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考试一数学试题

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考试一数学试题

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考试一数学试题
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考试一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共12题,每题5分,共60分.)

1.将4名学生分配到甲、乙、丙3个实验室准备实验,每个实验室至少分配1名学生的不同分配方案共有()

A.12种

B.24种

C.36种

D.48种

2.若从1,2,3,…,9这9个数中同时取4个不同的数,其和为奇数,则不同的取法共有()

A.66种

B.63种

C.61种

D.60种

3.若随机变量X~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则P(X=3)等于()

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D.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4.袋中有大小相同的3个红球,7个白球,从中不放回地依次摸取2球,在已知第一次取出白球的前提下,第二次取得红球的概率是()

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D.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5. (1+x)3+(1+x)4+…+(1+x)n+2(x≠-1,n∈N+)的展开式中x2的系数是()

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

D.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

6.若X是离散型随机变量,E(X)=6, D(X)=0.5, X1=2X-5, 则E(X1)和D(X1)分别是()

A.12,1

B.7,1

C.12,2

D.7,2

7.随机变量ξ服从二项分布ξ~B(16,p), 且D(ξ)=3,则E(ξ)等于()

A.4

B.12

C.4或12

D.3

8.如图,用K,A1,A2三类不同的元件连接成一个系统.当K正常工作且A1,A2至少有一个正常工作时,系统正常工作.已知K,A1,A2正常工作的概率依次为0.9, 0.8, 0.8 且互不影响,则系统正常工作的概率为()

A.0.960

B.0.864

C.0.720

D.0.576

9.已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则n等于()

A.14

B.12

C.13

D.15

10.已知(1+ax)(1+x)5的展开式中x2的系数为5,则ɑ=()

A.-4

B.-3

C.-2

D.-1

11.二项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的展开式中,系数最大的项为()

A.第五项

B.第六项

C.第七项

D.第六和第七项

12.将1,2,…,9这9个数平均分成三组,则每组的三个数都成等差数列的概率是()

A.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D.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二、填空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13.已知随机变量ξ的分布列如下:

则P(2≤ξ<4)=.

14.已知ξ~N(0,σ2) 且P(-2≤ξ≤0)=0.4,则P(ξ>2)=.

15.已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则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6.在(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1 的展开式中任取一项,则所取项为有理项的概率P = .

三、解答题(共6题,共70分.)

17.(本题8分)

已知4名学生和2名教师站在一排照相,求:

(1)中间两个位置排教师,有多少种排法?

(2)首尾不排教师,有多少种排法?

(3)两名教师不站在两端,且必须相邻,有多少种排法?

(4)两名教师不能相邻的排法有多少种?

18. (本题12分)

把 1,2,3,4,5 这五个数字组成无重复数字的五位数,并把它们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成一个数列.

(1) 43251 是这个数列的第几项? (2) 这个数列的第 96 项是多少?

19. (本题12分)

已知2n

x

?

?的展开式中各项的二项式系数之和为32.

(1)求n 的值;

(2)求2n

x

? ?的展开式中2

x 项的系数;

(3)求2n

x x

?

?展开式中的常数项.

20. (本题12分)

求解以下两小题:

(1)91100除以100的余数是几?

(2)若(1+x)6(1﹣2x)5 = a0+a1x+a2x2+…+a11x11求:

(i)a1+a2+a3+…+a11

(ii)a0+a2+a4+…+a10

21. (本题12分)

甲乙两人下棋比赛,规定谁比对方先多胜两局谁就获胜,比赛立即结束;若比赛进行完6局还没有分出胜负则判第一局获胜者为最终获胜且结束比赛.比赛

过程中,每局比赛甲获胜的概率为,乙获胜的概率为,每局比赛相互独立.求:(1)比赛两局就结束且甲获胜的概率;

(2)恰好比赛四局结束的概率;

(3)在整个比赛过程中(恰好比赛进行完6局),甲获胜的概率.

22. (本题14分)

某中学在“三关心”(即关心家庭、关心学校、关心社会)的专题中,对个税起征点问题进行了学习调查.学校决定从高一年级800人,高二年级1000人,高三年级800人中按分层抽样的方法共抽取13人进行谈话,其中认为个税起征点为3000元的有3人,认为个税起征点为4000元的有6人,认为个税起征点为5000元的有4人.

(1)求高一年级、高二年级、高三年级分别抽取多少人?

(2)从13人中选出3人,求至少有1人认为个税起征点为4000元的概率; (3)记从13人中选出3人中认为个税起征点为4000元的人数为X ,求X 的分

答案

一.选择题(共12题,每题5分,共60分.)

二、填空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13. 0.6 14. 0.1 15. 28 16.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三、解答题(共6题,共70分.) 17. (本题8分)

(1)484

422

=A A ; ...............2分 (2)2884

424

=A A ; ...............4分 (3)1444

41322

=A C A ; ...............6分 (4)4804

4

25=A A . ...............8分

18. (本题12分)

(1) 若首位是1,2,3之一,有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个; ...............2分

若首位是4,第二位为1或2,有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

源。个; ...............3分

若首位是4,第二位是3,第三位是1,有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个; ...............4分

若首位是4,第二位是3,第三位是2,有1个. (5)

所以43251的前面共有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87个,故43251是第88项.

...............

6分

(2)由(1)知43251为第88项.

首位为4,第二位为3,第三位为5,有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个. ...............8分 首位为

4,第二位是

5,有错误!未找到引用源。=6

个. ...............10分 因

,

96

45321 ...............12分 19. (本题12分)

解:(1)由题意结合二项式系数的性质知322=n ,所以5=n . ..................2分 (2)5

)12(x

x +的通项公式为2

355

555

12

)1(

)

2(r r r

r r

r

r x

C x

x C T -

--+==, (5)

分 令22

35=-r

,解得2=r , ...............6分

所以5)12(x

x +的展开式中2x 项的系数为802253=?C . (8)

(3)由(2)知,5)12(x

x +的通项公式为2

355

512

r r r

r x

C T -

-+=,

所以令1235-=-r ,解得4=r ;令2

1235=-r ,解得3=r . ...............10分 所以n x

x x x )12)(1(+

-

展开式中的常数项为304010223

5

354545-=-=---C C . .............

..12分

20. (本题12分) 解:

(1)由91100 =(90+1)100=?90100+?9099+?9098+…+

?90+?

(90)0

.....

.......3分

∵除了?90+

?(90)0

以外,其他项都能被100整除. (5)

∴9001÷

100可得余数为1. 故得91100除以100的余数是

1. .............6分 (其中,91100= (100-9)100 的类似赋分)

(2)(i )令x=0,可得:

a 0=1. (7)

令x=1,可得:a 0+a 1+a 2+a 3+…+a 11=﹣

26, ............8分 可得a 1+a 2+a 3+…+a 11=﹣

65. .............9分 (ii )令x=﹣1,可得:a 0﹣a 1+a 2﹣a 3+…﹣a 11=0, ............10分 相加可得a 0+a 2+a 4+…+a 10=﹣

32. ..................12分

21. (本题12分)

解:(1)由题意可知比赛两局就结束且甲获胜必须第一、第二局比赛都是甲获胜,

∴比赛两局就结束且甲获胜的概率为; (2)

(2)由题意知前两局比赛为平手,第三、第四局比赛为同一个人胜,

若甲胜,则81163231322

12

1=??? ??=))((C P ..................4分 若乙胜,则81

4

3131322

12

2=??? ??=))((C P ..................6分

∴恰好比赛四局结束的概率为81

20

21=

+P P ; .............7分 (3)由题意知在整个比赛过程中(恰好比赛进行完6局),

若第一、第二局比赛两人为平手,第三、第四比赛两人也为平手,第五、第六局都为甲获胜,

则729

64

32]3132[2

212

3=

??? ??=))((C P ...............9分 若第一、第二局比赛两人为平手,第三、第四局比赛两人也为平手,第五、第六局比赛为平手但第一局是甲获胜,则

72932]3132

[3132212

4=??

? ????? ??=))((C P ...............11分 ∴在整个比赛过程中,甲获胜的概率为243

32

72996729327296443=

=+=+P P .......12分 22.

(本题14分)

(1)∵ 800:1000:8004:5:4=,

∴ 按分层抽样的方法共抽取13人进行谈话,

高一年级、高二年级、高三年级分别抽取4人、5人、4人; .....................3分

(2)记“从13人中选出3人,至少有1人认为个税起征点为4000元”为事件A ,

则()3

7313251

1286

C P A C =-=, (6)

(3)X 的所有可能取值有0,1,2,3, .....................7分

()37313350286C P X C ===

,()217631363

1143

C C P X C ===, ()12763131052286C C P X C ===

,()3

631310

3143

C P X C ===. .....................11分 ∴ X 的分布列为

.....................

12分

数学期望1813

EX =. .....................14分

高二年级分班考试数学试题

高二年级分班考试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4分,共40分) 1.已知集合3{|log 1}A x x =<,集合{|(1)2}B x x x =+≤,那么A B = ( ) A.[2,1]- B.(2,1)- C.(0,1] D.[0,1] 2.已知2 sin 3 α=,则cos(2)πα-=( ) A.53- B.19- C.19 D.5 3 3.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它的体积是( ) A.283 π - B.83 π- C.82π- D. 23 π 4.已知,x y 为正实数,则( ) A.lg lg lg lg 222x y x y +=+ B.lg()lg lg 222x y x y +=? C.lg lg lg lg 222x y x y ?=+ D.lg()lg lg 222xy x y =? 5.函数12 1 ()()2 x f x x =-的零点的个数为( ) A.0 B.1 C.2 D.3 6.已知函数()|||1|f x x a x =-+-在[2,)+∞上为增函数,则a 的取值范围为( ) A.2,1a a ≤≠且 B.2a ≥ C.2a ≤ D.12a ≤≤ 7.下面是关于公差0d >的等差数列{}n a 的四个命题: {}1:n p a 数列是递增数列; {}2:n p na 数列是递增数列;

3:n a p n ?? ???? 数列是递增数列; {}4:3n p a nd +数列是递增数列; 其中的真命题为( ) A.12,p p B.34,p p C.23,p p D.14,p p 8.设点O 在ABC ?内部,且40OA OB OC ++= ,则ABC ?的面积与OBC ?的面 积之比是( ) A.3:2 B.3:1 C.4:3 D.2:1 9.若a b c <<,则函数()()()()()()()f x x a x b x b x c x c x a =--+--+--的两个零 点分别位于区间( ) A.(,)a b 和(,)b c 内 B.(,)a -∞和(,)a b 内 C.(,)b c 和(,)c +∞内 D.(,)a -∞和(,)c +∞内 10.设正实数,,x y z 满足22340x xy y z -+-=,则当xy z 取得最大值时,212x y z +- 的最大值为( ) A.0 B.1 C. 9 4 D.3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1.已知等比数列{}n a 是递增数列,n S 是{}n a 的前n 项和,若13a a ,是方程 2540x x -+=的两个根,则6S = . 12.已知圆22:5O x y +=和点(1,2)A ,则过A 且与圆O 相切的直线与两坐标轴 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等于 . 13.已知函数2()f x ax bx c =++,[]23,1x a ∈--是偶函数,则a b += . 14.已知ln x π=,5log 2y =,1 2 z e -=,则x 、y 、z 从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

高二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文科)

高二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文科) (时间:120分钟,分值:150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把十进制的23化成二进制数是( ) A. 00 110(2) B. 10 111 (2) C. 10 110 (2) D. 11 101 (2) 2.从数字,,,,中任取 个,组成一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则这个两 位数大于 的概率是( ) A. B. C. D. 3.已知命题 p :“1a ,有2 60a a 成立”,则命题 p 为( ) A. 1a ,有260a a 成立 B. 1a ,有2 60a a 成立 C. 1a ,有2 60a a 成立 D. 1a ,有2 60a a 成立 4.如果数据x 1 ,x 2 ,…,x n 的平均数为x ,方差为s 2 , 则5x 1+2,5x 2+2,…,5x n +2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为( ) A. x ,s 2 B. 5x +2,s 2 C. 5x +2,25s 2 D. x ,25s 2 5.某校三个年级共有24个班,学校为了了解同学们的 心理状况,将每个班编号,依次为1到24,现用系统抽样法,抽取4个班进行调查,若抽到的最小编号为 3,则抽取的最大

编号为( ) A. 15 B. 18 C. 21 D. 22 6.按右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 81a ,则输出的i =( ) A. 14 B. 17 C. 19 D. 21 7.若双曲线2 2 221(,0)y x a b a b 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 34 y x ,则该双曲线的离 心率为( ) A. 43 B. 53 C. 169 D. 259 8.已知 01,0,a a x 且,命题P :若11a x 且,则log 0a x ,在命 题P 、P 的逆命题、P 的否命题、P 的逆否命题、P 这5个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 为( ) A. 1 B. 2 C. 3 D. 4 9.函数f(x)= ln 2x x x 在点(1,-2)处的切线方程为( ) A. 2x -y -4=0 B. 2x +y =0 C. x -y -3=0 D. x +y +1=0 10.椭圆 2 2 1x my 的离心率是 32 ,则它的长轴长是( ) A. 1 B. 1或2 C. 4 D. 2或4 11.已知点P 在抛物线2 4x y 上,则当点P 到点1,2Q 的距离与点P 到抛物线 焦点距离之和取得最小值时,点 P 的坐标为( )

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

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8分) 1.2017年12月18日,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了“2017年度十大网络用语”。本次发布的十大网络用语依次为:“打call”“尬聊”“你的良心不会痛吗?”“惊不惊喜,意不意外”“皮皮虾,我们走”“扎心了,老铁”“还有这种操作?”“怼”“你有freestyle吗?”“油腻”。这些网络用语多为社会热点新闻、新知识、新观点的浓缩或概括。这表明()A.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B.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 C.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D.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2.2017年11月11日,国际诗酒文化大会暨中国酒城泸州老窖文化艺术周拉开帷幕,大会吸引众多国内外诗人、酒商代理参与,将中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优秀传统相结合,促进了诗歌的推广和酒文化的发展,彰显了酒类产业的文化价值。这体现了() ①中国诗歌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②文化交流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④诗歌文化的推广决定了精神生活质量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我国将进入汽车社会。“行人第一,脚踏车第二,汽车最后”是发达国家普遍遵循的道路规则,值得我们借鉴。汽车社会需要健康的汽车文化,这是因为() A.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B.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C.汽车文化能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养D.健康的文化是个人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4.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的一次讲演中提出:“衡量我们国家强大不强大,不是有几颗核弹,不是GDP,不是最高大楼在不在中国、最大的广场在不在中国,而是最完美、最吸引人的文化是不是在中国”。上述材料说明( )

高二政治必修四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高二政治必修四期末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现实生活中,哲学往往被一些人忽视,“哲学不能带来钱”成了他们的思维定势。一位著名哲学家揶揄地说:“当年马克思撰写《哲学的贫困》,如今则出现了‘贫困的哲学’。”但事实证明一个轻视理论思维的民族是不会有光明的未来的。这是因为( ) A.哲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其任务就是揭示具体事物发展的规律 B.哲学只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C.哲学是对人们实践活动的概括和总结 D.哲学能够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2.某人得了重病,大家劝他去医院检查,可是他说:“这都是命啊,是由天注定的,我何必与天命作对呢。”结果,这个人的病情进一步加重。由此可见 ( ) 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②自发的世界观不利于更好地生活③生活需要科学世界观的指导④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A.①②B.①④ C.①③D.②④ 3.我国的许多典故中包含着深邃的哲学道理,下列成语中正确反映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的是() A、掩耳盗铃 B、望梅止渴 C、画饼充饥 D、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4.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说:“我注意过,即使是那些声称‘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而且我们无力改变’的人,在过马路之前都会左右看。”可见 ( ) ①声称者的“言”体现了其客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②声称者的“行”带有自发唯物主义的倾向③声称者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是脱节的④唯心主义在理论上是没有意义的,在实践上是行不通的A.③B.①② C.①②③D.①②④ 5.“混沌初开,乾坤始奠。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与“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所蕴含的哲理 ( ) A.两者共同揭示了自然界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B.前者是主观唯心主义,后者是客观唯心主义 C.前者揭示辩证发展观,后者揭示辩证联系观 D.前者是朴素唯物主义,后者是主观唯心主义 6、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有着其自然科学基础,19世纪最具代表性的三大自然科学的发现是 ( ) ①细胞学说②生物进化论③能量守恒定律④地质学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李强在学习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之后,做适应性练习时,遇到一道题,感觉有点难度,要求选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哲学的联系的选项。你能否帮助他选出下列四个选项中的正确选项 ( ) A.哲学的研究对象是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马克思的学说 B.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哲学发展史上的巅峰 D.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历史上优秀哲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德国古典哲学是其直接理论来源 8、甲、乙两位同学就物质概念进行了辩论。甲说:“物质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的。”乙说:“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对甲、乙两位同学的说法,在你看来评价正确的应是() A、前者正确,后者错误 B、前者错误,后者正确 C、两者各自片面地强调了一个方面,都是不正确的 D、两者都是正确的,前者是就物质的概念而讲的,后者是就具体物质而言的 9.最近,“土豪”“高大上”“点赞”等流行语爆红,其背后无一不是对当下社会某种现象的理性思考。

2017 2018高二上学期文科期末考试卷及答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

昆明市第二十四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 文科数学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命题人:云付泽审题人: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在答题卡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M N?}?3n?Z?1?n2?{m?Z?3?m?}N?M{ (,1,.设集合则) 0,1}{-1,1,2}{-1,0{0,{0,1},1,2}.A.C.B.D 2.试从四个图中点在散点图上的分布状态,直观上初步判断两个量之间有线性相关关系的是 ( ) 23) (+1≤0”的否定是.命题“对任意的x∈R,x -x32332 1≤0,x+-x B.存在xxA.不 存在∈R,x∈-xR+1≤0; 23321>0 x,x+-D.存在x∈C.对任意的x∈R,xR-x +1>0; ??cos2sin??2?tan) ,则的值是4.已知(??cossin2?3443??

D.A..B. C 4433?)2x?y?sin(x2?siny) 为了得到函数的图像的图像,可以将函数(5. 6??个单位长度A.向右平移B.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36??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D.C.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 1212y?x??x?2y?2yx、z?x?3y的最小值(满足约束条件:,则6.设变量) ??x??2??8?64??2..C.D B A . 7.下表是某工厂1~4月份用电量(单位:万度)的一组数据: 页6 共页1 第 4 月份x 1 2 3 2.5 4.5 34 y 用电量间有较好的线性相关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由散点图可知,用电量y与月份 x???yx?a??0.7?a) ,则( 5.15 . D B.5.25 C.5.2 A.10.5 aa?aa}a??{8?a) ,则中,8.已知等差数列的值是( 开始81n4348321624 D C..B.A.i=0 S=,i) 9.根据下列程序框图,可知输出的结果为( 8A. 9B.i=i+1 10C. 11 D.S=S+2是??][?,b,则使得函数随机取两个数分别记为10.在区间aS<=1023?

试题高中政治必修四期末测试题

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求真是新闻工作者永恒的价值追求。但真相往往不是漂在水上的浮萍,也不是清澈溪流中触手可及的卵石。深一点,才能真一点。“从地里长出来的”记者陈中华坚持用脚跑新闻,向我们诠释一个并不深奥的道理:“真一点”是价值观,“深一点”是方法论;“真一点”是新闻追求,“深一点”是现实路径。这一道理的哲学依据是【】①学好哲学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②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③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新闻的发源地④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爱因斯坦曾经说:“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这表明【】 A.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以哲学为指导 B.哲学是研究整个世界的,具体科学研究某一特殊领域,二者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C.没有哲学观点的具体科学和没有具体科学材料的哲学都不是科学 D.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哲学也以具体科学为基础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有一句名言:“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它不是由任何神或任何人创造的,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的永恒的活火。”阅读材料,回答3~4题。 3.赫拉克利特的观点属于【】 A.机械唯物主义 B.朴素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唯心主义 4.赫拉克利特的这一思想被列宁称为“对辩证唯物主义原则的绝妙说明”,这是因为赫拉克利特【】 A.把唯物主义根本观点与朴素辩证法结合在一起 B.把唯物论和认识论科学地统一起来 C.是现代唯物主义的创始人 D.对世界的看法既唯物又辩证,因而是科学的 5.电影《画皮》的主题曲《画心》中唱到:“看不穿是你失落的魂魄,猜不透是你瞳孔的颜色,爱如生命般莫测,你的心到底被什么蛊惑。”从哲学上看,歌词体现的观点【】A.属于不可知论 B.否认了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C.肯定了物质决定意识 D.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6.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反对把自己的哲学视为“纯粹思辨的观念”和“书斋里的学问”,强调“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从而实现了哲学的变革,这表明【】 ①是否研究时代的迫切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旧哲学的本质区别 ②关注与无产阶级利益相关的现实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要求 ③哲学社会功能的缺失是以往旧哲学区别于马克思哲学的显著标志 ④为无产阶级提供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7.列宁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其本意是指【】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政治. 含答案

高二思想政治(文)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政治. 含答案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 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4.考试结束,只上交答题卡。 5.本试卷共6页。如遇缺页、漏页、字迹不清等,考生须及时报告监考老师。 第I卷单项选择题 本卷共2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从古到今,各种哲学流派繁多,但无论哪种哲学,都是 ①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②时代精神的精华 ③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④具体科学的基础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现实生活中,哲学往往被一些人忽视,觉得哲学没有实际效用。哲学对于人生的影响一直都是极其深刻、巨大、久远的,它给人生以心灵上的陶冶、动力上的激励、发展上的指导、境界上的提高。事实证明一个轻视理论思维的民族是不会有光明的未来的。这是因为 A.哲学是对客观存在正确的反映 B.没有哲学理论的民族无法生存 C.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反思 D.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3.唯物主义在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按出现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人为自然界立法②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③天地之变,阴阳之化④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A.③→①→④ B.①→②→④ C.③→②→④ D.①→③→④ 4. 中国古代哲学所探讨的“形与神”、“心与物”、“理与气”谁依赖于谁、谁在先的问题,实 际上就是 A.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的问题 B.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D.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5.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祝福别人“万事如意”,在担心一件事情不能成功时又常常安慰自己“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从哲学上看,“万事如意”与“成事在天”的区别在于A.前者是积极的观点,后者是消极的观点 B.心想不一定事成,天命却是不可违抗的 C.前者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后者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D.前者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后者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6.达尔文的进化论不仅是生物学上的革命,还带来了哲学上的革命。它沉重打击了上帝创造物种的神创论,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目的论和物种论,并为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提供了科学依据。上述事实说明

高二政治-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最新

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2018.12. 江苏省淮阴中学:张锦成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把答案填在第二卷的答题框里,每题2分,共48分) 1、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的说法是 A、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所有哲学的总和 B、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成不变的 D、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世界观,世界观就是哲学 2、有一位老师带着学生去神庙学习礼仪。老师三拜九叩,学生也三拜九叩;老师焚香, 学生也跟着焚香。出庙门时,老师不小心踩到一块西瓜皮上,摔了一跤。学生们纷纷把脚 踩在西瓜皮上摔一跤。这几个学生从哲学上看 ①犯了经验主义错误②主观主义错误 ③没有一切从实际出发④没有看到量变是质变的前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③ 3、2018年11月,著名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与计算机“X3D-Fritz”在4场“人机大战”中,以2:2的总比分结束全部战斗。这说明 A、意识是人脑所特有的机能 B、电脑也有人的意识 C、电脑能够模拟人脑进行一些活动 D、电脑完全可以替代人脑 4、下列选项中与“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体现的哲理相同的是 A、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B、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C、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D、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今年夏天,我国迎来了用电有史以来的最高峰,华南电网、华东电网严重告急,电力公司 不得不经常拉匣限电。回答5—7题 5、华东地区一方面是白天的电不够用,一方面是夜间的电用不完。针对这种情况,江苏 许多地区,开始制定分时电价,即在白天8时—晚上9时实行0.55元/度,夜间为0.30元/度,鼓励居民在夜间用电。这从哲学上看 A、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 C、可以使得电力资源得到最合理有效的配置,避免了浪费 D、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6、2018年9月,淮安市首先在富春花园、东方花园、富丽花园等几个小区实行分时电价

高二上学期文科数学期末考试卷(含答案详解)

高二数学文科试卷第1页,总4页 绝密★启用前 澜沧一中2019-2020学年度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数学试卷(文科) 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2题,共2页 (考试用时12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学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考生必须把所有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字母)认真地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用黑色碳素笔作答,答案不要超出给定的答题框。 4、考生必须按规定的方法和要求答题,不按要求答题所造成的后果由本人负责。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 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已知集合M ={1,2,4,8},N ={2,4,6,8},则M ∩N =( ) A .{2,4} B .{2,4,8} C .{1,6} D .{1,2,4,6,8} 2.双曲线y 2-x 2=2的渐近线方程是( ) A .y =±x B .y =±2x C .y =±3x D .y =±2x 3.lg 0.001+ln e =( ) A.72 B .-52 C .-72 D.5 2 4.若a 为实数且2+a i 1+i =3+i ,则a =( ) A . -4 B .-3 C .3 D .4 5.设x ∈R ,则“x >3”是“x 2-2x -3>0”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6.已知点(m,1)(m >0)到直线l :x -y +2=0的距离为1,则m =( ) A. 2 B .2- 2 C.2-1 D.2+1 7.如果正△ABC 的边长为1,那么AB →·AC →等于( ) A .-12 B.1 2 C .1 D .2 8.对于不同直线a ,b ,l 以及平面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如果a ∥b ,a ∥α,则b ∥α B .如果a ⊥l ,b ⊥l ,则a ∥b C .如果a ∥α,b ⊥a 则b ⊥α D .如果a ⊥α,b ⊥α,则a ∥b 9.如图,给出了奇函数f (x )的局部图象,那么f (1)等于( ) A .-4 B .-2 C .2 D .4 10.已知函数f (x )=x -2+log 2x ,则f (x )的零点所在区间为( ) A .(0,1) B .(1,2) C .(2,3) D .(3,4) 11.记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已知S 1=-2,S 3=-6,且公比q ≠1,则a 3=( )

(完整版)高二政治必修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期末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中国、印度和日本都有着很强的民族性和国家概念,相比而言,欧盟国家间文化相近。因此,亚洲国家目前很难像欧盟成员国那样实现区域一体化”。这一论断表明() ①文化一体化决定经济一体化 ②文化多样性是社会发展的障碍 ③文化多样性对政治、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 ④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④ 2.“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为着共产主义牺牲,为着苏维埃流血,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每当我们吟诵方志敏的不朽诗篇时,都会为这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对革命事业的赤胆忠心而肃然起敬。这表明() A.文化作品具有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B.文化作品是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 C.文化作品为人的成长提供了精神食粮 D.优秀的文化作品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据此回答3~4题。 3.“和而不同”反映了中华文化的() A.稳定性B.民族性C.地域性D.包容性 4.“同而不和”的重要表现就是“文化中心主义”,即认为自己的生活方式、信仰、价值观、行为规范是最好的,并且将本群体的文化模式当做中心和标准,以此衡量和评价其他文化。反对文化中心主义就意味着() ①反对西方国家将自己的价值观念强加于人 ②既要认同中华文化,又要尊重理解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化 ③中国文化是中国落后的根源,应该加以抛弃 ④“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应该全盘西化

A.①②B.②④C.①④D.③④ 5.阿富汗的巴米扬大佛是世界上最高的立佛,距今已有1500多年。曾有很多国家的知名人士强烈呼吁要注重保护这一人类历史文化遗产。但是大佛还是被当时的塔利班政权所摧毁。这遭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强烈谴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出于信仰的原因可以摧毁不同宗教的文化标志物 B.各国的文化遗产都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C.这属于阿富汗的内部事务,他国无权干涉 D.已经成为历史遗迹的大佛没有必要抢救和保护 6.近年来,不仅全世界的华人华侨以不同的方式庆祝新春佳节,而且很多外国人也加入中国年的庆祝活动中来,中国春节逐渐成为世界文化中的一道亮丽风景。这表明() A.不同的文化可以相互交融B.世界文化日益丰富多彩 C.文化已经不再具有民族性D.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7.20XX年的一项调查显示:7成网友认为春节将成世界性节日。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和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逐步扩大,中国风俗也会在世界上产生影响。这体现了() A.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B.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C.文化对经济具有重大影响D.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美国影片《花木兰》和《功夫熊猫》取得了极大的商业成功。据此回答8~9题。 8.这两部影片都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得到素材和灵感的,将最具中华民族文化特征的民间传说运用美国式的精神理念进行文化转换。“中国元素+美国精神+精美特效”是其成功的关键所在。这说明() ①世界文化正在走向融合、统一 ②文化交流会产生融汇多种特质的新文化 ③学习、借鉴外国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文化的交融有利于文化创新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9.美国电影业善于运用各种文化资源进行商业运作。我们也会有类似的创意,但缺乏实现创意的空间。这就要求我们() A.加大投入力度,满足文化需求B.激发创造活力,发展文化产业 C.保护民族文化,维护文化安全D.坚持正确的文化发展方向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期末测试试题及答案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期末测试试题 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的或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4年我国有多名省部级高官落马,10名以上省部级高官被判刑。材料体现国家的( ) A.统治属性B.阶级属性 C.主权属性 D.社会属性2.目前广东登记在册的各类社会团体共有28 500多个,并且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广东社会团体众多的现象表明( ) A.我国公民享有集会自由 B.公民积极履行政治性义务 C.公民积极参与基层民主管理 D.我国公民享有结社自由 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作为当代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应做到() ①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②学习政治知识 ③既关心国家大事,更要维护好个人利益④在实践中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 A. 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4.在2012年进行的新一届区县、乡镇人大代表选举中,各地选举委员会组织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由代表候选人介绍本人情况,回答选民的问题。候选人从“纸上”走到选民面前,接受选民的“面试”,这一变化( ) ①尊重了选民的知情权,扩大了选民的选举权利②可以帮助选民充分了解候选人,做出符合心意的选择③扩大了直接选举的范围,彰显了民主政治的进步④可以帮助候选人收集社情民意,更好地履行代表职责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5.制定和实施村规民约是村民自治的有效途径。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规民约的内容不得与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相抵触,不得有侵犯村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合法财产权利的内容。下列内容能够纳入村规民约的是() A. 村民发生纠纷必须服从村委会裁定 B. 牲畜毁坏他人作物被打死不赔偿 C. 外出务工者必须按时返乡参加选举 D. 村委会定期张榜公布村内重要事项 6.微博(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从全国“两会”到强制拆迁,从社会热点事件到众多“草根明星”出炉,微博成为民众参与政治的一个利器。公民利用微博参与政治 ( ) ①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②促进了政府决

高一新生分班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高一新生分班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选择题(每题 5 分,共40 分) 1.化简 a a2() A. a B.a C.a D.a2 2.分式x x 2的值为0,则x 的值为() | x| 1 A.1或2B.2 C .1D. 2 3.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E、F 分别是AB、AD的中点。若EF=2,BC=5,CD=3,则tanC 等于() A.4B.3 C.3D.4 3545 4.如图,PA、PB是⊙O切线,A、B为切点,AC是直径,∠ P=40°,则∠ BAC=() 0 0 0 0 A.400B.800C.200D.100

入表格中。 5.在两个袋内, 卡片,则所取 分别装着写有 1、2、 3、4 上数字之积为偶数的 6.如图,矩形纸片 AB 处,折痕为 AE ,且 EF=3, 动点,运动路线是 A →D →C →B →A, 设 P 点经过的路程为 x , D 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是 y. 则下列图象能大致反映 y 与 x 的是 () 8.若直角坐标系内两点 P 、Q 满足条件① P 、Q 都在函数 y 的 Q 关于原点对称,则称点对( P ,Q )是函数 y 的一个“友好 对( P , Q )与( Q ,P )看作同一个“友好点对”)。已知函 2x 2 ,已知 AD=8,折 则 AB 的长为 () 如图,正方形 AB (C4D 的题边图长) 为 4, P 为正 4x 1, x 0 , 则函数 y 的“友好点对”有()个 D 中各任取一张 ,点 B 落在点 F C AD P B C 方形边上一 以点 A 、P 、 的函数关系 图象上② P 、 点对”(点 数 A ..1 题号 1 2 3 4 5 6 7 8 得分 评卷人 答案 C 注意:请 将选择题 的答案填 A 176 5 C . 16 P 使 AB 边与对 ) O E (6 题 字的 4A 张卡片,今从每个袋 x0 y 1 , 2x

{高中试卷}高二文科数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仅供参考]

20XX年高中测试 高 中 试 题 试 卷 科目: 年级: 考点: 监考老师: 日期:

高二文科数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 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 . 已 知 {}2 2(,)|1,(,)|11y A x y B x y y x x ??====-?? -?? , (){}(,)|(,),C x y x y B x y A =∈?且,则B C ?=( ) A.Φ B.{}1,1- C.{}1,0 D.{}(1,0),(1,0)- 2.在复平面内,复数 1i i ++(1+3i )2 对应的点位于()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3.下列函数中哪个与函数y=x 是同一个函数() A.log (0,1)a x y a a a =>≠ B.y=x x 2 C.log (0,1)x a y a a a =>≠ D.y=2x 4. A.点()2,2 B.点()0,5.1 C.点()2,1 D.点()4,5.1 5.函数f (x )的定义域是[0,2],函数g (x ) = f (x +21) – f (x –2 1 )的定义域是 A .[0,2] B .[–21,23] C .[21,25] D .[21,2 3 ] 6.、实数a 、b 、c 不全为0的条件是( )。 A .a 、b 、c 均不为0; B .a 、b 、c 中至少有一个为0; C .a 、b 、c 至多有一个为0; D .a 、b 、c 至少有一个不为0。 7.已知函数2log (0)()3(0) x x x f x x >?=?≤?,则1()4f f ?? ???? 的值为( ) A. 9 B. 19 C.9- D.19 - 8、类比平面内正三角形的“三边相等,三内角相等”的性质,可推出正四面体的下列哪些性质,你认为比较恰当的是()。 ①各棱长相等,同一顶点上的任两条棱的夹角都相等;②各个面都是全等的正三角形,相邻两个面所成的二面角都相等;③各个面都是全等的正三角形,同一顶点上的任两条棱的夹角

2017郑州市二中高二分班考试数学试题及详解

郑州二中2017年开学考试 数学试题及详解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已知集合A={x|x<1},B={x|3x<1},则() A.A∩B={x|x<0} B.A∪B=R C.A∪B={x|x>1} D.A∩B=? 2. 如果角的终边过点(2sin60,2cos60),则sin的值等于( ) 1133 .... 2223 A B C D 3. 设函数f(x)=cos(x+ 3 ),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f(x)的一个周期为-2πB.y=f(x)的图像关于直线x=8 3 对称 C.f(x+π)的一个零点为x= 6D.f(x)在( 2 ,π)单调递减 4. 某城市为了解游客人数的变化规律,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收集并整理了2014年1月 至2016年12月期间月接待游客量(单位:万人)的数据,绘制了下面的折线图. 根据该折线图,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月接待游客量逐月增加 B.年接待游客量逐年增加 C.各年的月接待游客量高峰期大致在7,8月份 D. 各年1月至6月的月接待游客量相对7月至12月,波动性更小,变化比较平稳 5. 设偶函数f(x)的定义域为R,在区间(-∞,0]上f(x)是单调递减函数,则f(-2),f(π), f(-3)的大小关系是() A. f(-3)>f(-2)>f(π) B. f(π)>f(-2)>f(-3) C. f(-2)>f(-3)>f(π) D. f(π)>f(-3)>f(-2) 6. 为了研究某班学生的脚长x(单位:厘米)和身高y(单位:厘米)的关系,从该班 随机抽取10名学生,根据测量数据的散点图可以看出y与x之间有线性相关关系, 数学试题第 1 页共10 页

高二政治期末考试试题和答案

高二政治期末考试试题和答案 高二政治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60分) 1.有人以前这样评价苏格拉底,“他的生活和他的哲学是一回事, 但他的哲学绝不是脱离现实而退避到自由纯粹思想领域中去”。该观 点 ①肯定了苏格拉底的哲学对社会的现实影响②认为苏格拉底的哲 学智慧产生于他的实践活动③否认了苏格拉底的哲学是人的思维活动 ④认为苏格拉底的哲学割裂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A.①③ B.①④ C.①② D.②④ 2.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必然要求。这是因为哲学 ①作为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②作为意识形态,具有直 接现实性③作为社会科学,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④作为世界观,是 人们生活的向导 A.①④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3.世界观、方法论、哲学三者之间的关系,表述准确的有 ①哲学既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② 科学的世界观决定了科学的方法论,二者构成哲学 ③不同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不同 ④要形成世界观和方法论就必须学习哲学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新华网刊文称,“人生必须放下四样东西”。其中,具有主观唯心主义色彩的观点是 ①放下压力:累不累取决于心态②放下懒惰:奋斗改变命运 ③放下狭隘:心宽,天地自然宽④放下烦恼:快乐其实很简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5.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这意味着今后“拍脑袋决策”的人休想再“拍屁股走人”。下列选项中,与“拍脑袋决策”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A.按图索骥照本宣科 B.竭泽而渔杀鸡取卵 C.*者迷旁观者清 D.喜鹊叫喜乌鸦叫丧 6.庄子认为“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气”。这是 A.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7.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的是 A.“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与“物是观点的集合” B.“气者,理之依也”与“理生万物” C.“世异则事异,世异则备变”与“天不变,道亦不变”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与“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8.“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时间都去哪儿了》句句歌词直戳心扉,掀动了多少人的感慨。材料体现了 A.物质运动具有绝对性 B.世界存有尚未理解的事物 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D.物质世界的复杂性多样性

2020年9月高二分科分班考试数学试题附答案

实验中学新高二分班考试 数学试题 满分:150分 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已知数列{}n a 中,12n n a a +-=,且11a =,则数列{}n a 的第10项为( ) A .21 B .20 C .19 D .18 2. =++=?A bc c b a ABC 则中,在,222( ) A. 120 B. 60 C. 45 D. 30 3.已知函数f (x )=2cos 2x -sin 2x +2,则( ) A .f (x )的最小正周期为π,最大值为3 B .f (x )的最小正周期为π,最大值为 C .f (x )的最小正周期为2π,最大值为3 D .f (x )的最小正周期为2π,最大值为4 4. ABC S C b a ABC ?===?则中,在,30,4,6 =( ) A. 12 B.6 C. 312 D. 38 5.在等比数列{}n a 中,如果9,696==a a ,则3a 的值为( ) A.4 B.2 3 C. 9 16 D.2 6.在△中,为边上的中线,为的中点,则( ) A. B. C. D. 7.函数2sin()4 y x π =-的一个单调递减区间是( ) A .5,4 4ππ?? --???? B .3,44ππ??-???? C .3,44ππ?? ???? D .37,44ππ??????

8.在等差数列{}n a 中,80a >,4100a a +<,则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中最小的是( ) A .4S B .5S C .6S D .7S 9.函数sin sin y x x =-的值域是( ). A .[]1,1- B .[]0,2 C .[]22-, D .[]2,0- 10.设函数2()sin sin f x x b x c =++,则()f x 的最小正周期 ( ) A .与b 有关,且与c 有关 B .与b 有关,但与c 无关 C .与b 无关,且与c 无关 D .与b 无关,但与c 有关 11.比较大小,正确的是( ). A .sin(5)sin3sin5-<< B .sin(5)sin3sin5->> C .sin3sin(5)sin5<-< D .sin3sin(5)>sin5>- 12.如图,已知平面四边形ABCD ,AB ⊥BC ,AB =BC =AD =2,CD =3,AC 与BD 交于点O ,记1·I OAOB =,2·I OB OC =,3·I OC OD =,则 A .321I I I << B .231I I I << C .213I I I << D .312 I I I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已知向量(1,)(3,2)a m b =-, =,且()a b b ⊥+,则m =________

高二政治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高二政治期末考试质量 分析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平凉七中2013-2014学年上期 高二政治 期末考试 质量分析 高二政治备课组 2014年1月11日 高二政治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一、考试概况 1、学科测试范围:文科高二政治必修4全册;理科高二政治必修4全册。 2、试卷结构情况分析: 本次考试为高三级统一命制高二级试题,总分为100分,两大题,第一大题为选择题,文科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理科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第二大题为非选择题即材料问答题,文科共4大题,40分;理科共4大题,4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3、试题的主要特点: (1)、考查的知识点多,覆盖面广。 (2)、反映学科特色,体现了政治课时政性、实践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基础立题。

(3)、突出重点,注重基础,文科,理科难易较适中。 (4)、文科体现高考,理科体现学考。 二、考试情况及原因分析 1、学生考试成绩: 由于考前进行了较为扎实的复习备考工作比较扎实,老师和同学们都付出了很大的努力。这次考试比期中考试和上一次月考有了很大的进步。平均成绩和及格率都有了进步。但是,从具体学情来看,总体成绩不太理想, 尤其两极分化的趋势明显。具体成绩见下表: 2、原因分析: (1)、选择题分值比较大,难度适中,关键在于审题认真及基础知识掌握牢固与否,得分率较好。 (2)、考试题量较大,部分学生甚至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完成答卷 (3)、由于要顾及进度,平时进行检测、训练的时间太少。 (4)、复习时间太短。 (5)、学生双基水平较低。 (6)、学生学习习惯不不好,缺乏刻苦精神,缺乏主动性、积极性。

高二文科期末考试模拟试卷汇总

高二文科期末考试模拟试卷(一) 1.下列关于哲学和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①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②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世界观就是哲学 ③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④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博士学位的英文是Ph.D.,即Doctor of Philosophy,也就是“哲学博士”,表示任何一门 专业的学科,学到最后所抵达的境界都是哲学的层次。这表明() ①哲学博士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导师②哲学思维寓于各门具体科学之中 ③哲学是对各种具体知识的高度概括④各门具体科学的学习都应以哲学为基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3.“几十年的经验使我深刻体会到,学点哲学的确可以使人做事情少犯错误,做研究少走 弯路。”下列观点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振声的上述感悟相一致的是 () 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B.哲学是人类对某一具体领域规律的概括 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 4.恩格斯说:“任何哲学只不过是在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哲学都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 B.哲学的产生与当时时代的经济、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 C.哲学作为社会变革的先导,可以对社会经济、政治发展起决定作用 D.任何哲学都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5.(2013·天津高考)近年来,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探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2012年3月,大亚 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宣布发现了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有助于破解反物质消失之谜。2013年3月,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宣布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被誉为“一个诺贝尔奖级别的发现”。科学家的这些新发现再次证明() 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D.哲学源于对世界的惊异 6.(2010·山东高考)有一首英语儿歌这样唱道:“告诉我为什么星辰闪耀,告诉我为什么常 春藤缠绕……因为上帝创造星辰闪耀,因为上帝创造常春藤缠绕……”美国一位著名科普作家这样改动了歌词:“核聚变让星辰闪耀,向性运动让常春藤缠绕……”这一改动反映了() 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②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的区别 ③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④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7.中国古代哲学家杨泉提出:“所以立天地者,水也;成天地者,气也。水土之气,升而 为天。”下列与之相一致的观点是() A.观念的产生,并无必要假设外物的存在 B.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 C.气之所聚,理即在焉,然理终为主 D.物质是按―定次序结合的、不可分、不可灭的原子的总和 8.“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是南宋著名哲学家朱熹的经典论述,“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 寂”是明代著名哲学家王阳明的代表论断。如果让王阳明穿越时空与朱熹对话,他们可能达成的共识应该是() A.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的 B.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C.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D.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义 9.(2012·江苏高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即便是在自然观上相当坚定的唯物主义者, 一旦进入社会领域,总是不可避免地陷入唯心主义;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却能在历史观上坚持唯物主义。这主要得益于它坚持() ①人类社会的物质性②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③唯物辩证的自然观④社会发展总趋势是上升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哲学基本问题在人们的现实活动中表现为() A.人与人的关系B.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C.人与世界的关系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11.(2011·广东高考)“道,犹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与此哲学观点相 通的是() A.自然从来不飞跃B.物理不外于吾心 C.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D.动之端乃天地之心也 1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第一次实现了() 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②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③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④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A.①②③B.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13.(2011·海南高考)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反对把自己的哲学视为“纯粹思辨的观念”和“书 斋里的学问”,强调“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从而实现了哲学的变革。这表明 () ①是否研究时代的迫切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旧哲学的本质区别 ②关注与无产阶级利益相关的现实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要求 ③哲学社会功能的缺失是以往旧哲学区别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标志 ④为无产阶级提供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 A.①②B.②③ C.②④D.③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