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道施工测量
- 格式:ppt
- 大小:149.00 KB
- 文档页数:24
煤矿井下巷道贯通测量工作技术方法摘要:通过把贯通进度和测量任务图表形式更直观地表现出来,进行任务分解,制定工作目标,责任到人,逐周逐月落实,使各项测量任务得以顺利落实,提高参加贯通测量人员的责任心和积极性。
在重要贯通工程中,采取签定贯通目标责任状,进行风险抵押,对于重要贯通工程的完成起到了有效的推动作用。
此贯通测量工作方法,在近几年全矿井每一项工程贯通中得到有效的检验,确保了每一项工程都得到了顺利贯通。
关键词:煤矿;井下;巷道;贯通测量前言:煤矿井下测量工作是井工煤矿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工作,而且井下巷道纵横交错,贯通测量更是重中之重。
为了按设计施工,井下准确标定施工要素,才能实现安全生产,防止误透事情发生。
贯通测量是煤矿井下测量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井下生产作业中离不开测量工作。
只有准确的测量工作才能指导井下生产,实现平面控制。
井下掘进工作面采用相向工作面掘进巷道,或一个巷道按设计要求掘进到一定地点与另一个巷道相遇这就是贯通测量。
常见巷道贯通有二种情况:两水平巷道之间的贯通;平巷和斜巷之间的贯通。
用贯通的方法掘进巷道,可以加快巷道的掘进工期,因此,在我国的矿山和铁路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一、影响贯通测量的各项误差及对策1提高贯通测量精度的各项对策为提高贯通测量精度,对贯通导线由不同人员在不同时间段独立观测2次;增加水平角观测次数;尽可能的采用长边导线,从而使导线平均边长得到120米以上,减少测站数,提高测角精度;要求两次测距加入各项改正后换算水平距离变成相对误差不大于1/8000,煤矿测量规程规定为1/6000,必须控制边长误差;对个别边长较短的测站及风速较快的巷道观测时,要设法提高仪器对中精度,必要时增加更多的测回数。
由于各种条件局限造成的测量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把各项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相应地制定贯通测量技术措施。
2分析影响巷道贯通的重要方向导向层贯通,一般不需要给出巷道腰线,只控制巷道的中线即可,所以水平方向是贯通的重要方向,因此贯通测量工作主要是控制井下导线测量精度。
煤矿巷道贯通测量技术及其精度控制分析摘要:巷道贯通在煤矿生产中直接影响巷道建设效率,该环节对贯通精度的要求较高,需要得到高水平的测量技术支持。
但结合实际调研可以发现,煤矿巷道贯通测量精度控制不当的情况很容易出现,为尽可能规避相关问题,正是本文围绕煤矿巷道贯通测量开展具体研究的原因所在。
关键词:煤矿巷道;贯通测量技术;精度控制;分析1煤矿巷道贯通测量技术及精度控制方法1.1 常用技术煤矿巷道贯通测量可应用多种技术,常用技术包括:①测量勘察技术。
在贯通测量技术方案的编制过程中,其中的核心为科学测量勘测,测量勘察需要基于要求在贯通测量前完成,进而保证测量效果。
测量勘察需要重点关注高程测量,井下巷道采掘带来的视觉影响也需要得到重视,进而测量巷道顶板高程。
在斜巷,需要采用三角高程进行测量,测量过程需要布设三角高程导线。
平巷的高程测量使用水准测量方法,测量过程需要重点关注巷道中线与腰线的标定,激光指向仪及全站仪的科学应用也需要得到重视。
②陀螺定向技术。
在煤矿巷道贯通测量中,陀螺定向技术同样属于常用技术,该技术的精度较高且能够适应井下环境,在巷道贯通工程拥有较长距离时的表现更为出色,能够精准完成测量,保证施工质量。
陀螺定向技术能够较好用于深井测量,对于存在相对较低气温的深井来说,井深对陀螺定向技术造成的影响相对较低,因此基于该技术的测量精确度较高。
在安装井筒过程中,贯通测量精度可在陀螺仪支持下提升,更好安全的井筒安装也能够同时实现,这一过程可同时应用全站仪技术。
在对井下平面精度的控制中,陀螺定向技术也有着不俗表现,其能够保证井下平面平整稳定,进而更好服务于贯通测量,该技术在贯通施工后期的检查和验收中也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③全站仪技术。
不同于传统测量技术,全站仪技术的测量精度和计算能力较为优秀,能够实现井下贯通三维测量,该技术在误差分析、精度控制等方面均有着突出表现,负责煤矿巷道贯通测量中的全部距离测量控制。
④三维激光测量技术。
地下矿井巷道测量技术的实用方法一、引言地下矿井是工业生产中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巷道是连接不同矿区的通道。
测量是地下矿井巷道建设和运行管理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介绍地下矿井巷道测量技术的一些实用方法。
二、工程测量工程测量是在地下矿井巷道建设过程中的测量工作。
其中包括矿井起点、顶板、底板、墙体、巷道断面等方面的测量。
在矿井起点测量中,常用的方法有定位望远镜法和电子测距法等。
定位望远镜法是通过望远镜观测矿井起点标志物,并利用测量仪器确定其水平和垂直角度,进而计算出起点位置。
电子测距法则是利用激光测距仪直接测量矿井起点到参考点的距离。
顶板、底板、墙体测量是为了确定巷道的尺寸和形状,常用的方法有经纬仪法和三角测量法。
经纬仪法是利用水准仪测量顶板、底板等悬空物体的一般高程,再结合经纬仪确定其方位。
三角测量法则是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通过测量两个已知角度,再测量其他边的长度,从而计算出未知边的尺寸。
三、巷道变形监测巷道的变形是地下矿井安全管理中重要的指标之一,也是对巷道稳定性和变形程度的评估。
巷道变形监测常常使用的方法有全站仪法和内部形变仪法。
全站仪法是通过全站仪这一高精度测量仪器,在巷道的不同位置进行连续测量,得出巷道的变形和位移信息。
内部形变仪法则是将形变仪设备埋设在巷道的内部,通过对形变仪的定时定位测量,精确记录巷道的变形情况。
四、导航测量导航测量是地下矿井巷道运行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用于确定工作面位置、判断巷道走向和确认地质结构。
常用的导航测量方法有超声波测量法和磁力测量法。
超声波测量法是利用超声波在不同介质传播速度不同的原理,通过超声波设备在巷道内部进行测量,得出工作面与参考标志物的距离和方位。
磁力测量法则是利用磁力传感器在巷道内进行磁场测量,通过磁场变化的方式确定巷道走向和地质结构。
五、三维建模与仿真三维建模与仿真是地下矿井巷道测量技术的一个发展方向。
通过激光扫描仪和地下激光测量仪等设备,将巷道的实际情况进行高精度的三维测量,再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建模和仿真分析。
为确保井巷工程施工质量,针对目前井下承包商测量工作不规范的实际,根据《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对镍矿井巷工程施工测量做如下要求:一、永久导线点测设要求1、永久导线点必须成组设置,导线点设置在巷道顶板,底板采用垂直投点法设置,投点误差不得超过3mm。
2、相邻永久导线点间必须通视,导线点间距无轨运输大断面巷道一般设置为150米,有轨运输小断面巷道80~120米,任何情况下不得超过200米。
弯道和特殊情况可适当加密。
3、导线点设置:(1)、顶板点宜设置在巷道中心,预埋ф18mm圆钢,圆钢预埋深度300mm,特殊情况可使用快干水泥或水玻璃设点,预埋件详见附图。
严禁使用木桩或圆钉临时做点。
(2)、巷道底板设点,必须设置在不易被车辆损坏的位置,(3)用顶部刻十字的ф18mm圆钢,钉入基岩以下400mm,并用混凝土回填牢固,顶部露出混泥土回填面不得超过10mm。
4、每个穿脉口必须设置导线点。
二、永久水准点测设要求1、水准点高程成果必须使用水准仪测量,严禁以三角高程或全站仪测量结果替代永久点高程。
2、相邻水准点间距不得超过500m。
3、水准点可和永久导线点可共用点位,同点设置点位时,高程成果表必须注明点的位置,以(┫┻┯)三种符号标记。
三、施工测量要求1、巷道的施工必须标设中线及腰线,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用激光指向仪指示巷道掘进方向和标高时,指向仪的设置位置和光束的方向,应根据全站仪或经纬仪、水准仪标定的中线和腰线点确定,中线和腰线点每组不宜少于3个,组间的距离宜大于30m;指向仪的设置应安全可靠,仪器与掘进工作面的距离不宜小于70m,每次使用前应以中线和腰线检查激光光束。
(2)、用全站仪或经纬仪标设直线巷道,采用瞄线法施工时,宜每隔30m设中线一组,每组不应少于3条,其间距不宜小于2m。
2、用水准仪标设巷道坡度时,宜每隔20m设置2对腰线点(4个点),其间距不宜小于2m;3、巷道掘进每隔100m应对中线和腰线进行一次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