺三维(1987-),女,湖北荆州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E-mail:sanwei.87@https://www.doczj.com/doc/6d9412309.html, 通讯作者通讯作者:王伟武,副教授。E-mail:weiwuwang@https://www.doczj.com/doc/6d9412309.html, 贺三维,王伟武,曾晨,等.中国区域发展时空格局变化分析及其预测[J].地理科学,2016,36(11):1622-1628.[He Sanwei,Wang Weiwu,Zeng Chen et al.Spatio-tem-poral Patter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Forecast in China.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2016,36(11):1622-1628.]doi:10.13249/https://www.doczj.com/doc/6d9412309.html,ki.sgs.2016.11.003 中国区域发展时空格局变化分析及其预测 贺三维1,2,王伟武3,曾晨4,刘明辉1 (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3;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地方政府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3; 3.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58; 4.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摘要摘要:基于1997~2010年的全国省级、地级市和县级多尺度社会经济发展数据库,采用GIS 与空间统计学相结合方法,揭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及其动态演变特征及时空格局的尺度依赖性,并对未来经济发展空间格局进行合理预测。结果表明:①1997~2010年中国经济的空间中心位于河南省境内,并呈现出西北移动的趋势,出现沿海-大陆共生的经济空间格局并逐步均衡化。②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具有较为显著的尺度效应,其分布重心、形状和方位在不同尺度上发生变化;总体而言,空间尺度越小,其经济重心越偏向西南方向,其空间分布形状越接近于正圆,主轴方位越偏东。③预测结果表明未来10~20a 中国经济重心会继续向北移动,略微偏向东部地区,京津冀、长三角等沿海城市群仍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引擎。研究结果可以为各级政府制定区域发展政策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关键词: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多尺度;标准差椭圆;灰色预测模型中国分类号中国分类号:F129.9 文献标识码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000-0690(2016)11-1622-07 区域经济差异一直是经济学家和地理学家关注的重点和难点。在理论研究方面,新古典增长理论、增长极理论、库兹涅茨曲线、内生性增长理论、循环累积因果论等主流经济学理论一般忽视经济 活动的空间性[1,2]。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新经 济地理学的提出,许多经济学家开始重视空间因素的作用,强调经济活动的空间依赖性、空间异质性和空间集聚特征[3~5]。目前经济发展空间格局正成为区域差异研究的核心问题,越来越多的学者予以重视,研究成果日趋丰富,主要归纳为四大特点:①区域差异理论由关注收敛与分异、内生与外生问题,开始注重空间区位和空间布局对经济发展 的作用[6,7] ;②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关注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更注重空间格局的动态演变过程和规律[8,9]; ③研究尺度趋于多元化,由区域、省级、地级市等宏观中观尺度转向于县级等微观尺度[10];④测度方法和技术手段日趋成熟,包括Moran ’s I 指数、局部Moran ’s I 指数、Geary ’s C 指数、热点分析、空间马 尔科夫链、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等[11~13]。然而,目前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①区域发展及差异等地理现象具有较强的空间尺度效应,基于多尺度对比和县级等微观尺度的研究尚不多[14~16]。②研究方法上,多采用地理空间方法(如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分析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集聚或扩散特征[17,18] 。它 侧重于空间数据的自相关问题,但忽略了空间数据的整体性、图像性以及空间格局之间的变异性[19]。因此,本研究将从省级、地级市、县级3个空间尺度上,采用空间格局统计方法来探讨中国经济发展的主体空间格局及其动态变化特征,并对比分析中国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尺度效应,结合灰色预测模型对未来中国经济发展进行时空格局预测,为相关政府部门制定发展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1研究区域及研究方法 1.1研究区域及研究数据 为了揭示经济发展的空间尺度效应,研究以 地理科学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第36卷第11期2016年11月 V ol.36No.11Nov.,2016

全国生态环境十年变化(2000-2010年)

附件 全国生态环境十年变化(2000-2010年) 遥感调查与评估项目通报表扬集体和个人名单 一、通报表扬集体 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 天津市环境规划院 河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山西省环境保护厅自然生态与农村环境保护处 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 辽宁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吉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黑龙江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所 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 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 安徽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 江西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山东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3—

湖北省环境保护厅自然生态与农村环境保护处 湖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生态与农村环境保护处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自然生态与农村环境保护处 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海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农村环境保护处 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环境生态研究所 贵州省环境保护厅自然生态处 云南省环境保护厅自然生态保护处 西藏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 陕西省环境保护厅自然生态保护处 甘肃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 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监测中心站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所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生态环境监测室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自然保护与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环境信息技术研究团队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生态与农村环境规划部 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生态环境遥感部 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运行管理部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4—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生态系统评价与规划研究组 中科院地理学与资源科学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科研计划处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科院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 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数字农业研究室 二、通报表扬个人 李鹏北京市环境保护局水和生态环境管理处 姜磊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 刘春兰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张征云天津市环境规划院 郭健天津市环境规划院 岳昂天津市环境监测中心 王伟河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万宝春河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李霄宇河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李光毅山西省环境保护厅自然生态与农村环境保护处 党晋华山西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马晓勇山西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苏金华内蒙古自治区排污权交易管理中心 布仁图雅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生态监测室 —5—

关于家乡生态环境变化的调查报告

关于家乡生态环境变化的调查报告 1、观察家乡现在的生态环境(河流流量、河水污染、土地植被、耕地利用等), 特别是厂矿企业对周边环境的污染情况。(可采集相关照片) 2、走访家乡的老一辈人,了解家乡以前的景象。 3、针对家乡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你认为采取什么措施能得到好的解决,把你 的想法措施和村中相关负责人进行沟通一下,希望家乡建设的更加美丽! (调查报告样本) 关于家乡生态环境的调查报告 前言:2011年8月10日到2011年8月20日长沙民政学院康复系老服0931班龚发梅、谢庆云在舒塘村就家乡生态环境进行有关调查。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随着全球气温的上升,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大家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不管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经济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经成为负相关因素。舒塘村是一个乡下小村,十年以前这里有山有水,河水清澈见底,溪边小鱼嬉戏,那是一种现代人都十分羡慕的生态状态。可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小溪里鱼儿绝迹,臭水沟瘴气难闻,农药包装随处可见,生活垃圾泛滥。最近由于降水极少甚至出现河水干涸的现象。对于这十年来环境的变化,相信看到这变化经过的人都会感到十分的愧疚。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在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处理好占我国土地面积相当大比例

的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就成为重中之重。对农村的生态环境做好全面认识,并采取合适措施来改善其生态环境已是一件不容忽视的事情。 舒塘村村民主要依靠务农和农闲时的外出务工获得经济来源,周围没有太多工业企业的影响,整体上属于典型的农村环境。 在调查过程中发出的100份问卷中,有效问卷为100%。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舒塘村,80%的人是在溪里提水作为饮用水,但是对此99%的人对此有一定程度的担忧,他们认为农药调水许多也是在溪里,导致很多人就近把农药包装也丢在溪里,致使水中也会或多或少含义农药的成分在里面。而1%的人认为这不足担忧因为溪中有沙石,沙石是对溪水最好的清洁。由于用水的紧张,我们知道89%的人是在溪中洗衣或其它生活用水。 差不多99%的村民对使用后产生的生活污水习惯性的处理方式是随地处理,经过自然的风干,有的会采取下水道排出方式,而下水道的最后出口却是村庄周围的小河流,这并没有从根本上对污水进行处理,反而加重了周围河流的污染状况。 与污水相对应的另一项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的就是各种各样 的垃圾,包括生活垃圾,养殖业垃圾,秸秆杂草等,前三种分别占77%、10%、7%。生活垃圾的问题在于村民的随意排放,以及对一些电子垃圾的随意丢弃,像电池,充电器等,因环保意识淡薄未经过分类和回收处理,就和一般的生活垃圾混在一起丢弃。一些村民在收割后对秸秆就近堆放,部分焚烧,部分经过雨

中国冻土的时空变化特征

中国冻土的时空变化特征 添加收藏 会议名称: 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 摘要: 通过对中国气象台站观测的冻土气象观测资料的整理和分析,研究了中国冻土分布的时空演变规律.主要分析了中国冻土分布的季节变化,开始冻结的日期分布,开始解冻的日 期分布,冻结的时间长度分布以及中国冻土的深度的空间变化,同时也分析了上述特征 的时间变化.主要结论如下: 中国冻土分布十分广泛,季节性冻土和多年冻土影响的面积 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70%.按照决定冻土的形成和分布规律的主要自然因素的综合特 征,可将冻土划分为三个东部,西北,青藏高原三个区域.在东部区域从最北端的大小兴 安岭地区到长江流域都有冻土分布,在个别年份冻土的范围扩展到浙江,湖南,福建等 省份,在中国西北地区,青藏高原地区都有广泛的多年冻土和季节性冻土的分布.中国东 部地区冻土的分布主要表现为纬度地带性规律,而青藏高原冻土分布主要表现为高度地 带性,西北地区则兼而有之. 中国季节性冻土具有显著的年内变化特征,季节性变化明 显,冻结主要从9月开始,由北向南逐渐推进,在冬末春初我国的冻土面积和深度都达 到最大,北方部分地区以及青藏高原部分地区冻结深度超过了100cm,部分地区超过了 200cm.在夏季,季节性冻土面积不断减少,八月份达到最小.而秋季,春季则是过渡季 节,秋季冻土面积和深度不断增加,春季则相反.从冻结时间长度来看,大小兴安岭地区 和青藏高原地区的季节冻结区冻结时间长度最长,其时间长达半年以上,江淮流域冻土 的冻结时间最短,只有两到三个月左右的时间.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近几十年来,中国 地区的冻土总体表现为最大冻土深度减小,冻结时间推迟,融化时间提前,冻结持续日 缩短,多年冻土面积萎缩,以及冻土下界上升的总体退化趋势.冻土的主要转型时期发生 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同时在一些地区的冻土也有不同的变化,例如在东北大兴安岭 部分地区,青藏高原的柴达木盆地北部地区,青海东南部部分地区冻土是总体是呈增加 的趋势的. 关键词: 冻土分布,空间分布,年际变化,冻土气象观测,冻结时间 会议年代: 2006

近10年中国大气PM_10_污染时空格局演变_李名升

地理学报ACTA GEOGRAPHICA SINICA 第68卷第11期 2013年11月V ol.68,No.11Nov.,2013 收稿日期:2013-05-28;修订日期:2013-07-26 基金项目: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30430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10YJCZH130; 11YJA630008)[Foundation:The Forestry Public Welfare Project of China,No.201304301;The Research Projects of the Social Science and Humanity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No.10YJCZH130; No.11YJA630008)] 作者简介:李名升(1981-),男,山东安丘人,博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环境质量综合分析与评价研究。 E-mail:lims@https://www.doczj.com/doc/6d9412309.html, 1504-1512页 近10年中国大气PM 10污染时空格局演变 李名升,张建辉,张殷俊,周磊,李茜,陈远航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北京100012) 摘要:为分析近10年来中国PM 10污染时空格局演变,运用统计学和GIS 方法对2002-2012年 PM 10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地级及以上城市ρ(PM 10)年均值由0.130mg ·m -3下降至 0.076mg ·m -3,达标城市比例由37.6%上升至92.0%;环保重点城市ρ(PM 10)日均值超标天数比 例由24.7%下降至7.0%。②12月份PM 10污染最重,其次为1月和11月;8月份污染最轻,其 次为7月和9月。③PM 10的重污染区域明显减小,由集中连片分布变为零星点状分布。但空间 格局未发生明显变化,北方尤其是西北、华北地区及山东、江苏、湖北一直是PM 10污染相对 严重地区。④北方地区PM 10污染重于南方地区,两者的差异主要发生在北方采暖期(1-4月及 11-12月)。⑤PM 10污染的改善主要体现在重污染城市的改善,1/10左右的重污染城市对降低 全国PM 10平均浓度的贡献约占1/3,而清洁城市PM 10污染则有加重趋势。⑥环保重点城市污 染天气以轻度污染为主,占全部污染天数的80.4%。受沙尘天气影响,3、4月份发生严重污染 天气的比例较高。 关键词:可吸入颗粒物;PM 10;时空格局;空间分异;空气质量 DOI:10.11821/dlxb201311006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及机动车保有量的大幅增加,环境空气质量尤其是城市空气质量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已成为威胁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挑战。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SO 2)、氮氧化物(NO x )、臭氧(O 3)、颗粒物(PM)及有机物等。其中,颗粒物是空气污染中较为普遍且危害较大的污染物之一[1]。颗粒物中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10μm 的称为可吸入颗粒物(PM 10)。由于PM 10能够进入人体的呼吸系统甚至深入肺泡进入人体的血液循环[2-3],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更大。有研究表明: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与呼吸统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的发病率、死亡率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4-5],此外,颗粒物浓度对大气能见度[6]和全球气候变化[7]也有重要影响。因此,围绕污染分布[8]、健康风险评价[9]、污染来源[10]、影响因素[11]、预测与模拟[12-13]等方面,PM 10的研究已经成为国际大气环境研究的热点之一。 PM 10是影响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14],开展对PM 10的相关研究对我国更具有重要意义。自2000年以来,众多学者在PM 10的污染特征[15-16]、健康评价[17-19]、源解析[20]、跨界污染[21]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分析气象因素[22-23]、沙尘[24]等条件对PM 10污染的影响,试图建立颗粒物的排放源清单[25],尝试应用遥感手段进行PM 10监测[26-27]。但这些研究多针对某一城市,且时间序列较短[15-16,18-20],缺乏大尺度长时间序列的研究,对PM 10空间分布规律的探讨更少。 本文利用地级及以上城市2002年以来的监测数据对PM 10污染时空格局进行分析,以

生态环境史

生态环境史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1.拉尼娜又称“反厄尔尼诺”或“冷事件”,都与全球变暖有关,厄尔尼诺在暖冬和冷 夏;拉尼娜发生在冷冬和暖夏。对于雪灾带来的问题进行深刻的检讨和反思 2.生态环境史: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其标志是S·海斯的《保护与效率主 义》和R·纳什的《荒野与美国思想》出版,70年代成为国际史学界最引人关注的新领域之一 3.生态环境: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主要或完 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 4.生态环境史主要研究有史以来生态环境的变迁过程,探讨生态环境与人类相互作用的关 系及其负面效应,其研究核心是生态环境变迁的过程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生态环境史研究应当属于生态环境科学与历史学相交叉的研究领域 5.生态环境史学科的特点:①研究时空的宽泛性;②研究方法的综合性:充分吸收和借鉴 历史学、生态学及其它多种学科的研究成果实现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有机的内在统一; ③研究内容的多元性;④研究成果的实用性 7、通过对中国历史时期人口与环境关系的考察,我们可以得出一下结论 1)中国历史上的环境问题主要是自然生态环境的退化和恶化,而且出现的年代很早,这其中有地质地貌自然运动的原因,但主要还是人类活动,特别是农业生产活动扩大引起的

2)中国人口与环境展的相互影响历史久远,年代越早,人口对环境的影响越小,相反环境对人口增长的制约力量越强,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人类干预自然环境的增强,规模扩大,人口增长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日益明显,同时生态系统的反弹作用也表现更加强劲,从而使人口与环境关系逐步陷入恶性循环 3)历史上生态环境质量恶化的时期都是人口较多或增长较快的时期,人口增长通过剧烈的农垦活动而冲击环境。归根结底,中国历史上的环境问题是过多人口带来的,帝国主义的入侵和掠夺加剧了环境恶化 4)中国历史上环境状况不断恶化的一个重要社会原因,首先是延续几千年的封建王权统治和严重窒息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其次是历史后期采取的刺激人口膨胀的人口政策 5)就整体来讲,人们对自然生态规律没有认识,对自然资源只知索取,不知保护,更不知投入,也是生态环境恶化和人口与环境矛盾紧张加剧的重要原因之一

生态环境问题

模块二、生态环境保护及其自然灾害对我国的主要影响 【时间安排】2012年4月初————2012年5月中旬 (1)、水土流失问题 ①我国典型地区: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区、云贵高原、东北地区;② 产生的原因:自然原因:a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b地表植被稀少;c黄土土质疏松 ;人为原因:a植被的破坏;b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c开矿。③治理的措施:a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b植树造林;c小流域综合治理;d 增施有机肥,培育绿肥,秸杆还田; ④治理的意义: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生态系统;建立生态农业模式,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2)、荒漠化问题 ①我国典型的地区:西北地区(新疆、青海、内蒙等地) ②产生的原因:自然原因:a处于内陆地区,降水少;b全球变暖,蒸发旺盛;c鼠害、蝗害。人为原因:a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b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c交通线等工程建设保护不当。 ③治理措施: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发菜等 ④治理意义: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3)、干旱缺水问题 ①我国典型地区:华北地区春旱、西北十年九旱、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南方地区冬旱 ②华北地区: 产生原因:自然原因:a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b降水季节、年际变化大;人为原因:a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b水污染严重;c浪费多,利用率低。 治理措施:(开源节流)a南水北调;b修建水库;c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d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e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f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利用率;g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海水淡化等。 (思考:华北春旱原因:①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较强②夏季风弱,雨季未到③春耕需水量大. 东北地区为何没有形成春旱:①春季气温回升慢,蒸发较弱②有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长江中下游伏旱:7、8月受副高控制,降水少. 广东冬旱:①冬季盛行大陆风,降水少

土地利用现状及时空变化分析

土地利用现状及时空变化分析 [摘要] 目前,修武县的第二次土地大调查已结束,通过这次土地大调查,摸清了修武县的土地利用现状情况,本文通过对比分析1996-2009年间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介绍了近年来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与趋势分析,并就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土地利用调查时空变化 0 引言 土地是人类在这个星球上赖以生存的不可再生资源,是一个国家立国的基本要素。土地利用变化是全球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研究内容,它不仅体现在数量结构的变化,更是空间格局的变化,通过对土地利用现状的时空变化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掌握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对及时调整土地利用政策、科学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决策参考。 1 研究区域概况 修武县地处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南麓,介于东经113°08′17”-113°32′03”,北纬35°07′39”-35°28′32”之间,隶属焦作市。东邻新乡市获嘉县与辉县市,南和武陟县接壤,西与焦作市区毗邻,北靠山西省晋城市与陵川县。县域东西宽约36公里、南北长约40公里,全县辖3镇、5乡、223个行政村,总面积为668.03平方公里。 2各类土地分布及利用情况 (一)土地利用现状成果 根据修武县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据库统计结果,目前修武县土地总面积为66803.66公顷,其中耕地24964.9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7.39%;园地318.83公顷,占总面积的0.48%;林地26106.82公顷,占总面积的39.08%;草地2635.06公顷,占总面积的3.94%;交通运输用地1712.48公顷,占总面积的2.56%;水利及水域设施用地1865.81公顷,占总面积的2.79%;其他土地1200.61公顷,占总面积的1.80%;城镇村及工矿用地7999.12公顷,占总面积的11.97%。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林地和耕地是面积最大的地类,说明修武县仍是一个传统的、以农业、林业为主的地区;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面积比例11.97%,说明修武县城镇化率未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二)土地利用分布情况分析 在耕地分布中,南水北调以南地区主要为水浇地,该地区地势平坦,土地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