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年新第13题工艺流程选择题(1)

2016年新第13题工艺流程选择题(1)

2016年新第13题工艺流程选择题(1)
2016年新第13题工艺流程选择题(1)

浙江省2016年高考理综化学第13题练习(1)

1.固体X只可能由A1、(NH4)2SO4,MgCl2. FeCl2, AlCl3, AgN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某同学对该固体进行了如下实验: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气体甲一定是纯挣物

B白色沉淀甲可能是混合物

C.固体X中一定存在AlCl3、(NH4)2SO4, MgCl2

D.固体X中一定不存在FeCl2、AgNO3

2.某固体混合物可能含有Al、(NH4)2SO4、MgCl2、AlCl3、FeCl2、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对该混合物做如下实验,所得现象和有关数据如图(气体体积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体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混合物中一定不存在FeCl2和NaCl

B.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为:AlO2﹣+H++H2O=Al(OH)3↓

C.混合物中一定含有Al、(NH4)2SO4、MgCl2三种物质,无法判断是否含有AlCl3

D.白色沉淀5.80g是Mg(OH)2

3.CuCl 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是一种重要的催化剂。工业上,由孔雀石(主要成分Cu(OH)2·CuCO3,含FeS、FeO 和SiO2 杂质)制备CuCl 的某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H2O2 将溶液1 中Fe2+氧化为Fe3+,再通过控制pH 转化为Fe(OH)3 除去

B .CO32-作用是控制溶液pH ,促使CuCl 沉淀的生成

C .SO32-将溶液3 中的Cu2+还原,反应得到CuCl

D .若改变试剂加入顺序,将溶液3 缓慢加入到含大量SO32-/CO32-的溶液中,同样可制取CuCl

4.高纯度氧化铝有广泛的用途,某研究小组用以下流程制取高纯度氧化铝:

以下说法不合理的是:

A. “除杂”操作是加入过氧化氢后,用氨水调节溶液的pH 约为8.0,以除去硫酸铵溶液中的少量Fe 2+.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 2++H 2O 2+4NH 3?H 2O=2Fe (OH )3↓+4NH 4+

B.配制硫酸铝溶液时,需用硫酸酸化的目的是抑制Al 3+水解

C.“结晶”这步操作中,母液需要蒸干后才能获得铵明矾晶体(含结晶水)

D.“分离”操作的名称是过滤

5.某固体混合物可能由Al 、(NH 4)2SO 4、MgCl 2、FeCl 2、AlCl 3中的两种或多种组成,现对该

混合物做如下实验,所得现象和有关数据如图所示(气体体积数据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关于该固体混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定含有Al ,其物质的量为5/3mol

B .一定不含FeCl 2,可能含有MgCl 2和AlCl 3

C .一定含有(NH 4)2SO 4和FeCl 2

D .一定含有(NH 4)2SO 4和MgCl 2,且物质的量相等 6.某同学采用工业大理石(含有少量SiO 2、Al 2O 3、Fe 2O 3等杂质)制取CaCl 2·6H 2O ,设计

了如下流程:

第12题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固体Ⅰ中含有SiO 2,固体Ⅱ中含有Fe(OH)3

B .使用石灰水时,要控制pH ,防止固体Ⅱ中Al(OH)3转化为AlO 2-

C .试剂a 选用盐酸,从溶液Ⅲ得到CaCl 2·6H 2O 产品的过程中,须控制条件防止其分解

D .若改变实验方案,在溶液Ⅰ中直接加氨水至沉淀完全,滤去沉淀,其溶液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也可得到纯净CaCl 2·6H 2O

7.工业上用含有少量氧化铁杂质的废铜粉为原料,制取硫酸铜的主要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 “过量酸”不适合用硝酸或浓硫酸,固体B 可以用CuO 、Cu(OH)2或Cu 2(OH)2CO 3 B .通入的气体A 可以是O 2或Cl 2

C .通入气体A 之前的混合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是:Fe 2+

、Cu 2+

、H +

D .将从溶液中得到的硫酸铜晶体在空气中加热,可制得无水硫酸铜

8.硼氢化钠(NaBH 4)为白色粉末,容易吸水潮解,可溶于异丙胺(熔点:-101℃,沸点:33℃),

在干空气中稳定,在湿空气中分解,是无机合成和有机合成中常用的选择性还原剂。某研究小组采用偏硼酸钠(NaBO 2)为主要原料制备NaBH 4,其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实验室中取用少量钠需要用到的实验用品有镊子、滤纸、玻璃片和小刀 B .操作②、操作③分别是过滤与蒸发结晶

C .反应①加料之前需将反应器加热至100℃以上并通入氩气

D .反应①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9.某矿石主要含CuO 和Cu 2(OH)2CO 3,以及少量Fe 2O 3、FeO 和SiO 2。按如下流程可制得Cu 3N 和铁红。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每生成1mol Cu3N,转移的电子为6mol

B、滤液G可以并入滤液E加以利用

C、加入NH4HCO3溶液需控制温度以抑制Fe2+水解和NH4HCO3分解

D、由FeCO3转化为Fe2O3的操作包括洗涤、干燥、空气中煅烧

10.纳米CdSe(硒化镉)可用作光学材料。在一定条件下,由Na2SO3和Se反应生成Na2SeSO3(硒代硫酸钠);再由CdCl2形成的配合物与Na2SeSO3反应制得CdSe纳米颗粒。流程图如下:

已知:①纳米颗粒通常指平均粒径为1~100nm的粒子

②CdSe纳米颗粒的大小影响会其发光性质。在一定配位剂浓度下,避光加热步骤中反应时间和温度对纳米颗粒平均粒径的影响,结果如左图所示;某温度下配位剂浓度对纳米颗粒平均粒径的影响,如右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分离提纯CdSe 时一般向溶液中加入丙酮,以增强溶剂极性,有利于CeSe 的沉淀,提高收率。

B .一般可用NaOH 调节Na 2SeSO 3溶液的pH 值,在此过程中会有HSe -和HSO 3-生成。

C .该纳米颗粒不能使用常压过滤或者减压过滤分离,因为其易在滤纸表面形成一层致密而厚实的膜,阻碍溶剂的通过。

D .改变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可以得到不同发光性质的CdSe 纳米颗粒;且若要在60℃得到3.0 nm 的CdSe 纳米颗粒,可尝试降低配位剂浓度的方法。

浙江省2016年高考理综化学第13题练习(1)

参考答案

1. D

2. C

3. D

4. C

5. D

6. D

7. B

8. B

9. A

10.D

第二次世界大战练习题(初中历史)

15第二次世界大战练习题 一、根据提示写出具体事件,包括时间. 1、二战期间,三次闪击战 2、三个法西斯国家投降的顺序及时间 3、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 4、苏联军民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5、二战达到最大规模的标志: 6、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的标志: 7、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8、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的战役: 9、二战欧洲战事结束的标志: 10、二战结束的标志: 11.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召开的国际会议 (1)1945年2月: (2)1945年7月: 12.二战期间苏美英三国政府首脑: 13.二战的主要战场:

二、选择题 1.《凡尔赛条约》的缔造者之一,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指出:“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和约不公平,那么它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下列事件能证实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的预言的是() A.组织三国同盟,对抗三国协约 B.出兵山东,占领青岛 C.对外侵略扩张,发动二战 D.成立国联,对抗英国 2.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 A.九一八事变B.七七事变 C.德国突袭波兰D.日本偷袭珍珠港 3.刘辉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二次大战转折点”。她查找的应该是() A.斯大林格勒保卫战B.萨拉热窝事件 C.诺漫底登陆战D.柏林战役 4.电影《拯救大兵瑞恩》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诺曼底登陆的情景。下列对诺曼底登陆的表述正确的是() A.开辟了欧洲第一战场 B.法西斯德国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 C.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D.导致了意大利的率先投降 5.1941年9月,德军进攻苏联首都,苏联军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浴血奋战,最终取得了首都保卫战的胜利,打破了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这场战役是()A.莫斯科保卫战 B.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C.诺曼底登陆 D.攻克柏林战役 6、图片是凝固的历史,观察下图,①处填()

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答题规律大总结

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答题规律大总结! 一、考点分析 无机化工题实际上是考查考生运用化学反应原理及相关知识来解决工业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解此类型题目的基本步骤是: ①从题干中获取有用信息,了解生产的产品 ②分析流程中的每一步骤,从几个方面了解流程:A.反应物是什么;B.发生了什么反应;C.该反应造成了什么后果,对制造产品有什么作用。抓住一个关键点:一切反应或操作都是为获得产品而服务。 ③从问题中获取信息,帮助解题。 了解流程后着手答题。对反应条件的分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对反应速率有何影响?对平衡转化率有何影响?对综合生产效益有何影响?如原料成本,原料来源是否广泛、是否可再生,能源成本,对设备的要求,环境保护(从绿色化学方面作答)。 二、工业流程题中常用的关键词 原材料:矿样(明矾石、孔雀石、蛇纹石、大理石、锂辉石、黄铜矿、锰矿、高岭土,烧渣),合金(含铁废铜),药片(补血剂),海水(污水) 灼烧(煅烧):原料的预处理,不易转化的物质转化为容易提取的物质:如海带中提取碘 酸:溶解、去氧化物(膜)、调节pH促进水解(沉淀) 碱:去油污,去铝片氧化膜,溶解铝、二氧化硅,调节pH促进水解(沉淀) 氧化剂:氧化某物质,转化为易于被除去(沉淀)的离子氧化物:调节pH促进水解(沉淀) 控制pH值:促进某离子水解,使其沉淀,利于过滤分离 煮沸:促进水解,聚沉后利于过滤分离;除去溶解在溶液中的气体,如氧气趁热过滤:减少结晶损失;提高纯度 三、工业流程常见的操作 (一)原料的预处理 ①粉碎、研磨:减小固体的颗粒度,增大固体与液体或气体间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研磨适用于有机物的提取,如苹果中维生素C的测定等) ②水浸:与水接触反应或溶解。 ③酸浸:通常用酸溶,如用硫酸、盐酸、浓硫酸等,与酸接触反应或溶解,使可溶性金属离 子进入溶液,不溶物通过过滤除去。近年来,在高考题出现了“浸出”操作。在化工生产题中,矿物原料“浸出”的任务是选择适当的溶剂,使矿物原料中的有用组分或有害杂质选择性地溶解,使其转入溶液中,达到有用组分与有害杂质或与脉石组分相分离的目的。 ④灼烧:除去可燃性杂质或使原料初步转化,如从海带中提取碘时的灼烧就是为了除去可燃性杂质,将有机碘转化为碘盐。

信息与信息技术课后检测题 (1)

《信息与信息技术》课后检测题 班别姓名学号成绩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5分) 1.具有普遍性、共享性、载体依附性、价值相对性、时效性等特征。 A.信息技术 B.信息 C.信息素养 D.电脑 2.现代社会中,人们把称为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A.物质、能量、知识 B.信息、物质、能量 C.财富、能量、知识 D.精神、物质、知识 3.信息无处不在,下列属于信息的是() A.一台收音机 B.计算机 C.报上登载的足球赛的消息 D.一本书 4.天气预报、市场信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这体现了信息的_________。A.载体依附性 B。时效性 C。共享性 D。必要性 5. 关于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信息可以被人们交流、存储或使用 B.信息不可以被交流与传递 C.信息需要通过载体才能传播 D.信息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6.李老师收到一条手机短信,短息内容为“您已获得湖南电视台《天天向上》场外幸运观众三星手机一台,请您先汇款1000元到账户SS342352534234作为办理相关手续费用。”李老师按照短信中的账户汇款后,发现这是一条诈骗短信。这个案例说明信息具有_____。 A.时效性 B.可伪性 C.价值相对性 D.载体依附性 7.李梅同学在做一份调研报告时,上网查找了一些资料,这是过程。A.信息的存储 B.信息的获取 C.信息的传递 D.信息的处理

8.下列不属于信息传递方式的是()。 A.听音乐B.谈话C.看书D.思考 9.什么是信息技术的核心,它的主要功能是信息处理?() A.感测技术 B.微电子技术 C.计算机技术 D.通信技术 答案:C 10.下列说法哪项不正确()? A.购买正版的计算机软件就可以复制使用了 B.侵权者要承担相应的民事法律责任 C.计算机软件是一种商品,受到法律保护 D.使用盗版软件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也是一种侵权行为 11.下列关于计算机病毒的四条叙述中,有错误的一条是() A.计算机病毒是—个标记或—个命令 B.计算机病毒是人为制造的—种程序 C.杀毒软件只能查杀已知的病毒 D.计算机病毒;具有潜伏性、传染性和破坏性等特点 12.计算机病毒可以使整个计算机甚至网络陷于瘫痪,危害极大。计算机病毒是() (A)一种芯片 (B)一段特制的程序 (C)一种生物病毒 (D)一条命令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网上聊天,因为对方不知自己的真实姓名,可以和他(她)乱聊,如果他(她)骂我,我还要把他(她)骂得更利害。 B、我要是能制作几个病毒该多好,说明我很行。 C、现在的盗版软件很好用,又可以省很多的钱。 D、网上的信息很丰富,什么都有,我们要仔细辨别,不去浏览那些不健康的、有害的网站。 二、判断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1. 信息是通过载体表现出来的,我们听到的声音包含信息,看到的图像包含信 息,读到的文字包含信息。()

2016年全国高考全国 2卷 化学试题 及答案

2016年全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全国2卷 7.下列关于燃料的说法错误 ..的是 A. 燃料燃烧产物CO 2 是温室气体之一 B. 化石燃料完全燃烧不会造成大气污染 C. 以液化石油气代替燃油可减少大气污染 D. 燃料不完全燃烧排放的C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 8.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均能发生就加成反应的是 A. 乙烯和乙醇 B. 苯和氯乙烯 C. 乙酸和溴乙烷 D. 丙烯和丙烷 9.a、b、c、d为短周期元素,a的原子中只有1个电子,b2-和c+的电子层结构相同,d与b同族。下 列叙述错误 ..的是 A. a与其他三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其化合价均为+1 B. b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两种二元化合物 C. c的原子半径是这些元素中最大的 D. d与a形成的化合物的溶液呈弱酸性 10. 分子式为C 4H 8 Cl 2 的有机物共有(不含立体异构) A.7种 B.8种 C.9种 D.10种 11. Mg–AgCl电池是一种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的水激活电池。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 负极反应式为Mg–2e–=Mg2+ B. 正极反应式为Ag+ + e–=Ag C. 电池放电时Cl–由正极向负极迁移 D. 负极会发生副反应Mg+2H 2O=Mg(OH) 2 +H 2 ↑ 12. 某白色粉末由两种物质组成,为鉴别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水仍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固体全部溶解; ②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震荡后仍有固体存在。 该白色粉末可能为 A.NaHCO 3、Al(OH) 3 B.AgCl、NaHCO 3 C.Na 2 SO 3 、BaCO 3 D.Na 2 CO 3 、CuSO 4 13.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部编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测试题(附解析)

部编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测试题(附解析) 一、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辨析论述题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联盟内部,各国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并不一致,作战目的也不尽相同,虽然不时产生各种矛盾和斗争,但摧毁法西斯是它们的共同目标。正是这种根本利益使它们团结起来,互相配合支援,直到战争取得最后胜利。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1)材料中的“联盟”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2)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2)同意。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世界面临着法西斯的威胁,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对日宣战,加入了反法西斯的行列,1942年,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保证用自己的全部人力,物力和财力反抗法西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成立,从此世界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反抗法西斯,在加上世界人民的相互支持,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终取得了胜利。总之,二战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团结战斗和世界人民的支持。(或:团结协作有利于应对人类共同危机) 【解析】 【分析】 【详解】 (1)结合材料中的“摧毁法西斯”“联盟”可知,指的是国际反法西斯联盟,依据所学可知,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 (2)结合材料,依据所学可知,面对共同的敌人法西斯,遭受法西斯侵略的各国逐渐走向联合。《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各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彻底打败德、意、日法西斯。宣言签署后,诺曼底登陆战役、雅尔塔会议的召开、苏联在欧战结束后参加对日作战,都体现了“宣言”所倡导的团结合作精神。因此作者的观点是正确的。 2.罗斯福新政 要探究“罗斯福新政”,首先需要收集、辨析史料。

高考化学大题专项复习:化学工艺流程题

高考化学大题专项复习:化学工艺流程题 1.中南大学郑雅杰等 3 位老师提出“以含砷废水沉淀还原法制备 As2O3”,有较高的实际应用 价值。某工厂含砷废水含有 H3AsO3、H2SO4、Fe2(SO4)3、Bi2(SO4)3 等,利用该废水提取As2O3 的流程如图所示。 表:金属离子沉淀 pH 值表格(20℃) (1)为了加快中和过程的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 施即可)。 (2)沉淀中的成分,除了 Bi(OH)3 沉淀外,还有。 (3)A 可以循环利用,A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在滤液 1 中,加入 NaOH 调节 pH 为 8 的目的是。 (4)Cu3(AsO3)2 沉淀加入一定量的水调成浆料,通入 SO2,该过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5)按照一定的液固比,将水加入 Cu3(AsO3)2 沉淀中,调成浆料。当反应温度为25℃, SO2 流量为 16L/h,液固比、时间对砷、铜浸出率的影响如图甲、乙所示。请选择最适宜的液固比、反应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一定条件下,用雄黄(As4S4)制备 As2O3 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若反应中,1mol As4S4(其中 As 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参加反应时,转移 28mole-,则物质 a 为 _______(填化学式)。 【答案】(1)适当增加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或加热 (2)Fe(OH)3 (3)CuSO4 完全沉淀 Cu2+,回收利用铜 (4)Cu3(AsO3)2+3SO2+6H2O=Cu3(SO3)2·2H2O+2H3AsO3+H2SO4 (5)4:1 60min SO2 【解析】(1)为了加快中和的速率,可以通过浓度、温度来调节反应的速率。 (2)根据元素守恒进行判断。 (3)Cu3(SO3)2·2H2O 氧化可以得到 CuSO4,在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 (4)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降守恒可知 S 的化合价升高,根据信息写出反应物和产物并配平方程式。

信息技术选择题含答案

5610106 1、在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计算机技术的出现和使用是第(D)次信息技术革命的标志。 A.三 B.二 C.一 D.四 2、设“8名同学选1名寝室长”与“32名同学选1名班长”这两个事件的信息熵分别为X和Y,每个同学当选的概率相同。则X与Y在数值上的关系为(D) A.X=Y B.X>Y C.不能确定 D.X

2016年全国2卷高考化学试题答案解析.pdf

2016年全国2卷高考化学试题解析 7.下列有关燃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A.燃料燃烧产物CO2是温室气体之一 B.化石燃料完全燃烧不会造成大气污染 C.以液化石油气代替燃油可减少大气污染 D.燃料不完全燃烧排放的C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 【答案】B 考点:考查燃料燃烧,环境污染与防治等知识。 8.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均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是 A.乙烯和乙醇B.苯和氯乙烯C.乙酸和溴乙烷D.丙烯和丙烷 【答案】B 试题分析:苯和氯乙烯中均含有不饱和键,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乙醇、溴乙烷和丙烷分子中均是饱和

键,只能发生取代反应,不能发生加成反应,答案选B。 考点:考查有机反应类型 9.a、b、c、d为短周期元素,a的原子中只有1个电子,b2-和c+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d与b同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与其他三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其化合价均为+1 B.b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两种二元化合物 C.c的原子半径是这些元素中最大的 D.d和a形成的化合物的溶液呈弱酸性 【答案】A 考点:元素的推断,元素周期律的应用等知识 10.分子式为C4H8Cl2的有机物共有(不含立体异构) A.7种B.8种C.9种D.10种

【答案】C 试题分析:分子式为C4H8Cl2的有机物可看成是丁烷C4H10中的两个H原子被两个Cl原子取代,C4H10有正丁烷CH3CH2CH2CH3和异丁烷CH3CH(CH3)CH3两种,正丁烷中2个H原子被Cl原子取代,有6种结构,异丁烷中2个H原子被Cl原子取代,有3种结构,共有9种。 考点:同分异构体的判断 11.Mg—AgCl电池是一种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的水激活电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负极反应式为Mg-2e-=Mg2+ B.正极反应式为Ag++e-=Ag C.电池放电时Cl-由正极向负极迁移 D.负极会发生副反应Mg+2H2O=Mg(OH)2+H2↑ 【答案】B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电池总反应式为:Mg+2AgCl=MgCl2+2Ag,正极反应为:2AgCl+2e-= 2Cl-+ 2Ag,负 极反应为:Mg-2e-=Mg2+,A项正确,B项错误;对原电池来说,阴离子由正极移向负极,C项正确;由于镁是活泼金属,则负极会发生副反应Mg+2H2O=Mg(OH)2+H2↑,D项正确;答案选B。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选择题专项训练试题(无答案)知识分享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选择题专项训练试题(无答案)

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选择题专项训练题 1.史料的类型多种多样,价值各有不同。在下列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全 面爆发的标志的史料中,可信度最高的是() A.英国首相丘吉尔的二战回忆录 B.关于二战的电影《最长的一天》 C.长篇小说中关于德国闪电战的描述 D.当时拍摄的德国通过华沙街头的照片 2.下列对右图漫画的解读,错误的是() A.英国积极推行绥靖政策 B.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力量 C.漫画作者站在反法西斯的正义立场 D.世界进步力量联合打击法西斯势力 3.1941年罗斯福宣布“美国决心在可能的范围之内,全力援助苏联”。同年9月29日至10月1日,苏美英三国代表团在莫斯科签订了在短期内向苏联提供援助的议定书。上述情况出现的背景是() A.苏德战争爆发 B.太平洋战争爆发 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D.雅尔塔会议召开 4.在宣言上签字时,确定了美、英、苏、中在前,其他国家按字母顺序排列的原则,承认四大国在反法西斯联盟中的特殊作用。该“宣言”的签署,标志着() A.中国成为反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 B.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最终形成 C.美国开始投入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 D.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5.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该同盟建立的标志是() A.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B.《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C.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D.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6.图片是凝固的历史,观察下图,①处填()

A.诺曼底登陆 B.日本偷袭珍珠港 C.德国突袭波兰 D.日本投降 7.1943年2月,罗斯福在致斯大林贺信中高度评价说:“(这次战役)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了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这次战役是() A.诺曼底登陆战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莫斯科保卫战 D.柏林战役 8.下列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德国入侵波兰②太平洋战争爆发③诺曼底登陆④斯大林格勒战役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①②④③ 9.年代尺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了解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和发展历程。下面年代尺反映的是() A.美国南北战争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美苏全面冷战 10.小明同学制作了有关二战的知识卡片,其中内容违背史实的是()A.东方主战场:中国战场 B.携手联盟: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C.关键性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 D.二战结束:德国投降 11.1942年1月,26国代表在华盛顿签署什么文件,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A.《凡尔赛条约》 B.《慕尼黑协定》 C.《联合国宪章》 D.《联合国家宣言》 12.1944年6月,美英盟军从英国出发,强渡英吉利海峡,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与苏联两面夹击德国。此战役是() A.凡尔登战役 B.诺曼底登陆战 C.莫斯科保卫战 D.中途岛海战 13.法西斯的大肆侵略,激起了全世界人民的愤怒。为打败法西斯,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国代表共同签署了() A.《九国公约》 B.《联合国家宣言》 C.《开罗宣言》 D.《波茨坦公告》 14.2019年是二战全面爆发80周年,张华同学对第二次世界大战部分重大事件进行了整理。其中,关于这些重大事件的影响,正确的表述是()

高考化学工业流程题大全题

高考化学工业流程题汇编2 【例1】(11分)某工厂用CaSO4、NH3、CO2制备(NH4)2SO4,其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硫酸铵在农业生产中的用途是(一种即可) ,写出利用该流程制备(NH4)2SO4的总化学方程:。 (2)a和b分别是(填序号)。 A.足量CO2、适量NH3 B.足量NH3、适量CO2 C.适量CO2、足量NH3 D.适量NH3、足量CO2 (3)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写化学式)。 (4)从滤液中获得(NH4)2SO4晶体,必要的操作步骤是。 (5)上述流程中,有关NH3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提供制备所需的氮元素B.增大CO2 3 的浓度促进反应发生 C.作反应的催化剂D.生产1 mol (NH4)2SO4,至少消耗2 mol NH3 【例2】(12分)医用氯化钙可用于生产补钙、抗过敏和消炎等药物。以工业碳酸钙(含有少量Na+、Al3+、Fe3+等杂质)生产医药级二水合氯化钙(CaCl2·2H2O的质量分数为97.0%~103.0%)的主要流程如下: (1)除杂操作是加入Ca(OH)2,调节溶液pH为8.0~8.5,以除去溶液中的少量Al3+、Fe3+。检验Fe(OH)3是否沉淀完全的实验操作是。 (2)酸化操作是加入盐酸,调节溶液的pH约为4.0,其目的有:①防止Ca2+在蒸发时水解; ②。 (3)测定样品中Cl-含量的方法是:a.称取0.7500 g样品,溶解,在250 mL容量瓶中定容;b.量取25.00 mL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c.用0.05000 mol·L-1 AgN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AgNO3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20.39 mL。 ①上述测定过程中需用溶液润洗的仪器有。 ②计算上述样品中CaCl2·2H2O的质量分数为。 ③若用上述方法测定的样品中CaCl2·2H2O的质量分数偏高(测定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可忽略),其可 能原因有;。 【例3】(11分)海水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和溴的过程如下: (1)从海水中可以得到食盐。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2-4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 甲 滤液 母液 生石灰 煅烧 提纯 通入a通入b CaSO 4 浊液乙 CaCO 3 硫酸铵 二氧化碳 氨气

选择题(信息技术)

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计算机是一种能快速、高效、自动完成信息处理的电子设备 B、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于1946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 C、计算机计算精度高,存储容量大,可以准确存储任意实数 D、运算速度是指计算机每秒能执行多少条基本指令,常用单位是MIPS 答案:C 2、在第一台计算机ENIAC的研制过程中,美籍数学家冯·诺依曼(Von Neumann)提出了通用计算机方案——EDVAC(埃德瓦克)方案,体现了“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思想的基本含义。在该方案中,冯·诺依曼提出的三个重要设计思路中不包括()。 A、计算机由五个基本部分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B、采用二进制形式表示计算机的指令和数据 C、将若干地理位置不同且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设备,用通信线路和设备互相连接起来 D、将程序和数据存放在存储器中,并让计算机自动地执行程序 答案:C 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数值计算主要解决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所提出的数学问题,是计算机最早的应用领域 B、数据处理是计算机最早的应用领域,也是目前计算机最广泛的应用领域 C、过程控制是指计算机实时采集检测到的数据,按最佳方法迅速地对被控制对象进行自动控制或自动调节 D、人工智能研究如何使计算机能像人一样具有识别文字、图像、语音,以及推理和学习等能力答案:B

4、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计算机系统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个基本部分组成 B、字节是计算机存储数据的最小单位,即以字节为单位解释信息 C、计算机软件由程序、数据及有关的文档所组成 D、运算速度是指计算机每秒能执行多少条基本指令,常用单位是MIPS 答案:A 5、目前,微型计算机的核心部件是以()为基础的。 A、小规模集成电路 B、分立的晶体管 C、电子管 D、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答案:D 6、微型计算机包括()。 A、中央处理器、存储器和外设 B、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C、主机和各种应用程序 D、运算器、控制器和存储器 答案:A 7、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是()在美国研制成功。

全国卷1近五年高考真题化工流程题

近五年高考真题——化学反应原理 (2013年全国卷1)27.(15分)锂离子电池的应用很广,其正极材料可再生利用。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有钴酸锂(LiCoO 2),导电剂乙炔黑和铝箔等。充电时,该锂离子电池负极发生的反应为 6C+xLi ++xe - =Li x C 6。现欲利用以下工艺流程回收正极材料中的某些金属资源(部分条件未给出)。 回答下列问题: (1)LiCoO 2中,Co 元素的化合价为 。 (2)写出“正极碱浸”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酸浸”一般在800C 下进行,写出该步骤中发生的所有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可 能盐酸代替H 2SO 4和H 2O 2的混合液,但缺点是 。 (4)写出“沉钴”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放电过程中,发生LiCoO 2与Li 1-X CoO 2之间的转化,写出放电时电池反应的方程式 。 (6)上述工艺中,“放电处理”有利于锂在正极的回收,其原因是 ;在整 个回收工艺中,可回收到的金属化合物有 (填化学式) 27.答案:(1)+3(2)2Al+2OH -+6H 2O=2Al(OH)4-+3H 2↑(3)2LiCoO 2+3H 2SO 4+H 2O 2 Li 2 SO 4 +CoSO 4 +O 2 ↑+4H 2 O ;2H 2 O 2 2 O+ O 2↑(4)CoSO 4+2NH 4HCO 3=CoCO 3↓+(NH 4)2SO 4+H 2O+CO 2 ↑ (5)Li 1-X CoO 2+Li X C 6=LiCoO 2+6C (6)Li + 从负极中脱出,经由电解质向正极移动并进入正极材料中;Al(OH)3、CoCO 3、Li 2SO 4 (2014年全国卷1)、无 (2015年全国卷1).27.硼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有许多用途。以铁硼矿(主要成分为Mg 2B 2O 5·H 2O 和 Fe 3O 4,还有少量Fe 2O 3、FeO 、CaO 、Al 2O 3和SiO 2等)为原料制备硼酸(H 3BO 3)的工艺流程如图所 示: 粗硼酸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Mg 2B 2O 5·H 2O 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为提高浸出速率,除适当增加硫 酸浓度浓度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写出两条)。 (2)利用_______的磁性,可将其从“浸渣”中分离。“浸渣”中还剩余的物质是______(化学式)。 (3)“净化除杂”需先加H 2O 2溶液,作用是_______。然后在调节溶液的pH 约为5,目的是_________ (4)“粗硼酸”中的主要杂质是________(填名称)。 (5)以硼酸为原料可制得硼氢化钠(NaBH 4),它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还原剂,其电子式为_______ (6)单质硼可用于生成具有优良抗冲击性能硼钢。以硼酸和金属镁为原料可制备单质硼,用化学方 (CoSO 4溶液 3固体 43废旧 3固体 滤液 △ △

第二次世界大战选择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选择题 一、选择题*◆(*·长春)从右图中能得到的信息是 A.国际联盟的建立B.绥靖政策的实行 C.杜鲁门主义的出台D.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淄博)美国作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在 德国,由于失业者所占的比例较高,失望情绪更为严重,局势也 更为紧张;所有这些最终使希特勒的成功成为可能……”。与上述 评论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B.美国经济危机波及世界 C.慕尼黑阴谋D.古巴导弹危机 ◆(*·攀枝花)将绥靖政策推向顶峰的历史事件是 A.慕尼黑阴谋 B.国会纵火案 C. 巴黎和会 D.成立华沙条约组织 ◆(*·漳州)1938年9月,张伯伦回到伦敦,挥舞着文件,宣称“我们这一代的和平已经得到保证。”签定这一文件的会议是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慕尼黑会议 ◆(*·遵义).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是 A.德国吞并奥地利 B.《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定 C.《慕尼黑条约》的签定D.《凡尔赛和约》的签定 ◆(*·无锡)中国人常用“饮鸩止渴”来告诫人们,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将来的祸患。世界上英法把“饮鸩止渴”的绥靖政策推向顶峰的会议是()C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慕尼黑会议 D.雅尔塔会议 ◆(*·达州)当法西斯德国在欧洲大陆疯狂扩张时,一直追随英国推行绥靖政策,最后却自食其果遭致亡国的是() A.奥地利 B.波兰 C.意大利 D.法国 33. ◆(*·十堰)毛泽东说:‘张伯伦以损人的目的开始,以害己的结果告终。“下列各项与这一说法无关的是 A.绥靖政策 B.慕尼黑阴谋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鸦片战争 ◆(*·福建宁德)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推行强权政治,是西方大国惯用的手段。西方大国强行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是在 A.慕尼黑会议 B.巴黎和会 C.华盛顿会议 D.雅尔塔会议 ◆(*·贵港)把英法的绥靖政策推到了顶点,并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的事件是 A.德国进攻波兰 B.日本发动“七七事变” C.日本偷袭珍珠港D.《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资阳)1940年4、5月间,德军迅速向北欧和西欧推进,英国首相张伯伦受到强烈谴责,其主要原因是 A.他是法西斯侵略的罪魁祸首B.他推行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C.他是丘吉尔的政敌D.他推行和平外交政策 ◆(*·河北)德国入侵波兰后,许多人提出了疑问:“他们(指英国、法国)扔出了两个‘小 孩’(指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再扔出另一个‘小孩’(指波兰)给‘狼群’以求躲避灾难的政策还能有收益吗?”材料中的“政策”应是

(完整word版)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

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 1. 解题思路 在解这类题目时: 首先,要粗读试题,不必将每一种物质都推出。 其次,根据问题去精心研究某一步或某一种物质。 第三,要看清所问题,不能答非所问,注意语言表达的科学性在答题时应注意:前一问回答不了,并不一定会影响回答后面的问题。 分析流程图需要掌握的技巧是: ①浏览全题,确定该流程的目的——由何原料获得何产 物(副产物),对比原料和产物; ②了解流程图以外的文字描述、表格信息、后续设问中 的提示性信息,并在下一步分析和解题中随时进行联系和调用; 考察内容主要有: 1)、原料预处理 2)、反应条件的控制(温度、压强、催化剂、原料配比、PH 调节、溶剂选择) 3)、反应原理(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溶解平衡、水解原理、物质的分离与提纯)4)、绿色化学(物质的循环利用、废物处理、原子利用率、能量的充分利用) 5)、化工安全(防爆、防污染、防中毒)等。

2、规律 主线主产品分支副产品回头为循环 核心考点:物质的分离操作、除杂试剂的选择、生产条件的控制产品分离提纯 3. 4. 熟悉工业流程常见的操作与名词 原料的预处理 ①溶解通常用酸溶。如用硫酸、盐酸、浓硫酸等 ②灼烧如从海带中提取碘 ③煅烧如煅烧高岭土改变结构,使一些物质能溶 解。并使一些杂质高温下氧化、分解 ④研磨适用于有机物的提取如苹果中维生素C的测 定等。 控制反应条件的方法 ①控制溶液的酸碱性使其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 ---- pH值的控制。 原料预处理 产品分离提纯 反应条件 原料循环利用 排放物的无 害化处理

②蒸发、反应时的气体氛围 ③加热的目的加快反应速率或促进平衡向某个方向移 动 ④降温反应的目的防止某物质在高温时会溶解或为使化学 平衡向着题目要求的方向移动 ⑤趁热过滤防止某物质降温时会析出 ⑥冰水洗涤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并减少晶体 在洗涤过程中的溶解损耗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①结晶——固体物质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蒸发溶剂、冷却热饱和溶液) ②过滤——固、液分离 ③蒸馏——液、液分离 ④分液——互不相溶的液体间的分离 ⑤萃取——用一种溶剂将溶质从另一种溶剂中提取出来。 ⑥升华——将可直接气化的固体分离出来。 ⑦盐析——加无机盐使溶质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

信息与信息技术练习题知识分享

必修>第一章信息技术 1.信息的概念及特征 ( b )1. 下列选项中属于信息表现形式的是: a. 书 b. 文字 c. 光盘 d. 网络( c )2. 将几幅看似无关的旧照片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如photoshop)加工后,形成一幅富有创意、有实际用途的图片,这体现了信息是: a. 需依附一定载体的 b. 可以共享的 c. 可以加工 的 d. 具有时效性的 ( b )3. 下列选项,不能称为信息的是 a. 报上登载"神七成功进行出舱活动"的消息 b.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课本 c. 电视中播出的奥运会各国金牌数 d. 高中信息技术水平测试成绩 ( d) 关于信息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电视机就是一种信息 b、一本书就是信息 c、网络就是信息 d、报上登载的招聘广告是信息 ( c )4. 关于信息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在一定程度上,人类社会的发展速度取决于人们感知信息、利用信息的广度和深度 b. 信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信息是我们行动决策的重要依据 c. 电视机、电话机、声波、光波是信息 d. 人类可以借助信息资源对自然界中的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进行有效地获取和利用 ( c )5. 春秋战国时期,秦昭王仰慕孟尝君的才能,准备聘他为相国。秦国原相国非常嫉妒,大进谗言。秦王听信馋言,不但不让孟尝君做相国,反而打算杀掉他。这体现了信息具有 a. 时效性 b. 载体依附性 c. 可伪性 d. 共享性 ( b )6. 在下列选项中,信息的可信度最高的是 a. 某权威股评家blog上的股市走势预测 b. 某省气象台网站上的天气预报 c. 某民间培训机构发布的模拟测试卷 d. 某彩票网站发布的下期彩票预测 ( b )7. 张老师为讲解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将文字、图像和动画等媒体用软件powerpoint制作成课件。这种为表现某一主题将多种媒体有机组织在一起的形式,主要体现了多媒体的 a. 与用户的交互性 b. 集成性 c. 可传递性 d. 大容 量存储技术 (多 选) ( abcd )8. 以下选项中应用了信息技术的有:a. 数码电影 b. 电子商务 c. 智能家电 d. 排爆机器人( ac )9. 张爱玲在香港求学期间学业优秀,是班上最有希望被送往英国深造的学生,但战火烧掉了香港大学全部的文件记录,也因此毁了她的前途。这说明信息具有: a. 价值性 b. 时效性 c. 载体依附性 d. 共享性 ( abc )10. 电影《鸡毛信》中王二小在山坡上发现敌人后迅速扳倒消息树。得到消息后,乡亲们在民兵的掩护下开始转移。这体现了信息特征的: a. 载体依附性 b. 时效性 c. 价值性 d. 真伪性 ( abc )11. 刘老师将教学资料分门别类地存放在自己的博客上,便于班级的所有学生课后复习巩固。这个实例体现了信息特征的: a. 载体依附性 b. 价值性 c. 共享性 d. 时效性(abcd )下列描述中信息加工的目的有哪些 ( ) a、提高信息的可用性 b、对信息进行整合和分析,发掘信息的价值 c、更好地表达信息,方便交流 d、产生新的信息

2016年全国卷2高考化学试题解析

2016高考全国II卷化学 7.下列有关燃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A.燃料燃烧产物CO2是温室气体之一 B.化石燃料完全燃烧不会造成大气污染 C.以液化石油气代替燃油可减少大气污染 D.燃料不完全燃烧排放的C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 【答案】B 考点:考查燃料燃烧,环境污染与防治等知识。 8.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均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是 A.乙烯和乙醇B.苯和氯乙烯C.乙酸和溴乙烷D.丙烯和丙烷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苯和氯乙烯中均含有不饱和键,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乙醇、溴乙烷和丙烷分子中均是饱和键,只能发生取代反应,不能发生加成反应,答案选B。 考点:考查有机反应类型 9.a、b、c、d为短周期元素,a的原子中只有1个电子,b2-和c+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d 与b同族。下 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 与其他三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其化合价均为+1 B .b 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两种二元化合物 C .c 的原子半径是这些元素中最大的 D .d 和a 形成的化合物的溶液呈弱酸性 【答案】A 考点:元素的推断,元素周期律的应用等知识 10.分子式为C 4H 8Cl 2的有机物共有(不含立体异构) A .7种 B .8种 C .9种 D .10种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分子式为C 4H 8Cl 2的有机物可看成是丁烷C 4H 10中的两个H 原子被两个Cl 原子取 代,C 4H 10有正丁烷CH 3CH 2CH 2CH 3和异丁烷CH 3CH(CH 3)CH 3两种,正丁烷中2个H 原子被Cl 原子取代,有6种结构, 异丁烷中2个H 原子被Cl 原子取代,有3种结构,共有9种。 考点:同分异构体的判断 11.Mg —AgCl 电池是一种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的水激活电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负极反应式为Mg-2e -=Mg 2+ B .正极反应式为Ag ++e -=Ag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练习题及答案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练习题及答案 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一、填空题: 1.希特勒上台后大肆扩张,在吞并(国)之后,又把侵略矛头指向。 2. 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政府的首脑在德国的签订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等地割让给德国。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 3.西方大国想将祸水东引,把德国侵略矛头引向。因此对法西斯侵略不是加以严厉制裁,而是以牺牲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人们把这种政策称为,慕尼黑阴谋把这种政策推向顶峰。 4. 年9月1日,德国军队对发动突然袭击。英法对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5.1940年四、五月,德军又向欧洲西部发动大规模进攻,很快占领了包括国在内的西欧和许多国家,国也遭到轰炸。在此期间,(国)也加入德国一方参战。 6. 1941年6月,德军发动了对的侵略战争。苏联军民在的领导下,英勇抗击侵略者,使德军占领的企图没能得逞。 7. 年12月7日凌晨,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第二天,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二、选择题: 1.参加慕尼黑会议的英国首相是() A.达拉第 B.张伯伦 C.希特勒 D.墨索里尼 2.慕尼黑阴谋的直接受害国是() A.波兰 B.苏联 C.捷克斯洛伐克 D.德国 3.英、法等西方大国采取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这种政策达到顶峰的表现是() A.纵容德意干涉西班牙内战 B.慕尼黑阴谋 C.纵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 D.纵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4.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 A. 慕尼黑阴谋 B. 德军突袭波兰 C. 日军偷袭珍珠港 D. 德军突袭苏联5.二战中领导苏联军民英勇抗击法西斯侵略的是() A . 列宁 B. 丘吉尔 C. 罗斯福 D. 斯大林 6.苏联卫国战争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 A. 德军突袭苏联 B. 不列颠之战 C. 日本偷袭珍珠港 D. 卢沟桥事变 7.珍珠港事件发生于() A.1939年9月 B.1940年5月 C.1941年6月 D.1941年12月 8.德军在二战中惯用的战术首推() A.闪电战 B.持久战 C.运动战 D.阵地战 三、为以下图片填写说明: 1. 2.

信息技术选择题

信息技术选择题 1.我们常指的信息即(A)。 A. 有价值的消息 B. 报张杂志上所刊登的所有消息 C. 有关科学技术发展历史上的主要资料 D. 来自国外的消息 2.信息技术的简称为(B)。 A. TI B. IT C. TTI D. IIT 3.信息产业是以(B)为基础的。 A. 微电子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 B. 微电子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 C. 微电子技术、通讯技术、企业管理技术 D. 微电子技术、通讯技术、高新技术4.微电子技术是一门(C)。 A.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设计技术 B.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制造技术 C.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设计与制造技术 D. 半导体、晶体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设计与制造技术。 5.目前,在(A)的迅猛发展下,世界信息化进程加快。 A. Internet B. Novell C. WindowsNT D. ISDN 6.管理信息系统的英文简称为(A)。 A. MIS B. IMS C. SMI D. MSI 7.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英文简称为(C)。 A. MIS B. DSS C. OAS D. SOA 8.当前( B )已成为最大的信息中心。 A. INTRANET B. INTERNET C. NOVELL D. NT 9.计算机辅助教育的缩写为( A )。 A. CAI B. CIA C. IAC D. ACI 10.教育信息化主要体现在全面运用( B )。 A. 计算机多媒体和计算机辅助设计 B. 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 C. 网络通讯和计算机辅助设计 D. 网络通讯和计算机辅助制造 11.在我国已经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措施有( C )。 A. 教材多媒体化,开放大学,全球认证教学 B. 开放大学,全球认证教学,无纸考核 C. 教材多媒体化,开放大学,无纸考核 D. 教材多媒体化,全球认证教学 12.信息技术的三大要素指( A )。 A. 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 B. 微电子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 C. 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 D. 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13.现今计算机应用得最广泛的是( B )。 A. 程序处理 B. 数据(信息)处理 C. 指令处理 D. 语言处理14.多媒体即指( A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