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项目成果数据库系统建设

项目成果数据库系统建设

项目成果数据库系统建设
项目成果数据库系统建设

项目成果数据库系统建设

詹骏(中油辽河油田公司,辽宁盘锦 124010)

摘要:随着油田科研生产工作的不断推进,尤其是近年来油藏描述项目的大力开展,产生并积累了大量的项目成果数据资料,为了有效地管理和利用这些资料,提高勘探开发科研生产的工作效率,便于已有研究成果在今后科研生产中的进一步应用,进行了项目成果数据库系统建设。首先通过对相关业务流程和数据流程的分析,论述了数据模型的设计与实现。然后具体介绍了数据管理系统和浏览发布系统的软件结构与具体实现的技术框架,以及整个应用系统的体系架构。最后详细阐述了在项目成果数据库系统建设过程中所采用的几项关键技术和系统安全策略。

关键词:数据模型;Applet;Servlet;MVC架构;Struts框架

1 数据模型的设计与实现

项目成果包括成果报告、成果图件、分层等相关数据资料,是地质研究工作中最重要的成果资料之一。因此,有必要建立项目成果数据库对这些数据进行管理与维护,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首先认真分析各业务单

元的业务流程和数据流程。

1.1 业务流程与数据流程分析

在对POSC数据模型及当今流行的一些相关软件的数据模型进行研究与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辽河油田的具体业务流程、数据流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按照数据产生、采集、质检、入库、应用的业务模式和管理结构,将与相关业务过程分为:地质研究人员进行项目研究;数据录入人员录入相关数据;数据审核部门检查数据质量;所有应用人员直接应用数据库中合格数据。根据这种业务流程,通过分析,抽象并独立出项目成果数据在企业组织内部的流动情况,从而确定了项目成果数据库系统的数据流程图。(见图1)

图1 数据流程图

1.2 数据模型逻辑设计

根据业务流、数据流分析结果,参照当前业界主流软件的数据库设计核心技术与标准进行了数据表及表间关系的设计[1]。通过分析所有项目成果数据的特性,抽取并定义了井号、项目名称、分层模式等概念,定义了所有数据项的内容和概念内涵,使其内涵唯一,不具二意性,并用二维表来表述,从而实现对所有业务对象的抽象。在数据抽象基础上,利用规范化技术,逐步消除数据间的部分依赖和传递依赖,降低冗

余,使其达到第三范式。利用这项技术,分别对项目基础数据、成果报告、成果图件、分层模式、分层数

据等数据的存储格式、约束关系、数据表结构进行定义,并对表间关系进行规范化处理,建立了这些数据

的逻辑模型。综合规范化后的数据内容,建立数据模型E—R图,完成数据模型逻辑设计。

1.3 数据字典

数据字典是以二维表的形式来描述数据表及其关系设计的结果,以数据库中基本数据项为单位,按一定顺序进行组织,对其内容作详细说明。项目成果管理数据库系统的数据字典内容包括数据表名称和代码、数据项名称和代码、数据类型、取值范围、计量单位、索引约束、空值约束、缺省约束、检查约束、参照

约束、触发器、字段定义及填写规定等。另外,还制订了数据表、数据项以及约束等相关命名规范。

1.4 数据模型物理设计

本项目中的数据库管理系统采用了Oracle9i[2]。因此,在物理设计过程中,首先需要确定数据库表空间、用户表空间、临时表空间、回滚段、重做日志文件等的大小,并指定相关数据文件的存放位置。然后,利用PL/SQL Developer工具,通过DDL将逻辑建模阶段定义出来的所有表创建到Oracle数据库中。然后,通过定义主键来确保数据的唯一性;通过定义外键来指定各数据表之间的关系;通过定义各字段的约束条件来保证数据安全性和完整性;通过定义索引来加快数据访问速度,提高系统响应时间。另外,为进一步提高性能,对数据库中主要初始化参数进行了配置,包括Java池、大型池、共享池、排序区、会话数、事务数等。通过以上方法将逻辑模型映射到Oracle9i数据库中,从而实现数据模型物理设计[3]。

2 应用系统架构

经过详细的需求分析,将整个应用系统划分为数据管理系统和浏览发布系统两大组成部分。

2.1 数据管理系统

数据管理系统主要负责对研究成果数据进行管理维护,包括数据的加载入库、修改维护及质量审核。

2.1.1 数据管理系统结构

数据管理系统细分为数据加载和数据审核两大子系统。针对不同的项目成果数据,又可分别将这两个子系统分解为若干软件模块。通过对这些软件模块进行分析归纳,制定了数据管理系统软件结构图(图2)。

图2数据管理系统软件结构图

图2列出了所有数据加载与审核模块。数据加载子系统实现了对各类数据的录入、修改、删除等管理功能,由录入人员使用;数据审核子系统针对已录入的数据进行数据质量检查,由审核人员使用。

2.1.2 数据管理系统技术架构

从图2可以看出,数据管理系统包含许多数据加载和审核模块,根据实际需求,这些模块分别在不同的机器上并由不同的录入人员使用,因此系统采用了B/S 模式。另外,鉴于J2EE 平台具有企业应用的稳定性和平台无关性,并且J2EE 平台下的多层应用可以实现高可用性、安全性和可扩充性,本系统采用了多层J2EE 技术架构。通过对不同的技术进行深入探讨,最后确定了数据管理系统的技术基础架构(图3)。

数据管理系统采用Applet 技术进行数据加载与审核。客户端通过浏览器利用嵌入在HTML 页面中的Applet 进行数据加载与审核;然后利用对象流技术将Applet 中的数据以DataSetData 对象的形式传递给服务器端的Servlet ;服务器端的Servlet 从对象流中抽取出DataSetData 对象,利用JDBC 连接到项目成果数据库,将DataSetData 对象中的数据保存到项目成果数据库中。 2.2 浏览发布系统

浏览发布系统主要负责将项目成果数据库中的数据展现给最终应用用户。 2.2.1 浏览发布系统结构

经过对项目成果数据进行分类、对用户需求进行详细分析之后,根据数据类别和浏览发布方式,确定了浏览发布系统的软件结构图(图4)。

图4展示了各类项目成果数据的浏览发布模块,以及各模块之间的软件层次结构。对于这些数据,浏览发布系统除了能够以数据表格的形式显示以外,还提供了数据下载功能,允许用户将成果报告和成果图件下载到本地计算机上,然后利用专业软件打开浏览查看。 2.2.2 浏览发布系统技术架构

从图4可以看出,浏览发布系统包含表格显示和数据下载两个子系统。经过分析,尽管这两个子系统给用户展现数据的方式略有不同,但仍然可以统一到B/S 模式上。经过对不同的实现技术进行深入探讨后,同样采用了多层J2EE 的技术架构作为浏览发布系统的技术基础架构(图5)。

图3 数据管理系统技术基础架构

JDBC HTML

Pages

Applet Servlet ORACLE

DBMS

HTTP DataSetData

图4浏览发布系统软件结构图

浏览发布系统利用由JSP 生成的HTML 页面查看表格类数据。服务器端通过Servlet [4]

和相关的Action 对象作为控制器,实现业务流程流转,最终调用相关Java Bean 通过JDBC 访问数据库中的数据。同样,也是利用JSP 生成的HTML 页面展现要下载的数据,然后通过相应的Servlet 控制并实现数据的下载。 2.3 系统的体系结构

根据两大系统的技术基础架构,将整个系统划分为数据层、应用层和客户层。系统体系结构见图6

数据层采用Oracle9i 作为数据库服务器,负责存放并管理系统中的数据。应用层包含Web 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两部分,统一由Tomcat 服务器进行管理。Web 服务器用来接收客户端数据请求,由Servlet 或JSP [5]

页面根据用户请求调用应用服务器中相应Java Bean ,然后从应用服务器接收响应结果,并根据响应结果生成Web 页面,最后将生成的Web 页面返回给客户端;应用服务器采用JDBC 方式与数据库服务器交互,利用相应的Java Bean 从数据库中求取数据或将客户端提交的数据存入数据库中,并将处理结果返回给Web 服务器。客户层主要负责将Web 页面上的数据展现给最终用户,并为用户提供一个固定格式的数据管理页面。在这三层体系结构

[6-9]

中,应用层封装了所有数据存取的业务逻辑,是系统建设的核心与关键。

3 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3.1 Oracle 数据库的序列与触发器技术

为了在项目成果数据库系统中使用自增字段在数据库层面实现多用户并发控制,系统采用了Oracle 数据库的序列(Sequence )与触发器(Trigger )这两项技术

[10]

。在使用这两项技术时,首先创建一个序

列,指定序列的最小值、最大值、起始值、增量值和缓冲值;然后创建一个触发器,指定触发器被触发的时机、指定所使用的序列、从序列中选出下一个序列值并赋给指定表的指定字段。这样就实现了将一个序列绑定到指定表的指定字段上,并且实现了字段值的自动增长,从而也就在数据库层面上实现了多用户的并发控制。在本系统中,利用这两项技术实现了对项目编码、分层模式编码、成果报告编码、成果图件编码等一系列字段的并发控制,有效地保证了这些数据在整个数据库中不重复。 3.2 事务机制在数据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JDBC

HTTP

图5 浏览发布系统技术基础架构

HTML

Pages

JSP

Servlet Action

Java Bean ORACLE DBMS

在数据管理系统的编程中采用了事务机制来实现数据的并发性和一致性。在对数据库中数据进行操作之前先利用conn.setAutoCommit(false)语句将数据库连接的自动提交状态置为false,这条语句标志着事务的开始;然后执行相应的数据库操作(多条SQL语句依次执行);最后执行https://www.doczj.com/doc/677966996.html,mit()语句来提交数据。如果在执行SQL语句的过程中发生错误或出现异常,则执行conn.rollback()语句回滚所有操作。

在项目成果数据库中成果报告数据和成果图件数据的插入操作均涉及到两个数据库表,这两个表的插入和删除操作必须同时成功,或者同时被回退撤消,因此程序中使用了事务机制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4 系统安全策略

对于本系统中成果数据的访问采用了两级密码机制,增强了成果数据访问的安全性。用户要访问成果数据,应先登录系统,此时系统会首先判断该用户所对应的密码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则允许登录,否则不允许登录。如果用户已正确登录到系统中,便可以查看项目的相关基础信息,但如果需要查看某个项目的研究成果数据,还必须输入项目所对应的密码,此时,系统会自动判断项目密码输入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则显示相关成果数据,否则给出相应的提示信息。两级密码访问成果数据的流程图如下:

图7 两级密码访问成果数据的流程图

5 总结

目前,项目成果数据库系统已经建设完毕,并已投入运行。该系统综合利用多种技术手段,实现了项目基础信息、分层模式、分层数据、成果报告、成果图件等数据的加载和浏览发布功能;实现了这些项目成果数据的及时加载入库;实现了网上浏览与发布;为信息共享提供了技术保障。为各级研究、生产和决策人员提供了方便、快捷和可靠的科研成果数据信息,使油田勘探开发管理、研究工作更上一个台阶,同时也使勘探开发生产的工作手段和工作效率产生了质的飞跃,缩短了生产周期,进一步提高了科研成果的可利用性,使得以往项目研究成果在今后的科研生产中能够得以有效地利用,为适应计算机化、网络化、信息化管理,实现油藏数字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Ryan K Setphens, Ronald R Plew著.见:何玉洁,武欣,邓一凡,等译.数据库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169~194.

[2]Kevin Loney著.见:蒋蕊译.Oracle9i DBA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56~74.

[3]杨厚云,龚汉明,武装.Oracle数据库性能优化方案[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21(4):55~59.

[4]Decoder.JSP技术揭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99~113.

[5]飞思科特产品研发中心.JSP应用开发详解[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209~274.

[6]孙卫琴.精通Struts:基于MVC的Java Web设计与开发[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56~74.

[7]方贤文,孙玉东,殷志祥.基于Struts的Web系统构建.计算机技术与发展[J],2006,16(10):111~113.

[8]James Turner,Kevin Bedell著.见:孙勇译.Struts Kick Start中文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56~74.

[9]李刚.Struts2权威指南——基于WebWork核心的MVC开发[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73~86.

[10]Kevin Loney著. Oracle9i DBA手册[M]. 蒋蕊译.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56-74.

XXX基础数据库系统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1)

XX城市基础数据库系统建设可行性 方案

1.系统概述 长期以来,政府各部门内部拥有着大量城市基础数据资源,但由于管理分散,制度规范不健全,造成重复采集、口径多乱、数出多门;各部门的指标数据自成体系,标准不一,共享程度较差。随着政府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管理职能的转变,就要求必须能够全面、准确掌握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强化政府部门掌控决策信息资源的能力,政府部门间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需求越来越紧密,但当前部门间信息共享多是点对点方式,没有统一的数据交换管理平台。因此各部门对加快解决数据资源分散管理、数据共享不足的问题需求十分迫切,需要建立城市基础数据库(以下简称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系统以解决以上问题。 依托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系统的建设,可以实现各委办局、各所辖地区的经济社会综合数据采集交换,为各部门提供更广泛的信息共享支持,一方面数据信息从各委办局、各所辖地区整合接入,另一方面也为政府和这些接入部门提供全面的共享服务。同时,以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指标体系建立为基础,整合来自各委办局和各所辖地区的、经过审核转换处理的数据资源,可实现对经济社会信息的统一和集中存储,确保数据的唯一性和准确性,为今后政府工作提供一致的基础数据支持。 数据整合共享只是手段,数据分析服务才是目的。依托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系统建设,可有效整合各政府部门所掌握的全市经济社会信息资源,满足政府业务对统一数据资源共享需要,进而提升形势分析预测水平,对政府在发展规划、投资布局、资源环境、管理创新、科学决策等业务提供强有力支持,提高了政府部门掌控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能力。 2.建设目标 1)建立科学合理的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指标体系,力求全面反映地区经济和

数据库管理系统在信息管理中的作用

数据库管理系统在信息管理中的作用

数据库管理系统在信息管理中的作用 一信息管理系统与数据库管理系统概述 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及其它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存贮、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是进行有效管理、正确决策和实现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管理信息系统综合了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经济理论、统计学和运筹学等许多学科的概念和方法,形成了独特的体系和领域。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经过60余年的高速发展,受益最多的就是管理和经济领域,特别是促进了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数字图书馆等工程的极大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具有以下四个标准:确定的信息需求、信息的可采集与可加工、能够经过程序为管理人员提供信息、能够对信息进行管理。其中具有统一规划的数据库是管理信息系统成熟的重要标志。

数据库是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数据的集合。数据库存放数据是按数据所提供的数据模式存放的,它能构造复杂的数据结构以建立数据间的内在联系与复杂联系,从而构成数据的全局结构模式。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用于管理和维护数据的系统软件。它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数据管理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具有数据定义功能、数据组织功能、数据存储和管理功能、数据操纵功能、数据库的事物管理功能、运行管理功能、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等功能。 数据库系统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数据库(数据)、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数据库管理员(人员)、系统硬件平台(硬件)、系统软件平台(软件)组成。这五个部分构成了以数据库为核心的完整的运行实体,称为数据库系统。有时也把数据库系统简称为数据库。 数据库是信息管理的最新技术,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分支。二十余年来,数据库管理系统已从专用的应用程序包发展成为通用的系统软件。由于数据库具有数据结构化、最低冗余度、较高的程序与数据独立性、易于扩充、易于编制应用程序等优点,较大的信息管理系统都是建立在数据库设计之上的。因此,不但大型计算机及中小型计算机、甚至微型机都配有数据库管理系统。二信息管理中应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所起的作用

水务管理系统数据库建设

水务系统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建设

一、概述 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本项目需求,从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等各类数据的 存储与管理要求出发,依据“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设计、数据共享”的基 本原则,建立局核心数据库及各行业数据库。 各数据库的建设要以水务局信息化规划和各类标准化体系为依据,充分考虑与其它行业的协调及统一,避免数据库的封闭建设,提高数据的可用性,满足相关行业业务需要的数据库。 数据库建设是系统建设的重要支撑,根据信息中心建设所涉及到的各种数据的存储、管理特点,数据库整体结构采用“集中与分布相结合”的方式。 二、数据库设计原则 数据的一致性与标准性 数据库的设计除遵循数据库设计的软件行业标准外,还遵循国家、地方标准及行业的习惯性事实标准,以方便数据交流及功能的实行。 为方便与其他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数据库的设计将充分考虑以前已建立系统的数据。 数据的实用性与完整性 数据库设计充分考虑工作的实际情况和实际应用特点,按照系统规模和实际需求,遵循“先进性与实用性并重”的原则,保证数据的实用性。

数据完整性用来确保数据库中数据的准确性。数据库中的完整性一般是通过约束条件来控制的。约束条件可以检验进入数据库中的数据值。约束条件可以防止重复或冗余的数据进入数据库。在系统中可以利用约束条件来保证新建或修改 后的数据能够遵循所定义的业务知识。 数据的独立性和可扩展性 设计时需要做到数据库的数据具有独立性,独立于应用程序,使数据库的设计及其结构的变化不影响程序,反之亦然。另外,根据设计开发经验,需求分析 再详细,使用人员所提的需求不可能全面提出,此外,业务也是在变化的,所以 数据库设计要考虑其扩展性能,使得系统增加新的应用或新的需求时,不至于引起整个数据库结构的大的变动。 数据的安全性 数据库是整个信息系统的核心和基础,它的设计要保证安全性。通过设计一个合理和有效的备份和恢复策略,在数据库因天灾或人为因素等意外事故,导致数据库系统毁坏,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使数据库恢复。通过做好对数据库访问的授权设计,保证数据不被非法访问。 数据分级管理机制 根据系统访问角色,将用户分成领导决策分析用户、系统管理用户、运行浏览用户和运行调度用户等几个角色,分别赋予角色访问数据的权限和使用系统功 能的权限,严格控制角色登录,实现数据的分级管理。 统一考虑空间、属性、设施、模型数据的兼容性 数据库设计的时候充分考虑数据采集、数据入库、数据应用的紧密结合。便于在空间数据的基础上进行设施及相关属性的考虑;空间数据格式设计时充分考

档案数据库建设要求

档案数据库建设要求 1、数据库建设原则 1.1、标准性与规范性; 数据库建设所采用词汇、表格、数据等应标准、规范,遵照执行国家颁布的与档案管理有关的最新或现行的制度与标准以及即将推出的各类规范。 1.2、综合性与平台性; 数据库应该可以存储综合的档案数据,管理的对象应包括业务档案、文书档案、会计档案、科技档案、声像档案(音频、视频、照片、光盘等档案)、设备档案、实物档案等多种档案对象,该数据库能完成档案的所有管理环节,可以兼容多种不同介质的档案,包括纸质档案、电子档案、音频、视频、图片、光盘、奖杯、奖牌、锦旗等。1.3、可行性与安全性; 应充分考虑在实现管理对象从“物质流”(纸质档案)向“电子流”(数字信息:电子档案)的转变过程中,确保信息采集和信息处理的安全、准确、完整;能够有效提高效率和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改善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严格的工作事项业务,所设计的档案影像管理系统应在档案的处理、存储、管理、分类和安全分级和授权查询方面提供安全的、有效的、统一的、细致的权限管理机制和审核机制;提供完善的数据备份方案以及集中的系统监视与系统日志,使运行状态一目了然。系统留有完整的备份数据及日志记录,具备在任何情况下不使档案数据意外丢失。并可以根据用户实际要求,提供完善的图形、图像分级加密功能,可实现页面加密及权限设置,使权限机制更加完善。

1.4、先进性与开放性; 所建设数据库采用目前IT领域中稳定高效、应用广泛的计算机设备和网络设施,和先进成熟的图像处理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等作为集成环境,充分利用先进的、成熟的、有生命力的技术成果,建立一个高起点并有良好伸缩性数据库,能满足今后一个时期内的需要。具有开放性,无论是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协议、软件体系结构,还是传输介质、数据交换协议、通讯方式和接口等方面,充分利用开放的平台,均符合国际标准系统。可以和包括OA系统及其它业务系统等进行接口衔接。 1.5、实用性与经济性; 设计以用户需求为主导,以完整地实现预期功能为目标,系统设计同时遵循“保护用户投资、全面降低成本”的原则,充分考虑建设成本、运行成本和维护成本,提高项目建设的性价比和效益。 1.6、可扩展性与灵活性; 系统架构在开放的安全应用支撑体系结构之上,软硬件配置具备可伸缩及动态平滑扩展能力,通过系统框架和相应服务单元的配置,适应业务量的变化,以获得良好的性能价格比。易于扩展,扩建新的业务功能,使得数据库具有良好的可扩充性。完全可以适应今后档案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档案管理对象的调整、增加。可根据用户的特殊需要随时增加新的功能,版本升级换代容易。 1.7、易维护性与易操作性; 较好的易维护性和较低的维护费用,而且操作简单、直观,便于学习掌握。有详细的操作手册和安装说明,操作人员只要阅读手册,就可掌握该数据库的基本使用方法。

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建设方案.

城市基础数据库系统建设方案

1.系统概述 长期以来,政府各部门内部拥有着大量城市基础数据资源,但由于管理分散,制度规范不健全,造成重复采集、口径多乱、数出多门;各部门的指标数据自成体系,标准不一,共享程度较差。随着政府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管理职能的转变,就要求必须能够全面、准确掌握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强化政府部门掌控决策信息资源的能力,政府部门间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需求越来越紧密,但当前部门间信息共享多是点对点方式,没有统一的数据交换管理平台。因此各部门对加快解决数据资源分散管理、数据共享不足的问题需求十分迫切,需要建立城市基础数据库(以下简称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系统以解决以上问题。 依托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系统的建设,可以实现各委办局、各所辖地区的经济社会综合数据采集交换,为各部门提供更广泛的信息共享支持,一方面数据信息从各委办局、各所辖地区整合接入,另一方面也为政府和这些接入部门提供全面的共享服务。同时,以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指标体系建立为基础,整合来自各委办局和各所辖地区的、经过审核转换处理的数据资源,可实现对经济社会信息的统一和集中存储,确保数据的唯一性和准确性,为今后政府工作提供一致的基础数据支持。 数据整合共享只是手段,数据分析服务才是目的。依托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系统建设,可有效整合各政府部门所掌握的全市经济社会信息资源,满足政府业务对统一数据资源共享需要,进而提升形势分析预测水平,对政府在发展规划、投资布局、资源环境、管理创新、科学决策等业务提供强有力支持,提高了政府部门掌控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能力。 2.建设目标 1)建立科学合理的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指标体系,力求全面反映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情况: 2)有组织、有计划、持续地对政府统计部门、政府各部门以及国民经济行业管理部门负责统计的关系到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合,

数据库管理系统主要功能

数据库管理系统主要功能 胡经国 本文作者的话 本文是根据有关文献和资料编写的《漫话云计算》系列文稿之一。以此作为云计算学习笔录,供云计算业外读者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参考。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指教和喜欢! 下面是正文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主要具有以下7种功能: 一、数据定义 DBMS提供数据定义语言(Data Definition Language,DDL),供用户定义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两级映像以及完整性约束和保密限制等约束。DDL主要用于建立、修改数据库的结构。DDL所描述的数据库结构仅仅给出了数据库的框架;数据库的框架信息被存放在数据字典(Data Dictionary)中。 链接: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 人们为数据库设计了一个严谨的体系结构;数据库领域公认的标准结构是三级模式结构,它包括外模式、概念模式、内模式。它能有效地组织、管理数据,提高数据库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用户级对应外模式,概念级对应概念模式,物理级对应内模式。从而,使数据库对不同级别的用户形成不同的视图。所谓视图,是指观察、认识和理解数据的范围、角度和方法,是数据库在用户“眼中”的反映。很显然,不同级别(层次)的用户所看到的数据库是不相同的。 链接:数据库的两级映像 数据库管理系统在这三级模式结构之间提供了两级映像:外模式/模式映像和模式/内模式映像。正是这两级映像保证了数据库中的数据能够具有较高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链接:数据字典 数据字典,是指对数据的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处理逻辑、外部实体等进行定义和描述,其目的是对数据流程图中的各个元素做出详细的说明。数据字典是一种用户可以访问的记录数据库和应用程序源数据的目录。其中,主动数据字典,是指在对数据库或应用程序结构进行修改时,其内容可以由DBMS自动更新的数据字典。被动数据字典,是指在对数据库或应用

档案管理理论对档案数据库建设的影响分析

档案管理理论对档案数据库建设的影响分析 档案数据库是以档案的本体管理为基础,兼顾数据库设计和应用发展的需要,将包括档案实体信息、管理信息、应用环境信息在内的各种类型数据按照特定数据模型进行组织的数据集合。在长期实践中,数据库以其独特的优点已经证明它是信息资源组织、管理、共享的最佳方法,在数据冗余度、管理效率、数据完整性控制等方面都有良好的表现。事实上,档案数据库是各类档案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核心组件,是档案信息化不可或缺的基础工作之一。 在建设结构合理、格式规范、便于共享的档案数据库的过程中,仅仅依靠数据库理论是不能胜任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本质上就是管理所用的工具和平台,其数据结构、类型、内容范围等关键要素都必须依靠档案基本管理理论提供的营养来进行保障,也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业务支撑。 ?、档案分类理论对档案数据库的建设起着导向作用 从管理学上讲,任何管理活动,抛开其最终目的,其最基本的目的或者基本要求都是要使被管理对象有序化,档案管理的基本目的就是要使档案有序化,包括档案实体管理和信息管理的有序化。将数量庞大、内容形式复杂多样的档案有序化的具体方法很多,但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分类,即“对档案总体进行分割、划分,将其分为若干层次、大小不同的部分或门类、种类、类别,然后对这些不同的部分、门类、类别等实施分别管理。” “这实质上也是人类社会所有管理活动乃至认识活动的基本方法。”正因为如此,“说得笼统一点,档案管理理论上的所有能称得上’重大’的分歧和争论,大都围绕着分类方法展开。”① 由是,笔者将档案分类作为影响档案数据库建设的基础理论,该理论直接影响着档案数据库建设的方向。在档案理论界中逻辑主义和历史主义的分类思路得到普遍认可。逻辑主义的分类思路是根据档案的…般特征作为分类标准和依据,根据严格的形式逻辑进行划分的分类思想’比如按照保管期限、密级等进行划分。历史主义的分类思路是按照事物的现实存在状态与界线对事物进行区分的,强调根据事物的现状进行把握,尽可能接近事物的真实状态,是一种客观主义的分类思路。历史主义方法在档案实体管理领域的具体体现就是全宗原则,在分类时首先按照档案所属的全宗进行归类。逻辑主义分类思想有助于从某一具体特征进行

数据库系统建设方案

校园一卡通项目数据库安全系统 建设方案书

一、系统现状概述 校园一卡通在学校内也称为校园卡系统,是数字校园的有机组成部分,校园一卡通工程是数字校园的标志性工程和前导性工程。校园卡是将广大师生员工与数字校园有机连接在一起的最有效的媒介,实现了“一卡在手,走遍校园”,校园卡是校园数字化的重要形象和重要标志之一。 校园一卡通系统是架构在校园网上,以感应式射频IC卡为媒介,综合提供身份识别与电子支付服务功能的系统平台,以及其架构在此平台上的各种信息化应用系统。 核心系统都运行在Oracle数据库之上,为整个系统提供稳定性基础。Oracle数据库系统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数据库,作为校园一卡通的基础数据存储和运行平台,存储着核心数据资料和基本业务逻辑,其稳定性与否直接关系着校园一卡通的对外服务能力。 以下通过介绍数据各种主流数据保护和恢复的技术,根据业务系统的用户规模大小和用户的数据库维护能力以及项目投入成本,提出我们的建议解决方案。 1.1双机热备系统特点与优势 双机热备包括广义与狭义两种。 从广义上讲,就是服务器高可用应用的另一种说法,英译为:high available,而我们通常所说的热备是根据意译而来,同属于高可用范畴,而双机热备只限定了高可用中的两台服务器。热备软件是用来解决一种不可避免的计划和非计划系统宕机问题的软件解决方案,当然也有硬件的。是构筑高可有集群系统的基础软件,对于任何导致系统宕机或服务中断的故障,都会触发软件流程来进行错误判定、故障隔离、以及通地联机恢复来继续执

行被中断的服务。在这个过程中,用户只需要经受一定程度可接受的时延,而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服务。 从狭义上讲,双机热备特指基于高可用系统中的两台服务器的热备(或高可用),因两机高可用在国内使用较多,故得名双机热备,双机高可用按工作中的切换方式分为:主-备方式(Active-Standby方式)和双主机方式(Active-Active方式),主-备方式即指的是一台服务器处于某种业务的激活状态(即Active状态),另一台服务器处于该业务的备用状态(即Standby状态)。而双主机方式即指两种不同业务分别在两台服务器上互为主备状态(即Active-Standby和Standby-Active状态)。 注:Active-Standby的状态指的是某种应用或业务的状态,并非指的是服务器状态。 组成双机热备的方案主要有两种方式: 1、基于共享存储(磁盘阵列)的方式: 共享存储方式主要通过磁盘阵列提供切换后,对数据完整性和连续性的保障。用户数据一般会放在磁盘阵列上,当主机宕机后,备机继续从磁盘阵列上取得原有数据。如下图所示。 这种方式因为使用一台存储设备,往往被业内人士称为磁盘单点故障。但一般来讲存储的安全性较高。所以如果忽略存储设备故障的情况下,这种方式也是业内采用最多的热备方式。

数据库管理系统在信息管理中的作用

数据库管理系统在信息管理中的作用 将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于信息管理,有助于信息管理的规范性、系统性、科学性,能极大的提高信息管理的效率,是根据作者多年从事数据库系统、信息管理学的教学与研究实际,探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特点以及在信息管理应用的实际现状,对改进数据库管理系统与信息管理的结合,更好的发挥信息管理的作用,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一信息管理系统与数据库管理系统概述 管理信息系统( )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存贮、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是进行有效管理、正确决策和实现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管理信息系统综合了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经济理论、统计学和运筹学等许多学科的概念和方法,形成了独特的体系和领域。自世纪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经过余年的高速发展,受益最多的就是管理和经济领域,特别是促进了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数字图书馆等工程的极大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具有以下四个标准:确定的信息需求、信息的可采集与可加工、可以通过程序为管理人员提供信息、可以对信息进行管理。其中具有统一规划的数据库是管理信息系统成熟的重要标志。 数据库是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数据的集合。数据库存放数据是按数据所提供的数据模式存放的,它能构造复杂的数据结构以建立数据间的内在联系与复杂联系,从而构成数据的全局结构模式。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用于管理和维护数据的系统软件。它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数据管理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具有数据定义功能、数据组织功能、数据存储和管理功能、数据操纵功能、数据库的事物管理功能、运行管理功能、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等功能。 数据库系统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数据库(数据)、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数据库管理员(人员)、系统硬件平台(硬件)、系统软件平台(软件)组成。这五个部分构成了以数据库为核心的完整的运行实体,称为数据库系统。有时也把数据库系统简称为数据库。 数据库是信息管理的最新技术,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分支。二十余年来,数据库管理系统已从专用的应用程序包发展成为通用的系统软件。由于数据库具有数据结构化、最低冗余度、较高的程序与数据独立性、易于扩充、易于编制应用程序等优点,较大的信息管理系统都是建立在数据库设计之上的。因此,不仅大型计算机及中小型计算机、甚至微型机都配有数据库管理系统。 二信息管理中应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所起的作用 信息管理中应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数据库管理系统要求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结构化。数据是按一定的组织结构组织在数据库中的,记录和记录之间有一定的联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了整体数据的结构化,这是数据库管理系统与以前的文件系统的最本质的区别。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数据库中数据的组织结构决定了它所存储的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于扩充。数据库管理系统中的数据是面向整个系统而不再是面向某个特定的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从整体角度看待和描述数据,同一组数据可以被多个用户、多个应用程序

快递系统数据库设计

系统功能和数据库设计

目录 第1章项目概述 (1) 1.1目的 (1) 1.2对象 (1) 1.3范围 (1) 第2章业务需求 (1) 2.1业务描述 (1) 2.2业务流程 (2) 第3章需求分析 (2) 3.1业务需求 (2) 3.2系统需求 (16) 第4章数据字典 (17) 4.1单据分发表 (17) 4.2单据明细表 (17) 4.3货运单主表 (17) 4.4货运单事件表 (18) 4.5货运回执单详表 (19) 4.6货运回执单主表 (19) 4.7客户回执信息表 (20) 4.8货物回执信息表 (20) 4.9货运差错表 (20) 4.10中转信息表 (21) 4.11中转公司信息表 (21) 4.12司机结算主表 (21) 4.13客户运单结算表 (22)

4.15杂费结算表 (23) 4.16投诉信息表 (23) 4.17客户回告表 (23) 4.18回告信息表 (23) 4.19回告信息历史表 (24) 4.20营业外收入表 (24) 4.21员工工资表 (24) 4.22财务费用表 (25) 4.23管理费用表 (25) 4.24赔偿信息表 (25) 4.25客户基本信息表 (25) 4.26职员信息表 (26) 4.27司机信息表 (26) 4.28地区城市表 (27) 4.29城市扩充表 (27) 4.30线路信息 (27) 4.31功能表 (27) 4.32用户组表 (28) 4.33用户表 (28) 4.34功能与组表 (28) 4.35用户与组表 (28) 4.36职员用户关系表 (28) 4.37打印客户运量 (28) 4.38打印专线整体 (29)

常用数据库管理系统介绍

常用数据库管理系 统介绍 1

常见数据库管理系统简介 当前市场上比较流行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产品主要是Oracle、IBM、Microsoft和Sybase、mysql等公司的产品,下面对常见的几种系统做简要的介绍: 11.4.1 Oracle Oracle数据库被认为是业界当前比较成功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Oracle公司是世界第二大软件供应商,是数据库软件领域第一大厂商(大型机市场除外)。Oracle的数据库产品被认为是运行稳定、功能齐全、性能超群的贵族产品。这一方面反映了它在技术方面的领先,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它在价格定位上更着重于大型的企业数据库领域。对于数据量大、事务处理繁忙、安全性要求高的企业,Oracle无疑是比较理想的选择(当然用户必须在费用方面做出充分的考虑,因为Oracle数据库在同类产品中是比较贵的)。随着Internet的普及,带动了网络经济的发展,Oracle适时的将自己的产品紧密的和网络计算结合起来,成为在Internet应用领域数据库厂商的佼佼者。Oracle数据库能够运行在UNIX、Windows等主流操作系统平台,完全支持所有的工业标准,并获得最高级别的ISO标准安全性认证。Oracle采用完全开放策略,能够使客户选择最适合的解决方案, 2

同时对开发商提供全力支持。Oracle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有: ?无范式要求,可根据实际系统需求构造数据库。 ?采用标准的SQL结构化查询语言。 ?具有丰富的开发工具,覆盖开发周期的各阶段。 ?数据类型支持数字、字符、大至2GB的二进制数据,为数据库的面向对象存储提供数据支持。 ?具有第四代语言的开发工具(SQL*FORMSSQL*REPORTS、SQL*MENU等)。 ?具有字符界面和图形界面,易于开发。Oracle7以后得版本具有面向对象的开发环境CDE2。 ?经过SQL*DBA控制用户权限,提供数据保护功能,监控数据库的运行状态,调整数据缓冲区的大小。 ?分布优化查询功能。 ?具有数据透明、网络透明,支持异种网络、异构数据库系统。并行处理采用动态数据分片技术。 ?支持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及混合的体系结构(集中式、分布式、客户机/服务器)。 ?实现了两阶段提交、多线索查询手段。 ?支持多种系统平台(Linux、HPUX、SUNOS、OSF/1、VMS、 Windows、OS/2)。 3

档案馆资源建设之我见

档案馆资源建设之我见 档案资源是档案馆的立馆之本,是档案馆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要素资源,是衡量服务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指标。加强档案资源建设,是档案馆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提升档案馆公共能力、实现传统型档案向现代型公共档案馆转变的必经之路。我们常说,资源、资本、劳动力是生产的三要素,其实档案事业发展,也离不开这三要素。资源建设是国家档案馆的重要任务之一。拥有档案资源的规模与质量,是新时期衡量一个档案馆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一个档案馆立足社会、服务社会的资本。因此,资源建设永远是档案学理论研究和档案工作实践所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命题。为便于论述,本文仅就国家综合档案馆的资源建设,谈点粗浅的认识。 一、认识档案资源的价值 关于档案的价值,许多教科书多概括为凭证价值和参考价值。这种概括至今仍具有科学意义,但以前我们在阐述其具体价值时,往往过于狭隘。例如,对档案的凭证价值,往往解释为对形成单位的查考价值,其实,就档案的凭证价值而言,不仅仅对形成单位的日后工作具有凭证价值,对社会,对大众同样有凭证价值。档案的凭证价值还表现在对社会公众的凭证价值。政府或公共机构在管理社会事物过程中,尤其是在办理行政许可过程中,形成大量涉及社会大众的档案,这些档案既是政府日后工作查考的依据,也是当事人日

后查考的依据。 二、影响档案资源建设的要素 档案馆保存什么,不保存什么,不是完全凭主观愿望,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重要的是看社会需求。有社会需求的档案才有收藏的意义,反过来只要有社会需求就可以去收集。例如各种民生档案,原本没有明确列入档案馆接收范围,因为有社会需求,所以才引起各级档案馆的重视,这也是近几年“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资源体系”提出的依据。可见社会需求是资源建设的重要因素。 三、当前档案资源建设主要策略 1、拓宽资源建设的主渠道 档案馆的档案主要是接收来得而不是其他途径获取的。这就决定了档案馆要丰富馆藏,要改善结构,必须将着眼点放在主渠道的拓宽和完善上。首先要重新审视原来的接收范围是否适当。所谓拓宽,主要是向过去忽略的经济和社会领域延伸。国有企事业单位的档案自然应是拓展的重点。而向非国有档案(包括集体和民营企事业单位、以及民间组织、家庭、个人所有的档案)延伸也应是有益的考量。其次在接收档案门类上,必须突破单一文书档案的局限,向照片档案、音像档案、涉及民生的专门档案、有时代特点的科技档案和实物档案延伸。要实现这一转变,就必须从档案形成和归档机制、移交机制入手,只有实现了有效的前端控制,接收进馆才能顺利实现。 2、主动拍摄和采集

仓库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仓库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1概述(设计题目与可行性分析) 1.1设计题目 设计一个仓库数据库管理系统,要求实现入库、出库、库存和采购等功能。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仓库管理变成了各大公司日益重要的内容。仓库管理过程的准确性和高效性至关重要。影响着公司的经济发展和管理。利用人工管理强大而数据烦琐的数据库显的效率过于低。利用计算机高效、准确的特点能够很好的满足公司的管理需要。提高公司各个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公司的运做效率。利用计算机对仓库数据信息进行管理具有着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目前一个现代化的仓库管理系统已经成为仓库管理不可缺少的管理手段。 1.2 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的目的就是用最小的代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确定问题是否能够解决。可行性研究的目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分析问题能不能解决;至少从下面三个方面分析可行性研究。 1.2.1技术可行性 该仓库数据库管理系统不不是很复杂,设计实现该数据库技术难度不是很大,利用目前现有的技术和工具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出该系统。该系统利用SQL2000和 visual studio 工具就能很好的实现该系统。 1.2.2经济可行性 当今世界是经济时代,一个公司的员工工作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这个公司的发展。因此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管理有着无可比拟的好处,该系统相对较小,代码行较少,数据库设计不是很麻烦,开发周期较短。而且便于维护。但其带来的经济效益远远高于其开发成本。在经济上是可行的。 1.2.3操作可行性 在当今社会,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和计算机的普及,公司的员工基本上都会进行电脑的基本操作,由于本软件系统采用相对友好的界面,用户 在使用过程中不需要懂太多的电脑专业知识,只需要基本的电脑操作就可

数据库技术系统设计方案

数据库技术系统设计方案第一章、概述 1.1项目背景 1.2建设目标及建设容 第二章、需求分析 1.3功能要求 1.3.1数据采集整合 通过数据采集、加工、整合服务,进行整理后,汇入统一的系统数据库存储。其处理过程可监控,可回溯,可重新采集。系统详细记录数据处理的原则和整合规则,提供编辑处理。 数据采集主要的对象主要包括以下三大类: 1. 文档:采集存储各种文件、预案; 2. 视频:采集存储各种演戏视频。 3. 地图:采集存储各种地图数据。 1.3.2数据查询应用 在数据采集与数据整合基础之上,根据用户权限提供定制的信息浏览、查询、统计和报表功能,可定制信息的展示容,具体的详细页,这些功能只需分配给某具体用户,即可直接使用。支持查询条件,能够准确、快速地对地图、文档、视频等容进行查询。

系统能提供强大的搜库功能,用户输入一定条件后,系统可在整个数据库中找出符合条件的数据。 系统既能够实现简单的指定查询功能,又能够实现复杂的条件组合查询功能,既可实现精确查询,又可实现模糊查询。 利用现有采购的地理信息软件,建立地理信息关联数据库,结合大队的工作方法,实现人、地、物、事、组织五要素的关联,实现基于空间电子地图的可视化查询和分析。 1.3.3系统统一日志 日志是指系统或软件生成的记录,通常采用字符形式或标准记录形式。本系统中的各种操作在运行过程中都会产生日志信息,这些信息要存放到数据库中,作为整个系统的统一日志的一部分。 统一日志的功能包括日志的统一存取、分析查询、集中管理和报表生成及打印功能。 统一日志服务的统一存取功能为系统提供统一的日志存取接口。该接口利用消息传输服务将各应用的日志统一存放到数据库中。为系统管理员对系统有效的管理查询提供方便,同时简化了软件的日志操作流程。 统一日志服务提供统一的日志查询接口,支持多种方式和快速的日志查询功能。通过按不同方式的日志查询结果,可以利用查询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统一日志服务提供统一的集中管理,通过集中管理,实现日志的导出、删除(经认证授权的管理员才可以执行删除操作)等日志管理功能。该功能可在系统管理席位上为管理人员提供日志管理功能。 1.3.4用户权限管理 具体分析系统的实际需求,具有相同应用需求的用户归入角色进行管理,由系统管理员对角色统一分配权限,即根据不同角色的应用需求将系统功能进行分配。

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报告

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报告学生学籍管理系统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 所在学院: 专业年级: 年月日

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的大环境给各成人高校提出了实现校际互联,国际互联,实现静态资源共享,动态信息发布的要求; 信息化对学生个人提出了驾驭和掌握最新信息技术的素质要求;信息技术提供了对教学进行重大革新的新手段;信息化也为提高教学质量,提高管理水平,工作效率创造了有效途径. 校园网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性越来越为成人高校所重视. 利用计算机支持教学高效率,完成教学管理的日常事务,是适应现代教学制度要求、推动教学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必要条件;而教学管理是一项琐碎、复杂而又十分细致的工作,工资计算、发放、核算的工作量很大,不允许出错,如果实行手工操作,每月须手工填制大量的表格,这就会耗费工作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计算机进行教学管理工作,不仅能够保证各项准确无误、快速输出,而且还可以利用计算机对有关教学的各种信息进行统计,同时计算机具有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 例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员工工资管理的效率,也是教学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与世界接轨的件。 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随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和数据库系统的成熟,数计成为软件开发的核心,程序的设计要服从数据,因此教学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设计尤其重要。这里主要介绍教学管理系统的数据库方面的设计,从需求分析到数据库的运行与维护都进行详细的叙述。

目录 前言 (2) 1.需求分析 (4) 1.1需求分析的任务 (4) 1.2需求分析的工程 (4) 1.3数据字典 (5) 2.概念结构设计 (6) 2.1E-R图设计方法及关键技术 (6) 2.2学生学籍管理E-R图 (7) 3.逻辑结构设计 (8) 4.数据库实施 (9) 4.1建表 (9) 4.2 SQL语句查增删改操作 (10) 4.3建立条件查询 (12) 4.4窗体的建立 (13) 4.5登陆、查询操作 (16) 4.6增删改操作 (16) 5.数据库运行与维护 (17) 5.1数据库的运行 (17) 5.2数据库的维护 (17) 6.总结 (18)

智慧旅游数据库系统建设方案

智慧旅游数据库系统建设方案 1.1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 (1)收集XXX湿地恢复工程及XXX流域生态环境监测项目覆盖XXX湿地及XXX城区100km2优于0.2米分辨率的航空影像成果,为XXX湿地专用地形图测绘提供航空影像数据资料。 (2)建立基础控制网。利用《四川省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成果》、GPS控制测量技术,在XXX湿地公园35平方公里区域布设5个D级GPS点,完成了34公里四等水准观测,建立了与现行的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和1985国家高程基准相联系的坐标系和高程控制网。 (3)利用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车载移动测量完成XXX湿地恢复工程区建成后35km2数字高程模型(DEM)和数字线化图生产。 1.2在线电子地图数据库 在线电子地图包括基础电子地图数据和旅游专题电子地图数据。基础电子地图数据是包含多种数据源所共同组成,为城市旅游上层系统的各应用(功能、服务)开发提供基础地图支撑,主要内容及数据来源如表 1 基础电子地图数据组成所示。 旅游专题地图数据是由各景区(点)特有的专题数据组成,为各城市旅游景

区(点)专项应用(功能、服务)开发提供地图数据支撑,主要内容及数据来源如表2所示。 1.3虚拟三维地图数据库 虚拟三维地图数据包含仿真三维电子地图数据和景区真三维数据。具体内容见表5-3。 1.3.1仿真三维地图数据 当前,数字城市建设主要依赖于传统的4D产品,这些产品大多数是通过传统作业方法根据规范的要求从原始航空/航天影像上采集、加工制作的,它们是最为基础的空间信息。但是,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速,随着城市管理精细化程度越来越高。三维仿真电子地图是一种更富信息、更细粒度展现地理要素的大比例尺地图 三维仿真电子地图结合多边形三维建模技术、三维地图渲染技术、地图制图技术等技术基础之上形成的成熟的数据产品。三维仿真电子地图基于三维仿真建模技术,通过实地采集地标地物数据,在城市矢量图和正射影像图基础上建成的

实验2 数据库的创建和管理

实验2 数据库的创建和管理 学号: 2011193158 姓名:韩江玲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使用企业管理器创建SQL Server数据库的方法; 2、掌握使用T-SQL语言创建SQL Server数据库的方法; 3、掌握附加和分离数据库的方法; 4、掌握使用企业管理器或存储过程查看SQL数据库属性的方法; 5、熟悉数据库的收缩、更名和删除; 6、掌握使用企业管理器或sp_dboption存储过程修改数据库选项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和步骤: 本次实验所创建数据库(包括数据库文件和事务日志)存放位置都为“D:\TestDB”。因此首先在D盘下新建文件夹TestDB。 1. 数据库的创建 创建数据库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为数据库设计名称、设计所占用的存储空间和文件存放位置的过程。 实验内容1:使用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创建一个数据库,具体要求如下: 1)数据库名称为Test1。 2)主要数据文件:逻辑文件名为Test1_Data1,物理文件名为Test1_Data1.mdf,初始容量为1MB,最大容量为10MB,递增量为1MB。 3)次要数据文件:逻辑文件名为Test1_Data2,物理文件名为Test1_Data2.ndf,初始容量为1MB,最大容量为10MB,递增量为1MB。 4)事务日志文件:逻辑文件名为Test1_Log,物理文件名为Test1_Log.ldf,初始容量为1MB,大容量为5MB,递增量为1MB。其他选项为默认值。

注:我在创建数据库的时候,系统要求主文件(Test1_data1和Test1_data2)的大小不能小于3MB,所以在本例中我设置的主文件的初始大小均为3MB 实验内容2:用Transact-SQL(T-SQL)语句创建数据库,实验步骤:启动“查询分析器”,在编辑窗口输入SQL语句。 用T-SQL语句创建一个名为teach的数据库,它由5MB的主数据文件、2MB 的次数据文件和1MB的日志文件组成。并且主数据文件以2MB的增长速度增长,其最大容量为15MB;次数据文件以10%的增长速度增长,其最大容量为10MB;事务日志文件以1MB增长速度增长,其最大日志文件大小为10MB。运行完语句后,仔细查看结果框中的消息。 提示:在查询分析器中输入如下SQL语句。 CREATE DATABASE teach On (name= teach_data1, filename= 'd:\TestDB\teach_data1.mdf ', size=5,

数据库系统的设计步骤

数据库系统的设计步骤 数据库设计(Database Design)是指对于一个给定的应用环境,构造最优的数据库模式,建立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使之能够有效地存储数据,满足各种用户的应用需求。下面小编整理了数据库系统的设计步骤,供大家参考! 进行数据库设计首先必须准确了解和分析用户需求。需求分析是整个设计过程的基础,也是最困难,最耗时的一步。需求分析是否做得充分和准确,决定了在其上构建数据库大厦的速度与质量。需求分析做的不好,会导致整个数据库设计返工重做。 需求分析的任务,是通过详细调查现实世界要处理的对象,充分了解原系统工作概况,明确用户的各种需求,然后在此基础上确定新的系统功能,新系统还得充分考虑今后可能的扩充与改变,不仅仅能够按当前应用需求来设计。 调查的重点是,数据与处理。达到信息要求,处理要求,安全性和完整性要求。 分析方法常用SA(Structured Analysis) 结构化分析方法,SA方法从最上层的系统组织结构入手,采用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的方式分析系统。 数据流图表达了数据和处理过程的关系,在SA方法中,处理过程的处理逻辑常常借助判定表或判定树来描述。在处理功能逐步分解的同事,系统中的数据也逐级分解,形成若

干层次的数据流图。系统中的数据则借助数据字典来描述。数据字典是系统中各类数据描述的集合,数据字典通常包括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和处理过程5个阶段。 概念结构设计是整个数据库设计的关键,它通过对用户需求进行综合,归纳与抽象,形成了一个独立于具体DBMS 的概念模型。 设计概念结构通常有四类方法: 自顶向下。即首先定义全局概念结构的框架,再逐步细化。 自底向上。即首先定义各局部应用的概念结构,然后再将他们集成起来,得到全局概念结构。 逐步扩张。首先定义最重要的核心概念结构,然后向外扩张,以滚雪球的方式逐步生成其他的概念结构,直至总体概念结构。 混合策略。即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相结合。 逻辑结构设计是将概念结构转换为某个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并将进行优化。 在这阶段,E-R图显得异常重要。大家要学会各个实体定义的属性来画出总体的E-R图。 各分E-R图之间的冲突主要有三类:属性冲突,命名冲突,和结构冲突。

政务信息共享数据库建设方案

政务信息共享数据库建设方案 一、政务信息共享库建设的背景和意义 政务信息共享数据库是指结合政府各类决策支持系统、相关应用系统的接入和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的需求而构 建的共享数据库,它是政务信息交换共享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实现各类电子政务共享交换数据的有机管理,并为应用提供相应服务。 在经过基础设施建设、政府上网、政务公开、网上行政等发展阶段之后,随着电子政务工程的深化,单一的政府机构业务系统建设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积累的政务信息资源已经具有相当规模。但与实际需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数据标准规范不统一,信息共享程度较低;各委办局之间互联互通不足,业务协同困难,难以发挥整体优势;缺乏统一的政务信息管理和服务机制。这些问题的症结之一是缺乏统一规划、规范建设的政务信息共享库。 中办发[2002]17号文件的发布,标志着国家信息化以信息资源交换共享为主要建设思路的导向正在逐渐形成。建设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库,不仅符合电子政务工程整体发展规律,抓住了当前政府最关键的信息化建设需求,为电子政务

工程的深化与开展,做出了大胆的尝试,而且对推动政府改革、提升政府工作效率、提升领导的科学决策能力,都有着重要意义。 二、政务信息共享库建设的需求分析 随着电子政务各个业务系统的建立和使用,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不但对基础地理空间信息、人口信息、法人信息和宏观经济信息等公共信息的需要越来越迫切,而且各个业务部门对其他部门专题数据的需求也非常强烈。因此,要在统一的数据标准下建立起信息资源基础库,建立起对这个基础库的管理、维护、更新和使用的长效管理机制,使数据库能够不断的扩展、完善,保证数据的一致性、鲜活性和准确性,为整个信息资源的规划和建设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1、共享库基础功能需求 1)对数据访问下载的支持 共享库系统要为政府用户及各级电子政务业务应用系统提供访问和下载信息资源的支撑服务。政府终端用户和各级电子政务业务应用系统通过用户身份认证和目录系统授权验证,将数据查询条件及查询要求提交到共享库系统,共享库系统分析查询条件及查询要求,对信息资源进行查找、定位、获取、打包返回给服务调用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