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府经济学复习资料

政府经济学复习资料

政府经济学复习资料
政府经济学复习资料

政府经济学

第一章绪论

一、政府经济学研究对象

1、政府的定义:

①广义:government 区别于司法、立法机关

②狭义:administration 指中央与地方的行政机关

2、政府的四个层次:

①中央政府及组成中央政府的各部委办及其内部的各厅局及其附属机构;

②省、市、县各级地方政府及其附属机构;

③中央和地方政府出资兴办的各种企、事业单位;

例如:教育、卫生、铁道、电信、电办

④政策性金融机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口银行、中国发展银行)

二、政府经济学和公共经济学的关系

1、联系:

公共经济学是政府经济学的前身,政府经济学是建立在公共经济学的基础上。

2、区别:

(1)研究对象范围不同

①公共经济学的研究范围是公共部门或公共组织,不仅包括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

②而政府经济学研究对象是政府及其管理部门。

(2)理论分析的侧重点不同

①公共经济学注重对公共物品的投入与产出的经济效益的分析;

②而政府经济学注重对公共物品的制约条件的分析。

(3)学科性质定位有区别

①尽管两者在许多知识原理有重叠和相同的方面,但公共经济学的学科定位是经济

学;

②政府经济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是综合性学科,它的学科定位是公共管理学。

第二章政府介入经济的理由

一、资源配置与经济体制

1、资源配置

2、资源配置的基本问题

3、经济体制:对资源配置基本问题的不同解答方式。现代经济学以决策结构、信息结构和

动力结构作为划分标准,把经济体制归纳为自然经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三种类型。

自然经济:以自然和习俗、传统来配置资源的经济体制。

①决策结构:一切基本问题都是由家长参照习俗和个人经验来作出决策。

②信息结构:由祖传的或经验的代际传承。

③动力结构:自给自足

概括:它是一种低风险的,与落后生产方式相适应的资源配置方式,社会进步十分缓慢。

计划经济:是一种以政府的行政命令配置资源的一种经济体制。

①决策结构:经济决策权集中于最高行政当局。

②信息结构:经济信息纵向传输。

③动力结构:以行政奖惩和精神激励为主要动力机制。

优点:它有利于集中资源,实现较为简单的经济政治目标。

缺点:存在不可克服的经济矛盾和利益矛盾。

市场经济:是一种以市场来配置市场资源的经济体制。

①经济结构:经济决策权是分散于为数纵多的,不同类型的经济主体手中。

②信息结构:经济信息是横向传输。

③动力结构:以经济主体对自身利益的追求为激励机制。

二、市场机制的作用

1、市场机制:构成市场的价格、供求以及竞争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的机制。

2、市场均衡:民粹主义(精英主义)都会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利益博弈的平台。

3、市场失灵及其表现

(1)市场失灵的含义:是指由于市场机制的内在功能型缺陷和外部条件缺失引起的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的某些领域运作不灵。

(2)主要表现:

①外部性的存在降低市场效率;

②不完全信息造成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③垄断破坏竞争;

④公共物品失灵;

⑤收入和财富分配不公平;

⑥合成谬误导致经济波动。

(3)外部性:

①广义的外部性:一个人的思想或言行或客观存在的事物对周围的人或事产生的影

响。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

②狭义的外部性:指产品的生产和消费绕过价格机制直接影响他人的经济环境和经济

利益,对他人产生了额外的成本或收益,但并未对此进行赔偿或得到

报酬。

③生产的正外部性:种植树木,养蜜蜂的人放峰给果园带来的结果。

④正外部性:私人收益<社会收益

私人成本>社会成本

⑤外部性的危害:外部性的存在损害了社会公平,影响了资源配置的效率,需要政府

通过税收及财政补贴等手段进行。

(4)信息失灵:不完全信息或信息不对称

①逆向选择行为:与需求法则相反的消费者行为。按需求法则,商品的价格下降时,

消费的需求应当是增加的,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特别是买方处于不完

全信息状态,就可能出现价格降低,需求也随之下降的状态。

②道德风险:是指由于信息不对称,其中的一方因为不能掌握足够的信息去监督

另一方的行为时,就可能出现违背道德规范,追求自身利益,损害对

方利益的一种客观存在。

③注意点:

如果市场上存在着重要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其结果要么是劣质产品充斥市场,要么是商品市场交易萎缩。“道德风险”,破坏了市场经

济中社会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加大了社会管理成本。

因此,需要政府对消费者提供信息服务,采取有效措施打假,整顿市场秩序,进行社会诚信教育。

三、垄断及其类型

1、自然垄断:产生本身的技术特点适合于独家生产。

2、人为垄断:为了获取垄断利润而人为降低竞争程度,如协议定价、定额等。

3、垄断造成的危害:

①抑制了市场机制有效运作。——人为定价

②降低了经济效率——技术进步慢

③损害了消费者福利——价格高,产量少

④导致社会财富分配不公——寻租(利用特权,谋取垄断利润)

需要政府制定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法律,抑制垄断。

四、公共物品及失灵

社会产品的分类:

社会产品社会生产体系主导力量政府职能核心价值

私人产品市场经济体系市场无形之手小政府服务效率

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体系政府有形之手大政府主导公平

1、公共物品的含义及特征

(1)含义:由整个社会共同享用,却无法由市场来提供的各种产品和劳务的总和。

(2)特征:

非排他性非竞争性——纯公共物品

非排他性竞争性——资源占挤型准公共物品

排他性非竞争性——俱乐部型产品

排他性竞争性——私人物品

按区域划分公共物品:①全国性公共物品;②地方性公共物品

按形态划分公共物品:①有形公共物品:②无形公共物品(国防)

2、公共物品失灵

优值品:

某种商品或劳务给个人带来了较大的利益,而消费者只给予较低的评价。

这种消费者评价低于社会合理评价的商品和劳务,便是优值品。它是公共物品

的一种存在供给不足的可能性,必须由政府出资。

例:教育、治安、公交、清洁(工)

3、公共物品的提供与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

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可能性:

①政府是管理纵人之事的,及时提供公共物品是其职责。

②政府可以通过税收手段征税并且强制性征税为公共物品供给提供物质基础。

五、收入和财富分配不公平

1、含义和表现(基尼系数、马太效应)

(1)含义:是指市场经济的自发作用必然导致收入差异乃至差距不断拉大。(马太效应)(2)国际普遍认为(基尼系数)

①收入分配相对平均:0.2—0.35

②收入分配高度不均等:0.5—0.7

③国际警戒线:0.4

(3)原因:市场经济主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人们拥有的资源禀赋不同(财产、个

人能力、社会地位及家庭条件)、地区发展条件不同,垄断的存在加剧收入差距。

(4)危害:社会阶层分化、离析——利益矛盾和冲突加剧——社会秩序混乱——现代化进程变慢。

(5)治理:政府通过收入再分配进行调节。

介绍近年来我国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

1、调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2005年取消农业税——税收方面

2、振兴西部计划

3、社会保障方面:做到养老和医疗保障的全面覆盖,劳动法规定最低工资原则。

六、合成谬误导致经济波动

1、合成谬误的含义:指个人理性行为的累加效果,可能是集体行为的非理性。

2、原因:①市场经济下个人分散的决策,信息不充分。

②利润最大化的原则。

3、危害:主要介绍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

4、治理:市场机制调节与政府调节的不同点

第三章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理论演变

一、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5世纪至17世纪的重商主义时期,政府干预思想占据主导地位。

第二阶段:从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的《国富论》至20世纪20年代,强调市场作用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占据主流地位。

第三阶段:从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末期,凯恩斯主义兴起,强调政府干预的重要性。

第四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经济自由主义复兴。

第五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凯恩斯主义复兴。

二、重商主义的本质: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产阶级积累货币财富的利益需要。

三、亚当.斯密《国富论》的主要观点:

1、市场经济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能有效地促进社会财富的增长。

2、政府的职能是有限的。

亚当.斯密阐述的政府职能:

1、保护社会,使其不受其他独立社会的侵犯。

2、尽可能保护社会上各个人,使其不受社会上任何其他人的侵害或压迫,也就是

说要设立严正的司法机关。

3、建设并维持某些公共事业及其某些公共设施。

四、凯恩斯主义的基本理论及政策主张

1、表象:生产过剩

2、原因:有效需求不足(消费、投资)

3、机制:①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②资本的边际效益递减规律

③流动性偏好理论:交易、预防、投机

4、对策建议:

①财政政策:扩大公共支出;兴建公共工程、减税;财政赤字——发行国债。

②货币政策为辅:通过利率的调整调节经济。

五、哈耶克的主要思想及其启示

1、自由

①“带着理性万能的自负去设计和控制社会的发展必然导致灾难性的结局”。

②“个人不可能把握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所有”知识”,而最优的选择出现在拥有不

同知识的人们的合作当中”。

③“社会发展有一种超越个人理性认识之外的自生秩序”。

2、法治

法治使我们能够正确地预测别人的行动,特别是预见到政府的行为,并在制定自己的计划时,能利用这种了解作为依据。

3、社会保障

最低限度的收入保障与应有的特定收入的保障。

六、概述:

现代西方经济学家的各个学派在关于政府与市场关系问题上,始终围绕着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展开论战,有两个特点:

1、自由主义并非反对一切国家干预的政策,并非彻底否定政府具有一定的经济

职能;政府干预主义也并非完全排斥经济自由而主张干预一切。

2、一般来说,当资本主义经济比较稳定、经济危机和失业不十分严重的时候,

自由主义容易抬头;相反,当经济危机和失业十分严重的时候,政府干预经

济的理论和政策主张往往会获得大量支持。

第四章政府的经济职能

一、建立正常的市场秩序

1、限制垄断

2、保护产权,克服外部性

3、解决信息不对称

二、确保良好的社会环境

1、通过再分配等手段,实现社会公平

2、通过公共支出等方式,组织公共物品生产

3、通过纠正合成谬误,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

4、促进转型国家市场制度的建立

三、转型国家面临的客观情形:

1、各类市场急待发育成长。商品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和信息市场等

基本成分需要政府积极培育。

2、打破地域和行业的壁垒,促进生产要素的流动,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并在条件成熟

的时候积极促成国内和国际市场的连接。

3、规范经济行为、确保公平的竞争环境,这就需要取消非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差别政策,

在地区、行业、企业之间实行同等待遇。要推行公平交易和平等竞争,建立起规范的市场秩序,放松对价格的控制,加速生产要素价格的市场化,建立起具有调节功能的价格机制。

4、道德伦理规范建设

5、社会稳定。为了使转型阶段相对平稳,政府需要采取种种措施来缓解社会的紧张状况,

这些措施包括:建立新的社会保障系统,保障社会弱势群体,推进公平、公正的利益平衡政策。

四、地方政府的行为特征

1、目标多元

①作为国家行政序列中的一级组织,必须执行中央政府指令,对上一级政府负责,服

从国家利益的目标。

②地方政府是地方经济的经营者,在分税制条件下,地方政府是一定意义上的经济人。

为实现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增加地方公共物品,它必须努力吸引生产要素,提

升区域优势,增强竞争力,追求辖区内财政收入最大化,是其一切经济活动的直

接目标。

③地方主要官员通过显示辖区内的经济绩效来实现个人仕途的升迁,追求个人利益最

大化,是政府行为的隐含目标。

2、具有较强的行政垄断权:

①中国现在的行政垄断缺乏体系外的约束。

②无反行政垄断法。

③出于对本位经济利益的保护,地方政府可以排斥自由竞争的原则,在公共物品的

经营及重大项目决策等方面实施行政垄断,并以地方人大决议形式取得合法性。

3、经济行为缺乏风险约束

4、注重显性的短期绩效

5、相对地代表社会公共利益

五、地方政府间的竞争

1、含义:是地方政府为争夺有形、无形资源有意识地采取具有明确目标的政策组合。

2、内容和方式:既有为争夺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而启动行政垄断大权所进行的直接竞

争,也包括改造投资环境、经营城市而进行的财政投入、舆论造事或

宣传的间接竞争。

3、地方政府间竞争的动态演变:

①上世纪80年代:地方政府是一种封闭的追求商品市场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封闭。

②90年代:变成了以招商引资为核心的开发区势。

③20世纪初:变成了以城市经营的大比拼。

④2009年以来:国家战略规划之争。

第五章政府的经济管理行为

一、政府经济管理行为分析的相关理论

1、制度分析——研究经济体系运行的常用方法

强调经济体系运行的制度安排对各经济变量具有制约和影响作用。按此方法来分析,经济运行的问题根本上是制度安排问题,所以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研究法律、规则、制度及环境来揭示经济体制运行

的规律性。

2、行为分析——研究经济体制运行及其效果的另一个视角

认为人的行为是形成制度的关键要素,任何一种制度都是由一定的主体去设制、操作、执行,除了要揭示经济体系运行的制度之外,

还应揭示经济体系运行当事人的行为规律。

3、制度分析和行为分析的联系与区别

区别:

(1)制度分析侧重于解释一个经济体系在整体上是依照什么规则运

行的;而行为分析则侧重解释一个经济体系内部的主体是如何行

动的。

(2)制度分析聚焦法律、规章制度,探求这些制度规定与体系运行之

间的关系;而行为分析则聚焦主体的心理活动,探求这些主体的

心理活动与体系运行的关系。

(3)制度分析是以法学作为理论分析的重要基础;而行为分析只是以

心理学作为其理论分析的基础。

联系:

(1)这两种分析方法的终极目标是如何协调制度与行为的关系,促进

经济体系更好的运转。制度分析法是在主体行为既定的条件下讨

论制度的调整问题;而行为分析法是在制度既定的条件下讨论行

为的调整问题。

(2)这两种方法是互补的。当对制度变迁进行说明时,需要有对合乎

实际的行为分析作为基础,因为人是制度变迁的发动者和变动者;

而对行为变化进行说明时,需要以制度条件为前提,因为人总是

在一定的制度条件下开始行动的。

二、政府经济管理绩效及其分析

1、政府绩效评估:

政府自身或社会其他组织通过多种方式,对政府决策和管理行为所产生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短期、长期的影响及效果进行分析比较、评价

或测量。

2、政府绩效具体方面:

(1)经济绩效:

表现为经济的持续发展上。

好的经济发展:表现在经济量的基础上,产业结构合理化和收入合理,环境保护、教育、文化、科技的发展;不仅表现在量的扩张,而且在结构合

理的前提下有质的提升,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就业率是重要的衡量指

标;还应包括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程度。

(2)社会绩效:

经济发展基础上社会全面进步,包括人们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的普遍改善、提高,社会公共物品供给及时到位,社会治安良好,社会群体及民族之

间和谐相处,无明显对抗和尖锐的冲突。

(3)政治绩效(政府绩效集中体现):

表现为政府的制度安排、创新,还包括政府的廉洁高效、依法行政,综合经济、社会,政治绩效取决于社会价值取向和公众的心理偏好。

3、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中存在的问题:

①评估的制度和内容不能适应现代化的要求;

②评估主体的确定不合理;

③缺乏客观衡量标准;

④评估不公开、不透明,缺乏媒体监督。

4、外国政府绩效评估的新趋势:

①绩效评估逐渐走向制度化、法制化;

②绩效评估的主体多元化;

③评估主体的公民导向;

④评估技术不断成熟,科学化程度提高;

⑤绩效管理的理念方法和技术由主要发达国家扩展到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形成了一

种世界潮流。

5、政府绩效评估的改进:

(1)评估内容:不仅仅停留在经济层面,更加关注政府的公共服务是否及时到位、

政府行政是否廉洁高效。

(2)评估方法:应该扩展社会调查、民意测验、定期或不定期地征求社会公众对政

府的满意程度。

(3)评估条件:要充分做好信息公开,同时又要提高公民的参政和议政能力。

第六章政府的微观经济管理政策

一、微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有效配置资源、收入公平分配、提供公共物品、保护生态平衡。

二、微观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反垄断政策、反污染政策、价格政策、消费者权益保护。

1、支持价格

(1)含义:是政府为了扶持某一行业的发展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

(2)效应:

①正效应:支持农业,稳定社会经济。

②负效应:使得政府支出增加,增加政府的财政负担。

2、限制价格

(1)含义:政府为了限制某些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上涨而规定的这些产品的最高价格。

(2)短缺物品的情形:战争时期、自然灾害、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物资严重稀缺。

(3)效应:

①正效应:有利于社会平等的实现,也有利于社会安定。

②负效应:①价格低不利于调动生产的积极性,产品更为短缺。

②价格低会在资源缺乏时也造成严重浪费。

③配给制会造成以权谋私。

结论:限制价格一般只能作为权宜之计,非长久之策。

第七章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政策

一、政府实施宏观经济管理的理论依据

1、宏观经济波动的客观存在

2、政府是公共福利的促进者

二、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总量平衡、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产业结构合理化、国际收支平衡

三、宏观经济变量:

国民生产总值(GNP)、价格水平、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利率、外汇汇率

克强经济学衡量宏观经济指标:发电量;铁路运输

四、政府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的政策工具: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就业政策、收入再分配政策、社会保障政策

1、财政政策

(1)主要内容:是政府运用财政收入和支出政策来调节总需求,以实现宏观经济稳定发展目标的政策组合。

①财政收入政策:主要是税种、税率的调整。

②财政支出政策:主要包括政府采购和政府的转移支付。

政府采购:是政府在社会福利方面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

转移支付:是政府在社会福利方面的各种支出。具体来说:是政府对经济对

经济落后地区和社会困难群体给予的支助,是对现有收入的一种

再分配,是单方面的价值转移。它构成社会实际的购买力,形成

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

(2)财政政策的运作机制

①乘数原理:因变量的变化是引起自变量变化的多倍。

如:投资乘数、消费、支出、出口乘数

②内在稳定器:“当经济进入衰退时决策者不用采取任何有意的行动,就可以刺

激总需求的财政政策变动。”——曼昆《经济学原理》

③补偿性财政政策:指政府主动地利用财政政策为国民经济均衡目标服务,根据

不同的情况相机抉择,也叫逆风向行事。

(3)财政政策的效应

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多会引起私人投资的减少,从而社会总支出保持不变

或微小变化。

原因:

①背景上:经济衰退,人们对未来心理预期悲观。

②财政上:政府支出增加会导致财政赤字增多,影响私人投资对未来的信

心。同时政府支出增加,如果自信是靠增税来支撑的,则必然影

响私人投资成本的增加,从而引起投资下降。

③金融上:金融是国民经济流动的血脉,如果政府支出的资金来自出售的

公债,资本市场资金必然有一部分流向购买公债,必然使得资本

市场的资本供给减少,利率就会上升,从而带动成本上升,所以

私人投资减少。

时滞效应:指财政政策的效果往往是滞后的,延缓的。(原因:认识时滞、决策

时滞、实施时滞、生效时滞)

2、货币政策

(1)主要内容:是指中央银行调整利率、调节货币供给及信贷规模来影响社会总

需求和总供给,以实现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等宏观经

济目标。

(2)银行体系:政策性银行

中央银行

商业性银行

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银行的银行,货币发行的银行。

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

中央银行控制信贷规模的三大工具:

1、调整法定准备金率

准备金与法定准备率:中央银行强制要求商业银行按照存款的一定比例存

入中央银行,直接冻结银行资金。

功能:①可以遏制商业银行的贷款扩张企图

②避免银行被挤提的倒闭风险

③借助于银行创造货币的乘数效应,控制整个国家的信贷规模。

2、变更再贴现率:相当于变更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的借款利率。

3、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

3、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比较:

(1)时滞不同:货币政策的时滞较财政政策的时滞长一些。

(2)政策效果不同:

①在通货膨胀时期,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效果较好;

②在经济衰退时期,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效果较好。

(3)执行主体不同:

①财政政策的执行主体是财政部或地方政府;

②货币政策的执行主体是中央银行,在西方它是相对独立的。

4、产业政策:

(1)含义:指政府依照国民经济发展中资源配置结构变化的客观规律,根据本国的

国情及其经济发展在不同阶段的需要,对资源配置结构进行调整

的经济政策。

主要包括:产业结构政策和产业布局政策

(2)产业政策的特征:

①更深层次的干预色彩;

②更强烈的赶超意识;

③更着重于供给政策;

④更长的调节时间。

(3)产业政策的合理化要求:

①符合产业结构演变的趋势和规律;

趋势:a.三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从第一产业为主转变成第二产业

为主,现在是第三产业为主;

b.从资源结构演变来看,从劳动密集型发展成资金密集型再迈向

技术密集型。

②从本国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出发;

③产业结构政策有利于参与国际分工;

④有利于市场经济的运行要求。

第八章政府失败与政府重塑

一、政府失败的表现和成因:

1、公共政策失败及其原因

2、公共物品供给低效率及其原因

3、内部性与政府扩张

4、寻租与腐败

二、寻租:利用资源并通过政治过程获得特权从而构成对他人利益的损害大于租金获得者收

益的行为。

三、寻租的危害:

1、寻租活动导致政府失败,因为它使资源配置扭曲,或说它是资源配置的一

个根源。

2、寻租作为一种非生产性活动,并不增加任何新产品或新财富,只不过改变

生产要素的产权关系,把更大一部分的社会财富装入私人腰包。

3、寻租导致不同政府部门及官员争权夺权,影响政府声誉和增加廉政成本;

它妨碍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过程,降低行政运转速度甚至危及政权稳定。

4、寻租及腐败是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文化进步的陷阱。一旦落入这个陷阱,

就会使社会处于低效、停滞甚至紊乱的状态。

四、设租:政府在干预经济过程中,拥有权力的机构或个体,蓄意造成可获取非生产

性经济利益的环境之行为。

设租的成本:

1、经济成本:设租会诱导人们来寻租,虚耗大量的经济资源,阻碍实物

资本的形成,同时引诱人们把努力方向转移到设租和寻租领域中,造

成生产领域中人力、资本数量的减少。

2、行政成本:设租会导致政府部门人浮于事、办事拖拉,降低政府运行

的效率。同时为治理设租活动必须建立机构,聘用监督人员,加大监

督成本,列入政府预算后,使实际用于公共物品的资源相应减少。

3、道德成本:设租会降低官员和其他公务员的公共责任和道德水准。它

会降低公众对官员的尊重度和信任感,从而成为政局动荡的直接原因。

四、西方学者纠正与防范政府失败的理论

1、改革公共决策体制及政治制度,具体措施:

(1)进行立宪改革:权力限定;权利保障。

(2)对政府的财政过程尤其是公共支出加以约束。

(3)完善表达民主的方式以及发明新的政治技术。

2、引进竞争机制即用市场力量改进政府效率

政府治道变革

(1)基本含义:适应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需要来界定政府的角色进入市场化改革,把市场制度的基本理念引入公共领域,建设开放而有效的公共服务。

(2)主要内容:

①政府职能市场化

具体包括:国有企业民营化、公共事务管理社会化、政府业务合同化。

②政治行为法治化:解决权力分布过于集中,政府管制过度等问题。

③政府决策民主化:实行行政公开,提示政府公共政策质量,对公民的要求作

出及时的、好的回应。

④政策权力多中心化:使公共事务管理的具体部门及地方政府提高自治水平。

同时,社区及民众也应成为管理主体。

政府行政改革的趋向:从管制行政到服务行政。

1、管制行政:政府以管理者和治理者的身份,对公民进行的管理和

制约。

2、特征:①政府与公民关系不对等;

②政府职能无所不包,政府职能渗透民众生活方方面面;

③政府行政方法以强制手段为主。

3、服务行政特征:

①政府服务以顾客和市场为导向,政府不再是封闭的官

僚机构,在顾客驱动的机制下,公民有更多的选择权、

评价权,促进政府服务质量提高。

②政府注重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能主动灵活、

低成本地对外界的变化以及不同的利益追求,作出及

时的,富有成效的回应。

③政府的管理职能体现在掌舵而非划桨,是好的顶层设

计,是好的治理服务。

六、我国政府管理职能体制改革的必然性:

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民主化,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及其带来外在压力。

1、市场化:市场经济是追求效率的经济。

2、全球化:不仅是生产要素的全球流动,同时也是社会信息、管理理念的全球流动,

它给我国改革带来巨大的外部压力。

3、信息化: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使我国步入了一个信息社会。

4、民主化:全民权利及自主意识的觉醒。

5、现代化:体现了人类全面地进步和发展。

信息化、全球化、市场化会催生公民的权利意识,促进民主化进程。它意味着个人在政治系统的角色由原来消极的城民角色转化为现代公民角色。随着现代科技手段和知识的不断扩大,尤其是信息流量的扩大和人民的富裕程度的提高与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人民越来越认识到有能力控制周围的环境。公民主体意识的觉醒改变了传统的全民众与政治权威之间的关系模式,人们对政治权威忠诚,不再是出自某种神秘的信仰,而是将政治权威改善人民的生存境况作为给予其支持的关键。政治权威也必须将自身的合法性建立在为民众服务的基础之上。

政府经济学(题库)Word版

一、单选题 1. (3分) 下列西方发达国家中,尚未建立福利性社会保障体系的国家是()。 A. 英国 B. 瑞典 C. 美国 D. 挪威 得分: 0 知识点: 政府经济学作业题展开解析.答案C .解析 .2. (3分) 下述哪种物品最适宜由市场来提供()。 A. 教育 B. 卫生 C. 粮食 D. 住房 得分: 0 知识点: 政府经济学作业题展开解析.答案C .解析 .3. (3分) 哪所学校被称为公共选择理论的大本营()。 A. 芝加哥大学 B. 华盛顿大学 C. 温哥华大学 D. 梅森大学 得分: 0 知识点: 政府经济学作业题展开解析.答案D .解析 .4. (3分) 我国当前新医改方案所确定的基本原则是()。 A. 市场主导 B. 政府主导 C. 尊重个人意愿 D. 公立医院产权化改革 得分: 0 知识点:

.5. (3分) 从理论上挽救了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是()。 A. 弗里德曼的经济自由主义 B. 哈耶克的经济干预主义 C. 供应学派理论 D. 凯恩斯主义理论 得分: 0 知识点: 政府经济学作业题展开解析.答案D .解析 .6. (3分) 以下不属于政府履行经济职能的行为是()。 A. 征税 B. 投资基础教育 C. 打击盗版 D. 精简机构 得分: 0 知识点: 政府经济学作业题展开解析.答案D .解析 .7. (3分) 一般而言,现代政府支出规模主要呈现为()趋势。 A. 增长 B. 削减 C. 保持稳定 D. 无法考察 得分: 0 知识点: 政府经济学作业题展开解析.答案A .解析 .8. (3分) 某个城市的供水系统由一家公司提供的主要原因在于()。 A. 经济实力雄厚 B. 自然垄断 C. 政府保护 D. 其他主体缺乏供给意愿 得分: 0 知识点:

政府经济学复习资料(网考题库)

政府经济学复习资料(网考题库) 已整理试用,百分之90的题目。 判断题 1.政府财政分配及其提供公共服务在政府经济活动中居于核心地位。A正确 2.按照政府经济学的理论,政府完全可以解决市场失灵的现象。B错误 3.干预和调节国民经济的运行是政府履行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职能的目标。B错误 4.一般来说,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比较低的国家和地区,应该实行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政府经济政策。B 错误 5.边际利润大于边际成本,资源配置可达到最优状态,也就是“帕累托效率”(B错误) 6.公共物品的消费既具有竞争性也具有非竞争性。(B错误) 7.布坎南提出的“俱乐部物品”是属于准公共物品的范畴。(A正确 8.准公共物品和公共物品的一个很大的区别在于,对于准公共物品,消费者数量增加到某一个值后,就会出现边际成本为零的情况。(B错误) 9.产权的界定和保护属于市场化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方法。(A正确) 10.总的说来,管制方法通过牺牲经济效益来实现环境目标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外部不经济性的手段。(B 错误) 11.从公共选择的基本含义及其理论发展可以看出,在不同的政治制度下,公共选择的程序.公共选择的决定机制没有很大的差别。(B错误) 12.税负转嫁是纳税人的一般行为倾向,是纳税人的主动行为。(A正确) 13.在多数裁定原则下,假定选民的偏好是多峰偏好,则选择的结果是由中位选民的偏好决定的。(B 错误) 14.政府购买性支出不能遵循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准则。(B错误) 15.皮考克和怀斯曼认为内在因素是政府支出增长超过GDP增长速度的主要原因。(B错误) 16.公共投资是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基本手段,也是政府提供公共劳务的前提与基础。(A正确)17.政府公共投资的范围主要涵盖那些对整个国民经济体系起到基础性作用,有利提高国民经济整体运行效率的,同时具有利润的项目。(B错误) 18.财政贴息实质是政府财政代替企业向银行支付全部或部分利息,是政府财政支持有关企业或项目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对) 19.政府收入是政府为履行其职能而筹集的一切预算内资金的总和。(B错误) 20.政府收入对纳税人经济行为会产生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影响。(A正确) 21.国有资产收益的来源是国有企业或国家参股企业的劳动者在剩余劳动时间内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产品价值。(A正确2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物品由政府无偿提供,其资金主要来源于强制.无偿征收的税收。(B错误) 23.公共定价是针对某些特定的公共物品,其收费主要考虑能否弥补成本,而不考虑是否取得利润。(B 错误) 24.行政规费是指政府机关为某些特定的单位和个人提供相应服务所收取的费用,这些收费主要是配合国家对有关行为.活动的统计.管理,并适当弥补政府管理成本费用,不以增加政府收入为目的。(A正确)25.公债即“国债”,它是政府债务收入的主要形式,也是政府财政活动的重要内容。(B错误) 26.公债的债务主体是公共管理部门。(B错误) 27.资本主义国家发行的公债主要用于筹集建设资金。(B错误) 28.社会主义国家发行的公债主要用于弥补财政赤字。(B错误) 29.公债最初是作为弥补财政赤字手段而产生的。(A正确) 30.公债依存度是衡量一定时期公债累积额与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情况。其计算公式是:公债依存度=(当年公债余额/当年GDP)×100% (B错误) 31.建国以来,我国一直编制传统的政府预算,也称为功能预算。(B错误) 32.部门预算是市场经济国家比较通行的预算编制方法。(A正确 33.传统的预算编制方法是“基数+增长”,这种方式既简单易行,又科学合理。(B错误) 34.预算的执行原则是“统一领导.统一管理”。(B错误) 35.预算调整的主要形式是预算的追加。(B错误) 36.预算管理体制的实质是财政资金分配上的集权与分权问题。(A正确) 37.政府预算收支范围的划分是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核心问题。(A正确) 38.一般来说,预算外资金是指按国家财政制度规定,纳入政府预算,由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自收自支.自行管理的财政性资金。(B错误)

政府经济学第三次作业

案例:烟雾交易:利用自由市场的力量来对付空气污染的新规定 加州多伦斯-在这个由平房和棕榈树组成的整洁的社区在中,为控制污染,甚至连除草机和加油泵都受到严格管制。但美孚(Mobile)石油公司最近获得一项权利,每天可以再排放900磅有毒的瓦斯气。 为什么环保积极分子没有在炼油厂门前进行强烈的抗议?实际上,美孚(Mobile)促成了环境保护新时代的先导。美孚(Mobile)的炼油厂最近以约300万美元的价格从邻近的城市加州南门获得了污染的"信用证"。南门政府从通用汽车公司得到这张"信用证",该公司1985年关闭了在这里的一个工厂,并向市政府出售了它的财产。多伦斯炼油厂额外排出的污染比通用汽车公司少得多。 据尚不完善的以市场为基础的环境管制的做法,美孚(Mobile)购买了污染权。这种做法自从70年代以来就存在,但其规则甚为复杂,以至于象美孚(Mobile)这样的污染交易还是很少见的。 这种状况会很快改变。越来越多的管制者相信,传统的"命令与控制" 管制-允许每个工厂排污有一定的量,但不能超过-不能阻止环境破坏。这些当权者受经济学家鼓动,想把地球的环境放到金融市场上,并让市场去摆脱世界的酸雨和全球变暖。 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为以市场为基础的环境管制而振奋。一些环境主义者认为,买卖污染权是不道德的。另一些人怀疑官员们是否有实施以市场为基础的方案的工具,这种方案要求事前准确地监督污染量。还有一些引起污染的企业怀疑那些习惯于命令与控制的官员能否给市场以发挥作用所需要的自由。 【点评】政府对外部性问题的治理与管理可以采用非市场化方式,也可以采用市场化方式。非市场化方式主要依靠政府的力量来克服和纠正外部性问题,其常用的措施或方法主要有罚款或收税、财政补贴、公共(行政)管制、法律措施等;市场化方式主要依靠市场自身的力量来克服和纠正外部性问题,政府的作用主要是为市场作用的发挥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其常用的措施或方法主要有产权界定和保护、可交易的许可证、一体化等。上述案例就是采用可交易的许可证的典型。在此方式下,排污企业必须为购买许可证支付,排污的机会成本是它们在公开市场上出卖它们的许可证能得到的收入。相比之下,在某种程度上,可交易的排污许可证更富有效率,因为它是排污企业间的直接交易,而企业显然比政府知道更多的外部性信息,但这种方法也有其局限性,需要一系列的条件。 【分析】 政府对外部性问题的治理与管理可以采用非市场化方式,也可以采用市场方式。非市场方式主要依靠政府的力量来克服和纠正外部性问题,其常用的措施或者方法主要有罚款或收税、财政补贴、公共(行政)管理、法制措施等;市场化方式主要依靠市场自身的力量来克服和纠正外币问题,政府的作用主要为市场作用的发挥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其常用的措施或方法主要有产权界定和保护、可交易的许可证、一体化等。乔治?斯蒂格勒所谓的“科斯定理”,其涵义是:在产权明确、交易成本为零或很低的前提下,通过市场交易可以消除外部性。它还可以解释为:只要产权已明确界定并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那么交易的任何一方拥有产权都能带来同样的资源最优配置的结果,这可通过双方之间的谈判自然地实现,产权赋予不同的人,只是会带来收入分配结果的不同。 很显然,“科斯定理”强调产权的重要性,认为解决外部性问题的关键是界定和保护产权。所谓产权是经济当事人对其财产(物品或资源)的法定权利,这一权利是排他的、可转让的和永久的。在市场体制中,一切经济活动都以明确的产权为前提。但是还强调了交易成本(费用)的重要性。科斯在《社会成本问题》中解释道,“为了进行市场交易,有必要发现谁希望进行交易,有必要告诉人们交易的愿望和方式,以及通过讨价还价的谈判缔结契约,督促契约条款的严格履行,等等。这些工作常常是要花费成本的,而任何一定比率的成

政府经济学单项选择复习资料.doc

单选复习资料 1、政府经济的主体是(政府)。 2、政府经济的依据是(社会公共权力) 3、政府经济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4、市场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卜?产品的供给量和价格,与最优供给条件卜?的供给量和价格的关系是(供给量偏低,价格偏高) 5、外部正效应指的是(社会净收益小于个人净收益,产品产量偏低) 6、政府履行资源配置职能是使资源利用在(生产可能性曲线内移动) 7、我国现行收入分配政策的基本指导方针是(公平优先、兼顾效率) &卜-列商品中性质属纯私人物品的是(皮衣) 9、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在消费量上的区别是(社会总消费量=每个消费者的个人消费量) 10、在公共物品提供的过程屮会出现(免费搭车的问题) 11、在公共物品的供给分析中,个体是(价格调节者和产量接受者) 12、外部效应的产生是因为(产品和劳务的成本、收益绕过价格机制,直接影响他人的利益) 13、科斯定理的前提假设是(交易成木为零或很低) 14、下列属于科斯定理解决外部性办法的是(征税) 15、公共选择理论的创立者是(布坎南) 16、公共选择理论研究的对彖是(政府决策) 17、对于一个公共产品提供量有高、屮、低三种选择,A、B、C三个人的偏好如下:对A而言■…高>中>低,对于B而言…■■低>高>中,对于C而言中〉低〉高。这三个人中偏好属于多峰偏好的是(B) 18、政府支出规模一般呈现(增长)趋势 19、下列描述中不属于瓦格纳对政府支出増长规律解释的是(政府为应对急剧 増加的支出,将被迫提高税率或增设新税种) 20、下列支出项FI中适合用公共定价法的是(公路) 21>在使用“成本一效益”分析法评价政府支出项目时。所使用的贴现率一般是(人

《政府经济学》复习资料(2012新版)

《政府经济学》复习题 说明:选择题没有重点,需全部掌握; 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的重点题号上加框,并且题目用红色标出。 一、单项选择 1.政府经济的主体是( A )。 A、政府 B、企业 C、个人 D、行业协会 2.政府经济的依据是( B )。 A、道德劝说 B、社会公共权力 C、财产所有权 D、法律制度 3.政府经济的目的是( A )。 A、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B、追求商业利润 C、满足官僚享受 D、维护阶级统治 4.市场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下产品的供给量和价格,与最优供给量条件下的供给量和价格的关系是( C )。 A、供给量偏高,价格偏高 B、供给量偏高,价格偏低 C、供给量偏低,价格偏高 D、供给量偏低,价格偏低 5. 政府履行资源配置职能是使资源利用在( D )。 A、生产可能性曲线上或内移动 B、生产可能性曲线内移动 C、生产可能性曲线外移动 D、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移动 6. 我国现行收入分配政策的基本指导方针是是( B )。 A、公平与效率兼顾 B、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C、公平优先、兼顾效率 D、公平与效率相机抉择 7. 下列商品中性质属纯私人物品的是( C )。 A、道路 B、教育 C、皮衣 D、医疗卫生服务 8. 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在消费数量上的区别是( A )。 A、社会总消费量=每个消费者的个人消费量 B、社会总消费量=每个消费者的个人消费量之和 C、社会总消费量>每个消费者的个人消费量之和 D、社会总消费量<每个消费者的个人消费量之和 9. 在公共物品提供的过程中会出现( A )。 A、免费搭车的问题 B、逆向选择问题 C、委托代理问题 D、劣币驱逐良币问题 10. 外部效应的产生是因为(A )。 A、产品和劳务的成本、收益绕过价格机制,直接影响他人的利益 B、产品和劳务的成本、收益通过价格机制,直接影响他人的利益 C、产品和劳务的成本绕过价格机制,直接影响他人的利益 D、产品和劳务的收益绕过价格机制,直接影响他人的利益 11. 科斯定理的前提假设是(A)。 A、交易成本零或很低 B、交易成本很高 C、交易价格很低 D、交易价格很高 12. 下列属于科斯定理解决外部性问题的办法是(C)。 A、征税 B、财政补贴 C、交易 D、排污收费 13. 外部正效应指的是(A)。 A、社会净收益大于个人净收益,产品产量偏低 B、社会净收益小于个人净收益,产品产量偏高 C、社会净收益大于个人净收益,产品产量偏高 D、社会净收益小于个人净收益,产品产量偏低 14. 公共选择理论的创立者是(B)。 A、马斯格雷夫 B、布坎南 C、德斯坦 D、维克塞尔 15. 公共选择理论研究的对象是(A)。

政府经济学作业3

政府经济学作业3 一、名词解释 1、转移性支出—是指政府为了实现特定的社会经济政策目标,预算资金单方面无偿转移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等。 2、资源税—资源税是以各类自然资源为课税对象的税种,它为纳税人提供平等的竞争机会、保护资源、减少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起了重要作用。 二、单选 1-5 BCBAC 6-10 AADBB 三、多选 1ABCD 2BCD 3ABC 4ABC 5ABCD 四、简答 1、简述公共物品私人供给需要的条件 (1)私人供给的公共物品一般应是准公共物品。 (2)准公共物品的规模和范围一般较小,涉及的消费者数量有限,这容易使消费者根据一致性同意原则,订立契约,自主地通过市场方式来提供。由于消费者数量有限,因此达成契约的交易成本较小,从而有利于公共物品的供给。 (3)在公共物品的消费上必须存在排他性技术。 (4)更为关键的是,私人若想成功地提供公共物品必须要有一系列制度条件来保障。 2、简述财政补贴的含义和特征 财政补贴,是指国家为了某种特定需要,通过财政分配,向企业或居民提供的无偿性补助支出。 财政补贴的特点是:政策性、灵活性、时效性 3、简述影响宏观税负的主要因素 影响宏观税负的主要因素:税收制度;经济发展水平与结构;宏观经济政策;政府的职责范围 五、论述题 1、试分析在直接民主制度下全体一致原则的利弊 在直接民主制度下,全体一致原则的优点是,可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效应,也可达到林达尔均衡。即每个社会成员都按照其所获得公共物品边际效益的大小,来承担自己应分摊的税收或费用,公共物品供给量可以达到最具效率的水平。但其缺点是该原则存在两个问题:(1)假定人们在投票时是诚实的,每个人都能真实地表露自己对公共物品的需要;(2)找到每一个人都能接受的税负分担比率可能要花费较多的时间。与全体一致原则相比,多数裁定原则下存在对少数人利益的损害,构成一种决策成本,特别是在简单多数原则中更为明显。 2、论述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模式及各自的优劣。 世界各国对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模式各有不同,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模式:即现收现付式、完全基金式和部分基金式。 (1)现收现付式。这是一种以近期收支平衡原则为依据的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模式,这种模式体现了社会保险互助互济的调剂职能,简便易行,也可避免物价上涨后基金贬值的危险。但由于只以实现收支为基础,使得被保者的权利义务关系缺乏数量上的长期规划,调剂能力较差。同时当保险费用逐年增加、提取比例不断上升后,还可能出现企业、国家负担过重的困难。 (2)完全基金式。这是一种以长期纵向收支平衡原则为依据的基金筹集模式,要求劳动者

政府经济学单选题 (1)

1. ( c)是指在市场上存在几个生产厂家,这些企业可以控制某一领域的商品和劳务供给 价格,但它们之间还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 C. 寡头垄断 2.(d )是指政府财政收支等重大决策,需要通过立法程序来解决,涉及各部门、各地区、各单位、社会各阶层及其成员的切身利益,其结果往往是相互妥协以达成协议,政府部门的有关判断、政策主张不完全能够实现。D. 政府在决策过程中与立法机构协调的有限性 3.( b)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根据法律、法规规定,为支持特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公 共事业发展,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无偿征收的具有专项用途的财政资金B.政府性基金 4.( c)是指国家规定最低税率和最高税率,各地可以在此幅度内自行确定一个比例税率。 C. 幅度比例税率 5.(b )是指政府在制定、实施有关经济政策,调节经济运行,实现宏观经济目标时,企业、 个人等市场主体不一定能够及时做出反应,或者其行为不能向政府希望的方向转变,价格波动、生产要素流向等市场形势政府不能完全控制,致使政府政策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B. 市场及主体行为控制的有限性 6. (c )是指政府在运用政策工具,干预经济运行过程中,受政府机构内部中央政府与地方 政府关系、政府各部门关系的制约,政策效果未能如期实现,出现全部或部分失效的现象。 c.对政府机构控制能力的有限性 7.()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是指对所面临的以及潜在的风险加以判断、分类和鉴定风险性 质的过程。A. 政府债务风险识别 8.()是指对风险管理技术适用性及其收益性情况的分析、检查、修正与评估。 C. 政府债务风险管理效果评价 9.()是用一系列定量指标去衡量风险的高低,以便确定风险是否需要防范和规避。 B. 政府债务风险评价 10.按照( d)分类,政府支出可分为经常性预算支出和资本性预算支出。D. 预算编制方法 11.按照( a)分类,公债可以分为国内公债和国外公债。A. 发行地域 12. 按照公共物品的( a)分类,公共物品可分为地方性公共物品、全国性公共物品以及全 球性公共物品。A. 收益范围 13. 按照外部效应的(b )分类,可将外部效应分为正外部效应和负外部效应。B. 最终结果 14.按照(b )分类,公债发行方法可以分为公募法与非公募法。B. 公债发行对象 15. 按照( a)分类,可将税收收入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共享税。A. 税收管理体制 16. 按照( b)划分,政府支出可分为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和其他支出五大类。B. 政府职能 按照( c)分类,公债发行方法可以分为市场销售法和非市场销售法。 .政府是否通过市场发行公债

最新版2016年秋南开大学学期《政府经济学》在线作业满分答案

16秋学期《政府经济学》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试卷得分:100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得分:60V 1. 不属于地区经济集团的是A. 欧洲联盟 B. 北美自由贸易区 C. 世界贸易组织 D. 东南亚联盟 C 满分:2 分得分:2.0 2. 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是A. 流通领域中商品买卖的差额 B. 流通中创造的价值 C. 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共同创造的价值 D. 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D 满分:2 分得分:2.0 3. 社会保障税最早起源于()A. 德国 B. 法国 C. 意大利 D. 美国 A 满分:2 分得分:2.0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制度是A. 以按需分配为主体 B.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C. 以市场分配为主体 D. 以按要素分配为主体 B 满分:2 分得分:2.0

5. 澳大利亚的均衡拨款制度属于何种转移支付模式()。A. 收入均衡化模式 B. 收支均衡模式 C. 支出需求均衡模式 D. 简单人均模式 B 满分:2 分得分:2.0 6. 社会保障税采取的是()。A. 比例税率 B. 定额税率 C. 累进税率 D. 累退税率 A 满分:2 分得分:2.0 7. 平均利润是A. 各职能部门预付总资本获得的利润 B. 部门内部各企业获得的利润 C. 企业主收入的总和 D. 部门之间各企业获得的利润 A 满分:2 分得分:2.0 8. 我国的个人所得税采取的是()税制。A. 分类所得税 B. 综合所得税 C. 分类综合所得税 D. 工资所得税 A 满分:2 分得分:2.0 9. 下列属于直接税的包括()A. 个人所得税 B. 消费税 C. 关税 D. 增值税 A 满分:2 分得分:2.0

政府经济学第一次作业

考核形式:小组讨论(个人事先准备与集体讨论相结合)。 考核要求:每一位学员都必须提交讨论提纲,提纲包括以下内容: 1、联系实际的例子。(30分) 2、个人的讨论提纲。(30分) 3、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40分) 教师根据每一位学员的讨论提纲以及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给每一位学员评分。要求能够全面、准确地指出政府经济活动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公平与效率的选择,联系实际的例子能够证明其观点。 一、个人提纲: 1、确定题目:浅析政府经济活动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以及公平与效率的选择。 2、简单阐述公平和效率的概念、关系。 3、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公平:是各国政府经济活动所追求的一个共同目标,是人们从既定的概念出发对某种现象的评价。指一种被认为是应有的社会状况。反映社会生活中人们的权利义务,作用和地位、行为和报应之间的某种适应关系。公平观念和标准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具有时代性和阶级性。 效率:是指社会资源配置中投入与产出、所费与所得的对比关系。能以较少的资源消耗去的较大的产出成果,就称之为资源配置效率高,反之,称之为效率低。 公平和效率是政府经济活动的两大基本准则,尽管公平与效率是政府经济活动所追求的目标,但要同时达到两个目标,是较为困难的,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即公平与效果之间存在矛盾,具有一定替代关系。有的政府财政收支,如以体现社会公平为目标,就要以牺牲部分效率为代价;若追求资源配置高效率,则就有可能扩大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公平和效率的选择,两者之间既有矛盾又有统一性。 案例:首都机场高速下月起降低通行费进京停止收费 天竺收费站出京方向5元 市交通委宣布,为进一步降低出行成本,同时努力保障首都机场的正常运转,本市对首都机场高速公路车辆通行费收费方式和收费标准进行了调整,新的收费方式和收费标准自7月1日起实施。 根据调价方案,机场高速天竺收费站出京方向收费标准由10元/标准车·次调整为5元/标准车·次,各类车通行费相应调整。其他收费站出京方向执行现行收费方式、收费标准不变。各收费站进京方向停止收费,撤销三匝收费站。 目前机场高速出京方向有天竺、苇沟、杨林等收费站,进京方向有天竺、苇沟、杨林、三匝等收费站。此次调整收费后,出京方向天竺收费站小客车收费降低至5元,二匝、苇沟、杨林维持原先的5元收费标准,这意味着机场高速出京方向小客车收费一律为5元,进京方向一律免费。 机场路天竺收费站、京承高速黄港收费站、机场二通道岗山收费站、京平高

中央电大《政府经济学》历年试题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自然垄断 2.行政规费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l分。共10分) 1.市场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下产品的供给量和价格,与最优供给条件下的供给量和价格的关系是( C )。 A.供给量偏高,价格偏高 B.供给量偏高,价格偏低 C.供给量偏低,价格偏高 D.供给量偏低,价格偏低 2.外部效应的产生是因为( A )。 A.产品和劳务的成本、收益绕过价格机制,直接影响他人的利益 B.产品和劳务的成本、收益通过价格机制,直接影响他人的利益 C.产品和劳务的成本绕过价格机制,直接影响他人的利益 D.产品和劳务的收益绕过价格机制,直接影响他人的利益 3.下列属于科斯定理解决外部性办法的是( C )。· A.征税 B.财政补贴 C.排污权交易 D.排污收费 4.政府经济的依据是( B )。 A.道德劝说 B.社会公共权力 C·财产所有权 D.法律制度 5.政府对社会医疗支出的责任是( C )。 A·放手由市场解决 B.承担所有医疗支出 C·部分参与医疗支出的提供 D.承担重大医疗项目支出 6.现收现付式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的优点是( D )。 A·对已提取但尚未支付的保险基金进行有计划的管理和运营 B.对被保者的权利义务关系实现数量上的长期规划 C.防止可能出现企业、国家负担过重的困难 D.可避免物价上涨后基金贬值的危险 7.公共选择理论研究的对象是( A )。 A·政府决策 B.企业生产决策 C·个人消费决策 D.劳动者劳动决策 8.国有资产收益的获得是凭借( B )。 A·社会公共权力 B.对国有资产的所有权 C·政府信誉 D.企业的自愿捐助 9.按照公债本位对公债进行分类,可以将公债划分为( D )。 A·有期公债和无期公债 B.国内公债和国外公债 C·强制公债和自由公债 D.货币公债和实物公债 10.国际税收的本质是( B )。 A.国家与个人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B.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C.国家与地区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D.国家与集体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2018政府经济学网上作业03任务

政府经济学网上作业03任务 03任务_0001 一、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10 分。) 1. 1776年亚当?斯密()的发表,标志着经济学和财政学的产生。 C. 《国富论》 2. ()是指政府财政收支等重大决策,需要通过立法程序来解决,涉及各部门、各地区、 各单位、社会各阶层及其成员的切身利益,其结果往往是相互妥协以达成协议,政府部门的有关判断、政策主张不完全能够实现。 D. 政府在决策过程中与立法机构协调的有限性 3. 关于公共物品一般均衡分析,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在《公共支出的纯粹理论分析》中论述的。 D. 萨缪尔森 4. 我国预算年度是()。 A. 从当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5. 按照()分类,政府支出可分为经常性预算支出和资本性预算支出。 D. 预算编制方法 6. 社会救济的目标,是维持居民()生活水平需要。 A. 最低 7. ()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根据法律、法规规定,为支持特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 公共事业发展,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无偿征收的具有专项用途的财政资金。 B. 政府性基金 8. ()是指国家规定最低税率和最高税率,各地可以在此幅度内自行确定一个比例税率。

C. 幅度比例税率 9. 自来水公司根据每个居民户的用水数量,按每吨水一定价格收取水费,而不再考虑用水 限额等问题的方法属于下列哪一种公共定价法?() A. 单一定价法 10. 按照()分类,公债可以分为国内公债和国外公债。 A. 发行地域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下列属于政府经济学的学习方法的是()。 A.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论 B.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C.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D. 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2. 下列属于市场失灵表现的是()。 A. 公共物品 C. 信息的不对称性 D. 外部效应 3. 下列属于政府失灵表现的是()。 A. 政府决策信息的有限性 B. 市场及主体行为控制的有限性 C. 政府机构控制能力的有限性 D. 政府在决策过程中与立法机构协调的有限性 4. 下列属于公共物品供给方式中的政府等公共部门与私人合作生产和供给的是()

2013电大政府经济学作业及答案

2013电大政府经济学作业及答案

2013政府经济学作业(电大) 政府经济学作业(一) (第一章至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20分) 1、政府经济学:是专门研究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管理规律的学科。 2、竞争失灵:市场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也称之竞争失灵。在现实经济运行中,市场往往达不到完全竞争状态,而是存在垄断,即不完全竞争。至于垄断的具体情况,还可进一步划分,主要包括完全垄断、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 3、俱乐部物品:可能发生拥挤的公共物品,布坎南称之为"俱乐部物品"。当消费人数低于拥挤点时,该物品是非竞争的,而当消费人数超过拥挤点时,这种物品的消费就变成竞争的。 4、信息的不对称:通常是指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易的双方,由于所掌握的信息量不相等,不能有效开展公平竞争,从而对资源配置产生扭曲。 5、自然垄断:有时也称之为天然垄断,是与某些商品和劳务自身的特点有关,即这类商品和劳务在由一家企业提供时其成本比由多家企业提供时低,有利于节约社会资源。供电、供水、供气等公用事业服务的生产和提供,具有明显的自然垄断特征。 二、单项选择(每个1分,共10分) 1、政府经济的依据是(B)。 A、道德劝说 B、社会公共权力 C、财产所有权 D、法律制度 2、政府经济的目的是(A)。 A、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B、追求商业利润

C、满足官僚享受 D、维护阶级统治 3、市场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下产品的供给量和价格,与最优供给条件下的供给量和价格的关系是(C)。 A、供给量偏高,价格偏高 B、供给量偏高,价格偏低 C、供给量偏低,价格偏高 D、供给量偏低,价格偏低 4、政府履行资源配置职能是使资源利用在(D)。 A、生产可能性曲线上或内移动 B、生产可能性曲线内移动 C、生产可能性曲线外移动 D、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移动 5、我国现行收入分配政策是(B)。 A、公平与效率兼顾 B、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C、公平优先、兼顾效率 D、公平与效率相机抉择 6、下列商品中性质属纯私人物品的是(C)。 A、道路 B、教育 C、皮衣 D、医疗卫生服务 7、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在消费量上的区别是(A)。 A、社会总消费量=每个消费者的个人消费量。 B、社会总消费量=每个消费者的个人消费量之和 C、社会总消费量>每个消费者的个人消费量之和 D、社会总消费量<每个消费者的个人消费量之和

政府经济学按拼单排序答案

1 政府经济学单项选择题 1.(B.转移性支出)是指政府预算资金单方面无偿转移支出。 2.1998年以来我们国家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过程中,国债投资项目大约有70%的资金投向了中西部。这是典型的(C更注重社会公平)的政府经济决策。 3.BOT的全称是(A.build-operate-transfer) A 4.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我国设立(C.五)级政府预算。 5.按照公债本位对公债进行分类,可以将公债划分为(D.货币公债和实物公债 6.按照联合国范本和经合组织范本的规定,下面那一项不是确定居民身份判断规则(A.是否具有经常性住所) 7.按课税对象的性质分类的话,增值税属于(A.流转税类)。 b 8.部门预算的分类基础是(D.按部门分类)。 9.部门预算下预算的调整的审批权在(C.财政部)。 C 10 .财政投融资与商业投融资的区别不包括(C.结果的非盈利性) 11..财政学家(C.鲍莫尔)提出了著名的“政府支出非均衡增长模型”。 12.车船税是对在我国境内车船管理部门登记的车辆、船舶依法(D.从量定额征收的一种税 13..城镇土地使用税是对在我国境内使用城镇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实际使用的土地面积(从量定额征收)的一种税。 14.造成国际重复征税的基本原因是(B.税收管辖权的冲突)。 D 14单式预算与复式预算是按(A.按预算组织形式划分 13.当宏观经济处于萧条时期社会保障对经济起到(A.缓和需求不足)的作用。 15.当政府收入增长率大于通货膨胀率时,政府名义收入会(A.增长)。 16.当政府收入增长率低于物价上涨率时,政府收入(C.名义增长,实际减少 17.当政府收入增长率小于通货膨胀率时,政府实际收入会(B.下降) 18.对具有拥挤成本,或资源稀缺,需要抑制消费,防止浪费的公共物品,可按(B.二部定价法C.高峰负荷定价法D.B和C均可)定价。 19.对于一个公共产品提供量有高.中.低三种选择,A.B.C三个人的偏好如下:对A而言----高>中>低,对于B而言-----低>高>中,对于C而言-----中>低>高。这三个人中偏好属于多峰偏好的是(B.)。 20.多数裁定的选择,是指要通过一个方案,必须有(B.二分之一)以上的人赞同。F 21.福利彩票和体育彩票等彩票发行的审批权集中在(C.国务院)。 g 22.改革开放后,我国与(B.1981)年恢复国内公债的发行。 23.耕地占用税实行(B.地区差别幅度定额税率)。 24.公共定价的对象是(C.准公共物品)。 25.公共事业支出不包括(B.国有企业支出) 26.公共事业支出是一种(A.购买性支出)。 27.公共投资与私人投资根本性的区别不包括(D.投资的监管方式不同 29.公共物品的提供过程,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的一种现象是(A.搭便车现象)。31.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在消费量上的区别是A.社会总消费量=每个消费者的个人消费量 32.公共选择的理论的基本原理就是将(C.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用于非市场的政治领域 34.公共选择理论的创立者是(B.布坎南 35.公共选择理论是由著名经济学家(A.詹姆斯?布坎南)提出,然后经过众多学者发展而形成的。 36.公共选择理论研究的对象是(A.政府决策)。 37.公债负担率是指(C.当年公债余额/当年GDP)。 38.广义的政府收入(A.包括预算内收入和预算外收入) 39.国际税收的本质是(B.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40.国际税收协定的核心内容是(D.免除双重征税)。 41.国家税收制度中不同税种区别的主要标志是(A.课税对象)。 42.国有资产收益的获得是凭借(B.对国有资产的所有权)。 43.国有资产收益的来源是(D.剩余产品价值)。 h 43.划归中央税的是(A.税源集中,收入规模较大)的税 45.混合物品的特征是兼备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性质,可以采用公共提供方式,也可以采用(B.混合提供方式) 46.混合物品的特征是兼备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性质,可以采用公共提供方式,

政府经济学4网上作业答案

101.目前在环境保护领域应用最广泛.最典型的外部效应的治理方法是(A ) A庇古税和庇古补贴B产权界定 C市场交易D排污收费 102.在政府经济活动领域,大部分的决策通过( C )进行的。 A价格机制B市场机制C政治程序D法律程序 103.公共选择的理论的基本原理就是将( C )的分析方法用于非市场的政治领域。 A政治学B社会学C经济学D管理学 104.下列不属于公共选择中的全体一致原则的优点的是( D ) A可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效应B可达到林达尔均衡 C每个社会成员按获得公共物品边际效应的大小承担税收 D可以克服“免费搭车”的现象 105.(B )是指政府预算资金单方面无偿转移支出。 A.购买性支出B.转移性支出C.公益性支出D.经济建设支出 106.有些支出项目,如政治.国防等,其成本容易计算,但绩效难以衡量,这时的政府支出绩效往 往采取( A )。 A.最低费用选择法B.公共定价法C.成本-收益分析法D.影子价格法 107.政府采购的特点不包括( B ) A.资金来源的公共性B.采购目的的盈利性 C.采购管理的公开性D.采购范围的广泛性 108.财政投融资与商业投融资的区别不包括( C ) A.目的的公共性B.使用的政策性C.结果的非盈利性D.投资范围严格限定 109.BOT的全称是(A ) A.build-operate-transfer B.business-operate-transfer C.business-office-transfer D.build-operate-train 110.与初等教育相比,高等教育的外溢效应(B ) A.更显著B.较不显著C.相同D.很难说 111.公共事业支出是一种( A ) A.购买性支出B.生产性支出C.转移性支出D.都成立 112.社会保险不包括( D ) A.养老保险B.失业保险C.医疗保险D.汽车保险

2018春政府经济学期末复习指导

政府经济学期末复习指导 一. 单项选择题 1.政府经济活动的主体是(A.各级政府 )。 2.政府经济的依据主要是( B.社会公共权力生 )。 3.1776年亚当·斯密( C.《国富论》 )的发表,标志着经济学和财政学的产生。 4.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D.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5.( C.寡头垄断 )是指在市场上存在几个生产厂家,这些企业可以控制某一领域的商品和劳务供给价格,但它们之间还存在一定程度的竟争。 6.企业在竞争中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扩大生产规模和产品市场占有量,当其产量和市场份额足以控制市场价格和供求关系时所产生的垄断属于( B.过度竞争产生的垄断 )。 7.( c.对政府机构控制能力的有限性 )是指政府在运用政策工具,干预经济运行过程中,受政府机构内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政府各部门关系的制约,政策效果未能如期实现,出现全部或部分失效的现象。 8.( B.市场及主体行为控制的有限性 )是指政府在制定、实施有关经济政策,调节经济运行,实现宏观经济目标时,企业、个人等市场主体不一定能够及时做出反应,或者其行为不能向政府希望的方向转变,价格波动、生产要素流向等市场形势政府不能完全控制,致使政府政策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9.( D、政府在决策过程中与立法机构协调的有限性 )是指政府财政收支等重大决策,需要通过立法程序来解决,涉及各部门、各地区、各单位、社会各阶层及其成员的切身利益,其结果往往是相互妥协以达成协议,政府部门的有关判断、政策主张不完全能够实现。 10.在政府财政收支和宏观经济管理中,优先考虑收人和社会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合理分配,调节收入差距,为贫困阶层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体现社会公平。同时,尽可能减少收入公平分配对经济运行效率的消极影响。上述政策选择属于( D.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政策选择 )。 11.转变政府经济职能要求建立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政府以(A.管理就是服务)的思想为根本理念,以提供私人、社会不愿意提供或没有能力提供的公共物品和服务为主要职能。 12.按照公共物品的(B.性质)分类,公共物品可分为纯公共用品和准公共用品。 13.按照公共物品的 ( A.收益范围 )分类,公共物品可分为地方性公共物品、全国性公共物品以及全球性公共物品。 14.关于公共物品一般均衡分析,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 D.萨缪尔森)在《公共支出的纯粹理论分析》中论述的。 15.按照外部效应的( B.最终结果 )分类,可将外部效应分为正外部效应和负外部效应。 16.公共选择的基本原理是将( C.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用于非市场的政治领域。 17.公共选择理论是由著名经济学家( A.詹姆斯·布坎南 )提出,经过众多学者发展而形成的. 18.我国预算年度是( A.从当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 19.按照( B.政府职能 )划分,政府支出可分为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和其他支出五大类。 2o.按照( A.经济性质 )分类,政府支出可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21.按照( C.预算管理体制 )分类,政府支出可分为中央预算支出和地方预算支出。 22.按照( D.预算编制方法 )分类,政府支出可分为经常性预算支出和资本性预算支出。 23.在“成本一收益”法中,( C.净现值(NPV))是评价政府支出绩效的关键,将直接决定一个项目是该实施还是放弃。 24.为便于使用,社会贴现率仍然是以( B.一般市场利率 )作为参照标准。 25.社会救济的目标,是维持居民( A.最低 )生活水平需要。 26.政府收人按( A.收入形式 )分类,可分为税收收入、债务收入、国有资产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以及捐赠收入等。 27.( B.政府性基金 )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根据法律、法规规定,为支持特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发展,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无偿征收的具有专项用途的财政资金。 28.政府收入按( C.财政管理体制 )分类,可以分为中央政府收入、地方收入以及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享收入。 29.( C.幅度比例税率 )是指国家规定最低税率和最高税率,各地可以在此幅度内自行确定一个比

2018政府经济学网上作业03任务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_ 政府经济学网上作业03任务 03 任务_0001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道试题,共10分。) 1. 1776年亚当?斯密()的发表,标志着经济学和财政学的产生。 '* C.〈〈国富论》 2. ()是指政府财政收支等重大决策,需要通过立法程序来解决,涉及各部门、各地区、 各单位、社会各阶层及其成员的切身利益,其结果往往是相互妥协以达成协议,政府部门的有关判断、政策主张不完全能够实现。 '* D.政府在决策过程中与立法机构协调的有限性 3. 关于公共物品一般均衡分析,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在〈〈公共支出的纯粹理论分析》中论述的。 “D.萨缪尔森 4. 我国预算年度是()。 A. 从当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5. 按照()分类,政府支出可分为经常性预算支出和资本性预算支出。 D.预算编制万法 6. 社会救济的目标,是维持居民()生活水平需要。 ? I — A. 取低 7. ()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根据法律、法规规定,为支持特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 公共事业发展,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无偿征收的具有专项用途的财政资金。 对,…… B. 政府性基金 8. ()是指国家规定最低税率和最高税率,各地可以在此幅度内自行确定一个比例税率。 蜀 C. 幅度比例税率 9. 自来水公司根据每个居民户的用水数量,按每吨水一定价格收取水费,而不再考虑用水 限额等问题的方法属于下列哪一种公共定价法?() “A.单一定价法 10. 按照()分类,公债可以分为国内公债和国外公债。 A. 发行地域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 下列属于政府经济学的学习方法的是()。 A.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论

政府经济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绪论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经济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主要特征是政府在管理经济时的作用遭到削弱,而市场的作用得到强调并日益加强。 第一节政府经济学概述 一.政府与基本经济问题 每个经济主体都必须解决三个基本经济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 (一)生产什么 1.不同主体的选择不同。三类经济主体:非市场主体的部门如国防,完全决定于公共选择的结果;市场主体的部门,由市场价格信号来决定;准市场主体部门,由公共选择与市场价格信号共同决定 2.不同产品的选择不同。政府部门生产的产品包括公共品、准公共品和市场产品。不同产品的不同生产选择途径与不同的生产主体的不同生产选择途径相似。一般说来,不同的产品不一定对应不同的生产主体。 (二)怎样生产 1.政府部门必须选择生产主体。在西方国家公共品可以由非市场主体的部门生产,也可以由市场主体的部门生产,甚至可以由私人部门生产。准公共品也有类似的选择问题。有些公共品或准公共品为符合社会价值原则必须由政府的非市场主体部门提供。如国防、公共安全、和强制性的义务教育。 2.政府部门也必须选择生产技术,这里牵涉到政府部门或国有企业的效率问题和激励机制问题。一方面,缺乏市场价格而难以估计,另一方面,政府部门或国有企业的目标是综合目标,不能保证经济意义上是最有效的。 (三)为谁生产 除极少数公共品外,如国防可以绝对平等的消费,大部分公共产品职位一部分人提供便利。分配除了遵循大多数人受益的原则外,主要受不同利益集团所支配。 (四)公共选择 公共选择是指个社会共同决定做出的选择。一方面众口难调,偏好不同,对事物的理解判断、价值观不同;另一方面,不同的公共产品有不同的受益人,人们的利益会发生冲突。二.政府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与范围 (一)政府的制度安排及其经济意义 涉及政府制度方面的问题 1.国家的政治制度,即政体问题。各种经济制度安排必然建立在这个基础上。 2.政府自身的制度问题。政府最重要的经济活动是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和决策,这种管理的效果与决策的形成机制密切相关,而政府的决策形成机制就是某种制度安排。 3.政府的制度安排职能。政府可以制定政策、法规、条例来约束市场行为,并对它们的有效实施进行监督。政府的三大经济职能都可以通过适当的制度安排来强化。 政府的制度理论具体涉及以下问题: 1.政府的产生、演变、性质 2.政府经济管理的运行机制 3.政府的决策机制 4.政府经济行为与产权问题 (二)政府的经济管理 政府的宏观管理和微观管制目标主要是保证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经济稳定和公平原则。用财政与货币工具进行投资,曾税、强制管制来维持健康的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抑制通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