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地联系观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地联系观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地联系观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地联系观

考点1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点

一、知识梳理

1. 唯物辩证法

(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①唯物辩证法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思想方法。

②唯物辩证法既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科学,也是关于世界永恒发展的科学。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

(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①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②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3)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①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②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易混点归纳】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分歧的三个方面基本观点

根本

观点

具体事例根本分歧

①联系的

观点与孤立的观点的对立②发展的观点与静止的观点的对立③全面的观点与片面的观点的对立唯物辩

证法

主张用联系的、

发展的、全面的

观点看问题

承认

矛盾

(1)“人能群,彼不能群”

(2)“世异则事异,事异则

备变”

(3)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

事物的矛盾性

是否承认

矛盾,是否

承认事物

的内部矛

盾是事物

发展的源

泉和动力形而

上学

主张用孤立的、

静止的、片面的

观点看问题

否认

矛盾

(1)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2)道之大原出于天,天

不变道亦不变

(3)事物中没有矛盾

2.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1)联系的普遍性

①联系的含义: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②联系的普遍性:A.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B.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C. 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2)联系的客观性

①含义: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②体现: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③联系的客观性的基本要求: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3)联系的多样性

①原因: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②表现: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③方法论要求: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误区警示】

(1)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又是有条件的、具体的,联系的普遍性并不等于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2)联系是客观的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也就是说人可以创造联系,但创造联系是有条件的,不能胡乱创造联系。

3.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①整体与部分是相互区别的。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整体和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

②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③方法论要求:我们既应当树立全局观念,还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

【易混点归纳】

整体部分

区别内涵不同

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

数量上看它是一

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

数量上看它是多

地位作用

和功能不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

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

整体

联系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①整体和部分相互依赖。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②整体与部分相互影响。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③整体和部分在一定场合下可以相互转化

【友情提示】

(1)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客观事物普遍联系的一种形式。

(2)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不同于整体功能与部分功能的关系。整体一定大于部分,但整体

功能不一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第一种情形是,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当许多部分按照有序性构成有机整体时,就会产生部分所没有的新的整体功能;第二种情形是,当各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第三种情形是,当部分以无序、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各部分原有的性能得不到发挥,甚至相互抵消,使整体功能小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2)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①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②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A. 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B. 要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C 要注意系统内部结构优化趋向。

③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友情提示】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两者都强调整体性、相互依赖性,但系统还强调层次性、有序性。系统属于整体的一种情况,二者不完全等同;要素是部分的一种表现形式,二者也不能完全等同。更不能把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与系统和要素的关系完全等同。

【总结】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周围其他事物联系的。每一事物都是普遍联系之网上的部分或环节,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把握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才能自觉地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测试题

一、选择题

1.所谓“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在生态系统的定义中,其揭示的哲学观点是( )

A.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C.自然界不受人的主观因素的影响D.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点

2.哲学上的联系概念与社会生活中人们常讲的具体联系之间的关系是( )

①抽象与具体的关系②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③主观与客观的关系④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3.《循环经济促进法》在不同层面上将生产和消费有机地联系起来,这些层面包括:企业内部的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共生的企业生态网络;城市内部的资源循环利用;区域或整个社会的废弃物回收和再利用系统。这体现出世界是( )

A.客观的物质性世界B.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C.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D.一个充满矛盾的复杂事物

4.2010年9月13日~15日,世界经济论坛2010年新领军者年会,即第四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天津举行。温家宝总理在开幕式上指出,中国的发展是开放的发展,中国的开放是长期的、全面的、互利的。一切有利于对外开放的政策,我们都会坚持下去。材料蕴涵的哲学道理有( )

①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多样的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③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④正确的意识决定着客观事物的方向和进程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5.一些人为了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不惜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掠夺式地开采资源。这种错误的做法,破坏了宝贵的自然资源和人们的生存环境。从辩证法角度看,上述事实说明( )

①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②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③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人创造出来的④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④

6.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分为( )

①自在事物的联系②人为事物的联系③主观臆造的联系④真实的联系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7.“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这个典故告诉我们( )

A.不与其他事物相联系的事物是客观存在的B.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不能主观臆造联系C.联系是事物存在的前提条件D.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都相互联系着8.互联网改变着世界,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网上阅读报刊、购物,并能在网上和远隔千里之外的网友就一些问题展开讨论,各抒己见。这说明( ) A.世界上的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直接联系B.人们可以任意改变事物之间的联系C.人们可以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D.事物的联系复杂多样,人们无法具体把握

9.生活中常有这样的说法:乌鸦叫丧,喜鹊报喜;彗星、地震预示国家兴衰;指纹、手相决定人的命运;8是吉利的数字,4是不祥的数字等。其共同错误在于( )

①没有认识到人们可以改变事物之间的联系②不懂得或否认事物联系的客观性

③没有认识到人们可以任意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④用幻想的、虚构的主观联系去代替事物的真实联系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10.目前,在大大小小的城镇饭店里,为了减少疾病的传染机会,人们都使用随手一扔的一次性卫生筷。有关专家指出,这随手一扔的不是一双双木筷,而是一片片森林!专家的看法体现的哲理是( )

A.世界是物质的B.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C.事物的联系是多样的D.世界是变化发展的

11.下列说法中所蕴涵的哲理,与“一着不慎,全盘皆输”一致的是( )

①国兴则家昌,国破则家亡②牙痛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

③头痛医头、脚痛医脚④牵一发而动全身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②③

12.专家指出,目前对青少年的教育,学校、家庭、社会各自为战,难以形成一个有效的帮教网。这给我们的辩证法启示有( )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坚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B.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求我们做到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D.从整体着眼,是解决复杂问题的有效方法

13.循环经济体现了现代的思维模式和活动方式,其哲学依据是( )

①普遍联系是客观世界的基本特征

②系统与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

③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具体的、无条件的

④事物之间的联系能够被发现和利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4.唐代韩愈认为,读一部书,要善于把握各部分的内在逻辑,从而提出纲要,钩出精义。这样,一本书到最后可能变成简单的几张图表,书也就读“薄”了。这表明读书要( ) A.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B.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C.做到解放思想D.坚持实事求是

15.外国的一位心理学家说:“我+我们=完全的我。”其蕴涵的唯物辩证法哲理是( ) A.部分离不开整体,部分在整体中才有意义

B.人生价值只有在集体中才能得到充分实现

C.个人只有融入社会,才能改造主观世界

D.只有搞好局部,才能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人民日报》曾载文指出,促进再就业是个系统工程。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服从大局,以人民利益为重,带着对下岗失业人员深厚的感情去落实有关政策措施,决不能推卸责任,更不能只顾地方、部门自己的利益,对政策打折扣。据此回答16~17题。

16.材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事物的联系是复杂多样的B.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C.世界是客观的D.办事情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

17.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上看,各部门要服从整体,这是因为( )

A.没有部分就没有整体B.部门利益就是整体利益

C.部分离开整体就失去了原来的意义D.部分的变化会影响整体

解析:A项不如C项贴切题意,B项表述不对,D项不是原因。

答案:C

18.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西蒙说:“管理就是决策。”我国一位著名企业家总结自身经验时说:“在一个企业内,如果投资占1分,科技占3分,管理则占6分。”采用科学管理能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这说明( )

①自在事物的联系落后于人为事物的联系②人为事物的联系独立于自在事物的联系

③统筹全局能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④系统具有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特征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9.(2011·上海单科,21)毛泽东说:“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德国的杜林则认为“在事物中没有任何矛盾”。这两种观点分歧的实质是()

A. 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根本对立

B.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根本对立

C.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

D. 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根本对立

20.(2011·新课标,19)我国每年生成的8亿多吨秸秆的综合利用率不高,绝大部分被废弃。某公司深入研究秸秆的材质特性,另辟蹊径,利用秸秆制造生态环保、结实耐用的板材,产品在国内外广受欢迎,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该公司之所以能够捕捉到他人通常视而不见的商机,是因为()

①善于突破事物表面的联系,把握其本质的联系

②善于根据事物之间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③尊重联系的多样性,重视发挥偶然联系的作用

④尊重客观联系,发挥创新观念改造世界的作用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1.(2011广东文综,33)某研究机构发表报告说,他们将14种酶、1种辅酶、纤维

素原料和加热到32摄氏度左右的水“一锅烩”,制造出纯度足以驱动燃料电池的氢气。

据此,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科技创新揭示了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B.研究过程表明没有世界观指导的科研活动是可能的

C.该实验是一种无意识活动到有意识活动的辩证发展过程

D.实验材料之间的联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2. (2011浙江文综,28)考古学好比望远镜,可以让我们远望人类的起点和整个历

史,考古遗物则如同显微镜,可以让我们透视具体的历史事件。这意味着()

①没有对个体的透视整体就难以把握②没有对整体的理解个体就无法认识

③没有实践认识就没有来源④没有认识的指导实践就不能深入

A.①② B ③④C.①③D.②④

23(2011·全国新课标19)我国每年生成的8亿多吨秸杆的综合利用率不高,绝大部分被废弃。某公司深入研究秸杆的材质特性,另辟蹊径,利用秸杆制造生态环保,结实耐用的板材。产品在国内外广受欢迎,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该公司之所以能够捕捉到他人通常视而不见的商机,是因为()

①善于突破事物表面的联系,把握其本质的联系②善于根据事物之间的固有联系建

立新的联系③尊重联系的多样性,重视发挥偶然联系的作用④尊重客观联系,发挥创新观念改造世界的作用

?A.①②B.②③C.②③D.③④

24、“100-1=0”被一些管理学家奉为定律,意在提醒人们防止因1%的错

误导致100%的失败。“100-1=0”蕴含的哲理是( )

①部分决定整体,整体的性质决定于部分的性质 ②整体决定部分,部分的作用取决于其在整体中的地位 ③整体与部分相互制约,关键部分的功能关系整体的成败 ④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部分的作用有时大于整体的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5生活在我国长江流域的中华鲟被誉为“活化石”。2009年10月4日,我国某研究所在世界上第一次成功实现了中华鲟全人工繁殖。这是人类在保护这一濒危物种过程中取得的重大技术突破,具有里程碑意义。从联系的观点看,人工繁殖中华鲟的成功说明 ( )

①离开了人为事物的联系,自然事物的联系就不能实现 ②认识事物的本质联系,能引导事物朝有利的方向转化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人可以创造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 ④离开了事物的真实联系,主观能动性就不能发挥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材料一

表 中国与世界部分经济指标对比

三大产业结构比例(2009年)

研发经费占GDP 比重

单位GDP 二氧化碳排放量(2008年) 中国 10.6:46.8:42.6 1.7%(2009年)

3.5 中国

世界平均

世界平均

3:28:69

2.21%(2007年)

以各产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计算。

材料二 1978年至2010年,我国GDP 总量从3645亿元增长到397983亿元,年

均增长9.87%。“十二五”规划确定我国年均经济增长率为7%。温家宝总理对此曾指出,“7%的发展速度也不算低了”,“真正实现有质量和效益的7%的增长速度,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实现有质量和效益的7%的经济增长是一个系统工程,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说明怎样实现这一目标。

27、(2011安徽文综,37(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1年初,随着“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和《角度篇》在一些国家的热播,“中国形象”成为媒体热议的话题。

话题品牌是国家形象的名片

在现实生活中,提到奔驰轿车,人们会想到德国制造业的高品质;提到海尔电器,人们就会联想到中国商品的高性价比……知名品牌不仅能使企业盈利,而且有利于提升国家形象。这表明企业知名品牌在提升国家形象中具有独特作用。

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回答,企业应如何打造知名品牌?并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知识说明打造企业知名品牌对提升国家形象的作用。

28.《中国的环境保护》白皮书指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保护环境,认为保护环境关系到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长远发展,是造福当代、惠及子孙的事业。多年来,中国政府将环境保护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重大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环境保护。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的?

答案

1—10 41214 12333 11—25 34211 23431 43132

26、【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系统优化的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回答此题首先要明确系统优化的方法包括哪些具体内容,然后结合材料进行具体分析即可。答案的组织一定要做到科学、严谨,表述无误。本题要求学生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掌握解题技巧。

【答案】①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②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立足整体,统筹考虑产业结构,环境等诸多要素;③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形成良好的经济运行秩序;④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不断优化组合影响经济发展的各要素,以实现系统的更大功能。

【解析】本题可分解为两小问。首先,要求从《经济生活》中企业的经营与发展角度阐述企业应如何打造知名名牌。答案应围绕“知名品牌”进行挖掘。可以从提高产品质量、适销对路、诚信经营、树立企业良好的信誉和形象、自主创新、科学管理等角度组织答案。面对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还要从“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角度加以论述。其次,要求运用《生活与哲学》中整体与部分关系的知识阐述打造企业知名品牌对提升国家形象的作用。企业相对国家来说是部分,可以用部分对整体的影响、作用的相关原理及其方法论,结合材料展开论述。

【答案】面向市场,生产高质量商品,提供优质服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科学管理水平,形成竞争优势。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提高品牌效应。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扩大品牌国际影响力。

整体与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

整体的功能。要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企业知名品牌是国家经济实力和文化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企业知名品牌是提升国家形象的重要方式。

28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能否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考查的是知识的运用和迁移能力。解题时应首先阐明原理,并指出其方法论意义,然后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答案:(1)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我国政府将环境保护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重大战略,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环境保护,是事物普遍联系的体现。

(2)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

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保护环境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长远发展,是造福当代、惠及子孙的事业,因此,应把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

唯物辩证法 联系观知识点

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知识点 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1、联系的含义: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普遍性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②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③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区分“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和“任意两个事物都是有联系的” 3、联系的客观性①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含义)②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③但是,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辨析“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而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4、联系的多样性①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多种多样。②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

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 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1、整体和部分的辨证关系区别: ①含义不同,整体是指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②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联系: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①整体由部分构成,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②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要求:①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②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2、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①系统含义,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②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③要求: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但不完全一样

《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七课第1课时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第1课时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学习目标核心素养 1.了解联系的含义。 2.理解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 3.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政治认同:认同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 法的联系观。 2.科学精神: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 辩证法的联系观分析周围的人和事,能 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 一、联系的普遍性 1.联系的含义:事物之间以及事物□01内部诸要素之间的□02相互依赖、□03相互影响、□04相互制约和□05相互作用。 2.联系的普遍性的主要表现 (1)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与□06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2)每一事物□07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 (3)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08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3.联系的普遍性的方法论要求:我们要用□09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避免用□10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二、联系的客观性 1.含义:联系是事物本身□01固有的,不以□02人的意志为转移。 2.分类: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03自在事物的联系和□04人为事物的联系。 3.联系的客观性的方法论要求 (1)从事物□05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2)人们可以根据事物□06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07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08新的联系。

三、联系的多样性 1.含义:事物的联系是□01多种多样的。 2.表现:联系可分为直接联系和□02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03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04偶然联系等。 3.联系的多样性的方法论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善 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05条件。要一切以□06时间、□07地点和□08条件为转移。 思考 Ⅰ.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这种观点正确吗? 提示:此观点错误。(1)所谓联系的普遍性,有两方面含义:每一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从内部构成要素看,是普遍联系的;从与周围其他事物的联系看也是普遍的;从事物发展的历史趋势看,该事物与过去和将来的联系也是普遍的。联系是普遍存在的。 (2)每一事物与其周围事物的联系又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相对的,不能把联系的普遍性理解为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联系着的。否则,就会主观臆造不存在的联系,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条件性、相对性,从而极易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潭。 Ⅱ.“乌鸦叫丧,喜鹊报喜”是事物之间的客观真实联系吗? 提示:不是。这是人们主观臆造的联系,不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 Ⅲ.太空育种作为人为事物的主观联系具有“人化”的特点。这种观点正确吗? 提示:此观点错误。无论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必背知识点之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必背知识点之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知识点1.联系的普遍性 【原理内容】联系是普遍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方法论】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易混易错点: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关键词】关系到、影响、和谐、协调、引起、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等。 知识点2.联系的客观性 【原理内容】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1)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联系。(2)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易混易错点: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无条件的(×) 知识点3.联系的多样性 【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方法论】我们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做到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知识点4.整体与部分的辨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1)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部分处于被支配的地位,服从和服务于整体。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 【方法论】应当树立全局观念,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原理内容】(2)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易混易错点: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部分功能及其变化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整体的功能总是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关键词:东、中、西部与全国、重要组成部分、中央与地方、环节、全局大局局部、地方保护主义】 知识点5.系统优化的方法(标题本自是一个方法论) 【关键词】重要组成部分、中央与地方、中国与台湾、结构调整、系统和要素 【原理内容】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方法论】要着眼整体,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用综合思维的方式来认识事物,统筹考虑,优化组合。 【关键词】结构调整、系统工程、资产重组、优化组合。 (注: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等联系的有关知识,常综合起来考查)经典例题 1(2015年课标卷Ⅰ23)卤水豆腐是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食品。卤水是制作卤水豆腐必需的稳定剂和 凝固剂,其主要成分氯化镁是有毒的,但用卤水点制的豆腐不仅无毒,而且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这表明() ①事物的特性是不变的,其功能是不断变化的②事物的不同特性是由人的不同需要确定的 ③事物的特性是人们建立新联系的依据④事物在不同的联系中会有不同的特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第7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必修4 生活与哲学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京津冀三地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各自优势明显,互补性强,合作开发潜力巨大,建成新的首都经济圈,协同发展,将带动潜力巨大的北方辽阔腹地的发展。这说明() A.事物之间的联系构成事物的发展 B.关键部分的功能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C.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 D.真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解析:京津冀三地本来就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建成新的首都经济圈能够带动北方辽阔腹地发展,这说明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进行推动事物的发展,故A符合题意;B、C、

D三项本身表述正确,但与题意无关。 答案:A 2.2014年2月12日,人民日报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公布发表了题为“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的评论文章。文章指出: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宣传活动,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同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和伟大成就联系起来,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联系起来。下列观点与上述内容所蕴涵的主要哲理一致的是() ①凡益之道,与时偕行②城门失火,殃及池鱼③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④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解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宣传活动要与多个方面联系起来才能收到实效,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①强调与时俱进,体现了唯物辩证的发展观,②体现了联系观,③表明世界是运动变化发展的,④体现了人与己、古与今的联系,故②④符合题意。 答案:D 3.长江,这条令国人骄傲的母亲河,如今满负着污泥浊水,生物资源濒临崩溃,中下游地区近岸水质已经降至饮用水的最低标准。这警示我们()

2018年浙江 《生活与哲学》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练习-最新教育文档

2019年浙江《生活与哲学》第七课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能够体现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是( ) ①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②乌鸦叫丧,喜鹊叫喜③月晕而风,日晕而雨④杀鸡取卵,竭泽而渔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1.【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①项讲的是“预”与“立”、“不预”与“废”之间的联系,故符合题意,可以入选;③项讲的是月晕与风、雨之间的联系,符合题意,可以入选;②④两项是一种主观臆造的联系,事实上并不存在,故不能入选,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A项。 2. 我国古代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为5天),“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这意味着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由于天气干燥,水气蒸发快,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干涸了。“三候”现象表明( ) A. 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 B. 事物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C. 认识事物应基于人的主观需要 D.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联系的普遍性。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之间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三候”现象表明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普遍性;认识事物应从客观的实际出发,而不是从人的主观需要出发,C错误。答案为B 3.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此论述体现的哲理是 A. 联系是普遍的,事物都处在联系中 B. 联系是客观的,人无法建立新的联系 C. 联系是无条件的,任何两个事物都相互联系着 D. 联系是多样的,不同联系对事物存在和发展的作用相似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通过对名言、谚语、古文诗词等传统文化蕴含的哲理的理解,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体现了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处于联系中,A适合题意;联系是客观的,但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新的联系,B错误;联系是普遍的,但联系是有条件的,C错误;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D是错误的。 4. 随着微博对社会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很多政府机构、官员入驻微博,政务微博成为政府发布信息、了

7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山东省沾化县第一中学 刘锋 邮编 256800 第七课 唯物辩证的联系观 【高考考点解读】 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每一事物内部各个部分和各个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任何事物都处于联系当中。 但是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不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1.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人们既不能“创造”事物之间的联系,也不能“消灭”事物之间的联系,而只能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如实地反映它们之间的联系,并在正确反映的基础上整合和利用这些联系。 2.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是说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无法改变。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3.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实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注意以下三个错误观点: ①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人们不能改变事物的具体联系。 ②联系是人的主观意识赋予事物的。 ③人能够改变事物之间的联系,说明联系具有主观性,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原理、方法论总结: 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联系的多样性: 由于世界上的事物是千差万别、无限多样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因此也是具体的、复杂的和多样的。如: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因果联系、整体与部分的联系…… 事物的不同联系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因此,把握事物联系的多样性对正确认识事物有重要意义。 2.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有条件的。(不同的联系对事物存在和发展的作用不同,因此)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我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时,既要注意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觉的主观条件,既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关注事物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总之,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1.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 ⑴整体和部分的相互区别 ①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阶段。②整体和局部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不相同。整体处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处于被支配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⑵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①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整体离不开离开部分;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于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②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2. 方法论要求:处理好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整体属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我们要树立全局观点,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整体离不开离开部分;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于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1.系统的基本特征 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势。 2.掌握系统优化方法必须作到的三个方面: ⑴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也就是要有整体观念,要在整体中去认识部分,在整体中去定位部分的地位、功能和作用,按照整体的目的和要求去发挥部分的作用。最终使整体具有新的功能和作用,使整体的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什么是整体性? 一个系统作为整体,具有其要素所不具有的性质和功能;整体的性质和功能,不等同于其各要素的性质和功能的迭加,而具有放大和创新;整体的运动持征,只有在比其要素所处层次更高的层次上进行描述;整体与要素,遵从不同描述层次上的规律。这便是通常所说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例如:①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就大于钢筋、水泥、沙石的强度之和。②拿破仑说数量小时较多数法国人不敌少数马克留木人,数量大时较少法国人可以战胜较多数马克留木人③人们常说"三个臭皮匠等于一个诸葛亮"⑤反面例子如"三个和尚没水吃",其原因是他们的能量消耗在内耗上。 企业系统中的每一个局部都是企业不可缺少的部分,任何部门都不能独立于企业之外。因此,企业既要根据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赋予子系统一部分权利,但又要强调集中统一指挥,就是这个道理。 ⑵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①系统内部都具有层次等级式的结构。②系统各要素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 如:①空间排列的有序性,具有层次等级结构:如行政系统分为科、处、局、部、委…;军事系统分为排、连、营、团、师、军…运作,班级中,班长、各委员、组长;②有一定的规则和秩序,使整个系统有条不紊地运行:如班规,法律,制度;③时间上的有序性:如烧水,刷壶,刷茶碗,泡茶。 ⑶注重系统内部优化的趋向。——为最好的实现目标而通过改变要素和结构使系统功能最佳。如田忌赛马的故事;战争时的布阵;材料的人工设计等。 ⑷用综合性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认识事物,又要把事物和系统的各部分、各要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最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 案例:教材中59页,宋代冯湛造船事例。

唯物辩证法联系观原理及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联系观原理 及方法论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唯物辩证法(联系观) 1.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联系着;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是相互联系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这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①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②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的多样性 联系具有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这就要求人们想问题、办事情时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4.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整体和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

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1)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这就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2)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5.系统优化的方法

政治生活与哲学第7课练习题(含答案)

《生活与哲学》第七课训练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人民日报载文指出,要紧紧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就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使人民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所蕴涵的哲理是() ①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②尊重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题和基础 ③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④人与自然始终是对立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下列选项能够体现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是() ①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②乌鸦叫丧,喜鹊叫喜 ③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④彗星、地震预示国家衰败 A、③④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3、2008年是奥运年,人们不断听到“奥运年结婚、奥运年生子,有福气”的说法。从哲学上讲,将个人命运同年份联系在一起是不足取的,其依据是() A、想象的联系代替不了事物固有的联系 B、基于主观目的的行为不会产生客观的联系 C、非本质的联系掩盖不了本质的联系 D、联系是客观的,于人的活动无关 4、一则幽默:电视机正在播放举重比赛颁奖仪式,一个运动员登上领奖品,高举起奖杯。爷爷问:“那个举杯子的是谁?”孙子说是重量级举重冠军,爷爷很生气。“还重量级呢,那个杯子我也举得起来!这冠军一定是走后门得来的”。爷爷的评论() A.说明了事物的非本质联系 B.体现了事物的表面联系C.违背联系的客观性,犯了主观随意性错误 D.表明了联系的多样性 5、计算机网络使全球“网民”的联系更加密切、迅速和便捷,地球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地球村”。这说明() 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②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无法改变 ③人们能够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④事物的联系是人们创造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一个男人在社会上可能扮演父亲、儿子、学生、教师、管理者、被管理者等不同角色。这种现象从哲学上说反映了() A、联系的多样性 B、联系的客观性 C、联系的主观性 D、联系的普遍性 7、要继续推进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打破行政区划局限,促进生产要素有序流动和引导产业合理布局,提高区域发展协调性。国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做法() ①坚持了整体与部分的统一②体现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道理③说明我国重视局部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④遵循了系统优化的方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调整农业结构,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据此回答8—9题: 8、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A、整体与部分相互区别 B、部分制约整体,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起决定作用 C、整体功能决定部分功能 D、整体和部分难以界定,相互渗透 9、调整农业结构的哲学依据是() A、只有优化各部分结构,才能使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B、没有整体就没有部分 C、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就是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D、联系的普遍性 10、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主任在总结成功完成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测控任务的经验时指出,参与测控任务的数十个单位,加强科学统筹,注重协同配合,科学整合力量,优化资源配置,形成了一盘棋、一股劲、一条心的良好局面。这启示我们() ①要立足整体,树立全局观念②整体的功能就是部分功能的简单相加 ③要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④整体的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一个木板长短不等的桶能装多少水,既不取决于最长木板的长度,也不取决于各木板的平均长度。这就是著名的“木桶原理”,也叫“短板效应”。从哲学上看,“木桶原理”() A、启示我们要充分重视部分对整体的统率作用 B、启示我们要用综合的思维方法来认识事物 C、说明部分不可缺少,可以用部分代替整体 D、说明只要搞好局部,就能推动整体的发展12.一些大学生在应聘时遭遇“姓氏歧视”。一位“裴”姓同学,就因为这“倒霉”的姓氏失去了即将到手的会计职位,老板说,“裴”和“赔”同音,不吉利。姓“裴”不吉利的认识 A.夸大了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 B.割裂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C.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 D.否认了联系的普遍性 13.我国目前兴建的四大工程——南水北调、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将会继续加强地区经济之间的联系,推动全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段材料说明 A.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联系着 B.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C.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无法改变 D.人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改变事物的联系 14.“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对上述办事方式,其哲学启示为 A.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可取的 B.割裂了整体与部分的联系,是不可取的 C.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矛盾,是可取的 D.割裂了共性与个性的联系,是不可取的当前在企业管理中,人们提出坚持可持续成长管理观,在管理中注重整体优化,讲求系统管理,实行企业系统整体功能优化:注重依靠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市场竞争优势:注重夯实基础管理,讲求管理精细化,实行管理科学化、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回答15—16题。 15.坚持可持续成长管理观体现的哲学道理主要是: A.意识能够正确反映事物 B.坚持发展的观点 C.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D.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16.实行企业系统整体功能优化的哲学依据主要是: A.整体与部分的辩证统一 B.因果联系的客观性 C.事物联系的普遍性 D.事物联系的复杂性 17.近海是海洋水产资源、矿产资源、盐业资源、交通资源、海洋能源、旅游资源最集中,开发效益最大的区域。因此,全面实施海洋综合管理,有序、有度地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对于海洋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海洋防灾减灾能力,加强国防建设,均具有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这启示我们 A.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着眼事物的整体性 B.把握好关键部分也就把握好了整体 C.关键部分功能及其变化决定着整体的功能 D.正确的认识来源于系统优化的方法 18.原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指出:“西方某些资本主义国家,企图排斥、孤立中国是很不明智的,也是不可能的。从哲学上讲这是因为() A.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也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 B.离开了历史联系的分析,就不能正确认识事物

高考政治复习知识点: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高考政治复习知识点:唯物辩证法的联 系观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联系 (1)含义: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特征: ①联系的普遍性 A含义: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联系是普遍的。 B要求:这就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c注意: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但并不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必然的联系。 ②联系的客观性 A含义: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注意: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D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和诡辩论;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③联系的多样性和条件性 A含义: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有条件的。联系的多样性表现为: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 B要求: a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既要看到那些直接的、表面的、眼前的和偶然的联系,又要重视那些间接的、本质的、长远的和必然的联系,全面分析各种联系。 b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与发展的各种条件,重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中间环节。 c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2.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1)相互区别 ①含义不同: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问答题练习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问答题练习 (一)、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知识分析解决问题:4个 1.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地区,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通畅、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充裕,具有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对于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雄安新区的规划是如何体现联系特点的?(9分) (1)联系具有普遍性。雄安新区的规划考虑地理位置、基本条件以及定位体现出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3分) (2)联系具有客观性。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地区,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同时具有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规划建立雄安新区体现了在把握事物固有联系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具体联系。(3分) (3)联系具有多样性。雄安新区的规划,不仅考虑现有的自然条件,还要考虑各种社会环境,这体现了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3分) 2.材料: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港珠澳大桥。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将加强粤港澳地区的经济社会联系,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发展。以此为龙头,带动中南、西南的发展,并将辐射东南亚、南亚,这是中国经济战略布局的一次伟大创举。 请结合材料,说明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体现了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的哪些道理。(12分)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加强了粤 港澳地区的联系。(3分) ②联系具有客观性,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或“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旨在加强地区、区域间的联系,并以此推动经济的发展。(3分) ③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

唯物辩证法知识点 归纳

第二部分:第三单元唯物辩证法(联系6、发展4、矛盾8 、创新3 + 分歧)(共22条原理) 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三个重要范畴:联系、发展、矛盾;以及要求树立创新意识。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的特征。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的特征由矛盾决定,所以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创新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否认矛盾,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Ⅰ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P54 第七课6条原理) ★一、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2、〖方法论〗: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3、〖反对〗:切忌割裂事物之间的联系,用形而上学孤立的的观点来认识和处理问题。 ★二、联系的客观性原理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2、〖方法论〗:①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②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练习题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练习题 1.针对部分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加剧,2019年,相关主管部门多措并举,综合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差别化监管和财税优惠等政策合力,组合发挥信贷、债券、股权“三支箭”作用,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上述举措体现了 A.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当中 B.人为事物的联系受主观意识的支配 C.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建立新的联系 D.要重视偶然联系和必然联系的关系 2.“蜜蜂不食人间仓,玉露为酒花为粮。”有统计显示,在人类利用的1330多种作物中,有1000多种需要通过蜜蜂来传授花粉。通过蜜蜂的异花授粉作用,既能提高授粉质量和作物产量,又能增强种子的生命力,还可以显著减少化学药物的使用。材料表明 A. 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 把握联系多样性对改造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C. 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来建立新的联系 D. 必须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来综合认识事物 3.二环路边,繁花点点,玉泉山下,绿意盎然……八百余公里城市绿道,串起北京的河道、青山和历史文化遗迹,成为人们散步休闲、健身赏景的好去处,在立交桥、环路、地铁奏响的城市旋律中,谱写了一段舒缓的和弦。城市绿道 ①是城市建设中的新事物,实现了新事物与旧事物的相互转化 ②使城市生活与山水田园形成有机联系,提升了城市的整体功能 ②满足了市民休闲需要,说明事物的价值在于对客体需要的满足 ④改善了首都人居环境,体现了城市规划中的人文关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毛泽东说:“战争历史中有在连战皆捷之后吃了一个败仗以至全功尽弃的,有在吃了许多败仗之后打了一个胜仗因而开展了新局面的。”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 处于非支配地位的部分及其变化不影响整体的功能 B. 在一些事物的存在和发展中,整体服从和服务于部分 C. 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D. 只要充分发挥部分作用,就能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5.最近,科学家设计和制造出一种小蛋白,这种小蛋白自我组装成螺旋状的蛋白长丝。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天然蛋白丝,进而研制出自然界没有的全新材料,如超过蜘蛛丝强度的人造纤维等。这表明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选择题练习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选择题练习 1.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超过30%,对全球减贫贡献率逾70%。中国道路得到越来越多国际的理解,中国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逐渐成为国家社会的共识。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依存度日益加深。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越来越得益于中国。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的功能存在于各个部分之中 ②部分区别于整体,整体的状况不一定影响部分 ③部分影响整体,部分的发展有利于整体的发展 ④整体与部分相互依存,部分在整体中的地位是发展变化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漫画《我俩咋老赶不上他》(作者:石松涛)警示我们在工作中要 A.充分运用主观条件 B.果断抓住时机促成飞跃 C.努力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D.勇敢面对前进道路上的挫折 3.全球升温将使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严重威胁人口稠密的沿海地区。全球气候变化越来越受到关注,已经由科学问题变成综合环境、经济、外交等方面的战略问题。这表明 ①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必然的 ②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③自然界总是处在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中 ④地理环境是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4.(2018年高考北京卷政治28)关于建立“京津翼地区城乡中小学图书流动机制”的建议 通过对京津冀地区中小学生图书占有情况的调研,本研究小组发现三地的人均图书占有数量和种类存在差距。为此,我们建议建立“京津翼地区城乡中小学图书流动机制”,鼓励市民捐赠闲置图书,免费借阅,让图书在城乡、地区之间流动。具体方案如下:…… 某校中学生提出的图书流动机制建议: ①可以扩大学生阅读量,有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 ②有利于发挥市场在优化图书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③着眼整体,共享文化资源,促进京津翼协同发展 ④体现了中学生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担当社会责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2016年12月,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上述论断包含的哲学方法论是 ①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②以创新意识作为实践的出发点 ③从一般到个别、再到一般的认识方法④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遵循客观规律结合起来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唯物辩证法(联系观)原理及方法论资料讲解

唯物辩证法(联系观) 1.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联系着;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是相互联系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这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①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②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的多样性 联系具有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这就要求人们想问题、办事情时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4.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整体和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3.7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2018届高考政治第一轮课时练习题

3.7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基础演练 1.科基蛙是生活在大洋洲热带地区的一种青蛙,在原有的生态环境中与其他生物“和平共处”,但在“入侵”夏威夷岛后,科基蛙却打破了那里的生态平衡。这一事例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联系是普遍的,因而具体事物在联系系统中的作用是确定不变的②联系是普遍的,但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特殊的、可变的③联系是普遍的,因而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绝对的、无条件的④联系是普遍的,但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漫画中的小男孩违背了() ①联系的普遍性②联系的可变性③联系的客观性④联系的条件性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2017·临沂模拟] 加快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不仅关系到环渤海地区整体实力的提升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全局,也关系到环渤海和黄河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这体现了() ①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②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③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④局部影响整体,要重视局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4.《淮南子·说山训》中说:“走不以手,缚手不能疾。飞不以尾,屈尾不能远。”这句话表明() A.事物内部各个部分、各个要素之间相互联系 B.无论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是相互联系的 C.人们不能否认和改变事物之间的联系 D.事物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5.[2017·吉安模拟] 一位父亲在生命行将终结时,把他的十个孩儿叫到床前。父亲让孩儿们每人拿起一根筷子,然后用力折,结果孩儿们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将筷子折断了。父亲再让孩儿们拿十根筷子合成一把,然后用力折,结果无论如何使力也折不断这把筷子。“一根筷子容易折,十根筷子坚如铁”的故事,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①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②表明局部之和必定大于整体③注重整体内部优化组合④团结就是力量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能力提升 6.[2016·上海文综卷] 电影《2017》描述了世界末日来临的场面,而日本大地震的爆发、富士山因附近地质活动频繁出现可能喷发的迹象,甚至是由于地月距离接近而出现的“超级月亮”等等这样那样的自然现象,让一些人不由自主地想起了《2017》,以至有人怀疑:世界末日真的快到了么?若你要劝慰这些人,你

最新整理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七课第一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导学案.docx

最新整理高二政治教案《生活与哲学》第七课第一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导学案《生活与哲学》第七课第一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导学案 课前延伸学案 学习目标 1、识记联系的含义、联系普遍性、客观性。 2、理解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以及联系的多样性。 3、重难点把握: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知识梳理 一、联系的普遍性 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2.联系的普遍性 (1)联系的含义: (2)联系的普遍性表现在: 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事物之间) ②每一事物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事物内部) ③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幅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丰富多彩的画面,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整个世界) (3)方法论: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又要看到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二、联系的客观性 1、联系的客观性: 2、联系的客观性分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

(1) (2) 3、联系的客观性方法论要求: (1)我们要从事物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2)联系是客观的,人们可以根据事物联系,改变,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三、联系的多样性 1、事物的联系是的。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2、联系的多样性方法论要求: (1)要求我们。 (2)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既要把握事物的,又要关注事物的;既要认识事物的,又要重视事物的。总之,一切以、、为转移。 四、易错点理解: 1、不要把联系的普遍性理解为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1)所谓联系的普遍性,有两方面的含义:①每一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从内部构成要素看,是普遍联系的;从与周围其他事物的联系看也是普遍的;从事物发展的历史趋势看,该事物与过去和将来的联系也是普遍的。②联系这种关系在世界万物中是普遍存在、大量具有的,因而是普遍的。 (2)每一事物与其周围事物的联系又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相对的。不能把联系的普遍性理解为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联系着的。而应当从事物普遍联系的客观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来把握事物的真实联系。所以认为“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