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天文学一级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

天文学一级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

天文学一级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
天文学一级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

天文学一级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天文学领域的高层次人才,要求掌握现代天体物理的理论和观测方法,了解两个或两个以上分支的国际研究前沿动态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具有较强的理论分析、观测数据分析、建立模型和科学计算技能。能在相关分支领域内独立开展创新性的研究工作。学位获得者能在国内外一流大学或者科研机构开展教学、研究工作。

二、研究方向

(1)活动星系核;

(2)星系物理;

(3)宇宙学;

(4)相对论天体物理;

(5)恒星与行星物理。

三、学制及学分

1. 通过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或免试推荐等形式取得本学科研究生资格者,

在本校获得硕士学位一般不超过3年。研究生在申请硕士学位前,必须取得总学

分不低于35学分。

2. 研究生若通过博士生资格考试取得博士生资格,获得博士学位一般总需

5

6年(包括硕士阶段),最长在校学习年限不超过7年。研究生在申请博士学~

位前,必须取得总学分不低于 45 学分(其中带★的课程不低于8学分)。

3. 对于已取得硕士学位,通过我校博士生入学考试者,获得博士学位一般

需3-4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5年。在申请博士学位前,必须取得总学分不低

于 10 分(其中带★的课程不低于8学分)。

4.研究生在开展学位论文研究工作期间,必须就学位论文题目与研究方案进

行论证并做开题报告,开题报告计2学分。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时间由导师根据

工作进度情况确定,最迟应于答辩前一年完成。学科点组织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

专家组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评审小组,听取研究生汇报,并对报告内容进行评议

审查。硕士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评审小组由3名副高以上职称人员组成(其中主席需为正高职称人员),博士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评审小组由5名副高以上职称人员组成(其中正高职称人员3人以上)。

5.其它要求按照研究生院规定执行。

四、科研能力与发表论文要求

硕士研究生要求:

1. 硕士研究生必须掌握一门外国语,应具备能查找和阅读外文相关资料的能力。

2. 攻读本学科硕士学位的研究生,除了取得必要的课程学分之外,需具备初步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以第一作者(导师署名不计在内)、我校为第一署名单位在SCI、EI等国际核心期刊或国内专业性权威期刊上发表(或接收发表)与硕士毕业论文有关的研究论文至少1篇,可认定符合硕士学位标准要求。

3. 硕士研究生获得1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排名在前三名之内),等同于1篇SCI论文。

4. 硕士研究生取得1项已授权的发明专利(排名第一,导师署名不计在内,且专利申请已被正式公开或取得专利授权证书),等同于发表1篇EI论文。

5. 其它特殊情况,由硕士研究生导师提出书面申请,经学位分委员会会议(到会的学位分委员会人数必须达到总人数的三分之二以上)不记名投票,若获得到会委员的三分之二赞成方可认定为符合硕士学位毕业条件。

博士研究生要求:

1. 博士研究生必须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顺利阅读本专业的科技文献,具备撰写科学论文及进行口头报告的能力。

2. 博士生从入学第二年度开始,需逐年提交《研究生工作进展报告》。

3. 博士生做博士学位论文期间,必须参加至少一次全国性专业学术会议或国际学术会议,并有论文在该会议上以口头报告或墙报形式宣讲;必须参加至少一次物理学院组织的学术论坛或学术年会。在申请博士学位前,须有参加国际学术交流的经历,如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进入其他国际研究机构访学、合作研究、参加联合培养项目等。

4. 博士生在申请博士学位前,必须以第一作者(导师署名不计在内)、我校为第一署名单位在SCI、EI等学术期刊上发表(或接收发表)与博士毕业论文有关的研究论文至少2篇,其中必须有1篇是英文期刊收录论文。

5. 博士生若以第一作者在《Science》、《Nature》及其子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Supplement》等物理天文学位分委员会认定的国际著名杂志上发表的与毕业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1篇,由物理天文学位分委员会另案讨论,可认定符合博士学位发表论文要求。

6. 对参加大型国际合作组的博士生,以第一作者(我校为第一署名单位)撰写合作者内部工作报告(Note)1篇,等同于1篇SCI论文;对从事高技术领域研究的博士研究生撰写SCI、EI收录的会议文章,等同于1篇SCI、EI文章。

7. 博士生获得国家级科研成果奖(排名在前五名之内)或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排名在前三名之内)1项,等同于1篇SCI论文。

8. 博士生获得1项已授权的发明专利(排名第一,导师署名不计在内)1项,等同于发表1篇EI论文。

9. 其它特殊情况,由导师提出书面申请,并到物理天文学位分委员会现场陈述理由,经学位分委员会会议(到会的学位分委员会人数必须达到总人数的三分之二以上)不记名投票,若得到学位分委员会三分之二以上人数赞成方可认定为符合博士学位毕业条件,报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批。

10.其它要求(包括专利替换论文)按照研究生院规定执行。

11. 在以上未涉及的其它与学位论文相关的事宜,由物理天文学位分委员会讨论决定。

五、学位论文要求

按照研究生院有关规定。

六、课程体系和选课原则

1.课程体系设置原则:(1)全校公共必修课,(2)一级学科公共基础课(带★号课程为博士资格课程),(3)一级学科专业课。

2.研究生选课原则:(1)英语、政治等公共必修课和必修环节按研究生院统一要求;(2)一级学科公共基础课必须达到16学分;其中至少有2门带★的课;(3)一级学科专业课选修必须由导师签字确定,无导师签字自选课程不计学分。

3.课程替换原则:(1)基础课可以替换专业课,专业课不可以替换基础课。

(2)研究生在学期间,由其它一级学科转入天文学科的研究生,基础课必须修满天文学一级学科要求的学分。原已修的专业课可以有8学分替换天文学一级学科专业课(相近课程,由导师签字同意),其它学分需补修。(3)所系结合联合培养的研究生或与国外大学或研究所联合培养的研究生,在联合培养单位所学习的课程可以替换专业课程(相近课程,由学科负责人签字同意),但不可以替换基础课程。

七、课程设置

1.一级学科基础课

AY15207 天体物理中的辐射过程★(4)

AY15202 相对论天体物理★(4)

AY15204a 恒星结构和演化★(4)

AY15206 宇宙学★(4)

AY14203 广义相对论(4)

AY14204 星系天文学(4)

AY16201a 活动星系核★(4)

PH05101 高等量子力学A★(4)

PH05102 高等量子力学 B★(4)

PH05103 近代物理进展(4)

PH05104高等电动力学A (4)

PH05105高等电动力学B ★(4)

PH15301 现代数学物理方法(4)

PH14201物理学中的群论(4)

PH14202 量子场论(I)★(4)

PH14205 高等统计物理★(4)

PH25203 粒子物理★(4)

PH25204 量子场论★(4)

PH24211 粒子探测技术(4)

PH24213 核与粒子物理导论★(4)

PH35201 高等原子分子物理学★(4)

PH76203 高等量子光学★(4)

PH45201 等离子体电磁流体力学★(4)

PH55205 量子统计理论(上)(3)

PH55206 量子统计理论(下)(3)

PH75202 量子光学★(4)

PH75203 非线性光学(4)

PH76202 前沿光学综合★(4)

PH76210光学原理(4)

2.一级学科专业课

AY15203天体物理中的统计方法(4)

AY15213天文文献阅读(3)

AY15218天文数据处理(3)

AY15220Linux系统与天文软件包IDL(4)

AY16206宇宙大尺度结构(4)

AY15222The Physics and Evolution of Active Galactic Nuclei (4)AY15221 粒子宇宙学(3)

AY24201 射电天文(3)

AY24202 天文参考系(4)

AY24203 高能天体物理(4)

AY24204 现代太阳物理(4)

AY24205 等离子天体物理学基础(4)

AY24206 行星科学前沿与导论(2)

AY24207 现代太阳物理I(4)

AY24208 现代太阳物理II(3)

AY24209 行星遥感(3)

PH15203 弦理论(I)(4)

PH15311 弦理论(Ⅱ)(4)

PH15303 量子场论(Ⅱ)(4)

PH15306 规范场理论(4)

PH14203 粒子物理(I)(4)

PH15304 粒子物理(Ⅱ)(4)

PH15307 高等统计物理专题A—量子统计理论(4)

PH15204 量子多体理论(I)(4)

PH15308 高等统计物理专题B—非平衡态统计理论(4)PH15309 量子多体理论(Ⅱ)(4)

PH15202 原子分子理论(4)

PH16213 弦理论、引力与宇宙学专题(I)(4)

PH16214 弦理论、引力与宇宙学专题(Ⅱ)(4)

PH16204 超对称理论(4)

PH16212 现代量子场论专题(4)

PH16205 标准模型与中微子物理(4)

PH16216 粒子物理中的对称性(4)

PH16206 量子色动力学与强子物理(4)

PH16203 统计场理论(4)

PH16210 原子分子理论专题(4)

PH25701 高级物理实验(4)

PH24215 计算物理(3)

PH24217 原子核理论(4)

PH26202 超对称理论(4)

PH25301 Muon子物理与技术

PH26201 QCD and Quark matter(4)

PH24210 核与粒子物理实验方法(4)

PH34210 原子分子物理实验方法(4)

PH36209 高等量子力学专题(6)

PH36207 近代量子场论专题(4)

PH35701 高级物理实验(2)

PH36201 原子分子导论(4)

PH45201 等离子体物理学基础(4)

PH44202 低温等离子体应用(3)

PH44201 等离子体物理理论(4)

PH45210 非线性等离子体物理导论(4)PH45211 等离子体动力学(4)

PH45213 等离子体数值计算(2)

PH46204 前沿等离子体物理与技术(4)PH56201 高等凝聚态物理(4)

PH55212计算物理(4)

PH55204 群论及其应用(I)(2)

PH55210 重整化群理论(3)

PH55211超导物理(4)

PH55216多体量子理论(4)

PH55224X射线基础(3)

PH74402工程光学(4)

PH75210傅立叶光学导论(3)

PH75213高等线性代数(4)

PH75211统计光学(3)

PH74215激光光谱(3)

CH44202分子光谱学(4)

CH46208单分子化学物理(2)

CH46209高等计算物理(2)

CH44202分子光谱学(4)

MS25201热力学与相平衡(3)

GP25206等离子体的粒子模拟方法(3)

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18

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18年) (全日制) 一、培养目标 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目标是为政府部门、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咨询和研究机构等培养掌握统计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较好的数理基础知识、完整的统计知识架构、扎实的统计应用功底和较强的计量分析能力,并且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能够胜任理论与实际工作的高层次、专业型应用统计人才。 二、招生对象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的人员。 三、学制及学习年限 学制两年,学习年限原则上不超过三年。原则上不受理提前毕业的申请。 四、培养方式 (一) 培养方式采用脱产全日制。 (二) 教学方式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采用课堂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考评方式要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包括考试、平时作业、上机操作、课堂讨论、撰写报告等。 (四) 加强实践环节培养。 (五) 注重职业道德培养。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至少要修满39学分,其中公共课5学分、专业必修课16学分、专业选修课不低于12学分、专业实践6学分。各类课程及学分要求如下:(课程计划表见附表) (一) 公共课(5学分) 1. 公共英语(2学分)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 3. 自然辩证法(1学分)

(二) 专业必修课(每门课2学分,共16学分) 1. 高等统计学 2. 应用回归分析注:含逻辑回归 3. 数据采集方法 4. 实用多元分析 5. 应用时间序列分析注:含高维时间序列 6. 统计软件与计算注:含Python语言初步 7. 大数据分析技术注:含数据挖掘方法 8. 应用随机过程注:含非齐次马氏链 (三) 专业选修课(每门课2学分,要求不低于12学分) 1. 数据处理与可视化注:含数据清洗、变量筛选等 2. 高等风险管理 3. 贝叶斯方法注:含MCMC 4. 文本挖掘注:含网络爬虫技术 5. 实用商业数据分析 6. 临床试验统计方法 7. 金融中的统计模型 8. 分布式统计计算 9. 保险精算 注:对于专业选修课,五个专业方向的选修课建议如下: (1)金融统计方向,建议选修课包含:1, 2, 4, 7 (2)大数据统计方向,建议选修课包含:1, 4, 8 (3)商务统计方向,建议选修课包含:5 (4)生物统计方向,建议选修课包含:6 (5)精算学方向,建议选修课包含:9 (四) 专业实践(6学分) 参加统计前沿专题讲座不少于5次,并且在统计机构、政府或企事业单位的应用统计相关工作岗位实习实践不少于3个月,完成实习周志和实习报告。 六、学位论文要求 学位论文内容应与应用统计实际问题、实际数据或实际案例紧密结合。论文内容应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论文形式提倡案例分析、调研报告、数据分析报告、产品设计、应用统计方法的实证研究等。

XX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模板】

**大学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大学研究生部 2008年6月

目录 **大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专业 (1) **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5)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 (7)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8) 高等教育学学科................................... ............. . . (10)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 (11) 计算数学学科 (12) 应用数学学科 (14) 光学学科 (16) 力学学科 (18) 物理电子学学科 (20) 应用化学学科 (21) 机械工程学科 (22) 光学工程学科 (24) 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 (26)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 .. (28)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科 (30)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 (32) 电路与系统学科 (33)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学科 (35) 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 (36)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 . . (38)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 . (40)

流体机械及工程学科... ....................... ................. .(41)土木工程学科 (43) 水利工程学科 (45) 农业水土工程学科 (48)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 (49)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 (50) 区域经济学学科 (51) 金融学学科..................................................... . .(53)国际贸易学学科............................................... . (54)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 (55) 会计学学科 (57) 企业管理学科 (58) 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 (59) 设计艺术学学科 (61) 制浆造纸工程学科(印刷工程) (62) 食品科学学科(包装工程) (64) 印刷包装技术与设备学科 (66) 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 (68)

统计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统计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年修订) 专业代码: 一、培养目标 为适应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目标,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要求统计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1.应具有较扎实的统计学理论基础; 2.应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研究方法和技巧; 3.应具有较强的学术沟通能力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4.应具备创新意识和独立科研能力; 5.应该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阅读外文资料和用外文写作论文的能力; 6.应具有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进行科学计算以及借助互联网查阅专业资料的能力; 7.身心健康,德才兼备。 二、培养方式与学习年限 .培养方式 采用导师指导为主,导师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模式,通过课堂授课、专题讨论班、专家讲学、课题研究、参加学术报告(会议)等培养方式,使学生成为有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学习年限 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三年。 三、研究方向 实验设计,非参数估计,金融统计,风险管理。 四、课程设置

.课程学习要求 要求每位研究生至少修满学分,其中学科基础课至少修满学分,专业主干课至少修满学分。考核分为考试与考查。必修课进行考试,选修课进行考试或考查。考试成绩按百分制计分,考查成绩采用五级记分制。 2.实践环节要求 实践容包括教案实践(为本科生授课、辅导、批改作业、指导大学生毕业论文等)与科研实践(参与具体的科研项目、科研咨询、课题调研,参加学术报告或学术会议等)。相关的要求见本培养方案有关条目。 3.科研成果数量要求 本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在学习期间至少发表(含录用)篇专业学术论文(除导师外,申请者须排名第一)。特殊情况下,经导师同意并经学院学术委员会认定达到毕业水平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专业代码:081505) (201109版)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2000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点。本学科主要从事海岸与近海工程环境、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近海结构物设计及其运动机理研究,主要研究领域有:海岸与近海工程流体力学;河口海岸动力学;河口海岸演变、港口航道整治规划及海岸河口环境保护;海岸防护工程;海岸与近海岩土工程;港工与海工结构;港口与近海结构设计与动力分析;海岸带规划与管理。本学科目前有教授4人,副教授4人,讲师3人。本学科的实验基地有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江口深水航道试验中心(教学与科研基地)、风浪流水槽、 计算机辅助设计算中 一、培养目标 学位获得者应具备本学科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实践研究、理论分析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能力,能结合与本学科有关的实际问题进行科学研究或担负专门工程技术工作,并取得有创新的研究成果。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 二、主要研究方向 1.海岸与近海工程流体力学 2.泥沙运动力学与河口海岸动力学 3.海岸与近海岩土工程 4. 港口与近海结构设计与动力分析 5. 近海环境与防灾 三、学制和学分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二年半;总学分≥30,其中学位课学分≥19。半脱产硕士研究生经申请 批准其学习年限可延长半年至一年。 四、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开课时间组号备注 学位课G071503 计算方法 3.0 秋 学位课G071507 数学物理方程 3.0 秋

学位课G071532 应用泛函分析 3.0 春 学位课G071536 高等计算方法 2.0 春 学位课G071552 应用近世代数 3.0 春 学位课G071555 矩阵理论 3.0 秋 学位课G071556 近代矩阵分析 2.0 春 学位课G071557 图与网络 2.0 春 学位课G071558 拓扑学基础 2.0 春 学位课G071559 最优化理论基础 3.0 秋 学位课G071560 小波与分形 2.0 春 学位课G071561 偏微分方程数值方法 2.0 春 学位课G071562 基础数理统计 2.0 秋 学位课G071563 时间序列与多元分析 2.0 春 学位课G071564 应用随机过程 3.0 秋 学位课G071565 最优估计与系统建模 2.0 春 学位课G071566 变分法与最优控制 2.0 春 学位课G071567 工程微分几何 2.0 春 学位课G071568 非线性动力系统 3.0 春 学位课G090510 中国文化概论 2.0 春,秋留学生必修 学位课G090511 汉语 2.0 春,秋留学生必修 学位课G090512 自然辩证法概论 1.0 春,秋

学科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模板

机械工程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适用二级学科:080201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080202 机械电子工程、080203 机械设计及理论、 080204 车辆工程) 一、学科简介 学科始建于1954年,现有4个本科专业,2006年与长春理工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2013 年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学科。机械工程学科为吉林省“十一五”重点学科,“十二五”优 势特色重点建设学科,学科设有8 个用于研究生教学、科研使用的创新中心、研究所和实验室,其中省级科研基地 1 个。 学科现有成员32人,其中教授10 人,副教授8人,博士14 人,占43.75%,学科队伍中有教育部机械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1 人,省拔尖创新人才 2 人,省部级优秀教师 2 人,省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硕士生导师16 人,其中长春理工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1人。 机械工程学科跟踪学科的国内外发展趋势,结合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的需求,逐步形成了机械零件传动性能分析与检测技术、机械加工及其自动化研究、机电液控制技术研究、机械数字化设计和先进制造工艺及装备研究等多个具有较强特色和优势的稳定研究方向,本学科在带传动技术、汽车零部件检测技术、自由曲面研抛设计与加工技术、机电控制技术、激光加工微小孔技术、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二、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机械工程学科领域的高层次科学技术人才,毕业后可 从事本学科领域的教学、科研和工程技术工作以及相关的科技管理工作。 1. 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树立科学发展观,勇于追求真理,服从国家需要,立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 掌握机械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学科研究领域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以及良好的学术道德修养,能独立从事本学科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 3. 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能用外文撰写学术论文,具有较好的外语口语交流能力。 三、二级学科与研究方向 (一)080201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1. 精密加工与控制技术 2. 智能磨削测控技术 3. 激光加工技术 4. 机械加工自动化 5. 先进制造工艺及装备 6.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 (二)080202 机械电子工程

应用统计学专业大数据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应用统计学专业(大数据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学科门类:理学 二级类:统计学类 专业代码:071202 英文名称:Applied Statistics(Big data)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数学、统计学和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运用统计方法和大数据处理技术,利用计算机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能在企事业、经济、金融、保险等部门从事数据采集、预处理、数据挖掘、大数据应用分析及开发、数据可视化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专业培养规格 1、知识结构 (1)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2)掌握中外文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3)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顺利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和撰写外文摘要。 (4)具有社会学、文学、哲学和历史学等社会科学基本知识。 (5)掌握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6)掌握政治、形式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基本知识。 (7)具有坚实的数学理论基础。 (8)了解与统计学相关的自然学科的基本知识,具有坚实的统计学和经济学理论基础。 (9)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熟悉统计政策和法规; (10)理解大数据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11)掌握大数据科学与技术的基本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了解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前景、以及相关行业最新进展与发展动态。 (12)具有分布式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大数据技术框架、数据分析与方法、数据挖掘技术、数据可视化技术、并行与分布式计算原理、大数据编程技术等专

业知识。 2、能力结构 (1)具有一定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能力,能够跟踪统计学领域最新技术发展趋势。 (2)具备自主学习、对终身学习有正确的认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3)具有运用统计方法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分析、推断和预测的能力。 (4)能熟练使用统计软件并具备一定的编程能力,并且能正确利用统计思想和方法分析判断软件的计算结果。 (5)具备应用统计方法解决企事业、经济、金融、保险等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 (6)了解相关的技术标准,具有数据处理、分析、呈现等应用技能,具备大数据项目的组织与管理能力。 (7)具有大数据行业领域相关软件产品的应用、大数据系统分析、设计、部署以及维护和管理能力。 (8)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从事大数据领域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有获取最新科学技术知识和信息的基本能力。 (9)具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素质结构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观点。 (2)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良好的文化素养。 (3)具有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团结合作的优秀品质。 (4)具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养成健全的职业人格和对统计的热爱态度以及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和军事训练标准。 三、专业培养规格实现矩阵

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理学院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代码:077103 ) (一级学科:心理学)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满足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应用心理学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的研究型和职业型高层次专业人才。 其中,研究型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集中于理论知识和科学研究技能的培养,能够开展相关专业的高层次学术研究,解决应用心理学的理论问题。 职业型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集中于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的培养,使学生能够运用应用心理学的基础理论,解决生产管理、产品研发、临床咨询等社会实践中的应用心理学问题。 二、学制: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在校学习年限为两年半。 三、主要研究方向: 本专业主要包括如下4个研究方向: 工程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 四、课程学习要求 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应修最低总学分26学分。其中课程学分24学分,读书报告2学分。 在24个课程学分中,公共学位课5学分,专业学位课不低于10学分,选修课不低于9学分。 同等学力或跨学科专业的研究生,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2~3门本学科的本科生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没有补修成绩或补修课程考试不合格者不得进入论文答辩。补修课程不计学分。 五、培养环节要求 研究生读书报告:要求每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做读书报告4次,其中至少公开在系的学术论坛或省级以上专业学会会议做报告1次,其余的读书报告是在导师的组织下进行。所有读书报告应上交书面文本,以便考核。累计完成4次读书报告计2学分。 研究生应该在第二学年的春学期末之前完成论文开题报告。

理学院学院教育与发展心理学专业(代码:077102 ) (一级学科:心理学)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满足我国教育和人才培养需要的,具有教育和发展心理学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研究型和职业型高层次专业人才。 其中,研究型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集中于理论知识和科学研究技能的培养,能够开展相关专业的高层次学术研究,解决教育和发展心理学的理论问题。 职业型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集中于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的培养,使学生能够运用教育和发展心理学的基础理论,解决我国素质教育实践中的心理学问题。 二、学制: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在校学习年限为两年半。 三、主要研究方向: 本专业主要包括如下2个研究方向: 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 四、课程学习要求 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应修最低总学分26学分。其中课程学分24学分,读书报告2学分。 在24个课程学分中,公共学位课5学分,专业学位课不低于10学分,选修课不低于9学分。 同等学力或跨学科专业的研究生,一般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2~3门本学科的本科生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没有补修成绩或补修课程考试不合格者不得进入论文答辩。补修课程不计学分。 五、培养环节要求 研究生读书报告:要求每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做读书报告4次,其中至少公开在系的学术论坛或省级以上专业学会会议做报告1次,其余的读书报告是在导师的组织下进行。所有读书报告应上交书面文本,以便考核。累计完成4次读书报告计2学分。 研究生应该在第二学年的春学期末之前完成论文开题报告。

2017年山东科技大学统计学(数据分析方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统计学(数据分析方向)专业培养方案 Statistics(Data Analysis Specialty) (门类:理学;二级类:统计学;专业代码:071201)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具备一定的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知识的基础上,较全面掌握大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较高的综合业务素质、创新与实践能力,能从事大数据分析、大数据应用开发、大数据系统开发、大数据可视化以及大数据决策等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和良好外语运用能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或继续攻读本学科及其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研究生。 二、毕业要求 本专业是一门涉及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多领域的交叉学科。学生主要学习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打好坚实的数学基础,受到系统而扎实的计算机编程训练,具备较强的数据分析和信息处理能力,能在大数据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从事数据分析管理、系统设计开发、大数据处理应用、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专业学生培养分为两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着重于数据科学理论体系的培养,即发展和完善数据科学理论体系,为数据科学人才培养提供必要的理论和知识基础;第二阶段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即在夯实数据科学理论的基础上,重视培养学生利用大数据的方法解决具体行业应用问题的能力。 本专业毕业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的具体要求: 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职业道德;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 2.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适应能力。 3.具有良好的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科学基础,掌握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统计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技能。

兰州交通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兰州交通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兰州交通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经济管理学院2007年修订方案 研究生处 编 经济管理学院 二00七年一月

产业经济学 (专业代码:020205;授予经济学硕士学位) 一、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 “产业经济学”属经济学门类中“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中的二级学科,也是现代经济学中用来分析现实经济问题新兴的应用经济理论。本学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并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研究态度、开拓创新的精神,能适应各类工商企业、经济管理、政府决策部门需要的高层次、务实型综合管理人才和教学科研部门需要的高层次人才。 研究方向及主要内容: 1. 产业组织理论与政策 “产业经济理论与政策”是产业经济学中最直观地反映学科领域面貌特征、具有较强理论性和应用性综合特色的研究方向。以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分析产业组织及其相关问题,包括产业结构演变与优化,产业组织的变化,产业政策的制定等。通过此方向的学习和研究,为制定和完善有关产业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2. 运输经济理论与运输政策分析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运输经济”作为产业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以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与运输有关的问题。主要包括:运输经济基本理论、运输发展理论、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运输管制、运输补贴、运输与能源和土地利用、运输成本与运输价格,运输技术创新的经济分析,运输业投资及项目评估方法、运输经济信息系统的理论与方法及宏观经济政策研究。 3. 产业经济的综合统计分析 “产业经济综合统计分析”属产业经济学中的计量问题研究,使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更严密、更科学。主要研究适合产业经济分析的统计理论和统计方法,从宏观上对各产业进行计量研究对产业的结构、规模、效益及竞争力进行分析,为决策者提供依据,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量化指标。同时,通过国民经济核算理论的学习,研究各产业和部门核算的理论及方法。 4. 企业理论与战略管理 企业理论是产业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从交易费用、产权和信息理论等视角研究企业存在和企业发展、激励约束机制等。企业战略管理以微观经济理论和产业经济理论为基础,以提高

2020级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模板

中国计量大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20级) 学科培养方案(代码:) 一、学科简介 宋体,小四,行距20磅 二、培养目标 宋体,小四,行距20磅 三、研究方向 宋体,小四,行距20磅 四、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学制为年,学习年限一般为2.5-3年。在规定学制时间内未能修满规定学分或未能完成学位论文,可申请延长学习年限,全日制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不超过4年,非全日制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不超过5年。 五、课程设置及必修环节 攻读本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需获得学位课学分不少于学分,选修课学分不少学分,必修环节学分,总学分不少于学分。详见附表1- 学科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通过国家英语六级(成绩不低于总分的60%)者免修《研究生英语》课程,附表2- 学科必修环节基本要求及考核办法。 六、学位论文工作 详见附表3- 学科学位论文工作。 七、毕业与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满足科研业绩要求,并通过论文答辩者,则准予毕业,颁发毕业证书;经学院审核,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授予学位,颁发学位证书。 科研业绩要求:应取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以中国计量大学为第一单位,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申请授予学术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其英语水平应达到以下条件:通过国家英语六级(成绩不低于总分的60%),或者托业(TOEIC)、托福(TOEFL)或雅思(IELTS)考试成绩不低于总分的60%。英语水平未达到要求的硕士研究生,其科研业绩突出者(指在完成学位授权点培养方案规定科研业绩基础上,再完成学校规定基本科研业绩1项及以上),经学院教授委员会认定可提出学位申请。

应用统计专业硕士培养方案-西南大学

全日制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与要求 1.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养,拥有厚实的统计学理论基础,熟悉某一学科(比如教育统计、金融风险计量分析、应用数理统计) 的基础知识,系统掌握数据收集、处理与分析的能力,能够在金融投资类单位、企事业单位及科研教学部门从事统计调查、数据分析、决策支持和信息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统计专业人才。 2. 基本要求 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受到理论研究、应用技能和统计软件的基本训练,具有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的基本能力,能使用统计软件解决社会领域的实际问题,并形成强有力的调查研究、量化分析和预测决策能力。 毕业生应达到下面基本要求: 1. 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 2. 掌握统计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并熟练应用统计分析软件,具备从事统计数据收集、整理、分析、预测和应用的基本技能; 3. 能够独立从事实际领域的应用统计工作; 4. 掌握一门外语的实际应用。 二、主要方向 1. 教育统计 2. 金融计量与风险管理 3. 应用数理统计 三、招生对象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历)人员。 四、学习方式及年限 全日制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非全日制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其中累计在校学习时间不少于1年。

五、培养方式 应用统计专业硕士培养应注重: 1. 课程与研究报告(或实证分析)并重,讲授与操作结合,突出案例教学; 2. 专题讲座与实践相结合; 3. 采取导师制。采用在校学习与到实际部门的专业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重视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 六、课程设置及必修环节 1. 课程与必修环节设置 实行学分制,总学分31学分。其中公共课5学分,专业基础课6学分,专业方向课12学分,专业实习8学分。

中山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模板-中山大学工学院

中山大学 交通运输工程(085222)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从2017年级开始执行)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为交通运输领域培养高层次的规划、设计、管理与决策的高级专业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具体包括: 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2、掌握交通运输工程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具有从事智能交通系统、交通运输系统规划与管理、交通工程设施设计、交通系统的设计与集成、城市与区域交通的规划与设计、新型交通工具的设计与应用等方面能力;掌握一门外语,具备良好的阅读、理解和撰写外语资料的能力和工程实际中的应用能力 3、具备工程实践技能。全日制实践时间不少于半年,通过课程实验、企业实践、应用研究等方式的时间培训,熟悉交通运输行业工作流程、技术标准及规范,培养独立工作及团队协作能力。 本专业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 (1)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具体包括主要包括:控制、通信、计算机、微电子、信息等技术在交通领域中的交叉集成应用,运输过程自动化与运输信息集成化、智能化,交通物联网及车联网,交通系统智能控制,综合化的交通信息及控制系统。 (2)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具体包括交通运输系统规划,建设与运营管理,综合运输,城市地区及区域交通规划与管理,客货运输需求分析与市场营销理论与方法。

(3)交通安全与环境。具体包括交通运输安全和保障体系、交通运输的安全评价、安全认证以及突发事件应急反应与处置等,以及交通尾气污染和噪声污染的监测、预测、评估和控制等方面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4)交通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具体包括轨道、道路、航道、机场等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与养护。 (5)载运工具运用与管理。具体包括轨道机车车辆、汽车、轮船、飞机等载运工具结构及其运用的可靠性、安全性,在运行过程中的动态性能与环境影响,载运工具的诊断与维护以及新型载运工具结构设计优化和系统控制等理论和技术。 (6)综合运输及其它。具体包括综合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综合交通运输经济与行为分析,运输方式相互衔接中的技术、经济和管理问题,交通发展对社会经济的适应,交通与环保、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诸方面的协调,载运工具、交通环境及各种交通附属设施相互作用。 二、学习方式及学制 学习方式为全日制,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特殊原因不能按期完成学业的可申请延期,但总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5年。 三、培养方式 1、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强化与产业界的联系,促进教学、生产、科研三结合。建立与企事业单位和工程建设单位的合作关系,并聘请相关单位的高级工程师任兼职导师。鼓励围绕工程实践中的重大技术课题,由校企共同制订科研计划和以培养工程型硕士生为重点的人才培养计划,使教学和科研二者紧密地结合起来。 2.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除在校教师外,学院聘请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和教学指导经验的企业资深技术或管理人员参与课程教学,鼓励学生直接参加工程项目实践,完成必要的技术方案设计、系统开发、项目管理等工作,

中南大学统计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统计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专业简介 统计学是关于数据的方法论学科,提供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的各种方法,统计学专业就是培养掌握采集、处理、分析数据的理论和技能的专门人才,我校统计学专业自2000年开始招收本科生。雄厚的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科的教学资源是我们的办学优势,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数理统计基础和过硬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是我们的办学特色。 二、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具有良好的数学和经济学素养、掌握现代统计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能够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分析和处理数据信息的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工商企业、金融投资业和政府部门从事统计调查、信息管理、数据分析、风险评价等应用和研究工作,或在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本专业学生可在商务统计、金融统计和数据分析等方向自主选择专业出口,本专业毕业生除可继续攻读统计学研究生学位外,还特别适合选择攻读数学、生物、金融、经济管理、信息类研究生学位。 三、培养要求 要求本专业学生着重掌握统计学和经济学基础理论与基本方法,此外,还要求对统计学相关学科也要有足够的了解。使其既具有扎实全面的统计学理论知识,又具有运用统计方法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受到比较严格的数学训练。 2.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计算机应用技能,具有采集、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3.掌握社会、经济、金融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具有运用统计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掌握几种主要的数学软件以及统计分析软件,具有较强的统计计算能力; 5.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译能力。 四、主干课程和特色课程 主干课程:数学分析、概率论、数理统计、统计软件、统计学原理、应用随机过程、回归分析、多元统计分析、时间序列分析、计量经济学 特色课程:概率论、统计学原理、抽样技术、多元统计分析 五、学制与学位 标准学制:4 年,学习年限3-6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研究生培养方案

计算数学专业 攻读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从2012级开始实行) 一、培养目标 1.较好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学术修养,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遵纪守法,身心健康,愿为祖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2.掌握扎实的数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专业方向的前沿动态,熟练地掌握使用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受到独立进行科研工作的训练,具有独立地从事本专业科学研究、教学或其他实际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运用该门外国语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科技文献。 二、研究方向 01偏微分方程数值解 02 数值代数 03多尺度建模与计算 04材料计算 05偏微分方程最优控制 06反问题与计算 07科学与工程计算软件 08智能计算 09量子计算 10计算流体力学 11复杂网络理论及其应用 12混沌动力学 13计算生物学 14计算机应用 三、学习年限 1. 本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三年,最长不超过四年,其中课程学习1-1.5年。 2. 提前毕业标准(在校学习时间不少于2年):申请提前毕业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应完成

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和其他培养环节的考核,成绩优秀,创新能力强,必须在本学科的SCI或EI期刊上发表论文一篇,或者在本学科指定的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篇(及以上),其中包括已经收到正式接收函的论文。发表的论文第一作者单位必须是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若是同其他人联名一起发表的中文论文,则要求该学生为第一作者;若联名发表的论文是外文文章,则按国际上对发表数学论文的通用规则,作者排序可以按姓名的字母顺序来排。另外,对导师列为第一作者研究生列为第二作者的也可视为该生为第一作者。若对学位论文发表的合格性若有不同意见,可以由学院学位委员会做最后的仲裁。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见附表) 课程分类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课、选修课及补修课等三类。 第一类:学位课 (1)全校公共必修课:即思想政治理论课和第一外国语。思想政治理论课包括1门必修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36学时,2学分)和1门选修课程自然辩证法概论(18学时,1学分)或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8学时,1学分),第一外国语(72学时,2学分)。 (2)学科通开课:即同一个一级学科的所有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共同学习的课程,包括本学科的科学研究方法论和有共性的专业通开课。 (3)研究方向必修课:即某一研究方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必修的课程。 第二类:选修课 由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组成,公共选修课包括计算机、管理、人文、体育、就业指导等相关课程,学术型硕士研究生选修公共选修课不超过2学分;专业选修课包括本学科内拓宽知识面和深化专业知识的课程、根据研究方向在导师指定下选修的其它课程。 第三类:补修课 补修课指的是本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取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须补修相关课程。补修课不得少于2门,不记学分,但有科目和成绩要求。 3.学分 应修学分总数为 42学分,其中:课程学分总数30学分;实践环节2学分;学位论文10学分。

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模板

*****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模板 (黑体小二) 一、学科专业简介(黑体小四) (宋体五号) 简单介绍专业的发展状况、学术地位、主要研究方向、师资队伍、实验条件、主要科研项目及研究成果,以及其它需要说明的学科优势等内容。 二、培养目标(黑体小四) (宋体五号) 根据教育部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研究生培养的有关规定,在我校培养目标基本要求(附后)的基础上,结合各学位点实际情况,进行修改、补充。一方面对研究生在思想品德、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独立工作能力、实验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提出要求,另一方面要体现本学位点在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的理念和特色。(300字以内) 我校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基本要求 1.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努力贯彻“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 2. 掌握本学科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和专业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独立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 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专业文献、撰写科技论文,具有一定的听、说能力。 4. 身心健康 三、研究方向(黑体小四) 1、(宋体五号) 2、 3、 四、学习年限(黑体小四)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3年,在校最长年限不得超过5年。(宋体五号) 五、培养方式(黑体小四) 采取以导师指导为主,导师与学科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同时注重发挥本院各学科的整体优势。导师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政治思想、业务学习及身体健康,通过言传身教,使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人格修养同步提高。

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方案

刑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专业简介 刑法学是研究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学科。它属于部门法学的范畴,是法学中最重要的二级学科之一。广义的刑法学不仅研究刑法本身和实体的刑法规范(刑法解释学),也研究刑法规范的哲学基础(刑法哲学)、刑法历史(刑法史学)、犯罪的原因与对策(犯罪学)以及刑罚的执行(监狱学)等内容。刑法学的研究能够为国家治理犯罪问题献计献策,因此刑法学的命运是和国家的法治进程紧密相关的,刑法学在国家的法治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个人培养目标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品质良好,积极为社会主义服务。 2、坚实掌握马克思主义法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刑法学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刑法学研究、教学工作或司法实际工作的能力。掌握一门外语。能比较熟练地运用该门外语阅读刑法学外文专业文献。 3、具有健康的体魄。 三、个人研究方向简介 中国刑法学:中国刑法学立足中国实际,研究我国刑法的基本理论、原则、制度、体系以及重点、难点等问题。 四、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为3年,最长不超过4年。不延长学习年限;如确需延长学习年限,本人将提出申请,填写《华中师范大学博(硕)士研究生延期毕业申请表》,经导师和所在院系主管研究生负责人同意,报研究生处审批。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 硕士研究生课程实行学分制,要总学分36~38学分,本人将努力完成。 六、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包括教学实践或司法实践。教学实践的形式可以是讲授本专业课程若干章节、专题或主持课堂讨论,也可以是协助主讲老师辅导答疑、批改作业或指导本科生课程论文设计和毕业论文。教学实践在第2学年进行,时间为四周左右,至少完成4个学时的讲授工作或相当于此量的其它工作,并填写《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教学实践考核表》。司法实践在导师指导下采取集中或者分散的方式进行,在假期或第五学期进行,到城乡进行法律咨询或法律服务或是到政法机关或者律师事务所协助办案。 参加本学科的学术活动8次以上,其中1次是校外学术活动,每次都要有1000字以上的学习报告(由导师和导师组规定具体要求),并填写《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术活动

统计学理学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

《统计学(理学)》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级学科中文名称:统计学(理学)(0714) 一级学科英文名称: Statistics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独立从事统计学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专门人才。掌握统计学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较宽的知识面,能够利用现代化计算工具处理统计资料,对现实中的各种复杂数量关系进行统计建模和数据分析。毕业后可在各级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市场调研、信息处理、投资分析、风险管理等实际工作,以及在高校、科研部门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 二、专业及研究方向简介 统计学是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科学,它研究来自各领域的数据,应用范围极其广泛,随着人们对定量研究的日益重视,统计方法已成为适用于所有学科领域的通用数据分析方法,统计学自身的理论体系也日臻完善。 研究方向: 1. 非线性时间序列分析与应用 本方向运用非参数和半参数方法,对非线性时间序列进行定量研究。通过数学建模、理论分析、参数估计和数值仿真,探讨非线性时间序列动态变化的内在规律。侧重于波动率模型和同积模型的理论及其在经济金融等领域的应用。 2. 社会调查与数据分析 本方向主要研究社会调查中的抽样技术和调查技术,以及复杂数据的分析方法。包括CATI电话调查实务、定性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理论与算法等。该方向已在市场调查、综合测评方面取得大量应用成果。 3.计量经济模型与应用 本方向主要利用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方法,借助各种先进的统计和计量软件,对社会经济现象如宏观经济、金融、产业结构、汇率等进行数据建模、定量测度和分析,寻找经济现象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为预测和决策提供依据。 4.风险管理与保险精算 本方向主要研究金融保险领域的风险识别、风险度量和风险控制等问题。在探讨保险精算基本理论、随机分布理论的基础上,关注损失评估、保费厘定、索

XX大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模板】

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15版) 一级学科:地理学(代码: 0705 )本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学位授予权 一、培养目标 1.硕士生 熟悉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胜任野外工作和实验室分析工作;掌握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统计和数值分析等技能;熟悉科学研究从数据采集到定量分析和学术论文写作的全过程,具有符合规范地完成研究报告、发表学术论文的能力;能够使用一门专业外语进行学术论文写作;胜任与地理学有关的工作,就业面宽广,或具备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基础。 2.博士生 在地理学的一个或几个研究领域中具有较深的造诣,能够提出和解决有价值的科学问题;在基础研究中,具有原创性研究的思维能力,熟悉地理学前沿与动态,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和宣读论文;能够协助导师指导本科生的实习和研究生的研究工作;胜任与地理学有关的研究或管理的较高级岗位工作。 二、学科方向与主要研究内容 (一)自然地理学(硕士)

(一)自然地理学(博士) (二)人文地理学(硕士) (二)人文地理学(博士) (三)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硕士、博士)

(四)自然资源(硕士、博士) (五)自然灾害学(硕士、博士)

(六)全球环境变化(硕士、博士) 三、学习年限 1.硕士生 硕士生实行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为2-3年。按规定修满学分、成绩合格、答辩通过的硕士生可以在2年或2年半完成学业。 2.博士生 博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硕博连读生、本科直博生学习年限为5年,各类博士生学习年限不超过6年。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1.硕士生(最低学分:35分) 注:公共选修课由研究生院培养处组织开设,除一外为小语种的研究生必修二外英语以外,其他研究生可以不修公共选修课。修读的公共选修课可认定1学分。 2.博士生(最低学分:20学分) 注:博士生学位基础课中的方法课由相关院系教授共同讲授;学科前沿研讨课聘请外单位专家进行讲座;高级研讨课由博士生导师组织进行。

统计学专业培养方案

统计学专业培养方案 一、专业历史沿革 同济大学数学系始建于1945年,程其襄、杨武之、朱言钧、樊映川、张国隆、陆振邦等一大批知名专家曾在此任教。解放后,几经国家调整,本系时有间断。于1980年,(应用)数学系正式恢复,陆续引进一批国内外培养的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充实了教学与科研力量。当时只设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概率统计方向含在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内,并且1980年已开始招收概率统计方向的研究生。1999年由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同济大学“统计学”专业并招生。统计专业经过十年的建设成效显著,专业排名已有了很大的提升。在统计理论和统计方法的教学方面,力求结合统计方法在金融、保险、管理等领域的应用,从而使学生提高了运用概率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统计的理论研究方面如半参数统计模型的研究、相依数据的统计模型、不完全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等领域,得到了一系统的研究成果,受到了国内外统计学界的关注。已毕业的学生有在国内外继续深造的,也有很多学生在金融、保险、经济管理、统计信息管理、数据分析等行业成为骨干。 二、学制与授予学位 四年制本科。 本专业所授学位为理学学士。 三、基本学分要求 四、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以统计方法及其应用为研究对象,培养具备良好的基础数学与概率论基础,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思想、理论和方法,具有熟练应用计算机软件处理统计数据的能力,了解某一相关应用领域(如保险、经济、金融等)知识的具有综合应用能力及国际视野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能在企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及金融、保险、医药等部门从事统计调查、数据分析、风险决策、统计信息管理等工作,或在国内外科研、教育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 五、专业培养标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