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计学复习重点:

统计学复习重点:

统计学复习重点:
统计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导论

1、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2、统计研究的基本特点是从数量上认识总体的性质和规律性。

3、统计学的基本方法包括有实验设计、大量观察、统计描述、统计推断。

4、统计总体的特点有大量性、同质性、差异性。

5、构成总体的个别实物称为总体单位。

6、一个统计总体可以有多个指标。

7、统计学是关于数据的一门学科,它手机、处理、分析、解释来自各个领域的数据并从中

得到结论。

8、数据分析所用的方法可以分为描述统计方法和推断统计方法。

9、描述统计研究的是搜集、处理、汇总、汇总、图表描述、概括与分析等统计方法。推断

统计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方法。

10、按照计量尺度的不同,可以将统计数据

分类数据(定性数据、品质数据)只能归于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它是对事物进

行分类的结果,数字表现为类别,是用文字来表达的。

顺序数据(定性数据、品质数据)只能归于某一有序的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顺序数

据虽然也是类别的,但这些类别是有序的。

数值型数据(定量数据、数量数据)按数字尺度测量的观察值,其结果为具体的数值。

11、按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分为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

12、按照被描述的现象与时间的关系,分为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

截面数据(静态数据)是在相同或相似的时间点收集到的数据。

时间序列数据(动态数据}是按时间顺序收集的,用来描述现象随时间的变化。

13、总体是包含所研究的全部个体(数据)的集合;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

合,构成样本的元素的数目称为样本量。参数是用来描述总体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它是

研究者想要了解的总体的某种特征,总体参数用希腊字母表示;统计量是用来描述样本特征

的概括性数字度量,样本统计量通常用英文字母表示。

14、变量是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变量可以分为分类变量、顺序变量、数值型变量;还

可以分为经验变量和理论变量。

15、数值型变量分为

离散型变量只能取可数值的变量,取有限个值,取值以整位数断开,可以一一列举。

连续性变量取之连续不断,不能一一列举。

第二章数据的搜集

1、统计数据的来源一是数据的间接来源;二是数据的直接来源,通过自己的调查和活动,

获得一手资料(调查数据和实验数据)。

2、二手数据的搜集比较容易,采集数据的成本低,并且能很快的得到。局限性使用时要

进行评估,要考虑到资料的原始收集人,收集目的,收集途径,收集时间,使用时要注明数

据来源。

3、抽样采集数据的方法,分为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

⑴概率抽样(随机抽样)遵循随机原则进行的抽样,总体中每个单位都有一定的机会

被选入样本。

①简单随机抽样从包括总体N个单位的抽样框中随机地、一个个地、抽取n 个单

位做样本,每个单位的入样概率是相等的。

中独立、随机地抽取样本。

③整群抽样抽样时直接抽取群,然后对中选群中的所有单位全部实施调查。

④系统抽样将总体中的所有单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在规定的范围内随机地抽取

一个单位作为初始单位,然后按事先规定好的规则确定其他样本单位。

⑤多阶段抽样

医学统计学考试重点整理

一、基本概念 1.总体与样本 总体:所有同质观察单位某种观察值(即变量值)的全体 样本:是总体中抽取部分观察单位的观察值的集合 2.普查与抽样调查 普查:就是全面调查,即调查目标总体中全部观察对象 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即从总体中抽取一定数量的观察单位组成样本,对样本进行调查 3.参数与统计量 参数:总体的某些数值特征 统计量:根据样本算得的某些数值特征 4.Ⅰ型与Ⅱ型错误 假设检验的结论 真实情况拒绝H0不拒绝H0 H0正确Ⅰ型错误(ɑ) 推断正确(1 ?ɑ) H0不正确推断正确(1?β) Ⅱ型错误(β) Ⅰ型错误(ɑ错误): H0为真时却被拒绝,弃真错误 Ⅱ型错误(β错误): H0为假时却被接受,取伪错误 5.随机化原则与安慰剂对照 随机化原则:是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使每个研究对象都有同等机会被分配到各组中去,以平衡两组中已知和未知的混杂因素,从而提高两组的可比性,避免造成偏倚。(意义:①是提高组间均衡性的重要设计方法;②避免有意扩大或缩小组间差别导致的偏倚;③各种统计学方法均建立在随机化基础上) 安慰剂对照:是一种常用的对照方法。安慰剂又称伪药物,是一种无药理作用的制剂,不含试验药物的有效成分,但其感观如剂型、大小、颜色、质量、气味及口味等都与试验药物一样,不能被受试对象和研究者所识别。(安慰剂对照主要用于临床试验,其目的在于控制研究者和受试对象的心理因素导致的偏倚,并提高依从性。安慰剂对照还可以控制疾病自然进程的影响,显示试验药物的效应) 6.误差与标准误(区分率与均数) ㈠均数 抽样误差:由个体变异产生的、随机抽样引起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异。 标准误:是指样本均数的标准差,反映抽样误差大小的定量指标,其公式表示为S x =S/√n ㈡样本率 率的抽样误差:样本率p和总体率π的差异 率的标准误:样本率的标准差,公式为σp=√π(1-π)/n

统计学知识点梳理

型;有下划线的重点记忆!当然整理的知识点都就是重点!都要背与理解!Fighting!) 第一章绪论 一.统计的含义 即统计工作、统计资料与统计学 统计工作:统计实践活动,搜集,整理,分析与提供关于社会现象数字资料工作总称 统计资料:统计实践活动过程中所取得的各项资料,包括原始资料与加工整理资料 统计学:关于认识客观现象总体数量特征与数量关系的科学 二.统计工作过程 就一次统计活动来讲,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一般可以分为统计调查、统计整理与统计分析三个阶段。 统计调查:第一阶段,就是认识客观经济现象的起点,就是统计整理与统计分析的基础。 统计整理:第二阶段,处于统计工作的中间环节,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统计分析:第三阶段,通过第三阶段,事物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三.总体与总体单位(会辨析总体与总体单位即可) 总体,亦称统计总体,就是指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单位的整体;构成总体的这些个别单位称为总体单位。 总体由总体单位构成,要认识总体必须从总体单位开始,总体就是统计认识的对象。 例如:所有的工业企业就就是一个总体,其中的每一个工业企业就就是一个总体单位。 四.标志与指标 标志就是用来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指标,亦称统计指标,就是说明总体的综合数量特征的。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包括数量指标名称与指标数值两部分。(以上内容理解即可) 1、指标与标志的区别与联系(简答) 指标与标志的区别:(1)指标就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就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2)指标都能用数值表示,而标志中的品质标志不能用数值表示,就是用属性表示的;(3)指标数值就是经过一定的汇总取得的,而标志中的数量标志不一定经过汇总,可直接取得;(4)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一定要讲时间、地点、范围,而标志一般不具备时间、地点等条件。 指标与标志的联系:(1)有许多统计指标的数值就是从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 (2)两者存在着一定的变换关系,即由于研究目的不同,原来的统计总体如果变成总体单位了,则相应的统计指标也就变成数量标志了。 2、标志与标志值(会区分) 标志分为品质标志与数量标志,数量标志用来说明总体单位量的特征,可以用数值表示,即为标志值(如:年龄、工资额、身高) 3、变异与变量(会什么就是变异,什么就是变量) 变异:品质标志在总体单位之间的不同具体表现。如:性别表现为男、女,民族表现为汉、满、蒙等。 变量:数量标志抽象化即为变量,而数量标志的不同具体表现则称为变量值(或标志值)。如:某职工的年龄就是42岁,月工资2200元。 4、统计指标的划分 (1)统计指标按其所反映的总体内容的不同,可分为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数量指标指说明总体规模与水平的各种总量指标。质量指标指反应现象总体的社会经济效益与工作质量的各种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 (2)统计指标按其作用与表现形式的不同,有总量指标(绝对数)、相对指标(绝对数)、平均指标(平均数)三种。 第二章统计调查与整理 一、统计调查的含义 统计调查就是统计工作过程的第一阶段。它就是按照统计任务的要求,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组织的向社会实际搜索各项原始资料的过程。统计调查就是整个统计认识活动的基础,决定着统计认识过程及其结果的成败。 二、统计调查方案设计的内容+调查对象、调查单位的含义 ⒈确定调查目的;(为什么调查) 根据实际需要与可能确定 ⒉确定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向谁调查) 调查对象——社会现象的总体 调查单位——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总体单位)

大学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

河南科技学院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终考试 统计学试卷(A 卷) 适用班级:人力141-人力145。 注意事项:1.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院(系)、专业、班级、姓名和准考证号。 2. 考试时间共100分钟。 一、名词解释 参数 分层抽样 离散系数 中心极限定理 参数估计 号证考准

、选择题. 1、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 A 、各种现象的内在规律 B C 、统计活动过程 D 、各种现象的数量方面 、总体与样本的关系 2、以产品的等级来衡量某种产品的质量好坏,则该产品等级是( A 、数量指标 B 、质量指标 C 、数量标志 3、一个统计总体( )。 A 、只能有一个标志 B C 、可以有多个标志 D D 品质标志 、只能有一个指标 、可以有多个指标 4、对某企业500名职工的工资收入状况进行调查, 则总体单位是( ) A 、每一名职工 B C 、500名职工 D 5、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 A 、女性是品质标志 B C 、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指标 D 6重点调查的重点单位是( )。 A 、收集数据资料的重点单位 、每一名职工的工资水平 、500名职工的工资总额 、某人的年龄30岁是变量 、全国人口总数是统计指标 B 、在全局工作中处于重要地位的单位 C 这些单位的标志值在总体标志总量中占有很大比重 D 这些单位数量占总体单位数的很大比重 7、 要了解我国煤炭生产的基本情况,最适合的调查方式是( ) A 、抽样调查 B 、重点调查 C 、典型调查 D 普查 8、 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方法( )。 A 、全面调查 B 、抽样调查 C 、典型调查 D 重点调查 9、 目前我国城镇职工家庭收支情况调查是采用( )。 A 、普查 B 抽样调查 C 、典型调查 D 重点调查 10、 下列分组中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 ) A 、学生按考试分数分组 E 、产品按品种分组

(完整word版)医学统计学试题和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3.抽样的目的是(b )。 A.研究样本统计量 B. 由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 C.研究典型案例研究误差 D. 研究总体统计量 4.参数是指(b )。 A.参与个体数 B. 总体的统计指标 C.样本的统计指标 D. 样本的总和 5.关于随机抽样,下列那一项说法是正确的( a )。 A.抽样时应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取 B.研究者在抽样时应精心挑选个体,以使样本更能代表总体 C.随机抽样即随意抽取个体 D.为确保样本具有更好的代表性,样本量应越大越好 6.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 b )。 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 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 C.两者均不变 D.两者均改变 7.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 a )。 A.变异系数 B.差 C.极差 D.标准差 8.以下指标中(d)可用来描述计量资料的离散程度。 A.算术均数 B.几何均数 C.中位数 D.标准差 9.偏态分布宜用(c)描述其分布的集中趋势。 A.算术均数 B.标准差 C.中位数 D.四分位数间距 10.各观察值同乘以一个不等于0的常数后,(b)不变。 A.算术均数 B.标准差 C.几何均数 D.中位数 11.( a )分布的资料,均数等于中位数。 A.对称 B.左偏态 C.右偏态 D.偏态 12.对数正态分布是一种( c )分布。 A.正态 B.近似正态 C.左偏态 D.右偏态 13.最小组段无下限或最大组段无上限的频数分布资料,可用( c )描述其集中趋势。 A.均数 B.标准差 C.中位数 D.四分位数间距 14.( c )小,表示用该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大。 A. 变异系数 B.标准差 C. 标准误 D.极差 15.血清学滴度资料最常用来表示其平均水平的指标是( c )。 A. 算术平均数 B.中位数 C.几何均数 D. 平均数

统计学考试要点整理

2010级3班整理生物统计学基础知识整理 生物统计学整理 第一部分名词解释本文档仅供参考,仍有不足,有许多名词没有交待,需自己补充。本资料与课本,课后习题册搭配使用效果更好,有疑问联系大正 1生物统计学:是一门探讨如何从事生物学实验研究的设计,取样,分析,资料整理与推 论的科学.是数理统计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它是应用数理统计的 原理和方法来分析和解释生物界各种现象和试验调查资料的一门学科, 属于应用统计学的一个分支。 2总体:统计学研究的全部对象叫做总体,分为无限总体和有限总体。 3个体:构成总体的每个成员称为个体。 4样本:总体的一部分称为样本 5样本含量:样本内包含的个体数目称为样本含量 6抽样:从总体中获得样本的过程。 7连续性数据:与某种标准做比较所得到的数据称为连续型数据,又称为度量数据 8离散型数据:由记录不同类别个体的数目所得到的数据,称为离散型数据 9变量的方法:对连续性数据进行分析的方法,通常称为变量的方法 10属性的方法:对离散型数据进行分析的方法 11对于数据的变异程度,经常使用的度量方法有三中,1 范围或称为极差 2 平均离差 3 标准离差或称为标准差 12概率论:研究偶然现象本身规律性的科学 13统计学:基于实际观测结果,利用概率论得出的规律,揭示偶然性中所寄寓的必然性 的科学 14随机实验:在我们做第一次观测时,并不能准确得知下一次的结果,这样的实验叫做随机实验 随机误差:试验过程中,由于各种无法控制的随机因素所引起统计量与参数之间的偏差,称之为随机误差。 15基本事件:试验的每一最基本结果用小写拉丁字母表示

2.什么叫总体?什么叫样本?为什么要抽样?怎样抽样? 1)总体:统计学研究的全部对象叫做总体,分为无限总体和有限总体。 2)样本:总体的一部分称为样本 3)从总体中获得样本的过程称为抽样,抽样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对样本的 研究,推断其总体。生物统计学中往往总体数目是无限个,为方便研究总 体特征需要抽样。 4)从总体中抽取样本时,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被抽中的机会必须都一样,不能带有偏见,我们得到的样本应该是该市总体的一部分,需要进行随机 抽样。随机抽样的方法很多,例如抽签,拈阄等。最好方法是使用随机数 字表进行抽样。 5)随即数字表抽样步骤:第一步,闭上眼睛用铅笔在随机数字表上任意 点上一点,假若点到奇数,就用第一页表;假若点到偶数,就用第二页表。 第二步,在选定的那一页上,在点一次,决定从那个字开始。决定开始以 后进行读书(例如,总体有 4728 个个体,那就四位数字为一节读下去,

统计学课程知识点总结

1. 统计的研究对象的特点:数量性,总体性,变异性。 2. 统计研究的基本环节:统计设计,收集数据,整理与分析,统计资料的积累、开发与应用。 3. 统计总体:根据一定数目的确定的所要研究的的事物的全体。特点:同质性、大量性。 总体可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标志:总体各单位普遍具有的属性或特征。标志分为品质标志(表明单位属性,用文字、语言描述)和数量标志(表明单位数量,用数值表现)。 不变指标:一个总体中各单位有关标志的具体表现都相同。变异指标:在一个总体中,当一个标志在各单位的具体表现有可能都相同。 第二章 1. 统计调查方式: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定期报表制度。 调查方式按调查的范围划分,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按时间标志可分为连续性(经常性)调查和不连续性(一次性)调查 (一) 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种全面调查。特点:非经常性调查、最全面调查。 (二) 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性调查,可分为概率调查和非概率调查。 (三) 重点调查是指在调查对象中,只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的非全面调查,它是一种不连续的调查。 (四) 定期报表制度又称统计报表制度,它是依照国家有关法规,自上而下地统一布置,按照统一的表式、统一的指标项目、统一的报送时间和报送程序,自下而上逐级地定期提供统计资料的一种调查方式。 2. 我国现行的统计调查体系:以必要的周期性普查为基础,经常性的抽样调查为主体,同时辅之以重点调查、科学推算和部分定期报表综合运用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 3.调查对象是指需要调查的现象总体。调查单位是指所要调查的具体单位,它是进行调查登记的标志的承担者。 4. 统计分组的原则:穷尽原则和互斥原则。 (先分后组) 间断型分组和连续型分组,等距和异距注意事项 第三章 1. 简单算术平均数121 n i n i x x x x x n n =++ +== ∑ 2. 加权算术平均数 11221121 n i i n n i n n i i x f x f x f x f x f f f f ==+++== +++∑∑ 3. 组距数列的算术平均数 4. 相对数的算术平均数 5. 调和平均数 6. 几何平均数 7. 算术平均数的性质: 1 1 , ()0n n i i i i nx x x x ===-=∑∑ 8. 组距数列的众数112O O O M M M L d ?=+??+? 9. 组距数列的中位数12e e e e M e M M M f S M L d f --=+?∑ 11. 方差(注意与样本方差的区别)P102: 10,11题 第四章 1. 事件的关系和运算:包含 ,相等 ,和 ,差 ,积 ,逆 ,不相容 。 2. 概率的计算:古典概型 ,几何概型 加法法则 ,乘法公式 条件概率 ,全概率与贝叶斯公式 3. 常见的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

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标志是说明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数量特征的。 2.标志可以分为标志和标志。 3.变量按变量值的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变量和变量。4.统计学是研究如何、、显示、统计资料的方法论性质的科学。 5.配第在他的代表作《》中,用数字来描述,用数字、重量和尺度来计量,为统计学的创立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二、判断题 1.企业拥有的设备台数是连续型变量。() 2.学生年龄是离散型变量。() 3.学习成绩是数量标志。() 4.政治算术学派的创始人是比利时的科学家凯特勒,他把概率论正式引进统计学。() 5.指标是说明总体的数量特征的。() 6.对有限总体只能进行全面调查。() 7.总体随着研究目的的改变而变化。() 8.要了解某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情况,总体单位是该企业的每一位职工。() 9.数量指标数值大小与总体的范围大小有直接关系。() 10.某班平均成绩是质量指标。() 三、单项选择题 1.考察全国的工业企业的情况时,以下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 )。 A.产业分类 B.劳动生产率 C.所有制形式 D.企业名称 2.要考察全国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其统计总体是( )。 A.全国所有居民户 B.全国的住宅 C.各省市自治区 D.某一居民户 3.若要了解全国石油企业采油设备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 A.全国所有油田 B.每一个油田 C.每一台采油设备 D.所有采油设备

4.关于指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指标是说明总体单位数量特征的 B.指标都是用数字表示的 C.数量指标用数字表示,质量指标用文字表示 D.指标都是用文字表示的 5.政治算术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 A.英国人威廉·配第 B.德国人康令 C.德国人阿亨瓦尔 D.比利时人凯特勒 6.关于总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总体中的单位数都是有限的 B.对于无限总体只能进行全面调查 C.对于有限总体只能进行全面调查 D.对于无限总体只能进行非全面调查 7.关于总体和总体单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总体和总体单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B.总体和总体单位是固定不变的 C.构成总体的个别单位是总体单位 D.构成总体的各个单位至少具有某种相同的性质 8.关于标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B.品质标志是用文字表示的 C.数量标志是用数字表示的 D.数量标志说明总体量的特征 9.关于变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只能取整数的变量是离散变量 B.可以用小数表示的是连续变量 C.只能用小数表示的是连续变量 D.数量标志的具体表现称为变量值 10.关于指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数量指标说明总体规模和水平 B.数量指标用绝对数表示 C.质量指标只能用相对数表示 D.质量指标用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 四、多项选择题 1.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有( )。 A.国内生产总值 B.企业数 C.身高 D.体重 E.人数2.属于离散型变量的有( )。 A.增加值 B.学校数 C.机器台数 D.销售额 E.粮食产量3.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有( )。

医学统计学考试重点

考试题型: 名词解释10个 选择20个 填空题20个 简答4-5个 讨论分析1-2题 计算1-2题 绪论 2选1 总体:总体(population)指特定研究对象中所有观察单位的测量值。可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 体。总体中的所有单位都能够标识者为有限总体,反之为无限总体。 样本:从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观察单位,其测量结果的集合称为样本(sample)。样本应具有代 表性。所谓有代表性的样本,是指用随机抽样方法获得的样本。 3选1 小概率事件:我们把概率很接近于0(即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出现的频率非常低)的事件称为小概率事件 P值:结果的统计学意义是结果真实程度(能够代表总体)的一种估计方法。p值是将观察结果认为有效即具有总体代表性的犯错概率。一般结果≤0.05被认为是有统计学意义 小概率原理:一个事件如果发生的概率很小的话,那么可认为它在一次实验中是不会发生的,数学上称之小概率原理。统计学中,一般认为等于或小于0.05或0.01的概率为小概率。 资料的类型(3选1) (1)计量资料:对每个观察单位用定量的方法测定某项指标量的大小,所得的资料称为 计量资料(measurement data)。计量资料亦称定量资料、测量资料。.其变量值是定量的,表 现为数值大小,一般有度量衡单位。如某一患者的身高(cm)、体重(kg)、红细胞计数(1012/L)、 脉搏(次/分)、血压(KPa)等。 (2)计数资料:将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或类别分组,所得的观察单位数称为计数资料 (count data)。计数资料亦称定性资料或分类资料。其观察值是定性的,表现为互不相容的 类别或属性。如调查某地某时的男、女性人口数;治疗一批患者,其治疗效果为有效、无效 的人数;调查一批少数民族居民的A、B、AB、O 四种血型的人数等。 (3)等级资料:将观察单位按测量结果的某种属性的不同程度分组,所得各组的观察 单位数,称为等级资料(ordinal data)。等级资料又称有序变量。如患者的治疗结果可分为治 愈、好转、有效、无效或死亡,各种结果既是分类结果,又有顺序和等级差别,但这种差别 却不能准确测量;一批肾病患者尿蛋白含量的测定结果分为+、++、+++等。 等级资料与计数资料不同:属性分组有程度差别,各组按大小顺序排列。 等级资料与计量资料不同:每个观察单位未确切定量,故亦称为半计量资料。 2选1 抽样误差(sampling error )是指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的差别。在总体确定的情 况下,总体参数是固定的常数,统计量是在总体参数附近波动的随机变量。 系统误差:由于测量仪器结构本身的问题、刻度不准确或测量环境改变等原因,在多次测量时所产生的,总是

统计学重点

简答 1、抽样框是包含全部抽样单位的名单框架。主要有三种形式:名单抽样框;区域抽样框;时间表抽样框。 2、样本估计量的标准差定义为抽样平均误差;抽样平均误差的平方为抽样方差;一定概率下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称为极限误差 3、必要抽样数目因素影响(1)总体方差(或总体标准差)(2)允许误差范围(3)置信度(4)抽样方法(5)抽样组织形式 4、估计量:样本指标又称样本统计量与或估计量。 标准为:无偏性;有效性;一致性 5、点估计常用的方法有哪两种?其基本思想是什么?一是矩估计法。其基本思想是:由于样本来源于总体,样本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总体矩,而且由大数定律可知,样本矩依概率收敛与总体矩。因此,只要总体x的k阶原点矩存在,就可用样本矩作为相应总体矩的估计量,用样本矩的函数作为总体矩的函数的估计量。 二是极大似然估计法。其基本思想是:设总体分不函数形式已知,但又未知参数,未知参数可以取很多值,在未知参数的一切可能取值中选一个使样本观测值出现的概率为最大的参数作为估计量。 6什,么是抽样推断?抽样推断都有哪几方面的特点? 答:抽样推断是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样本的实际资料计算样本指标,并据以推断总体相应数量特征的统计分析方法。特点:(1)是由部分推算整体的一种认识方法论。(2)建立在随机取样的基础上。(3)运用概率估计的方法。(4)抽样推断的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并加以控制。 7,什么是参数和统计量?各有何特点? 答:参数指的就是某一个全及指标,它反映了全及总体某种数量特征,统计量即样本指标,它反映了样本总体的数量特征。其特点是:全及指标是总体变量的函数,但作为参数其指标值是确定的、唯一的,是由总体各单位的标志值或标志属性决定的;而统计量是样本变量的函数,是总体参数的估计值,其数量由样本各单位标志值或标志属性决定,统计量本身也是随机变量, 8数据计量尺度: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定比尺度。其中定类是分类数据,定序是顺序数据,定距和定比是数值型数据。 常用的调查方式:统计报表、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 9.方差分析:是检验多个总体均值是否相等的统计方法。它是通过检验个总体的均值是否相等来判断分类型自变量对数值型因变量是否有影响。表面上看,方差分析是检验多个总体均值是否相同,但本质上他所研究的是分类型自变量对数值型因变量的影响。例如,他们之间有没有关系,关系的密切程度如何等。10,一组数据的分布从三个方面进行测度:集中趋势,离散程度,偏态和峰太。数据的集中趋势是指一组数据项某一中心靠拢的倾向,它反映了一组数据中心点的位置所在,数据的离散程度反映了各变量值远离其中新的程度,数据的偏态和峰太是测度数据分布形状的两个重要指标。, 11离散系数是用来对两组数据的差异程度进行相对比较的。因为在比较相关的.两组数据的差异时,方差和标准差是以均值为中心计算的,因而有时直接比较方差是不准确的,需要剔除均值大小不等的影响,计算并比较离散系数。他是从相对的角度观察差异和离散系数的,在比较相关事务的差异程度时,较之直接比较标准差要好。 1.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那些内容? 答:1、确定目的和任务;2、确定对象和单位;3、确定内容,拟定调查表;4、确定时间和期限;5、确定方法;6、确定组织和计划。 2.统计调查误差哪有几种?如何防止或尽量减少调查误差?答:统计调查误差有两种,一种是登记误差,一种是代表性误差。防止和减少登记误差,应制定周密的调查方案,并抓好调查方案的实施工作,利用先进的设备和手段。防止代表性误差,关键在于调查单位的选取。在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中应加强选取单位前的研究,在抽样调查中则要严格遵守随机抽样原则,以便选出的调查单位对总体具有较高的代表性。 3.对于连续型变量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组限应如何设置?为 什么? 答:对于连续型变量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组限应重叠设置。因为连续型变量的数值是连续不断的,相邻两值之间可以取无限个数值,在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时,如果组限不重叠设置,就会使一部分变量值无阻可归。 4.简述总量指标的作用? 答:总量指标是对社会经济现象的认识的起点,是实行经济管理的依据之一,是计算其它形式的统计指标的基础。 5.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有何区别? 答:总体单位总量是指总体中单位数的总和,总体标志总量是总体各单位某项指标值之和,二者是从同一总体的俩个方面来看的,它们的含义和作用都不相同。但二者的地位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和总体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区分它们的关键在于指标本身所反映的内容,属于总体单位的个数为总体单位总量,属于总体中各单位某一标志值的总和为总体标志总量。 6.简述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的特点? 答:1、时期指标数值可以连续计数,即通过连续登记获得数据,每个数据都说明了现象在一段时期内发生的总量;而时点指标只能间断计数,即每隔一定时间登记一次,每个数据都表示现象在某一时点上达到的水平。2、性质相同的时期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相加后说明较长时期内现象发展的总量;时点指标数值一般相加后没意义。3、同类时期指标数值大小与时期长短成正比;时点指标数值大小与时点间隔长短没有直接关系。 7.平均指标有何作用? 答:平均指标的作用有:1、可以对比同类现象在不同单位、地区的一般水平;2、可以对比某一现象在不同时间的变化;3、可

统计学知识点梳理

复习提纲:(计算部分全用红色标注了!其他红色的是我的推断,可能出什么题型;有下划线的重点记忆!当然整理的知识点都是重点!都要背和理解!Fighting!) 第一章绪论 一.统计的含义 即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统计工作:统计实践活动,搜集,整理,分析和提供关于社会现象数字资料工作总称 统计资料:统计实践活动过程中所取得的各项资料,包括原始资料和加工整理资料 统计学:关于认识客观现象总体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科学 二.统计工作过程 就一次统计活动来讲,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一般可以分为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三个阶段。

统计调查:第一阶段,是认识客观经济现象的起点,是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的基础。 统计整理:第二阶段,处于统计工作的中间环节,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统计分析:第三阶段,通过第三阶段,事物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三.总体与总体单位(会辨析总体与总体单位即可) 总体,亦称统计总体,是指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单位的整体;构成总体的这些个别单位称为总体单位。 总体由总体单位构成,要认识总体必须从总体单位开始,总体是统计认识的对象。 例如:所有的工业企业就是一个总体,其中的每一个工业企业就是一个总体单位。 四.标志和指标 标志是用来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指标,亦称统计指标,是说明总体的综合数量特征的。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包括数量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两部分。(以上内容理解即可) 1.指标和标志的区别和联系(简答) 指标与标志的区别:(1)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2)指标都能用数值表示,而标志中的品质标志不能用数值表示,是用属性表示的;(3)指标数值是经过一定的汇总取得的,而标志中的数量标志不一定经过汇总,可直接取得;(4)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一定要讲时间、地点、范围,而标志一般不具备时间、地点等条件。 指标与标志的联系:(1)有许多统计指标的数值是从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2)两者存在着一定的变换关系,即由于研究目的不同,原来的统计总体如果变成总体单位了,则相应的统计指标也就变成数量标志了。 2.标志与标志值(会区分) 标志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数量标志用来说明总体单位量的特征,可以用数值表示,即为标志值(如:年龄、工资额、身高) 3.变异与变量(会什么是变异,什么是变量) 变异:品质标志在总体单位之间的不同具体表现。如:性别表现为男、女,民族表现为汉、满、蒙等。 变量:数量标志抽象化即为变量,而数量标志的不同具体表现则称为变量值(或标志值)。如:某职工的年龄是42岁,月工资2200元。 4.统计指标的划分 (1)统计指标按其所反映的总体内容的不同,可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数量指标指说明总体规模和水平的各种总量指标。质量指标指反应现象总体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工作质量的各种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 (2)统计指标按其作用和表现形式的不同,有总量指标(绝对数)、相对指标(绝对数)、平均指标(平均数)三种。 第二章统计调查与整理 一.统计调查的含义 统计调查是统计工作过程的第一阶段。它是按照统计任务的要求,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组织的向社会实际搜索各项原始资料的过程。统计调查是整个统计认识活动的基础,决定着统计认识过程及其结果的成败。 二.统计调查方案设计的内容+调查对象、调查单位的含义 ⒈确定调查目的;(为什么调查) 根据实际需要和可能确定

统计学考试题库

一、判断题(4个) 1.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总体现象的质量方面。(×) 2.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根据当前工作的重点来确定的。(×) 3.对于连续型变量,其组限是按照“上限不包括在内”的原则进行汇总的。(√)4.平均数是测定总体各单位的离散程度。(×) 5.在时间序列的乘法合成模型中,季节变动成分S通常是季节的个数(F) 6.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时间序列的直线趋势方程Y=a+bt时,若0≤b≤1则该时间序列的趋势为逐步上升的趋(T) 7.从计算方式看,综合评价指数是一种算术平均指数(F) 8.特殊原因偏差表示过程中固有的偏差,这些偏差随机或偶然出现。(F) 9.当样本量给定时,置信区间的宽度随着置信系数的增大而增大;而当置信水平固定时,置信区间的宽度随着样本量的增大而减小。(√) 10.置信区间是一个随机区间,它因样本量的不同而不同,而且所有的区间都包含总体参数的真值。(×) 11通常是在控制犯取伪错误概率的条件下,尽可能使弃真错误的概率小一点。(×) 12抽样单位既可以是一个简单的个体,也可以是一组个体。(√) 13. 第一类错误是假设检验中出现的第一种错误,是将不真实的现象检验为真实的现象(错误) 14. 正态分布总体有两个参数,即均值与方差,当这两个参数确定以后,一个正态分布也就确定了。(正确) 15. 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中,回归模型的标准差等于随机干扰项的标准差。(正确) 16. 根据最小二乘估计,可以得到总体回归方程。(错误) 17.单纯依靠相关与回归分析,无法判断事物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 答:对,因果关系的判断还有赖于实质性科学的理论分析。 18.圆的直径越大,其周长也越大,两者之间的关系属于正相关关系。 答:错。两者是精确的函数关系。 19.X2检验不适用于定类变量和定序变量的相关统计。(错) 20.多样本计量资料的比较,当分布类型不清时选择H检验。(对) 21在多元回归分析中,多重共线性是指模型中因变量与一个自变量相关。(×) 22对回归模型y=β0 +β1X1 +β2X2+…+βpXP+ε的假定有自变量X1 ,X2,…,XP 相互之间不存在较强的线性关系。(√) 23如果经检验所有回归系数都是显著的,则可以判定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 24.DW 值越接近2, t 序列的自相关性就越小。(√) 二、选择题(4个) 1. “统计”一词的三种涵义是(B )。 A、统计调查、统计资料、统计分析 B、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C、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 D、大量观察法、分组法、综合指标法 2. 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D )。

统计学原理考试知识点整理

第1章 绪论 1、统计的含义统计一词最基本的含义是对客观事物的数量方面进行核算和分析,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数量表现、数量关系和数量变化进行描述和分析的一种计量活动。 2、统计的特点P3 数量性 具体性 综合性 3、统计学的若干基本概念 总体与总体单位P10: 总体是指在某种共性的基础上由许多个别事物结合起来的整体,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叫总体单位; 总体的特征: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总体的分类:有限总体与无限总体;标志、变异与变量P10: 标志,是指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变异:总体单位之间品质和数量上的差异,即可变标志在总体各单位之间所表现出的差异。变量:可变的数量标志。 连续型变量与离散型变量联系和区别:连续型:变量值可作无限分割的变量离散型:变量值只能以整数出现的变量指标与标志P11 (指标,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区别:第一,指标说明总体的特征,而标志则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第二,指标只反映总体的数量特征,所有指标都要用数字来回答问题,没有用文字回答问题的指标。而标志既有反映数量也有反映品质。 第2 章统计调查 1、统计调查的含义及其在统计工作中的地位P13 含义: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搜集统计资料的过程地位:是统计工作的第一阶段,是整个统计工作的基础一环 2、统计调查的基本原则P13-14 一、要实事求是,如实反映情况 二、要及时反映,及时预报 三、要数字与情况相结合 3、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普查P14:含义:为搜集某种社会经济现象在某时某地的情况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优缺点:,适用场合:主要用于一些重要项目呢的调查,如人口普查、耕地普查、基本单位普查、工业普查和库存普查等; 随机抽样调查P14:含义(按随机原则(机会均等原则)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借以推断和认识总体的一种统计方法)以及具体的抽样方法【第七章】系统抽样、多阶 简单随机、分层抽样、整群抽样、 段抽样)及适用场合;非随机抽样:含义(调查者有意识地或随意而 非随机地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单位进行调查的统计方法)以及具体的抽样方法P15 (重点抽样:只对总体中为数不多但影响颇大的重点单位进行研究的一种非

统计学考试重点题目

1、某车间30 要求:累计 要求:按考试成绩分组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并计算出各组频率和组中值。 比上期增长多少;又该企业产品单位成本计划在上期699元水平上降低12元,实际上本期单位成本为672元,试计算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百分数。 (2)某企业2001年产品销售计划为上年的108%,实际为上年的114%,

试计算该企业2001年度产品销售计划完成百分数。 (3)某企业2001年劳动生产率增长计划完成102%,这一年劳动生产率为2000年的107%,试计算该企业2001年劳动生产率计划比2000年增长百分数。 (1)(1+5%)÷103%-1=1.94% 672÷(699-12)=97.82% (2)114%÷108%=105.56% (3)107%÷102%-1=14.90% 3、已知甲、乙两农贸市场某种农产品分等级的销售资料如下表: 要求:通过计算比较甲、乙两农贸市场哪一个的平均价格高,并说明两市场平均价格不一致的理由。 ∑∑===(元)甲38.14/5.5/f Xf X (元) 乙33.14/3.5/===∑∑f Xf X 4、某厂生产的某种零件,要经过三道工序,已知各工序的合格率分别为95%、93%和98%。要求:计算该零件在各道工序的总合格率和平均合格率。 总合格率=%583.86%98%93%95=?? 平均合格率=%31.95%98%93%953=?? 5、某商业局系统所属20个商店2000年的商品销售额与流通费用率资料如下表: 要求:计算该系统所属商店的平均流通费用率和销售额计划平均完成百分数。

M/m/x ym/m 6、(1)某数列的平均数为1000,标准差系数为0.256,求标准差; (2)某数列的平均数为12,各变量值平方的平均数为169,求标准差系数; (3)某数列的标准差为3,各变量值平方的平均数为25,求平均数; (4)某数列的标准差为30,平均数为50,求变量值对90的方差; (5)设y = x ± a ,若y σ=28,求x σ; (6)设y = 0,若y σ=12,求x σ。 (1)2561000256.0=?=?=X V σ(2)5)12(169222=-=-=X X σ 4167.012/5/===X V σ (3)4325222=-=-=σX X (4)2500)5090(30)90(2222 2 90=-+=-+=X X σσ (5)28==y x σσ (6)158.0/12||/===a y x σσ 9、设甲县农民人均收入为5880元,标准差为680元,农业人口为88.2万人;乙县农民人均收入6240元,标准差860元,农业人口89.50万人。要求:计算甲、乙两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平均数、方差和标准差系数。

预防医学考试重点完整最新版

预 防 医 学 医学统计学 第一章医学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1医学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3选1 变异:由众多的、偶然的、次要的因素造成的个体之间的差异称为变异。 总体:总体(population)指特定研究对象中所有观察单位的测量值。可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 体。总体中的所有单位都能够标识者为有限总体,反之为无限总体。 样本:从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观察单位,其测量结果的集合称为样本(sample)。样本应具有代 表性。所谓有代表性的样本,是指用随机抽样方法获得的样本。 样本特性代表性随机性可靠性可比性 3选1 小概率事件:我们把概率很接近于0(即在大量中出现的频率非常低)的事件称为小概率事件。 P值:结果的统计学意义是结果真实程度(能够代表总体)的一种估计方法。p值是将观察结果认为有效即具有总体代表性的犯错概率。一般结果≤0.05被认为是有统计学意义。 小概率原理:一个事件如果发生的概率很小的话,那么可认为它在一次实验中是不会发生的,数学上称之小概率原理。统计学中,一般认为等于或小于0.05或0.01的概率为小概率。

资料的类型(3选1) (1)计量资料:对每个观察单位用定量的方法测定某项指标量的大小,所得的资料称为 计量资料(measurement data)。计量资料亦称定量资料、测量资料。.其变量值是定量的,表 现为数值大小,一般有度量衡单位。如某一患者的身高(cm)、体重(kg)、红细胞计数(1012/L)、 脉搏(次/分)、血压(KPa)等。 (2)计数资料:将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或类别分组,所得的观察单位数称为计数资料 (count data)。计数资料亦称定性资料或分类资料。其观察值是定性的,表现为互不相容的 类别或属性。如调查某地某时的男、女性人口数;治疗一批患者,其治疗效果为有效、无效 的人数;调查一批少数民族居民的A、B、AB、O 四种血型的人数等。 (3)等级资料:将观察单位按测量结果的某种属性的不同程度分组,所得各组的观察 单位数,称为等级资料(ordinal data)。等级资料又称有序变量。如患者的治疗结果可分为治 愈、好转、有效、无效或死亡,各种结果既是分类结果,又有顺序和等级差别,但这种差别 却不能准确测量;一批肾病患者尿蛋白含量的测定结果分为+、++、+++等。 等级资料与计数资料不同:属性分组有程度差别,各组按大小顺序排列。 等级资料与计量资料不同:每个观察单位未确切定量,故亦称为半计量资料。 3选1 抽样误差(sampling error )是指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的差别。在总体确定的情 况下,总体参数是固定的常数,统计量是在总体参数附近波动的随机变量。 系统误差:由于测量仪器结构本身的问题、刻度不准确或测量环境改变等原因,在多次测量时所产生的,总是偏大或总是偏小的误差,称为系统误差。它带有规律性,经过校正和处理,通常可以减少或消除。 随机测量误差:在收集原始资料时,仪器由于各种偶然因素造成同一对象多次测定的结果不一致。 统计的步骤(考填空题,四个空) 医学统计工作的内容 1.实验设计:设计内容包括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全过程总的设想和安排。设计是整个研 究中最关键的一环,是今后工作应遵循的依据。 2.收集资料:应采取措施使能取得准确可靠的原始数据。 3.整理资料:简化数据,使其系统化、条理化,便于进一步分析计算。 4.分析资料:计算有关指标,反映事物的综合特征,阐明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分 析资料包括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考填空题,三个空) 随机化原则、对照的原则(对照的类型,对照的设置)、重复的原则。 对照的类型空白对照实验对照标准对照 自身对照相互对照历史对照安慰剂对照 2选1 参数:参数(paramater)是指总体的统计指标,如总体均数、总体率等。总体参数 是固定的常数。多数情况下,总体参数是不易知道的,但可通过随机抽样抽取有代表性的样 本,用算得的样本统计量估计未知的总体参数。 统计量:统计量(statistic)是指样本的统计指标,如样本均数、样本率等。样本 统计量可用来估计总体参数。总体参数是固定的常数,统计量是在总体参数附近波动的随机 变量。 完全随机设计常用的几种实验设计方法:配对设计和完全随机设计(名解2选1) 完全随机设计:完全随机设计仅涉及一个处理因素(但可为多水平),故又称单因素(one-way)设计。它是将受试对象按随机化的方法分配到各个处理组中,观察实验效应,临床试验中的随机对照试验也属于此类设计。 配对设计:是将受试对象按一定条件配成对子,再随机分配每对中的两个受试对象到不同处理组。配对的因素是影响实验效应的主要非处理凶素。 第二章集中趋势的统计描述 频数表的制作步骤以及频数分布表的用途(问答题) 频数分布表的编制步骤: 例:某市1982年50名7岁男童的身高(cm)资料如下,试编制频数表。 114.4117.2122.7124.0114.0110.8118.2116.7118.9118.1

统计学重点整理-CH11

.H reject not do , F If . H reject , > F If o c o c F F ≤ others the from different is means the of one least At ::321a k o H H μ μμμ==== Chapter 11: Analysis of Variance Experimental Design a plan and a structure to test hypotheses in which the researcher controls or manipulates one or more variables. Independent Variable Treatment variable 實驗變數 - one that the experimenter controls or modifies in the experiment. Classification variable - a characteristic of the experimental subjects that was present prior to the experiment, and is not a resu lt of the experimenter’s manipulations or control. Levels or Classifications - the subcategories of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 used by the researcher in the experimental design. Independent variables are also referred to as factors. Analysis of Variance (ANOVA)變異數分析 – a group of statistical techniques used to analyze experimental designs . ANOVA begins with notion that individual items being studied are all the same One-Way ANOVA 單因素變異數分析: Procedural Overview The null hypothesis states that the population means for all treatment levels are equal Even if one of the population means is different from the other, the null hypothesis is rejected Testing the hypothesis is done by portioning the total variance of data int6o the following two variances Variance resulting from the treatment (columns) Error variance or that portion of the total variance unexplained by the treatment One-Way ANOVA: Sums of Squares Definitions One-Way ANOVA: Computational Formulas Assumptions underlie ANOVA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