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途宝2017哈工大汉语言文字学考研备考常识整理
- 格式:docx
- 大小:22.40 KB
- 文档页数:2
文学类专业考研复习中的文学常识梳理考研是很多人迈向更高学术层次的重要一步,对于文学类专业考研的学生来说,除了需要熟悉考试的题型和考点外,对于文学常识的掌握也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带您梳理文学类专业考研复习中的一些常见的文学常识,以帮助您更好地备战考试。
一、古代文学常识1. 古代文学时期划分古代文学可以大致划分为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和明清六个时期,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文学特点和代表作品,考生需要熟悉每个时期的文学概况和代表作品。
2. 古代文学名著古代文学名著是文学类专业考研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内容,如《诗经》、《离骚》、《论语》、《孟子》、《红楼梦》、《西游记》等,考生需要对这些名著的作者、内容和文学价值等方面都要有一定的了解。
3. 古代文学流派和代表作品古代文学有多个重要的流派,如诗、赋、曲、文、小说等,考生需要熟悉每个流派的特点和代表作品,如唐诗、宋词、元曲等。
二、现代文学常识1. 现代文学运动现代文学运动是指从20世纪初至今的现代文学发展历程,包括五四运动、白话文运动、新文化运动等。
考生需要熟悉这些运动的产生背景、发展过程和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
2. 现代文学名著和名家现代文学有许多经典的作品和作家,如鲁迅的《狂人日记》、张爱玲的《红玫瑰与白玫瑰》、沈从文的《边城》等。
考生需要熟悉这些名著的内容和其所代表的文学风格。
3. 现代文学流派和代表作品现代文学涌现出了多个重要的流派,如现代诗歌、新时期小说、新思潮戏剧等。
考生需要了解每个流派的发展和代表作品,如北岛的诗歌作品、余华的小说作品等。
三、文学理论与批评1. 文学批评流派文学批评有多个重要的流派,如形式主义、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考生需要了解每个流派的特点和代表人物,以及其对文学理论的贡献和影响。
2. 文学理论名著文学理论名著是指文学批评领域中具有重要地位的著作,如陈丹青的《后现代的理论与文学》、吴宓的《文学的边界》等。
考生需要对这些名著的思想和主要观点进行了解。
考研中国语言文学知识点详解中国语言文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涵盖的知识点繁多而且庞大。
对于考研生而言,掌握好这些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解析考研中国语言文学的知识点,帮助考生加深对该学科的理解。
一、古代文学古代文学是中国语言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了文言文、诗词、散文等。
在考研中,对于古代文学的考查主要集中在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上。
考生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来熟悉文言文的特点和语法结构。
同时,掌握基本的古代文学作品、流派和作者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进行研读和分析,同时要注重积累语言表达和修辞手法。
二、现代文学现代文学是指近现代以来的文学作品,涵盖了小说、戏剧、散文等。
与古代文学相比,现代文学具有更加丰富和多样的形式和主题。
在考研中,对于现代文学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分析上。
考生需要通过阅读并研究一些重要的现代文学作品来了解现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
同时,应该重点关注作品的主题、语言风格和艺术手法等方面。
三、文化常识文化常识是考研中国语言文学的重要考查点之一。
在文化常识方面,考生需要了解中国文学的历史背景、流派发展、名家作品等。
同时,还应该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文化等。
此外,还需要对中国传统艺术、习俗和风俗有基本了解,以便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内涵。
四、文学理论文学理论是中国语言文学考研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它包括了文学批评、文学思潮和文学理论体系等。
考生需要了解不同的文学批评方法和理论,如传统文学批评、西方文学批评、现代文学批评等。
同时,还应该对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思潮和理论有所了解,如“五四”新文化运动、现代主义文学、后现代文学等。
在备考过程中,可选择一些经典的文学理论著作进行深入研究,以提高对文学理论的理解和把握。
五、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
它包括了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多种手法。
掌握好修辞手法对于理解文学作品和分析作品的语言效果至关重要。
文学类专业考研复习中的文学常识梳理在文学类专业考研复习中,文学常识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掌握文学常识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还能够提高我们的答题能力。
下面将对文学类考研中的文学常识进行梳理。
一、文学概论文学概论是文学专业考研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介绍文学的定义、分类、起源等基本概念。
在复习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文学的基本定义,以及文学的分类方法,如按体裁、按文学流派、按时代等。
此外,还要了解不同文学流派和时期的代表作品。
二、文学史文学史是文学专业考研中必须重点复习的内容之一。
文学史按时代分为不同的阶段,如古代文学、近代文学、现代文学等。
在复习文学史时,我们需要重点掌握各个时期的文学特点、代表作品和作者。
同时,还要了解文学史的发展脉络和影响因素。
三、文学批评理论文学批评理论是对文学作品进行解读和评价的方法和理论体系。
在文学专业考研复习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重要的文学批评理论,如传统文论、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
同时,要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理论进行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解读。
四、文学作品解析文学作品解析是文学专业考研中的重要环节。
在解析文学作品时,我们需要注意作品的题材、风格、结构、人物形象等方面。
此外,还要关注作品与时代和社会背景的关系,以及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五、文学名著文学名著是文学专业考研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我们需要熟读一些经典的文学名著,如《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
在复习时,要对这些作品的情节、人物形象、主题等进行深入理解和分析。
六、文学常识除了以上几个方面的内容,我们还需要复习一些文学常识。
比如,不同文学流派的特点和代表作品,不同文学形式的特点和发展历程,不同文学理论的主要观点等。
了解这些常识性的内容,能够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和答题能力。
综上所述,文学类专业考研复习中的文学常识梳理包括文学概论、文学史、文学批评理论、文学作品解析、文学名著以及一些常识性内容。
熟练掌握这些知识点,有助于我们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叶徐版语言学纲要复习重点令狐文艳导言重点名词概念:语言学、普通语言学、专语语言学、共时语言学、历时语言学一、语言学、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二、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三、语言学的基本类别根据研究的对象的不同,语言学分为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专语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
四、语言学流派各个语言学流派的观点、代表人物有所了解即可,注意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以及美国结构语言学派(也称美国描写语言学)都属于结构主义学派,是这一学派的三个分支。
关于语言学流派的具体内容阐述,不作考试要求。
元音的音色是由舌位的前后、舌位的高低、圆唇与否三个方面决定的。
舌位是指发元音时舌头隆起部分在口腔中所处的位置。
前,指舌的前部隆起;后,指舌的后部隆起;高,指舌位隆起点距离上腭的位置,口腔开口度越小,隆起点离上腭越近,舌位就越高;低:口腔开口度大,隆起点离上腭越远,舌位就越低;如i.e.a的相同点是舌位前,不同点是舌位高低不同。
嘴唇的圆展,指发元音时双唇是拢圆还是自然展开。
不同元音的音色就是上述三个方面协同作用形成的。
重点掌握8个基本元音的发音和汉语普通话中所有的元音如y.-i.-i.e等,这样既可以弄清楚不同元音之间的差别,又可以为学习其它元音打下基础。
二、辅音辅音的发音特点可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两个方面来认识。
1.发音部位:发辅音时,气流通过口腔受到阻碍的部位就是发音部位。
肺部呼出的气流总要在口腔的某个部位受到阻碍,气流受阻的部位就是发音部位。
例如发辅音[p],双唇闭合阻挡气流,发[k]时,舌后部抬起,与软腭接触形成阻碍。
人类语言所能构成阻碍的部位约有十余种,汉语普通话有六种发音部位,从前往后依次是双唇、唇齿、舌尖前、舌尖后、舌面前、舌面后。
2.发音方法:发音方法就是发音时形成阻碍和解除阻碍的方式。
发音部位相同,发音方法不同,也能形成不同的音素。
辅音的发音方法主要有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颤音、闪音,汉语普通话有前五种发音方法。
pdf汉语言文学常识汉语言文学常识是指与汉语言和汉族文学相关的知识。
汉语言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全面回答关于汉语言文学的常识问题。
一、汉语言常识:1. 汉字,汉字是汉语的文字体系,是世界上唯一一种连续使用至今的象形文字,具有复杂的构造和丰富的内涵。
2. 汉语发展,汉语经历了古汉语、中古汉语、现代汉语等不同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点和变化。
3. 汉语方言,汉语有多个方言,主要包括官话、粤语、闽南语、湘语等,方言之间存在着发音、词汇和语法上的差异。
4. 汉语拼音,汉语拼音是一种音标系统,用于标示汉字的发音,方便学习者正确发音和拼写。
二、汉族文学常识:1. 古代文学,古代汉族文学包括诗、词、曲、赋等多种文学形式,代表作品有《诗经》、《楚辞》、《红楼梦》等。
2. 文言文,古代汉族文学以文言文为主要表达方式,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书面语言,具有严谨、精练的特点。
3. 古代文学家,古代汉族文学家有屈原、杜甫、李白、白居易等,他们的作品对后世影响深远。
4. 现代文学,现代汉族文学以白话文为主要表达方式,代表作品有《围城》、《家》、《红高粱家族》等。
三、汉语言文学的重要性:1. 语言交流,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掌握汉语有助于与中国人民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2. 文化传承,汉语言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汉语言文学,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国文化。
3. 文学艺术,汉语言文学是一门艺术,通过欣赏和研究汉族文学作品,可以提升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4. 文化交流,汉语言文学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对于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起来,汉语言文学常识涵盖了汉语的发展、汉字、汉语方言、汉语拼音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也包括了古代汉族文学和现代汉族文学的内容。
了解汉语言文学常识对于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促进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汉语考研知识点总结大全第一部分:音韵学音韵学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了言语中的音、韵、声调等方面的规律。
音韵学对于理解语言的音素、语音规律和历史变迁,对于汉语考研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1.1 音素音素是语言中的音的最小单位,是区分不同意义的音的基本要素。
在汉语中,音素主要分为辅音和韵母两类,辅音包括声母和塞音、擦音、爆破音等多个类别,而韵母包括单韵母和复韵母等。
在考研中,需要掌握汉语音素的构成和规律,以便正确理解和发音。
1.2 声调声调是指语言中音节的语调变化,是区分不同意义的重要要素。
在汉语中,声调有四个基本调和一个轻声,不同声调可以改变词的意义。
在考研中,需要了解汉语声调的规律和变化,以便正确理解和表达。
1.3 韵律韵律是语言中语音节奏、语调起伏的规律,是语言节奏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汉语中,韵律对于正确表达语意、增强语言的感染力有着重要作用。
在考研中,需要理解汉语韵律的基本规律和变化,以便正确表达和理解语意。
第二部分:形态学形态学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了语言中词的形态变化规律,对于理解词的构成和变化、深入掌握语言结构和历史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2.1 词素词素是词的最小单位,是语言中构成词的基本要素。
在汉语中,词素包括单字词和多字词,它们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组合成复杂的词语。
在考研中,需要掌握汉语词素的构成和词性的变化规律,以便正确理解和使用词语。
2.2 词类词类是指语言中词的不同类别,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数词、量词、连词、介词、助词等。
在汉语中,词类的界定和分类有其特殊的规则和特点。
在考研中,需要了解汉语词类的分类和特点,以便正确理解和使用词语2.3 词法词法是研究词的构成和变化规律的学科,它研究了词的构成、派生、变化和使用等方面的规律。
在汉语中,词法对于理解词的构成和意义、掌握词语的用法和变化有着重要作用。
在考研中,需要掌握汉语词法的基本规律和变化,以便正确理解和使用词语。
上海市考研文学复习资料现代汉语言文字学重要内容梳理文学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语言文字则是文学创作和传播的基石。
对于广大考研文学专业学生来说,学好现代汉语言文字学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对上海市考研文学复习资料中现代汉语言文字学的重要内容进行梳理,以帮助考生系统地掌握相关知识。
第一部分:语言文字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1. 语言文字学的概念语言文字学是研究语言和文字的起源、结构、功能和规律的学科。
它既包括对语言和文字的形态、音、义、用等方面进行研究,也包括对语言文字的发展、演变、变异等方面进行研究。
2. 语言文字的基本概念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是人类的社会符号系统。
文字是语言的可视符号,记录语言的方式之一。
第二部分:现代汉语的音韵体系1. 汉语的音韵体系概述汉语的音韵体系由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要素构成。
声母和韵母的组合形成音节,声调则是表示音调的符号。
2. 声母和韵母的分类和特点声母按照清浊、送气和调音方式等特点进行分类,共有21个。
韵母按照单韵母和复韵母进行分类,共有36个。
3. 声调的分类和变调规律声调按照声调的高低、平仄进行分类,普通话共有四个声调。
同时,声调还存在变调规律,如阳平变为阴平等。
第三部分:现代汉语的词汇体系1. 词汇的定义和分类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由一个或多个音节构成、具有独立意义的语言符号。
根据语义的不同,词汇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
2. 实词的分类和特点实词是具有实际含义的词汇,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实词表达的是人、事、物的概念和状态。
3. 虚词的分类和特点虚词是具有虚拟含义的词汇,包括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等。
虚词在句子中起到衔接、限定、修饰等作用。
第四部分:现代汉语的句法结构1. 句子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句子是由主语、谓语和宾语等成分构成的完整意义的语言单位。
根据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句子可分为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等。
2. 句子成分的分类和特点句子成分是句子中各个具有特定语法功能的部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状语、定语等。
1.“汉字”更早的时候只称“书”、称“名”、称“文”、称“字”。
2.广义的“小学”包括文字、音韵和训诂三个部分;狭义的“小学”,则仅指文字形体之学。
3.汉字学:以汉字为研究对象,以探讨汉字的起源、性质、结构和发展规律,探讨汉字形、音、义之间的关系以及汉字之书写、正字法等为内容。
4 汉字的历史功绩是什么?(5点)1) 汉字历史功绩的第一个方面,表现在它扩大了汉语的交际功能,促进了人类的文明。
2) 汉字历史功绩的第二个方面,表现为对汉语日益丰富和精密的促进。
3) 汉字历史功绩的第三个方面,表现为它对维护汉民族的团结和统一所起的积极作用。
4) 汉字历史功绩的第四个方面,表现为它在世界文化史上的特殊地位和影响。
5) 此外,在文字创制方面,汉字对其他民族也有深远的影响。
5.学习汉字学的意义是什么?1) 识读古籍的需要2) 研究语言、文化的需要汉字字形对研究汉语史有独特意义有助于研究中国的文化习俗3) 汉字教学与改革的需要6.论述:汉字与汉语的关系?一、第一性与第二性的关系语言是客观存在的,是文字反映、记录的对象,是第一性的,而文字是对语言的反映、记录,是第二性的。
二、基本适应又存在矛盾的关系(一)基本适应的一面? 汉字一字一音一义的特点与汉语以单音节为语素基本形式的情形相适应。
? 以形表意为基础的构字方式与同音词多的情形相适应。
? 单音节汉字与汉语表达语法意义的手段相适应。
? 汉字的超方言性与汉语的多方言状态相适应。
? 字和词的矛盾? 一字数义和一义数字的矛盾? 言文不一致的矛盾? 汉字“超方言”特性与汉语规范化的矛盾7.汉字的性质?就汉字的整个符号系统而言,汉字应属于表意性质的文字,确切地说,汉字是音节的表意文字。
8.几何线条刻划可以西安半坡和临潼姜寨的仰韶文化遗址所出的为代表,图形符号刻划则可以山东吕县陵阳河大汶口文化遗址所出的为代表9.文字从开始产生到形成体系,大体上要经过几个阶段?1) 第一阶段是个别符号的创造。
语言文字学知识点归纳总结语言文字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它涉及语言的起源、结构、规则以及语言与思维、社会文化关系等方面的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语言文字学的一些核心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语言的定义与特征语言是人类进行交流的主要工具,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 符号系统:语言使用符号来表示特定的意义,这些符号可以是声音、文字或手势等。
2. 有限性:每种语言都有一定的词汇和语法规则,但是数量是有限的。
3. 社会性:语言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它与社会和文化密切相关。
4. 双向性:语言既可以被用于表达,也可以被用于理解。
二、语音学语音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研究语音及其规律。
主要内容包括音位、音节、音变等。
1. 音位:语言中的基本音素单元。
不同语言中的音位数量和音位特点有所不同。
2. 音节:由一个或多个音位组成的有意义的最小单位。
语言中的音节可以分为元音和辅音。
3. 音变:由于语音习惯、音位环境等原因,同一个音位在不同的发音位置上会发生音变。
音变是语音学中一种重要现象。
三、语法学语法学是研究语言的结构和规则的学科。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词类:语言中的词汇按照词的功能和意义可以划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不同的词类。
2. 句法:句法研究句子的结构和组织方式,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成分的关系和排列。
3. 句子类型: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不同的类型。
四、语义学语义学是研究词义和句义的学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词义:词的词义是指该词所表示的概念、意义。
词义可以分为直指义、引申义、词组义等不同的类型。
2. 上下文语境:词义的理解往往需要考虑上下文语境的因素,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具有不同的词义。
3. 句义:句义是指句子所传达的语义信息,包括陈述、问句、命令等不同的句义类型。
五、语用学语用学研究语言使用的情境和交际功能。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语境:语境指语言使用的具体情景和背景,包括时间、地点、参与者等因素。
中文考研必备知识点总结一、古代文学1. 古代文学概述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学的起源,包括先秦文学、汉代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唐代文学、宋代文学和元明清文学等阶段。
古代文学受到儒家思想和佛教思想的影响,体裁丰富,代表作品有《诗经》、《楚辞》、《史记》、《汉书》、《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红楼梦》等。
2. 先秦文学先秦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起源。
先秦文学代表作品有《诗经》、《楚辞》、《论语》、《庄子》等。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包括《风》、《雅》、《颂》三部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
3. 汉代文学汉代文学是中国文学的发展阶段,代表作品有《史记》、《汉书》等。
《史记》是中国最早的通史著作,作者是司马迁,全书以“纪传体”写成,内容包括一百三十篇,是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学的珍贵遗产。
4. 唐代文学唐代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时期,代表作品有《唐诗三百首》、《长恨歌》等。
《唐诗三百首》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经典之作,包括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李白的《将进酒》等名篇,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5. 宋代文学宋代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后继时期,代表作品有《红楼梦》、《水浒传》等。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代表作品之一,作者是曹雪芹,全书共一百二十回,内容丰富,结构复杂,堪称中国古典文学的杰作。
6. 元明清文学元明清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末期,代表作品有《西厢记》、《金瓶梅》、《红楼梦》等。
《金瓶梅》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代表作品之一,作者是兰陵笑笑生,全书共一百回,内容丰富,情节曲折,艺术价值极高。
二、近代文学1. 近代文学概述近代文学是中国文学的新发展阶段,包括清代文学、民国文学和现代文学。
近代文学受到西方文学的影响,体裁多样,代表作品有《红楼梦》、《金瓶梅》、《吕氏春秋》等。
2. 清代文学清代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末期,代表作品有《红楼梦》等。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代表作品之一,作者是曹雪芹,全书共一百二十回,内容丰富,结构复杂,堪称中国古典文学的杰作。
考研备考掌握“大数据”是第一步,只有对考试科目,备考内容,报录比等专业知识有所了解才能让专业选择更加科学,备考更加具有针对性。
研途宝哈工大考研网整理了厦门大学汉语言文字学考研相关备考常识,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一、专业简介
“汉语言文字学”是研究汉民族语言文字的历史、现状及其内在规律的一门学科,以研究汉民族和汉民族文化的起源、发展和未来为主要目标。
二、专业代码
050103汉语言文字学
三、研究方向
01汉语方言与音韵02文字与训诂03中外汉语语言学史04汉语语法学05对外汉语研究
四、初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701语言文学基础④861语言学
五、初试专业课备考参考书目推荐
701语言文学基础
《古代汉语》王力,中华书局,2000年
《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1917-1997》(上、下册)朱栋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世界文学简史》李明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861语言学
《古代汉语》王力,中华书局,2000年
《现代汉语》《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语言学概论》(修订本)叶宝奎,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
《语言学概论学习参考》叶宝奎、陈明娥,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
《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语料库语言学》黄昌宁、李娟子,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