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休闲社会学

休闲社会学

休闲社会学
休闲社会学

第一讲:休闲社会学概说

一、引言:二十一世纪—休闲的世纪

二、闲暇与休闲

三、休闲研究与休闲学

一、引言:休闲世纪的来临休闲不再是有钱人(贵族)的专利,而成为大众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休闲—社会进步的标尺休闲—一把双刃剑

二、闲暇与休闲

(一)闲暇与休闲的概念闲暇与休闲有时候是通用的,但也有一些区别。一般来说,人们通常用闲暇来表示:空余的时间,而休闲则更多之称一种行为或态度。当然这种区分并非科学,有时候只是为了研究的方便,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用法则非常随意。闲暇是人们生活中除工作时间、工作往返时间、家务劳动时间、满足生理需要必要休息、活动时间以外的,可供个人自由支配的时间及其自由时间、空闲时间内进行的各种活动.闲暇的本质在于自由性、个人性和自主性。

(二)闲暇的界定与特征扣除正式工作和满足生理需要外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及其生活状态。一是可以完全自由支配的时间和自由选择的活动。(自由与自主)二是非必需性,即不是生活、生存、学习所必需的时间。三是独特性每个人的休闲都具有个人独特的色彩。“必须支出的时间”包括:①社会劳动(工作)时间、上下班往返时间。②睡眠、饮食等满足生理所必需的时间。③家务劳动时间。

(三)休闲(闲暇)的功能1、解除体力上的疲劳,恢复生理的平衡。

休闲是指在非劳动及非工作时间内以各种“玩”的方式求得身心的调节与放松,达到生命保健、体能恢复、身心愉悦的目的的一种业余生活。

2、获得精神上的慰藉,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人倚木而休,使精神的休整和身体的颐养活动得以充分的进行,使人与自然浑为一体,赋予生命以真、善、美,具有了价值意义。

3、促进人的自我发展。休闲为人的自我发展创造了条件。

在马克思眼中:“休闲”一是指“用于娱乐和休息的余暇时间”;二是指“发展智力,在精神上掌握自由的时间”;是“非劳动时间”和“不被生产劳动所吸收的时间”,它包括“个人受教育的时间、发展智力的时间、履行社会职能的时间、进行社交活动的时间、自由运用体力和智力的时间。闲暇时间的自主性往往意味着人们可以实现更个性化的生活,它使人们可以充分开发自己的兴趣、爱好、志向、潜能,可以如己所愿地生活。

4、促进人格成长在某种意义上,她与马斯洛的人的需求“五层次理论”中最高级的自我实现的理念相一致。旨在巡查精神世界中人的创造力和鉴赏力,通过休闲促使人对生活(生命)进行思索,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成熟,使人真正地走向自由。她的价值不在于提供物质财富或实用工具与技术,而是为人类构建意义的世界和守护精神的家园,使人类的心灵有所安顿、有所归依。

三、休闲研究与休闲学(一)国外闲暇研究状况背景:发达国家进入后工业社会,人民收入闲暇时间都显著增加,休闲需求迅速增加,休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经济现象,休闲社会功能发生很大变化,产生相应的社会问题,包括社会的、经济的和文化的问题重点研究和著述:布莱尔特比尔《休闲的挑战》,《休闲:文化的基础》,《游戏的人》,《休闲:理论与政策》,《休闲的演化——历史与哲学的透视》,《走向自由——休闲社会学新论》,《休闲与文化》,《休闲社会学》,《生活空间与休闲》,等

80年代开始,休闲经济和休闲产业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对闲暇时间的研究是闲暇研究的重要内容背景:80年代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休闲产业成为重要产业,有些国家甚至把发展休闲产业作为拉动需求的重要措施加以实施。

学者尝试将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应用于休闲,对休闲进行经济学的理论分析

另一些学者则对闲暇经济和休闲产业发展的未来趋势给与了特别的关注

(二)国内休闲研究状况

我国最早提出闲暇研究的学者是于光远先生。和国外研究相比,国内研究起步晚,涉及面窄。休闲哲学研究、马惠娣的研究休闲本身是一种文化,一种人类文明程度的标尺,一个意义的世界、休闲与闲暇时间的不同、其他学者在哲学层面的研究、休闲社会学的研究、王雅林的研究《城市休闲》、潘允康、袁国华、孙金华、张国富、刘耳等人的研究、休闲经济学的研究、分析休闲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中国休闲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休闲市场、休闲行为和休闲产品研究

(三)国内研究的不足和

未来休闲研究展视、中国休闲理论研究的不足、研究领域有待拓展、研究层次不高、休闲理论创新有待加强、未来休闲研究展视、重视休闲经济系统研究特别是休闲消费研究、重视其他学科知识的嫁接与运用、加强实证研究

四、休闲与休闲教育(休闲学的意义)

(一)休闲研究与休闲学的意义:1、休闲与健康、休闲与人生:休闲的最高目的在于人的完善与发展2、休闲的双重性:3、休闲与社会发展:休闲与社会分层、社会和谐;休闲经济与社会发展

休闲学的核心观点是,休闲是人的生命的一种状态,是一种“成为人”的过程,是一个人完成个人与社会发展任务的主要存在空间;休闲不仅是寻找快乐,也是在寻找生命的意义。休闲已成为一种社会建制,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

休闲有三个特征:第一,休闲是一种精神的态度,意味着人所保持的平和、宁静的状态;第二,休闲是一种为了使自己沉浸在“整个创造过程中”的机会和能力;第三,休闲是上帝给予人类的“赠品”。人有了休闲并不是就拥有了驾驭世界的力量,而是,由于心态的平和使你感到生命的快乐。否则,我们将毁灭自己。

休闲学研究的实质,是对人类前途命运的一种思考,是对几千年人类文化精神和价值体系发生断裂的现状做某些补救工作的一种努力,是试图通过对休闲与人生价值的思索重新厘清人的文化精神坐标,进而促进人类的自省———未来的路如何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究竟是什么?我们究竟在寻找什么?显而易见,休闲学的研究已经成为后现代文化的一部分,并使得对人的思考更具有针对性。,“‘休’,以木而休,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闲’,娴静、思想的纯洁与安宁,”从词意的组合上,表明了休闲所特有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意义。于光远:(1994)“玩是人类基本需要之一,要玩得有文化,要有玩的文化,要研究玩的学术,要掌握玩的技术,要发展玩的艺术。”

在纳什的休闲等级体系中,最高级的休闲是创造性参与,其后依次是积极性参与,欣赏性参与,娱乐、寻求刺激、摆脱单调、消磨时间,伤害自我,反社会行为。事实是,在空闲的时间里,你可能从事提升生命质量的活动,也可能从事反社会的行为,伤害自己、危害社会,或者无所事事,自甘堕落,这就是休闲时间的双重性。

(二)休闲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休闲的哲学探讨:休闲的概念、特征、本质、功能休闲行为的社会学探讨:休闲行为与社会环境;休闲行为与社会发展休闲经济研究:休闲经济的产生与未来发展-制约与策略休闲教育:功能与内容(三)休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社会学的想象力:宏观视角与微观问题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功能论、冲突论、互动论

实证研究

第二讲休闲行为

一、休闲行为的概念

(一)休闲行为的界定

1、休闲的界定人们对休闲的多元化理解可以归结为四个方面(1)从时间的角度来定义休

闲:认为休闲就是闲暇时问,是扣除满足正常生理需要之后所剩余的那部分不能用来获取或创造收入,甚至还要为此消耗收入的时间。(2)从活动的角度来定义休闲:认为休闲是某种自愿参加的活动,参与这一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休闲者所追求的某种目标。也有学者认为休闲是工作、学习活动之外的一种以文化为主的综合性的社会经济活动(3)从哲学和文化层面来定义休闲:认为休闲是人生命的一种存在状态,是一种“成为人”的过程,是一个个体完成个人与社会发展任务的主要存在过程;休闲不仅是在寻找快乐,也是在寻找生命的意义。(4)从“时间”、“体验”和“活动”这三者融合的角度来定义休闲:认为“时间”、“体验”和“活动”三者是密切结合在一起的,缺一不可。这种观点成为大家普遍接受的观点。休闲的定义:休闲是人们在或长或短的、相对地从日常劳作与生活的外界压力下解脱出来的自由时间内,所从事的一种相对自由的、能产生有意义体验的活动,它足个人获得身心满足及自我实现与发展的一种生存方式。还有学者指出,休闲是人的活动,是体现和实现人的全面性和丰富性的活动,是整合和提升人性的活动。

2、休闲行为的界定休闲、闲暇与休闲行为休闲行为,顾名思义就是休闲者的行为。前文已述,休闲包含自由时间、主体活动、良好心态等三重内涵。因此,休闲行为就可以表述为休闲主体(休闲利用者或使用者)利用时间和收入等条件,为了达到恢复、心情转换和自我实现等目的,自发参与并得到满足的能动的过程。

(二)休闲行为的特征

1、主观能动性休闲是人的自由、自主的选择。休闲行为的动机是影响休闲行为选择、休闲行为质量的最关键因素。随着休闲时间的增加,休闲意愿呈现出强烈增长的态势。

2、社会制约性休闲行为的选择受到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1)自然条件。地理环境;气候;时间(2)经济因素。休闲行为除了时间的不可或缺外,另一个最主要的制约因素就是消费能力。休闲与社会分层(3)制度因素。工作时间与休息制度(4)政治与文化因素。政治环境;宗教、社会习俗经济因素对休闲行为的制约性主要表现在休闲的时间经济成本:休闲还是工作?只有当人们的收入达到一定水平时,才可能选择休闲而不是加班。一般来说,对于收入高的阶层,加班的诱惑远远小于低收入阶层。休闲行为的经济成本:休闲方式、休闲地点等的选择无不与消费能力有关。

3、个体差异性休闲的个人偏好是休闲研究的重要内容。影响休闲的个体差异的因素是多元的:个人兴趣性别、年龄、生理状况文化、职业、社会地位价值观、信仰交往(三)休闲行为的类型划分标准与层次的多样性1、从休闲动机(目的)的角度分:憩息性休闲;享受性休闲;发展性休闲2、从休闲的内容(方式)的角度分游戏;体育;阅读;娱乐;3、从休闲的互动性角度分个人与群体;被动性与参与性

二、休闲的功能(一)个体功能1、休闲对于个体的功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

(1)生理层面:生理的舒适是健康所必需的要素。不仅是骨骼和肌肉,心肺、神经等也一样。(2)情感层面:休闲可以满足人的多种情感需求:自主;自尊;娱情;喜悦;

(3)心理层面:休闲可以带给人许多心理层面的积极体验:承认与自我实现;学习与感受2、休闲对个体生命发展的作用(1)恢复身体机能:体力与智力(2)愉悦心情,精神享受。(3)全面发展。(4)完善人格。健康人格只有在自由、自主的状态下才能形成。

(二)社会功能休闲时间的增多,是一个社会进步的体现。它表明了这个社会的物质生产水平很高,能够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人们追求一种更高的生活水平层次。从社会学角度来看,休闲时间的增多,还具有以下重要的社会意义。(1)休闲时间的增多,能更好地产业转移和第三的发展产业。休闲经济;服务经济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2)休闲时间的增多,能更好地促进一个社会中文化的传承和世代交替。人们有了更多的休闲时间时,就会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上一代人就更有可能把自己所掌握的文化传授给下一代人,从而完成文化的自然传递过程。此外,人们就有更多的时间来总结,摘录自己或他

人创造的文化成果,编辑成册,在向下一代人传播的同时,也能使文化向更广的空间传播。(3)休闲时间的增多,能更好地促进了社会互动,有利于缓解社会压力。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交往活动,主要是人的心理交感和行为过程。随着休闲时间的增多,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和家庭成员和社会网络的各个部分发生交流,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成员与成员,群体和群体间的沟通和交流,个人,家庭,群体都处于社会之中,减少了社会孤立和社会隔阂,有利于缓解社会压力,促进社会和谐。

三、当前我国居民休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问题的主要表现1、整体上看,休闲水平低,远远落后于世界水平。(1)时间少,存在严重不足。(2)休闲方式简单,层次低。纳什:休闲等级体系——创造性参与;积极性参与;欣赏性参与;娱乐;寻求刺激;摆脱单调;消磨时间;伤害自我;反社会行为(3)休闲消费水平低,休闲经济不发达。炫耀性休闲炫耀性休闲是指人们通过物质消费进行休闲,追求奢侈豪华,消费过度攀高,为自己获得某种“包装”与“面具”,其目的已不在于满足自身的正常的物质和精神需要,而是把休闲当作一种标志与象征,炫耀自己的富有、身份、地位、成功与所谓的品位。如一些旅游者乘豪华游轮客机,穿名牌服饰,住五星级宾馆,吃高档餐厅,购奢侈品。在他们眼里似乎只有金钱的支出大大超出其他旅游者,才能给自己带来自尊与优越感,产生旅游的快乐,甚至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高峰体验”。实际上,他们的旅游消费行为已经异化了。成瘾性休闲是指对某种休闲方式或行为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形成依赖。美国学者金伯利·扬归纳了上网成瘾者的主要特征:(1)耐受性增强,即上瘾者要不断增加上网的时间才能获得和以往一样的满足;(2)出现戒断症状,如果一段时间(从几小时到几天不等)不上网,就会变得焦躁不安,不可抑制地想上网,时刻担心自己错过什么;(3)上网频率总是比事先计划的要高,上网时间总是比事先计划的要长;(4)企图缩短上网时间的努力总是以失败而告终;(5)花费大量时间在与互联网有关的活动上,比如安装新软件、整理和编辑下载大量的文件等;(6)上网使其社交、学习、工作等社会功能受到严重影响;(7)虽然能意识到上网带来的严重问题,仍然继续花大量时间上网。

颓废性休闲颓废性休闲是指把钱财用与既有害于休闲者本人身心又直接或间接造成社会危害的休闲行为,是一种没落的倒退性行为。近年来,社会上嫖娼、赌博、酗酒、吸毒、求神拜佛的行为有上升势头。据保守估计,在全国至少有500万女性从事卖淫,某些城市这种行业还很猖獗。一些人致富后不思进取,不讲奉献,尽情挥霍,放纵自我,在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生活中打发时间。

2、发展不均衡,阶层差距、职业差距过大,影响了社会和谐1)社会强势阶层占据了大量的休闲资源。2)中间阶层休闲严重不足。(3)社会弱势全体休闲匮乏。

3、休闲理念落后,休闲意愿不均衡1)休闲理念落后。2)休闲意愿呈现出严重的阶层差异。(二)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

1、制度方面(1)工作时间长,不同阶层、不同职业差距大2)社会福利制度不健全,中下层居民休闲时间被严重剥夺(3)社会保障制度落后,制约了中低收入阶层的休闲消费能力。

2、经济发展水平低(1)居民人均收入低,还处于小康水平初期。(2)居民消费结构层次低

3、收入分配严重不公,差距过大。1)东西差距2)阶层差距3)职业差距

4、公共休闲空间严重不足,分布不均衡。(1)结构不均衡(2)布局不均衡吧:城乡差异;

5、传统休闲观念影响。玩物丧志闲是生非

第三章休闲文化

一、休闲文化概述

(一)休闲文化的概念

休闲文化是人们在休闲活动过程中了解、鉴赏、体验得到的文化综合,是将人类的休闲生活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加以分析时所包涵的物化因素与精神因素的总和。休闲文化是指人在业余闲暇时间,经过充分自由选择和纯粹兴趣所致,用于自我享受、调整和发展的观念、态度、方法和手段的总和。

马惠娣:“从文化角度看休闲,是指人在完成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后,为不断满足人的各方面需要而处于的一种文化创造、文化欣赏、文化构建的生命状态的行为方式”。

休闲是一种文化活动,是一种文化化了的生活。思考:休闲与“谋生”休闲作为一种文化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晶,是人类社会传统文化的继承和现代文明的创造。是以个人的文化修养为背景,以探求和享受文化生活为目的,以获得现实生活中个人心理的满足、精神的愉悦、身体的康健为目标的生命活动过程,而不是“谋生”过程。

(二)休闲文化的本质

将休闲上升到文化范畴则是指将休闲看做为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要而处于的文化创造、文化欣赏、文化建构的一种生存状态或生命状态。

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思想

1、休闲是一种社会标志和社会制度。(凡伯伦)

试图从休闲与劳动的关系出发,揭示休闲的本质与工作、政治、经济等社会活动和价值观之间的关系。休闲是社会阶层的标志。休闲是公民的社会权利。

2、休闲是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杜马哲迪尔(Dumazedier)、卡普尔(Kaplan)、凯利休闲的本质和目的就是心灵能够体验的自由感。

人们在业余闲暇时间,经过充分自由选择和纯粹兴趣所致(超越一般功利目的,如钱、权等)用于自我享受、调整和发展的观念、态度、方法和手段的总和。

3、休闲是“人类美丽的精神家园”。皮普尔:休闲不仅仅是心灵上的,更应该是精神上的态度和灵魂的状态,“我们惟有能够处于真正的闲暇状态,通往‘自由的大门’才会为我们敞开,我们也才能够脱离‘隐藏的焦虑’之束缚。”

休闲的两个最本质特征:第一,休闲是一种自由活动;第二,休闲活动本身就是目的。(李(三)休闲文化的结构1、精神文化层面

(1)休闲理论:关于休闲的一切研究。包括休闲价值、休闲技能、休闲经济、休闲教育等。成熟的休闲理论是休闲高度平民化、社会化的标志。

休闲学、休闲社会学等在发达国家已成为成熟的理论学科,受到广泛重视和研究。

(2)休闲意识:人们关于休闲的基本认识与看法,是低层次的休闲认识。

(3)休闲心理:人们对休闲的一般心理倾向。大众心理一般又被称为群体无意识。是指群体的潜在意识。

精神文化层面的休闲文化,最核心的就是休闲观:人们对休闲的总的看法与基本观点:包括休闲价值观、休闲态度、休闲偏好等。

2、器物文化层面

(1)休闲制度:包括休假制度与相关的福利制度等。如带薪休假。现代社会,越来越把休闲视为劳动者的基本权利。(2)休闲设施:包括私人休闲设施与公共休闲设施(空间)。公共休闲设施的水平,是衡量一个社会休闲水平的重要标杆。也是公民休闲福利的重要组成和表现。(3)休闲技能:与休闲方式密切相关。是休闲行为的物化表现。休闲技能与休闲水平相关,也是衡量个体休闲质量的重要指标。(4)休闲结构:不同社会、不同环境下,人们的休闲活动构成这个社会的休闲结构。另外个体的休闲结构也是重要的研究领域。

(四)休闲文化的功能1、休闲文化提升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1)休闲文化将充分发挥、发展人的主体性。(2)休闲文化就有利于进一步增强人的开创性(3)休闲文化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2、休闲文化有利于社会和谐(五)休闲文化的类型

1、闲聊消遣型2旅游观赏型3、游艺娱乐型4、竞技博弈型5、虚拟互动型6、求知探索型

二、中西休闲文化比较

这是一个德国人用漫画表示的中国人与西方人的不同1、表达个人观点2、生活方式3、守时4、人际关系5、表达愤怒的方式6、排队7、自我8、星期日街景9、聚会10、餐厅里11、胃痛时的饮品12、旅游时13、美女标准14、处理问题的方式

三、我国休闲文化建设

(一)社会转型视角下我国休闲文化的现状与问题15、一日三餐6、交通工具17、晚年生活18、洗澡时间19心情与天气20领导21时尚22孩子23对待新事物24心目中的彼此(一)西方休闲文化的主要特点

1、休闲研究的历史悠久。

2、休闲价值观主要侧重于:休闲对个人发展的影响:体能、智力、心理、人格等,具有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

3、休闲被视为公民的基本权利。

4、休闲方式多样化与休闲经济十分发达。随着环境问题、人口问题、全球化的影响,休闲转向:个人体验与绿色体验

(二)中国传统的休闲文化

1、儒家休闲观是自适、独善其身、中和的人生境界(1)安贫乐道的自适情怀

(2)独善其身的生存法则“独善其身”的休闲之道,主要有两种方式其一是“立言”。古代士人“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再次有立言”的“三立”理想。其二是隐逸。是一种文化性、精神性的隐逸(3)中和为美的悠游之道《中庸》云:“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2、道家休闲思想道家休闲观是无为不争、回归自然、逍遥自在的人生境界

老子提倡“自然无为”,“无为而无不为”道家的休闲方式趋于隐逸,不问世事

“庄子的“逍遥”指的就是悠闲自得的人生状态,就是摆脱一切主观的限制和束缚,实现真正的精神自由的极致休闲。在庄子看来,人要获得休闲的极致状态,就必须超越形骸,功名的束缚,达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逍遥之境。这种逍遥自在的悠闲状态,是从是非,虚实,善恶,内外,物我,生死的区别中超脱出来,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物我两忘的“齐物”之境。

3、民间休闲文化传统民间休闲是农闲时的憩息与节日休闲

农耕文化成为了中国文化的根文化。中国民间大众的休闲文化具有明显的自然特性和节律。民间休闲文化传统,第一个特征是强调实用。

第二特征是祈福娱神,祭祖拜神。

(二)加快休闲文化建设的思考

1、休闲旅游以精神愉悦为宗旨

2、休闲旅游以就近与周边旅游为起点休闲旅游的品味在于回归自然、寻找本真2、休闲旅游是淡漠名利、闲情逸志的个性化旅游

3、休闲旅游是尊重自然、亲近自然的可持续旅游1、恢复节日休闲,回归传统,和谐社会

2、大众休闲才是休闲旅游的最终目的2、大众休闲才是休闲旅游的最终目的

一要正确处理市场导向与社会导向的关系,最终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和最大化。二是正确处理文化品位和文化价值的关系,做到“雅”“俗”共赏。

三是正确处理理智认同和情感激励的关系,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正确观点

第四章休闲经济

一、休闲经济概说

(一)休闲经济的概念1、内涵休闲经济,是指建立在休闲的大众化基础之上,由休闲消费需求和休闲产品供给构筑的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大众普遍拥有大量闲暇时间和剩余财富的社会时代而产生的经济现象。休闲经济一方面体现着人们在闲暇时间的休闲消费活动,另一方面,也体现着休闲产业对于休闲消费品的生产活动。2、外延休闲消费,是指在闲暇时间进行的休闲产品(物质的和精神的)消费活动。广义上,休闲消费包括四个层次:

满足生理需要层次的消费。满足健康娱乐层次的消费。满足发展需要层次的消费。满足精神需要层次的消费。休闲产业,则是从事休闲产品生产(包括服务)活动的厂商集合。

主要包括旅游、娱乐、体育、文化和休闲教育、兴趣爱好、公益活动等;以及与此相关的产业,比如交通、餐饮、旅游点、商业、剧院和电影院等等。

休闲产业最终会辐射到全部产业的各个领域。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休闲产业的比重将越来越大,其辐射到其他产业的力量也将越强。

假日经济:假日经济是在1999年我国实行了三个长假制度后出现的一种提法,假日经济是种消费现象,是消费在特定时段内的集中。

假日经济与休闲经济的关系:交叉关系

(二)休闲经济的本质王永明(2007)说,休闲经济是以休闲为基础的走向人文关怀的高级经济形态;休闲塑造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促进资本多元化;休闲消费验证人的价值存在和人的本质。休闲经济的本质是:休闲的大众化、文化化、产业化。

(三)休闲经济的基础1、消费基础:到了3000美元的时候,就会有休闲经济的爆发。2、时间基础:基本条件:劳动力恢复体力的时间每天为8小时,每周应该至少有一天时间休息,由于这部分时间大多被安排处理家务、购物等环节上。只有每周工作时间低于44小时,每年休息时间超过80天,能够有1次以上的集中休息时间,才能认为已经进入“休闲时代”。(四)休闲经济的功能1、快乐人生(1)人生的终极目的是什么?(2)影响快乐人生的因素有哪些?称之为影响人类快乐(happiness)、幸福(well-being )的六大要素:物质,健康、亲情、职业环境、社会秩序状况、生态环境

影响人们生活快乐幸福的要素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其重要性是不同的。

边际效益原理科学的休闲对于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损耗,促进生态协调,增强人们的身心健康,增进知识,增加对社会整体人际关系的协调,都是有好处的。

2、催进社会发展(1)拉动消费:中国继续保持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亚洲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的地位(2)社会整合与社会和谐休闲平民化、大众化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催化剂。休闲福利思考题:在资源枯竭、环境恶化成为人类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时,传统的消费观念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休闲经济的发展或许使我们看到了一丝亮光:绿色消费。

二、休闲经济的类型(一)休闲旅游(二)休闲体育(三)娱乐(四)休闲用品

三、我国休闲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休闲意识落后,休闲需求单向。1、传统的休闲观念依然占主导地位。休闲与奢侈消费等同2、休闲需求简单生理恢复、感官愉悦为主(二)公共休闲供给严重不足,发展不平衡1、公共休闲供给严重不足2、结构单一:观光型、休憩型多;体验型、参与型少。3、分布不平衡: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大。

(三)商业供给处于起步阶段,发展不均衡1、休闲产业化开始起步。观光旅游——休闲旅游娱乐大众化餐饮休闲化2、创意不足,结构单一缺乏特色发展模式单一:雷同、撞车、模仿3、发展不均衡、地区差异大、大众化、平民化不足

四、休闲经济发展趋势(一)休闲经济升级迅速1、投资增长迅速:很多国家把发展休闲经济作为战略重点,甚至立国之本。2、产业化升级迅速。3、向传统产业渗透

休闲农业、休闲工业(二)人性化、大众化、多元化、娱乐化1、人性化:方便、快捷;以人为本2、面向大众、面向平民3、模式多样、内容丰富:个性化4、快乐为主、愉悦人生(三)文化化,民族化1、与传统结合2、与民俗结合(四)科技化1、网络化2、科幻化五、我国发展休闲产业的对策(一)政府重视1、制定国家休闲经济发展战略2、从调整经济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合理规划休闲经济发展:地位、作用3、鼓励休闲经济发展(二)提高管理、服务水平1、提高创意水平,发展模式多元化民族特色、地方特色、民俗特色、科技发展2、改善管理、服务(三)大力发展休闲教育

第五讲休闲教育

一、休闲教育概述(一)休闲教育的意义1、休闲教育的必要性:休闲是“双刃剑”

2、休闲教育的功能存在的主要问题:

1、从内容看,闲暇呈现出网络化、个性化、商品化特点

(1)网络游戏和聊天成为青少年第一位的闲暇生活方式,并且成逐渐上升趋势(2)网络依赖、网络成瘾成为制约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3)团体性休闲活动受冷落,休闲越来越个性化(4)自创性休闲不足,休闲越来越商品化(5)闲暇技能不足,闲暇生活随意化。

2、从质量看,青少年闲暇娱乐化、庸俗化、消极化问题严重。(1)轻素质重娱乐,轻思想重消遣。(2)少数学生闲暇生活格调低下、庸俗化(3)盲目从众、消极化、满意度低(4)缺乏良好的休闲习惯,闲暇生活色彩单调、缺乏创意。

3、从教育的角度看,青少年休闲缺乏科学的引导机制。(1)疏于管教,放任自流。(2)重管理轻教育。(3)重娱乐轻思想、重说教轻体验。(4)闲暇剥夺。(一)新时期的基本特征1、经济全球化2、知识经济3、网络化

4、高等教育大众化、市场化休闲平民化、大众化(二)闲暇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新挑战

1、新时期对闲暇教育开辟了新领域,提出了新课题(1)互联网开辟了闲暇教育的新领域。

(2)知识经济深刻影响着闲暇教育内容的选择。(3)经济全球化深刻影响着闲暇教育主题的厘定。2、新时期对闲暇教育的传统模式提出了新挑战(1)信息化使学校闲暇教育面临更为复杂、更为严峻的形势和挑战。(2)网络化对传统的教师权威构成新的挑战。

3、新时期对闲暇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提出了新要求(1)知识经济对闲暇教育的任务提出了新要求2)民族复兴对闲暇教育提出了更高的价值追求。

4、新时期深刻影响着闲暇教育的功能与定位(1)高等教育大众化使闲暇教育的功能得到更大的认同与提升。2)学业竞争和就业竞争的压力影响了闲暇教育的功能定位。

5、新时期要求重新审视闲暇教育的价值与原则(1)经济全球化对青少年科学闲暇观的形成带来巨大的影响。(2)市场力量介入高等教育促进了休闲的市场化、商业化。(3)经济全球化对闲暇教育原则带来巨大冲击

休闲教育的功能1、有利于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1)丰富多彩的闲暇生活为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2)闲暇教育为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保障2、有利于青少年的社会化(1)闲暇生活是青少年社会化的微观时空环境(2)闲暇教育有利于青少年道德人格的完善3、有利于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1)闲暇教育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2)闲暇教育哟利于青少年开拓视野、拓展思维(3)闲暇教育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

(二)休闲教育的概念1、闲暇教育的理论渊源与现代内涵(1)闲暇教育的理论渊源。“未来不仅属于受过教育的人,更属于那些学过怎样聪明地利用休闲的人”。

在闲暇时间里进行的教育;或认为闲暇教育是教会学生如何利用闲暇和如何提高闲暇时间的利用质量的教育等等。(2)闲暇教育的现代内涵。

闲暇教育应被视为一个完整的教育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逐步理解自我、认识闲暇就是告诉人们如何有价值地、明智地利用闲暇,促进人们在闲暇中形成自我决断意识和自我决断的能力。另一方面,“闲暇教育(education for leisure)"意味着,应当尽早地让人主动参与家庭、学校和社区的闲暇活动,以使人们充分利用越来越多的自由时间。“学校必须放弃传统的隔离政策,把闲暇教育从课外活动的孤岛带回到正规课程的大陆上来”。

闲暇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定义:

广义定义可描述为闲暇教育是学校、家庭、社会依照个人意愿和需要,帮助个体正确认识闲暇、合理规划和支配闲暇时间、积极健康主动地享受闲暇,形成科学的闲暇价值观,以促进个体身心素质完善发展的教育活动。

狭义定义可表述为,闲暇教育作为教育系统的一分子,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闲暇价值观,培养学生有价值地利用闲暇时间的习惯、技巧和技能,指导学生通过各种闲暇活动来丰富自身的精神生活、扩大视野、增长知识,使自己的个性道德品质、社会技能、创造才能等得到充分的自由的发展,进而逐步地理解自我、理解闲暇、认识闲暇与自我生活方式及社会结构的关系。(三)大学生闲暇教育的目标与任务

1、目标(1)就直接目标而言,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闲暇素质。所谓闲暇素质,是指通过闲暇教育和引导以及个体自身的闲暇实践活动而逐步养成的个体较稳定的闲暇态度、闲暇价值观和闲暇行为习惯。(2)就间接目标而言,是培养大学生健康的道德人格。

2、任务:(1)闲暇知识教育。(2)闲暇能力教育。(3)闲暇意识和价值观教育。

社会学4大研究理论

第一组:心理动力学理论又称心理分析理论,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依德(Sigmund Freud)所提出,他认为人格的重要层面是来自于深深埋没的潜意识与欲望。精神分析理论诞生之后,弗洛伊德的学生和弟子又进一步发展了他的理论,形成了新的理论体系。 Sigmund Freud ( 1856-1939) 24岁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出生于奥地利摩拉维亚,今属捷克。 出生日期:1856 5 6 逝世日期:1939 9 23 1895年,与布洛伊尔合作发表《癔症研究》同年,开始使用精神分析这个术语;1900年,出版代表作《释梦》1909年,受邀赴美,获世界性影响。 1923年,理论完善后期,攻击趋力;人格水压模型。 理论要素:决定论思想、潜意识理论、 人格结构理论、趋力理论 弗洛伊德著作《性学三论》《梦的解析》《图腾与禁忌》《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精神分析引论》 梦的解析弗洛伊德把梦的实质理解为梦?是一种愿望达成,它可以算是一种清醒状态精神活动的延续?,是由高度错综复杂的智慧活动所产生的。 心理动力理论: 概览一套对人性的哲学性描述。一种心理治疗方法,集中于引发行为的潜意识因素,鼓励移情的使用以期获得潜意识信息,创造治疗师与来访者的链接。一套人格发展理论。一门关注潜意识、从深层动力了解人性的心理科学和理论。一个心理学派或心理治疗理论取向。一套系统的心理治疗的方法。通俗地讲,心理动力分析是探索人类内心世界的工具之一。(社会工作者利用来访者存储于潜意识的童年早期性的影响,能够找得到成年后的情感问题的成因。) 心理动力理论的基本理论和思想 1.精神结构的地形学说——潜意识理论 2.内驱力理论和本能 3.客体关系理论 4.儿童心理结构的发展理论 5.人格结构理论 1.潜意识理论——心理分层论 弗洛依德把心灵比喻为一座冰山,浮出水面的是少部分,代表意识,而埋藏在水面之下的大部份,则是潜意识。他认为人的言行举止,只有少部分是意识在控制的,其他大部分都是由潜意识所主宰,而且是主动地运作,人却没有觉察到,这便是著名的“冰山理论”。 心理分层论1)意识:表层,清醒状态下各种有目的的心理活动。2)前意识:浅层,集中注意或加以提醒可进入意识。3)无(潜)意识:深层,被压抑着,很难觉察到。2.内驱力理论和本能1)生本能(Eros) a自我保存驱力:呼吸、吃喝、排泄 b种族保存驱力:性—利比多(LIBIDO) 2)死本能(Thanotos)攻击驱力 在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中,他根据生物的观点,即认为生物有自我保护和种族延续两种目的,将本能划分为自我本能和性本能两种,后者是弗洛伊德本能理论的核心。到后期,他认为这两种本能其实可归结为一种,就是生本能,或成为性本能。而与之对立的,是一种破坏本能,或称为死的本能。因此人最基本的本能只有两种:生本能死本能3.客体关系理论客体(object)这一概念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的,在精神分析理论中,客体指的是对我们心理发展影响最为重要的人,通常首先是父母或祖父、祖母辈的养育者,其次是兄弟姐妹。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一个人在他成年后是否具有与他人建立信任和友好关系的能力,取决于他早年生活经历中的客体关系。一个始终能够得到充分并且恰当的关爱的孩子,就能够建立对生活和对他人的基本信任感,能够拥有基本的自信。反之,则容易陷入焦虑和自卑之中。弗洛伊德最初使用客体这一概念时是与内驱力联系在一起的,他把内驱力比作人类心理活动的能量,且这一能量是有指向性的,既指向某一个客体。如,通常一个婴儿的内驱力指向首先是对母亲的,其次是父亲。弗洛伊德将内驱力指向特定客体这一现象叫做心理能量的"投注(Cathexis)",但心理能量不能像物理能量那样直接通过空间投入或传递给外部客体,他所能传递的只是各种各样的想法、记忆、幻想以及感情等心理活动的产物。因此,对某一客体投注越大,这个客体就越重要。4.儿童心理结构的发展理论通过对儿童成长发育过程的观察和回朔成年神经症患者的童年经历,弗洛伊德将个体心理发展与生理功能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发现了无论在任何文化背景或任何种族中都共有的人类心理发展的规律。儿童心理结构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1)口欲期( 0一1岁):弗洛伊德将婴儿期称为口欲期。(2)肛欲期(约2—4岁):弗洛伊德把精神结构发展的第二个时期称作“肛欲期”。 (3)俄底浦斯情结期(4-6岁),又称性蕾期或性器期(phallic stage)。 5. 人格结构理论弗洛伊德在晚年又进一步修正了他的潜意识学说,提出了人格结构的理论。他用本我、自我、超我三个层次的结构来阐述人的精神世界。 本我/新生儿出生时自我/出生后发展超我/4岁后逐步形成 原始本能协调本我与超我社会道德、法律以及良心 快乐原则现实原则理想原则 自我的防御机制一个在妈妈怀里受宠的孩子终生都会保持一种征服欲,那种成功的自信往往带来真正的成功本我是马,自我是马车夫。马是驱动力,马车夫给马指引方向。自我要驾驭本我,但马可能不听话,二者就会僵持不下,直到一方屈服。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心理动力理论的贡献与局限 贡献:发现、解释潜意识;提供了一套心理治疗方法;对人类行为增强了解释力。局限:泛性论;过度强调生物学因素,忽视环境对人的影响;决定论思想不符合现代科学。 1

1-3.《宗教社会学论文集-引言》

[译者按:以下是未刊译稿。仅作为此次讲习班教学资料使用。请勿引用、转载。] 《宗教社会学论文集》 引言 一个现代欧洲文化世界的后裔,在处理普遍历史问题(Universalgeschichtliche Probleme)时,都不免会合乎情理地问:究竟哪些情势一起作用,导致了那些在西方,并且仅仅在西方这里,才出现的文化现象——而这些现象,至少我们通常都以为,它们的发展具有普遍的意义和效力? 只有在西方,“科学”才发展到了一个我们今天承认为有效的阶段。在西方之外,特别是在印度、中国、巴比伦和埃及,也存在经验知识,对世界问题和生活问题的反思,极高深的哲学乃至神学的生活智慧(不过,一种系统神学的充分发展只出现在受到希腊影响的基督教世界,而此外只在伊斯兰世界和印度的几个教派中稍现端倪),以及达到非同寻常的精微程度的知识和观察。但在巴比伦和其它地方,天文学缺乏希腊人最初赋予它的数学基础,当然,这使得巴比伦星象学的发展尤其令人惊叹。印度的几何学缺乏理性的“证明”,后者又是希腊精神的一个产物,希腊精神还率先创造了力学和物理学。虽然印度的自然科学在观察的方面发展到了很高的程度,但却缺乏理性的实验(它发端于古代,但本质上却是文艺复兴的产物)和现代的实验室,因此,印度的医学虽然在经验和技术上高度发达,但却缺乏生物学,特别是生物化学的基础。在西方之外的所有文化地区都缺乏一种理性的化学。高度发达的中国历史著述缺乏修昔底德实事求是的程式(Pragma)。在印度我们可以找到马基雅维利的先驱,但亚洲所有的国家学说都缺乏亚里士多德那种系统的途径(Systematik),特别是理性的概念。对于理性的法律学说来说,尽管在印度(弥曼差派)出现了这种学说的萌芽,而且在近东存在全面的法典编纂,但印度和其它地方的所有法律著作都缺乏罗马法和受罗马法训练的西方法律的严格法学图式和思想方式。此外,只有西方才知道教会法这样的形态。 艺术的情形也一样。其他民族的音乐听觉,和我们今天相比,似乎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更加敏锐的程度,至少也毫不逊色。世界各地都广泛存在着各种复调音乐,在别的地方也能找到各种乐器合奏以及多声部合唱。所有我们知道的理性的调性间隔,别的地方也算得出来,也都知道。但理性的和声音乐(无论是对位法还是和弦和声),是由以三个三度叠置的三和弦为基础的声调材料构成的。我们的半音和等音(不是在音程的意义上,而是就自文艺复兴以来理性的和声形式的意义而言),我们以弦乐四重奏为核心加上管乐团的组织构成的管弦乐团,通奏低音,我们的记谱法(它使现代音乐作品的谱写、排练以及完整保存成为可能),我们的奏鸣曲、交响乐、歌剧(虽然在各种音乐中都有标题音乐、音诗、变调和半音音阶这些表现手段),以及我们用来演奏这些音乐的基本乐器:管风琴、钢琴和小提琴,所有这些都只出现在西方。 尖拱作为一种装饰,也出现在别的地方,在古代和亚洲都有;或许在东方也不会不知道尖拱和十字拱的拱顶相结合的建筑结构吧。但理性地利用哥特式的拱顶结构作为分卸推力和覆盖任何形式的穹顶的手段,而且特别是作为宏伟的纪念建筑的结构原则,以及作为中世纪创造的一种涉及雕塑和绘画在内的风格的基础,是别的地方所缺乏的。在西方之外也缺乏对圆穹带来的问题的解决方式,虽然我们解决这一问题的技术基础就取自东方。所有艺术中每一种“古典”理性化的方式(在绘画中就是理性地运用线条透视和空间透视),都是文艺复兴为我们创造的,而在西方之外也都不存在。中国有印刷制品,但一种只打算用于印刷,而

社会学基本原理

社会学基本原理 第一章、导论 一、概念:是对社会结构和人类行为进行系统、客观研究的一门社会科学学科。 二、发展过程:创造人:孔德(法国)在《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提出的。 实证主义者:孔德、斯宾塞(英国)、马克思、迪尔凯姆 人文主义者:韦伯(德国) 三、分类:社会动力学:研究社会进步、发展。 社会静力学:研究社会秩序、稳定。 迪尔凯姆的“三论”:《社会劳动分工论》、《社会学方法论》、《自杀论》。 四、社会学研究的方式:科学性、系统性、客观性。 五、社会学的理论视角: 1、功能论视角:部分对整体的作用,以此维持社会正常秩序:孔德、斯宾塞、迪尔凯姆, 主要用于研究稳定的小规模的社会。 2、冲突论视角:因有限的资源,权力和声望而发生斗争的生活现象。社会各部分是冲突的, 秩序是冲突的结果:马克思的观点:社会处在极其破坏之中,社会秩序源于社会一部分统治另一部分,是力量与强制产物。 3、互动论视角:如何行为感兴趣,而对人们的思想和感觉感兴趣,探索人们的动机、目标 和理解世界的方式。 六、社会学的应用价值: 社会学与社会:评估研究、社会实验、政策取向的社会调查、社会预测、社会检测与描述五种类型。 参与社会化的规划,实施和检验工作,进行社会发展战略的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能为社会工作、行政、企业管理提供所需的知识,能为改革提供理论指导和科学预测。 第二章、社会结构 一、含义:社会结构是社会系统各要素之间比较持久、稳定的相互模式。 在社会结构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基础,而在经济结构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力。 二、组成部分:社会地位、社会角色、社会群体、社区、社会分层和社会制度。 三、社会地位:先赋地位:通过血缘和世袭的方式获得的地位。 自致地位:后天努力而获得的。 四、社会角色:对某种社会身份的期待。 占有的是地位、扮演的是角色 第三章、社会角色 一、内涵: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 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待,是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1、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 2、是一套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行为模式。 3、是人们对特定地位的人的行为期待。 4、是社会结构的基本构成单位。 二、角色集:一个人集多种角色于一身;一组相互依存的角色。 三、社会角色的类型:

《组织社会学》最终整理版

第一章组织的概念及其运行 ?一、组织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1.组织形式专业组织和一般的社会组织 ?2.研究对象行政组织(企业、政府机关等专业组织)、一般社会组织 ?3.研究问题 ?(1)研究的基本概念 ?角色、角色期望、角色压力、角色紧张、冲突、性格、价值、社会规范、文化、社会行动、社会关系、社会系统。?(2)研究的内容组织的结构与功能、运转过程及规律、问题诊断与分析。请思考研究的具体问题。?(3)研究的变项(互相影响) ?1)人的变项:需要、动机、态度、信仰、价值取向。?2)组织变项:目标、结构、资源等。 ?3)环境变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以及市场环境、内外关系等。 ?二、组织的概念及其运行过程 ?1.社会中的组织人与组织的关系(相互依赖);?工业化与社会组织的变迁。 ?2.何为正式组织?为什么社会会产生正式组织??3.组织如何运转?如何实现有序运转? ?请思考帕森斯的结构功能理论。 ?4.组织与社会 1)组织结构是社会结构的一个层面; ?2)组织分化是社会分化的体现之一; ?3)现代社会是高度组织化的社会; ?4)社会组织是社会稳定的安全阀。 ?三、我国社会组织的研究状况 ?1.1978年以前的组织状况 ?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国有企业等多种组织形式 国有企业单一的组织形式 ?2.1978年以后的组织分化 ?3.我国特有的“单位现象” 单位制度——我国独特和关键的制度形式 ?1)单位组织的特点:行政化与功能多元化 ?单位资源的公有制、非独立性、功能多元化、行政级别?2)单位成员与组织的关系 ?生活保障、福利单位化、个人活动的合法性 第二章组织社会学的理论发展 ?问题思考: ?1.组织社会学为什么会诞生在20世纪初期? ?2.20世纪初期,还诞生了哪些学科? ?3.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心理学研究问题的视角,有何不同?比如:幸福感、信任、社会行为。 ?4.工业革命与社会分工 ?一、组织理论发展概述 ?1.组织研究的多学科性?(1)管理学研究的中心问题——组织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对组织现象解释的基本逻辑是效率机制。 ?(2)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如何获得比个体生产组织形式更高的效率,对组织现象解释的基本逻辑是效率机制。?(3)心理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人的因素对工作效率的影响,对组织现象解释的基本逻辑是行动者行动背后的心理机制。 ?(4)政治学研究的中心问题——利益关系问题,对组织现象解释的基本逻辑是竞争机制,考察的重点是组织间、组织内的权力关系。 ?(5)社会学研究的中心问题——组织内人际关系,考察的重点是组织的生成机制与运作机制。 ?2.组织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四种形态 ?(1)理性系统组织理论 ?代表学者:韦伯——科层组织理论; ?泰罗——专业化分工、合理化的工艺流程和标准化的训练是组织效率的根本保障; ?法约尔——正式组织结构与一般管理过程省的关系。?理论的共同点:把组织看成是一个理性工具,组织效率源于组织成员的理性。 ?(2)自然系统组织理论 ?代表学者:梅约、马斯洛、赫茨伯格、麦克格雷戈 ?理论共同点:组织是自然历史发展的过程,组织不是理性工具,而是为了完成组织任务建立起来的的人际关系结构。?(3)开放系统组织理论 ?代表学者:洛尔施、劳伦斯 ?研究主题:组织与环境的关系; ?基本观点:组织的最佳结构取决于它所处的环境条件、技术、目标和规模等因素,因此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组织设计和管理。 ?(4)行动者系统的组织理论 ?重点探讨组织之间、个人与组织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其结果。?学术流派:决策理论、组织经济理论、社会网络学派等。?代表性学者:西蒙、康芒斯、科斯、威廉姆森、格兰诺维特、博特等 第三章组织分类与研究方法 ?一、一般组织的分类原则 ?1.帕森斯的分类方案(结构功能主义的代表者) ?依照功能和目标进行分类:经济生产组织、政治目标组织、整合组织(各种社团)、模式维持组织(公安局)。?2.布劳和斯科特的分类方案 ?以组织的受惠者为基础把组织分为四类:互惠组织、服务组织、经营性组织、大众福利组织。 ?3.埃特奥尼的分类方案 ?依照组织权力类型和组织成员的服从方式,将组织分为三类:疏远类组织、功利类组织、道德类组织。 ?4.卡茨和卡恩的分类方案 ?以追求的目标和执行的功能,将组织分为四种类型:生产和经济组织、模式维持组织、适应性组织、管理或政治性组织。 ?5.汤普逊的分类方案 ?以组织所使用的技术为基础,将组织分为三类:长链组织、 - 1 -

罗伯特贝拉的宗教社会学思想述评

罗伯特?贝拉的宗教社会学思想述评 李峰 2012-8-1 21:38:41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摘要:作为当代著名的社会学家,贝拉的思想主要围绕着现代性议题中宗教的意义和功能而展开。从其宗教社会学大致可分为求学阶段的学术积累、哈佛大学时期的“悲观的乐观主义”、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的“乐观的悲观主义”和70年代后的“后新教徒”问题四个时期,他分别对宗教的本质、宗教研究的路径、宗教与现代化、宗教进化、美国公民宗教和美国道德生态重建等具体议题进行了分析。但我国学界对贝拉的介绍和研究多具碎片化。贝拉宗教社会学的基石是其宗教观,而这种宗教观又主要扎根于西方特别是美国社会之中。为此,我们对贝拉理论的接受和批判都必须以此为逻辑起点;同时,我们更不应仅拘囿于他的某个论说,而应对其学说有着整体的把握。 关键词:贝拉;宗教观;宗教与现代化;宗教进化论;公民宗教 罗伯特·贝拉(Robert Neeley Bellah,1927—)现为美国伯克莱加利福尼亚大学社会学和比较研究教授,他是少有的一位精通社会学、人类学、宗教学、哲学和神学的学者。在汉语学术界,对贝拉的研究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最早的贝拉是作为一个美国文化研究者而被译介到国内。随后,高师宁①和赵沛-②等学者对贝拉的早期思想进行了介绍,其重点其宗教进化论。第三个阶段的研究主要在韦伯命题之下对贝拉的现代化论进行探讨,这体现于贝拉的《德川宗教》的翻译和出版。伴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强大,对何为中国人的共同精神家园,以及儒家是否为教等的探讨成为学界的重要议题,在此背景下,贝拉的“公民宗教”成为学界关注的第四阶段的重点。③

“社区”概念内涵的演化

“社区”概念内涵的演化 摘要:社区这一概念从其发展历程来看,不同的学者对之赋予了不同的内涵与外延。纷繁复杂的定义导致了理论上的误识与现实的实践困境。基于此,笔者试图在当前中国社区研究与建设的实践基础上,复归滕尼斯的社区命题,对社区做出较为涵盖式的廓清,进而避免了因为社区概念的误导而带来现实践行的困境。 关键词:社区概念共同体 社区研究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社区概念的廓清则是社会学研究之社区部分的基础任务之一。“社区”概念从形成起至今备受争议,不同的学者基于不同的问题意识以及不同的立场与视角界定“社区”。以至于社区的定义多达百种。笔者认为,致使这种定义混沌现象出现,一方面是由于界定社区概念的标准多样化,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学者为了进行领域性研究的视角局限而阻碍了社区概念的普适性界定的形成。理论上的误识又间接导致社区概念在实践演绎中的误用,然而,实践中社区的不断发展变化反过来又影响了理论研究的趋向。因此,在诸多表象为冲突的经验诠释中,寻求一种共识的经验概括直至形成统一的命题表述是理论研究的必须。本文试图从社区概念的界定历史与趋势,结合我国社区以及发展研究的实际需要,尝试对社区概念做出系统的、全面的廓清。 一、社区概念的经典表述 在欧洲社会学研究领域,无论在何种意义上谈社区,都要复归滕尼斯对于社区的首创性认识。1887年,德国著名社会学家裴迪南德·腾尼斯在其所著的Gemeinschaft and Gesellschaft一书中首次使用了“社区”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系统论述。滕尼斯认为社区应是以情感为主导维系的社会共同体。具体说来,社区是指由具有共同习俗和价值观念的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密切、互相帮助的人性化团体。美国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R.E.帕克是最早将德文的Gemeinschaft and Gesellschaft翻译成英文的Communityand Society。1936年,帕克在《城市社会学》中指出社区是“占据在一块或多或少明确地限定了的地域上的人群汇集”,“一个社区不仅仅是人的汇集,也是组织制度的汇集”。帕克强调社区的地域性以及群体性。 基于本土社会学的研究境遇,国内诸多学者也都对社区的概念作了常识性的概括。1933年,费孝通等一批燕京大学的学生在翻译帕克的社会学论文时将“community”一词翻译成“社区”,费孝通认为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地域里形成的一个在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我们可以理解为社区是社会生活的共同体。同时,郑杭生指出:“社区是进行一定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生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我们可以发现,国内学者也集中关注社区的地域性与群体性。

组织社会学复习内容

组织:在人类社会中,人们长期依赖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目标而结成群体。组织就是精心设计的以达到某种特定目标的社会群体。 组织特性:①、目标清晰、明确、理解②、劳动分工,权威分配③、权力集中,控制行为④、组织兴盛,替代,消亡 组织社会学:是对专业组织(包括企业、机关)的结构、功能及其运转规律和问题的研究。即社会学对组织现象的研究。 研究客体:正式组织(包括企业、机关)和有章程的、联合的社会组织。 研究内容:组织结构与设计认识。了解组织的内部结构形式,认识它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组织内外环境系统之间的交换关系。基本结构的功能分析、组织运转与规律探求、组织运转过程中的问题诊断与分析 传统组织结构:特点:金字塔式的纵向型组织 运作特点:动员能力强大、人治关系、持续短暂(替代性问题) 单位组织:在中国社会中具有国家所有或全民所有制性质的各种类型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组织。结构上:政治组织与具体专业组织合二为一。行为上:专业取向和意识形态的行为取向融为一体。功能上:多元化 科学管理理论 出发点:提高劳动生产率,重点放在计划、标准化和在作业层改进工人的努力方向,以使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通过严格程序把每个人的工作规范化,把工艺流程标准化,减少管理人员的主观成分,以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内容:A、建立真正科学的劳动过程 使用科学的方法调查和研究一个普通工人在最适宜的条件下能够完成的最大日工作量,进而在此基础上确定合理的日工作定额。 B、科学地挑选和渐进地培养工人 为达到上述的高额报酬,工人必须经过科学的挑选,确保他们具备与工作相应的体力与智力上的条件,从而具备完成规定产量的可能。 D、管理者与工人之间亲密和持久的合作 管理者和工人之间在工作和职责上几乎是均分的,都要服从相同的规范:建立在科学研究基础上的对劳动过程的要求。 人际关系理论(行为科学理论) 基本观点: 以人的行为及其产生的原因作为研究对象。它主要是从人的需要、欲望、动机、目的等心理因素的角度研究人的行为规律,特别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并借助于这种规律性的认识来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以实现提高工作效率,达成组织的目标。 它把组织看成是人类活动的共同体,强调人与人、人与群体的关系,而不是人与规则的关系,以个人间的相互留恋和共同利益为基础,主要调节手段是集体所采纳的行为规范。

组织社会学

1、有限理性及其对组织研究的影响 有限理性概念是西蒙的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有限理性的含义是:人们信息加工的能力是有限的。因此人们无法按照充分理性的模式去行为,即人们没有能力同时考虑所面临的所有选择,无法总是在决策中实现效率最大化。这一思想贯穿于他所有的理论观点中。 影响: 交易成本学派的集大成者,威廉姆森受科斯影响,在《市场与等级制度》沿用了西蒙的有限理性的观点。73、75、76 对组织政治学的影响,按照马奇的观点,组织是不同利益集团组成的,那么组织对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就会受到很大的局限,很难客观全面地收集和分析信息,各个集团只会收集对自己有利的信息,并对信息作出对自己有利的分析;由于各集团利益不同,很难就组织目标达成一致,组织行为的不确定性也大大增加。这就是有限理性的组织政治学的 对学习组织的影响:建立在学习机制上的组织遵循的标准常常是满意原则,而并不是最大化原则。由于有限理性的局限,组织行为实际上是一个“边干边学”的过程,而不是理性选择过程。这样,组织常常不是向前看,而是向后看,从它过去的历史来解释今天,预测未来。但是过去成功的历史可能会导致今天错误的决定。 因为有限理性的局限,它不可能知道它所面临的所有选择。 这一思想与经济学长期坚持的“充分理性”的假设大相径庭,对分析研究经济现象和组织现象有着重要意义。 2、组织文化及其四种类型(俱乐部型、学院型、棒球队型、堡垒型) 组织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种形式,是组织客观存在的一部分。组织文化是组织成员在长期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过程中所形成的共同价值观体系,它包括组织成员共有的人生观、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理想、信念、期望、态度和行为准则的总和。 杰弗里.桑南非尔德: 1、学院型。培养专业型人才。组织为组织成员提供大量的专门培训,指导他们在特定的职能领域里从事各种专业化的工作。 2、俱乐部型。培养通用型人才。这类组织文化比较重视组织成员的作用,组织成员的资历、年龄和经验是至关重要的因素。非常重视成员的适应性、忠诚感和承诺。政府机关、军队组织是代表。 3、棒球队型。这类组织通常都是冒险家和创新者的天堂。这类组织从各种年龄和经验的人中寻求有才能的人。组织根据成员贡献的多少给付工资和报酬。所以组织成员都会努力拼命工作。咨询公司、广告机构组织是代表。 4、堡垒型。该类组织主要注重于公司的生存问题。它们可能曾经是前三种组织,但是在困难时期衰落了,当前正处于保存自己依然存在的财产。 3、组织文化形成的四个阶段 1、创建阶段。这一时期的组织文化,主要是组织的创始者对组织的形成和运转的一些基本构想,它包括建立一个什么样组织,对组织成员的要求、最终的目标是什么,组织的政策及策略等都有了基本的雏形。 2、群体认同阶段。这一时期的组织文化是群体对已有的“构思”进行认同的过程。包括对已有文化的认知直到取得一种共识。 3、共同价值观的形成。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组织成员按照创业者的思想进行活动,并逐渐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理念。 4、共同价值观的普遍化。创业者的共同价值观被更多的组织成员所接受和认同,形成确定的行为模式,并作为与其他组织相区别的明显标志。

社会学简答论述题

1. 什么是社会学?如何正确把握? 答:社会学是从变动的社会系统的整体出发,研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是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和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具体社会科学。 2.社会学研究有什么实际意义和功能? 答:1).描述功能:就是客观的、完整的搜集、整理和记录事物发展的具体过程与现状资料,真实的再现社会生活图景。 2).解释功能:弄清社会事实发生发展的主客观原因,从因果联系上对事物的现象和过程作出明确的理论说明,但因果联系不等于简单的决定论。 3).预测功能: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已知因素,运用现有知识、经验和科学方法去预计和推测事物今后可能的发展趋势。 4).规范功能:确定预定社会目标、达到预定目标而采取的行动手段,以及对社会目标、行动与手段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评价的过程。 3.如何理解文化的概念以及文化的要素? 答:1、价值观念2、语言和符号3、社会规范(包含制度)4、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5、物质产品 4.怎样理解文化的社会功能? 答:1、社会整合功能—价值整合、规范整合、结构整合。 2、社会导向功能—提供知识、协调社会管理工程、巩固社会导向成果。 3、社会区分功能(非物质文化要落后于物质文化的发展,会造成文化滞后现象。) 5.怎样理解文化传播与文化融合? 答:文化传播:一种文化元素可能会从一个群体传播到其邻近的群体中去,被他们采纳或接受,这就是文化传播。 文化融合:是指不同文化的群体由于长期密切接触而使各自的文化发生变迁的过程。 6.文化的象征性,主文化、亚文化与反文化。 答:象征性:文化的意义要远远超出文化现象所直接表现的那个狭小的范围。 主文化:是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 亚文化:民族亚文化、职业亚文化、越轨亚文化。主文化与亚文化的区分不是绝对的,可能互相转化。 反文化:是对现存秩序的背离与否定,是对现存主文化的抵制和对抗。

宗教社会学小论文

回归自我的精神家园 ——浅谈宗教的心理调适功能 摘要:在这个富于变化和不确定性的客观世界上,人们常常被惊扰,在大自然的面前,人类的力量显得特别渺小,加上现代社会的快速运转和高度竞争给人带来的精神压力,使人们变得更加紧张。原始人有原始人的烦恼,古代人有古代人的忧虑,现代人有现代人的精神压力,而宗教借助于超人间的力量,作为一种心理调适机制,为社会成员提供心理上的慰藉和安全感,在从原始社会至现代社会的若干种社会形态中,始终执行着它的心理调适功能。 关键词:宗教学,心理学,宗教的心理调适功能 在原始社会,由于主体生存危机,人们对自然以及自然之外的一切事物感到畏惧,他们开始寻找一种足以抗拒这种神秘力量的精神寄托。他们开始了自然崇拜,他们心理宇宙中的缺陷是对自然和人自身行为的迷惑以及对其肉体自然需求的忧虑,原始宗教就是心灵危机感的平衡物。在现代社会,不再是缺吃少穿,社会生产力在不断提高,人们衣食无忧,但却仍然感到精神空虚,孤独感和失落感压抑着自我,我们学会有意的逃避,一直在寻找自己精神的家园,这是情感与科学的抗争,时刻都在进行着,这也是一场无声的革命,在理性和感性之外开展着。 宗教对于人们来说,绝不仅仅是一个充满教条教训和繁琐宗教仪式的组织,宗教的魅力在于:它已经深深扎根在人的内心。在人们的心灵深处,就像是大海最深处的平静的底部,无论在表面上发生什么样的惊涛骇浪,在大海的底部,仍然是一个平静的状态。宗教就是用其内在的力量去抚慰和支撑人,在宗教社会学中,我们把宗教的这一功能称作是“宗教的心理调适功能”,即指通过特定的宗教信念把人们的心态从不平衡调节到相对平衡的功能,并由此使人们在心理、精神和行为上达到和谐的状态。 人,作为一种生物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我们都会有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都会有我们的喜怒哀乐,我想大多数人都逃离不开这个世俗的社会所带来的种种,尤其是在这个物欲横流,充满着利益追求的社会中,想要做到心安理得,清心寡欲,是很难做到的。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利益和追求,无论你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即使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层,不同的行业,不同的群体都会有不同的需要和追求。当人的需求超越了现实的范围或者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的时候,我

社会学原理复习完整

社会学原理(2018上) 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 简述题(每小题6分,30分) 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社会学概念的基本内涵 含义: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等基本规律的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具体社会科学,是社会学专业的一门基础学科。(社会运行论) 首次提出:1838年,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孔德(“社会学之父”) 糅合(社会哲学)——独立(研究社会现象) 哲学思辨——实证研究(实证知识) 一般社会哲学——专门具体科学 2.社会学研究的基本程序 (1)提出和界定问题 (2)回顾已有相关研究成果 (3)进行研究设计:研究路径、方法与具体计划 (4)收集数据、资料 (5)整理和分析资料 (6)阐明研究发现:新发现及其解释 (7)得出研究结论:概括性、完备性与有效性 (8)发表研究成果 3.社会互动概念的基本内涵 是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在特定情境与背景下通过信息传递而

发生的具有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 是最基本、最普遍的日常生活现象;人性、自我和社会都是在社会互动中形成的 4.社会网络概念的基本内涵 是社会行动者(个人、群体、组织乃至国家)及其相互关系的集合,是社会关系的交织 在社会网络中人们共享某些社会资源或观念,但关系一般不如有组织群体那么严格、规范社会网络具有多重性与交迭性 5.社会分化概念的基本内涵 特指社会系统的结构中原来承担多种功能的某一社会地位/角色发展为承担单一功能的多种不同社会地位/角色的过程;是社会差别的历史动因 6.社会保障概念的基本内涵 含义:就是政府通过立法,社会团体、社区等通过政府授权,以现金、物质、服务等形式,向因精神和生理残疾、年老力衰、意外伤亡、失业、多子女负担者以及他们的家属,提供旨在维持他们最基本的最低生活水平的保障 有的国家在上述基础上,另外提供一些面向全民的福利设施、服务和物质资助 意义:有助于平等、公正、稳定、社会发展 7.社会角色概念的基本内涵 与人们的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规范与行为模式,是人们对特定身份人士的行为期望,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8.科层制概念的基本内涵 (1)指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力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遵章办事的结构模式和管理方式 (2)是韦伯提出的一种理想类型的组织结构模式,也是现代社会组织的典型设计方式 (3)主要特征:明确的分工;明确的职权等级、明确的规章制度体系;公私关系分离;为事

《组织社会学》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小组协作方式 通过案例可知,该机床厂自推行目标管理之后,企业经营管理得到了改善,企业内部潜力得到了充分挖掘,企业的应变能力随之增强,企业素质也行应得到了提高,并且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这说明,目标管理在企业运行中至关重要。那目标管理如何具体实施,这也将成为组织所要探究的问题。对此,本人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去阐述。 一、首先,我们应注意目标制定的原则。 根据案例可知,该厂按照目标管理的原则,把目标管理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分别是目标制定阶段,目标实施阶段、目标成果评定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目标制定阶段,一般来说,组织目标的制定应遵循以下三项原则,互惠原则、评估原则、选择原则。 (一)互惠原则,即目标对所有参与者都有利,那在案例中应表现为,该厂的目标既要有利于服务对象,还有有利于该厂的员工,同时还要有利于该厂的决策层以及领导层。 (二)评估原则,即运用能够进行测量的技术特征以评估目标的实现程度。那该厂的目标制定一定不能过于笼统和抽象,目标的实现程度应该是可以衡量的。例如可以将总目标设定成应生产多少件产品,员工出勤率应达到多少等。 (三)选择原则,即组织在确定目标时应遵循选择最优目标的科学程序。例如该厂将目标细分为三个步骤,分别是总目标的制订、部门目标的制订、目标的进一步分解和落实。全厂首先是制定一个总的目标,然后各个部门又根据总的目标制定部门目标,通过层层分解,层层落实,部门到个人这样一个过程,最终使得总目标落实到了每一个人身上。 二、其次,在目标管理中,我们还要注意目标实施的方法。 目标实施也是该厂目标管理的第二个阶段。该厂在目标实施过程中,主要抓住了以下三项工作:自我检查、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加强经济考核、重视信息反馈工作。 (一)加强自我检查、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由于该厂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人都有了具体的、定量的明确目标,所以在目标实施过程中,人们会自觉地、努力地实现这些目标,并对照目标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这种“自

参考:400个社会学论文题目选题

400个社会学论文题目选题 1. 浅析大学生炒股的博弈心理现状 2.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行为的现状研究--以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金融学专业为例 3. 在华韩国留学生文化智力对文化认同的内隐影响研究 4. 大学艺术与礼仪教育渗透研究 5. 读懂“90后”才能获取真正的生力军 6. 高校学生自杀原因分析及对策 7. 关于综合性大学开设礼仪课程的探索 8. 信任与公平:青年社会心态的区域比较 9. 浅析生态社会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 10. 试论专业化. 职业性社会工作推进的必要性与发展趋势分析 11. 高校“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几点建议 12. 民族院校家庭经济困难生社会价值人际交往发展需求研究 13. 民国时期女大学生婚姻观研究 14. 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诉求的课程实训模式--以公关课程为例 15. “社区为本”的儿童保护服务本土化模式创新--以佛山市里水镇“事实孤儿”保护项目为例 16. 影视作品对当代大学生婚恋观影响的实证研究--以河南省部分高校为例 17. 穗. 港两地青年学生的交流与融合 18. 90后男大学生穿着行为分析 19. 双语教学在社会工作专业的应用性分析 20. 罗振宇:我看到的世界 21. 基于网络大数据的社会心理学研究进展 22. 对高校经济统计基础知识的研究 23. 统计学专业就业难问题的分析及对策研究 24. 基于社会认同理论的社工大学生专业认同研究 25. 新常态下社会思潮的存在逻辑与新表征 26. 大学阶段数据分析师的培养研究 27. 社会工作如何在精准扶贫中发挥作用

28.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流失现象的探讨 29.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亲环境行为探讨 30. 高职院校开设礼仪课程的意义探析 31. 中国当代社会心理学发展的新方向 32. 实践性教学在女性学课程体系中的运用 3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声望排序及变迁研究 34. 基层电大统计学原理教学辅导改革初探 35. 社会信任对网络公民参与的影响--以大学生网民为例 36. “小组工作”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的实践报告 37. 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支持网络的构建 38. 对高校礼仪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 39. 性别意识与女大学生就业质量--基于福建省五所高校的调查 40. 国外青少年移动网络通讯设备使用情况研究综述 41. 甘肃省大学生自杀意念与羞耻感. 述情障碍. 领悟社会支持的关系 42. 农村大学生“诉贫伤害”的社会学分析 43. 症结与破解:受怀旧风影响的大学生恋爱观 44. 关于提高开放电大“统计学原理”教学效果的探讨 45. 论大学生手机成瘾行为的原因 46. 家庭依恋模式对杏林学院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个案研究 47. 当代女大学生性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 48. 大学生亲密关系暴力的相关研究评述 49. 社会工作人才保障激励机制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50.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对大学生“低头族”的启示 51. 湖北高校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状况的实证分析 52. 微信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的调查与分析--以新疆农业大学为例 53. 改进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教学方法及其意义 54. 信息化环境下应用统计学实践环节教学改革的研究 55. 论当前我国社会的四种非理性文化心态 56. 微时代环境下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网络共同体”研究 57. 信息技术女性用户对信息技术设计的影响 58. 关于高校“统计学”课程的教学满意度评价

社会学课件 社会角色

第二编第六章社会角色 社会化的目的,就是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成员,使之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起特定的责任、义务、权利。 社会化的内容,就是培养社会角色,最后通过个人对社会角色的扮演表现出来。社会化过程也就是角色学习的过程。 第一节社会角色的理论与概念 “角色”原是戏剧中的名词,指演员扮演的剧中人物。美国社会学家米德首先将这一名词应用到社会心理学中,进而发展为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之一。 一、社会角色的理论 社会角色理论来源 (1)美国芝加哥学派乔治. 米德(G. H. Mead) (2)美国人类学家拉尔夫. 林顿(R. Linton) (3)完形主义心理学或称格式塔心理学 (4)拟剧论 米德: 米德用此概念说明在人们的交往中可以预见的互动行为模式以及说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他研究了儿童角色意识的形成,即从想象扮演某个角色(嬉戏阶段)发展为成熟地承担某个角色(群体游戏阶段)。他认为角色是在互动过程中形成的,角色扮演并没有一个先定的剧本,文化只能为角色扮演规定大致的范围。林顿: 林顿把角色定义为:在任何特定场合作为文化构成部分提供给行为者的一组规范。他区分了角色与地位,认为当地位所代表的权利与义务发生效果时即为角色扮演。他将社会结构置于个人行为之上,视社会结构为一个行为规范体系,个人接收和遵循这些规范。角色是由社会文化塑造的,角色表演是根据文化所规定的剧本进行的。 完形主义心理学 角色概念旨在强调人类的一切心理过程都是通过整合模式的发现与创造而形成的。根据完形主义创造的含义,角色是人类社会行为的基础

拟剧论(dramaturgical theory) 是从符号互动论中发展出来的、具有自身特点的、说明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论。其倡导者是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Erving Goffman),他把社会比作舞台,把社会成员比作演员来解释人们的日常生活,其代表作是《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 第一观点 戈夫曼认为,社会和人生是一个大舞台,社会成员作为这个大舞台上的表演者都十分关心自己如何在众多的观众(即参与互动的他人)面前塑造能被人接受的形象。拟剧论研究的是人们运用哪些技巧在别人的心目中创造印象,戈夫曼将人们运用各种技巧和方法左右他人,以在他人那里建立良好印象的过程称为“印象管理”。印象管理不仅包括用自己的行为去直接影响对方,也包括建造自己表演的舞台布景,这实际上是对互动情境的设计。 第二观点 戈夫曼认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以不同的角色、在不同的场次进行表演,如果能够按照剧本(即预想的方式)表演就按剧本表演,当剧本不明确或不完整(即情况更加复杂或发生变化)时就要随机应变,临时创作。 第三观点 戈夫曼提出,人们为了表演,可能会区分出前台和后台。前台是让观众看到并从中获得特定意义的表演场合,在前台,人们呈现的是能被他人和社会所接受的形象。后台是相对于前台而言的,是为前台表演做准备、掩饰在前台不能表演的东西的场合,人们会把他人和社会不能或难以接受的形象隐匿在后台。在后台,人们可以放松、休息,以补偿在前台区域的紧张。前台和后台可以是,但又不一定是一个固定的地方。比如对于工作组织的成员来说,工作场所是前台,人们要按照工作规则行事,但下班以后去聊天的地方就是后台了。有时,前台和后台可能是同一个地方,只是情境发生了变化,前台变成了后台。工作之后人们回到家里是进入了后台,在夫妻因为家务而唠叨甚至争吵时,如果有客人敲门进来,夫妻会停止争吵,向客人显示出和睦的样子,这时,后台已经变成了前台。戈夫曼认为,人们不能将前台行为用于后台,也不能将后台行为用于前台,而是应该在不同的场合表现出该场合应有的行为,而其标准是社会的规范,即社会对角色行

组织社会学复习资料

组织社会学复习资料 考试题型:简答题、案例分析题、论述题、方案设计题、材料分析题。 一、简答题(32分) 1、请说明三种常用的组织决策方法 ①头脑风暴法 规则: 第一,不许批评别人的意见,在没有讲完所有的意见和建议之前,不以任何方式评论它们; 第二,欢迎新思路,思路越宽越好;争取较多的意见,建议越多,越有可能出现高质量的意见; 第三,寻求建议的归纳和补充,欢迎对别人的原建议作出改进。 ②列单法 程序: 第一,公布问题,由各位专家在纸上写下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和解决问题的几种可行办法,不要跟别人商量; 第二,经过规定的时间(一般15分钟),每个与会者开始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想法,每次只能发表一个意见; 第三,当个人发表意见时,记录员在纸上记下这些意见,一直到大家意见发表完毕为止,不记这个意见是谁提出的; 第四;记下的每项意见都按他的优点,可行性和其他特 点进行讨论; 第五,群体对各种意见以无记名的方式进行投票,得票 多的就成为全体最终决策。 ③决策树 决策树是指使用系统分析方法,把各种决策方案及出现 结果的可能性进行分组排列,然后确定最佳方案的决策 过程。 2、研究领导模式的几种重要理论 ①领导方式的连续统一体理论(坦南鲍姆 (R.Tannenbaum)和沃伦·施密特(Warren H. Schmidt)) 领导方式是一个连续变量,从“独裁式”的领导方 式到极度民主化的“放任型”领导方式之间存在着多 种领导方式。 ②菲德勒的领导权变模型 ●基本观点: A、任何个人的领导风格都只在某种具体的情境中有效, 影响领导行为效果的情境因素有三个: (1)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上下级关系(即领导者 对职工信任程度,及职工对领导者的忠诚和领导者是否 有吸引力)。 (2)任务结构是否明确(即指下达的工作是常规的、惯 例的、还是非常规的)。 (3)领导者的职位权力强弱(即指领导者的职位、权 力与权威、被上级与组织支持程度)。 B、个人的领导风格是很难改变的。因此增强领导有效 性的方法是帮助领导者认识自己的领导风格,并使之与 情境相适应。 为此,菲德勒设计了LPC量表。这种量表的使用方法是 让领导者对“最不喜欢的同事”作“正反两面”的评 价,从而测量领导者的人格特征与风格。 菲德勒的领导权变模型表明: ?某一领导风格,不能简单地区分优劣,因为在不 同条件下都可能取得好的领导绩效。 ?这一理论对怎样补缺与选择领导人员;怎样进行 领导者的轮职与调职等都有重要意义。 ③达标理论(埃文斯、豪斯) 达标理论认为有效的领导者通过指明途径可以帮助下 属实现他们的工作目标,并通过为下属清理各项障碍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