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弱势群体人文关怀心

弱势群体人文关怀心

弱势群体人文关怀心
弱势群体人文关怀心

社会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问题研究

【内容提要】扶助弱势群体是社会和谐的底线,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是直接反映

社会和谐与否的一面镜子。本文试图从心理学视角,对社会弱势群体接受人文关怀过程中的心理作一些分析,使之更自信、更尊严,社会更和谐。

【关键词】弱势群体人文关怀心理

从社会学的角度,弱势群体是由于社会结构急剧转型和社会关系失调或由于一部分社会成员自身的某种原因而造成对于现实社会的不适应,进而出现生活障碍和生活困难的人群共同体。因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各地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处境不利的群体。近年来,尽管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人们生活有很大改善,但部份社会弱势群体的生存和发展状况还是不容乐观。作为弱势群体,他们是处于不利地位的社会成员集合,具有经济利益的贫困性、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和承受力的脆弱性,在社会性资源分配上他们不但弱势与无助,在一定程度还被歧视。而这些都需要社会提供物质、伦理甚至政治意义上的人文关怀来抚慰。

所谓人文关怀,是从人文角度对人的一种关怀,就是以人文精神为导向,对人的生存状态、生活环境进行关注,是对人的尊严和符合人性的条件、人的自由和解放的一种诉求。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是直接反映社会和谐与否的一面镜子,扶助弱势群体是社会和谐的底线。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我党始终高度重视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特别是十六大以来,中共确立的以人为本执政理念和新一届领导集体的行事风格,都充分表现了对公民的人性关怀、人文关怀、情感关怀和人权关怀;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表明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始更加注重关心人的内心感受,贴近人的心灵。而这一切对弱势群体来说,无疑是更大的福音。那么,社会弱势群体在接受人文关怀过程中的心理是怎么样的呢?本文试图从心理学的视角作些分析,以期人们更自信、更尊严,社会更和谐。

1.人的心理接受规律和要素影响分析

人的心理由认知领域和情感领域构成,认知、情感、意志、个性等有机地交织成心理要素,它们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互相影响,共同反映客观事物,同时,又直接或间接地被客观事物所刺激。当一个人认知上承认某种事物,情感上就会喜欢它,意志上就会有目的地调节自己的行为与该事物的要求相吻合,同时在个性上也会主动配合。而当知、情、意、个性发生冲突时,个体就会本能地力求加以减弱和克服,以达到心理平衡。由此可见,人的心理接受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

人文关怀的对象主要是各类弱势群体,人文关怀的成败与弱势群体的心理接受是紧密相关的,因此,能否灵活与巧妙运用心理策略,人文关怀的效果就会大大的不同。

2.人文关怀心理噪音透视

传播学意义上的噪音,泛指阻挠歪曲信息本来面目的各种因素。人文关怀的心理噪音,

会使人文关怀的本来意义发生扭曲或丢失,难以产生好的效益。心理噪音的存在是以人的三种高级情感为形式:一是关于理智感,即关怀的可信度;二是关于道德感,即关怀体现的价值观;三是关于美感,即关怀的形式给人的愉悦体验。正如自然界不存在绝对寂静一样,受众心理上的噪音也不可能完全彻底的驱净,人文关怀中必须正视这一点。

2.1 对人文关怀本身的抵触引发心理噪音

从人文关怀自身特点来看,关怀一方往往拥有较高社会文化地位,另一方身处社会底层或弱势的地位,两者之间的身份落差,构成了一种类似传统社会的等级。强势向弱势施予的人文关怀,无可避免地带有儒家伦理中“等差之爱”的性质,这是不平等关系中上层对下层施予的单向、无原则的关怀,因此,这种关怀是否合理和适度,只能由施予者凭借自身的德性修养和习惯偏好支配,并没有一个普遍适用的正义原则作为公平的保障。作为施予者,在人文关怀过程中“无冕之王”的心态有意无意地表露,对弱势群体的感受往往容易忽视。

从人文关怀的现实情况来看,一方面,社会上很多人文关怀带有功利性的印象在人们心中仍有积淀,从利己主义出发的“人文关怀”降低了人文关怀的说服力;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等价交换的规律,投李报桃,人文关怀必然是要有回报的,因此,人们对其关怀度始终持怀疑与观望的态度。

2.2 对人文关怀的反感激化心理噪音

受众心理上的噪音其实是一种自我防御,一旦当人文关怀的内容与其所持有的价值观、信仰、风俗习惯和发生冲突时,就会放大心理噪音予以干扰。如果人文关怀中过多展示与现状格格不入的奢华;或过多直露地体现;或宣扬与主流文化背道而驰的生活态度,受众者就会考虑该关怀对自身或家庭的不良影响而强烈抵制。

从人文关怀实践来看,传统的人文关怀更多的是站在关怀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总是以关怀者为主导来实施社会人文关怀的。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心理特点,决定了中国人心目中没有什么可以敬畏的。也正因为这一点,我们对自然、对社会大众缺乏足够的尊重。作为个体的人,则更为渺小。我们不仅会肆意的践踏与破坏别人的种种基本为人的权利,也会忽视和淡漠自身应该具有的为人的权利。一句话,我们在生活中没有从根本上学会把人放在第一位。所以,弱势群体被人文关怀时往往享受不到作为社会平等一员所应有的尊重。那么,作为被关怀者,一般都清楚自己处于被关怀的地位,而不受别人意图的控制和支配是人之常情,何况,君子之道,饿死事小,受辱事大。不食嗟来之食饱含了做人的气节和为人的骨气,多少年来被传为佳话。所以,受众就会下意识地“说服”自己“不被关怀”。假如人文关怀中的“尊重”变成一种堂而皇之的逼视,那么,“人文关怀”也可能衍生出无所顾忌的伤害。

2.3 人文关怀形式上的偏差加强心理噪音

我国的人文关怀体系很不健全。其一,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起码的教育、医疗、住房、就业技能培训、文化等基本需求领域人文关怀缺乏。有的城市在人文关怀上却依然以户籍为标准,内外有别,沿袭早已丧失现实合理性的歧视性规定,所谓的人文关怀就是一种有失公正的偏爱。其二,人文关怀缺乏长效机制。人们只有在某些节日里,才能得到有关的“人文关怀”,一些媒体也会从社会责任感出发,进行有关“人文关怀”的宣传和教育,但这种状况维持的时间非常短暂。其三,人文关怀形式比较单一;物质形式的关怀多,精神层面关怀少。纯粹的物质性救助,“输血”而非“造血”,治表不治本,使得这些困难群众缺乏一种内在发展的后劲,对根本改变生活状况失去信心。总之,无论是习以为常

的“节日关怀”,还是平淡无内涵的送钱送物,都与人文关怀的本意相去甚远,成为让人疲惫不堪的心理噪音。

3.人文关怀的心理培植策略

心理效果是指人文关怀对受众的心理认知产生影响,最终让公民对人文关怀产生正面的感知。人文关怀中信息的传递往往是先从受众者的视觉、听觉开始的,继而引发其心理感应,促进系列心理活动,最后导致受众者接受的行为。因此,在尊重生活经验、认知现状、心灵需求的基础上,努力实践以人为本的理念,把人文关怀做细做实,追求与实现自然、和谐境界中的“人文关怀”。

3.1运用感受和感觉增强关怀效果

人的感觉是对客体的映象,一切感受又都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这种反映可以调节人们的行为。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首先要从感受和感觉开始,重视其多方面的感受和感觉,特别要把那些事关弱势群体生存的事情考虑好、安排好、解决好。

其一,重视弱势群体的生存问题是人文关怀的首要任务。物质保障是最底层、最基本的保障。恩格斯说:“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把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精神需要和社会需要,而且把生产满足生理需要的物质资料作为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社会弱势群体通常都是经济上的低收入者,其经济收入低于社会人均收入水平,甚至徘徊于贫困线边缘。经济上的低收入性决定了弱势群体生活的贫困性,不仅生活水平的数量低下,而且生活质量低层次性,在其消费结构中,绝大部分或全部的收入用于食品,恩格尔系数高达80%-100%。对于大多数弱势群体来说,不仅处于初级的物质层面,而且几乎处于物质层面的最底层。对他们来说,最需要的当然是对物质的需求。毛泽东早就说过:“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责任在于给强者以‘发展权’,给弱者以‘生存权’,以有效地防止‘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纯生物式的市场竞争。”因此,把满足弱势群体的物质需要作为人文关怀的首要任务,就可以使弱势群体产生认同感。

其二,建立关爱人的长效机制。必须由政府、社会和民众三方面共同出力,国家建立保障体系和救助体系、政府或社会组织关怀节日化、民众关怀经常化三者有机结合,发展慈善事业,调动群众的爱心和扶贫济困的力量,保证弱势群体生活的最基本需要。把制度和人文关怀有机结合起来,制度上的人文关怀是最重要的关怀。制度关怀具有稳定性,更有利于全面、长远地解决问题,更能使“人文关怀”变成经常性、制度化的行为,也更能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

3.2运用情绪、情感增强关怀效果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是人们对于外界对象是否满足需要的一种反映。“体验”是情绪和情感的基本特征,凡能符合需要或愿望的对象,引起的体验具有肯定或积极的性质,表现为喜悦、喜爱、愉快等;而不能满足或违背愿望的对象,则引起否定或是消极性质的体验,表现为悲哀、愤怒、恐惧等。随着智力或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面对不同情绪刺激,个体的情绪调节能力不仅与心理或精神问题关系密切,尤其对个体的认知活动效果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在人文关怀中更应注重以情绪和情感为诉求的策略。

其一,注重感情上的传递与感应。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指出:“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可能打动人心”。感情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是人们对现实挫折、

生存压力的一种抚慰。弱势群体一般有强烈的自卑感。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弱势地位,使他们在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体验不到自身价值,甚至还会遭到强势群体的疏远和厌弃。自我价值感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丧失自我价值体验,使他们心态失衡,陷入恶性的心理体验之中,走不出这个心理的阴影。所以,在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时要特别注重感情上的传递与感应。首先,应重视人文关怀教育,使同情弱者,关怀弱势群体,成为每一个社会成员应有的修养。其次,树立关注、关心弱势群体的理念,通过政策引导、文化互动、社会舆论等,让人与人之间多一点鼓励、多一点关怀帮助、多一点换位思考、多一点相互信任,在全社会形成关心弱势群体的良好氛围,使人文关怀在全社会范围内蔚然成风。再次,利用人们身边的点滴情意为主,进行感性诉求,这种情感补偿式关怀更能拨动受众的心弦,拉近关怀双方的心理距离,使受众自觉卷入关怀所设置的情境当中。

其二,积极疏通宣泄不满情绪的渠道。弱势群体容易情绪化,由于他们缺少应对能力,失业、离异、患病等生活事件很容易导致心理压力。当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或无力应对危机时,很容易选择极端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有的还会产生仇富和报复社会的心理和行为,具有较大的破坏性。因此,应完善社会心理救济体系。当遭遇心理危机时,使他们不是一个人独自面对,而是可以找到可以倾诉和帮助自己的人,这样可以缓解心理压力,看到生活的希望。特别要注意社会转型中的弱势群体的特殊心理,即对社会变革中诸多对自己的不利想不通的情绪情感反应。在理性上,他们也有对改革会带来的社会进步的认知,在情感上,又对改革给自己的个人利益带来的损失不满,在理性与情感的矛盾中找不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而出现心理失衡。因此,应结合其特殊的心理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疏导。譬如,建立健全弱势群体的政策诉求表达机制,使他们的愿望能够通过正常渠道及时表达出来,从而使社会公共秩序得到有效的维护;健全心理咨询网络,把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贯穿、渗透、体现于各级各部门的思想政治工作、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等各个方面;加强社会心态的监测、评估和预警,健全完善社会心态疏导,引导社会心态良性变化,帮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心理和谐等等。

其三,帮助弱势群体树立信心。解决社会弱势群体社会心理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解决他们的贫困。而真正消除他们的贫困和由此滋生的种种不满和怨恨情绪并非一味地给予物质帮助,更多的是需要鼓励和帮助他们树立对自己的信心。社会应该努力营造一种关心和帮助社会弱势群体的良好氛围,对靠自己的勤奋与努力试图改变贫困的人应当给予更多的尊重和鼓励,对于那些已创业成功的典型应大力宣传和表彰,使社会弱势群体感受到他们并没有被社会所抛弃,树立相信靠自己的勤奋和努力是可能摆脱贫困逐步富裕起来的信心。

3.3运用尊重增强关怀效果

人之所以为人,可以透过“尊重”二字折射出来,这是人类独有的一种文明。尊重弱势群体是一个社会“最低限度的道德”,因为它体现了这么一个原则,即每个人都应得到人道的对待。弱势群体作为人,他们对幸福怀着强烈的渴望,也有着与生俱来的权利和尊严。弱势群体往往过分敏感,自尊心强,他们非常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过分看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渴望得到理解与尊重。虽然自尊不会使人变得更富有、更聪明,不会给个体带来任何直接的、实际的利益,但自尊是一种健康的心理。自尊的人往往有着积极向上的情绪,对世界的看法也比较乐观。从一个和谐社会的角度来看,其社会成员必定要有积极的自尊体验,从而形成理性平和、积极向上、自信健康的社会心态。人文关怀的核心就是尊重人,包括尊重人的社会价值和个性价值,尊重人的独立人格和人性发展要求。因此,在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时,我们更应该理解他们的处境、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

其一,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弱势群体的根本利益。阿马蒂亚·森认为,“当饥饿

现象发生时,社会保障系统尤为重要。社会保障机制是国家根据一定的法律和规定,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在我国,社会保障不仅包括各种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基本制度,而且包括教育福利、住房福利以及各种补充性保障措施。社会保障体系对于帮助社会成员克服特殊困难和意外灾害从而保障社会稳定具有重大作用。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是要加快建立多层次、覆盖面广的社会保障制度,在现阶段社会保障制度可以是低水平的,但应当是没有漏洞的,即任何社会成员都应当可以避免因生活困难而陷入绝望的境地。构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政府向弱势群体直接提供社会支持和社会保护的公共政策;国家应整合社会保障制度,在福利体系上下功夫,形成完善的社会政策与社会服务体系,同时,通过立法采取强制手段适当调整国民收入的再次分配,对基本生活有困难的社会成员给予帮助,尽可能地降低弱势群体所面临的风险因素,减少弱势群体正常生存的后顾之忧。这种由“施恩”转为“权利”、由“道义性关怀”转为“义务性关怀”,是保证社会弱势群体正常生存的安全网和保险阀。

其二,改进关怀的方式方法。突出被关怀者在国家实施人文关怀中的主体地位。一方面,根据受众层的心理接受差别,制定具有层次性、针对性的政策,通过改进关怀的方式方法,如发放爱心卡、爱心超市等,让弱势群体有尊严地接受关怀。另方面,要关心弱势群体精神慰籍,关注弱势群体创业。因为,从长远来看,弱势群体仅靠提供的那一点点物质帮助,绝非长久之计,只有增强其脱贫致富的信心,并依靠自己的力量摆脱困境才是根本之策。所以,恢复和重构弱势群体的自我价值感是关键。一旦协助弱势群体找到自我价值感,他会从心理上站起来,找到自信,增加抗挫折能力,真正找到自己在社会上的位置,不再怨天尤人,而是脚踏实地。因此,通过理解、支持、鼓励、引导等方式加强与弱势群体的交流,对他们进行精神慰籍,使他们对生活充满希望。同时,政府应特别关注弱势群体的就业问题,制定有利于激发弱势群体潜能的公共政策,创造一个让弱势群体自由、有信心地进入某个领域发挥才智的良好的政策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使他们都有充分发挥其能力的平等机会,有凭借自身能力改变处境的发展机会,激发弱势群体的自主意识,形成鼓励、支持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使弱势群体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

总之,人文关怀不仅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关系人、社会和自然各个层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能否有效地解决弱势群体的社会保护和社会支持,使得他们都能够过上体面的生活,不仅事关中国的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而且也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实现长期高效有序的发展。因此,加强和改善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尤其显得必要和重要。

参考文献:

1、万建新.论和谐社会的人文关怀维度. 2005-10-06

2、吴玲、施国庆.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伦理缺陷.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2期

3、张敏杰.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弱势群体及其社会支持.浙江学刊,2003年第3期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5、朱月昌.广播电视广告学.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04月第2版

6、[美]斯科特著.李旭大译.广告心理学.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年6月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宜宾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教师教育学院07、2 严霞 070902013 一.研究的背景 1、时代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流动的限制打破,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形成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孩子留在原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留守儿童问题现在已经相当严重了,是社会现在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原因,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农村人地矛盾尖锐。 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务工,其中大部分为夫妻一同外出,因经济等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留守儿童” 问题。由于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 据调查显示,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 2、主要存在的问题的原因: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近2000万人。有专家推算和保守估计,近年14岁以下的留守儿童至少在4390万以上。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高达18-22%。父母双方都外出流动,儿童不能与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情况在全部留守儿童中超过了半数,比例高达56.17%。因人口流动引发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一是监护不力,九年义务教育难以保证。据统计,80%以上的留守儿童是由于父母隔代监护和亲友临时监护,年事已高、文化素质较低的祖辈监护人基本没有能力辅导和监督孩子学习。农村学校受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理念的局限与制约,针对留守儿童的需求提供特殊有效的教育和关爱力不从心,学校与家庭之间缺乏沟通。家庭和学校监护不力,导致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辍学现象。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及初中教育的在学率都低于正常家庭儿童,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显示,进入初中阶段以后,留守儿童在校率大幅度下降,14周岁留守儿童的在校率仅为88%。 是缺乏抚慰,身心健康令人堪忧。据西部某劳务输出大省在一县域内的调查显示:70%的父母年均回家不足3次,有的甚至几年才回家1次;近30%的留守儿童与父母通话、通信频率月均不足1次。由于父母长期外出,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极大地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形成人格扭曲的隐患,导致一部分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并且极易产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甚至犯罪的倾向。南方沿海某省一项调查显示,19.6%的留守儿童觉得自己不如人,11.4%觉得自己受歧视,9.5%有过被遗弃的感觉。北方某省的一项调查显示,在青少年犯罪中留守儿童所占比例已高达20%。 三是疏于照顾,人身安全不容忽视。监护责任不落实,监护人缺乏防范意识,儿童防护能力弱,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受到意外伤害,甚至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公安部门统计数据显示,被拐卖儿童群体中,第一位是流动儿童,第二位是留守儿童。女孩受到性侵害又不能及时得到父母帮助,极易酿成严重后果。 3、发展走向:留守儿童问题是伴随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和劳动力转移产生,并将长时期 存在的社会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关系到未来人口素质和劳动力的培育,关系到农

关爱弱势群体倡议书

关爱弱势群体倡议书 所谓"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您撒下的虽是点滴温情,成就的却是高尚的人生品德!那你知道关爱弱势群体倡议书范文吗?下面是为你整理的关爱弱势群体倡议书范文,希望对你有用! 关爱弱势群体倡议书范文篇1 朋友们: 在我们身边有这么一个群体随处可见,他们要么居无定所、要么无依无靠、要么备受歧视、要么乞讨度日、要么早早失学……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弱势群体。 朋友们,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同样享受生活的美好,同样拥有幸福的家庭,也同样享有温暖的阳光,自然给了我们同样的关怀,生活却给了我们不同的境遇。 朋友们,当我们沐浴着清晨的阳光,尽情享受着幸福人生的时候,当幸福的孩子被无尽的爱包围的时候,您可曾想到,在我们身边还有数百万儿童因家庭困难、自然灾害仍徘徊在校门之外?他们挣扎在生命的底线上,他们的眼中充满了哀愁,他们的心灵充满了期盼,那就是——能够继续读书! 朋友们,当我们坐在舒适惬意的办公室里安心工作的时候,当我们锦衣玉食,却埋怨生活平淡的时候,您可曾想到,在我们身边还有那么多的农民工、失业者,正蜷缩于寒风中的某一角落,挺起并不坚实的脊梁坚守着最后的就业希望…… 朋友们,寒冬来临,暴雪突降,当我们躺在柔软暖和的被窝里酣

然入梦的时候,当我们不被寒冬困扰、不为衣食忧愁的时候,您是否想到,在我们身边还有那么多的孤寡、残疾老人,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目光呆滞地等待着政府有限的那一点点资助,而他们所需要的也就是那么一点点就足以让他们感觉到"这个冬天不太冷"…… 朋友们,据有关报道说,中国现存艾滋病人约70万,这是一个多么令人不寒而栗的数字啊!而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们本应该和我们一样,有欢乐、有幸福、有美好的未来。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成为艾滋病的受害者,从此他们的生活中不再有阳光,缤纷的世界在他们的眼里开始变得灰暗……他们,仅仅是想要正常的生活,从不奢求可以成为艾滋病史上的奇迹,仅仅是,不希望人们畏惧,不想被隔离,不想他们的心总那么孤单…… 朋友们,扶贫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尽己所为、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用青春昭示生命,用奉献感悟心灵,在这样一个充满激-情的日子里,我们倡议:关注社会公益事业,伸出我们的双手,让我们共同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奉献我们的关爱,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量!或许我们没有能力消除他们的贫穷和困苦,或许我们没有能力让他们都过上跟我们一样的美好生活,但是,我们可以帮助他们,至少可以帮助他们中的一部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或许我们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或许我们个人的帮助杯水车薪!但滴水成河,聚沙成塔。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爱人者,人亦爱之",您的乐善好施将被他人铭记,您的热心关

公益诉讼开题报告

公益诉讼开题报告 人口流淌所带来的许多社会咨询题,尤其是流淌人口子女受教育咨询题显得尤为突出,这就现实出了公益诉讼的重要性,让我们一起看看相关的开题报告是怎么样写的吧! 选题的目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动态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目的 近年来,随着都市建设的加快,流淌人口大量增多。随着人口流淌所带来的许多社会咨询题,尤其是流淌人口子女受教育咨询题显得尤为突出。本文在研究了众多学者对于流淌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益法律保障的文献的基础上,首先对流淌人口及受教育权的相关概念作了界定,并分析了我国流淌人口子女受教育现状,得出完善受教育权益保障迫在眉睫。其次,分析了我国在流淌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益法律保障的建设成就及法律保障存在的漏洞或别脚。再次,依照咨询题结合原因并借鉴国外经验对我国流淌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益法律保障提出建议。 研究意义 我国的流淌人口是2世纪8年代中叶浮现的,是在改革开放的国家政策背景下产生的一种特有现象。流淌人口尤其是流淌民工群体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阶段必定浮现的特殊群体,也是我国现代化过程中必定要面对的一具咨询题。本文要紧从我国流淌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益保障现状分析动身,探索目前造成流淌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益缺损的原因,有利于明确我国当前面临的保障困境,探讨解决流淌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益咨询题的对策,促进受教育权益咨询题的解决。有助于保障流淌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益,实现教育和社会的公平,并对维护我国社会的安定团结及推动都市建设和进展起到一定作用。 国内外研究动态 国内研究动态 随着都市建设的加快,农民工大军逐渐成为都市建设的主力,大批农民工涌入都市,农民工子女人受教育权咨询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以下是我国学者的要紧观点:陈信勇,蓝邓骏在《流淌人口子女平等受教育权的应然与实然》一文指出当前流淌人口子女权益缺损要紧有几点表现:1.入学条件遭受别公正对待。许多地区的流淌人口子女入学需要不少证明才干申请就读公办学校。尽管国家差不多取消借读费,但是还有不少公办学校巧立目录征收类似于借读费的卑视性费用。2.难以平等享有教育资源。我国基础教育财政性经费投入严峻别脚及教育资源地区分布别均造成流淌人口子女与优质教育无缘。3.民工子女学校成为卑视源头,同时遭遇义务教育全然价值强烈冲突。4.由于流淌人口的工作、居住的流淌性使得子女学习过程别稳定从而导致教育质量下落法学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3篇)法学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3篇)。 李业春在《进城农民工子女受义务教育权法律保障机制研究》一文指出:1.辍学和超龄上学现象严峻。2.多数流淌人口子女只能就读农民工子女简易学校,学习条件特别简陋。 3.流淌人口子女易产生别健康心理状态,妨碍对社会的认知,很难产生对社会的认同。 鹿文卿在《农民工随迁子女受教育保障研究》一文认为受教育权有缺损体如今受教育待遇上的多个别平等。1.教育经费别脚,依照国务院规定流淌人口子女教育经费的供给以流入地政府为主,流入地政府的财政直接妨碍到受教育权的实现。2.教育及教学设施匮乏,多数农民工子弟学校办学条件简陋,师资力量缺乏同时存在安全隐患。3.参加教育及教学活动的别平等,流淌人口子女容易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卑视而无法正常参加某些教学活动。 顾益民,张慧洁在《行政法语境下的流淌人口受教育权保障》中经过行政法视野分析认为造成受教育权益缺损原因有:1.县市等基层行政单位所承担的教育财政压力和行政责任与其政治经济和法律地位别成比例,负担沉重。2.缺乏有限的行政监督行为和系统性的行政责任追究机制。教育行政责任人往往是基层县市级的教育治理者,责任追究中裁量空间过宽。

关注弱势群体 关心孤寡老人

关注弱势群体关心孤寡老人 湛江市社会福利院成立於1957年,迄今已有45年的历史。1983年又成立了儿童福利院。座落在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湛江寸金桥边。全院占地面积7740m2,建筑面积12699 m2。现有床位350张,有工作人员130多人。主要收养孤儿、弃婴(儿)及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的孤寡老人。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社会各届人士的大力支持下,进行了多次扩建改造,现院内有功能齐全的老人康复楼、儿童综合大楼。我们怀着关心关怀来到湛江市福利院进行慰问。 孤寡老人作为特殊的群体,一直被人们视为弱势群体。他们是社会无依无靠需要别人帮主的人。老人们年轻的时候为社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当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发挥社会的力量回报老人的贡献。那么什么事弱势群体呢?弱势群体,也叫社会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在英文中称social vulnerable groups。它主要是一个用来分析现代社会经济利益和社会权力分配不公平、社会结构不协调、不合理的概念。在社会学、政治学、社会政策研究等领域中,它是一个核心概念。社会学关于社会问题的研究、社会学的分支学科社会工作和社会福利的发展和普及,可以说是推动弱势群体概念成为社会科学主流话语之一的重要因素。2002年3月,朱镕基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5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使用了“弱势群体”这个词,从而使得弱势群体成为一个非常流行的概念,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目前我国弱势群体在整体上具有以下5个重要特征:(1)弱势群体的主体是社会性弱势群体。学术界一般把弱势群体分为两类:生理性弱势群体和社会性弱势群体。前者沦为弱势群体,有着明显的生理原因,如年龄、疾病等;后者则基本上是社会原因造成的,如下岗、失业、受排斥等。从我国弱势群体的整体情况看,主体是社会性弱势群体,主要是由于社会原因导致其陷于弱势地位的,因此,应当侧重从社会支持的角度考虑问题;(2)现有弱势群体中的很多人是在原体制下做出贡献的人。特别是一些早年退休者和国有集体企业的失业、下岗职工,社会应当考虑对其实施补偿;(3)目前弱势群体是在社会分化加剧的情况下出现的,很多人有较强的相对剥夺感。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人民的整体生活水平是提高了,但是地区之间、群体之间和个人之间很不均衡,我国已经由改革开放前的平均主义盛行的社会转变为一个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社会,基于经济分化的社会分化也越来越大,一些人的相对社会地位下降了,引发了比较严重的相对剥夺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4)目前的全球化进程有可能对国内弱势群体造成更加不利的影响,并且有可能使弱势群体的规模继续扩大。在全球化进程中,那些接近资本、接近权力或者受过良好教育的强势群体有可能得到更多的利益,而普通的劳动者不仅获利机会少,而且可能降低福利,成为全球化成本的承担者。在我们关注国内弱势群体问题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全球化这一背景;(5)目前我们对于弱势群体的支持还很有限,难以有效地改变其弱势地位。前文已述,党和政府一直重视保护弱势群体的基本权益,但是,由于我国毕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水平不高,发展经济的压力还很大,导致实际工作中对于弱势群体的保护和支持还不是很有力,相关制度建设滞后,保障措施跟不上。 弱势群体的具体构成大体上说,弱势群体包括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精神病患者、失业者、贫困者、下岗职工、灾难中的求助者、农民工、非正规就业者以及在劳动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的人。当然,这里只是简单地列举,各个群体之间实际上存在交叉。我们认为,有必要确定优先支持的若干原则:(1)对于不能解决温饱问题的人群应当给予优先支持;(2)对于不能享受任何社会保障的人群应当给予优先支持;(3)对于失去劳动能力以及虽有劳动能力,但因缺乏就业机会而长期无法就业或在劳动力市场中处于明显弱势的人群应当给予

第七章群体心理

社会心理学 第七章群体心理 群体心理通常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社会群体的群体心理,指社会中某一群体或组织的心理;二是集群心理。临时聚集的人群看做一个群体,考察这个集群的心态过程时,我们称做一种集群心理;三是民族心理,它限定为一个人类共同体在同质文化下的相似心理活动倾向。但由于民族心理涉及的文化因素较多,因而另立一章。 一、社会群体概述。 (一)定义和特征。 1、社会心理学对群体的定义:群体是指那些成员间相 互依赖、彼此之间存在互动的集合体。 2、群体具有以下特征(1)群体首先是一群人,家庭、 小组、公司、国家、民族都可以是群体;(2)群体存在一个结构,比如角色分工;(3)有一定的目标;(4)群体成员要明确意识到自己是属于某个群体的,以及群体的界限;(5)要有共同的价值和规范。 (二)群体的分类。 研究角度不同,分类也不同,目前较有影响的分类,有这样几种: 1、统计群体与实际群体。根据群体是否存在而划分。统计群体是指实际上不存在的群体,为了统计的方便把具

有某种特征的人在想象中组合起来。例如大于65岁的称为老年组。而实际群体是实际存在的,有明显的界限和实际交往的。以下所述都是实际群体。 2、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根据群体的构成原则和方式 划分。 (1)正式群体是指有着规定的正式结构,其成员有固定的编制,并占据着所规定的地位,扮演着安排好了的角色的群体,如政府、机关、学校、班级。(2)非正式群体是指自发形成的,成员间的关系没有明确的规定,并且带有明显的情感色彩,即以个人的喜爱、好感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群体,可以是合法的,也可以是非法的。 3、大群体和小群体。根据群体的规模划分。 (1)所谓大群体,是指人数众多、成员间只是以间接方式联系在一起,没有直接的社会交往和互动的群体。一种是在社会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如阶级和民族。另一种是为着某个临时目的而暂时联合起来的群体,如观众、听众。(1)所谓小群体,指人数较少,成员间有直接接触和互动的群体。成员间关系比较密切、交往比较频繁,心理感受也比较明显。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是集中在3到20个人的小群体之中。象观众、听众、民族、阶级等大群体则不是研究范围。而家庭、陪审团等则是研究的领域。

20XX年弱势群体开题报告

20XX年弱势群体开题报告 一、选题依据(拟开展研究项目的目的、意义) 中共十六大报告第一次将“社会更加和谐”作为重要目标提出。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那么什么是和谐社会呢?从字面上简单地说,和谐是指“配合得适当和匀称”,社会是指“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也叫社会形态”。因此,所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的协调,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稳定有序的社会。社会和谐意味着贫富差距化缩小,社会利益分配公平,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其中必然要求社会中弱势群体的利益得到保障。 2017年10月19日,中改院在京举办“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十七大精神”中指出建立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机制,防止特殊的利益集团左右公共政策的制定。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也把农民这一弱势群体的利益放在首位。可见目前党和国家已经把维护和保障弱势群体利益提到日程。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纵观这30年间,中国社会已经取得了显著地成就,但在这成就的背后也隐藏着许多危机。中国社会开始分化,正从同质的单一性社会向异质的多样性社会转型。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日益多元化,社会利益结构也随之分化、重组,新的利益群体和阶层逐步形成。相对于经济改革的深入展开,我们的社会变革显得滞后。由于针对多元社会的利益诉求机制缺位,目前,中国社会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利益协调危机,因为利益分配不均衡而产生的社会矛盾尤为突出,特别是一些享受改革成果很少的弱势群体,其利益被一再侵犯。弱势群体社会资源匮乏,人微言轻,又没有代言人,当自身利益被别的强势阶层侵犯时,他们往往束手无策。长此以往,在他们心中就会沉淀起“仇富”、“厌世”、“恨世”等消极思想,进而对执政党产生离心倾向,激进一点的,可能会采取极端手段来寻求利益表达,形成社会的动乱源。所以,构建一个畅通、有效的利益诉求机制对于我们整合社会力量,建设“和谐社会”来说,是如此重要,又十分紧迫。

关爱弱势群体活动方案

关爱弱势群体 一、背景与主题 杭州正在为创建生活品质之城而努力,如何提高生活品质?从社会建设的角度就是要坚持围绕生活、保障生活,破解“七大问题”、建设“平安杭州”,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提高社会的创造力与和谐度。 但在社会中无疑依然存在着一些或生活贫困或心灵孤寂的人们,特别在农村,从事着低收入职业,遇天灾人祸而丧失劳动能力的本地人和外地人为数还不少。他们同样是社会大家庭的一员,渴望得到帮助和关怀,而这也是我们所有青年团员的责任。 而作为一名青年团员教师,在一个班级中,也有一些由于各种原因而引起的学习困难的学生,他们同样需要得到帮助,从而与大家共同进步,享受学习的快乐。 因此,本次活动以青年团员为主体,带动全体学生,关爱弱势群体,为创建生活品质之城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也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的责任感和关爱帮助他人的美好品德。 二、活动目标 1、在班级中,给困难生等结对子,在生活上关心他们成长,在学习上切实帮助他们进步; 2、走近本镇的各类弱势群体,培养学生平等待人,尊敬普通劳动者的情操; 3、用各种文艺形式歌颂普通劳动者,陶冶学生心灵,播洒爱的种子。 4、在学校中开展“献爱心慰问老人”的活动; 5、以“爱心”或“平凡人”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三、实施过程 (一)给困难生结对子 1、确定帮扶对象 在向各班班主任了解情况的基础上,确定各班帮扶对象。 2、确定帮扶方法 教师:开展“同在一片蓝天下共享大家庭温暖”青年团员“一对一”活动。即各位团员青年教师主动带头,在了解学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与学校各班学习、生活有一定困难的学生结对,并且制定好辅导计划,展开辅导,帮助学生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能找回自信,“微笑”成长。 学生:以座位同桌或就近以及双方互选原则,配合教师,督促上课认真听讲,做好课堂笔记;帮助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在学习方法上给予一定的指导;对生活上的困难等直接向老师反映。

生命教育开题报告

《中学生树立珍爱生命意识的研究》开题报告 梅河口市第二中学孙玉成 一、课题提出的原因、意义及突破点 (一)开展课题研究的原因 初中学生处于生理、心理剧烈变化的一个特殊时期,常常会出现种种问题。以自我为中心,忽视周围人的感受;拒绝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心理脆弱不能接受挫折;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因一点小事就付出生命的代价……另外,由于现行考试指挥棒的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升学率往往成为评价教师业绩的主要依据,教育普遍存在重视学业成绩教育,忽视生命教育的现象。 作为农村初中学生生命教育尤其值得关注。农村学校很多家长常年在外打工,或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问题,与孩子的沟通少之又少,相当一些家庭的孩子由祖父母或亲戚照看,使亲子之间的沟壑难易弥合。部分家长又由于自身素质限制,不能给孩子做好表率,不擅长交流,父母与子女之间的隔阂,阻隔着来自生命的关怀与呵护。他们往往更容易产生各种心理疾病,表现在行为上厌恶学习,轻视生命。《农村初中生生命教育实践策略的研究》意在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采取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方式,探索解决农村初中生命教育的途径。 (二)课题研究的价值意义: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引导农村初中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敬畏生命,学会关注环境、关心他人、关爱生命,在此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实践的探索,着眼于全体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为学生和谐幸福人生奠基铺路;

着眼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为提升学生的生存能力和生命质量奠定基础;着眼于学生的社会生活体验;为营造健康和谐的生命环境奠定基础。更加重要的是建构可操作性的生命教育实践方法和手段。教育准则,把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作为教育教学的主要目标。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不再把学生看作被动的知识容器,而是正在成长的有尊严的生命体。在教学中自觉渗透生命教育。 (三)研究预期成果及突破: 本课题组根据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德育实践活动撰写研究论文,编写适合农村初中学生实际的校本教材,学校内开设生命教育校本课程。现在已有少数学校开始进行这方面的尝试,但还处于起始阶段,对关爱生命道德教育的研究尚停留在理论探讨层面,缺乏可操作性。本课题尝试把对生命教育的认知层面的构想转化为可操作性的实践行动,进而形成校本课程;强调学生亲身实践和体验,通过珍爱生命教育、生命科学教育、环境保护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在实践中成长。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及主要内容、方法 (一)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生活教育理论的基本原理 生活教育理论由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立,其三大基本命题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其实质就是使教育与生活,教育与社会实际紧密联系,培养活生生的学生。它昭示人们应该格外重视对人和人类未来的关切、关注和关心。这是一种对人生最高意义的关怀,是充满人文精神的活生生的教育。 2、人本主义理论的心理学原理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人性化,主张发展人性和追求自我实现,主张人类具有自我实现的性向、潜能和倾

关爱弱势群体

每年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全球共有6.5亿残疾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0%,其中80%分布在发展中国家。由于生理、法律和社会方面的障碍,残疾人往往不能和正常人一样平等地享受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权利,因此也被称为弱势群体。不过,我更愿意把他们定义为需要我们尊重、理解和帮助的人。这个群体,实实在在存在于我们的周围,他们中有些忍受着残疾带来的痛楚,有些品尝着不为人知的心酸,处处可以找到他们,但我们却很少注意到他们。事实上社会活动是一个集成体,任何一个人都仅是个体,都需要别人的支持和帮助,因此,拥有更多健康和资源的人应该更加去关注、帮助那些弱势的人,特别是残疾人。我们必须为改变现状做出些什么,绝不能让我们的社会变得越来越冷漠,绝不能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淡。 关爱弱势群体,给予他们关怀和帮助,这不只是一句虚无缥缈的口号,它更应该体现在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的实际行动上。我们可能尚不具有真正解决他们生活上困难的能力,但是我们真诚的笑脸、一句温暖的谢谢、一个简单帮扶的行为,对于他们就是最真实、最珍贵的帮助。事实上,他们最希望得到的就是我们对他们发自内心的平视。所以,如果当你在街边行走时遇到残障人,请为他们让开盲人专用道或帮扶一程;如果看到路边卖艺的乞讨人,可以真诚地给予他们掌声。甚至我们可以少喝一些饮料,少吃一些零食,把节省下来的零用钱捐给希望工程,捐给那些渴望读书但家境困难的孩子们。说不定,就有一个贫困孩子因为你的捐助而成为一个大学生,如果那样的话,这会是一件多有意义的事!其实这些都是举手之劳,都是我们中学生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们不做,不会有太多人指责,更不会受到惩罚,但我们做了,就是在用自己的善良和力量,用实际行动让我们周围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更加和谐。 作为一名中学生,在场的每一位同学,你们未来都应该要做最杰出的中国人。而这种杰出出自哪里?我想,杰出不仅仅在于要做出多大的事业,获得多大的名声。做到杰出,我们首先应该懂得怎样做人,能将社会的责任当作是自己的责任,能够为解决社会的问题而努力。今天,在国旗下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尝试一些改变,付出些许举手之劳,选择拥有一颗善良的心去帮助那些弱势群体,特别是残疾人,用自己的热量温暖世界、传递关爱,让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都洒满阳光! 我的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三篇 群体心理

第三篇群体心理 第九章群体的一般概念 一、什么是群体 定义:群体指为了实现某一共同的目标,由共同工作的两个或更多的个体组成的集合体。 群体的特点: –群体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共同目标 –为了实现目标,通常会制定一系列的规范 –群体具有一定的结构,每个成员占据一定的位置 –群体成员心理上有依存关系和共同感,并且相互影响 –群体成员都认为他们是本群体中的一员,其他人也认为他们属于同一群体 群体的功能: – 满足人们的归属、安全和自尊的需要 – 确认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 – 满足兴趣和需要 – 群体是解决问题的工具 – 群体控制和改变人的行为 群体的构成 –群体的规模:从两个直到12至16之间,但许多人认为12个人可能是群体成员可以同时对其他各个成员作出反应和进行交往的上限。 –群体的同质与异质性:群体究竟应为同质还是异质,则要根据工作的性质、完成的任务来决定。

二、群体的类型 1、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划分标准:根据构成群体的原则和方式的不同 –正式群体指具有组织结构的,按照指定的工作分配而建立起来的任务或工作群体。在正式群体中,人们的行为由组织目标规定和指引。 –非正式组织指既非结构的也不是组织规定的联盟。 – 非正式群体的特点: ①自发性:友谊、帮助、满足社交需求 ②不稳定性 ③中心人物作用大 ④心理认同感、归属感和凝聚力较强 ⑤信息沟通快 ⑥成员的重叠性(一个人可以是几个非正式 群体的成员) – 非正式群体的管理原则: ①寻求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目标的协调一致 ②利用非正式群体加强沟通,提高满意度 ③对舆论的扩散和疏导作用 ④通过非正式群体的中心人物,纠正其成员的行为 2、假设群体和实际群体 划分标准:群体是否实际存在 –假设群体又称统计群体,实际上并不存在,只是为了研究和分析的需要而划分出来的群体。 –实际群体是实际存在的群体,这类群体的成员之间有着实际的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中国家庭暴力犯罪研究开题报告

江大网络教育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暨提纲 论文题目:中国家庭暴力犯罪研究 一、选题 我国每年约有 40 万个家庭解体,其中 25% 是由于家庭暴力引起的。家庭暴力不仅对受害人造成生理上和精神上的痛苦,从更深层次的意义上看,它还表现为对家庭中弱势群体人权的严重侵犯。人权不仅包括生存权和发展权,还包括所有社会公民取得平等的权利。这些权利不仅体现在政治生活领域,还体现在家庭生活领域,而且只有在家庭生活领域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与相互尊重,才能为整个社会的人权保障提供必要的前提。对家庭暴力的研究,不仅体现了对于受害者的关怀,更体现了对于他们人权的尊重。 二、该题目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动态 在国外,关于家庭暴力的研究及立法较我国进行得早,并已经有了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有代表性的,如英国学者认为:“家庭暴力是指男性伴侣为了支配和控制女性,在他们关系存续期间或终止之后对女性所施行的暴力和虐待行为”。从英国学者观点看出:“家庭”不仅指有婚姻关系、身份关系的生活共同体,而且还包括同居关系及婚姻关系终止后出现的暴力行为,“暴力”主要指男性对女性实施的有害行为。在我国,一般认为家庭暴力是指在以婚姻,血缘和法律关系为基础而构成的家庭中,家庭成员以暴力、胁迫、摧残、折磨或其它手段侵害家庭成员身体、精神和性等人身权利的强暴行为。 三、选题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或创新之处 主要分析我国家庭暴力的现状,以及立法情况。简单分析家庭暴力产生的危害及成因,以及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同造成中国与西方国家家庭暴力现状的不同。 四、内容提纲 一、绪论 二、我国家庭暴力的现状及立法 1、我国家庭暴力的现状 2、发家庭暴力法在我国的建立情况 三、家庭暴力所带来的危害及成因 1、家庭暴力所带来的危害 2、家庭暴力的成因

关爱弱势群体策划书

活动策划书 河北联合大学基础医学院青年实践部 一、活动背景 尊老爱幼、扶弱助残是我们中华民族由来已久的美德。社会还在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改善,可是人们在急于追求物质财富的道路中丢弃了最原始的那份精神财富,人们过多的把目光关注在那些财富五百强,那些歌星影星中,忽略掉了还有一部分人,他们或许因为贫穷,或许因为疾病,生活在正常人的世界里,却自卑的过着与正常人不同的生活,他们可曾埋怨过造物主的不公,可曾尝遍人生中的喜怒哀乐?目前,我国政府对弱势群体特别是残疾人群体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爱护。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我们应当积极参与弱势群体关爱活动,给予他们温暖。 二、活动目的 1.宣传社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弱势群体。 2.使更多的人关注并了解社会中的弱势群体。 3让在校学生知道社会中有很多需要我们帮助并关爱的人群。 4通过本次活动培养在校学生奉献爱心的良好品德。 5通过书写心愿墙来表达学生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对他们真挚的祝福。 三、活动主题

联大与你携手,关爱弱势群体 四、活动主办方 河北联合大学基础医学院青年实践部 五、活动参与人员 河北联合大学基础医学院青年实践部成员全体 六、活动地点 河北联合大学建设路校区 七、活动时间 2015年3月28日上午 八、活动内容 本次活动我们以关爱弱势群体为主题举办一次在学校内的奉献爱心活动。活动当天我们会摆出心愿墙,让在校的学生在心愿墙上写出对弱势群体美好的祝愿。每位参与活动的同学可有礼品赠送。通过此次的活动形式以达到宣传弱势群体的目的。 九、活动流程 1.参加本次活动的同学于2015年3月28日上午10点在行政楼 下集合,领好各自的服装,带上道具,挂上横幅,摆好心愿墙等,完成准备工作。 2.一切准备就绪后,由王迪,刘柏松、赵子悦和刘佳音4名同学 在学校里邀请路过的同学书写心愿卡片表达出我们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和祝福。 3.将写完后的心愿卡贴到心愿墙上。

流浪乞讨人员分析开题报告

专业名称:劳动与社会保障班级:2010级劳保1班 学生姓名:张三指导教师: 论文题目:石家庄市流浪乞讨人员的研究报告 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石家庄市流浪乞讨人员的研究报告 一、研究背景 我国城市流浪乞讨人员长期以来一直生活在社会最底层,是最为特殊的弱势群体。在这类群体中,包含着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价值体系以及认同心理和归属心理,极易出现理想失落、道德滑坡、精神颓废等不良现象,贫穷和犯罪在群体中的蔓延又给社会稳定带来了严重威胁。通过此次调查研究,我们可以深入的了解他们这一群体。 在我国,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下属的社会福利司建立起各地方救助管理站,以《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管理办法》为依据,管理城市流浪乞讨人员。主要救助因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无亲友投靠,又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者农村五保供养,正在城市流浪乞讨度日的人员。但是由于救助管理目标上的模糊、管理体制上的障碍和相关政策法律的缺失,导致该群体生存发展历来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我们可以针对相关问题,提出关于完善石家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的对策建议。 流浪乞讨现象给社会带来的危害及影响近年来城市流浪乞讨现象有了新的变化和发展、乞丐的团体化、职业化、经营乞丐的现象、乞丐群体复杂化、犯罪化、乞丐群体的年龄结构向低龄化发展、乞讨方式手段呈现智能化、多样化。这些都给社会发展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影响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树立的良好国际形象、削弱社会大众的同情心及对弱势

群体的关注与救助,通过调查研究,对流浪乞讨现象有更清晰的认识与了解,提高其辨析能力。 二、研究意义 研究的目的是了解人们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态度,提出可行性建议,为解决流浪乞讨人员的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措施。 首先,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流浪乞讨人员的存在,导致了许多社会问题,既影响了市容,又带来了违法犯罪问题,同时也削弱了社会大众的同情心,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政府也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强流动人口和管理,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健全社会救助体系。所以,研究人们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态度,分析产生这些态度的原因,从而探索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是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需要,更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 其次,研究具有理论意义。目前,关于流浪乞讨人员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关于制度的研究,主要是对《收容遣送制度》和《救助管理办法》的比较,以及分析现行制度存在的问题,从立法、社会保障等多方面探索新的救助制度;二是实务领域的研究,一些学者、新闻工作者以及救助管理人员,调查研究流浪乞讨人员的基本构成以及生存现状,分析乞讨原因、乞讨方式、乞讨特征。但是,我们从研究公众对流浪乞讨人员态度的视角出发,尝试提出解决该类社会问题的措施,探索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模式,有助于丰富对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的相关理论研究,这是对当前流浪乞讨研究的创新。 最后,研究具有实践意义。我们打破了过去对流浪乞讨

关爱弱势群体学生实施方案

阿白完小关爱弱势群体学生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响应孩子是祖国的未来的号召,以国家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面向全体化,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弱势群体的特殊方针政策重要思想作为指导,贯彻落实关爱弱势群体的精神,我校以“关爱弱势群体,共创和谐大家庭”为主题,开展帮扶活动。 二、活动目的 通过此次活动,使这些弱势群体得到帮助,让他们觉得学校是自己的家,让关爱和快乐伴随他们成长。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给予相应的思想教育,提高村民的健康意识、儿童的心理素质,唤起群众对健康的关注,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形成一个“友爱、互助、奉献”的良好氛围,打造和谐并快乐的校园新局面。 三、活动主题 关爱弱势群体,共创和谐大家庭 四、活动时间 每学年的新学期开始的时候。 五、活动地点 阿白完小 六、活动对象 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的弱势群体,包括残疾儿童,孤儿,留守儿童,贫困生,学困生。

七、互动组织 统计办:向鹏 指导老师: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 八、活动流程: (一)活动筹备 1、班主任进行家境摸底工作并选出本班的弱势群体学生。 2、校领导准备好相关材料、物品,做好安全措施。 3、召开弱势群体帮扶活动。 (二)具体活动 1、通过班主任认真调查摸底,摸清本班弱势群体的数量及基本情况后报送给总务处。 2、学校领导及及班主任了解学校弱势群体的数量以及基本情况。 3. 学校校长给弱势群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辅导及矫正的工作。(主要对象所有弱势群体) 4. 教导主任组织教师进行物质和学习上的的帮扶工作。(主要对象是贫困生和学困生) 5. 班主任及任课教师进行学习上的帮扶工作。(主要对象是学困生) 6. 全体教师跟随调查弱势群体,了解家境,进行思想方面的教育,办好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衔接工作。(主要对象所有弱势群体)

(一)活动主题:关爱弱势群体,从心开始

(一)活动主题:关爱弱势群体,从心开始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二)活动背景 有一种世界,没有喧闹,只有一颗颗赤诚之心在进行无声的交流,他们用心灵说话,用心灵唱歌,那里安静和谐,纯真美丽;有一种世界,没有色彩,只有一颗颗纯洁的心在描绘这多彩的世界。在我们不曾留意的角落里,有很多因为各种不得已的原因变成了聋哑人或盲人,他们生活在正常人的世界,心里却独尝造物主的不公。这些孩子本身是没有一点过错的,但是那些客观的因素让他们被迫失却太多的人权! (三)活动目的 为提高我院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和能力,发扬关爱弱势群体的志愿者服务精神,学生会实践部特举办此活动。 希望借此带领大学生慰问这些特殊

的孩子们,送去我们的祝福与关爱;积极与他们交流,学习他们特色的人生经验,拓宽我们认识的宽度与广度;激励社会中更多的好心人关注弱势群体,体会他们纯真的心灵,弘扬关爱他人、服务他人的人文气息;同时让志愿者真实地了解基层社会,倡导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奉献自己的爱心。 (四)活动时间;xx年3 月18号 (五)活动地点;安庆市特殊教育学校 (六)活动流程 1. 活动前期策划准备 (1) 联系安庆市特殊教育学校,确定活动时间,并协调相关工作; (2) 了解安庆市特殊教育学校的相关信息(基础设施、娱乐设施、管理制度以及同学们的生活空间及舒适度)。 (3) 了解那些特殊孩子的相关信息(学生数量、学生年龄层次以及各个年龄层次聋哑学生和盲人所占比例、学生的生活作息情况)。

(4) 确定特殊教育学校参与该活动的特殊孩子的人数以及参加本次活动的志愿者人数(校方主要参加者为初中生、我院40—50人,大一每班2人、大二每班1人)并联系交通工具 (5) 做好宣传工作,在各栋宿舍楼出版报以及海报宣传、在各班级发通知,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此次活动。 (6) 召开动员大会,讲解去特殊教育学校时要注意的事项、突发事件的处理。 (7) 划分好组,一组与盲人交流一组与聋哑学生交流 (8) 购买体育用品、水果以及准备好活动中需要的道具等。 2. 活动中期实施: (1)组织出发:参与人员早晨7:30到学校南门集合,清点好人数及检查相关活动物品出发去特殊教育学校 (2)开展活动: 对盲人: a)“传”:即传递信息,六人一组,分为3—5组,其中每组中三个志愿者和三

虐待儿童开题报告

篇一:家庭中儿童虐待的成因及预防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家庭中儿童虐待的成因及预防策略研究 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学前教育0201班金佩琳 指导教师:周红 一、选题意义 (一)现实意义 家庭暴力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现象,近三十年来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而粗暴型家庭教育引起的儿童虐待(child abuse,ca)则是家庭暴力的一种类型,现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国际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它不仅对孩子造成生理上和精神上的痛苦,而且从更深层次的意义上看,还表现为对孩子人权的严重侵犯。目前无论是在各大媒体报刊还是生活中,儿童受虐的家庭教育事例已不是新新闻了,它所引起的社会危害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笔者从探讨家庭中儿童虐待的成因出发,采用文献研究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研究家庭中儿童虐待的预防策略,抵制粗暴型家庭教育方式,以期能降低儿童虐待的发生率,在家庭生活领域中真正实现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平等与相互尊重。 (二)理论意义 鉴于国内外还未深入地开展过关于儿童虐待的研究和探索性的调查工作,而目前儿童受虐现象引起的社会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开展该课题的研究工作是十分必要的。笔者在综述家庭中儿童虐待的成因的基础上,对前人关于家庭中儿童虐待的研究进行整理归纳,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家庭中儿童虐待的策略,完善家庭中儿童虐待的预防机制。 二、文献综述(一)什么是儿童虐待 家庭暴力是指家庭内出现的家庭成员间的一方对另一方的暴力行为,主要包括夫妻间的暴力、父母子女间的暴力和其他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而本文所说的家庭暴力,主要是家庭暴力的一个类型——儿童虐待(child abuse,ca)。 儿童虐待(child abuse,ca)长期、普遍地存在于人类社会中。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儿童虐待的定义:指对儿童有义务抚养、监管及有操作权的人作出的足以对儿童的健康、生存、生长发育及尊严造成实际或潜在伤害的行为,包括各种形式的躯体或情感虐待、性虐待、忽视及经济剥等。 (二)家庭中儿童虐待的类型 依据儿童受虐的方式、行为、施暴的目标、致伤的结果等可将儿童虐待分为以下4 种类型: 1、身体虐待。因受暴力、殴打等致身体受伤。 2、性虐待。指对未成熟儿童或青春期少年进行的性行为,是一种违反社会及家庭法规的强暴行为。 3、情感虐待。 情感虐待是指监护人未能给儿童提供一个适宜的成长环境而且发生一些对儿童心理健康和发展可能产生不利影响的行为,如限制孩子的行动、自由,诋毁、嘲讽、威胁和恐吓、歧视、排斥以及其他类型的非躯体的敌视等。情感虐待是一个较为隐蔽的问题,但对被虐待儿童来讲它十分重要。情感虐待是虐待和忽视儿童的一个重要部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它是所有虐待形式的基本因素。 4、儿童忽视 由于各国经济、文化、传统观念、生活习俗等的差异,忽视与贫穷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忽视的定义也与不同的社会及管理、专业部门间的特点有关。迄今为止,国际上对儿童忽视没有一个统一、确切的定义。我国香港目前对忽视儿童的定义是:任何做出某作为以致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受危害或损害的行为。目前国际上普遍认为忽视应包括4个方面,即身体忽视、情感忽视、医疗忽视和教育忽视。也有学者认为还应包括或细划为安全忽视、社会忽视、营

关爱弱势群体 促进社会和谐

关爱弱势群体 ——构建和谐社会 系别:会计系 班级:08财务管理 姓名:笑笑 学号:200803024451 20 10年10月12日

关爱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和谐 摘要:为提高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爱意识,体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近年来甲山社区在构建和谐社会工作中,重点关注和积极帮助弱势群体。甲山社区始终视弱势群众为亲人,始终怀着慈爱之心,认真了解他们的所思所盼,通过细致的工作,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及时送给他们,让每个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共享和谐生活。 关键词:关爱促进弱势群体社会和谐工作政府社会 一、关爱弱势群体,体现社会主义本质。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保护弱势群体,实现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题中应有之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总体上已经进入“小康”社会。但在体制不断转换的过程中,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增加,农村劳动力加速向城镇流动,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一部分人的贫困问题仍未得到解决。如何更加有效地扶助弱势群体,越来越成为社会与政府关注和重视的一个焦点问题。 弱势群体中的大多数人没有稳定的收入,生活相对贫苦,较少享受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这样一个群体,如果没有社会和政府的关怀与扶助,单靠他们自身努力,受条件限制,很难从生活的困境中摆脱出来。这种状况如果长期得不到改善,必然影响整个社会的健康、和谐,甚至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是共同富裕,关怀和扶助弱势群体,既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更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要求。 对弱势群体,首先要从经济上给予关怀和扶助。为此,需要通过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加大对贫困落后地区的投入,改善贫困人口的基本生存和生活条件;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千方百计地增加城乡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弱势群体的收入增加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全社会共同富裕的基础才更加坚实。 对弱势群体,还要从政策上给以关怀和扶助。应制定倾斜政策,增加贫困层的就业机会;为他们的子女受教育提供必要的条件,加大减免学费工作的力度,使其上得起学;完善司法救助制度,确保弱势群体的当事人能打得起官司,切实保障他们的基本权益。 对弱势群体,更要从精神上给予关怀和扶助。对于弱势群体中的大多数人来说,走出困境、由弱变强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有一种自我振奋、自强自立的精神状态。全社会应该行动起来,共同关爱弱势群体。对于弱势群体来说,多一分社会关爱,就多一分自信,多一分摆脱困境的精神力量。 二、与弱势群体“零距离”接触增进感情 社区工作涉及千家万户,社区干部与居民群众每天都是零距离接触,居民百姓的衣食住行和冷暖,社区干部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尽可能的为他们提供帮助。为了对辖区弱势群体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他们的现实困难随时跟踪帮扶,对辖区弱势群众全部建档立卡,建立因情施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