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代表性传承人采取的保护措施

对代表性传承人采取的保护措施

对代表性传承人采取的保护措施

枣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保护措施

1、成立各种非遗项目学会。自2006年以来,先后成立了“剪纸学会”、“柳编学会”、“唢呐学会”等民间学会,会长由代表性传承人担任,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进行传承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调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工作积极性。

2、利用传统节日举办的各类展览。展览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亲临现场进行传授技艺,传承人的作品给予适当展览空间进行展示,并对传承人作品进行评奖,对优秀作品给予奖励。

3、鼓励传承人参加全国各地的展演活动。利用媒体对传承人的技艺进行宣传推广,通过参加展演活动,大大提升传承人的社会知名度,从而更好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4、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保护基地。由代表性传承人进行管理或直接参与,对非遗项目进行保护和传承人,定期举办技艺培训班,吸引更多人参加非遗项目培训,不断壮大传承人队伍。

5、积极协调社会各界力量筹措资金。对传承人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对在传承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传承人进行表彰和奖励。

枣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2010年7月

文化传承的保护措施

文化传承的保护措施 一、重视传统文化应从政府做起 文化部向社会公示了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名单,这标志着一场“民族文化保卫战”从政府层面开始打响,令人振奋。要保护传统文化首要的是创造环境和条件,来唤醒民众尤其是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保护的自觉意识。传统文化虽然是历史形成的,但是作为一种民众的生活文化,它是自然形成的东西,像滚雪球一样,从原来得很简单的文化逐渐演变发展,最后形成固定的模式与内容。“国家应该在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中起到积极的调和甚至挽救的作用,以立法的形式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位置”。 由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充满着浓厚的人伦亲情,是人的一种认同感、归属感、亲和力的情感需要,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中,充满人情味的、相对休闲的传统文化,将会是人们生活与情感的一种内在调节机制。作为时间的管理者,国家应该在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中起到积极的调和甚至挽救的作用,以立法的形式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位置。以立法形式将传统文化固定下来,以制度化的形式来确定传统文化,久而久之会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归属感,进而产生对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使其内化成一种习惯,最终连接起传统文化的这根千年文脉。 在近年的两会上,不少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纷呼吁增加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让群众有充裕的时间隆重过节,有充裕的时间去继承传统、光大传统,这是保护文化的前提和基础。 没有官方的支持,一味地强调民间保护缺乏支撑力。据悉,在东南亚一些国家,许多的传统节日便都被列为法定假日。既使是香港政府,几十年来也一直在扮演主导角色,拨款资助各社团举办中秋节游艺晚会,从迎月至追月,到场的人皆可免费享受娱乐节目。因而,政府应从袖手旁观到主动参与,积极引导,着力打造保护平台。以立法带动市场作用的积极发挥。

就如何保护、传承传统文化进行对话

李迎新——中国人民大学——如何保护传承传统文化 前段时间表姐结婚,我请假回家参加婚礼,婚礼举办得喜庆、热闹。但一件事情却让我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记得小时候,每次哪家有红白事时,都会邀请村里或邻村的“乐鼓队”前来,但最近几年我发现,传统的由唢呐、箫、笙等组成的乐队被现代的架子鼓、音响等取代了。那些被我们小时候熟知的家伙什儿渐渐不见了踪影。 不得不承认,我们的传统文化正在一点一点从我们身边悄悄消失,在我们为此而感到遗憾和惋惜的同时,我们也要思考:为什么会这样,怎么做才能流传我们宝贵的传统文化? 我们应该看到,政府为此已经做了一些努力。比如成立非物质文化保护组织,通过行政力量挽救、保护传统文化。另外,我认为政府还应加大政策和财政支持力度,给掌握传统艺术的民间艺人以资金鼓励。其次,我建议在中小学校开设相关课程让我们的下一代学习,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再次,政府还应放宽政策,鼓励民间艺术走向市场,通过市场炒作扩大传统艺术的影响力。 媒体作为大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在传统文化白虎山也有责无旁贷的责任。首先,我认为应扩展文化宣传渠道,利用电视广播,平面媒体以及新兴网络媒体等多种手段进行科普式的宣传和推广,也可以组织相关比赛来增加受众。其次,政府出资和媒体合作,拍摄相关影片进行宣传,对于濒临灭绝的传统文化遗产号召全社会有能力人士进行重点保护等等。 保护传统文化是我们全社会没一个人的责任,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什么都可以丢,但我们的传统文化一个也不能丢,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承担起一点责任,从身边做起,为传统文化保护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侯思成——如何保护、传承传统文化 在挽救传统艺术上,政府与媒体在不同角度上各自具有关键性作用,只有两者形成的合力才能最有效地支持和挽救传统艺术。 政府必须充分发挥其官方权威性,从政策角度给传统艺术提供支持。如相关机构为该艺术形式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荣誉,让人们充分意识到其可贵与重要;此外,对传统艺人予以政策性支持。既然大学生创业都有相关优惠政策,已经被认可、证明了的传统艺术、艺人实在不应不闻不问,对相关从业人员颁发头衔(“如XX级艺术家”)并给予津贴补助,对相关行业给予税收、管理费上的削减都极大帮助传统艺术,并让更多的人有更大的理由去学习、继承、传播传统艺术;其三,政府文化产业部分应吸引企业赞助,适当进行评比类活动,在活动中让人们了解已近消亡的传统艺术,发掘其新的价值,并扩大企业自身知名度,一举多得、 从媒体来看,更是有巨大的机会与发展空间。在今日传媒力量巨大的背景下,一次成功的造势(抑或“炒作”)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媒体宣传的方式也很多。其一,寻找传统文化与潮流文化的结合点,为什么传统文化日薄西山:因为它们所体现的价值观、文化内涵已不被主流大众所接受。京剧、白局被年轻一代认为“no fashion”,但又有多少媒体试图从根本扭转其特征而非一些痛心疾首的现状报道?同样是传统艺术,书法不但没有没落,反而日益流行。君不见李宁、耐克等体育品牌中的书法元素?许多新生代艺术家也进行了大胆

关于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调查报告

关于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调查报告 【摘要】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虽然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依旧挂在嘴边,但效果却常常不尽人意。因此需要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将其与时代发展相结合,更好地使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关键词】原因意义解决 我想我要做这个报告的主要原因是从传统文化的发展现状及其意义来考虑的。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最具代表的是中国精神。从小悦悦事件,我开始怀疑我们是不是很好的传承了中国精神;从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我不得不怀疑我们国人的诚信观念;从一条条外国人在他们国家用中文打出的标语(禁止随地吐痰、扔垃圾…),我开始怀疑我们所提倡的道德素质;从外国人见面的热情,我在想我们真的是礼仪之邦吗?当然,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还有:传统节日、文学、手工艺、饮食文化、科学技术…可是,我们看到这些优秀的文化受人们的追捧力度似乎还不及外来文化。国家将几个传统节日定为法定节假日,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人们在某种程度上的不重视,这也就有提上法制日程的必要。对于传统文学,感兴趣的很少。至于,传统科学感兴趣的更是少矣。也许,传统文化中发展势头最好的要数饮食文化了,可是我们看见还是有很多人愿意花高价吃肯德基、麦当劳… 传承与保护优秀传统文化意义重大: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科技、工业、农业的现代

化建设离不开前人积累的优秀经验。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经济的发展需要经验和良好的环境。继承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部分,不仅可以用经验更好地应对现实中出现的问题,而且可以促进诚信交易,从而为经济发展建造一个稳定的环境。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打造良好的经济秩序时促进了经济发展,从而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打下了经济基础。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也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建设全面小康社会需要汲取传统文化中有关经济、政治、文化的经验。传承与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我们个人而言:能够不断地完善我们的人格;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能够更和谐地与人交往… 我想,通过调查来证实一下自己的想法,同时找到有效对策。对象、内容:我这次调查的对象是不特定人群,我想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做的,所以未对对象进行限制。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和找出解决方案及避免答卷者的疲劳,我设计了十一个短小的问题,主要是关于对方是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及对传统文化历史、现状、未来发展的看法。当然还有一些附加性的问题,如教育水平,我想这在某种程度上将会影响人们的态度。经过调查,我发现结果与我预料的几乎差不多,只是少一些偏激性的想法。 这次调查的过程与结果大体上是:首先,为了感受一次全新体验,我尝试了网络调查,不过并不是很顺,粘贴问卷总是粘贴不了。后来,

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摘要]: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它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等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开放程度将进一步加大,为了社会的稳定和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我们需要对传统文化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积极地从中吸取优秀成果,努力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近年来,“洋节”盛行,而对于我们的传统节日,例如端午节,清明节等等民族传统节日却被冷落,不知城市里现在还有多少人自己包粽子,去看赛龙舟?不单在城市,就是在农村,这些节日也在渐渐退去取往日的色彩。因此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必须不惜余力的进行保护,以避免其他国家对我们文化的套用和侵袭。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呼唤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新文化,如何促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文化的影响下达到一定的高度,进而以此推动我们民族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确实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并加以着手解决才行。 [关键词]:传统文化侵袭保护呼唤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其中我国的传统文化作为最为宝贵的财富,经过长期的积淀,深深扎根在中国这块广袤的大地上,它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等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早在2000多年前,就产生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说,以及其他许多也在中国思想史上有地位的学说流派,这就是有名的”诸子百家“。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它的许多珍贵品,许多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好东西。比如,强调仁爱,强调群体,强调和而不同,强调天下为公。特别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之道,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世代相传。所有这些,对家庭、国家和社会起到了巨大的维系与调节作用。①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型的文化,注重道德修养,重视感性,追求的往往是一种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境界,这与注重理性的西方文化有着明显的不同。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伴随着国门的打开,西方的价值观念大量涌入;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市场经济迅速发展。我国的传统价值观念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由原先的一元价值观念即集体主义转向价值实现的多元化,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腐蚀着一部分人的心灵,导致他们渐渐走上歧途。一个社会价值实现的多元化,还必须建立在一定的文化背景基础上,否则基础的动摇必然导致价值实现上的混乱。市场经济中的假冒伪劣现象,不仅仅与制度上的漏洞,法律上的不健全有关,同时也是他们价值观的扭曲的表现,只为追求利益,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讲究诚信也是直接相违背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开放程度将进一步加大,为了社会的稳定和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我们需要对传统文化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积极地从中吸取优秀成果。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doc

文化产业概论论文

浅谈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保护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有日趋淡化、不断异化的趋势,这是目前我国传统文化节日亟需解决的问题。而本文将反思现状并提出保护传统节日的有效策略和途径,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关键词:传统节日,问题,文化,传承,保护。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Traditional Festival Culture Heritage Protection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accelerating, China's traditional festival culture has become the tendency of making light of alienation, and constantly, this is the holiday for our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is article will reflect on the status quo and put forward effective strategies for protecting traditional festivals and the way, worthy of our careful study. Key words: traditional festival,, culture, heritage and protection. 传统节日是一项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它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而如今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社会正面临着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作为民族文化重要载体的传统节日,它的未来发展命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传承与保护我国传统节日文化,是社会许多研究学者一直不断探索研究的课题。 一、传统节日所面临的问题 1、传统节日日趋淡化 从社会发展历史角度来看,城镇化、城市化建设悄悄地改变了沿袭几千年的社会结构,改变了民众的生活方式、生活节奏和人际关系,很多与农业、农村,与那种熟人社会相关联的传统节日,也随之失去了以往依托的节日背景,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阡陌交通的充满田园气息的节味淡了。 而从过节形式来看,传统节日的许多习俗和活动仪式逐渐被人们所摒弃,许多已面临失传。尤其是在现代化高节奏生活压力下,特别是作为年轻人,对传统节日的许多讲究不甚了解。加之有的节日传统仪式复杂,无法满足他们对高效率的要求,所以这加速了传统节日淡化的趋势。虽然有时我们依然会在元宵节吃汤圆,端午节包粽子,但除了吃的形式不减,节日的文化内涵却越来越枯萎,人们参与的热情与日俱减,近乎名存实亡。 从过节的内容来看,文化总是要发展的,传统文化必须适应现代生活的发展,才能够得到延续和发展。随着人们生活的改善,传统春节一些倾向于物质消费方面的习俗和功能已经不能和人们的现代社会生活相适应了。 2、传统节日不断被异化

地方特色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研究

论文题目:地方特色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研究 内容提要 本文通过对中国戏曲的简要介绍和北桥街道地方特色的锡剧的发展史和艺术特点的具体介绍,让大家更好的了解戏曲文化,了解北桥街道“戏曲之乡”的特色戏曲文化,并对当今中国戏曲的保护和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借以对北桥街道“戏曲之乡”的特色文化在保护、传承与发展过程中遇到和将要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和研究解决方案。提出了保护、传承和发展北桥街道“戏曲之乡”特色文化的意见和建议。 第1章中国戏曲的简介及锡剧的具体介绍 1.1 中国戏曲的简介 中国戏曲,在中华民族文艺艺术史及世界艺术宝库里,占有独特的地位。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戏曲的曲调,主要取材于民间音乐,像民歌、词曲歌体、诸宫调等音乐成分,均被广泛吸收。宫调音律不拘一格,民间词曲、新兴的村坊小调,只要相互协调,便可联缀起来。演出时,各行角色都可以唱,其演唱形式亦丰富多样,有独唱、对唱、齐唱等。念白既有韵文式的朗诵,也有口语化的散白,它与歌唱相互搭配,彼此穿插,形成唱念结合的音乐架构。 比较著名的戏曲种类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粤剧、川剧、秦腔、评剧、晋剧、汉剧、河北梆子、湘剧、锡剧、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 1.2 锡剧的具体介绍 1.1.1 锡剧的简述 锡剧,俗称”无锡滩簧”,(据文学记载:清代乾隆至嘉庆年间(1736-1820),无锡、江阴、武进等地城乡已盛行滩簧。)在苏南地区极为流行。解放后,从原有的太湖地区逐渐流传至长江三角洲。五、六十年代,是锡剧“黄金时代”,上海的嘉定、金山、青浦、奉贤等县及浙江的嘉兴、安徽的郎溪等地,有锡剧团四十余个。跃为华东三大剧种之一,列为江苏主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目前,江苏省内有锡剧团十多个。锡剧在民国时期称“新戏”,抗战时期称“文戏”,建国前后称“常锡剧”,至1954年“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后,始统称“锡剧”。 1.1.2锡剧的发展演变 锡剧是在太平天国前后由无锡滩簧和常州滩簧合并发展而成的。在滩簧阶段,一般以它经历的三个重大演变过程来划分的。清乾隆以后,吴语滩簧已盛行。在常、锡一带乡村传唱的男女叙事对唱山歌,逐步与道情、唱春、宣卷相融合而形成的滩簧调,系吴语滩簧的一支,后来又吸收苏南一带“采茶灯“中的舞蹈,逐渐发展成为滩簧小戏,先有小旦、小丑,后又有小生,并从坐唱变为在田头广场作简单动作表演的走唱,化妆极为简单,男角色身穿长衫或短衫,头戴瓜皮小帽或毡帽,手拿折扇(短衫者不拿);女角色身穿短袄、长裙,脸上略施脂粉,头戴假发髻,插绢花,手持方帕,都以“小生、小丑”、“小生、小旦”、“小旦、小丑”为主的“对子戏”,也叫“三小戏”。演出剧目,以反映农村日常生活中的故事为主,反抗封建婚姻和旧礼教的居多,也有一部分是对地主阶级进行嘲讽的,表现朴实、真挚,生活气息浓厚,语言生动风趣,女角色均由男子扮演。声腔仅有[簧调],一把二胡伴奏(有时是扮演者自拉自唱)。此时既无班社,也无班主和职业艺人,纯属农民及乡镇小手工业者自演自娱活动。艺人们称这时期为“对子戏”阶段。道光年间,开始出现了半职业或职业滩簧艺人,

文化的传承发展与保护问题

文化发展与创新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徽风皖韵,源远流长,革故鼎新,潮起江淮。安徽,这片底蕴深厚而生机勃勃的土地,拥有着优秀的历史文化底蕴,安徽山川与文脉齐秀,地灵与人杰竞辉:道家学说、建安文学、徽剧、黄梅戏、花鼓灯等艺术瑰宝具有特殊的风貌和意蕴,需要我们予以重视。整体而言,文化的发展需要我们文化部门践行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化改革的思想,用好市场的力量,创新思想,管放结合,树立服务政府的理念,做好依法行政,做好简政放权工作,具体来说: 1完善文化管理体制。从政府管文化转向政府办文化,健全完善相应的文化体制机制,做到管理上的有法可依,同时要健全正确舆论导线的体制机制,健全网络舆论的引导,构建健康积极向上的良好文化氛围。 2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公平的市场机制,鼓励和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优胜劣汰,促进文化企业的发展,提高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的水平。鼓励非公文化企业和中小微文化企业的发展。健全文化产品评价体系,推出更多文化精品.作为安徽来说,要提炼文化精华,运用新媒体,扩大宣传。提升老百姓的参与度,激发群众文艺热情。比如湖南卫视《偶像来了》其中有一期安徽的节目,就很好的宣传了安徽呈坎

的饮食风俗文化,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3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直接体现文艺为人民服务的一项重大举措,要建立公共文化服务协调机制,统筹建设,促进基本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推动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惠民项目的建设,探索流动文化服务方式,建设数字服务体系。同时,加强“农民文化乐园”“文化惠民消费季”“送戏进万村”“书香安徽全民阅读”等文化品牌的策划、打造、传播,但是建设一定要与群众的文化需求有效对接,使文化服务向城乡基层末梢延伸,要吸纳有关方面代表、专业人士、各界群众参与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与管理,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 4提高文化的开放水平。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引导文化的引进来和走出去工程。积极借鉴吸收国外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引进有利于文化发展的人才,基数和经营管理理念,同时培育外向型文化企业,支持文化企业到境外去开拓市场,交流学习。

非遗传承人相关要求和条件

一、相关要求和条件 (一)原则上仅限于从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推荐代表性传承人, 并符合下列条件: 1完整地掌握该项目的传统知识或特殊技能,并具有传承能力; 2、在该项目领域具有明晰的传承谱系,具有公认的代表性、权威性和影响力; 3、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 (二)以下情况暂不推荐: 1、目前在该项目领域内存在争议的传承人; 2、丧失传承能力、无法履行传承义务的传承人; 3、群体性较强,难以确定其代表性的传承人; 4、专职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收集、整理、研究和管理的在职公务人员。 (三)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因触犯国家法律,被剥夺公民权利者; 2、不具备独立民事资格的公民。 (四)每个项目推荐一至两名代表性传承人。 二、推荐程序 (一)各县(市、区)传承人推荐工作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必须由本人自愿向市级名录项目保护单位提出申请; 2、市级名录项目保护单位按照代表性传承人的条件和标准向县(市、区) 文化行政部门提出该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推荐名单; 3、当地文化行政部门对推荐材料进行审核,提出意见后,逐级报送到市文化行政部门。 (二)申请人属于市级直属单位的,由市级直属单位的主管部门组织专家组

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审核、评议,提出推荐名单和推荐意见后,报送市文化行政部门。 (三)市文化行政部门根据推荐材料,组织专家对推荐人选进行认真评 议,提出推荐名单并在本地主要媒体公示30天,然后将确定的推荐名单 和推荐意见报送市政府。 (四)市政府审批通过,将公布命名为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三、推荐材料 (一)推荐意见:各县(市、区)文体局提出本县(市、区)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推荐名单和推荐意见。 (二)推荐表:一式三份,粘贴个人照片(一寸),WORD格式。光盘三份附电子版照片(一寸)。(见附件) (三)辅助材料:有助于说明被推荐传承人的其他文字、图片、录音、录像光盘等一式三套(份)。

侗族文化传承与保护资料讲解

搜索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首页 简介 新闻 学术科研 论坛 经典展演 服务保障 民族文化研究 首页 > 民族文化研究 > 民族文化研究 侗族传统节日文化及其传承与保护 中国侗族网 2014.08.15 [摘要] 侗族传统节日是侗族人民世代传承下来的一笔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不仅是侗族人民在劳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也是侗族人民和自然生态和谐共处的产物。但是,随着人类现代化进程的逐步加快,侗族传统节日文化受到了多方面的不断影响和全面冲击,使得侗族传统节日文化正面临着被遗忘和淡化的危险。本文就以黎平侗族传统节日文化为窗口,对其价值和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侗族传统节日文化在多元文化共存的社会里如何的传承与保护,才能永葆其文化特色,唱响本土民族文化的主旋律。 [关键词] 侗族;传统节日;传承保护 侗族是一个神奇的民族,如今在这样一个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的社会背景下,伴随着现代化的浪潮,传统的民族文化正经历着历史的变迁,五千年积淀下来的文化传统也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洗礼和考验。作为民族文化载体的传统节日也不例外,其命运亦岌岌可危。长期以

来,侗族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资源藏于深山人未知,就连许多地道的黎平人也知之甚少,确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之憾。 1.侗族分布状况 中国侗族聚居于黔、湘、桂三省交界的毗邻区域,被誉为中国侗乡。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侗族总人口有296.03万人。贵州省黎平县就位于这方钟灵毓神奇疆域的中心腹地,其侗乡府级建制历史最早,(始建于明朝永乐十一年[1413]),至今已有595年的历史。聚居的侗族为全国之最,规模最大,又最有特色,侗族传统文化保存得最为完好,故被誉为“侗乡之都”。 神奇侗乡黎平位于贵州省东南边缘,全县辖25个乡镇,面积4441平方公里,东西宽94公里,南北长112公里,总人口50余万人,其中,侗族人口33.7324万人(2006年黎平县公安局人口年报数据)。是全国最大的以侗族为主体的民族地区,被称为“中国侗族第一县”。它的神奇之处,在于以丰富的生态资源、旅游资源、民间文学艺术文化和区位优势,而成为侗乡腹地。 2.侗族主要传统节日及其价值分析 民族传统节日是一种具有历史的、文化的、艺术的无形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这种文化遗产称为“Traditional and Folk Culture”、“Intangible Heritage”或“Oral and Intangible Heritage”,我国分别把这些译为“传统与民间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是目前侗族地区的节日影响力较小,还不被世人知晓和认可,也还没有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即便如此,侗族的传统节日文化也是一个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侗族人民经过在几千年的劳动过程中积淀下来的一种精神文化,是侗族人民共同创造、共同享受的一种文化,在一个民族中具有不可估量的凝聚力,在本民族区域和本土文化中具有极大的影响力。 2.1侗族主要传统节日 黎平侗族特别以节庆活动的丰富多彩而著称全国,每年的节日集会上百次,大的节日集会多达20余次,月月有节,是“百节之乡”。影响较大的节日主要有:正月的“祭萨节”(侗文:多堂[注音:dangc]),二月的“赶社节”,三月的“花炮”、“摔跤节”(侗文:相白[注音:xangl begx]),四月的“乌饭节”(四月八),五月的“端五节”,六月的“天赐节”,七月的“祭祖”,八月的“赶歌坪”、“芦笙节”(芦笙:侗文为“轮”[注音:lenc]),九月的“鱼冻节”,十月的“祖

非遗文化的保护策略

艺术设计学本科1班李欣怡 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现状 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别于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基本特性,就是它是依附于个体的人、群体或特定区域或空间而存在的,是一种“活态”文化。无论是口述文学及语言、传统表演艺术、传统手工艺技能、传统礼仪节庆等,无不与个体或群体的人的活动(包括展示、表演和传承)紧密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不仅仅是一种物质形态“保存”,而更体现为对那些作为传承载体的传承人的活态的保存。也就是说,正是传承人的存在和发展,才赋予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鲜活和持久的生命力。 当前,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人所面临的困境日益严重。随着经济科技全球化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现代化进程加快,大量产生于农耕文明时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发展环境迅速改变,其消亡速度不断加剧。在这其中,一个突出现象表现为传承人和传承活动难以为继。由于自然和社会等原因,主要以自然人为载体的传承活动受到巨大挑战,其生存状态日益艰难,传承环境不断萎缩,传承活动日益衰退,这一现象近些年来引起各界高度关注。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曾在前些年的调查报告中特别描述了这一现象: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主要表现在:一些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后继乏人,面临失传危险。许多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渐渐消亡;一些传统工艺生产规模缩小,市场萎缩,处境艰难;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发生变化,一些民间艺术不再被人欣赏,有的传统习俗在慢慢消失;青年一代崇尚现代文明,对民族传统和文学艺术逐渐失去兴趣,不愿学习继承;那些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门庭冷落,而这些民间艺人大多年岁已高,如不及时传承,则会使这些“绝技”随着他们的去世而失传甚至灭绝。 这些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日益被重视,支持、保障传承活动的开展也成为政府、社会乃至教育部门一项重要工作。 各级文化部门、社会团体积极开展有关保护传承人活动,建立传承人档案,认定与命名传承人;文化部开展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与命名工作,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颁证仪式; 中国文联、中国民协于2007年6月6日“文化遗产日”举行首次“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命名大会”,全国156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166个民间艺术家获得称号;各省市区也陆续开展了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命名工作;各地政府、社会团体还积极研究和探索保护传承的方式方法,如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建立生态博物馆、以乡镇、村落、社区为单位开展传承活动等等;不少地方政府采取多种措施,给传承人创造条件,提供经费、场地、带徒等支持,为传承活动和人才培养提供资助;鼓励和支持教育机构开展普及优秀民族民间文化活动,规定有条件的中小学应将其纳入教育教学内容等等; 实践经验表明,要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就必须使党和国家所制定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制度化和法制化。当前一个重要和紧迫的任务就是要通过国家立法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制度。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正与政府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积极推进相关立法。目前正在起草中的法律草案初步确立两个重要制度,即名录制度和传承人保护制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而言,这两个法律制度相互关联,密不可分。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主要方法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保护和利用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文

探索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探索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近年来,贵州省委、省政府采取扎实有效措施,积极贯彻落实中央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推进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取得新进展。着力打造少数民族文化对外交流精品,巩固“侗族大歌”这个已有的品牌,向世界展示贵州各民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形势的基础上,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举措,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文化上的高度自觉和政治上的远见卓识,是推进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我们要以省委十届十二次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研究推进贵州多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问题,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文化跨越发展,加快建设文化强省。 贵州是个多民族省份,49个民族中世居民族17个,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8%,仅次于云南和新疆,在全国排位第三。全年民族节日有1000多个,较大的民族节日就有100多个。可以说贵州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丰富、以少数民族为特色的文化发展前景广阔,大力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是增

强贵州文化生命力、凝聚力的根本要求,更是提升贵州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贵州省委、省政府采取扎实有效措施,积极贯彻落实中央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推进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取得新进展。多措并举,着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强化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措施,积极打造少数民族文化精品;大力促进民族体育事业发展;加快公共文化信息覆盖步伐,建立健全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让少数民族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逐步建立健全各类少数民族文化宣传机构,积极开展少数民族文化活动等等。并制定出台了促进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相关文件,制定了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保障了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我们在看到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机遇的同时,也要看到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在少数民族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主要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少数民族文化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伪民俗现象。有些少数民族文化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往往张冠李戴,走入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误区。这种情况在民族服饰、音乐、歌舞的展示中表现最为突出。如“‘跳竹竿’,本是海南黎族劳作后一种放松的形式,可现在在许多地方的民俗旅游中,黎族人跳,瑶族人跳,还有苗族、侗族、土家族也跳,似乎‘跳竹竽’成了所有少数民族的民俗。再如,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旅游

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摘要:当今全球性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正席卷而来。传承与保护“非遗”文化,既是对原生态本质的保护,也是对其进行善本再造,使之融入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在发展中寻求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承传统文化和 民族文化的活性载体,成为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发挥着重要的纽带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人和传承的文化,是生命的文化和生活的美化。我们要全面定位民间文化、民间文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地位,要把这份珍贵的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和利用好,使它与其他文化遗产一样真正与其“半壁江山”的文化地位名副其实。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人;非物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3-0167-02 随着经济和文化的日益全球化,地球上过去那些相对边远和冷落的少数族群的文化生活也日益获得人们更多的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遗产,它以人为载体,以传人为主体,是以动态、记忆、技艺为核心的文化遗产,非

物质文化遗产是活着的遗产,它的传承主体是我们广大的农民。田青教授在“珠海大讲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中说过:我们为什么要保护民俗文化,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民族的DNA。但是,当人们意识到要保护这些“缤纷的色彩”的时候,实际上多样化的文化就已经面临着危机了。我们的所有古老的传统包括民俗,在面对现代化的时候都是弱势文化,不被保护和提倡终将会消亡。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逐渐消失的现状,如何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社会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以下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谈几点看法。 一、从民间文化到非物质文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10月17日在第32届大会上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公约中明确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以下五个方面内容:(1)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无形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实践、仪式礼仪、节日庆典;(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我国从2002年起,文化部、财政部就已启动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已确定了国家保护试点项目40个,并于200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保护法》。我国政府于2004年8月28 日正式批准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所谓的“非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主要方法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主要方法我们身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少,如何保护并去传承它们是当今社会所面对的一个问题,政府部门、社会公民都应当用自己可行的方法去保护它们。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关系到国家的文化安全、社会的和谐发展和民族文化的血脉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一,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西方一些国家极力在全世界推销其思想文化,在文化上推行“单边主义”,威胁到其他国家的文化主权和文化安全。保护不同民族、群体、地域的传统文化,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成为国际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已意识到保护本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第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提高全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从古到今,从中国到国外

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方式及过程,我们可以看出人在这里面起一个主导作用,人的素质的高低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受保护程度的高低。很多学校不大注重学生传统道德品质,民族意识的培养。相反外来文化在中国社会流传开来,现在的学生流行的是过洋节日,对国外的东西十分推崇。当然,这是一个无法改变的现实。我们能做的就是希望他们在接受外来文化时,不要忘记中国人自己的文化,不要忘记我们自己的民族风俗,不要忘记保护我们自己非物质文化遗产。 加强立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纳入法制轨道。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并且兼具人文价值与资源价值;公法保护有利于守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文价值,而私法保护则有利于维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应秉承人文价值至上的原则,以公法保护为主,同时兼顾资源价值,以私法保护为辅,公法保护与私法保护相互补充、相互协调,共同构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模式,这是法律所能提供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力量。长期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国主要是采行政保护模式,如《文物保护法》、《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以及云南、贵州、福建、广西等省颁布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2002年向全国人大递交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法》建议稿(2004年全国人大将法律草案的名称调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也是公法模式,但在2007年重新提交给国务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增加了私权保护的内容。在《草案》总则部分,其以“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民族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

旅游中民族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袁崇方 08级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20081640410 摘要:民俗本真就是体现的是一个民族的真正的文化。民族文化成为旅游资源与民族本身的本真特征密不可分的。随着旅游业的飞跃发展,以及旅游者的大量涌入,使得地区民俗文化“商品化”日趋严重。美国旅游人类学家格雷认为:在旅游经济中,出于赚钱的目的,任何可以合法地吸引外来游客的文化因素,都可以被包装,被定价、作为商品提供和出售给游客,文化被当做商品来买卖。舞台化是商品的重要形式之一。 关键词:开发中保护、原始性、追求本真 一、旅游发展对当地民俗文化的影响 旅游商品化,基于一种现代经济领域发展趋势的潮流之一,在广大少数民族地区也随之出现,并在旅游业迅速发展过程中逐渐成为民族地区获得经济收益的主要途径。在发展旅游过程中,有很多的例子可以的出结论。例如我家乡所在地 位于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之间的泸沽湖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湖边的居民主要为摩梭人,也有部分纳西族人和来自木里的少数藏族,摩梭人至今仍然保留着母系氏族婚姻制度(阿夏走婚制)。自开发以来: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包括我们国内的、国外的游客。使得泸沽湖地区迅速发展起来,旅游大量增收,使得湖畔地区的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泸沽湖和永宁地区的收入差距就拉开了。泸沽湖湖畔居民的收入是永宁地区的两倍甚至是三倍(来自宁蒗旅游局统计的的数据)。然而泸沽湖吸引力不仅是那碧波荡漾的泸沽湖湖水,最主要的一个就是当地的民俗文化,独特的摩梭母系氏族婚姻制度。【1】摩梭人世代生活在泸沽湖畔,他们至今仍保留着由女性当家和女性成员传宗接代的的母系大家庭以及“男不婚、女不嫁、结合自愿、离散自由”的母系氏族婚姻制度(俗称走婚)。在全人类都普遍实行一夫一妻制的今天,在泸沽湖却仍然保留着古代早期对偶婚特点的“阿夏”婚姻形态。独特就在这里,许多人怀着好奇的欲望来到云南的泸沽湖看看这个特殊的民族的生活和习俗。 然而由于导游及商家的吹捧使得泸沽湖发展前途是令人担忧的。随着导游的大肆肆无忌惮的乱宣传,以及一些商家的利益欲做了夸大其词,以及一些列类的宣传,对泸沽

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申报表

附件2 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申报表 项目类别: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人姓名: 所在单位/主要开展传承活动地区: 省、自治区、直辖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二○一五年十月

注意事项及填表说明 一、注意事项 (一)封面中“项目类别”及“项目编号”、“项目名称”按已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类别、编号及名称正确填写。项目类别分别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 (二)表格除签字外,一律用电脑填写,内容应准确、完整、真实。签字、盖章不得复印、打印。 二、填表说明 (一)“姓名”及“出生年月”均与身份证信息保持一致。姓名如与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公布文件中不一致,请于身份证姓名后用括号标注,如加克·多尔吉(加·道尔吉)。 (二)“个人简历”中,简要填写申报人的工作、学习及与该项目有关的学艺、实践经历。 (三)“传承谱系及授徒传艺情况”中,以文本形式填写包括申请人在内的至少三代传承脉络。建议格式为第一代:张三、李四、王五、赵六;第二代:张小三(师傅张三)、张小四(师傅张三)、李小四(师傅李四)、王小五(师傅王五)、赵小六(师傅赵六);第三代:以此类推,填写至申报人本人及现有弟子。 (四)在“省级专家评审委员会评议意见”栏目中应填写有针对性的专家评审意见,如概括申报人在该项目领域里独特的技艺表现形式等。

姓 名 性 别 2寸彩照 民 族 出生年月 (以身份证为准) 身份证号码 文化程度 职 业 职务/职称 联系电话 电子信箱 通讯地址 邮 编 从艺起始年 认定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时间(具体到年月) 个 人简历

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然而近些年不少的中国人觉得年味儿越来越淡了,更多人愿意去过西方的节日。就拿圣诞节来说,每到圣诞节前后各大商场都会弥漫着圣诞的气息,圣诞树圣诞老人随处可见,不少的中国人也会以西方的方式来庆祝圣诞节。然而到春节来临,贴对联,蒸扣碗,吃祭灶糖,这些活动在人们心中也淡化了不少,以前年三十晚上各地都会放鞭炮来庆祝春节,可是由于鞭炮对空气环境和人身安全的影响各地都颁布了禁鞭令,这更加使得中国人觉得过年没意思。的确,近年来,中国传统节日与外国节日的冲突和较量的过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现象是个不争的事实,因此社会各界也都在高呼捍卫中国传统节日的崇高地位,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节日。但是,怎样来达到这个目的,这是值得人们深思的。 一、中国传统节日的形成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我国的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1]每个传统节日都有自己的形成历史。 春节 是中国人一年中最隆重的传统佳节。过去春节被称为新年,因为中国历史上一直沿用的农历这天是正月初一,为新一年的开头。据记载,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它是由虞舜兴起的。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继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天当作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国采用公历纪年,农历新年便改称春节了。虽然各地风俗不同,但每逢春节各家各户无论贫富都张灯结彩,孩子们都穿上崭新的衣服,寓意新年新气象。吃饺子、贴春联、放鞭炮,都是春节的传统习俗,当然大年三十晚上的春晚,也成了现在中国人春节晚宴的一道硬菜了。 元宵节 正月十五过元宵节,因其在一年的第一个月(元)的十五日夜(宵)取名而来。其又名灯节,道教称上元节,元夕节。相传汉文帝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并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这是春节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孩子们提着花灯在院中玩耍,夜空被绚丽的烟花点亮。美丽的烟花,美丽的元宵佳节。 清明节 古时也叫三月节,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起源于寒食节风俗。相传是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为纪念忠臣介子故将这一天定位为寒食节,后来因为和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