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2018高中物理二轮专题检测:(十五) 电容器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问题 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高中物理二轮专题检测:(十五) 电容器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问题 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高中物理二轮专题检测:(十五) 电容器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问题 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高中物理二轮专题检测:(十五) 电容器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问题 Word版含解析

专题检测(十五) 电容器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问题

1.(2018届高三·安庆四校联考)如图所示为一只“极距变化型电容式传

感器”的部分构件示意图。当动极板和定极板之间的距离d 变化时,电容C

便发生变化,通过测量电容C 的变化就可知道两极板之间距离d 的变化情

况。在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C 与d 之间变化规律的图像是( )

解析:选A 根据平行板电容器的决定式C =εr S 4πkd

知,C 与d 成反比,由数学知识可知,图像为双曲线,A 正确。

2.[多选]某电容式话筒的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E 为电源,R 为

电阻,薄片P 和Q 为两金属极板,对着话筒说话时,P 振动而Q 可

视为不动。在P 、Q 间距增大过程中( )

A .P 、Q 构成的电容器的电容增大

B .M 点的电势比N 点的高

C .M 点的电势比N 点的低

D .P 上电荷量减小

解析:选BD 电容式话筒与电源串联,电压保持不变。在P 、Q 间距增大过程中,根

据电容决定式C =εr S 4πkd

得,电容减小,又根据电容定义式C =Q U 得,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减小,电容器的放电电流通过R 的方向由M 到N ,所以M 点的电势比N 点的高。故A 、C 错误,

B 、D 正确。

3.[多选]如图所示,倾斜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极板间距

为d ,带负电的微粒质量为m 、带电荷量为q ,微粒从极板M 的左边缘A

处以初速度v 0水平射入极板间,沿直线运动并从极板N 的右边缘B 处射

出,则( )

A .微粒到达

B 点时动能为12

m v 02 B .微粒的加速度大小等于g tan θ

C .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 MN =mgd q cos θ

D .微粒从A 点到B 点的过程中电势能减少mgd cos θ

解析:选BC 微粒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微粒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到达B 点时动能小于12

m v 02,选项A 错误;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tan θ=ma ,加速度a =g tan θ,选项B 正确;又电场力Eq =mg cos θ

,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E =mg q cos θ,两板间的电势差U MN =Ed =mgd q cos θ

,选项C 正确;微粒从A 向B 运动,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选项D 错误。

4.如图所示,一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与一电压恒定的电源相连,极板水平放置,极板间距为d ,有一带电粒子P 静止在电容器上部空间中,当在其下极板上快速插入一厚度为L 的不带电的金属板后,粒子P 开始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 。粒子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

A.L d g

B.L d -L g

C.d -L d g

D.d d -L

g 解析:选B 设板间电压为U ,带电粒子静止时有:U d

q =mg ;当插入金属板后,金属板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相当于极板间距减小为d ′=d -L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q U d ′

-mg =ma ,解得a =L d -L

g ,故B 正确。 5.带有等量异种电荷的两块等大的平行金属板M 、N 水平正对放置。两板间有一带电微粒以速度v 0沿直线运动,当微粒运动到P 点时,将M 板迅速向上平移一小段距离后,则此后微粒的可能运动情况是( )

A .沿轨迹①运动

B .沿轨迹②运动

C .沿轨迹③运动

D .沿轨迹④运动

解析:选B M 板平移前,带电微粒做匀速直线运动,所受电场力与重力二力平衡,

M 板移动后,根据C =εr S 4πkd 、U =Q C 、E =U d 可得:E =4πkQ εr S

,所以两极板间电场强度不变,带电微粒仍然受力平衡,沿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选项B 正确。

6.[多选]如图所示,两极板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与电动势

为E 的直流电源连接,下极板接地,静电计外壳接地。闭合开关S

时,带负电的油滴恰好静止于P 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将A 极板向下平移一小段距离,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将变小

B .若将A 极板向上平移一小段距离,静电计指针张角不变

C .若将A 极板向下平移一小段距离,P 点电势将升高

D .若断开开关S ,再将A 极板向下平移一小段距离,则带电油滴将向下运动

解析:选BC 把A 极板下移,间距d 减小,由C =εr S 4πkd

知,电容C 增大,A 错误;电容器与电源相连,电势差不变,静电计指针张角不变,B 正确;A 极板下移,d 减小,由E =U d 知,E 增大,P 点与下极板间电势差增大,则P 点电势升高,故C 正确;断开开关S ,电荷量不变,下移A 板,E 不变,油滴仍不动,D 错误。

7.[多选](2017·广州模拟)如图所示,电容器两极板与电源正负极相

连,在将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由d 迅速增大为2d 的过程中,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 .电容器两板间电压始终不变

B .电容器两板间电压瞬时升高后又恢复原值

C .根据Q =CU 可知,电容器带电荷量先增大后减小

D .电路中电流由B 板经电源流向A 板

解析:选BD 在将电容器两极板间距离迅速增大的过程中,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量未

来得及变化,即Q 不变,则C =Q U =Q Ed ,又C =εr S 4πkd ,所以Q Ed =εr S 4πkd ,所以E =4πkQ εr S

也不变,而U =Ed ,故U 增大,但最终电压U 要与电源电压相等,故A 错误,B 正确;此后,因为C =εr S 4πkd

,所以d 增大时,C 减小,由Q =CU ,所以Q 减小,电路中有瞬时电流,方向由B 板经电源流向A 板,故D 正确,C 错误。

8.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与恒压电源连接,电子以速度v 0垂直于电场线方向射入并

穿过平行板间的电场,若仅使电容器上极板上移,设电容器极板上所带电

荷量为Q ,电子穿出平行板时在垂直于板面方向偏移的距离为y ,以下说

法正确的是( )

A .Q 减少,y 不变

B .Q 减少,y 减小

C .Q 增大,y 减小

D .Q 增大,y 增大

解析:选B 上极板上移,两板间距增大,电容器电容减小,板间电场强度减小,由Q

=CU 可知,Q 减小,C 、D 均错误;由y =12×Eql 2

m v 02

可知,因E 减小,电子偏转距离y 减小,

2019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物理学史

物理学史 一、力学: 伽利略(意大利物理学家) ①1638年,伽利略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研究了抛体运动,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 ②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评价:将实验与逻辑推理相结合,标志着物理学的开端。 (在伽利略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时,是在斜面实验的基础上,成功地设计了理想斜面实验,理想实验是实际实验的延伸,而不是实际的实验,是建立在实际事实基础上的合乎逻辑的科学推断。) 奥托··格里克(德国马德堡市长) ①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胡克(英国物理学家) ①提出胡克定律: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 笛卡儿(法国物理学家)①根据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牛顿(英国物理学家) ①将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的结论归纳为牛顿第一定律(即惯性定律)。 卡文迪许(英国物理学家) ①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微小形变放大思想) 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①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勒维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博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发现冥王星。 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①20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表明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二、电磁学:

高中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二 一、选择题(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7~9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1.物体a和b在同一条直线上向右运动,物体a在前且一直做匀速运动,物体b在后先做匀减速再做反方向匀加速运动,行驶中物体a和b相遇两次,用v-t图象表示两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用x-t图象表示两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则能正确反映物体a和物体b运动关系的图(取向右为正方向)是() 解析:图A中物体b的速度没有反向,A错;图B中,两物体不可能相遇,B错;图C中物体b不是先做匀减速运动再做匀加速运动,C错;图D满足题中所述运动,D对.答案: D 2.以24 m/s的速度行驶的汽车,紧急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大小为6 m/s2,则刹车后() A.汽车在第1 s内的平均速度为24 m/s B.汽车在第1 s内的平均速度为12 m/s C.汽车在前2 s内的位移为36 m D.汽车在前5 s内的位移为45 m 解析:汽车刹车时间为t0=4 s,刹车位移为x0=242 2×6 m=48 m,到第4 s末汽车已停 止,汽车在5 s内位移为48 m,D错误,根据位移x=v0t-1 2at 2可知第1 s内的位移x1=21 m,平均速度v=21 m/s,A、B均错误;汽车在前2 s内位移为36 m,C正确.答案: C 3.(2014·西安市质检二)如图所示,将小砝码置于桌面上的薄纸板上,用水平向右的拉力将纸板迅速抽出,砝码的移动很小,几乎观察不到,这就是大家熟悉的惯性演示实验.若砝码和纸板的质量分别为2m和m,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重力加速度为g.要使纸板相对砝码运动,所需拉力的大小至少应大于()

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试题

.精品文档. 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试题 测量速度和加速度的方法 【纲要导引】 此专题作为力学实验的重要基础,高考中有时可以单独出题,16年和17年连续两年新课标1卷均考察打点计时器算速度和加速度问题;有时算出速度和加速度验证牛二或动能定理等。此专题是力学实验的核心基础,需要同学们熟练掌握。 【点拨练习】 考点一打点计时器 利用打点计时器测加速度时常考两种方法: (1)逐差法 纸带上存在污点导致点间距不全已知:(10年重庆) 点的间距全部已知直接用公式:,减少偶然误差的影响(奇数段时舍去距离最小偶然误差最大的间隔) (2)平均速度法 ,两边同时除以t,,做图,斜率二倍是加速度,纵轴截距是 开始计时点0的初速。

1. 【10年重庆】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电频率f=50Hz在线带上打出的点中,选 出零点,每隔4个点取1个计数点,因保存不当,纸带被污染,如是22图1所示,A B、、D是依次排列的4个计数点,仅能读出其中3个计数点到零点的距离: =16.6=126.5=624.5 若无法再做实验,可由以上信息推知: ①相信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__ S ②打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 /s(取2位有效数字) ③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 (用、、和f表示) 【答案】①0.1s②2.5③ 【解析】①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每隔4个点选择一个计数点,则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s . ②根据间的平均速度等于点的速度得v==2.5/s . ③利用逐差法:,两式相加得,由于,,所以就有了,化简即得答案。 2. 【15年江苏】(10分)某同学探究小磁铁在铜管中下落时受电磁阻尼作用的运

高中物理二轮复习《直流电与交流电》

P UI P EI U E η== =外 专题四 电路和电磁感应 第一讲 直流电路与交流电路 何洁 知识主干 一、电功和电热 电功W =qU =UIt ;电热Q =I 2Rt. (1)对纯电阻电路,电功等于电热,即电流流经纯电阻电路,消耗的电能全部转化为内 能,所以W =Q =UIt =I 2Rt =U 2R t. (2)对非纯电阻电路(如电动机和电解槽),电能一部分转化为内能,另一部分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如机械能或化学能等),所以电功必然大于电热,即W>Q ,这时电功只能用W =UIt 计算,电热只能用Q =I 2Rt 计算,两式不能通用. (3)电流流经纯电阻电路,消耗的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流经非纯电阻电路,消耗的电能一部分转化为内能,另一部分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4)电源的功率与效率 ①电源的功率P :也称为电源的总功率,是电源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功率,计算式为:P= IE ②电源内阻消耗功率P 内:是电源内阻的热功率,也称为电源的损耗功率,计算式为:P 内= I 2r . ③电源的输出功率P 外:外电路上消耗的功率,计算式为:P 外= IU 外 . ④电源的效率: ⑤电源的输出功率与外电阻R 的关系: 因此可知当电源内外电阻相等时,输出功率最大。 当R >r 时,随着R 的增大输出功率越来越小. 当R <r 时,随着R 的增大输出功率越来越大. 当R 由小于r 增大到大于r 时,随着R 的增大输出功率先增大后减小(非单调变化). 4.含容电路的分析技巧 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等于与电容器并联的电阻两端的电压,与电容器串联的电阻两端的电压一定为零(有阻无流,则无电压). 二、交变电流 22 2 2()()4RE E P UI R r R r r R ===-++外

新人教版2019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四) 圆周运动(重点高中)

课时跟踪检测(十四)圆周运动 [A级——保分题目巧做快做] ★1.如图为某中国运动员在短道速滑比赛中勇夺金牌的精彩瞬间。假定此时他正沿圆弧 形弯道匀速率滑行,则他() A.所受的合力为零,做匀速运动 B.所受的合力恒定,做匀加速运动 C.所受的合力恒定,做变加速运动 D.所受的合力变化,做变加速运动 解析:选D运动员做匀速圆周运动,所受合力时刻变化,加速度时刻变化,D正确。 2.[多选](2018·湖南六校联考)如图所示为用绞车拖物块的示意图。拴接物块的细线被 缠绕在轮轴上,轮轴逆时针转动从而拖动物块。已知轮轴的半径R =0.5 m,细线始终保持水平;被拖动物块质量m=1 kg,与地面间 的动摩擦因数μ=0.5;轮轴的角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是ω=kt,k=2 rad/s2,g取10 m/s2,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物块做匀速运动 B.细线对物块的拉力是5 N C.细线对物块的拉力是6 N D.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是1 m/s2 解析:选CD由题意知,物块的速度为:v=ωR=2t×0.5=1t 又v=at,故可得:a=1 m/s2, 所以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是1 m/s2。故A错误,D正确。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物块所受合外力为: F=ma=1 N,F=T-f, 地面摩擦阻力为:f=μmg=0.5×1×10 N=5 N 故可得物块受细线拉力为:T=f+F=5 N+1 N=6 N,故B错误,C正确。 ★3.(2017·浙江11月选考)如图所示,照片中的汽车在水平路面上 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图中双向四车道的总宽度约为15 m,假设汽 车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车重的0.7倍,则运动的汽车() A.所受的合力可能为零 B.只受重力和地面支持力作用 C.最大速度不能超过25 m/s

2019届高考物理(课标通用)一轮复习阶段综合检测(三) 第七~九章验收(重点高中)

阶段综合检测(三) 第七~九章验收 (时间:90分钟 满分:11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2018·苏州模拟)如图为金属球放入匀强电场后电场线的分布情况。 设该电场中A 、B 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分别为E A 、E B ,则A 、B 两点( ) A .E A =E B ,电场方向相同 B .E A E B ,电场方向不同 D . E A

(新)高中物理二轮复习功能关系专题

一、动能定理 动能定理的推导 物体只在一个恒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 w =FS =m a ×a V V 22 122- 即 21222121mv mv w -= 推广: 物体在多个力的作用下、物体在做曲线运动、物体在变力的作用下 结论: 合力所做的功等于动能的增量 ,合力做正功动能增加,合力做负功动能减小 合力做功的求法: 1、受力分析求合力,合力乘以在合力方向的位移(合力是恒力,位移相对地的位移) 2、合力做的功等于各力做功的代数和 二.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 (2)对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判断各力做功情况。 (3)写出该过程中合外力做的功,或分别写出各个力做的功(注意功的正负) (4)写出物体的初、末动能。按照动能定理列式求解。 【例】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钢珠从高出地面h 处由静止自由下落,落到地面进入沙坑h/10停止,则 (1)钢珠在沙坑中受到的平均阻力是重力的多少倍? (2)若让钢珠进入沙坑h/8,则钢珠在h 处的动能应为多少?设钢珠在沙坑中所受平均阻 力大小不随深度改变。 三、高中物理接触到的几种常用的功能关系 1、 重力做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小量 2、 弹力做功等于弹性势能的减小量 3、 电场力做功等于电势能的减小量 4、 合外力做功等于动能的变化量(动能定理) 5、 除重力以外其它力做功等于机械能的变化量 6、 摩擦力乘以相对位移代表有多少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用于发热 7、 电磁感应中克服安培力做功量度多少其他形式能转化为电能用于发热 8、能量守恒思路

1.(2013·长春模拟)19世纪初,科学家在研究功能关系的过程中,具备了能量转化和守恒的思想,对生活中有关机械能转化的问题有了清晰的认识,下列有关机械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仅有重力对物体做功,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守恒 B .仅有弹力对物体做功,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守恒 C .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一定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变化量 D .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一定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变化量 2.(2013·东北四市联考)在高度为h 、倾角为30°的粗糙固定的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 、与一轻弹簧拴接的物块恰好静止于斜面底端。物块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为33,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现用一平行于斜面的力F 拉动弹簧的A 点,使m 缓慢上行到斜面顶端。此过程中( ) A .F 对该系统做功为2mgh B .F 对该系统做功大于2mgh C .F 对该系统做的功等于物块克服重力做功与克服摩擦力做功之和 D .F 对该系统做的功等于物块的重力势能与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量之和 3.(2013·山东泰安一模)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个半径为R ,粗细不计的圆管轨道。半径OA 水平、OB 竖直,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自A 正上方P 点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小球恰能沿管道到达最高点B ,已知AP =2R ,重力加速度为g ,则小球从P 到B 的运动过程中( ) A .重力做功2mgR B .机械能减少mgR C .合外力做功mgR D .克服摩擦力做功12 mgR 4.(2013吉林摸底)如图所示,足够长的传送带以恒定速率顺时针运行。将一个物体轻轻 放在传送带底端,第一阶段物体被加速到与传送带具有相同的速度,第二阶段与传送 带相对静止,匀速运动到达传送带顶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第一阶段摩擦力对物体做正功,第二阶段摩擦力对物体不做功 B .第一阶段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第一阶段物体动能的增加 C .第一阶段物体和传送带间的摩擦生热等于第一阶段物体机械能的增加 D .物体从底端到顶端全过程机械能的增加等于全过程物体与传送带间的摩擦生热 5.如图所示长木板A 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物体B 以水平速度冲上A 后,由于摩擦力作用,最后停止在木板A 上,则从B 冲到木板A 上到相对板A 静止的过程中,下述说法中正确是( ) A .物体 B 动能的减少量等于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B .物体B 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等于系统内能的增加量 C .物体B 损失的机械能等于木板A 获得的动能与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之和 D .摩擦力对物体B 做的功和对木板A 做的功的总和等于系统内能的增加量

2019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计划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计划 为做好2019届高考物理教育教学工作,就目前高考物理的命题,结合物理学科特点和我校学生实际,经2019届高三物理教师讨论,制定2019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计划如下: 一、复习指导思想:立足学科、抓纲靠本、夯实基础、联系实际、关注综合 二、复习目标 1、通过一轮复习帮助学生深化概念、原理、定理、定律的认识及理解和应用,促成学科科学思维,培养物理学科解题方法。 2、结合各知识点复习,加强习题训练,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解题规范和答题速度; 3、通过一轮复习,基本实现章节知识网络化,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4、提高学科内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与技巧,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处理现实问题。 三、复习的具体措施 1、首先是要求教师提高自己对高考的认知,课前备好课。 教师要熟悉两纲,即熟悉教学大纲和高考考纲;熟悉近年的必考点和常考点,并在双向细目表的指引下复习。这样在一轮复习中才能分清主次和轻重,只有老师知道考什么和什么考,才能有效的指导和引导学生进行复习;而且每一节课必须备好课,你才知道本节课要做什么,完成什么教学任务,达到什么目的,然后根据教学的环节设计好课堂教学和课后的巩固、反馈。 2、第一轮复习中,要求学生带齐高中课本,以课本为主线,加强基本概念、原理的复习,指导学生梳理知识点知识结构。

我们学校的学生基础较差,原来上过的内容基本已经忘记,现在的复习就好比是上新课一样,但是如何真的“上新课”又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所以我们的做法是每一节课设计好教学的目标,然后列提纲,以提问的形式帮助学生进行知识重现、梳理知识点和知识结构,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基本的概念、定律、定理、公示等等,而且每节课都必须要进行知识点的网络化小结。 3、提高课堂训练的质量和效率,训练题要做到精心设计,每一题要体现它的功能,有针对性地做好讲评. 在基本知识重现的基础上,针对本节课的知识选好课堂练习(以全品小练习的习题为主),然后学生进行训练(学生可以互相讨论)并展示思路和方法,教师点评,如有需要教师进行讲解。 4、注重方法、步骤及一般的解题思维训练,精讲多练,提高学生分析具体情景,建立物理图景,寻找具体适用规律的能力。 教师在对课堂的习题、或课后作业、测试卷等讲解时要重视对学生解题思维的训练,我们的学生有很多都只是对物理概念或公式进行死记硬背,不会应用,这主要原因是没有解题的思维,而为了帮助学生构建这种思维,最好的办法就是建立物理图形或情景,最终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帮助学生找好最适用的解题办法,提高解题能力和速度。 5、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每周至少集体备课1次,平时多交流,多听课,多研究课堂教学。 要充分的发挥集体备课的功效,因为对于高三教学,本届高三物理教师的教学经验和能力都比较有限,为了克服这个缺陷,我们要充分的利用好集体备课,发挥好团队协作互助的精神,要毫无保留的相互帮助,在复习每一章前,共同讨

高中物理二轮复习资料

高中物理二轮复习资料 1 物体带电的标志:能够吸引轻小物体。(带电体的性质) 2 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3 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在摩擦时,束缚电子能力强的物质就得到电子带负电,束缚电子能力差的物质就失去电子带正电。 4 正电荷: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 负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5 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6 验电器的作用: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验电器的工作原理: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工作的。 7 电量:电荷的多少叫做电量。电量的单位是库仑,简称库。 8 电子电量:一个电子所带的电量叫电子电量。它是*10-19库。 9 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叫做中和。 10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逊发现了电子。 11 电流方向: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电子移动方向与它正好相反。 12 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石墨、人体、大地及酸碱盐水液。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13 电源:能够提供持续电流的装置。在干电池中电能是以化学能的形式存在。 14 自由电子:在金属导体中能脱离原子核束缚而在金属内部自由移动的电子。 15 电路:把用电器、电源、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的电流路径。 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 16 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开路:某处断开的电路。 短路:不经过用电器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端的电路。 17 串联电路: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特点:电流依次通过每个用电器。 并联电路:把电路元件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特点电流在某处分支,再在某处会合。 对于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明确以下5个关系对于分析问题是很重要的(以竖直向上提升重物的滑轮、滑轮组为例) (1)当不考虑动滑轮重及绳与滑轮之间摩擦时,拉力与

推荐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选练习题(7)(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9年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选练习题(7) 李仕才 1、(2018·四川成都调研)如图1所示,一小球在光滑的V 形槽中由A 点释放,经B 点(与 B 点碰撞所用时间不计)到达与A 点等高的 C 点,设A 点的高度为1 m ,则全过程中小球通过 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为( ) 图1 A.23 3 m ,2 3 3 m B.23 3 m ,4 3 3 m C. 43 3 m ,2 3 3 m D. 4 3 3 m ,1 m 【答案】C 2、一辆公共汽车进站后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始刹车后的第1 s 内和第2 s 内位移大小依次为9 m 和7 m.则刹车后6 s 内的位移是( ) A.20 m B.24 m C.25 m D.75 m 【答案】C 【解析】由Δx =9 m -7 m =2 m 可知,汽车在第3 s 、第4 s 、第5 s 内的位移分别为5 m 、3 m 、1 m ,汽车在第5 s 末的速度为零,故刹车后6 s 内的位移等于前5 s 内的位移,大小为9 m +7 m +5 m +3 m +1 m =25 m ,故C 正确. 3.(2018·河南信阳调研)在一平直路段检测某品牌汽车的运动性能时,以路段的起点作为x 轴的原点,通过传感器发现汽车刹车后的坐标x 与时间t 的关系满足x =30t -5t 2 (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刹车过程的初速度大小为30 m/s ,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 B.汽车刹车过程的初速度大小为30 m/s ,加速度大小为5 m/s 2 C.汽车刹车过程的初速度大小为60 m/s ,加速度大小为5 m/s 2 D.汽车刹车过程的初速度大小为60 m/s ,加速度大小为2.5 m/s 2 【答案】A

2019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选修3-1

选修3-1 第一章静电场 一、电荷、电荷守恒定律 1.两种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丝正毛负) 2.元电荷:e=1.6×10-19C 3.起电方式①摩擦起电②接触起电(电荷的变化是电子的转移引起的;完全相同的带电金属球相接触,同种电荷总电荷量平均分配,异种电荷先中和后再平分)③感应起电(切割磁感线或磁通量发生变化)④光电效应 4、电荷守恒定律 二、库仑定律1.k=9.0×109N·m2/C2 2.适用条件:点电荷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相似于力学中的质点。 三个自由点电荷平衡问题 ①三点共线,两同夹异,两大夹小②中间电荷靠近另两个中电量较小的 ③关系式为 3 1 3 2 2 1 q q q q q q= + 三、电场: 1.电场是存在于带电体周围的传递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特殊媒介物质。电荷间的作用总是通过电场进行的。只要电荷存在它周围就存在电场,电场是客观存在的,它具有力和能的特性。 四、电场强度(矢量) 1.求E的规律及方法

①E = q F (定义、普遍适用) 单位是:N/C 或V/m ; ②2r Q k E = (导出式,真空中的点电荷,其中Q 是产生该电场的电荷) ③d U E = (导出式,仅适用于匀强电场,其中d 是沿电场线方向上的距离) 2.方向:场强的方向与该处等势面的方向垂直。 五、电场线: 定义:在电场中为了形象的描绘电场而人为想象出或假想的曲线(描述E 的强弱和方向)。电场线实际上并不存在。 ①疏密表示表示该处场强的大小。电场线越密,则电场强度越大。 ②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越来越低。但场强不一定减小;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最快。 ③电场线垂直于等势面,电场线由高等势面指向低等势面. ④电场线不是电荷运动的轨迹.也不能确定电荷的速度方向。 六、电势差U 意义:反映电场本身性质,取决于电场两点,与移动的电荷无关,与零电势 的选取无关。 七、电势? 描述电场能性质的物理量 必须先选一个零势点,(具有相对性)相对零势点而言,常选无穷远或大地作为零电势。 1.定义:某点相对零电势的电势差叫做该点的电势,是标量. 2.特点:① 标量:有正负,无方向,只表示相对零势点比较的结果。 ②电场中某点的电势由电场本身因素决定,与零势点的选取有关。 八、电势能E P 1.概念:由电荷及电荷在电场中的相对位置决定的能量,叫电荷的电势能。

高中物理二轮专题复习:10 动量和原子物理(选修3-5)(新人教版)

专题10 动量和原子物理(选修3-5) 知识梳理 一、动量、冲量、动量守恒定律 1、动量 P=mv 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2、冲量 I= F ·t .方向与恒力方向一致 3、动量守恒定律的三种表达方式 (1)P =P ′ (2)Δp 1=-Δp 2 (3)m 1v l +m 2v 2=m 1v / l +m 2v / 2 二、波尔理论 1、 氢原子能级与轨道半径 (1)能级公式:)6.13(1 112 eV E E n E n -== (2)半径公式: )53.0(112 ο A r r n r n == (3)跃迁定则:终初E E h -=ν 三、原子核衰变、半衰期及核能 四、光电效应及其方程 1、光电效应规律 (1)任何一种金属都有一个极限频率,入射光必须大于这个极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效应. (2)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数目)无关,只随着入射光的频率增大而增大. (3)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保持频率不变,则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 比. (4)从光照射到产生光电流的时间不超过10— 9s ,几乎是瞬时的. 2、光电效应方程

(1)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 k =h γ-W (E k 是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W 是逸出功:即从金属表面直接飞出的光电子克服正电荷引力所做的功,也称电离能 ) (2)极限频率: 专题测试 1.(5分) .已知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E ,激发态能量21/n E E n =,其中n=2,3…。用h 表示普 朗克常量,c 表示真空中的光速。能使氢原子从第一激发态电离的光子的最大波长为 ( ) .A 143hc E - B. 12hc E - C.14hc E - D. 19hc E - 2. (5分).下列能揭示原子具有核式结构的实验是 ( ) A .光电效应实验 B .伦琴射线的发现 C .α粒子散射实验 D .氢原子光谱的发现 3.(5分) .用极微弱的可见光做双缝干涉实验,随着时间的增加,在屏上先后出现如图(a)、(b)、 (c)所示的图像,则 ( ) A.图像(a)表明光具有粒子性 B.图像(c)表明光具有波动性 C.用紫外光观察不到类似的图像 D.实验表明光是一种概率波 4.(5分).光电效应实验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光照时间越长光电流越大 B.入射光足够强就可以有光电流 C.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 D.入射光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子 5.(8分)(1)氢原子从能级A 跃迁到能级B 吸收频率为ν1的光子,从能级A 跃迁到能级C 释 放频率为ν2的光子,若ν2>ν1,则当它从能级B 跃迁到能级C 时,将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 .放出频率为ν2-ν1的光子 B .放出频率为ν2+ν1的光子 C .吸收频率为ν2-ν1的光子 D .吸收频率为ν2+ν1的光子 (2)“轨道电子俘获”是放射性同位素衰变的一种形式,它是指原子核(称为母核)俘获一个核外电子,其内部一个质子变为中子,从而变成一个新核(称为子核),并放出一个中微子 的过程.中微子的质量很小,不带电,很难被探测到,人们最早就是通过子核的反冲而间

2019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计划

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计划 为做好2019 届高考物理教育教学工作,就目前高考物理的命题,结合物理学科特点和我校学生实际,经2019届高三物理教师讨论,制定2019 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计划如下: 一、复习指导思想:立足学科、抓纲靠本、夯实基础、联系实际、关注综合 二、复习目标 1、通过一轮复习帮助学生深化概念、原理、定理、定律的认识及理解和应用,促成学科科学思维,培养物理学科解题方法。 2、结合各知识点复习,加强习题训练,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解题规范和答题速度; 3、通过一轮复习,基本实现章节知识网络化,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4、提高学科内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与技巧,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处理现实问题。 三、复习的具体措施 1、首先是要求教师提高自己对高考的认知,课前备好课。 教师要熟悉两纲,即熟悉教学大纲和高考考纲;熟悉近年的必考点和常考点,并在双向细目表的指引下复习。这样在一轮复习中才能分清主次和轻重,只有老师知道考什么和什么考,才能有效的指导和引导学生进行复习;而且每一节课必须备好课,你才知道本节课要做什么,完成什么教学任务,达到什么目的,然后根据教学的环节设计好课堂教学和课后的巩固、反馈。 2、第一轮复习中,要求学生带齐高中课本,以课本为主线,加强基本概念、 原理的复习,指导学生梳理知识点知识结构

我们学校的学生基础较差,原来上过的内容基本已经忘记,现在的复习就好 比是上新课一样,但是如何真的“上新课”又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所以我们的做法是每一节课设计好教学的目标,然后列提纲,以提问的形式帮助学生进行知识重现、梳理知识点和知识结构,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基本的概念、定律、定理、公示等等,而且每节课都必须要进行知识点的网络化小结。 3、提高课堂训练的质量和效率, 训练题要做到精心设计,每一题要体现它的功能,有针对性地做好讲评. 在基本知识重现的基础上,针对本节课的知识选好课堂练习(以全品小练习的习题为主),然后学生进行训练(学生可以互相讨论)并展示思路和方法,教师点评,如有需要教师进行讲解。 4、注重方法、步骤及一般的解题思维训练,精讲多练,提高学生分析具体情景,建立物理图景,寻找具体适用规律的能力。 教师在对课堂的习题、或课后作业、测试卷等讲解时要重视对学生解题思维的训练,我们的学生有很多都只是对物理概念或公式进行死记硬背,不会应用,这主要原因是没有解题的思维,而为了帮助学生构建这种思维,最好的办法就是建立物理图形或情景,最终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帮助学生找好最适用的解题办法,提高解题能力和速度。 5、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每周至少集体备课1 次, 平时多交流,多听课, 多研 究课堂教学。 要充分的发挥集体备课的功效,因为对于高三教学,本届高三物理教师的教学经验和能力都比较有限,为了克服这个缺陷,我们要充分的利用好集体备课,发挥好团队协作互助的精神,要毫无保留的相互帮助,在复习每一章前,共同讨

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全套专题(含解析)

测量速度和加速度的方法 【纲要导引】 此专题作为力学实验的重要基础,高考中有时可以单独出题,16年和17年连续两年新课标1卷均考察打点计时器算速度和加速度问题;有时算出速度和加速度来验证牛二或动能定理等。此专题是力学实验的核心基础,需要同学们熟练掌握。 【点拨练习】 考点一打点计时器 利用打点计时器测加速度时常考两种方法: (1)逐差法 纸带上存在污点导致点间距不全已知:(10年重庆) 点的间距全部已知直接用公式:,减少偶然误差的影响(奇数段时舍去距离最小偶然误差最大的间隔) (2)平均速度法 ,两边同时除以t,,做s t t 图,斜率二倍是加速度,纵轴截 距是开始计时点0的初速0v。

1.【10年重庆】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电源频率f=50H z 在线带上打出的点中,选出零点,每隔4个点取1个计数点,因保存不当,纸带被污染,如是22图1所示,A 、B 、C 、D 是依次排列的4个计数点,仅能读出其中3个计数点到零点的距离: A S =16.6mm B S =126.5mm D S =624.5mm 若无法再做实验,可由以上信息推知: ① 相信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_S ② 打C 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m/s(取2位有效数字) ③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用A S 、B S 、D S 和f 表示) 【答案】①0.1s ②2.5 ③ 【解析】①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每隔4个点选择一个计数点,则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s . ②根据间的平均速度等于点的速度得v c ==2.5m/s . ③利用逐差法:,两式相加得,由于 ,,所以就有了,化简即得答案 。 2.【15年江苏】(10分)某同学探究小磁铁在铜管中下落时受电磁阻尼作用的运动规律,实验装置如题11-1图所示,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50Hz 的交流电

高考物理二轮专题高中物理学史

高中物理学史 一、力学 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 2、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3、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着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4、20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表明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5、1638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抛体运动。 6、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7、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 8、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二、电磁学 9、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并测出了静电力常量k的值。 10、16世纪末,英国人吉伯第一个研究了摩擦是物体带电的现象。 18世纪中叶,美国人富兰克林提出了正、负电荷的概念。 1752年,富兰克林在费城通过风筝实验验证闪电是放电的一种形式,把天电与地电统一起来,并发明避雷针。 11、1913年,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精确测定了元电荷e电荷量,获得诺贝尔奖。 12、1837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最早引入了电场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表示电场。 13、1826年德国物理学家欧姆(1787-1854)通过实验得出欧姆定律。 14、1911年,荷兰科学家昂纳斯发现大多数金属在温度降到某一值时,都会出现电阻突然降为零的现象——超导现象。 15、19世纪,焦耳和楞次先后各自独立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即焦耳定律。 16、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电流可以使周围的小磁针发生偏转,称为电流磁效应。 17、法国物理学家安培发现两根通有同向电流的平行导线相吸,反向电流的平行导线则相斥,并总结出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判断电流与磁场的相互关系和左手定则判断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磁场力的方向。 18、荷兰物理学家洛伦兹提出运动电荷产生了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洛伦兹力)的观点。

2019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检测:(十三) 抛体运动(重点高中) 含解析

课时跟踪检测(十三) 抛体运动 [A 级——保分题目巧做快做] ★1.一水平固定的水管,水从管口以不变的速度源源不断地喷出。水管距地面高h =1.8 m ,水落地的位置到管口的水平距离x =1.2 m 。不计空气及摩擦阻力,水从管口喷出的初速度大小是( ) A .1.2 m /s B .2.0 m/s C .3.0 m /s D .4.0 m/s 解析:选B 水平喷出的水,运动规律为平抛运动,根据平抛运动规律h =12 gt 2可知,水在空中的时间为0.6 s ,根据x =v 0t 可知水平速度为v 0=2 m/s ,因此选项B 正确。 2.[多选]如图所示,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相同斜面紧靠在一起,固定在水平面 上,小球从左边斜面的顶点以不同的初速度向右水平抛出, 最后落在斜面上。其中有三次的落点分别是a 、b 、c ,不计空 气阻力,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落点b 、c 比较,小球落在c 点的飞行时间短 B .小球落在a 点和b 点的飞行时间均与初速度v 0成正比 C .三个落点比较,小球落在c 点,飞行过程中速度变化最快 D .三个落点比较,小球落在c 点,飞行过程中速度变化最大 解析:选AB 由平抛运动规律h =12gt 2得t = 2h g ,可知,落点为b 时,小球的竖直 位移较大,故飞行时间较长,A 正确;落点为a 、b 时,两次位移方向相同,故tan θ= gt 2v 0,可见飞行时间t 与v 0成正比,B 项正确;小球在飞行过程中速度变化快慢即加速度,均为g ,C 项错误;小球在飞行过程中,水平方向上速度不变,速度变化Δv =gt ,由t = 2h g 可知, 小球落在b 点时速度变化最大,D 项错误。 3.[多选]如图所示,B 球在水平面内做半径为R 的匀速圆周运动, 竖直平台与轨迹相切且高度为R ,当B 球运动到切点时,在切点正 上方的A 球水平飞出,速度大小为 32Rg ,g 为重力加速度大小,要使B 球运动一周内与A 球相遇,则B 球的速度大小为( ) A.π32Rg B.2π3 2Rg

【三维设计】2020高中物理二轮专题检测21:巧妙解答物理图像选择题(含解析)

专题检测(二十一) 巧妙解答物理图像选择题 1.两物体甲和乙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在0~0.40 s 时间内的v -t 图 像如图所示。若仅在两物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则物体甲与乙的质量之比 和图中时间t 1分别为( ) A.13和0.30 s B .3和0.30 s C.13和0.28 s D .3和0.28 s 解析:选B 根据图像的特点可知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a =Δv Δt ,得3a 甲=a 乙,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 m 甲=13×F m 乙,得m 甲m 乙 =3,由a 乙=40.40 m/s 2=10 m/s 2=10.40-t 1 ,得t 1=0.30 s ,B 正确。 2.[多选]一物体在外力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合外力方 向不变,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设该物体在t 0和2t 0时刻相对 于出发点的位移分别是x 1和x 2,速度分别是v 1和v 2,合外力从开始 至t 0时刻做的功是W 1,从t 0至2t 0时刻做的功是W 2,则( ) A .x 2=5x 1 v 2=3v 1 B .x 1=9x 2 v 2=5v 1 C .x 2=5x 1 W 2=8W 1 D .v 2=3v 1 W 2=9W 1 解析:选AC 根据F -t 图像面积意义和动量定理有m v 1=F 0t 0,m v 2=F 0t 0+2F 0t 0,则 v 2=3v 1;应用位移公式知x 1=v 12t 0,x 2=v 1+v 22t 0+v 12 t 0,则x 2=5x 1,B 错误,A 正确;在第一个t 0内对物体应用动能定理有W 1=m v 122,在第二个t 0内对物体应用动能定理有W 2=m v 22 2-m v 12 2 ,则W 2=8W 1,D 错误,C 正确。 3.(2018届高三·焦作六校联考)两带电荷量分别为q 和-q 的点电荷放在x 轴上,相距为L ,能正确反映两点电荷连线上场强大小E 与x 关系的是选项图中的( ) 解析:选A 由等量异种点电荷的电场强度的分布规律可知,在两点电荷连线中点处电场强度最小,但不为零,从两点电荷向中点电场强度逐渐减小,因此A 正确。

2019-2020年高三第一轮复习质量检测理综物理试题.doc

2019-2020年高三第一轮复习质量检测理综物理试题 2013.3 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6页,满分240分,考生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地方。 第I 卷(必做题)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以后,再涂写其他答案标号。不涂答题卡,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2.第I 卷共20小题,1~13题,每小题4分;14~20题,每小题5分,共87分。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4.设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 、速度为υ,位移为x ,现有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图像如图所示,t=0时刻物体的速度均为零,则其中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的图像是 【答案】C 由位移-时间图象可知,位移随时间先增大后减小,2s 后反向运动,4s 末到达初始位置,故A 错误;由速度-时间图象可知,速度0-2s 内沿正方向运动,2-4s 沿负方向运动,方向改变,故B 错误;由图象可知:物体在0-2s 内做匀加速运动,第2-4s 内做匀减速运动,4s 末速度减为0,然后重复前面的过程,是单向直线运动,故C 正确;由图象可知:物体在第1s 内做匀加速运动,第2-3s 内做匀减速运动,2s 末速度减为0,第3s 内沿负方向运动,不是单向直线运动,故D 错误.故选C. 15.某交流发电机的输出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输出功率是 20kW ,用5000V 高压输电,输电线总电阻是10Ω,用户端利用12:22:1n n =的变压器降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交变电流的频率为100Hz B .发电机输出电压的有效值为220V C .输电线中电流为500A D .用户得到的电压约为225V 【答案】BD 由题图可知交流电的周期为2210s -?,电压的最大值为V ,故其频率

2019高考物理(人教一轮练习题(7)及答案)

2019高考物理(人教一轮练习题(7)及答案) 1、一物体以初速度v0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第1 s内通过的位移为x1=3 m,第2 s内通过的位移为x2=2 m,又经过位移x3物体的速度减小为0,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初速度v0的大小为2.5 m/s B.加速度a的大小为1 m/s2 C.位移x3的大小为1.125 m D.位移x3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75 m/s 【答案】A 2、如图5所示,A、B两物块叠放在一起,在粗糙的水平面上保持相对静止地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B受到的摩擦力() 图5 A.方向向左,大小不变 B.方向向左,逐渐减小 C.方向向右,大小不变 D.方向向右,逐渐减小 【答案】A 【解析】A、B两物块一起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加速度方向水平向左,大小恒定,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 f B=m B a,故B所受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大小为m B a,恒定不变,A正确. 3、减速带是交叉路口常见的一种交通设施,车辆驶过减速带时要减速,以保障行人的安全.当汽车前轮刚爬上减速带时,减速带对车轮的弹力为F,下图中弹力F画法正确且分解合理的是() 【答案】B 【解析】减速带对车轮的弹力方向垂直车轮和减速带的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故A、C错误;按照力的作用效果分解,将F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水平方向的分力产生的效果减慢汽车的速度,竖直方向的分力产生向上运动的作用效果,故B正确,D错误. 4、“严禁超载,严禁超速,严禁疲劳驾驶”是预防车祸的有效办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超速会增大汽车的惯性 B.汽车超载会减小汽车的刹车距离 C.疲劳驾驶会缩短司机的反应时间 D.汽车超载会增大汽车的惯性 【答案】D 【解析】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D正确。 5、若货物随升降机运动的v-t图象如图3所示(竖直向上为正),则货物受到升降机的支持力F与时间t关系的图象可能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