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上《散文诗两首》2
- 格式:doc
- 大小:50.50 KB
- 文档页数:4
七年级上册散文诗二首原文七年级上册散文诗二首分别为泰戈尔《金色花》和冰心的《荷叶母亲》,原文如下:1、《金色花》泰戈尔假如我变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么?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么?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儿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
”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2、《荷叶母亲》冰心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
祖父笑着对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里添了你们三姊妹。
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郁的天,我觉着有些烦闷。
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凋谢了,白辨小船般散漂在水里。
梗上只留下小小的莲蒂,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
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了,窗外雨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
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
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对屋里的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斜过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雨势并不减退,红莲也不摇动了。
散文诗二首七年级上册好的,以下是以散文诗二首七年级上册为主题创作的三篇散文:篇一《散文诗二首七年级上册》哎呀,说起这七年级上册的散文诗二首,我心里那是五味杂陈呐!《金色花》和《荷叶·母亲》,就像是两道独特的风景,在我学习的道路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
也许你会问,不就是两篇课文嘛,能有啥特别的?嘿,这你可就不懂了!《金色花》里那个调皮可爱的孩子,变成金色花跟妈妈捉迷藏,多有意思啊!我就在想,要是我也能有这样神奇的能力,那该多棒!可能我会变成一只小猫,在妈妈累了的时候,蹭蹭她的腿,给她带来一点温暖。
也许我还会变成一阵风,在她热的时候,轻轻拂过她的脸庞,给她一丝凉爽。
再看《荷叶·母亲》,那雨中的荷叶护着红莲,就像妈妈护着我们一样。
这场景,让我一下子想起了那次我生病的时候,妈妈那焦急的眼神,那一夜未眠的照顾。
难道这不是最伟大的爱吗?我觉得这两篇散文诗,就像是生活中的两面镜子。
一面照出了我们的童真和对妈妈的依赖,另一面则照出了妈妈无私的爱和付出。
哎呀呀,我有时候就在想,要是没有这样的好文章,我们怎么能懂得这些深深的情感呢?这七年级上册的散文诗二首,可真是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人生课!你们说,是不是?篇二《散文诗二首七年级上册》嘿,朋友!你知道七年级上册那两篇散文诗吗?对,就是《金色花》和《荷叶·母亲》!说起来,这《金色花》可真是让我脑洞大开啊!想象一下,自己能变成一朵金色花,悄悄地看着妈妈,时不时逗她一下,这得多有趣!我就在想,我要是那朵花,可能会在妈妈找我的时候,偷偷笑出声,然后看她一脸疑惑的样子。
也许妈妈会自言自语:“这孩子跑哪儿去了?”而我就在一旁乐不可支。
《荷叶·母亲》呢,那画面感简直太强了!下雨天,荷叶护着红莲,这不就跟我遇到困难时妈妈护着我一模一样吗?我曾经考试没考好,心情低落得像个蔫了的茄子,觉得整个世界都灰暗了。
这时候,妈妈没有责备我,而是给我鼓励,就像那荷叶为红莲遮风挡雨。
2019-2020学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散文诗两首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 学习诗歌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真情的写法。
2. 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3. 领悟散文诗对母爱的歌颂,进而激发关爱母亲、回报母亲的炽热情怀。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从一首现代诗或孟郊的《游子吟》,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1. 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 检查课文诵读及字词掌握情况。
3. 检查搜集的作者及作品情况。
散文诗小常识: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体,一般篇幅短小,具有诗的意境和散文表现力。
表象是散文,本质是诗。
三、学习《金色花》1. 作者简介泰戈尔(1861-1941)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
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
代表作有诗集《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吉檀迦利》。
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写了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20多部剧本及大量文学、哲学、政治论著,并创作了1500多幅画,写了难以统计的众多歌曲。
2. 听读课文根据诗歌内容,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做到情感融合;根据情感的需要,确立朗读语速。
做到语速适宜;根据诗歌意境,确定轻读重读及音长音短。
做到轻重分明;根据语境的关系,确定诗句的节奏停顿。
做到节奏恰当。
3. 初读感知请同学们说说这首诗写了几个人物?写了他们之间的什么事?写了“我”(一个孩子)突发奇想,变成金色花,与母亲嬉戏。
4. 文中“我”与妈妈进行了几次嬉戏?妈妈做祷告时,我开放花瓣,散发香气;读书时,将影子投在书页上;拿灯去牛棚时,跳到妈妈面前,恢复原形。
5. 从文中故事中,你感受到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妈妈)?请大家用这样的句式来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我从文中这句话(这几个词)中,感受到这是一个的孩子(妈妈)。
孩子:天真活泼、调皮可爱,热爱妈妈。
妈妈:慈爱善良,勤劳美丽,疼爱孩子。
6. 为什么“我”变成金色花为妈妈所做的事要“暗暗地”、“悄悄地”呢?孩子懂得母亲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
七年级上册《散文诗两首》课文原文《金色花》泰戈尔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阴,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
”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荷叶﹒母亲》冰心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
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
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
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面。
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
那一朵红莲,昨天还是菡(hàn )萏(dàn)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
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qī)斜。
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
2019-2020年七年级上《散文诗两首》2
教学目标:
1.把握诗文感情基调,有感情朗读诗文。
2.在诵读中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3.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教学重难点:
1.在诵读中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2.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设想:《金色花》和《荷叶母亲》是表现母爱的两首诗歌,学好这一课,要让学生通过充分的朗读培养语感,提高朗读能力;让学生体验亲情,激发他们关爱母亲,回报母亲的炽热情怀。
这堂课以朗读贯穿,让学生通过充分的朗读感悟,体会文中的母子深情。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发表见解的能力,让学生理解尊母、爱母的主旨,并付出实际行动。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金色花》
一、导入:播放《鲁冰花》音乐。
同学们你们在歌中听出了什么感情?(学生回答),不错是对妈妈的依恋之情,是对母爱的赞美,是儿女对母亲的深情的倾诉。
母爱,人类永恒的主题,今天一起走进《金色花》体会大诗人泰戈尔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二、整体感知:
1.走近作者:(学生班内交流,教师出示课件补充)
泰戈尔(1861-1941)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
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生于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富有哲学和文学艺术修养的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
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
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
写了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20多部剧本及大量文学、哲学、政治论著,并创作了1500多幅画,写了难以统计的众多歌曲。
代表作有《新月集》和《飞鸟集》等。
2.听读课文:注意朗读的字音、停顿、语调、抑扬顿挫,轻重缓意。
听读中想一下改用怎样的语调来朗读?示例:轻松活泼,表现儿童的调皮。
3.自读课文,带着感情读给同桌听,准备朗读展示。
4.再读课文,思考:①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
示例:“我”——一个机灵可爱的孩子突发奇想变成金色花与母亲嬉戏。
②我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孩子?(活泼可爱、热爱母亲)
我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妈妈?(慈爱善良、疼爱孩子)
③我与妈妈进行了哪三次嬉戏?做祷告时散发香气;读书时将影子投在书页上;拿灯去牛棚变回孩子,求妈妈讲故事。
三、合作探究(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进行思辨):
寻美之旅:你发现诗歌美在哪里?(小组讨论学习。
老师着重引导学生通过品味语言美去感受亲情美和母子的形象美。
)
预设示例:
想象力之美:泰戈尔的想象新奇而美妙,通过想象孩子变成金色花与母亲嬉戏,象征孩子回报母亲的心愿,反映了母爱的光辉。
语言之美:“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话语中含着嗔怪。
就是这种嗔怪——一个“坏”字,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妈妈”对我的浓浓的母爱。
而此时“我”却说“我不告诉你,妈妈。
”也只一句,就将孩子的调皮描写得淋漓尽致。
这是一幅多么真实的母子画面,也是生活的写照。
亲情之美:孩子领受着母爱,他想回报母爱,于是就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让妈妈嗅到花香,让妈妈看书不伤眼睛,表现了孩子对母亲的浓浓的爱。
拓展延伸:
1.背诵文章竞赛。
2.在这首诗中,你感悟到了什么?请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
课堂小结(学生小结基础上教师总结):
诚如汪国真说“我们也爱母亲/却和母亲爱我们不一样/我们的爱是溪流/母亲的爱是海洋”,无论如何,请用小草的芳馨,请用溪流的欢歌来回报我们的母亲。
从现在开始,从点点滴滴做起。
作业:写一写:孩子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宁愿化作一朵圣洁的金色花,悄悄地爱着母亲,带给母亲一份芳香、一片影子、一个惊喜。
善良而富有想象力的你们呢?将以怎样的方式回报母亲,为爱你的母亲做点什么呢?请你按照“假如我变成了,我要”的句式,写一段话,表达你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吧。
第二课时《荷叶母亲》
一、导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的这首《游子吟》可以说是古人对母爱赞美的千古绝唱了。
母爱作为一个永恒的主题,我们该如何表
现母爱那?是写冷暖问候,还是写病痛关爱?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荷叶母亲》这篇优美的散文诗为我们做出了回答。
下面我们一起来寻找吧!
二、整体感知:
1.学生交流作者的有关情况(教师出示课件补充)。
作家简介:冰心(1900~1999)现、当代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
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女士,男士等。
原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幼年时代就广泛接触了中国古典小说和译作。
她1923年于燕京大学文科毕业后赴美留学,1926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回国。
冰心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涌现出的最知名的女作家之一,曾于1921年参加由茅盾、郑振铎等人发起的文学研究会,努力实践“为人生”的艺术主张。
冰心的著作丰富,小说有《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等,散文有《笑》《往事》等,诗集有《繁星》《春水》等。
创作最显功力的是“冰心体”散文,它们以细腻温柔而又微带忧愁的情调,轻倩灵活而又含蓄不露的笔调写童心、母爱和自然,语言清新隽丽,耐人寻味。
2.字词检查(小组互查)
姊.妹(zǐ)菡萏
..(páihuái)荫蔽.(bì)欹.(qī)斜
..(hàndàn)徘徊
3.听读课文:注意朗读的字音、停顿、语调、抑扬顿挫,轻重缓意。
4.小组合作朗读展示。
思考: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作者是怎样的思路写作的?
示例:文章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重点写雨中的莲花,在雨中作者发现荷叶掩盖起莲花,触动了自己,于是产生了联想,想起了母亲,想起了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景,于是借此景抒发自己对母亲保护儿女成长的感情。
三、合作探究:
1.请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先练读,然后美美的读一读读,细细地品一品,可以“我喜欢(段),因为”的句式表达。
示例:我喜欢“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因为荷叶倾侧过来覆盖红莲正如母亲为自己遮风挡雨,无畏地为红莲遮蔽.作者被感动了。
感叹母亲为自己的付出,意思是,自己困难的时候,只有母亲无私的帮助自己。
示例:我喜欢“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因为这几句话写出了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坎坷与磨难的人,母爱是伟大的,可以使我的痛苦得到安慰,失望中得到希望,在冷落时得到幸福,表达了子女对母爱的赞颂,深化了主题。
2.质疑提升:学生针对所学进一步提出不明白的问题,(鼓励学生质疑)
(1)文章写莲,先作平平淡淡的叙述,“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这样写有
什么作用?
示例:红莲是全文着力用墨的重点。
作者先作平平淡淡的铺垫,接着把花放在人的背景中认识,花瑞人祥,三蒂莲的开放展示出吉祥的征兆,把花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下文的以花喻人埋下伏笔。
由父亲的朋友送的莲花引出下文九年前在家中院子看到的红莲,引入自然。
有八年未看到莲花,但却对九年前看到的莲花记忆犹新,说明莲花给自己的印象深刻。
(2)园里莲花有很多,只择其中两朵来写,这里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有什么作用?
示例:两朵莲花,一红一白,一谢一安然,以白衬红,更突出红莲在勇敢慈怜的荷叶的庇荫下的幸福
四、拓展延伸:
本诗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请你也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表现对母亲的爱。
(学生试写,老师指导)
示例:母亲是挺拔的树,我是树上的果儿。
母亲是灯塔,我是夜航的船儿。
课堂小结:这篇文章所描绘的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场景,十分温馨感人,既充满了浓浓的爱意,又让人顺理成章的联想到母亲的呵护及关爱,从而使荷叶母亲的形象美好又伟大。
希望大家用心去感受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作业:1.积累读一读中字词。
2.同学们,让我们摘下两颗星星,点亮母亲的眼睛;掬起一捧月华,抚平母亲脸上的皱纹;拿起手中的笔,诉说对母亲的爱……以《妈妈,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小作文,4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