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化学 专题3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 第1单元 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第2课时)石油炼制 乙烯学

高中化学 专题3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 第1单元 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第2课时)石油炼制 乙烯学

高中化学 专题3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 第1单元 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第2课时)石油炼制 乙烯学
高中化学 专题3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 第1单元 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第2课时)石油炼制 乙烯学

石油炼制乙烯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1.下列关于石油加工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通过石油分馏可得到乙烯等有机化工原料

B.石油裂化的目的是提高汽油等轻质油的产量和质量

C.石油裂解的原料是石油分馏产物,包括石油气

D.石油炼制过程包括物理过程和化学过程

【解析】石油分馏无法获得短链不饱和烃。乙烯只能通过石油裂解加工获取。

【答案】 A

2.关于裂解和裂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裂解与裂化的产物都含有不饱和烃

B.裂解与裂化都是为了得到气态烃

C.裂解与裂化的原料都是石油分馏产品

D.裂解与裂化都是使相对分子质量大的烃断裂为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烃的过程

【解析】裂解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乙烯、丙烯、丁二烯等气态烃作为石油化工原料。裂化的目的是将重油断裂为裂化汽油,提高汽油的产量。

【答案】 B

3.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乙烯分子的组成和结构推测含一个碳碳双键的单烯烃的通式为C n H2n

B.分子式为C3H6的烃分子一定含有碳碳双键

C.从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可知乙烯分子的碳碳双键中有一个键不稳定,易发生断裂

D.乙烯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与甲烷不同的原因是乙烯的含碳量高

【解析】B项中分子式为C3H6的烃分子可以形成环状结构:△,分子中无碳碳双键。

【答案】 B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的原理相同

B.通过加成反应、取代反应都可以生成CH3CH2Cl

C.乙烯具有可燃性,在点燃前要验纯

D.乙烷中混有的乙烯可用溴水除去

【解析】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发生的是氧化反应,而使溴水褪色发生的是加

成反应,原理不相同。

【答案】 A

5.能证明乙烯分子里含有一个碳碳双键的事实是( )

A.乙烯分子里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2

B.乙烯完全燃烧生成的CO2和H2O的物质的量相等

C.乙烯容易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且1 mol乙烯完全加成需要消耗1 mol溴单质

D.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解析】分子里含有一个碳碳双键时,1 mol该分子只能与1 mol氢气或1 mol卤素单质加成。

【答案】 C

6.乙炔分子CH≡CH加成可以得到CH2===CH—C≡CH(乙烯基乙炔),该物质是合成橡胶的重要原料。下列对该物质的判断中错误的是( )

【导学号:39700046】A.该物质既是CH2===CH2的同系物,又是CH≡CH的同系物

B.该物质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使溴水褪色

C.该物质与足量的氢气加成后,只能生成一种物质

D.该物质的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解析】该物质既含又含—C≡C—。与乙烯、乙炔的结构都不相同,不是它们的同系物;该分子结构决定该物质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使溴水褪色;该物质与足量的氢气加成后,只能生成一种物质即丁烷;该物质的分子相当于CH2===CH2分子中的一个H原子被—C≡CH代替,而—C≡CH为直线形,则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故B、C、D正确,A错误。

【答案】 A

7.制取一氯乙烷最好采用的方法是( )

A.乙烷和氯气反应

B.乙烯和氯气反应

C.乙烯和氯化氢反应

D.乙烷和氯化氢反应

【解析】本题考查了烷烃的取代反应和烯烃的加成反应的区别。乙烷和Cl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一系列取代产物,是混合物,A项不可行;乙烯和Cl2发生加成反应如下CH2===CH2

+Cl2―→,得到的是1,2-二氯乙烷,与题意不符;乙烯和HCl发生加成反应:

CH2===CH2+HCl(一氯乙烷),符合题意;乙烷和HCl不发生反应。故答案为

C项。

【答案】 C

8.下列各反应中不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解析】本题的难点是对C项的判断,反应物分子里有一个不饱和碳原子,而另一个不饱和原子是氧原子。反应是H2分子里的氢原子跟反应物分子里的不饱和原子直接结合的反应。由此可知,C项是加成反应。

【答案】 D

9.由乙烯推测丙烯(CH2===CHCH3)与溴水反应的产物是( )

A.CH2Br—CH2—CH2Br

B.CH3—CBr2—CH3

C.CH3—CH2—CHBr2

D.CH3—CHBr—CH2Br

【解析】加成反应中不饱和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即所加的两个溴原子分别加在碳碳双键两端的碳原子上,结构简式为CH3—CHBr—CH2Br。

【答案】 D

10.实验室可通过加热酒精和浓硫酸的混合物制乙烯,其副反应常伴有SO2产生,SO2也能使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褪色。

请回答:

(1)SO2使溴水褪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C2H4使溴水褪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

(2)检验C2H4中含有SO2的方法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除去SO2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检验SO2是否除尽的方法为

高中化学有机物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有机物知识点总结 1、各类有机物的通式、及主要化学性质 烷烃CnH2n+2 仅含C—C键与卤素等发生取代反应、热分解、不与高锰酸钾、溴水、强酸强碱反应 烯烃CnH2n 含C==C键与卤素等发生加成反应、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聚合反应、加聚反应 炔烃CnH2n-2 含C≡C键与卤素等发生加成反应、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聚合反应 苯(芳香烃)CnH2n-6与卤素等发生取代反应、与氢气等发生加成反 应 (甲苯、乙苯等苯的同系物可以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 卤代烃:CnH2n+1X 醇:CnH2n+1OH或CnH2n+2O 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主要抓官能团的特性,比如,醇类中,醇羟基的性质:1.可以与金属钠等反应产生氢气,2.可以发生消去反应,注意,羟基邻位碳原子上必须要有氢原子,3.可以被氧气催化氧化,连有羟基的碳原子上必要有氢原子。4.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 5.可以与氢卤素酸发生取代反应。6.醇分子之间可以发生取代反应生成醚。 苯酚:遇到FeCl3溶液显紫 色 醛:CnH2nO 羧酸:CnH2nO2 酯:CnH2nO2 2、取代反应包括:卤代、硝化、卤代烃水解、酯的水解、酯化反应等; 3、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混和物总质量一定,完全燃烧生成的CO2、H2O及耗O2的量是不变的。恒等于单一成分该质量时产生的CO2、H2O和耗O2量。 4、可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如下,但褪色的原因各自不同: 烯、炔等不饱和烃(加成褪色)、苯酚(取代褪色)、醛(发生氧化褪色)、有机溶剂[CCl4、氯仿、溴苯(密度大于水),烃、苯、苯的同系物、酯(密度小于水)]发生了萃取而褪色。较强的无机还原剂(如SO2、KI、FeSO4等)(氧化还原反应) 5.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的物质有: (1)含有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苯的同系物 (2)含有羟基的化合物如醇和酚类物质 (3)含有醛基的化合物 (4)具有还原性的无机物(如SO2、FeSO4、KI、HCl、H2O2 6.能与Na反应的有机物有:醇、酚、羧酸等——凡含羟基的化合物 7、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有机物: (1)酚:(2)羧酸:(3)卤代烃(水溶液:水解;醇溶液:消去)(4)酯:(水解,不加热反应慢,加热反应快)(5)蛋白质(水解)

备战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训练-认识有机化合物练习题附答案

备战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训练-认识有机化合物练习题附答案 一、认识有机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当1mol某气态烃与2mol Cl2发生加成反应时,分子中的不饱和碳原子全部转化为饱和碳原子,所得产物再与4mol Cl2进行取代反应后,生成只含C、Cl两种元素的化合物。则该气态烃是( ) A.乙炔B.乙烯C.丁二烯D.丙炔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1mol该气态烃与2molCl2发生加成反应时,分子中的不饱和碳原子全部转化为饱和碳原子,说明分子中含有2个C=C或1个C≡C键;所得产物再与Cl2发生取代反应时,若将氢原子全部取代,需要4mol Cl2,根据取代反应原理可知,该烃分子中加成产物含有4个H,即原烃中含有H原子为4,只有丙炔符合,故答案为D。 2.由环已烷、乙醇、乙醚组成的混和物,经测定其中碳的质量分数为72%,则氧的质量分数为 A.14.2% B.16% C.17.8% D.19.4% 【答案】A 【解析】 【分析】 环己烷的分子式为C6H12可以改写成(CH2)6,乙醇的分子式为C2H6O可以改写成 (CH2)2·H2O,乙醚的分子式为C4H10O,可以改写成(CH2)4·H2O,所以该混合物可以看成CH2与H2O构成的。 【详解】 由于该混合物中C的质量分数为72%,所以CH2的质量分数为: 12 72%=84% 14 ÷,那么 H2O的质量分数为:1-84%=16%,O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6 16%14.2% 18 ?≈,A项正 确; 答案选A。 3.下列有关物质结构或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三联苯与四联苯互为同系物 B.可用燃烧法鉴别环乙烷、苯、CCl4 C.分子式为C5H10的烃存在顺反异构体

第一章 认识有机化合物(全章教案)

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认识一些重要的官能团。 2、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依据和原则。 【过程与方法】 根据生活中常见的分类方法,认识有机化合物分类的必要性。利用投影、动画、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演示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和分子模型,掌握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相似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有机化合物分类的学习,体会分类思想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点 认识常见的官能团;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 三、教学难点 认识常见的官能团,按官能团对有机化合物进行分类 四、教学过程 【引入】师:通过高一的学习,我们知道有机物就是有机化合物的简称,最初有机物是指有生机的物质,如油脂、糖类和蛋白质等,它们是从动、植物体中得到的,直到1828年,德国科学家维勒偶然发现由典型的无机化合物氰酸铵通过加热可以直接转变为动植物排泄物——尿素的实验事实,从而使有机物的概念受到了冲击,引出了现代有机物的概念——世界上绝大多数含碳的化合物。有机物自身有着特定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导致了其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上的特殊性。研究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制备方法与应用的科学叫有机化学。 我们先来了解有机物的分类。 【板书】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师:有机物从结构上有两种分类方法:一是按照构成有机物分子的碳的骨架来分类;二是按反映有机物特性的特定原子团来分类。 【板书】一、按碳的骨架分类

链状化合物(如CH3-CH2-CH2-CH2-CH3) 有机化合物 脂环化合物(如) 环状化合物 芳香化合物(如) 【板书】二、按官能团分类 表1-1 有机物的主要类别、官能团和典型代表物 双键 醚键 醛基 羰基 羧基 酯基 【随堂练习】按官能团的不同可以对有机物进行分类,你能指出下列有机物的类别吗?

高中化学常见有机物的鉴别与分离

高中化学常见有机物的鉴别 1.含有炔氢的炔烃: (1)硝酸银:成炔化银白色沉淀 (2)氯化亚铜的氨溶液:生成炔化亚铜红色沉淀。 2.烯烃、二烯、炔烃: (1)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红色腿去 (2)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腿去。 3.小环烃:三、四元脂环烃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腿色 4.卤代烃:硝酸银的醇溶液,生成卤化银沉淀;不同结构的卤代烃生成沉淀的速度不同,叔卤代烃和烯丙式卤代烃最快,仲卤代烃次之,伯卤代烃需加热才出现沉淀。 5.醇: (1)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鉴别6个碳原子以下的醇); (2)用卢卡斯试剂鉴别伯、仲、叔醇,叔醇立刻变浑浊,仲醇放置后变浑浊,伯醇放置后也无变化。 6.酚或烯醇类化合物: (1)用三氯化铁溶液产生颜色(苯酚产生兰紫色)。 (2)苯酚与溴水生成三溴苯酚白色沉淀。 7.甲酸:用托伦试剂,甲酸能生成银镜,而其他酸不能。 8.羰基化合物: (1)鉴别所有的醛酮:2,4-二硝基苯肼,产生黄色或橙红色沉淀; (2)区别醛与酮用托伦试剂,醛能生成银镜,而酮不能; (3)区别芳香醛与脂肪醛或酮与脂肪醛,用斐林试剂,脂肪醛生成砖红色沉淀,而酮和芳香醛不能; (4)鉴别甲基酮和具有结构的醇,用碘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黄色的碘仿沉淀。 9.胺:区别伯、仲、叔胺有两种方法 (1)用苯磺酰氯或对甲苯磺酰氯,在N a O H溶液中反应,伯胺生成的产物溶于N a O H;仲胺生成的产物不溶于N a O H溶液;叔胺不发生反应。 (2)用N a N O2+H C l: 脂肪胺:伯胺放出氮气,仲胺生成黄色油状物,叔胺不反应。 芳香胺:伯胺生成重氮盐,仲胺生成黄色油状物,叔胺生成绿色固体。10.糖: (1)单糖都能与托伦试剂和斐林试剂作用,产生银镜或砖红色沉淀; (2)葡萄糖与果糖:用溴水可区别葡萄糖与果糖,葡萄糖能使溴水褪色,而果糖不能。 (3)麦芽糖与蔗糖:用托伦试剂或斐林试剂,麦芽糖可生成银镜或砖红色沉淀,而蔗糖不能。 混合物的分离提纯 ⒈固体与固体混和物,若杂质易分解,易升华时用加热法;若一种易溶,另一种

高中化学专题1认识有机化合物第1单元有机化学的发展与应用学案苏教版

第一单元有机化学的发展与应用 1.了解有机化学的发展史。 2.了解有机化学在生产、生活、科技与能源方面的重大作用。 教材整理1 有机化学的发展 1.19世纪初,瑞典化学家贝采利乌斯提出有机化学的概念。有机化学即研究有机化合

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制备方法与应用的科学。 2.19世纪中叶以前,科学家提出“生命力论”,认为有机物只能由动物或植物产生,不可能通过人工的方法将无机物转变为有机物。 3.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用无机盐氰酸铵(NH4CNO)合成了尿素[CO(NH2)2],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由无机化合物合成有机物,尿素的人工合成开启了有机合成的大门,动摇了“生命力论”的基础。此后,其他化学家又以无机物为原料合成了醋酸、苹果酸、甲烷、乙炔等有机化合物,使人们彻底摈弃了“生命力论”。 4.1965年,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有机化学研究所和北京大学化学系三个单位协作,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 (1)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 (2)NH4CNO与CO(NH2)2互为同分异构体。( ) (3)有机物只能由动、植物产生,不能通过人工合成。( ) (4)醋酸、苹果酸、甲烷、CO、HCN均为有机物。( ) 【答案】(1)×(2)√(3)×(4)× 教材整理2 有机化学的应用 1.在人类衣食住行所需的物品中,有许多来源于天然有机物,如糖类、油脂、蛋白质、石油、天然气、天然橡胶等。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药物等合成有机物广泛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2.有机物在维持生命活动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例如,依靠酶的催化作用,人体将食物消化,并将一些简单分子合成生命活动所需的生物分子。 3.药物化学已经成为化学的一个重要领域,世界上每天都会合成出的备选药物大多数是有机化合物。

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知识点复习

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知识点复习 考点1:有机物的特点 1.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的划分 无机化合物(简称无机物)通常指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无机物包括酸、碱、盐、氧化物等,另外,单质也属于无机物。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是一类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比如烃及其各种衍生物就是我们常见的有机物。 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少数含碳化合物性质更像无机物,所以将它们划分为无机物的范畴。中学常见含碳无机物有: 2.有机物的特点 在结构上: 在性质上: 在反应上: 考点2: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和结合方式 1.C原子的成键特点 (1)通常以共价键与其它原子结合——所以有机物多数是共价化合物。 (2)总是形成4个价键——是有机物种类繁多的一个重要原因。 (3)C原子的价键具有一定的空间伸展方向——这样有机物就有一定的立体空间形状。 2.C原子结合方式 有机物中C原子可以以单键结合,也可以以双键、三键结合,还可以像苯环这样介于单双键之间的独特方式相结合。C原子可以结合成链状,也可以结合成环状。 考点3:有机物分子结构 1.有机分子的空间结构及表示方法—— 有机物绝大多数为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原子之间依靠共价键结合。通常用 式表示有机物分子中原子间的结合情况。对于环状化合物,用键线式表示则比较方便。 由于共价键具有一定的空间伸展方向,这使得有机物分子具有一定的空间形状。若一个碳原子周围是一个双键和两个单键,其双键和单键的夹角总接近120o,若是一个三键和一个单键,则它们的夹角总接近180o,若碳原子形成四个单键,则它们的夹角总接近109.5o。 有机物的空间结构可以用粗略表示。下面是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有机物分子结构。

高考化学培优专题复习认识有机化合物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化学培优专题复习认识有机化合物练习题含答案 一、认识有机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霉酚酸酯(MMF)是器官移植中抑制细胞增殖最常用的药物。它能在酸性溶液中能发生如下反应: (1)有机物(I)在铂催化下与足量的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物质X,X所含的官能团的名称是 __________;X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2)有机物(II)的化学式为_______;分子中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共有_____种。 (3)下列关于MMF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选填字母编号)。 a.能溶于水 b.1 mol MMF最多能与3 mol NaOH完全反应 c.能发生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 d.镍催化下1 mol MMF最多能与6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4)1 mol的有机物(I)在单质铜和氧气的作用下可以氧化为醛基的—OH有____mol;有机物(II)在加热和浓硫酸的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答案】羧基、羟基 C6H13O2N 5 b 1 【解析】 【分析】 (1)有机物(I)在铂催化下与足量的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物质X,和H2发生加成反应的是苯环和碳碳双键,根据有机物(Ⅰ)结构判断X的结构,根据X的结构判断含有的官能团。 (2)根据断键方式和原子守恒判断有机物(Ⅱ)的化学式,断键物质为酯基,根据氢原子的物质判断其种类。 (3)根据MMF的结构判断其性质,MMF中含有的官能团是酚羟基、碳碳双键、酯基,可能具有酚、酯和烯烃的性质。 (4)连有醇羟基的碳原子上有2个氢原子时,醇羟基才能发生催化氧化生成醛;醇若能发生消去反应,消去反应后生成物含有碳碳双键。 【详解】 (1)有机物(Ⅰ)在铂催化下与足量的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物质X,能和H2发生加成反应的是

【化学】化学认识有机化合物的专项培优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化学】化学认识有机化合物的专项培优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一、认识有机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结合已学知识,并根据下列一组物质的特点回答相关问题。 (1)邻二甲苯的结构简式为____(填编号,从A~E中选择)。 (2)A、B、C之间的关系为____(填序号)。 a.同位素 b.同系物 c.同分异构体 d. 同素异形体 (3)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来检验A与D,简述实验操作过程:_____________。 (4)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熔沸点高低规律是“结构越对称,熔沸点越低”,根据这条规律,判断C、D、E的熔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______(填编号)。 【答案】E b 取少量A、D分别装入两支试管中,向两支试管中滴入少量酸性KMnO4溶液,振荡,若溶液褪色,则为间二甲苯;若溶液不褪色,则为苯; E>D>C 【解析】 【分析】 (1)邻二甲苯表示苯环相邻位置各有1个甲基; (2)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 (3)苯不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间二甲苯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 (4)根据结构越对称,熔沸点越低解题。 【详解】 (1)C为对二甲苯,D为间二甲苯,E为邻二甲苯,故答案为:E; (2)A、B、C的结构简式中都含有苯环,分子式依次相差1个“CH2”,符合通式C n H2n-6(n≥6),所以它们互为同系物,故答案为:b; (3)苯不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间二甲苯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则检验苯与间二甲苯的操作为取少量A、D分别装入两支试管中,向两支试管中滴入少量酸性KMnO4溶液,振荡,若溶液褪色,则为间二甲苯;若溶液不褪色,则为苯; (4)对二甲苯的对称性最好,邻二甲苯的对称性最差,故熔沸点由高到低:E>D>C。 2.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7.8g苯所含碳碳双键数目为0.3N A B.28g乙烯所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6N A C.标准状况下,11.2 L二氯甲烷所含分子数为0.5N A D.现有乙烯、丙烯、丁烯的混合气体共14g,其原子数为2N A

2019年高考化学第12章第1讲认识有机化合物复习题及答案

2019年高考化学第12章第1讲认识有机 化合物复习题及答案 1.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次氯酸的电子式: B.CCl4的比例模型: C.乙醛的结构简式:CH3CHO D.乙醇的结构式:CH3CH2OH 解析:选C。次氯酸的电子式为:,A错误;是CH4分子的比例模型,若是CCl4分子的比例模型,则Cl原子大一些,B错误;乙醛的结构简式是CH3CHO,C正确;乙醇的结构式为。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烷是直链烃,所以分子中3个碳原子也在一条直线上 B.丙烯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

C.所有碳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 D.至少有16个原子共平面 解析:选D。直链烃是锯齿形的,A错误;CH3CH===CH2中甲基上至少有两个氢不和它们共平面,B错误;因为环状结构不是平面结构,所以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C错误;该分子中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原子有8个 (),再加上其中一个苯环上的8个原子,所以至少有16个原子共平面,D正确。 3.有关CHCHCHF2CCCH3分子结构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除苯环外的其余碳原子有可能都在一条直线上 B.所有的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C.12个碳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 D.12个碳原子有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苯环、碳碳双键、碳碳三键的空间结构。按照结构特点,其空间结构可简单表示为下图所示:

由图形可以看到,直线l一定在平面N中,甲基上3个氢只有一个可能在这个平面内;—CHF2基团中的两个氟原子和一个氢原子,最多只有一个在双键决定的平面M中;平面M 和平面N一定共用两个碳原子,可以通过旋转碳碳单键,使两平面重合,此时仍有—CHF2中的两个原子和—CH3中的两个氢原子不在这个平面内。要使苯环外的碳原子共直线,必须使双键部分键角为180°。但烯烃中键角为120°,所以苯环以外的碳不可能共直线。 4.下列各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正确的是() A.CH2===CH—CH===CH21,3二丁烯 B.3丁醇 C.甲基苯酚 D.2甲基丁烷 解析:选D。A项中化合物应命名为1,3丁二烯;B项中化合物应命名为2丁醇;C项中化合物应命名为邻甲基苯酚。 5.下列对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结果正确的是() A.乙烯CH2===CH2、苯、环己烷同属于脂肪烃

2021届高考化学复习:专题一 认识有机化合物(专题训练)

专题一认识有机化合物(专题训练) 一、选择 1、【2020全国III卷】下列化合物的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的是 A. 甲苯 B. 乙烷 C. 丙炔 D. 1,3?丁二烯 答案:D 2、(2020年成都模拟)已知几种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如下: ①CH3—CHO ② ③④CH3COOC2H5 ⑤ ⑥ 有关上述有机化合物的类别叙述正确的是( ) A.①醛,②酚,③环烷烃,④酯,⑤羧酸,⑥酯B.①醇,②酚,③芳香烃,④酯,⑤芳香烃,⑥羧酸 C.①醛,②醇,③芳香烃,④羧酸,⑤羧酸,⑥醛D.①醛,②酚,③芳香烃,④酯,⑤羧酸,⑥酯 答案 D 3下列鉴别方法不可行的是( ) A.用水鉴别乙醇、甲苯和溴苯 B.用燃烧法鉴别乙醇、苯和四氯化碳 C.用碳酸钠溶液鉴别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 D.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苯、环己烯和环己烷 答案 D 4、下列四幅谱图是结构简式为CH3CH2OH、CH3OCH3、CH3CH2CH2OH和的核磁共振氢谱,其中属于CH3CH2CH2OH 的谱图是( ) 答案 A 5下列物质的类别与所含官能团都正确的是( ) A.酚—OH B.羧酸—COOH C.醛—CHO D.CH3—O—CH3酮 答案 B 6.下列各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正确的是( ) A.CH2===CH—CH===CH21,3-二丁烯 B.3-丁醇 C.甲基苯酚 D.2-甲基丁烷 答案 D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7H16的烃,分子中有4个甲基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

B.的名称为2,2,4-三甲基-4-戊烯 C.化合物是苯的同系物 D.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不饱和高级脂肪酸 答案 A 8肾上腺素是化学信使,随着血液走到身体各处,促使细胞发生变化,它的结构简式如下图。下列有关肾上腺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9H12NO3 B.该分子中至少有9个原子共平面 C.属于酚类 D.分子中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 答案 C 9下列化合物在核磁共振氢谱中能出现两组峰,且其峰面积之比为2∶1的有( ) A.乙酸甲酯B.对苯二酚 C.2-甲基丙烷D.邻苯二甲酸 答案 B 10近期媒体曝光了某品牌的洗发水中含有致癌的成分——二恶烷,其结构简式为。下列有关二恶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恶烷的分子式为C6H12O2B.二恶烷在一定条件下能燃烧生成CO2和H2O C.二恶烷分子中含有羟基 D.二恶烷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内 答案 B 10.(2020·江西调研)2-氨基-5-硝基苯甲醚俗称红色基B,主要用于棉纤维织物的染色,也用于制金黄、枣红、黑等有机颜料,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分子式与红色基B相同,且氨基(—NH2)与硝基(—NO2)直接连在苯环上并呈对位时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有( ) A.2种B.4种C.6种D.9种 答案 D 11、2020年10月24日,第二届全球反兴奋剂教育大会在北京怀柔召开,我国政府对兴奋剂“零容忍”。始终如一地坚持“严令禁止、严格检查、严肃处理”的三严方针。我国在反兴奋剂问题上的坚决立场是支持“人文奥运”的重要体现。某种兴奋剂的结构简式如下: 下列关于该兴奋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的化学式为C20H24O3 B.从结构上看,它属于酚类 C.从结构上看,它属于醇类 D.从元素组成上看,它可以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O2和水 答案 C 12(2020年北京顺义)化合物A经李比希法和质谱法分析得知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36,分子式为C8H8O2。A的核磁共振氢谱有4个峰且面积之比为1∶2∶2∶3,A分子中只含一个苯环且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其红外光谱与核磁共振氢谱如下图。关于A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高中化学有机化合物知识点总结整理

高中化学有机物知识点总结 一、重要的物理性质 1.有机物的溶解性 (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醛、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 ①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 ②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 应吸收挥发出的乙酸,溶解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③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 ..。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 ④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2.有机物的密度 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酯(包括油脂) 3.有机物的状态[常温常压(1个大气压、20℃左右)] (1)气态: ①烃类:一般N(C)≤4的各类烃注意:新戊烷[C(CH3)4]亦为气态 ②衍生物类: 一氯甲烷( ....,沸点为 ...HCHO ...). ....-.21℃ ...-.24.2℃ .....).甲醛( .....CH ..3.Cl..,.沸点为 (2)液态:一般N(C)在5~16的烃及绝大多数低级衍生物。如,己烷CH3(CH2)4CH3甲醇CH3OH 甲酸HCOOH 乙醛CH3CHO ★特殊: 不饱和程度高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如植物油脂等在常温下也为液态(3)固态:一般N(C)在17或17以上的链烃及高级衍生物。如,石蜡C12以上的烃 饱和程度高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如动物油脂在常温下为固态 4.有机物的颜色 ☆绝大多数有机物为无色气体或无色液体或无色晶体,少数有特殊颜色 ☆淀粉溶液(胶)遇碘(I2)变蓝色溶液; ☆含有苯环的蛋白质溶胶遇浓硝酸会有白色沉淀产生,加热或较长时间后,沉淀变黄色。 5.有机物的气味 许多有机物具有特殊的气味,但在中学阶段只需要了解下列有机物的气味:☆甲烷无味 ☆乙烯稍有甜味(植物生长的调节剂) ☆液态烯烃汽油的气味 ☆乙炔无味 ☆苯及其同系物芳香气味,有一定的毒性,尽量少吸入。

选修五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综合测试题

选修五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综合测试题 1.下列化学用语表达不正确的是() ①丙烷的球棍模型②丙烯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2 ③某有机物的名称是2,3-二甲基戊烷④与C8H6互为同分异构体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某烃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若分子中共线碳原子数为a,可能共面的碳原子最多为b,含四面体结构碳原子数为c,则a、b、c分别是() A.3,4,5 B.4,l0,4 C.3,l0,4 D.3、14,4 3.某期刊封面上有如下一个常见分子的球棍模型图图中“棍”代表单键或双键或三键,不同颜色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该模型图代表的有机物中含有的官能团是() A.氨基和羧基B.碳碳双键和羧基C.碳碳双键和羟基D.氨基和醛基 4.化学式为C4H8的链状烃有(考虑顺反异构体)() A.3种B.4种C.5种D.6种 5.根据下表中烃的分子式排列,判断空格中烃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是() A.3 B.4 C.5 D.6 6.下列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7.下列化合物的1H-NMR谱图中吸收峰的数目不正确的是() 8.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该物质可以和4molNaOH反应 B.分子中含有六种官能团 C.可发生加成反应、中和反应、水解反应、酯化反应、氧化反应和消去反应D.在水溶液中该有机物中的羟基和羧基均能电离出氢离子 9.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两组峰,其氢原子数之比为3∶2的化合物是()

A. B. C. D. 10.某化合物6.4 g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8.8 g CO2和7.2 g H2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该化合物仅含碳、氢两种元素②该化合物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4 ③无法确定该化合物是否含有氧元素④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 11.某烷烃的一个分子里含有9个碳原子,其一氯代物只有两种,该烷烃的名称是() A.正壬烷B.2,6-二甲基庚烷 C.2,2,4,4-四甲基戊烷D.2,3,4-三甲基己烷 12.下列名称的有机物实际上不可能存在的是() A.2,2-二甲基丁烷B.2-甲基-4-乙基-1-己烯 C.3-甲基-2-戊烯D.3,3-二甲基-2-戊烯 13.分子式为C4H9Cl的同分异构体(含对映异构)有() A.2种B.3种C.4种D.5种 14.列各组中的两种有机化合物,属于同系物的是() A.2-甲基丁烷和丁烷B.新戊烷和2,2-二甲基丙烷 C.间二甲苯和乙苯D.1-己烯和环己烷 15.柠檬烯具有特殊香气。可溶于乙醇或乙醚,不溶于水,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有关柠檬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第1讲 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1讲认识有机化合物 【 2021·备考】 2017版课程标准素养落地 1.了解常见有机物的结构,辨识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并分析其化学性质,判断碳原子的饱和程度、键的类型。2.能辨识同分异构现象,书写符合特定条件的同分异构体,举例说明立体异构现象。 3.了解有机物分子式的确定方法,了解测定有机物分子结构的常用仪器分析方法(如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并分析判断有机物的分子结构。4.认识官能团的种类,依据官能团对有机物进分分类与命名。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不同层次认识有机物的多样性,能按不同的标准对有机物进行分类,并认识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可以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有机物的本质特征、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建立模型。能运用模型解释化学现象,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考点一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及官能团的识别 『知识梳理』 1.根据分子组成中是否含有C、H以外的元素,分为烃和烃的衍生物。 2.根据分子中碳骨架的形状分类

3.按官能团分类 (1)相关概念 烃的衍生物:烃分子里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衍生出一系列新的有机化合物。 官能团:决定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2)有机物的主要类别、官能团和典型代表物。 类别官能团代表物名称、结构简式 烷烃甲烷CH4 烯烃 (碳碳双键) 乙烯CH2===CH2炔烃—C≡C—(碳碳三键) 乙炔HC≡CH 芳香烃苯 卤代烃—X(卤素原子) 溴乙烷C2H5Br 醇 —OH(羟基) 乙醇C2H5OH 酚苯酚C6H5OH 醚 (醚键) 乙醚 CH3CH2OCH2CH3 醛 (醛基) 乙醛CH3CHO

高三一轮复习专题一认识有机化合物教案

1.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及结构特点 1.1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1)按碳的骨架分类 链状化合物(如CH3-CH2-CH2-CH2-CH3) (碳原子相互连接成链) 有机化合物 脂环化合物(如不含苯环 环状化合物 芳香化合物(如含苯环 烷烃(如CH4) 烯烃(如CH2=CH2) 链状烃 炔烃(如C H≡CH) 脂肪烃 脂环烃:分子中不含苯环,而含有其他环状结构(如CH2 ) ∕ \ 烃H 2C CH2 苯() | 芳香烃苯的同系物(如) 稠环芳香烃(如) (2)按官能团分类 ①官能团:决定化合物的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②有机物主要类别、官能团和典型代表

类别官能团 典型代表物的名称 和结构简式 烷 烃 ————甲烷 CH4 烯 烃双键 乙烯 CH2=CH2炔 烃 —C≡C—三键乙炔 CH≡CH 芳 香烃———— 苯 卤 代 烃 —X(X表示卤素原子)溴乙烷 CH3CH2Br 醇—OH 羟基乙醇 CH3CH2OH 酚—OH 羟基 苯酚 醚 醚键 乙醚 CH3CH2OCH2CH3 醛 醛基乙醛 酮 羰基丙酮 羧 酸 羧基 乙酸 酯酯 基 乙酸乙酯 胺—NH2氨基CH3—NH2甲胺 重点提示:一种有机物中可能同时含有多种官能团,从而使一种有机物可以同时有多方面的化学性质。 1.2 有机物的结构特点

(1)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成键数目→每个碳原子形成四个共价键 ∣ 成键种类→单键、双键或三键 ∣ 连接方式→碳链或碳环 (2)有机物分子里原子共线、共面: 共线、共面其实是分子的构型问题,掌握并会画出以下分子的构型: CH4正四面体,键角109о28′ C2H4平面型结构,键角120о,6个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C2H2直线型结构,键角180о,4个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平面型结构,键角120о,12个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3)同系物 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关一个或若干CH2原子团的有机物互称为同系物。 (4) 同分异构体 ①同分异构现象: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而结构是不同的现象 ②同分异构现象的常见类型 异构方式形成途径示例 碳链异构碳链骨架不同CH3CH2 CH2CH3和CH3 ∣ CH3---CH-----CH3 位置异构官能团位置不同HC≡C—CH2CH3和CH3—C≡C—C 官能团异构官能团种类不同CH3CH2OH和CH3—O—CH3 2、有机物的命名 2.1烷烃的命名 烷烃系统命名法命名步骤可归纳为:选主链,称某烷;编号位,定支链;取代基,写在前, 标位置,连短线;不同基,简到繁,相同基,合并算。可解释为:一长、一近、一多、一 少,即“一长”是主链要长,“一近”是编号起点离支链最近,“一多”是支链数目要多,“一 少”是支链位置编号之和要少。如 2,3---二甲基己烷 说明:(1)碳原子数在10以下的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碳原子数在10以上的用数字表 示; (2)简单烷烃(碳原子数在6以下)可用习惯命名法,如C(CH3)4命名为“新戊烷”。 2.2烯烃和炔烃的命名 (1)将含有双键或三键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称为“某烯”或“某炔”; (2)从距离双键或三键的近的一端给主链上的碳原子依次编号定位;

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全套测试卷及答案

第一章各节测试题 第一、二节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结构特点 小测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 ( )1、有机化学主要研究有机化合物所发生的反应,下列化合物中不是有机物的是 A 、CO 2 B 、C 2H 6 C 、HCHO D 、CH 3OH ( )2、自然界中化合物的种类最多的是 A 、无机化合物 B 、有机化合物 C 、铁的化合物 D 、碳水化合物 ( )3、某有机物的结构如右图,它不具有的官能团是 A 、 —C — B 、—OH C 、 C C D 、—Cl ( )4、观察以下物质的结构 CH CH 3 CH 32H 5 CH 3 ,它的主链上含有______个碳原子, A 、四个 B 、五个 C 、六个 D 、七个 ( )5、乙醇(CH 3CH 2OH )和二甲醚(CH 3—O —CH 3)互为_______的同分异构体, A 、位置异构 B 、官能团异构 C 、手性异构 D 、碳链异构 ( )6、甲烷分子中C —H 键的键角为 A 、120O 20’ B 、112 O 30’ C 、109 O 28’ D 、60 O ( )7、戊烷(C 5H 12)的同分异构体共有_____个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 )8、四氯化碳按官能团分类应该属于 A 、烷烃 B 、烯烃 C 、卤代烃 D 、羧酸 ( )9、下列化学式只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 、C 3H 8 B 、C 4H 10 C 、C 4H 8 D 、C 2H 4Cl 2 ( )10、0.1mol 化合物甲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4.48LCO 2(标况下测量),推测甲是 A 、CH 4 B 、C 2H 4 C 、C 2H 6 D 、C 6H 6 11、用直线连接有机物和它所对应的类别: CH 3CH 2CH 3 CH 2=CH —CH 3 CH 3COOCH 3 CH 3—C —H || O H 3C —OH CH 3CH 2COOH 12、戊烷(C 5H 12)的某种同分异构体只有一种一氯代物,试书写它的结构简式和键线式。 酯 羧酸 醛 醇 烯烃 烷烃

最新化学复习知识点深度剖析 专题十二 第一章 认识有机化合物

高中化学专题十二有机化学基础 高中化学选修5(人教版)——<<有机化学基础>>,包括认识有机物、烃和卤代烃、烃的含氧衍生物、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及高分子化合物。具体包括有机物的分类、命名、分子式的确定、烃和卤代烃的性质、烃的含氧衍生物(醇、酚、醛、酮、羧酸、酯)的性质及其联系、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及高分子化合物(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 知识梳理

1.常见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2.与同分异构体有关的综合脉络 3.醇、醛、酸、酯转化关系的延伸

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 考纲解读 考纲内容要求名师解读 能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元素含量、相对分子 质量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 Ⅰ1.有机物的分类方法及有机物的类别。 2.有机物的结构特点,同分异构体的书 写及正误判断。3.有机物的系统命名法。 4.有机物分子式的确定及确定有机物结 构的常用方法。 5.有机物分离提纯的常用方法。 了解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了解有机物 分子中的官能团,能正确表示它们的结构 Ⅱ 了解确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化学方法和某 些物理方法 Ⅱ 了解有机化合物存在同分异构现象,能判 断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不包括 手性异构) III 能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命名简单的 有机化合物 II 能列举事实说明有机分子中基团之间存在 相互影响。 II 基础巩固 一、有机化合物分类 1.按碳骨架分类

2.有机物按官能团分类 二、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 1.同系物的概念 (1)分子式(选填“相同”或“不同”)。 (2)结构。 (3)分子组成上相差。 2.同分异构 (1)化合物具有相同的,不同的,因而产生了性质上的差异,这种现象叫做同分异构现象。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为。 (2)同分异构现象在有机化合物中十分普遍,由于碳链骨架不同产生的异构现象称为;由于官能团位置不同产生的异构现象称为;由于官能团不同产生的异构现象称为。三、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1.烷烃的命名

高一化学必修2有机化合物知识点总结精编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知识点 绝大多数含碳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像CO、CO2、碳酸、碳酸盐、金属碳化物等少数化合物,它们属于无机化合物。 一、烃 1、烃的定义:仅含碳和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称为碳氢化合物,也称为烃。 2、甲烷、乙烯和苯的性质比较:

(聚乙烯)(溴苯)+ Br 2 FeBr 3 +HBr ①反应条件:液溴(纯溴);FeBr ②反应物必须是液溴,不能是溴水。+ HO -NO 2 浓H 2SO 455℃~60℃ -NO 2 + H 2O ①反应条件:加热(水浴加热)、浓硫酸(作用:②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倒入浓硝酸中,边加边搅拌+ 3H 2 Ni 4、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同素异形体、同位素比较。

二、烃的衍生物 1、乙醇和乙酸的性质比较 2 现象:红亮的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变为 反应断键情况: ,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保持不变。 乙醇可以使紫红色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与之相似的物质有

CH O 5 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是可逆反应 2 mL 三、烷烃 1、烷烃的概念:碳原子间都以碳碳单键结合成链状,剩余价键均与氢原子结合,使每个碳原子的化合价都达到“饱和”的饱和链烃,或称烷烃。呈锯齿状。 2、烷烃物理性质: 状态:一般情况下,1-4个碳原子烷烃为气态,5-16个碳原子为液态,16个碳原子以上为固态。 溶解性:烷烃都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熔沸点:随着碳原子数的递增,熔沸点逐渐逐渐升高;相同碳原子数时,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密度:随着碳原子数的递增,密度逐渐增大,但都比水的密度小。 3、烷烃的化学性质 ①一般比较稳定,在通常情况下跟酸、碱和高锰酸钾等都不反应。②氧化反应:在点燃条件下,烷烃能燃烧;③取代反应(烷烃特征反应):在光照条件下能跟卤素发生取代反应。 1.需水浴加热的反应有: (1)、银镜反应(2)、乙酸乙酯的水解(3)苯的硝化(4)糖的水解 (5)、酚醛树脂的制取(6)固体溶解度的测定 凡是在不高于100℃的条件下反应,均可用水浴加热,其优点:温度变化平稳,不会大起大落,有利于反应的进行。2.需用温度计的实验有: (1)、实验室制乙烯(170℃)(2)、蒸馏(3)、固体溶解度的测定 (4)、乙酸乙酯的水解(70-80℃)(5)、中和热的测定 (6)制硝基苯(50-60℃) 〔说明〕:(1)凡需要准确控制温度者均需用温度计。(2)注意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 3.能与Na反应的有机物有:醇、酚、羧酸等——凡含羟基的化合物。 4.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有: 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凡含醛基的物质。

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训练-认识有机化合物练习题附答案

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训练-认识有机化合物练习题附答案 一、认识有机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1)某有机物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球棍模型如图所示: ①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 ②写出此有机物与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四种常见有机物分子的比例模型示意图如下,其中甲、乙、丙为烃,丁为烃的衍生物。 ①可以鉴别甲和乙的试剂为_________; a.稀硫酸 b.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c.水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②上述物质中有毒、有特殊气味,且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的是_________(填名称), ③乙和丁的物质的量共1.5mol,完全燃烧需要的氧气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 【答案】碳碳双键和羧基 2CH2=CH-COOH+2Na→2CH2=CH- COONa+H2↑ bd 苯 4.5mol 【解析】 【分析】 (1)根据价键规律和球棍模型,写出有机物的结构简式CH2=CHCOOH,据此写出其所含官能团名称;该有机物含有羧基,能够与钠反应放出氢气,据此写出方程式; (2)甲、乙、丙为烃类,丁为烃的衍生物,据比例模型可知四种有机物:甲为甲烷、乙为乙烯、丙为苯、丁为乙醇;据以上物质的相关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1)①根据价键规律和球棍模型,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CH2=CHCOOH,含有的官能团为碳碳双键和羧基;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碳碳双键和羧基。 ②CH2=CHCOOH与钠反应生成羧酸盐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2CH2=CH- COOH+2Na→2CH2=CH-COONa+H2↑;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2CH2=CH- COOH+2Na→2CH2=CH-COONa+H2↑。 (2)由比例模型可知甲为甲烷、乙为乙烯、丙为苯、丁为乙醇; ①a项,甲烷和乙烯都不与稀硫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无法鉴别,故不选a项; b项,乙烯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使其褪色,甲烷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故可以鉴别,故选b项; c项,甲烷和乙烯都不溶于水,故无法鉴别,故不选c项; d项,乙烯有碳碳双键,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甲烷不能

高中化学 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测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测试题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0分钟。 出题人:高二年级组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共30分。) 1.下列四个反应方程式中,涉及的有机物类别最多的是( ) A .CH 4 + Cl 2 CH 3Cl + HCl B .CH 2=CH 2 + Br 2 C . + 3H 2 D .CH 3COOH + CH 3CH 2OH CH 3COOC 2H 5 + H 2O 2.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 ) A . 3,3-二甲基丁烷 B .3-甲基-2-丁烯 C . 2-乙基丁烷 D . CH 3C H 3 名称为1,4-二甲苯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某有机物燃烧后产物只有CO 2和H O 2,可推出的结论是有机物属于烃 B .某有机物燃烧后产物只有CO 2和H O 2,可推出的结论是有机物属于烃的含氧衍生物 C .某有机物燃烧后产物只有CO 2和H O 2,通过测定有机物、CO 2和H O 2的质量,可确定有机物是否含有氧 D .甲烷在同系物中含碳量最高,因而是清洁能源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分子式为C 3H 6有机物最多存在4个C —C 单键,与C 4H 10的碳碳单键数相同 B .和 均是芳香烃,既是芳香烃又是芳香化合物 C .OH 和OH 分子组成相差一个—CH 2—,因此是同系物关系 D .分子式为C 2H 6O 的红外光谱图上发现有C-H 键和C-O 键的振动吸收,由此可以初步推测有机物结构简式为C 2H 5-OH 5.工业上用改进汽油组成的办法来改善汽油的燃烧性能,例如:加入 333)OC(CH CH 来生 光照 Ni

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专题复习

课题: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专题复习(第1课时) 备课组长: 学习目标: 1、了解有机物的两种分类方法,掌握常见官能团的结构和名称。 2、掌握同分异构体的含义,会判断同分异构体,能正确写出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 3、掌握烃基的概念及烃基的书写,掌握烷烃、烯烃、炔烃及苯的同系物的命名规则,并会判断正确与否。 4、了解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掌握蒸馏、重结晶、萃取等分离、提纯有机物的原理和操作步骤。了解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的作用。 学习重点、难点:有机物的命名及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 【知识链接】整体建构知识网络 饱和链烃:如:烷烃(通式:)代表物 链烃 不饱和链烃C=C脂肪烃烃,官能团 脂环烃:如 环烃 芳香烃:如 分类卤代烃:代表物,官能团 醇:代表物,官能团 酚:代表物,官能团 醚:代表物,官能团 有烃的衍生物 机醛:代表物,官能团 物 酮:代表物,官能团 羧酸:代表物,官能团 酯:代表物,官能团

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结构特点定义: 同分异构现象异构,如 分类异构,如 异构,如 习惯命名法 有命名烷烃命名步骤: 机系统命名法烯烃、炔烃命名步骤: 物苯的同系物命名步骤: 基本步骤:分离、提纯→确定→确定→确定 蒸馏 分离、提纯重结晶 研究有机萃取 物的步骤定义: 和方法确定方法:分子中各元素原子的个数比 实验式各元素的质量分数之比 = 方法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实验式 分子式确定 相对分子质量——质谱法 红外光谱 分子结构鉴定 核磁共振谱 【学习过程】 一、烃基和官能团 烃基和官能团不但是有机化学中的重要概念,而且是有机物分类的依据和决定该化合物化学特性的关键结构部分。 *应掌握的烃基除甲基、乙基外,还应知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